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洪业(免费典藏版)

_6 魏斐德(清)
③1643年,夏承德及其所领500庄丁、1000依附农民,被编入汉军正百旗,后被派去占领山东.《贰臣传》第九卷,第6页.
④《东华录》,1642年4月29日条.引自李光涛:《洪承畴》,第241页.
⑤《清太宗实录》第五十九卷,第11页.据说,太宗在大清门内的崇政殿接见了洪承畴,问他明朝皇帝为何对手下将帅的生死如此漠不关心,竟在战争中将他们轻易抛弃.洪承畴说,这是由于崇祯皇帝周围的众多文臣提出的策略纷纭不一.太宗直截了当地驳斥道:"特今君暗臣蔽,故多枉杀.似此死战被擒,势蹙归降之辈,岂可戮彼妻子,即其身在敌国,可以财帛赎而得之,亦所当为,而况坐妻子以死流之罪乎?"洪承畴被这番话深深打动了,因为他估计自己的亲属一定遭到了明朝的诛戮.《东华录》,1642年6月1日条,引自李光涛:《洪承畴》,第241—242页.
--------------------------------------------------------------------------------------------------
第七节 洪承畴之降(第三章满族势力的扩张)
据清朝官修史书载,洪承畴因受到太宗的宽赦而感激涕零.他说:
臣……自分应死.蒙皇上矜怜,不杀而恩养之.今令朝见,臣自知罪重,不敢入.①
太宗则回答说,他不会因其在松山时为其主子崇祯皇帝效力而责怪洪承畴.但现在天命已移,因而他希望得到同样的忠诚.清军攻克松山,"皆天也";天知清帝欲恩养人民."尔但念朕抚育之恩",太宗说,"尽心图报可耳."②
其实太宗非常高兴,以至在殿内以国宾之礼盛宴庆贺洪承畴归附.太宗本人因在元妃丧中不能亲自出席,还令大学士希福向洪承畴转达了歉意.①.事后,诸贝勒大为不悦,想知道太宗为何对一个起初并非主动表示愿意归顺的明朝俘虏如此恭敬.太宗反问道:"吾侪所以栉风沐雨者,究欲何为?"众人回答:"欲得中原耳."太宗遂笑着说:"譬之行者,君等皆瞽目,今得一引路者,吾安得不乐?".②
松山陷落的消息传到北京时,朝廷上下都以为洪承畴已经战死.③过了两年多,人们才得知他其实还活着,并已投降了清朝.④而当时,京城的士大夫纷纷为他举哀;崇祯皇帝为激励臣属尽职效忠,还下令在正阳门西侧的大士庙为他立祠.⑤与此同时,崇祯皇帝也开始暗中与清朝议和.⑥
清廷汉官大多反对同明朝议和.祖可法上疏力劝太宗一心一意征服天下,抛弃任何其他念头."讲和之策",疏中写道,"利于彼,而不利于我",并警告说,明朝会利用停战之机,"募训练,修防御",还会说服蒙古部落共同抗清.他坚持认为,清军现有实力足以打败明朝军队."方今铁骑如云,加以蒙古之众,取天下有余力.明虽大国,势已极弱."他还指出,关键的一步是夺取山海关,山海关既下,关外的锦州、宁远等城唾手可得,然后便可进围北京,切断其东西通道.他坚信北京一定可破,因为北京的防御力量甚至比大凌河还要薄弱,而一旦拿下北京,那么整个天下就会望风迎降,承认大清的统治.①
不过,清廷内部关于议和与否的争论很快就结束了,因为明朝的复古派在北京对绥靖政策发起了声讨,而崇祯帝则决定先发制人,1642年4月2日令吴三桂袭击阿济格营,而不是遣使议和.②明朝否决了议和的主张.③因此,清朝决定加紧攻打锦州.该城被困已一年有余,总兵祖大寿不得不再次目睹部下以人肉充饥的惨状.④
第七节完
--------------------------------------------------------------------------------------------------
①《贰臣传》第三卷,第6页.根据郑天挺的看法,是张存仁使洪承畴改变了主意.他曾在太宗面前自告奋勇,要求奉命为洪承畴剃发.郑天挺:《清史探微》,第52页.
②《贰臣传》第三卷,第6页.关于洪承畴降清一事,有许多想象出来的描述.1644年以后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他被俘后曾绝食9天,经强行灌入参汤后才苏醒过来.但此后他仍以自己是朝廷大臣,又是南人,而拒绝背叛明朝.清人见劝降无效,便将他放掉,并派甲士护送.将入关时,他遇见一个家仆.此人告诉他,京师中人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并特别提醒他说,他如今是"所统三军俱没,地方俱失."于是,洪承畴感到除了回去寻求清朝皇帝的保护之外,已经别无出路了.抱阳生:《甲申朝事小纪》第五卷,第14页.还有一些记载,或说是由于范文程的极力说服,洪承畴才放弃了绝食而死的念头;或说是皇太极让他年轻美貌的妃子蒙古科尔泌贝勒塞桑之女博尔济吉特氏去服侍洪承畴,使他恢复了健康;或说是皇太极亲至其室,解貂裘而与之服,使洪承畴大为感激,遂叩头请降了.萧一山:《清代通史》第一卷,第199—200页;李光涛:《洪承畴》,第241页.产生这些传说的原因之一,也许是洪承畴本人的特殊性.虽然后来有许多身居高位的南方士大夫为清朝效力,但在这个时候,有这样一个人加入清政权及早已归附的辽东汉人集团,势必使人感到震惊.文秉:《甲乙事案》,第35页.不加深究地把洪承畴说成是乱臣贼子,总是很容易的;但人们对这一令人困惑的事件,显然渴望得到更详尽的解释.
①《东华录》,1642年6月1日条.引自李光涛:《洪承畴》,第242页.
②萧一山:《清代通史》第一卷,第200页.洪承畴很快就赢得了这些贝勒的信任和尊重,被他们视为清政府中最好的汉官.郑克晟:《多尔衮》,第8页.后来,洪承畴在陕西时的几员部将也在他的影响下叛明降清,其中包括总兵李本深和刘泽清.李本深率手下10.3万人归降于多铎.刘泽清在背叛南明而降清时曾写信与洪承畴联络.《明清史料》丙编,第91页,引自李光涛:《洪承畴》,第255—256页.
③1642年5月10日,圣旨称他"节烈弥笃",令"速与优旌".5月25日,兵部公布了吴三桂手下一人的报告,描述了洪承畴临死前每日面朝西南向明朝皇帝叩拜的情景.《明清史料》乙编,第398页,引自李光涛:《洪承畴》,第242页.
④1644年2月27日关于洪承畴之死的一次廷议.见万言:《崇祯长编》,第81页.
⑤抱阳生:《甲申朝事小纪》第五卷,第15页.该祠后来使明朝颇感为难,遂改奉观音了.根据一种记载,洪承畴的一个家仆,为了筹集一笔盘缠将洪承畴的妻妾及十名家仆送回福建老家,而上疏崇祯皇帝,极为详细地描述了其主人尽忠死节的经过.崇祯皇帝读后感动得热泪盈眶,遂亲至洪承畴祠祭奠,而不顾大臣们对此报告之真实性的怀疑.皇上既然已经公开对洪承畴表示了哀悼,所有辽东籍官员便都不敢将洪承畴仍然活着的传闻上奏了.张怡:《谀闻续笔》第一卷,第20页;李光涛:《洪承畴》,第228—229、243—244页.
