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四书集注

_3 朱熹(宋)
述事之大者也。下文又以其所制祭祀之礼,通于上下者言之。〔3〕祖庙:天子七,诸侯五,
大夫三,適士二,官师一。〔4〕宗器,先世所藏之重器,若周之赤刀、大训、天球、河图
之属也。〔5〕裳衣,先祖之遗衣服,祭则设之以授尸也。〔6〕时食,四时之食,各有其
物,如春行羔、豚、膳、膏、香之类是也。〔7〕昭,如字。宗庙之次:左为昭,右为穆,
而子孙亦以为序。有事于太庙,则子姓兄弟群昭群穆咸在而不失其伦焉。〔8〕爵,公、侯、
卿、大夫也。〔9〕事,宗祝有司之职事也。〔10〕旅,众也。酬,导饮也。旅酬之礼,宾弟
子、兄弟之子各举觯于其长而众相酬。盖宗庙之中以有事为荣,故逮及贱者,使亦得以申其敬

也。为,去声。〔11〕燕毛,祭毕而燕,则以毛发之色别长幼、为坐次也。齿,年数也。〔12〕
践,犹履也。〔13〕其,指先王也。〔14〕所尊、所亲,先王之祖考、子孙、臣庶也。〔15〕
始死谓之死,既葬则曰反而亡焉,皆指先王也。〔16〕此结上文两节,皆继志、述事之意也。
也。为,去声。〔11〕燕毛,祭毕而燕,则以毛发之色别长幼、为坐次也。齿,年数也。〔12〕
践,犹履也。〔13〕其,指先王也。〔14〕所尊、所亲,先王之祖考、子孙、臣庶也。〔15〕
始死谓之死,既葬则曰反而亡焉,皆指先王也。〔16〕此结上文两节,皆继志、述事之意也。
右第十九章。
哀公〔1〕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2〕。其人存,则其政举;
其人亡,则其政息〔3〕。人道敏〔4〕政,地道敏树。夫〔5〕政也者,蒲卢
也〔6〕。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7〕。仁者人也,
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8〕。在
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9〕!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
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10〕。”
〔1〕哀公,鲁君,名蒋。〔2〕方,版也。策,简也。〔3〕息,犹灭也。有是君,有是臣,
则有是政矣。〔4〕敏,速也。〔5〕夫,音扶。〔6〕蒲卢,沈括以为蒲苇是也。以人
立政,犹以地种树,其成速矣。而蒲苇又易生之物,其成尤速也。言人存政举,其易如此。〔7〕
此承上文“人道敏政”而言也。“为政在人”,《家语》作“为政在于得人”,语意尤备。人,
谓贤臣。身,指君身。道者,天下之达道。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而人得以生者,所谓“元者
善之长”也。言人君为政在于得人,而取人之则又在修身。能修其身,则有君有臣,而政无不
举矣。〔8〕杀,去声。人,指人身而言。具此生理,自然便有恻怛慈爱之意,深体味之可
见。宜者,分别事理,各有所宜也。礼,则节文斯二者而已。〔9〕郑氏曰:“此句在下,误
重在此。”〔10〕“为政在人,取人以身”,故不可以不修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故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欲尽亲亲之仁,必由尊贤之义,故又当知人。亲亲之杀,尊贤之等,
皆天理也,故又当知无。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
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
之者一也〔1〕。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2〕。子曰〔3〕:
好学近乎知〔4〕,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5〕。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
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6〕”
