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洪业(免费典藏版)

_26 魏斐德(清)
②兰德彰:《顾嗣立〈元诗选〉与17世纪的忠君思想》,第22页.
③这一客观记述其历史的要求是17世纪40年代庄廷■编纂明史的主要动机.然而,这部私修的《明史纪略》因使用明朝正朔和直呼清朝先帝之名而过多地表现出对明朝的忠诚.结果,1663年,编者与出版者共有70人被杀,其家属被发配东北为奴.奥克斯南:《鳌拜摄政时期的政策与制度》,第281—282页.
④这次特科考试是1678年2月宣布的,此时"三藩之乱"已经爆发,康熙帝试图通过它来阻止旧明遗臣投奔吴三桂.其举行是在1679年4月,应试者共有152人,中举者50人.其中80%(40人)来自浙江和江南.这或许是唯一公正的考试.《南疆绎史》的作者温睿临认为,明朝忠臣子孙的这次成功是上天报偿为明朝殉难者的一种方式.斯特鲁弗:《传统中国社会中史学的作用》,第41页;凯斯勒:《康熙》,第158页;米勒:《派系斗争和清朝的政治整合》,第97页;斯特鲁弗:《矛盾心理与行动》,第328、329页,及其《康熙时期徐氏兄弟和学者们的半官方资助》;威尔海姆:《1679年的"博学鸿儒"科》.1680年,黄宗羲致书于刚刚被任命为明史馆监修的大学士徐元文,要求为他的儿子在史馆中谋一职位.狄百瑞:《帝国的蓝图:黄宗羲》,第44页.
①实际上,1679年的特科考试恰好是在招揽下一代学者的时候举行的,因而为编修《明史》提供了一批史学家.这些参与编修《明史》的人在清朝入关之初几乎都只有10岁或15岁.斯特鲁弗:《康熙时期的徐氏兄弟和学者们的半官方性资助》,第16—17页.
②编修《明史》为那些因明朝灭亡而心灰意冷的清初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以公开的和分析的方式探讨明朝灭亡原因的机会."《明史》的编修决定性地结束了汉族士绅阶级中重要分子的顽固态度,并恢复了他们对清廷作出的尊重其传统价值观和特权的许诺的信任."凯斯勒:《康熙》,第166页;又见斯特鲁弗:《传统中国社会中史学的作用》,第141、153—154页,及其《矛盾心理与行动》,第336页.
①对具有治国才干的明朝忠臣来说,这种进退两难的矛盾最为尖锐.他们出于对明朝的感情不能接受清朝的官职,但又不能忘怀作为进士所承担的以天下事为己任的义务.对他们来说,自我修养不过是清静无为,除此之外的唯一选择便是学问或"汉学".即使最入迷的学者——像黄宗羲一类的历史学家,或顾炎武一类的文献学家——也肯定对其撰写的著作同其拒绝参与管理的社会之间的差距产生过痛苦的疑虑.当然,这就是他们著述如此之多的原因.关于这一矛盾的透彻研究,见杨成:《幸存者:清初的思想压力》,第2—5页.顾炎武的确想努力将个人为一个王朝效力同为保存一种文明所必需的共同努力区别开来.在《日知录》"论正始风俗"条中他写道:"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引自暮泊:《中国文化与天下观念》第六卷第十期,第9页.于是,顾炎武终于放弃了面对紧要关头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承担起一种共同的义务,即趁全面重建之机,使天下趋于合理.
②这与马克斯·韦伯提出的"英雄道德观"与"常人道德观"的差异十分相似.见玛丽安娜·韦伯:《马克斯·韦伯传》,第382页.当然,以前也有大量这样的例子,即许多官员选择了恪守职责的道德,而抛弃了那种极端的道德.例如:赵孟(1254—1322)是宋朝开国皇帝的后裔,他在宋朝任过职,后来又接受了元朝的官位.有人将他斥为叛徒,然而他正是这样一位高于此类吹毛求疵的伟大政治家.莫特:《元朝儒生的隐退思想》,第236—238页.许衡(1209—1281)据说曾这样为自己与元朝的合作进行辩护:如果他能选择其他方式的话,那么他就不会这样做.据说宋朝忠臣刘因尖刻地回敬道:如果他能选择其他方式的话,那么他就不会以此为荣.兰德彰:《中国的文化主义和根据元代所做的类推》,第358页.无论如何,在13世纪和14世纪由于元朝和明朝的建立,"忠"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同样,17世纪也出现了一场脱离具有宋代理学特征的"非理性的绝对效忠"观念的运动.恪守职责的道德观比容易被接受的千篇一律的史书编纂——特别是清代的史学——更为盛行.兰德彰:《顾嗣立〈元诗选〉》,第29页;又见刘子健:《岳飞与中国忠君传统》,第297页.富于理性的历史学家墨子刻,试图孤立地观察晚清时期出现的一种"趋势",他称这种"趋势"为天下一家的现实主义,并使韦伯受到了启发.他认为,这种"趋势"使更早的"温和的现实主义"得以继续发展,同时中断了"新儒家通过逻辑推理和圣贤的造诣去追求'内心'改造"的运动.墨子刻:《对建立现代中国哲学体系的一些基本看法》,第9页.我认为,这种"趋势"在清初实际表现为抛弃"英雄道德观"而转向"常人道德观",而追求英雄主义的冲动和达到圣贤境界的愿望直到19世纪初公羊学派复兴之时才被重新恢复.关于后一观点,见魏斐德:《历史与意志》,第101—114页.
①格雷:《20世纪中国历史方面的创作》,第195页;麦克莫兰:《爱国者与激进派》,第159页.
②白乐日:《中国传统的政治理论与行政现实》,第43—44页.
③魏斐德:《历史与意志》,第82—86页.关于这点的一个有趣的讨论,见林:《人与思想》,第205—207页.王夫之认为,形而上的道离开具体环境就没有生命力,任何"道"都只是一种有形的"气"之道.他并未将形而上的道归结为纯粹的关系调理模式,因为像"仁"这样一种绝对规范具有超越具体环境的优先权.而"孝"和"忠"一类道德原则的存在,则是由于它们是具体的行为规范.关于王夫之对适应实际的观念和形而上的思考所作的区分,见布莱克:《王夫之哲学思想的性质、思路和表述》,第277—280页.关于王夫之的"调理"概念,见麦克莫兰:《王夫之与新儒家传统》,第438—439页.
①王夫之:《读通鉴论》,第1114页.
②比利特:《王夫之两探》,第156页.
③关于黄宗羲、顾炎武和方以智,彼得森写道:"他们都关心考证.他们都趋向于用考证方法去研究历史.这种方法包含着这样一种意思,即只有抓住伦理学、政治学、地理学、语言学或其他学科具有开拓意义的能动性,才能获得深刻的理解.他们都通过强调历史现象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元性,来证明他们厌恶乃至反对这样一种占支配地位的观点,即存在一种能够、也应当向人们揭示的根本不变的统一性.彼得森:《苦果》,第12页.在我所说的王夫之思想中的"联系论"与清初传统的绘画风格之间也存在着一种有趣的联系.正如高居翰所指出的,传统派通过竭力仿效董其昌来保持元代风格,而董其昌运用的在元代风景画中常见的那种构图法,就是用按规范画法画出的各个部分来构成画面的整体,"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便是构图的基础."高居翰:《清初画界的正统运动》,第174页.高居翰还注意到,对各种规范的局部画法的运用是极有限的.因为,这些局部画法都能在以前的绘画大师的作品中找到渊源,致使传统派的作品在整体上并未离开前人创造的价值,而只是在旧的价值之间寻求新的相互关系.结果是"各个部分的相互作用"如同"巴赫的逃赋格曲一样复杂、正规和抽象."同上书,第176页.这样,我们赞赏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是因为他们作为画家的成熟和技巧的完美,而非他们的独立性.在其早年经历中,他们总结了董其昌画派的构图原理,但到中期"他们全都或多或少地走上了同一条有害的道路,安于墨守成规和创作呆板的千篇一律的风景画".同上书,第171页.
①杜维明:《颜元》,第521页.在艾衲居士的《豆棚闲话》所收集的清初荒诞故事中,满族的征服被描述为上天因汉族人口过分增长而降给中国的一场灾难.一位滑稽的新儒家学者被要求解释满族为什么占领了中国,这位学者在回答时不提满族,而称之为女真和蒙古.他说:"夏商以前,人生极少,故天运多生圣贤,以生养万民.至周家八百年太平以后,人生极多,则暴恶亦多,良善极少.天道恶人之多,故生好杀之人,彼争此战.如生白起,坑赵卒四十万人;柳盗跖横行天下,寿终于家;助金主返江以乱中原,赐元太子金桥以存其后.原非天道无知,乃损其有余故也."引自哈南:《中国的白话小说》,第197—198页.
②爱德华·T·钱:《焦竑和对宋学的反叛》,第5—7、33页;克劳福德:《张居正的儒家法律思想》,第367—368页.例如,余英时主张,清初语言学的变化不只是方法上的转变;更确切地说,它代表着一种新的儒家意识,即认为德性有助于学识.他认为,清代的这种唯理智论,同晚明形而上学的争论中逐渐转向从上古圣贤和经典那里寻找论据的趋势是一致的.他指出:"一旦原文中的证据被引入形而上学法则的讼案之中,那么不叫语言学出庭进行专门论证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了."余英时:《清朝儒家智识主义兴起初探》,第126页.这样,余英时便看到了明清之际的思想倾向从形而上学到认为信念依赖于学识的唯理智论的重大转变.他把这一转变比作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就像劳伦佐·瓦拉(LorenzoValla)和埃拉斯姆斯(Erasmus)认为的那样,博学是信念的可靠基础,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的深入研究将阐明圣经的真谛.尽管余英时没有否认从对新儒家思想这一转变的政治、经济或社会角度所作的解释的正确性,但他自己的理论依赖于一种对那一发展的内在逻辑的阐释.见余英时:《清朝儒家智识主义兴起初探》,第106—129页.