⑥谢国桢:《党社运动》,第90页.
①《贰臣传》第二卷,第15—19页.佟图赖完全赞同这一观点,也以同样内容上疏皇太极.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796页.
②《清太宗实录》第五十九卷,第10页.
③但太宗并未完全放弃与明朝议和的念头.1642年10月,阿巴泰准备率军入关骚扰,太宗嘱咐他说:"若明国差人来讲和,尔等可答之云:'我皇上命我率兵征讨,敢不奉命行事.尔国果欲讲和,可与我皇上请命'."另一方面,太宗又对阿巴泰说:"若遇流贼兵,亦对他说:'尔等见明无道逆行,故兴师征讨.我国与尔同意,……流贼若差人来,就带他的人来."郑克晟:《多尔衮》,第5页.
④李光涛:《洪承畴》,第240页.
--------------------------------------------------------------------------------------------------
第八节 锦州的陷落(第三章满族势力的扩张)
在松山陷落时被俘的明朝官员中,有祖大寿之弟祖大乐.①锦州被围后,祖大寿曾与其子侄隔城相见,他们请求祖大寿投奔清朝,与家人团聚,但这位老将仍坚守不降.得知松山已陷,其弟也已降清之后,祖大寿终于决定履行多年前许下的诺言,为清军打开锦州大门.他派人对率军围城的贝勒济尔哈朗说:"近闻松山已失,若得见总兵祖大乐,我即归顺."②但当祖大乐被带至锦州城下,兄弟二人隔城相见之后,祖大寿仍不敢降.他又遣三人至清营传问诸王,"可许与盟誓,及有用印文移否?如有之,即归顺矣".③
这一来,济尔哈朗等诸王都不耐烦了,被祖大寿这种近乎得寸进尺的行为所激怒了.他们向来使问道:
尔等所言,果祖大寿之言乎?抑尔等私言乎?昨云见祖大乐即降,今又何出此妄言耶?我围困此城,旦夕可取,有何顾虑,乃与尔盟誓乎!尔欲降则降,不降则已.④
遂将来使二人羁留,只放一人回城向祖大寿转达他们的最后通牒.祖大寿大为后悔,第二天即派人传语请营:"昨乃小人妄言,非祖总兵之言也,望乞宽恕.王若令今日来,则今日至;今明日来,则明日至.惟王命是听."①次日,即1642年4月8日一早,祖总兵便率其官属兵丁出城,向济尔哈朗等满洲贵族叩首投降了.4月9日,清军入据锦州后,太宗的谕旨从盛京(沈阳)传来.锦州7000守军及其家属尽皆留养,移驻他处.城中饥民则就地屠杀.济尔哈朗执行了太宗的命令,第二天便将祖大寿送往盛京,听候太宗亲自发落.②
到达盛京后,祖大寿被带至大清门内装饰优雅、结构匀称的崇政殿,进见大清皇帝.太宗以严厉而又仁慈的面孔出现在他面前,说道:
尔背我为尔主,为尔妻子宗族耳.朕尝语内院诸臣,谓祖大寿必不能死,后且复降,然朕决不加诛.往事已毕,自后能竭力事朕则善矣.③
不难理解,太宗对祖大寿如此宽大,不仅是因为其兄弟子侄及其部众已成为大清皇帝麾下一支忠诚并颇有实力的军队,而且是因为在清朝与北京之间还有一支徘徊不定的重要军队,即祖大寿的外甥总兵吴三桂统领的宁远守军.④现在,祖大寿终于加入了大清的事业,通过他说服吴三桂也来归降便有可能了.⑤祖大寿得到皇太极的宽恕后,立即致书吴三桂:
兹者,松山、锦州已下,天运人心,悉归新主.有识者宜熟为审处,及早投诚,则分茅裂土,超出寻常.①
这位原明朝总兵因尽心效力,而日益赢得了太宗皇帝的宠信.后来,祖大寿死于北京,得依正黄旗旗人身份以最隆重的军礼下葬.②
吴三桂,就目前所知,对祖大寿的劝降始终未作答复.由此可以推论,他并不像祖大寿那样完全相信天命已经转归清朝.而太宗本人也不相信明朝的天下已经在其掌握之中.松山陷落后,祖可法主张停止议和,进围北京,太宗断然拒绝说:"岂能即克山海耶!"③太宗清醒地认识到,要征服明朝必须再给它一次比松、锦失守更沉重的打击.然而使他充满信心的是,他知道满洲在寻求扩张的过程中,已经网罗到一批文武干才,而欲将一个边地汗国变为中原王朝,这正是必须具备的条件.当对明朝的致命一击终于由他人完成之时,满洲人便准备大举南下了.④
第八节完
--------------------------------------------------------------------------------------------------
①《清太宗实录》第五十九卷,第11页.
②《清太宗实录》第五十九卷,第12页.最初,围攻锦州的清军由多尔衮统领.但他未经太宗批准,便擅自决定各牛录每五人为一批轮流回家休整,以恢复其部队的士气和战斗力,以及无处放牧的战马的体力.太宗闻知此事后大怒.多尔衮因罪请死,太宗便将其由亲王贬为郡王,罚银1000两,夺两牛录,并于1641年5月1日将他召回盛京,留在朝廷.郑克晟:《多尔衮》,第1页.关于多尔衮原来的头衔,见郝爱礼:《亲王多尔衮》,第10页.
③《清太宗实录》第五十九卷,第12页.
④《清太宗实录》第五十九卷,第12页.
①《清太宗实录》第五十九卷,第12页.
②《清太宗实录》第五十九卷,第13—14页;又见《皇清开国方略》,第539—543页.
③赵尔巽:《清史稿》"列传"第二十一卷,第20页.
④虽然吴三桂的军队和声望都在1641年衡山附近的那次战役中被摧毁了,但他又在宁远重整旗鼓.到1644年,他手下已拥有4万正规军,七八万来自辽东的非正规军.彭孙贻:《平寇志》第十卷,第11页;又见曹凯夫:《三藩叛乱》,第13页.
⑤锦州陷落后,张存仁曾至书吴三桂,简要叙述了清军连破数城的战绩,进而指出,"明气运已衰."由于祖大寿是吴三桂的舅舅,吴三桂此时自然会考虑降清问题.《贰臣传》第二卷,第21页.
①《贰臣传》第二卷,第17页.
②《贰臣传》第五卷,第17页;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770页.祖大寿死于1656年.
③《贰臣传》第二卷,第18页.
④太宗直到1643年4月临死前,才逐渐相信明朝确实行将灭亡了.但他仍希望谨慎从事.他对大臣们说:"取北京如伐大树,先从两旁斫,则树自仆."假如健康状况允许,他也许会亲自率军南下.郑克晟:《多尔衮》,第4页.
--------------------------------------------------------------------------------------------------
第四章 北京的陷落
导言
闻说淮西地,
盱眙古战场.
寇来千里白,
日下数山黄.
行客欣遗灶,
居人倚短墙.
中原半如此,
何计出风霜.
李雯:"道出盱眙见贼所烧残处".李雯、陈子龙、宋徵玉:《云闲三子新诗合稿》,第六卷.
