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曹操大传

_17 王义祥 (当代)
  当曹操对董衡说的这番话传到庞德耳中时,庞德感动得涕泪四横,于是,召几个木匠来,伐巨树做了一口沉重的棺材。几日后,他请好朋友、亲戚赴席,把棺材陈列到大厅中。
  众亲友见到这口朱红漆的棺材,不禁大愕。庞德解释说:“这棺材将和我一起到战场。”
  有人说:“将军出征,抬不得这不吉祥的东西!”
  庞德举杯豪饮,对亲友们说:“魏王以泰山一样重的恩德待我,誓要以死相报。克日将拔军南征,与关羽樊城决战,我若不能取他的首级,那么就让他削掉我的脑袋。即使未被他杀掉,如兵败的话,我也要自杀。所以抱必死之信心,准备这口棺材,以殓我的尸首。”
  众亲友闻说,嗟叹不已。庞德的妻子更是由低声啜泣到嚎啕大哭。
  庞德听到恩爱妻子这叫人肠回肝裂的哭声,英雄气概更化为悲壮。他提气叱责自己的妻子道:“大丈夫知恩必报。如今魏王不听小人谗言,信任于我,我只能以血肉之躯相报,你妇人目光短浅,还乱我心神,休得再哭!”
  庞德尽管底气十足,但声音也有些颤抖道:“好好调教虎儿,以承父志!”
  其妻哭哭啼啼答应着,庞德兀自不再理睬她,举杯劝邀众人饮酒。
  翌晨,于禁、庞德校场点兵。七大军队旗帜鲜明,人强马壮,整齐地排列在点将台下。曹操亲自到点将台检阅。其时,秋风飒飒,拂着曹操的花白胡须。
  曹操深情地注视着这支精锐部队,他端起一碗酒,向空中一洒,台下千军万马一声喝彩,声音震撼霄汉。欢腾的壮观场面,令曹操热血沸腾,他仿佛又回到了青年时代……
  三声清脆的锣响,这是部队开拔的号令。霎时,牛角呜呜,战鼓隆隆,十几万大军宛如一条巨大无比的长龙,向远处的地平线蜿蜒而去。
  点将台上,曹操与于禁、庞德告别,曹操握着于禁的手,充满信任的目光包含着殷切的期待……  
第三十章 水淹七军 败走麦城(3)  
  二一六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刘备汉中称王,诸葛亮及全体武将都向他朝贺。刘备交还原来的左将军及宜城亭候的官衔印绶,立其子刘禅为王太子。并以拔牙门将军魏延为镇北将军,领汉中太守,负责汉中地区防务。
  刘备与诸葛亮等返回成都,以许清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赵云为翊军将军,征伐汉中地区功劳最大的黄忠为后将军,地位高于其他四将,组成新王国的四大军团。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五人,时称“五虎上将”。
  刘备在成都封官施爵时,荆州的关羽正率军攻打襄、樊,刘备为了以爵位激励关羽攻城拔寨,亲自委派益州前部司马(相当于侍从副官)费诗前往荆州授关羽印绶。
  费诗负刘备的亲笔信与印绶,顺江而下,沿途经险滩恶浪,飞栈峭壁,风尘仆仆来到荆州。
  关羽闻听刘备侍官来荆州,将印绶交于自己,于是,出城三里迎接刘备的使者。
  费诗坐驿车中,远远地见荆州城外一彪军马整齐排列着,几面写有“关”字的帅旗迎风招展,知道关羽亲自出城来迎接自己来了,心里不禁高兴起来,旅途的劳累一扫而光。
  看看就要走近关羽的军队,费诗就下了车,手持一卷信纸,向迎来的关羽拱手施礼。
  费诗几年没与关羽谋面了,此刻乍见,仍觉关羽威仪不减当年。
  关羽迎接费诗进了城门,辟一馆雅舍为其居住。夜,关羽摆筵为费诗洗尘。
  主客兴会,其情渐浓,饮至酣处,费诗拿出刘备写的信给关羽,关羽就着红烛之光阅读。先前脸上还是微笑自若,当读至“孤封汝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赵云为翊军将军,黄忠为后将军”之时,不禁捋起美髯,卧蚕眉紧锁。阅完,他向费诗问道:“费司马,汉中王封我为前将军,黄忠为后将军,这是为何?”
  因后将军是所有将军中地位最高的爵位,故关羽不服。
  费诗道:“黄忠在汉中屡立战功,宝刀不老,汉中王就封他为后将军了。”
  关羽怒道:“翼德是我结拜的兄弟,勇猛善战,他是令敌人丧胆的虎将;马孟起世代名将之后;赵子龙护幼主,功高劳苦,他们三位与我平起平坐,我无意见。黄忠是何许人,竟与我等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兵为伍!”
  关羽说完,兀自发怒,不肯受印绶。
  费诗万万没有想到关羽会如此窄量,他素知关羽重义,一诺千金,现在听他口吻真是盛名难副。
  于是他笑着说:“将军为争爵位,竟不受印,实在辜负汉中王的期望。从前萧何、曹参与汉高祖一同举大旗反暴秦,得到高祖的重用,信任,地位极高。而韩信、陈平来降高祖,地位反高过他俩,未闻萧、曹以之怨恨过。何况将军与汉中王亲如骨肉,祸福与共,非外人所比。而汉中王要建立王业,难道只用属于自己同派别的亲信吗?我劝将军不要计较官位之高低,爵位之多少。我只是一介使者,衔命而来,你不接受印绶,我带回去复命而已,但将军这种粗率之举,可能让汉中王左右为难,请慎重地三思吧!”
  费诗言语有理中暗含讥讽,关羽有怒也不好发作,他听到如不接受印绶会使刘备左右为难时,就说:“好吧!多谢费司马剖解其中利害,关某愿意接印。”
  说完,来到费诗前。费诗把金印紫绶奉上,关羽双手举至眉间,恭恭敬敬地接了过来。
  是夜,主客皆酒酣而退,各自安歇了。
  翌日,关羽的养子关平从他的包围樊城的营寨里归来,告诉近日的军情。
  关平向关羽说:“父亲,曹操的大将于禁、庞德率十几万大军来解樊城之围,据说离樊城只有一天的路程了。”
  关羽捋须一笑:“呵呵,曹营无将矣,派一老犬与关某决战。正好费司马来了,请他与我到前线去,亲睹我杀曹兵取樊城。”
  说罢,就令亲兵备好快马。关羽到费诗暂居馆中,邀他一同前去,留下靡芳守荆州城池。
  费诗与关羽一行骑马驰在去樊城的大道上,只两个时辰,就到了樊城外的营中。关羽与费诗视察了营中军情,再派流星探马侦察于禁大军的进程情况……
  二一七深夜三更了,关羽帐中还燃着两支巨烛。明亮的灯光中,关羽正襟危坐书案后,他翻着《春秋》,神色平静而稳重。
  不一会,帐外不远处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关羽抬头望向帐外,两个探马已来到帐外。
  “启禀将军,于禁前锋已离樊城三十余里。”汗流浃背的探马简短地报告了军情后,喘息不停。
  关羽心中一惊:来得真快。随即他吩咐道:“你二人辛苦奔劳,想必已饿极,后营备有水酒,自去吃罢。”
  两探马退去,关羽唤养子关平道:“明日率一百精兵,去看于禁扎营何处。”
  天破晓后,关羽与关平率一队精兵,望于禁军来的方向迎去。
  于禁军于昨日夜晚全部赶到离樊城以北仅十里的地方驻扎下来。由于长途奔驰,大军已疲劳不堪,不敢乘夜冲击关羽驻扎在樊城外的几万大军,只派弓弩手把来援大军已到的信息射进樊城。曹仁得到信后,向守军宣布,樊城内的军民无不喜气洋洋,宛如过大年一样。
  关羽、关平登上樊城以北的一个高地视察于禁扎寨的地形。山峰上,关羽与一队负刀而立的军士沐浴着朝霞,阔大刀面闪耀着光芒。关羽把手搭在额上,挡住太阳的光线,俯瞰山下的地形。关羽看到了樊城北边一个阔大无水的山谷中,于禁的营帐一串连着一串,如同山麓下成片的蘑菇,像蚂蚁般的曹兵来来往往走动着,山谷里千百口灶正熬着稀粥,炊烟袅袅,一片繁忙景象。
  关羽问身边士兵道:“曹兵扎寨的地方叫什么名字?”
