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曹操大传

_15 王义祥 (当代)
  左慈接着说:“国公为国家忧心,头发渐白,何不退步,像贫道一样在山中修行?当以三卷天书相授。”
  曹操脱口而出:“我也很早就想急流勇退了,只是朝廷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来代替,奈何?”
  左慈大笑,说:“我曾听人说你对我栖斗山商曜的雄心大志颇为敬慕,却又逼他自杀。如果你后悔当初的作为,愿意让位给他,贫道愿以人遁之术立起商曜于九泉,替你做这魏国公!”言罢又是一阵大笑,笑声之中,但见其人突然变形,霎时,便成了商曜的形象。
  曹操巨惊,昏倒在地。众将官看那商曜时,却已不在。突然听见左慈的声音在台下传来,朝下一望,见又恢复了左慈的形貌。只听他说道:“曹瞒听着:贫道今日先寄下你颈上人头,以观后效。不然,随时以飞剑伺候!”言毕,化作一阵清风而去。
  可惜这句话曹操并未听到。众将官这才急忙把他扶起,在他的人中穴上一按,缓缓醒来。头向上睁开眼,却见上面竟有一张与自己长相一模一样的脸在看着他笑,又是一惊,挣脱左右的扶持,要想站起身来。这一挣扎,才真正醒了过来,只听得一片喧嚷之声,环顾四周,文武百官正自饮酒欢笑,方知是南柯一梦。
  曹操心中暗惊,但表面上却并不露出什么异相。他看看曹植,正在左侧方向与众大夫高谈阔论,不由得感到奇怪,怎么这个不祥的怪梦,竟会由他而开始?
  第二天,在东井星旁,出现了孛星。
  曹操醒来,想起自己竟为私心之事而沉湎不振,不由得十分惭愧。于是,将左右叫来,吩咐立即请陈群、程昱、于禁、夏侯渊、许褚、刘晔、华歆、辛评等将官前来,研究攻打汉中的军情。
  然而,亲兵尚未出门,就有一项秘密的急报传来。
  原来,随着曹操被封为魏国公,曹操手下的官员也相应作了一些人事上的变化。原来属于国丈伏完的府第一直空着,现在就拨给专为曹操收集情报的一个官员。这个官员在搬进去之前先将旧房中彻底搜了一遍,以便舍弃无用的东西,保留有用的东西,哪知在搜屋时竟找到了一封由皇后伏寿写给她父亲伏完的密令,在其中,皇后要求父亲联络反对曹操的人谋杀曹操。
  官员见了大惊失色。这封信虽然写于十多年前,但仍然如新的一般。他立刻保藏好,提心吊胆地过了一夜,翌晨便亲自来到曹操府上,秘密晋见了国公。
  曹操看罢密信,顿时怒不可遏。他立即要亲兵暂停议兵之事,而派他们改请御史大夫郗虑前来。
  不一会,郗虑到来,听说了伏皇后的事后,一时不知所措,曹操说:“我一直设法与朝廷保持良好的关系,却不料竟会有如此凶险的阴谋在等着我!”
  郗虑说:“此事已有十多年,但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发生,况且,伏完也早已去世。现在皇帝对丞相十分信任,近又封丞相为国公,是否丞相可以为了大局,而不予追究呢?”
  曹操说:“这样的事怎么能够容忍?你可立即与华歆一道,持节勒兵,入宫中接收伏皇后的玺绶。”
  郗虑无奈,只得找到华歆,勒兵入宫。
  皇后伏寿听到了消息,藏到了夹墙之中。
  华歆查了出来,竟然打破夹墙,硬把皇后拖了出来。
  可怜伏皇后连鞋子都被拖掉了,披头散发地被华歆亲手揪着向外走。
  路上,遇见献帝。皇后向献帝放声大哭,哀叫道:“难道就这样不能再活下去了吗?能不能救我一命?”
  献帝道:“我也不知道自己将命尽何时啊!”言毕痛苦不已。
  郗虑在一旁看见,不知所措,便要离开。献帝抬起头,问:“郗公,天下真有这样的事呀!”
  郗虑无言以对,急匆匆随华歆出了宫门。
  当天,伏寿被囚入称为暴室的宫廷监狱,立即被鞭死。她生的两个皇子,全部用毒酒药死,伏寿兄弟及娘家的人全部被杀,多达一百余人。
  于是,经由荀彧和荀攸建立起来的邺城与许都的良性关系,至此中断。
  一九一几天后,曹操率领一批将官到了孟津。在这里,他没有按原定计划商讨进攻张鲁的军事方略,而根据最近一些事件,就刑律的问题让大家探讨。
  但他不从诛杀伏皇后说起。  
第二十七章 魏武如骑庸(15)  
  他先看了陈群一眼,然后说:“从前陈群的父亲、大鸿胪陈纪,认为死刑对一个犯了死罪的人来说,是最为仁慈的。现在,陈群,对你父亲的观点有什么看法?”
  现在出任御史中丞、专门负责监察事务的陈群,一向对父亲充满敬爱,认为父亲的见解在当时常常高于旁人。曹操将这个问题问他,显然是要得到陈群的支持。陈群不假思索,说:“我父亲陈纪,认为汉王朝在废除肉刑之后却增加了鞭打,本是一番爱心,却没料到死于鞭打的人更多,正是名义上轻,实质上重。
  “名义上轻,人民觉得无所畏惧,很容易冒犯王法,实质上重,人民却遭到重于名义之轻的伤害,心中不服。因此,我父亲对此不是很赞同。”
  “他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呢?”曹操问。
  陈群略作沉思,回答说:“以古代法制而论,杀人抵命,合乎天理,如果对杀人的罪犯只是伤害其身体,剪下其毛发,就对死者不公平了。因此,对于犯下十恶不赦罪行的囚犯,仁爱对他们已经不起作用了,但死刑的仁慈,却对他们有用。”
  曹操点了点头。
  陈群接下来又说道:“但是,废除了肉刑,只有死刑和鞭打,而鞭打又常常致死,因此,我听有人说我国其实就只有死刑,也不管是否罪该致死。因为这个原因,我建议恢复肉刑,使那些可以不判死刑的人身上,处罚的痛苦和保存性命的喜悦平衡起来,这才能达到警示民众的目的,否则,用鞭死的方法来代替本来可以不杀的刑法,就是重视人的四肢,而轻贱人的生命。”
  曹操本来听了陈群的话,也有赞同之意,但又听他连续说起“鞭死”二字,似在暗指伏皇后之死,便暂不表示出来。本来,他是想向众将官说明杀死伏皇后的必要性和正当性,却不料话题被岔开了。
  但他立即转念一想,只要没有人公开表示反对意见,我又何必主动提起。于是就随势将话题转移了开去,说:
  “我回许都后,听说这次南征时,有一些士卒半途逃亡,不想再攻打东吴,觉得有了北方,已足够安身立命了。对于他们,除了讲道理,又该如何用刑呢?”
  负责司法管理的理曹掾兼尚书郎高柔说:“现在所用的是旧有的法令,如果有士兵逃亡,就逮捕和拷打他的妻子和儿子。不过,逃亡的人数却并不见减少。我已拟出一个新法,正要呈上。”
  曹操问:“可是扩大到拷打他的父母兄弟?”
  高柔一怔,才答:“不是。我想,士兵在前线最需要的时候逃跑,实在可恶,但是,我也听说好些逃跑的后来都非常后悔。因此,新的法令应该宽恕他们的妻儿,使她们来诱导他回心转意。刑法的主旨在于什么?一方面是处罚坏人,但更主要的是要让坏人变成好人。
  如果只是捕拷他们的妻子和儿子,已经让他们绝望,再扩大到捕拷父母兄弟,恐怕从今之后,军中人士一见有人逃亡,诛杀便将临身,在军中呆着总觉得提心吊胆,一方面减少了作战能力,一方面逼急了也会随即逃跑。因此,我以为重刑不一定能阻止逃跑,很可能还会鼓励逃跑。”
  曹操听了,笑道:“你说得很对。不久我军就将进攻汉中,就请高柔先生拟定一部新的军法,务求要使士卒们的战斗力被最充分地调动起来,思想上没有任何负担。”
  高柔唯唯领命。
  之后,便就进攻汉中的计划作出了具体而翔实的研究和讨论。到这一年为止,曹操已完全平定了整个北方、关中和陇西。然而天下三分的局面已初步形成,并且,很难改变了。迎接曹操的,难道就只是张鲁和他的汉中了吗?
  曹操的手指却越过了汉中的疆界,指向了刘备正在夺取中的益州。嘴角露出了一缕令人难以察觉的微笑。  
第二十八章 西征张鲁 东击孙权(1)  
  一九二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曹操于许都处理伏皇后事件的同时,流星探马又把刘备在益州的军事行动不断向他汇报。
  秋八月的一天,曹操与谋士贾诩、刘晔正在丞相府商议军政之事,近卫亲信许褚求见,曹操询问何事,许褚答道:
  “主公,探马密函。”说完呈上。
  曹操拆开密函,见是刘备已占据成都的消息,他脸上的肌肉抖动了一下,喃喃道:
  “果然羽毛已满,果然羽毛已满……”
  贾诩不知何事,他在曹操麾下谋了多年,还从未见过他神情这样沮丧。于是,他走过去拿起曹操丢在桌上的密函,一看,果然是震人消息。刘晔也把密函看了,但他却没有发话,他以坚定的眼色瞧着曹操,曹操见他如此镇定,神色由沮丧转为平缓。
  曹操沉默不言,倒背双手走出房间,几个谋士肃然跟在他后面。时令已是中秋,天空一碧如洗,纤云不染。曹操抬头仰望,南飞之雁排列成一个纵队,有条不紊地飞越而过。群雁过后不久,远处天空又出现一个小不点,由远及近,渐渐看清,仍是一只雁子,只不过是一只孤雁罢了。许褚为了遣去曹操的郁闷,唤亲兵取来雕花宝弓,想射下这只雁子。曹操阻止了他说:
  “许褚,放过它。这只雁子孤零零仍奋力飞翔,其执着之著,定会与朋友相聚。唉,想我曹操,当时放过了末路穷途的刘玄德,酿成今日之大祸,真是天命啊!”