③在19世纪初的著作中,历史学家昭梿注意到,大部分程朱理学的门徒都认为,明朝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明代哲学家对宋代理学的基本概念视而不见."明人徒知讲学,不知大体,以致亡国".昭梿本人坚决否认这种观点,并且将明朝的灭亡归咎于其君主的昏庸和党争的发展.昭梿:《啸亭杂录》第十卷,第9页.
①"所以,清代的这一理性倾向是一种极端的唯名论."倪维森:《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第14页;又见弗里曼:《清朝对宋代政治哲学的批判》;白乐日:《中国传统的政治理论和行政现实》,第37页.颜元以无情的蔑视批判了上代人空洞的哲学探讨和无益的自杀,说他们平时袖手空谈心性,危急关头则只知自杀以报君王.参见杜维明:《颜元》,第521—522页.
②爱德华·T·钱试图把这一转变与明代中、晚期哲学上的变化联系起来.当时程朱的"理"、"气"二元论促使哲学家们进一步提出"气"一元论,其中,"理"已不再是"气"中之"理",而是"气"之"理".这导致了一种新的强调人类本性中自然的和情感的侧面的自我意识.爱德华·T·钱:《作为转变力量的新儒家学说的转变》,第257页.这种"气"一元论与宋代忠臣陈亮(1143—1194)的思想极为相似.陈亮认为,中国北方平原的纯真之"气"已被以游牧为生的女真族所污染.梯尔曼:《12世纪中国的原始民族主义》,第406—408页.
--------------------------------------------------------------------------------------------------
第二节 公德与良知(第十五章从明至清的忠君思想)
王阳明的先天良知的概念也失去了说服力.③在许多儒家学者看来,晚明社会世风日下主要应归咎于王阳明的这样一种幻想——即所有人,不论其学识或道德修养的水平如何,都有足够的道德控制力以形成他们自己的道德权威.因此,反对主观唯心主义的呼声更为激烈.王阳明的著作,被顾炎武轻蔑地说成是"无文之书".①陆陇其(1635—1692)则不仅斥责王阳明学派以"伪学"为基,还将晚明社会的混乱完全归咎于他的邪说的影响.②陆陇其认为,王阳明及其门徒以新兴的圣人自居,反对古训,好像王阳明本人胜过所有先贤.而当王阳明的影响使学者们背离程朱之学时,"邪说"便败坏了公德.③
故至于启祯之际,风俗愈坏,礼义扫地,以至于不可收拾,其所从来,非一日矣.故愚以为明之天下,不亡于寇盗,不亡于朋党,而亡于学术.学术之坏,所以酿成寇盗朋党之祸也.④
尽管黄宗羲、李颙(1627—1705)和孙奇逢(1585—1675)等哲学家为调和王阳明和其批判者之间的矛盾,同时保留先天良知论和程朱"格物致知"论中好的内容,而作了许多努力,但知识界普遍的反王潮流已无法逆转.⑤事实上,它甚至压倒了王夫之及后来的惠栋的精妙的功能主义.当一种新的经院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反对所有认识论)吸引了所谓朴学和汉学学派的注意力时,道学家们便回到了清教徒式的宋代理学中去了.张履祥起初可能是刘宗周的学生,但他最后抛弃了心学;并与陆陇其一样,将明朝的灭亡归咎于党争、流贼和王阳明的《传习录》.此后,张履祥又投入了重申程朱"究经穷理"之学的陆世仪(1611—1672)的门下.⑥
由于程朱学派在清初得以复兴,并得到康熙等皇帝的直接支持,曾因1644年的事变而引起争论的该学派的价值又一次体现出来.①于是,作为一剂矫正道德相对论的良方,清王朝的反对者与支持者都企图恢复像忠、孝这样的绝对义务与责任.②忠于明朝的人可能怀有的一切内心疑虑,都随着他们自己的历史渐渐受到清朝统治者的利用与尊崇,而被抛弃一旁.
这种利用并非突如其来.清朝统治者对明朝忠臣,特别是有反满思想的人,必须忍受一种强烈的矛盾心理.作为直到1662年仍拥有一个皇帝和一支试图恢复中原的军队的南明政府的坚定支持者,这些明朝的忠臣被视为清朝的叛徒.①然而,作为一种能为任何符合儒家愿望的政府服务的抽象美德的典范,这些人在道德上的贡献又应当受到表彰.清朝皇帝及其汉族大臣对一般意义上的忠君观念都持赞美态度.②在"忠"被表述为对在位天子的赤胆忠诚,而清朝君主又赞赏这种政治上的坚贞的同时,他们手下的儒生官僚也意识到应使这种绝对的忠进一步抽象化为支持当今王朝的天命.比干(他的心被暴君商纣王剖出)因甘愿冒死向违背天命的无道暴君谏争而受到后世的景仰.8世纪的唐朝学者李翰认为:比干的死意味着暴君末日的来临,比干的生命是挽回天命的关键;他难道不是商代史上一位具有决定意义的人物吗?③正是他那种不惜赴汤蹈火的精神,使比干成了那些在1644年的事变中幸免于难并保持了名节的人们心目中的不朽的形象.孙奇逢曾把比干的灵魂比作永远高悬太空的日月,给人以鼓舞和希望,令人景仰之至.④
正如比干备受敬仰是因为他的坚贞而非他的成功一样,明朝的忠臣们也愈益以其未失名节,甚至以其失败而自夸.他们的事业没能成功,他们肯定不知道他们的事迹是否为人们所传诵,但这些为明朝殉节的忠臣在顺治时期便受到称赞,而且其声名在清朝一代不断上升.康熙帝也赞扬过这些忠臣,但一个多世纪以后真正使他们获得儒士最高荣誉的是乾隆帝;而十分有趣的是,他主要是出于对早已去逝的降清汉官钱谦益的愤怒才这样做的.①在1768—1769年间,乾隆帝通读了钱谦益的全部著作,发现其中有许多贬低满族及其他"夷狄"之处.乾隆帝声称,如果这些贬词出自真正的忠臣笔下,他或许会感到是可以接受的;然而,这些诽谤竟出自一个变节者之手,因此他尤为震怒.②
或者,像乾隆帝在1769年阴历六月颁布的一道圣谕中所解释的:"夫钱谦益果终为明臣,守死不变,即以笔墨腾谤,尚在情理之中,而伊既为本朝臣仆,岂得复以从前狂吠之语,刊入集中."③
乾隆帝回答了自己提出的问题.他敏锐地意识到,恰恰是由于钱谦益投降了清朝,才感到如今不得不对清朝进行攻击.
其意不过欲借此以掩其失节之羞,尤为可鄙可耻.钱谦益业已身死骨朽,姑免追究.但此等书籍,悖理犯义,岂可听其流传,必当早为销毁.④
因此,一方面,乾隆帝发动了一场文字狱,以保人们之廉耻心.⑤他命令各地巡抚和总督监督其辖区内的每一家书坊和藏书楼上缴所有钱谦益的著作.这道圣旨甚至传到了僻远的山乡和与世隔绝的村落,使那里的人们也知道皇上决定销毁所有已出版的钱谦益的著作,及用来印刷这些著作的木版.另一方面,乾隆帝决定褒奖那些似乎与钱谦益对立的明朝忠臣.①1776年,他下令编撰的《胜朝殉节诸臣录》宣告完成,其中授专谥者33人,授通谥者1505人,祀于所在忠义祠者2249人.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在1776年12月为此书问世而颁布的诏令中,在为殉节的"东林"和复社义士彻底昭雪、并声称明朝若重视他们的劝告就不会灭亡的同时,乾隆帝又制定出一些条文以发动那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文字狱.②当然,将二者联在一起的是这样一种基本理论,即臣应永远忠于其君,以证明自己的"坚贞",而不论其君暴虐与否.人们重视的是忠臣的个人表现,而不是他们的集体成就;值得自夸的是个人的坚贞而不是政治上的胜利.③
然而,当明朝忠臣得到那种具体褒奖的时候,他们为明朝献身的精神早已被人们淡忘了.只是在新儒学的忠君思想不再专属于明朝的事业而开始与清朝的命运相联之后,清朝政府才能毫无矛盾心理地倡导这种美德,从而实现其自身从一个异族军事政权向一个握有统治天下之"天命"的合法君主的转变.这一过程——对清朝的忠逐渐压倒对明朝的忠——最终完成于1673年"三藩之乱"期间.
第二节完
--------------------------------------------------------------------------------------------------
③关于王阳明对达到圣贤境界的强烈愿望,见杜维明:《发扬中的新儒家思想》,第1—12页.
①《日知录》第十八卷,"心学".按照顾炎武的看法,王阳明的"良知"说使许多知识分子流于空谈.这种"清谈"导致了亡国.爱德华·T·钱:《焦竑和对程朱正统的反叛》,第271—272页.王夫之也有类似的观点.麦克莫兰:《王夫之》,第430—433页.
②于1675年接受清朝官职的陆陇其,为他的这一行为辩解道:即使是最小的官,如果他有意做些有益的事,也一定会以某种方式去帮助众生.费席尔(Fisher):《吕留良》,第22页.
