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里根

_4 叶进(当代)
7%,没有得到选举人票。
共和党在参议院一跃成为多数党,打破了民主党 26 年来对参议院的控制 权,在众议院全部改选的 435 席中,民主党虽然仍得到多数席位,但较上届 减少
33 席。
在职总统卡特惨败,里根“出人预料”的巨大胜利,引起舆论界的关注, 认为这次大选是“11 月的惊人事件”,是“引起震动的选举”。《华盛顿邮
报》评论说:“这可能是自从 1952 年以来华盛顿发生的一次最大的权力转移, 当时共和党人结束了民主党对白宫和国会为时 20 年的控制。”《纽约时报》
说:“最重要的是,选民为失业、通货膨胀和其他经济问题所担忧。2/3 的 选民说,这是他们投票的决定因素。”
《波士顿环球报》评论说,选民“厌倦于认为美国已经在国外失去了力 量”,因而普遍产生一种情绪:“是变革的时候了。”31 岁的洛杉矶公共关
系官员玛丽·马丁说:“我之所以投里根的票,是因为我觉得现在是变革的 时候了。我喜欢他的强硬路线。我们的国家需要受世人的尊敬,而卡特做不
到这一点,我认为里根能做到。”罗得岛的 66 岁糖果店主彼得·皮特鲁说:
“我投里根的票,是因为我对卡特已经感到厌烦了。人们想要里根,是因为
他说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华尔街时报》评论说:“里根先生接受的显然是一种要求有所改变的 使命,新政府在今后 4 年里面临的考验看来的确可能是艰巨的。”
“厨房内阁”会议
选举获胜后,里根立即着手筹备组阁。11 月 22 日里根在洛杉矶召开了
“厨房内阁”会议,出席会议的 21 个人都是他的亲密老友,其中 16 人是百 万或亿万富翁,这些富翁本人并不想做官,但要选择好自己的代理人。正如
达特大百货公司网的老板贾斯廷·达特会后对记者所说:“我是向他(里根) 说出我的意见。”《华盛顿邮报》评论说,预料里根将“十分重视”厨房内
阁的推荐。向里根提供人才的,主要是以“保守派思想库”著称的胡佛研究 所和乔治城研究所。据统计,截至 11 月中旬为止,在里根任命的过渡班中, 有近
40 人来自这两个研究所。胡佛研究所的马丁·安德逊和乔治城研究所的 里查德·艾伦一直分别担任里根的国内政策顾问和外交政策顾问。里根的一
位助手说:“毫无疑问,这两个思想库将对美国今后若干年的政策产生重大 影响。”
“厨房内阁”会议后,里根相继选定和宣布了内阁主要成员名单。
12 月 11 日,里根的发言人詹姆斯·布雷迪宣布第一批内阁成员名单: 国防部长卡斯阳·温伯格,1917 年 8 月 18 日生于旧金山,毕业于哈佛
大学。60 年代曾以加州共和党内一名开明的州议员而闻名。他担任里根州长 金融方面负责人后逐渐成了财政上的保守派,曾在尼克松和福特政府担任过
行政管理和预算局长,卫生、教育和福利部长。
财政部长唐纳德·里甘,1918 年 12 月 21 日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 哈佛大学毕业后参加了海军陆战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退役,当时为中
校。曾先后担任美国最大的经纪人企业梅里尔—林奇公司的见习行政人员、 执行副总经理、总经理和董事长。
司法部长威廉·史密斯,1917 年 8 月 26 日生于新罕布什尔州威尔顿, 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1942 年获得哈佛大学学位。曾任洛杉矶世界事务委
员会主席、乔治城大学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会成员。多年来一 直是里根的私人法律顾问和亲密朋友。
商务部长马尔科姆·鲍德里奇,1922 年 10 月 4 日生于内布拉斯加州奥 马哈,毕业于耶鲁大学。曾任斯科维尔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他是布什的朋 友。
卫生与公共服务部长理查德·施韦克,1926 年 6 月 1 日生于宾夕法尼亚 州诺里斯顿,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曾是国会参议院中最激烈的自由派共
和党人之一,是要求从越南撤退美军的第一个共和党议员,“水门”事件后 要求尼克松辞职的第三个共和党参议员。
运输部长安德鲁·刘易斯,1931 年 11 月 3 日生于费城,1955 年在哈佛
大学商学研究院获商业管理硕士学位。对里根竞选总统给予大力支持,1980 年 8 月担任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行政管理和预算局长戴维·斯托克曼,1946 年 11 月 10 日生于得克萨斯 州,毕业于州立密执安大学,获得历史学学位。同年进入哈佛大学神学院为
神学研究生。1970 年到国会工作,曾任众议员约翰·安德森的助手、众议院 共和党全体会议执行干事。1976 年以来曾三次当选众议员。他是州际和对外
贸易委员会成员、共和党经济政策特别小组组长。
中央情报局长威廉·凯西,1913 年 3 月 13 日生于纽约市,毕业于福德 姆大学和圣约翰法学院。他曾协助实施重建欧洲的马歇尔计划。1971 年后,
他曾先后担任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负责经济事务的副国务卿、进出口银行 行长等职。1980 年 1 月成为里根的竞选负责人。
12 月 16 日里根宣布任命: 国务卿亚历山大·黑格。 劳工部长雷蒙德·多诺万。
12 月 22 日里根宣布任命: 内政部长詹姆斯·瓦特。 住房和城市部长塞缪尔·皮尔斯。” 能源部长詹姆斯·爱德华兹。
12 月 23 日里根宣布任命: 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理查德·艾伦。 总统内政事务助理马丁·安德森。 农业部长约翰·布洛克。
1981 年 1 月 7 日里根宣布任命: 教育部长特雷尔·贝尔。 里根内阁有三个特点:
(1)具有浓厚的保守主义思想的人占大多数,但也吸收一些温和派人 士。
(2)里根注意平衡不同利益集团,兼顾东西南北中各个地区利益,内阁 班子具有广泛性。
(3)已任命的内阁成员最大的 67 岁,最年轻的 34 岁,平均 50 多岁。 多数人具有丰富的金融和经济管理经验,经济学家、金融家和实业家占大多
数,其中不少人在尼克松、福特政府担任过要职。这表明里根将把调整和振 兴经济作为新政府的主要任务。
就职
1981 年 1 月 20 日中午,里根宣誓就任美国第 40 位总统。 根据美国宪法第 20 条修正案,卡特总统一家必须在 1 月 20 日中午搬出
白宫,让位给白宫新主人——里根总统。上午 10 点,卡特总统坐在书房里, 一面用电动刮胡刀刮胡子,一面通过电话,就人质问题同有关官员磋商。不
一会,里根穿着灰色晨礼服,夫人南希穿着一身红色服装,头戴一顶红帽子, 乘车驶入白宫大院,在白宫南门台阶前下了车。卡特和夫人罗茨琳迎上前去,