  曹操感慨不已,后悔不迭。
  刘晔趋前一步,向曹操进言:“主公,玄德孤弱无力,是你收留了他,器重他,让他有机会生存,足见你爱才仁慈之德。如今盘踞巴蜀,他的企图还不止如此而已。”
  曹操非常喜爱身边这位足智多谋的后起之秀,刘晔的深谋远虑颇得他的欣赏。他听刘晔说刘备还有企图,其实他心中有底。他知道刘备占据益州的下一步棋就是夺取汉中。但他还是想听听这位年轻谋士的分析。
  他用鼓励的眼色盯着刘晔,询问:“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讲一讲。”
  刘晔说:“由于刘玄德已拥有益州,天府之国粮草充足,兵丁旺盛,他的左右臂诸葛亮又善于治理国家政事,等他在蜀中立住脚,他的战略便是出汉中,入关中了。众所周知,汉中地区是关中与蜀中的边缘地区,谁先占据这里,谁便拥有进军关中或蜀中的依托。汉中地区,早就是闻名全国的富庶之地,刘备夺取这里是势在必得。”
  刘晔分析局势的语气斩钉截铁,曹操听了也禁不住点头称许。曹操又转头问贾诩的意见。
  贾诩与曹操相知较深,曹操对他的建议看得比较重。早在赤壁之战就因为没有听从贾诩的建议,导致大败。
  贾诩对刘晔的分析表示赞同,他说:
  “主公,汉中地区应极早出兵占领,晚了便会错失良机。汉中地区是张鲁经营的,他率一个道教军团盘踞。张鲁生性懦弱,他的亲信与弟兄常与他发生冲突,采取离间瓦解和大军压境威胁的办法,张鲁很容易被击溃。”
  曹操对二谋士的建议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早在征战西凉时就留下了一支劲旅于关中,目的就是继续平定西北少数民族的同时,监视汉中的军情,而这支劲旅的主要统帅就是他的亲信大将夏侯渊。
  曹操在军事上素以果断著称,如果方案已有雏形,便会马上动手实施。他回到府中,召集了将官,谋士会议,商讨出兵汉中的事宜。
  在会议上,众人看不到他脸上沮丧的神色,只见他神定气闲,调度不乱。他吩咐道:“贾诩、刘晔负责起草战争方案,贾逵、司马懿负责丞相府的日常工作。王粲、张承、辛评、杨修等协助贾诩、刘晔完善方案。粮草、兵器、被服、行军帐篷由杜袭负责筹备。”
  曹操把任务分给这一群谋士之后,又单独召集了武将会议,张郃、徐晃、朱灵、夏侯惇、曹休、曹真等人听曹操的吩咐安排,积极回去备战。
  一九三进军汉中的准备工作还未到半个月,夏侯渊平定了西凉、雍州,把安抚平民的工作做得较扎实之后,就回到许都,拜谒曹操。
  夏侯渊是深夜回到许都的,当他进见曹操时,曹操正在审定他积了几十年心血写成的兵书《孟德新书》。亲兵禀报时,曹操大喜,亲自出帐迎接:
  “夏侯将军功高劳苦,操这里多谢了。”  
第二十八章 西征张鲁 东击孙权(2)  
  曹操见了夏侯渊就微微一躬。夏侯渊赶紧伏地,口称:“末将些小微功,丞相夸奖,折杀末将了。”曹操扶起他,两人又寒暄了几句,曹操就命亲兵设宴为夏侯将军洗尘。曹操在席间倾听了夏侯渊汇报西凉、雍州安抚工作情况后,攻打汉中的欲望就越发强烈。
  “夏侯将军,操即将挥师入汉中,击张鲁,扼蜀州咽喉,将军可曾听说。”曹操行军打仗,骨干部队的指挥权常交由曹仁或夏侯兄弟指挥。
  夏侯渊道:“末将刚从西北归来,还未曾听说此事,请丞相详告之,末将愿充先锋。”
  曹操就把刘备占据益州,汉中的战略地位、众位谋士的建议以及自己的决心一丝不漏全告诉了夏侯渊。他最后说:“夏侯将军,操知你转战西凉、雍州,也曾长期驻扎过关中,西边的地理、人情风俗颇为熟悉,操决定让你担任先锋,而这一重要的任务,非你去完成不可。”
  夏侯渊兄弟忠心耿耿追随曹操多年,由于作战勇猛,屡立战功,深得曹操喜爱,尤其是夏侯渊勇猛不逊其兄长夏侯惇,谋略却胜兄长一筹,曹操知人善用,重要的军机大事,往往分配给夏侯渊担任。夏侯渊看着这位雄才大略的统帅,聆听他的调遣,早已热血沸腾。他感觉到自己就是一把宝刀,而曹操也把他看成一把制敌为胜的宝刀,酒酣之际,他挺身而起,朗朗说道:“主公,末将誓将踏平汉中,突入益州,提刘备之头来见主公。”
  曹操对他的话很满意,但他深知提刘备之头来又谈何容易,不过,他仍鼓励夏侯渊:“愿将军马到成功!请干一杯!”
  两人在帷幕中开怀痛饮的剪影被红烛的光映得清清楚楚。
  更兵打响第二更时,夏侯渊告辞,曹操送他到府前的石阶上,亲兵牵了战马伫立在阶下。曹操执着夏侯渊的手,告诫他:“行军打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将军回去调兵遣将时,先要派细作到汉中地区,详察地形、军情,切勿疏忽。一旦有消息,直接禀报于我。”
  夏侯渊一一点头称是,两人告别。夏侯渊虎虎有声跨下石阶,跃身上马。月光下,铠甲头盔熠熠生辉。夏侯渊抱拳在胸,说声“主公早歇”,勒马转身,骏马“嘚嘚”地冲出了丞相府大门。
  曹操目送夏侯渊骠剽的背影,直至彻底没了踪影,马蹄声歇,才踱回卧房。
  一九四建安十九年十一月,曹操调兵遣将,筹备粮草,准备大军西征讨张鲁时,许都却发生了一场政变风波,耽搁了进军汉中的时间。
  这一场政变风波使曹操面临着艰难、痛苦的选择。政变风波是汉献帝与曹操争权引起的,外戚要国丈伏完受其女伏皇后的密召,想弄垮曹操,没想到机密被泄。曹操令御史大夫华歆处理这件事,华歆屠杀了伏皇后及皇子,又杀了参加这一政变活动的三百余人。这一事件,使曹操在政治上陷入了被唾骂的尴尬处境。
  处理完这一事件之后,曹操曾想废去献帝这个傀儡,但这是他醉酒后的想法,实际上,曹操仍没采取措施。
  有一天,他与刘晔谈起献帝之事,刘晔的一句话使他茅塞顿开。
  曹操问刘晔:“倘若我行军打仗,后方起火,如何处之?”
  刘晔知道曹操对这样的事情早就有对策了,但是,既然这样问,必定是要求自已说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以便他下决心。
  刘晔说:“主公,伏皇后联络国丈,叛乱滋事,根源在于外戚大权旁落而引起的。”
  刘晔话未说完,曹操就自顾自地说:“外戚,外戚……”
  曹操说完这个词,就沉默冥想去了。刘晔见他有所触动,也缄口不语。
  曹操心里想到:献帝无权,他的皇亲国戚自然无势,对整个局势的控制,献帝已无力而为,但那些外戚们却不甘心,寻机谋害于我,以求东山再起。那些保守的士大夫盲目遵从汉朝,荀彧便是个例子,这些人要帮助外戚起事是极有可能的,那么,皇帝的外戚是我呢,内患何来呢?
  曹操打定主意,就又问刘晔:
  “铲除外戚的方法如何?”
  刘晔说:“主公何不当外戚。”
  刘晔的话很露骨,但曹操也认为只好如此了。
  为了稳定后方,摒除后患,曹操把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择其一为正宫,这是建安二十年的事了。曹操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其军事目的,但他或许过分把注意力放在军事上,政治上他的心思用得较少,因此,这就为以后几年的许都几次政变撬他墙脚留下了隐患。
  一九五夏侯渊自领曹操之令以后,立刻派出了能干的细作潜入汉中,作了充分的调查工作。
  十二月的隆冬,夏侯渊策马来到丞相府,把几个月搜集到关于张鲁军的情报交给了曹操。
  北方的天气异常寒冷,曹操穿着貂皮大袍,坐在皮垫子上,与夏侯渊分析情况。
  “夏侯将军,张鲁对我军的防范还是有准备的。他布重兵于散关至郑间的险道上,这里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有利地形,攻打下来恐不大现实。你有可教张鲁兵败的奇谋吗?”
  夏侯渊搓着冻僵的手说:“主公,张鲁的道教兵士未经大战,经验及野战不及我军。张鲁性格懦弱,决策优柔寡断,他在汉中久居多年,唯一的法宝就是凭险据守,乃井底之蛙。我军若派死士夺关斩将,他自会束手待擒。”
  曹操对夏侯渊的陈说不甚满意,他皱了皱眉头,右手轻轻捋着胡须上下抚弄,这是曹操沉思的一个显著特征。他对夏侯渊的一番藐视敌人的话语中只听到老生常谈,具体的战术问题夏侯渊却以“率死士夺关斩将”一语带过。  
第二十八章 西征张鲁 东击孙权(3)  
  曹操重新审视情报内容,每一个字他都不漏过。自己的一席慷慨激动的陈词未让曹操满意,夏侯渊有些诚惶诚恐。曹操赏识他,叫他独立作战,主要是想把他培养成独当一面的人,在这等事上,他却显得粗疏无计,他不禁责备自己,埋下头去。
  当曹操把情报上载的一个地名———武都划了一笔之后,他叫随从去把参谋刘晔请来。
  刘晔来了,曹操把武都这个地方向夏侯渊问了一下。
  夏侯渊说:“武都在甘肃,该地区聚居的是一些氏族部落,张鲁未派军队驻守。”
  曹操就问刘晔:“如果我们绕道武都,再入汉中如何?”