〔1〕达道者,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即《书》所谓五典,孟子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知,去声,所以知此也,仁,所以体此也,勇,所以
强此也。谓之达德者,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也。一,则诚而已矣。达道虽人所共由,然无是三
德,则无以行之。达德虽人所同得,然一有不诚,则人欲间之,而德非其德矣。程子曰:“所
谓诚者,止是诚实此三者。三者之外,更别无诚。”〔2〕强,上声。“知之”者之所知,“行
之”者之所行,谓达道也。以其分而言:则所以知者,知也;所以行者,仁也;所以至于知之、
成功而一者,勇也。以其等而言:则生知、安行者,知也;学知、利行者,仁也;困知、勉行
者,勇也。盖人性虽无不善,而气禀有不同者,故闻道有蚤莫,行道有难易,然能自强不息,
则其至一也。吕氏曰:“所入主涂虽异,而所至之域则同,此所以为中庸。若乃企生知、安行
之资为不可幾及,轻困知、勉行,谓不能有成,此道之所以不明不行也。”〔3〕“子曰”二
字,衍文。〔4〕好,“近乎知”之知,并去声。〔5〕此言未及乎达德而求以入德之事。通上

文三知为知,三行为仁,则此三近者,勇之次也。吕氏曰:“愚者自是而不求,自私者徇人欲
而忘反,懦者甘为人下而不辞。故好学非知,然足以破愚,力行非仁,然足以忘私;知耻非勇,
然足以起懦。”〔6〕“斯三者”,指三近而言。人者,对己之称。“天下国家”,则尽乎人
矣。言此以结上文“修身”之意,起下文“九经”之端也。
文三知为知,三行为仁,则此三近者,勇之次也。吕氏曰:“愚者自是而不求,自私者徇人欲
而忘反,懦者甘为人下而不辞。故好学非知,然足以破愚,力行非仁,然足以忘私;知耻非勇,
然足以起懦。”〔6〕“斯三者”,指三近而言。人者,对己之称。“天下国家”,则尽乎人
矣。言此以结上文“修身”之意,起下文“九经”之端也。
〔12〕,所以怀诸侯也〔13〕。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14〕”
〔1〕经,常也。〔2〕体,谓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子,如父母之爱其子也。柔远人,所
谓无忘宾旅者也。此列九经之目也。吕氏曰:“天下国家之本在身,故修身为九经之本。然必
亲师取友,然后修身之道进,故尊贤次之。道之所进,莫先其家,故亲亲次之。由家以及朝廷,
故敬大臣、体群臣次之。由朝廷以及其国,故子庶民、来百工次之。由其国以及天下,故柔远
人、怀诸侯次之。此九经之序也。”视群臣犹吾四体,视百姓犹吾子,此视臣视民之别也。〔3〕
此言九经之效也。道立,谓道成于已而可为民表,所谓”皇建其有极”是也。不惑,谓不疑于
理。不眩,谓不迷于事。敬大臣则信任专,而小巨不得以间之,故临事而不眩也。来百工,则
通功易事,农末相资,故财用足。柔远人,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涂,故四方归。怀诸侯,
则德之所施者博,而威之所制者广矣,故曰“天下畏之”。〔4〕齐,侧皆反。〔5〕去,上声。
〔6〕官盛任使,谓官属众盛,足任使令也,盖大臣不当亲细事,故所以优之者如此。〔7〕
忠信重禄,谓待之诚而养之厚,盖以身体之,而知其所赖乎上者如此也。〔8〕远、好、恶、
敛,并去声。〔9〕既,许气反,读曰饩。禀,彼锦、力锦二反。饩禀,稍食也。称,去声。
称事,如《周礼》槀人职曰“考其弓弩,以上下其食”是也。〔10〕往,则为之授节以送
之;来,则丰其委积以迎之。〔11〕朝,音潮,谓诸侯见于天子。聘,谓诸候使大夫来献。《王
制》:“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12〕厚往薄来,谓燕赐厚而纳贡薄。〔13〕
此言九经之事也。〔14〕一者,诚也。
一有不诚,则是九者皆为虚文矣。此九经之实也。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
道前定则不穷〔1〕。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
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
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2〕。诚
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
