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001《世说新语笺疏》下

_12 余嘉锡 (清)
【校文】
 注“还夏” 景宋本“夏”下有“ 口”字。
  24 桓大司马乘雪欲猎,先过王、刘诸人许。真长见其装束单急,问:“老贼欲持此何作?”桓曰: “我若不为此,卿辈亦那得坐谈?”语林曰:“宣武征还,刘尹数十里迎之,桓都不语,直云:‘
垂长衣,谈清言,竟是谁功?’刘答曰:‘晋德灵长,功岂在尔?’”二人说小异,故详载之。
  25 褚季野问孙盛:“卿国史何当成?”孙云:“久应竟,在公无暇,故至今日。”褚曰:“古人‘ 述而不作’,何必在蚕室中?”汉书曰:“李陵降匈奴,武帝甚怒。太史令司马迁盛明陵之忠,帝以迁为陵游说,下迁腐刑。乃述唐、虞以来,至于获麟,为史记。迁与任安书曰:‘李陵既生降,仆又茸之以蚕室。’”苏林注曰:“腐刑者,作密室蓄火,时如蚕室。旧时平阴有蚕室狱。”
  26 谢公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灵时为中丞,〔一〕亦往相祖。先时,多少饮酒,因倚如醉,戏曰: “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今亦苍生将如卿何?”谢笑而不答。〔二〕高灵已见。妇人集载桓玄问王凝之妻谢氏曰:“太傅东山二十余年,遂复不终,其理云何?”谢答曰:“亡叔太傅先正,以无用为心,显隐为优劣,始末正当动静之异耳。”
【笺疏】
〔一〕 高崧见言语篇“谢万拜豫州都督”条。但彼注云:“阿●,崧小字也。”此作灵为异。
〔二〕 程炎震云:“晋书七十一崧传,不言尝为中丞,盖略之。安传则同此。又安传云: ‘安甚有愧色。’”
  27 初,谢安在东山居,布衣,时兄弟已有富贵者,〔一〕翕集家门,倾动人物。刘夫人戏谓安曰: “大丈夫不当如此乎?”谢乃捉鼻曰:“但恐不免耳! ”〔二〕
【笺疏】
〔一〕 通鉴一百胡注曰:“谢尚、谢奕、谢万皆为方伯,盛于一时。”
〔二〕 通鉴注曰:“言恐亦不免如诸兄弟也。” 嘉锡案:安意盖谓己本无心于富贵,故屡辞征召而不出。但时势逼人,政恐终不得免耳。安少有鼻疾,语音重浊(见雅量篇注)。所以捉鼻者,欲使其声轻细以示鄙夷不屑之意也。能改斋漫录三乃谓“安所以不仕,政畏桓温。其答妻之言,盖畏温知之而不免其祸,非为不免富贵也”。以文义考之,其说非是。
  28 支道林因人就深公买印山,〔一〕深公答曰:“未闻巢、由买山而隐。”〔二〕逸士传曰:“巢父者,尧时隐人。山居,不营世利,年老以树为巢,而寝其上,故号巢父。”高逸沙门传曰:“ 遁得深公之言,惭恧而已。”
【笺疏】
〔一〕 程炎震云:“印山当作●山,见德行言语篇注。高僧传四亦作●山。音义云:‘吾浪切,山名,在越剡县。’”
〔二〕 嘉锡案:印山当作●山。高僧传四竺道潜传曰:“支遁遣使求买●山之侧沃洲小岭,欲为幽栖之处。潜答云:‘欲来辄给,岂闻巢、由买山而隐。’”
  29 王、刘每不重蔡公。二人尝诣蔡,语良久,乃问蔡曰:“
公自言何如夷甫?”答曰:“身不如夷甫。”王、刘相目而笑曰:“
公何处不如?”答曰:“夷甫无君辈客!”
  30 张吴兴年八岁,亏齿,玄之已见。先达知其不常,故戏之曰:“君口中何为开狗窦?”张应声答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
【校文】
 “答曰” 沈本无“答”字。
  31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一〕征西寮属名曰:“隆字佐治,汲郡人。仕吴至征西参军。”〔二〕
【笺疏】
〔一〕 玉烛宝典卷七及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并引崔寔四民月令曰:“
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故郝隆因此自谓晒书,亦兼用边韶“腹便便,五经笥”之语耳。
〔二〕 李慈铭云:“案‘吴’字疑衍。”
  32 谢公始有东山之志,后严命屡臻,势不获已,始就桓公司马。于时人有饷桓公药草,中有“远志 ”。公取以问谢:“此药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称?”本草曰:“远志一名棘宛,其叶名小草。”谢未即答。时郝隆在坐,〔一〕应声答曰:“此甚易解: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谢甚有愧色。〔二〕桓公目谢而笑曰:“郝参军此过乃不恶,〔三〕亦极有会。”
【笺疏】
〔一〕 李详云:“御览九百八十九引‘郝隆在坐’下有‘谢因曰“
郝参军有知识,试复通看”’二语。”
〔二〕 尔雅释草曰:“葽绕、棘蒬。”注曰:“今远志也。似麻黄赤华,叶锐而黄,其上谓之小草。”广雅云:“大观本草六引神农本经曰:‘ 远志味苦温。主欬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逆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久服轻身不老。叶名小草,一名棘菀,一名葽绕,一名细草。’注引陶隐居曰:‘小草状似麻,黄而青。’又引苏颂图经曰:‘ 远志,根黄色,形如蒿根,苗名小草。’古方通用远志、小草,今医但用远志,稀用小草。” 嘉锡案:据此,则远志之与小草,虽一物而有根与叶之不同。叶名小草,根不可名小草也。郝隆之答,谓出与处异名,亦是分根与叶言之。根埋土中为处,叶生地上为出。既协物情,又因以讥谢公,语意双关,故为妙对也。
〔三〕 “郝参军此过”,“过”,御览及渚宫旧事五并作“通”。
  33 庾园客诣孙监,值行,见齐庄在外,尚幼,而有神意。庾试之曰:“孙安国何在?”即答曰:“ 庾稚恭家。”庾大笑曰:“诸孙大盛,有儿如此!”又答曰:“未若诸庾之翼翼。”〔一〕还,语人曰:“我故胜,得重唤奴父名。”孙放别传曰: “放兄弟并秀异,与庾翼子园客同为学生。园客少有佳称,因谈笑嘲放曰:‘诸孙于今为盛。’盛,监君讳也。放即答曰:‘未若诸庾之翼翼。’放应机制胜,时人仰焉。司马景王、陈、钟诸贤相酬,无以逾也。”
【校文】
 正文及注“庾园客” “园”,景宋本及沈本作“爰”。
【笺疏】
〔一〕 李慈铭云:“案父执尽敬,礼有明文。入门问讳,尤宜致慎。而魏、晋以来,举此为戏,效市井之唇吻,成宾主之嫌仇。越检逾闲,深堪忿疾。而钟、马行之于前,孙、庾效之于后。饮其狂药,传为佳谈。夫子云:‘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若此者,乃不义之极致,小慧之下流。误彼后生,所宜深戒。‘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斯道也,自天子以达于庶人,一也。 ”
  34 范玄平在简文坐,谈欲屈,引王长史曰: “卿助我。”范汪别传曰:“汪字玄平,颍阳人。左将军略之孙。〔一〕少有不常之志,通敏多识,博涉经籍,致誉于时。历吏部尚书、徐兖二州刺史。”王曰:“此非拔山力所能助!”史记曰:“项羽为汉兵所围,夜起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晋书七十五汪传颍阳作顺阳,略作晷。”
  35 郝隆为桓公南蛮参军,三月三日会,作诗。不能者,罚酒三升。隆初以不能受罚,既饮,揽笔便作一句云:“娵隅跃清池。”桓问:“娵隅是何物?” 答曰:“蛮名鱼为娵隅。”桓公曰:“作诗何以作蛮语?”隆曰:“千里投公,始得蛮府参军,那得不作蛮语也?”