  刘晔与曹操几个月来一直在考虑进入汉中的最佳方案,只是收取对方的情报资料还不翔实,一直还未拟出到底从何进军的路线。听了曹操的这句话,他赞道:
  “主公所想高妙。兵法云:出其不意,声东击西。主公率大军绕道武都,行军虽艰苦,但避实击虚,神不知鬼不觉地从张鲁背后一击,其败局无可挽回。而张鲁重兵布防的地方,主公只需少量精兵佯攻牵制,给张鲁错觉,以为大军压境,其必令所有军队调至这里,后方自虚。然后偷袭成功,两面夹击,汉中尽收主公囊中。”
  曹操听刘晔精妙的分析,乐得呵呵大笑,夏侯渊也佩服得五体投地。
  曹操在快乐大笑之后颇带诡秘的口吻说:“听说张鲁在汉中装神弄鬼,画符验水,迷惑士兵、百姓。汉中民风素迷信,也信他的那一套。嘿嘿,我们将计就计,也来装装鬼神。”说完,他向夏侯渊招手,夏侯渊走过去,知有密计传授。夏侯渊虎背熊腰,人极高峻,曹操五短身材,夏侯渊就只好躬下身子来,曹操眉飞色舞在他耳边如此这般叽叽咕咕了好一阵子,夏侯渊边听边笑,等到曹操说完之后,他再也忍不住,直起腰来哈哈大笑,曹操也笑个不停。刘晔被这气氛感染,也莫名其妙地开怀大笑,室外的卫兵被这笑声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挺纳闷往日庄严肃穆的曹府,今日怎么如此“轻浮”,卫兵互相你看看我,我瞅瞅你,竟也忍俊不住,窃窃笑起来,丞相府沉浸于欢乐的笑声之中。
  一九六攻打张鲁的决心已下,曹操自己对将官们说,打汉中必须先下手为强,否则,刘备出川占了汉中,关中就会受到威胁,后果将不堪设想。
  刘晔等重要参谋很快拟出了出军汉中的计划。当刘晔把计划书带到丞相府时,曹操正在朝廷上与汉献帝商议出军汉中的事。
  曹操铲除外戚后,他又成为外戚,目前身份既是魏国公,又是丞相,还是献帝的老丈人。
  曹操对献帝说:“臣将进军汉中,朝中之事请多与华歆商议。”
  献帝已惧怕曹操至极,唯唯诺诺,早已全无皇帝的尊容。华歆又是献帝的仇人,曹操以此人推荐给汉献帝,当然是有用心的。至少可起到威慑群臣的作用,以免他在外打仗时有后顾之忧。
  与献帝枯坐多时,话语索然,曹操告辞回府。到了府上,曹操的情绪就好了。他感觉到,在献帝的宫殿里,如同掉在坟墓一样,面对的是一具行尸走肉;而在自己的府中,无论谋臣、武将,还是夫人、儿子,个个充满朝气。他心里感慨万分:汉朝的开国元祖哪个如同这样的末世皇帝,这样的皇帝不做也罢。想起汉朝高祖的后代,他马上又联想到自己的几个儿子,他对几个儿子早就在着意培养。长子曹丕较沉着,次子曹彰不过一介赳赳武夫,三子曹植行为放纵,饮酒无度,空有一身才华,而曹熊也真如熊一样憨顽。想遍诸子,他又转开注意力,因为刘晔正在等着他审阅进军汉中的计划。
  曹操把这份计划书看得很详细。由于曹操年龄已到六十岁,眼力有些不济,刘晔就把计划书的字写得较大,这样,曹操审阅起来就较快。
  计划书中对行军、部队的调遣安排很详细。
  出动的兵员:十万人,号称二十万。
  统帅:曹操
  主要谋士:刘晔
  助理谋士:贾逵、司马懿、王粲、张承、辛评、杨修、陈矫
  后勤:杜畿
  主要部队:
  右军统帅:夏侯渊
  随营谋士:郭淮
  大将:张郃、徐晃、朱灵
  左军统帅:夏侯惇
  大将:曹氏父子兵、曹真统帅
  预备军:塞外少数民族牵弘的军队。
  曹操对这个计划略加修改,增加了一些内容后,就把这个计划向各个部队的统帅发出了命令,令克日休整部队,厉兵秣马,囤积粮草,准备远征。
  曹操征讨张鲁时已六十岁,他虽还怀有“老骥伏枥”的万丈豪情与雄心,毕竟年龄不饶人,精力已经大大不济了。他在出征汉中之前的几个夜晚都失眠。由于考虑的东西太多,没有好好休息,偏头痛这个一直折磨他的宿疾又发作了,卧病在床,众将官每日请安后都深深为他担忧,而曹操却豪迈地对部将们说:“我戎马一生,出生入死,刀剑之伤不下十几回,这点小疾不碍事的。”
  “小疾”不碍事,但是他心里的顾虑却让他不安。曹操顾虑着这几件事:第一,他进军汉中,必定抽调兵力,南边镇守的兵员减少,孙权会不会乘虚入侵;第二,进军汉中,刘备会不会拥兵出益州,以解救张鲁危机为借口,联合张鲁,抗击自己;第三,孙刘会不会重新联合,从建业、荆州进军北方。他面对这些可能的突发事件,无奈疾病折磨着他,始终理不出头绪,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有一天,曹操的御林军将官王必听医生说治偏头痛用冰块敷头效果很好,但这个时候已是“七月流火”的夏季,哪里去找冰呢?  
第二十八章 西征张鲁 东击孙权(4)  
  王必的一个亲兵对他说:
  “将军,献帝宫室后的花园里,去年冬天在那里挖了一个很深的地道,里面储存了很多冰块,以备献帝夏季冰冻西瓜之用,何不取出一部分为魏国公治病呢?”
  王必一听,眉开眼笑,也未请示汉帝,直接启开地道,在地心深处,找到了去年的冰块,保存尚好,就用宝剑敲下几块,载于丞相府。曹操经过几天的冰敷之后,头疾减轻,他召来王必,重赏之,那个亲兵也得到嘉奖。
  曹操病未完全痊愈,却挣扎起来与众谋士商议出军汉中可能出现的情况。
  杨修建议曹操召坐镇合肥的薛悌,他说:“主公出师汉中,孙权必兴兵攻合肥。而我方南线防守的据点很多,又无天险,分兵据守容易遭孙权的大军分而击破。不如召薛悌回来,委派他联络张辽、乐进、李典军合成一个大军,共抵孙权。孙权远途而来,粮草接济困难,只要采取清壁坚守,东吴自退。”
  杨修素以才思敏捷著称,他是汉献帝的太尉杨彪之子,曹操爱他才华,聘他为幕僚。杨修的建议博得了众人的赞同。
  其余的如孙、刘联军等问题大家虽各抒己见,意见并不一致,而曹操此时也拿不定主意了。此时的曹操优柔寡断,疑虑重重。
  薛悌由合肥到曹操处领命,曹操写了一封密函给他,并对他说:
  “等到孙权入侵之时拆开,依计而行。过早看了,反而无益。”
  薛悌领命驰去,全身心经营起防备工作。
  一九七建安二十年八月(公元215年),曹操病愈,进军汉中的军事行动终于成为现实。
  出发前的誓师大会把西征推向了高潮。那天,三军齐聚邺城郊外一平原,战马嘶叫,旌旗蔽日,金鼓齐鸣,刀剑生辉,已经六十一岁的曹操登上点将台,俯瞰台下雄壮、整齐的军队,年轻时征战的热情贯满全身,此时,士兵们根本看不出曹操有丝毫的老态龙钟相。曹操振臂高呼,千万名士兵响应,真是响彻云霄。当曹操宣布出征时,夏侯渊、夏侯惇、曹休、曹真等将率队依次离开邺城,铁流滚滚望西逶迤而进。
  夏侯渊为先锋,先率三千精兵到达阳平关。早在曹操附耳密传夏侯渊以诡计逗弄张鲁军不久后,夏侯渊就派了一口舌伶俐的心腹到汉中,打扮成黄老道士模样。以生花妙舌给那些颇信鬼神的张鲁士兵宣称,曹军带妖气,如其攻城时,可备猪羊内脏和米粒抛下,其沾上这些腥气,将不攻自退。一些将官信以为真,就在关口准备了成群的活羊活猪,以备急用。
  夏侯渊带三千铁骑日夜兼程。曹操因为想到远途用兵,粮草很金贵,打算“克扣”夏侯渊的三天粮草,叫他以计赚得口粮。夏侯渊的士兵们只带了一天口粮,到阳平关时,肚子已饿得咕咕大叫。
  夏侯渊就给士兵鼓气说:“大家休整一下,等夜幕一到,诸位冲至城下,只顾呐喊,便会有猪肉、羊肉可吃。”
  众士兵跟随夏侯渊多年,知道夏侯渊将军从不食言,果然磨刀的磨刀,扎腰的扎腰。
  深夜,夏侯渊令士兵点起火把,鼓噪前进,到达关口,只见上面的张鲁士兵扔下了猪羊内脏,霎间,曹兵的脸上、身上鲜血淋淋,血腥熏人,早有士兵伍长之类的人喝道:“一边捡东西,一边呐喊。”夏侯渊的士兵这时方明白主帅的意图,加劲呐喊,也竭力捡拾关上雨点般掉下来的东西。
  看看捡够了,传令官一声令下:“撤”。
  三千士兵真的溜之大吉了,关上的张鲁士兵竟欢呼得手舞足蹈。而几里之外的曹营里,伙伕早就在夏侯渊的命令下,生火煮水,只等肉类下锅了。那一夜,曹兵在张鲁士兵的欢呼下饕餮了一顿。自那以后,夏侯渊就以此法不断骚扰关口,等到张鲁识破,曹操已给夏侯渊调来了粮草。双方对峙着,曹操的第一步迷惑敌人,避实就虚的战略意图圆满地实现了。
  张鲁府中。
  张鲁,其弟张卫,张鲁的主要谋士阎圃正在争论对付曹操军队的方法。
  张鲁的探子半年前就向他报告了曹操图谋汉中的消息,他虽作了准备,如巩固险关要隘的防务工事,一些具有战略性的大道也设置了栅寨、鹿角柴,连一些小路也设下了若干陷阱,也准备了足以应付一年之久的粮草。可是曹操由于朝廷政变风波,推迟了进军的时间,这就给张鲁一个错觉,认为情报不准确,就把防备之心松懈下来了。但最终,他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张鲁与张卫争执的焦点是闭关自守还是主动迎击,而阎圃对他俩争论的问题不发一言,他忧虑的是曹操避开阳平关,绕道武都,顺西汉水东流而下,击张鲁的后方。
  在张鲁集团中,阎圃是一个极有远见的人物,张鲁每逢大事必找他商议。
  张卫最后服从张鲁的安排,决定率重兵把守重要关口。
  而阎圃却说:“阳平关等关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夏侯渊已攻打数日,关口岿然不动。据谍报说,攻阳平关仅夏侯部,曹大军并未出现,其中必有诈。”
  张鲁一听,恍然大悟:“操贼准绕道而行,袭击后方?”