明末农民起义是由于17世纪30—40年代接连发生的饥荒,以及明朝政府的普遍瘫痪造成的.①只有很少一部分明代文献,将起义的原因归咎于沉重的赋税.大多数官方史料则认为拖欠军饷、给养不足及强迫征兵,是起义的导火索.②起义军的主要成份是农民,而其领袖通常是职业军人、驿卒和土匪.①由于其将领很容易在明军与义军之间变换身份,这些起义军便成为明末社会军事化之一般模式的一部分.正如总兵左良玉曾向一位地方名士所指出的那样,明帝国的困境,不是因为义军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明朝后期的军队将领并不想让起义完全平息.②
起义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③:第一阶段是1627年至1631年,陕西爆发了一系列兵变和叛乱,并形成几股流寇,经常进行劫掠.第二阶段是1631年至1636年,起义军的攻势虽被瓦解,但起义者加强了联合,活动范围也更加广阔,已波及湖广、河南和陕西交界处的大部分森林地带.④明朝政府仍然保持着军事优势,但洪承畴等文官统帅感到,指挥左良玉那样的武人将领越来越困难了.到了第三阶段,也就是1637年至1641年,各路义军在张献忠和李自成的旗帜之下携手联合,形成了更为强大的军队.虽然1640年他们曾一度声势低落,但到1641年3月,张献忠在襄阳、李自成在洛阳大败杨嗣昌所率明军,从而恢复了义军的力量.在此关键的一年之后,明军失去了优势,而起义军的这两位领袖则萌发了改朝换代的雄心.①
--------------------------------------------------------------------------------------------------
①郝爱礼:《论明末的李自成和张献忠》,第442页.
②黄仁宇:《明朝的财政管理》,第127页.有人提到1641年左懋第曾询问大运河沿岸的饥民,因何如此困苦,他们的回答是"练饷".清水泰次:《明代的流民与流贼》,第378页.
①1641年,户科给事中张元始奏称:"土寇与流寇异,土寇皆饥民耳,聚则盗,散则农,计莫善于抚."温睿临:《南疆绎史》,第382页.现代历史学家也强调土寇与流寇不同,指出二者之间的关系中存在着不同层次.当时人也有"小寇"、"中寇"、"大寇"之分.不过,随着人数的增长,土寇也可以发展成为流动的起义军.佐藤文俊:《关于土贼李青山之乱——明末华北农民叛乱形态之一》,第131—133页;谷口菊雄:《明末农民起义》,第65—66页.
②阿尔伯特·詹:《明朝衰亡内在因素之研究》,第143—145页.一位法国历史学家甚至将"军队将领的背叛"说成是这一时期中国发生暴乱的根本原因,将起义解释为职业军人反对文明社会的斗争.罗兰·毛斯尼尔:《愤怒的农民》,第329页.明亡以后,历史哲学家王夫之写道:"若以古今之通势而言之,则三代以后,文与武固不可合矣,犹田之不可复井,刑之不可复肉矣……以将帅任国政,武为尚而特缘饰之以文,是取武臣而文之,非取文臣而武之也."王夫之:《读通鉴论》,第122页.
③关于明末1627年至1644年间主要起义的大事年表,见郑天挺、孙钺:《明末农民起义史料》,第517—529页.
④当时,尤其是1633年以后,这些地区发生了严重的饥荒.战争又破坏了水利设施,农夫流离失所,沦为流民,既而又变成流贼.乔治·H·邓恩:《一代伟人》,第304页;皮埃尔·艾蒂安·威尔:《中国水利的周期性变动》,第275页;裴宜理:《1845—1945年中国北方的起义者和革命者》,第13页;清水泰次:《明代的流民与流贼》,第356—357页;罗文:《17世纪中国的大都市开封》,第25页.
①詹姆斯·B·帕森斯:《论明末农民战争》;郝爱礼:《论明末的李自成和张献忠》,第443—463页;劳斯:《〈虎口余生记〉之英译及其社会历史的注释》,第7—8页;姚雪垠:《李自成自何处入豫》,第51—60页.军事优势转到起义军一方的原因之一是,李自成在其军队中进行了整编,特别是组建了一支精锐队伍.这支精兵由15岁至40岁的壮丁组成,每天在李自成亲自指挥下练习骑射.此外还组建了炮兵、水军和工兵.同时工匠也被组成裁缝队、银匠队、乐工队等等.最后,又选拔精壮,充当骑兵的前锋,即所谓"骁骑".蒋祖缘:《论李自成的军事思想和指挥才能》,第1—4页.
--------------------------------------------------------------------------------------------------
第一节 李自成起兵问鼎(第四章北京的陷落)
李自成由义军将领成为公认的君主,这一转变发生在河南.1642年,他攻下开封,得到了河南几位地方将领和士大夫的支持,后来证明,这些人对他创建新王朝的计划起了决定性的作用.②不过他们并不是最早追随他的士人.1634年,一个名叫宋企郊③的官员,部分地由于胁迫而投降了李自成,并于次年初成为吏政府尚书.但在1641年和1642年,宋企郊却由于另外两位士大夫李岩、牛金星的加入而黯然失色.李岩是开封人,因站在被剥削阶级一方反对贪婪的士绅而成为当地的传奇人物.④牛金星是李岩的同窗,宝(又鸟)人,酷爱饮酒,又是位穆斯林举人.牛金星曾因痛打过地方小吏而被判监禁.①二人都是自愿投奔李自成,并都成为重要的谋士.②特别是牛金星,他极力鼓动农民军争取更多的文人学士的支持.他指出,河南、陕西、山西的许多上层士大夫,因在官场中受到主要来自南方的东林党人的排挤,而对明廷不满.①
当然,在周延儒于1641年后再拜内阁首辅期间,"小东林"的势力相当强大.事实上,这些年中复社达到了鼎盛,以至于把持了科举.1643年的进士考试——这也是明朝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是江南学士之间的一场激烈竞争.一位参加了这次考试并通过了会试与殿试的南方学士,在写给其兄弟的信中说:
殿试的结果公布出来时,首先看到的是前三名的姓名,那些没有被取上的开始大哭.我想前三名定会流芳百世.考得差的捂上了自己的眼睛,摇着头,不愿再看.可见人们对此渴望至极.②
令人向往的头三名都被复社成员所垄断,"一甲"三人是:
1.状元——周钟
2.榜眼——宋之盛
3.探花——陈名夏
三人都被视为复社成员,他们此前至少参加过一次复社会议.与此同时,陈子龙等著名的复社成员也被选拔出来而特别推荐于崇祯帝之前;即使在魏藻德取代周延儒作了首辅后,这些南方籍的官员仍继续在朝中控制着许多重要职位③(见下面两表).多数大臣都来自南方,而以户部尚书倪元璐为首的浙江人最为显赫.都御史李邦华则是江西的著名学者.①
崇祯末年的大学士表
1643年上半年:
周延儒 江苏
吴甡1 南直隶
黄景昉2 福建
1643年下半年:
魏藻德 河南
陈演 四川
蒋德璟3 福建
李建泰 山西
方岳贡4 湖广
1644年初5:
范景文 河南
邱瑜6 湖广
资料来源:《明史》(国防研究院),第1361—1399页.引自计六奇《明季北略》和黄大华《明宰辅考略》.
1.吴甡出生于扬州,曾是魏忠贤的劲敌,后又对温体仁、周延儒的贪污提出弹劾.因此他在文献中被视为反对周延儒一党的主要领袖.《明史》,第2861页.
2.黄景昉于1643年下半年辞职,《明史》,第2852页.
3.蒋德璟是倪元璐的有力支持者.《明史》,第2851页;徐鼒:《小腆纪年附考》,第35页.
