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悲欣交集

_4 李叔同(近代)
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
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
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如《早秋》:
十里明湖一叶舟,城南烟月水西楼。
几许秋容娇欲流, 隔着垂杨柳。
远山明净眉尖瘦,闲云飘忽罗纹皱。
天末凉风送早秋, 秋花点点头。
如《西湖》:
看明湖一碧,六桥锁烟水。
塔影参差,有画船自来去。
垂杨柳两行,绿染长堤。
飚晴风,又笛韵悠扬起。
看青山四围,高峰南北齐。
山色自空漾,有竹木媚幽姿。
探古洞烟霞,翠扑须眉。
譬暮雨,又钟声林外起。
大好湖山美如此,独擅天然美。
明湖碧无际,又青山绿作堆。
漾晴光潋滟,带雨色幽奇,
靓妆比西子,尽浓淡总相宜。
《西湖》一词,又明显地化用了白居易和苏东坡诗作中的意境和诗句。
李叔同也作曲,如《隋堤柳》、《春游》、《早秋》等,词曲即他一人所作。但他似乎更喜欢选用中外名曲(尤其是民歌和通俗歌曲的旋律),为自作歌词或他人诗词配谱。(如前一时期,曾为《诗经》、《离骚》的部分篇章,为李白的《行路难》、李商隐的《隋宫》、辛弃疾的《菩萨蛮·郁姑山下》、黄遵宪的《出军歌》等选曲配谱;任教浙一师后,为欧阳修词《春景》、杜牧词《秋夕》、温庭筠词《利州南渡》、李白词《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岑参词《送出师西征》、孟浩然词《夜归鹿门歌》,以及古诗十九首之一《涉江》等选曲配谱。)在李叔同的歌曲作品中,由他自己作词而用他人的曲子配谱,影响最为广远的,是《送别》和《忆儿时》两首。《送别》的歌词是: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送别》的曲子,原是美国通俗歌曲作者奥德威(JohnP.Ordway,1824-1880)所作,歌曲的名字叫《梦见家和母亲》。由于此曲旋律优美流畅、悠远深切,李叔同便选用它为《送别》一词配曲。《送别》歌一经问世,立即风靡海内,八十多年来传唱不绝。电影名著《早春二月》和《城南旧事》等,选它作插曲或主题歌,更扩大了它在国内外的影响。
在电影《早春二月》与插曲《送别》之间,还有一段"插曲"的插曲。电影是根据柔石的小说《二月》改编的。柔石(1901-1931),原名赵平复,浙江宁海人,"左联五烈士"之一。1918年考入浙一师时,恰逢李叔同出家刚走。柔石对李叔同先生原是很仰慕的。他从夏丐尊先生那里得了李的一幅手书,视若珍宝,装裱成一字轴,名日"李叔同先生入山后手迹"。李的手书是1918年中秋前二日写给夏丐尊的一封短简丐尊居士:
顷有暇,写小联额贻 仁者。前嘱楼子启鸿刻印,希为询问。如正就,望即送来。衲暂不它适。暇时幸过谈。不具。
释演音 中秋前二日
信中之楼启鸿,字秋宾,乐石社社员,即两年后迎请李叔同去其家乡新城贝山掩关静修的那位浙一师门生。字轴落款处钤有"四十不闻道"的阴文篆章。赵子平复在字轴上作一题记。日:
余幼鄙,不知叔同李先生之为人,然一睹其字,实憾师之不及者。共和七纪,余学武林师校,适先生弃世为僧,故又不及见其人而得其片幅。后先生知交夏先生丐尊嘉余诚,以此作赠余,余乐而藏之。此非余之好奇,实余之痼性也。赵子平复自志。
富有意味的是,柔石在题记落款下方钤有"九曲居士"白文篆章一方,似有向往李叔同师清净世界之意。字轴后由柔石次子赵德鲲收藏。而其长子赵帝江手中,则又藏有一帧柔石身穿僧衣的照片。赵帝江对访者说,这帧"照片有二寸长,一寸多宽,西式头发,还戴着近视眼镜。从脸孔可看出是杭州第一师范学校时所摄,哪一年就无从查考了。可能是李叔同先生剃发入山不久罢,因为据说那时流行过这样一种思潮,......"。①确是一种思潮。而思潮是会随时代不断变化的。l930年后,柔石成了左翼作家,也就不再恭维李叔同了。他在1930年4月出版的《萌芽》月刊l卷4期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丰子恺君底飘然底态度》。文章说,他在读了丰的两篇随笔后,"几乎疑心他是古人,还以为林逋姜白石能够用白话来做文章了"。
①参阅盛锺健《佛学思想对柔石的影响》,《西湖》文学月刊1981年2月号。
在评述到丰子恺与弘一法师合编的《护生画集》时,又说"我却在他底集里看出他的荒谬与浅薄"。这不但是在评论丰子恺,也是在臧否弘一法师之举,说明这时的柔石,已与十多年前的"赵子平
复"判若两人,他已由倾慕到离却李叔同了。但柔石不会想到,又过了三十多年,当谢铁骊将其小说《二月》拍摄成电影《早春二月》的时候,却把李叔同的歌曲《送别》选作影片的插曲。这又成了柔石与李叔同的一"缘"。如果他们天上地下有知,将是欣赏乎?感慨乎?