③陆陇其:《三鱼堂文集》第二卷,第1—2页.
④同上书第二卷,第2页.
⑤罗普:《近代中国的异议》,第100页.
⑥陈荣捷:《〈性理精义〉与17世纪的程朱学派》,第8—10页;施温彻:《简评〈杨园先生全集〉》;费席尔:《吕留良》,第4—5页;伦德贝克:《首辅张居正与中国早期的耶稣会士》,第6页;芒杰罗:《耶稣会士在翻译〈四书〉时对张居正注释的利用》,第20页.有人提出,当时社会动乱的这一反作用还产生了一种先天论(就像我们在张履祥的《愿学记》中所看到的那样),这或许就是17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对西方科学漠不关心的部分原因."越来越强调'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文化'",是因为"需要重建文人学士作为一个社会集团的道德与理性基础."彼得森:《从兴趣到冷漠》,第82页;又见罗普:《近代中国的异议》,第37页;威尔海姆:《大变动前夜的中国孔教》,第294—298页.
①1717年,康熙帝亲自主持将朱熹的牌位供入孔庙.这样,程朱学派实际上受到了保护,而大批王阳明哲学的追随者却毁掉了他们打算刊行的著作.杨成:《幸存者——清初的思想压力》,第23—25页.
②这种清教式伦理的规范建设的核心是编纂《孝经衍义》一书.虽然吴伟业也参加了此书的编撰,但主要依靠的是一批青年才子的努力.其中有顾炎武的外甥徐元文,他是1659年进士科的状元;还有叶重华之子叶方蔼,他在1659年会试中也名列前茅.两人皆于1661年因江南逋赋案而被褫职,此狱是对昆山士绅的一次特别沉重的打击.1665年平反之后,他们又被重新启用.徐元文于1676年继续督修《孝经衍义》,1677年叶方蔼接替其职.《孝经衍义》的编纂,在集中下一代"新人"的清教式伦理方面的重要性,与《明史》的编修在集中1644年前后那一代人的历史唯心主义方面的重要性不相上下.徐元文与叶方蔼也参加了《明史》的编修.关于他们的事迹见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327、902页;又见斯特鲁弗:《徐氏兄弟》.注意新儒家的清教思想与17世纪真正的英国清教主义在家庭问题上的不同是重要的.英国清教主义预示着英国的家庭从以父子为核心向以夫妻为核心的转变,并与世俗政治权力的兴起相适应.这样,在清教思想中,这种通过世俗协议而组成,又通过关于家庭统治的清教观念而发展的夫妻家庭,便成了这个君主制国家的组织细胞,从而将个体家庭从大家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新儒家的清教思想则强化父权,抑制家族中成员,尤其是妇女的个人的独立.清代初期,妇女地位的下降或许是对晚明开放的都市文化(带有新女性的特色)的反动.妻子必须温顺,甚至对丈夫出入妓院也要容忍;对妇女贞操的关心更加强烈;缠足现象极为普遍;寡妇自杀最初虽引起清朝统治者的不满,但到18世纪中叶便受到了官府的嘉许.罗普:《变化的根源》,第5—9页,及其《近代中国的异议》,第120—125页.关于清教家庭,见沃尔泽:《圣人的革命》,第188—189页.
①1661、1663年间的庄廷■案是个孤立的,但不无征兆的事件.斯特鲁弗:《传统中国社会中史学的作用》,第103—104页.
②东亚研究所:《异民族对支那统治概说》,第239—240页.满族君主也同明朝忠臣一样敬佩明初诸帝.1699年5月14日,康熙帝下诏称他在巡游南京时,已注意到明太祖的陵墓需要维修.他下令修复了这座陵墓,并亲自撰写了一段至今仍保留在当地一块墓碑上的赞语,称明太祖之治远迈唐宋.史景迁:《曹寅和康熙皇帝》,第139页.康熙帝还下令将其墓道拆毁,重建一个较小的门,以便使这一陵墓的规模不会超过他的陵墓.原来的更大的支柱地基的遗迹今天仍可看到.
③张其昀:《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忠臣》,第7—8页.
④同上书,第8页.
①早在1760年诏建开国史馆时,乾隆帝就要求在早期归顺诸臣的传记中对其是非功过加以明确区分.后来,在1765年,他读到《实录》中关于魏象枢和陈名夏非法结盟的记载,又重申了这项命令.兰德彰:《中国的文化主义和根据元代所做的类推》,第278—279页.
②傅路德:《乾隆时的文字狱》,第103页.
③同上书,第102页.
④同上.
⑤同上书,第103页.
①此时,他还开始把降清同晚明的腐败联系起来.1777年1月11日,乾隆帝下诏,令国史馆编写《贰臣传》.他在诏书中解释说,将贰臣同明朝历史上的功臣放在一起是不对的,他们的事迹应以其他方式加以记录."若以其身事两朝,概为削而不书,则其过迹,转得藉以掩盖,又岂所以示传信乎?朕思此等大节有亏之人,不能念其建有勋绩谅于生前;亦不因其尚有后人,原于既死.今为准情酌理,自应于国史内另立《贰臣传》一门,将诸臣仕明及仕本朝各事迹,据实直书,使不能纤微隐饰."傅路德:《乾隆时的文字狱》,第155页;又见神田信夫:《清朝国史列传中的贰臣传》,第280—281页;兰德彰:《中国的文化主义》,第368页.
②东亚研究所:《异民族对支那统治概说》,第240页;斯特鲁弗:《传统中国社会中史学的作用》,第225—226页.
③陈子龙:《陈忠裕全集》"序".
--------------------------------------------------------------------------------------------------
第三节 三藩之乱(第十五章从明至清的忠君思想)
三藩指云南和贵州的吴三桂、广东的尚可喜和福建的耿精忠.他们是清朝巩固其统治的最后一个重大障碍.顺治帝临终时曾允许这些封疆大吏在南方实行割据,因为没有他们的帮助,清王朝既无力剿除李成栋残部,也无法抵御驻守台湾的郑成功之子郑经的水师.然而,三藩的要价甚高,其中又以吴三桂最为贪婪:他要求获得由他直接控制的两省境内的实际上的宗主权、由朝廷为其军队提供的每年1000余万两饷银,以及对湖南、四川、陕西、甘肃等相邻各省官吏的任命权.①
1673年4月28日,北京在清廷收到了平南王尚可喜的奏章.他自1633年以来一直在为满族冲锋陷阵,如今已达70高龄.由于年老力衰,他请求康熙帝准其致仕.若皇上恩准,他便打算将广东封国交给其子尚之信继承,而自己带领曾参与征服中原的旧"天助兵"部两佐及藩属2.4万余人归老辽东.②
没过多久,康熙帝部分地同意了尚可喜的请求.这位老将获准率其手下除绿营正规军以外的所有部队返回辽东.但皇上没有同意尚可喜让其儿子袭国的请求.康熙帝指出,广东已被尚可喜平定,因而没有必要让其藩国继续存在.
耿精忠与吴三桂得知尚可喜的请求及康熙帝所采取的行动后,也于8月要求辞职.根据那年以后所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接受这样一种看法,即吴三桂只是想探探深浅,而并不希望他的请求被认真对待.当然,议政王大臣会议知道吴三桂的辞呈只是一种姿态;而参加会议的大多数人——以索额图的正黄旗为首——都因担心这位藩将的报复而主张拒绝吴三桂的请求.但另一派,主要是以兵部尚书明珠为首的年轻满洲旗人,则主张皇上应接受吴三桂的辞呈.①明珠说,清朝毕竟已将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娶顺治帝堂妹恪纯公主,授子爵)扣在北京作人质.而且,在户部尚书米思翰的主持下,清政府已设法将各省府库积银运至京城,如果需要的话,足供10年战争之用.康熙帝面对这两种意见犹豫了一阵,最后在其祖母的劝说下,于1673年9月16日终于批准了明珠的建议,决定接受吴三桂的辞呈,并于九天后派两名特使前往云南处理权力交接事宜.②
吴三桂及其最亲密的谋士(包括其侄儿和女婿)得知皇上的决定后大怒.吴三桂的封国将在一夜之间被剥夺,其子孙盼望已久的继承权也将被剥夺.但另一方面,如果他们起兵抗旨,成功的可能性看来不小.不仅满洲军队被过于分散地派驻全国各地,而且如果吴三桂公开宣布反叛的话,相邻各省的许多重要的汉族将领和官吏作为吴三桂昔日的部将也会起而响应.因此,1673年12月28日,吴三桂杀死了巡抚朱国治,逮捕了康熙帝的两位特使,下令恢复明朝旧制,并打起了周朝旗号,自命为周朝大元帅.①他号召所有旧部率众相助,并向另外两藩求援,随后于1674年1月7日向贵州进发,当地的巡抚望风而降.2月17日,他的军队到达湖南边境.他致书该省所有官员(其中许多人是经吴三桂举荐而被任命的),并到处张贴告示."周"军继续挺进,沿途城市一个个不战而降.至4月底,吴三桂便几乎全部控制了这一盛产稻米的省份,并准备在即将到来的收获季节向当地征税.不是因为他希望保住被扣在北京的儿子的性命,就是因为他考虑到在继续北上之前建立一个强大的根据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总之,吴三桂到湖南后便停止不前了,从而使清军有时间在湖北集结兵力,建立防线.
