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四书集注

_2 朱熹(宋)
〔7〕外本内末,故财聚。争民施夺,故民散。反是,则有德而有人矣。〔8〕悖,布内反,
逆也。〔9〕此以言之出入,明货之出入也。自“先慎平德”以下至此,又因财货以明能絜矩
与不能者之得失也。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1〕。
〔1〕道,言也。因上文引《文王》诗之意而申言之。其丁宁反复之意益深切矣。
《楚书》〔1〕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2〕”
〔1〕《楚书》,《楚语》。〔2〕言不宝金玉而宝善人也。
舅犯〔1〕曰:“亡人〔2〕无以为宝,仁〔3〕亲以为宝。〔4〕”
〔1〕舅犯,晋文公舅狐偃,字子犯。〔2〕亡人,文公时为公子,出亡在外也。〔3〕仁,爱
也。〔4〕事见《檀弓》。此两节,又明不外本而内末之意。
《秦誓》〔1〕曰:“若有一个〔2〕臣,断断〔3〕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
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已有之;人之彦圣〔4〕,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
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5〕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6〕
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7〕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
亦曰殆〔8〕哉!”唯仁人放流之,迸〔9〕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
人为能爱人,能恶人〔10〕。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11〕也;见
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12〕,过也〔13〕。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
是谓拂人之性〔14〕,菑〔15〕必逮夫〔16〕身〔17〕。是故君子有大道,
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18〕。
〔1〕《秦誓》,周书。〔2〕个,古贺反,《书》作介。〔3〕断,丁乱反。断断,诚一之貌。
〔4〕彦,美士也。圣,通明也。〔5〕尚,庶几也。〔6〕媢,音冒,忌也。〔7〕违,拂
戾也。〔8〕殆,危也。〔9〕迸,读为屏,古字通用。犹逐也。〔10〕言有此媢疾之人,妨

贤而病国,则仁人必深恶而痛绝之。以其至公无私,故能得好恶之正如此也。〔11〕命,郑
氏云:“当作慢。”程子云:“当作怠。”未详孰是。〔12〕远,去声。〔13〕若此者,
知所爱恶矣,而未能尽爱恶之道,盖君子而未仁者也。〔14〕拂,逆也。好善而恶恶,人之性
也。至于拂人之性,则不仁之甚者也。〔15〕菑,古灾字。〔16〕夫,音扶。〔17〕自“《秦
誓》”至此,又皆以申言好恶公私之极,以明上文所引《南山有台》、《节南山》之意。〔18〕
君子,以位言之。道,谓居其位而修己治人之术。发己自尽为忠,循物无违谓信。骄看矜高,
泰者侈肆。此因上所引《文王》、《康诰》之意而言。章内三言得失,而语益加切,盖至此而
天理存亡之幾决矣。
贤而病国,则仁人必深恶而痛绝之。以其至公无私,故能得好恶之正如此也。〔11〕命,郑
氏云:“当作慢。”程子云:“当作怠。”未详孰是。〔12〕远,去声。〔13〕若此者,
知所爱恶矣,而未能尽爱恶之道,盖君子而未仁者也。〔14〕拂,逆也。好善而恶恶,人之性
也。至于拂人之性,则不仁之甚者也。〔15〕菑,古灾字。〔16〕夫,音扶。〔17〕自“《秦
誓》”至此,又皆以申言好恶公私之极,以明上文所引《南山有台》、《节南山》之意。〔18〕
君子,以位言之。道,谓居其位而修己治人之术。发己自尽为忠,循物无违谓信。骄看矜高,
泰者侈肆。此因上所引《文王》、《康诰》之意而言。章内三言得失,而语益加切,盖至此而
天理存亡之幾决矣。
〔2〕。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3〕。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
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4〕。孟献子〔5〕曰:“畜
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
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6〕”此谓〔7〕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
