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传记 > 从异乡到异乡:萧红传TXT下载

从异乡到异乡:萧红传

作者:叶君(现代)
栏目:人物.传记
类别:现代
大小:405KB
评价星级:★★★★☆
下载次数:(本周:,本月:)
在线阅读  点击下载

书籍节选

书籍章节作者介绍

-------------------------------------------------------------------------
一座城与两本书(1)

离开哈尔滨,萧红、萧军取道大连前往青岛。在大连,为了等船住在友人家里。两天后,萧军以“刘毓竹”的化名买到去青岛的日本船票,友人王福临送他们登上“大连丸”后便匆匆离开了。两人还来不及习惯三等舱龌龊难闻的气味,几个身穿制服、斜挎手枪的伪满水上警察和衣着平常的便衣便凶神恶煞地围了上来。那些便衣的真实身份是日本海上特务侦缉队。对于这种检查,上船前,萧军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并不慌张。但是,见水警们开始搜查萧军全身,大病初愈的萧红脸色苍白,大眼睛里充满不安的神色,萧军脾气火暴,担心他会同对方发生冲突。搜查完身体,为首的一位矮胖警察又对萧军进行了近一个钟头的仔细盘问,近乎刻意刁难。萧红亦被带到另一边接受其他警察的讯问。
萧军具有良好的军人素质,加之此前在哈尔滨也做过宪兵,即便面对刻意盘问,也能够沉着应对,并没有露出什么破绽。在这一过程中,他亦不断告诫自己要沉住气,不要表现出不满,但盘问者还是明显感到其眼神里蕴含的愤怒和血性在顶撞自己。即便萧军的回答无懈可击,胖警察还是不甘心地边上下仔细打量,边说:“我看你不像正经好人,就冲你的眼睛也不像好人,好人没有这样的眼睛。”胖警察准备带他到岸上进一步讯问,萧军霎时有些绝望,怕自己过不了刑讯逼供的考验。好在他随即沉着下来,平静而勇敢,貌似很轻松地走在警察们前面。快要出舱门,胖警察又止住了,将他带到另一边。这时,针对萧红的讯问已经结束,她趴着船舷板上的圆窗,似乎在看海景。看着女人病后那瘦弱单薄的双肩,萧军心里不禁涌上一阵酸楚,刚才自己被盘问时,她那惶恐的眼神同样令他非常心疼。他在内心里不断告诫自己千万沉住气,不要让心爱的女人担惊受怕。胖警察突然改变主意要他打开行李箱让他们彻底搜查。这一过程中,连一张空白的信纸他们也要对着阳光看了又看,萧军故作轻松地在一旁吃苹果。轮船快要起航,一无所获的水警们才悻悻而去,胖警察频频回头看萧军,自言自语道:“我总看他不像好人。”
警察们终于走了,听见轮船起锚的声音,萧红骤然感到无比轻松,心胸一如圆窗外的大海,美丽而广袤,看看萧军,男人似在沉思中,片刻无语的对视后,萧军将她揽在怀里,两人默默分享着又一次战胜劫难的大喜悦。他们一起远眺窗外的大海,想象即将开始的新生活。
夜里,二萧来到甲板上观赏海景。萧红内心对那不可知的未来充满兴奋和淡淡的惶恐。三年来,经历的事情实在太多,望着黑沉沉的海面,她一时想起很多,心情变得无比复杂,难以名状,随着轮船的行进,她意识到离故乡的黑土地渐行渐远。沉默良久,萧军告诉她大约明天中午就可以到达青岛。说起白天有惊无险的检查,男人仍然心气难平,愤愤说道:“如果再来刁难,我会把他们都丢进海里。”萧红听后神色立时变得极其惶恐,连忙制止道:“你胡说什么?”萧军知道自己又让女人不安了,不免有些自责。

-------------------------------------------------------------------------
一座城与两本书(2)