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3〕”
〔1〕凡事,指达道、达德、九经之属。豫,素定也。跲,其劫反,踬也。行,去声。疚,病
也。此承上文,言凡事皆欲先立乎诚,如下文所推是也。〔2〕此又以在下位者推言素定之意。
“反诸身不诚”,谓反求诸身,而所存所发未能真实而无妄也。“不明乎善”,谓未能察于人
心天命之本然,而真知至善之所在也。〔3〕此承上文“诚身”而言。诚者,真实无妄之谓,
天理之本然也。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钦其真实无妄之谓,人事上当然也。中,并去声。从,

七客反。不勉而中,“安行”也。不思而得,“生知”也。择善,“学知”以下之事。固执,
“利行”以下之事也。圣人之德,浑然天理,真实无妄,不待思勉而从容中道,则亦天之道也。
未至于圣,则不能无人欲之私,而其为德不能皆实。故未能不思而得,则必择善,然后可以明
善,未能不勉而中,则必固执,然后可以诚身,此则所谓人之道也。
七客反。不勉而中,“安行”也。不思而得,“生知”也。择善,“学知”以下之事。固执,
“利行”以下之事也。圣人之德,浑然天理,真实无妄,不待思勉而从容中道,则亦天之道也。
未至于圣,则不能无人欲之私,而其为德不能皆实。故未能不思而得,则必择善,然后可以明
善,未能不勉而中,则必固执,然后可以诚身,此则所谓人之道也。
〔1〕此“诚之”之目也。学、问、思、辨,所以择善而为知,“学而知”也。笃行,所以固
执而为仁,“利而行”也。程子曰:“五者废其一,非学也,”〔2〕君子之学,不为则已,
为则必要其成,故常百倍其功。此“困而知”、“勉而行者”也,勇之事也。〔3〕明者择善
之功,强者固执之效。吕氏曰:“君子所以学者,为能变化气质而已。德胜气质,则愚者可进
于明,柔者可进于强。不能胜之,则虽有志于学,亦愚不能明,柔不能立而已矣。盖均善而无
恶者,性也,人所同也;昏明强弱之禀不齐者,才也,人所异也。诚之者所以反其同而变其异
也。夫以不美之质,求变而美,非百倍其功,不足以致之。今以卤莽灭裂上学,或作或辍,以
变其不美之质!及不能变,则曰天质不美,非学所能变:是果于自弃,其为不仁甚矣!”
右第二十章。〔1〕
此引孔子之言,以继大舜、文、武、周公之绪,明其所传之一致,举而措之,亦犹是耳。盖包
费隐、兼小大,以终十二章之意。章内语诚始详,而所谓诚者,实此篇之枢纽也。又按:《孔
子家语》亦载此章,而其文尤详。“成功一也”之下,有:“公曰:子之言美矣!至矣!寡人
实固,不足以成之也。”故其下复以“子曰”起答辞。今无此问辞,而犹有“子曰”二字,盖
子思删其繁文以附于篇,而所删有不尽者,今当为衍文也。“博学之”以下,《家语》无之,
意彼有阙文,抑此或子思所补也欤?
自〔1〕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2〕
〔1〕自,由也。〔2〕德无不实而明无不照者,圣人之德,所性而有者也,天道也。先明平善,
而后能实其善者,贤人之学,由教而入者也,人道也。诚则无不明矣,明则可以至于诚矣。
右第二十一章。子思承上章夫子天道、人道之意而立言也。自此以下十
二章,皆子思之言,以反复推明此章之意。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
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
天地参矣。〔1〕
〔1〕“天下至诚”,谓圣人之德之实,天下莫能加也。“尽其性”者,德无不实,故无人欲
之私,而天命之在我者察之由之,巨细精粗无毫髮之不尽也。人、物之性,亦我之性,但以所
赋形与不同而有异耳。能尽之者,谓知之无不明而处之无不当也。赞,犹助也。“与天地参”,
谓与大地并立为二也。此自诚而明者之事也。
右第二十二章。〔1〕
〔1〕言天道也。
其次致曲〔1〕。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
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2〕

〔1〕“其次”,通大贤以下凡诚有未至者而言也。致,推致也。曲,一偏也。〔2〕形者,积
中而发外。著,则又加显矣。明,则又有光辉发越之盛也。动者,诚能动物。变者,物从而变。
化,则有不知其所以然者。盖人之性无不同,而气则有异,故惟圣人能举其性之全体而尽之。
其次,则必自其善端发见之偏而悉推致之,以各造其极也。曲无不致,则德无不实,而形、著、
动、变之功自不能已。积而至于能化,则其至诚之妙,亦不异于圣人矣。