〔8〕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9〕矣。彼为善之〔10〕,小人之使为国
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11〕〔1〕恒,胡登反。〔2〕吕氏曰:“国无游民,则生者众多;朝无幸位,则食者寡矣;不夺
农时,则为之疾矣;量入为出,则用之舒矣。”愚按:此因“有土”、“有财”而言,以明足
国之道在乎务本而节用,非必外本内末而后财可聚也。自此以至终篇,皆一意也。〔3〕发,
犹起也。仁者散则以得民,不仁看亡身以殖货。〔4〕上好仁以爱其下,则下好义以忠其上。
所以事必有终,而府库之财无悖出之患也。〔5〕孟献子,鲁之贤大夫仲孙蔑也。〔6〕畜,许
六反。乘、敛,并去声。畜马乘,士初试为大夫者也。伐冰之家,卿大夫以上,丧祭用冰者也。
百乘之家,有采地者也。君子宁亡己之财,而不忍伤民之力,故宁有盗臣,而不畜聚敛之臣。
〔7〕“此谓”以下,释献子之言也。〔8〕长,上声。〔9〕自,由也。言由小人导之也。
〔10〕“彼为善之”,此句上下,疑有阙文误字。〔11〕此一节,深明以利为利之害。而重
言以结之,其丁宁之意切矣。
右传之十章,释“治国”、“平天下”。〔1〕
〔1〕此章之义,务在与民同好恶而不专其利,皆推广絜矩之意也。能加
是,则亲贤乐利各得其所,而天下平矣。凡传十章:前四章统论纲领指趣,
后六章细论条目工夫。其第五章乃明善之要,第六章乃诚身之本,在初学尤
为当务之急,读者不可以其近而忽之也。

中庸章句

中庸章句序
中庸章句序
盖尝论之: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
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子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是以或危殆
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耳。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
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二者杂于方寸之间,而不知所以治之,则危
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无以胜夫人欲之私矣。精则察夫二者之间
而不杂也,一则守其本心之正而不离也。从事于斯,无少间断,必使道心常
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则危者安、微者著,而动静云为自无过不及
之差矣。
夫尧、舜、禹,天下之大圣也。以天下相传,天下之大事也。以天下之
大圣,行天下之大事,而其授受之际,丁宁告戒,不过如此;则天下之理,
岂有以加于此哉?自是以来,圣圣相承:若成汤、文、武之为君。皋陶、伊、
傅、周、召之为臣,既皆以此而接夫道统之传;若吾夫子,则虽不得其位,
而所以继往圣、开来学,其功反有贤于尧、舜者。然当是时,见而知之者,
惟颜氏、曾氏之传得其宗。及曾氏之再传,而复得夫子之孙子思,刚去圣远
而异端起矣。子思惧夫愈久而愈失其真也,于是推本尧、舜以来相传之意,
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言,更互演绎,作为此书,以诏后之学者。盖其忧之也
深,故其言之也切;其虑之也远,故其说之也详。其曰“天命”“率性”,
则道心之谓也;其曰“择善固执”,则精一之谓也;其曰“君子时中”,则
执中之谓也。世之相后,千有馀年,而其言之不异,如合符节。历选前圣之
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其明且尽者也。自是而又再传以得
孟氏,为能推明是书,以承先圣之统,及其没而遂失其传焉。则吾道之所寄,
不越乎言语文字之间;而异端之说日新月盛,以至于老、佛之徒出,则弥近
理而大乱真矣。然而尚幸此书之不泯,故程夫子兄弟者出,得有所考,以续
夫千载不传之绪;得有所据,以斥夫二家似是之非。盖子思之功于是为大,
而微程夫子,则亦莫能因其语而得其心也。惜乎其所以为说者不传,而凡石
氏之所辑录,仅出于其门人之所记,是以大义虽明,而微言未析。至其门人
所自为说,则虽颇详尽而多所发明,然倍其师说而淫于老、佛者,亦有之矣。
嘉自蚤岁即尝受读,而窃疑之,沉潜反复,盖亦有年。一旦恍然似有以
得其要领者,然后乃敢会众说而折其衷。既为定著《章句》一篇,以俟后之
君子,而一二同志复取石氏书,删其繁乱,名以《辑略》,且记所尝论辩取
舍之意,别为《或问》,以附其后。然后此书之旨支分节解,脉络贯通,详
略相因,巨细毕举;而凡诸说之同异得失,亦得以曲畅旁通而各极其趣。虽
于道统之传不敢妄议,然初学之士或有取焉,则亦庶乎升高行远之一助云尔。
淳熙己酉春三月戊申,新安朱熹序。

中庸章句
中庸章句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
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