按传统带着新总统夫妇在白宫内转了半个多小时。
历届总统的就职仪式,都是在国会大厦东门外举行,这届新总统的就职 典礼移到了国会大厦西门外临时搭起来的典礼台上,这在美国历史上还是第 一次。
就职庆祝活动从 1 月 17 日起在华盛顿和各州首府进行,据统计,4 天的 庆祝活动共花费 800—1100 万美元。
出席就职典礼的约 4 万人,其中包括国会参、众两院的议员,最高法院 的法官,50 个州的州长以及里根内阁的成员。
里根发表就职演说。他宣布新政府将尽快采取行动对付国内的经济困 难。他说:“合众国面临着极大的经济困难。我们现在遭受的是我国历史上
历时最久的通货膨胀,也是最严重的通货膨胀之一。这种通货膨胀使我们在
经济方面的决定不能顺利执行,使储蓄的人反而受到惩罚,并且使为生活而 挣扎的年轻人和靠固定收入为生的老年人都受到严重打击。它有可能使我国
千百万人民的生活无法维持。
“尽管我们的赋税负担极为沉重,它仍然未能满足政府开支的需要。几 十年来,我们累积了大量的赤字,这是为了目前暂时的方便而把我们的未来
以及我们的子女的未来抵押出去。这种趋势要是长期继续下去,就一定会引 起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大动乱。
“我们的经济弊病是在过去几十年中积累下来的。这些经济弊病不可能 在几天、几星期或者几个月中就消失,但是它们终将消失。
“让我们以我们拥有的一切创造性能力开拓一个国家复兴的时代。”他 承认,“将要采取一些旨在恢复各级政府之间保持平衡的步骤。进展将是缓
慢的,是要用英寸和英尺而不是用英里来衡量的,但是,我们将要前进”。 里根说,对于邻国和盟国,“我们将加强我们之间有历史意义的联系,
保证支持它们,对它们承担坚决的义务,我们将以忠诚报答它们的忠诚”。 里根宣称:“对于那些自由的敌人,对于那些潜在的对手,要提醒他们,和
平是美国人民最高的愿望。我们将为和平而谈判,为和平而牺牲;我们决不
为和平而投降,现在不会,将来也永远不会。”“对我们的忍让决不应误解。 不要把我们对冲突采取的克制态度误认为是意志不坚强。为了保卫我们国家
的安全,如果需要采取行动,我们就采取行动。我们将保持足以在必要时去 取胜的力量。”卡特的工作人员含着眼泪,帮助卡特一家收拾好行李和文件,
送往卡特的家乡——亚特兰大市和普兰斯镇。仅向卡特在亚特兰大的办公室 运送的文件就达 20 卡车。一些白宫官员为卡特的失败而叹息。有的说:“总
统忧虑的是,他被这样地抛弃是否意味着:这个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将永远 把他看成是一员败将。”从 1981 年 1 月 20
日起,白宫的新主人走马上任了。
“里根号”客轮究竞有多大的恢复元气的力量?
“让他再干 4 年吧!”
里根把 1984 年总统选举看得十分重要,因为里根认为,他在前 4 年取得 的成就有被葬送的危险。
“老年因素”仍对里根不利。在第一次辩论以前,里根举行智囊会议、 操练辩论。在辩论前的那些日子里给里根脑子灌输很多东西,是里根无法全
部记住的。特别是辩论的那个晚上,训练过头了。里根回忆说:“就这样, 我在一两个地方犯了傻。虽然我并不责怪他们,但确实是那些想帮助我的人
在某种意义上害了我。随着辩论的逐渐临近,我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开始进言:
‘你得知道这个你得知道那个’于是便给你的脑袋装满了各种细 节、技术名词和统计数字,好像我是准备应试这些科目似的。最后,当你置
身辩论时,你就发现你简直无法调动所有这些情况、无法能言善辩了。”
报界的某些权威评论家认为,里根的结巴证明里根已经老得不能当总统 了。一些采访白宫的电视记者甚至扬言,路易斯维尔的辩论表明,“老年因
素”的弊端已大白于天下。第二次辩论——关于外交政策——定于两周后在 堪萨斯城举行。要是里根的表现再次闯下大祸,里根和南希就要卷起铺盖走
路,回到牧场了此余生。里根认为,不能像第一次辩论前那样给自己灌那么 多东西了。在第二次辩论开始后,记者席上有一位问里根,年龄是否会成为
竞选活动中的不利因素或别的什么。这是委婉地指出里根已经 73 岁了;而且 这个问题一延伸,便是影射里根在上次辩论中遭到的麻烦。里根回忆说:“我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简直是吧嗒一声从我的头顶上蹦出来的。我从未预料人们 会提这样的问题,事前也没有考虑该如何回答才好。我不过脱口而说:‘我
无意为了政治目的而利用我的对手的年轻和缺乏经验来做文章’。”
里根十分满意他在第二次辩论中的表演。里根说:“我的回答已使他们 确信我并未老朽。我在上次辩论中犯了傻。可是这一次,我想,我可能已用
这几个词使我的重新当选成为定局。”但是,美国选民们“让他再干 4 年吧” 主要还是里根在其第一个 4 年任期中取得了“成绩”。
1984 年 1 月 29 日晚 11 时 55 分,里根总统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发表电 视讲话,正式宣布竞选下届总统。
里根说,自 1981 年他担任总统以来,扭转了美国“薄弱到了危险的地 步”,“经济濒于瘫痪”的局面。但“我的工作还没有结束。我在创造就业
机会、控制政府开支、赋予各州更多的自治权、维护比较稳定的世界和平等 方面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他表示,他和副总统布什希望选民们“继续给
予支持和合作”。里根这次在出钱买的广播时间里只讲了 5 分钟。
里根年事已高,1984 年 2 月 6 日就是 73 岁的老人了。但他拒绝“体面 引退”。像里根这样年过七旬的在职总统还谋求连任,这在美国历史上也是
独一无二的。
里根竞选连任的活动实际上从 1983 年春天起便以不同形式逐渐展开 了。1983 年 10 月 17 日里根批准成立“里根一布什 1984
年竞选委员会”之 后,100 多名专职人员便投入了工作,在基层开展竞选活动。
美国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对里根竞选连任有利。1980—1983 年,美国国 民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从—0.3%上升到 3.3%,消费物价上涨率从
12.4%下 降到 3.2%,失业率从 10.8%下降到 8.2%。里根可以放心向选民提出问题:
“你们的日子是否比 4 年前好过些?”而大多数选民将会回答:“是的。” 据记载,1904—1980 年的 20 次总统选举中,有 15
次是执政党在经济形 势较好的形势下得以继续执政,在经济形势不利时则下台。战后美国历届竞
选连任的在职总统中,杜鲁门、艾森豪威尔、约翰逊和尼克松都取得连任, 失败的只有福特和卡特。由于形势对里根竞选连任有利,共和党内一些跃跃
欲试的人物看到里根势必参加竞选,便悄悄收兵,无人斗胆与之争雄。这种
情况从艾森豪威尔 1956 年寻求连任以来还没有过。 里根的竞选战略和策略是:反复宣扬几年来里根政府的“政绩”,攻击