〔1〕“其次”,通大贤以下凡诚有未至者而言也。致,推致也。曲,一偏也。〔2〕形者,积
中而发外。著,则又加显矣。明,则又有光辉发越之盛也。动者,诚能动物。变者,物从而变。
化,则有不知其所以然者。盖人之性无不同,而气则有异,故惟圣人能举其性之全体而尽之。
其次,则必自其善端发见之偏而悉推致之,以各造其极也。曲无不致,则德无不实,而形、著、
动、变之功自不能已。积而至于能化,则其至诚之妙,亦不异于圣人矣。
〔1〕言人道也。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1〕。国家将亡,必有妖孽〔2〕。
见〔3〕乎蓍龟〔4〕,动乎四体〔5〕。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
先知之。故至诚如神。〔6〕
〔1〕祯祥者,福之兆。〔2〕妖孽者,祸之萌。〔3〕见,音现。〔4〕蓍,所以筮。龟,所以
卜。〔5〕四体,谓动作威仪之间,如执玉高卑,其客俯仰之类。〔6〕凡此皆理之先见者也。
然惟诚之至极,而无一毫私伪留于心目之间者,乃能有以察其幾焉。神,谓鬼神。
右第二十四章。〔1〕
〔1〕言天道也。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1〕。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
贵〔2〕。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3〕
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4〕
〔1〕言诚者物之所以自成,而道者人之所当自行也。诚以心言,木也;道以理言,用也。“道
也”之道,音导。〔2〕天下之物,皆实理之所为,故必得是理,然后有是物。所得之理既尽,
则是物亦尽而无有矣。故人之心一有不实,则虽有所为亦加无有,而君子必以诚为贵也。盖人
之心能无不实,乃为有以自成,而道之在我者亦无不行矣。〔3〕知,去声。〔4〕诚虽所以成
己,然既有以自成,则自然及物,而道亦行于彼矣。行者体之存,知者用之发,是皆吾性之固
有,而无内外之殊。既得于己,则见于事者以时措之,而皆得其宜也。
右第二十五章。〔1〕
〔1〕言人道也。
故至诚无息〔1〕。不息则久〔2〕,久则徵〔3〕。徵则悠远,悠远则博厚,
博厚则高明〔4〕。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
也〔5〕。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6〕。如此者,不见而章〔7〕,
不动而变〔8〕,无为而成〔9〕。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
则其生物不测〔10〕。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11〕。
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
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
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
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12〕。《诗》〔13〕云:
“维天之命,於〔14〕穆〔15〕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16〕
不显〔17〕,文王之德之纯〔18〕!”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19〕
〔1〕既无虚假,自无间断。〔2〕久,常于中也。〔3〕徵,验于外也。〔4〕此皆以其验于外
者言之。郑氏所谓“至诚之德,著于四方”者是也。存诸中看既久,则验于外者益悠远而无穷
矣。悠远,故其积也广博而深厚,博厚,故其发也高大而光明。〔5〕悠久,即悠远,兼内外

而言之也。本以悠远致高厚,而高厚又悠久也。此言圣人与天地同用。〔6〕此言圣人与夭地
同体。〔7〕见,音现,犹示也。不见而章。以配地而言也。〔8〕不动而变,以配天而言
也。〔9〕无为而成,以无疆而言也。〔10〕此以下,复以天地明至诚无息之功用。天地
立道,可一言而尽,不过日“诚”而已。不贰,所以诚也。诚故不息,而生物之多,有莫知其