  其中一人答道:“罾口川。”
  关羽听罢,仰天长笑,笑声在空洞的山谷、深涧里回荡。笑够之后,他见众人皆以迷惑、好奇的眼光看着他,于是说道:“听说曹操曾派于禁训练水师,然而今天看他扎营布阵,才知他一点也不懂水性。于禁空有智名,但也老而愚钝了!”
  关平及众人依然不解其中深意,就又问是否有计可破曹军了。关羽意气风发而又挺神秘地说:“军机不可泄露!”说完就掉转马头,下山去了。
  于禁与曹仁取得联系后,派庞德去挑战关羽。关羽却闭寨不出,只令弓箭手怒射曹兵而已。一连几日,庞德不能取胜,反伤了不少士兵。而当庞德退兵罾口川后,关羽就令一部分军队夜间移营到樊城与川口之间,他的意图是想压住罾口川的士兵拔寨他移,这便于他日后的军事行动。  
第三十章 水淹七军 败走麦城(4)  
  八月中旬,天气恶劣起来,秋雨聚降,一连几日,均不停止。关羽令人从荆州拖来不计其数的小艇、船筏,准备水上作战的武器。
  当关羽为自己打造了一只坚固的小船后,试着在水中划行时,关平好奇地问他:
  “我们正与于禁在陆上对抗、冲杀,父亲却准备大量船只,不知何故?”
  关羽笑答道:“平儿可记得我平时给你讲的兵法?陆战,择其易守难攻之地而居;水战,定其风向水势而栖。今于禁驻军罾口川,空负水师统帅之名;他只会陆战而已,以为罾口川是易守难攻之处。”
  关平恍然一悟,话脱口而出:“父亲莫非采取水淹之计。”
  关羽自信地笑道:“正是水淹之计。罾口川距襄江之水不远,如掘开襄江,导水去罾川口,于禁便成瓮中之鱼鳖,我伸手可擒。最近几天秋雨连绵,襄江之水必然泛涨。我已派人堵住襄江的各个出口,待水蓄满之后,掘开堤岸,乘高就船,放水一淹,大功可成矣。”
  二一八却说于禁驻军于川口,山洪泄来,少数营寨积满了雨水。他有些不安了,于是把庞德找来商议迁营之事,庞德到后,天已晚了。于禁忧愁地对他说:“我军仓促间驻扎于此,主要是峡谷两边是山鸟不至,猿猴不攀的峭壁,峡谷口又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有利地形。但没有想到这里地势低平,更没想到秋雨连绵,以致水灾困人。我长年训练水师,知这地形最易被敌人水攻。今日请将军来,是商议移营之事。”
  庞德说:“我几日向关羽搦战,他都闭寨不出;又听小兵说关羽这几天正在准备战筏,不知何故?”
  于禁听罢大吃一惊,道:“此言当真?”
  庞德认真地说道:“的确如此!”
  于禁立即吩咐庞德:“请将军即刻率军去襄江堤上观察水势动静,我们明日就移军高阜。”
  庞德衔命而去,于禁马上传令:“收拾行装,明日拂晓移营。”
  七支军队的将士们均忙了起来,于禁亲自督促,以免军士懈怠。
  深夜五更,庞德率的一队兵马在泥泞中艰难行走着,渐渐近了襄江,忽然,有士兵惊呼道:“洪水决堤了!”
  庞德借火把之光,果然看见两里之外的襄江缺了一个几百步宽的大口,洪水如一块巨大的瀑布,“隆隆”地向平川洼地怒卷而去。
  庞德临变不惊,下令道:“绕道火速登岸!”
  士兵们避开洪水的指向,迂回几里,到了襄江岸缺口处。
  掘堤坝的一千多关羽士兵未离开,还在继续挖堤,庞德冲上来一阵砍杀,一部分荆州兵乘上早就备好的快艇逃命,一部分或死于庞德士兵之手,或跌入洪水中。
  庞德占了堤坝,但没有麻袋装土堵堤,眼巴巴地看着千军万马似的洪水冲向远处的罾口川,庞德想回去援救于禁,无奈来路均是汪洋一片,哪里还有退路。
  天将破晓,忙碌了一夜的罾口川曹兵,刚刚歇下来想休息片刻,忽然,营门口的士兵惊呼连连:
  “洪水来啦!洪水来啦!”
  于禁与亲兵赶快奔出营帐,向营门翘首而望,“隆隆”的洪水如一座座小山,劈头盖脸涌了进来,川口峡口立刻积满了一丈多深的水,十几万大军顷刻之间冲得七零八乱,呼救的绝望声听之令人心碎。于禁在十几个亲兵的护卫下,爬上了一块离水面一尺多高的岩石,避这飞来水灾之祸。
  于禁看到挣扎水中的不习水性的军士心中痛如刀绞。一个时辰前,除少数士兵攀着战马和木头还活着外,十几万大军就消灭得干干净净了。洪水之灾没完,关羽的荆州军驾船使舟,开进了这罾口川。船上的荆州兵用长枪、尖刀、刺杀着侥幸浮在水面的曹兵。于禁见状,捶胸顿足,悲愤万状,仰天大叫:
  “魏王!于禁有负重托!十几万大军顷刻覆没,真是羞耻呵!我无颜苟活,只好以死请罪了!”
  于禁说完,拔出佩剑就想刎颈自杀。随从一个校尉死死拽住他的手,哭叫道:
  “将军不可自杀!将军还有悲悯之心的话,请向关羽投降,以拯救尚在水中挣扎的士兵吧!”
  于禁丢了宝剑,泪水涟涟地看着水中幸存的几万生命,万念飞转之后,颓然坐于岩石之上,有气无力对亲兵说:“好吧。”
  这时关羽的心腹将领周仓驾舟来到这里,于禁的士兵把投降之意告诉了他,周仓遂以舟接下于禁,缚了双手,押解归去。
  不一会儿,荆州军得到关羽的命令:停止屠杀,营救曹兵,幸存的曹兵被押解到关羽营里。
  关羽在清点战果时,听说庞德和一队士兵困在襄江堤上,遂决定一网打尽,率周仓、关平与大队士兵,驾舟逆水而行,来到庞德受困处。
  关羽见庞德在堤岸上如困兽一样急得团团转,提气向他喊道:“岸上大将可是庞德?”
  庞德应声答曰:“正是庞某!”
  关羽又道:“你主将于禁已成我阶下囚,七支军队死伤剩三万余,仍是我樊笼之徒。你孤掌难鸣,还是学于禁样,降了我吧!”
  庞德用刀指向关羽道:“废话少说!我庞德早在出征之前,已向魏王立下军令,誓斩你首级献于他。”
  关羽呵呵大笑:“庞德,你兄及故主,均在蜀中为大将,你投降汉中王,骨肉团聚,何为不美?”
  庞德已不耐烦,早就想冲下河与关羽决一死战,只恨自己不会游泳,终不敢下水。听关羽左一个投降,右一个投降,遂破口大骂:“竖子!什么叫投降?魏王带甲兵百万,拥沃壤千里,威震天下,乃一世雄主!你刘备庸才昏主,岂能匹敌于魏王!我受魏王厚恩,将以一死报答于他!”
  关羽听庞德骂自己是“竖子”,勃然大怒:“我因你兄才给你情面,难道我的大刀还有情面吗?”说完,令士兵驾船进攻庞德。
  庞德与众曹兵拈弓搭箭,射向关羽水军。庞德箭法精妙,箭不虚发,关羽近不得身。关羽也教士兵用箭射向庞德,双方对射了一个下午,渐渐地天快黑了,庞德的箭射尽。关羽不失时机,率军逼进堤岸,庞德毫无胆怯之状,奋不顾身地用大刀斩杀登岸的关羽士兵。但他的士兵抵挡不住多自己数倍的荆州水军,一个个被杀、被擒,最后只剩下庞德一个人孤身奋战了。
  庞德在混战中见关羽就在附近的船上指挥着战斗,偷空杀了两个驾舟靠岸的关羽水军,腾身上舟,摇楫划橹,奋力冲向关羽的战筏。将要靠近之时,周仓用长枪搠穿他的小舟,水漫进舟,顷刻沉没。出身西凉雍州的庞德,呛了水无力浮游,被关羽擒获,押解到了他的营寨。
  关羽此次水淹七军,大获全胜。他在营中摆下庆功宴,大肆犒劳众将士,荆州军士喜气洋洋,痛饮庆功酒,大啖胜利肉。  
第三十章 水淹七军 败走麦城(5)  
  关羽、关平、周仓等人,饮酒至醉,醺醺然之际命刀斧手把五花大绑的于禁、庞德推进帐来。
  于禁披头散发,战袍破碎,目光呆滞;庞德浑身泥浆,昂首挺胸,双眼喷着怒火。
  关羽戏谑于禁道:“于老将军,关某素知你行军打仗,富有韬略,但现在十几万大军顷刻土崩瓦解,败在我手,你还有什么话说?”
