首页 > 人物.传记 > 里尔克传TXT下载

里尔克传

作者:唐纳德·普拉特(英)
栏目:人物.传记
类别:国外
大小:329KB
评价星级:★★★★☆
下载次数:(本周:,本月:)
在线阅读  点击下载

书籍节选

书籍章节作者介绍

  勒內·瑪里亞·里爾克是值得我們注意的一位重要詩人,或者說是一位以沉思的形 象屹立于文壇的詩意哲學家。“這眼偉大詩歌的清泉”(貝恩語)不但和卡夫卡、霍夫 曼斯塔爾等人一起使得本世紀初的德語文學發出熠熠異彩,而且與喬埃斯、艾略特、瓦 雷里等人攜手開辟了人類思想的新天地。

  一 里爾克最本原、最重要的體驗是在喧囂塵世間的孤獨感。他一生都在旅行,漂泊四 海,不停地尋找著自己的“第二故鄉”或者說真正的故鄉——他出身的布拉格對他來說 絕非真正意義上的故鄉——,在俄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德國、瑞士、北非以及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等地留下自己探尋的足跡。他的日記體長篇小說《馬爾特·勞里茨· 布里格記事》是以一個“離家出走的兒子”的故事結尾的,他翻譯了安德烈·紀德以無 家可歸的游子為題的作品。是的,他本人就是一個“離鄉背井的”現代人,失落感與他 如影隨形,即使在婚姻關系中,一方也是另一方孤獨感的衛士。在馬不停蹄地尋找心目 中真正的故鄉、上下求索試圖確定人在宇宙間的方位和歸屬的同時,他又將孤獨感奉若 神明,對他來說,孤獨感甚至是創作的必要條件和保證。

  里爾克一生被“恐懼”包圍著,他認為人始終在“恐懼”之中,并通過筆下人物之 口叫喊道:“我們怎樣才能生活,如果我們根本無法領會這種生活的各要素?”這樣他 便超前提出了以后形形色色的存在主義思潮的重要課題。人的存在只有在內心熱烈地、 無限地進行體現時方有可能。恐懼乃是內心自信的毀滅,只有一種自信碩果獨存,那就 是不斷超越。正象盧卡契指出的那樣,里爾克哀嘆的對象不是他個人的苦痛,他并非一 個平庸的悲觀主義者。他要用自己的成就平衡自己的命運。苦難的世界向觀察力、感受 力、表現力提出了挑戰,頂住這挑戰,用心靈的成就頂住這挑戰,此乃藝術意識的最大 滿足和嚴肅的幸福。既然世界不再是不容置疑地存在著,那末它的真實性和意義就必須 通過斗爭才能獲得。維特死了,歌德活著;馬爾特失敗了,但里爾克還在探索、更深刻 地探索著,從而超越了他的主人公。在他看來,拯救世紀的方法是將全部存在——過去 的、現在的和將來的存在放進“開放”和“委身”的心靈,在“內心世界”中變為無形 并永遠存在。他一以貫之的、多側面表現了的主題是:生、死、存在。

  里爾克是崇尚內心的,注重開掘“內心世界”的,但這并非簡單地意味著他始終回 避社會和大眾,他出版過一種類似期刊的《菊苣》供大眾閱讀,還寫過中篇小說獻給捷 克反哈布斯堡統治的秘密進步組織“歐姆拉第那”。① 里爾克在藝術上的造詣極大地推動了現代詩歌的發展。他的語言達到了語言運用的 最邊緣,發掘了語言內蘊的諸多可能性。他要使自己的語言擺脫在他看來是世俗的、日 常的和呆板的套式,以別樣的方法“占有”、“使用”它,使它發出別樣的光輝,以并 非人所熟知的姿態來表達新的內容。他的意象奇特新穎,促人深思,他以其大膽和成功 的實驗大幅度地擴展了詩歌表現的領域,盡管有時未能盡脫晦澀難懂的弊病。

  里爾克反對資產階級和基督教的道德觀和彼岸說。他作品中的神諭和宗教色彩并不 能簡單地和篤信上帝者的迷醉相提并論。為了來世在彼岸享福而放棄人生的一切在他看 來是不足為訓的。他厭惡資產階級,對非資產階級者均持同情態度:窮人、流浪者、農 夫甚至貴族,當然還有藝術家,對他來說,藝術家是和陷入停頓的資產階級不同的新類 型,資產階級的生活和藝術家的存在是不可調和的。

  里爾克伸出長長的觸角,和世界各國的思想家和藝術家如托爾斯泰、瓦雷里、羅曼 ·羅蘭、維爾哈倫、霍夫曼斯塔爾、尼采、弗洛依德都有形式不一的接觸。他從造型藝 術大師羅丹、塞尚、列賓、畢加索那里汲取養料,文學巨匠如海涅、施托姆、李利克思 戎,特別是荷爾德林對他更有相當大的影響。然而,他始終具有偉大的獨特性,前賢和 他人的精神財富在他只是供加工消化的素材罷了。