【校文】
 “三月三日会,作诗。不能者” 渚宫旧事五作“三月三日大会参佐,令赋诗,迟者”。“ 三升” 景宋本及沈本作“三斗”。
 “蛮语也” 渚宫旧事五无“也” 字,“语”下有“温大笑”三字。
  36 袁羊尝诣刘恢,〔一〕恢在内眠未起。袁因作诗调之曰:“角枕粲文茵,锦衾烂长筵。”唐诗曰:“晋献公好攻战,国人多丧,其诗曰:‘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袁故嘲之。 刘尚晋明帝女,晋阳秋曰:“恢尚庐陵长公主,名南弟。”主见诗,不平曰:“袁羊,古之遗狂!”
【校文】
 注“唐诗曰” 沈本“诗”下有“ 序”字。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恢当作惔,各本皆误,下同。”
  37 殷洪远答孙兴公诗云:“聊复放一曲。” 〔一〕刘真长笑其语拙,问曰:“君欲云那放?”殷曰:“□腊亦放,何必其枪铃邪?”〔二〕殷融已见。
【笺疏】
〔一〕 嘉锡案:“放一曲”,谓放声长歌也。
〔二〕 □与榻同,见广韵入声二十八盍。□腊者,击鼓之声也。说文曰:“□,鼓声也。 ”段玉裁改鼓声为鼙声。注云:“司马法曰:‘鼙声不过阘。’音义曰:‘阘,吐腊反。刘汤答反。阘即□字也。’投壶音义曰:‘郑呼为鼙也。其声下,其音榻榻然。榻音吐腊反,榻亦即□也。’史记上林赋:‘铿枪镗□’,汉书文选作‘闛鞈’。郭璞曰:‘闛鞈,鼓音也。’此浑言之耳。鼙亦鼓也。淮南兵略训:‘若声之与响,若镗之与鞈。’高注:‘镗鞈,鼓鼙声。’此谓镗鼓声,鞈鼙声也。” 嘉锡案:段氏所引司马法,今本无。其文见周礼大司马郑注,故有陆德明音义也。□为鼓声,通作榻,故疾言之则为榻榻,徐言之则为榻腊。隋书乐志下:“龟兹、疏勒乐器,皆有答腊鼓。”答腊即榻腊,盖象其声以为之名也。通典一百四十四曰:“ 答腊鼓制,广羯鼓而短,以指揩之,其声甚震。俗谓之揩鼓。”敦煌琐缀中有唐人所作字宝,其入声字有“手 □拉”,盖□腊本为鼓声,及转为答腊,又转为□拉,遂为揩鼓之专名。以其纯用 手击,故谓之“
手□拉”。可与此条互证。说文曰:“枪,钟声也。”段注曰:“引申为他声。”广雅释训曰:“铃,铃声也。”此云“□腊亦放,何必枪铃” 者,谓己诗虽不工,亦足以达意,何必雕章绘句,然后为诗?犹之鼓虽无当于五声,亦足以应节,何必金石铿枪,然后为乐也?
  38 桓公既废海西,立简文,晋阳秋曰:“海西公讳奕,字延龄,成帝子也。兴宁中即位。少同阉人之疾,使宫人与左右淫通生子。大司马温自广陵还姑孰,过京都,以皇太后令,废帝为海西公。 ”侍中谢公见桓公拜。桓惊笑曰:“安石,卿何事至尔?”谢曰:“未有君拜于前,臣立于后!”
  39 郗重熙与谢公书,道:“王敬仁闻一年少怀问鼎。郗昙、王修已见。史记曰:“ 楚庄王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迎劳楚王,王问鼎大小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也。’”不知桓公德衰,为复后生可畏?”春秋传曰: “齐桓公伐楚,责苞茅之不贡。”论语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孔安国曰:“后生,少年。”
【校文】
 注“郗昙王修” 沈本无“王修” 二字。
  40 张苍梧是张凭之祖,尝语凭父曰:“我不如汝。”凭父未解所以。苍梧曰:“汝有佳儿。”张苍梧碑曰:“君讳镇,字义远,吴国吴人。忠恕宽明,简正贞粹。泰安中,除苍梧太守。讨王含有功,封兴道县侯。”凭时年数岁,敛手曰:“阿翁,讵宜以子戏父?”
