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国科学思想史

_20 李约瑟 (英)
阳家的时代就很活跃了,而阴阳家者流是以东海岸为中心,并非在四川。艾伯哈
Eberhard和很多学者都认为邹衍的地理思想,是从上古印度九洲dvipa的观念演变
----------------------- 页面 103-----------------------
103/234
而来的。不过我们认为这个说法还是值得怀疑,于是我们遂发现在占纬之书陈槃认
为起源于阴阳家和《淮南子》及《论衡》中都提到星象的九宫——艾伯哈Eberhard
认为九宫是伊朗人的一周七星加上印度人假想的两个行星Rahu和Ketu。说来说
去,这个题目还是非常模糊,有待将来更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只要记住一点就够
了——张道陵的活动和理论可能受到外来的影响。
从公元二世纪起,道家就有一个颇具规模的“教会”了。马伯乐Maspero对此
有详细的说明。至今还有很多掌教的道士和画符念咒的法师成为家喻户晓的人
物,他们的斋忏醮仪等仪式也流传于后世。其“教区”的组织见载于玄都律文,
种种“弥撤”的仪式见载于《道藏》的群书。《道藏》中至少有两本书是公元第
二世纪的,其中备载神鬼怪魅之名。道教的规模制度固然部分以佛教为张本,但
艾克斯Erkes14指出还有一部分可以追溯到战国和汉初的隐士的传统。
自汉以降,道家思想的代表是公元262年的“竹林七贤”。如嵇康、向
秀、王戎等。就中最具政治意义的人物是嵇康公元后223至262;向秀则与修炼
服食有关。我们在后一节会谈到。我们以后又会谈到王戎,因为他是早期水车技
术专家的重要赞助人。这是在三国之际北方魏国的情形。在南方的吴国,道教的
传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葛玄是丹道大师葛洪抱朴子的叔父,也是当时国君的朋
友,生平事迹不详。据传统的说法,葛玄曾学于汉代的左慈公元155至220。左
慈在前面已经谈过,记得一位出使印度的和尚曾誉之为中国最伟大的方士。在公
元238至250年之间,太上又名天真王此时天帝的观念已明显的人格化了先后遣四
位天人,送给葛玄三十多卷天书,“灵宝经”就是其中之一。世谓葛玄即是“清
静经”等道家宝典的作者。灵宝清净等经的思想,经过郑思远诸人的媒介传到了
葛洪的手中。葛洪虽然没有在《抱朴子》中提到灵宝君。却大谈天上的司令主宰人
的命运,奖惩人的善恶,因此在自然而然不亲不仁的道教逐渐人格化的过程中,葛洪
之功实不可没。因为他已替玉帝的观念铺了路。
神人天书的传统到公元四世纪正是方兴未艾。公元326到342年之间,
晋朝女道士魏华存从一神秘人物王褒处,得知天地组织的最高秘密,约在同时,
许映以及很多伪托他的人也发表了类似的文献,五世纪时,约在公元489年左
右,这些资料到了梁代名医兼道家的陶弘景的手中。他将大部分的资料发表在他
的著作“真诰”中。其中最早的资料可以追溯到公元365年。“真诰”备载凡
人与天人神仙的谈话,易葛玄的天真王为元始天尊第一因,又制定斋忏祈祷的仪