《忆儿时》,系李叔同另一首脍炙人口的代表作。歌词日:
春去秋来,岁月如流,游子伤飘泊。回忆儿时,家居嬉戏,光景宛如昨。茅屋三椽,老梅一树,树底迷藏捉。高枝啼鸟,小川游鱼,曾把闲情托。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
选配的,则是美国通俗歌曲作者海斯(William.S.Hays,1837-1907)的《我亲爱的阳光明朗的老家》一歌的曲子,舒缓的旋律中不无忧伤。
李叔同创作的歌曲,所以能广泛流传,原因是作者"有深大的心灵,又兼备文才与乐才"(裘梦痕、丰子恺《中文名歌五十曲序》)。其歌词,具有高度的文学性和浓重的抒情性,且富民族特色其曲调,通俗流畅,雅俗共赏。他往往选用中国民歌曲调或外国通俗歌曲配谱,又能作必要的改动。如同样选用J.D.奥德威的《梦见家和母亲》的曲子,为自己的歌词配曲,李叔同的《送别》一歌,由于删去了原曲中每四小节出现一次的切分倚音,显得干净利落,易记易唱;而另一位中国近代音乐的先驱者、李叔同之友沈心工,在为其所作歌词《昨夜梦》配曲时,原封不动地套用了奥德威的曲子,不太适合民族的欣赏习惯,从而限制了它的流传。
李叔同在浙一师担任音乐教员期间,创作大量歌曲,这,与其说是为了抒发他当下的思想情绪,不如更确切地说,是在为学习作曲的学生们提供一种实践的示范。
在李叔同所授的音乐课程中,学习弹琴占有较大的比重,他的要求也严。在上课弹琴前,他先给学生们讲授了各种西洋乐器的知识。发表在由其主编的《白阳》杂志①上的论文《西洋乐器种类概说》,就是他的讲义之一。
学生们觉得奇怪的是,他们从没见过李先生预备过琴,但他能按照学生的程度,渐渐地高深起来。学生们平时有疑难的·曲节去问他,他也总能立刻把指法弹给你看。又总是弹得那样\严谨规范,无论附点、切分音、休止符、强弱等等,都非常注意,非常准确。这使学生无限敬佩,也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态度。
学生们课上练,课外也练。他们知道,达不到李先生规定的目标,他是不会轻易让你过关的。每周。还"曲的时候,他感到满意的,就在你的本子上写上"佳"或"尚佳"、"尚可"字样。遇到不满意的,他就站起
①《白阳》杂志,l913年4月,由李叔同以"浙师校友会"名义编辑,并由他设计、楷书后石印出版的一份综合性文艺刊物。只出版了一期。其宗旨、内容,大体上与李叔同在东京编辑的《音乐小杂志》相似,其中的多数作品,也出自他一人之手,故不再作详细介绍。需特别一提的是,《近代欧洲文学概观》一文,系统介绍了近代欧洲的诗人和小说家,涉及面极广,论述简练精辟。是我国较早系统介绍西方文学的专论之一。(参阅张静蔚《从<白阳>看<音乐小杂志>》,l983年《音乐爱好者》第1期)
慢一点,狄葛浪还要延长一点。" 来,用天津腔的江浙话委婉地对你说:"曼好,曼好,不过,狄葛浪好像还有点勿大里对。"或者说:"还可以①碰到这种情形,你不必噜苏,噜苏也没用,他决不会跟你说第二句话,你最好赶快坐下来,按照他的要求继续练,争取到下一周时,连同新曲子一起弹给他,在本子上给你写个较好的评语。
1914年春天,李叔同在上海,曾去城南拜访义兄许幻园。草堂旧址,楼台杨柳大半荒芜,一派萧瑟颓败的气象。"天涯五友"的两位友人,忆及"曩日家庭之乐,唱和之雅,恍惚殆若隔世矣"。许氏出示其夫人宋梦仙的遗画,李为之题词。李叔同既"恫逝者之不作",又"悲生人之多艰",聊赋短什,以志哀思:人生如梦耳,哀乐到心头。洒剩两行泪,吟成一夕秋。慈云渺天末,明月下南楼。寿世无长物,丹青片羽留。
翌年秋天,李叔同应江谦之邀,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图画音乐教员。
江谦(1876--1942),教育家和佛学家。字易园,号阳复子。安徽婺源人。先以父命受业于张謇门下,后为南洋公学师范班学员,与李叔同同学。南洋公学发生退学风潮那年(1902),张謇创办南通师范学堂,江谦应邀共事,先后十余年。1915年8月,江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即邀李叔同来校任教;而李叔同出家的第二年(1919),他也辞去校长职务,念佛讲佛,精进不懈,佛学著作多至十七种。
①。狄葛浪",江浙话,意思是。这里"、"这上面":。勿大里对",意即。不大对"。
江由教育家而信佛研佛,其间,不无李叔同的影响。他有一首《寿弘一大师六十周甲诗》。诗云:
鸡鸣山下读书堂,廿载金陵梦未忘。宁社恣尝蔬笋味,当年已接佛陀光。
诗的跋语中则说
乙卯年,谦承办南京高等师范时,聘师任教座,师于假日倡宁社,借佛寺陈列古书字画金石,蔬食讲演,实导儒归佛方便门也。
李叔同自在江谦的学校中兼课,常常需要半个月在杭州,半个月在南京。一个月里面,在沪杭宁问往返多次,每次还都坐夜车。仆仆于途,劳形劳神,十分辛苦。其间,一则为了摆脱疲于奔命的劳顿,使生活安定下来,二则由于对学校当局某些做法不快,他多次想离开浙一师,专任南高师一职。但因了碍于情面,不忍拂逆夏丐尊等友人的恳请,始终没能离开。同一时间,李叔同曾在西湖烟霞洞巧遇津门旧友、时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的陈宝泉,陈邀他北上担任教授。李当时微笑应诺,但在陈返京不久,又去信婉言谢绝了。
2.教育艺术家
李叔同任教浙一师,改变了这所学校学生历来不重视图画音乐二科的状况。夏丐尊说:"自他任教以后,图画音乐忽然被重视起来,几乎把全校学生的注意力都牵引过去了。课余但听琴声歌声,假Et里常见学生出外写生。这原因,一半当然是他对于这二科实力充足,一半也是由于他的感化力大。只要提起他的名字,全校师生以及工役没人不起敬的。他的力量,全由诚敬中发出。"
李叔同是艺术教育家,也是教育艺术家。他的教育艺术,主要表现在对人对事的诚敬态度上。他的教育精神、教育方法及其感化力量,浙一师的师生是深有感触和有口皆碑的。
一次,学生宿舍中的财物被窃了,大家猜测是某个学生偷的。一检查,没有得到证实。夏丐尊身为舍监,深感惭愧苦闷。他向李叔同请教解决办法。李指教的,竟是教他去自杀。这决不是开玩笑。李是认真地说出这一主张的。他说:
