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悲欣交集

_3 李叔同(近代)
那末,李叔同、曾孝谷等主持的春柳社,改编和上演斯陀夫人这部名著,又有何现实的意图呢?在他们的这一举措中,包含着切实、直接的行为内涵。--他们是想凭借斯陀夫人的作品,宣传和鼓吹种族革命,宣传和鼓吹当时革命党人正在实行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一奋斗目标。1907年7月问,春柳社在东京本乡座游艺厅举行。丁未演艺大会"。专门印发了《春柳社开丁未演艺大会之趣意》,其中说到:"演艺之事,关系文明至巨。故本社创办伊始,特设专部,研究新旧戏剧,冀为吾国艺界改良之先导。"这是说,举办这次大会的主旨,是在为我国戏剧改革作一"先导"。会上演出了由曾孝谷改编的五幕话剧《黑奴吁天录》。角色分配:曾孝谷饰黑奴汤姆,兼饰韩德根;黄二难饰海雷;李涛痕饰贩奴者海留。另有数十名各国留学生出演群众角色。李叔同在这次演出中,担任舞台设计、绘制戏报的工作,并饰演爱美柳夫人.
从演出剧照来看,李叔同[爱美柳夫人]身穿自制的粉红色西装:体态窈窕,台步柔美,性格鲜明,酷似西洋贵妇。在第四幕《狂歌有醉汉,迷途有少女》中,李叔同又饰演跛醉客一角。在流浪乐师的琴声伴奏中,独唱一曲中国风歌曲,借以推动剧情的发展。
①参阅朱虹:《斯陀夫人》。《外国名作家传》(中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l0月第l版。
这次改编演出的《黑奴吁天录》,最后一场将原著中解放黑奴的情节,改为黑奴杀死奴隶贩子后逃跑,突出和强化了黑奴的反抗精神。①日本戏剧评论界对春柳社的这次演出,也给予了热烈的反应。评论家土肥春曙在《戏剧记》中说,春柳社的"丁未演艺"与丑本票友戏"不能同日而语",它已"远远超过"了高田、藤泽、伊井、河合等诸位日本新派剧名流的表演水平。②《早稻田文学》发表了伊原青青园撰写的长达二十多页的剧评,认为中国青年的这种演出,象征着中国民族将来的前途。而在东京早稻田大学的戏剧博物馆里,至今还保存着李叔同等演出《黑奴吁天录》时的说明书(《春柳社丁未演艺大会之趣意》)。
《黑奴吁天录》之后,春柳社还于1907年冬天,演过《生相怜》和《画家与其妹》两个独幕剧。李叔同在两剧中出演少女角色,在扮相、服饰、演技等方面,都下了一番工夫。但由于剧情本身不易为观众接受,剧场效果和社会效果,已不能与上演《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时相比。这次演出的效果不佳,加上随之而来的一些主客观原因,致使成立刚刚一年的春柳社,遇到了挫折。
据欧阳予倩在《自我演戏以来》中介绍,演出《生相怜》一剧时,李叔同。参考西洋古画,制了一个连蜷而长的头套,一套白缎子衣裙。他扮女儿,曾孝谷扮父亲,还有个会拉梵娥铃的广东同学扮情人。谁知台下看不懂,--息霜本来瘦,就有人评量他的扮相,说了些
①②参阅秦启明:《李叔同生平活动系年》,《弘一大师李叔同讲演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l998年5月第l版。
应肥、应什么的话,他便很不高兴......他自那回没有得到好评,而社中又有些人与他意见不能一致,他演戏的兴致便渐渐的淡下去......便专门弹琴画画,懒得登台了!"
《黑奴吁天录》演出后的巨大反响,引起了清廷驻
日使馆的注意。它觉察到了这一演出的剧外之意,遂下令凡今后参加此类演出活动者,一律"取销留学费用"。这样一来,春柳社在东京的活动,也不得不中止了。欧阳予倩、陆镜若等人,曾经另行组织过一个戏剧社团...中酉会--李叔同没有加入。
上演《茶花女遗事》,上演《黑奴吁天录》,由李叔同、曾孝谷等发起成立的春柳社,于l907年一年中,在东京刮起了一股话剧旋风,掀动了当地广大戏剧观众的热情,也震惊了当地戏剧界的一批权威。诚然,春柳社的活动,犹如昙花,犹如星光,瞬间即逝了。但这一戏剧团体,和它的创立者李叔同、曾孝谷等人,在中国话剧发展史上,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因了他们的开创性活动,中国才有了话剧的萌芽,有了话剧运动的肇始期。由于春柳社的影响,l908年后的几年问,以上海为中心,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众多提倡话剧的戏剧团体。出现较早的有革命党人王熙普(艺名钟声)领导的春阳社,第一次上演的剧目专选《黑奴吁天录》,就是受了春柳社的启示。虽说它的演出并不成功,但起了一个提醒的作用,使国人开始认识到,中国戏剧是必须改革了。而原春柳社中的陆镜若、马绛士、吴我尊、欧阳予倩等回国以后,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为中国话剧的发展和成熟不遗余力。他们组织的新剧同志会,在上海演出时,将租得的谋得利小剧场,称为春柳剧场,并在开幕宣言中明确宣告,它足以直承春柳社开创的事业为己任的。
第四章 风云一瞬
1.故土倥偬
1911年3月,李叔同在东京上野美术学校毕业。自1905年秋出国留学,他在日本前后达五年半之久。
学成归国。李叔同先足抵达上海,将伴随而来的日籍夫人安置妥当,再继续北上回到天津。应直隶模范工业学堂之聘,担任图画教员。从此,开始了他人生三大时期(才子、艺术教育家、高僧)的第二期--艺术教育家的生涯。
李叔同一回天津,将住宅中"意园"旁边的洋书房布置了一番:配备了一套红木家具,摆上了钢琴和风琴,作为休息、备课和会客的所在。还把那幅据说是以其日籍夫人作模特儿的裸女油画张挂了出来,一时被亲友们传为奇事。
除了青少年时期结交的津门士子,李叔同在他的洋书房中,还多次接待过。天涯五友"之一的袁希濂。袁比李早一年的常客。两人回忆着"天涯五友"的聚合分散:盟兄许幻园,在金兰结交不久,即去纳粟出仕,官运却一直不佳。1906年10月,他曾致信时在东京的李叔同,请求李转告老家寄些日常零用给他。其落泊之状,可以想见。"五友"中的其他两位,蔡小香忙于医务,难得其音信;张小楼去了扬州,也一时断了联系。不知道金兰五友,还能否再聚一堂,重温当年的兴会雀跃,风发意气?李叔同和袁希濂,每当在。意园"洋书房中,回顾起近十年来的人生际遇,常感慨唏嘘,沉痛难抑。
这个时候,辛亥革命即将来临。以孙中山、黄兴等为首的革命党人,在南方已经发动过多次武装起义,虽都未能成功,仍在继续紧张地密谋与策划之中。天津系畿辅重地,肘腋生变,即能给清王朝以致命打击。因此,1906、1908两年,孙中山曾派廖仲恺来这里秘密活动,播下革命种子。天津却又是本世纪初资产阶级立宪派活动的中心,这派人物希望用和平请愿的方式,达到召开国会、实行宪政的目的,以为那样就能将国家的命运,从积弱积弊中拯救出来。李叔同从日本回来的时候,正遇上各省代表齐集天津,进行第三次请愿要求清王朝速开国会之际;接着,又有东北三省代表经天津去北京进行第四次请愿之举。天津学界,为了配合各地代表的请愿活动,纷纷集会,发表演说,痛斥清王朝腐败无能,朝政日非。忧国忧民,不能自已。说到慷慨激昂处,往往断指割股,蘸血写下"热诚"、"为国请命、泣告同胞"等血书,以明心志,以表决心。但和前几次一样,这些请愿活动,由于清政府的拒绝和直隶总督陈夔龙的镇压,还是失败了。由此,却也惊醒了多数原先主张立宪救国的人,转向了即将来临的辛亥风暴的革命阵营。
从时间上看,这些活动在天津出现时,李叔同已当上了工业学堂的教员,但没有资料表明,他对请愿代表和学生们的这些活动有何反应。或许是不赞成请愿的斗争方式吧!
