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洪业(免费典藏版)

_9 魏斐德(清)
②何绍基编:《安徽通志》,第2391页(第二十一卷,第10页);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348页;斯特鲁弗:《传统中国社会中史学的作用》,第7—8页.黄得功大胆鲁莽,故有"黄闯"绰号.张怡:《搜闻续笔》第一卷,第13页.
③《贰臣传》第七卷,第26—27页;《明史》,第3022、3066页.刘良佐被认为是很有能力的将领.因作战时常骑一匹花斑马,人称"花马刘",其实是个无知而又贪婪的人.张怡:《搜闻续笔》,第一卷,第13页.
④《明实录·崇祯实录》第十七卷,第1页;文秉:《甲乙事案》,第34页;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410—411页;《淮城纪事》,第133页.
①应廷吉:《青磷屑》,第3页.当地居民也惧怕大顺官员,因为后者威胁他们说,若不服从其统治,便率闯王军队撤离(斯特鲁弗:私人通信).
②明朝末年,徐州多次受到农民军的攻击.1637年秋,一支来自苏州的10万人的农民军驻扎在徐州以南70公里处,曾袭击过此城.1640年,该城一度被占领,很多士绅被杀.罗振玉:《万年少先生年谱》"万谱"第6、7页,"万补"第2—3页.
③阎尔梅:《白耷山人集》第十卷,第41页.徐州虽被黄希宪放弃,但淮河附近的房村驻军拒不投降.该军通判、著名作家和诗人凌濛初进行了英勇抵抗,后兵败被擒,不屈而死.傅路德和房兆楹编:《明代人名辞典》,第930—933页.
④黄之隽:《江南通志》第一五一卷,第25页.
⑤阎尔梅:《白耷山人集》第十卷,第41—42页.
①《明史》,第3103页.
②彭孙贻:《平寇志》第十卷,第8页;《淮城纪事》,第133—135页.
③许兆椿编:《嘉庆海州直隶州志》,第44页.在此后的中国历史上,尤其在20世纪,整个江北地区到处都有地主的庄园堡垒和三五十人的私人武装.太平洋关系学院:《中国的土地所有制》,第11—14页.
④文秉:《甲乙事案》,第34页.
⑤计六奇:《明季北略》,第4、78—80页;文秉:《甲乙事案》,第53页.在坚决惩治大顺官员方面,能与路振飞相比的是淮安巡按王燮.5月6日,王燮毫不迟疑地处死了北京派来接管淮安的"伪官".此后,"士民恃以屹然",完全相信王燮和路振飞将会保护他们免遭农民军之扰.此后不久,一位更为重要的大顺官员前来接管淮安.此人就是在河南投奔李自成,并成为大顺政府中重要人物之一的吕弼周(1628年进士).他带来一份布告,令当地官员承认他的权威.但王燮将其逮捕并加以审讯,将他斥为"乱臣贼子".吕弼周拒绝回答王燮提出的有关李自成的问题,王燮——他曾是吕弼周的学生——便将他转交路振飞处置.5月20日,路振飞令一队弓箭手将吕弼周射死——射中一箭赏银一锭——而后又下令碎尸.这种公开执行死刑的作法在淮安十分常见,从而加强了路振飞对该城的控制.文秉:《甲乙事案》,第34—35页.
①这里的人们也惧怕马士英部的逃兵(斯特鲁弗:私人通信).
②谈迁:《国榷》,第6088页;《明实录·崇祯》第十七卷,第1页.文秉的记载略有不同:金声桓所记相同,但周仕凤仅被称为士,仕尔敬则记为周原敬.文秉:《甲乙事案》,第34页;又见计六奇:《明季北略》,第66—71、79—81页.
③顾炎武:《圣安本纪》,第1页;计六奇:《明季南略》,第47页;谈迁:《国榷》,第6074页.这场斗争被后代史学家们夸大了.当时支持潞王的官员比后来的评论者所说的要少得多(斯特鲁弗:私人通信).
--------------------------------------------------------------------------------------------------
第二节 明朝的皇室贵族(第五章南京政权)
这次皇位之争的原因是由于人们以为16岁的太子(朱慈烺)已死于北京,而太子的两个弟弟又下落不明;另外,尽管在继承权方面有法定的世系,但明室亲王甚多,他们都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依其贤愚优劣被召入朝廷,继承皇位.①由于朱氏皇族的后代呈几何级数增长②,所以,皇室男性成员的身份在当时并不为人所重.洪武帝共有26子,16女;到16世纪50年代,他的后裔已多至19611人;到1594年,全国至少有6.2万名皇室男性成员;17世纪头10年间,登入皇族名册的人已超过8万.③由于明朝的这位开国皇帝禁止子孙由科举入仕或经商,他们唯一合法的生活来源就是俸禄.这些俸禄的多少又因等级和时代的不同而不同.明朝初年,亲王(其爵位由长子继承)的禄米为5万石.但到15世纪初,由于皇室成员数量的增长,国库不胜其重负,不得不将亲王的禄米降到1万石.④及至16世纪,供养皇室男性成员的开支超过了全部官吏俸禄的总和.不久,仅此一项开支便超过了政府税收的总额.例如1562年,山西各粮仓存粮共152万石,而该省的皇亲年俸的总数却是213万石.同年,一位巡按指出,当时全国可向京师提供粮食400万石,而王府按规定标准所需的禄米却达850万石.⑤皇室后裔数量的增加,不仅日益加重了纳税者的负担,而且使宗室中身份较低的人也无法获得足以维持生活的俸禄.他们只好纷纷借贷,从而深深陷于债务之中.⑥甚至,连皇室上层贵族也落入了入不敷出、虚有其表的窘境之中,他们的府第因年久失修而破败,他们本人则放荡豪饮,虚度时光,醉生梦死.①
16世纪到中国传教的天主教神甫,对这种已经没落的贵族的情况极感兴趣.②例如葡萄牙人达克路士曾经写道:桂林一带有许多因反叛皇帝而被流放的明室亲王,有数千户皇族生活在高墙大院之中.③这些来自欧洲的旁观者透过高耸的大门看到院内的楼阁和路径.但他们认为:这些宏伟的宫殿对居住在其中的人们来说,实际上是一座金碧辉煌的监狱:
总之,在贵族们的府第之中,有各种消遣娱乐,但是他们永远不能擅自外出.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出身高贵,另一方面是由于国家的法律规定.因为皇帝希望杜绝皇室中有可能发生的任何阴谋,以维护政权的稳定.④
佩雷拉(Galeote.Pereira)也记录了当时桂林许多朱门大户的情况.他听说那些人完全依靠皇室按月供给的钱粮为生,他们因饮食无度而身体臃肿.⑤耶稣会士金尼阁在同一世纪晚些时候曾写道,皇室宗亲已超过6万户.他强调说,这些人对社会毫无价值,对君主权力却构成威胁.
由于不能入仕,又不能参政,生活放荡、傲慢无礼的皇室宗亲发展成有闲阶层.皇帝清楚地知道他们有自己的特务组织,因而将他们视如仇敌,严加防范.他们全都住在指定的城市中,未经皇帝允许不得离开,违者处以极刑.他们中甚至没有一人被获准留居在北京或南京城里.①
经过努力,身份较低的皇族成员获得了入仕的机会.1595年以后,朱姓宗亲被鼓励去参加科举,但其中只有极少数人考中,②其余的人继续在贫困中生活.少数上层贵族,则始终被皇帝认为有谋反的可能,而受到猜疑和防范.
地位较高的亲王及其王府,在明初原是被用作抗衡士绅集团和富户势力以及抵御蒙古入侵的军事力量.③明太祖将自己的儿子分封在各省辖区之外的地方,9位亲王被置于接近今蒙古边界一线,分别统领3000—80000人.在其辖区内,他们可自建宫殿,任命自己的官属.然而,他们对辖区内官员的控制权,最终遭到对这种独立势力深感担忧的建文帝(1399—1402)的反对.事实证明他的担忧是有道理的,因为他登基后不久就被其叔父燕王推翻了.燕王就是后来将明朝都城迁至北京(燕京)的永乐帝(1403—1424),北京原是他的封地.永乐帝同样感到其他诸王有谋篡的危险,所以开始建立新制度以控制自己的兄弟和侄子.他尽量削弱诸王的经济实力,使他们依靠俸禄为生,又限制诸王军队的规模,同时增强由中央委派到诸王手下的长史的权力①尽管如此,最强大的亲王仍保有发动叛乱的力量.16世纪初,便发生了两次迫使朝廷出兵镇压的较大叛乱——1510年安化王谋反和1519年的宁王之乱.这些叛乱,使诸王拥有侍卫武装的制度受到更加严厉的责难,由此便产生了16世纪头10年后期外国传教士所看到的那种金碧辉煌的"监狱".然而,与此相矛盾的是:和皇帝最亲近的王府的财产在这一时期却逐渐增长,这主要是靠把罪臣(如1561年谋反的太监曹吉祥)的土地没收为皇帝及其近亲的皇庄.②
到16世纪头10年后期,这一没收政策也被广泛运用于一般平民的土地.事实上,人们完全可以用16世纪中原及南方富户的庄园堡垒来证明,皇帝正开始失去强夺乡绅土地的能力或愿望.但明朝后期的皇帝又逐渐将剥夺目标转向了更容易对付的小土地所有者.到17世纪初,诸王的地产已十分庞大(与穷困潦倒的下层皇室成员相反).1605年,四川巡抚报告说,该省可耕地的70%掌握在诸王手中,20%为军屯土地,平民百姓耕种的土地只有10%.③
明朝后期,贵族在整体上缺乏社会凝聚力,他们甚至不能被称作一个集团.①那些仅被登记为皇族成员的姓朱的人既多又穷,可是皇帝的少数近亲却可以乘机积累巨资,发挥巨大影响.万历帝(1573—1619)有一个爱子朱常洵,其生母是皇帝最宠爱的郑贵妃.多年来,郑贵妃不顾朱常洵的次子地位,一直谋划将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因朝中多数大臣(包括许多后来与东林党有关系的人)的反对,皇上只得于1601年立其长子(后来的光宗)为太子.②作为朱常洵未能立为太子的损失,万历帝封他为福王(封地在古都洛阳),并诏赐良田4万顷为食邑.③这一数字相当于河南全省可耕地的很大一部分.因此,又不得不从其他省征用一部分民田.结果,河南、山东和湖广共有约2万顷民田被划归福王.此外,被没官的前内阁首辅大学士张居正的土地亦划归福王所有,同时他还得到了四川茶盐专卖权.④
因此,福王的生活极其奢华.他喜欢嫖娼,并为此挥霍了30余万两.他在洛阳的王府造价高达28万两,是规定造价的10倍.①为了满足其贪欲,他手下的宦官继续肆意掠夺土地,并用天下最残酷的手段管理这些掠夺来的庄田.②福王在府中饮酒作乐,其佃户却饿死在遭受饥荒的洛阳郊外.河南百姓纷纷传言:"先帝耗天下以肥王."当时,一支明军奉命渡洛河增援正与农民军作战的部队,军中有人大声喊道:"王府金银百万,而令吾辈枵腹死贼手".③
此后不久,李自成的军队于1640年攻入洛阳,福王府被放火烧了三天.李自成杀福王,饮其血,并令将士分食其肉.④福王的家人几乎全部被杀,只有王妃和一个王子设法逃过黄河,幸免于难.这个王子即朱由崧,他于1643年被其叔祖崇祯皇帝封袭福王爵.⑤
这位福王,据说同他的父亲一样沉溺于酒色,被后来史家称为"暗弱"的典型.当崇祯死讯传到南京的南明政府时,他的坏名声甚至使他险些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①
第二节完
--------------------------------------------------------------------------------------------------
①斯特鲁弗:《南明》,第2页.