"你肯自杀吗?你若出一张布告,说作贼者速来自首,如三日内无自首者,足见舍监诚信未孚,誓一死以殉教育。果能这样,一定可以感动人,一定会有人来自首。...这话须说得诚实,三日后如没人自首,真非自杀不可,否则便无效力。"夏丐尊深知,这话,在一般人听来,都会被认为是过分之词,十分荒唐,在李叔同,他说着的时候,却是真心的流露,丝毫没有虚伪造作的成份。他也知道,如果李叔同遇此处境,也必定会那样去实行的。夏丐尊自愧弗如,难以照此办理,只能向李叔同笑谢抱歉了。当然,李叔同也没有责备他的意思。丰子恺在回忆录中说到,学生们第一次上李叔同的课,即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严肃、新鲜。摇过预备铃,学生们按照过去的习惯,还是那样不快不慢地走向教室。这次推门进去一看,情形不对了:李先生早已端坐在讲台上。以为先生还没有到而嘴里随便唱着喊着,或者笑着骂着的,更是吃惊不小。他们的各种声音以门槛为界,忽然消失了,赶紧低着头红着脸,跑去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同学们刚坐好,便偷偷地仰起头来,看看这位李先生。只见他宽广得可以走马的前额,细长的凤眼,隆正的鼻梁,作成威严的表情。扁平而阔的嘴唇,两端常有深涡,作成和蔼的表情。这副相貌,可以用"温而厉"三个字来描写。讲桌上放着点名簿、讲义,还有一只金光闪闪的时表。黑板上早已清楚地写好了本课有关的内容。黑板是活动的上下两块,两块上都写满了,上块盖着下块,用下块时把上块推开。在这样布置好的讲台上,李叔同端坐着,坐到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进了教室,坐上了座位,他便站起来深深地一鞠躬,课就算正式开始了。这样地上课,与以往情形比较起来,不是很严肃,很新鲜吗?从第一堂课,学生们知道了李叔同的脾气,以后每当上他的课,不等上课铃摇响,已早早地在座位上等候先生了。
李叔同备课十分认真。他上一小时课,预备的时间恐要半天。他是为了要最经济最有效地使用每节课的五十分钟,才把必须在黑板上写出的内容,都预先写好了。他上课的时候,还常常看表,精密地依照他预定的教案进行,一分一秒也不浪费。
有个学生,在上课时不好好听讲,看别的书;还有个学生,把痰吐在地板上,他们以为李先生不会看见的。实际上,他都知道,只是并不立刻去责备他们。下课了,他才用轻而严肃的声音郑重地说:"某某等一等出去。"于是这位某某同学,只好站在那里。等别的同学都出去了,他又用轻而严肃的声音,向这位某某同学和气地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或者说:"下次不要把痰吐在地板上。"说过之后,微微地一鞠躬,表示"你出去吧!"凡是有过这种经历的同学,从教室中出来时,大都脸孔通红,显出难为情的神态。
有一次下音乐课,最后出去的同学无心地把门一拉,碰得太重了,发出很大的声音。这位同学走了数十步之后,听到李先生正在门口满面和气地叫他回去。这位同学不得不回到李先生身边,李先生又叫他回到教室里。进了教室,李先生才用轻而严肃的声音,和气地对他说:"下次走出教室,要轻轻地关门才好。"说完,对这位同学深鞠一躬,送他出门,自己轻轻地把门关好了才离开。
最令人难忘的是,一次上钢琴课时的情景。十几个同学正环立在钢琴四周,看李先生演奏。有个同学放了一个屁,没有声音,却是奇臭无比,大家都被包围在亚莫尼亚气体之中。
同学们有的赶紧掩鼻,有的说着"讨厌"加以责备。李叔同也皱紧了眉头,但他没有吭声,仍然自管自地弹着琴,一直弹到臭气消散了,才舒展眉头。下课铃一响,他站起来一鞠躬,表示可以散课了。当同学们正想往外走的时候,他又郑重地宣告说:"大家等一等出去,我还有一句话。"大家不知道会是什么话,呆呆地肃立着。只听他用轻、而严肃的声音,和气地说:"以后放屁,到门外去,不要放在室内。"接着,又是一鞠躬,表示大家可以出去了。同学们实在忍耐不住,未出室门,已经叽叽咯咯地发出了笑声。一出门口,拔脚就跑,到了远一点的地方,都笑弯了腰,捧起了腹。
有些时候,遇到学生言行不美或犯了过失,李叔同当时不说,过后特地叫学生到他房间里去,和颜悦色地、间接委婉地,甚至低声下气地加以开导。一次上写生课,李鸿梁没注意到李先生正在后面为同学改画,他径直走到石膏模型前面去看上面的说明卡,挡住了李先生的视线。李先生说了声"走开",声音大了点。这在李先生也许是无意的,但在李鸿梁的感觉上,好像有点不够自然,不够礼貌。李鸿梁正年少气盛,回到自己座位上,把画板故意敲了一下,以示不快,接着又离开了教室。
吃过中饭,工友闻玉给李鸿梁送来一张纸条,说:"李先生请你去。"李鸿梁当即意识到,这一定是为了上午的事,心里不免有些惴惴然,又不能不去。来到李先生房间门口,见他正在和夏丐尊先生闲谈。李叔同见了李鸿梁,并没有改变常态,而是站起来把他引进里屋,还随手把门拉上了。李鸿梁心想,这下不知道会有怎样严厉的教训呢!哪知道,李先生只是轻轻地对他说:"你上午有点不舒服吗?下次不舒服请假就好了。"说完,又随手把门拉开,说:"你去吧,没有别的事。"
李鸿梁听完李叔同的话,慢慢地走了出来。当他看到李先生已经回到自己的房间,就一溜烟似地跑回了自修室。这时,他心上起了一种非常矛盾的状态:一方面,如同得了大赦似地放心,轻松愉快:另一方面,又有一种非常羞愧的内疚,如同大石般地压在心头。他虽然手里拿着一本书,看了半天,也不知道看了些什么。等到同学们喊他去上课了,才醒了过来。抬头一看,人已走光了。这以后有好些天,李鸿梁惭愧得不敢和李先生当面讲话。
李叔同这种"温而厉"的教育方式,在学生心灵上产生的震撼,往往使他们难以承受,长久不忘,从而再有过失,就能立即猛省。
还是李鸿梁。有一次,他从图画教室出来,高声直呼地问:"李叔同到哪里去了?"哪知李叔同就在隔壁房间,听到有人喊他,就从里面走了出来。李鸿梁一看事情不好,赶快走人。李叔同还没露出全身,他已经从扶梯上连滚带跳地逃了下来。近半个世纪之后,李鸿梁回忆到此事时说,他边逃边听见李先生说话的声音并没什么两样,"仍很自然地在问:'什么事?......"然而我已汗透小衫了。凭良心讲,我从来没有直呼其名,就是到他出家一直到现在,还是叫他李先生,不知道为什么,那一次,竟神经错乱地失了常态!直到现在想起来,还觉得脸孔热辣辣的。"
有个最顽皮的学生说:"我情愿被夏木瓜骂一顿,李先生的开导真是吃不消,我真想哭出来。"原来,夏丐尊先生也是学生们崇敬的老师,但他的脾气和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李叔同不同。他心直口快,不大注意方式方法。可学生们都清楚,他们生活上大大小小的事情,夏先生都要管,他同母亲一般地在照料着他们,因此,他们也像对待母亲似地爱着他,深知他有时骂大家几句,也是一种爱的表现。因为夏先生的头长得像木瓜,大家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夏木瓜"。其实,也不是什么绰号,是一种变相的爱称。夏先生和李叔同一样,在学生们的心目中,都是大家的父亲和母亲,只是爱的方式不同罢了。
李叔同的教育学生,虽说每以温和的话语出之,但温和的话语,也往往只有那么简短的三句两句。这就给人造成一种严厉甚至冷漠的感觉。
李鸿梁回忆说:。你说他严厉吧,他倒是很客气的;你说他客气吧,可是有时候又有点不大好讲话。虽然他满面慈祥,但是见了他总是有点儿翼翼然。不单是学生,就是同事中,对他也是非常敬畏的。"
一次,几个同学拥到日本教师本地利实先生的房间,要求他给每个人写幅书法屏条。日本教师那里文具不完备,不肯写。同学们请他到李叔同先生写字间里去写,他连说不好。后来探知李先生不在屋,一时回不来,他才答应,不过叫大家放哨似的在扶梯上、走廊上、房门口,都站了人,如发现李先生回来了,立即通知他。
同学们说:"李先生决不会因此发恼的。"
本地先生说:"在李先生面前是不可以随便的。李先生的道德文章,固然不必说,连日本话也说得那样漂亮,真了不起!"