吴三桂要在湖南站住脚跟,还有赖于相邻各省、特别是湖南以南各省的支持.在这一点上,广西尤为关键,因为如果广西仍忠于清廷,广东便很可能采取同样的态度并出兵攻打吴三桂的后方.吴三桂起兵时,广西巡抚是马雄镇,他是17世纪50年代后期颇受顺治帝宠爱的第二代旗人之一.在为其父——原两江总督马鸣珮——守丧一年之后,马雄镇于1667年拜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由于赢得了摄政王鳌拜的青睐,他又于次年拜内阁协办大学士.1669年,当年轻的康熙帝开始亲政之时,马雄镇年仅35便被任命为广西巡抚.在离京赴任之前,康熙帝召见了他,并赐给他一件龙袍,以示优宠.②
作为广西巡抚,马雄镇有权监督剿匪,并在保持该省驻军的高额粮饷的同时采取措施削减不必要的开支.但他毕竟是个文官;该省军权主要在将军孙延龄手中.这位并不比马雄镇年长的孙延龄,是以一种极不寻常的方式得到这项官职的.其父是汉军正红旗军官,也是孔有德的部将,他本人自少便与孔有德之女孔四真订了婚.孔有德在1646—1652年间曾是清军主将之一,1646年他征服了河南,1648年征服了广西,最后将南明军队赶入贵州,1652年被李定国击败,在桂林自杀.由于他对清朝忠心耿耿,顺治帝以隆重礼仪将其安葬在北京彰义门外,并对他的唯一后嗣女儿孔四真待以殊礼.1660年,当她与孙延龄终于完婚之时,她被收养为和硕格格(皇族血统的公主),孙延龄则成了她的和硕额附,并以男爵成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成员.两人还在紫禁城西华门外得到一座府第.此外,作为孔有德的遗孤,孔四真还得以在名义上统领仍在广西的其父亲的军队.①1666年,孔四真请求允许她全家迁往广西.由于当地的原统领正准备致仕还乡,孙延龄便代她受命为这支军队的将领,尽管他实际上毫无统兵之经验.其结果是使该省局势在巡抚马雄镇上任后的几年之内严重不稳.1672年,孙延龄因未经允许就自行任用下级军官而受到朝廷斥责.1673年,他手下的官员(原是孔有德忠实的部下)向北京报告说孙延龄放任士兵凌辱百姓;于是,皇帝命勒德洪前往桂林查实.尽管指控被证明属实,因顾及到他与孔家的关系,康熙帝还是决定继续让他掌握该省的军权.②
这样,当吴三桂于1673年12月公开反清,并于1674年二三月间占领湖南之时,广西的政局已相当不稳.孙延龄对那些在皇上面前指控他的部将仍怀恨在心;不久,他便决定趁此混乱之机对他们进行报复.1674年3月24日,孙延龄发动了一场大清洗,派人逮捕并杀戮了广西军队中的30余名将领,这实际上包括了所有参将.然后,他自命为大元帅和安远王(安远是个会使人想起南朝齐梁两朝都城的地名[原文如此——译者]);同时,他又围攻马雄镇的巡抚衙门.①
马巡抚手下几乎没有军队,因而无法抵抗.他本想自杀而拒绝投降,但为其家奴所阻.结果,他被软禁起来.孙延龄没有杀他,先是极力劝说,继而又逼迫他一道起事.马雄镇仍不妥协.实际上,他已于5月秘密派长子世济、三个月后又派次子世永和长孙国祯,去北京报告广西局势,并请求迅速派兵救援.他还将康熙帝所赐龙袍送回北京,以便妥善保管.但他未见任何回音,也未得到任何帮助.最后,孙延龄被他的固执所激怒,遂将这位巡抚及其家人、属吏和家奴一道逮捕并投入监狱.当时,马雄镇再次企图自刎,但手中兵刃被其卫兵及时夺下了.
在此后的三年内,马雄镇的1个女儿、4个孙子和14个家奴死在狱中.但马雄镇仍然活着,这或许是因为孙延龄对吴三桂叛乱可能出现的结局似乎还没能作出明确的判断.孙延龄反叛后,吴三桂封他为临江王;但他只是部分地隶属于"周"政权.有人认为,马雄镇在几年监狱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对清朝的赤胆忠心,阻止了孙延龄全心全意加入吴三桂的叛乱.②更有可能的是,孔四真不断提醒自己的丈夫勿忘清朝对他们的优宠,从而使孙延龄部分地保留了对清朝的忠诚.当然,万一清朝获胜,他那位著名囚犯的安然无恙,便能保证孙延龄自己最终获得宽赦.
在耿精忠统辖的福建,局势与广西极为相似.和吴三桂一样,耿精忠也于1673年8月请求辞职,而且他比吴三桂更早得知朝廷接受了他的请求,准其带领15佐领亲军返回辽东.当然,有点希望吴三桂反叛的康熙帝,对耿精忠的忠诚也不抱幻想,他对新任命的福建总督范承谟就是这样说的.①
第三节完
--------------------------------------------------------------------------------------------------
①神田信夫:《清初地方政治中的三藩的地位》.
②这里和下面关于三藩之乱的叙述主要依据曹凯夫:《三藩反对满洲统治的叛乱》.
①米勒:《派系斗争与清朝的政治整合》,第101—102页.米勒主张,三藩导致了明珠派对索额图集团的胜利,并使长江下游地区的文人开始进入政府上层——主要是由于康熙帝需要他们的支持.当时,在起义被镇压后的七年中,康熙帝一直处于明珠及其"北党"和以徐乾学、高士奇为首的"南党"之间.根据这种假设,康熙帝在1690年使自己成为朝中主要政治势力之前,一直在两派之间挑拨离间.此后,米勒没有解释其原因,这种地区性派系便不复存在了.同上书,第101—104、138、182、185—186页.
②吴秀良:《权力转移:1660—1722年康熙及其继承人》,第27页.
①朱方增编:《从正观法录》第三卷,第6、7页;国史馆编:《满汉名臣传》第十九卷,第24页;李桓:《国朝耆献类征》第三三八卷,第10页.吴三桂残酷地对待那些拒绝参加其叛乱的人.当马宏儒(1661年武进士)公然反抗他时,吴三桂用铁槌敲掉了他的所有牙齿,然后将其投入昆明的监狱,结果马宏儒死于狱中.赵尔巽:《清史稿》第四九三卷,第1页.
②这里及后面关于马雄镇的材料出自五处:蒋士铨:《蒋士铨九种曲》"马文毅公传"第九册,第3页;蒋士铨:《忠雅堂集》第三卷;邵长蘅:《邵子湘全集》第五卷;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556—557页;徐乾学:《憺园文集》第三十六卷.
①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683页.
②同上.
①刘献廷:《广阳杂记》,第164页.
②蒋士铨:《忠雅堂集》第三卷,第8页.
①以下关于范承谟的材料取自他的《范忠贞公全集》第15—92页;又见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
--------------------------------------------------------------------------------------------------
第四节 范承谟的殉难(第十五章从明至清的忠君思想)
范承谟是范文程之子,也是进入内三院的第一批获得进士出身的汉族旗人之一.顺治帝死后,他成为国史院的学士(应为秘书院学士——译者).②由于健康状况一直不佳,1644年他因病请求辞职,但由于素慕范承谟美名的其他官员几乎一致主张将他留在朝中,他的辞呈被摄政王鳌拜拒绝了.这是范承谟入为内阁侍读以及《顺治实录》的修撰之后还将重复出现的一种模式.1668年,范文程(应为范承谟——译者)第一次外迁为浙江巡抚,并实行了典型的文治措施.③为了赈灾、减税,及战后的垦荒,他对该省进行了一次广泛的实地考察,结果使他的身体更加虚弱.④但当他于1671年再次请求因病辞职时,民众强烈要求他留任,致使康熙帝驳回了他的辞呈.次年冬天,范承谟被擢为福建总督.但他没有立即南下,即请求进见皇上,并于1673年夏抵达北京.康熙帝对他极为关怀,召见之前先派御医诊视了他的病情,当其进殿见驾时,又热情慈爱地接待了他.皇上已接受了耿精忠的辞呈,遂告诉范承谟他打算撤销福建藩镇,召回耿精忠.在如此微妙的形势下,范承谟的任务显然困难重重,所以康熙帝要特别隆重地为他这位总督送行.临行前,范总督被赐以皇上穿过的袍服,以及良马、鞍辔和80名蒙古亲兵.①
范承谟到福州上任后不入,就得到了吴三桂叛乱的消息.当耿精忠表现出反叛迹象时,范承谟便立即着手组建一支总督自己的军队.他要求皇上收回解散该省军队的命令,建议在总督的监理之下实行军屯,并要求命令耿精忠拨两营兵归他亲自指挥.②但是,范承谟很快就意识到,耿精忠很可能会在这些措施得以实现之前就采取行动.范承谟想将全省各地驻军的将领召至福州,借口是新任总督要会见他们;他甚至企图逃至漳州或泉州,以躲避耿精忠的部队.然而,1674年4月21日,耿精忠在福州起兵反清,自称元帅,并宣布恢复明朝旧制.在将范承谟及其左右逮捕并投入监狱后,耿精忠派曾养性率领一支军队进入浙江,并于6月攻至沿海地区;自已则亲率另一支军队进入江西,于1674年7月底抵达鄱阳湖.与此同时,即1674年5月25日,总兵刘进忠也在其南面的广东潮州起兵响应耿精忠.