②对皇室贵族和勋贵应加以区别,前者是皇室男性成员,后者是勋臣和外戚.这些人只受虚封而无实土.王毓铨:《明代勋贵地主的佃户》,第91页;黄仁宇:《16世纪明朝的税收和政府财政》,第31页.
③顾诚:《明代的宗室》,第5页.克劳福德统计的数字则更高,据说1594年皇室宗亲多达16万人.克劳福德:《张居正的生平和思想》,第35页.
④罗文:《17世纪中国的大都市开封》,第27—28页.
⑤1591年,山西临汾县全年税收的最大开支是支付亲王和皇室宗亲的俸禄(占田税谷物的48.5%和地税银的39.2%),其次是军饷(占税粮的37.1%和税银的36.2%).黄仁宇:《16世纪明朝的税收和政府财政》,第178页.
⑥罗文:《17世纪中国的大都市开封》,第26—27页.
①阿尔伯特·詹:《明朝衰亡内在因素之研究》,第40—48页;克劳福德:《张居正的生平和思想》,第37页.到崇祯时,很多皇室宗亲甚至穷得无钱娶亲.何绍基编:《安徽通志》,第2049页(第一七九卷,第5页).
②利玛窦:《16世纪的中国》,第88页.
③"按照规定,所有皇室的支系,包括皇帝的叔父、兄弟以至除太子以外的儿子,一到成年就应当离开京城到自己的封地,谓之'之国'.之国也就是就藩.他们居于各省,有极为富丽宏大的王府和丰厚的赡养,但不得干预地方政事,而且非经皇帝同意,不得离开他的所在地.这种类似放逐和圈禁的制度,目的在于避免皇室受到支系的牵制和干涉".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第18页;又见于利玛窦:《16世纪的中国》,第59页;黄仁宇:《16世纪明朝的税收和政府财政》,第31页.
④巴克士:《16世纪(1550—1575)的中国南方》,第108页.
⑤同上书,第40—41页.
①高腊福:《这就是中国:16世纪末耶稣会士发现的中国》,第146页.
②根据一项研究,实际上只有两名皇室成员中举并出任文职.帕森斯:《明朝的官僚政治》,第397—398页.官僚们担心皇室成员会迅速垄断朝廷要职,因此,他们强烈反对允许皇室宗亲担任文职的政策.皇室宗亲虽获准参加科举,却未能成功,很可能是这些官僚对他们的恐惧意识造成的(斯特鲁弗:私人通信).
③明朝建立了50个王府,其中28个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李龙潜:《明代庄田的发展和特点》,第9页.
①贺凯:《明朝的兴起及其制度变迁》,第77页.
②克劳福德:《张居正的生平和思想》,第15、37页;盖拉德:《南京今昔历史与地理之一瞥》,第204—205页;贺凯:《明朝的监察制度》,第37页.明朝初年,蒙古人被驱逐后,北京周围的土地或被授予已在从事耕作的农户,或被当作永不纳税的私田赐给农民.15世纪,这些土地被寺院、贵族和军队将领所侵占,而他们仍享有免税的特权.此外,15世纪40年代,宦官也开始接受赐田,北京西山一带也常重建享有免税特权的寺院.1489年,一位上疏者称,京畿周围的纳税土地已有1/6被划为庄田.皇庄之制亦建于明初,但其极度膨胀是在正德年间(1506—1521).当时,为满足正德皇帝穷奢极欲的生活,仅在京畿之内,其皇庄就占地37595顷.嘉靖时,皇帝被说服将26693顷土地退还给私人或官府.但万历年间,兼并又重新开始.万历帝将土地大量赐给宠臣,而掌管税收和皇庄土地的太监又加倍扩大了皇庄的土地.艾维四:《明代文社的变化》,第6—7页;吉斯:《明代的北京》,第53—54、94—96、101、195—197页.关于明代后期开封周王之府第的描述,见罗文:《17世纪中国的大都市开封》,第28—29页.
③阿尔伯特·S·J·詹:《明朝衰亡内在因素之研究》,第150—154页;许大龄:《试论明后期的东林党人》,第3页;又见埃尔文:《古代中国的模式》,第236页.据万历时的资料记载,属于皇室诸王或贵族田庄的土地共7268691亩.李龙潜:《明代庄田的发展和特点》,第67页.耕种皇族和勋贵田庄的农民是:(1)皇上赏赐的佃户——即原来在赐给贵族或诸王的土地上耕作的农夫.(2)其耕地被侵夺,并且非正式地沦为新田主永久佃户的农夫.(3)投身贵族寻求保护的依附农民.(4)受雇为贵族耕作的佃户.(5)以契约形式依附于贵族并常充当武装部曲的农夫.王毓铨:《明代勋贵地主的佃户》,第91—96页.
①为了防止外戚的发展,皇帝的后嗣皆从平民中选妃.但这样的外戚家族因缺乏"贵族行为理应高尚"的意识而尤易腐化.为国为民的思想,可以说完全被私欲所取代.宫崎市定:《东洋的近世》,第238页.
②吴乃荪:《董其昌:对仕途的淡漠,对艺术的追求》,第284页;谢国桢:《南明史略》,第60页.
③罗文:《17世纪中国的大都市开封》,第28页.
④《明史》(中华书局),第3649—3650页;艾维四:《明代文社的变化》,第8页;S.J.詹:《明朝衰亡内在因素之研究》,第50—53页;埃尔文:《古代中国的模式》,第236页.
①1614年福王府由北京迁至洛阳时,动用了1172艘船运送其家人及财物.德·弗格斯:《中原的起义》,第2—3页.
②万历年间,山东、湖广、河南的地方官纷纷上疏,指出藩王向农民征收的地租过于沉重.王府的税吏和管家因残酷无情而声名狼藉.顾诚:《明代的宗室》,第11页.
③《明史》(中华书局),第3650页
④郝爱礼:《论明末的李自成和张献忠》,第465页.这种兽行并非少见.据说张献忠"喜嗜人肉,每立其人于面前,割而炙之,一举数脔.又破黄州时,拆其城,役及女子,指甲尽落,血横流,拆罢仍压之."李清:《三垣笔记》"附识"上,第24页."吃人肉"是当时的一种隐喻的说法.不管什么阶层的人都会使用.如果说李自成、张献忠这样的农民军首领喜食遇害者的血肉,那么乡绅领袖也一再说到要食农民军之肉.例如,在记述溧阳潘茂起义的史籍中,作者写道:"彼党茂者之肉又不足食〔以解恨〕哉."稍后,在描述潘茂及部下打劫富户钱财时,又记:"人知食茂之肉."周廷英:《濑江纪事本末》,第142页.
⑤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195—196页.崇祯皇帝得知老福王常洵死讯后,召见群臣,当众恸哭,为其得宠的侄子惨遭不幸而悲痛.李清:《三垣笔记》"附识"中,第2—3页(福王常洵应为崇祯帝的叔父,朱由崧与崇祯帝应为同辈——译者).
①《明史》(中华书局),第3651页.当时持有敌意的史家经常用夸张手法讥讽福王的好色,但看上去他也确实好色.他在南京即位后,在其养母(据说只比他大几岁,而且两人的感情可能超过了母子的界线)的催促下,决定娶亲.他坚持只要以美貌著称的杭州姑娘.奉旨前往那美丽城市选美的钦差,便乘机拐骗少女.当钦差未能使其主子满意时,苏州、嘉兴和绍兴地区的百姓也被责令献出最美的少女以供皇帝挑选.据说,马士英和阮大铖二人还从南京老鸨处买来一些将作娼妓的处女献给福王.有一条史料记载,福王对这些人肆意蹂躏,在一夜之间,便有两人因福王的酒后纵欲而死亡.刘约瑟:《史可法和满洲入侵时中国的社会政治》,第104—105页.