立宪派在天津的一系列活动是失败了。而作为辛亥革命发端的武昌起义的枪声,激发和坚定了天津革命党人的热情和信念。尽管后来辛亥革命的果实落入了袁世凯之手,光复天津的愿望也没能实现,但当时的天津革命党人,在响应武昌起义的过程中,有过可歌可泣的英雄行为。在这批革命党人的英雄们中间,有两个人物,与李叔同有些间接关连。两人都是同盟会会员。
一位是极力推崇春柳社的乇熙普(1881或1882-1911年)。王又名宗成,字钟声,浙江绍兴人。前面谈到过,他曾在匕海建立了话剧团体"春阳社",以戏剧为武器宣传革命思想。可以说,他推进了由李叔同、曾孝谷开创的中国话剧运动的肇始期。王熙普不只在上海,也在天津下天仙戏院(今人民剧场场址)和南市同乐茶园,演出过曾孝谷改编的《黑奴吁天录》等剧目,以其内容的切合时弊和形式的新颖,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王熙普也因此而在津门名声大振,引人瞩目。上海光复后,王曾一度担任过沪军都督陈英士手下的参谋。11月问再次来到天津,住在奥租界李叔同家附近,他的连襟汪笑侬家里,秘密召集戏剧界同行和故旧,准备举事。不料有一次在汪家与人谈话时,被在座的一个陌生人听出_厂他的用意。此人正是袁世凯的次子袁克文。结果,王熙普被捕,当场搜出了都督的印信和文件,无法掩饰其身份和来意。经过审讯,王被判处死刑。在刑场上,王大义凛然,神色自若,高呼:"驱除鞑虏,光复大汉!"
另一位是李叔同就学过的南洋公学教员白雅雨(1868-1912),名毓岜,字铣玉,以号行世,江苏南通人,时在天津法政学校任教,李大钊的老师。白雅雨为了响应南军,在北方发动武装起义,风尘仆仆于京、津、垣、滦各地。最后,由于滦州兵谏失败,被清通永镇总兵王怀庆倒挂树上残酷杀害。
王熙普和白雅雨,在津门革命党人中,是风云一时的人物。他俩的牺牲,是当时震动津门的两大事件。从李叔同先前与他们有那种关联来说,在革命高潮中,他与他们似乎应该有些交往,在他们牺牲之后,好像也会有些反应,但现在没有资料证明,李叔同当时的具体表现。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李叔同对此表示了热烈的欢呼。他写下《满江红》一阕:《民国肇造志感》。--
皎皎昆仑,山顶月、有人长啸。看囊底、宝刀如雪,恩仇多少。双手裂开鼷鼠胆,寸金铸出民权脑。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
荆轲墓,咸阳道;聂政死,尸骸暴。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魂魄化成精卫鸟,血花溅作红心草。看从今,一担好河山,英雄造。
《满江红》一词,既是对民国肇造者的歌颂,也是作者在辛亥时期热情和抱负的写照。下半阕中连用荆轲刺秦王、聂政刺韩王的历史典故和"精卫填海"的神话传说,迸一步写出了作者彼时彼地思想情绪的或一方面。
但李叔同对辛亥革命和建立民国的支持,好像仅止于填写《满江红》词一类言论上的欢呼,其他方面,并没有实际行为。(虽说也有下面将要提到的,参预《太平洋报》编辑工作的事,但为时极短。)这是什么原因呢?
李叔同在留学日本的头一二年中,参加了一些配合反清种族革命和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活动,比如发起成立春柳社,组织演出《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等等。但他与革命党人的关系,并不是那样密叨的。当时孙中山、章太炎等都在日本,而当时的日本又是中国革命党人海外活动的中心,但李叔同与他们并没有多少交往。他的精力,主要放在学习绘画和音乐上面。那个时候,上海则是国内反清革命的中心之一。李叔同学成归国后,也没在上海住下,而是到了天津。从其自国外归来,到再度离津南下,在将近一年的时间中,天津也在经历着革命风暴的洗礼,但李叔同这一时期的活动范围,仅仅局限于课堂教授和在洋书房中会会朋友而已。在革命风暴掀起的当儿,他何以会有这种生存形态呢?
这种生存形态和行动路线,固然与他的年龄和性格有关。回国这年,他32岁,已过了血气方刚的年头;他又是一个沉默寡言、不善于外在活动的人。但主要的,是他的个人情绪状态在起作用。他现在有了一南一北两个家,不能不考虑如何维持这种两难局面的问题。
由于正侧、嫡庶之问通常会有的那层隔阂,加上六年前在母亲丧礼问题上留下的隐痛,李叔同早就想脱离"桐达李家"这个大家庭。当年东渡扶桑,正是其行动之一。但这里毕竟还有自己的结发妻子,还有自己的骨血,回国了,不能不回来肴看。然而,现在上海还有一个人在盼望着他。春节该是家人团聚的节日,但据李端回忆,他父亲从没和家人一起过过年。不必说是留学在外那些年头了,便是回国后的第一个(1912年)春节,他也去了上海。他不能让那位日籍夫人,一个人在举目无亲中度岁。这些,是当时牵制李叔同情绪的不能忽视的方面。再有,或许也是牵制其思想情绪和行为方向的一个更加主要的方面。即:辛亥革命前后,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各大钱庄票号借机宣布"破产",侵吞客户存银。李叔同家的百万家资,倏忽间荡然无存。用当时目睹者袁希濂的话来说:李家的资财,。'倒于义善源票号五十余万元,再倒于源丰润票号亦数十万元,几至破产。"面对这种无法料及的局面,李叔同便是在真心地欢呼着革命的到来,也不能不首先去考虑个人和家庭今后的生计问题;这种考虑,不会不影响到他在政治运动中的情绪形态和行为方式。作为一个过惯了锦衣玉食豪华气派生活的甯家公子哥儿来说,时局的变化,使他从天上掉到了地下;在如此之大的变化面前,期望他能不虑及今后的生计而到革命中去赴汤蹈火义无反顾,这种要求是不实际的。况且,李今后所要维持的,还是两处家庭的生计哩。老家的破产下滑,原先任教的学校又被迫关闭,加上上海还有他牵挂的人,李叔同终于在1912年春节前夕离开了故土。这一走,直到他在泉州圆寂,整整三十年中间,再也没有回来过。
2.入盟《太平洋报》
1912年初,李叔同由天津来到上海。过完春节,应杨白民的邀请,就职城东女校,教授文学和音乐。
杨白民(1872-1924),清季秀才,沪南枫泾镇人,名士照,以字行世。早年留学Ff本,专攻女子教育。归国后,在上海南市王家码头竹行弄白家院内创办了城东女学。黄炎培、萧退蔺、刘季平、包天笑、雷继兴、吕秋逸等社会名流,都曾执教该校。学校备有宿舍,江浙一带如松江、苏州、无锡、嘉兴等地均有女生来校就读。这所学校除以重节俭尚勤苦闻名于江南,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学生不限年龄、不论学历,凡有志向学者,都可以报名入学。最有趣的是,黄炎培当该校教员,他的夫人王幺思,因了少年失学,也在校中学习。在称呼上,使学生们很是难叫。黄炎培是老师,就得称王钆思为黄师母,可她又是大家的同学呢。更传为美谈的是,黄的两个女儿还与母亲在一个班级,都受小说家包天笑的教导。
李叔同与黄炎培是南洋公学的同学。南洋散学后,黄阏。苏报案"的余波,1903年冬亡命日本,结识了正在那里考察教育的杨白民,第二年春回国后即到杨主持的女校担任了教员。李叔同又因了黄炎培的关系,得识杨白民,并成莫逆。从那时起,李时常关心着这位朋友从事的教育工作。1905年秋刚到日本不久,他就给杨白民写信说,如他愿意到天津"调查学务",他"当作书绍介"。并说。彼邑学界程度,实在上海之上。去年设专门音乐研究所,生徒已逾二百,盛矣。"过了一年,他又向杨白民重提此事,并附去写给周啸麟的介绍信。对周说,如杨去天津,由于他"人地生疏,且语言不通,良多未便",拜托他陪着参观,照拂一切。从这种细心关照中,透露出李叔同对朋友的赤诚。1907年,杨再次赴日考察,与李叔同在东京"欢聚浃旬",欣喜跃如。1910年,李叔同以清末著名诗人范伯子(江苏通州人,1904年卒于上海)的诗为联句:"独念海之大,愿随天与行"。书赠杨白民;1911年,又以"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为联句,再次书赠,对杨的倾仰追慕,漾溢于纸墨之间。而李叔同的这次离津来沪,在杨白民来说,既可契友相聚,又能为城东女校增加一份师资力量,正是求之不得的事。