  于禁垂首无言,庞德却大声怒斥道:“竖子!侥幸获胜就昏了头脑!我恨不得马上食你肉,抽你筋!”
  关羽却哈哈大笑道:“战败之将,缚手之贼,还大言不惭逞能。不过,你忠义可嘉,关某敬慕你。如你降了我,何愁封侯赐爵?”
  庞德也哈哈一笑道:“何必多言,要杀要剐,庞某并不眨眼!”庞德此来报必死之心,哪肯投降。
  关羽见自己屡次三番劝他归降,仍遭斥责,就下令道:“把于禁打入大牢,庞德推出斩首!”
  两名粗壮的刽子手,推着庞德出了营帐,庞德依然毫无惧色,大步流星走向辕门。到了辕门,刽子手挥起鬼头刀,血光一闪,庞德的人头落下,血染一地。
  当刽子手把庞德的首级捧回让关羽验查时,他的双目还怒睁着。关羽叹息道:“庞德忠厚仁义,不愧为一条顶天立地的汉子。将首级与尸体缝在一起,明天厚葬他。”刽子手领命出去了。
  二一九   关羽水淹于禁的七大军团,掘开了襄江的大堤,洪水同时也淹没了大片平地、城池。樊城外水深一丈,奔腾的洪水不断冲击着城墙,由于有些城墙用泥石所筑,经不起洪水长久的浸泡,冲刷,开始坍塌。洪水乘虚而入,冲入了樊城中。
  樊城守将统帅曹仁根本未料到关羽水攻之计,城里根本未准备船筏,弃城而逃已非现实,只得在匆忙间下令抢修城墙。
  城内的守兵与百姓全部出动,拆屋搬砖,和灰拌泥,打包填草,齐心协力去堵塞坍塌的墙口,以遏止洪水的泛滥。
  经过紧张的抢修,城墙坍塌口全部修好,时间已是中午。
  曹仁登上城楼最高点,向城北的川口望去,他看见洪水滔滔不绝向峡谷里涌去,于禁的所有军队都被淹没在水中,密密麻麻的小黑点在水中时沉时浮。关羽战船上的士兵,正用枪用刀刺杀水中曹兵。
  曹仁顿足大叫道:“完了!完了!于禁大军今天完了!”
  曹仁深知北方士兵多数不谙水性,现淹于急湍的洪水中,十有八九会送掉性命,故一改平日沉重冷静之态,大声悲叫着。
  站在曹仁身边的曹雄向他进言道:“将军,樊城被大水所围,今虽堵好缺口,但随时都有再次崩塌的危险。而此时关羽的军队正在屠杀于将军的士兵,无暇顾及围攻樊城,何不趁这个最佳时机,扎筏备船弃城突围,这样,城内的大军和几万黎民,还可保全性命。”
  其他的将领也为情势所吓怕了,纷纷附和曹雄的建议。
  正在曹仁犹豫不决的时候,从邺城来到樊城的满宠却力排众议,劝告曹仁道:
  “将军,关羽掘开襄江后,大水不仅只淹樊城,荆州地区一样也会淹没,这会威胁关羽的后方,他一定会把江口封住。我敢保证,不到十天,水势便会减缓退去。在关羽攻城之前,我们再巩固城防,备下十万支箭羽,严阵以待。只要固守住樊城,我到孙权处,向他陈述关羽占领襄、樊的后果,打动他的心,让他率军袭荆州。关羽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樊城之围自然可解。如果现在不战而退,关羽进逼长安、洛阳、邺城,许都必会受到震动,魏王的大业,将军的功绩,将成为泡影,这是何等可怕的事啊!”
  满宠本是曹操派出东吴游说孙权的使者,当他路过樊城,送曹操给曹仁的信才进了樊城。出城去东吴时,被关平的部队阻拦,遂又退回城中,因而滞留至今还未出城。
  曹仁听满宠的话十分有理,十分佩服他,就向他说:“伯宁先生,曹仁听你一席话,如醍醐灌顶。如弃城而逃,后果不堪设想。”
  接着他又对身边众将说:“今谁再敢说退兵逃跑之事,格杀勿论!”
  为了激励士气,曹仁把部属及全城百姓全部集中到城墙顶上,他慷慨激昂地演说:“我等受魏王恩宠,秉以重任,把守樊城。今关羽大兴兵戈,淹我城池,生灵涂炭之日不久便会发生。面临敌人的侵犯,除了精诚团结,努力抗敌外,别无出路,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众将官报效国家之日已来到,胆怯者为狗熊,胆雄者为人杰,望大家都争做人杰。若谁要当逃兵,就如同我的宝马一样下场!”
  曹仁说完一挥手,几个军士把曹仁所骑乘的白色骏马,绑上腿脚,推出城墙外汹涌的洪水之中。全城守兵看见那马连一声嘶鸣也未来得及发出,就沉入了水中。
  曹仁乘机又大呼:“誓与城亡,报效国家!”
  全城官兵、百姓受了感动,万口同呼:“誓与城亡,报效国家!”声音雷动,洪水发出的巨大声音也被压了下去。
  曹仁见士气大振,马上就安排防务,派一部分士兵日夜抢修工事,一部分士兵打造弓箭,号召老百姓捐粮、搬运土石,樊城上下众志成城,同仇敌忾。
  满宠见曹仁坚守城池的决心坚定,遂松了一口气。他又建议曹仁道:“将军坚守城池的同时,速派一使者去向魏王求救,我今夜缒绳下城,日夜兼程到孙权处,离间他与刘备的关系,打动他出兵夺取荆州。”
  曹仁这时对满宠言听计从,急修书一封,令水性极好的士兵泅水北去。
  夜幕刚笼罩大地,满宠与曹仁在城墙上告别。
  曹仁忧心忡忡地说:“伯宁先生,水急、浪高,你又不谙水性,此去望小心自救。如若有闪失,樊城将功亏一篑。”
  满宠忙安慰他:“将军放心,满宠之命如今非自己的,我会小心的。”
  曹仁派三个通水性的精兵跟随满宠,对他们一拜,说道:“三位,曹仁拜托你们护好伯宁先生了。如伯宁先生有失,你等不必回来见我!”
  三位士兵慌忙回拜曹仁,异口同声道:“我等受将军重用提拔,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否则,提头来见你!”
  曹仁这才放下心来,令随从端来五杯酒,他与满宠等一一干杯。祝道:“愿先生一帆风顺,大功告成!”  
第三十章 水淹七军 败走麦城(6)  
  两人洒泪而别,满宠以绳自缠其腰,坠下城头,三个精兵早已放下船筏于水中,四人驾向东方驰去,转眼没了踪影。
  曹仁望向北方,天空无星……
  二二○曹操送走于禁浩浩荡荡的七大军团之后,天天都在等待大军进程和战斗的消息。只几天,于禁到了樊城,派信使报告自己已到达的地点,曹操曾夸奖他“行军无紊,迅捷超常”。可是他哪里料到“迅捷超常”的于禁大军在一夜之间就彻底覆灭了。
  那一天,曹仁的使者冒险泅渡,历尽千辛万苦到了邺城。这时,曹操正在处理丞相府的公事。曹操的亲兵向他禀报曹仁信使到了,就宣他进来。送信的使者形容憔悴,衣衫褴褛。曹操惊问到:“莫非前线兵败,否则怎是这等模样?”