海浪激越起来,海风亦不再温暖,在甲板上徘徊良久的二萧回舱睡下——那是个没有梦的夜晚。第二天,当他们看见前方海面上显露出苍翠的山影时,两颗沉寂的心灵霎时变得无比兴奋——祖国近在咫尺。
1934年6月15日(旧历端午节前一天),“大连丸”驶进青岛港的那一刻,百感交集的萧红禁不住满眼泪水地走进这座美丽而陌生的城市。
舒群带着新婚妻子倪青华在码头迎接,并安排他们在倪家公馆住下来。年初来青岛,舒群很快就接上了组织关系,不久,通过熟人认识了倪青华一家。倪青华和大哥倪鲁平都是革命者。作为青岛市政府劳动科科长的倪鲁平,党内身份是青岛市委组织部部长兼地下党机关刊物《磊报》主编。5月,舒群和倪青华基于共同的信仰结为伉俪,这更有利于他们掩护身份开展工作。
20世纪30年代的青岛是个比较特殊的城市,政权掌握在北洋军阀手里,海军司令沈洪烈兼任市长。此人颇有新政,提倡宪制,将全市划分为几个区,分设区公所进行管理。德国和日本在青岛相互争夺势力范围,国民党只能半公开活动。正因为这样一种特殊环境,一些来自东北的流亡青年和革命者往往以青岛作为暂避地或辗转前往大后方的跳板。青岛的特殊环境也为中共的地下活动提供了方便。1933年秋,中共地下党员孙乐文伙同老同学宁推之等人开办了“荒岛书店”,作为大银行家之子的宁推之被推举为经理。荒岛书店不久成为党的外围组织,孙乐文利用宁推之的上层社会关系作掩护,依托书店开展了许多工作。1934年初,中共青岛市委遭敌人破坏,但荒岛书店并未暴露。不久,中共山东省委指派高嵩担任青岛市委书记,重建市委组织。新市委指示孙乐文以荒岛书店的名义承租当时颇有影响的《青岛晨报》,并以之作为党的又一外围组织。
端午节后,二萧搬进观象一路一号一座二层小楼的底层。他们来青岛前,倪家就出面租好了房子。这座石砌小楼位于观象山山梁上,背山面海、地势高迥,左右两边都可以看见大海。一边是青岛有名的“大港”;一边则是“湛山湾”、“炮台山”、海滨浴场等名胜。小楼正处于江苏路和浙江路的交汇处,北面的一带山冈上竖着很多旗杆,常有不同式样、颜色的旗子升起降落,那是指挥航船出入的信号旗,那山也就是“信号山”。总之,从小楼的每个角度来看,都海景如画。二萧青岛故居全貌
不久,舒群夫妇亦搬来比邻而居。美丽的风景、宜人的气候,加上舒群夫妇诚笃的友谊,让二萧的海滨生活十分惬意。他们来青岛时适逢孙乐文重组《青岛晨报》的人马,经舒群介绍,萧军化名刘均在报社谋得副刊编辑一职。有传记提及萧红来青岛后开始主编《新女性周刊》,似乎缺乏有力证据。二萧有了安稳的住处,相对稳定的收入,比起哈尔滨,生活有非常明显的改观。他们边工作边写作,舒适、简单然而贫无所苦的生活让他们精神饱满、充满活力。有时,萧红、倪青华一起下厨做饭等萧军、舒群回来共进晚餐,两家人在一起热络而融洽。暂时安定无虑的生活让萧红的身体一天天强健起来。

-------------------------------------------------------------------------
一座城与两本书(3)