4.方岳贡1628年因贪污罪入狱,也得到蒋德璟的救助.1644年他本该赴济宁督运粮草,但他始终没有离开京城,后被李自成所杀.《明史》,第2852页,徐鼒:《小腆纪年附考》,第67页.
5.这两项任命是阴历一月二十九日颁布的.赵士锦:《甲申纪事》,第6页.
6.邱瑜及其家人亦为李自成所杀.《明史》,第2853页,徐鼒:《小腆纪年附考》,第34页.他还兼任礼部侍郎之职.赵士锦:《甲申纪事》,第6页.
1643—1644年崇祯帝六部尚书表
吏部:
郑三俊1 福建 1643年5月因病致仕
李遇知2 不详 1644年因病致仕
户部:
傅淑训3 不详 1643年5月革职
倪元璐 浙江 1643年10月调礼部
礼部:
林欲楫 福建
倪元璐 浙江 1643年10月就任,李自成进京时自杀.
兵部:
张国维 浙江 1643年5月革职
冯元飙 浙江 1643年10月因病致仕
张缙彦 河南 投降李自成
刑部:
张忻4 山东 归顺李自成
工部:
范景文5 河南 李自成进京时自杀
资料来源:《明史》(开明书局),第1400—1468页.
注意:1643年5月指该年阴历五月.
1.郑三俊是著名的东林党人,曾遭魏忠贤弹劾,后任南京户部尚书时清除了许多魏忠贤的党徒.他还支持刘宗周反对周延儒和张国维.《明史》(国防研究院),第2877页.
2.《明史》无传.
3.《明史》无传.
4.《明史》无传.
5.范景文,1614年进士,东林党危机时一度辞职.1628年回朝任太常少卿,后在南京供职多年,又先后拜为刑部尚书和工部尚书.1644年初,擢为东阁大学士.《明史》(国防研究院),第2993页;徐鼒:《小腆纪年附考》,第34页.
尽管新任命的负责军事的朝廷大臣不甚称职,但由于李自成已在遭受严重饥荒的河南中部和西部地区开辟了根据地,明军无法听之任之.①1643年,在孙传庭所率陕西明军的压力下,李自成被迫将大本营移入湖广,在襄阳设置六政府,并清洗了一些难以驾驭的部属.其后,在军中文人谋士们的劝告下,他决定返回故乡陕西,去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然后再从那里向明朝都城北京进军.孙传庭试图阻止这一计划,遂率军南下河南,并希望左良玉部能从江西北上穿过湖南攻击李自成的侧翼.②但左良玉按兵不动,孙传庭最后只得孤军作战.从1643年10月20日开始,孙传庭连连获胜,但他的补给线太长,在饥荒严重的河南境内又几乎征集不到任何粮草.11月,孙传庭的疲备之军开始了谨慎的退却,可这很快就变成了大溃退.11月16日,李自成的军队控制了战略要地潼关,从而打开了通往西安的道路.五天后,李自成占领了陕西首府西安并沿用唐代旧称,改名为"长安".1644年春节(阳历二月八日),为预祝胜利,李自成确定国号为大顺,年号永昌.①诗人李雯随父亲住在北京时听说了这些事变,数周后忧郁地写道:李自成已占据了曾出现过很多强盛王朝的战略要地."百二秦川"已落入贼手,从而李自成控制了京城与秦故地之间除黄河以外最后的天然屏障.②
崇祯帝意识到,由于李自成控制了西北,明朝都城已受到军事威胁.1644年1月3日,皇上收到大学士黄景昉一份很长的奏折,他力主从东北前线调回吴三桂的戍边军队,以加强缺乏训练的京师驻军.黄景昉还指出,陕西与河南的社会治安几乎完全破坏了③,驿递中断多年,地方官多有缺员,并且由于官府全无税收,无法提供军饷,甚至连官吏的俸禄也谈不上了,当地官军只得强抢百姓仅有的口粮,以至逼民为盗.④这种混乱局面势必继续,除非皇上鼓励当地豪侠与士绅组织乡兵,创建其自己的地方政府.⑤
崇祯帝对此建议反应冷淡——这部分是因为他担心这种乡兵会成为更大的祸害;部分是因为在河南、陕西征募骁勇,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及时扭转危局,挽救京师.①召回戍边驻军当然是一种办法,但当时未真正引起重视.于是皇上采用了他的老作法,又任命了一位新的将领.但局势已如此暗淡无望,以至朝廷命余应桂前去统辖陕西明军时,他竟在皇上面前哭出声来,并断言:"不益饷,臣虽去无益."②最后余应桂试图阻挡李自成的先头部队渡过黄河进入山西,但为时已晚.1643年12月30日,李自成军前锋开始渡河,既而席卷山西,突破了拱卫京城的第一道防线.皇上大怒,将兵部尚书张国维革职下狱;然而就在此时,平阳又告失守.③
使明朝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是那些充满空想的大臣一次次地提出不切实际的总体改革建议,却不重视日常的具体行政措施.大臣们经常为他们的平庸无能辩解,对其贪污腐败表示痛心悔恨,夸张官僚的苦衷——而对迫切紧要的改革只提出过于简单空洞的计划.例如,李自成在河南得手之后,大学士蒋德璟在回答皇上召问时,就根据他读过的《明会典》,提出了这样一个幼稚的建议:要求朝廷恢复明太祖时会集众臣举行射礼的做法.他认为倘能如此,则尚武之风可兴,卫所之制也可复振.皇上称赞说这真是个好主意,下令立即重振那业已衰落无望的卫所制度.正如一位史学家所讥刺的那样,皇上此令"不能行也".①
虽然日常工作仍在进行,王朝尚未覆灭,政府尚未垮台,但大多数官员逐渐预感到明朝的统治已注定要完结了,因为它已经失去民心.各方面都出现了灾祸:天花流行,庄稼欠收,成千上万的农民结伙投奔义军.②兵科都给事中曾应遴对皇上说,这是"衣食租税"的官吏和富户压迫、剥削百姓所致.③但应做些什么呢?尽管大学士魏藻德坚持认为李自成军中大部分将士是被胁迫入伙的,他力主明军士兵应杀死那些动摇不忠的农民,但几乎无人怀疑,李自成手下聚集着大批自发的追随者.④不祥之兆进一步显示出明朝的气数已尽:夜晚走过紫禁城正门的行人,听到战死疆场的鬼魂的喧闹和幽灵凄厉的哀嚎.①
此时,崇祯帝将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京师的防卫上.北京驻军的情况相当糟糕,三大营的兵力在全盛时估计至少有70万,但现在已变成了老弱之军,将领们又以市井无赖和自己家中的家奴充数,从中贪污空额军饷.②两年前,崇祯的一位亲戚李国桢说服了皇上,让他来整顿京营,但在这位刁滑的亲信统领之下,三大营的实际状况变得更糟.李国桢以改革军务为由,从国库及内库中骗出数十万两银子.③与此同时,更有势力的宫中太监又将大部分精壮士兵挑出来充当他们的私人侍从.1643年,疾病在京师蔓延,老弱士兵大量死亡.④幸存者不仅都是些被北京市民传为笑料的老弱残兵,而且由于掌管宫中厨事的太监不再向他们发放口粮,这些士兵正在饥饿中死去.⑤
而用来维持这支乌合之众的军队或招募新兵以取而代之的军费又在哪儿呢?①从账簿上看,前线军队每月要消耗饷银40万两,而新、旧府库一共只剩下4200两,户部的收入则几乎等于零.②在正常情况下,皇帝个人的收入有400多万两金花银.③可这种收入已大大下降,宫廷的花费却大得惊人,物价又在飞涨.④据传,皇上240私蓄所剩不会超过几十万两.⑤所以,为了敛钱,崇祯帝决定允许因纳贿下狱的官员以重金赎身.有七位著名的政治犯在同意献出部分家产以作京师防卫之用后获得赦免.皇上又向自己的亲戚施加压力,迫其献产.⑥此外,也有人自愿捐钱,特别是当朝廷宣布捐钱多者可得封爵之后.还有来自官员会馆的集体捐助.但用这种方法只筹集到20万两.不少赎金实际还没有上交国库,就被户部的贪官污吏私吞了.①到1644年初,粮仓空了,卫戍京城的军队几乎一年没有得到军饷.正如一位将领所报告的那样:"鞭一人起,一人复卧如故."②
第一节完
--------------------------------------------------------------------------------------------------
②1642年阴历三月,河南北部已牢牢掌握在李自成手中,当地所有营寨都承认他的权威.