式,更大谈太玄三一,圣父,人神之主宰以及造化之枢机。戴遂良Wieger4起初
以为此三位一体的思想是受基督教的影响,以后他发现七域和八素的说法,乃谓
诺斯替教Gnostir如Basilides一派的教义已传入中国,道教的三位一体可能即受
----------------------- 页面 104-----------------------
104/234
其影响,不过到底真情如何,至今尚无定论。我们觉得流行于公元三到五世纪之
间的三位一体之说,也可能是从《道德经》的宇宙论四二章演变而来的。世谓陶弘
景的弟子王远智,首传胜诀和符录,其实画符念咒早就有了,葛洪的著作中就已
经讲到符录了。
道家在北方的北魏也有相当的发展。公元423年道士寇谦之自命为天师。
自此正式建立道教的组织,相当于西方的“教皇制度”,其道教的王国世代相
传,直到本世纪才中断。公元101年,其中心位置转移到江西,自此不再变
动。直到1930年,中共红军经过时,将所有掌教执事遣散,并打破了所有道
士装风的罐子。关于道教初期发展的情形,公元554年的《魏书》一一四卷和6
56年的素书有明白的说明,自从Ware1研究并翻译这两篇文字以后,我们对道教
初建的情形,便一目了然,其以后的发展也有脉络可寻了。
道教自从有了具体的组织之后,到了唐代便盛极一时。由于皇室与老子同姓
的缘故即姓李,道教一上来就得到唐代帝王的推崇,西安附近周几境内的Lok-
uantai译音道观,就是那时建立的。道藏的基础是在公元745年奠定的。有很
多道家的典籍也成书于唐代。如李签著的《阴符经》等。很多著名的人物如李白
也入了道教。由于必须与佛儒二家一争短长,道家也开始大谈传统的道德了。因
此十一世纪早期的“太上感应篇”和“功过格”都托言著名的炼丹师兼神仙的吕
洞宾所著。此时正值“化胡经”的争论最为激烈的时候。道家的“化胡经”谓老
子乘骑西去,故老子实为佛教的鼻祖。后来佛教终于公元1258年禁止了“化胡
经”的出版,故现今流传的《道藏》中就没有这本书。这里无暇细谈佛道二家长
期的斗争,总之最后是两败俱伤,使得理学反而后来居上,在社会的声望和组织
上都占了优势。
宋初之际,道教的势力还是很强。又因宋真宗迷信道教而演出一出千古有名
的闹剧,此即人为安排的一场“天示吉祥”的喜剧,先是见天书于“承天门”,
继而天下争奏符瑞,争献灵芝于朝,皇帝又册封天入神仙等等。这一连串的事件
发生在公元1008至1022年之间,但是到了金人据有北方之后,道家从事
的工作就比以前严肃了。道教开始形成数种流派,又组织秘密社会,以从事抗金
的活动。道藏于宋金之际公元1190年首次出版。
道家三位一体的理论——即本节一开头讲的三清——便于此时成立了。玉皇
也许是三清的最高统帅。三清是:
(1)天宝君,即元始天尊,主宰过去,有人喻之为圣父。
----------------------- 页面 105-----------------------
105/234
(2)灵宝君,即太上玉皇天尊,主宰现在,有人喻之为圣子。
(3)神宝君,是金关玉晨天尊,主宰将来,有人喻之为圣灵。
三清的观念可能是受到景教的影响,因为唐时道家在京城里与景教徒有密切
的接触。但是在八世纪唐代以前,这个思想又是那儿来的呢?