  阎圃点点头,从座位站起,来回走了几步说:“主公请想想,曹操素以闪电行动进行野战,部队的行军快速天下皆知,然夏侯渊已攻阳平关数日,曹操大军仍未到。他绕道武都,进河池后,袭击我后方必定无疑。我们便提防这一着。所幸我们半年前已在后方的小路掘出了不少陷阱,操贼军马会受阻。现在派出十几支千人队伍巡逻西汉水,以便偷袭操贼。操贼远道而来,跋山涉水,粮草难以为继,一旦偷袭成功,彼军心涣散,大败指日可待。”
  张鲁对阎圃是言听计从,很快重新布置部队。汉中地区草木皆兵,百姓人心惶惶。
  阎圃的计谋并未完全得到推行,张鲁之弟张卫一意孤行,仍率重兵把守重要隘口,这就为曹操取胜汉中搬去了最大的一块绊脚石。  
第二十八章 西征张鲁 东击孙权(5)  
  一九八曹操率大军西进武都,沿途颇为顺利,在进入武都与汉中的边界时,道路险阻重重,车辆辎重难行,士兵们经受着严峻的考验。自然天险困扰着曹军,当地的氐族部落也经常骚扰部队,抢劫粮食,夺取马匹。
  曹操一怒之下,令张郃、朱灵率五千步骑军为前锋,先进行扫荡。
  张郃、朱灵行前,曹操亲手剁鸡,将血掺入酒,端与两位将军,并说:“山路崎岖,险沟深壑,望二位将军多留神,不铲平氐族,休来见吾。”
  张郃、朱灵被曹操一激将,就立下军令状,率五千士兵立于曹操前,异口同声宣誓:
  “我等不扫平氐族,山壑为葬,野兽共噬。”众将士的声音响彻山谷,久久回荡着,这悲壮的场面让曹操热泪盈眶。他端着酒杯,环望雄伟的山峰,俯瞰山下的巨沟长河,以及大军行过的羊肠小道,他把酒一饮而尽,叫道:“拿纸墨来。”
  侍从从帐内拿出笔、砚、纸,曹操前临悬崖,背后是整装待发的五千士兵。士兵们见衣衫猎猎的曹操眺望远方以后,提笔在纸上写起字来,少顷,曹操写完,投笔于地,转身把这张写满字的纸交给张郃。
  张郃见是一首诗,他用雄浑的声音,向众官兵朗诵道:
  晨上散关山,此道何艰难;
  牛顿不起,车附谷间;
  坐磐石之上,弹丘弦之琴;
  为清角韵,意中迷烦,歌以言志。
  此间,山默水息,虫没鸟噤,只有山风,把张郃的声音传得很远、很远……
  曹操那种忍受危险和痛苦,寄望太平盛世养情怡性的理想,由六十一岁的他写出来,虽有历尽人间炎凉的苦味,但仍不失年轻创业时的热情。曹操大胆、爽直、自然地以这首诗道出他的理想,感染着他的部下,士兵们振臂高呼:“不灭夷人,誓不归还。”尔后,张郃、朱灵率部向氐族部落的营盘浩荡而去。
  大军远去了,曹操痴痴地望着远处队伍行进中激起的滚滚烟尘,感怀万千。他叫随军乐官立即把自己这首诗谱曲作歌,教其他部队的士兵演唱,以激励大家的士气。
  很快,士兵唱会了以曹操的诗谱的歌谣。“……坐磐石之上,弹丘弦之琴,为清角韵……”曹操自己于音乐也是行家里手,他也和着士兵们一起高唱,曹军士气大振。
  张、朱率兵扫荡了氐族部落的骚扰,为曹操大军的行动开辟了道路,当曹操挥师过武都,抵达河池(今甘肃徽县附近),遭到了一个强大的氐族部落的阻挠。这个氐族部落的首领叫王窦茂,骠剽、勇敢而有计谋,曹操率军与之苦斗达几个月之久。
  河池城高大坚固,守城的士兵善射,由于箭头往往淬毒,杀伤率极高。曹操令夏侯渊攻打时,中箭者无法治,伤亡很大。
  曹操推断,如果再在这里僵持不下,张鲁得知消息后,他的部署就会打乱,甚至会陷入兵败之窘境。曹操把忧虑告诉给刘晔等人,众人也是一筹莫展。
  一九九当曹操在西线征讨张鲁受阻河池时,南线孙权果然如他所料率七万大军,以十倍于曹军薛悌的兵员围攻合肥。这样,曹操面临着西、南两线作战的困难时期。
  对合肥之战,曹操希望取胜,但他不可能分身前去指挥。所幸曹操对薛悌亲授密计早有准备。孙权大军至,薛悌立刻打开曹操给他的密函,其中写道:“若孙权率军包围合肥,立刻征调张辽及李典军迎战,并由乐进军接下合肥防务,原守军切勿与战。”
  薛悌看完,派信使邀张辽等到合肥,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并出示曹操的亲笔密函。众将均以敌我军力悬殊,主动出击非常危险而颇感犹疑。
  张辽却自告奋勇地说:
  “曹公远征汉中,道途遥远,若转兵驰援,不仅是远水难救近火,而且疲惫不堪,军力会大打折扣,即或他到了,我敢断言,合肥也会丢掉。孙权军现在自以为兵马众多,气势锐不可当,根本没把我们这点守兵放在眼中,这是兵书说的‘骄兵必败’的征兆。曹公官渡之战,也是人少,但以少胜多。我们可以再打一个官渡之战。”
  张辽注意到众将凝神听他演说,就索性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如果我们现在趁孙权远来,处于疲惫,立足未稳之际,率铁甲精兵猛烈袭击他,挫其锋芒,一可以激励我方士气,方可作长久的坚守准备;二可以使东吴军心涣散,作战无力,惧怕我军。待其粮草消耗完,孙权退兵自不消说。”张辽话语激动、乐观。
  但是乐进这个理智型的将官认为主动出击的成功机率太少,摇摇头表示不赞同,但是曹操的命令又的确是张辽所表达的那样,所以不便反对,大家以沉默来面对张辽的演说。
  张辽看大家迟疑不决,恐误军机,于是站起来大声说道:
  “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若仍前瞻后顾,迟疑犹豫,那就由我张辽独自承担攻击东吴军队的任务吧!”
  李典与张辽曾有过节,彼此积怨颇深,但此刻张辽那一腔慷慨热情,视死如归的气魄感动了他,他先沉默缄口,这时支持张辽的提议了。只见他站起来,扼腕大声说道:“军国大事迫在眉睫,我怎可以计私仇而让张将军孤身独挡孙权大军,是死是活,是胜是败,我与将军并肩作战,共同承担这一重担,共同赴患难!”
  于是张辽从自己部队中,挑出精悍惯战、勇猛顽强的士兵组成敢死队,人员仅八百,分成四支队,每支队各二百人,一队由张辽亲率,其余三队分由三个将校带领,打算突入孙营之后,各自成一个小团体,力求速战速决。  
第二十八章 西征张鲁 东击孙权(6)  
  张辽把剩余的所有士兵,全部交给李典指挥,叮嘱他随后作预备队,准备接应。
  当晚,张辽杀牛款待敢死队,众将士们也摩拳擦掌,斗志昂扬。偷袭行动决定于破晓时刻,士兵们与马相拥,稍作休息。
  总攻开始,只听一声清脆的锣响,八百壮士随张辽跨上战马,旋风般冲出自己的营寨。在微明的晨曦中,张辽全身披挂,执一柄方天画戟,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冲向孙权营寨。八百壮士紧随其后,急促的马蹄声在黎明的寂静中显得刺耳而有节奏,战士们的佩剑发出清脆的金属撞击声,也把光线惨淡的清晨带进了一种肃杀的气氛之中。
  由于冲击的速度极快,又事出突然,东吴前锋部队虽在警戒,但他们长途奔袭而来的盛气早已耗尽,此时仍未消除疲劳,所以面对张辽的冲击还未把阵脚布牢,顷刻之间,这一道防线就被闪电般的铁骑突破。八百敢死队成四块方阵,一波又一波冲向孙权的大本营。
  东吴看守大本营的数位近卫将领,毫无思想准备,仓促间拿起长短兵器护住孙权。张辽飞马而入,砍倒数名士兵,孙权的两位近卫队将领当场也被其他勇士砍死。
  孙权被突发事件惊得目瞪口呆,在数十名贴身护卫的死战下,登上附近的一个小山丘暂避张辽的锐锋。
  张辽见孙权胆怯,他一时也冲不上被弓箭手封死的山丘,于是执着方天画戟,指着孙权大骂:
  “匹夫,与张某决战几百回合!”
  孙权忙问左右:
  “此人是曹营的什么人?”
  有人答道:“他是张辽!”
  孙权很早就听说曹营张辽英勇善战,今天谋面,才知果然名不虚传。他对左右说:“任其挑衅,只顾守住阵脚,待大军围拢。张辽此时逞匹夫之勇,彼时就成阶下囚了。”
  此时,东吴军各营听说曹军劫寨,孙权有危,各自催军前来解围。于是,八百壮士死死围住犹如孤岛的孙权占据的小丘,东吴大军又把八百壮士围了个水泄不通。
  李典的预备队随后来接应,撕不开东吴军包围张辽的袋形口子,而东吴大将吕蒙又拼命挡阻他的冲击,韩当、甘宁的部队则全力夹击张辽的敢死队。
  情况异常危急,如不及时突围,战略意图不会实现,还会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张辽果断命令敢死队突围。但这时东吴的部队愈来愈多,潮水般地涌上来,呐喊声、金鼓铜锣声、战马嘶鸣声、刀枪碰击声,响彻霄汉,振聋发聩。地上血流成河,战斗已达白热化。
  张辽深深呼吸一口气,拍马挥戟,如同一尊战神,率几十位部将冲向韩当,韩当无力抵挡,阵脚一乱,张辽大呼着,双脚猛踢马肚,画戟前指,东吴兵立刻让开一条道路,几十条汉子穿隙而过,突出去了。
  而仍困在包围圈内的曹军见张辽突围出去了,于是大呼:
  “将军就这样抛弃了我们吗?”
  张辽闻言,勒马回身,再度奋勇冲入敌阵,神勇不减,挡着非死即伤,所向披靡。韩当的部队及孙权的护卫部队慑于他的神威,无法抵挡。张辽救出敌阵中剩余的敢死队员。李典见张辽脱险而去,也率接应部队奋勇冲击,双方从早晨混战到中午,直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东吴军眼看着曹军个个拼死作战,不禁心惊胆寒,盛气遂衰。
  此消彼长,张辽、李典、乐进军心大振,士气旺盛。整个合肥城中充满精诚团结,同仇敌忾的气氛,合肥的防守也更加严密了。张辽等修书派人向远在西线的曹操报告军情。曹操接到张辽的信件时已拿下了征张鲁途中的绊脚石———河池县城。
  二○○河池之战,曹操损失较严重。当士兵叩关而入时,报仇雪恨的心理愈炽,曹军曾在这里进行屠城行动,整个河池城陷入血腥的恐怖中。曹操在屠城这件事上颇为犹豫,但众将士大发牢骚,说如不采取这种行动,沿途还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为了稳定军心,也为了战局的顺利地进行,曹操以“杀一儆百”的政策,采取了这一行动,果然把西平附近的氐族部落吓破了胆,他们望风而伏,曹军的行军才顺利起来。氐族部落为了表示臣服曹操的心愿,他们杀害投寄部落接受保护的韩遂,送首级给曹操。
  这段时间曹操的南线、西线战事较顺了。孙权自被张辽挫了锐气之后,只把合肥城团团围住,攻击力不强。这样围了几十天,带来的粮草基本耗尽。孙权就只得下令撤军,各路东吴大军拔寨分由大道返回驻屯地。
  当孙权率心腹护卫部队退驻在长江渡口的逍遥津时,孙权在江边召集各路大军的统帅商议事务,除韩当负责指挥大部队撤退不参加外,甘宁、凌统、吕蒙等都只带了为数不多的亲兵、侍从来到逍遥津,因此,孙权身边的士兵,加上诸大将的近卫人员,仅五百人左右。
  张辽在合肥城楼上观察到东吴军有撤军的迹象,就派出一支探马打听,收集东吴军的情报。
  很快有了回音,探马的汇报证实了张辽的估计,同时另一条重要的消息令张辽兴奋不已,那就是孙权在逍遥津的情报,遂决定率劲旅突击逍遥津。
  张辽点兵五千,一千骑兵全握长兵器,先期行军,想达到冲乱孙权营寨的目的。步兵四千强行军,要在骑兵冲击后立刻投入战斗。士兵们在张辽“擒贼先擒王”的鼓动下,争先恐后,如潮水般涌向逍遥津。
  看看将近逍遥津了,孙权的卫兵见黑压压的曹军像一条矫健的长龙,行动相当迅捷,向津口逼来,赶紧三步并作两步跑到孙权的帐前,大呼小叫:
  “不得了啦!曹军偷袭来啦!”