作家张梅林亦在当年夏天受朋友之邀从烟台来青岛帮助编辑《青岛晨报》,在报社认识了萧军的同时也认识了萧红,因都是酷爱文学且埋头写作的年轻人,不久便十分投契,三人间以三郎、悄吟、阿张相称呼。
三人平常都是一起到市场买菜,回来后让萧红做俄式大菜汤。经过商市街家庭生活的磨砺,萧红的厨艺大进,俨然一名合格的家庭主妇,擅长用有柄的平底小锅烙油饼。那是令张梅林记忆深刻的美味,萧红弃世后,他在《忆萧红》一文中对此有专门记述。文中还回忆起那个夏天,萧军常常“戴了一顶边沿很窄的毡帽,前边下垂,后边翘起,短裤、草鞋、一件黄色的俄式衬衫,加束了一条皮腰带,样子颇像洋车夫。而悄吟用一块天蓝色的绸子撕下粗糙的带子束在头发上,布旗袍,西式裤子,后跟磨去一半的破皮鞋,粗野得可以”。晚年张梅林仍清晰记得45年前的萧红,长得瘦瘦高高,有些苍白的脸上一双大眼睛神韵十足,性格活泼,待人真率、坦白。
工作之余,三人徜徉在大学山、栈桥、海滨公园、中山公园、水族馆等风景名胜,悠闲而快乐。萧红充分享受着这难得的全然没有焦虑的海滨时光。午后,他们常常把自己“抛在汇泉海水浴场的蓝色大海里,大惊小怪地四处游泅着”。不善游泳的萧红在海水淹没胸部的浅滩里,一只手捏着鼻子,紧闭双眼沉到水底努力爬蹬一阵,然后抬起头,来不及睁开眼就边大声呛嗽着,边大声问身旁的阿张:“我是不是已经泅得很远了?”她那滑稽而自信的样子梅林觉得实在有些可笑,便如实告诉她其实一点也没有移动,并建议“要像三郎那样,球一样滚动在水面上”。看了看正在拼力游向水架的萧军,萧红却不以为然地批评道:“他那种样子也不行,毫无游泳法则,只任蛮劲,拖泥带水地瞎冲一阵而已,我还是有我自己的游法。”说罢,又捏着鼻子沉到水底。这些趣事都成了萧红在青岛的愉快记忆,迷人的海滨夏天一扫其抑郁,充满了朝气与活力。
梅林读到萧红在《青岛晨报》副刊上发表的小说《进城》,尔后又阅读了她在《跋涉》集中的作品,对她的创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觉得萧红的文字清丽纤细,下笔大胆,特别是《进城》如同一首抑郁的牧歌。他把自己的阅读感受直率地讲给萧红听,不想,她睁着清澈润泽的大眼睛,一脸真诚地问:“阿张,是这样吗?是不是女性气味很浓?”在左翼文学占主流的红色30年代,萧红或许担心自己作品中的“女性气味”浓郁而有小资之嫌。而梅林在作出肯定回答后接着说:“但是这有什么要紧?女性有她独特的视觉与感受,除开思想而外,应该和男性不同的,并且应该尽可能发展女性底特点的,在她的作品里。”在当时,这真可谓新锐之见,萧红亦感如遇知音。

-------------------------------------------------------------------------
一座城与两本书(4)

安稳舒适的生活,激发出二萧强烈的创作冲动。他们都试图写作更大篇幅的作品。萧红在哈尔滨期间发表的《麦场》只是一个长篇构架的开头,现在她要接着写下去,试图完成原有的构思。萧军接着写作在哈尔滨就已动笔的《八月的乡村》。两人十分珍惜时间,生活严谨而自律,每天按时工作、按时休息,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写作状态,生怕虚掷了美好光阴。写作过程中,二人相互激励,相互支持,诚如萧军日后回忆:“每于夜阑人静,时相研讨,间有所争,亦时有所励也。”难得有如此安宁无虑的心态,加之几乎没有工作的外在压力,萧红的写作进展顺利,9月9日,《麦场》全书便宣告脱稿。
萧红用薄棉纸将书稿复写两份,心里充满收获的喜悦,为自己第一次写出如此大篇幅的作品而感到无比骄傲。梅林前来造访,她朗诵其中的部分章节给他听。梅林把书稿借来通读,仍然从中感受到萧红笔触的清丽、纤细和大胆,富有牧歌情调。萧红很想听听别人对这部新作的看法,当梅林交还原稿时,急切问道:“怎么样,阿张?”梅林在充分肯定的同时,亦指出“全部结构缺少有机联系”。对此,萧红十分认同,并说自己一时也难以找到比较理想的解决办法,只好就这样了。《八月的乡村》仍在写作中,听见萧红、梅林关于新作的议论,萧军表现出极不服气的气概,从书架上抽出装订好的原稿册子,轻拍几下,很是自豪地翻动页面,骄傲得像个孩子,对他们说道:“瞧我的呢!”《八月的乡村》最终在10月22日脱稿,这部14万字的长篇小说据陈漱渝先生《白云源自一身轻》一文考证,是萧军根据抗日烈士傅天飞1933年春夏之交向其提供的磐萧军完成《八月的乡村》后,摄影志庆(张抗提供)石游击队抗战的真实材料,并结合自身的军旅生活虚构加工而成。
青岛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两部名著的诞生地,见证了二萧的成名足迹。更重要的是,这座美丽的城市给了萧红一段快乐、充实的海滨时光,那份安宁、无虑几乎是萧红成年后仅有的短暂体验。

-------------------------------------------------------------------------
从异乡到异乡:萧红传 在线阅读:
第 1 页第 2 页第 3 页第 4 页
下载地址: 点击下载TXT
更多>>

本栏下载排行

更多>>

随机推荐

更多>>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