  那使者叩首道:“大王,正是这样,请阅曹仁将军的亲笔信。”说完,从怀里摸出了一层又一层油纸包的书信,双手举过头顶,呈给曹操。
  曹操的心跳怦怦,他此刻甚至产生了不想接信的念头。但是,前线到底如何了的疑问又驱使不得不去接信。
  他伸出右手,颤抖着五指,接过使者托的油包,一层又一层地拆开,等了好久,曹操才拆完油包。
  曹操的手抖抖索索地摸进信封,取出了信笺,慢慢展开,他看见了他早已熟悉的曹仁的字迹。信上写道:“……于禁将军布阵扎营于罾口川,此处乃峡谷,地势低洼,近日秋雨连绵,河水陡涨……关羽掘开襄江堤岸,大水如无缰之野马,淹川填谷,于禁七大军团一夜间陷于汪洋之中。我北方军士大多不谙水性,淹死不计其数,又关羽乘筏驾舟,尽力戮杀浮游之士。据说于禁被俘投降,庞德临死不屈,枭首示众,七大军团无一人生还……今樊城亦遭水淹,墙坍水入,危于一旦。吾与众将誓与城亡,抵挡关羽。满宠已去建业,游说孙权,正待佳音。望大王发一支劲旅,前来解围……”
  曹操还未看完,就丢了信笺,仰天大恸而哭,随即又昏厥过去。
  众人忙去扶住他,抬往居室,有人立刻延医来给他治病。
  医生火速赶到,把脉探息,忙得不可开交。
  刘晔、司马懿等人云集曹操寝室之外,看了曹仁的求救信,急得来回走动。
  司马懿对众人说:“今前线吃紧,魏王大病,如何处置?”
  刘晔虽多谋富计,但每每面临大事只是提出建议,让曹操参考定夺。现在曹操昏迷不醒,他有一腹智谋,可是不敢擅自决策。
  他对司马懿说:“仲达,不要过分着急,待魏王醒后,再作决定!”
  于是众人安下心来,静候曹操苏醒。
  不一会,医生从里间出来,对他们说道:“大王一时气急,血冲脑门,所以昏了。休息片刻,自会醒转,但他醒后不能再劳神,不然病情会加重。”
  众人听从医生的劝告,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曹操的寝室。
  深夜三更,曹操终于苏醒过来。
  他睁开双眼,见床边坐着一位少年公子。他眯着眼睛看,少年公子正是曹丕。曹丕从他的驻地回来向父亲汇报当地政情,恰巧逢上父亲昏厥,心里惊骇不已,忙去护理父亲。
  曹丕见曹操睁开了眼喜道:“啊!父亲你终于醒了。”
  曹操想从床上起来,但是四肢无力。曹丕忙扶他坐起来。
  曹操双眼木然,呆了半晌,才有气无力地对曹丕说道:“快去叫刘晔、司马懿来这里,我有重要的话给他们说。”
  曹丕点点头,退了出去。
  曹操独自一人坐在床上,蜡烛放着光亮,几只小小的白色飞蛾扑着烛火,他看见一只飞蛾扑上蜡烛,一不小心就被烧伤,跌在滚烫的蜡油里,“嗤嗤”作响,而另外的飞蛾浑然不知前车之鉴,依然欢快地扑着灯火。曹操仿佛有所悟,他痛苦地闭上双眼,两行眼泪顺颊而下。他想到:我让夏侯渊镇守汉中,他年壮气盛,误了大事。可是,经验丰富,智勇双全的于禁依然不成功业。进取江东、益州的大军,地盘全失。难道真是天绝我的大业?难道我就是飞蛾,明知是火,却偏向火中行吗?
  曹操想着,叹息着。
  不久,曹丕、刘晔、司马懿鱼贯而入,曹操招手叫他们坐下。
  曹操声音很低地说道:“于禁兵败,是我始未预料到的事。但是于禁是真的老昏庸了,他投降变节,不及庞德忠贞重义,我与他相识三十多年,结果还是看错了人。如今樊城危在旦夕,我也病魔缠身,军国大事,实在不能亲力躬行。现三更半夜搅两位清梦,是因有大事相托,请两位筹划驰援曹仁良策,望勿推辞。”说罢,曹操又似乎支持不住,他不等刘晔、司马懿说话就作了一个让他们出去的手势。
  曹丕送他们出去后,又到曹操身边守候。
  刘晔、司马懿第一次承担本只有曹操方可以决定的军国大事,感到了肩上的重担沉如千钧。他俩向曹操平时主持政事的大厅走去。
  两人沉默着,一直到了大厅,刘晔方才说话:“仲达,看曹仁的信,我才知道满宠还未到东吴。如果到了东吴,他真能说动孙权兴兵取荆州吗?”
  司马懿说:“满宠素有辩才之誉,他在讲武台向太学生讲课,由于话语机智、精警,又博学多才,精通时事,博得了太学生的喜爱。据我所知,他话讲到精彩处,往往令人忘了身在何处。东吴之行,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定会使孙权动情、起兵。”
  刘晔见司马懿对满宠之行充满信心,心中悬着的石头方落了一半,于是说:“但愿他马到成功,如果他失败的话,我们的援军到达樊城,也仅是同关羽进行硬碰硬的决斗。双方还在缠斗不休时,如果刘备从汉中攻入关中,或派援军支援关羽,我们就非败不可了。”
  司马懿也同意刘晔的看法,但他却不像刘晔那么悲观,他对刘晔说:“刘备出汉中的力量不够集中,因为汉中只有魏延的几万军队,而曹洪、曹休、张郃在关中的守军远远超过他的实力。目前关羽得了胜,刘备更不会派兵增援荆州,即使他派援军,也因蜀道艰险,行军速度也不会很快。另外一方面,我们派出的援军,进袭关羽的后方,他面临两面受敌的局面,纵使他英勇善战,威振华夏,也不是很容易战胜我军。”
  刘晔听司马懿细如毫发的缜密分析后,信心有了提升,但他又皱眉道:“要与关羽这样一流的战将进行战争,派谁担当援军的统帅最合适呢?”
  司马懿却胸有成竹地说:“我知道有一个人能胜任。”  
第三十章 水淹七军 败走麦城(7)  
  “谁?”刘晔问道。
  “徐晃将军。”司马懿说,“他曾与关羽相识,彼此比较熟悉战法。”
  听了司马懿的话,刘晔也不禁拍腿叫好。
  两人商议了一个通宵,第二天早晨,就召驻扎宛城的平寇将军徐晃速到邺城。
  徐晃到邺城领了军命,急速率几万人马开往樊城援助曹仁。
  二二一满宠别了曹仁,在夜幕掩护下,躲过了关羽荆州军的袭击,不一日便到了孙权处,他找到昔时的故人蒋云,由他引荐来到了孙权的府中。时吕蒙正从零陵归来见孙权,商议应付荆州地区、襄樊地区出现的新战局的对策。当吕蒙、孙权听亲兵禀报曹操使者满宠求见时,孙权问吕蒙:“曹使此来有何意图?”
  吕蒙答道:“是因为樊城被围一事而来。”
  孙权又问:“可是联合我合击关羽吗?”
  吕蒙笑道:“请他进来一说,如何?”
  孙权遂命召见满宠。满宠整理衣冠,昂首进来,向孙权施了大礼。孙权令人赐座,问道:“先生此来贵干?”
  满宠开门见山答道:“我负魏王之命,前来与将军联络,希望双方合作,共同击败关羽。”
  孙权笑道:“我听说曹操的于禁七大军团前几天已被关羽悉数歼灭,樊城守将曹仁也成瓮中之鳖,关羽当真势不可挡。今先生来江东求救于我,实在没有必要。我又未失径草尺土,何必劳师兴众呢?”
  满宠正色道:“将军此话错了,将军说自己未失寸土,可我却知道荆州三郡原为将军地盘,为何至今还在刘备手中?据人说,刘备借了将军荆州,说占了益州就归还你,但他占了益州又实现诺言没有?关羽驻守荆州,时时还列重兵于零陵一带,故意威胁你。更甚者是关羽目中无人,丝毫不尊重将军。你为儿子婚事向他聘女,他却说‘我虎女怎可嫁他犬子’,言语无礼之极。”
  孙权见满宠言语咄咄,揭了他的私处,不悦道:“关羽狂徒,我自会灭之朝食!”
  满宠见孙权言语中仇恨关羽,就乘势诱导他:“将军,魏王与关羽决战樊城,虽目前情势不妙,但他北方屯兵百万,只要集结兵力,一举击之,关羽岂能不败?但北方氏族有南下蠢蠢之心,魏王派兵北拒,实在不能速战速决,倘若将军此刻发兵进取荆州,占了关羽后方,他失去依托,必然在你我两家夹击之下大败。如果成功,将军收回荆州,魏王保住樊城,两家划江而治,难道不是好事吗?请将军三思,切莫错过如此大好机会。”
  孙权闻言,沉吟半晌,方说:“先生长途而来,辛劳已极,请去别馆用餐休憩。你刚才所言,容我与将士们商议一下再答复你。”
  满宠见孙权动心,就在离去之前颇有意味地说,“将军‘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望果而决之。”
  孙权俟满宠去后,就问吕蒙:“阿蒙,你对满宠之言有何看法?”