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
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天命之谓性,率往之谓道,修道之谓教〔1〕。道也者,不可须臾离〔2〕
也,可离非直也〔3〕。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4〕。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5〕。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
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6〕。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7〕
〔1〕命,犹令也。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率,循也。道,犹路也。
人物各循其性主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修,品节之也。
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圣人因人物之所当行看而品节之,以为法于天
下,则谓之教,若礼、乐、刑、政之属是也。盖人之所以为人,道之所以为道,圣人之所以为
教,原其所自,无一不本于天而备于我。学者知之,则其于学知所用力而自不能已矣。故子思
于此首发明之,读者所宜深体而默识也。〔2〕离,去声。〔3〕道者,日用事物当行之理,皆
性之德而具于心,无物不有,无时不然,所以不可须臾离也。若其可离,则为外物而非道矣。
〔4〕是以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虽不见闻,亦不敢忽,所以存天理之本然,而不使离于须臾之
顷也。〔5〕见,音现。隐,暗处也。微,细事也。独者,人所不知而已所独知之地也。言幽
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幾则已动,人员不知而已独知之,则是天下之事无有著见明显
而过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惧,而子此尤加谨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滋暗长于
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6〕乐,音洛。“中节”之中,去声。喜、怒、哀、乐,情也。
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大本者,
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达道者,循性之谓,天下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
此言性情上德,以明道不可离之意。〔7〕致,推而极之也。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
也。自戒惧而约之,以至于至静之中无少偏倚,而其守不失,则极其中而天地位矣。自谨独而
精之,以至于应物之处无少差谬,而无適不然,则极其和而万物育矣。盖天地万物本吾一体,
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矣;吾之气顺,则天地之气亦顺矣。故其效验至于如此。此学问之
极功、圣人之能事,初非有待于外,而修道之教亦在其中矣。是其一体一用虽有动静之殊,然
必其体立而后用有以行,则其实亦非有两事也。故于此合而言之,以结上文之意。
右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
实体备于已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
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杨氏所谓一篇之
体要是也。其下十章,盖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终此章之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1〕。君子之中庸也,君子面时中;小人
之中庸也〔2〕,小人而无忌惮也。〔3〕”
〔1〕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惟君子为能

体之,小人反是。〔2〕王肃本作“小人之反中庸也”,程子亦以为然。今从之。〔3〕君子之
所以为中庸者,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中也。小人之所以反中庸者,以其有小人之
