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帝国的软肋

_6 (当代)
  项羽一边得意地大笑,一边接受了张良献上的白璧。
  十万军队将帅对自己如此慑服,证明了自己何等威严。有此想法的项羽,正以刘邦悄悄逃回一事而自鸣得意。
  “太不像话了!”范增勃然大怒。刘邦是可怕的敌手,这样的敌手不利用这个机会杀掉,更待何时!错失如此绝好机会却还嬉笑不已——范增看见这样的项羽,不仅着急,更是怒不可遏。
  依据《史记》记载,范增把拿到的玉斗放置地上,拔剑将之击碎,并且大叫道:
  “真是孺子不可教,难与共谋大事!他日倘若有人夺取项羽之天下,那人一定是沛公!与项王在一起的人,总有一天会成为沛公的阶下囚!”
  虽然被项羽尊称为亚父,但范增总不会当着主君的面称他为“孺子”才对。这句话应该是他自项羽面前退下后悻悻然说的吧。
  项羽确实有其软弱的一面,然而,一旦怒不可遏,却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在新安坑杀二十万秦兵,就是一个事例。总之,他是个充满自信的人,若有人胆敢冒犯,他会让这个人不留全尸!
  张良率领百骑汉兵离开鸿门回去后,项羽打着呵欠自语道:“刘邦毕竟出身卑贱,一点礼貌都不懂。这种人怎么可能会有大作为呢?”
  刘邦这时已赶回霸上的大本营。
  “把曹无伤拖出来斩首!”这是刘邦回来后说的第一句话。
  鸿门宴是公元前206年十二月间的事情。
  数日后,项羽率领四十万大军猛袭咸阳。
  咸阳居民原本以为在刘邦不流血入城后就可平安无事。而项羽却决心非攻打咸阳不可。
  项羽认为自己才是伐秦的总司令,刘邦率领的军队不过是自己麾下的支队。总司令官可以不管支队长擅自采取的行动,也就是说,项羽是以“咸阳尚未攻陷”为由而采取行动的。这对咸阳居民来说是一大灾难。项羽当然不承认刘邦所公布而且博得人们好评的“约法三章”。
  “屠咸阳城!”项羽发布这个命令。
  业已投降的秦,再也没有抵抗能力,只有任由项羽大军肆虐。
  “彻底粉碎秦——”
  说“秦”这个字时,项羽特别用力。想到即将彻底推翻曾经灭了故国楚的秦,他怎能不兴奋呢?
  刘邦和项羽因出身不同而产生的个性差异,由这一点可以清楚看出。
  出身楚国名门的项羽,过分执著于自己的贵族身份。庶民出身的刘邦,则以现实生活上的痛苦作为判断之基准,繁琐复杂的法律,使庶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法律应该越单纯越佳。
  街衢被烧光后,居民的生活立刻会陷入绝境,更不可能扶养家族。有这种感觉的人,绝对干不出放火烧街之事。
  而项羽是丝毫没有这种生活经验的人。
  这是替祖先向可恶的秦雪恨!放火吧!烧街吧!把它烧成废墟!这样,被秦俘获含恨而死的楚怀王之灵,才会含笑九泉之下!
  项羽放火烧咸阳众多宫殿和街衢,长达三个月之久。
  项羽也没有放过投降的秦王子婴。
  “秦王不能活命!”
  一声令下,不久之前才被刘邦饶了一命的子婴也遭诛杀。
  项羽毫不犹豫地没收了刘邦未曾染指的咸阳宫殿宝库内堆积如山的财宝和美女。
  “我把秦灭亡了!我终于把秦灭亡了!”
  项羽如此告诉自己,无人在旁时,更把这句话大声喊出来。他放火烧城和掠夺财宝、美女,好像是为了要确认这一点。
  这是梦想已久的一天,项羽当然为之欣喜若狂。
  项羽从懂事开始就有“讨秦”的梦想,与此相较,刘邦在数年之前,甚至连做梦都没有想过要讨灭大秦帝国。他的行动只是顺从庶民的生活感情,虽然占据咸阳时,他曾经感到兴奋,但这与项羽的兴奋大不一样。因为这不是梦寐以求之事,所以刘邦不像项羽这样的“欣喜若狂”。他持的是冷静态度。
  而蹂躏咸阳的项羽则无法保持冷静。正因如此,他没有冷眼观察天下大局的余裕。
  之后该如何?
  项羽说要回东方去。
  对此,有人进言道:“秦所以取得天下,是由于占据关中的缘故。此乃四面有山河屏障的天然要冲,而且土地非常肥沃。在此地建都,定将成为天下之主。”
  此刻的项羽却只看得到眼前景象,展现在他眼前的是咸阳浩劫后的一片废墟。他无法想象此地他日重建后的新景象。“欣喜若狂”使他丧失了想象力。
  “不,我还是想回东方去。”项羽摇头说,“有衣锦还乡机会怎能不回去呢?我要让故乡父老看我成功的样子!”