③宋企郊,陕西乾州人,曾任吏部员外郎.其简要生平,参见魏斐德:《1644年的大顺政权》,第81—82页.
④郝爱礼:《论明末的李自成和张献忠》,第464—465页;帕森斯:《明末农民起义》,第91—92页.据当时一些最可靠的记载,李岩是1617年的举人,其父李精白在天启年间作过山东地方官,后因过分接近魏忠贤,为东林党人所不耻.据说,李岩在加入李自成的队伍之前曾领导过一次反抗地主剥削的起义.成为李自成的谋士后,他又为义军拟定了宣传口号和土地改革的策略.见计六奇:《明季北略》,第209—210页.近来有人对李岩其人的真实性提出质疑.罗杰·德·弗格斯最近撰文指出,李岩是民间传说与士人编写历史的混合体.据顾诚《李岩质疑》第68页说,没有直接的材料可以证明李岩是一位开封士大夫,也无材料证明他与李精白的关系.不过,以我所见,李岩的作用虽被夸大了,但他毕竟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作为1643、1644年间农民军的一位谋士,他经常被提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人员曹桂林也持此种看法.在1979年6月有美国明清史专家参加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曹桂林发表了类似的观点.吴伟业等对李岩的存在,特别是农民军在皇宫中发现崇祯皇后尸体时李岩的所作所为,都有过描述——这些都是可信的资料.王春瑜:《李岩〈西江乐〉·〈商洛杂忆〉》.李自成提出系统的赋税与土地改革政策,与其归功于李岩,不如说是当时社会现实的需要.关于这一点见王兴亚:《李自成的赋税政策研究》,第5页.
①赵士锦:《甲申纪事》,第17页,又见李文治:《晚明民变》,第106页;李光涛:《明季流寇始末》,第86页;赵宗复:《李自成叛乱史略》,第138页;毛里斯·罗塞比:《穆斯林与中亚的起义》,第189页.牛金星被一位行医的朋友引荐给李自成,他对李自成说:"若欲终为贼,则无所事我,若有大志,当从我言."他提出停止劫掠,争取民心,控制中原的建议,而李自成不大接受,因此牛金星离开义军回到家乡.由于其家族中一位长辈的出卖,他被官府逮捕并处死刑.后来,他设法减轻了判决,并在获释后立即回到河南,再次加入了李自成的队伍.李自成对他的归来十分高兴,遂委任他为丞相.据说,牛金星后来以李自成的名义发布告示说:"杀一人如杀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张怡:《搜闻续笔》第一卷,第1页.
②有些史学家将李自成的最后失败,归咎于在大顺政权中掌握极大权力的李岩、牛金星之类的谋士,他们还将起义失败归咎于加入义军的大量地方乡绅,认为这些人只是为了日后进行破坏活动而"假投降"的.赵俪生:《李自成地方政权所遭地主武装的破坏》,第44—45页.根据雷于霖等人的描述,后一观点很难成立.雷于霖曾写到,他作为陕西乡绅的一员而参加起义,原因之一是他认为百姓如果遭受痛苦的折磨,便有权利造反.另一原因是他认为,这些"流寇"一旦获得权力,就需要有人制止其暴行.秦波:《混进李自成起义军的一个内奸的自供状》,第49—50页.
①赵宗复:《李自成叛乱史略》,第147页.随李自成进入北京的北有11名进士、7名举人和3名秀才.这些北方人觉得受到东林党人的排挤而心怀不满.钱■:《甲申传信录》,第30—32页.关于李自成京政权的人员结构的分析,见魏斐德:《1644年的大顺政权》,第54—56页.
②邓尔麟:《嘉定忠臣》,第247—248页,及其《达官贵人》,第222页.1640年的科举竞争也十分激烈,李清:《三垣笔记》上,第4页.
③周延儒被贬黜后,朝廷又对各部大臣做出一系列新的任命,其中大部分是在1643年6月29日颁布的.《明史》(国防研究院),第163页.当时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蒋德璟,也因反对皇上加派练饷而被罢免.同上书,第2852页.新任大学士包括陈演和魏藻德,后者被视为薛国观的门生,故而有"温体仁党"复活之说.不过,从新任官员的名单来看,其主要特征是,一方面仍有许多南方人在位,另一方面又有大量新的,相对来说缺乏考验的官员升至高位.关于陈演,见文秉:《烈皇小识》,第228页;万言:《崇祯长编》,第104页.
①计六奇:《明季北略》,第480—482页.
①张国维虽一度出任兵部尚书,但基本是个闲散官员.张缙彦,河南人,因为提出将明军改编成若干防区和一支突击部队的建议而被擢为兵部尚书,尽管他的军事经验只是在朝中担任兵科都给事中时得来的.当时,他曾弹劾杨嗣昌.《贰臣传》第十二卷,第17页;《明史》,第2910页;徐鼒:《小腆纪年附考》,第27页.
②这次进剿一定程度上是由朝中的陕西地主势力策动的.只要孙传庭留在陕西,其军饷就必须由陕西本地通过额外税收来承担.因此,陕西乡绅希望促使孙传庭到河南去攻打李自成,从而减轻自己的经济负担.
①郝爱礼:《论明末的李自成和张献忠》,第482—483页.李自成有意将大顺与大唐、将自己与李世民联系起来,见魏斐德:《1644年的大顺政权》,第65页.
②李雯:《闻西安复失是日诸进士方有馆试之期》,出自李雯等编:《云间三子新诗合稿》第八卷,第19页.
③到1642年,从南方进京的官员为了安全抵达目的地,不得不雇用几百名"敢死少年"做保镖.黄仁宇:《倪元璐的现实主义》,第420页.
④崇祯末年,水利系统的管理已完全瓦解.威尔:《中国水利的周期性变动》,第274—275页.
⑤万言:《崇祯长编》,第376页.奏折中还指出,尽管陕西的将领都是优秀的战略家,但三个陕西驻军士兵也抵不上一名戍边部队的骑兵.黄景昉于1643年夏被任命为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明史》,第2852页;又见傅路德和房兆楹等编:《明代人名辞典》,第175页.当时有人提出由官僚士大夫组建地方武装,关于对这一系列建议的精彩分析,见邓尔麟:《许都和南京的教训》,第107—117页.
①在最后时刻,即1644年4月5日,崇祯帝终于同意召集乡兵,但已为时太晚.关于朝中对乡兵问题的争议,见魏斐德:《清朝征服江南时期的地方主义和忠君思想:江阴的悲剧》,第50—53页.