民主党“没有本事治理国家”。
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于 1984 年 8 月 20 日在达拉斯开幕。在两天的会议 期间,共和党的一些知名人士,包括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霍华德·贝克、前总
统拉尔德·福特发表讲话,称赞里根执政期间“强有力的领导”,并攻击民 主党的对内对外政策。21 日晚大会通过了共和党 1984 年竞选纲领,重申反
对增税、反对妇女平等权利修正案、反对堕胎、赞成学校祈祷等,并要求加 强美国的军事力量。《纽约时报》认为,这是共和党近几十年来“最保守的 一个政纲”。
8 月 22 日晚大会以 2233 票的全部票数,一致同意提名里根为共和党参 加 1984
年大选的总统候选人。现任副总统布什获得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的提 名。
里根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民主党的蒙代尔。
1980 年大选中在职总统卡特惨败后,蒙代尔就宣称民主党要卷土重来,
在 1984 年大选中重新夺回总统宝座。在 1981 年初里根入主白宫几周之后, 蒙代尔就开始了竞选活动。当年蒙代尔建立了以竞选宣传和筹集捐款为目的
的政治行动委员会。这个组织建立后进行了广泛活动,到 1982 年为蒙代尔筹 款 220 万美元。蒙代尔利用这些钱到处游说,争取选票。
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于 1982 年 3 月召开会议,研究竞选策略。民主党内有
8 人宣布争夺总统候选人提名,其中蒙代尔一开始就处于有利地位。蒙代尔 从 1965 年起担任参议员,1976 年卡特当选为总统,蒙代尔被选为副总统。
他的竞选班子精干有力,竞选资金雄厚,得到民主党内传统势力的支持。他 同民主党内其他对手经过大小 57 场预选的激烈较量,历时 3 个半月,耗资
5000 多万美元,取得了胜利。在 1984 年 7 月 18 日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 正式被提名为民主党 1984
年总统候选人,从而结束了民主党内的“内战”。 为了争取在全国选民中占 52%以上的妇女的支持,蒙代尔选择众议员费
拉罗夫人为民主党的副总统候选人。费拉罗夫人是美国历史上被提名的第一
位女性副总统候选人。 蒙代尔集中火力攻击里根,指责里根政府是富人政府,说里根执政 4 年
来富人更富,穷人更穷,批评里根加紧军备竞赛,每个财政年度的财政赤字 高达 2000 亿美元。蒙代尔提出了“新现实主义”的口号,他说,他当选总统
“到第一任期结束时,将把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减少 1/3”。
1984 年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开得都很隆重、热烈。民主党全 国代表大会有 5000 多人参加,不少人头上戴着“驴子”的标志,共和党全国
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候补代表达 4000 多人,许多人头上顶着“大象”的标志。 分别代表民主党、共和党标志的“驴子”、“大象”,多用塑料、尼龙或呢
绒等做成,镶在帽子上边,帽子的直径有的大到 1 米以上。有的人把“驴子” 或“大象”玩具抱在怀里,这是代表们“忠诚于党”的表示。
里根和蒙代尔在竞选后期举行过两次面对面的电视辩论。1984 年 10 月 7 日晚,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市的艺术中心灯火通明,2400 多名观众在这里观
看首次竞选辩论,全国各大电视网同时进行实况转播,估计有 1 亿多选民在 家里收看了里根和蒙代尔的精彩表演。10 月 21 日,里根和蒙代尔在密苏里
州的堪萨斯城举行了第二次电视辩论。在两次辩论中,蒙代尔表现不错,第 一次,人们认为是蒙代尔赢了里根,第二次,两人基本上打了个平局。蒙代
尔竞选相当顽强,在大选最后一周,每天 5 时起床,一天要到三四个州露面。 在决战前夕,11 月 5 日,蒙代尔到加利福尼亚州做最后的争夺。蒙代尔仍信
心十足地期待“1948 年杜鲁门式的胜利”。
1984 年 11 月 6 日,里根在总统大选中获胜,从而将连任 4 年总统。据 最后统计,里根在 50 个州中的 49 个州获胜,在总共 538
张选举人票中,得 到 525 张票,远远超过当选总统所需的 270 张票。蒙代尔在他的家乡明尼苏 达州和哥伦比亚特区获胜,共得 13 张选举人票。
里根的胜利反映了美国大多数选民的心情和愿望,他们认为,“保持现 状”比“使船摇晃”更好,因此,让里根“再干 4 年吧”!
遇刺脱险
我对南希说:“亲爱的,我忘记躲了。”这是借用杰克·登普西在争夺 最重量级冠军的比赛中被吉恩·滕尼击败的那个晚上对他的妻子说的话。
——罗纳德·里根 总统遇刺
里根入主白宫刚刚两个月零十天,即在 1981 年 3 月 30 下午,在华盛顿 康涅狄格大街希尔顿饭店门口遇刺。
为了在建筑业工会会议上发表讲话,里根穿上了一套崭新的蓝色西服。 然而不知道由于什么原因,里根在离开白宫以前脱下了他的最好的手表,戴
上了南希送给他的一块旧手表,里根通常只是在离开白宫到牧场干活的时候 才戴这块手表。
3 月 30 日午后,里根前往希尔顿饭店出席劳联—产联下属的建筑业工会 会议。里根在演讲中说:“政府的第一职能就是保护人民,而不是去管理他
们的生活。背离这个基本原则产生了什么结果呢?其一是暴力犯罪率上升了
10%,弄得街上不安全,在家也害怕。” 里根讲话结束后,从侧门离开饭店,从一排摄影记者和电视摄相机前走
过。里根差不多要上车的时候,在他左边响起两三声鞭炮声——很轻的啪、 啪、啪。里根转过身去说:“真见鬼,这是怎么回事?”就在那个时候,特
工处小组组长杰里·帕尔抱住里根的腰,简直像扔东西似的把里根扔到汽车 后座上,里根的脸紧靠在后座的扶手上,杰里扑到里根身上。里根回忆说:
“当他压在我身上的时候,我的后背上部感觉到一种不可思议的剧痛,我一 辈子从来没有疼得这样厉害。”里根说:“杰里,走开,你恐怕把我的肋骨
压断了。”杰里对司机说:“去白宫。”里根竭力想坐在座位上,但是他痛 得几乎不能动弹。当里根坐起来的时候,他忍不住拼命地咳嗽,并且见到手
掌上全是殷红的带泡沫的血。里根说:“我想你不但压断了我的肋骨,而且 肋骨把我的肺都戳破了。”
杰里看到带泡沫的血以后要司机开车到乔治·华盛顿大学医院。里根回 忆说:“当我躺在轮床上处于半昏迷状态的时候,我觉得有人握住我的手。
这是一只女性的柔软的手。我感觉它在我的手上滑动,我就紧握住它,这使 我产生一种非常美好的感觉。甚至在现在我都觉得很难用言语来形容这只手
使我得到多大的安慰。”里根说:“这一定是一位跪在很靠近轮床的地方的 护士的手,但是我看不见她。我开始问:‘是谁握我的手?是谁握我的
