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国科学思想史

_6 李约瑟 (英)
者万物之准也,诸生之淡也、违非得失之质也,是以无不满无不居也,集于天
地,而藏于万物,产于金石,集于诸生,故曰水神。集于草木,根得其度,华得
其数,实得其量。鸟兽得之,形体肥大,羽毛丰茂,文理明著。万物莫不尽其
几。
2、夫玉之所贵者,九德出焉,夫玉温润以泽,仁也。邻以理者,知也。坚
而不蹙,义也,廉而不刿,行也。鲜而不垢,洁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皆
见,精也不欲掩其过也。茂华光泽并通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音清搏彻远,纯
而不杀,辞也。是以人主贵之,藏以为宝,剖以为符瑞。
3、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
三月如咀,咀者何,曰五味,五味者何,曰五藏。酸主脾、碱主肺、辛主
肾、苦主肝、甘主心。五藏已具,而后生肉、脾生隔、肺生骨、肾生脑、肝生
革、心生肉。五肉已具,而后发为九窍、脾发为鼻、肝发为目、肾发为耳、肺发
为窍。五月而成、十月而生、生面目视耳听心虑。目之所以视,非特山陵之见
也,察于荒忽;耳之所听,非特雷鼓之闻也,察于淑湫;心之所虑,非特知于粗
粗也,察于微眇,故修要之精。
4、是以水集於玉,而九德出焉,凝蹇而为人,而九窍五虑出焉。此乃其精
也,精粗浊蹇,能存而不能亡者也。
下面离题而讲到神话的动物,虽然事实上不一定真有其事,但逻辑上言之成
理。
5、伏闇能存而能亡者,蓍龟与龙是也。龟生于水,发之于火,于是为万物
先,为祸福正。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化如蚕蠋,欲大则藏于天
下,欲尚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
进而以山海经之方式,引出民间神圣的传说,以明水之功用。
6、或世见,或世不见者,生虳与庆忌。故涸泽数百岁,谷之不徒,水之不
----------------------- 页面 29-----------------------
29/234
绝者生庆忌。庆忌者、其状若人、其长四寸、衣黄衣、冠黄冠、戴黄盖、乘小
马、好疾驰、以其名呼之,可使千里外一日反报,此涸泽之精也。
涸川之精者,生于,者一头而两身,其形若虵,其长八尺,以其名呼之,可
以取鱼鳖,
此涸川水之精也。
作者意谓虽终生不见水,以其为水之精,仍具有神通。
7、是以水之精粗浊蹇,能存而不能亡者,生人与玉……蓍龟与龙……与庆
忌。故人皆服之,而管子则之,人则有之,而管子以之。是故具者何也,水是
也,万物莫不以生,唯知其托者,能为之正具者,水是也。故曰“水者何也?万
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
下面作者阐明民性与居留地之间有相互的关系。
8、何以知其然也:夫齐之水道、躁而复,故其民贪粗而好勇;楚之水淖弱
而清,故其民轻果而贼;越之水浊重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秦之水泔最而稽,
淤滞而杂,故其民贪庚,罔而好事;齐晋之水枯旱而运,淤滞而杂,故其民谄谀
德诈,巧佞而好利;燕之水萃下而弱,沉滞而杂,故其民愚戆而好贞,轻疾而易
死;宋之水轻劲而清,故其民间易而好正。
9、是以圣人之化世也,其解在水。故水一则人心正,水清则民心易,一则
欲不污。民心易则行无邪。是以圣人之治于世也,不人告也,不户说也,其模在
水 《管子水地》第三十九。
从这一章,我们得以透视道家的精华及其背景。
如果什么人还有点怀疑道家之道是否即自然之法则,笔者建议他看《淮南
子》第一章如天马行空的奇文,可惜这段文章太长,无法在此引用。笔者愿引用
另一段文字,以表明道不仅是万物生命之所由来,而且道就在芸芸众生千差万别
的结构与作用中。这一段是著名的梁惠王屠夫的故事: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然响然,
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 页面 30-----------------------
30/234
文惠君曰:“譆,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
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
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却,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乎。良
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
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必
有余地矣。……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
力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
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如此大如星球的运行,小至一午的结构,以及庖了解牛的技术都是依循自然
的法则。所以万事万物一体而同根,都是道的一部分。
◇3、自然的统一性和自发性
道家最强调的思想,就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一统万物的自然,和永恒常
在,自本自根的道。《道德经》二十二章说: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这个观念在道家的典籍中处处可见。例如《管子·内业》第四十九说:
“一物能化谓之神,一事能变谓之智……惟执一之君子,能为此乎。执一不
失,能君万物,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得一之理。”此外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
这些文字往往被认为是宗教的神秘主义的说辞,相当于回教与基督教神秘家
肤浅的理论。不过请注意在这哲学思想发展的初期,宗教与科学还没有分家,固
然上古的中国典籍带有神秘的色彩,实则根据我们对道家的了解,我们认为这些
玄之又玄的话,毋宁是名状那希夷恍惚的一,而这执一的态度,也正是自然科学
最基本的出发点。同时,我们也不可忽略了道家典籍中还有一种因素,即政治的
思想。后文曾说明道家主张原始的未经分化的社会形态,反对分化的封建形态。
笔者在此先提一下,为的是给读者一个心理准备,以便以后进一步分析时更容易
----------------------- 页面 31-----------------------
31/234
了解。
夫道无所不在,通贯于万事万物之中,庄子说:
老子曰:“夫道于大不经,于小不遗;故万物备,广乎其无不容也!渊乎其
不可测也!”
