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传记 > 里根TXT下载

里根

作者:叶进(当代)
栏目:人物.传记
类别:现代
大小:450KB
评价星级:★★★★☆
下载次数:(本周:,本月:)
在线阅读  点击下载

书籍节选

书籍章节作者介绍
我也曾经是个穷人。
——罗纳德·里根 推销员之子
里根回忆说:“在爱尔兰,我们乘直升飞机前往蒂珀雷里县的巴利波林 村。我的祖父迈克尔·里根就是在 19 世纪中叶家乡遭遇极大困难之时,离家
前往美国的。”
美国记者罗纳德·凯斯勒写的《在白宫内》讲述了有关里根总统及其家 庭的许多有趣的故事。《在白宫内》介绍说,里根是最受手下工作人员喜爱
的美国总统。在乘坐“空军一号”时,他总是先把头发梳理整齐再向驾驶人 员表示谢意。里根经常拿出自己的钱寄给向他求助的人。里根说:“我也曾 经是个穷人。”
今日美国有 500 多万爱尔兰移民后代。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很多名人都 是爱尔兰人的后裔,包括肯尼迪总统和尼克松总统。1984 年 6 月 3 日,正值里根准备竞选连任下届总统,他却带着夫人南希·戴维斯访问爱尔兰去了。 原来,里根也是爱尔兰后裔。他到爱尔兰寻根祭祖,是效法他的两位前任肯尼迪和尼克松,既为了看看祖辈出生地,又可以借此争取国内爱尔兰人的选 票。
里根的祖先生活在爱尔兰西部的巴利波林。当曾祖父迈克尔·里根 20 岁时,爱尔兰发生重大灾荒。于是离乡背井,逃到美国的伊利诺州,在一个叫做但皮科的小镇上定居下来。
里根的父亲是土生土长的坦皮科人。他是一个英俊的青年,大家叫他杰 克。
杰克是个皮鞋推销员,他梦想有朝一日能拥有一家皮鞋店,店里摆满了 各式各样的皮鞋。但他的工资大部分都付了房租,加上喜爱“杯中之物”,因此始终未能发家,只能为别人推销皮鞋,甚至无钱给自己买双新鞋。
1911 年 2 月 6 日,杰克的妻子生下一个男孩。这就是当今美国第 49 届 和 50届总统罗纳德·里根。不过,里根总统在回首往事时,并不把坦皮科作 为自己的家乡。他总说,他的家乡是迪克森。那是因为,1920 年,当里根 9岁时,父亲为了寻找“发家”的机会,离开了坦皮科,到处漂泊,最后在芝 加哥以西的迪克森定居。
里根在迪克森生活了 15 年。他的一些人生价值观,就是在迪克森形成 的。“迪克森是我的一部分,”他常常这样说。事实上,他后来在好莱坞演得最好的角色是“质朴无华的、富有坦荡气质的乡巴佬”。这种气质就是迪 克森给予的。这种气质使他在 1980 年的总统竞选辩论中,与吉米·卡特的恭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里根以后即使在担任较重要的影片角色时,依然富有 迪克森这样的小地方气息。在他最叫座的影片《金石盟》中,里根扮演花花公子德雷克·麦克休。这部影片取材于作家亨利·贝拉曼的一部小说,内容 充满描述虐待、贪欲、乱伦和精神病等各种情节。贝拉曼用讽刺挖苦的手法,把《金石盟》作为对迪克森最精确的描写:“人人都说是一个好镇,一个洁 净的可安家落户的好镇,一个养儿育女的好地方。”对此,里根却信以为真。 里根孩提时代有个绰号叫“达奇”,即“荷兰仔”的意思。那是因为他 呱呱落地时,长着一双大大的蓝眼睛,白胖胖的身体,体重 3.5 公斤。父亲杰克高兴地喊道:“这小家伙简直像个达奇!”里根小时候对于别人不叫他 的名字“罗纳德”而叫他“达奇”并不介意,每次都痛痛快快地答应。他自己几十年后写道:“我生下来就尖声叫嚷,把脸憋得发青,父亲嫌我吵得凶, 把我的屁股打得红一块青一块,所以我一向喜欢红、白、青这三种颜色。不过我初临人间时,父亲倒是很喜欢我的,他送给我一个绰号‘达奇’。”
然而,达奇的哥哥尼尔并不喜欢他。尼尔希望有个妹妹。母亲生达奇时, 因为难产,需要请医生。可是坦皮科总共只有 849 人,根本没有医生。多亏有个外地来的医生。医生建议母亲不要再生育了。因此,达奇成了里根家里 的第二个孩子,也是最后一个孩子。尼尔希望有个妹妹的愿望始终未能实现。尼尔比罗纳德大 3 岁。他比弟弟记得更清楚,因为父亲酗酒,一家人过 着到处搬迁、穷困潦倒、极不稳定的生活。他记得他们兄弟俩挤在一张床上睡,还尿湿了床。尼尔谈到,他 7 岁时,星期六上午常干的事是:“家里给 我 10 分银币,让我到村林街和第 63 街拐角的肉市买煮汤的骨头。家里还告