  以衣锦还乡为重——项羽的思考范围已单纯化到这个地步。他已完全没有经略天下的抱负了。
  已然平定关中的项羽,满载掳获物品回归故乡——听到这个消息,有人说了这么一句话:“听说楚国乡巴佬只是‘沐猴而冠’,事实确实如此。”
  这件事情传到项羽的耳朵里。
  项羽放过有可能和自己争夺天下的刘邦,却不放过对自己口出秽言的无名评论家。
  “把说了这句话的家伙找出来烹了!”项羽立即下令。
第二十三章 天下复乱
更新时间2008-11-27 9:20:54 字数:3903
 项羽由咸阳派使者到彭城(徐州),向怀王报告平定关中事宜。因为此次讨秦,名义上的统帅是楚怀王。
  结果,怀王派来使者传达:
  ——依约行事。
  这里所谓的“约”是指“先入关中者为关中王”而言。
  接到怀王旨意时,项羽勃然大怒。
  “这样公平吗?”他对被带到阵中来陪伴的虞姬说。
  出生于会稽的虞姬是项羽在江东时期就宠爱的女人,由于项羽舍不得离开她,所以此次远征也把她带在身边。实际上,讨秦诸将大半都是妻妾奉侍在侧的。若留下家族,有可能成为人质,因此,与之同行反而较为安全。
  近来,项羽总觉得范增令他心怵。范增为了他未在鸿门杀掉刘邦而耿耿于怀——一大把年纪的人还像小孩一般使性,对他说话时,回答的态度不是冷淡就是粗暴。对范增简直是没辙。
  因此,项羽只好对范增敬而远之,心里的苦闷转而向虞姬诉说。
  “因为你是强人,所以他们把困难的事情都塞给你做……当然,他们这样做是不公平的。”虞姬一边说着,一边把手贴近项羽胸前。
  项羽抚弄着她的纤细手指,说:“怀王也真岂有此理。他要我和刘邦竞争谁先攻入关中,却支派我到北方的赵,让刘邦直赴西方关中……我看他好像对刘邦有所偏袒。”
  实际上,怀王确实有意让刘邦在这场竞赛中获胜。因为项羽的势力已经过强,而且个性强烈的他,过去曾斩杀自己的上司宋义,可能随时会对怀王表露僭越态度,当然不能坐视他的势力日益扩大。所以,培养能与项羽抗衡的势力,进而操纵势均力敌的双雄,使自己地位稳固。本身没有力量的怀王必须如此才能生存。
  怀王期盼刘邦具有能与项羽抗衡的力量。目前的情形是,刘邦兵力远逊于项羽。但若使刘邦成为土地肥沃的关中王,势力逐渐增大的结果,很快就能与项羽势均力敌。
  有此想法的怀王回答“依约行事”乃是当然。而这个回答使项羽怒不可遏,也是必然。
  怀王的命令总不能不听。但平白让刘邦成为关中王,这又令他不甘心。现在该如何是好呢?——这种事情总不能找虞姬研商吧!
  思量半天,项羽只有找军师范增了。
  当时再三力陈必须将刘邦杀掉的范增,应该不会同意让刘邦坐上关中王这个位置。项羽想问的是,用什么理由拒绝刘邦。不料范增回答:“不能不让刘邦成为关中王。”
  “为什么呢?”
  “不守承诺过的约定,会失信于诸侯。”
  “这我知道……可是,我不愿意把到手的关中白白送给刘邦啊!”
  “关中是险要之地,而且土地非常肥沃。若因此而失信,让诸侯群起围剿,这就更糟。……因此,最好的方法是使用策略。”
  “你有什么策略呢?”
  “关中是人们泛称函谷关和武关之间的区域……可是,西边有什么关呢?”
  “习惯上,人们以蜀道之险谓之关。”
  “可是,这并不是正式的关。蜀道彼方的巴和蜀也可以说是关中。”
  “我不反对你的说法。”
  “所有这些地域统称为关中。而这么大的地域要由一个王来统治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可以把关中一分为四,成为雍、翟、汉、塞四国。让刘邦成为汉王,只统治巴、蜀和汉中之地,这不就得了吗?”
  把一般所谓的“关中”一分为四,然后只给刘邦其中的一份,此种做法未免过分了些,因此,先把“关中”定义为较大的范围,然后一分为四——军师范增毕竟头脑好,想出的方法确实高妙。
  巴、蜀是现在的四川省,范围着实广大,却属于边远之地。只给这个地方,难免会使刘邦有被流放的感觉,因此把巴、蜀和一般所谓关中之交界处的汉中(今陕西省邻近四川省的县)一并给予,就比较不会不近情理。
  “那真正的关中呢?”
  “我们把刘邦塞到边地,然后把洞口用巨石堵住。这个巨石——可以用信得过的秦国降将。比如让章邯为咸阳以西雍地之王,长史欣为咸阳以东塞地之王,董翳为上郡翟地之王……这样如何?”
  “好!这的确是上策!”
  项羽豁然开朗。
  关于灭秦后的天下经纶,项羽只有一个念头——复古!
  他全然没有创造新体制的意念。恢复秦统一天下之前的群雄割据状态,这是项羽的理想。这不是创造,只是复古。这样的改革有意义吗?
  “恢复旧态?这样不能使诸将心向大王的。”
  听到范增如此说时,项羽立刻道:“那就多增加一些国家吧!”
  项羽的目的只在于使自己成为霸王,也就是说,自己为超级大王,而封给其余诸王远较战国诸侯为小的国;天下只有他这么一个霸王,其余都是小王。
  因此,他认为将关中一分为四是“上策”,并且大表赞同。将天下一统前只是七雄之一的秦王领土分给四个人,这样的王,当然没有一个能和霸王相比。
  项羽极其大方地将领地分给讨秦有功的诸将,并封他们为“王”。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四月,一批由诸将变成的诸侯,分别由咸阳附近的戏水出发,前往各自的封国。
  刘邦前往西边汉中,一路上,他把走过的栈道放火烧掉。由杜南到蚀中的路非常狭窄,路上铺有如今日铁路之枕木,这就是所谓的栈道。经过火烧,这样的路会逐渐消失。
  “为何要如此做呢?”
  烧掉栈道之事是由张良提出的。一切交给张良处理的刘邦,对此举却不解其意。
  “秦灭亡后,新成为诸侯的过去诸将,由于不需要太多的兵,所以已将大部分士兵在戏水边解散。被解散的士兵,以后很有可能结群成为盗贼。我这样做是为了防止这些盗贼袭击我们。而且……”
  “而且怎么样?”刘邦问道。
  “烧掉栈道,等于以行动表示您无意返回东方,逐鹿中原。项王一直认为您有可能与他争天下,因而颇有戒心。这样做可以消除他的疑心,不是吗?”
  “消除项王的疑心固然好,可是,没有栈道,我以后不是不能到东方吗?难道你要我永远屈居在这个地方?”