康熙帝的对策最初是安抚.7月4日,他颁布了一道特谕,答应耿精忠如果投降便可获得宽赦和高位.当然,康熙帝最担心的是耿精忠会与台湾郑经的军队联合.幸运的是,耿精忠与郑经不可能结为联盟;事实上,在1674年和1676年,由于以往的争执,郑经的水师袭击了福建沿海的厦门及其他城市.但在耿精忠初起兵时,这并不是可以预料的;此时清廷则焦虑地等待着耿精忠的答复.1674年7月28日,清廷未见任何回音,遂将江南绿营兵调往杭州,并令努尔哈赤之孙、康亲王杰书全权负责平定耿精忠.然而,总兵曾养性的部队对浙江北部的进攻势如破竹(到年底只有杭州还在杰书的手中);耿精忠也在江西东部连获大捷,致使康熙帝不得不考虑对台湾郑氏政权作出让步.1674年夏、秋,是清廷占领北京30年以来最不景气的时期.华南大部分地区落入叛军之手;吴三桂甚至建议康熙帝或者自杀,或者返回东北(在东北"准"其攻占朝鲜);达赖喇嘛则提出以长江为界,南北分治.①
这段时间被康熙帝称之为他一生中最为艰难的经历之一,但当时他毫不动摇.1674年4月,他下令动员所有满、汉、蒙军,最后集结了20万八旗军和40万绿营兵,以武力镇压叛乱.5月18日,吴三桂的书信传到北京,书中语气傲慢,并自夸已收复了原明朝领土的1/3.康熙帝大怒,下令处死被扣为人质的吴三桂之子吴应熊.但从清廷的角度来看,在以后的几个月内,局势还将进一步恶化.在山路崎岖的四川,总兵王屏藩叛变,并宣布与吴三桂结盟.②康熙帝令陕西将领王辅臣(原来也是吴三桂的部将)进攻四川,但他反于1674年12月叛变,并于次年初攻占了甘肃东部地区.由于兰州落入叛军之手,清廷与甘肃西部忠于清朝的张勇的部队失去了联系.1675年4月19日,蒙古察哈尔部在布尔尼的统领下起兵,并威胁着沈阳;仅仅是由于运气好,亲王鄂扎和大学士图海才率领一支由缺乏训练的旗人、临时召集的家仆和庄奴组成的乌合之众,设法保住了这座清朝旧都,使之免遭劫掠.1676年3月,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公开承认他接受了吴三桂所封的辅德王称号,从而参加了反清叛乱.尚可喜还活着——并仍忠于清朝——就被他的儿子推到一边,不久他就一命呜呼,把广东留给了那个发誓要推翻清王朝的有名的虐待狂和杀人魔王.①
但是,大多数汉人仍然忠于清朝.这部分是由于吴三桂的形象——他曾叛明降清,而如今又再次投机反清——实在令人厌恶.甚至连顾炎武这样一个坚定的明朝忠臣也不能宽恕吴三桂先前的背叛,说他现在的反叛"蠕动尔外,岂有它哉!"②因此,江南这一全国的经济中心仍在清朝的牢固控制之下.③由于江南财富在其掌握之中,加上北方纳赋地区和已收至中央府库的各省积银,清政府能够为其军队提供充足的粮饷和装备昂贵的火炮.叛军则因被切断了与长江下游的联系而感到财力不足.①当然,湖南也是盛产稻米,但吴三桂的赋税超过了当地人民的承受能力.西北的王辅臣则发现他的军队几乎不能得到粮食或增援.1675年,三藩实际上只在战术上赢得了这场内战的胜利.战略上的胜败将取决于双方的物质资源,以及康熙帝保持汉族地区将领,特别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西北将领之忠心的能力,因为清军必须从西北直插四川和湖北.1676年,由于西北各省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汉军各旗和绿营兵将领的殊死支撑,战略形势开始向有利于清朝的方面转化.1676年7月11日,王辅臣在清军围困下粮草俱尽,遂降于清朝,从而为清军进攻四川打开了通道,并使湖北的清军能腾出力量对付吴三桂.①
耿精忠也逐渐感到粮饷不足,很难坚持下去.他的将领开始拒绝执行命令,并且由于清军的矛头已转向他们,温州(浙江东南)的总兵曾养性和衢州的总兵马九玉不得不在清军对闽藩的强大攻势面前首当其冲.当耿精忠开始考虑自身命运——也许想到康熙帝曾答应他,如果投降便可得到宽赦——之时,他仍将范承谟囚在福州.②
在1674年范承谟及其家人、部属初入狱时,他曾试图绝食自杀,从而立刻结束自己的生命.但不久以后,他决定不用这种方式自杀.相反,在几个月的监狱生活中,范承谟开始为一种更为高尚的牺牲作准备.他对身边的僚属和追随者大声说道:他的希望是法王和如来佛将拯救他们摆脱磨难.为将这种冥想付诸实践,他还将自己及身边的人们比作比丘(能创造奇迹的游方僧)和沙门(和尚).①在其牢房(他称之为"蒙谷")的墙壁上,范承谟用木炭大书忠臣田横和苏武之名,并反复诵读屈原(公元前?343—?280)的《离骚》.②屈原的形象尤其使他着迷,他一遍又一遍地同其文吏嵇永仁讨论屈原之死,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他对这位南方诗人政治家的迷恋.③屈原通过自杀获得了一种特殊的精神上与历史上的不朽,而范承谟如今认为这也将是他的命运.在与其随从颂扬屈原的同时④,在牢房中范承谟开始将自己的衣服视作忠和孝的象征.每月的初一和十五,范承谟都要恭恭敬敬地戴上皇帝赐给他的官帽,穿上他最后一次见到母亲时所穿的长袍,以示对其君主的忠和对父母的孝.他那羸弱多病的身体使他成了追求其狂热信仰中这两种崇高目标的牺牲者.他写道:"既委身事主,父母之身,即君之身.古云:'君忧臣辱,君辱臣死'."①
当范承谟在福州监狱中逐渐产生以身殉国、做清朝模范忠臣的愿望之时,耿精忠得知杰书正南下进攻驻守衢州的马九玉部.1676年9月,杰书攻克此城.耿精忠开始意识到他必须立即向这位清朝将领妥协.然而,如果他打算投降,不让那些可能有朝一日会证实他以前的叛逆行径的见证人留在世上便是重要的.因此,10月22日,耿精忠下令将范承谟及其随从人员杀死.当晚,刽子手就来到牢房,执行这项任务.范承谟为之准备了700个日夜的最后时刻终于来到了.他穿戴好那神圣的衣冠,平静、庄严地面对刽子手;但当其中一人轻蔑地从他头上摘下那顶御赐的官帽时,范承谟悖然大怒.他举起带着枷锁的双手掐住了这位狂妄之徒的喉咙,若不是卫兵及时相救,他几乎扼死了那个家伙.于是,这些已被镇住的刽子手默默地站到一边,范承谟从容地戴好他的帽子,整理了一下衣服,面向北而跪.他不慌不忙地叩了九个头,又朝北大声颂扬了他的母亲和远在京城的皇帝,然后挺身受死.范承谟刚刚完成他的仪式,刽子手们便上前将他一刀砍倒.②在这同一个晚上,他们还杀死了范承谟的53名部属.第二天一早,尸首被秘密移至野外火化,以掩盖其丑行.几个星期后,即1676年11月9日,延平城被杰书攻克后,耿精忠向清朝投降了,并主动要求帮助清军平定其他藩镇.③
第四节完
--------------------------------------------------------------------------------------------------
②康熙元年,摄政王鳌拜对范文程大加称赞,说他是太宗手下最出色的大臣,并赐其一子入朝为官.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第一卷,第3页.
③沈翼机:《浙江通志》第二五九卷,第37—38页.
④范承谟出任浙江巡抚时,该省北部的杭州、嘉兴、湖州一带遭受严重水灾.他发银8万两赈济当地灾民,又平籴米谷,减轻盐税.此外,他和朝廷都意识到,浙江有大量的休耕地被不合理地征收地税.他亲自视察了这些地区后,康熙帝免除了27.46万亩荒地和2.1万亩遭受水灾之田的赋税.范承谟也因经常巡视各地,了解民情而闻名遐迩.他在任职期间,取消了海禁政策中一些较为繁芜的法规,将土地分给士兵耕种,还控告了许多腐败的地方权贵和衙役.李元度:《国先正事史略》第一卷,第4页.
①《国朝先正事略》第一卷,第4页.
②同上书第一卷,第5页.
①1674年1月,吴三桂起兵的消息传到京城,并引起严重恐慌.少数八旗奴隶暴动,城内多处起火.当时,北京有许多人认为,满族人会放弃京城,撤回东北老家.凯斯勒:《康熙和清朝统治的巩固》,第82页;米勒:《派系斗争与清朝的政治整合》,第111页.
②清朝对这一荒凉省份的控制相当弱,那里有成群的野狗和老虎在破败的城市中觅食.省府成都直到1659年才被彻底占领,而镇压活跃在该省东部的最后一批起义军又花了五年时间.死于这场内战及1647年之饥荒的四川人到底有多少,无法估计,但以往的估计可能太低.被杀人数肯定在100万以上.当地乡绅实际上被张献忠灭绝了.唐尼索恩:《四川的黄金时期与黑暗时期》第二部分"张献忠与黑暗时代",第166—167页;恩腾曼:《四川与清廷的移民政策》,第37—38、50—51页.
①1674年5月,康熙帝命尚之信之弟尚之孝袭尚可喜之爵.这原是想保留其封国的一番好意,但自然激怒了于次年控制了兵权的尚之信.他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虐待狂.例如,他豢养了一群蒙古猎狗,专爱看它们撕咬不幸的广州囚犯.他经常因发酒疯而杀人.一次为弄清一名怀孕女仆体中胎儿的性别,他竟然剖开了她的肚子.鲍拉:《满洲对广东的征服》,第95页.