  吕蒙答道:“主公,鲁肃主张借荆州给刘备是时事所逼,当时并没有错误。可是现在战局发生了变化。以前曹操势大,我们非与刘备结盟不可挡他。如今刘备已经强大起来,曹操在汉中败给他,在樊城又败给关羽。如果我们继续支援刘备,他灭了曹操,定会占我江东。所以,与刘备断交,联络曹操,才是明智的外交活动。现在关羽与曹操大军缠斗不休,荆州守军不多,的确是收回荆州的绝佳机会。”
  孙权听后,觉得有理,但他还有一些疑虑:“听说关羽在樊城作战,仍派了精兵驻守荆州后方,他早已提防着我们。况曹操与我击关羽,难道真的会守信诺与我划江而治吗?”
  吕蒙自信十足地说道:“关羽刚愎自用,只要做出一副怕他的样子,他就会轻视你而失去戒心。在他无戒心的时候出一支奇兵,定会获胜。至于曹操的信诺,可信,也不可信。因为战场上的胜利皆是以自己的实力、信心、智谋来取得的。”
  吕蒙的分析折服了孙权,他终于下了联合曹操一起夹击关羽的决心。
  第二天,孙权写了一封与曹操交好的信,交给满宠。满宠高兴地挟信渡江回邺城,向曹操报告好消息去了。
  自此,曹孙联盟结成。荆州地区的战云更加密布,关羽的大军面临灭顶之灾……
  建安二十四年九月初,满宠回到邺城,拜见曹操,将孙权写的要与曹操交好结盟的信呈上。
  这时的曹操大病方愈,身体还相当虚弱,尽管这样,他仍是抖擞精神,与刘晔、董昭、司马懿等人商议处理军政大事。
  曹操拆开孙权的信,从头至尾一字不漏看完过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到:我纵横四海,东征西讨,灭了北方群雄,仅剩南方的刘孙二人还未使之臣服。历来都是我讨孙权,讨刘备,或是剿他俩的联军,想不到今日也学他们的样。他越想越难过,越想越生气,竟抓起孙权的信一把撕成碎片。
  满宠睁大了眼睛。他不解曹操之举的意思,于是张口惊呼:“大王……”
  曹操听满宠惊呼,方从愤怒中转过神来。他知道自己失态,于是赶紧虚饰说道:“孙仲谋重义,我亦重情,即日便请献帝封他官爵。伯宁,我撕此信,不为他故,只是示决心击败关羽而已,不必慌张。”
  满宠于是心里释然,高兴地说:“大王与孙权联手,刘备末日不远了。”
  曹操点点头,随即命刘晔去许都,把请求封孙权官爵的奏折呈给献帝。
  司马懿却劝曹操不要去向汉献帝为孙权请命加爵。
  曹操笑而不语,不听他的劝告。
  司马懿急道:“大王,如你向献帝为孙权请命加爵,不是向天下人昭示你与他修好交盟,这样就泄了机密,关羽知道了,会有戒心的!”
  董昭悟出曹操的意思,于是就对司马懿说:“仲达,大王有意让关羽知道这件事。因为军事行动,崇尚权术,以获得最大胜利为根本。关羽若听到孙权要袭他荆州,自然会分军回保荆州,樊之围就好解了。并且,一旦孙刘交战,我们就可坐观虎斗,孙败后,刘也会削弱;刘败后,孙也会削弱,到时再去击幸存者,就好办多了。”董昭说完之后,曹操笑道:“我意正是这样。”
  司马懿、刘晔无不称赞佩服。
  九月初徐晃军已到阳陵坡,曹操派了参谋赵俨到他的驻地,协助他攻打关羽。
  关羽听说徐晃军已到,派出部将进驻偃城对抗。徐晃遂紧逼荆州军的营寨扎下营帐,通过侧翼的小路,挖掘壕沟,故意显示将一直挖到偃城之南,切断关羽的后路。关羽寻不出与徐晃军决战的时机,就令部将烧营退走。徐晃轻易地夺得了偃城,连接军营,稍稍向前推进。
  当时,徐晃孤军一支,还无力量破关羽军。但他的部将求胜心切,天天来请缨出击。赵俨对徐晃说:“关羽的围城工事极其坚固。我们几万人马战斗力比不过敌人。曹仁被隔绝在城中,不知道我们到达,不能发挥内外夹攻的威力,如果我们轻率出击,必会受挫。现在我们不进逼关羽军,把我们到达的消息写成信射入城中通知曹仁,使他知道外有救兵,用以鼓励将士,当荆州被孙权攻占,关羽自乱。”  
第三十章 水淹七军 败走麦城(8)  
  徐晃与众将听了大喜,因此射箭传书。赵俨故意把孙曹结盟的密信射入关羽营中。关羽看信过后,果然上当,分了一部兵马,令傅士仁、靡芳镇守公安、江陵二城,令探马侦察东吴动静。
  孙权自送走满宠北归后,就令吕蒙筹划进攻荆州大计。
  吕蒙经过一番思索后,过了几天就去见孙权报告自己的计划。
  两人闭室密谈,吕蒙大声说道:“据我侦知,关羽令傅士仁、靡芳二人守江陵、公安,是害怕我们驻在陆吕的军队蹑其后,并且派出细作侦察我们的举动。为了迷惑他,我想出一计。”
  孙权听到这儿 ,示意他低声。
  吕蒙压低声音,凑近孙权的耳朵继续道:“由于我一向有宿疾在身,因此这次故意借口说自己病重,乞求返回建业休养。关羽必会认为我军交接防务时,作战力最弱,不可有所作为,就可能掉以轻心,只顾集结军队猛攻樊城。到那时,就挥军乘快船昼夜急驶,逆江而上,攻击关羽后方。关羽失去后方根据地之后,在曹军的猛烈反击下,一定会迅速败之。”
  孙权同意吕蒙的作战计划,于是就准他长假,召回建业养病。暗地里,吕蒙则积极进行西线进军的紧急调动。
  准备了一段时间,吕蒙到达芜湖,专门去会见驻屯当地的定威校尉陆逊。
  寒暄后,陆逊问吕蒙道:“将军防线和关羽相接,如今突然远离,如果关羽由樊城回来,则陆口防线就很危险了啊!”
  吕蒙道:“将军所言,我也知道,无奈病重,不堪重任了。”
  陆逊说:“关羽一向骄矜,傲视群伦,如今军威鼎盛,又有大功,更会意骄志逸。目前他全心北征之事,本来只是戒防我们一下,何况现在又听将军病重,想必更会轻于防备,不如将军回建业晋见主公时,应好好拟定偷袭关羽的计划。”
  吕蒙见自己的心事为陆逊所识,深为惊讶,却仍装作不知,告诫陆逊说:“关羽勇猛盖世,且长期经营荆州,恩威并行。目前又因败曹于禁大军,气势强盛,绝不可轻易击他,将军应慎思之。”
  陆逊笑而不语,吕蒙知道陆逊深解其意,便放心地返回建业,晋见孙权。告诉他自己的准备情况。
  两人谈至深夜,吕蒙临走之前对孙权说:“我不去西线指挥战事,想推荐一人代替我的职务。”
  孙权问道:“谁可替代将军?”
  吕蒙说:“陆逊可代。他才思敏捷,目光深远,加上年轻,又精通兵法,谙熟儒书,却知名度不高。由于关羽历来重武将,轻文士,一定会轻视他,这正好掩饰住我们的企图。若他担任统帅,他日发动偷袭,自可轻易击败关羽。”
  于是,孙权就召见陆逊,拜为偏将军,代替吕蒙驻屯陆口。
  关羽的细作把孙权这一人事变动探听回去不久,陆逊就遣使者致书关羽。表示一向倾心及尊重之意,并称赞其北伐之功,表示自己深为倚赖之情,语气谦仰,颇有尽忠自托之意。
  关羽得书后,对关平说:“我早知曹军诈称与孙权结盟,今日见陆逊之书,果然如此。陆逊乃一儒书生,行军打仗全然不会,不必惧矣。”
  关羽心存轻视陆逊之心后,就放心从荆州调大量的部队到樊城,想很快击垮徐晃,于是后方就空虚了。
  二二二正当徐晃与关羽形成胶着之际,邺城的曹操打算亲率大军支援他。
  他对刘晔等人说:“徐晃将军已挫了关羽锐气,如果我率大军南下,支援他们,一方面可以增加兵力;鼓动士气、另一方面,防止孙权袭击荆州后乘机扩大地盘,你们对我的提议有无意见。”
  董昭说:“大王高见。关羽猛勇,又富谋略,就算孙权占了荆州,他也会坚守北方阵地,决不会向孙权示弱,当他们苦争时,我们获得的利益就更大。”
  但另一参谋桓阶反对,他询问曹操说:“大王以为徐晃等不足以应付危难吗?”