字写好了,同学们诳他说:"李先生来了!"本地先生立即狼狈地跑回了自己的房间,同学们大笑了一阵。
在李叔同以温和出之的严厉态度中,包含着对学生的一片热忱和殷切的期待。他的严厉,不是严酷无情,是严格深切的企盼。他的了解学生、关切学生、提携学生,是细致真切,不厌其烦的。1915年暑假,李鸿梁在浙一师毕业。李叔同正准备偕日籍夫人去东京度假洗温泉,临行前,他给李鸿梁写了一封信,大意是教他处世要"圆通"些,否则,不能与世相水乳。那时李鸿梁刚二十出头,又生性戆直,锋芒毕露。李叔同深知乃生的秉性弱点,信中还给他附去一幅对联:"拔剑砍地,投石冲天",一幅条幅,上书"豪放"两个大字,旁系小字七绝一首,赞扬中有警诫的含义。回国前,又打来电报,叫李鸿梁去南京高师代他的课。李鸿梁刚毕业,对教学毫无经验,年纪又这样轻,还人地两生,骤然间让他去教同等程度的学生,心里难免忐忑,有些犹豫。不久,李叔同从日本回来,发现李鸿梁正在为难,便帮他作了具体细致的安排。
李叔同拿着本学期的教学进度,向李鸿梁介绍了那边学校里的一切情形。并交给李鸿梁一串钥匙,关照地说,卧室与教员休息室离得很远,每天早晨必须把自己的表与钟楼的大钟对准,号声有时候听不清楚。如果有事外出,叫车子回校,一定要和车夫说清楚拉到教员宿舍,头门离教员宿舍还有一大段路呢。吃饭时要记住:每人两双筷子,两只调羹,如果觉得不便,可以让厨房把饭单独开到自己房间里来。还有,那个管理房间的工友,叫X X,你须留意。......
最后,李叔同又交给李鸿梁两封介绍信:一封是给学校的:一封给他在东京听音乐会认识的韩亮侯先生的,托他关照好李鸿梁。
第二天,李鸿梁去南京赴任。早晨刚起床,李叔同就来旅馆看他,邀他去吃点心,然后送他上火车,直到开车信号发出后才离去。在李鸿梁的感觉上,李先生的这般细心周到,恰如父母在送儿女远行。
浙一师的学生们,反复地表述过对李叔同教育精神和感化力量的印象。一一
在我们的教师中,李叔同先生最不会使我们忘记。他从来没有怒容,总是轻轻地像母亲一般吩咐我们。......他给每个人以深刻的影响。伺候他的茶房,先意承志,如奉慈亲。
曹聚仁:《李叔同先生》
弘一师的诲人,少说话,主行"不言之教",凡受过他的教诲的人,大概都可以感到。虽然平时十分顽皮的,一见了他,或一入他的教室,便自然而然地会严肃恭敬起来。但他对待学生并不严厉,却是非常和蔼可亲,这真可以说是人格的感化了。
吴梦非:《弘一法师和浙江的艺术教育》
......他的受人崇敬使入真正地折服,是另有背景的。背景是什么呢?就是他的人格。他的人格,值得我们崇敬的有两点:第一点是凡事认真,......他对于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彻底不可。......
李先生人格的第二特点是多才多艺。西洋的文艺批评家批评德国的歌剧大家华葛纳尔(Wagnor)有这样的话:"阿普洛(Appolo文艺之神)右手持文才,左手持乐才,分赠给世间的文学家和音乐家。华葛纳尔却兼得了他两手的赠物。"意思是说,华葛纳尔能作曲,又能作歌,所以做了歌剧大家。拿这句话批评我们的李先生,实在还不够用。李先生不但能作曲,能作歌,又能作画,作文,吟诗,填词,写字,治金石,演剧。他对于艺术,差不多全般皆能,而且每种都很出色。专门一种的艺术家大都不及他,要向他学习。......他的教授图画音乐,有许多其他修养作背景,所以我们不得不崇敬他。借夏丐尊先生的话来讲:他做教师,有人格作背景,好比佛菩萨的有"后光"。所以他从不威胁学生,而学生见他自生畏敬,从不严责学生,(反之,他自己常常请假。)而学生自会用功。他是实行人格感化的一位大教育家。我敢说:自有学校以来,自有教师以来,未有盛于李先生者也。
丰子恺:《为青年说弘一法师》
李叔同任教浙一师,对改变浙江一地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状况,起了重大作用。由他教导出来的浙一师图画音乐专修科的学生,分配到浙江各地中小学校以后,那里的艺术教育,才有了革新的气象,才纳入了正常的轨道。原先没有的所谓写生、图案、五线谱、合唱、复音曲等等,也才开始出现在一般中小学校中。李叔同在浙一师任教期间,还培养出了刘质平、丰子恺、潘天寿、吴梦非、曹聚仁等一批日后卓有成就的文艺家。刘质平、丰子恺等在上海创办的艺术专科学校,继承和发扬李叔同的教育精神和教育方法,又培养了一批艺术教育人材和创作人材。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江浙一带中小学校中的艺术课教师,很大一部分是李叔同的弟子或再传弟子。
3.师生之情
刘质平和丰子恺,是李叔同在浙一师培养的两大高足。这里,一并连带叙出李与两位高足之间,深厚情谊的前前后后。
刘质平(1896--1978),浙江海宁人。进入浙一师后,耽于音乐,其他功课,往往不能及格。校长经亨颐慧眼识英才,给以宽容,直至毕业。刘在音乐上的素养,他在这方面所下功夫之深,以及经亨颐能为之宽容,都与李叔同对他的精心培育有关。
在李叔同到浙一师任教那年冬季的一天,积雪盈尺。这在杭州是很少见的。刘质平刚刚作曲一首,踏雪拿去向李叔同请教。
李叔同细阅一过,久久地凝视着刘质平,若有所思的样子。刘质平没底了,不知道老师将怎样批评自己的作品,一时间惶悚羞愧,有置身无地之感。
呆了会儿,李叔同说:"今晚八点三十五分,请赴音乐教室,有话讲。现在先回去吧。"
刘质平唯唯而退。离李先生约定的时间,还有好几个小时。在捱过每个小时的过程中,他直有惶惶不可终时之感。实在想象不出,李先生将会给他讲些什么话呢!