  41 习凿齿、孙兴公未相识,同在桓公坐。桓语孙“可与习参军共语。”孙云:“‘蠢尔蛮荆’,敢与大邦为雠?”习云:“‘薄伐猃狁’,至于太原。” 〔一〕小雅诗也。毛诗注曰:“蠢,动也。荆蛮,荆之蛮也。猃狁,北夷也。”习凿齿,襄阳人。孙兴公,太原人。故因诗以相戏也。
【笺疏】
〔一〕 渚宫旧事五云“王恂,太原人,为征南主簿。在温坐嘲习凿齿”云云,与本书及注皆不同。盖别有所本。然为征南主簿,乃琅玡王珣,非太原人。旧事不可从。
  42 桓豹奴是王丹阳外生,形似其舅,桓甚讳之。豹奴,桓嗣小字。中兴书曰:“嗣字恭祖,车骑将军冲子也。少有清誉。仕至江州刺史。 ”王氏谱曰:“混字奉正,中军将军恬子。仕至丹阳尹。”宣武云:“不恒相似,时似耳!恒似是形,时似是神。”桓逾不说。〔一〕
【笺疏】
〔一〕 朱子语类百三十八云:“因说外甥似舅,以其似母故也。问:‘形似母,情性须别?’曰:‘情性也似,大抵形是个重浊底,占得地步较阔。情性是个轻清底,易得走作。’” 嘉锡案:语类所谓情性之似,即神似也。如朱子说,则人之似其母,形似处多,而神似处少。桓嗣方以似其舅为讳,而温谓其神似,故逾不说。但人生似舅,世所常有,不晓豹奴何故讳之也?
  43 王子猷诣谢万,林公先在坐,瞻瞩甚高。王曰:“若林公须发并全,神情当复胜此不?”谢曰: “唇齿相须,不可以偏亡。春秋传曰: “唇亡齿寒。”须发何关于神明?”林公意甚恶。〔一〕曰:“七尺之躯,今日委君二贤。”
【校文】
 “须” 景宋本俱作“须”。
【笺疏】
〔一〕 容止篇:谢公云:“见林公双眼黯黯明黑。孙兴公见林公棱棱露其爽。” 嘉锡案:容止篇“王长史”条注言:“林公之形,信当丑异。 ”疑道林有齞唇历齿之病。谢万恶其神情高傲,故言正复有发无关神明;但唇亡齿寒,为不可缺耳。其言谑而近虐,宜林之怫然不悦也。
  44 郗司空拜北府,南徐州记曰:“旧徐州都督以东为称。晋氏南迁,徐州刺史王舒加北中郎将。北府之号,自此起也。”王黄门诣郗门拜,云:“应变将略,非其所长。”骤咏之不已。郗仓谓嘉宾曰:“公今日拜,子猷言语殊不逊,深不可容!”仓,郗融小字也。郗氏谱曰:“融字景山,愔第二子,辟琅邪王文学,不拜而蚤终。”嘉宾曰:“此是陈寿作诸葛评。蜀志陈寿评曰:“亮连年动众,而无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也。”王隐晋书曰:“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好学,善着述。仕至中庶子。初,寿父为马谡参军,诸葛亮诛谡,髡其父头。亮子瞻又轻寿。故寿撰蜀志,以爱憎为评也。”人以汝家比武侯,复何所言?”
【校文】
 注“故寿撰蜀志” 景宋本无“故寿”二字,非。
  45 王子猷诣谢公,谢曰:“云何七言诗?” 东方朔传曰:“
汉武帝在柏梁台上,使群臣作七言诗。”七言诗自此始也。子猷承问,荅曰:“昂昂若千里之驹,泛泛若水中之凫。”出离骚。
  46 王文度、范荣期俱为简文所要。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将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王遂在范后。王因谓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一〕王坦之、范启已见。世说是孙绰、习凿齿言。
【校文】
 注“世说” “世”,景宋本及沈本作“一”。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晋书五十六绰传作孙、习语。”
    诗小雅大东曰:“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书仲虺之诰曰:“肇我邦予有夏,若苗之有莠,若粟之有秕。”孔传曰:“始我商家,国于夏世,欲见翦除,若莠生苗,若秕在粟,恐被锄治簸飏。”释文曰:“飏,音扬。” 嘉锡案:文度之言,全出孔传。释慧琳一切经音义二十八引通俗文云:“淅米谓之洮汰。”荣期因文度比之为糠秕,故亦取义于淅米。米经洮汰,则沙砾留于最后也。
  47 刘遵祖少为殷中军所知,称之于庾公。庾公甚忻然,便取为佐。既见,坐之独榻上与语。刘尔日殊不称,庾小失望,遂名之为“羊公鹤”。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而不肯舞。〔一〕故称比之。徐广晋纪曰:“刘爰之字遵祖,沛郡人。少有才学,能言理。历中书郎、宣城太守。”
【校文】
 “忻然” 景宋本及沈本无“然” 字。
【笺疏】
〔一〕 影宋本太平寰宇记百十八: “朗州武陵县鹤泽。案刘义庆说苑曰:‘晋羊祜领荆州,于沅陵泽中得鹤,教其舞以娱宾。因名为鹤泽。’” 王象之舆地纪胜六十八“常德府鹤泽”条下引为说苑,不出姓名。且驳之曰:“象之窃谓羊祜在晋,止屯襄阳,不应得鹤于此,而有其地。及羊祜已没,杜预继之,始平吴耳。其年月不相应,当考。” 嘉锡案:刘义庆说苑、隋唐志皆不着录,亦不见他书引用,恐是寰宇记之误。以其既称义庆姓名,姑存之以备参考。舆地纪胜六十四云:“晋羊祜镇荆州,江陵泽中多有鹤,常取之教舞以娱宾客。因名曰鹤泽。后人遂呼江陵郡为鹤泽。 ”