就在任教城东女校的同时,李叔同又应叶楚伧、柳亚子、朱少屏等约请,人盟《太平洋报》社。
当李叔同离津南来之际,京津一带还在袁世凯的控制中。相比之下,南方尤其二海的局面很是不同。革命军在武昌城站住脚跟,极大地鼓舞了南方的革命党人。他们纷纷组织起义,夺取了各地的权力。在上海,由陈其美(英士)统领的起义军,占领了吴淞兵工厂和外国租界北面的中国城。这一胜利,推动了江浙两省的革命形势,革命军很快攻克了南京。至此,长江脚南各省普遍建起了共和政体。孙中山于l911年12月25日由国外抵达上海,一个星期之后,宣布丁中华民国的诞生。形势是振奋人心的,但革命任务依然艰巨,北方还没有光复,大半个中国仍在封建统治之下;而袁世凯等一批军阀,依恃手中的兵权和利用革命党人内部的妥协倾向,正在讨价还价,逼迫南方革命势力交出权力。这样,革命党人除了需要不断发展和加强军事力量,还应有舆论宣传的配合。
从历史上看,上海一地,由于接受西方影响较早,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就是中国报业的中心。在辛亥革命前一二年,革命党人在这里主办的报纸已不下十家。陈其美作为上海光复后的最高军事长官(沪军都督),是很懂得舆论宣传之重要的。因此,除了发挥已有报刊的作用,他决定办一份报纸,名为《太平洋报》。这份报纸的主要组成成员,都是当时著名的革命党人:社长姚雨平,广东梅县人,时任粤军北伐军总司令;总主笔叶楚伧,江苏吴县人,时任姚雨平军中参谋,由于北伐一时不能进行,姚叶二人正滞留沪上;总经理朱少屏,上海人,时任沪军都督府总务科长、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秘书,参与组织南社,与李叔同南洋公学同学;顾问陈陶遗,江苏金山人,时任南京临时参议院副院长;主编(在该报分管某一编辑业务者,均称之为主编)之一柳亚子,江苏吴江人,南社盟主,时任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秘书;其他主编还有胡朴安、胡寄尘、姚鹈雏等,都是南社中的著名文人。诗僧苏曼殊,也列名主编之一,不过他总在国内国外到处漫游,并未参预多少实际工作。他对《太平洋报》的唯一贡献,恐怕就是提供了一篇使他蜚声文坛的著名小说《断鸿零雁记》了。
李叔同被邀担任《太平洋报》的主编之一,负责编辑副刊《太平洋画报》,和整个报纸版面的美工、广告设计工作。苏曼殊的小说《断鸿零雁记》,即由李叔同刊发于《太平洋画报》。小说连载时,李叔同请陈师曾作插图,陈署名"朽道人",因而被诮为"僧道合作"。其实,当时苏曼殊早已返衣初服,不当以僧名称之,但不料此谶终属诸李叔同名下(数年后,李却出家为僧了)。
陈师曾(187昏_1923),近代著名画家,名衡恪,号槐堂,以字行世。江西义宁(今修水)人。其祖父陈宝箴、父亲陈三立,均系清末著名维新派人物;其弟陈寅恪,为现代国学大师。陈师曾在绘画上的主要贡献,在于振衰去弊,使清代已至末路的山水画得以复兴。他所著的《绘画史》一书,在美术界有广泛影响。
在李叔同任职《太平洋报》不久--l912年5月间,陈师曾由北京南下上海,《太平洋报》特意作了报道,并刊出陈师曾大幅半身照片,外框裁为椭圆形,题日《朽道人像》:还报道了李叔同、柳亚子创办的文美会欢迎陈师曾的消息。在陈师曾来沪前后的两个月中,李叔同除请陈为苏曼殊小说作插图,还在《太平洋报》上接连发表了陈的十多幅作品,每幅放在版面中央,占的篇幅又大。李叔同等如此有意宣传陈氏及其画作,扩大了陈在全国美术界的影响①。后来成为漫画家的丰子恺,在《我的漫画》一文中,就这样回忆说:"我小时候,《太平洋画报》上发表陈师曾的小幅简笔画《落日放船好》、《独树老夫家》等,寥寥数笔,余趣无穷,给我很深的影响。"以此,丰子恺曾尊称陈师曾为国家近代漫画的鼻祖。李叔同和陈师曾之问,可以说是赞赏与信任有加。
①参阅陈星著《芳草碧连天--弘一大师传》,河北人民出版社l995年12月第l版。
李在出家前夕,将其平生所作画幅,全部送了北京美专,就因了陈在那里任教的缘故。可惜没过几年,陈即去世,
致使李叔同的作品没能保存下来。李还曾经将一包篆刻作品交予杭州西泠印社,封藏在石壁之中。长期以来,人们都一直以为这包篆刻都是李本人的作品。但近年有研究者说:"岂知后来有人把石壁中作品取出一肴,只见包中篆刻大部分是陈师曾的作品。"由此亦可见,"李叔同对陈师曾实在是很喜爱的。"①
李叔同在《太平洋画报》刊发苏曼殊的《断鸿零雁记》,又请陈师曾为之插图。这当然是对苏的一种重视。但作为《太平洋报》的同仁,又刊发了他的小说,苏曼殊却与李叔同并无多少来往。苏对李,还有些微词。他在《燕影剧谈》一文中说:
......前数年东京留学者创春柳社,以提倡新剧自命,曾演《黑奴吁天录》、《茶花女遗事》、《新蝶梦》、《血蓑衣》、《生相怜》诸剧,都属幼稚,无甚可观,兼时作粗劣语句,盖多浮躁少年羼入耳。
从行文看,苏曼殊在东京是看过李叔同们的演出的。与当时日本戏剧界的评价相比,苏曼殊于李叔同对中国话剧运动的开创性贡献估计不足,所悬的标准太高,因而有些求全苛责了。有论者说,苏曼殊的《断鸿零雁记》,是经李叔同润色后在《太平洋画报》刊出的。但柳亚子以为,"此语谬甚"。他在《怀弘一上人》中说:"曼殊译拜论诗,乞余杭师弟商榷,尚近事实。
①参阅陈星著《芳草碧连天--弘一大师传》,河北人民出版社l995年12月第l版。
若《断鸿零雁记》,则何关弘一哉!"柳与苏、与李都是朋友,又同在《太平洋报》共过事,他的话是可信的。李叔同虽有家室在沪,报社中也多同气相求的文人,
但他喜欢离群索居,独处一隅。除了去城东女校教教课,其余时间,就一个人呆在报馆三楼的一间小房子里,睡觉看书编稿子,都在那里面。吃饭下楼之外,很少见到他的影子。他的房门多数时候是关着的,偶尔虚掩着而有人经过,只见他总是伏在案上,运笔如飞地在写着什么,画着什么。当时报馆里的一班编辑,有如十来年前的李叔同,不脱东林复社公子哥儿的习气。在编完稿子以后,多向歌场酒肆征逐,或使酒骂座,或题诗品妓。便是苏曼殊之流,有时穿着袈裟,也厕身其间,酒肉厮混。而此时的李叔同,或许早已将色相看空了的缘故吧,不再混入此等行列。李叔同设计的报头、版面、栏花、广告、图案等等,以其新颖独特的风格,开创了中国近代报刊美工的新气象。不只引起了时人的注目,也成为日后专家们研究的一个题目。曾与李叔同共事《太平洋报》的职工孤芳,在一篇题为《忆弘一大师》①的文章中追忆说:"他关于广告的设计,很有研究。在那时候中国报纸的广告,除了文字之外,没有图案的,只有《太平洋报》的广告有文字,有图案,都是法师一人所经营的。②而且他设计的广告,文字和图案,都很简单明显,很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但是他没有一点市侩气。
①孤芳:(忆弘一大师》,<弘一大师永怀录)。上海大雅书店1943年4月版。
②方汉奇:《中国广告艺术的开刨者》,《中国近代报刊史》,山瞪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这是法师平日读书养气功夫很深的缘故。"我国著名报刊史专家方汉奇先生,在其《中国近代报刊史》中,称扬李叔同为"中国广告艺术的开创者"。他说:"这个报纸由著名画家李叔同(弘一法师)担任广告设计,代客户进行美术加工,所刊广告有较高的艺术性,很可吸引读者,为其他报纸所不及。"
著名美术家毕克官先生,更对李叔同设计的广告,从艺术风格上,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概括为以下五大特色①②:
一,简单明了,注重效果。运用比较粗壮的线条和黑白相衬效果,使之醒目。
二,绘画性强。乍一看,李叔同的设计,有一种清新之感。他的设计,不是描出和涂出的,更不是靠绘图工具描出的那种无生命的线和几何形。他不用刻板的点和线,而是讲究笔趣墨趣的生动性。
三,注意生动性和趣味性。李叔同的设计,有些地方借用了漫画的表现手法,因而能够收到吸引人的效果。
四,浓重的书法和石刻气息。这与他书法家和金石家的气质和特长有关。
五,民族气息。这既得力于他深厚的民族文化修养,又与他能将外洋的东西加以消化有关。
李叔同在东京钻研话剧期间,精读过英文版的《莎士比亚全集》。他于这位戏剧大师,有如对待乐圣贝多芬,一样地情有独钟,钦慕备至。