②威尔海姆:《1679年的博学鸿儒科》,第63页;又见彼特森:《顾炎武的一生》第二部分,第210页.王夫之至死仍忠于明朝,其墓碑上刻写着:"明遗臣王某之墓".1678年,他曾拒绝承认吴三桂.白乐日:《中国传统的政治理论和行政现实》,第38—40页.
③1674年,苏州、常熟、镇江和淮安等府被减免正赋之半;次年,许多因1661年江南逋赋案而被夺去功名的士子又恢复了士大夫身份.郭松义:《江南地主阶级与清初中央集权的矛盾及其发展和变化》,第136页.
①康熙帝与三藩争夺军事优势的斗争,也包括武器的竞争.三藩在其控制区内,下令将耕犁改铸为刀剑,用寺院钟铜铸造大炮.最初,三藩的军队由此而获得了明显的优势,而清军则仍在使用常常打不响的旧式土炮.各省的将领将300门旧炮,有的是铜铸的,有的是铁铸的,送到京师,请求更换新炮.1674年,担任钦天监监正,并因常同康熙帝交谈而学会了满文的耶稣会传教士南怀仁,奉旨去修理这些土炮,结果修好了149门.康熙帝还想要轻型火炮用于山地作战,南怀仁遂设计制造了20门半木质、半金属的火炮,各重1000斤,可发射三斤重的炮弹.这些火炮——有的安装在马车上——被运往山西.康熙帝将朝廷的铸造厂迁至南怀仁住宅附近后,又命其制造可发射八或十斤重炮弹的重型铜炮,总共铸成了132门这种重炮.关于南怀仁不太想充当武器制造者的原因,见他写给CharlesdeNoyelle的信.博斯曼:《北京的传教士领袖——南怀仁》,第389—390、393—398页;史景迁:《改变中国》,第29页.根据六七年后铸造这种大炮的费用来看,我估计清廷为这种重炮共用银82.5万唡,约占当时中央政府年财政收入的3%;然而各省对这种大炮的需求量很大,都说它们在战斗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依照当时欧洲的水准——那里正在进行17世纪的"宪战"——这只是个微不足道的数目.沃勒斯坦:《近代世界体系》第二部分,第116—118页.例如,英法之间的这场战争使英国的军费开支高得惊人.1688年以前,年财政收入约为200万唡.1689至1702年间的财政收入共计7200万唡;1702至1711年间的财政收入则达9900万唡.其中40%用于陆军,35%用于海军.为了弥补赤字,只好发放公债.在西班牙王位之战中,由于英格兰银行的帮助和议会的支持,英国政府借了3500万唡.芬纳:《欧洲国家与民族的形成》,第122—123页.相比之下,康熙帝只有山西商人的支持,而他们的财力远没有这么雄厚.韦庆远、吴奇衍:《清代著名皇商范氏的兴衰》,第2、10—15页.关于16、17世纪"火药帝国"的巩固和"大炮与员额有限的帝国官僚的共生",见麦克尼尔:《人类与瘟疫》,第232—233页;霍格森:《伊斯兰教的冒险:世界文明中的良知与历史》,第3—15页.
①1675年夏,西宁将领王进宝在蒙古军队援助下,收复了兰州,西北地区顿时出现了紧张局势.在其他仍忠于清朝皇帝的汉族将领中,既有年轻时便归顺清朝,因而其整个经历实际都在为清朝效力的人;也有第二代顺民,即辽阳降人的下一代.赵良栋是前者中的一个例子.他23岁就作为张勇的部将归降了满清.他是陕西绥德人,遂被派往宁夏,并在那里成了家.1656年,他在镇守西南的洪承畴部下任督标中军副将.1676年,他作为一名绝对忠诚的将领被推荐给皇帝.随后,他指挥驻守宁夏的所有清军,稳定了当地的局势;又帮助清廷从吴三桂手中收复了四川和云南.孙思克是第二种将领的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是把大凌河献给满洲军队的明将孙得功之子.多尔衮进京时,他才16岁.作为正白旗成员,他参加了多尔衮的护军.17世纪50年代他在贵州和云南参加了对南明的战役;1663年,奉命负责甘肃边区的防务.1676年,他协助图赖击败了王辅臣,随后被封为男爵,并被任命为甘肃清军统帅.孙思克因不愿向陕西南部进军而招致了康熙帝的不满(康熙帝在1679年进军四川时让汉绿营兵作前锋,因为他认为在那种山区他们能比满洲骑兵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但1695年由于在昭莫多战役中打败了噶尔丹,他又赢得了康熙帝的宠爱.施拉姆:《甘肃——西藏边境地区的蒙古人》第三部分,第54页;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77—78、682—683页;凯斯勒:《康熙和清朝统治的巩固》,第110页.
②耿精忠多次派人劝范承谟投降,但每次都遭到了拒绝.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第一卷,第5页.
①范承谟:《范忠贞公全集》,第273—274页.
②同上书,第271、283、312、371页."在屈原的学识中,使君臣之间保持恰当关系的手段是忠君思想.从表面看来,'忠'要求官吏接受被动的角色,但判断'忠'包含了哪些内容是不容易的,也没有现成的答案;对在复杂的生活中如何区分忠的等级,也没有作出回答……我不认为不能作出这样的结论,即所有这些同时发挥作用的忠,都是纠缠不清的概念……它们导致了屈原作品中的悲剧色彩.在《离骚》中,屈原用一种独特的语调唱道:'吾闻作忠以造怨兮','忠何罪而遭罚兮?'"参见施奈德:《楚国的狂人》,第46—47页.
③嵇永仁是无锡人.他在狱中写了一部杂剧,名为《续离骚》.范承谟死后,他也自杀了.王云五:《大清一统志》第八十八卷,第2页;施奈德:《楚国的狂人》,第81—83页.
④范承谟:《范忠贞公全集》,第287页.
①范承谟:《范忠贞公全集》,第263页.
②一名出身蒙古、名叫嘛呢的打手,对范承谟的勇气和献身精神深为感动,遂要求和他同死.在耿精忠将其寸磔之前,嘛呢说:"吾宁与忠臣同死,不愿与逆贼同生."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第一卷,第5页.
③范承谟:《范忠贞公全集》,第45页.
--------------------------------------------------------------------------------------------------
第五节 清朝的忠君思想(第十五章从明至清的忠君思想)
尽管有人说,对耿精忠的叛乱之罪宜慎重处置(康熙帝不许杰书惩治这位藩将,因为他不想阻止其他叛军将领投降),但朝廷对范承谟之死不能不问.范承谟的贴身仆人中有个幸存者,名叫徐鼎,他设法从火堆中取回了范承谟被烧焦的遗体,将其带到北京,并在北京公布了这位清朝忠臣写在牢房墙上的诗文.①正当鹿死谁手尚难预料之时,范承谟殉国的消息传开了,并对公众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范承谟英勇就义的故事迅速传遍了整个京城,人们普遍期待着为范承谟举行葬礼,其中主要的代言人是著名戏剧家李渔.李渔(范承谟的挚友)在悼词中鲜明地强调了范承谟为拯救清室而进行道义上的反抗的重要性.由于范氏家族是所有源于关东的辽阳大族中的巨族,又因为其父范文程在帮助多尔衮"承天运"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范承谟的态度便决定了其他许多汉族旗人的反应.李渔强调说,如果他加入了耿精忠的叛乱,那么毫无疑问,许多关东的其他大族也会反叛,而清室便会灭亡.确实,这是一个几乎无与伦比的忠臣,一个当然应与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齐名的忠臣.因此,李渔最后说,在他的灵柩之下应放置两个而不是一个人的牌位,一个是范承谟本人,另一个是宋朝的伟大爱国英雄文天祥.