②钱■:《甲申传信录》,第7页;又见李清:《三垣笔记》"附识"中,第15页.东北战场消耗了明朝的全部军饷.1622年至1640年间,配给东北的粮食由每年100万担增至每年300万担.而在此期间,从南方漕运来的粮食总量未变,大约每年400万担.此外,北方原有的专门用来供养军队的土地,如今也不再受官府控制了.为了维持军队给养,北方的税额不断增长,致使农民背井离乡,地方赋税收入进一步减少,地方府库甚至没有储备物资可以用来供养这些士兵.詹姆斯·彼得·吉斯:《明代的北京》,第99—100、204、216页.
③平阳陷落的消息传到朝廷后,崇祯帝召阁部九卿科道等官说:"朕非亡国之君,事事乃亡国之象,祖宗栉风沐雨之天下,一朝失之,将何面目见于地下?朕愿督师,以决一战,即身死沙场,亦所不顾,但死不瞑目."说完后他痛哭失声.李清:《三垣笔记》"附识"中,第16页.张国维在春节那天被捕(1644年2月8日).3月29日,山东士大夫上书为其辩护,祈求皇上对之宽大处理.4月6日,皇上遂将其从狱中放出,并在宫中召见了他,三天后,张国维献银万两助饷,受封为侯.北京陷落前的最后一周,他奉命到江南为朝廷筹款,此后他便留在江南,参加了南明政权,并曾力劝鲁王朱以海监国,是绍兴政府中的领袖人物之一.万言:《崇祯长编》,第67—96、104页;文秉:《烈皇小识》,第228—230页;《明史》(开明书局),第1500、3099页;查继佐:《东山国语》,第8—11页.
①李清:《三垣笔记》"附识"中,第12页;又见徐鼒:《小腆纪年附考》,第35页.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如,在几年前的一次朝会上,一位官员提出,缓和明军与农民之间紧张关系的关键,是告诉士兵不要压迫百姓.崇祯帝以为良策,御批赞同,但全未考虑具体措施来制止士兵抢劫农庄及村舍.黄之隽:《江南通志》,第2584页(第一五三卷第29页).当然,有些建议是相当明智的,尽管由于财政原因无法实施.例如,1643年11月17日,李邦华主张减轻赋税,同时在考课中提高对腐败官吏的罚金定额,以充军饷.万言:《崇祯长编》,第22—24页.
②染上天花的人,身上会到处发生溃烂,并很快死亡.刘尚友:《定思小记》,第1页.
③万言:《崇祯长编》,第77—78页.曾应遴指出,义军每到一处,便抓来富人,令其交纳赎金,既然富人必须拿出大量钱财去换取自由,何不事先行"均田之法",并拿出钱来赈济贫民,以防止叛乱发生呢?见谈迁:《国榷》,第6013页.
④刘尚友:《定思小纪》,第3页.这一建议是在1644年4月22日召对时提出的.李自成得到百姓拥护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军纪严明,不侵害贫民,见魏斐德:《1644年的大顺政权》,第45、77页.崇祯帝本人也知道,义军深得民心,因而大为沮丧,李清:《三垣笔记》"附识"中,第13页.
①刘尚友:《定思小纪》,第1页;又见李清:《三垣笔记》"附识"中,第12页.
②京城守军实际已在1449年土木之战中被消灭,以后再未能恢复原有的实力.1522年后,其编制又被有意缩小.到李自成进攻时,实际存在的士兵只占在编人数的10%—20%.张怡:《搜闻续笔》第一卷,第2页;罗伯特·布鲁斯·克劳福德:《张居正的生平和思想》,第49—53页.倪元璐当时提出废除世袭军户制,黄仁宇:《倪元璐的现实主义》,第425页.
③李清:《三垣笔记》"附识"中,第8页.
④据谈迁所记,那年夏、秋,训练有素的军队损失了一半兵力,北京居民死于天花或鼠疫的则更多.海伦·邓斯坦:《明末流行病初探》,第7、19—20、28—29页.
⑤钱■:《甲申传信录》,第12—13页.在1643年秋季和初冬的几个月间,筹集军粮已十分困难.10月下旬,皇上下令拨银40万两买粮.按官价每担各值八个铜钱,实际价格却高出百余倍.京师富户早已开始屯积粮食,趁皇上买粮之机,他们以每担一两银子的价格出售.官府别无选择,只能向这些奸商买粮,这笔专款很快就用尽了,李清:《三垣笔记》"附识"中,第13页.提起那个时代便想到饥饿和人吃人,见清水泰次:《明代的流民与流贼》,第380页;邓斯坦:《明末流行病初探》,第13页.
①1643年秋,户部尚书倪元璐做出了下一年的军费预算,预计收入将不足1600万两,而支出将超过2100万两.他建议扩大官盐买卖,卖官鬻爵,改刑罚为收赎金,以补不足.崇祯帝却只想发行纸币,甚至派遣宦官去搜集桑树纤维以作纸币原料.倪元璐怕此举激起蚕农造反,而说服皇上收回了成命.黄仁宇:《倪元璐的现实主义》,第423、427—428页.
②赵士锦:《甲申纪事》,第7页.要求皇上向戍边军队拨饷的奏折未得到任何反应.1644年4月14日,户部侍郎吴履中奏称,国库存银仅剩8万两.他坚决要求将这笔钱拨给戍边军队("若无九边,京师何以安守?"),但皇上却拒绝再向边地拨饷,他打算将这笔钱全都用来加强京师守备.钱■:《甲申传信录》,第11页.后来当倪元璐谈及道德是头等重要之事时,崇祯帝问道:倘若道德果真如此重要,在拖欠前线军饷之时,将如何以之解救国难呢?此时距二人之死只有35天了.黄仁宇:《倪元璐的现实主义》,第441页.
③黄仁宇:《明朝的财政管理》,第89—90页."金花银"是上等白银,主要用来支付官员的俸禄.
④皇帝供养着近7万宦官和9000宫女.宫内厨房每天都要准备1万至1.5万人的饮食.《明朝的财政管理》,第91—94页.1644年1月7日,朝廷宣布控制物价,但无证据可以表明这一命令被执行了.万言:《崇祯长编》,第44页.
⑤魏斐德:《1644年的大顺政权》,第78页.但有些资料称,那时太仓蓄备不足1300两,内库只有40—50万唡.李清:《三垣笔记》"附识"中,第21页.
⑥1644年1月20日,刑部接受了这一策略.万言:《崇祯长编》,第44页;又见李清:《三垣笔记》"附识"中,第8页.
①万言:《崇祯长编》,第44页;钱■:《甲申传信录》,第11页;李文治:《晚明民变》,第141页.
②黄仁宇:《明朝的财政管理》,第80—85、123、126页.
--------------------------------------------------------------------------------------------------
第二节 南迁之议(第四章北京的陷落)
对崇祯帝来说,有一个或许过于自私的办法,那就是放弃危在旦夕的北京,到南京建立临时中央,这一迁都的建议是在德正殿进行的一次私下的召见时,由江西籍官员、翰林学士李明睿首次提出的.2月10日,皇上召李明睿及总宪李邦华、原九江军府总督吕大器议事.当皇上问到今后的策略时,李明睿的回答相当坦率,甚至在提到北方失利时也无所顾忌.他说,义军已经逼临京城,朝廷正值"危急存亡之秋"③,唯一明智的选择,就是迁都南京.崇祯帝大惊,对李明睿说:"此事重,未可易言."④既而指天问道:"上天未知如何?"⑤李明睿略加思索,便试图就天命问题劝说其君.