到他编辑《太平洋画报》的时候,曾以隶书笔意,
①②毕克官:《近代美术的先驱者李叔同》,《美术研究》1984年第4期。参阅林子青著《弘一大师年谱》,弘化苑己亥年重印本。
书写"沙翁墓志"四字。墓志原文古穆奥衍难以卒解,李叔同以近代英文译出。(如果转译成汉文,大意是:"好朋友!看上帝的面上,请勿来掘这里的骨灰。祝福保护这些墓石的人。咒诅搬移我骨
的人。")虽是汉英两种文字,但上下左右配合和谐,成一醒目完整的画面结构。这一作品与苏曼殊为叶楚伧所作《汾陡吊梦图》,同时在《太平洋画报》上登出,得
到报社内外的赞誉,一时称为"双绝"。
李叔同在其主编的《太平洋画报》上,也刊发过自己的部分诗词作品。如七律《咏菊》:
姹紫嫣红不耐霜,繁华一霎过韶光。
生来未藉东风力,老去能添晚节香。
风里柔条频损绿,花中正色自含黄。
莫言冷淡无知己,曾有渊明为举觞。
如七绝句首《题丁慕琴绘黛玉葬花图》
收拾残红意自勤,携锄替筑百花坟。
玉钩斜畔隋家冢,一样千秋冷夕曛。
飘零何事怨春归,九十韶光花自飞。
寄语芳魂莫惆怅,美人香草好相依。
再如词一阕《南南曲·赠黄二南君》
在昔佛菩萨,趺坐赴莲池。
始则拈花笑,继则南南而有辞。
南南梵呗不可辨,分身应化天人师。
或现比丘、或现沙弥、或现优婆塞、或现优婆夷、或现丈夫女子宰官诸像为说法,一一随意随化皆天机。以之度众生,非结贪嗔痴。色相声音空不染,法语南南尽皈依。春江花月媚,舞台装演奇。偶遇南南君,南南是也非?听南南,南南咏昌霓;见南南,舞折枝,南南不知之,我佛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生来未藉东风力,老去能添晚节香",。寄语芳魂莫惆怅,美人香草好相依"等诗句,坦露出李叔同彼时彼地甘于淡}白寂寞,却又自命清高的心理心态。是李叔同其人,在时代风云中所特有的某种孤独感的反映。黄二南,即黄二难,系李叔同东京美术学校同学,曾参加春柳社公演《黑奴吁天录》。李叔同由他的名字联想、衍化成《南南曲》,虽有戏谑玩笑的成份,但全曲以佛语佛境作串连,却也透露了作者彼时彼地思想情绪的或一走向。甚至可以说,这是兆示其五六年之后,迈向佛门的最初几声"南南"。
3.南社雅事
《太平洋报》的组成成员,大都为同盟会会员,还都是文学社团南社的社员,原先不是的,不久也都加入了。李叔同就是在兼职《太平洋报》时入社的。这个时候的柳亚子,是以《太平洋报》主编之一和南社负责人而一身二任的。因此说,《太平洋报》既是革命党人的舆论中心,也是南社的大本营。
南社(19091922)的发起人为柳亚子、高天梅和陈去病①。"它的宗旨是反抗满清,它的名字叫南社,就是反对北廷的标识。" 这个文学社团,从l909年11月间,由少数文学青年在苏州虎丘张公祠初次集会成立.
①陈去病(1874一l933),原名庆林,字巢南、病倩等多种。江苏吴江人。近代诗人.民主革命者。
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文学团体之一。在其极盛时期,社员多达千余人。南社除每年在上海举行春秋两季定期集会,还在北京、杭州等地办过几次临时雅集。它的社刊为《南社丛刻》,每半年编印一次:从1910年创刊到南社结束,十四年问共出版了二十四册诗文小说集。作为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个革命团体,"南社被认为是孙中山所缔造和领导的革命党派大联盟--中国同盟会的一支文学部队"。①其多数成员,都是同盟会会员,它的成长与发展,它的前行步调,和中国同盟会的奋斗目标大体一致。这也是可以从《太平洋报》成员情况及其与南社的关系中看出来的。
在辛亥革命爆发和建立民国之前,南社的多数成员,以他们的实践革命活动和诗文作品,为传播种族革命的观念和情绪,制造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舆论,确实是热情高涨,不遗余力的。其中有些人,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12年1月1日,以孙中山为首的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有五位南社社员被任命为内政、教育、实业、交通、司法等部的次长,一人当选为参议院副议长,三人被任命为总统府秘书。②至于在省一级新政权中任职的南社社员就更多了。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南社成员,在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新中国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但几乎与此同时,南社的危机,也逐渐暴露出来。起初是文学观念上的差异,导致内部纷争(如柳亚子宗唐
①参见柳无忌《苏曼殊传),生括·读书·新知三联书店,l992年3月北京版。
②五位次长是:内政部居正,教育部景耀月,实业部马君武,交通部于右任,司法部吕志伊。参议院副议长陈陶遗。三位总统府秘书是:朱少屏.柳亚子、雷昭性。
诗与朱鸳雏①宗宋诗的分歧,结果朱与另一成员成舍我②被逐出南社);后来是由于师承系统的不同产生了成员问的隔阂(如章太炎的弟子黄侃,听不得一句于乃师不恭的话,结果与柳亚子等人时有龃龉);再后来是由于分工上意见不一而领导班子分裂。(柳亚子因高天梅等人争权愤而退出南社,致使社团工作瘫痪。在姚石子③等多次恳请后,柳才复回南社。)政治形势的变化,部分革命党人的畏缩退却,在南社中也有所反映。南京临时政府一成立,遇到的头等问题,是由革命军北伐,还是采取南北和议的方式以光复全国,结果是以革命派妥协、袁世凯上台告终。这对南社中那些主要从事政治活动的革命党人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从此意志消沉,一蹶不振。敏感而脆弱的文人们,更充满了悲观失望的情绪。这预示着,一个曾经兴盛热烈的文学社团,呈现出了滑坡衰退的迹象。李叔同正是在这个时候列名于南社的,他在其中也不可能会有更多的作为。从南社历史资料(柳亚子的《南社纪略》)上看,李叔同加入南社,确切的时间为l912年3月13日。
①朱鸳雏(1894--1921),苏州奠里山人.南社社员,患肺病而死。
②成舍我(18987),湖南湘乡人,南社社员。后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编辑《世界晚报),发表张恨水的《春明外史》。历编数报,在报界甚有影响。
③姚石子(1891-l945),名光,号复庐,江苏金山人,曾继柳亚子之后为南社主持人。晚年学佛,藏书甚丰。建国后,其子悉数捐献上海文物保管会,撰有'复庐聚书献书记)。
是在《太平洋报》当编辑之后。
这天,南社假上海愚园举行第六次雅集,到会社员共四十位。李叔同以及和他一起在东京演过话剧的曾孝谷,是首次参加集会。雅集的顺序是:愚园茶话,民影拍照,杏花楼晚宴而散。会后,李叔同为《南社通讯录》题签,并设计图案,既古色古香,又悦目夺人,一改过去简单呆板的程式。
1912年10月间,南社举行第七次雅集,李叔同已去杭州没有参加。此后几次--八至十二次,例行雅集,他也未能到会。1915年5月间,南社在上海举行的第十二次雅集,李叔同虽然没有列会,但参加了紧跟着在杭州举行的临时雅集。在南社诸多定期(春秋各一次)和临时雅集中,这次杭州临时雅集,在起因、时间和活动内容上,都与以往有些不同。