诉我向卖肉的要块给猫吃的猪肝。我们家并没有养猫。星期天丰盛的家宴上, 常常吃的就是炒猪肝。以后几天,我们就喝骨头煮的汤。妈妈总是把骨头放在锅里,不断地加添土豆和萝卜。直到星期六,我们才把汤里的骨头啃干净。” 时间长了,人们知道了内情。一次,有人问尼尔:“小猫长胖了吗?”
尼尔笑着回答:“胖多了,谢谢你们。” 在坦皮科,里根家住的地方离火车站不远。尼尔经常带着罗纳德在铁路上玩耍。一次,他俩正要过铁道,一列火车突然停下来,挡住了去路。罗纳 德瞪着两只大眼对尼尔说:“从下边钻过去,敢吗?”尼尔答道:“当然敢。
快!别让火车压着。”说完兄弟俩就趴在铁轨上向对面爬去。几秒钟后,汽 笛一声吼叫,车轮滚滚向前。这时在家门口向铁路旁瞭望的母亲,看到这个情况尖叫一声,跌倒地上不省人事。邻居忙把她抬进屋里。等她醒来,两个 儿子已气喘吁吁地跑进屋内。母亲又惊又喜,爬起来拿着扫帚把他们痛打了 一顿。
罗纳德对第一次挨母亲痛打,始终牢记心间。不过他喜欢冒险的性格并 没有改变。
罗纳德的母亲善良而懂文化,对都市生活十分向往。她经常出席诗歌朗 诵会,还参与城镇中歌咏比赛的筹办工作。她经常到医院或监狱演出,是个热心肠的宗教慈善人士。可以说,里根所以日后能在各色人物都在尽情表演 的社会舞台上大显身手,并且登上了美国总统的宝座,其才干多半是从母亲那儿继承下来的。
孩提时代过着贫寒生活的里根,对大都市的灯红酒绿既憧憬又反感。在 森严的家庭教育下,他笃信上帝,同时也培育起了热爱祖国、勤劳刻苦和为 人廉洁的价值观。
贫寒的家庭未能使小里根沮丧。“我们过的虽是穷日子,可我们并不觉 得自己在受穷。”里根回忆说。他把自己的童年描述成文学大师马克·吐温笔下的哈克贝里·费恩式的田园生活。他发现了蝴蝶和鸟窝,在树林和沼泽 地探索黑夜的奥秘,并在那块隐蔽而又快乐的土地上沉湎于友谊之情,饱受过恶作剧的欢乐。像伏尔泰笔下的潘格洛斯教授那样,里根相信自己生活在
“最最快乐的世界”上。甚至,与这位“荷兰仔”主宰全部生活的豁达天性 和乐观态度相比,潘格洛斯倒显得像个优郁寡欢的人。里根日后在共和党那些暗淡的日子里的许多政治演说都是以两个小孩的故事作为开场白的。这两个小孩,一个是忧郁的悲观主义者,另一个却极其乐观。父母带他们去精神 病医生那里看病,想让悲观的孩子快乐起来,使乐观的孩子能正视生活中的种种障碍,告诉他人生决非一帆风顺。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悲观的孩子被锁在一间放着五光十色新玩具的漂亮 屋子里,乐观的孩子则被锁在一间装着成堆马粪的又脏又潮的屋子里。当父母返回屋子时,悲观的孩子正放声大哭,不肯去玩那些玩具,因为他怕把它 们弄坏了。而乐观的孩子正高高兴兴地铲着马粪。他对父母说:“周围有那么多马粪,在这附近的什么地方,准有匹小马驹。”
罗纳德·里根始终是个希望找到小马驹的孩子,他相信只要努力探求, 就能获得成功,而且肯定会获得成功。
不过,孩提时代的罗纳德·里根,表现得比哥哥尼尔·里根更为驯服。 尼尔在谈到弟弟时曾这样说:“他是那种文静的男孩,不会想到他会成为电影明星或政治家。他非常文静,能一连几小时玩铅制士兵,那时他专门收藏 铅制士兵。”
文静的里根却颇有主见。一天,他发现父亲仰天躺在房前的走廊上,“醉 醺醺不省人事”。当时他才 11 岁,且只有一个人在场。也不知哪来的力量,瘦小的孩子竟把结实的父亲拖进了屋里,并把他弄上床。
父亲呼出的那股自制威士忌的呛人气味扑面而来。这使他从小对酗酒产 生反感。几十年后,面对鲜花美酒夜光杯,里根很能自制,每次只喝一两杯酒。现实生活中的里根,比起他在好莱坞电影生涯中扮演的角色来,要严肃、 朴实得多。兴许美国人民至少从外表上喜欢里根这样的形象作为自己的总 统。
里根童年的朋友约翰·克雷布特里说,他从未看见里根酗酒和骂街,仅 有一次例外。他说:“就我所知,他唯一的一次喝酒是他们一家到公园去的时候。家长为了答谢我们教他们的孩子游泳,送我们每人一瓶家酿的酒。我 们喝完酒,就步行穿过镇子。那年月,交通信号灯设在十字路口正中间,安在水泥桩子的顶端。里根喝多了点,他爬上一根水泥桩,坐在那里。执勤的 警长开着一辆老式福特车过来,问他在干什么。里根回答:‘小星星,眨眼睛,你说你是谁?’于是警长把他带走了,并罚了他 1 美元。”
下载地址: 点击下载TXT
更多>>

本栏下载排行

更多>>

随机推荐

更多>>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