  “不,事实不是如此。”张良笑道,“栈道是人们新造的路,古道依旧在。这路鲜为人们所知,所以一旦采取隐秘行动,反而方便。因此,烧掉栈道不足惜……何况我的才识是为辅佐日后成为天下之主的人而生,只以做巴、蜀、汉中之主而满足的人,不配请我当军师呢!……真正的胜负要到最后才会揭晓,也就是说,我现在才要开始真正施展我的谋略本领,主上,您且拭目以待吧!”张良说。
  “我必须在汉中这个偏僻地方待多久呢?”刘邦想到要在这穷乡僻壤待上一段时期,就有些怅然。
  厌恶来到巴、蜀这种边远地方的,不是只有刘邦,麾下兵卒为此而在途中逃亡的也不少。
  乖乖跟到汉中之都南郑来的兵卒则无日不唱思乡之歌。他们的故乡都在函谷关之东。
  听到兵卒在唱思乡曲时,刘邦更暗自下定决心——早日回东方。思乡情绪是强大力量之泉源,刘邦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拥有强力武器。
  项羽认为能够成功地灭秦,完全是他一个人的力量。因此,他认为对部属的论功行赏是一种施舍。由于真正的功劳在于自己,所以得到恩赏的人等于是沾了光,理应不会有什么不满才对。在这样的心态之下,他的论功行赏,自然欠缺周详。
  虽说制造许多小领主,但数目毕竟有限,一些自以为有资格受封为王却期望落空的人,当然会有不满心态。由于论功行赏并无明确基准,所以不满之声日益升高。事实上,行赏与否完全根据项羽个人的好恶。
  复古主义者项羽封王的原则,是以秦统一全国之前的诸侯后裔为第一优先,至于选择何人,就全视项羽的喜好而定。
  以齐为例,秦之宰相李斯被处刑的当时,齐王为田假。但田假后来被田荣放逐,投靠项羽。后来由于赵遭攻打,楚乃命齐前往救援。而田荣却以田假亡命至项羽处为由,不接受这项命令。
  ——除非杀掉田假,否则不出兵。
  接到这个答复时,项羽大为震怒。
  结果,齐国将军田都背叛田荣,为项羽救了赵。
  讨灭秦后,项羽没有封齐之国君田荣为王,而封田都为齐王。田荣自然极为愤怒,于是杀了田都,自立为齐王。不仅如此,他更任命彭越为将军,在梁地兴兵叛乱。
  原来交情极好的陈余和张耳,后来友情之所以产生间隙,是因为张耳成为常山王,而陈余却未受封。埋怨项羽的陈余因而向田荣请求援兵,攻打常山王张耳。结果,张耳落荒而逃,前往投靠刘邦。
  为此,项羽怒不可遏,立刻派兵攻打齐国田荣。
  好不容易灭秦,结果,天下再度陷入混乱。
  项羽太欠缺宽容之心了。
  名义上的天下之主楚怀王始终担忧的事情,逐渐有噩梦成真的迹象。
  ——平定天下的是我项羽,怀王无任何功绩可言。怀王只是我叔叔项梁带来的人罢了,我根本没有向他低头的必要!
  这是项羽的想法。他于是对怀王说:既然天下已定,望勿再为楚王,而行称帝。
  项羽遂奉怀王为义帝。
  他原本企图借此由自己掌握实权,结果还是觉得义帝的存在颇为碍眼。
  “难道我不能成为天下之主吗?”项羽如此询问虞姬。
  “谁说不可以!讨灭秦全是大王一人的功劳,其间义帝什么事情都没做过。大王才是有资格成为天下之主的人啊!”虞姬回答。
  “说得也是。”
  项羽认为消灭义帝的时候到了。
  他遂派使者向义帝上奏:“为帝者必须拥千里四方领土,且以河流上游为据地,是自古以来的惯例。臣业已为帝觅得理想之处,伏请陛下迁移该地。”
  项羽逼迫义帝迁都长沙。
  “情形不对——”
  义帝家臣约略猜出项羽的意图,但在未向义帝报告之前,业已纷纷逃散。
  家臣作鸟兽散后,再也无人护卫义帝。
  项羽命衡山王吴芮和临江王共敖,在扬子江上杀害义帝。
  这是诸侯离开戏水阵地到封地半年后的事情。
第二十四章 楚汉争霸
更新时间2008-11-28 16:09:22 字数:3977
 义帝死于汉元年十月。而烧掉栈道看似把自己关在汉中的刘邦,却在两个月前就有所行动。
  他从被人遗忘的旧道返回东方。这条路好像是为了奇袭而设的。
  在咸阳之西的雍地忽然出现的刘邦军队,一下子就在一个叫陈仓的地方攻破雍王章邯,追击后包围了废丘。他更派遣诸将攻略陇西、北地、上郡等地,塞王长史欣、翟王董翳、河南王申阳等人全都不战而降。
  这件事情说来讽刺。项羽将关中这个名称重新下定义,把它一分为四,而将刘邦塞到边地。结果,刘邦一下子就占据了大部分的关中。不仅如此,他更越过函谷关,使其东边的河南郡成为桥头堡。
  项王当然为此震怒,但此刻的他正在焦头烂额的情形下,自封为齐王的田荣非讨伐不可,而齐正有与赵联合抗楚的迹象。
  讨伐北方之齐?或攻打西方之汉?项羽一时拿不定主意。就在这个时候,项羽的谍报人员在常山逮到一个可能是密使的人物,这是个从监牢逃出来的人,腹部扎有用绢布书写的密函。
  这是写有“齐、赵两国兹同意合力攻灭暴虐之楚霸王(项羽)”文字的誓约书。
  同时,刘邦家臣张良写的一封信也送到项羽手里,上面写着:
  汉王刘邦因被承诺之事未见实现,因而志取关中之地。所幸现已如约定成为关中王,至此已无他求,今后将于此久居,更无东进之意。
  “其实,他这样做不是没有道理的……”
  过去确实有过承诺,而刘邦确实是被耍了一次。设下计策的项羽,当然了解刘邦的愤慨心情。
  换成我,一样也会大发雷霆,为取回被承诺的土地而大干特干吧?激情汉子项羽事实上也对刘邦起了共鸣。
  “好,现在决定先攻北方!”