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终以l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2月14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登上总统宝座而流产夭折。袁世凯却并不就此放松了对革命党人的围剿。就在篡夺总统职务不久,他察觉到革命党方面的代表人物(也是南社主要社员)、时任农林总长的宋教骤然崛起,威胁着他正在建立中的独裁统治,便指使其爪牙赵秉钧安排杀手,于1913年3月20日,将宋在上海火车站刺死。这一暴行,引起革命党人的极大愤慨,成为以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维护共和民主体制为中心的,历史上称之为"二次革命"的导火线。但"二次革命",又终因革命党人的力量薄弱和思想不一、行动迟缓,不到两个月就失败了。革命力量遭受了这一挫折,袁世凯更加剧了残民盗国的手段。到1915年上半年,其帝制野心暴露无遗。正在这个时候,日本帝国主义以承认其密谋中的帝制为诱饵,胁迫袁世凯接受伤权辱国的二十一条。5月9日,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这天,正足南社在上海愚园举行第十二次定期雅集之日。会上,南社的士子们,面对国家外交日非的严峻形势,无不痛心疾首,悲愤万分,却又深恨书生之百无一用。柳亚子在赴愚园社集的车上,口占二首。其一日:"驱车林薄认朝暾,草草重来已隔春。至竟何关家国事,羞教人说是涛人。"在雅集会上将诗诵出,士子们为之悲痛落泪。大概是为了排遣积郁深忧吧,愚园雅集过后,柳亚子、高吹万①、姚石子等携带夫人前往杭州游玩散心,故作放达。
杭州原有一批南社社友,如:丁氏白、丁不识、展庵兄弟(世居杭州头发巷,海内所称"八千卷楼"藏书家,便是他们丁家),陈氏虑尊、越流兄弟,以及王海帆、林秋叶、陈樨兰、程光甫、王清夫、王激石、沈半辜等。李叔同此时已在杭州任教,既有这么多社友前来相聚,自当参预有关活动。
柳亚子等这次在杭卅玩了二十多天,游遍了武林的山山水水,寻访了诸多古迹胜地,召集当地社友,在西泠印社举行了一次南社临时雅集。恰好能演冯小青影事的名伶冯春航也在这里演出,并在西湖孤山与柳亚子、李叔同等邂逅相逢。柳对冯春航又一向倾慕备至,西湖巧遇,就为雅集增添了一项新的内容:在孤山冯小青墓畔,为冯春航勒石纪念。冯小青为明末杭州人冯生的侍姬,能诗善音律,由于为大妇所不容,被置之孤山别业,不久夭折,年仅十八,埋骨西湖孤山。七言绝句:"冷雨幽窗不可
①高吹万(1879--1966),名燮,江苏金山人,为姚石子舅父,南社耆宿。所著《武林新游草》.李叔同为之题签。小青所作。
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相传为冯 名伶冯春航(1885-1942),江苏吴县人,艺名小子和,以别于京剧青衫常子和,其演技,在清末民初的剧坛上,却非后者所能追及相比。除青衫外,冯春航兼习花旦,《血泪碑》、《花钿错》、《冯小青》、《杜十娘》、《卖油郎》等剧目,是他的拿手好戏。其所演《血泪碑》一剧,尤得柳亚子等人赞许,以为"在悲剧中首屈一指,纵使铁石心肠,恐亦不能无感。"l909年,南社在虎丘召开成立大会,冯春航正在苏州演出,柳亚子等天天喝醉了老酒,到剧场为他喝彩叫好。柳在《民声日报》编副刊,开辟一个名为"上天下地"的栏目,专门作为吹捧冯春航的地盘。有人写了两句诗:"独有吴江柳亚子,上天下地说冯郎",讽刺挖苦柳的偏激失态。不单柳亚子,南社中吹捧冯春航的大有人在,如陈巢南、俞剑华、姚石子、庞树梧、林百举、沈道非等等。他们天天在报纸上鼓噪喧腾,几乎用绝了赞美的词语。社会上将他们称之为"冯党",说南社专捧戏子,还说柳与冯如何如何。可见他们确实是有些过分了。
冯春航虽然也是南社中人,但柳亚子等为其大造舆论的做法,并非他的本意。冯自身的为人作派,在戏剧界的印象是不错的。除了演艺精湛,由于他虚心好学,在诗词书画方面也有些功夫,所作绝句感情真挚,清新可喜。他对冯小青其人其事,不只在舞台上反复表演,还在诗词中寄情寄慨,充满了深切的同情。
这天,李叔同、柳亚子、高吹万、姚石子等一行,在西湖孤山放鹤亭下,遇上了冯春航。冯与南社中另一些社友马汤楹、陈越流、丁不识、丁展庵等,正在冯小青墓前吟诗凭吊。只见冯春航口占一首:"小青遗迹尽徘徊,若梦浮生剧可哀。千古湖山一荒冢,曾移明月二分来。"(《过小青墓口占》)吟后题名于墓碑之上。马汤楹即事即景,以诗纪实:"伶官从古慕榛苓,西去明湖吊小青,生倘同时双艳质,不教避面尹和邢。"(《冯春航题名小青墓》)既与李叔同、柳亚子等相遇,冯春航希望将此因缘勒石记载,以示后人。
过了几天,柳亚子作《明女士广陵冯小青墓》散记一篇。其辞云:"冯郎春航,能歌小青影事者。顷来湖上,泛棹孤山,抚冢低徊,题名而去。既与余邂逅,属为点染,以视后人;用缀数言,勒诸墓侧。世之贤者,傥亦有感于斯。"柳记和同游诸予(共二十多人)之名,由李叔同以北魏笔法分别书写勒成二碑,矗立于冯小青墓两侧。这可视为南社一班文人,在辛亥革命遭受挫折之后,排遣郁愤的一种扭曲的反应方式。也可视为李叔同以往曾有过的,为优伶捧场之好的一缕余波。除书面著作外,这两块矗立于西湖孤山的碑记,乃是南社留下的极少数外观之形物。可惜,如今也已不再存在了。
1916年9月24日,南社在上海举行第十五次雅集。李叔同恰好休假沪上,便和学生吴梦非一起与会。会上决定重行编印社员通讯录。这本也由李叔同负责装帧设计的通讯录,格式与前三本又完全不同。原来都是洋式装订,这次改成了蓝色封面黑题签的中式装订。题签由李叔同手书:"重订南社姓氏录",署名"黄昏老人"。翻过来的一面,也是李叔同手笔,署名"息霜",仿魏碑体。这是李叔同最后一次参加南社雅集和有关活动。
作为南社的一员,李叔同自1912年3月人社到l918年8月披剃出家,六年半时间中,除上述三次集会--两次正式雅集、一次临时雅集,再没有参加过其他活动。社内有一年两期的诗文集《南社丛刻》编辑出版,他也只在1912年10月出版的第六集上,提供了一篇文章,还是五六年前发表过的旧作《<音乐小杂志>序》。可能是刚刚入社,也可能是有意推却的缘故吧!①这就可以看出,李叔同虽然加人了南社,但与这个社团的关系并不足很密切的。这,除了他人社不久就离开了该社的活动中心上海,也与他觉察到了住内的矛盾纠葛不愿卷入有关吧!
辛亥革命后,与南社并驾齐驱堪称兄弟组织的,有一个名为"国学商兑会"的社团。在十五个发起人中,只有两人不是南社社员。李叔同与柳亚子、高吹万、高天梅、叶楚伧、姚石子、胡朴安、姚鸩雏等其他十三人,都是南社社友,一百多名会员,也都是南社的旧班底。它编辑出版过十八集《国学丛选》,所收诗文作品,往往与《南社丛刻》重复。因此可以说,"国学商兑会"实际上是南社的一个分支。南社盟主柳亚子是江苏吴江人,人称柳编辑的《南社丛刻》为吴江派的刊物:"国学商兑会"的主持人高吹万、姚石子舅甥虽是江苏金山人,会址却设在松江张堰镇东市,
①1923年编辑出版的第二十二集《南社丛刻》,选人李叔同诗二首:《贻'王海帆》、《题陈师曾赠荷花小幅》,但那时他已遁人空门整整五年.这次编选与其无关。新南社成员郑逸梅(人称。补白大王1)编有《南社诗选》,选人李叔同诗二首:《春游》、《贻王海帆先生》,但已是1980年的事了。另,1914年,李叔同在杭卅l组织"乐石社',其成员中有不少足南社社友,南社中坚姚鹩雏更作《乐石社记》并刊于第十八集《南社丛刻>。但很难说,李组织此社,与南社有什幺必然的联系。
因此人称其编辑的《国学丛选》为松江派刊物。
李叔同与柳亚子、高吹万等创办"国学商兑会",原意是想借此筹建一个图书馆,以收藏古今书籍,刊刻世间孤本,保存国粹。但除了编印"丛
选",其他意愿没有成为事实。①--有关李叔同在南社的这些活动,本属后话,这里是集中提前叙出。现在还是回到1912年初,李叔同离津来沪后的活动上来。
在兼职丰编《太平洋画报》期间,李叔同与同人们组织过一个艺术小团体"文美会",成员都是报社中人,会址也附设在报社里面。李独自编过一册《文美杂志》,所刊作品,系会员们的书画及印章拓本。纸张大小一律,装订极为精美,但只是手稿,供会员们开会时传阅欣赏,并未正式印行。
李叔同这次来沪,任教城东女校,兼职《太平洋报》,一方面是想有个固定的收入和安定的环境;另4方面,也是想从此能在事业上有所进展,但时局的动荡变幻,没能使他如愿以偿。到这年(1912)8月间,由于孙中山所领导的民主革命遇到挫折,加上经费没有保障,创刊才半年的《太平洋报》终因负债而闭馆。
这时的李叔同,尽管还可在城东女校继续任教,但那毕竟是一所社会办学性质的学校,经济上不可能富裕,教员的薪俸不多。这样,李叔同不得不首先考虑到今后的生计问题。天津老家已经破产,不能依靠了。况且,那里还有妻儿三口需要维持。 ......在上海呆下去,固然可与日籍夫人常相厮守,然而,生活费用的来源是令人忧虑的。......