心,而又无所忌惮也。盖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君子知其在我,故能戒谨不
睹、恐惧不闻,而无时不中。小人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矣。
体之,小人反是。〔2〕王肃本作“小人之反中庸也”,程子亦以为然。今从之。〔3〕君子之
所以为中庸者,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中也。小人之所以反中庸者,以其有小人之
心,而又无所忌惮也。盖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君子知其在我,故能戒谨不
睹、恐惧不闻,而无时不中。小人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矣。
〔1〕此下十章,皆论中庸以释首章之义。文虽不属,而意实相承也。变“和”言“庸”者,
游氏曰:“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则曰中庸。”是也。然“中庸”之“中”,
实兼“中和”之义。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1〕能〔2〕久矣!”〔3〕
〔1〕鲜,上声。下同。〔2〕《论语》无“能”字。〔3〕过则失中,不及则未至,故惟中庸
之德为至。然亦人所同得,初无难事;但世教衰,民不兴行,故鲜能之,今已久矣。
右第三章。
子曰:“道〔1〕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2〕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
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3〕。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
味也。”〔4〕
〔1〕道者,天理之当然,中而已矣。〔2〕“知者”之知,去声。〔3〕知、愚、贤、不肖之
过、不及,则生禀之异而失其中也。知者知之过,既以道为不足行;愚者不及知,又不知所以
行:此道之所以常不行也。贤者行之过,既以道为不足知,不肖者不及行,又不求所以知:此
道之所以常不明也。〔4〕道不可离,人自不察,是以有过、不及之弊。
右第四章。子曰:“道其不行矣夫!”〔1〕
〔1〕由不明,故不行。夫,音扶。
右第五章。〔1〕
〔1〕此章承上章而举其不行之端,以起下章之意。
子曰:“舜其大知〔1〕也与!〔2〕舜好〔3〕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4〕
〔1〕知,去声。〔2〕与,平声。〔3〕好,去声。
〔4〕舜之所以为大知者,以其不自用而取诸人也。迩言者,浅近之言,犹必察焉,其无遗善
可知。然于其言之未善者则隐而不宣,其善看则播而不匿,其广大光明又如此,则人孰不乐告
以善哉?两端,谓众论不同之极致。盖凡物皆有两端,如小大、厚薄之类。于善之中又执其两
端而量度以取中,然后用之,则其择之审而行之至矣。然非在我之权度精切不差,何以与此?
此知之所以无过不及,而道之所以行也。
右第六章。
子曰:“人皆曰‘予知’〔1〕,驱而纳诸罟擭陷阱〔2〕之中,而莫之知辟
〔3〕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4〕,而不能期月〔5〕守也。”〔6〕
〔1〕“予知”之知,去声。〔2〕罟,音古,网也。擭,胡化反,机槛也。阱,才性反;陷阱,
坑坎也。皆所以掩取禽兽者也。〔3〕辟,与避同。〔4〕择平中庸,辨别众理,以求所谓中庸,

即上章“好问”、“用中”之事也。〔5〕期,居之反。期月,匝一月也。〔6〕言知祸而不知
即上章“好问”、“用中”之事也。〔5〕期,居之反。期月,匝一月也。〔6〕言知祸而不知
右第七章。〔1〕
〔1〕承上章“大知”而言,又举不明之端,以起下章也。
子曰,“回〔1〕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2〕”
〔1〕回,孔子弟子颜渊名。〔2〕拳拳,奉持之貌。服,犹著也。膺,胸也。奉持而著之心胸
之间,言能守也。颜子盖真知之,故能择能守如此,此行之所以无过不及,而道之所以明也。
右第八章。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1〕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2〕
〔1〕均,平治也。〔2〕三者亦知、仁、勇之事,天下之至难也,然不必其合于中庸,则质之
近似者皆能以力为之。若中庸,则邑不必皆如三者之难,然非义精仁熟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
不能及也。三者难而易,中庸易而难,此民之所以鲜能也。
右第九章。〔1〕
〔1〕亦承上章以起下章。
子路问强〔1〕。子曰:“南方之强与〔2〕?北方之强与?抑〔3〕而〔4〕
强与?宽柔以教〔5〕,不报无道〔6〕,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7〕。衽金