  项羽遂决定优先讨伐齐国田荣。
  动员令于焉下达。项羽令新封之九江王黥布出兵,而黥布派来的兵员仅区区数千。而且黥布本身以生病为由,只派遣属下将军前来。
  “可恶的黥布!以后非给他颜色看不可!”项羽切齿扼腕地说。他就是这样,随时都在制造日后要讨伐的敌人。一旦交锋,他的作风是非把敌人歼灭不可,因此,敌人都会拼命抵抗。项羽打仗,每次都得苦战,可说是自食其果。
  虽然如此,项羽确实是强人。他亲自率军北上,于城阳与田荣交锋,并将之击破,田荣败走平原,结果在该地为人民所杀。项羽继续北上,烧光齐国城市,并且将降服的齐兵悉数坑杀,俘获的老弱妇女则一律充为奴隶。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虽然占领土地,却无法得到人心,齐人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对项羽叛变。田荣之弟田横召集旧齐兵,于城阳对项羽竖起叛旗。项羽因此未能南归,只得留在齐国继续作战。齐兵因恐一旦战败就会被杀,所以无不抵死奋战,项羽无法轻易予以镇压。
  “可恶的齐兵!这次攻陷,我一定要用更严厉的手段对付他们!不是把他们慢慢烧死,就是碎尸万段!”项羽怒目瞪着迟迟无法攻陷的城阳城壁。
  汉王刘邦则反其道而行,对降服者表示欢迎,并且予以优遇。
  诸将以万人,若以一郡降者,封万户。
  如《史记》记载,他显示的是一种宽宏大量的态度。
  秦之直辖领地内随处都有供皇帝及贵族狩猎、且不许庶民进入的广大猎场及庭园。刘邦开放这些土地供人们耕作,广受百姓爱戴。刘邦因而不需如项羽那样担心背后会有人民造反。
  刘邦只要有机会就发布大赦令,并且亲自巡历各地,勤于慰劳百姓。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二月,刘邦除秦之社稷,新建立汉之社稷。
  “社”是奉祀土地神之祠,一般的设置是筑造土坛,周遭种树,一些地方则在树木甚多之处设坛,这些树木都以特别颜料上色。“稷”是奉祀谷神之祠。
  有土地,有人种植五谷,始有国家。因此,社稷就是代表国家。建立自己的社稷,等于宣言汉已“建国”。
  刘邦渡过黄河后,魏王豹投入汉之阵营,并且率兵攻略河内,掳获殷王。殷王司马卬原是赵之部将,因替项羽平定河内有功而受封此地。
  之后,刘邦渡过黄河南下,巡游洛阳。此际,新城乡三老董某人求谒刘邦:“启禀大王……”
  秦之制度十里设一亭,十亭设一乡,而各亭有“长”,各乡有“三老”。刘邦年轻时,曾在故乡担任过亭长。乡三老等于村长。
  “你有什么事情,说吧!”刘邦回答。
  “义帝崩殂了……”
  “此话当真?”
  “回禀大王,是千真万确的。据说楚霸王命令临江王,在江南之地将之杀害。这件事情,江南、江东无人不知……小民前来禀报此事,为的是请示大王今后该采取何种措置。”
  “喔……”刘邦回头望着张良。
  “义帝是主君,大王必须袒而大哭,这是规矩。”张良低声道。
  天子崩殂时,臣属必须裸露而大哭。野人刘邦不懂这样的规矩,但对出生于韩国宰相家族且博闻强记的张良而言,如何服天子之丧乃是常识。
  刘邦当场裸露上身,伏地痛哭。张良以及诸臣都向他看齐。
  “小民现在知道该如何做了。小民这就赶回,叫乡民服丧……”
  三老董公为了告诉乡民,急遽辞去。
  和张良独处时,刘邦道:“等待已久的时机终于到了。”
  这是指与楚霸王正面对决的时候。这个时机迟早会来,而得知义帝已死的现在,应该是绝佳机会。
  “为时尚早。”张良静静地回答。
  “为什么呢?诸侯先后向我归顺,项羽则忙于攻打北方之齐,其国都彭城已成空城。现在发动攻击,能轻易将之攻下的。”
  “这等于是闯空门嘛!”
  “不要说这么难听的话,好吗?”
  “彭城确实能轻易攻下。可是,项羽会立即从齐国率兵折返回来啊!”
  “那些士兵由于迟迟不能攻下齐国城阳,早已疲惫不堪。我现在登高一呼,你想能召集到多少诸侯士兵呢?”
  “大概有五六十万吧?”
  “就算只有五十万,也已足够,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攻打城阳的楚兵,只是一时陷在那里,并没有疲于野战之事。实际上,他们一直处于休养状态,认为他们疲惫不堪是不对的。”
  “是吗?依据我的经验,包围战也会令人疲惫不堪啊!”
  “为将者才会如此,那是由于劳心的缘故。士兵根本没有劳心之事,怎么会疲惫呢?而且听到故乡陷于危险时,士兵会格外奋起的。这个力量绝对不能小视。”
  张良极力抑止跃跃欲试的刘邦,而刘邦却认为这是天赐良机,不愿意错过。
  “我不是小觑项羽兵力,可是,我们有五十万大军呀!”
  “这五十万军队大部分是诸侯之兵。他们确实感恩于主上的宽宏大量,所以前来归顺,但这并不代表真正的心服。”
  “这还不能算是心服吗?”
  刘邦有些意外。他在攻陷城市时,抑制自己不行掠夺,为的是要收揽人心。对咸阳美女更不敢轻举妄动,付出这么大心血,还不能赢得“心服”吗?
  “让人们完全心服,需要经过一段时期。虽然迹象已经有了,但依我看来,还没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我倒认为已到成熟阶段了啊!”