--------------------------------------------------------------------------------------------------
第三节 皇位继承危机(第五章南京政权)
南京的大臣们在发誓与农民军血战到底之后,便想到要将他们的军队联合起来,拥立一位皇帝.他们知道,崇祯的儿子们有的已经死了,有的落入农民军之手.淮河流域有许多从山东、河南弃家南逃的明宗室亲王正在巡抚路振飞处避难.除福王外,周王、潞王和荣王也都为躲避大顺军而来到了淮安.②
对南京一些有影响的官员来说,逃难诸王中最有号召力的是潞王.在皇位继承的竞争者中,他被认为是最贤明和最谨慎的③,他得到著名东林党人兵部侍郎吕大器、礼部侍郎钱谦益和翰林院詹事姜曰广的支持.④但潞王只是皇帝的侄子,而福王则是万历皇帝的嫡孙.在皇位的继承资格上,潞王较福王逊色.因此,尽管福王无知、贪婪、酗酒、凶残、专横、好色、不孝,但在现存的诸王中却与皇室的血缘最近.①于是,在决定由谁继承皇位的问题上,以"贤"取人的一派同以"亲"取人的一派发生了冲突.②
主张以亲取人的一派,其领袖是凤阳总兵马士英(1619年进士).③1632年,马士英在北方任宣府巡抚时,因贿赂罪被流放戍边,后来经其同年阮大铖说情,得以免除流放.1642年,大学士周延儒擢其为凤阳总督,不久便因击败农民军而立下赫赫战功.作为淮河流域掌管军政与民政的主要官员,他与巡抚路振飞展开了争夺淮河流域控制权的斗争.④5月8日,马士英得知福王已到达其对手路振飞所在的淮安避难,即邀请这位可能的皇位继承人前往凤阳,以便尽力促成其即位.⑤
于是,到1644年5月下旬,在南京便出现了两位皇帝候选人.一位是得到吕大器和南京政府多数文职大臣支持的潞王.另一位则是凤阳总督马士英支持的福王.①军事实力的比较使天平倾向后者.马士英本人并无足够的军队操纵此事,但他派遣人马船只接福王南下长江之后,又小心游说,争取到因北京陷落而由北方南下淮河流域的将领们的支持.高杰、黄得功、刘泽清和刘良佐很快都相继作出支持福王的明确表示.②说穿了,福王在这场"贤"与"亲"的竞争中获胜,几乎可以被看作是一场军事政变.《明史》也正是从这一角度来记述这一事件的:
〔南京〕廷臣集议,吏科给事中李沾探士英指,面折大器.士英亦自庐、凤拥兵迎福王至江上.诸大臣乃不敢言.王之立,士英力也.③
当然,马士英欲兵不血刃地实现拥立福王的计划,不仅需要强大的军事实力,还要具备其他条件:在南明朝廷中培植同党,并说服南京兵部尚书相信福王在当时形势下是皇位的最佳人选.
在朝廷勋臣中,马士英可以找到足够的同盟者.其中最重要的是:操江提督诚意伯刘孔昭、南京提督忻城伯赵之龙.①这些勋臣都是帮助朱元璋创建明朝的将军们的后裔.他们对文官当权心怀不满,将福王视为自己的保护人,将马士英视为强大的盟友,希望恢复其家族自明初便已失去的某些权力.②刘孔昭和赵之龙在朝中鼓吹支持福王.马士英则直接致书兵部尚书史可法,力陈福王与皇室血统最近,应为皇位的最佳继承人.史可法已卷入此事,他复信马士英,坦率地陈述了福王的劣迹.但这位兵部尚书在复信的同时也感到,没有马士英及其军事同盟的支持,南京政权就难以长期存在下去.③当南京大臣们决定拥立福王以稳定局势时,史可法正在长江对面的浦口.他对此的默认,宣告了这场皇位继承危机的结束.6月4日,福王抵达南京时,朝臣们早已修缮了武英殿供其居住.50000454_0251_3④
福王抵达南京城下,大臣们在观音门外列队迎接,请他入城.福王身穿粗布袍,旧被铺床,态度谦卑地坐在帐中,一再推让,表示不愿当此重任.①6月5日,史可法亲自拜见福王,告诉他说,南京十分欢迎他的到来,已整理出南京守备府作为其行宫.②经再三劝说,福王方骑马拜谒了南京城外的孝陵.然后,便去了南京城内的行宫中.有的官员劝他从专供皇帝及其仪仗通过的东门进宫,福王犹豫片刻,最终还是拒绝了.他从西门进入行宫,在守备府下榻.次日,即6月6日,群臣又力劝福王登基,但他只同意接受监国称号.6月7日,他接受了监国玺绶,并搬进了皇宫.③
福王在东门前的犹豫预示了他即将采取的步骤.他刚就任监国,便开始考虑接受让他立即登基称帝的建议.④吕大器和张慎言强烈反对如此草率地登基,但史可法感到,由于请求福王就任监国,大家已承担了支持福王的义务.此外,他又强调指出,尽管马士英还在凤阳,但安徽的军队和北方诸将领仍可用武力迫使南京立福王为帝,而这种内部冲突势必彻底摧毁明朝复兴的一切希望.史可法的观点赢得了朝中官员的赞同,于是登基的准备工作便开始了.⑤
史可法是完全正确的.如果支持潞王即位的官员仍坚持阻止或拖延福王立即登基,势必引起两派的军事对抗.6月17日,马士英不等获准进京,便登上了他那支拥有1200艘战船的水师的旗舰.①两天后,福王在就任监国仅10天,并不顾原太子的下落尚未弄清,便登上了皇帝的龙椅,并宣布次年改元为弘光.②
第三节完
--------------------------------------------------------------------------------------------------
②《明史》,第3103页.
③潞王是隆庆皇帝之孙,也是著名画家和书法家.17世纪30年代,当农民军进攻其封地所在的河南西北部时,他曾亲自督师御敌.邓尔麟:《嘉定忠臣》,第236页.
④李清:《三垣笔记》下,第7页.潞王继承皇位还得到了周镳的有力支持.此人是1639年弹劾阮大铖的《南都防乱公揭》的最初倡议者,是与潞王有密切交往的人之一.后来他被指责为姜曰广的党徒.徐鼒:《小腆纪年》,第206页.将潞王的支持者视为东林党和复社成员看来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人们认为,许多"正直"的士大夫害怕福王会因东林党人曾反对立其父为太子之事而报复他们.斯特鲁弗:《南明》,第3页.武将刘泽清后来声称他支持潞王,而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害怕遭到东林党人的批评.李清:《三垣笔记》下,第2页.
①很多有见识的人认为,福王有充分的条件继承皇位.若对此加以否定,势必引起危机.而且会导致各镇将领乘机干预南京文官政府并将其彻底摧毁.李清:《三垣笔记》下,第1页.关于洪武皇帝遗训中规定的明朝皇位继承制度,见戴维·哈里森·肖尔:《中国明代最后的朝廷——永历皇帝在南方的统治》,第15页.
②《明史》,第3494页;谢国桢:《南明史略》,第49页;黎杰:《明史》,第196页.福王是崇祯的侄子,在皇位继承顺序上,还有三位远离南京的王排在福王之后,潞王则位在第五.斯特鲁弗:《南明》,第3页.当有人不顾法定的继承顺序时,主张以亲取人的一派便可毫不讳言地提醒潞王的支持者们注意,这样做会引起政治和思想的混乱.嘉靖年间使许多官员遭到贬谪的"大礼之仪"(世宗皇帝,即前朝皇帝武宗之侄,用其生父的灵位取代了武宗皇帝的灵位)刚刚过去100余年.卡尼·T·费希尔:《明世宗时的大礼仪》.福王距南京最近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③最初,马士英并不在乎由谁即位.据说他曾一度倾向潞王.但当南京舆论明显有利于福王时,他便以福王与皇室血缘最近为由,迅速转变为福王的拥护者(斯特鲁弗,私人通信).
④当时,归马士英统领但已失去控制的部队袭击了路振飞部所管辖的地区.文秉:《甲乙事案》,第36页;斯特鲁弗:私人通信.
⑤计六奇:《明季南略》,第47页;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558页;温睿临:《南疆绎史》,第705页;克劳福德:《阮大铖传》,第38页.
①当时的学者认为,江北和江南的大多数乡绅都支持拥护潞王的史可法和姜曰广.张怡:《搜闻续笔》第一卷,第11页.但斯特鲁弗认为,当时的大多数乡绅都不知所措.其主要原因是事件发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只听到一些零星的谣传而未得到确实的消息.再者,那些支持福王的人是以血统为客观标准而坚持其主张的.而在那些后来因支持潞王而受排挤的人中间,很多人仅仅是因为担心崇祯的某个亲子会突然出现才反对福王即位的.实际上,真正拥戴潞王的人要比后来史家所说的少得多(斯特鲁弗,私人通信).关于乡绅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论证,参见郭松义:《江南地主阶级与清初中央集权的矛盾及其发展和变化》,第123页.
②陈贞慧对这些著名事件提出另一种颇有道理的看法.他认为:马士英与史可法起初曾达成过协议,即由崇祯帝的叔父桂王继承皇位.但桂王当时尚在远离朝廷的广西;更为重要的是,马士英返回凤阳后,发现高杰、黄得功和刘良佐已被太监韩赞周(他曾在老福王手下做事)纠集起来支持福王.马士英自知无力与他们抗衡,遂隐瞒了他对史可法的承诺,同意加入支持福王的同盟.陈贞慧:《过江七事》,第53—54页;又见杨德恩《史可法年谱》,第38页;刘约瑟:《史可法和满洲入侵时中国的社会政治》,第56—58页.有关马士英与这些地方军事将领的联盟的更为详细的情况,参见顾炎武:《圣安本纪》,第1页;黎杰:《明史》,第197页.
③《明史》(中华书局),第7939页.
①这些勋臣控制着南京周围的大部分军队.斯特鲁弗:《南明》,第10页.
②同上书,第19页;顾炎武:《圣安本纪》,第1页;文秉:《甲乙事案》,第36页;《明史》,第3081页.例如,刘孔昭是朱元璋最亲近的谋士刘基(1311—1375)的后裔.其伯爵封号在15世纪曾被取消了近100年,至1532年才得以恢复.李文治:《晚明民变》,第936页.另一位福王及马士英的支持者是有侯爵封号的朱国弼.谢国桢认为:太监韩赞周也起了重要的作用.谢国桢:《南明史略》,第49页.这些主要支持者后来都得到马士英的报答.李沾被任命为左都御史和太常寺少卿;刘孔昭几乎当上大学士;赵之龙得到为京师采办军需物资的肥缺;朱国弼则晋爵为公.《明史》,第3092、3131页;顾炎武:《圣安本纪》,第4页;谢国桢:《南明史略》,第59页.当时的贵族爵位只是享有一定俸禄的虚号.贺凯:《明代的中国传统国家》,第52—53页.