  曹操道:“不,我相信他有此能力。”
  桓阶:“那为什么要亲自率军前去解围呢?”
  曹操道:“我是担心关羽势大,徐晃无法与之对抗!”
  桓阶摇头道:“既然徐晃又已到达那里,曹仁又能坚守城池,大王不宜过分干涉他们的行动,若急于赴战场,不正向关羽表明我们力量不够,需要不断的增援吗?这只会减弱军士的信心。不如驻屯长安等地,表示我大军随时可以大量增援,实力绰绰有余,让关羽孙权心里产生巨大的压力,也让前线的将士们可以放手一搏,全力与关羽军周旋。”
  曹操考虑了一会,就听了桓阶的建议,乃将大本营驻屯于颍川附近的摩陂,遥遥观察荆州北部战事之发展,并派遣殷署,朱盖等十二支部队,增援徐晃军团。
  徐晃得到曹操的有力、及时的支援,扬言要袭击关羽设在一个较高土丘上的指挥部,却秘密集结部队,攻击关羽另外的四个营寨的指挥分部;这四个指挥分部向关羽告急,于是,关羽亲率骑兵五千人去应战。徐晃掉转兵锋,直接攻击关羽,关羽率军败走,徐晃紧紧尾随关羽之后。关羽逃回营中,来不及关闭营门,徐晃就杀了进来,再度与关羽缠斗在一起。关羽部将傅方、胡修同时战死,关羽就到水军船舰中,集结兵力,想反戈一击。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此时荆州后院起了一把大火。
  由于陆逊以“胆小无谋”这种表面现象迷惑住关羽后,就率兵进抵寻阳,把全部精兵埋伏在船舱之内,让平民水手摇橹划桨,船上官兵都扮作商人,昼夜不停,顺长江逆流而上。遇到关羽设置的江边眺望岗哨或密探,一律擒拿捆绑,是以关羽不知道一把利刃在背后举起。留守江陵南郡的靡芳和留在公安的将军傅士仁深恨关羽平时对他们的轻视。关羽北伐樊城,令糜、傅二人供应粮草,有时因未及时完成任务,关羽就派人对他们说:“等我回来,当用军法制裁。”两人都因此而恐惧。就在这时,吕蒙的旧部下虞翻写信给他曾经相识的傅士仁,分析成败利害,傅士仁接到信后,即刻投降,陆逊没费一刀一枪拿下了江陵。
  傅士仁出城迎接陆逊进城后,陆逊大大犒劳他,并恭敬地请求他:“陆某早已听将军大名,但你屈居暴戾的关羽帐下,实在可惜。今将军归我主公,还望将军再立一功。”
  傅士仁道:“愿为将军出力。”  
第三十章 水淹七军 败走麦城(9)  
  陆逊说:“我们行军隐蔽,关羽不会察觉。将军与糜芳素友善,遭遇相同,试去说服他放弃南郡,不知可否?”
  傅士仁答应了,随后与陆逊同行。到达南郡时,傅士仁果然为陆逊赚得了第二城。关羽的荆州屏障全除,陆逊占据了荆州,在江陵,陆逊释放被关羽囚禁的于禁;安抚慰问关羽及部将们的家属、亲友,同时下达军令:“不准骚扰百姓,禁拿一物。”
  军令下达不久,天下起了细雨,陆逊的一个部将拿了百姓一个斗笠遮盖自己的铠甲,但陆逊认为他违反军令,遂处斩首。于是军中震恐战栗,城内秩序就建立起来了,以致路不拾遗,夜不闭门。
  陆逊为了瓦解关羽的军心,就对荆州城内的百姓父老,有病的供给医药,贫寒饥饿的供给衣服粮食。而这些人大都有儿子,兄弟在前线为关羽作战。
  关羽与徐晃苦斗之时,猛然闻说南郡、江陵丢失,大惊,立即回军南下。
  樊城内的曹仁经艰苦的奋斗,终于在徐晃的援救下,在孙权谋袭荆州成功后,脱险而出,城内士兵、百姓无不欣喜若狂。
  当徐晃与曹仁两军胜利会师后,有人建议力追南下的关羽,彻底歼灭他。
  赵俨却反对说:“陆逊偷袭成功,抄了关羽的老巢,关羽必率军反击。我们应使他还有力量存在,让他与陆逊争个你死我活。如果这时率军穷追猛打,消灭关羽,则我们两败俱伤,孙权他却以逸待劳,他们随便攻击我们或关羽,都会轻易获胜,我们何不采取这样的对策呢?”
  众将一听,无不拍手称妙。徐晃、曹仁等按兵不动。曹操听说关羽败走,恐怕将领们追击,急令禁止追击。众将见赵俨与曹操想法如出一辙,皆佩服他至极。
  关羽挥师南下后,不断派人跟陆逊联系。陆逊礼待关羽的使节,并让他走遍全城,家家户户都向使节报告平安,有些还亲笔写信给军中子弟,作为见证。使节回去后,将领们士卒间私下向他探问消息,当大家都知道家属如故,而且比过去过得更好时,于是军心浮动,人无斗志。
  关羽知道自己穷途末路了,遂向西撤退,抵达麦城,孙权派人游说他归降。他假装承诺,都在城头遍插旌旗,树立稻草假人,然后逃走。这时他的大军已经瓦解,左右只剩十余个骑兵。孙权早已派出朱然、潘璋切断他逃走去益州的通道。
  冬十二月,潘璋的部属马忠,在章乡生擒关羽、关平父子。当关羽押到孙权帐前,孙权劝他投降时,关羽破口大骂:“狗屁鼠辈!我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难道与你等逆贼为伍!我关某只忠我兄玄德!要杀要斩,我伸颈而待,何必多说废话!”
  孙权遂斩了关羽父子,时年,关羽五十八岁。———刚愎自用的关羽败于吴下阿蒙(吕蒙)、年轻有谋的陆逊手中,一代名将休矣!
  建安二十四年的荆州、襄阳、樊城之战以关羽的失败告终。孙权得了荆州,为了向曹操表示自己归顺的诚心,为了避免驻扎樊城的曹操大军袭击荆州的东吴军士,他派人运土特产给曹操,并送回于禁,言辞恳切求做曹操的臣下。于是,曹操召回驻扎摩陂的徐晃将军。曹操亲自来到城外七里处,摆下盛大筵席,宴请徐晃。他向徐晃举杯敬酒,说:“保存樊城、襄阳,是将军的功劳。”
  徐晃却谦逊地说:“没有大王的指挥,属下怎能得胜?”
  曹操遂一扫往日的忧闷,哈哈大笑,令人厚厚赏赐立功的桓阶、赵俨、满宠等人。冬十二月,他回到了邺城。  
尾 声 生前叱咤风云 身后任人评说(1)  
  二二三建安二十四年冬十二月。
  曹操从长安率领刚从荆州、樊城得胜回来的大军,浩浩荡荡开向八百里秦川,锋矛直指汉中,他要在汉中地区再与刘备一决雌雄。
  部队经一月的行军,到了汉中。
  月初,曹操的偏头痛突然发作。这次的头痛超过以往任何时候。曹操召集谋士、武将会议,他把自己目前的健康如实告诉属下。首席谋士贾诩就劝他回邺城养病,曹操考虑到荆州撤回的部队太疲惫,也就放弃了此次争锋,回师邺城,打算病好之后重新整编南征部队。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中旬,曹操到了洛阳,离邺城已经不远,但是他的病情愈发严重,无法乘车前行了。于是只好停驻在洛阳官邸中。
  正月是北方的隆冬时节,黄河冻流,大地银装,西北风从寒冷的西伯利亚、蒙古高原肆无忌惮地刮着中原大地,鹅毛大雪在凛冽而雄劲的风中凌空飞舞。
  曹操卧在裘毛被中,四位随军侍嫔有的在给他熬药,有的在为炕床添柴加炭。
  贾诩、刘晔、曹洪等人坐于曹操的卧房中,他们都面呈焦虑之色。
  曹操昏迷着,他苍老的脸上、额上汗水涔涔。这汗水不是由于炕床温度高的原因,而是脑痛时渗出来的。一个年轻美貌的侍女用绢帕揩拭着曹操额上的汗。
  揩汗的侍女名叫月儿,是曹操晚年的掌上明珠。现在曹操病重,月儿就成为他最贴身的护理人了。
  众人见曹操昏迷多时,仍未醒来。而军队随营医生医技平庸,只急得团团转,束手无策。
  曹洪自言自语说:“要是华佗还在,大王就会很快好转呀!”