  孙权的营寨顿时紧张起来,诸将与孙权都领略过张辽偷袭的滋味,此刻又面临这种情况,无不变色瞠目。于是,孙权于仓促间上马,在凌统的护卫下,奋力突围。甘宁、吕蒙只率几十人拼命抵挡曹军骑兵排山倒海似的冲击。  
第二十八章 西征张鲁 东击孙权(7)  
  张辽见孙权与凌统突围而去,舍下甘宁、吕蒙,不与他们缠斗,分兵追击孙权。
  凌统危急之时,命偏将谷利护卫孙权,自己率百十骑兵反身杀入张辽的追兵之中。好一场混战!凌统忘命拼杀,所带的百十人全部伤亡殆尽,自己身受数处重创,仍哇哇大叫乱砍乱搠。鲜血浸染了战袍,整个脸部除了一双欲裂的眼睛是黑色,其余的地方全是血水的红色,张辽见他如此神勇,心里有些惺惺之意,但各保其主,又是生死之斗,故仍让士兵们努力合击他。
  凌统面临灭顶之灾,转眼又逢凶化吉了。原来甘宁的救军到了,冲乱了曹军一角,两人乘机拍马冲出重围。二人估计孙权已脱险,就往南方落荒而逃。
  孙权在众将拼死救援下,冲出了重围,到了逍遥津桥,但是此桥已被曹军破坏,桥面从中而断,无法渡过。后面的追兵渐渐逼近了。谷利急中生智,他先要求孙权把马稍向后退,然后用刀刺向孙权坐骑的屁股。那马受锥心之痛,向前猛冲,“呼”的一声,竟腾空而起越过了断桥,安全地把孙权载到了对岸。
  智救主人的谷利却没有越过逍遥桥的机会了,曹军的长戈刺向了他的背心,忠心耿耿的他顷刻毙命。过桥后的孙权不敢稍待,流着眼泪,看着谷利死后,就挥鞭催赶坐骑,霎间跑得没有踪影。曹军望桥兴叹,扫兴而归。
  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张辽威震逍遥津”的战斗。此战张辽大获全胜。曹操任用他主抗东吴,真是慧眼识英雄,张辽的军事行动有力地支援了西线作战的曹操。
  孙权败回长江以南后,曾痛定思痛总结失败的原因,慰劳拼死作战营救他出险境的将士。
  部将贺齐在座上痛哭,孙权也忍不住落泪,众多将士对这次战斗还有后怕。贺齐泣道:“至尊的主人,你带兵到第一线,虽可激励将士,但须持重,防范定要严密,今日之疏忽,差点造成不可挽回的憾事。所有文武百官闻说你处于危情时,无不胆战心惊,有若天塌地陷一般,希望主人以此为终身之戒。”
  孙权连忙下座,用手抚摸痛哭流涕的贺齐说:“我对这次用兵大败而回深感羞耻、惭愧,这次疏忽造成将士惨重损伤,我一定终身以此为戒,绝不食言。”
  孙权大军退后,驻扎濡须口,自此,南线暂时无战事。而西线,曹操大军在汉中的决战正处在紧锣密鼓阶段。
  二○一自曹操对河池进行屠城之后,在汉中西面的群山峻岭的茂林沟壑中行军,虽披荆斩棘,架桥牵绳备受艰辛,但再无氐部落前来骚扰。部队的军心渐趋稳定。大约在九月中旬,曹操来到西汉水岸边驻扎屯兵,想休整部队,然后顺西汉水一鼓作气攻入汉中。曹操为此还特地召开了军事会议。
  会议的地点在西汉水一个浅滩边的营寨里。这里的地势较开阔,前面是汹涌怒卷的西汉水,后面是林深兽多的万仞高山,左右是狭长的一坝平地。汉水边,曹军正伐树制造木筏,打算以此作船顺江而下。
  曹操的营房里,众将领、谋士济济一堂,聚集会神听曹操的总参谋刘晔对目前军情的分析。
  刘晔经过这几个月的长征,明显瘦了,但他的精神依然饱满。刘晔从容不迫地说:“主公筹划的‘绕道武都,避实就虚’的第一步战略目的现经达到。但我们在武都这一带受阻,原因大家都知道。张鲁对这边的情况可能已经了解了,所以他在西汉水一带险要的地方布了防,想阻拦我军东下。”
  刘晔把徐晃军收集到的关于张鲁布防西汉水各道防线的情报告诉了大家。
  众将领议论纷纷,有的说张鲁虽布了防,但他只安排了小股部队打游击,经不起曹军大部队的冲击;有的主张先以小股部队以游击抗游击的战术,扫开道路,再大举顺江而下。
  曹操静静听他们议论,最后,他示意大家静下来,众将知道曹操开始决策了。
  曹操声音洪亮,他说:“仲达(注:司马懿)曾给我建议,说张鲁已知我军主力的动向,现在戒备很严,我以前提出的避实击虚虽达到目的,可是,现在又立刻丧失了这个机会。基于此,仲达提出,留一万人马让徐晃将军率领,顺西汉水东下,牵制张鲁,好让他产生我军主力仍在西边的错觉。而我则率七万人马再艰苦行军,从险路到阳平关。张鲁措手不及,必败无疑。”
  司马懿与刘晔是曹操启用的第二代谋士精英,他俩与曹操前期创业阶段的荀彧、荀攸、郭嘉等一样富有才华和谋略,这两人在曹操晚年的军事、政治活动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曹操早已确定了行军路线,他对众将领说:“我们从这里转向东南,可以很快到达阳平关,届时粮草后行,每人只带三天口粮。前锋由夏侯惇担任,逢水架桥,逢林伐树,动作要神速。”
  曹操把任务分给了众将后,只留下徐晃一人单独交谈。
  曹操步出营帐外,偕徐晃登上江边一块裸露的大石,曹操看着湍急的江水说:
  “公明,我知你的部队最擅长野战,水战不熟悉。而此次分给你的任务却是水战,你能完成吗?”
  徐晃对答道:“主公,公明愚拙,水战不熟,但公明会全力以赴。”
  曹操回头看着身边的爱将,鼓励他说:“其实我让你担当这一任务是有原因的。你我共经数百次战斗,你的军队作战特点我了如指掌。在我的所有部队中,你的军队最善于随机应变,机动性很强。此次打击张鲁,你尤其要发挥这一优势,以保我大军顺利瞒过张鲁……”
  曹操与徐晃又互相交换了具体的作战方法,帅将二人显得兴致勃勃。
  第二日,徐晃军留在原地,曹操的主力吹号、灭灶,拔寨向东南蜿蜒而去。
  曹操亲自到前军阵中指挥开道,登高山越低谷,越过了阳平关前的好几个隘口。
  徐晃待曹操走后,着手迷惑张鲁的军事行动。他把一万人马分成三支队,一支伐木扎筏,顺江而下;一支全是轻骑,分由汉水的两岸齐头并进,配合水军作战,一支是步兵,分成若干小队,主动去偷袭张鲁在险滩、隘口设置的据点。  
第二十八章 西征张鲁 东击孙权(8)  
  在扎营驻军的时候,徐晃还令士兵们必须挖五个灶孔,按当时的情况计算,一口灶煮十人吃的东西。徐晃一万人马少说也多挖七八万口灶。在行军中,徐晃还令士兵们有意暴露目标,大张旗鼓的呐喊,击鼓鸣金。
  张鲁的细作把这些假象汇报回来时,除了张卫一人外,所有人都毫不怀疑。张鲁忙令张卫征调戍守阳平关的士兵去防卫西汉水一带,张卫勉强应付,只拨了万余人去,重兵仍在阳平关一带。
  曹操的主力经几十天的艰苦行军,终于到了阳平关前,与夏侯渊的部队会师。张鲁得到这一消息,吓了一大跳,“曹操军队神出鬼没,说到就到,真叫人难料啊!”张鲁由衷感叹道。接着,这个懦弱的川西统帅心知大势已去,决定不战而降。
  但是负责守阳平关的张卫与部将杨昂强烈反对,张卫说:“兄长请放心,不要过早说出丧气的话,否则会动摇我军的军心。曹军虽强,但长途跋涉,粮草难济,现到了阳平关。也仅是强弩之末不穿鲁缟矣,况我部曾与夏侯渊部接触过,一年来,他也未夺去我寸土半草,实力也不过尔尔。我军在阳平关筑有高大的城墙十余里,岂是曹军轻易攻破得了的?”
  杨昂附和张卫道:“师君,俗话说‘狡兔三窟’。我们在曹操大军来之前,就作了充分准备。我与战将们商量好,如曹操叩关而来,我们拼死力战,师君退居南郑,筹备粮草接济我们。如曹操真的破关,师君也可马上避入巴中,逃脱厄运。何况,曹操与我等孰死孰活,还无定论呢!”
  参谋阎圃也赞成这个方案,张鲁也鼓起信心,退居南郑,以便策应自己的部队。
  曹操率军驻扎在阳平关以外十多里的地方,刚安顿下来,他便率心腹亲信察看阳平关的地形去了。
  阳平关建在两座险峻的山峰之间,依山势建有一条十余里高大的城墙。曹操看到墙顶插着整齐的军旗,墙顶每隔几十步便堆放着大量的棱角尖利的石头。曹操心里有了数,认为攻城破关看来是要付出代价的。
  曹操亲自督战,令先锋官夏侯惇派兵进行第一次攻城,以试探对方军力情况。
  夏侯惇这位独眼将身先士卒,率一万士兵扛云梯,冲到城脚,弓弩手用箭射上城头,掩护冲击。
  当曹军奋勇争先冲向城脚时,只见城头上红旗一招,十里长城顷刻间立起成千上万的士兵,举着石头,砸向城脚的曹军。如雨点般的石头落下去,曹军有的手脚折碎,有的血污满面,脑浆迸裂。第一波冲击受挫,曹操命亲兵鸣金收军,张鲁士兵在城墙上看到曹军溃退,欢声雷动,而退回的夏侯惇耷拉着脑袋,沮丧至极。
  曹操亲临前线目睹此情,他安慰着将士们,自责地说道:“灭武都时,降将都称张鲁的道教士兵作战力不强,今日亲眼见了,才知轻信于人的恶果。看来,不论什么军情,都得自己躬身亲临分析,才最可靠啊!”