  “或许主上说得没错。万一不是,一旦有所缓急,我们的五十万军队,随时都有可能支离破碎。”
  “会吗?不管怎样,我的意思是干了再说。”
  “这等于是赌博。”
  “赌就赌嘛!”刘邦以断然口气说。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干吧!只是,让我提醒一件事情:不能过分依赖五十万大军。作战时,只能当做率领二十万军队。”张良边说边颔首。
  他也有了下一次赌注的决心。用下注来决定命运,有时候是必要的。
  刘邦发布了义帝之丧,同时,派遣使者对诸侯宣告:
  天下共主义帝,吾等皆北面奉之。今项羽弑义帝于江南,此乃大逆不道之举。余兹发表此丧,望诸侯皆缟素(穿着丧服之意),悉发关内之兵,以收复三河(河南、河内、河东)之土,并由南方江汉浮水而下,诸侯从各王,以除弑杀义帝之楚人。
  这项告示,虽然措辞委婉,实际上等于是下达动员令。
  刘邦遂召集了五诸侯的五十六万大军。
  由洛阳到彭城是今日陇海铁路往东行进的路线,该地是黄河与淮河支流如棋盘纵横交错的区域,以刘邦为盟主的大军,大半沿水路东进。
  项羽此时正率军攻齐,人在北方山东半岛末梢的城阳。由于齐军顽抗,所以他把彭城全部兵力带到此地。
  彭城几乎成为空城。
  刘邦大军轻而易举地攻陷彭城。
  但这时候的军纪相当令人摇头,最大的症结在于“大军”意识。张良说过作战必须当做只率领二十万军队,用意就是不让士兵有“大军”意识。而众多指挥将官却为了消除士兵对项羽的恐惧感,号称自己的军队是百万大军,遂使得全体士兵都有了“大军”意识。此种意识的最大缺点是:容易产生依赖心。
  ——这是百万大军,我不用卖命,总有人会好好打仗的。
  而且,庞大的混合军团,在统领上相当困难。《史记》就进入彭城的汉军状态,记载:
  既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
  也就是说,抢夺财物,拥抱美女,连日设宴狂欢。其军纪之紊乱及士气之不振,可想而知。
  当时,项羽在一般人眼中犹如凶神恶煞,没有人打得过项羽——人们对此深信不疑。事实上,项羽完成灭秦大业,就是基于人们对他的畏惧心理。
  因此,汉军众多指挥将官只敢号称拥有“百万大军”,而不敢使用“讨灭项羽”的言词。他们在激励部下时,则使用“攻陷彭城”的口号。
  只要攻陷彭城,战争就结束——汉军士兵都有这个错觉。因此,胜利进城后,他们就喝酒喧闹,到了忘我的程度。
  正在包围城阳的项羽,接到彭城已为刘邦大军占领的消息时,满面通红、切齿扼腕地吼叫起来:“可恶刘邦鼠贼!闯空门的行径何其卑鄙!”
  他从包围军队之中,挑出三万精锐,余事交给诸将,亲自率领部队,一路赶回彭城。
  “把汉兵杀个精光!一个都不能放过!杀呀!杀!”
  骑在马背上的项羽连连吼叫。
第二十五章 大军师退场
更新时间2008-12-2 16:26:10 字数:4198
 从齐国城阳赶回来的项羽并没有采取直线行动,由东边猛攻彭城。就这一点而言,他的确不愧为大战略家,他采取的作战方式是:一边南下,一边迂回绕到彭城西边来。
  对占领彭城的汉军而言,西边是自己的归路。他们认为出兵东北的项羽,一定会从东边攻打过来。一旦知道项羽军队在彭城西边出现时,汉军心理上必会大受动摇。
  项羽猛袭驻扎彭城西边肃县的汉军,一下子就将之践踏。肃县汉军一直认为他们是后卫部队,做梦都没有想到敌军的首次攻击会加到自己头上,因此连采取战斗态势的时间都没有。
  以秋风扫落叶之姿击溃肃县汉军的项羽,在彭城东边的睢水河边又与汉军主力交锋。张良料想得完全正确,项羽军队一点疲态都没有。不仅如此,他们对形同闯空门的汉军,憎恨到了极点。听到自己的家园财产被抢夺,子女也被掳走,同仇敌忾的程度可想而知。
  项羽当然获得大胜。
  汉军没命地逃亡,项羽则穷追不舍。
  被追到睢水岸边的汉军,唯有跳入河中一途。若不跳入,还是陆续会被项羽军队推落或踢落。
  据说,掉入睢水而死的汉军达十几万之多,河流因而堵塞。
  刘邦之主力也为项羽重重包围。
  ——吾命休矣!
  正当刘邦准备认命时,突然有一阵飓风从西北方向猛吹过来。顷刻间,树木折断,房屋倒塌,砂石扬起。由于浓浓砂尘弥漫一片,虽然是大白天,周遭却顿时变得天昏地暗。项羽率领的楚军主力在东南方向,因而正面受到这阵狂风的吹袭,将兵莫不惊慌四散。
  刘邦趁此混乱,得以率领近侍数十骑,突围落荒而逃。他要逃往自己的故乡沛。在这个情形之下,他知道沛不是久居之地,但至少非把家人带出不可。
  沛县一样地陷入大混乱之中。
  ——有大军要攻过来!
  ——是项羽率领的楚军!
  由于这是汉王刘邦的出生地,来的如果是汉军,他们会表示由衷欢迎。若是与汉对立的楚军,情形就不同了。项羽的军队以残暴出名,因此非得赶紧逃命不可。尤其是刘邦的家族,更需要立刻躲藏起来。
  朝沛冲来的不仅仅是项羽的楚军。先到的是亡命前来的刘邦,后面则是穷追不舍的楚军。逃者只有数十骑,追者则为数万大军。在这种情形之下,难怪居民根本看不到汉军。
  刘邦家族倘若知道汉王前来,或许会在家里等待,但他们只听到“楚军来袭”这个风声。
  “聚集在一起容易被发现,大家赶紧分头逃散吧!”