  48 魏长齐雅有体量,〔一〕而才学非所经。初宦当出,虞存嘲之曰:“与卿约法三章:谈者死,文笔者刑,商略抵罪。”魏怡然而笑,无忤于色。魏氏谱曰:“顗字长齐,会稽人。祖胤,处士。父说,大鸿胪卿。顗仕至山阴令。”汉书曰:“沛公入咸阳,召诸父老曰:‘天下苦秦苛法久矣,今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应劭注曰:“抵,至也。但至于罪。”
【笺疏】
〔一〕 程炎震云:“金楼子立言篇作魏长高。又云:‘更觉长高之为高,虞存之为愚也。 ’则长齐当作长高,草书相近之误耳。”
  49 郗嘉宾书与袁虎,道戴安道、谢居士云: “恒任之风,当有所弘耳。”以袁无恒,故以此激之。 袁、戴、谢并已见。
  50 范启与郗嘉宾书曰:“子敬举体无饶纵,掇皮无余润。”郗答曰:“举体无余润,何如举体非真者?”范性矜假多烦,故嘲之。
  51 二郗奉道,二何奉佛,皆以财贿。谢中郎云:“二郗谄于道,二何佞于佛。”〔一〕中兴书曰:“郗愔及弟昙奉天师道。”晋阳秋曰:“何充性好佛道,崇修佛寺,供给沙门以百数。久在扬州,征役吏民,功赏万计,是以为遐迩所讥。充弟准,亦精勤,唯读佛经,营治寺庙而已矣。”
【校文】
 注“唯读佛经” 景宋本及沈本无 “唯”字。
 注“而已矣” 景宋本及沈本无 “矣”字。
【笺疏】
〔一〕 嘉锡案:事详术解篇“郗愔信道”条。法苑珠林五十五(支那撰述百二十卷本)引冥祥记曰:“晋司空庐江何充,字次道,弱而信法,心业甚精。常于斋堂,置于空座,筵帐精华,络以珠宝,设之积年,庶降神异。后大会,道俗甚盛。” 可见其佞佛之甚也。高僧传十竺佛图澄传曰:“尚书张良、张离等,家富事佛,各起大塔。澄谓曰:‘事佛在于清静无欲,慈矜为心。檀越虽仪奉大法,而贪●未已,游猎无度,积聚不穷,方受现世之罪,何福报之可希耶?’”然则如充之聚敛财贿,以营寺塔,非惟达识之所讥,亦古德高僧所不许也。
  52 王文度在西州,与林法师讲,〔一〕韩、孙诸人并在坐。林公理每欲小屈,孙兴公曰:“法师今日如着弊絮在荆棘中,触地挂阂。”
【笺疏】
〔一〕 程炎震云:“坦之未尝为扬州,支遁下都在哀帝时,王述方刺扬州,盖就其父官廨中设讲耳。”
  53 范荣期见郗超俗情不淡,戏之曰:“夷、齐、巢、许,一诣垂名。何必劳神苦形,支策据梧邪? ”郗未荅。韩康伯曰:“何不使游刃皆虚?”庄子曰:“昭文之鼓琴,师旷之支策,惠子之据梧,三子之智几矣,皆其盛也,故载之。末年,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用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文惠君问之,庖丁曰:‘彼节者有闲,而刀刃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
【校文】
 注“数千牛” 景宋本及沈本无“ 数”字。
  54 简文在殿上行,右军与孙兴公在后。右军指简文语孙曰:“此啖名客!”简文顾曰:“天下自有利齿儿。”后王光禄作会稽,谢车骑出曲阿祖之。〔一〕王蕴、谢玄已见。王孝伯罢秘书丞在坐,谢言及此事,因视孝伯曰:“王丞齿似不钝。”王曰:“不钝,颇亦验。”〔二〕
【笺疏】
〔一〕 程炎震云:“谢玄时盖镇广陵。”
〔二〕 嘉锡案:“啖名客”与“利齿儿”,语意不甚可解。名既不可啖,且啖名亦何须利齿?若谓简文此语为指右军言之,则右军仅寥寥一语,未可便谓之“利齿儿”。考宋曾慥类说四十九载殷芸小说引世说作“右军指孙曰:‘此是啖石客。’简文曰: ‘公岂不闻天下自有利齿儿耶?’”夫简文既称右军为公,则不得复呼之为利齿儿,益知此语不为右军而发。盖道家有啖石之法,右军以兴公善于持论,然多强辞夺理,故戏之为啖石客。简文闻之,便解其意,因答言彼齿牙坚利,自能啖石耳。亦以讥兴公也。下文谢玄亦云 “王丞齿似不钝”,正是以右军戏兴公者讥之。后人不解啖石之义,妄改为啖名。又以简文语与右军意不相干,复改右军指孙为指简文语孙,于是右军与简文共嘲兴公者,变为二人互相嘲矣。不知使此语在简文即位以后,则天子也。即在未即位以前,亦相王也。右军非狂诞之徒,安敢如此轻相戏侮耶?宋晁载之续谈助卷四载殷芸小说引世说“右军指孙曰”,指下多一“谓”字,简文下多“闻之”二字,余与今本同,似不如类说所引为得其真。惟“啖名”亦作“啖石”,知今本名字,确为传写之误矣。
  55 谢遏夏月尝仰卧,谢公清晨卒来,不暇着衣,跣出屋外,方蹑履问讯。公曰:“汝可谓前倨而后恭。”战国策曰:“苏秦说惠王而不见用,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大困而归。父母不与言,妻不为下机,嫂不为炊。后为从长,行过洛阳,车骑辎重甚众,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视。秦笑谓其嫂曰: ‘何先倨而后恭?’嫂谢曰:‘
见季子位高而金多。’秦叹曰:‘ 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贫贱则轻易之,而况于他人哉!’”