惟命不于常,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天命微密,全在人事,人定胜天.皇上此举,正合天心,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知几其神,况事势已至此极.讵可轻忽因循,一不速决,异日有噬脐之忧.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皇上可内断之圣心,外度之时势,不可一刻迟延者也!①
崇祯帝本来很可能为维护君主意志,而对这段涉及其道义责任的议论大发雷霆,但此次他并未将其视为臣下对自己的责难,反在确认四周无人偷听后问道:
此事我已久欲行,因无人赞襄,故迟至今,汝意与朕合,但外边诸臣不从,奈何?此事重大,尔且密之,切不可轻泄,泄则罪坐汝.②
崇祯帝明确表示了自己的立场,又询问南迁的具体步骤.他将如何出京?李明睿提出最佳路线是取道山东,装作到文王与孔子庙朝圣.一旦到了曲阜,御驾便可快马加鞭南下,20天内即可赶到比较安全的淮安地界.那时——李明睿向皇上保证——举国上下必群情振奋.因为崇祯帝一旦出现在京城之外,国之龙虎必起而响应,陛下遂可握天下于股掌之中.但是李明睿又斗胆警告说,如果皇上仍在京城厮守尊位,则明朝必亡.崇祯帝颇为其言所动,简短答道:知道了.遂令三人退下,自己返回后宫.③
当晚,皇上又召李明睿进宫参加另一次秘密会议,并于会后将这位翰林学士单独留下,向他提出了一连串问题.中途接应部队有何安排?谁来统领?中途在何处驻扎?李明睿打算先秘密派遣将领至济宁部署接应部队,并在比较安全的济宁、淮安两地安排驻地.但接应部队从哪里调集?皇上又问.李明睿承认,所有明军主力不是用于镇守关口,抵御义军,就是在边地抗击清军.京城关门兵也不能全部抽出,因为必须留下部分军队护卫留守北京的官员.所以只能暗中派遣一些朝中官员从京畿八府征募新兵.①
这时,李明睿又提出了关于皇上内库这一敏感问题.没有充足的资金,便无法征募新兵,且南下途中也须犒赏将士."内帑不可不发",李明睿说,"万一行至中途,赏赐不足,出处甚难."②皇上同意非有一笔钱不能成事,但又坚持认为不应由内库出钱,而应由户部为此特殊用项做出安排.在这一点上,两人发生了分歧.李明睿的态度近乎强硬,认为如果动用国库中仅剩的储备,北边防线必将受到致命危害;这就等于完全放弃中原,而南下之行就将被称作逃跑."乞皇上自为宗庙社稷计,决而行之,无待临渴掘井也."③崇祯帝点头不语,但并没有最后拿定注意.时间已很晚了——二更已过——他颇感疲倦,遂将李明睿打发走了.④
三天后,即2月13日,另一解救危局的提案呈到御前:吏科给事中吴麟徵建议将吴三桂从宁远招回.但这一建议被皇上抛在一边,可能是因为他想到了李明睿的话.他拒绝召回东北军队,因为那将意味着将大片区域让与满人.⑤最后,他转而抓住大学士李建泰提供的一根救命稻草.李建泰很富有,当时他答应捐银100万两,用来征募一支军队,以救援其家乡山西.⑥不幸的是,李建泰只能征募到京城中素质最差的人——地痞、无赖和市井游闲,他们根本不听号令.①崇祯帝对此一无所知,他将李建泰出征仪式搞成欢送的盛宴,并亲自登上城头目送这支大军在鼓乐和旌旗的伴随下缓缓西去.②皇上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这位大学士的成功之上了.他曾对李建泰说:"先生此去,如朕亲行."③
从一开始,这支军队就注定要遭到惨败.甚至在其出发之前,算命先生就预言其必败;李建泰所乘肩舆的杆子又不祥地折为两段.④队伍刚一出城,后面的士兵便开始逃跑,3000宫廷禁军也公然全体溜回北京.⑤当大军缓慢地(每天只行30里)通过河北时,最令人沮丧的可能就是李建泰的士兵到处遭到冷遇.北京城内纷纷传说,李建泰的士兵只有谎称是李自成的部下,才能从农民那里得到食物.⑥人们还听说,许多城镇都将这支朝廷军队拒之门外,他们害怕这伙乌合之众甚于害怕农民军.⑦
与此同时,李自成从对面迎头而来.2月26日,李建泰尚未到达山西,朝廷便获悉大顺军正横扫山西.次日,又传来不祥的消息,平阳及黄河沿岸州县全部落入义军之手.⑧3月16日,"闯王"(李自成1636年后的绰号)攻陷山西首府太原.明军守将周遇吉英勇保卫宁武关,但这只是李自成军队在此次战役中所遇到的极少见的一次顽强抵抗.①在整个山西及北直隶西部,"文武俱失所恃".②街上的百姓毫无顾忌地唱着:
闯王来,城门开,
闯王不来,谁将衣食与吾侪.
寒不衣兮,饥不食,
还钱粮日夜催,
更有贪臣来剜肉.
生填沟壑诚可哀.③
在这种公开的反对面前,地方官吏束手无策,只得一个接一个地向义军打开城门④,4月7日,李自成军占领了大同,并继续向北直隶推进,10天后占领了宣府(宣化).⑤这时明朝抵御这支由北方穷人和流民组成的起义大军的,只剩下驻守京城西北居庸关的一支怯懦的军队.连15岁的皇太子朱慈烺都认识到,靠这点力量保卫京城,其希望实在太小了.当时,他正恭恭敬敬地与东宫讲读项煜讨论《论语》的第一篇.当读到"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一段时,他不由沉思良久,即而痛楚地说道:"二'乎'字可玩."其讲读只好尴尬地笑笑.①
3月6日,崇祯帝再次命令群臣献策.②皇上表现出的诚意鼓励了那些私下早就希望南迁的大臣,于是一连串的密折呈至皇上面前,提出一种又一种方案.李明睿仍是主谋,许多奏折正是来自他所供职的翰林院.很自然,拥护南迁的大多是南京人.倪元璐(大学士陈演在皇上面前说他太书生气,遂将他转为户部尚书)也赞同这一主张,并且还争取到太子讲读项煜的支持,而许多人视项煜为东林党的同情者.③这些大臣阐述了三种不同但又相关的建议.④
第一种意见是由皇上率军亲征,令太子留守北京.这一由文人学士们所提出的方案,符合较多人的愿望,即鼓励天下豪杰士绅募兵勤王.淮安巡抚路振飞已经组织了72支自卫武装,分别由一名下层士人负责训练和统领.人们认为,一旦皇上离开紫禁城内廷,类似的武装就会在其他地区大量涌现.⑤皇上不会骑马是无关紧要的,只要他出现在战场上,便可使"四方忠臣义士,英雄豪杰"群起响应,就像14世纪明太祖推翻元朝时,汉族人都响应其号召那样.①