  刘邦不在家时,负责管理一切的审食其,如此吩咐刘家人员。
  因此,刘邦来到时,家人全都杳无踪影。由于项羽军队紧跟在后,所以刘邦根本没有寻找的时间。
  在陷于混乱的沛县,刘邦遇到儿子孝惠和女儿鲁元,并且将之带出,这已经是不幸中的大幸。
  刘邦除正室外还有几名侧室,光是儿子就有八个,孝惠和鲁元为正室吕氏所生。吕氏也只生养这两个孩子。
  带着两名子女的刘邦,径往西边逃走。追兵越来越迫近。由于拼命奔跑,所乘马匹已到筋疲力尽的地步。马车的载重量过大也是无法快速的原因。
  “都是因为你们!所以马车超重,这样当然跑不快!”
  来到一个叫下邑的地方时,刘邦说了这句话,就把自己的两个孩子从马车上踢落下去。
  随行在侧的夏侯婴大吃一惊,一边从马车上飞快跳下,一边抱起两个小孩。
  “这样的父亲未免太狠心了吧!”
  刘邦接连三次踢落自己的孩子,而每次都被夏侯婴救起。
  “这是生死关头,还顾得了小孩吗!你为什么要违背我的旨意,救起小孩使马车增加重量!”刘邦随着怒喝,一只手搭到剑柄上。
  “虽是生死关头,为人父者这样的作为对吗!”夏侯婴理直气壮地说。
  由于没命地奔跑,刘邦终于摆脱追兵。
  刘邦把两个孩子送到安全无虞的丰城后,继续往西边走。
  把自己的孩子从马车上踢落,事实上是刘邦做给别人看的。
  马车上坐着一些刘邦的贴身幕僚。他的作为无非表示视生死与共的家臣较自己的家人为重。比起任何雄辩,这种实际作为更能给予家臣强烈的感动。
  被踢落的小孩一定会被手脚利落的夏侯婴救起——这一点,早在刘邦的计算之内。
  后来受封为汝阴侯的夏侯婴,过去在沛县担任的是厩司御职务,从事驿亭(驿站)驭者工作。刘邦当时的职位是驿站站长,与夏侯婴朝夕相处。因此,夏侯婴与刘邦一家人的情谊非比寻常。对驭术纯熟的他而言,救起从马车上掉落的人,根本不算一回事。
  《史记》中的这段记载,把刘邦描写成一个极为无情的父亲。事实上,刘邦爱子心切,所以委托审食其这么一个可靠的人物照顾他留在沛县的家族。由于审食其及时将刘邦家人分散,两名孩子才有获救机会。
  乔装的审食其伺候刘邦父亲及吕氏,却被楚军发现而被俘。
  楚军追着败走的汉军直向西方。
  项羽搭乘的是豪华御车,坐在偌大车厢里的只有项羽和爱妾虞姬。
  不用说徒步兵卒,连骑马的高级幕僚都已疲惫不堪。虽然如此,他也不会叫他们到御车上同乘。不知辛劳为何物的他,自然不会体贴别人。不知体贴别人,就是没有同情心。
  “所以我常说,打仗非赢不可。而为了赢,需要的是强大力量。力量就是一切……一个人绝对要有拔山之力。”坐在御车里的项羽,抚摸着虞姬的手说。
  刘邦被击破后,跟随他的诸侯纷纷投靠项羽,这是因为“力量”的缘故。在项羽看来,能够收复彭城,确实是靠将兵勇猛的力量。但这个力量其实是来自故乡被蹂躏的愤怒,项羽没有理解到这一点。
  为了做给别人看,而把自己孩子从马车上踢落,要项羽做和刘邦同样的事情,是绝对不可能的。项羽连这样做会有什么效果都无法理解。
  “大王实在伟大……”虞姬以恍惚的神情望着项羽的脸。
  项羽拥抱了她。这是四月天,所以御车没有放下垂幕。行军将兵对御车里项羽拥抱虞姬的情形,看得一清二楚。
  “大家在看着……”在项羽怀抱里的虞姬挣扎着说。
  “让他们看到有什么关系!”项羽更加抱紧虞姬。自己的女人想抱就抱,有什么顾忌!想要学我,就得成为像我这样的霸王!不过,这要有力量才能做得到。你们有这个本事吗!
  从幕僚以下到兵卒,全都抛妻弃子而从军。看到毫无顾忌拥抱爱人的项羽时,他们不禁想起留在故乡的妻子。
  这个时候,刘邦在下邑附近与周吕侯的军队相会。周吕侯是刘邦正室吕氏的兄长。刘邦以自己的部队为骨干,逐次收编败走而潜匿各地的士兵,已略具军队规模,并以此姿态进入荥阳城。
  如今,在项羽军追击的情况之下,他唯有逃回关中一途。倘若想要留在关中争霸天下,就得把项羽军队牵制在某个地方,并利用这个时间重整旗鼓。刘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遂煽动诸侯中最易动摇的九江王黥布造反。
  项羽于对齐之际,曾对诸侯下达动员令,而黥布却只派出数千士兵之事已如前述。项羽对黥布耿耿于怀,遂连连派人以严厉态度诘问,并要他有所说明。
  “莫非项王有意讨伐我?”黥布正为此日夜担心。
  洞悉项羽性格的黥布,因此态度动摇。而刘邦利用的就是这一点。
  接到黥布造反之情报时,项羽以项声及龙且为将军,派兵讨伐。结果,黥布被破,由间道逃走投向汉。刘邦因而达到将项羽牵制在一个地方达数月之久的目的。
  刘邦利用这个时间逃进荥阳城,一方面让士兵养精蓄锐,另一方面筑造到黄河的防御道路,企图借此得到敖仓的粮食。
  敖仓是秦始皇在荥阳西北敖山的粮食仓库基地。只要确保这个地方,粮食问题就不必顾虑。
  刘邦以此为基地,派韩信和张耳出兵平定北方的赵地,并且斩了赵王歇和陈余。也就是说,陈余丧命于昔日挚友张耳手下。
  刘邦封张耳为赵王。
  张耳于两年后去世,由儿子张敖继位为赵王。张敖后来成为刘邦女婿。也就是说,在下邑被父亲刘邦从马车上踢落的鲁元公主,成了张敖的妻子。
  刘邦的北伐终告成功,而东奔西走的项羽,就在这个时候对刘邦的所在地荥阳发动攻击。
  项羽对联结荥阳和敖仓的补给路线,展开重点攻击,补给线一旦中断,荥阳就会失去粮食来源。
  不久,项羽停止攻打刘邦补给线,改为包围荥阳城。
  刘邦逃到此地是汉二年五月间之事,项羽围城则由三年四月开始。
  粮食来源有问题的军队,当然无法长久打仗。
  刘邦为此大伤脑筋。
  “我可以不要天下,能够保住关中就心满意足……我们以荥阳之西归汉,以东归楚为条件,和他谈和如何?”刘邦和幕僚讨论。
  “这天下二分之计是行不通的。”张良说。
  “为什么?”