③谈迁:《国榷》,第6077—6078页;文秉:《甲乙事案》,第36页.
④这后一项决定是5月31日作出的.计六奇:《明季南略》,第48页;文秉:《甲乙事案》,第36页;又见刘献廷:《广阳杂记》,第49页;姚家积:《明季遗闻考补》,第91页.史学家文秉后来又写道:拥立福王而不拥立潞王,意味着选择了以防御为主的政策,抛弃了北方的明室皇陵,而正确的原则应是以宗庙为重,血统次之.文秉:《甲乙事案》,第37页.
①张怡:《搜闻续笔》第一卷,第11页.
②顾炎武:《圣安本纪》,第1—2页;文秉:《甲乙事案》,第36页;谈迁:《国榷》,第6081页;计六奇:《明季南明》,第2页;杨德恩:《史可法年谱》,第37页.
③顾炎武:《圣安本纪》,第2页;文秉:《甲乙事案》,第37页;顾苓:《金陵野钞》,第4页;盖拉德:《南京今昔》,第222—223页;斯特鲁弗:《传统中国社会中史学的作用》,第6页;斯特鲁弗:《南明》,第4页;姚家积:《明季遗闻考补》,第92页.这位监国在就职典礼上宣称,其祖先使明朝"大业"维持了300年.他还表达了对社稷沦丧的悲痛,发誓要向杀害其父母的农民军报仇.周时雍:《兴朝治略》第一卷,第1页.
④其实,就在福王就任监国的当天,刘孔昭及一些大臣便请求他登基为帝.
⑤刘约瑟:《史可法和满洲入侵时中国的社会政治》,第169页.
①顾炎武:《圣安本纪》,第3页;计六奇:《明季南略》,第80页;文秉:《甲乙事案》,第42页.福王将大学士及兵部尚书的虚衔授予马士英,而实际上马士英只掌凤阳总督之权.这当然不能为马士英所接受,他公开率军南下力劝福王登基之举,实际上也是迫使朝廷授予他南京兵部尚书和大学士之实权.斯特鲁弗:《南明》,第7页.整个船队用了三天时间才通过了去南京的必经之路淮安.路振飞的士兵不许马士英水师的任何船只停泊,不许任何人员上岸.《淮城纪事》,第141页.
②文秉:《甲乙事案》,第37—42页;姚家积:《明季遗闻考补》,第92页.在宣布改元的同时,所有官员都进爵一级.新皇帝亲自向任职六部和内阁的每一位60岁以上的大臣祝酒,愿他们健康长寿;并赦免了被劾免职的官员;任命从北方南逃的未投降农民军的士大夫为官;计划开科取士;宣布大赦天下;废除自1629年始征收的沉重的练饷;河北、山西和陕西免税5年;山东、河南免税3年;长江以北其他地区和湖广的赋税减半;遭到农民军劫掠的四川省及江西部分地区的赋税减免30%.但上述地区都不是南明政权所能完全控制的.顾炎武:《圣安本纪》,第4页;刘约瑟:《史可法和满洲入侵时中国的社会政治》,第100页.
--------------------------------------------------------------------------------------------------
第四节 四镇(第五章南京政权)
弘光皇帝即位后首先采取的行动之一是酬谢支持他的将领.③他撤销了马士英的对手路振飞的淮安巡抚之职,而为四位北方军阀加官进爵,任命他们为"四镇"藩将,各镇其"藩".④分封"四镇"的计划于6月21日得到马士英、高弘图、姜曰广的赞同.①而作为兵部尚书的史可法不仅在五天前就提出了这一建议,还在计划在上呈皇帝时明确阐述其合理性:
兵马钱粮皆听(四镇)自行征调.四藩即用得功、杰、泽清、良佐为我藩屏,固守江北,则江南之人情自安.得功已封伯,似应进侯,杰、泽清、良佐似应封伯.②
结果,四位将军奉命驻守要害城市,并各统定员3万人的军队.刘泽清奉命管辖淮安和海州地区的11个州县,负责收复山东.其驻地将是淮安.高杰驻徐州,统领泗州和徐州地区的14个州县,负责收复开封.刘良佐驻凤阳,统辖凤阳和寿州地区的9个州县,负责收复河南的淮阳.黄得功则管辖和州及滁州地区的11个州县,驻守庐州,负责收复河南东南部各州县.③
四镇之上又设督师一名,驻扬州,直接统领各镇.这一部署基本上是一种防御战略,它反映了史可法只顾守卫淮安地区和南京,而忽视对付来自北方日益增长的现实威胁的思想.总之,在史可法看来,最主要的敌人显然是农民军而不是清军.在过去的16年中,他一直与农民军作战而不是对付外来的入侵,④那么,从理论上讲,御敌之"藩屏"应符合南京政权的需要,由一位朝廷大臣驻扬州负责调度.然而,事实上,南京政权几乎无力为这些军队提供军饷,但又依赖于他们出于自愿的支持,以致不得不作出重大让步,使各镇拥有独立的财权和军权,于是四镇将领便成为实际上的割据势力.南京政府答应每年为这些军队提供饷银240万两,但物资与兵器费用要从当地税收中支出.各镇有权自行征税,所得收入不必上缴南京,还有权开荒、采矿和征收商税.①各镇若能从农民军手中收复失地,则亦划归该镇管辖,并享有同样的财政、军事特权.一旦天下重新统一,四镇统帅将皆进爵为公,并子孙世袭.②
分封四镇之举在当时遭到严厉批评.明朝的将士,特别是曾在前线作战的将领,纷纷抱怨说,原来的叛贼因杀人劫掠而得封赏,他们反而一无所获.文职官员也群起反对.③1644年7月12日,著名哲学家刘宗周从杭州上疏朝廷,请抑藩屏:
一重藩屏.刘泽清、高杰有寄家江南之说,尤而效之,又何诛焉.一慎爵赏,败逃之将而得封,谁当不封者?④
的确,当时许多人都清楚地看到,所有安排不过是一种极易识破的诱饵.对四镇统帅的封赏是因为他们对皇帝的忠心而不是因为他们有战功.⑤显然,史可法也认为,除非正式封拜四镇藩将,以换取他们对朝廷的忠诚——尽管这种忠诚是有条件的——否则,南京政权就毫无收复北方的希望.在四镇统帅中,史可法最器重高杰所统领的4万晋陕壮士.他认为,这支部队虽然纪律涣散,却是江北各军中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他对黄得功所统率的明朝正规军也评价甚高,因为黄得功是一名优秀的战略家,其才干曾在1642年抗击张献忠的战役中得到证实.史可法相信,有了在他统帅下的这些军队,他是能够打败敌人的.⑥
史可法似乎还相信,通过让四镇兵轮流上藩南京的办法,可将四镇置于中央控制之下.例如,他曾建议今兵部修改永乐皇帝制定的京师卫戍之制,让当时驻扎淮扬地区的三四十万军队轮流卫戍南京,以维持中央对这些将领的控制,并防止高杰和刘泽清之流将其辖区变为独立王国.①但这一计划未能付诸实施.实际上,朝廷很快就因担心京师遭劫而害怕这些军队靠近南京.由于住在乡村,这些军队的将领及士兵有一种特有的寄生性:喜欢抢劫而不是保护城市.淮安是抗击农民军进攻的坚固防御区之内的一个城市,当得知军纪松弛的刘泽清部将要进驻时,当地士绅便要求朝廷召回刘泽清(他们说"镇环攻,生灵涂炭").②但由于路振飞已经离去,巡抚田仰束手无策,只能坐视刘泽清的军队于6月30日接管了该城,并在进城之时肆意劫掠.③
在淮安以南,其他将领的部队也与当地百姓发生了冲突.一位员外郎报告说:
扬州、临淮、(被禁止),所在兵民相角.兵素少纪律.民近更乖张.一城之隔,民以兵为贼,兵以民为叛,环攻弗释.④
危害尤甚的是"垂涎扬州"⑤的高杰部队.6月2日高杰屯兵扬州城下,尽管这座富庶城市中的居民向高杰进献了大量钱财,但他仍然拒不撤离,反将此城包围,并放任部下在郊外肆意劫掠.⑥福王在高杰支持下就任监国之后,局面更为严峻,对扬州巡抚黄家瑞来说尤其如此.高杰声称,他本人作为南明官员有权进城,但扬州市民却坚决不让他进城.黄家瑞夹在当中,两面为难.于是,他派遣当地的一位士绅去高杰营中调解.这位士绅回来后,建议允许高杰入城,结果被愤怒的扬州市民打死.扬州驻军亦随之哗变.黄家瑞被迫逃之夭夭.①
作为兵部尚书,史可法有责任将扬州的军队重新置于控制之下,他的第一个措施是让朝廷派他手下的职方员外郎万元吉以重金诱引高杰部离开.但万元吉没能说服高杰让步.他向史可法报告说:"臣等虽有爱民之心,绝无销兵之术."②与此同时,扬州士绅向朝廷紧急求援.他们指责高杰的军队"杀人则积尸盈野,淫污则辱及幼女".③
显然,这种情况要求有一位足以代表皇帝的朝廷大臣立即对高杰进行干预.因此,史可法请求尚未登基的福王委派马士英担当这一重任,并负责协调淮扬地区其他将领的行动,形成统一的防区.④然而马士英却巧妙地斗败了史可法.当福王考虑史可法的建议时,马士英暗中与高杰联系,唆使高杰要求南京政府派史可法亲临扬州主持淮扬地区的军务.①尽管有人陈请史可法留在南京,但为时已晚,史可法别无选择,只有亲自前往扬州.②不仅扬州危机须尽快解决,为保证正在制定的战略计划获得成功,也完全需要一名高级将领来协调约束四镇的行动.因此,史可法要求授权统辖淮扬地区的所有军队.1644年6月16日,史可法被任命为淮扬地区督师.6月20日,即弘光帝登基的第二天,史可法告别了新君,四天后,抵达扬州.③
高杰听说史可法即将到达扬州,立即命部下匆匆掩埋了抛在扬州城下、用来威吓城中百姓的尸体.但见到史可法后,他却摆出一副傲慢姿态,坚持说他下令围城是因为士绅代表被杀.为了消除这一借口,史可法奏清皇帝追究黄家瑞和那位守备在这一事件中的责任.高杰收回了全军进驻扬州的要求,同意只带二三百随身卫兵进城.但城中居民仍拒绝接受,与此同时,史可法前往高杰营中,试图唤起这位昔日叛将对南京朝廷的忠诚.史可法虽一度遭到软禁,但最终还是设法说服了高杰.高杰不仅释放了史可法,还派遣部分军队到其他地区执行任务(如李成栋前往徐州,王之纲前往开封,等等),7月20日,又将其主力撤至扬州以南40里处,即与镇江隔江相望的瓜洲.①然而,局势尚未完全稳定,部分原因在于高杰与黄得功仍相互对立.同年夏天,黄得功率军由庐州北上,企图将扬州据为己有.②不幸的是,这次行动黄得功得到了万元吉的鼓励,后者曾试图挑拨镇将间的关系.于是1644年秋初,高杰一度怀疑朝廷劝他撤离扬州是为了将此城交给黄得功.为了阻止黄得功向扬州推进,他于1644年10月1日在南京东南的土桥对黄得功发起了突然袭击.在这场冲突中,黄得功险些丧命,部下死亡300余人.他愤怒至极,认为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叛乱,准备与高杰决一死战.史可法竭力劝解,据说他拿出自己的钱作为赔偿(虽然形式上是由高杰偿付的),以平息黄得功的怒气.1644年秋后,这些镇守通往南京之要冲的将领们表面上暂归于好.③
第四节完
--------------------------------------------------------------------------------------------------
③例如:黄得功得赏银1万两,各城守将皆得封爵.顾炎武:《圣安本纪》,第2页.