  以后十天内,曹操让部队轮番攻城十几次,进展仍然不大,而自己的军队伤亡的人数不断增加,粮食也逐渐耗尽。
  经验丰富的曹操开始有些紧张了,对战事的全局掌握也显得力不从心。他对司马懿说:“我老了,脑筋也不灵了!”说罢,不胜唏嘘伤感。
  刘晔考虑到军队征战太久,伤亡、疲劳困扰士兵,军心也涣散了。尤其是粮食已完,大军的补给成了第一危机,于是建议曹操撤军。
  曹操左思右想也决定停止用兵。这段时间,最让他欣慰的是张辽击退了孙权的进攻,但是,据密报,许都有些士人、贵族正在加紧联络,想利用他在陇西之机进行政变,这又成为他的忧虑。他写了信叫御林军首领王必加强防范工作之外,也无其他良策。
  最后,曹操作出了回师撤军的决策。他令贴身护卫官许褚,亲赴前线召回夏侯惇驻守山上的部队。由于部队分散山上各地区,所以集结的行动一直到入夜仍未完成。
  曹操见许褚前去很长时间内没有回来,害怕有意外情况,他唤来刘晔说:
  “请你与辛评亲自到前线去察看一下,许褚应该早就复命了,我很担忧……”
  刘晔点点头,与辛评率数十骑快马,冲入黑夜中,马蹄声渐渐隐去。曹操在帐篷里坐立不安,几次走出来,翘首以望,盼望部队早点回来。
  其实,刘晔与辛评出发的同时,许褚率队回来途中经过一个山湾,很偶然地发现了张卫的一个较大的隐蔽着的行营。张卫正在里面饮酒作乐,哨兵跑来报告:
  “将军,有曹兵来劫寨。”
  张卫大惊,推开窝在怀里的一个娇艳的女子,伸手之间撞翻了桌子上的酒钵。
  他结结巴巴地问道:“曹军有多少人?”
  哨兵回道:“还不清楚,由于天太黑,只能凭曹军的脚步声判定是一支人数很多的部队。”
  张卫的这个行营只有很少人知道,他寻思道:“大概阳平关已失守,亲信被逮,故叛变我,并把我的行踪告诉了曹操,事不迟疑,先逃为上策。”张卫就率军向南郑方向的山区逃跑。
  许褚听前哨报告了这一情况,大喜,挥刀拍马,冲向张卫的行营,到了那里,只剩下一片狼藉,空空荡荡的营寨不见一个张鲁士兵。许褚舍下空寨,率兵穷追不放。
  阳平关内的士兵也听闻张卫逃跑,军心大动,开小差逃向南郑的人成群结队,曹军乘机拿下了阳平关。
  当刘晔与辛评赶到时,曹军已大部分进入了阳平关内,刘晔高兴自不待说,忙修书一封,令亲兵火急送给正在翘首以待的曹操。  
第二十八章 西征张鲁 东击孙权(9)  
  曹军进入了阳平关内,也并非一帆风顺。夏侯惇与张鲁部将杨任展开了巷战。杨任力大无穷,在马上以一敌三,仍游刃有余。夏侯惇爱他英勇,在圈外劝他投降:“杨将军,我佩服你的忠义,欣赏你的武艺,如你投入曹公麾下,定会大材大用。”
  杨任大声怒骂:“独眼匹夫休得啰唆!杨某乃大丈夫,只忠吾主,不事汉贼!”
  夏侯惇大怒,率亲兵十人突上前去,乱刀猛搠。杨任不敌众手,受伤落马,被刀枪刺如烂泥。
  张卫的部队败如山倒,弃守阳平关逃向张鲁驻守的南郑去了。
  这次的胜利,是一件意外事件。曹操接到刘晔充满欣喜之情的信,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当他被雄赳赳的部将们簇拥着,进入阳平关时,才相信这是事实。但他内心里也难免叫声:“好险啊!”
  曹操的部队进了阳平关,发现关内存有大量的粮食、活牛、活猪、活羊,(这是迷信的张鲁士兵“阻拦”曹军的东西)三军雀跃、欢呼,他们好久没有沾过腥了。
  曹操也大宴众将,赐许褚三大碗酒,众将也纷纷向许褚敬酒,许褚立了大功,高兴之余,也就大喝猛啖,最后烂醉如泥。曹操这时也醉眼蒙眬,击碗唱歌,众将和着他沙哑、苍凉的嗓音,放开喉咙大唱,发泄着一年来征战憋着的一股气。
  二○二张卫逃到兄长张鲁驻守的南郑,只剩下千余人了。
  张卫到张鲁的住宅外,跪着把兵败之事详细告诉了兄长。张鲁扶起他,安慰其弟,但他知道阳平关已失,南郑已无险关可据可守了,曹操挥师而来,自己必败,遂第二次下决心投降曹操。
  他的谋士阎圃劝告他说:“师君在危机重重的情况下投降,会被曹操认为缺乏诚意而归顺,遭到他的轻视,也将得不到好的待遇,因为你与他交换的筹码———汉中,将被他掌握于手了。现在不如暂时逃往益州山区避难,表示誓不罢休,决心抗争到底,之后,再和曹操进行谈判,这样就极有可能较有利的得到师君所想要的东西。”
  张鲁听了之后,认为有理,从其言,就准备越过南山,逃往益州山区去。张鲁召开了撤军的会议。在会议上,许多官员建议张鲁烧毁城里的仓库所积的珍宝、粮食和一些军队器械,让随后进城的曹操只得到一座空城。
  张鲁拒绝道:“我原本就想把这些东西献给朝廷,只是一直未找到好机会,如今远走山区,也只是权宜之计,并不是真正想和朝廷对抗到底,府中的财宝物资属国家所有,怎能心怀歹意毁灭呢!”
  张鲁的话搪塞住仇视曹操的官员,他不毁府库,在政治上无非就是向曹操暗送秋波。
  张鲁果然把府库妥善封存,派了一些老弱残兵守住,然后退入益州的山区中去了。
  曹操征汉中的时候,成都府的刘备、诸葛亮也曾得到这个情报。诸葛亮曾对刘备说过:“曹操想先下手征服汉中,是害怕主公从该处北上,威胁关中。看来,汉中的张鲁孤掌难鸣,主公何不遣使到张鲁处,双方结好,共同抗曹呢?”
  刘备此时刚定益州,军政大权还未彻底安定,不敢出兵去汉中争土夺地,出于无奈,只好派使者到汉中去争取张鲁,或者去声援张鲁,从政治上去威胁曹操。
  但是,蜀国的西北方道路崎岖,使者走了几个月,才到达汉中地区,这时听到张鲁兵败的消息,预计的那一切顿成泡影,不得已又跋山涉水重返成都。
  曹操在张鲁不战而逃的顺境下,一兵不废,占领了南郑,尽得张鲁府库的珍宝粮食。曹操向守府库的张鲁士兵大力称赞张鲁的德行,特遣使者到山区慰问张鲁。
  汉中地区历时将近一年才夺取,士兵们久在外面征战,归乡之情日浓。曹操决定召集谋士讨论班师回朝和治理汉中地区的会议。
  主要参谋刘晔、辛评、司马懿等人全到齐了,坐定之后,曹操就先让大家各抒己见,以便他作决策。
  司马懿说:“张鲁已成丧家之犬,在老林深山中惶惶不可终日,他气数已尽,汉中可定了。但益州刘备恐想一沾汉中肥泽,主公需派一支劲旅驻守这里。”
  刘晔听了司马懿的话,受到启发,略略思索了一下,开口说道:“汉中的最大敌人莫过于刘备,仲达提出派劲旅驻守于此,我认为很有必要。张鲁经营汉中多年,地方实力派都听他的调度,何不用丞相历来使用的方法,招安他们,封他们官呢?但是必须去掉他们的军权。”
  刘晔的话令众谋士不约而同点首。曹操沉吟半晌,捋着胡须说:“刘备暂时还不敢出川,张鲁降顺也不成问题。但汉中的实力派、富绅随时会拥戴张鲁牵头谋反,张鲁那时不干也不行。洛阳经过战火的毁灭,至今还是一座毫无生气的城市,我想把汉中的几万富户迁移到洛阳,一便于管辖,二便于充实洛阳,诸君意下如何?”
  众谋士自然称善。接着又分工去做曹操说的事情。
  九月,曹操用重金收买了陪伴张鲁躲进大巴山中的七个军队将官,这些将军归顺了曹操。张鲁本人一直支撑到十一月,在曹操几封辞恳意切的书信催促下,才带猛将庞直、程银、侯选等才到镇守南郑的曹操大本营投诚。
  曹操率文武百官出营迎接张鲁。张鲁见一位着布衣布袍,两眼炯炯有神,身短须长的人,被众人簇拥着向他迎来,知道就是曹操来了,忙趋前几步,跪于地,双手拱道:“丞相,张鲁请罪来了!”
  曹操紧上几步,扶起张鲁,柔声道:“快快请起,折杀老夫了。”
  张鲁被曹操携起,转回大本营。庖官早已杀猪宰牛,整治老酒,款待从山区饥寒交迫困境中来归顺的张鲁及部下。
  曹操在席上劝张鲁饮酒,不谈战事,只言政治,话语大而无当,空之又玄。
  第二日,曹操封张鲁为镇南将军,阆中侯、邑万户,张鲁的五个儿子也皆封列侯。张鲁的谋士阎圃虽然阻止张鲁归降,但曹操认为他能紧守立场,为主帅作最好的打算,与主帅同甘共苦,尽于职守,因此也封他为列侯。  
第二十八章 西征张鲁 东击孙权(10)  
  曹操这种“秋后不算账”的开明政治态度,使曾帮助张鲁的汉中各郡县的首领而安心不少,这些人安下心来,汉中的老百姓才能迅速恢复生产。
  十二月初,曹操把汉中的一切事宜安排好,留下张鲁率五千余精兵守南郑外,班师回朝了。曹操征讨张鲁,未攻下阳平关之前,或乘坐骑赶于军前,带头披荆斩棘,或亲自卷裤脚涉涧水而拒绝部将的扶持。但是平定汉中以后,回归途中却感到身心太疲惫,非躺在车与软席中不能行军。为此,他曾在车中悄悄叹息:“老啦!不中用啦!”