  贾诩听曹洪说出这样的话,忙向他摇手阻止他说下去,并小声说:“不要说这种话,魏王听见会不高兴的。”
  华佗自官渡之战应荀彧邀请,到曹营为曹操暂时治好了偏头痛后,就被曹操留在身边,为他个人及家人治病。华佗擅长针灸、麻醉开刀等医技,当时就名满华夏,有“神医”之誉。曹操每一次头痛,华佗就用针灸为他解除苦痛,但由于不能彻底治好曹操的偏头痛,曹操曾迁怒于他,骂他“骗子”,“神医”乃虚名。华佗也深知曹操的病他根治不了,但自己一番苦心,却被曹操误解,随即不告而辞。曹操被华佗激怒,遂派人把华佗囚禁起来。华佗不能忍受这种侮辱,就向狱中小吏声称曹操的病是绝症,任何人也治不了。此话传到曹操耳中,“英雄”岂能载于病体的观念促使曹操动怒,遂下令处死华佗。华佗无辜而死,曾使曹操亲信大惊失色,曹操见状也后悔不迭,谎称自己头痛时昏了理智,才误杀华佗,并且大哭,叫人厚葬华佗,亲自殓棺。曹操安抚了慌张的亲信属下,但这些属下仍有“于加其罪,何患无辞”的恐惧感。正因为老年时的曹操有很重的猜疑,华佗死于非命也就无足怪哉。所以贾诩劝曹洪不要说华佗一事,是害怕揭了曹操的伤疤,而令他发怒。
  曹洪知道自己失言,但他依然不惧,他认为自己说的是心里话。他之所以受到曹操重用,一方面因为他是曹操的亲属,另一方面,曹操欣赏他的忠诚。
  贾诩与曹洪的对白,昏迷中的曹操并未听见。他此时做着一串串梦,他梦见自己的最有谋略的荀彧朝他笑着,问他为什么只给空盒而不装食品,他瞠目结舌,无以言对。荀彧忽然翻了脸,质问他拥戴天子,统一天下的理想为什么未完成?质问他为什么求才如渴,却又杀死自己的股肱?他向荀彧解释说自己为了全局,为了帝业,许多事是无可奈何而为之的道理。但荀彧哪肯听进去。他只好哭着继续阐述自己的苦衷,说他对不起荀彧。荀彧却仰天大笑,说自己投错了人……猛然,荀彧又变成了刘备。刘备笑着对他说,曹瞒,“天下英雄,唯曹操与使君耳”果然被你言中,但你汉中兵退斜谷如丧家之犬,空夸什么统一全国的大言!他自己依旧无言以对,正在他沉思之时,他又看见华佗的眼睛充满愤怒,注视自己,说道,我一番苦心侍候你,反被你杀害,如今命将丧,黄泉路上我等着你。华佗话未完,商曜、左慈、袁绍、献帝、伏皇后等人又纷纷来到他的身边,这些人手如戟指,众口一舌,怒斥他,恨骂他,他纵有百口,也难辩解。正在要紧处,这些人又全不见了。他的眼前是一片萧条的平原,那上面离乡背井的百姓,混战的军阀,累累的白骨,断垣残壁,触目惊心。他面露苦戚之色,领着大军,登上高阜,横槊赋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关东兴义兵,兴兵讨群凶”;“人之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陡然间,他赋诗的同时,又见面前立着孔融、董承,以及先前出现的人物,他居高临下,言语铿锵地向这些人说道,我奉戴天子,纵横天下,虽有过失,但北方黎民是因我而得安宁,朝廷礼仪,是我维系。话还未完,披头散发之杨修,没有身体,只有一头,张口诉道,我尽忠于你,未料因扶持幼主而获罪过!你不篡汉,却鼓励儿子篡汉,这不过是把一个东西从左手换到右手而已。说罢,飞过来张口便咬,他大吃一惊,“呀”地一声大叫,睁开了双眼,看见贾诩等人正神色慌张地看着自己,才知原来是在梦中。
  贾诩等人见曹操从梦中醒来,均松了一口大气,刚想请安,曹操却挣扎着向床里面躲,叫道:“不要过来!不要过来!华佗,你不要杀我!不要……”
  曹操叫着,挣扎着,又昏了过去。
  贾诩见曹操仿佛中了邪似的,忧心忡忡地建议道:“魏王中了邪!我们请道士给他做个道场,祛邪避怪,好让他早日恢复健康。”
  刘晔不赞成这个提议,他说:“魏王历来不信鬼神,我们这样做他绝不会赞同的。”
  众人只得罢了,又等了许久,曹操终于醒来。这一次他头脑还清醒,他回忆起梦中的情景,耷拉着沉甸甸的、痛如刀割的头脑,他感到生命即将结束。他嘶哑着嗓子说:“请诸位立刻写信召离我最近的儿子曹彰火速到这儿来。唉,好汉最怕病来磨。诸位,我可能行将就木,告别大家了。”
  曹操的话令人听之垂泪,曹洪痛哭流涕,向曹操说道:“大王不要如此伤感,你吉人天相不会有灾的。”
  此时曹操精神有些好转,听了曹洪的话,安慰他道:“人生几何?如同朝露一样,一夕便失。我如今大业未成,却先你而去,实是天命。”  
尾 声 生前叱咤风云 身后任人评说(2)  
  众人皆唏嘘流泪。
  丞相府秘书陈群止住泪,对曹操说;“大王不要说不吉利的话,只要好好将息,隔不几天就会好的。”
  曹操勉强一笑,对他们说:“唉,人不能长生不老呀。”
  曹操叫陈群、司马懿和贾诩备好纸墨,他要口授遗言。陈群等不敢违命,坐于他的床前,执笔研墨,记下了曹操的遗言。曹操先说自己安葬的遗言:“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因此,我择定西门豹祠的西原作我的寿陵,可以在高地上建立坟陵地基,暂时不用封固也不必种树。
  古时《周礼》上记载云:冢人掌公墓之地,可以让诸侯居其左右,卿大夫居后,前汉的法律上也有如此规定,称之为陪陵。以后有功的公卿大臣列将,宜陪葬我的陵旁,所以陵墓的基础宜做得宽广些,以能作有效地容纳。
  特别不允许占民良田,破坏生产的葬俗,切记!切记!”
  曹操说完话,已是气喘如牛。月儿端来一碗当归汤给他喝,他喝了两匙,苦笑道:“当归!当归!天要我归去矣!”