  56 顾长康作殷荆州佐,请假还东。尔时例不给布颿,顾苦求之,乃得发。至破冢,遭风大败。周祗隆安记曰:“破冢,洲名,在华容县。”作笺与殷云:“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稳,布颿无恙。”〔一〕
【笺疏】
〔一〕 说文禾部新附云:“稳,蹂谷聚也。一曰安也。□禾,●省。古通用安隐。”礼记曲礼云:“主人不问,客不先举。”郑注云:“客自外来,宜问其安否无恙。”尔雅释诂云:“恙,忧也。” 郭注云:“今人云无恙,谓无忧也。”艺文类聚七十五引风俗通曰:“无恙,俗说疾也。凡人相见及书问者,曰:‘无疾耶?’按上古之时,草居露宿。恙,噬虫也,食人心。凡相劳问者曰:‘无恙乎?’非为疾也。”  嘉锡案:应劭此语,颜师古匡谬正俗八已据尔雅驳之。谓恙非食人之虫。然由此可见汉、晋时常语于人之无忧无病者,皆谓之无恙。布帆,物也,非人也,安得谓之无恙乎?盖本当云:“布帆安稳,行人无恙。”因帆已破败,不可言安稳,故易其语以见意。此乃以文滑稽耳。后人习闻此语, 而不晓其意,以为长康欲诳仲堪,诡言布帆未破,于是凡言及物之完好如故者,辄曰“布帆无恙”,非也。
  57 符朗初过江,裴景仁秦书曰:“朗字符达,符坚从兄〔一〕。性宏放,神气爽悟。坚常曰:‘吾家千里驹也。’坚为慕容冲所围,朗降谢玄,用为员外散骑侍郎。吏部郎王忱与兄国宝命驾诣之。沙门法汰问朗曰:‘见王吏部兄弟未?’朗曰:‘ 非一狗面人心,又一人面狗心者是邪?’忱丑而才,国宝美而狠故也。朗常与朝士宴,时贤并用唾壶,朗欲夸之,使小儿跪而张口,唾而含出。又善识味,会稽王道子为设精馔,讫,问:‘关中之食,孰若于此?’朗曰:‘
皆好。唯盐味小生。’即问宰夫,如其言。或人杀鸡以食之,朗曰:‘此鸡栖,恒半露。 ’问之,亦验。又食鹅炙,知白黑之处,咸试而记之,无豪厘之差。着符子数十篇,盖老、庄之流也。朗矜高忤物,不容于世,后众谗而杀之。”王咨议大好事,问中国人物及风土所生,终无极已。王氏谱曰:“肃之字幼恭,右将军羲之第四子。历中书郎、骠骑咨议。”朗大患之。次复问奴婢贵贱,朗云:“谨厚有识,中者,乃至十万;无意为奴婢,问者,止数千耳。”
【校文】
 正文及注诸“符”字 景宋本俱作 “苻”。
 注“性宏放” “宏”,景宋本作“宕”。
【笺疏】
〔一〕 嘉锡案:苻朗为苻坚从兄子,此注“兄”下脱“子”字。
  58 东府客馆是版屋。谢景重诣太傅,时宾客满中,初不交言,直仰视云:“王乃复西戎其屋。”〔一〕秦诗叙曰:“襄公备其兵甲,以讨西戎,妇人闵其君子,故作诗曰:‘在其版屋,乱我心曲。’”毛公注曰:“西戎之版屋也。”
【笺疏】
〔一〕 程炎震云:“左思三都赋序曰:‘见在其版屋,则知秦野西戎之宅。’” 嘉锡案:此必座中之人有不可于意者,故不与之交言,且微辞以讥之。
  59 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问所以,云:“ 渐至佳境。〔一〕”
【笺疏】
〔一〕 嘉锡案:类聚八十七引世说曰:“顾恺之为虎头将军,每食蔗,自尾至本。人或问?曰:‘渐入佳境。’”与今本不同。考晋书职官志无虎头将军之号,亦绝不见于他书。宋人修太平御览,多采用类聚,而其九百七十四甘蔗门改引晋书“顾恺之每食蔗”云云,则类聚之误审矣。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五引世说,与类聚全同。然曾所征引,往往即从类书贩稗得之,未必所见世说果有异于今本也。历代名画记五曰: “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然则虎头是小字,而非官名。及叙其仕履,仅云:“义熙初,为散骑常侍。” 且自注其下曰:“
见晋史、中兴书、檀道鸾续晋阳秋、刘义庆世说及顾集。”可见恺之并未尝为将军也。孙志祖读书脞录五亦云虎头将军,未悉其为何等官属。仍当以名 画记为正。
  60 孝武属王珣求女婿,曰:“王敦、桓温,磊砢之流,既不可复得,且小如意,亦好豫人家事,酷非所须。正如真长、子敬比,最佳。”珣举谢混。后袁山松欲拟谢婚,续晋阳秋曰:“山松,陈郡人。祖乔,益州刺史。父方平,义兴太守。山松历秘书监、吴国内史。孙恩作乱,见害。初,帝为晋陵公主访婿于王珣,珣举谢混云:‘
人才不及真长,不减子敬。’帝曰:‘如此,便已足矣。’”王曰:“卿莫近禁脔。 ”〔一〕
【笺疏】
〔一〕 李详云:“详案:晋书谢安传附谢混载此语云:‘元帝始镇建业,公私窘罄,每得一□,以为珍膳。项上一脔尤美,辄以荐帝。群下未尝敢食,于时呼为禁脔。故珣因以为戏。’”
    程炎震云:“混传云云,盖是世说本文,而今本失之。不然,禁脔二字,孝标不容无注也。”建康实录十曰:“案中兴书:初元帝出镇建邺,属永嘉丧乱,天下分离,公私窘罄。每得一□,为珍膳。顶上一脔尤美,辄将荐帝,群下未尝敢食。于时呼为禁脔。或曰鹑炙也。故珣以为戏。”顶上,今晋书谢混传作项上,亦无鹑炙之说。
  61 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因共作了语。顾恺之曰:“火烧平原无遗燎。”桓曰:“白布缠棺竖旒旐。”〔一〕殷曰:“投鱼深渊放飞鸟。”次复作危语。〔二〕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三〕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殷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四〕殷曰:“咄咄逼人!”〔五〕仲堪眇目故也。〔六〕中兴书曰:“仲堪父尝疾患经时,仲堪衣不解带数年。自分剂汤药,误以药手拭泪,遂眇一目。”
【笺疏】
〔一〕 竖,渚宫旧事五作附。
〔二〕 嘉锡案:古文苑有宋玉大言赋、小言赋,为楚襄王、唐勒、景差、宋玉共造,如联句之体。如大言赋:宋玉曰“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云云。了语、危语,意盖仿此。
