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国人的名字别号》作者:吉常宏

_7 吉常宏(现代)
(2)才智
吴用足智多谋,料事如神,被称为“智多星”。公孙胜通法术,精阵法,被称为“入云龙”。
(3)技艺
张清擅长以石子打人,被称为“没羽箭”。张顺深通水性,被称为“浪里白条”。金大坚精于篆刻,被称为“玉臂将”。
(4)性格
秦明性如烈火,被称为“霹雳火”。顾大嫂泼辣凶猛,被称为“母大虫”(老虎哺乳期最凶猛)。孙二娘凶悍好杀,被称为“母夜叉”。
(5)形貌
王英身矬腿短,被称为“矮脚虎”。杨志面有青痣,被称为“青面兽”。朱仝〔tong同〕生有一副好胡须,被称为“美髯公”。
(6)职业
曹正为屠户出身,被称为“操刀鬼”。张横以撑船为业,被称为“船火儿”。武松当了行者,被称为“行者”。
(7)综合
李逵面黑,性粗鲁刚烈,勇猛异常,被称为“黑旋风”。索超性情暴躁,弓马娴熟,被称为“急先锋”。
取绰号的方法,可概括为三种。仍以《水浒》人物为例,列举如下:
(1)比喻
这一类最为常见。如及时雨、玉麒麟、鼓上蚤、混江龙、两头蛇、病尉迟、扑天雕,等等。
(2)形容
神算子、摸着天、短命二郎、神行太保、豹子头、一丈青,等等。
(3)写实
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金枪手徐宁、九纹龙史进(身上刺有九条龙)、镇三山黄信、轰天雷凌振、紫髯伯皇甫端,等等。
绰号情况,大致如此。
第十章 笔名
笔名就是作者在发表作品的时候所用的别名。这个名词是近现代才有的。旧时的读书人,教书养家?口,如同农民耕田维持生计一样,所以叫“舌耕”。凭笔墨纸砚劳作为生,就叫“笔耕”。那么写文章所用的别名,自然就叫“笔名”了。
第一节 笔名的兴起
笔名的出现,大约是受了别号的启发。因为别号是姓名和字以外的一种符号,发表文章不用原姓名,而另外起个名字,其性质与别号相似,只不过二者用途稍有不同罢了。
别号在宋代已经很流行了,许多文人学士,都有别号,有的还不只一个。有,自然就要用。我们发现,南宋就有人在著作上不署真名实姓,而署上一个别号性质的名字,譬如《绿窗新话》就是一个例子。这是一部辑录性质的书,所收都是前代人写的男女悲欢离合的故事(学者认为这是供说话人作素材的)。因为都是男女爱情故事,所以编者署名为“皇都风月主人”。迄今也无法考证这是个什么人,只能大致推断是南宋住在杭州的一位热心俗文学的先生。在封建时代,非正统思想的东西,往往遭人非议,编一部爱情故事集,难免不受道学先生们的挞伐,所以才署上个“风月主人”的名字,表明自己是男女爱情的支持者。
一些揭露社会丑恶现象的文艺作品,虽说托名前代,但取材多自现实,况且还有具体的地点、人物,这就不能不有所顾忌,这也许是明代出现的那部著名小说《金瓶梅词话》不署真名实姓,而写上个“兰陵笑笑生”的原因之一。清代早期的一部方言文学作品,名叫《醒世姻缘传》,写的是山东绣江县明水镇上的故事。县是假托(章丘县有绣江河),镇却是真的(明水今为章丘县治,也是胶济铁路站名)。尽管作者说,主人公“皆非本姓,不欲以其实迹暴于人也”,“至于荡检败德之夫,名姓皆从捏造”,但这都无济于事。有其事的人,做贼心虚,最喜对号入座;局外的明眼人,自然也一看便知。作者如是本地人,显然会有诸多不便,于是就署了个“西周生”的假名。晚清的一些谴责小说,也多不署真名,和《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大约是一脉相承。这些假名都应该看作是笔名的滥觞。
晚清盛行办报,有名可考的小报,不下七八十种。这些报上不断发表揭露社会黑暗、抨击时政和鼓吹新思想的文章,署名多是化名,而且是千姿百态,花样翻新。时间一久,形成了风气,写文章都要用个别名。笔名这个词就应运而生了。从此以后,文艺界、学术界,尤其是文艺界,就盛行用笔名了。
第二节 笔名的根据
笔名的根据是什么?也就是说如何起笔名?我们分析了一些作家的笔名之后,发现有以下几种常见方式。
(1)原名谐音
这种取笔名的办法最多。如诗人田间,原名童天鉴,因幼年生活在农村,对农村和农民有深厚的感情,便用谐音的办法,将天鉴改为田间。又如诗人闻捷,原名赵文捷,用谐音法,文捷便成了闻捷。陈荒煤,原名陈光美,也是用谐音法,光、荒韵母相同,急读音相近。作家吴强,曾用笔名吴蔷。作家、学者吴组缃教授,原名吴祖襄,都是同一方法取笔名。
另外,还有先谐音后取义的,如瞿秋白,原名阿双,后改名爽,又名霜,最后为秋白。双、爽音似;爽、霜音相似,义相邻;秋露为霜,颜色为白,由霜变为秋白。