盖先生之臣节,求之千古上下,惟天祥一人,足以媲美.②
不久以后,康熙帝赐给这位大清忠臣谥号:"忠贞",并追授太子少保、兵部尚书.①在此后的几年中,康熙帝还不断提起范承谟的贡献,并常因想起他的殉难而感动不已.1682年,当三藩终于被决定性地击溃,不再需要谨慎从事之时,康熙帝亲自下令将杀害范承谟的凶手耿精忠处以极刑.②
但眼下的情况是这样的.1676年耿精忠投降时,他这一重新归顺清朝的举动肯定使广西叛将孙延龄大为犹豫.耿精忠的背叛显然得到了宽恕,他也能得到宽恕吗?不管孙延龄实际上是否这样向自己提出了这个问题,反正吴三桂有充分理由相信,他背后的这个同盟者正在发生动摇.因此,1677年秋,吴三桂派他的孙子吴世琮前往桂林.孙延龄以为吴世琮要取道广西去进攻广东,因为那年1月广东的尚之信向安亲王岳乐(江西清军的统帅)投降了.③但当孙延龄到桂林城外迎接吴世琮时,却被当场拿下,并被斩首,广西遂被吴世琮以吴三桂的名义接管.④
吴世琮接管桂林时,发现巡抚马雄镇及其僚属和家属中的幸存者仍被关在牢中,孙延龄一直没杀马雄镇以备将来万一需要投降时用他作为讨价还价的资本.吴世琮没有这种打算,但他确实意识到,这位有名的旗人、清朝著名总督的儿子、其妇女曾全部为明朝殉难的辽阳世家的后裔,若能倒向吴三桂一边,那么其他汉官就会步其后尘.因此,他想逼迫马雄镇降"周",但再三遭到马雄镇的拒绝.最后,吴世琮改变了策略.1677年11月6日,他邀请马雄镇和他的两个幼子参加精心安排的盛宴.以厚礼相待,酒过三巡之后,吴世琮恭恭敬敬地恳请马巡抚加入他们的正义事业.在后来出现的描写这一著名事件的剧本中,马雄镇重申了他对"握神兵,安民杀贼;定中原,天与人归"的清王朝的忠诚.①既而他又愤怒地转向吴世琮,斥骂其祖父吴三桂是这样一个奸臣:
既事二君,复萌异志,死无面目以见先皇……结皇亲,贪他滟滟杯;恋君王,不若圆圆妓.②
吴世琮受到如此污辱,立即撕下了尊敬与爱慕的假面孔,气急败坏地命其手下将马雄镇和他的儿子带出去,关进一座铁匠作坊里.在他和两个孩子及其九名仆人被从巡抚署衙押至铁匠作坊的路上,马雄镇仍不停地斥骂吴氏家族卑鄙的叛逆行径.他们来到作坊后,卫兵告诉马雄镇还有最后一次投降的机会.随后,他们抓住了两个孩子,把刀架在他们的脖子上,威胁马雄镇说,如若不降,就杀了他的儿子.马雄镇拒绝玷污自己和家族的荣誉,但不忍目睹自己的儿子惨遭杀戮.他把身体转向一边,仍坚持认为吴三桂及其军队不过是杀人犯和土匪.不一会儿,吴世琮的人便把他儿子的血淋淋的头颅扔在他脚下.马雄镇浑身颤抖,既而用双手抓住两颗人头,突然向那群士兵冲去.士兵们举刀便刺,马雄镇向后退去,趁被刺倒下之前向他的皇上行礼、祈祷,一遍又一遍,直至死去.终年44岁.最后,那九位目睹了这场屠杀又不得不强压怒火的仆人,被挨个问及是否愿意投降.他们一个个表示拒绝,遂被全部杀死,无一幸免.①
杀了马雄镇,对吴三桂毫无帮助.至1677年4月22日,岳乐从江西西部的"周"军手中夺取了吉安,并开始对吴三桂湖南老巢的防线进行刺探.这位已经65岁的藩将,亲自部署防守,随着清军的包围越来越紧,他对前线阵地一个个进行巡视.1678年3月23日,几乎表现为一种垂死的挣扎——吴三桂即位了,自命为周朝皇帝,定年号为昭武.有人认为,陈圆圆此时和他在一起,她的容貌虽有些衰老,但仍相当漂亮.1678年夏,这位周朝皇帝撤至衡州,打算在此稳住阵脚.但到秋天,他染上了痢疾,身体十分虚弱.最后,吴三桂于1678年10月2日死去.据说,陈圆圆立下誓言,出家为尼了.②吴三桂之孙吴世璠继承了皇位,但这个周政权没能延续多久.尽管这位年轻的洪化皇帝在1679年3月24日衡州陷落后向南远逃至贵州,但1679年11月初,康熙帝命图海指挥西北的清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战役.1680年2月,攻陷了成都.一个月后,重庆也落入了清军手中.1680年10月,康熙帝命赍塔率另一支远征军从广西攻入云南;随后他宣布云南境内所有被吴三桂非法强占的土地都将归还原主.由于当地名流站到了清朝一边,两路清军几乎未遇任何抵抗,便于1681年4月到达了云南省会城下.1681年12月7日,吴世璠在其祖父起兵反清近八年之后,于昆明城内自杀身亡.三藩之乱遂宣告结束.
当时,康熙帝也知道了吴氏杀害马雄镇的情形.①同范承谟之死一样,马雄镇以身殉国,也受到了高度赞扬与褒奖.也同前者一样,在清朝统治集团全力以赴战胜它所面临的最大挑战的时候,马雄镇的殉难象征着又一新的和持久的对清朝皇帝统治的支持.结果,马雄镇之死竟比平定三藩的胜利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由于他的死,以及当时的形势,满族的历史及其对中国的征服似乎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马雄镇的曾祖父马重德毕竟曾是明朝大臣,他对明朝的忠诚和马雄镇对清朝的忠诚同样坚贞.这不仅是由于当桂林事件的细节在北京已广为人知之时,朝廷才了解到,马氏家族的殉难者比那铁匠作坊中的12人要多得多;而且是由于后来发生的悲剧甚至比那12人的殉难更引人注意.
就在1677年11月6日那天晚上,马雄镇及其两个幼子的死讯,被带回桂林监狱中仍关着马氏其他成员的潮湿的牢房.牢中马家的妇女听到这一消息后,想起了马氏族谱中自豪地记载着的1621年那悲壮的一天.那是将近60年前的事.当时马家的妇女,包括42名家眷和女仆,在马与进被后金俘获后在辽阳集体自杀.而今,马雄镇之妻李夫人又目睹了同样的场面.首先,马世济之妻董夫人试图悬梁自尽.绳子断了,她掉了下来摔破了脸,但她又再次结好绳索,并且成功了.随后,马世济之妾苗氏、马雄镇的两个未成年的女儿二姐和五姐,马雄镇的两个妾(顾氏和刘氏),一个接一个地自杀了.每当一个人死后,李夫人便把尸首取下,为其穿好葬衣,用被子盖上.然后,他又目睹了18个女仆自杀.自杀从当天晚上至次日早晨一直在进行.24名妇女全部死后,李夫人面向北,行九叩礼,最后也悬梁自尽了.两个男仆流着眼泪,取下她的尸首,并获准将所有的尸体运到外面火化.他们把骨灰安放在附近的广福寺中.①
这种逐渐进入(禁止)的连续自杀的悲剧场面,使清廷大为震惊,并顿生敬畏之情.马家38位成员的殉难甚至比范承谟之死更集中地体现了那些在三藩之乱期间最黑暗的日子里站在清廷一边的人们的忠诚.于是,清廷对马氏家族大加褒奖.1680年,康熙帝举行隆重仪式,赐已故马雄镇太子少保和兵部尚书之职,并赐谥"文毅".幸存的长子马世济被赐与1669年康熙帝赐给其父的那件龙袍,并授大理寺少卿.1682年8月15日,李夫人也因"深报朝恩"被赐诰命.也在这一年,三藩被彻底消灭之后,清廷特意在广西为马雄镇立祠,以宣扬忠于清朝的思想.②
马家成员自杀殉国的事迹激励18世纪的剧作家蒋士铨创作了一部题为《桂林霜》的戏剧.此剧在乾隆年间流传甚广.其中一部分颂扬了马家的美德.在最后一段中,那些辽阳女子在来世又得以同桂林英烈重聚,并对他们唱道:
六十年人家可怜,
六十年人家又传.③
但剧中大部分内容,以及当时记载这一事件的编年史和家族史,都将马氏家族的殉难描述为超越了而又具体体现出对特定的相互对立的正统王朝之忠诚的最佳象征.明朝有忠臣,清朝也有忠臣.但辽阳马氏却证明,一种始终保持单一门风的家族传统既能容纳在单一世界秩序下对特定王朝的忠诚,也能在统一的道德世界中把平时的理想主义与战时的清教主义结合为一种为个人名誉的纯粹的献身精神.通过马氏家族,历史终于回到了原来的位置,而清朝如今已同明朝完全相称了,它不仅取代了明朝的统治,而且能够胜任.这位剧作家在《桂林霜》中说道:"古史忠良有万千,国史忠良后媲前."①
马氏家族的殉难还激发了百姓的想象力,因为他们总结了天命从一个王朝转向另一个王朝的缓慢而难以驾驭的进程:祖母是一个明朝忠臣;父亲归顺于满洲;儿子是一个清朝忠臣.这是三代人的经历,也是中华帝国60年的历史.在一种非常现实的意义上说,马雄镇之死集中体现出在长期的军事征服之后,清朝的统治已稳定下来.多年来,对汉族同盟者的依赖曾是清朝的致命弱点.他们多次看到某些汉族同盟者的变易无常,以及(恰恰因为满族人被视为外来的入侵者)他们在姜瓖一类冒险家、或打起明朝或汉族其他王朝之旗号的吴三桂一类军事将领面前的脆弱和动摇.因此,对三藩的战争是同那些认为满族需要他们超过他们需要满族的叛逆者的最后较量.三藩之乱被平定后,主要因为大多数汉官愿意站在朝廷一边,康熙帝及其大臣才认识到清朝的建立并非"伪定",而是中华帝国历史中又一鼎盛时代的真正开端.②
当然,他们是对的.在清朝统治之下,中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快地摆脱了17世纪的全球性经济危机.①令欧洲君主羡慕的是,在多尔衮、顺治帝和康熙帝奠定的牢固基础上,清朝统治者建起了一个疆域辽阔、文化灿烂的强大帝国.在此后的近两个世纪中,中国的版图几乎比明朝的领土扩大了一倍.因而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再没有真正的对手能够向清朝的统治挑战.②然而,大清统治的和平却在另一方面付出了代价.由于在18世纪席卷欧洲大陆的战争中,双方的兵力几乎相等,因此参战国不得不大力改进其军事技术,并对其zhuanzhi政体进行合理化改革.③中国则缺乏竞争对手,故除了为征服相对落后的亚洲内陆人民、抵御哥萨克的侵扰、及维持对东南亚和朝鲜的宗主权所需要的军事实力外,没有改进其军事技术的强烈愿望.①并且,尽管清朝于18世纪建立了军机处,从而导致了清廷最高层权力的又一次集中,但雍正时期的财政改革却没能坚持几年,这些改革本来也许会为清政府提供日后在同西方的斗争中为更有效地征收人头税所需要的财政手段.②这不仅是因为缺乏有力的对手迫使清政府为了在国际竞争中生存下去而进行体制改革;而且是因为清初统治者在运用相当进步但属传统类型的制度与技术以恢复政治稳定的过程中,获得了彻底的成功.权力高度集中,而未得到彻底的合理化改革;君主的权威提高了,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却下降了.③
1835年,对中国的形象仍在某种程度上进行学者式赞美的托克维尔写道:
游客告诉我们,中国人安宁但不幸福,有工业但不进步,稳定但不强大,有物质性的秩序但无公共道德.由于这些,社会的发展还算不错,但不是很好.我想,当中国向欧洲人开放之时,他们会发现那是世界上中央集权制的最佳模式.①
那些最后用武力敲开了中国大门的欧洲人发现,清朝的统治不像托克维尔所认为的那么好.权力仍然高度集中,但行政管理网络的末端已开始同官僚系统的指挥中心脱节.甚至更糟的是,整个系统已放弃了它在清朝初年曾经有过的弹性.而可悲的是,正是17世纪清朝重建统治秩序的成功,使之在19世纪强大的外来干涉再次出现之时,难以作出制度上的选择.在清朝灭亡的最后时刻,整个政治结构也随之崩溃了.清朝的洪业终于被耗尽,帝国的秩序已无法恢复了.