晚上,风雪越发地狂暴施虐起来,气温骤然下降。刘质平按时前往。来到教室走廊,已有足迹在焉,有人先他而来了。但教室的门已然关闭着,声音寂然。
刘质平有些纳闷,这么大风雪天的,哪位来过这里呢?他鹄立于走廊下面,耐心地等候着李先生。
过了约摸十多分钟,教室内的电灯忽然亮了起来,门也开了,只见李先生手里拿着表走了出来。随即,指了指表对刘质平说:"时间无误。你饱尝了风雪之味,可以回去了。"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刘质平不知所以,只觉得心中有一股热浪在冲腾翻滚。从此以后,他与李叔同的师生情谊,逾日弥深。他常常对人说:"我与先生之间,名虽师生,情深父子。"1916年夏天,刘质平于浙一师毕业后留学日本,专攻音乐。李叔同依然循循善诱地关心着这位高足的修身与学业。他在信中反复地开导刘质平,为了将来"为吾国人吐一口气",现在务必注意"三宜二勿":(一)宜重卫生,避免中途辍学;(二)宜慎出场演奏,免受人忌妒;(三)宜慎交游,免生无谓之是非。(四)勿躐等急进,循序而行才是正道;(五)勿心浮气躁。还特别嘱咐说,人固不可无志气,如"志气太高"、"好名太甚",一遇挫折,易生厌烦之心和悲观失望的情绪;唯有"务实循序","日久自有适当之成绩"。(1916年8月19日、l917年1月18日信)
在日本留学的第二年(1917),刘质平经济上遇到了困难,家中又无力解决,忧虑重重,心神不定。这时的李叔同,已在"陆续结束一切",准备入山为僧,但他为了帮助刘质平克服眼下的难处,也正在想方设法。他一方面劝告刘质平;。君春秋尚盛",不应灰心丧气,否则,恐将"神经混杂,得不治之症","学而无成,反致恶果"。(1917年1月18日信)一方面多方奔走,疏通关系。他求助于浙一师校长经亨颐,有意为刘质平向省教育厅申请资助。在一些官僚"荐一科长与厅长尚易,请补一官费生特难"的托辞下,没有成功。李叔同又给某君写信求援。此君昔年留学时,曾受李的资助,今日又担任着某官立银行的副经理。有这层关系,李叔同心想向他借钱,不能说是唐突之举。结果是,没有回音。李叔同感慨地说,此举。虽非冒昧,然不佞实自志为窭人矣,于人何尤!"当时,刘质平需要的费用,也不过千元左右。这点钱,放在十年前,对家富万贯的李叔同来说,算不得一回事。现在,他可是个靠工资维持家计的穷教员呢。虽有心资助刘质平,却无力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钱来。多方联络又不得要领,他决定从自己工资中省下一部分,按月寄往日本,以帮助刘质平渡过难关。
1917年冬天,李叔同给刘质平写信,详细叙述了自己的收支情况和打算:
不佞现每月收入薪水百零五元。出款:
上海家用四十元,年节另加。天津家用二十五元,年节另加。自己食用十元。自己零用五元。自己应酬费买物添衣费五元。
如以是正确计算,严守此数,不再多用,每月可余二十元,此二十元即可以作君学费用。......将来不佞之薪水,大约有减无增。但再减去五元,仍无大妨碍(自己用之数内,可以再加节省)。如再多减,则觉困难矣!
又不佞家无恒产,专恃薪水养家,如犯大病不能任职,或由学校辞职或因时局不能发薪水,倘有此种变故,即无法可设也。
接着,李叔同对刘质平说
......倘以后由不佞助君学费,有下列数条必须由君承认乃可实行。
(一)此款系以我辈之交谊,赠君用之,并非借贷与君。因不佞向不喜与人通借贷也。故此款君受之,将来不必偿还。
(二)赠款事只有你吾二人知,不可与第三人谈及。家庭如追问,可云有人如此而已,万不可提出姓名。
(三)赠款期限,从君之家族不给学费时起至毕业时止。但如有前述之变故,则不能赠款(如减薪水太多,则赠款亦须减少)。
(四)君须听从不佞之意见(引者按:指前述之"三宜二勿"),不可违背。不佞无他意,但愿君按部就班用功,无太过不及。......
从此,李叔同按月给刘质平寄去二十元,解除了刘的后顾之忧。
1918年春天,多种因缘渐渐成熟,李叔同加快了入山修道的步伐。这时离刘质平毕业还有半年多时间。他给刘质平写信说:
君所需至毕业为止之学费,约日金千余元,顷已设法借华金千元,以供此费。
余虽修道念切,然决不忍置君事于度外,此款倘可借到,余再入山。如不能借到,余仍就职至君毕业时止。君以后可以安心求学,勿再过虑,......(1918年3月24日信)
李叔同一丝不苟地履行着诺言,果真延宕到刘质平毕业回国,才去出家为僧。
李叔同的此恩此情,在刘质平的心目中,超过了自己生身父母的关怀。刘也是情性中人,他没有忘却了李叔同的恩德。自李出家,二十多年中间,他义无反顾地承担了对恩师的供养。李在浙东云游期间,每变换一处驻锡地,常常是由他去护送安顿。他时刻关心着恩师的健康,李有疾病,想方设法送去药物,还不时地寄些补品。
1931年春天,李叔同在上虞法界寺生了一场大病,几至生西。病愈不久,宁波白衣寺住持兼孤儿院院长安心头陀,来寺约他同往西安,以筹济陕西灾荒。安心头陀伏地恳请,痛哭不止。李叔同无法推辞,给刘质平留下遗嘱后,与安心头陀一同上路了。刘质平得此消息,以恩师病后不胜长途跋涉,急忙赶去宁波码头劝阻。
刘质平赶到码头时,送行的人已经回到岸上,旅客们也大都进入各自的舱位,海员们正准备抽去舷梯,驶往上海的轮船即将起航。瞬息间,一片出奇的宁静。
刘质平火速奔向舷梯,登上甲板,又沿着扶梯冲向三层舱位。入舱找到了李先生。他苦口婆心地劝说先生不宜远行,但一向许诺践履并行的李叔同无意改变去陕的决定。无奈之中,刘质平只得自作主张,背起了李先生。
刘质平小心谨慎地将李叔同背到岸上,未及站稳,两人便抱头痛哭起来。
船上岸上的人,不知道这一僧一俗,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都在屏息凝神地观望着......
刘质平背驮李叔同上岸的这场动人情景,长时间中成了人们赞叹师生之情的佳话。
刘质平之于李叔同,还有更令人赞叹的嘉行懿德。李每次接受刘的供养,总要寄些字幅或书写的佛经作为回赠。他对刘说过:"我入山以来,承你供养,从不间断。我知你教书以来,没有积蓄,这批字件,将来信佛居士们中间,必有缘人出资收藏,你可以将此留作养老及子女留学费用。"李叔同先后送给刘的书件数量盈千,整整装了十二口字画箱子,其中包括大部分书法精品。抗日战争时期,刘质平雇船将这批字画秘密运出上海。日寇得知后,立即派出卡车追踪搜寻。虽遭到日寇抢劫,所幸李的大部精品还是被掩护保存了下来。
刘质平为保护李叔同的这批书法精品,不能远出任职,一家人绝粮于浙西兰溪乡间,作小贩糊口。即在这般困厄处境中,刘也没有出售过恩师的一件作品。孔祥熙曾托人出五百两黄金为美国博物馆收买李书《佛说阿弥陀经》一大堂,也遭到刘的拒绝。
刘质平的可贵,除了表现在终生不忘李叔同的栽培与养育之恩,更主要的是,作为艺术大师的传人,他深知恩师作品的价值所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已七旬高龄,冒着被批死、被打死的危险,义正词严地对逼迫他交出李叔同艺术珍品的人说:"生命事小,遗墨事大。我国有七亿人口,死我一人,不过黄河一粒沙子,而这批遗墨是我国艺术至宝,历史书法中之逸品,若有损失,无法复原。那才是真正有罪!"他舍着生命,保存了李叔同的墨宝。
刘质平发扬着李叔同的道德风尚,也继承其未竞之业,对我国现代音乐事业贡献良多。他留下了《弹琴教本》、《歌曲作法》、《实用和声教材》、《键盘伴奏基本练习》等编著,培育了大批音乐人材。
丰子恺(1898--1975),又名子颛,浙江崇德人。
本世纪初,当丰子恺还在家乡石门湾小镇上,为了"抵制美货"、"抵制日货"、"劝用国货",和小学同学一起,排队游行唱着《祖国歌》的时候,他还不知道这首歌曲的作者是谁,但那昂扬的旋律,充满豪情的歌词,在他的少年胸腔中,激起了一股汹涌有力的爱国热情。
1914年,丰子恺小学毕业考入浙一师,才知道《祖国歌》的作者,原来就是将要教授他们音乐图画课的李叔同先生。这个时候,爱国运动,劝用国货宣传,仍旧盛行在大中城市,浙一师里也经常有这类活动。丰子恺入学后,从刘质平等高年级同学口中,已经听过不少关于李叔同先生道德文章的佳话,知道了他是当今成就诸多的艺术大师。现在又看到,曾经西装革履的李先生,竟是一身布衣布鞋的打扮,确实为其彻底实行的爱国精神所感动了。
丰子恺上二年级的时候,图画课归李叔同教授。先教木炭模型写生。同学们一向描惯了临摹,这木炭写生,一时无从着手。全班四十多人中,竟没有一个描得像样的。
李叔同给大家作示范,画好后,把示范画张贴在黑板上。多数同学又看着黑板上的示范画临摹,这和先前的画法没有什么不同。只有丰子恺和少数几个同学,依照刚才李先生的方法,直接从石膏上写生。李叔同注意到了丰子恺这个学生的颖悟。
丰子恺担任级长,为班上的事,需要经常去向李叔同报告请示。一个夏天的傍晚,他又来到李先生的房间。公事报告完毕,他准备回宿舍了。刚走到门口,听见李先生在喊他。他又转过身来,走近李先生,听他用一贯的那种"很轻而严肃的声音"、"和气的口吻"说:
"你的图画进步很快,我在南京和杭州两处教课,没有见过像你这样进步快速的学生。你以后,可以......"