革〔8〕,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9〕。故君子和而不流,强
哉矫〔10〕!中立而不倚〔11〕,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12〕焉,强哉
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13〕”
〔1〕子路,孔子弟子仲由也。子路好勇,故问强。〔2〕与,平声。〔3〕抑,语辞。〔4〕而,
汝也。〔5〕宽柔以教,谓含容巽顺以诲人之不及也。〔6〕不报无道,.谓横逆之来,直受
之而不报也。〔7〕南方风气柔弱,故以含忍之力胜人为强,君子之道也。〔8〕衽,席也。金,
戈兵之属。革,甲胄之属。〔9〕北方风气刚劲,故以果敢之力胜人为强,强者之事也。〔10〕
矫,强貌。《诗》曰“矫矫虎臣”,是也。〔11〕倚,偏著也。〔12〕塞,未达也。
〔13〕此四者,汝之所当强也。国有道,不变未达之所守;国无道,不变平生之所守也。此则
所谓中庸之不可能者,非有以自胜其人欲之私,不能择而守也。君子之强,孰大于是?夫子以
是告子路者,所以抑其血气之刚,而进之以德义之勇也。
右第十章。
子曰:“素〔1〕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2〕。君子遵道而行,
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3〕。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
之。〔4〕”
〔1〕素,按《汉书》当作索,盖字之误也。〔2〕索隐行怪,言深求隐僻之理,而过为诡异之
行也。然以其足以欺世而盗名,故后世或有称述之者。此知之过而不择平善,行之过而不用其
中,不当强而强者也,圣人岂为之哉!〔3〕遵道而行,则能择乎善矣;半涂而废,则力之不
足也。此其知虽足以及之,而行有不逮,当强而不强者也。已,止也。圣人于此,非勉焉而不
敢废,盖至诚无息,自有所不能止也。〔4〕不为索隐行怪,则依平中庸而已。不能半涂而废,
是以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也。此中庸之成德,知之尽、仁之至、不赖勇而裕如者,正吾夫子之事,
而犹不自居也。故曰“唯圣者能之”而已。

右第十一章。〔1〕
右第十一章。〔1〕
君子之道费〔1〕而隐〔2〕。夫妇之愚,可以与〔3〕知焉;及其至也,虽圣
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
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
能破焉〔4〕。《诗》〔5〕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6〕。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7〕
〔1〕费,符味反,用之广也。〔2〕隐,体之微也。〔3〕与,去声。〔4〕君子之道,近
自夫妇居室之间,远而至于圣人天地之所不能尽,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可谓费矣。然其理之
所以然,则隐而莫之见也。盖可知、可能者,道中之一事,及其至而圣人不知、不能;则举全
体而言,圣人固有所不能尽也。侯氏曰:“圣人所不知,如孔子问礼、问官之类;所不能,如
孔子不得位、尧舜病博施之类。”愚谓人所憾于天地,如覆载生成之偏,及寒暑灾祥之不得其
正者。〔5〕《诗》,《大雅·旱麓》之篇。〔6〕鸢,余专反,鸱类。戾,至也。察,著也。
子思引此诗以明化育流行,上下昭著,莫非此理之用,所谓费也。然其所以然者,则非见闻所
及,所谓隐也。故程子曰:“此一节,子思吃紧为人处,活泼泼地,读者其致思焉。〔7〕结
上文。
右第十二章。子思之言,盖以申明首章道不可离之意也。其下八章,杂
引孔子之言以明之。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1〕。《诗》〔2〕云: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3〕。故君
子以人治人,改而止〔4〕。忠恕〔5〕违道不远〔6〕,施诸己而不愿,亦勿
施于人〔7〕。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
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
未能也〔8〕。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馀不敢尽;言
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9〕”〔1〕道者,率性而已,固众人之所能知能行
者也,故常不远于人。着为道者厌其卑近,以为不足为,而反务为高远难行之事,则非所以为
道矣。〔2〕《诗》,《豳风·伐柯》之篇。〔3〕柯,斧柄。则,法也。睨,研计反,邪视也。
言人执柯伐木以为柯者,彼柯长短之法,在此柯耳。然犹有彼此之别,故伐者视之犹以为远也。
