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人的名字别号TXT下载

中国人的名字别号

作者:吉常宏(现代)
栏目:历史.地理
类别:古典
大小:219KB
评价星级:★★★★☆
下载次数:(本周:,本月:)
在线阅读  点击下载

书籍节选

书籍章节作者介绍
开头的话

一提到人的名字时,一般人总会这样认为:用一个或几个字,跟姓组合一起,既代表自己,又与他人相区别的符号,就叫名字。这用来解说现代人的名字,大体合适,倘若解释古人的名字,那就欠妥当了。我们现代人所说的名字,在古人叫姓名,古人所说的名字,则是包括名和字两部分。譬如说,西汉的刘向,为了怀念战国时代的爱国诗人屈原,曾写过一组文章叫《九叹》,其中《逢纷》一篇有这样两句话:齐名字于天地兮,并光明于列星。

东汉王逸于“名字”下注解说:“谓名平字原也。”时有古今,事有变化,词有差异,不可笼统对待。

原来古代士大夫以上的阶层,一般人不但有名,而且都有个字,有的人死后还起个谥〔shi是〕号。《礼记·檀弓上》在记述周代贵族男性称谓习俗的时候说:“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除了50岁以上称行第之外,其他三者都流传下来了。

魏晋以来,文人雅士有的还有号,少则一个,多则几个、十几个,甚至还有几十个的。到了近现代,从事写作的人还有笔名。某些阶层的人物,除了有名有字之外,有的还有绰号。

中国人的名字,堪称门类繁多,五彩缤纷。这名、字、谥、号、绰号、笔名,都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尤其是名和字,最为复杂。我们将在下边依次加以介绍。说得确切一些,应当是概括地加以介绍。



第一章 取名的演变



所谓名,就是天地万物彼此之间的区别符号。人为万物之灵,自然就更需要个符号了。《说文解字》对名是这样解释的: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

这个解说非常生动有趣。意思是说,名是个人称呼。之所以从“口”、从“夕”,是表示昏夜相遇看不见,要自报其名。就文字结构说,“名”的本义是否如此,我们不去讨论,但就人名在交际中的作用说,它无疑是对的。很难想象,在人类社会中,如果大家都没有名字,那将会是什么样子。

命名也经历了一个从简到繁,从具体到抽象,从野到文和从自发到自觉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大约远古时代,先民取名是很简单的,也无所谓原则,无非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离不开日常所见周围事物。进入文明时代,人们逐渐总结出一些条理性的东西,使命名才有章可循。我们今天能见到的最早命名原则的文献资料,大约就是《左传·桓公六年》鲁国大夫申繻〔xu需〕对鲁桓公问那一段话: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

这就是说,依据婴儿出生时的情形取名纪实叫作“信”,依据婴儿的气质和对他将来的期望取名叫作“义”,依据婴儿的某些生理特征取名叫作“象”,借周围的事物为名叫作“假”,就婴儿同父亲的某种相同之点取名叫作“类”。

申繻还提出了命名的六不许,即:

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因为周人讲避讳,人死之后就不准再说他的名字,所以命名时就先做此回避措施。

申繻提出的这五种命名方式和六种禁忌,虽是就贵族阶层说的,但却也有贵贱同之的。如取名纪实,假物为名,寄托希望,直到近现代,民间都还沿用。至于禁忌,恐怕就贵贱有别了。平民百姓除了与自己的尊长以及小范围的人们避同名而外,其他就百无禁忌了。

社会不断进步,文化不断积累,在取名方面,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秦汉以后,人们一般都起两个名,一个对内,一个对外;一个是小时起的,一个是长大后起的;小时起的对内的叫小名,大时起的对外的叫大名。后世也有小名大名一同起的。另外,先秦单名多,双名少,秦汉以后明显地向双音转化。取名的方法也更加多姿多彩。以下择几项重要的加以介绍。



第一节 小名和大名



据《礼记·内则》说,周代的贵族之家,生下男孩之后,满三个月时,由父亲给起名。发展到后世,给婴儿起名不再局限满三个月,也不一定得由父亲起,也可能是祖父,还可能是母亲或祖母。这个名因为是幼儿时期起的,所以叫作小名,也叫乳名,某些地区还有叫奶名的。顾名思义,那就是小时候的名字,形象点说,就是吃奶时候的名字。后世尚文,追求典雅,小名在书面上便称“小字”。

从先秦文献看,那时无小名这一说。没有小名,也就无从说大名。那时大约是一次性命名。许多贵族的名字,有的很俗。如鲁成公名黑肱〔gong工〕,晋文公名重耳,齐桓公名小白,郑庄公名寤〔wu务〕生,陈宣公名杵〔chu楚〕臼,晋成公名黑臀,这都像后世的小名。但是齐桓公对周天子的使者自称“小白”(《左传·僖公九年》),晋文公对天子使臣也自称“重耳”(《左传·僖公二八年》),史书上也不曾说他们后来又叫什么名,可见都只有一个名字。

人的名字分大小,大约是起于秦汉之际。《史记·高祖本纪》说汉高祖“姓刘氏,字季。”司马贞《索隐》说:“按:汉高祖长兄名伯,次名仲,不见别名,则‘季’亦名也。故项岱云:‘高祖小字季,即位易名邦。’”看来项岱说得有道理。两个哥哥一名伯,一名仲,“季”怎么会成了字呢?这显然是富贵之后嫌“小三”(或者应是“小四”,上边还许有个哥哥叫“叔”)不雅,遂也仿效贵族男子另起名叫“邦”,以“季”作了字。好在先秦的贵族也有以行第字眼作字的,这样做也颇顺理成章。只有大文学家司马相如的传中明确记载说,小时候“其亲名之曰犬子”,长大之后“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这应是有关小名的最早记载。至于说,小名怎么起得这么丑,《索隐》引孟康的话解释说:“爱而字之也。”这种命名的文化心态,一直延续到今天。做父母的为了表示对子女的亲昵,小名常是故意起丑的、俗的,如狗蛋、铁蛋、阿狗、阿牛。为了求长命百岁,还有叫“狗剩”的。意思是:狗吃不了剩下的。

汉末三国时代,许多名人都有小名。如曹操小名阿瞒,刘备的儿子、后主刘禅小名阿斗。魏晋以来,文人雅士们还喜欢称小名,这集中表现在东晋。当时士大夫以真率、放诞为高,所以才出现称小名的风气。这在后世则行不通。别说对成年人称小名,就是稍大一点的孩子,当着他的同学、朋友呼叫他的小名,恐怕都会令其感到害臊,甚至不悦。有些出身寒微的人,就只有一个小名,发迹之后嫌小名不雅,都设法改掉。像南朝的张敬儿,原叫苟儿(就是狗儿),富贵之后在“苟”旁加个文,成了“敬”。马仙琕原名仙婢,富贵后改婢作“琕”。小名只能行于家庭,用于幼年时期,长大之后用小名就不适宜了。

旧时人到了入学年龄,要另起个名对外。如就小名而言,它就叫大名;倘就读书而言,它就叫学名;再就写入官府户籍、纳粮当差而言,它就叫官名;假如读书科考中了举,会了进士,做了官,还叫官印,也叫官讳。所以旧时“官印”、“官讳”就成了对他人名字的敬称。

有了大名之后,小名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尤其是娶妻生子之后,小名就讳莫如深,有些神秘起来,就是父母也往往改用其他代称了,如:老大,老二,等等。
下载地址: 点击下载TXT
更多>>

本栏下载排行

更多>>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