李叔同没有紧接着说下去,他是想观察一下丰子恺的反应。此时的丰子恺,不只为老师的奖赞感到欢欣鼓舞,更意识到,在老师没有说出的话语中,包含着对他的殷切希冀。于是他说:
"谢谢!谢谢先生!我一定不辜负先生的期望!"
这天晚上,李叔同对丰子恺所说的几句激励性的话,决定了他一生的艺术和人生之路。他说:"当晚李先生的几句话,确定了我的一生。......这一晚,是我一生中一个重要关口,因为从这晚起,我打定主意,专门学画,把一生奉献给艺术。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变。"
丰子恺于音乐也有兴趣,但就其素养来说不及美术。一天早晨,轮到他还琴。这是他最恐慌的一件事。尽管已经练了好久,在李先生面前总也弹不成一个曲调。
李叔同在旁边站着,丰子恺有些紧张,手指不听使唤,节奏混乱了。李叔同说:"手指用错了一个!重来!"接着又说:"键板按错了一个!重来!"丰子恺越发慌乱起来,弹成了一曲"跑马曲"。他还不及细想,李叔同已在说:"去吧,下次再还!"丰子恺直担心,这下李先生要不收他这个学生了。整整一个白天,他为此而惴惴不安。
到了晚上,刘质平同学却来找丰子恺说:"李先生跟我谈起了你。他说:'丰子恺同学的学习态度十分认真,这对做事业是头等重要的。他的图画课成绩很不错,而你的音乐成绩比他好,你们今后是否可以交往,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呢?今天早晨他来还琴,尽管没有通过,不过这是由于初次还琴,过分紧张罢了。我倒很愿意收下他呢,......"丰子恺得知李先生没有嫌弃他,愿意将他收为音乐入门弟子,还主动给他推荐了一位帮助自己的学兄,终于放下了悬惴不安的心,也激起了学好音乐的信念和决心。
学校里有位姓杨的训育主任,作风简单急躁,学生们对他有些意见。一次,丰子恺同杨先生为了一件事发生口角,动手打了起来。丰子恺年轻力壮,杨先生哪能打得过他,吃了亏。他很生气,要求校方立即召开全校师生紧急会议,处理丰子恺打人事件。
会议在大礼堂召开。杨先生叙述了丰子恺打他的经过,主张将这一事件上报省教育厅,开除丰子恺学籍。
杨先生讲完后,十多分钟没人吭声,会场空气很紧张,谁也不愿带头表示可否。这时,李叔同站了起来,说:
"学生打先生,是学生不好;但做老师的也有责任,说明没教育好。不过,丰子恺同学,平时尚能遵守学校纪律,没犯过大错。现在就因了这件事,开除他的学籍,我看处理得太重了。丰子恺这个学生,是个人材,将来大有前途。如果开除他的学籍,那不是葬送了他的前途吗?毁灭人材,也是我们国家的损失啊!"
李叔同环视了一下会场四周,接着又说:
"我的意见是:这次宽恕他一次,不开除他的学籍,记他一次大过,教育他知错改错,我带他一道去向杨老师道歉。这个解决办法,不知大家以为如何?"
李叔同的话音一落,全场响起了"同意,同意!好!好!"的回音,一致赞成他的主张。杨先生也就没话好说了。李叔同在关键时刻的这几句话,又一次决定了丰子恺一生的前途走向。从此,他对李叔同更加尊敬,师生间建立了特殊的亲密关系。他常对人说:"李叔同先生是我一生最钦佩的人,也是我一生最崇拜的人!"
李叔同是何等地爱惜丰子恺这个人材,但他对丰的教育也是严格的。不只关心丰的学业,也关心他道德人品的修养。或许是前面那场师生冲突,引起了李叔同对学生道德人品修养问题的思索,不久,他叫丰子恺等几个学生到他房间去谈话。
先前,丰子恺经常见到李先生书桌上放着一本名为《人谱》的书(明代刘宗周著,书中列举了数百条古来贤人的嘉言懿行),书的封面上有他手写的"身体力行"四个字,每个字旁都加了红圈。丰子恺觉得奇怪:"李先生专精西洋艺术,为什么看这些陈猫古老鼠,而且总是把它放在座右?"这次和同学们一进李先生的房间,见他立刻翻开了这册《人谱》,指着其中一条给大家念道:
唐初,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有盛名、,人皆期许其贵显。裴行俭见之,日:士之致远者,当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章,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
念完后,他又红着脸,吃着口(李叔同是不善讲话的)说:。《人谱》中的这一条,是从《唐书·裴行俭传》中节录出来的。重要的是'先器识而后文艺'这句话。这里的'贵显'和'享爵禄',不可呆板地解释为做官,应该理解为道德高尚、人格伟大的意思。所谓'先器识而后文艺',译为现代话,大约是'首重人格修养,次重文艺学习'。更具体地说:'要做一个好的文艺家,必须先做一个好人。'一个文艺家倘没有'器识',无论技术何等精通熟练,亦不足道。这也就是说,应使文艺以人传,不可人以文艺传。"
丰子恺和其他几位同学,早已对李叔同先生在致力于演剧、绘画、音乐、文学等文艺修养的同时,更致力于"器识"修养的行为方式,很是钦佩,现在聆听了他这番话,很快意识到:李先生是在希望他们,和他一样地去实行啊。丰子恺回忆说:。听了李先生的话,心里好比新开了一个明窗,真是:当晚一席谈,胜读十年书。我那时正热中于油画和钢琴技术,道德和人品的修养,虽说不是不重视,重视得还很不够。李先生那天晚上,叫我和同学们去他房间,专门说了那样一番话,实在是在提醒我和其他同学啊!我时刻牢记着李先生的话,并努力实行之。"后来,李叔同在出家前夕,把那本《人谱》送给了丰子恺。丰一直把它保存在缘缘堂中,不时地拿来翻读几段,直到抗战时被炮火所毁。避难入川后,在成都书摊又买了一本。1917年后,李叔同像玉成刘质平留日深造那样,关心着丰子恺往后的发展。一天下午,他把丰叫来房间,对他说:"最近日本画坛非常热闹。他们很注意兼收并取,从而创作出极有本民族特色的崭新风格。这种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你今后应该多读一些日本的艺术理论书籍,最好读原文。我从现在起,教你日语,你看怎样?"