手?’我没有听到任何回答。于是我说:‘南希知道我们吗?’虽然我后来 想了解这位护士是谁,但是我一直无法这样做。”里根回忆说:“有一次,
我睁开眼睛,见到南希在看我。我说:‘亲爱的,我忘记躲了。’这是借用 杰克·登普西在争夺最重量级冠军的比赛中被吉恩·滕尼击败的那个晚上对
他的妻子说的话。”
里根被送到医院几分钟以后,医学界的几乎每一个领域的专家都来到房 间里,一位医生对里根说,他们将为他做手术。里根说:“我希望你是一个
共和党人。”他说:“今天,总统先生,我们都是共和党人。”
经检查,发现子弹从里根左胸第七根肋骨射入左肺三英寸,子弹还留在 左肺下部。子弹射入部位离心脏只差一英寸。医生立即在里根的胸部左侧切 开了 6
英寸的手术刀口。手术进行了 2 小时 45 分钟,从左肺叶中取出了一颗
子弹。 参加做手术的医生之—奥利里对记者说,总统身体情况稳定,手术后神
志清醒,还同身边的人说笑。枪伤没有触及要害器官,估计麻醉药力逐渐消 失后,明天就可以恢复思考和做出决定的能力。
里根遇刺消息传入白宫,国务卿黑格当即宣布主持白宫工作,他同国防 部长温伯格、财政部长里甘和司法部长史密斯等政府高级官员坐镇白宫。远
在得克萨斯州的副总统布什当天傍晚赶回华盛顿后发表简短声明说:“美国 政府正在充分而有效地行使其职能。”他还说,里根总统“出色地度过了这
次经历,并对痊愈充满信心”。
31 日里根用过早餐之后,在餐盘上签署了一项关于奶制品物价补贴的法 案。
4 月 11 日里根离开医院回到白宫。
里根是美国历史上 9 个被刺的总统之一,其中 5 人幸免于难,4 人被杀 害——林肯、加菲尔德、麦金莱和肯尼迪。
阿伯拉罕·林肯是美国第 16 位总统(1861—1865 年)。1863 年 1 月 1
日林肯发表《解放黑奴宣言》,他宣布,在南方联邦土地上的奴隶们“永远 自由了”。1865 年 4 月 14 日,就在李将军于阿波马托克斯投降后仅 5
天, 林肯在华盛顿的福特剧院,被一个名叫约翰·威尔克斯·布恩的演员射中了 头部。
詹姆斯·加菲尔德是美国第 20 位总统。在 1880 年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 会上,当几个总统候选人都未能获得多数时,加菲尔德却出人意外地获得提
名,加菲尔德入主白宫后,力图建立一个力量均衡的政府,分配给强硬派一 些职位。1881 年 7 月 2 日,他怀着愉快心情,离开白宫去威廉斯学院。在华
盛顿的巴尔的摩—波托马克火车站,一个寻求领事职位未遂的芝加哥律师查 尔斯·吉托,开枪击中了总统的脊柱。在炎热的夏天,加菲尔德一直躺在白 宫,9 月
19 日,因感染和内出血而去世。
威廉·麦金莱是美国第 25 位总统(1897—1901 年)。在麦金莱第一任 期内,国内托拉斯得到发展,繁荣恢复。在国外,打败了西班牙。根据 1898
年的《巴黎条约》,美国占领了菲律宾、关岛和波多黎各。麦金莱的第二届 任期于 1901 年以悲剧结束。当他站在布法罗泛美博览会的欢迎队列前,把扣
眼上的红色康乃馨花送给一个小女孩时,一个名叫利昂·乔尔戈什的无政府 主义者对他开了两枪。8 天后他逝世。
约翰·肯尼迪是美国第 35 位总统(1961—1963 年),1963 年 11 月 22 日(担任总统刚超过 1000
天),在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大街遇刺。他是美国 总统中最年轻,也是美国总统中去世时最年轻的人。
凶手是谁 里根演讲完毕,笑容满面,举起左手向大门口拥挤的人群招手致意。一
些记者纷纷提出问题:“总统先生”“总统先生”里根正要应酬记 者,说时迟,那时快,早已隐蔽在距总统轿车 3 米远的一个身着西装、外裹
棕色雨衣的青年亮出了 20 毫米口径手枪。枪声响后,贴身保镖大叫一声:“往 后,趴下!”刺客又是连开几枪,里根被便衣保镖猛地推进防弹轿车,飞速
驶向医院。
凶手共打了 6 枪,不仅击中了里根,白宫新闻秘书布雷迪前额也挨了一 枪,子弹穿过脑瓜,当即倒下,脸部贴地,额上鲜血滴流不止。肩部、颈脖
遭枪伤的警察德拉汉蒂和胸部受伤的便衣保镖麦卡蒂也相继倒在布雷迪身 边。负责总统安全的另外七八个保镖和警察不顾个人安危,手端左轮手枪和 以色列制造的
HZ1 型轻机枪,在距离总统轿车不到十米远的一个墙角处,将 凶手包围,并把凶手抓住,扭进警车,立即押送哥伦比亚特区警察总部。
谋害 9 位总统的凶手是谁?迄今也不完全清楚。例如,谋害肯尼迪的凶 手被认定是奥斯瓦德,但在 3 天后他又被人枪杀,因此,肯尼迪之死成了历
史之谜,恐怕永远也难以搞个水落石出。
自从里根总统遭受枪击以来,已有 1000 多名美国人因被怀疑对总统安全 构成威胁而被拘捕,其中大部分人被送往精神病医院接受检验和调查。
谋害里根总统的凶手约翰·欣克利何许人也? 欣克利出身富有家庭,父亲是科罗拉多一家石油勘探公司的董事长,哥
哥是这家公司的副董事长,欣克利排行第三。
欣克利于 1955 年生于美国俄克拉河马州,从小随父母在得克萨斯州达拉 斯一个有名的高级住宅区高原公园长大。他家的住宅前有花园,后有游泳池。
他上的高原公园高中被称为“大学预备学校”,90%以上的学生毕业后升入 大学。欣克利高中毕业后没有进综合大学,而升入卢博克市的得克萨斯技术
大学。入学后,他忽而在校,忽而辍学,一直没有念完大学。在此期间,欣 克利曾在丹佛市电台当过迪斯科舞伴。
1974 年欣克利的父亲转移到西部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开办煤气和石油开 发公司。从此欣克利开始了他的流浪生涯,先是在洛杉矶的好莱坞电影公司
附近租了一间公寓。这里是明娼暗妓、贩毒和吸毒等犯罪活动集中的地区。 有材料说,1978 年欣克利在美国中部圣路易斯城参加过美国的一个新纳
粹组织,他在学校就读过希特勒的《我的奋斗》。
1980 年 10 月欣克利窜到东部纽黑文耶鲁大学所在地,当时卡特总统正 在这里。欣克利在机场被警察拘留,手枪被没收。
1981 年 3 月 25 日欣克利带着新买的手枪从丹佛乘飞机到西海岸,3 月
26 日从洛杉矶坐长途汽车横跨美国于 29 日抵达华盛顿,住在白宫附近的一 家旅馆。30 日他到希尔顿饭店门前等待时机,枪击里根总统。
欣克利为什么要枪击里根总统?他父母 4 月 4 日通过律师发表声明说: 欣克利有病。但是,就在欣克利枪击里根之后的两周之内,又发现十来个威
胁要谋害总统的青年人,其中一个 22 岁、名叫理查德的青年在康涅狄格州纽 黑谢拉顿公园广场旅馆留下的一封信中说,他要完成欣克利的任务。
有人说欣克利是个精神病患者,但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欣克利看过 18 岁女演员乔迪·福斯特主演的《出租汽车司机》,电影中的男主角曾对女主
角说:“如果你不爱我,我就去行刺总统。”据说,欣克利曾多次给福斯特 写信,就在行刺的那天,他在旅馆房间里留下一封还没有投递的给福斯特的
信,信中写道:“为了证明我爱你,我将采取一个英勇的行动。”从欣克利 身上还搜出了福斯特的照片。被逮捕的理查德也同时爱着在《出租汽车司机》
中扮演妓女的福斯特,理查德在信中说,里根“死期临头”。