陶渊明有《咏贫土》诗七首,都是以写古代贤人安
①参见郑逸梅《南社丛谈》,《郑逸梅选集》第1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版。
于贫贱的事,抒发自己不慕荣利的心境。第一首云: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暖暖虚中灭,何时见余晖。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
归。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历来文学史家都认为,这两句诗,是在暗喻嘲讽改朝换代后群臣趋附的景象。李叔同于壬子(1912年)六月,将此诗以各种字体书赠义兄许幻园,既是对许的劝勉,也是一种自勉吧。和前说《咏菊》一样(在那诗中,作者以陶渊明为黄花举觞之事自欣自慰),这一书赠之举,也表现了李叔同在改朝换代群臣趋附的情势中,甘于寂寞、安于清贫的那种心理心态。
然而,谁都明白,陶渊明之能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毕竟还没到揭不开锅的境地。万贯家财已经荡然无存的李叔同,此时此刻却遇到,一个如何获得基本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的问题。经过再三权衡,他向老友杨白民辞去了城东女校的教职,于l912年8月下旬去了杭州,准备在那里另觅一条生存之路。
随着《太平洋报》解体,随着他前去杭州,李叔同筹办的"文美会"和《文美杂志》,也自行消失了。
这是李叔同第二次来杭州。
第一次是在1902年秋天,以嘉兴府平湖县监生资格参加"补行庚子辛丑恩正并科"乡试,结果未能入第。那次,他在杭州住了约摸一个月光景,大概是忙于准备应试吧,没能细细玩过。只"到涌金门外去吃过一回茶","同时也把西湖的风景,稍为看了一下"。(《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而这次--1912年8月下旬来杭后,前后住了将近十年,直到l921年初夏移锡永嘉。近十年中间,他多方面地领略了这座古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丰富内含。
杭州系我国六大古都之一。自二千二百多年前,秦朝在天目山东部余脉,紧靠钱塘江畔的这块山青水秀之地建立县治,隋朝在凤凰山麓倚山傍水建筑州城,并开凿运河沟通南北水运和海上通道,五代吴越国和南宋赵氏王朝十四个封建帝王,以此为国都,浚湖筑堤,遍植桃柳,广建园林,宫阙殿堂遍布市肆街巷;及至元代,有如《马可·波罗游记》中所说,杭州已是当时"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城市","人处其中,自信为置身天堂"。再经明清两代的锦上添花,渐形充实,杭州以其风景秀丽而闻名中外。
这一东南名胜之地的引人注目,广招四方来客,不只是由于它的风光旖旎,还因其富于浓重的宗教气息和特出的人文景观。据历史记载,早在东晋咸和元年,中天竺(古印度的一个国家)佛教徒慧理东来杭州,在飞来峰下创建了灵隐寺。从那时起,杭州即有"佛国"之称。而且,也是道教神仙学说的渊薮之一。东晋永和二年,方士许迈在武林山修筑。思真精舍",开始道教思想的传播;许方士所作十二首论神仙的诗篇传诵一时,惹得大书法家王羲之由会稽频频来访,反复讨教。道家葛洪,随晋室南迁来杭,在韬光、宝石山等地专事炼丹术,将道家术语附会于金丹、神仙教理的结果,道教思想得以系统化、理论化,并和儒家名教纲常思想相结合,创立了以"玄"为"自然之始祖",以神仙养生为内、以儒术应世为外的,一种独特的儒道相杂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笃信佛教的吴越国三代五帝,不但对保护西湖开发西湖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如果他们听信谗言,为了垂祚千年而填湖建治,西湖早已不复存在了。)在环湖创建、扩建寺宇方面,更有显赫业绩。据《西湖游览志》记载,杭州内外及湖之间,唐代前已有三百六十寺,到吴越立国、宋室南渡,增至四百八十寺。名列西湖。四大丛林"的昭庆寺、净慈寺,以及九溪理安寺、赤山埠六通寺、上天竺法善寺、吴山宝成寺、北高峰韬光庵、月轮山开化寺、灵峰的灵峰寺、云栖的云栖寺,等等,都创建于吴越国时代:灵隐寺、中天竺崇寿院、玉泉净空院等一批寺宇,也在此时进行了扩建和改建。还建造了保饭塔、六和塔、雷峰塔和白塔,凿雕了飞来峰、烟霞洞、慈云岭等多处摩崖石刻。"一时间,山绕重湖寺绕山,红阑碧瓦点翠峦。"①而唐宋两位大诗人 一白居易和苏东坡任职杭州,由于他们的规划和开拓,不只丰富了西湖的内涵,也使那本已诱人的景观中,融进了令人遐想的诗意。
①乌鹏廷:《南宋古都杭州》,《中国历史名都》,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版。
倘若没有他俩分别筑起的白堤和苏堤,西湖或许会显得廓然单调吧!役有他俩留下的诗篇:"湖上
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白居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潆雨亦奇;欲把西湖比两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东坡),杭州的形胜也不会升华到诗的境界吧!还有,如果不是由于元代四大画家之一的黄公望,隐居西湖,作画于湖山之间,杭州形胜中的画意,后世的人们或许也不会领略得那么充分吧!宋代的杭州雕板印刷,曾居全国之冠,这又使后代的藏书家们,来此探宝搜珍流连忘返......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俗谚,言简意赅地道出了这江南二地的彤胜之美。而本世纪初叶,与瞬息万变、繁杂嚣乱的十里洋场上海比较起来,凝定静谧、香火缭绕的杭州,正是那类淡泊处世、专注于艺术的人,倾心向往的理想所在。
我们为什么要不厌其详地描绘杭州及其西湖的形胜呢?这次约请李叔同前来杭州的经亨颐先生,l932年9月,为《弘一上人手书华严集联三百》作过一篇跋文。在提到李叔同与西湖的关系时,说过这样一段常常被人忽视,而实在不该忽视的话:"上人性本淡泊,却他处厚聘,乐居杭,一半勾留是此湖;而其出家之想,亦一半是此湖也。"就勾留的那一半说,以李叔同当时的心态,除了谋求生活出路,杭州的独特景观和氛围,确实也是吸引他前来的一个原因。而其出家思想之一半与西湖的关系,也将会从我们以后的叙述中得到印证。
经亨颐(1877~1938),字子渊,号颐渊,浙江上虞人。国民党左派元老廖仲恺、何香凝的亲家。本世纪初,经与李叔同差不多时间留学日本,经学的是教育,1908年回国后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务长。l913年该校改为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以下简称浙'师),经任校长,兼省教育会会长。先后在"学堂"和浙一师任教的,有沈钧儒、沈尹默、张宗祥、鲁迅、马叙伦、夏丐尊、朱自清、姜丹书等,都是一时之英才彦俊。经主张人格教育,与提倡职业教育的黄炎培齐名当时。1921年后回到故乡,在白马湖畔创办春晖中学,以其师资力量雄厚和教育质量之高,与天津南开中学一南一北并称于世。夏丐尊、朱光潜、朱自清、刘薰宇、方光焘、丰子恺等名家,都曾在这所学校教过书。经亨颐好金石诗词,又擅丹青书法,有《经颐渊金石诗书画合集》、《爨宝子碑古诗集联》等传世。
经亨颐这次邀请李叔同来校任教,一则,两人早就相识,虽无多少交往,李的不少朋友也是经的朋友,相互间还是比较了解的。二则,更主要的是,经既长教务,决定开设图画音乐专修科,需要一位懂得西洋绘画和现代音乐的教员来主持这两门功课。在民元以前,堂堂中国,只有南京两江师范学堂(后改称南京高等师范)设有图画科,但其中的国画课只授临摹,西画课也只授临摹与静物写生。由于国内没有师资,西画课聘的是外国传教士。至音乐一门,更因没有专门机构培养而无师资来源,大多由日本教席担任。加上图画、音乐不算正式课程,不是会考科目,历来受人轻视,教员地位低下,即有几个热心者,也只能倡导一时而后继乏人。经亨颐从长远的中国艺术教育着想,决心改变这种局面。而李叔同则是最佳教员人选。他不仅是中国第一个西洋画留学生,原先又擅长国画和书法;在日本还学过西洋音乐,早就是一位作曲名家,让他来主持图画音乐专修科,是再合适不过了。
1.艺术教育家
学校9月初开学,李叔同早来了十多天。
从节令上说,这时已入初秋,杭州却依然骄阳似火,暑热未退。即在晚上,庭树静立,高楼挡风,还是闷热难耐。加上李叔同初到的几天,也许是刚刚离家的缘故,往往"竟夕寂坐",显得无聊。
过去是神交,现在已成同事的姜丹书和夏丐尊,觉察到李叔同的无聊情态,为了排遣他的寂寞,一天傍晚,陪他去西湖游览散心。其时,"晚晖落红,暮山被紫,游众星散,流萤出林。湖岸风来,轻裾致爽。"三人在湖心亭一边品茗尝菱,一边观赏着"狂言披襟,申眉高谈"的童子,"乐说旧事,庄谐杂作"。再环视周遭:"明湖如镜,莹然一碧;远峰苍苍,若隐若现",颇涉遐想。此情此景中,李叔同向两位新结识的友人,追忆起第一次来杭赶考遭受的挫折,感叹着当时与己同入秋闱的故交旧雨,如今已不知下落。--"真是'生者流离,逝者不作,坠欢莫拾,酒痕在衣'啊!刘孝标云:'魂魄一去,将同秋草。'吾生渺茫,实在可叹!"