  “只要项羽阵营中有大军师范增,他们绝对不会接受这个条件。主上要试,那倒无妨,不过,最好是想办法使范增脱离项羽阵营。”
  刘邦还是派了使者至项羽处做“二分计”的提案,果然被拒。
  “汉已摇摇欲坠,此时不一鼓作气将之攻灭,以后一定会后悔的。”
  项羽听从范增的话,加强包围态势。
  这个时代战国遗风尚存,使者或游说之士频频往来于对峙中的两军阵营之间。
  荥阳城内,一旦见到项羽派来的使者,先摆出丰盛佳肴,然后故作神态说:“对不起,我们以为你是亚父(范增)派来的,原来你只是项羽的使者嘛!”就把佳肴退下,以粗菜代替。这等高级心理战术一再出现。
  得到使者的报告,项羽怀疑范增和刘邦有所勾结,因而逐渐削减其权力。
  范增心里非常郁闷。要是当时在鸿门宴杀掉刘邦,后来彭城就不会被抢去,也不必为包围荥阳而如此辛劳。而项羽不但没有为此稍事反省,近来更以怀疑眼光看待他。
  由于年岁已大,范增变得相当固执。心里不愉快时,他会毫不掩饰地表露出来。项羽自然也为此悻悻然。只要找到借口就把这个老头子除掉——项羽开始有了这个念头。
  ——由于亚父已经年迈,所以不忍让你再担任这个辛苦职务。
  项羽每次削减范增的权力时,都用如此的托词;而范增虽然年迈,感受力却仍敏锐,他早就知道项羽对他心存怀疑。
  一天,范增对项羽说:“天下形势约略底定。后面的事情,大王自己看着办吧!老朽愿意从此退居幕外,以无官之民度过余生。”
  “好吧!”项羽当场答应。
  这一点,更使老人家怒火攻心,激怒对身体当然不好。中国人一向相信激怒会导致恶性肿瘤。
  范增于荥阳回归彭城的途中,由于背部长出一种叫疽的恶性肿瘤而亡。
第二十六章 项羽疲于奔命
更新时间2008-12-5 15:45:59 字数:4121
 虽然成功地把范增从项羽阵营除去,但荥阳被包围的情形更加严重,城内粮食已经告罄。
  刘邦非设法逃出荥阳不可。但想要从紧密包围的城内逃出,需要有人愿意牺牲。在这样的时候,果然有人愿意为他效死,这是刘邦得天独厚的地方,也证明他平时待人不错。
  刘邦从来没有忘记厚待牺牲者遗族。部属知道这一点,都愿意为他效命。项羽则由于过分自信,经常把一切功劳归给自己,因此,即使有人为他牺牲,也少有感念之举。这一点,可说是楚汉之争的成败关键。
  于刘邦从荥阳逃出之际,自动表示愿意赴死的是一位名叫纪信的将军。
  某夜,包含女子在内的两千汉军武装兵,从东门来到城外。项羽的楚军当然立刻从四面蜂拥而上。此际,从城内出来的将兵突然左右分开,一辆黄盖车发出辘辘之声,从中间驶过。这辆车子的左侧插有一面犛牛尾巴图样的旗帜。
  车顶用黄色绢布包着的黄盖车是天子座车,而犛牛之尾是天子旗帜。
  “由于城中粮尽,汉王在此投降!”随侍黄盖车旁的一名侍从大声喊道。
  听到这句话时,楚军涌起如雷的欢呼声。
  “汉王投降了!”
  “刘邦出来投降了!”
  东门外楚军将兵的欢呼之声,很快传遍全军。
  “什么?汉王投降?”
  “听说是从东门出来的。”
  “快去!这么重要的场面怎么可以错过呢!”
  汉王投降是历史上的重大转机,一个人纵然长命百岁,也不见得能目睹到这样的场面。
  全军将兵争先恐后,赶到东门来。
  刘邦趁混乱时刻,仅率领数十骑近臣,成功地从西门脱逃了。
  欲目睹历史性场面的众多群众,簇拥到黄盖车四周来。
  “快退下去!退下去!不然要砍人了!”
  项羽近身卫队将校挥动着白刃,要群众让路,好使项羽的座车通过。
  ——刘邦前来归降。
  听到这个报告时,项羽摇动身躯,大笑起来:“这个混蛋,我要把他的头砍下!卑贱之徒而僭越称王,这是应得之罪!”
  他于是抓起佩剑,走出自己座车,才踏出两步,便回头对虞姬说:“你也跟着来见识吧!”
  “可是,这种场面,我……”虞姬垂下头。她跟随项羽经过无数战场,但一直都在队阵的最内部,从未目睹过血淋淋的战斗场面。出身会稽平和水乡的她,生性害怕战争中的腥风血雨,看到人的脑袋被砍下时喷出的鲜血,大概会当场昏厥吧?想到此,她不禁浑身发抖。
  “没有什么好怕的,你来吧!”项羽道。
  这是命令。项羽要虞姬看到自己威风凛凛的模样。他要自己的爱人亲眼目睹自己的权势何等之大,好使她以后对自己更为顺从。这种炫耀的心理,和幼童没有两样,而虞姬是不敢不服从他的。
  “是的,大王,我这就来。”虞姬回答。虽然不乐意,但她是不能不听从命令的。
  “快来啊!”