所以然者。〔11〕言天地之道,诚一下贰,故能各极其盛,俪有下文生物之功。〔12〕夫,
音扶。昭昭,犹耿耿,小明也。此指其一处而言之。“及其无穷”,犹十二章“及其至也”之
意,盖举全体而言也。振,收也。卷,平声,区也。华、藏,并去声。勺,市着反。此四条,
皆以发明由其不贰、不息以致盛大而能生物之意。然天、地、山、川,实非由积累而后大,读
者不以辞害意可也。〔13〕《诗》,《周颂·维天之命篇》。引此以明至诚无息之意。〔14〕
於,音乌,叹辞。〔15〕穆,深远也。〔16〕乎,音呼,〔17〕不显,犹言岂不显也。〔18〕
纯,纯一不杂也。〔19〕程子曰:“天道不已,文王纯于天道,亦不已。纯则无二无杂,不
已则无间断先后。”
而言之也。本以悠远致高厚,而高厚又悠久也。此言圣人与天地同用。〔6〕此言圣人与夭地
同体。〔7〕见,音现,犹示也。不见而章。以配地而言也。〔8〕不动而变,以配天而言
也。〔9〕无为而成,以无疆而言也。〔10〕此以下,复以天地明至诚无息之功用。天地
立道,可一言而尽,不过日“诚”而已。不贰,所以诚也。诚故不息,而生物之多,有莫知其
所以然者。〔11〕言天地之道,诚一下贰,故能各极其盛,俪有下文生物之功。〔12〕夫,
音扶。昭昭,犹耿耿,小明也。此指其一处而言之。“及其无穷”,犹十二章“及其至也”之
意,盖举全体而言也。振,收也。卷,平声,区也。华、藏,并去声。勺,市着反。此四条,
皆以发明由其不贰、不息以致盛大而能生物之意。然天、地、山、川,实非由积累而后大,读
者不以辞害意可也。〔13〕《诗》,《周颂·维天之命篇》。引此以明至诚无息之意。〔14〕
於,音乌,叹辞。〔15〕穆,深远也。〔16〕乎,音呼,〔17〕不显,犹言岂不显也。〔18〕
纯,纯一不杂也。〔19〕程子曰:“天道不已,文王纯于天道,亦不已。纯则无二无杂,不
已则无间断先后。”
〔1〕言天道也。
大哉圣人之道〔1〕!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2〕。优优大哉!礼仪三
百,威仪三千〔3〕。待其人而后行〔4〕。故曰简不至德〔5〕,至道〔6〕
不凝〔7〕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8〕。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借〔9〕;国有道,
其言足以兴〔10〕: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11〕曰:“既明且哲,
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12〕!
〔1〕包下文两节而言。〔2〕峻,高大也。此言道之极于至大而无外也。〔3〕优优,充足有
馀之意。礼仪,经礼也。咸仪,曲礼也。此言道主人于至小而无间也。〔4〕总结上两节。〔5〕
至德,谓其人。〔6〕至道,指上两节而言也。〔7〕凝,聚也,成也。〔8〕尊者,恭敬奉持
之意。德住者,吾所受于天之正理。道,由也。温,犹爝温之温,谓故学之矣,复时习之也。
敦,加厚也。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极平道体之大也。道问学,所以致知而尽平道体之细也。二
者修德凝道之大端也。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涵泳乎其所已知,敦笃平其所
已能,此皆存心之属也。析理则不使有毫厘之差,处事则不使有过不及之谬,理义则日知其所
来知,节文则日遵其所未谨,此皆致知之属也。盖非存心无以致知,而存心者又不可以不致知。
故此五句,大小相资,首尾相应,圣贤所示入德之方莫详于此,学者宜尽心焉。〔9〕倍,与
背同。〔10〕兴,谓兴起在位也。〔11〕《诗》,《大雅·烝民》之篇。〔12〕与,平声。
右第二十七章。〔1〕
〔1〕言人道也。
子曰:“愚而好〔1〕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2〕古之道。如
此者,烖〔3〕及其身者也。〔4〕”非天子〔5〕,不议礼〔6〕,不制度〔7〕,
不考文〔8〕。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9〕。虽有其位,苟无其德,
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10〕。子曰:“吾
说夏礼,杞〔11〕不足徵〔12〕也。吾学殷礼,有宋〔13〕存焉。吾学周礼,
今用之,吾从周。”〔14〕