(2)变姓为笔名
有两位大作家的笔名就是这样来的。一位是老舍,他原名舒庆春,析姓为字,叫舍予。将“舍”加了个词头,成了老舍。另一位是剧作家曹禺,他原名万家宝。万的繁体字是“萬”,是由“艹”和“禺”组成的。“艹”的古体为“艸”,就是“草”的古字。因草谐音为“曹”,成了《百家姓》上的姓,“曹禺”就成了一个典型的名字。
作家聶绀〔gan干〕弩,曾以耳耶作笔名,也是拆姓为笔名。耶由耳、阝构成。俗称偏傍“阝”为双耳,耳、阝合起来就成了“聶”。
以上是拆姓为笔名。
也有在姓上增字为笔名的。如诗人公刘,他原名刘耿直。因为《诗·大雅》有《公刘》一篇,而公刘是周王朝一位先人。遂因“刘”加上“公”字,将古人名变为笔名。
还有将姓变为其他同音字之后,随同音字之义补缀一字,构成含有完整意义的笔名。如作家柳青,他原名刘蕴华。将“刘”变为同音字“柳”,因“柳”缀上个“青”字,遂成为“柳色青”或“柳色青青”的柳青。
(3)将名字中的一个字析为笔名
剧作家、电影艺术家夏衍,原名沈乃熙,字端轩。他从事翻译工作时,用笔名沈端先,在发表剧本《赛金花》的时候,改笔名为夏衍。这是将“端先”的“先”离析而成的。“先”的声母变为“夏”,韵母变为“衍”;夏、衍二字相拼却又成为“先”。
这一办法是近代才有的。著名的学者有用这一方法命名取字的,如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王力教授字了一。“力”的声母变为“了”,韵母变为“一”;了、一相拼,又成为“力”。文字学家唐兰字立厂〔an安〕。“兰”的声母变为“立”,韵母变为“厂”;立、厂相拼,又还原为“兰”。
(4)用取字方法取笔名
文艺理论家周扬,原名周起应。扬、起义相近,且连用成词,遂因“起”而以“扬”相应,成为“周扬”。翻译家耿济之,原名耿匡,字孟邕。济、匡都有“救”义,所以能构成匡济、匡救、救济等词,遂因“济”缀代词“之”,成为“济之”,义为“匡救他”,或“救济他”,俨然成为名匡,字济之。著名女作家谢冰心,原名谢婉莹。莹,玉色,玉光洁、润泽的样子。冰、玉皆为白色结晶体,所以古汉语中冰、玉常联用,成语有“玉洁冰清”。唐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其名句有“一片冰心在玉壶”,遂因“莹”而以“冰心”为笔名,并以此比喻自己的高洁。笔名与原名,其关系如字与名。
(5)随文命名
这多半是一种临时性的笔名。鲁迅《准风月谈》所收的杂文,原署笔名都是临时起的。因为他的名气太大了,国民党怕他发表文章讥弹时政,百般防范,不准发表他的文章。他便“另用各种笔名,障住了编辑先生和检查老爷的眼睛”(《准风月谈·后记》),陆续在《自由谈》上发表了60多篇杂文。其中有的笔名常是随文章内容、性质起的。如《双十怀古》一篇,便署名为“史癖”。驳斥某种论调的便署名“敬一尊”,意思是说,回敬对方一杯酒,等等。直到今天,报纸上还常有这类的笔名。
第三节 笔名的寓意
名字多是含有某种意义,笔名也不例外。上述一些笔名,也都有一定的含义。但有些作家的笔名,是在原名之外,根据自己的理想、抱负,或值得纪念的某种经历和事件,另行取的。有几位大家的笔名,就是这样起的。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发表《阿Q正传》的时候,用了“巴人”的笔名,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取‘下里巴人’并不高雅的意思”。当发表《狂人日记》的时候,改用“鲁迅”。鲁,取的母姓。迅,取义《尔雅·释兽》:狼:牡,獾〔huan欢〕;牝,狼。其子獥〔jiao叫〕;绝有力,迅。
邢昺〔bing丙〕疏引舍人注说:
狼,牡名獾,牝名狼,其子名獥,绝有力者名迅。
兽雄性为牡,雌性为牝。最有力的小狼叫“迅”。
《狂人日记》是一篇反封建、反旧礼教色彩最浓烈的作品。结合“鲁迅”这个笔名来看,意思是要像狼一样向吃人的封建礼教扑过去。鲁迅最欣赏威猛壮伟的动物,反封建最彻底、最勇敢,所以不嫌以狼为名,以表示与封建礼教不妥协,要像狼对待猎物那样来对付它。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他曾用过好几个笔名。茅盾这个笔名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创作《幻灭》、《动摇》、《追求》(即三步曲《蚀》)时用的。这三部书写的是大革命失败后,知识青年在精神思想方面的种种矛盾及其生活状态。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作者自己的心境。这笔名最初本是写作“矛盾”的,叶圣陶先生说一看就知是假名,不如改作“茅盾”。《百家姓》里有“茅”姓,这样便可避免国民党找麻烦。用“茅盾”为笔名,既贴近作品内容,也记录和反映了作者自己这一个历史阶段的状况。