从湖上归来,李叔同写下即景即情的《西湖夜游记》作。字里行间透露出,他此来杭州,情绪上并不是很振奋的。
李叔同是一个在事业上认真负责,做一样像一样的人。即从服饰这等生活细节上说,先前一做留学生,长袍马褂的装束一变而为西装革履。现在当了老师,又换上了一身布装:灰色粗布的袍子,黑布的马褂,布底鞋子,金丝边眼镜也换上了黑色铜丝边眼镜。虽是布衣布鞋,款式却很称身,色泽也很端洁,无穷酸苟且之相,有素朴深蕴之美。在仪表上,俨然一派为人师表者的形象。在李叔同,一个时期的服装样式,代表着他一个时期的思想与生活。
学生们对这位新来的老师有所耳闻,知道他出身富贵,留学东洋,是一位翩翩公子,来杭之前,在津沪一带早已名噪一时。按照这些传闻之词和表面印象,以为他和一些时髦人物不会有什么两样,不过是将教师一职当作招牌罢了。再说,图画、音乐课程,在学校中一直是不被重视的。李先生来了,就能改变这种状况吗?
正式上课了。李叔同先生的教学情形,却出乎学生们的意料之外。
头堂课,师生第一次见面。同学们一见这位公子哥儿出身又留过洋的李先生,竟是布衣布鞋的打扮,全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形象。这已令大家吃惊不小。而更使大家感到意外的是,同学们当然知道站在讲台上的这位图画音乐教师姓甚名学的姓名,他都叫得出来了。李先生具有这般"神奇"的表现,学生们有些不解。后来经过调查研究,才发现李先生在上头堂课之前,早已对着学籍簿,把每个座位上学生的姓名默认一遍了。
李叔同教授的两门功课,在课程表上的钟点,还是按照当时的规定,并不增多。但他要求的课外学习时间,比其他功课都要多,都要勤。早饭中饭后到上课前,下午四点以后,晚饭后到睡觉前,都是练习绘画或弹琴的时间。当时学校中学生宿舍的管理也很特别:早起后直到晚上九点钟回来睡觉,这一么长一段时间是不能进入宿舍的。除了必要的课外活动,李叔同要求学生们将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在绘画音乐的练习上。学生们感到庆幸了:他们遇上了一位从未有过的严肃认真的老师。
李叔同担任图画音乐教师后,浙一师按照他的教学设计,建造了两个专用教室。一个是开有天窗的图画教室,两边高敞的玻璃窗上挂着落地长帘,室内排列着二三十个画架,桌上摆的是从日本购进的各种石膏模型。另一个是单独建于校园之内,四面装有玻璃窗的音乐教室。里面除了两架钢琴居中,沿墙摆着五十多架风琴。这样先进齐全的教学设备,在当时国内是独一无二的。就在这两个教室中,李叔同度过了整整六年教学生涯。他先后开设了素描、油画、水彩、图案、西洋美术史、弹琴、作曲等课,还开设了写生课。为中国近代艺术教育,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实践,培养了一大批日后在美术音乐领域卓有成就的人材。
李叔同在浙一师开设的写生课,改变了我国历来临摹画帖的状况。
写生分室内写生和室外写生;室内写生又分画石膏像和模特儿,包括人体模特儿。历来采用的临摹画本的方法,只是将别人的画作重复一遍。画得再像,技术再熟练,也只能局限于默写临摹过的画面,一接触千变万化的实物实景,依然无从措手。面对实物,用目测法进行木炭写生,是训练学生构图能力和绘画基本功的最科学的方法。
在寂静而明亮的教室里,学生们一会儿手拿木炭画笔,凝视着前面案桌上的石膏模型,一会儿低下头来,在画板上精心地勾划着。李叔同在画架间踱来踱去,仔细地观察着每个学生画板上的进度。发现某个学生的构图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他就叫这位同学把座位让一让,由他来作示范表演。他坐下以后,先用炭笔测量出石膏像在画面上应处的位置,再在画稿上擦这么一笔两笔,附带着轻轻地说这么一句两旬:"格能弄嘛就好哉。"①学生已经明白原先画得有何不对,准确的画法又该是怎样的,他就站起来继续在画架间走动着,观察着,思考着,......学生们不但要从实践上,也应该从理论上,掌握石膏写生的方法,这样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需要写成一篇系统的文章。不久,他写了《石膏模型用法》一文,发表在由他主编的《白阳》杂志第一期上。
野外写生,多数是到西湖或其他风景区画风景。那个时候,人们还不知道写生是怎么回事,因此,浙一师学生到野外写生,常常遇到被干涉误解的事。虽然早有公函通报了警察厅,学生是为学业到西湖写生的,并非有其他目的,但警察们从未见过搭起三角架画画的,以为这些人是在私自测绘地形地貌画地图,这是不能允许的。有一次,李鸿梁和张联辉两位学生,在运司河下写生。一会儿来了个警察,先问张联辉:"你是哪里人?"张说是"东阳人。"警察立即现出惊奇的脸色说:。你为什么到中国来私自测绘地图?最好请你同我到局里去走一趟。"这位警察的警惕性很高,也很可嘉,可是他把浙江金华地区的东阳人,听成了"东洋人","东洋人"跑到中国来私绘地图,这还了得?李鸿梁知道警察听岔了,急忙解释,并告诉他:。我们是浙一师的学生,出来写生的。学校早有公函通报了警察厅。你们怎么还不知道?"那警察不懂什么叫写生,给他反复解释,仍坚持要张李二人到局里去走一趟。后来,幸而来了另一个警察,总算知识比较高一点,知道是怎么回事,同原先的警察
①江浙话,意思是:"这样画就像样了。"李叔同前些年在上海,学会了当地方言。
说:"他们是学校里出来画风景的。"才算了事。还有一次,李鸿梁一个人到苏州去写生。一下火车,就被警察检查上了。他们从没见过像牙膏这种装在铅管里的油画颜料,觉得奇怪,很可疑。李鸿梁给挤了一点出来,并再三解释是什么东西,他是于什么来的,警察们还是不信,非让他把颜料从铅管里统统挤出来不可。事情直闹到站长室,才解释了清楚。可是李鸿梁的写生也无法进行了。由此可见,写生课在民国初年,确实还是一种闻所未闻的新鲜事儿。李叔同在浙一师首开写生课的意义,亦可见一斑。
为了便于写生,在李叔同的倡议下,学校给学生们定造了两条西湖划子。船落成的那天,李叔同、夏丐尊和学生们在湖上举行聚餐欢庆。或许是为了学生们从此有专船可供写生而太兴奋的缘故吧,夏丐尊先生下船时立脚不稳,跌人了水中。他是下半身先扑下水的。李叔同慌忙中倒是抓住了他的一只脚,但他的身体本来就笨重,加上正是冬天,穿着皮袍,一浸水更重了,哪里还拖得动他!船身又太小,大家不便动作,只好叫喊着先让李叔同放了手,大家才把夏先生拉了上来。夏先生全身湿透了不说,还丢了一只金表。这也是当年李叔同在浙一师提倡野外写生的一段插曲吧。
经过一年多的基本训练,及至1914年深秋,学生们已初步掌握了绘画的一般技能。按照教学进度,李叔同接着安排了人体写生课。这在当时的中国,更是破天荒的事。根据上过李叔同这门课的学生李鸿梁、丰子恺等人的传记资料和留下的一帧课堂现场照片,我们对彼时彼地的情景还能略窥其仿佛。
人体写生课的头几天,李叔同对学生们说:
"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你们已有了面对实物进行素描写生的初步技能,但这还远远不够。绘写人物形象,是绘画内容中的基本部分,也是绘画艺术的基本技能,我们必须学会如何画人物。当然,临摹人物画也是一种途径,但和其他临摹方法一样,并不是根本的途径。为了掌握人物画的基本画法,从现在起,我们开始学画人物写生。"
李叔同发现学生们有些不解,接着又说:
"所谓人物写生,就是对着真人写生作画。希望大家有个准备......"
他想说得更具体一些:所谓人体写生,就是裸体写生,但终于打住了,没有继续说下去。
学生们在兴奋中不无好奇,也有些怀疑:人体写生--裸体写生,外国艺术院校倒是早就开设了这门课,李先生要搞的真人写生,究竟真到何种程度呢?能有人愿意到教室中站上半天,赤身裸体地供我们作画吗?
上人体写生课这天,学生们早早地进了绘画教室,静静地等候着。只见教室的每扇窗子,都用蓝色窗帘遮住了,给人以神秘的感觉。
一会儿,李叔同进入教室,走到级长那里低声说:"同学们都来了吧?从今天起,凡上人物写生课,都要点一下名。"级长环视了一下画架前的同学,回答说:"李先生,同学们都到齐了。"
"很好!很好!"李叔同边说边向讲台走去,然后转过身来面向大家,接着说,"同学们也许会为今天教室里的这种布置感到奇怪。当然,这是不能怪你们的。在我们中国,这样来布置绘画教室还是第一次。......"