④将路振飞革职的借口是,他与王燮越权召集江北民团首领及乡绅8000余人,大行封赏.6月21日,朝廷作出以刘孔昭的密友、马士英的亲戚、原四川巡抚田仰接替路振飞的决定后,淮安士绅曾上书为路振飞辩护.路振飞本人则请求辞官三年为父母守孝.但直到七月初,他仍在淮安地区继续抗击大顺残部.后来,他又为南明的几个政权效力,至死忠于明朝.《明史》,第2844、3103—3104页;顾炎武:《圣安本纪》,第4—5页;文秉:《甲乙事案》,第44页;计六奇:《明季南略》,第80页;谈迁:《国榷》,第6103页.藩镇亦指"藩屏".关于这个词在唐代的含义,请参阅柳宗元:《封建论》,第36—40页.
①刘约瑟:《史可法和满洲入侵时中国的社会政治》,第76—77页.
②文秉:《甲乙事案》,第44—45页.
③黎杰:《明史》,第198—199页;顾苓:《金陵野钞》,第7—8页.
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史可法的阶级性十分强调.
①《明史》,第3070页.四镇总兵中有人通过控制盐商来经营盐业.他们还设立关卡,对过往的货物征收关税.应廷吉:《青磷屑》第二卷,第8页.
②刘约瑟:《史可法和满洲入侵时中国的社会政治》,第79页.
③同上书,第81—82页;李清:《三垣笔记》下,第1页.
④文秉:《甲乙事案》,第54页;又见计六奇:《明季南略》,第71页.顾炎武将此事系于7月25日,大概是南京收到此疏的日期.顾炎武:《圣安本纪》,第7页.
⑤"上借此以为羁糜之术,下受之而无感励之志,胥失之矣."文秉:《甲乙事案》,第45页;又见计六奇:《明季南略》,第71页.
⑥谢国桢:《南明史略》,第66页;又见克劳福德:《阮大铖传》,第62页.
①谢国桢:《南明史略》,第50页.
②文秉:《甲乙事案》,第54页.
③文秉:《甲乙事案》,第48页.6月16日以前,路振飞的军队曾与刘泽清的军队交战,试图阻止他们劫掠这一地区.路振飞率军撤离后,刘泽清的军队立刻开进了淮安.计六奇:《明季南略》,第64页.
④文秉:《甲乙事案》,第39页;又见谈迁:《国榷》,第6097页.
⑤文秉:《甲乙事案》,第35页.
⑥计六奇:《明季南略》,第66—71页;顾炎武:《圣安本纪》,第2—3页;文秉:《甲乙事案》,第35—36页;《明史》,第3066页.
①这位士绅名叫郑元勋,进士出身,其兄郑元化是一位富商.这场哗变是守备马鸣挑起的.谈迁:《国榷》,第6104页;何绍基编:《安徽通志》,第2335页(第二○四卷,第13页);文秉:《甲乙事案》,第43页;查继佐:《国寿录》,第138页.
②文秉:《甲乙事案》,第39页.万元吉是南昌人,1625年进士,杨嗣昌的门生.后在唐王政府中官至兵部侍郎,负责湖广和江西的军务.他的军队未经抵抗就将吉安拱手让与清军,但他本人却壮烈地战死在赣州.《明史》,第3121—3122页.
③文秉:《甲乙事案》,第39页.
④周时雍:《兴朝治略》第二卷,第8页.高弘图也在史可法的奏折上署了名.让马士英去江北,看来是合乎逻辑的选择,因为原先邀请高杰进入这一地区的就是他.当赵之龙和袁继咸上疏支持派马士英前往江北时,弘光帝回答说:"其如不肯去何?今史先生愿去."李清:《三垣笔记》下,第1页;袁继咸:《浔阳记事》,第6页.
①《明史》,第3494页.
②这一由几位生员联名的奏章,承认淮扬是江南的门户,但又力陈朝廷是天下之本.若史可法留在南京,江南便可保持稳定,已在百姓中唤起的收复北土的希望也将逐步实现.但若让史可法离开南京,成功的机会就会丧失."此江南士民所以奔走号呼,不能不伏阙哀吁者也".引自谢国桢:《南明史略》,第53页.然而,史可法却把亲临江北看作是准备北伐的第一步.杨德恩:《史可法年谱》,第58—59页.
③顾炎武:《圣安本纪》,第3—5页;计六奇:《明季南略》,第58页;谈迁:《国榷》,第6095、6106页.史可法实际离开南京是在6月22日,有些史料则记为6月23日或24日.姚家积:《明季遗闻》,第92页.史可法临行前,含泪对祁彪佳说,他所以北上,是为了报答已故的崇祯帝之恩.祁彪佳:《甲乙日历》,第29页.据《明史》记载,史可法似乎是被马士英逼迫离开南京的.这反映了当时"正人君子"的观点.他们认为,马土英策划了一次将史可法逐出朝廷的政变.《明史》,第3494页.其中最极端的说法是史可法因受到马士英的讹诈而离开南京.马士英威胁史可法说要将其详举福王劣迹的信交给福王.也有的史料记载说,史可法曾要求马士英归还此信,马士英虽照办了,但抄写了副本.史可法可能对此事深怀疑惧,害怕被指控犯有大不敬罪.为自己的安全计,他决定离开朝廷.袁继咸:《浔阳记事》,第5页;刘约瑟:《史可法和满洲入侵时中国的社会政治》,第62—63页(但李清:《三垣笔记》下,第7页,载福王对支持过潞王的大臣是相当宽容的).谈迁提出一种似乎更有道理的解释,即史可法认为他在淮安的出现将会推进南明军事计划的实现,因而自愿承担了这一重任.这也是本书所采纳的观点.谈迁:《国榷》,第6100页;又见文秉:《甲乙事案》,第45页;刘约瑟:《史可法和满洲入侵时中国的社会政治》,第74页.史可法也许还考虑到应当离开刚刚度过皇位继承危机的朝廷,因为他担心自己与马士英的矛盾会引起党争.当他动身去扬州时,曾上疏弘光帝,疏中赞扬了马士英,并特别提到在弘光帝登基的过程中,马士英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刘约瑟:《史可法和满洲入侵时中国的社会政治》,第67页.
①谢国桢:《南明史略》,第67页;《明史》,第3058页;文秉:《甲乙事案》,第53页.据一条史料记载,史可法为摆脱高杰的软禁,不得不扮成一名道士.克劳福德:《阮大铖传》,第63页.
②黄得功还打算护送其族人黄蜚,此人已从淮安抵达江边,担心高杰会在途中打劫其船队.顾苓:《金陵野钞》,第7页;斯特鲁弗:私人通信.
③文秉:《甲乙事案》,第43页;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348页.史可法在竭力恢复扬州地区的秩序时,得到祁彪佳(1602—1646)的大力帮助.祁彪佳是绍兴著名藏书家的后代,曾任苏州和淞江巡抚.南京失陷后,他投河自尽.1776年被追赠官爵谥号.他的儿子也有两人是南明忠臣.