  众人更是悲不胜禁,哭着一团。
  曹操叫月儿把汤端开,对贾诩等人说:“我与诸君相识,深为倚之。今天事急,只得向诸君委以重托了。请佐我的儿子们完成我的事业,现把继承我位的话留给他们,请记下。
  “我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群雄皆灭,只有江东孙权、西蜀刘备未曾消灭。我现在病危,不能再与你们相叙,特以家事相托。我的长子曹昂,刘氏所生,不幸早年夭折于宛城。后续卞氏生有四子:丕、彰、植、熊。我平生最爱者三子曹植,为人虚华少诚实,嗜酒放纵,因此不立。次子曹彰勇而无谋,四子曹熊,多病难保,唯有长子曹丕,笃厚恭谨可继我业,望你们辅佐之。”
  曹操说完自己的遗嘱后,就问贾诩,曹彰到没有,贾诩告诉他曹彰还没赶到,他说道:“他已赶不上了,唉,请你再为我给彰写封信吧。”
  曹操声音断断续续地道:“……我夜半睡觉不佳,恶病缠绕,食不进胃,服当归汤……这几年来,我在军中最感到得意的事,是持法一向公正,你等应努力效法。至于平常的一些小忿怒、大过失,不值效仿也。天下尚未安定,我的丧事一切从简,不可依循古法,过分铺张。
  “我头常痛,必须随时包头巾。我死后,必须着礼物下葬。记着把头巾拿掉,以免违反大礼。百官在殿上服丧只要十五天即可,时间一到就脱去丧服,一切恢复平常样子。其余驻屯各地的将士,不必奔丧,不可擅离防区,所有各级官吏,仍谨守岗位,不可以之为借口耽误工作。
  收殓我的时候,依一般礼节即可,不心费用周章,并将我葬在预定中的邺城西岗上西门豹祠的附近即可,更不必以金玉珠宝随葬。
  我的婢妾及歌妓一向勤俭艰苦,让她们住在铜雀台上,并且妥善地安排她们的生活。可以在铜雀台堂上安置一个六尺床,施彩帐,早晨摆上果脯、肉类等祭品,每月初一及十五,从早上到中午,要求她们向帐中奏歌曲来吊唁我即可。
  你们兄弟可常常登上铜雀台,在此望我陵墓田地吊拜,剩余的祭品可分于我几个夫人,不必让她们特别另行准备。我的嫔妃们在府舍中,无事时,可让她们学做织履贩卖以贴补家用。我历年来的官服,也帮我在墓中准备一箱,剩余放不下的,你们兄弟可共分之……”
  曹操说到这儿,喉咙被一口痰堵住,出气困难,众人忙去救护,见他泪如雨下,脸变成死灰,顷刻气绝身亡。
  一世之雄,逝去了……
  月儿悲伤地痛哭起来,曹洪等人也大恸。
  驻屯于周围的大将、士卒闻知曹操去世,如丧考妣,嚎啕大哭。
  哭声传入凄厉的寒风中,震落了树枝上压着的大雪,簌簌而落的雪片,如苍天伤心的眼泪;远处寒风吹响天籁,那是大地的哀鸣。
  曹操死去的第二天,曹彰才赶到洛阳,闻父已丧,仿如天空一个霹雳击向了他。他看了父亲给他的一封未写完的信,失声痛哭。
  正月末,几万大军均素衣素袍,护送曹操的灵柩到邺城。
  茫茫的雪原上,行着一队白衣军队,纷纷扬扬的雪片与白色的丧纸交相翻飞于风中,大军过后,只留下一串串深深的、深深的脚印,蜿蜒向北伸去……
  二二四曹操的灵柩将近邺城时,曹丕和其他驻地闻讯赶到邺城的曹植、曹熊以及曹操的众多夫人、妾嫔,披麻载孝,离城数里,率文武百官来候接灵柩。
  灵柩终于来了,众人放声痛哭,哭声令天地动容。曹丕与其他兄弟扶着巨大的棺椁,念着父亲的尊号,哭得异常伤心。  
尾 声 生前叱咤风云 身后任人评说(3)  
  司马懿劝住曹氏兄弟,请他们节哀。
  随后,灵柩进了城,曹氏亲属守灵,一班文官就动手主持丧葬事宜。
  过了几天,曹操的葬礼正式举行,按照他的遗嘱,葬于西门豹祠旁。
  曹丕在文武官员的拥戴下,遵照曹操的遗嘱,继承了魏王的爵位。
  丧葬过了十五天后,曹丕向天下宣布其父已逝的消息。驻扎青、徐地区的臧霸,闻听这项消息后,认为天下将发生大乱,便带着青州军队鼓噪而去,而其他军队仍忠于曹操的遗命,坚守岗位,纷纷向曹丕宣誓效忠。曹丕鉴于此情,就召集文武官员商议没收军权,派自己曹氏亲属任军队首领一事。
  魏郡太守徐宣大声反对道:“昔日魏王用人,不择出身地位、地域,不择亲戚、仇人,而今,新主却只用亲戚,不知何故?大家受魏王恩泽,早已齐心协力治理国事,新主若如此用人,我们留而何用?”
  曹丕见徐宣言之有理,遂说:“徐太守真是有远知灼见,丕听从你的建议。”
  曹丕沿用父亲的用人制度,使国内局势非常安宁。
  建安二十五年冬天,曹丕废去汉,自立为大魏文帝,封曹操为武帝,改元黄初。
  曹丕当了皇帝后,并不认为自己的皇位已稳,他听亲信说曹植网罗了一大批文人造他的谣言,说他是靠阴谋才让自己的父亲立他为继承人的,而曹植才是真正的继承人。曹丕听了大怒,心中就想除去曹植,以巩固自己的皇权。
  一日,曹丕与妃子郭氏宴饮。这郭氏艳丽可人,身段阿娜,好色的曹丕非常宠爱她。但郭氏忌妒,曹丕的皇后甄氏,总想找机会在曹丕面前说她坏话。有一个弄臣告诉郭氏,说甄氏与曹植有不干净的关系,郭氏听后不禁欣喜万分。
  夜已很深了,郭氏以自己香艳的肉体献给曹丕淫乐后,趁他还在回味无穷的当儿,对他说:“皇上,你喜爱的甄氏对你不忠!”
  曹丕有些吃惊,不过马上又释然。他知道后妃间由于吃醋,是要说对方的坏话的。
  郭氏见他先吃惊后平静,就做出认真的样子说:“有人说你的三弟与她私通。”
  曹丕这才大吃一惊。甄氏是袁绍儿子袁熙的妻子,美貌无比。曹丕被他迷住后,想尽了办法才从袁熙手中夺来。现在甄氏年龄稍大,颜色有些衰减,于是曹丕就舍她而去。
  听说兄弟曹植与甄氏私通,曹丕把这个多才多艺的曹植恨之入骨,他说出了一句狠毒的话:“你如此大胆,我就不顾骨肉之情了。”
  其实曹植与甄氏毫无肉体关系。但曹植在十岁时见到嫂子甄氏时,也被她美貌所迷,因为是兄长的妻子,他不能夺爱,所以暗恋着甄氏。由于曹植个性狷直,说话真诚,在一次酒醉之后,向自己的朋友吐露了这个隐情。因此,这个秘密就泄漏了出去。
  曹丕为了除去曹植,悄悄派了密探监视。不久,有人控告了当时被封为萧怀侯的曹熊要谋反,曹丕就借机说曹植也参与其行动之中,逮捕了当时被封为临淄侯的曹植,曹熊却畏罪自杀了。当曹植押到京城的时候,他们的母亲卞氏闻讯大惊,就把曹丕叫来训斥道:“不顾骨肉至亲,迫害兄弟,你的心也太狠了!”
  曹丕低首垂立,无言以对,卞氏命令他释放曹植。曹丕表面上服从,却想把曹植废为庶人。
  曹丕把曹植召到宫中,对他说:“我与你虽为兄弟,义属君臣,你却恃才放旷,目中无人。昔日先君在日之时,你常常以文章夸示于人,但不少人认为你是找人代笔的,我现在让你在七步内吟诗一首,若你能做到便免你一死,若无法做到,那么你平时便是虚伪作诈,我一定重重惩罚你,绝不宽恕。”
  曹植表情木然,不屑地说:“请赐题目。”
  曹丕见殿上挂有一水墨画,两牛斗于墙下,一牛坠井而死,于是说:“以此画为题,但不可以有‘二牛斗墙下,一牛坠井死’的字句。”
  曹植气定闲逸,走了七步,吟道:
  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
  相遇凸山下,暴起相搪突。
  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
  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
  曹植果然在七步之内吟了一首诗,这令本来也是诗人的曹丕稍微敛了仇恨之意,诗兴却勃然大发,立起身来,又说:“那么再以‘兄弟’为题,诗中不允许有‘兄弟’二字。”
  曹植这时竟未加思索,一步也不走,口里念道:
  煮豆持作羹,流豉以为汁。
  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听完,心里很不是滋味。他默默念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句子,不禁潸然泪下。
  曹丕虽然免了曹植死罪,却仍贬他为安卿侯,克日出京。
  曹植告别京中朋友,母亲、心中凄切,望安卿出发。途中,他听到曹丕赐死甄氏的消息。曹植闻讯,悲伤欲绝。
  黄初三年,曹植由洛阳拜见曹丕后,返回封地,途经洛水,听了有关洛水女神的故事,想起美丽的甄氏,灵感聚至,写了《洛神赋》。
  自曹操立世子时,曹氏兄弟的争斗就存在了,曹操去世后,兄弟间矛盾差一点血刃相见了,但一世之雄的曹操泉下有知,必不会瞑目吧?曹氏兄弟虽继承了父亲的文学才华,于军国、政治大事上就差远了!
首页 上一页 共17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