评论家们认为,美国电影、电视无休止地放映犯罪和凶杀镜头,使得孩 子们从一懂事就接受这种“洗礼”,这是美国国内凶杀犯罪不断增多的一个 重要原因。
据美国官方统计,1979 年美国平均每 24 分钟就发生一起谋杀案件,全 年共计 21456 起,比上年增加 10%。1980
年国内暴力犯罪案件又比上年增加
13%,是十多年来上升幅度最大的一年。 在里根遭枪击的第二天,《纽约时报》发表社论说:“别再来了,别再
来了。难道真的没有办法防止这种骇人听闻的事情发生吗?” 枪管之争
散在美国各地的手枪达 5500—6000 万支,每年在市场出售的还有 200—
300 万支,平均每 4 个人就有一支手枪。
1979 年有 10728 人被手枪打死,平均每 50 分钟就有一个美国人死于手 枪之下。
据统计,在美国每 25 分钟就发生一次谋杀案件,每年被手枪打死的有 1 万多人。
拥有枪支是美国建国早期的规定,宪法明文规定人民有携带和保持武器 的权利。
肯尼迪总统被枪杀以后,政府曾宣布禁止进口所谓“星期六晚特别号” 廉价手枪。但是,手枪贩卖商改为进口零件在美国组装,就不算违法,因此,
进口手枪继续增加。欣克利枪击里根总统使用的左轮手枪,就是进口联邦德 国零件在美国组装的。
20 世纪 60 年代初以来,美国一直在争论要不要对枪支进行管制。 参议院议员摩尼汉曾大声疾呼:“到底还要等发生多少起枪杀案件我们
才能做到取消那些枪支?”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在里根总统被枪击后发表社论认为,必须采取行 动管制枪支和教育人民。“但是,即使如此也是不够的。问题的核心和美国
整个道德和精神世界有关。令人鼓舞的是有迹象表明人们越来越关心我们的 文化和社会环境因素——电影和电视中的色情与暴力,黄色的淫荡书刊,学
校里的打架和吸毒,办公室里的贪污盗窃,街道上和家庭中的抢劫。不过, 对于可以滋生暴力和恐怖的这种道德败坏的关心还只是孤立的现象,还没有
发展成为全国性的不能容忍。”
里根被刺两天后,两个哥哥被枪击身亡的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在一次 集会上沉痛地说:“在最新的这一道枪声的火光从我们的记忆里消逝,并载
入我们历史上这黑暗的一页之前,我们必须问问自己,为什么还容忍暗杀和 行刺者用手枪和子弹来继续这种大屠杀。”美国“已经变成犯罪世界的军火
库”,他大声疾呼:“我们必须一而再再而三地说,对于 1981 年的美国,要 控制犯罪就要管制枪支。”
4 月 9 日肯尼迪提出一项法案,禁止使用“星期六晚特别号”手枪,并 对那些使用手枪进行犯罪活动的罪犯判刑。
4 月 22 日,即里根总统离开医院 11 天后,他在接见记者时说,他仍然 反对实行枪支管制,这是他被枪击后第一次接见记者。
反对枪支管制的全国枪支协会在国会中很有势力,因而枪支管制法案根 本无法通过。后来,国会通过了以布雷迪名字命名的禁枪法案“布雷迪法案”,
首次对一些枪支进行限制,成为美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严厉的禁枪法案。 美国无奇不有。在里根遇刺 13 年后,当时曾名噪一时的欣克利和布雷迪
之间又爆出一则轰动全美的新闻:正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的欣克利已原则上 同意对在枪击里根事件中受伤的布雷迪等 3 人进行赔偿。赔偿形式是他将当
年自己如何策划并实施暗杀总统的全部内情独家提供给 3 名受害者。这 3 名 受害者将获得对那次暗杀事件的报道权。欣克利与这 3 名受害者商定,他们
将以 290 万美元的价格出售这个报道权。受害的 3 人可获得其中的 80%,另 外
20%将被存入欣克利的帐户。消息传出后,已有许多美国知名作家表示要 出钱买下这个版权。虽然已时隔多年,里根遇刺事件依旧为人们所关注。
“里根经济学”之命运
在 1980 年竞选期间,“供应学派经济学”这样一个新字眼开始流行。人 们说我信奉这种理论,有几位经济学家把首创这种理论的原理的功劳归于自
己,说我当时采纳这种原理作为我的经济恢复计划的基础。为正视听,我要 指出实际情况不是如此。
——罗纳德·里根 几种理论的“混合物”
里根回忆说:“在 1980 年竞选期间,‘供应学派经济学’这样一个新字 眼开始流行。人们说我信奉这种理论,有几位经济学家把首创这种理论的原
理的功劳归于自己,说我当时采纳这种原理作为我的经济恢复计划的基础。 为正视听,我要指出实际情况不是如此。”
里根说:“在尤雷卡学院,我的主修课程是经济学,但是我认为在对实 际的经济理论的了解方面,我从自己在好莱坞同我们的税法打交道的经历中
学到的东西也许比从课堂上或经济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我对税制改 革的看法不是来自人们所说的供应学派经济学。”
里根认为,在他就职之际,美国正经历着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上的 紧急状态。最紧迫的任务是对付两位数字的通货膨胀、高失业率和高达 21.5
%的优惠利率(这个数字是南北战争以来最高的)。税率过高是问题的核心 所在。早在 14 世纪,一位名叫伊本·哈勒东的穆斯林哲学家在论述古埃及的
税收问题时有过这样的议论:“在王朝开始之时,小笔税款带来大量财政收 入。在王朝结束之时,大笔税款只带来小量财政收入。”换句话说,税率低
时财政收入多,税率高时财政收入少。
里根认为,美国经济问题大部分是联邦政府执行了几十年的政策造成 的,无法在一夜之间扭转局面。但是里根希望着手纠正这些错误,并已开始
尝试这样做了。里根说:“在选举以后的第一天,我就同我的顾问们一道制 定一项经济恢复计划。在就职日以后第一天早上举行的第一次内阁会议上以
及在第二天举行的由我任命协调经济政策的专家小组会议上,我们开始执行 这项计划。”里根说:“这项计划的基础是改革税制——自上而下降低联邦 所得税率。”
1981 年初里根入主白宫后提出的雄心勃勃的“经济复兴计划”,人们称 它为“里根经济学”。有些人认为,犹如凯恩斯经济学是 30 年代对古典经济
学的革命一样,“里根经济学”是对凯恩斯经济学的革命。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亨利·考夫曼评论说,里根的经济政策是“膨胀性的 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的混合物”。
里根经济政策或者说“里根经济学”,是在总统竞选期间逐步形成和提 出的。
1980 年 7 月 17 日,里根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接受总统候选人 提名的演讲中说:“就和平时期而言,美国人民现在被迫负担着历史上最沉
重的税务。按照现行的法律,从 1981 年 1 月起,税务负担将要进一步加重。 由于税务的重压,我们在经济上处于不能自拔的状态。我们丧失了储蓄、投