  曹操回到邺城,汉中由他指定的行政长官袭绥按照他的迁移汉中富户到洛阳的指示,开始以半自愿半强迫的行为,驱使这些人移民。
  曹操班师后回到邺城,汉献帝主动从许都到邺城来嘉慰曹操。汉献帝这一举动,在北方的政治派别中抛起了轩然大波。老式士大夫或忠于朝廷的知识分子认为这有伤献帝的权威,对曹操的责骂暗地里相当盛行,但在曹营,忠于曹操的少壮派军人,文士却认为献帝名存实亡,曹操该趁早称帝。其中刘痹为此专门写了一封信敦促曹操早点行动。曹操回信公开表示:“非但君当知臣,臣亦当知君,如果有人认为我有能力行周文王之事,可能看错了人吧!”但是曹操在其他场合又一再表示他决心“奉戴天子”到底,这样,他的自相矛盾的说辞令忠于朝廷的人,或者忠于他的人都感到不知所措。但是,有一点是大家共识的———汉献帝仅是一个幌子在曹操手里摇来摇去发号施令。
  在建安二十年十二月初,曹操准备班师回邺城时,刘晔和司马懿向曹操建议,趁机攻入益州。
  司马懿说:“刘备以阴谋夺取刘璋基业,不少蜀中大族人家颇不服气,而且目前刘备的防线远及江陵,军力分散,是攻打他最好的机会。如今大军已克汉中,益州必为之震动,大军压境下,他势必瓦解。自古圣人能够成功在于不悖时机,请主公立刻采取行动!”
  曹操挺欣赏这个经略满腹的司马懿,他听着他们吐露着积极争雄的话语,仿佛又回到了他的青年时代,心里颇为高兴。不过他深知汉中之役是侥幸得胜,攻打益州哪有那么简单,何况刘备更非等闲之辈。
  因此他笑道:“仲达,你的话当然很有道理。我从青年时代就有统一全国的雄愿,但至今仍只占据北方半壁河山。人生之痛苦,皆来于不知足,何必得陇望蜀呢?”
  刘晔虽听曹操有这种表示,但他仍劝曹操道:“主公,刘备乃人中俊杰,其行军打仗不谙军法,但他的政治野心不可小觑,从败局中翻身,坚韧不拔,于艰辛中取得了蜀中。正如仲达所言,他刚涉足蜀中,人心未附,今破汉中,蜀地必为之震动,我军挟势征杀,刘备之势必会衰竭。以主公的雄才大略,英明之指挥,挥师进川,将无坚不摧,无师不克也,若学惫马局促方丈之厩,坐失机会,以诸葛亮善于治国,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蜀中民心不久归顺他之后再举征讨,恐怕得胜不易啊!世人皆知蜀道艰难险峻,如等双方实力相当再寻机歼之,想要胜利更困难了。我认为,今日不除刘备,必为后患。”
  曹操只顾笑而无语,刘、司马见说他不动,就准备告退。这时,曹操叫住刘晔:“你既然来劝我急于攻刘,但必先收集他方的军情,来日再做决定吧!”
  刘晔二人有些怅然,在回各自的行营路途中琢磨着曹操的真正意图。
  七天后,曹操与刘晔、司马懿、张郃、许褚等人到南郑郊外打猎。这里的麝很多,据说雄麝的肚脐里分泌出一种黏液,睡觉时会发出沁人心脾的幽香,麝的肉也鲜美。曹操纵犬从森林中撵出一只矫健的麝,张郃眼快,“嗖”的一声,麝应声而倒,全场的人无不喝彩。黄昏时候,这一队人满载而归时,一个校尉推着一个蜀国来的奸细来见曹操。曹操令人把他押解归营。
  红烛下,刘晔、司马懿等人用酒菜款待那名奸细,待那人吃饱喝足之后,司马懿就对他说:“丞相爱你不畏险难承担侦察事务,想招致你于麾下。如你如实相告蜀中情况,我们给你晋爵升官。”
  那蜀人狡黠的眼光一闪即逝,接着吞吞吐吐地说道:“小人蒙丞相不杀之恩,如不把实情说出,便猪狗不如。益州自刘备占据以后,全州因汉中剧变而震动不已,一日之中,甚至有,有,有数十回事变,虽然对叛乱者采取高压冷酷之手段,但依然控制不住动荡的局势。”
  刘晔听他断断续续的话,观他闪烁不定的眼神,心里疑窦不断。但他并不露怀疑的声色,叫侍从安排蜀人酒后的住宿。
  当蜀人走了之后,刘晔和司马仲达去曹操处汇报,曹操站在烛盘边,用剪子剪去蜡烛过长的一节芯子,屋里的光线暗了下来。当刘晔把情况告诉了他,曹操突然转过身,双眼略带笑意,问刘晔道:“你对这个消息如何看待?”
  刘晔沉思了片刻,最后表示:“蜀中已定,不可击也。”
  曹操又问司马懿的看法,司马懿还猜测不出,曹操说:“如果故意放松对那蜀人的看守,他今夜逃遁,就可以证明消息是假的了。”
  第二日,那蜀人果然逃遁,司马懿对曹操的料事如神佩服得心服口服。
  曹操不轻信别人提供的假情报,对军事行动审慎而不冒进,显现了他在军事上超人的智慧。所以回师时,他只派了重兵镇守汉中而已,但这也表现了曹操青年时代积极进取的热情在这时已经被“水盈而溢”的思想取代了,他的霸主之光少了耀眼的色彩;或许他对天下三分的看法已成定势,后来他回师加紧安排曹家班底的计划而不积极用军,便是他不想当天下霸主或不能当天下霸主的有力证明吧!  
第二十八章 西征张鲁 东击孙权(11)  
  二○三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在少壮派及忠于他的武官推戴下,要求汉献帝刘协给他晋爵为魏王,这一事件激起忠于汉朝廷的士大夫崔琰等人的强烈不满。崔琰在公开场合抨击曹操有篡权的阴谋。他说:“曹公早在建安十五年冬天于铜雀台上,述其平生理想,我还记得他的几句话:……我如今身为宰相,位极人臣,已超出我平生夙愿太多,因此我很坦然……如今有人怀疑我权势过大,一向又不信天命之说,怀疑我有某种政治野心,其实这只是他们主观的臆测罢了……。大意如此可是不久,他由宰相进封魏国公。荀彧因此以死谏仍未阻止曹公进封。现在又晋爵为魏王,这与他述职时说的何止是南辕北辙。”
  毛玠、和洽、桓阶都附和他的话,忠于曹操的士大夫也不示弱,双方展开了唇枪舌战的激烈争论。
  当曹操听到崔琰竟公然四处说他的坏话时,他怒不可遏,拔出剑来削去书桌的一角,恨恨想到:“我曹孟德顺应天运,爱惜人才,纵横几十年,还从未见过自己的部属公然嘲骂自己。想那崔琰当年投在袁绍帐下何等状况,在我麾下却得到了重用,如今恩将仇报,太无道理。”曹操想到自己曾招徕崔琰,让他给自己提拔人才,崔琰在这些人中有相当的影响后,害怕他的话在许都制造政治风波,“杀”这一念头就游悬于大脑之中了。
  那一天夜里,曹操在寝床中辗转反侧,不能入睡,他知道崔琰在他早期创业阶段出过大力,是自己的左右臂,不忍心除去他。但是政治的大势已不能由曹操个人的意志扭转过来了。崔琰面临的情况将是比荀彧的结果还惨。
  第二天,曹操的支持者云集魏王府,在曹操面前纷纷声讨崔琰。
  曹操自昨晚想到半夜,终于下了杀心。此时又听诸人义愤填膺的过激话,他也失去平时的持重,声音明显听得出愤怒:“我待崔琰并不薄,他昔日那么不得志,是我发现他有才,委以重任。可是我实在不明白,他今天达到这样高的地位,还不知道其国家的命运,是我给了他权柄,那么,我也能够收回权柄。”
  曹操下令修书给崔琰,书中写道:
  “孤念旧情,无奈出此下策,孤不移汝其愚,乃能赐汝毒酒。奈何!奈何!”