〔三〕 程炎震云:“某氏曰:‘内则云:“析稌。”魏武嘲王景兴在会稽析粳米。’析与淅古字通,故韩、孟联句有‘析玉不可从’,俗谬改作淅。若淅米,则不合用矛头也。” 嘉锡案:此说穿凿不可从,淅米固不合用矛头,炊饭岂当用剑头耶?此不过言于战场中造饭,死生呼吸,所以为危也。
〔四〕 李慈铭云:“案晋书顾恺之传脱‘顾曰井上’一句,又脱‘
夜半’二字,皆误。当据此补。”
〔五〕 嘉锡案:“咄咄”,惊叹之辞。“咄咄逼人”,亦晋人口头常语。法书要录卷二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曰:“王修善隶、行,与羲之善,殆穷其妙,子敬每省修书云:‘咄咄逼人。’”又卷十王右军与司空郗公书曰:“献之,字子敬,少有清誉,善隶书,咄咄逼人。”淳化阁帖卷五卫夫人书曰:“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六〕 嘉锡案:此出语林,见类林杂说五引。
  62 桓玄出射,有一刘参军与周参军朋赌,垂成,唯少一破。刘谓周曰:“卿此起不破,我当挞卿。 ”〔一〕周曰:“何至受卿挞!”刘曰:“伯禽之贵,尚不免挞,而况于卿?”尚书大传曰: “伯禽与康叔见周公,三见而三笞。康叔有骇色,谓伯禽曰:‘有商子者,贤人也,与子见之。’乃见商子而问焉。商子曰:‘南山之阳有木焉,名乔。’二三子往观之,见乔实高高然而上。反,以告商子。商子曰:‘ 乔者,父道也。南山之阴有木焉,名曰梓。’二三子复往观焉,见梓实晋晋然而俯。反以告商子。商子曰:‘ 梓者,子道也。’二三子明日见周公,入门而趋,登堂而跪。周公拂其首,劳而食之,曰:‘尔安见君子乎? ’”礼记曰:“成王有罪,周公则挞伯禽。”亦其义也。周殊无忤色。桓语庾伯鸾曰:晋东宫百官名曰:“庾鸿字伯鸾,颍川人。”庾氏谱曰: “鸿祖义,吴国内史。父楷,左卫将军。鸿仕至辅国内史。”〔二〕刘参军宜停读书,周参军且勤学问。 ”〔三〕
【笺疏】
〔一〕 嘉锡案:此盖桓玄僚属,分朋赌射。刘、周同在一朋,周当起射,如不破的,则全朋不胜,故戏言激之。
〔二〕 李慈铭云:“案义当作羲,太尉亮次子也。晋书作会稽内史。(此据楷传。而羲本传作吴兴内史,则误。吴兴非国,当曰太守,不当曰内史也。吴兴盖吴国之讹。)左卫将军,晋书作左将军。辅国内史亦有误。辅国惟有将军,安得有内史?”
〔三〕 嘉锡案:刘滥引故事,比拟不伦,以书传资其利口,故曰宜停读书。周被骂而无忤色,盖本不知伯禽为何人,故曰“且勤学问”。
  63 桓南郡与道曜讲老子,王侍中为主簿在坐。桓曰:“王主簿,可顾名思义。”王未答,且大笑。桓曰:“王思道能作大家儿笑。”道曜,未详。思道,王祯之小字也。老子明道,祯之字思道,故曰“顾名思义”。〔一〕
【笺疏】
〔一〕 程炎震云:“祯当作桢,品藻篇‘桢之字公干’,则字当从木,晋书亦从木。”
  64 祖广行恒缩头。诣桓南郡,始下车,桓曰:“天甚晴朗,祖参军如从屋漏中来。”祖氏谱曰:“广字渊度,范阳人。父台之,仕光禄大夫。广仕至护军长史。”
【校文】
 注“仕光禄大夫” 景宋本及沈本无“仕”字。
  65 桓玄素轻桓崖,崖在京下有好桃,玄连就求之,遂不得佳者。崖,桓修小字。续晋阳秋曰: “修少为玄所侮,于言端常嗤鄙之。”玄与殷仲文书,以为嗤笑曰:“ 德之休明,肃慎贡其楛矢;如其不尔,篱壁闲物,亦不可得也。”国语曰:“仲尼在陈,有隼集陈侯之庭而死,楛矢贯之,石砮尺有咫。问于仲尼。对曰:‘隼之来远矣。此肃慎之矢也。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蛮,使各以方贿贡,于是肃慎氏贡楛矢。古者分异姓之职,〔一〕使不忘服也,故分陈以肃慎之贡;若求之故府,其可得。’使求得之,金椟如初。” 〔二〕
【笺疏】
〔一〕 程炎震云:“国语作‘分异姓以远方之职贡’,此恐有脱字。”
〔二〕 “如初”,国语作“如之” 。
    轻诋第二十六
  1  王太尉问眉子:“汝叔名士,何以不相推重?”眉子已见。叔,王澄也。眉子曰:“何有名士终日妄语?”
  2  庾元规语周伯仁:“诸人皆以君方乐。” 周曰:“何乐?谓乐毅邪?”史记曰: “乐毅,中山人。贤而为燕昭王将军,率诸侯伐齐,终于赵。”庾曰:“不尔。乐令耳!”周曰:“何乃刻画无盐,以唐突西子也。”〔一〕列女传曰:“钟离春者,齐无盐之女也。其丑无双,黄头深目,长壮大节,鼻昂结喉,肥项少发,折腰出胸,皮肤若漆。行年三十,无所容入,炫嫁不售,乃自诣齐宣王,乞备后宫,因说王以四殆。王拜为正后。”吴越春秋曰:“越王句践得山中采薪女子,名曰西施,献之吴王。”
【校文】
 注“钟离春” “春”,景宋本作 “舂”。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文选卷四十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笺曰:‘惟此鱼目,唐突玙璠。’注引孔融汝颍优劣论:陈群曰:‘颇有芜 菁,唐突人参。’张铣注:‘唐突,诋触也。’骈雅训纂卷二曰:‘按翟氏灏通俗编卷十三引毛诗郑笺“豕之性唐突难禁制”,后汉书殷颎传“唐突诸郡”曹植牛斗诗 “欻起相唐突”,晋子夜歌“小喜多唐突”,晋书周顗传“唐突西施”,南史王思远传“唐突卿宰”,陆厥传 “那得此道人,禄●似队父唐突人”,又后汉书孔融传 “□突宫掖”,文选长笛赋“奔遯砀突”,□与砀皆唐之通用字。困学纪闻云“唐突见南史陆厥传”,不知其前已多见。’此条援据甚博,惟考今本范书孔融传实作唐,不作□。惠氏栋后汉书补注卷十六唐突注引丁度曰:‘搪突,触也。’吴曾曰律有唐突之罪。” 嘉锡案:能改斋漫录一曰:“律有唐突之罪。”汉马融长笛赋曰:“●瀑喷沫,奔遯砀突。”李善注:“砀,徒郎切。”以唐为砀。魏曹子建牛斗诗云:“行至土山头,欻起相搪突。”见太平广记。
  3  深公云:“人谓庾元规名士,胸中柴棘三斗许。”〔一〕
【笺疏】
〔一〕 程炎震云:“周婴卮林引此条,下有‘深公即殷源也’六字。力辨其误。今以此本无此注,故不录入。卮林又曰:‘方正篇载深公语,则元规于法深不薄,今乃发轻诋。夫倚庾之贵以拒诽,訾庾之短以鬻重,法深岂高逸沙门哉?’”