这正是丰子恺求之不得的事。从此,李叔同又在业余时间,为丰子恺辅导起日语来。1918年春天,留日时的日本同学、画家大野隆德、河合新藏、三宅克己、黑田清辉等,来西湖写生。李叔同心想,自己有事不能和来客一起游览写生,让丰子恺去陪他们,不正好一边向他们学画,一边又练习了日语吗?于是由他向夏丐尊请假准许,丰子恺代表他为四位日本画家当了三天导游。
在学习日语过程中,丰子恺再一次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叔同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无时无刻不在提携的热忱。遗憾的是,就在陪伴日本画家的时候,丰子恺耳闻到,他最钦佩、最崇敬,也最关心自己的李叔同先生,有了入山剃度的意向......李叔同出家后八九年问到处云游。这期间,丰子恺曾去日本游学,回国后在上海等地从事教育工作,师生间除了书信来往,没有相聚的机会。直到1926年夏天,李叔同云游驻铴杭州,两人才久别重逢,畅叙思念。这年夏天和第二年秋天,李叔同两次到上海,在丰子恺家中,商定了两项计划:一是由丰子恺、裘梦痕编选的《中文名歌五十曲》中所收李的曲目;二是编绘《护生画集》,由李叔同撰写说明文字,丰子恺绘制图画。
1927年秋天,李叔同住丰子恺家期间,正值丰二十九岁生日。这天,丰正式皈依佛门,成为李师的俗家弟子。自此,他对李叔同的仰慕、崇敬更进一层,连说话时低而缓的调子,也像乃师一般了。以致当时沪上文人中,流传着这样的话:。丰子恺成了弘一法师的影子。"
关于编绘《护生画集》的具体情景,我们将在专章中另行叙述。这里需要提前告诉读者的是,丰子恺始终牢记着老师的嘱托,恪守着自己的诺言。即在极端困难的处境中,他也在为实现老师的宏愿而努力。l937年,丰子恺随浙江大学辗转浙、赣、桂东各地。在这种逃难生涯中,1939年于桂林编绘《护生画续集》六十幅,以庆贺李师六十生辰。1942年秋,他正打算离开遵义前去重庆,忽然得知李师在泉州圆寂。在悲恸感伤中,他订下一个计划:为李师画像一百帧,分寄各省敬仰李师的人。一到重庆,就画出了第一帧。1948年11月间,他结束了在台湾的画展、讲学活动,来到海峡对岸的泉州,凭吊李师的圆寂地--开元寺温陵养老院;又去厦门参谒李师讲律处--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观瞻了李师的故居,和他手植的杨柳,绘画一幅,题词日:"今日我来师已去,摩挲杨柳立多时",表达了他百感交集的复杂情感。在厦门住了四个月,完成了《护生画三集》七十幅。还应厦门佛学会邀请,作了《我与弘一法师》的讲演,独特地解释了李叔同为什么要当和尚的原因。尤为可贵的是,在自身安危受到严重威胁的"文化大革命"中,他在离开人世的前两年(1973),秘密地完成了《护生画集》第六集百幅图画和说明文字的绘写工作。在圆满绘制六集《护生画集》这项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宏大工程中,丰为兑现老师的嘱托和自己的诺言所作的努力,不仅包含着两代人利益众生的深厚功德,也深藏着一代知识分子尊师重道的感人品质。
从刘质平、丰子恺这两个学生的表现中,不也衬托出了作为教师的李叔同,其教育精神、教育方法和人格力量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吗?
第六章 出家前后
1915年夏秋之交,李叔同在东京洗过温泉浴,过完暑假,绕道上海,将日籍夫人安置停当后,又独自个儿返回杭州,继续在浙一师任教。并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艺术课程。
南京方面的课程,平常有浙一师毕业的李鸿梁代理,李叔同则一个月中间去两次。除了经常要在杭州、上海、南京三地之间往返奔波,显得劳累一些,李叔同此时的生活状况,表面上看,与以往没有多大不同。他还是学生心目中受尊敬的"我们的李先生"。但事后分析起来,这个时候,在他的内心深处,已开始出现了一些变化的迹象。
李叔同是爱好并擅长书画金石的。到南京高师兼职后,除了讲课,还倡导成立了"宁社",以联络当地金石书画界同好。他主持这个社团的活动,显得有些异常。社友们有了新作,他专借佛寺陈列展览;与社友们聚餐,他光吃蔬食,不沾荤腥;言谈中流露出导儒归佛的意向。
先前,李叔同已多次有过离开杭州的念头,有时是因为对于学校当局有所不快,有时是因为别处来请他,但都由于夏丐尊的谆谆恳留而作罢。到南京兼职不久,他又旧话重提。虽说依然拨不开夏丐尊的面子,还是留了下来,但在夏的感觉上,他要走的意愿更坚决了。
正在这个时候,夏丐尊从一本日本杂志上,见到一篇关于断食的文章,说断食是一种"身心更新"的修养方法,能使人除旧换新,改去恶习,生出伟大的精神力量。还说,自古宗教上的伟人,如释迦牟尼,如耶稣,都曾断食过。文章中列举了种种断食的方法和应该注意的事项,又介绍了一本专讲断食的参考书。夏丐尊对这篇文章很感兴味。一次闲谈时,向李叔同提到了它。李叔同听后,向夏要去了那本杂志。以后几天,两人又多次谈到过断食的事,彼此有"有机会时最好把断食来试试"一类的话。但兴味归兴味,说话归说话,当时并没有作过具体的决定。至少在夏丐尊,不过是说说而已,没想过以后真要去实行的事。时间一长,也就把这事淡忘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李叔同读了杂志上的文章,产生了好奇心。他想:既然断食可以治疗各种疾病,自己正患有肺病、神经衰弱等顽疾,如果实行断食,或许可以痊愈呢。这件事,在他脑子中盘据了很长时间。并逐渐坚信和动作起来。到1916年夏天,他在给学生李鸿梁的信中,明确地表露了准备实行断食的意向。说自己想实行断食,就是苦无机会。因为,断食是须在寒冷的季节实行的;另外,还要有一个清静的环境。这些条件,现在还未具备。......