--------------------------------------------------------------------------------------------------
第五节 党争复起(第五章南京政权)
史可法亲临扬州,稳定了忠于南明的大臣们在军事上的地位;但他过早离开朝廷却加速了一场政治危机的到来.因为史可法不在朝中,所谓"正人君子"便缺少一位足以同马士英及勋贵集团抗衡的强有力的人物.①自从北京的高级官员纷纷涌入南京以来,大批东林党和复社成员也在北京陷落后云集南京.②其中不少人,包括原来在崇祯时受到排挤的官员,此时颇受人们的欢迎,并被授以高位.③在弘光皇帝的五位大学士中,至少有两人——张慎言和姜曰广——是众所周知的东林党人.④两位左都御史徐石麒和刘宗周也明显地属于"正人君子"一党:前者曾因支持黄道周而受到魏忠贤的指控;后者的名字即是东林党和复社成员所追求的刚正不阿精神的象征.⑤实际上,刘宗周接受弘光朝廷的职位,将意味着对朝廷贤明的认可,并进而证实其权威的合法性.但当弘光帝登基之后,这位思想家决定不在朝为官.6月23日,他回绝了弘光帝请他出任左都御史的任命,返回了绍兴老家.①7月11日,大概是在得知皇帝不允许其推辞之后,他又离开了家乡来到杭州.他三次上疏,不指名地谴责了皇帝周围的一些大臣.而后,来到南京东面的丹阳,等待皇帝对其奏疏的答复.②就在这一时期,他为自己取号为"草莽孤臣",以此表明对已故皇帝而不是对建立南明的当今皇帝的忠诚,③这一举动,很容易被马士英以"妄自尊大"的罪名加以指责,甚至可以因其不愿到弘光朝廷作官,而被指责为大不敬.刘宗周这种除非皇上接受其建议,否则不愿入朝为官的态度,可以被视为对马士英或弘光帝本人的傲慢不恭,但对那些将其奉为楷模的"正人君子"来说,却有着重大象征意义.④
除了刘宗周、徐石麟等元老象征着东林党势力外,还有一批年轻文人代表复社势力.这些年轻文人虽然比严肃的东林党人更富有浪漫色彩,但他们十分崇敬刘宗周.其中许多人,如著名作家、《桃花扇》中所描述的风流才子侯方域,在北京陷落前一两年就来到了南京,躲避家乡的战乱.①1642年,侯方域的家乡河南受到李自成的威胁,其父侯恂奉命前往镇压②,但未能成功.③于是侯氏家族迁出农民军活动的区域.侯方域本人则决定跟随众人前往南京避难,并希望在南京能与在北京结识的文人重聚.④
侯方域的愿望实现了.他一到南京,就将著名的"四公子"重新聚合在一起,其中包括侯方域本人和方以智、冒襄、陈贞慧.虽然时间短暂,但他重新领略了秦淮河畔的烟花风情,那里灯红酒绿,歌舞不休,与南京城外的兵荒马乱的情形判若两个世界,⑤时间在这里停滞了,那令人难忘的美好的一瞬,后被剧作家孔尚任如此绝妙地捕捉住了,他让侯方域唱道:
齐梁词赋,
陈隋花柳,
日日芳情迤逗.
青衫偎倚,
今番小杜扬州.
寻思描黛,
指点吹箫,
从此春入手.
秀才渴病急须救,
偏是斜阳迟下楼,
刚饮得一杯酒.①
但这美好的时光,很快就因北京的陷落而结束了.由于皇位继承权之争的爆发及马士英率其船队直逼南京——过去的政治斗争似乎突然间死灰复燃.由于史可法已离开朝廷,"正人君子"们便将希望寄托在侯方域身上.侯方域之父与总兵左良玉的关系十分密切,而左良玉是这些人可能得到的唯一的军事援助者.①
左良玉是当时最强大的军阀之一.②他的5万正规军及投降后被收编的农民军,控制了湖广地区.③这支军队虽因纪律涣散而臭名昭著,但仍是抵挡张献忠的有效屏障.张献忠当时已横扫四川,随时可能顺江而下进攻江南.④所以弘光帝登基后首先采取的行动之一便是尽力争取左良玉效忠南明.弘光帝封左良玉为"侯",任命他所信任的、与东林党有联系的文官袁继咸为湖广总督.⑤袁继咸致书左良玉,劝其效忠南明政权,并率军构成一道抵御张献忠东进的防线.①
当时,左良玉满足于留在湖广而无心干预朝中政事.所以,东林党和复社无法取得军队的支持.他们别无选择,只好使出他们最拿手的政治手段:通过对官吏的铨选和品评来控制文官.大学士、东林党人张慎言已是吏部尚书;另一位东林党人,兵部左侍郎解学龙又推荐黄道周作吏部左侍郎,与张慎言呼应.②通过这一任命,东林党人掌握了人事大权.于是,他们立即着手将其支持者安插于要职.例如:解学龙提议让黄道周的最重要的政治盟友叶廷秀任户部主事.③
马士英迅速行动起来,对东林党人试图占据政府重要职位的努力进行反击.他阻挠对叶廷秀的任命,提议召勋臣刘孔昭入阁,使之成为第六位大学士,从而转变朝廷最高层权力分配的现状.由于刘孔昭非科举出身,又由于勋臣担任大学士从无先例,吏部尚书张慎言轻而易举地否定了这一任命.④刘孔昭大怒,立即作出反应,推荐马士英为大学士,并立刻得到皇帝的批准.⑤1644年6月27日早朝时,刘孔昭又在勋臣赵之龙支持下,当着皇帝的面,对张慎言进行突然袭击.他指责张慎言拒绝任用勋臣武将,而以推荐吴甡、郑三俊等勾结李自成的罪臣为官的方式图谋反叛.他还指责张慎言利用吏部的任免之权,在朝中安插亲信,而被安插者又都与东林党过往甚密.最后,这位勋臣对张慎言进行了人身攻击,叫骂道:"排斥武臣,结党行私,非杀此老奸不可".①
6月27日的廷争暴发后,张慎言及五位大学士中的高弘图和姜曰广两人立即提出辞职.弘光帝接受了张慎言的辞呈.于是,张慎言离开了朝廷.②高弘图与姜曰广的辞呈没有得到批准.皇帝试图以国家面临的危难及他们在朝中的重要地位来说服他们.对此,高弘图虽毕恭毕敬,但仍坚持己见.他解释说,不是为一点小事辞官,而是反对如此不公地对待张慎言.因为正是张慎言任用了像刘宗周、黄道周这样的正直之士.高弘图还抨击了朝廷选官制度的混乱.他认为,任免政府的高级官员,尤其是大学士应按先帝旧制进行,由九卿会议决定,而不能由一二人专权.③
高弘图所要求恢复的是一种集体协商的选官制度,即由皇帝召集朝廷大臣对被选人的优缺点进行评议,而后再决定任用与否.这是崇祯以前的制度,后来因为党争被崇祯废除了.④如今,新皇帝已经登基,高弘图及其他正人君子的领袖们希望恢复过去的制度,并企望由此恢复朝廷大臣的权力,摆脱由皇帝和权臣议定任免大臣的选官方法.这种方法虽有利于皇帝和权臣,却势必削弱六部言官及内阁的权力.另一方面,马士英则主张进一步强化皇帝和权臣对官吏的任免权.在同高弘图辩论时,马士英强调用个别官员的例子责怪整个朝廷是不恰当的,也是不公正的.高弘图反驳说,公开评议的选官制度是公道的:经过群臣会议推荐不更光明吗?①表面上双方争论的是选官公正与否的问题,实际上,问题的焦点在于究竟实行什么样的选官制度.②
马士英坚持主张废除经九卿评议选任大臣的制度是有目的的.他希望他的老朋友和支持者阮大铖进入南明政府;他又深知要实现这一不得人心的甚至荒谬的任命,必须避开廷议,而直接取得皇帝的诏令.③
阮大铖自"南都防乱公揭"传出后,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他闭门不出,对那些轻蔑地摒弃他的人恨之入骨.④农民军攻占北京和南明政权建立,对他来说,似乎是一次政治机会——因为一些反对过他的复社成员投降过大顺,这使复社的声誉受到损害.同时,他的好友马士英又成为南明政权中的重要人物.于是,阮大铖奏上一道很长的"孤忠被陷之由疏",表示愿为弘光帝效忠.疏中声称,他曾私下劝阻其他人追随魏忠贤,后来仅在1624年的很短一段时间内,与逆党魏忠贤共事.⑤此后他虽然得到一个官职,但只干了70天就隐居回乡了.在这孤傲、寂寞的放逐生活中,他又遭到东林党和复社的恶毒诽谤.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这是阮大铖打动福王的最重要的一点)正是这些曾攻击他与一位皇帝宠臣勾结的人,竟为实际上杀死了皇帝的叛贼效力.换句话说,许多过去的东林党人和复社成员成了为李自成服务的"伪官".阮大铖质问道:究竟谁是真正的忠臣?是站在弘光帝立场上的他,还是那些"贰臣"?①
这道奏疏最初在反对阮大铖的官员中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因为这些官员一直在南京任职,从未考虑过要对北京的同僚加以区别.但在1644年7月9日马士英提名阮大铖任兵部右侍郎时,吕大器上疏怒斥:
先帝血肉未寒,爰书凛若日星,而士英悍然不顾,请用大铖.不惟视吏部如刍狗,抑且视陛下为弁髦.②
从7月12日到7月20日,其他官员的奏章也雪片般地飞来,群起攻击阮大铖并抨击这项提名.③陈子龙——其父与马士英于1619年同时通过会试——甚至亲自登门劝马士英撤回这项提议.他认为,阮大铖入朝,会使17世纪20年代的党争重演.④姜曰广和高弘图对阮大铖入朝也强烈反对.⑤但马士英及其同党并未退缩.刘泽清从其驻地上疏弹劾吕大器"图谋不轨",以此迫其辞职.①朝中,姜曰广和高弘图则不再参加内阁议政,并随即一起辞职.②由于这些人离开了朝廷,某些重要官员又被收买,马士英终于在9月30日成功地得到了皇上的诏令,直接任命阮大铖为兵部添注侍郎.③
第五节完
--------------------------------------------------------------------------------------------------
①用文秉的话说:"刘孔昭无所畏."文秉:《甲乙事案》,第45页.
②南京是明朝的陪都.见盖拉德:《南京今昔》,第206页.
③为取得云集南京士大夫的支持,弘光帝下令,凡被放逐或被迫致仕的官员皆恢复其原来的品秩,其中三品以下者可酌情授官.顾炎武:《圣安本纪》,第4页.
④张慎言最初曾举荐赵南星为官并弹劾冯铨,1625年,张慎言又遭到冯铨的弹劾,并一度被放逐.1628年崇祯帝即位时,他官复原职,又先后出任工部侍郎、南京户部尚书和吏部尚书.《明史》,第3089—3090页.高弘图也曾因攻击魏忠贤而被迫辞官,并和张慎言一样,在崇祯时得以官复原职.高弘图不是真正的东林党人——过去有人这样攻击他——但仍被视为对东林党抱有同情的人.同上书,第3080页.姜曰广也曾因交结东林党人被魏忠贤革职.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143页.