  4  庾公权重,足倾王公。庾在石头,王在冶城坐。〔一〕大风扬尘,王以扇拂尘曰:“元规尘污人!”〔二〕按王公雅量通济,庾亮之在武昌,传其应下,公以识度裁之,嚣言自息。岂或回贰有扇尘之事乎?王隐晋书戴洋传曰:“丹阳太守王导,问洋得病七年。洋曰:‘君侯命在申,为土地之主,而于申上冶,火光昭天,此为金火相烁,水火相炒,以故相害。’导呼冶令奕逊,使启镇东徙,今东冶是也。” 丹阳记曰:“丹阳冶城,去宫三里,吴时鼓铸之所,吴平犹不废。”又云:“孙权筑冶城,为鼓铸之所。”既立石头大坞,不容近立此小城,当是徙县冶空城而置冶尔。冶城疑是金陵本冶。〔三〕汉高六年,令天下县邑,〔四〕秣陵不应独无。
【校文】
 注“昭天” “昭”,景宋本作“ 照”。
 注“金火相烁” “烁”,景宋本及沈本作“铄”。
【笺疏】
〔一〕 李详云:“详案:困学纪闻书类周公城录条原注:‘世说注云:“推周公城录:冶城宜是金陵本里。”’据此知今注‘冶城’上当夺‘推周公城录’五字,‘宜’、‘疑’、‘治’、‘里’,并以音同传写之误。万氏集证谓王原注当在言语篇‘谢公登冶城’注中,非也。” 嘉锡案:困学纪闻二曰: “禹贡释文:周公职录云:‘黄帝受命风后,受图割地,分九州岛。’隋唐志无此书。太平御览一百五十七引太一式占、周公城名录有此三句。夹漈通志艺文略:周公城名录一卷。城、职字相似,恐传写之误。”原注曰“ 世说注”云云。抱朴子内篇登涉引周公城名录,审言所引未全,今具录之,以见周公城录之确有其书也。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拾补五曰:“或称城名录,或称职录,大抵是河洛图纬之佚存者。”
    程炎震云:“此云庾在石头,王在冶城。盖咸和元二年间。晋书导传云:‘亮居外镇,据上流,拥强兵。’则是亮镇武昌时,通鉴因之系之咸康四年。盖以苏峻叛前,王、庾不闻有□也。”
〔二〕 嘉锡案:事见雅量篇“往来者云庾公有东下意”条。
〔三〕 “县冶空城”、“金陵本冶 ”两“冶”字皆当作“治”。
〔四〕 李慈铭云:“县邑下脱城字。”汉书注师古曰:“县之与邑,皆令筑城。”
  5  王右军少时甚涩讷,〔一〕在大将军许,王、庾二公后来,右军便起欲去。大将军留之曰:“尔家司空、王丞相已见。元规,复可所难?”〔二〕
【笺疏】
〔一〕 御览七百三十九引语林曰: “王右军少尝患癫,一二年辄发动。后答许询诗,忽复恶中得二十字云:‘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清泠涧下濑,历落松竹林。’既醒,左右诵之,读竟,乃叹曰:‘
癫何预盛德事耶?’”按右军病癫,他书未闻。裴启与右军同时,言或不妄。聊附于此,以为谈助。
〔二〕 程炎震云:“王本可作何。 ” 嘉锡案:“王本”即明王世贞评点本。
  6  王丞相轻蔡公,曰:“我与安期、千里共游洛水边,何处闻有蔡充儿?”〔一〕晋诸公赞曰:“充字子尼,陈留雍丘人。”充别传曰:“ 充祖睦,蔡邕孙也。〔二〕充少好学,有雅尚,体貌尊严,莫有媟慢于其前者。高平刘整有隽才,而车服奢丽,谓人曰:‘纱縠,人常服耳。尝遇蔡子尼在坐,终日不自安。’见惮如此。是时,陈留为大郡,多人士,琅邪王澄尝经郡境,问:‘此郡多士,有谁乎?’〔三〕吏曰:‘有江应元、蔡子尼。’时陈留多居大位者,澄问:‘何以但称此二人?’吏曰:‘向谓君侯问人,不谓位也。’澄笑而止。充历成都王东曹掾,故称东曹。 ”妒记曰:“丞相曹夫人性甚忌,禁制丞相,不得有侍御,乃至左右小人,亦被检简,时有妍妙,皆加诮责。王公不能久堪,乃密营别馆,众妾罗列,儿女成行。后元会日,夫人于青疏台中,望见两三儿骑羊,皆端正可念。夫人遥见,甚怜爱之。语婢:‘汝出问,是谁家儿?’给使不达旨,乃答云:‘
是第四王等诸郎。’曹氏闻,惊愕大恚。命车驾,将黄门及婢二十人,人持食刀,自出寻讨。王公亦遽命驾,飞辔出门,犹患牛迟。乃以左手攀车兰,〔四〕右手捉麈尾,以柄助御者打牛,狼狈奔驰,劣得先至。蔡司徒闻而笑之,乃故诣王公,谓曰:‘ 朝廷欲加公九锡,公知不?’王谓信然,自叙谦志。蔡曰:‘不闻余物,唯闻有短辕犊车,长柄麈尾。’王大愧。后贬蔡曰:‘吾昔与安期、千里,共在洛水。’” 〔五〕
【校文】
 “蔡充儿”之“充”及注“充”字,景宋本俱作“克”。
 注“蔡邕孙也” “孙也”,沈本作“从孙”。
 注“尝经郡境” 景宋本“郡” 下有“入”字。
 注“第四王等” “王”,景宋本作“五”。
 注“吾昔与安期千里” 景宋本及沈本无“昔”字。
【笺疏】
〔一〕 李慈铭云:“案充,晋书蔡谟传作克。”
