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哲学.宗教 > 心的菩提TXT下载

心的菩提

作者:林清玄 (台)
栏目:哲学.宗教
类别:现代
大小:374KB
评价星级:★★★★☆
下载次数:(本周:,本月:)
在线阅读  点击下载

书籍节选

书籍章节作者介绍
数字菩提
一箭过西天
奔马的速度很快,可是快不过时间。
飞燕的速度更快了,也一样快不过时间。
刹那刹那的念头更快更急,还是不如时间。
这个世界没有一样东西快过时间,所以春天来临的时候,犹如奔马脚踩飞燕,是挡也挡不住的。
但人在开悟时的感觉,或可与时光比拟,禅里说“一箭过西天”,是指心性遥远、崇高而绝踪迹的境界,超越了语言、心得、时空,无任何迹象可循。

二大庄严
当我们看见一朵花开启,那是庄严。
当我们看到一枝草挺立,那也是庄严。
智慧从黑暗中开悟,犹如晨呼中的花开。
定力在波动中不失,仿佛风雨中不倒的青草。
有动人之美的是智慧,这是“第一义庄严”。
不随恶境波折的是福德,这是“形相庄严”。
《大般涅槃经》说:“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则知佛性。”
菩萨之庄严,那是由于世界本来如是庄严。

三清净
释迦牟尼佛指着大地,大地全部变成紫金色,他对弟子们说:“心净,则国土净。”
——我的世界本来就这样清净,只是你们看不见罢了!
“清净”有心、身、相三种,对于这世界不生染心、嗔心、骄慢心、悭贪心、邪见心,是“心清净”。
心清净了,能常得化生,不再轮回,叫“身清净”。
身心清净了,走到哪里,哪里就成为清净的世界,这是“相清净”。
看曦光中的树枝,翠绿如斯,感到就与自心的清净无异。

四不思议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常发现,我们对宇宙的了解是太有限了,就是一朵黄花从田野中开放,它所依凭的力量,人也不能完全了解。
所以,佛说,世上有四件事是人不可思议的,众生的生死不可思议,世界的生成及始终不可思议,龙的意念的不可思议,佛的清净境界不可思议。
既然一切都不可思议,让我们路过田园时仔细地欣赏一朵花吧!让我们在静寂的夜里不要思议,回观自己的心吧!

五色五智
从前在印度,僧团不得以青、黄、赤、白、黑五色制成法衣,认为这五种颜色是华美之色,是庄严极乐净土的颜色。
五色是法界体性、大圆镜、平等性、妙观察、成所作等五种智慧的象征,也是信、进、念、定、慧五种力量的代表。
到了中国,又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结合,与地、水、火、风、空五大相通,成为宇宙的根本元素。
每一种颜色都是伟大的,因此树上一粒鲜红的李子中,也有大化的奥秘。

六窗一猿
释迦牟尼佛拿起桌上的一条宝花巾,打六个结,对弟子说,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是同一本性,因妄相而有六种不同。
这就好像一个房子里有一只猿猴,从六个不同的窗子看进去,仿佛是六只猿猴,其实只有一只。
很多人在某一个特别的时空都会看到那只猴子,但是只有很少很少的人跳窗进去,抓住那猴子。
抓住猴子再从窗子看世界,就完全不一样了。

七情六欲
凡人说的七情六欲,是从佛经来的。
喜、怒、哀、乐、爱、恶、欲是“七情”,乃是非之主,利害之根。
色欲、形貌欲、威仪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相欲叫“六欲”,是凡夫对异性具有的六种欲望。
七情六欲原无好坏,沉沦了就堕落,清净了就超越。
可惜沉沦者众,清净者寡。

八功德水
佛经里,把很好很好的水叫“八功德水”。
是说水具有八种功德、八种殊胜;
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善报。
包围着须弥山的七内海,还有佛净土的水都是八功德水。
其实,在我们居住的地方也有这样的水,今天路过犹澄明的澎湖内海就有这样的感慨:许多地方没有八功德水,那是因为当地的人没有功德了。
一个地方的水开始污染,表示人心已先污染了。

九品莲台
《观无量寿经》里说到,人如果求生净土,死后会依其善报因缘去往生净土,净土分为九品,人则从莲花里化生。
人从莲花里生出,想起来就令人感动,可是莲花那么柔软,要多么柔软的人才能安住呢?
在这波动烦恼的人间,有时觉得能住在草树围绕的茅屋,心中没有烦恼,就是净土了。

十界一念
佛法里把世界分成十界:地狱界、饿鬼界、吉生界、修罗界、人间界、天上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佛界,前六界是凡夫的迷界,后四界是圣者的悟界,所以称为“六圣四凡”。
十界看来很遥远,其实很近,“十界一心平等”、“十界工具”、“十界一念”。
所以说人身难得,生而为人是珍贵的,因为十界都在我们的心中,偶尔抬眼看人间,总看到悲喜的演出,这时就会想;超凡入圣吧1可是看到苦难不能解救,就会想:超圣入同义词吧!

十一面观音
以观世音菩萨的形相,看了最令人心惊的是十一面观音。
十一面观音有十一张脸,顶上的佛面表示佛果。前三面慈相,见善众生而生慈心,大慈与乐。左三面晚面,见恶众生而生悲心,大悲救苦。右三面白牙暴出,见净业者发赞叹,劝进佛道。最后一面大笑,是见到善恶杂秽众生而生怪笑,使其改恶向善。
十一面观音其实是人间相的总和,令人深思,其慈如山,其悲似海,而他的生气与爆笑,何尝不是深刻的示现呢?

十二因缘
佛经的根本教义是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这是说生老病死一切的苦恼是从无明开始的,而一个人如果要灭除人间的苦,就要灭去无明与渴爱。
人生在这个天地,有哭有笑,有血有泪,看起来是多么奇妙,可是这奇妙是很久很久以前就开始了。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想要停止生死轮转,就要从此刻开始!
下载地址: 点击下载TXT
更多>>

本栏下载排行

更多>>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