作家、学者许地山,笔名落华生。他之所以用一个农作物的名字作笔名,是因为幼年时,父亲曾对他讲落花生这种作物的种种美好品质,勉励他做人要像落花生那样,默默为人类作贡献,因此才以落华生为笔名。
笔名较为复杂、多变,随意性也比较大。有些笔名,作者本人如不说破它的含义,外人是无法猜出的,故我们难以将笔名全都概括进来加以介绍,只能东鳞西爪,举几个大家的笔名,略加解说。
第十一章 研究名字的书
在先秦时代的史籍中,只有对命名取字的一些零星说明,谈不上研究。如《左传·桓公六年》、《礼记》、《仪礼》的有关篇章,都有些简单记载。
东汉的许慎写《说文解字》,第一个从语言的角度,征引先秦人物的名和字,来解释文字的本义。此举给后世的训诂学家以极大的启发。和许慎同时的班固,在《白虎通·姓名》中,第一次揭示了名和字的相互关系,使人对名字有了理性认识。
南朝齐贾渊写过《人名书》,北朝的索敞和高允,都写过《名字论》,但三书失传,其内容不详。从他们的传记记述看,当是关于家谱之类的著作。
唐代的陆龟蒙,注意到历史人物的小名,把秦至南北朝这一历史时期的许多名人的小名集中起来,编了一本《小名录》,这是材料汇编性质的书。此风一开,于是宋人纷纷效尤。陈思作《小字录》,洪遂编了《侍儿小名录》,王铚〔zhi至〕作《补侍儿小名录》,温豫又作《续补侍儿小名录》,张邦畿〔ji机〕又作《侍儿小名录拾遗》。至清代,此风仍未息。尤侗作《宫闺小名录》,李调元作《乐府侍儿小名录》。他们多是猎奇,不是研究。但他们把材料集中起来,使后世作研究的人省去了许多劳动。清代有些学者注意到了历史上的一些名字现象,如清初学者顾炎武就是突出的一位,但他也只是零零散散地提出一些看法,没能作系统的、综合的研究。总之,清代学者这方面的见解,如散珠碎金,多散见于各种笔记中。
第一个对古人名字作集中解释研究的是清代的王引之。他写了一本《春秋名字解诂》,从训诂学的角度,对春秋时代(有少数战国)的300多个人名,作了考释,并从中概括出了先秦人命名取字的方式,以及如何去识别这些名字的方法。王引之的作法引起后来学者的注意,如俞樾作《<春秋名字解诂>补义》,胡元玉作《驳<春秋名字解诂>》,王萱龄作《<春秋名字解诂>补》。进入民国之后,仍有学者给王氏作“补”、作“正”,可见此书影响之大。
和王引之同时的或稍后学者,也有不少人注意古人名字问题。如段玉裁、桂馥、朱骏声和王筠,他们研究《说文解字》时,都曾像许慎那样,利用古人名字去考证词义。另外,程廷祚还写过《左传人名辨异》一书,这是厘定《左传》人物名字纷乱现象的一部著作。
关于别号,宋人已开始注意。徐光溥编了《自号录》。他搜集当时人物别号700余条,分类编排,成了最早的一部别号工具书。清人葛万里又编《别号录》。到了现代,陈乃乾有《室名索引》和《别号索引》,解放后合为一本,叫《室名别号索引》。20世纪30年代,陈德芸也编了《古今人物别名索引》,将人物正名以外的字、号、谥全都包罗进去。杨廷福、杨同甫又专门将清人的室名、别称、字号集在一起,成为《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这些书对研究历史人物的名字别号提供了极大方便。
辅文图片
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诂》(见《经义述闻》卷二二,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道光七年本)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经韵楼刻本桂馥《说文解字义证》,齐鲁书社影印连筠簃杨氏刻本。
1.杨廷福、杨同甫《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
2.陈乃乾等《室名别号索引》,(增订本)中华书局。
3.陈德芸《古今人物别名索引》,上海书店影印岭南大学本。
首页 上一页 共7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