〔1〕好,去声。〔2〕反,复也。〔3〕烖,古灾字。〔4〕以上孔子之言,子思引之。〔5〕
此以下,子恩之言。〔6〕礼,亲疏贵贱相接之体也。〔7〕度,品制。〔8〕文,书名。〔9〕
今,子思自谓当时也。轨,辙迹之度。行,去声。伦,次序之体。三者皆同,言天下一统也。
〔10〕郑氏曰:“言作礼乐者,必圣人在天子之位。”〔11〕杞,夏之後。〔12〕徽,证也。

〔13〕宋,殷之後。〔14〕此又引孔子之言。三代之礼,孔子皆尝学之而能言其意。但夏礼既
不可考证,殷礼虽存,又非当世之法,惟周礼乃时王之制,今日所用。孔子既不得位,则从周
而已。
〔13〕宋,殷之後。〔14〕此又引孔子之言。三代之礼,孔子皆尝学之而能言其意。但夏礼既
不可考证,殷礼虽存,又非当世之法,惟周礼乃时王之制,今日所用。孔子既不得位,则从周
而已。
〔1〕承上章“为下不倍”而言,亦人道也。
王〔1〕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2〕!上焉者〔3〕虽善无徵,无徵不信,
不信民弗从;下焉者〔4〕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故君子之道〔5〕:
本诸身〔6〕,徵诸庶民〔7〕,考诸三王而不缪,建〔8〕诸天地〔9〕而不
悖,质诸鬼神〔10〕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11〕。质诸鬼神而无疑,
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12〕。是故君子动〔13〕而世为天
下道〔14〕,行而世为天下法〔15〕,言而世为天下则〔16〕。远之则有望,
近之则不厌。《诗》〔17〕曰:“在彼无恶〔18〕,在此无射〔19〕。庶几
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20〕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
〔1〕王,去声。〔2〕吕氏曰:“三重,谓议礼、制度、考文。惟天子得以行之,则国不异政,
家不殊俗,而人得寡过矣。”〔3〕上焉者,谓时王以前,如夏、商之礼虽善,而皆不可考。
〔4〕下焉者,谓圣人在下,如孔子虽善于扎,而不在尊位也。〔5〕此君子,指王天下者而言。
其道,即议礼、制度、考文之事也。〔6〕本诸身,有其德也。〔7〕徵诸庶民,验其所信从也。
〔8〕建,立也,立于此而参于彼也。〔9〕天地者,道也。〔10〕鬼神者,造化之迹也。〔11〕
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所谓“圣人复起,不易吾言”者也。〔12〕知天、知人,知其理也。〔13〕
动,兼言、行而言。〔14〕道,兼法、则而言。〔15〕法,法度也。〔16〕则,准则也。〔17〕
《诗》,《周颂·振鹭》之篇。〔18〕恶,去声。〔19〕射,音妒,《诗》作..。厌也。〔20〕
所谓“此”者,指“本诸身”以下六事而言。
右第二十九章。〔1〕
〔1〕承上章“居上不骄”而言,亦人道也。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1〕。辟〔2〕如天地之无
不持载,无不覆帱〔3〕,辟如四时之错〔4〕行,如日月之代明〔5〕。万物
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悻〔6〕,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
为大也。〔7〕
〔1〕祖述者,远宗其道。宪章者,近守其法。律天时者,法其自然之运。袭水土者,因其一
定之理。皆兼内外该本末而言也。〔2〕辟,音譬。〔3〕帱,徒报反。〔4〕错,犹迭也。
〔5〕此言圣人之德。〔6〕悖,犹背也。〔7〕夭覆地载,万物并育于其间而不相害,四
时日月,错行代明而不相悖。所以不害不悖者,小德之川流,所以并育并行者,大德之敦化。
小德者,全体之分;大德者,万殊之本。川流者,如川主流,脉络分明而往不息也。敦化者,
敦厚其化,根本盛大而出无穷也。此言天地之道,以见上文取辟之意也。
右第三十章。〔1〕
〔1〕言天道也。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1〕,足以有临〔2〕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
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3〕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4〕,足