第五节完
全文完
--------------------------------------------------------------------------------------------------
①戴震在其18世纪所写的叙述范承谟生平的短文中,对此作了描述.见范承谟:《范忠贞公全集》,第65—68页.
②李渔:《祭福建靖难总督范觐公先生文》.见他所著《笠翁一家言全集》第一卷,第68页.
①康熙帝对范承谟之弟范承勋也十分钟爱,曾对他说:"汝乃盛京'旧人'".李元度:《国先正事略》第一卷,第7页.
②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495—497页.福建百姓还在道山建祠纪念范承谟.关于康熙帝后来赞誉范承谟的例子,见《范忠贞公全集》,第13页.康熙帝没有忽视他亲自召见范承谟同后者能为清朝事业尽忠之间的明显联系.1683年,他建立了一种制度,规定各省高级官员照例均应被邀至京城陛见,从而又将这种特殊的维系君臣关系的纽带用于各省长官.当时,康熙帝对他的大学士说道:前方将军与总兵,常因久握兵权而变得傲慢、骄横,易于反叛;倘若经常召见面君,便可使其心存敬畏.吴秀良:《中国的交通和帝国的控制》,第21—22页.康熙帝很好地吸取了教训.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之前再没有发生过由清朝官员发动的地方军事叛乱.
③尚之信遭到逮捕和监禁.由于其父的名望,他与他的三个兄弟获准自杀以免受辱.清廷打开了尚可喜墓冢,极其满意地发现其尸首剃了发并穿着满族的长袍.鲍拉:《满洲对广东的征服》,第233—234页.
④孙延龄之妻孔四真率其残众南逃,占据了被吴三桂抛弃的南宁.后来清廷攻破了此城,并将她带回了北京.刘献廷:《广阳杂记》,第42页.
①《桂林霜》第十七出.见蒋士铨:《蒋士铨九种曲》下卷,第15页.
②蒋士铨:《蒋士铨九种曲》下卷,第15—16页.
①《合葬墓志铭》,见《马氏家谱》未刊本.《马文毅公传》,见蒋士铨:《蒋士铨九种曲》第九册,第1—2页.
②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880页.
①最先得知马雄镇死讯的是清广西署理巡抚傅宏烈.傅宏烈是江西进贤人.早在吴三桂叛乱之前,他就警告过清政府吴三桂有谋反之心,这种先见之明使他一度遭到放逐.吴三桂果真起兵后,傅宏烈又训练了乡兵,为清廷效力.在收复了两广许多地区后,他被任命为巡抚,并将马雄镇的死讯传至北京.后来,傅宏烈为吴三桂的盟军所俘,并被送至贵阳.在那儿,他也不屈而死.胡虔:《广西通志》第二五三卷,第72页.
①《马文毅公传》见蒋士铨:《蒋士铨九种曲》第九册,第2—3页.
②"诰命",见《马氏家谱》未刊本.
③《桂林霜》第二十四出.见蒋士铨:《蒋士铨九种曲》下,第48页.
①见蒋士铨:《蒋士铨九种曲》下,第40页:又见雍正帝在《御祭文》中对马氏家族的评论,《马氏家谱》未刊本.
②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标志着清朝统治的巩固已达顶点.可与之比较的是,当时莫卧儿皇帝奥兰赞布(Aurangzeb)的德尔干战争(1658—1689)标志着大印度帝国开始走向衰落."在德尔干,奥兰赞布的兼并,不是军事征服的过程,而是缓慢、笨拙的机械进程.它靠吸收被收买来的敌军逃兵充实自己的力量."其结果是,莫卧儿贵族的生气大受损失;包税权的转让削弱了中央政府的基础;阿朗扎布的注意力不断地从印度北部转向南部.阿萨尔·阿里:《奥兰赞布统治下的莫卧儿贵族》,第102—106、173页.
①至1661年,一些江南集镇与城市的人口已回升到16世纪的水平.在1644—1645年间所有织机都被毁坏的苏州、杭州,纺织业至少在1659年已开始复苏,而到1686年便达到了原来的生产水平.景德镇的制瓷业在1688年也恢复到了原来的水平.至17世纪80年代末,北京居民的生活已同1620年以前一样好.在1683—1712年间,耕地面积增长了23%,相当于1626年耕地总数的93%.在1650—1770年间,耕地总数从6亿亩增至9.5亿亩.在1661—1685年间,赋税收入增加了13.3%,盐税收入增加了43.7%.事实上,至1685年,收入朝廷府库的田税、盐税和各项杂税的总额为2900万两.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之数量分析》,第27—28页;石锦:《太湖地区的小农经济与农村社会》第三章,第7页;彭泽益:《清代前期手工业的发展》,第6、8—9、12—15页;上海博物馆:《上海碑刻资料选辑》,第84—85页;李华:《明清以来北京工商会馆碑刻选编》,第12页;王业键:《1750—1910年清代的地税》,第7页;威尔:《中国水利的周期性变动》,第278页;墨子刻:《论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历史根源》,第34页;森正夫:《明朝的士大夫与地方社会关系简论》,第235页;帕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第16—17、216页;侯继明与李国祁:《清末地方政府的财政》,第571页;麦克尼尔:《人类与瘟疫》,第242—244页.
②匡顿:《游牧帝国》,第283页;又见布罗代尔:《资本主义与物质生活,1400—1800》,第58页.
③科威希尔:《1494—1789年欧洲的军事与社会》,第125页;布罗代尔:《关于物质文明与资本主义的反思》,第34—35、102—104页;沃勒斯坦:《近代世界体系》第二部分,第113—116、268、278页.在1550—1560年间,欧洲军队抛弃了西班牙的特西俄(tercio)队形(与郑成功的方阵有些相似),即一种一半人用火枪一半人用长矛的步兵方阵.在古斯塔武斯·阿道夫(GustavusAdolphus)发明了一种快速发射子弹,并减轻了滑膛枪的重量后,作战阵形变成了长方形的步兵方阵,两翼配以骑兵,火炮由长矛手和快枪手保护.大约在1700年左右,火绳枪为每分钟发射一次、射程为80步的燧发枪所取代.与此相关的是,1680年,窝班(Vauban)发明了插在枪管上的刺刀,这样步兵,包括长矛手和快枪手,便可在一条线上展开,并能够穿过炮火的硝烟,一面射击,一面冲向敌军进行肉搏.芬纳:《欧洲国家与民族的形成》,第105—108页.当然,正是马克斯·韦伯首先证明,中国的统一王朝被抽去了"合理竞争",它没有经历过"若干对立的自治城邦永远在备战的武装和平时期.因此,以战争贷款和以战争为目的的各种委员会为条件的资本主义现象便没能出现."马克斯·韦伯:《中国的宗教》,第103页;又见毛尔德:《日本、中国和近代世界经济》,第45、81页.
①黄仁宇:《16世纪中国明朝的军费》,第59页;王业键:《清代田赋的财政重要性》,第832—840页;帕金斯:《政府对工业化的阻碍:19世纪中国的研究》,第487页;侯继明与李国祁:《清末地方政府的财政》,第568—583页.
②齐林:《火耗归公》.
③李约瑟与黄仁宇:《中国社会的性质》,第8页.
①托克威尔:《美国的民主》,第91页.
--------------------------------------------------------------------------------------------------
译者后记
《洪业——清朝开国史》一书,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魏斐德(FredericE.Wakeman,Jr.)的名著.我们在魏斐德教授的好友庞朴先生的建议下,把这部著作译成中文,以供史学研究者和爱好者阅读参考.这部著作原题TheGreatEnterprise,即"宏伟的事业",我们根据原书"导言"部分注(53)(本书第17页注③),将之译为《洪业》,并另加副标题"清朝开国史".
关于这部著作的翻译工作,"导言"及第一、二、三章由陈苏镇承担,第四、五章由薄小莹承担(其中两节由王益承担),第六、十五章由谭天星承担,第七、八章由牛朴承担,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章由陈晓燕、包伟明承担;日文和西文引书目录,由牛朴、张兰英、石广生承担.校对工作,由部分译者以及阎步克、马力等分别承担.徐凯对译稿的部分章节作了审阅.其不妥、错误之处,敬乞读者赐正.
1991年6月
全书完
首页 上一页 共26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