⑤《明史》,第3090页.刘宗周颇具盛名的原因之一在于他是著名的思想家.1621年,这位浙江绍兴人刚刚就任礼部仪制主事时,就上疏弹劾魏忠贤和臭名昭著的客氏.这又使他在东林党人中赢得了极大的声誉.他的声望极高,所以尽管他是宦官势力的劲敌,却未遭到诋毁惩罚,1623年仍被拜为太仆少卿.此后不久,他因病致仕,回到绍兴附近的蕺山讲学.他的学生中有许多后来成为名人,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宗羲.1629年,刘宗周重返仕途,被任命为顺天府尹.不久,又回到绍兴,在山阴县的石匮书院讲学.1636年出任崇祯朝的工部左侍郎.1642年,正是复社鼎盛之时,刘宗周升任左都御史.同年,因反对任命传教士汤若望为官而被革职.1644年,李自成攻打北京时,他回到浙江.杭州巡抚对其"兴兵勤王"的强烈要求置之不理,所以,年已67岁高龄的刘宗周便召集杭州士绅领袖,相约自募义兵.此后不久,崇祯殉国的消息传到南方.救援北京虽为时已晚,组建义兵以保卫南方仍是必要的.于是,刘宗周返回杭州,继续致力于战备之事.姚名达:《刘宗周年谱》,第318—319页;温睿临:《南疆绎史》,第155—158页;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532—533页.
①6月14日,福王作为监国,起用刘宗周,官复原职.刘宗周在杭州接到任命的时间大概是6月22日.刘宗周拒绝了任命并于6月24日返回绍兴.姚名达:《刘宗周年谱》,第319页;斯特鲁弗:私人通信.
②姚名达:《刘宗周年谱》,第319—320页.
③此疏在他的朋友中传看,疏中指出导致明王朝衰亡的四条弊政:专任刑罚,破坏了统治艺术;朋党相争,使人才流散,得不到重用;过分奢侈,挫伤了将士之心;官员腐败,毁了百姓的希望.
④姚名达:《刘宗周年谱》,第320—321页.
①侯方域在北京时被誉为少年名士.1633年其父任户部尚书时,侯方域已被视为文章高手,常有人赞扬他重振韩愈文风.侯方域是倪元璐的门生,因在试卷中用字犯讳,没有步入常规仕途.但他结识了许多青年士子,1640年在其家乡商邱创建了"雪苑社",被认为是复社的分社.侯方域:《壮悔堂集·壮悔堂文集》第二卷,第6页.该社又称"雪园社".
②侯恂曾是东林党成员.魏忠贤专权期间辞官还乡.侯方域:《壮悔堂集·壮悔堂文集》第二卷,第1页;刘得昌等:《商邱县志》第八卷,第30页;谢国桢:《南明史略》,第64—65页.
③侯恂战败后,先率众向南撤至河南南部,后又北上,进入山东曹州,寻求刘泽清的保护.但其部下与惨遭战乱之害的当地百姓发生冲突,侯恂遂于1643年被劾入狱.李自成进京后,将其释放,并以刑罚相逼,迫其同意出任大顺政府尚书之职.谈迁:《国榷》,第6060页;德·弗格斯:《中原的起义:明清之际的河南》,第22页;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291—292页.
④侯方域:《壮悔堂集·壮悔堂文集·序》,第2页
⑤"方明季启、祯之间,逆阉魏忠贤徒党与正人君子各立门户,而一时才俊雄杰之士身不在位.奋然为天下持大义者,有四公于."侯方域:《壮悔堂集·壮悔堂文集》第二章,第1页(此段引文出自《壮悔堂文集·侯朝宗公子传》中,胡介祉撰文——译者).侯方城于1639年乡试中举后,又前往北京参加1640年的会试,当时其父侯恂国任湖广总督作战失利而被劾入狱.方以智则通过了这次会试,进士及第(他表面上说无心功名,却暗中应试),随后,他回到南方.南明政权建立后,方以智也想参加,但发现自己因与复社有染而颇受猜忌.事实证明,阮大铖一旦复出,对复社成员将十分不利.彼得森:《苦果:方以智与思想变迁的动力》,第61—62页;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323页.陈贞慧也试图加入南京政权,由于他与周镳过往甚密,又曾参预起草反对阮大铖的"南都防乱公揭",所以于1644年10月14日被投入监狱.后被释放.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83页.冒襄于1644年5月下旬在家乡如皋得知北京陷落,虽然当地士绅纷纷离开了如皋(位于长江北岸,离江岸约35公里处,与江阴相对),但冒襄及其家属,包括他的爱妾董小宛却留下未走,直到听说当地驻军即将哗变时他们才离开.在南下长江的旅途中,他们几乎落入当地土匪手中,后来在一位朋友家中避难又险遭袭击.他们丢失或花费了大部分家资,好歹还是活着返回了如皋.冒辟疆:《董小宛回忆录》,第66—74页.
①孔尚任:《桃花扇》,第51页.《桃花扇》之所以能抓住南明倾覆悲剧中的浪漫("销魂")的题材,是因为孔尚任在17世纪80年代后期曾奉命前往淮扬一带治水,其间他得以同与侯方域同时代的人冒襄、龚贤、费密以及其他人交谈.《桃花扇》完成于1699年,张春树、骆雪伦:《孔尚任与〈桃花扇〉》,第309页.
①侯恂曾为左良王被劾贪污军饷一事辩护,于是被视为能驾驭这位粗鲁将领的为数不多的文官之一.刘得昌等:《商邱县志》第八卷,第30—31页.
②左良玉是山东人,行武出身,没受过任何正规教育.初于辽东从军,17世纪30年代,率军镇压河南、安徽农民军主力时,声名大振.1644年,他与张献忠多次交锋,并屡屡获胜.这位明将后被封为"宁南伯".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761页.
③谢国桢指出左良玉手下有80万大军,但这一数字很难令人相信.谢国桢:《南明史略》,第65页.比较可靠的估计见斯特鲁弗:《南明》,第8页.左良玉手下最著名的农民军降将是马进忠,有关他的最早记载是1637年他在河南中部之南阳的活动.他曾一度与张献忠联合,攻打中原北部,1639年降明,1643年归左良玉部.《明史》,第2950、2955、2957、3064—3065、3145页.
④弘光帝确曾指派官员去攻打四川境内的张献忠.张献忠入川时,一直闲居于四川老家的原礼部右侍郎王应熊被任命为督师.王应熊又将被劾之后也一直家居的原宁夏榆林右参政樊一蘅召来相助.但实际上他们两人对保卫四川都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相反,一位名叫马乾的知州召集起乡绅,自称摄巡抚.王应熊和樊一蘅一面指责马乾,一面却被迫逃到遵义,继而又躲进深山,最后败死其间.南京政府便承认了马乾的巡抚身份.清军杀死张献忠后不久,马乾收复了成都和重庆.他自己后来也为抗击清军而战死在重庆.《明史》,第2865、3132—3133、3319页.
⑤袁继咸,江西人,是一位出色的文官.1636年,因魏忠贤同党诬其受贿而下狱.后经太学生群起请愿而获释.1640年任湖广参议时,因未能阻挡张献忠对襄阳的进攻而被流放.其后经吴甡推荐,朝廷又将他召回,授江西、湖北、应天、安庆右佥都御史,驻九江.就在那时,他与左良玉结下了友情.袁继咸:《浔阳记事》,第1—4页;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948—949页.
①尽管皇上亲自相请,左良玉仍拒绝加入弘光政权.所以袁继咸致书左良玉,提出了上述要求.李清:《三垣笔记》下,第2页.
②解学龙,扬州人.1625年作为东林党人被弹劾.崇祯即位后将他召回,但不久,又因他支持黄道周而将其投入监狱.弘光帝登基后,他同许多政治犯一道应邀参政.后来,他被马士英革职除名,回乡后,死于扬州大屠杀.《明史》,第3090—3092页.
③叶廷秀(1625年进士)在北京时官至户部主事,曾经上疏,为卷入早期党争的黄道周鸣冤,并因此被贬放福建,直到北京陷落前夕才被重新召回.后来,任唐王政府中的兵部左佥都御史.南明政权灭亡后,他出家为僧.《明史》,第2892—2893页(《明史》中记其在弘光政权中任佥都御史——译者).
④谢国桢:《南明史略》,第60页;刘约瑟:《史可法》,第62页.
⑤斯特鲁弗:《南明》,第10页.
①谢国桢:《南明史略》,第60页.皇上及在场的大臣都大为震惊,遂取消了当日的其他议程.文秉:《甲乙事案》,第46页;顾苓;《金陵野钞》,第8页.
②张慎言的辞呈于7月13日获准.由于家乡山西已被农民军占领,他无法返回,只能客居安徽,后来病死在那里.谈迁:《国榷》,第6113—6114页;《明史》,第3090页;文秉:《甲乙事案》,第53页.
③计六奇:《明季南略》,第85页;文秉:《甲乙事案》,第47页.张慎言曾反对马士英竟召阮大铖身着官服入朝.
④斯特鲁弗:《南明》,第13页;贺凯:《明朝的监察制度》,第209—210页.
①谢国桢:《南明史略》,第60页.
②文秉:《甲乙事案》,第50、54页.斯特鲁弗指出"正人君子"集团出于党争的目的,利用选官制度中的缺陷,排挤政敌(斯特鲁弗:私人通信).
③黎杰:《明史》,第199页;顾苓:《金陵野钞》,第10页;斯特鲁弗:《南明》,第12页.马士英因阮大铖曾向周延儒说情,让自己出任凤阳总督,故极力荐举阮大铖入朝.
④温睿临:《南疆绎史》,第711—712页.
⑤李清:《三垣笔记》下,第2页.