以有别〔5〕也。溥博渊泉,而时出之〔6〕。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
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7〕。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8〕
及蛮貊。舟车所至〔9〕,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

所队〔10〕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11〕。
所队〔10〕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11〕。
右第三十一章。〔1〕
〔1〕承上章而言小德之川流,亦天道也。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1〕天下之大经〔2〕,立天下之大本〔3〕,知天地
之化育。夫焉〔4〕有所倚〔5〕?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6〕!苟
不固〔7〕聪明圣知〔8〕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9〕
〔1〕经、纶,皆治丝之事。经者,理其绪而分之。纶者,比其类而台之也。〔2〕经,常也。
大经者,五品主人伦。〔3〕大本者,所性主全体也。〔4〕夫,音扶。焉,於虔反。〔5〕惟
圣人之德极诚无妄,故于人伦各尽其当然之实,而皆可以为天下后世法,所谓经纶之也。其于
所性主全体,无一毫人欲之伪以杂之,而天下之道于变万化皆由此出,所谓立之也。其于天地
之化育,则亦其极诚无妄者,有默契焉,非但闻见之知而已。此皆至诚无妄,自然之功用,夫
岂有所倚苦于物而后能哉!〔6〕肫,之纯反。肫肫,恳至貌,以经纶而言也。渊渊,静深貌,
以立本而言也。浩浩,广大貌,以知化而言也。“其渊”、“其天”,则非特如之而已。〔7〕
固,犹实也。〔8〕“圣知”之知,去声。〔9〕郑氏曰:“惟圣人能知圣人也。”
右第三十二章。〔1〕
〔1〕承上章而言大德之敦化,亦天道也。前章言至圣二德,此章言至诚之道。然至诚之道,
非至圣不能知,至圣主德,非至诚不能为:则亦非二物矣。此篇言圣人天道之极致,至此而无
以加矣。
《诗》曰“衣锦尚絅”〔1〕恶〔2〕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闇〔3〕然而
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
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4〕。《诗》〔5〕云:“潜虽
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6〕,无恶于志〔7〕。君子之所不可
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8〕!《诗》〔9〕云:“相〔10〕在尔室,尚不
愧于屋漏〔11〕。”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12〕。《诗》〔13〕曰:
“奏假无言,时靡有争。〔14〕”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15〕
于铁钺〔16〕。《诗》〔17〕曰:“不显〔18〕惟德!百辟其刑之。〔19〕”
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20〕。《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21〕”
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未也。《诗》曰:‘德輶〔22〕如毛”,毛犹
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23〕〔1〕衣,去声。絅,口迥反。《诗》,
国风《卫·硕人》、《郑》之《丰》,皆作“衣锦褧衣”。褧、絅同,禅衣也。尚,加也。〔2〕
恶,去声。〔3〕闇,於感反。〔4〕前章言圣人之德,极其盛矣,此复自下学立心之始言之,