第二种建议几乎是第一种建议的自然结果.尽管南方人十分谨慎地声称,他们提出这一建议是因为考虑到南方地区的重要性.皇上一旦离开京城,便可迁至勤王力量最强大的地区——江南.迁都南京后,崇祯帝可沿长江建立起第二道防线,并以南方的经济和军事重镇九江为枢纽.②李明睿还为此策略提供了一个历史例证,即南宋迁都杭州后,又统治了一个半世纪.他强调说,类似的南迁完全适合明朝目前的形势,也完全符合《易经》上利的概念.③当李明睿和李邦华审慎地讨论建立南明政权的可能性时,他们都明显感到,要获得这一冒险行动的成功,必须由皇上,而不是太子,率众迁往南京.李明睿解释说:太子少不更事,"禀命则不威,专命则不敬"(《左传》语),不如皇上亲行为便.④他希望让太子留守北京摄政,保护宗庙社稷,皇上本人则亲自率众迁至南京,在史可法所率长江下游驻军的保护下,为南明政权的建立,奠定行政和经济基础.不过这最终意味着将中原让给起义军和清军,以及由魏藻德等北方人辅佐太子.当然,没有什么正式理由说明为什么北方籍官员不能一同南下,但他们在河北、山东、山西的田产,使其难以离开.因此,援引《春秋》也未能缓解北方官员对此战略的激烈反对,南迁计划终于落空了.①
太原陷落之后,皇上再次召集六部、督察院和翰林院群臣议事献策.就在这时,主张南迁的大臣提出了一项折中方案.李邦华呈上密折,建议派遣太子南下,以加强江南防线,皇上则留下来守卫北京.这就是说,让皇上留下来与北方籍官员在一起,而一旦王朝覆灭,南方人便有了一位合法嗣君.①
大约在1644年4月3日至5日间,崇祯帝召见群臣,以观察他们对李邦华建议的看法.皇上手持这份密折,令李邦华阐述其内容,李邦华婉言推辞,皇上遂大声宣读起来并询问群臣的意见.大臣们一个接一个站出来表示赞同这一建议.由于战场上无法挽回的败局,加上南方籍官员的游说,多数人都转而支持南迁.德高望重的项煜是太子讲读,他自然也赞同这一建议.但最为重要的一票在内阁首辅兼太子少保陈演手中,他对李邦华的支持,使皇上陷入了困境.②
崇祯帝本来已有"那么点儿"同意亲自去南京,而将守卫社稷之责留给太子了.③但现在他与太子的职责被颠倒过来.假如不是他而是太子南下,来使明朝像南宋那样再延续个150年,那么留下来守护社稷宗庙就将成为这位当朝皇上的神圣职责.④因此,李邦华的建议等于要求皇上做出自我牺牲,而眼下公开举行的廷议又迫使皇上在大庭广众面前做出抉择.崇祯帝别无它法,只得堂而皇之地宣称:"国君死社稷,恒理也."但话一出口,他又忍不住满腔怨恨地加上一句:"言迁者欲使朕抱头鼠窜耶?"大概是因为皇上明显流露出不快,几位大臣急忙改变立场.兵科给事中光时亨愤怒抨击李邦华,并指责李明睿是这些"邪说"的幕后支持者.于是,决定性的时刻来到了,光时亨本人是南方桐城人,但他坚决主张固守北京,而当他慷慨激昂地谴责了那些要放弃京城的人之后,在场的27位大臣竟有19位表示放弃南迁主张.①这并不完全符合皇上的心思,因为他心底是想要代替太子南下,而现在大多数大臣却主张整个朝廷仍留在北京.结果双方都招致了皇上的愤怒.他一面说:"光时亨阻朕南行",一面又指责李明睿结党欺君.②
诸臣平日所言若何?今国家至此,无一忠臣义士为朝廷分忧,而谋乃若此!夫国君死社稷,乃古今之正,朕志已定,毋复多言.③
"然而",史家评曰:"南迁之议寝矣."①
若按光时亨的主张,皇上和太子都不南下,那么就必须采取措施保卫京师.4月16日,光时亨上疏皇上,建议召回所有主要将领勤王.疏中承认采取这一措施意味着将部分领土给满清,但他认为这只是暂时的损失.朝廷一旦剿灭了叛匪,恢复了力量,就可以收复这些失地.②
光时亨的建议在朝中引起激烈的争论,他的支持者们(倪元璐、金之俊、吴麟徵和孙承泽)坚持认为朝廷必须面对现实,立刻从宁远召回吴三桂,从蓟州召回王永吉,从密云召回唐通.③他们强调说,否则京城必将毁于一旦.但其他大臣不同意这一计划.其中一部分人主张只召回一两位将领;另一部分人强调只有吴三桂所率军队最为重要.皇上的首辅大学士陈演和魏藻德,坚决反对召回这些军队,并着力重申其最初的主张,即反对将领土让与满人.魏藻德是北直隶人,他随即得到了山东将领刘泽清的支持.因为吴三桂的军队若撤离长城防线,刘泽清的侧翼就会暴露于清军的攻击之下.④
崇祯帝暂时未作最后决定.他对李建泰的军队仍抱有一线希望,希望他能阻止义军继续推进.但4月9日,即那次未见分晓的廷议之后的第三天,李建泰的快信终于到了.信中说他的军队——或者说是残兵败将——已无可指望,他劝皇上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自救.①第二天,即4月10日,崇祯帝终于发布了勤王令.所有主将都被加官进爵;吴三桂、刘泽清和唐通则奉命率部入京援救.但三人中实际上只有唐通及时赶到了北京.②
李建泰的信中还最后一次提出了南迁问题,明确建议皇上将太子先行送到南方,然后将朝廷迁至南京.③尽管一周前皇上已坚定地表示,他主意已定,南迁问题不得再议,但主张南迁的南方籍官员并未停止私下为太子或皇上离京做准备.④现在,他们再次于殿前大胆提出,送太子到南京,让其督率江南军事.然而光时亨再次火冒三丈,质问道:"奉太子往南,诸臣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所有争论便为之再次中止.①光时亨言外之意是指责他们阴谋拥立太子,逼迫崇祯帝退位,这使南方籍官员大惊失措,"遂不敢言".大臣们一个个低头默立一旁,倾听皇上愤怒的斥责:"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亡国之臣尔!"②所有在场的人都明白,除在北京厮守至尊之位外,任何劝说皇上采取其他行动的尝试,都必定被曲解为不忠.从此,绝望气氛笼罩了京师的居民,"诸臣咸思南窜".③
崇祯帝拒绝了南迁的建议,既不遣太子去南京,他本人也不离京.这对后来满清占领北京时的形势产生了深远影响.满清比较完整地接管了明朝的中央政府,遂拥有了他们颇为缺乏的东西,由此接收了明朝几乎全部汉族官吏,依靠他们接管天下并最后征服南方.崇祯帝的决定还导致诸多皇室宗亲之继承权利的暧昧不定,以致派系倾轧削弱了南明政权.此外,复明阵营也因之少了一批立志恢复失地,渴望对清朝发动反攻以便光复家园的北方人.崇祯帝这一自我牺牲的决定,就这样最终毁灭了后来复明志士坚守南方的许多希望.
第二节完
--------------------------------------------------------------------------------------------------
③对此次密谈描述最详细的是邹漪:《明季遗闻》,第18—20页;计六奇:《明季北略》,第393—394页.两书记载基本相同,而以前者为详.邹漪是吴伟业的门生,而吴伟业又是李明睿的好朋友,所以邹漪的描述多有褒词.不过,李明睿是力主崇祯帝迁都南京的主要人物,这看来是不成问题的.比较公允的描述,还可见戴笠、吴殳:《怀陵流寇始终录》,第79页;钱■:《甲申传信录》,第63页也提及此事.
④计六奇:《明季北略》,第393页.
⑤邹漪:《明季遗闻》第一卷,第18页.
①邹漪:《明季遗闻》第一卷,第18页.
②同上书;计六奇:《明季北略》,第39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