  崔琰持信读后泫然涕下,荀彧死亡之情景浮于眼前。他知道他的前途已经湮没,呆了半晌,饮了使者递上的毒酒,七窍流血而亡。
  崔琰对曹操的讽刺的确引起了一个政治风波,许都、邺城之间的知识分子为此针锋相对各自阐述着忠于朝廷、忠于曹操的正确与错误的问题。当曹操赐崔琰死,使曹营里的“尊王派”对曹操不满达到最高潮。
  尚书仆射毛玠,对崔琰的死愤愤不平,他以曹营中的老资格身份为崔琰呼冤。毛蚧是曹操创业时的一个重要伙伴,曹操兴义兵时,毛玠就给曹操策划了一个“奉戴天子,征服诸侯”的计划。曹操以他订的计划作为创业的蓝本,收到了理想的效果,曹操也仍以“奉戴天子”这个政治口号收服了北方民心。曹操把毛玠推荐给献帝朝廷中,任尚书。
  现在老伙伴也对他反戈一击,令曹操大吃一惊。忠于曹操的将帅认为毛玠思想僵化,对他也进行了毁谤和攻击,曹操一气之下,逮捕毛玠交付有司审议。
  侍中桓阶、和洽为毛玠说情,历数毛玠在曹操营中的功劳,据理力争,曹操念于旧情,免了毛玠的死罪,但是为了削弱那些“尊王派”的实力,曹操下令把毛玠废为庶人,永不录用。
  曹操从逼荀彧死到毒死崔琰、废毛玠为庶人等一系列事件中,表明了他由于权势的增长,初期创业的理想已发生了偏离。
  华歆等壮年知识分子不尊汉朝的倾向愈发煽动着曹操着手建立一个新的朝廷———魏。但曹操又始终不向天下宣布他的措施,他只想当一个“周文王”,希望自己的儿子去当“周武王。”
  曹操曾向司马懿谈起自己戎马倥偬几十年,在军事往往有见树,而在政治上却没有长远的规划,因而导致了自己后院中几起政治风波,这些事件分散了他的精力。现在年岁已高,长途征战已很吃力,于是他打算加强他们曹家班底,为今后的政治、军事作好人才的储备工作。
  二○四正当曹操处理完崔琰毛玠的政治风波之时,汉中的夏侯渊写信报告曹操,他那里又有军事争端的可能了,曹操全力以赴,处理这些前线送来的公文。
  自从曹操从汉中班师后,汉中负责防守任务的大将是夏侯渊、徐晃、张郃的部队,这三支部队都是曹操的精锐。曹操深知汉中的重要性,故安排的军力还是较充裕的。
  张郃在建安二十一年突过巴山,来到了巴中地区。这块地区也是刘备垂涎已久的肥肉,早在曹操与张鲁作战的时候,刘备就派熟悉这一带地形的黄权进占了巴山地区,打败了当地一个叫做胡的部落,刘备的军队在此作出了攻击汉中的一个态势。张郃自然不甘示弱,就率部打击这一带的蜀军,并鼓励这里的居民移入汉中,显示将选此地与蜀军作大规模决战的场所。张郃治带军有方,部队行动快捷,很快攻垮了黄权的巢穴,并连续进占了益州的窄溪及蒙头、汤石等军事重地均纳入其统辖之中。
  去成都途中送告急信的骑兵连续不断,刘备有些慌张,他估计,如果张郃以巴中作为根据,向阆中扩展,这无异在蜀州插了一枚刺人的楔子,非拔出它不可。有鉴于此,刘备立刻派出巴西太守张飞和张郃对抗。
  张飞年龄大于张郃,但他的勇猛仍是世所罕匹。张飞外表相当粗犷,其实心思细密。当阳长坂之战时,他利用自己勇冠三军的威名,大胆地采用疑兵断后,拖住曹军,刘备才得以侥幸脱险。
  张飞对抗张郃的兵力明显处于劣势,为了避其锐锋,张飞不逞匹夫之勇,把部队时而化整为零,时而集结一体,采取游击战术与张郃周旋。
  张郃此时凭兵多将广之优势,又未经正面与张飞决战,张飞也尽量不与他单打独斗,于是,张郃就骄狂自大起来,认为张飞是“廉颇老矣”,并令士兵大声呐喊“廉颇老矣”激张飞来决战,以便以优势兵力围而歼之。  
第二十八章 西征张鲁 东击孙权(13)  
  张飞不睬张郃的激将法,只是恃险坚守,彼此缠斗达五十余日,张郃军的粮食耗尽了,士兵仅靠挖野草,捉青蛙充饥。张郃心急如焚,迫切希望能够与张飞速战速决,张飞在查知张郃的心情后,乃故意率领万余人马,假装由狭路前往偷袭张郃。
  张郃在探马将此消息报知后,以为张飞想趁其粮食少军心不稳时袭击他,就将计就计,决定留下空营,率所有士兵进行反偷击战。
  张郃率军尾随张飞军队后面,打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张飞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当张郃军队进入一个叫做瓦口隘的地方时,张飞的部队已无踪影。瓦口隘的地形异常险要,从隘口进来,只有一条狭长的峡谷,无水,只有枯草时现时遮的小路。峡谷两壁是寸草不生的石板,高达十几丈,莫说人,就是善攀援的猴子也从峡底到不了谷顶。张郃带着士兵在峡谷行了一会,观察到这样的一个隐藏着危机的地形后,一拍脑袋:“哎呀,糟了!传令后部作前部,前部作后部,立即火速退军!”张郃在叫苦不迭的时候退兵已经太晚。他的后部军队已被张飞埋伏的弓箭手射得鬼哭狼嚎,哪里还敢殿后,更不敢充作前锋退出去,只顾忘命地向峡谷中逃去,此刻进入峡谷的士兵又潮水般地涌出。顿时,张郃的军队乱成一团,猬集一堆,正在这时,峡谷顶上拥出了两彪人马,旌旗上一个大大的“张”字格外醒目。张飞挥手指向峡谷里的张邰部队,霎时,张飞的士兵推下了早就准备好的巨木、石头,其滚下山坡的隆隆声音,震撼着峡谷内外。紧接着,如蝗的箭羽飞向各自逃命的曹军,中箭者数以千计。
  张郃见败势已定,就慌忙弃马,徒步向一险崖奔去,甩掉了张飞的追击。他与数十名亲兵冒险登上悬崖,急急如漏网之鱼,向汉中夏侯渊的驻扎地逃去。
  此役,莽张飞郃战胜曹操的猛将张,击溃收降了张郃的几万兵马。这是张飞军旅生涯中的第二个杰作。
  夏侯渊见张郃的数万大军全部覆没,大怒之下,喝令刀斧手把拼死逃回来的张郃推去斩首,并且怒骂道:“汝骄傲自大,折我精兵,辜负魏王的重托,还有何面目活着!”
  夏侯渊的参谋郭淮劝道:“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张郃虽然有罪,但他昔日屡立战功,魏王也很爱惜他,不可斩也。让他戴罪立功,于我们很有必要。”
  夏侯渊稍解气愤,就暂不处死张郃,把他监禁了。然后写信告诉曹操进兵巴中失利的消息。
  曹操闻张郃败于张飞之手,深感意外。为了稳住汉中部队的军心,就写了一封信给夏侯渊,信中大意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张将军兵败,是轻敌所致,切盼戒骄,加强防卫”,云云。其时曹操本想再到汉中督战,无奈东线孙权又动干戈,他实在分身乏术,只一味令夏侯渊坚守,切忌轻举妄动。他自己到东南线督战去了。
  二○五建安二十年,张辽与李典、乐进等大败孙权后,在这里就形成魏吴对峙的局面。孙权在合肥之战中险些送掉性命,而且损失了一些得力大将,报仇雪恨的思想在东吴军中广为盛行,因此,在濡须口布防的东吴军随时会倾巢北上。
  曹操深信张辽能独当东吴军的进攻,但是,驻守于这一线的兵力还是比较薄弱,为了逼迫孙权撤军,或者是曹操想彻底解决与孙权的连年征战,建安二十二年,他亲率大军南下。曹操这次率领的军队阵容庞大,他要显示他有决心以武力和孙权相对抗,他这次带的部队有夏侯惇的部队,南军都督曹仁的部队,还把汉中驻守的徐晃部队调来了,汇合张辽、李典、乐进的部队,人员达二十万以上。
  濡须口第二次战云密布,大战即将爆发。
  孙权得知曹军精锐全来了,也毫不示弱,抽调东吴最善战的水陆大军云集濡须口,号称东吴第一大将的吕蒙防守在第一防线上;少壮派将领凌统、甘宁率主战部队紧靠吕蒙。不仅如此,孙权加编了素以勇猛忠烈闻名的行伍出身的周泰、芜湖令徐盛、右护军蒋钦,以及赤壁之战的名将董袭,阵容之庞大在东吴军历次战斗中几乎是空前的。孙权军队的这些实力,如与曹操决战的话,大概也是伯仲之间。
  曹操这次率大军南下,他没有带谋士如刘晔、司马懿等,从邺城出发时,他对送他出城门的刘晔说:“我们兵逼孙权,绝非是硬碰硬,只是一种战略态势罢了。我最担忧的是一旦我离开邺城,那些人又趁机来兴风作浪,以前没有重视这方面的事情,现在深感‘末大难折,尾大难掉’了,希望你留下摒除可能出现的隐患。”
  刘晔点头,一一答应。
  春二月,万物复发,春光明媚。濡须口驻扎着曹、孙部队,行营连绵数里。春天的空气透明清新,燕雀欢悦。大自然浑然不管即将出现的一场酷烈的战火,它悠哉地绽放着美丽的风光。
  曹操把前锋将领乐进的部队派遣到长江口,大战拉开了序幕。孙权令吕蒙负责前线指挥,徐盛和董袭亲自迎战。
  长江水由于上游的积雪已经融化,水位上涨,波涛汹涌,东吴军的战船宽大平稳,占据了江上的优势,曹军不习水战,就牢牢控制着岸上码头。
  徐盛率一支千人部队首先从一偏僻处登岸,暂时开辟了一小块陆地。其他部队相继开来,人马就显得拥挤而混乱。乐进观察到这种情形,率优势兵力猛攻,东吴军面呈惧色,坚闭营门不敢迎战。
  徐盛为提升士气,和董袭商计决定绕道偷袭李典的部队,他俩分成两路,徐盛率几百勇士从陆路进击,董袭乘快船顺江而下,到了李典军营,徐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了进去,董袭在船上击鼓鼓舞士气。霎时,双方混战起来,徐盛人少,尽管人人争先勇斗,以一当十,杀了部分曹军,但不久,很明显地处于下风,李典派大船撞沉了董袭的快船,曹军用枪搠死了水中沉浮的董袭。徐盛见董袭死掉,带伤突围而去。  
第二十八章 西征张鲁 东击孙权(14)  
  孙权听说前锋失利,立刻亲率周泰的部队前去接应,却被曹操安排的伏兵———张辽部、徐晃部截住。张辽、徐晃军训练有素,周泰的军队是东吴的精锐,双方打得异常猛烈。
  孙权在战斗中被曹军围住,周泰奋力死战,血染战袍仍不惧怕退缩。曹军被这位白发长须的老将威慑住了,孙权才侥幸逃了回去。
  当吕蒙听说孙权被张辽、徐晃截住有性命之忧时,离开濡须口,扬鞭打马,催军前去营救。当他到达出事地点,孙权已安全撤退了,张辽、徐晃正清点战果,见吕蒙自投罗网,赶快集结部队迎战。
  吕蒙无心恋战,拨转马头就走。张辽哪肯放掉他,拈弓搭箭,“嗖”的一声,射掉了吕蒙头盔上的红缨。
  吕蒙大怒,心想从军以来还未受此侮辱,令部队停下来,列成方队,弓箭手压住阵脚。自己单刀独骑冲上一个小山岗,扬鞭指着张辽大叫:“张辽,吕某今天与你独斗,要见个高低!”
  张辽叫徐晃压阵,执戟冲上前去。
  此刻已近黄昏,鸟雀投林,夕阳西沉,薄暮的雾气已在长江边弥漫开来。双方士兵只能隐约看见小山岗上两匹马打着旋,隐约听见刀戟相撞的金铁声。
  正当吕、张二将酣斗时刻,东吴军一个校尉乘徐晃聚精会神看吕、张单打独斗的场面,弯弓施了暗箭。箭没射中徐晃,却把他后面执着军旗的偏将射中,徐晃忍无可忍,令大军冲入对方阵中。东吴军人马较少,虽然放箭如雨仍抵挡不住徐晃的凌厉攻势,颓然大败。吕蒙偷隙看到了败相,一分心,张辽画戟刺伤了他的手臂。吕蒙弃刀策马,狂奔而去,张辽追赶不及,眼睁睁见他钻入江边的丛草之中。
  曹操了解到吕蒙带兵营救孙权去了,濡须口的防务出现了漏洞,就亲自率乐进大军、曹真、曹休子弟兵乘虚而入,东吴军面临全线崩溃的危急情势,守将凌统、甘宁抱必死之心,在濡须口左右侧全力拼战。
  濡须口经孙权多年经营,墙高沟深,城内储箭颇多。曹操军队组织了多次攻击,都被东吴的箭雨击杀退后,死伤惨重。乐进为了鼓舞士气,亲自扶盾执剑登城,可是仍旧没有突破防线,相反,他的头部却中了一箭,受了重伤。
  曹操亲眼目睹奋不顾身的士兵们如树林般密集地倒在前沿阵地上,内心如焚。他暗自后悔攻城之前没作好规划,导致了这样的伤亡。他紧张地思量着攻城的方法,这时一里之外的警戒士兵飞马来报:“启禀魏王,东边一支东吴部队前来援救来了。”
  曹操最担忧的就是这样的事了,因为攻城不下,伤亡过大,士气受挫后,敌人援兵一到,城内士气必旺,两相夹击,威力增大。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