资和生产能力以及刺激因素。这种状况必须制止。我们要停止在财政上的自 我破坏,必须让我们的经济体制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在听取共和党内保守的经济学家、工商业界和其他方面的意见之后,1980
年 9 月 9 日公布了“里根的 80 年代经济增长与稳定的战略”方案,主要是 5 个互相联系的部分:
(1)把政府支出的增长控制在一个合理和审慎的水平;
(2)以有秩序和有系统的方法减低个人所得税和加速及简化企业折旧, 以消除对工作、储蓄、投资和生产积极性的不利因素;
(3)彻底检查政府有关经济的规章制度,并迅速加以改革,以鼓励经济 增长;
(4)建立稳定和健全的货币政策;
(5)推行一贯的国民经济政策,绝不时常改变,以重建信心。 上述几点中,第五条是针对卡特而说的,因为卡特政府的政策经常改变,
企业和消费者对其政策失去了信心。其余四条是里根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也可以说就是“里根经济学”。
1981 年 2 月 18 日,里根向参、众两院联席会议发表国情讲话,并提出 了他的长达 300
页的“经济复兴计划”。这个庞大而复杂的计划,概括地说, 就是“三砍一稳”:大砍联邦预算开支,平衡预算;大砍个人和企业的税率,
刺激储蓄和投资;大砍政府下达给企业的规章条例,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制 定一项稳定的货币政策,实现“没有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里根的“经济
复兴计划”是其经济政策的集中表现,反映了里根经济学的中心思想和主要 内容。
从“经济复兴计划”不难了解里根经济学的理论依据,这就是说,里根 经济学包括了几个方面的理论来源,即:供应学派、货币学派、传统的保守 经济学派。
(1)供应学派
在 30 年代大危机中民主党击败共和党后,连续执政 30 多年,把共和党
“逼在洞里”,长期翻身不得。民主党奉行的经济理论是“凯恩斯主义”。 民主党执政期间一直以凯恩斯学说为指导,用扩大需求即通过扩大政府开支
来刺激经济,保持就业,缓和危机。但是,自 70 年代初起,美国经济陷入经 济增长缓慢或停滞、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并存的“滞胀”困境,凯恩斯
不那么灵了。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保守主义的经济学家,如杰克·肯普、阿 瑟·拉弗、裘德·瓦尼斯基等人认为,要复兴经济,摆脱“滞胀”困境,不
能再采用凯恩斯主义刺激需求(消费)的办法,而应设法刺激生产,增加商 品和劳务的供应。
后来,曾任尼克松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斯坦在一次讲话中,把拉 弗等将供应同需求对立起来,单方面强调供应的经济学家,讽刺为“供应学 派”。
里根竞选总统期间,与供应学派的代表人物肯普、瓦尼斯基和拉弗等讨 论过经济学和美国经济问题。他们向里根宣传了减税和储蓄、投资以及经济 增长的关系。
肯普是肯普—罗斯法案的发起人之一,纽约州选出的共和党参议员。1978 年肯普同特拉华州选出的共和党众议员罗斯向联邦议会提交一份 3 年内减税
30%的减税计划,这就是肯普—罗斯法案。该法案的理论依据是供应学派重 视供应的经济理论。供应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南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教授阿瑟·拉 弗。
拉弗是美国一位很年轻的经济学家,1980 年时才 39 岁。平时穿着工装
裤,有时和自己喜爱的乌龟一起游泳,有时脚穿牧牛靴躺在沙发上听摇摆舞 曲,是位风度奇特的经济学家。
早在 1974 年,拉弗就用简明的示意图表述了他所鼓吹的减税理论——著 名的“拉弗曲线”。拉弗把税率和总税收联系起来,如税率是零,也就是政
府完全不征税,当然政府总税收就是零;如果税率是 100%,政府的税收也 是零,因为这等于没收人民的全部收入,人民就不会去生产,没有生产,就
没有收入,也就没有税收。当税率在两者之间时,税收与税率便有一定的关 系:起初是税率越高,税收也越多,可是过了“最佳税率点”,税率越高,
税收反而下降,因为税率太高了,人们的收入越多,纳税的份额也越大,人 们就不再去努力工作和储蓄。因此,税收也就跟着减少了。同时高税率也鼓
励避税和逃税,税收反而会减少。
拉弗没有提出“最佳税率点”是多少,但他经常用 50%的税率来画他的 曲线。他认为,美国的个人所得税的边际税率已经超过了税率的最佳水平;
降低税率可以刺激生产,政府总收入反而会增加。
肯普和罗斯提出的减税法案,完全反映了拉弗的理论。拉弗一举成名。 有人称他是“自 30 年代凯恩斯以来的最迅速地发挥了政治影响的经济学 家”。
1981 年初美国“新右派”经济学家乔治·吉德出版了《财富与贫困》一 书,为里根经济政策进一步提供了理论依据。吉德认为,如果政府支出所产
生的益处少于私人支出所产生的益处,则最好是砍掉这种政府支出。吉德是 里根欣赏的经济学家,里根就任总统后将其所著《财富与贫困》一书赠送给
每一位内阁成员阅读。
综上所述可见,供应学派的理论,主要是用减税来刺激储蓄和投资,同 时主张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削减政府福利开支。里根采纳了供应学派的 这些理论。1981
年 1 月 20 日,他在就职演讲中说:“现在是时候了,应当 重新唤醒这个工业巨人,使政府能够重新量入为出,减轻我们惩罚性的赋税
负担。这些将是我们的第一批优先任务,在这些原则上绝不会妥协。”
里根的“经济复兴计划”关于削减赋税部分的主要内容是:
——大幅度削减所得税边际税率,以增加对工作和投资的刺激。在 3 年 内削减 30%的所得税,以后税率将根据通货膨胀率而确定升或降。在 1981
财政年度,把高收入阶层的个人所得税率从 70%降到 63%,低收入阶层的税 率从 14%降到 12%;3 年之后,边际税率将下降到 10—50%。
——实行折旧改革,削减企业税的主要途径是加速折旧。里根提出厂房 折旧为 10 年,设备的折旧时间为 5 年,车辆的折旧期限为 3 年。
(2)货币学派
货币学派产生在美国,却由撒切尔夫人 1979 年担任英国首相后率先实行 这个学派的经济主张,里根也称他的“指导理论来自米尔顿·弗里德曼”。
芝加哥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奖金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是当代货币 学派的创始人。1956 年弗里德曼在《货币数量论——一种重新表述》一文中
明确提出了货币主义的经济观点。弗里德曼货币学派的基本观点是:第一, 鼓吹“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认为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能使资