〔4〕若以人治人,则所以为人之道,各在当人之身,初无彼此之别。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
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其人能改,即止不治。盖责之以其所能知能行,非欲其远人以为道
也。张子所谓“以众人望人,则易从”,是也。〔5〕尽已之心为忠,推已及人为恕。〔6〕
违,去也,如《春秋传》齐师“违穀七里”之违。言自此至彼,相去不远,非背而去之之谓也。
道,即其不远人者是也。〔7〕“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忠恕之事也。以己之心度人
之心,未尝不同,则道之不远于人看可见。故已之所不欲,则勿以施立于人,亦不远人以为道
之事。张子所谓“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是也。〔8〕子、臣、弟、友,四字绝句。求,
犹责也。道不远人,凡已上所以责人者,皆道之所当然也,故反之以自责而自修焉。〔9〕
庸,平常也。行者,践其实。谨者,择其可。德不足而勉,则行益力;言有馀而馀,则谨益至。
谨之至则言顾行矣;行之力则行顾言矣。慥慥,笃实貌。言君子之言行如此,岂不慥慥乎?赞
美之也。凡此皆不远人以为道之事。张子所谓“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尽道”,是也。

右第十三章。〔1〕
右第十三章。〔1〕
则至隐存焉。下章放此。
君子素〔1〕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2〕。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
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3〕,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4〕。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5〕上,正已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
不怨天,下不尤人〔6〕。故君子居易〔7〕以俟命〔8〕,小人行险以徼幸〔9〕。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10〕,反求诸其身。”〔11〕
〔1〕素,犹见在也。〔2〕言君子但因见在所居之位而为其所当为,无慕于其外之心也。〔3〕
难,去声。〔4〕此言素其位而行也。〔5〕援,平声。〔6〕此言不愿乎其外也。〔7〕
易,去声,平地也。居易,素位而行也。〔8〕俟命,不愿乎外也。〔9〕徼,求也。幸,
谓所不当得而得者。〔10〕正,音征。鹄,工毒反。画布曰正,栖皮曰鹄,皆侯之中、射之
的也。〔11〕子思引此孔子之言,以结上文之意。
右第十四章。〔1〕
〔1〕子思之言也。凡章首无“子曰”字者放此。
君子之道,辟〔1〕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2〕曰:“妻
子好〔3〕合,如鼓瑟琴〔4〕。兄弟既翕〔5〕,和乐〔6〕且耽〔7〕。宜尔
室家,乐尔妻帑〔8〕。”子曰:“父母其顺矣乎!”。〔9〕
〔1〕辟,譬,同。〔2〕《诗》,《小雅·常棣》之篇。〔3〕好,去声。〔4〕鼓瑟琴,和也。
〔5〕翕,亦合也。〔6〕乐,音洛。〔7〕耽,亦乐也。《诗》作湛,亦音耽。〔8〕帑,
子孙也。〔9〕夫子诵此诗而赞之曰:人能和于妻子、宜于兄弟如此,则父母其安乐之矣。子
思引《诗》及此语,以明行远自迩、登高自卑之意。
右第十五章。
子曰:“鬼神〔1〕之为德〔2〕,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
物而不可遗〔3〕。使天下之人齐明〔4〕盛服,以承祭祀。洋洋〔5〕乎如在
其上,如在其左右〔6〕。《诗》〔7〕曰:‘神之格〔8〕思〔9〕,不可度
〔10〕思!矧〔11〕可射〔12〕思!’夫〔13〕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
〔14〕”
〔1〕程子曰:“鬼神,天地之功用,而造化之迹也。”张子曰:“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
愚谓以二气言,则鬼者阴之灵也,神者阳之灵也。以一气言,则至而伸者为神,反而归者为鬼,
其实一物而已。〔2〕为德,犹言性情功效。〔3〕鬼神无形与声,然物之终始,莫非阴
阳合散之所为,是其为物之体,而物所不能遗也。其言体物,犹《易》所谓“幹事”。〔4〕
齐,侧皆反。齐之为言齐也,所以齐不齐而致其齐也。明,犹洁也。〔5〕洋洋,流动充满
之意。〔6〕能使人畏敬奉承而发见昭著如此,乃其“体物而不可遗”之验也。孔子曰:
“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神之著也。”正谓此尔。〔7〕《诗》,
《大雅·抑》之篇。〔8〕格,来也。〔9〕思,语辞。〔10〕度,待洛反。〔11〕矧,