①文秉:《甲乙事案》,第51—52页.马士英也持同样观点.7月12日他上疏称:"魏忠贤之道非闯贼可比."计六奇:《明季南略》,第86页.
②《南明野史》,引自克劳福德:《阮大铖传》,第65页.马士英举荐阮大铖的日期有几种不同的说法:7月9日、10日、12日、13日等等.姚家积:《明季遗闻考补》,第93页.阮大铖实际上于7月11日入朝.谈迁:《国榷》,第6113页.
③计六奇:《明季南略》,第86—88页;顾炎武:《圣安本纪》,第6页;谈迁:《国榷》,第6116—6117页.其中,最为直言不讳的是罗万象、尹民兴和左光先.左光先是东林党殉难者左光斗之弟,后来被阮大铖逮捕并短期监禁.《明史》,第2777页.当时一份较典型的奏章评论说(御史詹兆恒语):"忽召见大铖,还以冠带,岂不上伤在天之灵,下短忠义之气."引自黎杰:《明史》,第200页.类似例子见《明史》,第960、3087、3318—3319页.
④艾维四:《晚明士大夫陈子龙》,第131—132页.
⑤斯特鲁弗:《南明》,第16—17页.
①计六奇:《明季南略》,第7页.吕大器(此时被公开指责为不赞成拥立福王的人)于7月30日辞职.后被唐王请出,任兵部尚书和大学士.但他尚未到任,唐王政权就垮台了.于是,吕大器又前往广东,拥立永历为监国.后来病死于广东.《明史》,第3132页;斯特鲁弗:《南明》,第14页.
②姜曰广于10月9日辞职.谈迁:《国榷》,第6146页;又见文秉:《甲乙事案》,第48页.姜曰广后在金声桓手下任职,1649年因抗清失败而自杀.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144页.高弘图要求去监管漕运,但却命他回内阁供职.1644年11月4日他终于辞职,由于无法返回山东老家,只好留居南京一带.南京降清后,他在一座破庙中悬梁自尽.谈迁:《国榷》,第6110—6111页;计六奇:《明季南略》,第144页,《明史》,第3081页.
③计六奇:《明季南略》,第12页;克劳福德:《阮大铖传》,第41—42页;斯特鲁弗:《南明》,第13页.人们指责钱谦益,为了换取马士英让其继续任礼部尚书而支持对阮大铖的任命.邓尔麟:《嘉定忠臣》,第251页.
--------------------------------------------------------------------------------------------------
第六节 收复失地论和治国之道(第五章南京政权)
如此激烈地反对阮大铖的原因之一,是正人君子们担心阮大铖在兵部任职——特别是吕大器离开兵部之后——将意味着放弃收复华北的战略而采取"偏安"南方的主张.④因为,马士英和阮大铖都主张实行与北方敌对政权和平共处的政策,实际上是满足于采取南宋王朝在女真人入主中原分裂中国时所采取的那种办法.⑤
马士英当然希望将南明的统治扩大到长江流域以外地区.弘光帝即位不久,马士英就上了一道密折,提出"开国大计",建议与北方豪杰之士建立广泛的联盟.①但实际上这仅仅意味着重新确认诸如长期驻守战略要地汉中的赵光远等将领的职务,或承认张缙彦那样的乡绅的权力.后者曾任兵部尚书,后来回到河南老家组织"义勇",镇压当地农民军.②马士英的这一举动并不意味着他打算组织乡兵,并以此作为从大顺余部或清人手中夺回北方的计划中的一环.河南的情况就清楚地表明,实际上马士英不愿批准任命豫北那些志在收复失土的豪强们.这些豪强仍据守着自己的寨子.③
河南当时势力最大的豪强是刘洪起,最初他和自己的四个兄弟控制了位于河南东南部汝宁府的盐井.通过与左良玉结盟,他又将势力扩大到豫北.1643年,明朝政府授予他副将职衔,并任命他为西平副总兵,从而承认了他的权威.
平西寨副将刘洪起,勇而好义,屡杀贼有功.(河南)诸帅中独洪起欲效忠.洪起拥兵数万,诸小寨悉归之.洪起尝官副总兵.①
就其本身而言,刘洪起不会投身于收复失地的事业,只是受到浙江冒险家陈潜夫(1636年举人)的影响才被卷入.开封在被李自成围困期间曾遭到洪水袭击.在这之后,陈潜夫来到开封,试图恢复这一地区的安宁.他将总部设在杞县,招纳了许多逃离开封的官吏,自己组建了一个相当于府一级的机构,但与此同时,李自成任命的"伪"巡抚梁启隆接管了破败的开封城,管辖河南.梁启隆的主要任务是控制那些经常下乡劫掠的军纪废弛的军队.但他的努力不见成效.陈潜夫被迫率其3000部属迁至西平寨.就在那里,他与刘洪起及其1万人马结成联盟.北京被大顺军攻陷的消息传到西平后,他们二人集中兵力将梁启隆赶出开封,迫其退到黄河以北.直到李自成被清军逐出北京之后,他们才回到自己的根据地.如今,听说明朝新政权已在南京建立,陈潜夫立刻表示他和刘洪起将忠于南明,并愿以西平为根据地,为明朝而战.在给弘光帝的奏疏中,陈潜夫极力主张南明军队坚守山东、河南,寸土必争.他说,河南有寨数百,可联成一片,并向弘光帝保证,明军可以通过他们的防区北上伐清.②
马士英根本不赞成这些计划,弘光帝任陈潜夫为河南巡按御史,并任刘洪起为总兵,这都不合马士英的意愿.①但对"正人君子"们来说,陈潜夫和刘洪起都是豪杰之士;他们希望在百姓强烈要求收复中原的热潮中,动员起更多的地方豪绅.正如史可法在南京首次商讨国策时所指出的,明朝臣民不能以"江南片席地,俨然自足",而是需要更大胆的战略,"亟召天下名流,以收人心."②史可法牢记南宋的教训,主张"必须能战,而后能守".他与当时的应天巡抚左懋第一样,认为"从来守江南者必战于江北".③
史可法告诉弘光帝,历史证明只有守住江北才能保住江南.这也反映了史可法所期望的仅仅是保住南京而不是收复北方.对此,刘宗周、陈子龙等人都不十分满意.④素孚众望的刘宗周支持明军分两路出击的建议:一路向东进入淮河流域攻取徐州,另一路向西进入安徽攻取襄阳.⑤当时在兵部任职、参预负责南京防务的陈子龙,恳求弘光帝召见刘宗周,令其陈述招纳"天下贤者",共图"复明"的计划.⑥
陈子龙自己也直接向弘光帝提出很多建议,如:"布置两淮之策,以为奠安南服之本."⑦其中包括在南京驻军内组建精锐的"标兵",以及征募新军,精选将领,令将领在其辖区内自行召募义勇等.①同其前辈戚继光和远在其后的曾国藩一样,陈子龙希望建立一支"子弟兵",用儒家的道德精神激励他们,并模仿诸葛亮的作法将他们编成各具特色的小队.②这一计划意在稳定华中和华南的局势;但真正关键的步骤是让福王听取聚集在江南,主张北伐的"众贤"的意见.陈子龙强调说,弘光帝为"诸逆"所隔,因而听不到"众贤"的意见.他以历史的教训告诫弘光帝:"先朝致乱之由,在于上下相猜,朋党互角".反之,弘光帝若能冲破内廷的封锁,征询公众的意见,便会明白以御驾亲征来唤起天下"豪杰"的时刻已经到来.①
毫无疑问,1644年夏,陈子龙及其周围的人曾确信,大胆的北伐将会扭转历史潮流.②弘光帝若能像后汉光武帝或唐肃宗那样,放弃宫中的享乐,亲自率师北征,必将无往而不胜.陈子龙坚持认为,历史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公众的激情.在这决定性的紧要关头,百姓的情绪正处在混乱之中:可能转向这边,也可能转向那边.
今者人情泄沓,不异升平,从无有哭神州之陆沉,念中原之榛莽者.臣瞻拜诸陵,依依北望,不知十二陵尚能无恙否.而先帝、先后之梓宫何在?③
陈子龙主张必须抓住这一时机.山东、河北"义旗云集,咸拭目以望王师."机不可失,"臣恐天下知朝廷不足恃,不折而归敌,则豪杰皆有自王之心矣."①
陈子龙对江南百姓是否有能力组织起强大的地方自卫系统,心中颇有疑虑.以一种地缘政治决定论(此种理论被后来的王夫之充分发挥)为依据,陈子龙认为,由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商业化,当地百姓主要聚居在集镇,难以同近邻发展互相关系.此外,由于南方的农活十分繁重,百姓无暇习武,事实上也没有马匹、兵器或骑马操练的余力.他承认局势的发展会迫使江南缙绅组建乡兵,但又担心这些乡兵会像以往那样退化为治安组织.陈子龙的结论是:"故曰,欲为江南兴乡兵者,妄也."但北方的情况完全不同,地理环境使人们息息相通,有较强的村社传统.人们聚居在不同于血亲组织的村庄中,从而形成了很强的互助和村防习惯.此外,他们习惯骑马,极容易组织起自卫的乡兵.②陈子龙希望,一旦弘光帝答应出师北伐,拥有乡兵的北方豪杰便会受到鼓舞,起而支持南京政权.③
这也是其他主张北伐者的希望.敢于直言的湖南籍官员,刘宗周的弟子章正宸也曾就此问题上疏弘光帝.他认为,一旦皇帝离京北征,很多"营寨相连"的豪杰便会群起响应,协助收复中原.④可见,陈子龙等人对发动各类地方领袖支持和积极参预收复失地寄予极大的希望,而这些地方领袖正是在明朝末年、朝廷日趋衰落之时乘机扩大了自己的实力的.早在1643年就曾上疏崇祯帝建议在全国组建乡兵的举人何刚认为,唤起地方领袖可使南明政府充分利用早已遍布全国的乡兵组织.⑤如今正渴望加入弘光政权的何刚,呼吁勤俭治国,以便使政府有财力酬劳地方豪杰,并为其部属提供军饷和赏金,以此赢得这些亡命之徒对北伐的支持.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