本主义经济自然趋向均衡,并且有效地推动技术革新。而政府的干预只能破 坏经济的均衡发展,阻碍技术进步。第二,认为通货膨胀是货币供应增加过
速的结果,因此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用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
多发钞票等办法来对付经济衰退,扩大就业。因为弗里德曼特别强调货币对 经济发展的影响,所以人们称他为“货币学派”。第三,主张自由效率,反
对福利主义,认为大搞福利的结果是增加政府开支,降低劳动生产率。弗里 德曼货币学派基本上肯定了 19 世纪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传统,因此被认为
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派中的保守派。
1979 年沃尔克担任联邦储备委员会(中央银行)主席后,开始实行货币 主义的政策。但沃尔克与弗里德曼的理论并不完全一致,沃尔克不仅重视货
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而且非常关心财政赤字,赞成预算平衡。占主流的保 守派支持他的货币政策,里根人主白宫后让沃尔克继续担任联邦储备委员会 主席。
里根的“经济复兴计划”中说:“我们的计划的最后一个方面要求制定 一项全国性的货币政策,不允许货币量的增长速度持续地超过商品和劳务的
增长速度。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我们需要减慢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我 们充分认识到联邦储备系统的独立性,并将不做任何事来损害这种独立性。
我们将定期同联邦储备委员会就我们经济计划的各方面问题进行磋商,并将 大力奉行能使他们降低货币量增长的工作更加容易进行的预算政策。”“一
项实现货币供应量稳定和适度增长的计划要是取得成功,就会使通货膨胀和 利率下降,恢复我国金融机构和市场的活力。”
弗里德曼非常赞赏里根的货币政策。据美国《新闻周刊》1981 年 3 月 2 日一期报道,弗里德曼评论“经济复兴计划”是否意味着同过去猛烈决裂时
说:“是这样。令人意外的是,更为猛烈的决裂是在开支方面而不是在税收 方面。这是几十年来第一次做出认真的尝试,想就减少联邦开支在国民收入
中的比例制定一项详细而全面的计划。在税收方面,新的因素是提前制定了 为期三年的立法。”“如果里根计划得到通过并加以实施的话,人们的期望
——特别是对通货膨胀的期望——会发生剧烈的变化,抱有这样的希望是现 实的。人们期望发生这样的变化可以大大有助于降低利率、减少通货膨胀和
促进经济增长。这些具体的目标是合适的。”
(3)传统的保守经济学派 传统的保守经济学派中很多也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如尼克松政府时期的
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坦因、里根政府的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费尔 德斯坦,而对里根经济政策影响特别大的则是里根政府的预算局长斯托克
曼。这一派的主要理论是削减开支,平衡预算。
斯托克曼原是密执安州的众议员,大选前曾就财政政策向里根出谋献 策。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减少政府开支,减税和货币政策是次要的。斯托克
曼曾强烈主张供应学派的经济理论,也主张大幅度减税。商业家、学者菜尔 曼在里根当选两天后给里根起草一份备忘录,建议里根立即处理财政金融混
乱的问题。莱尔曼认为,联邦政府支出和财政赤字是造成货币金融混乱和通 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建议里根上任后应在 6 个月内挽救这一金融危机,如高
失业率、高利率、两位数的通货膨胀、企业破产和工资物价管制等。斯托克 曼十分欣赏这份备忘录,他在 1980 年 11 月 16
日应肯普之邀起草的一份文件 中,吸收了莱尔曼备忘录的内容和观点。斯托克曼从此同纯供应学派分了家,
他在文件中强调指出,现在最大的危险是一揽子经济政策里只包括减税,而 不包括有决定意义的控制政府开支,如减少预算支出和减少举借公债。里根
看过这份文件后,甚为重视,并任命斯托克曼担任了预算局长。减少政府支
出、平衡预算便成了里根经济复兴计划的一个重要内容。 里根认为,公共经济过分扩展,联邦预算不断扩大,是压抑私人投资、
加剧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因此,里根主张控制和压缩公共经济在国民生产 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以抑制货币供应量,逐步减少乃
至最后消灭赤字,从而使通货膨胀受到控制。
里根的“经济复兴计划”要求:
——大大削减政府开支。在 1982 财政年度内,政府开支减少 414 亿美元, 进一步削减“预算以外”的政府贷款和通过新的用户费(如使用内陆水道的
费用),将使 1982 财政年度预算节约总额达到 491 亿美元。
——增加国防开支。根据行政管理和预算局的初步估计,在 1982 财政年 度,国防开支将比卡特政府建议的数字增加 72 亿美元。
——1982 财政年度后,继续限制开支。尽管实行减税,也将使得 1984 财政年度以前做到预算平衡。1986 财政年度有 299
亿美元的预算盈余。大大 减少或终止用于铁路客运补贴、为失业者创造就业机会、能源研究和开发、 对文学艺术的补贴、出口信贷和发展合成燃料等计划的开支。
——开始逐步削减调拨付款(权利计划)。重点是取消对并不真正困难 的人提供的福利——例如限制领取食品券的资格,仅对收入较低家庭的儿童
提供有补贴的学生贷款,减少贸易调整福利。
“经济复兴计划”公布于众后,里根及其支持者把它吹得神乎其神,说 它“可以促进新的节约、新的投资、新的就业和一个新的美国”,吹嘘里根
是“一场经济革命的创始人”。
民主党和一些劳工组织则反对里根的经济计划,民主党人、众议院议长 奥尼尔说:“我们不会让他们把我们多年来建立的福利计划撕得粉碎。”拥 有 1300
万会员的劳联一产联发表政策声明,反对里根的经济计划。
而舆论界则持等着瞧的怀疑态度。经济计划出笼的第二天,《纽约时报》 发表社论说:里根的经济计划“也许不是结束滞胀的好办法,但是,正如他
昨晚向反对者挑战的那样,谁有更好的办法呢?”《华盛顿邮报》专栏文章 指出:“从 60 年代以来,凯恩斯学派的纪录很糟。现在轮到新右派来试试他
们的理论。结果如何,只有等着瞧。”
斯托克曼风波 白宫预算局长斯托克曼是里根经济复兴计划的主要设计师,也是里根担