下面一段话更洋溢着丰富的想像力: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
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
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
溺。”东郭子不应。
这一节又透露了一个科学家所特有的看法,即无论是多么肮脏,多么可厌,
甚至微不足道的东西都在科学探讨的领域之内。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因为
道家思想既是现代科学的先驱,他们势必对各色各样的事物感到兴趣,即使儒家
不屑一顾的东西——如看起来毫无价值的矿物,野生的植物,动物,人体各部和
人类的产品等——也在道家研究的范围之内。
还有一句话是道家典籍中常看到的,也代表同样的思想,即圣人“无私”,
例如《庄子·秋水》第十七:
严乎若国之有君,其无私德,繇繇乎若祭之有社,其无私福,泛泛乎其若四
方之无穷,其无所畛域。兼怀万物,具孰承翼,是谓无方;万物一齐;孰短孰
长。”
有时道家舍“无私”而用一“虚”字,如“虚以待物”,很接近荀子的虚
心,即在思辨之前。要除去内心偏见之私。不过最常见的还是前面说的“私”
字,意即与公共利益相对的私利,以及个人的偏见或先入为主的观念。以别于洞
察天地含容万象的玄览。《管子》三七章心术下说:“圣人若天然,无私覆也;若
地然,无私载也”。此外还可以举出很多其他的例子。
从前面的科学宇宙观出发,再进一步发展,就很快演变成对伦理道德的排
斥,这毋宁是对儒家和诸子百家的一记当头棒喝,这种思想就是道家的齐物论,
我们以后还会谈到。道家的典籍总是不厌其烦的指出人类和个人的原则不是唯一的
----------------------- 页面 32-----------------------
32/234
标准。《道德经》毫不犹豫的说: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当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圣人不仁”的确很难令人了解。我们必须首先有一个体认:自
然科学之排斥伦理判断,是科学发展必经的过程。对真理的追求固然本身即具有
道德价值,但我们却无法将自然分为有益教化,可以传诸经传,以及无益教化必
须三缄其口的;道德的标准在人类社会的圈子以外就不适用了。科学是无所谓道
德与不道德的。道家来自一个道德色彩很浓的文化背景,却能够具有超越道德的
眼光,是很难得的。现代医药与传染病学,就是在追求大仁的动机下做种种的实
验,以求人类知识和力量的增加,因此我们又不由得想起了老子第五章的第二句
话:为达成最高的“仁”,可能暂时必需出之以不仁。
在研究自然界可怕或恶心的现象时,如除去人类的私心和弱点;在接近大自
然时,如能摆脱道德的标准和成见,我们就会发现人类的种种标准,在人的世界
之外,是毫无意义的。庄子有很多寓言说明这个道理。例如,庄子《齐物论》第
二就谈到好与坏的标准。
“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猿猴然乎哉?三者孰
知正处?民食色豢,麋鹿食荐,螂且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猵狙以
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
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
樊然殽乱,吾恶能知其辩?”在庄子别处,和其他书籍中也有类似的文字。所以
儒家把人作为万事万物的准则,道家并不以为然。
上面所讨论的是道通为一与齐物的道理。同时,天地又是圆满自足的,自本
自根的。我们称之为自然,因为宇宙万物是自发,自动,自然而然的,老子有一
段常被引用的话: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
独立不改,
----------------------- 页面 33-----------------------
33/234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
字之曰道,
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
逝曰远,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