宋以后道教一度衰落。蒙古与满州的政权,对道教抱着怀疑的态度,因为道
家在历史上屡有颠覆政治的趋势,他们的煽动很容易演变成为反异族的运动。同
时当政者也害怕道教,因为道士的谶纬之术,往往预言朝代的兴亡和更替,虽然
元代对道教有轻微的迫害,道教的文字于公元1346年左右勒辞碑铭,到了明
代,《道藏》全集又再度出版。道家的典籍不断的编撰,直至公元十三世纪还有
《玉枢经》出现。又有《传道集》,也是后期的著作,见藏于“道言内外秘设全
书”。对道教和道家的思想,有一概略的说明。该书有费梅亚Pfizmaler的译本81。
综观道教发展的始末,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道教完全是中国固有的思想
体系,为了对抗佛教的势力而形成的一种宗教。先是道家的政治思想被打入了地
下活动,继而独尊儒家的封建官僚制度,又不容道家和方士发泄其科学的潜能的
巫和方士的哲学思想既受到抑制,其实验技术又遭到歧视,所以自公元第一世纪
以来,他们的饭碗就被印度传来以解脱为号召的宗教夺去了。Ganchet4说这个
“解说”的思想,很快就被道家吸收,融入了重要的道家的典籍中。如公元后四
世纪早期的《度人经》,就是一个例子。个人解脱的思想当然也不是完全抄袭印
度的。马伯乐Maspero12指出,汉代已有属于个人的宗教信仰以对抗在民间和政
府的宗教仪式中所表现的集体崇拜的活动。自从道家在半自觉的状态抄袭了佛教
的神学理论经典和戒律之后,多少世纪以来,他们始终能够独立门户,俨然成为
一个有组织的宗教,即使不能胜过佛教,也至少能满足一般农民和少数弃儒从道
者的需要。我们以后会看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形态,实在促成了道教天上人间组
织庞大的官僚制度,也正反映了现世社会的政府组织。我们可以仿英国的设想,
基督教首次传布于英国之际,塞尔特Celtic和萨克森的异教徒,便起而建立一个
完全类似基督教的传统,只是中心人物是Arthur-Merlin诸人罢了。较之西方的
例子,道家的内容当然更为充实,其根基也要深厚得多,道家的特色处处表现在
中国人的思想行为上,已成为根深蒂固的传统。至于道教由原始的社会革命运动
出发,最后终于成为一种有组织的宗教,则简直可以媲美基督教了。
◇11、结论
----------------------- 页面 106-----------------------
106/234
道家的思想虽然有政治的集产主义,宗教的神秘主义,以及个人追求形而下
不朽的功夫,却涵蕴着丰富的科学思想,因此道家在中国科学史上非常重要。此
外,道家又能将他们的理论付诸实行,所以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
学和药物学,都渊源于道家。他们与希腊苏格拉底以前和伊璧鸠鲁派的科学哲学
家有不少相近之处。可惜道家对实验的方法,既未加以明确的说明,对自然的观
察,也未建立一套严密的系统。由于道家感于自然变化之不可捉摸,便处处依赖
经验主义,加上缺乏像亚里士多德对事物加以严格分类的勇气,所以当同时代的
墨家和名家皆争相建立一套科学逻辑之时,道家却不朝这方面努力。他们并未认
识有建立一套技术名辞的必要。道家在科学上最独具慧眼者,是他们深深地体会
到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历史证明连道家自己也不能免于变化。我们也许
会惊异于孔子由人而神的变化,其实这还不算奇怪,最奇怪的变化,莫过于道
家,由不可知论的自然主义,一变而为神秘的宗教信仰,进而成为三位一体的有
神论。其准科学的实验主义,一变而为占卜算命和流行乡间的法术。其原始的地
方自治的理想,变成了个人解脱的法门。其反对封建的思想变成了以平等主义为
理想,以排外或推翻政府为号召的秘密社会。这个结果,正说明了
AntoinedeRivarol的话:“历史告诉我们,每逢宗教与野蛮混淆之时,总是宗教
占优势;而每逢野蛮与哲学思想混淆之际,总是野蛮占上风。”
我们在后面一节会说明道家这种不寻常的变化,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与其说这是以社会为中心,以因袭为理想,以俗学为智慧的儒家的责任,毋宁说
这是封建官僚时代的社会经济制度造成的结果。由于官僚制度扼杀了自然科学的
幼苗,道家的科学潜能无由生长,其经验主义的成份便相反的加强了。经验的偏
重自然促进了公元前二至十三世纪之间,中国社会上技术文明的成就。道家的哲
学思想既受到拑制,就被巫和方士吸收过去,不久以后佛教兴起,道家为了与佛
教抗争,其生存发展就不得不朝着我们前面说的途径上走了。
何以西欧思想史上没有类似道家的情形呢?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笔者
常常觉得如果我们能找到这个问题的全部答案,则欧亚文明的奥秘,都会泄露无
余了。欧洲历史上近似道家者也大有人在。例如毕达哥拉斯派Pythagoreans,和
诺斯替派Gnostis,以及罗哲培根RogerBacon,尼古拉斯NicholasofCusa,和布鲁
诺GiordlanoBruno。十七世纪中叶在Ragey地方以昆威夫人LadyConway为中心的集
团诸如Francis Meruvius与Helmont和Dr.HenryMoreofChrist’sCollege是其中荦荦大者,在很
多地方都有道家的特色。在后代的思想家中,布雷克Blake的宗教自然主义有强烈
的道家色彩,我们每读道家的文字,总是不由得想起布氏的诗句。所以我们不由
得怀疑布雷克是否接触过道家的思想——但似乎可能性极少。儒家的经典及理学
----------------------- 页面 107-----------------------
107/234
家对孔孟之学的评注,通过了殷铎泽Intorcetta和柏应理Couplet诸人的名著“中
国的哲学家,孔子”Confu-ciusSinarumPhiloSophes公元1687的介绍,对十八
世纪的欧洲,发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果道家的经典在当时也有译本,影响将是如
何不同啊!