而下文又推之以至其极也。古之学者为己,故其立心如此。尚纲故闇然·衣锦故有日章之实。
淡、简、温,絅之袭于外也,不厌而文且理焉,锦之美在中也。小人反是,则暴于外而无实以
继之,是以的然而日亡也。远之近,见于彼者由于此也,风之自,著乎外者本乎内也。微之显,
有诸内着形诸外也。有为己之心,而又知此三者,则知所谨而可入德矣。故下文引《诗》言谨
独之事。〔5〕《诗》《小雅·正月》之篇。〔6〕疚,病也。〔7〕恶,去声。无恶于志,犹

言无愧于心。〔8〕承上文言“莫见平隐,莫显乎微”也。此君子谨独之亭也。〔9〕《诗》,
《大雅,抑》之篇。〔10〕相,去声,视也。〔11〕星漏,室西北隅也。〔12〕承上文又
言君子之戒谨恐惧,无时不然,不待言动而后敬信,则其为己之功益加密矣。故下文引《诗》
并言其效。〔13〕《诗》,《商颂·烈祖》之篇。〔14〕奏,进也。假,格,同。承上文而
遂及其效,言进而感格于神明之际,极其诚敬,无有言说而入自化之也。〔15〕威,畏也。〔16〕
铁,音夫,斫莝刀也。钺,斧也。〔17〕《诗》,《周颂·烈文》之篇。〔18〕不显,说
见二十六章。此借引以为幽深玄远之意。〔19〕承上文言天子有不显之德,而诸侯法之,则
其德愈深而效愈远矣。〔20〕笃,厚也。笃恭,言不显其敬也。笃恭而天下平,乃圣人至德
渊微,自然之应,中庸主极功也。〔21〕《诗》,《大雅·皇矣》之篇。引之以明上文所谓
不显之德者,正以其不大声与色也。〔22〕輶,由、酉二音。〔23〕又引孔子之言,以为声
色乃化民之末务。今但言“不大”之而已,则犹有声色者存,是未足以形容“不显”之妙。不
若《烝民》之诗所言“德輶如毛”,则庶乎可以形容矣;而又自以为谓之毛,则犹有可比者,
是亦未尽其妙。不着《文王》之诗所言“上天之载,无声无臭”。然后乃为“不显”之至耳。
盖声臭有气无形,在物最为微妙,而犹日“无”之,故惟此可以形容“不显”、”笃恭”之妙。
非此德之外,又别有是三等然后为至也。
言无愧于心。〔8〕承上文言“莫见平隐,莫显乎微”也。此君子谨独之亭也。〔9〕《诗》,
《大雅,抑》之篇。〔10〕相,去声,视也。〔11〕星漏,室西北隅也。〔12〕承上文又
言君子之戒谨恐惧,无时不然,不待言动而后敬信,则其为己之功益加密矣。故下文引《诗》
并言其效。〔13〕《诗》,《商颂·烈祖》之篇。〔14〕奏,进也。假,格,同。承上文而
遂及其效,言进而感格于神明之际,极其诚敬,无有言说而入自化之也。〔15〕威,畏也。〔16〕
铁,音夫,斫莝刀也。钺,斧也。〔17〕《诗》,《周颂·烈文》之篇。〔18〕不显,说
见二十六章。此借引以为幽深玄远之意。〔19〕承上文言天子有不显之德,而诸侯法之,则
其德愈深而效愈远矣。〔20〕笃,厚也。笃恭,言不显其敬也。笃恭而天下平,乃圣人至德
渊微,自然之应,中庸主极功也。〔21〕《诗》,《大雅·皇矣》之篇。引之以明上文所谓
不显之德者,正以其不大声与色也。〔22〕輶,由、酉二音。〔23〕又引孔子之言,以为声
色乃化民之末务。今但言“不大”之而已,则犹有声色者存,是未足以形容“不显”之妙。不
若《烝民》之诗所言“德輶如毛”,则庶乎可以形容矣;而又自以为谓之毛,则犹有可比者,
是亦未尽其妙。不着《文王》之诗所言“上天之载,无声无臭”。然后乃为“不显”之至耳。
盖声臭有气无形,在物最为微妙,而犹日“无”之,故惟此可以形容“不显”、”笃恭”之妙。
非此德之外,又别有是三等然后为至也。

论语集注

论语序说
论语序说
〔22〕。十四年庚申,鲁西狩获麟〔23〕,孔子作《春秋》〔24〕。明年辛
酉,子路死于卫。十六年壬戌,四月己丑,孔子卒,年七十三,葬鲁城北泗
上。弟子皆服心丧三年而去,惟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孔子生鲤,字伯鱼,
先卒。
伯鱼生伋,字子思,作《中庸》。〔25〕”
〔1〕委吏,本作“季氏史”。《索隐》云:“一本作委吏,与《孟子》合。”今从之。〔2〕
职,见《周礼·牛人》,读为樴,义与杙同,盖系养牺牲之所。此官即《盂子》所谓“乘田”。
〔3〕有闻《韶》问政二事。〔4〕有“季孟”“吾老”之语。〔5〕有答子路“东周”语。〔6〕
《鲁世家》以此以上皆为十二年事。〔7〕《孟子》作颜讎由。〔8〕有“颜渊后”及“文王既
没”之语。〔9〕有“矢子路”及”未见好德”之语。〔10〕有“天生德”语及微服过宋事。
〔11〕有“三年有成”之语。〔12〕有答子路“坚白”语及荷蒉过门事。〔13〕据《沦语》,
则绝粮当在此时。〔14〕《史记》以《论语》“归与”之叹为在此时,又以《孟子》所记叹辞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