略为停顿了一下,他又说:"我现在郑重地告诉诸位,为了正规、科学地学习绘画基本功,更准确地掌握人体结构,今天我们在这个教室里进行裸体写生教学!这在我们中国是破天荒第一遭,具有历史意义。所以刚才我要级长点一下名,免得哪位同学缺席了。我们不能为某一位缺席的同学,单独补这种功课。大家都来了,这就很好,这就很好。现在请大家稍候一下,我去把模特儿领来。"
不大会儿,李叔同从隔壁房间里领来了一位四十来岁的男子。只见他身上披着一床薄棉被,有些羞涩地站到方桌上面。然后,望了望李叔同,犹豫地揭下了身披的棉被。一个肌肉发达的身躯,全般裎露在学生们面前。
原先,大家以为,模特儿顶多裸露出部分身躯,羞人之处不会不遮盖的。真想不到,竟会这样彻底地一丝不挂!从未见过这般情景的学生们,有些心跳慌悚起来。有的还难为情地低下了头,有的想笑而不敢笑。一瞬间,教室里异常地寂静无声。
李叔同见模特儿已经摆好他所要求的姿势,于是说:"同学们,开始作画!"
同学们抬起了头,注视着前面的模特儿。发现:从洞开的气窗中射进来的阳光,有如新式舞台上的一束追光,正集中在模特儿的身上,他像一尊雕塑般矗立在教室中,给人以力和美的激动。这正是人体写生需要的艺术感觉呢。捕捉到了这种感觉,学生们立时在画板上,唰、唰、唰地勾勒了起来。站在进门处一侧的李叔同,面对此情此景,欣慰地微笑着。一一在中国,他终于又开创了一项史无前例的艺术实践!①(关于在中国画人体模特儿的事,长期以来,美术界
①本著在叙述李叔同的这段经历时,参考了陈星著《丰子恺传》中的部分资料。
几乎众口一词地说是始于刘海粟主持的上海美专。实际上,中国最早采用人体模特儿教学法的,是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主持人是李叔同。
时间上要比上海美专早一年。只是李叔同当时启用的是男性模特儿,在社会上反响不大;而刘海粟主持上海美专,由于在1920年后又启用了女性模特儿,在社会上造成一场轩然大波,因而影响也大。于是人们也就以为,刘系中国采用人体模特儿教学法的始作俑者。现在来看,这是不确的。
中国采用模特儿教学法的第一人,应该是李叔同。阴差阳错的是,恰恰是李叔同的好友杨白民,无意中将此荣誉记到了刘海粟的名下。l917年,刘在上海张园安恺第举办学校成绩展览会,陈列有人体习作,"群众见之,惊诧疑异"。时任城东女校校长的杨白民,看后大骂:"刘海粟是艺术叛徒,教育界之蟊贼!"此后,刘在以"艺术叛徒"自号自励的同时,也享受了"开创中国人体写生"的荣誉。这可能是:杨对其老友李叔同,早于三年前在杭州的创举,不太了解,或者知情而不便评判的缘故吧!这一阴差阳错,造成了中国艺术史上的一段误传。)李叔同在浙一师开设西洋美术史课程,并自编讲义,亦属国内首创,填补了中国美术教育的一个空白。每次讲授,李总是预先搜集好有关画家的代表性作品,并把画家的简历、时代背景、作品风格特点等等,一一写录在纸条上面,上课时顺序取用。李的讲义,作为近代中国人自己撰写的第一部西洋美术史,自有其特殊的价值。在其出家后,学生吴梦非,曾筹划出版,可惜被他阻拦未能付梓,后连原稿也遗失了。
李叔同还支持学生成立了"乐石社"等业余社团,学习金石、木刻。。乐石社"成员,开始只限校友,后得到金石大家吴昌硕和西泠印社诸多名家"左提右挈","声气遂孚","规模寝备",成为杭州又一个颇为著名的金石社团。社友们以李叔同"博学多艺,能诗能书,能绘事,能为魏晋六朝之文,能篆刻",公推其为社长。李叔同自己,并请南社社友姚鸩雏,分别写了同题文章《乐石社记》,记述了它的肇始和发展过程。李叔同在"社记"中说:"不佞昧道懵学,文质靡底。前鱼老马,尸位经年。伏念雕虫篆刻,壮夫不为。而雅废夷侵,贤者所耻。值猖狂颓靡之秋,结枯槁寂寞之侣。足音空谷,幽草寒琼,纵未敢自附于国粹之林,倘亦贤乎博奕云尔。"这就说明了,他为什么要热情支持由学生邱梅白发起成立的乐石社,并出任社长(主任)的原因。李叔同还作有《乐石社社友小传》,记载了25人之姓名、籍贯及其专长、行状等等。柳亚子、经亨颐、夏丐尊、姚石子、费龙丁等南社中人,也名列其中。在其本人的条目中,李叔同这样自称:"燕人或当湖人。幼嗜金石书画之学,长而碌碌无所就。性奇僻不工媚人,人多恶之。"可谓生性自知,又矢志不移矣。姚鸩雏的"社记",则对李叔同的"怀文抱质,会心独往,神合千祀"之旨及其为学为人之风貌神采,极尽绘写赞美之能事。文章中有这样的话:
......[李子]平居接人,冲然夷然,若举所不屑。气宇简穆,稠人广坐之间,若不能一言;而一室萧然,图书环列,往往沉酣咀啜,致忘旦暮。余以是叹古之君子,擅绝学而垂来今者,其必有收视反听、凝神专精之度,所以用志不纷,而融古若冶,盖斯事大抵然也。兹来虎林(武林一称虎林--引者注),出其所学,以饷多士。复能于课余之暇,进以风雅,雍雍矩度,讲贯一堂,毡墨鼎彝,与山色湖光相掩映!......
姚氏之于"李子"叔同,真可以说是推崇备至,倾慕有加了。
学生们在李叔同和夏丐尊的指导下曾编过一本《木版画集》,"自己刻、自己印、自己装订"。其中收有李叔同木刻作品一幅,是模仿小孩画的人像。美术家毕克官先生,在谈到此事时说:"李叔同应是中国现代版画艺术最早的作者和倡导者。也就是说,我国早在一九一二--一九一八年间就出现了研习现代版画技法的组织,并出有成果。这件事,在中国现代版画史上是不应该被疏漏的。"①
李叔同希望外界能够认同,并推广他在浙一师从事的美术教学的实践和成果。恰好,1915年度旧金山国际博览会即将举行,各国正在推荐美术作品,中国也建立了筹备机构。李叔同闻讯后,立即发动学生绘画各种形式的作品,经过精心挑选,向筹备机构报送了一批。结果,由于主宰者对西洋画法一无所知,加上妄自菲薄,一幅也没有通过。消息传来,学生们情绪低落,灰心丧气。李叔同也为此愤愤不平,但他还是鼓励学生说:"诸位不必气馁。我们的艺术,过了百年以后,总会有人了解的。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按照现有的做法走下去,总会有被人承认的一天!"
在本世纪初叶,李叔同在中国美术领域的诸多创造性实践,确是史无前例的。前辈美术家吕凤子先生,对李叔同曾有这样的评价:"严格地说起来,中国传统绘画改良运动的倡导者,应推李叔同为第一人。
①②毕克官:《近代美术的先驱者李叔同》,《美术研究)1984年第4期。吕风子的话转引自该文。
根据现有的许多资料看,李先生应是民国以来第一位正式把西洋绘画思想引介我国,进而启发了我国传统绘画需要改良的思潮,而后的刘海粟、徐悲鸿等,在实质上都是接受了李先生的影响,进而对中国传统绘画改良运动的推行者。"②吕凤子是稍后于李叔同的中国画家兼教育家,也可以说是同代人,是当时中国画坛的名家和见证者。
他对李叔同的评价是可信的。
作为音乐家的李叔同,早在1905年就以一曲《祖国歌》蜚声大江南北;留日期间,又编辑出版了《国学唱歌集》,或作词,或配曲,被公认为当时中国音乐界"词曲双擅第一人"。
浙一师的学生们,当然知道李叔同在音乐上的造诣。但他起初只教西洋画和美术史,并没有开设音乐课。后来经学生们再三请求,他才兼任了这门课程。为了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第一次上音乐课时,他给学生们发下一张调查表,问大家音乐学过几年,还想学到什么程度。根据学生的现有程度和要求,他再编出行之有效的讲义。
李叔同于音乐课,也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并且身体力行,用示范的方式启发学生。他不但给学生们讲授现代作曲法,自己还创作了大批歌曲。他留给后世的六十多首歌曲,半数写于这一时期,其中包括《送别》、《春游》、《忆儿时》、《早秋》、《西湖》等几首历唱不衰的经典之作。丰子恺、裘梦痕编辑之《中文名歌五十曲》中,收李叔同作品十多种,全是他这一时期的创作。
李叔同是诗词大家。他歌曲创作上的成就,主要也在歌词方面。他的歌词,善于借景抒情,句式基本上采用的是中国古典律诗或长短句的结构。如《春游》:
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妆束淡于画。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