1916年秋天,李叔同书题旧藏陈师曾所画荷花小幅:"一花一叶,孤芳致洁。昏波不染,成就慧业。"并作题记说:"师曾画荷花,昔藏余家。癸丑之秋,以贻听泉先生同学。今再展玩,为缀小词。时余将人山坐禅,慧业云云,以美荷花,亦以自劭也。"所谓"余将入山坐禅",是指他即将实行考虑已久的断食一事。
1916年旧历十一月问,李叔同终于下定决心,作断食试验。地点选在哪里呢?他跑到西泠印社去找叶品三,和叶商量。叶是继吴昌硕之后,西泠印社的主持人。李叔同来杭州后,加入了西泠印社,和吴昌硕、叶品三都有交往。
叶品三说:"西湖附近,有所虎跑寺。那里游客很少,十分清静,可以作为你断食的地点。"
李叔同说:"听你说,虎跑寺那地方倒是很适宜的。可总得有人来介绍才对,请谁介绍呢?"
叶品三说:"我有位朋友叫丁辅之,正好是虎跑寺的大护法。他也是我们西泠印社的创始人之一,不知道你是否认识他?"
李叔同说:"倒是听说过丁先生的名字,只是无缘相识呢!"
叶品三说:。这样吧,我写封信,请他去给虎跑寺说说。想来不会有问题的。"
李叔同在虎跑寺断食的具体时间是旧历丙辰年十一月三十日至十二月十九日,公历为1916年12月24日至翌年l月12日,前后二十天。其问,恰好学校放年假,可以利用这个空档。临去虎跑寺前几天,他托一向照料自己日常生活的校工闻玉,先去走了一趟,看看究竟住在哪个房问好。闻玉回来说:"方丈楼下有很多房子,平常都关闭着,游客也不能到那里去。只有一位出家人住在楼上,整个院子再没什么人住,很清静。我看好了,你就可以住在楼下一间房子里。走前,我先去安排妥当了。"
一切准备就绪,李叔同由闻玉陪同,比原定日期(十二月一日)提前一天进了虎跑寺。
虎跑寺为中国佛教名刹之一,位于杭州西湖西南之大慈山下。创于唐代。相传元和年间,有高僧寰中与弟子性空,由南岳来此结庐。苦于无水。某夜,梦神人告知:"南岳有童子泉,当遣二虎移来。"天明,果见二虎在离草庐不远处跑地作穴,一会儿,即有泉水涌出。高僧遂命泉眼为虎跑泉。并在泉旁建寺弘禅,寺名依泉名,亦称虎跑寺。唐宪宗时,赐名广福院。大中八年(854),改称大慈禅寺。乾符年间(874-879年),赐名大慈定慧禅寺。宋代以降,习惯上称为虎跑定慧寺。后屡毁屡建,现存建筑多为清同治、光绪间重建,有大雄殿、钟楼、藏经阁、济公院、罗汉堂等。整所寺院,掩映于绿树青山之中,离尘隔俗,环境睹雅。
李叔同这次来虎跑寺实行断食,除了闻玉,浙一师其他人,包括其好友夏丐尊,并不知晓。
李叔同有家眷在沪上,平常每月回去两次,年假暑期也回去的。阳历年假只十天,一放假,夏丐尊便回家了,总以为李叔同也照例回了上海。夏在假满后回到学校,过了好几天没见李叔同,有些纳闷。后来有人告诉他,听说李先生在虎跑寺实行断食呢。过了一个多星期,李才回来。一见面,夏丐尊问他道:
"听说你到虎跑寺断食去了,怎么事先没告诉我?"
李叔同笑着说:"你是能说不能行的。况且,这种事情预先叫别人知道也不好。旁人大惊小怪起来,容易发生波折。"夏丐尊说:"可不可以给我说说实行断食的具体情形呢?"李叔同说:"这次实行断食,前后三个星期。第一个星期,逐渐减食至完全不食;第二个星期,除饮水外,全不进食;第三个星期,一反第一个星期的顺序而行之,由粥汤开始,逐渐增加食量,恢复到常量为止。"
夏丐尊问道:"整个过程还顺利吗?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呢?"
李叔同说:。很顺利。只是开始全断食的头一二天,有时想吃些东西,后来也就不想了。最难受的,是需要饮大量的泉水。全断食那几天,心地非常清凉,感觉特别轻快灵敏,能听人平常不能听到的,悟人所不能悟到的。真有点儿飘飘然的感觉呢!我平日是每天早晨写字的,这次断食期间,仍以写字为常课,有魏碑,有篆文,有隶书,笔力比平日并不减弱。闻玉陪我一起去的,他常常给我唱些曲子,倒也并不寂寞。"
夏丐尊又问道:"没写点儿文章吗?"
李叔同说:"倒是颇有文思哩!但恐怕出毛病,没敢多写,只是每天把断食的情形记载下来,算是断食日记罢。有兴趣的话,回头我整理出来可以拿你看看。自己觉得脱胎换骨过了,因此用老子'能婴儿乎'一语的语意,又给自己起了个新的名字,叫李婴。"
"唔......唔......"夏丐尊没有再深问下去。
李叔同的《断食日志》原稿,最初交与同事堵申甫保存,只有少数几个友朋阅读过。直到1947年,由陈鹤卿居士誊清后,发表于上海《觉有情》杂志第7卷第ll、12期上,世人才得知李叔同实行断食的具体情形。在这一"日志"中,除了李在整个断食期中生理反应的记载,有关他信仰天理教、记诵《御神乐歌》、参与诵经活动及其彼时彼地心理心态的描述,尤为值得注意。从中,不仅可以看到李叔同实行断食试验的信仰系统,也可见出其当时整个思想情绪的走向。
日本学者滨卫一,在其所著《关于春柳社<黑奴吁天录>的演出·李岸条》中说,李叔同的日籍夫人归国后,成了天理教信徒。
天理教系日本宗教神道(今称新兴宗教)之一派。其教祖为中山美伎(1798--1887)。她原是大和国(今奈良县)山边郡朝和村三昧田前川半七的长女,嫁与庄屋敷村的中山善兵卫,因名中山美伎。1837年10月23日,为其患病长子祈祷时,自称"真神"降临,要她传达神意,解救世人。后来,天理教即定此日为创教纪念日。中山美伎藉咒术神符为人治病助产,并与家人一起传播"天理王命",遂称天理教。"天理王命"是天理教信仰中心十个神的总称,也称父母神。其教义认为,世界和人类是父母神所创造的。人必须认识神的恩惠,愉快地从事日常的神圣劳动,彼此合作,相互亲爱,消除前生恶业,实现康乐世界。天理教的主要经典是《御神乐歌》(修行时的唱词)、《御笔先》(记"神示"的l711首和歌)和《御指图》(中山美伎等的言论集)①。
李叔同在《断食日志》中这样记载:
十一月廿二日,决定断食。祷诸大神之前,神诏断
食,故决定之。
[十二月]五日[断食前期第五日],......本定于后日起断食,改自明日起断食,奉神诏也。......又因信仰上每晨餐供神生白米一粒,......
[十二月]六日(断食正期第一日],......眠前以棉花塞耳,并诵神人合一之旨。*...一。
[十二月]十一日[断食正期第六日],......是晚感谢
神恩,誓必皈依,致福基书。②
[十二月]十四日[断食后期第二日],......暗记诵《神
乐歌序章》。......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