况也。〔12〕射,音亦,《诗》作..。厌也,言厌怠而不敬也。〔13〕夫,音扶。〔14〕
诚者,真实无妄之谓。阴阳合散,无非实者。故其发见之不可掩如此。
右第十六章。〔1〕
〔1〕不见、不闻,隐也。体物如在,则亦费矣。此前三章,以其费之小者而言。此后三章,
以其费之大者而言。此一章,兼费隐、包小大而言。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1〕!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
之,子孙〔2〕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3〕。
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4〕而笃〔5〕焉。故栽〔6〕者培〔7〕之,倾者覆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1〕!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
之,子孙〔2〕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3〕。
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4〕而笃〔5〕焉。故栽〔6〕者培〔7〕之,倾者覆
〔1〕与,平声。〔2〕子孙,谓虞思、陈胡公之属。〔3〕舜年百有十岁。〔4〕村,质也。〔5〕
笃,厚也。〔6〕栽,植也。〔7〕气至而滋息为培。〔8〕气反而游散则覆。〔9〕《诗》,
《大雅·假乐》之篇。假,当依此作嘉。宪,当依《诗》作显。申,重也。〔10〕受命者,受
天命为天子也。
右第十七章。〔1〕
〔1〕此由庸行之常,推之以极其至,见道之用广也。而其所以然者,则为体微矣。后二章亦
此意。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
〔1〕。武王缵〔2〕大王〔3〕、王季、文王之绪〔4〕,壹戎衣〔5〕而有天
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6〕。
武王末〔7〕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8〕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
天子之礼〔9〕。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
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达乎大
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10〕”
〔1〕此言文王之事。《书》言“王季其勤王家”,盖其所作,亦积功累仁之事也。〔2〕缵,
继也。〔3〕大,音泰,下同。大王,王季之父也。《书》云:“大王肇基王迹。”《诗》云:
“至于大王,实始翦商。”〔4〕绪,业也。〔5〕戎衣,甲胄之属。“壹戎衣”,《武成》文,
言一著戎衣以伐纣也。〔6〕此言武王之事。〔7〕末,犹老也。〔8〕“追王”之王,去声。
追王,盖推文、武之意,以及平王迹之所起也。〔9〕先公,组绀以上至后稷也。上祀先公
以天子之礼,又推大王、王季之意,以及于无穷也。〔10〕此言周公之事。制为礼法,以及天
下,使葬用死者之爵,祭用生者之禄。丧服自期以下,诸侯绝,大夫降;而父母之丧,上下同
之,推己以及人也。
右第十八章。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1〕!夫孝者,善继人
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2〕。春秋修其祖庙〔3〕,陈其宗器〔4〕,设其裳
衣〔5〕,荐其时食〔6〕。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7〕也。序爵〔8〕,所
以辨贵贱也。序事〔9〕,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10〕。燕
毛,所以序齿也〔11〕。践〔12〕其〔13〕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
爱其所亲〔14〕,事死如事生,事亡〔15〕如事存,孝之至也〔16〕。郊社
之礼,所以事上帝也〔17〕。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
褅尝之义〔18〕,治国其如示诸掌〔19〕乎!”〔20〕
〔1〕达,通也。承上章而言武王、周公之孝,乃天下主人通谓之孝,犹孟子之言达尊也。〔2〕
上章言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以有天下,而周公成文、武之德以追崇其先祖,此继志、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