我们已经说过重理性的逻辑与重实验的经验主义之间,有着极大的分歧,这
种分歧在中国远比在西方长久而深入。重理性的儒家和名家对自然不感兴趣,而
道家对自然深感兴趣,却不信赖理性和逻辑。正如元后80年左右王充在《论
衡》中说:
“道家论自然,不知引物事以验其言行,故自然之说未见信也。”
这种现象,在希腊文化中是没有的。我们在希腊文化中发现苏格拉底以前的
哲学家,不断地通过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而成为亚历山大时代的思想体系。文艺
复兴的局面,颇有道家绝智之风,但为时甚短。
我们也许可以从盛行于欧洲的希伯来一神主义去了解道家,如果我们深信天
地是一个人格化的主宰所创造一神论正如一位神父所说:“将此心从千万个暴君的控制下解
放出来。”则人性和自然,在在皆表现上帝的理性。布朗尼SirThomasBronne说他
的神学是剽窃两本书而来的,其一是《经文》,其二是《公开展现于众人眼前的
大书》。欧洲没有儒家拒绝研究自然的现象,因此也就没有道家不信赖理性和逻
辑的倾向。儒家可能类似希伯来“教士”的传统,以其拥护宗庙社稷的祭祀并为
制定典章制度,又类似希伯来“先知”的传统,以其欲借神道以教化封建制度于
前,又企图改善封建官僚政治于后。至于渊源于上古埃及和巴比伦“智慧文学”
的传统,其中充满了自然的哲学,对宇宙现象的观察和探讨,以及对人生的疑问
如约伯之诘问上带。这一切,又颇有道家的风味,而类似道家的“智慧文学”的传
统,经过阿拉伯人的媒介,传到早期人文主义者的手中,在欧洲始终占有很重要
的地位。不过这些比喻都不能令人满意,只能作为将来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总而言之,儒家和道家仍然是笼罩中国人思想的两大主流。相信将来还有很
长的一段时期会是如此。德效骞Dubs19说得好:“儒家是成功者或希望成功者
的哲学。道家是失败者或尝过成功苦头者的哲学。”道家的思想和行为,不外对
传统的反抗,对社会的逃避,对自然的热爱与研究,对做官的弃绝与厌倦,以及
《道德经》所标榜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似乎矛盾的行为。
Production without possession,action without self-asSertiondevelopment
withoutdomination。中国人的特性中,很多最吸引人的地方,都来自道家的传统。
----------------------- 页面 108-----------------------
108/234
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
道家在中国文化中,至今还是生气蓬勃的。笔者愿提供个人与道家接触的经
验。道家的学者至今还能依循古老的传统,说出一些前后矛盾的话。如Lokuantai
译音那位可敬可爱的老道士曾对我说:“世界以为他们在朝前进,我们道家在朝
后退,其实恰恰相反;我们在前进,他们在后退。”至今道教与准科学的自然主
义之间,还保持着自古以来密切的联系。西北沿旧日丝路的南山油田上,在油渗
出地面的地方有一座老子庙,地上出油是大自然的奇迹,故人民立庙以祀老子。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