任总统后任命的最年轻、最得力的“干将”之一。然而,1981 年 11 月 10 日, 正当斯托克曼庆祝 35
岁生日的时候,等待他的却是一场轰动美国的政治风 波。
这场风波是由《大西洋月刊》1981 年 12 月号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引起的。 这篇文章是《华盛顿邮报》的助理总编辑格赖德撰写的。在过去的 10 个月里,
格赖德对斯托克曼进行过 18 次采访。后者说,里根政府过去对美国经济前景 的估计是不实际的,“我们中间没有人真正懂得这些数字是怎么回事”。斯
托克曼说:“我从来不相信依靠减税能增加生产和扩大就业人数。”他还说, 全面减税一直是“降低纳税者中最富有的那部分人的纳税率的特洛伊木马”。
他还认为,里根总统削减税收将导致巨大的预算赤字。
“经济复兴计划”公布后,一直有两种不同看法: 里根认为“人们坚决支持他的经济计划”。
1981 年 2 月 24 日,里根对记者说:“已有几千名美国人写信或打电报
给我,表示坚决支持我的计划。最新的统计是,表示支持的电报 2490 封,表 示反对的 43 封,支持我们的人占 98%。”里根还说,23
日他同各州州长讨 论了经济计划,他发现他们之中有很多人同意“政府扩大得慢一些,经济才
会增长得快一些”的认识。他说,“州长们都认识到我的计划将要求人们勒 紧点腰带”。
美联社评论说,里根今天把“失去了控制的”美国经济引上了未经过试 验的新道路,是当代对所谓供应学派经济理论的第一次考验。
路透社报道说,西方国家领导人欢迎里根的经济计划,认为这使美国经 济有了加强的前景,经济计划将有助于美国经济回升。但许多人认为计划雄
心太大。日本外相说,里根的政策“异常坚决”。法国经济部长说,这是朝 正确方向迈出了一步。英国持怀疑态度。联邦德国企业界表示谨慎的欢迎。
意大利银行家也反应谨慎。
持反对和怀疑态度的也大有人在:
美联社 1981 年 2 月 19 日报道说,大批劳联一产联工会组织的领导人对 总统的削减预算的建议反应强烈,认为政府的经济政策是劫贫肥富。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 月 20 日报道说,批评者认为,根据里根经济计 划减税而省下的钱,几乎有一半落到 10%收入最高的人手中。
《新闻周刊》3 月 2 日邀请两位获得过诺贝尔奖金的经济学家辩论里根 经济计划,萨缪尔森认为,自罗斯福的“新政”实施以来,40 年里美国一直
在谋求建立一个比较具有人道主义的社会——福利国家。现在里根谋求结束 这个趋势,他的计划是试图同过去猛烈决裂。要求削减公共部分而扩大私人
部分,中等和低等收入阶层的人不会认为减税是公平分配的。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7 月 31 日刊登题为《居统治地位的里根经济学》 的文章说,里根把美国引上了一条经济试验的新路。但是,“里根的经济计
划是否会奏效呢?自罗斯福施行‘新政’以来,美国的国策还不曾有过如此 根本的变化,公众、经济学家、企业家和华尔街的老板们对总统的办法是否
能解决问题也不曾如此普遍地怀疑。”
香港《明报》9 月 29 日刊登梁厚甫一篇特稿,题目是《华府的 40 万人 大示威》。文章说,里根的经济计划中,3 年节省开支共 5140
亿美元,而减 税 7000 亿美元,军费增加 1670 亿美元,计算起来亏 3530 亿美元。要解决问
题,就只有再削减政府支出。而最大肥肉是社会福利金,要不就只能进一步 劫贫,那就必然出现大示威。这充分说明里根经济政策的病态所在,英国患
的是良性癌,美国则患的是恶性癌。
从 1981 年 2 月 18 日晚里根提出“经济复兴计划”后,在赞成和反对两 种意见激烈争论过程中,斯托克曼在公开场合没有对里根的经济政策提出过
不同看法。直到 11 月 9 日,《国际先驱论坛报》发表了斯托克曼与财政部长 里甘围绕减税问题的争论。报道说,斯托克曼和里甘在总统面前进行了激烈
辩论,斯托克曼给总统上课说明他为什么必须减少联邦赤字的原因,而里甘 则表示,他决不能背叛他提出的决不在加重纳税人负担的基础上平衡预算的 原则。
据《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斯托克曼认为,经济衰退将使赤字上升到 如此高度——新的估计为 1000 亿美元——因此,再削减社会计划对弥合1981 年度和
1982 年度的赤字不会有多大帮助。他认为,最好增加对香烟、饮料或 能源的税收。
里甘认为,为了减少赤字而增税会抑制经济回升。如果在减税几个月后 就建议增税,那就等于重演里根经常嘲笑前总统卡特的那种令人难堪的倒
退。里甘是一个自称的货币主义者,他认为造成通货膨胀的不是赤字而是货 币供应增长过快,减少赤字最好的办法是削减预算开支,这当然是预算局长
斯托克曼的责任。
两人的争吵没有直接针对总统的经济政策。《大西洋》杂志公布了斯托 克曼对总统减税政策的攻击后,引起了斯托克曼的不安和总统的不满。
斯托克曼的发言人当晚说:“斯托克曼先生认为他的谈话是不供发表 的”,他“对进行这次采访的记者很恼火”。“《大西洋》杂志上的文章制
造了一种错误的、完全令人误解的印象。虽然问题和挑战仍然存在,但是斯 托克曼先生深信总统提出的计划是健全、可行的。”
《大西洋》发表斯托克曼对里根减税政策的指责后,政府内部和国会一 片哗然。里根连夜阅读《大西洋》杂志刊登的采访记后,“怒气冲天”地来
到办公室,要求同斯托克曼当面谈话。里根对此事表示“深切关注和失望”, 并对由此“有人可能认为他的政府在设法欺骗美国公众”,表示“特别沮丧”。
某些议员认为斯托克曼的政治信誉已成问题,要求他辞职。一些官员也对斯 托克曼的行为表示不满。
在大选和国会中连续受挫的民主党却借此大肆攻击里根的经济政策。民 主党人、众议院议长奥尼尔说:“在每一点上,政府经济计划的设计师都正
好承认了我和其他批评者所一直讲的话。”人们对里根的整个经济计划的信 誉产生了疑问。白宫一些官员承认,斯托克曼已使民主党人和反对里根经济
政策的其他人得到一枚重磅炮弹。共和党参议院领袖贝克说,斯托克曼的“破 坏性的一幕剧”给里根政府和共和党造成了“严重的政治问题”。斯托克曼
风波还可能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里根同斯托克曼面谈后,后者提出辞职,但里根要他留任。接着,这位 预算局长戏剧性地在记者招待会上露面。斯托克曼表示他相信总统为美国经
济“制订了一个健全的、建设性的政策”,并对自己“判断力差和说话随便” 表示道歉,这种做法是想迅速限制他在早些时候对一个记者发表的谈话所造 成的损害。
《国际先驱论坛报》11 月 14—15 日合刊登载的一篇新闻分析评论说:
“他(斯托克曼)达到了几乎被撤职的地步,这是他个人命运中发生的一个 惊人变化。现年 35 岁的斯托克曼在今年春天被普遍地誉为‘神童’,他非常
机智灵敏,能够满怀信心地准确阐明政府的政策,因此尽管他很年轻,却获 得了很高的地位和很大的势力。星期四他却变成了另一个人——低声下气,
形状狼狈,对获得第二个机会表示感激。”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