①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意為“青年一代”。

  二 粗略說來,里爾克的創作發軔于印象主義。經由“詠物詩”(一譯“觀察詩”), 到達象征主義。他很早就登上文壇,其數量可觀的初期作品是“有待成為大理石的瓷料”

  (羅伯特·穆西爾語),反映了當時世紀末情緒、夢幻、感傷、死亡和困厄構成了這些 作品的要素。其中的詩歌音韻鏗鏘,頗有波希米亞民歌風味。即使他的散文作品《旗手 克里斯多夫·里爾克的愛與死之歌》的語言也象詩一般優美動人,富于節奏和音樂性。

  這一尺幅小作描寫一位1663年在匈牙利參加反土耳其斗爭的青年人如何于一夜之間體驗 了愛和死、熾熱而盡情地渲泄了青春情感,特別在青年讀者群中尋到了眾多的知音。里 爾克創作的第一個高峰是《時辰的書》(一譯《祈禱集》),這部宏偉的組詩堪稱一個 完整的詩歌系統,標志著里爾克的詩意哲學開始形成。表層情節是一個小修士和“天主”

  的對話,似乎浸潤著濃郁的宗教神秘色彩。然而這天主不是人格化的上帝,不是時空彼 岸的超驗現實,而是存在;是在各各不一、千面萬相的時空形象中出現的存在本身。這 天主處于不斷形成的過程中,他的存在依賴于無數個個人心靈的感受和“設計”。我們 在這部詩集中看到的,與其說是宗教狂熱,毋寧說是對存在的探究;與其說是俄國僧侶 在祈禱上帝,毋寧說是藝術家在思考人生。尤其在后半部分,里爾克朦朧地意識到了西 方社會中的貧窮、死亡和“異化”現象,寄托了對人類平等相愛的烏托邦式的理想。

  里爾克別具一格的“詠物詩”的問世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他和羅丹的交往。詩人 深受這位雕塑大師永不止息的創作原則和嚴格的藝術形式的啟發,奉獻出了《圖象集》、 《新詩集》和《新詩續集》,以其特有的方式轉向了自然和真實。“里爾克——使音樂 的變為雕刻的,流動的變為結晶的,從浩無涯涘的大海轉向凝重的山岳”,這句評語生 動而準確地指出了詩人的變化。在里爾克看來,“物”的本質是人類存在的象征,是自 我和對象的同一化,是感情的客觀化,是永遠無窮的工作熱情和創作能量的冷凝和結晶。

  他將人“擬”物,從中體現出最終的人性來,不,何至是“擬”,簡直是“是”,是 “物我同一”,他從這“我”中跳出來,進行與“我”無關的“注視”,各種物宛如織 在一張地毯上,乍看起來,它們各各分開,但如果細察它們的根基,就會發現它們乃是 一體的。里爾克認為,他和物結下了“不解之緣”,藝術家的任務就是把外部現實變成 藝術“物”,使其從本身的偶然性、模糊性和時間流變性中解脫出來,明確無誤,超越 時間,只留佇在空間之中,持續不斷直至永遠。

  誠然,里爾克創作的重鎮是詩歌,但他的長篇小說《馬爾特記事》也是一部不同凡 響的現代派突破性力作。這部作品描述了一個古老貴族家族的末代子孫,28歲的丹麥青 年在巴黎的生活,大城市的異化環境使他的夢想成了泡影,他極度敏感,對細微瑣事均 有深刻的、震動般的感受,大量體驗了現代人的無力和無告。71段自由式的記事中,主 人公的巴黎經歷,漫游見聞,兒時情景和歷史事件糅合在一起,聯想則起著粘膠劑的作 用。不妨這樣說,思想性超過了情節性,抒情性壓倒了敘事性。雖然里爾克斷然拒絕將 他自己視為主人公的原型,但是把這部小說看作里爾克自傳的人并非少數。

  里爾克一生的扛鼎大作是主要寫于瑞士南部慕佐(一譯“米索”)古堡的《杜依諾 哀歌》和《獻給奧爾甫斯的十四行詩》。這兩部孿生詩集是里爾克在豐收的1922年2月 一口氣鼓起的兩張“風帆”。是怨訴和贊美的兩重奏。詩人對以往的許多個別的題材和 思想進行了全面的詮釋和總結。哀歌中的天使并非宗教的天使,而是象征著絕對的、超 乎一切之上的、克服了人的局限性的東西;在十四行詩中,生與死的界限不復存在,經 驗和超驗的對立蕩然無存。詩人在這充滿隱喻、象征、傳說的詩篇中探尋了存在的真諦, 深究著宇宙天地,人生萬物的奧秘。
下载地址: 点击下载TXT
更多>>

本栏下载排行

更多>>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