〔二〕 越缦堂日记第二十一册(五十七叶)云:“后汉书蔡邕传邕上疏有‘臣年四十有六,孤特一身’之语。不言其后有子否也。其女文姬传谓 ‘曹操愍邕无嗣’。案晋书羊祜传:‘祜为蔡邕外孙,讨吴有功,当晋爵土,请以封舅子蔡袭,遂封袭关内侯。’是邕有孙,昔人已有言之者。今案世说轻诋篇注引蔡充别传曰:‘充祖睦,蔡邕孙也。’则邕孙不止一人,尤有明证。充,司徒谟之父。晋书作克,附见谟传。 ” 嘉锡案:明周婴卮林六曰:“羊祜讨吴有功,将进爵土,乞以赐舅子蔡袭,袭非邕之孙乎?又世说新语注引蔡充别传曰:‘
充祖睦,蔡邕孙也。’而晋书蔡谟传曰:‘蔡睦魏尚书。睦生德,乐平太守。德生充,为东曹掾。充生谟,至司徒。谟生邵、系等。’世系昭然。谟未尝为庭坚之不祀也。而史言‘曹操痛邕无嗣,遣使者以金璧赎琰还’,岂为其子早凋故乎?然蔡豹传曰:‘豹高祖质,汉卫尉左中郎将邕叔父也。祖睦,魏尚书。父宏,阴平太守。’据此,则睦为邕叔父之孙,与世说注不同,未知孰是?”周氏所考甚详,越缦岂未之见耶?余以为羊祜之舅子袭,自是蔡邕之孙。惟是否邕有子先死,仅遗幼孙,抑邕本无子孙,而袭父子以同宗入继,皆不可知。至于蔡睦,则实非邕后。晋书蔡豹传有明文可考。元和姓纂八亦云:“
蔡携生棱、棱生邕、质元孙克。” 与晋书合。世说注多脱误,不可据。各本作“充祖睦,蔡邕孙”者固误,淳熙本作 “蔡邕从孙”,亦非也。以世次考之,睦乃蔡邕从子耳。
〔三〕 李慈铭云:“案晋书作‘琅邪太守吕豫遣吏迎澄,澄问吏曰’云云。此注入境问下,疑脱吏曰二字。多士疑当作名士。”
〔四〕 “兰”,类聚三十五引妒记作“拦”。案“拦”当从木,作“栏”字。
〔五〕 注文“王大愧,后贬蔡曰” 下袁本作“吾昔与安期、千里共在洛水集处,不闻天下有蔡克儿。正忿蔡前戏言耳”。
  7  褚太傅初渡江,尝入东,至金昌亭。吴中豪右,燕集亭中。谢歆金昌亭诗叙曰:〔一〕“余寻师,来入经吴,行达昌门,忽睹斯亭,傍川带河,其榜题曰‘金昌’。访之耆老,曰:‘昔朱买臣仕汉,还为会稽内史,逢其迎吏,游旅北舍,与买臣争席。买臣出其印绶,群吏惭服自裁。因事建亭,号曰 “金伤”,失其字义耳。’”褚公虽素有重名,于时造次不相识别。敕左右多与茗汁,少箸粽,〔二〕汁尽辄益,使终不得食。褚公饮讫,徐举手共语云:“褚季野!”于是四座惊散,无不狼狈。
【校文】
 注“游旅北舍” 景宋本“游”作 “逆”,“北”作“比”。袁本“游”亦作“逆”。
【笺疏】
〔一〕 全晋文百三十五云:“歆爵里未详。” 嘉锡案:隋志注:梁有车骑司马谢韶集三卷,歆、韶形近,或即其人。
〔二〕 李慈铭云:“案通鉴卢循遗刘裕益智粽。”宋书:废帝杀江夏王义恭,以蜜渍目睛,谓之鬼目粽。近儒段玉裁谓粽皆当作□。广韵、集韵、类篇、干禄字书皆有□字,蜜渍瓜食也。桑感切。□ 即糁字,今之小菜。齐民要术引广州记:‘益智子取外皮,蜜渍为糁。’其字径作糁。胡三省注通鉴曰:‘角黍,盖误认为粽。’慈铭案:段说是也。玉篇、广韵皆以粽为□之俗,训云:‘芦叶裹黍。’与宋书所谓蜜渍者,迥不相合。世说此处粽字亦□之误。当以‘少箸□ ’读句,谓多与以茗汁,而少与以小菜。如今客来与茶,别设菜果也。若作□,则茗汁中岂可箸此?且古人角黍非常食之物,未闻有以此待客者。李本径改作□,益误矣。” 嘉锡案:北户录二云:“辩州以蜜渍益智子,食之亦甚美。”注引颜之推云:“今以蜜藏杂果为粽。”字苑曰:“杂藏果也,音素感反。”嘉锡考之诸书,凡释□字,皆谓蜜渍瓜果。盖即今之所谓蜜饯。凡茶坊中犹为客设之以佐茶。此俗古今不异。段氏、李氏解为小菜,非是。藏小菜之法,以盐不以蜜,且安有以小菜佐茗饮者乎?
  8  王右军在南,丞相与书,每叹子侄不令。云:“虎□、虎犊,还其所如。”〔一〕虎 □,王彭之小字也。王氏谱曰:“彭之字安寿,琅邪人。祖正,尚书郎。父彬,卫将军。彭之仕至黄门郎。虎犊,彪之小字也。彪之字叔虎,彭之第三弟。年二十而头须皓白,时人谓之王白须。少有局干之称。累迁至左光禄大夫。”
【校文】
 注 两“须”字,景宋本俱作“须 ”。
【笺疏】
〔一〕 程炎震云:“王导卒于咸康五年,彪之年三十四。此盖彪之初为郎时,右军当在江州。” 嘉锡案:言彭之、彪之,生长高门,而才质凡下,羊质虎皮,恰如其名也。 嘉锡又案:言彭之真豚犬之流,彪之初生之犊,二人之才正如其小字耳。
  9  褚太傅南下,孙长乐于船中视之。〔一〕 长乐,孙绰。言次,及刘真长死,孙流涕,因讽咏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大雅诗毛公注曰:“殄,尽。瘁,病也。”褚大怒曰:“真长平生,何尝相比数,而卿今日作此面向人!” 孙回泣向褚曰:“卿当念我!”〔二〕时咸笑其才而性鄙。
【笺疏】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