  “是的……”
  惹项羽发脾气之事万万做不得。虞姬遂以最快的速度跟随项羽。但女人的脚步毕竟缓慢,没能立刻赶上他。因此,她在跟随项羽上车之前,着实花了一些时间。来到东门外之后,为了叫蜂拥前来的群众让开,又花了不少时间。
  汉军军师张良,早已将这些计算在内。
  使用替身的汉军,趁此混乱,从相反方向的城门脱逃出去,但要是这诈术太早露出马脚,便有被项王追兵追上的可能。因此,真相大白的时刻越晚越佳。——这一点,张良把希望寄托给看热闹的群众。
  看热闹的观众果然没有让张良失望。
  好不容易来到黄盖车前的项羽,在近侍所铺的地毯上大咧咧地盘腿坐下,并叫虞姬坐在他的旁边。
  “刘邦!我要你爬着出来!”项羽对着黄盖车门帘吼道。但门帘连动都不动一下。坐在御车里的将军纪信,盼望主子刘邦尽量跑远一点。他并不是因为怕死而不敢立刻从车里出来,而是为刘邦刻意拖延时间。
  “事已至此,你干吗还拖泥带水!快出来啊!难不成你怕死,在车里昏过去了!我没有心情在这里和你啰唆,来人哪!掀起门帘,把刘邦拖出来吧!”项羽大声命令道。
  三名侍卫往前冲出。其中一个大概由于跟随项羽已久,感染了他的火暴脾气,所以不是掀开门帘,而是一把把它扯断。座车内的人就在那里,低垂着头。
  “出来!你这个满身黑痣的家伙!”
  侍卫抓着冒牌刘邦——纪信脖子后的头发,将之拖出车外。
  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如《史记》所记载,刘邦身上有许多黑痣是广为世人所知的。
  纪信被拖出来后,还是一直低垂着头,他甚至匍匐在地面上——一抬头就会被项羽发现自己不是刘邦。在被揭穿之前尽可能地拖延时间,这是他此刻最大的愿望。
  “你没有见过刘邦的脸吧?”项羽回头对虞姬说。
  此刻的项羽完全沉醉在胜利者的优越感里。获得胜利的决定性瞬间何其令人愉悦——他不舍得一下子享尽,这样的愉快应该慢慢地享受,横竖对方是跑不掉的。有先见之明如张良者,也没有计算到这一点,这可以说是额外赚到的。
  “是的,我从未见过他的脸。”虞姬回答。
  “这个家伙脸孔细长,鼻子特别大……”项羽说。
  隆准而龙颜。
  《史记》如此形容刘邦的容貌。“隆准”的意思是鼻子高,“龙颜”则指脸孔细长而言。
  “现在让你看看他的大鼻子。你们快把刘邦的头抬起来!”项羽神情愉快地说。
  “是的!遵命!”侍卫人员一只手抓着纪信的头发,另一只手托起他的下颚,一把拉起他的脸。
  被强拉抬起脸的这个人,鼻子却是扁平的。
  “什么?”顷刻间,项羽眼梢上吊,满面通红。
  “刘……刘邦哪……哪里去了?”项羽因愤怒而结结巴巴地问道。
  “汉王早已出城了。哈!哈!哈!”纪信格格大笑起来。
  “把这个家伙用火烧死!”项羽气急败坏地站起来,一边往地上吐口水,一边急急走向自己的座车。
  这无异在大庭广众面前受到侮辱。自尊心极强的项羽怎么忍受得了这个场面呢?他想赶紧躲进座车,离开这个地方。
  此刻的他,脑子里除此以外更无他事,包括宠爱的虞姬在内。
  他就是这样的人,一切以自己为重。
  好不容易从荥阳城逃出的刘邦,一路往南。初时只有十数骑的这批人,一路上不断收容地方杂军将兵。这可以说是刘邦的德望所致吧。
  仁而爱人,喜施。
  《史记》如此描述的刘邦,由于待人宽厚,所以甚受爱戴。
  败走前往的南方,到处都是黥布部队,这一点也有利于刘邦。虽然黥布不是刘邦的直属部下,却是与徐福有过交易的吴芮女婿,因此,与张良可谓素有渊源。
  而且,曾经背叛项羽的黥布,家族悉数为项羽所杀。
  天下已明显分为楚、汉两方。除项羽和刘邦以外,无人足以称霸天下。因此,这是二者择一的环境。惹怒项羽、家族为其所诛杀的人,只有投靠刘邦了。
  在感情驱使之下,一向采取报复主义的项羽,无异为敌人增加援军。才拔光刘邦的羽毛,而对方却很快又羽翼丰满起来。这羽毛,实际上等于是项羽所赠。
  刘邦逃至南方宛、叶(河南省南阳市一带)之地。项羽当然立即采取追击行动。
  这时候,渔夫出身的盗匪部队将军彭越,趁项羽不在进攻下邳(江苏省),并击破了项羽堂弟项声的军队。
  “可恶盗匪!”
  怒不可遏的项羽遂急遽率兵折返。
  虽然彭越在闯空门的情形下袭击成功,但一面对项羽主力便束手无策,很快被打得落荒而逃。
  这却使刘邦军不但有喘息机会,且北上攻入成皋城。先前被包围的荥阳城,此刻也在刘邦部将周苛和枞公的占领之下。成皋城在荥阳西北十多公里处。
  击溃彭越军的项羽,再度回到西边。
  项羽这次将包围已久的荥阳一口气攻下。虽然守城的周苛是一名勇将,却也未能抵挡项羽的猛攻。
  一向不饶恕顽强抵抗之居民和士兵的项羽,对勇将却另眼看待。渴望得到勇猛将军的项羽,由于甚为欣赏周苛于守城之际的指挥得宜,因而对成为俘虏的周苛说:“你到我麾下来当将军如何?我任命你为上将军,并且封为三万户领主。”
  对此,周苛昂然道:“你有时间劝我归顺,不如赶快考虑如何向汉王投降吧。你根本不是汉王的对手,要是不立即做此决定,他日定将成为汉王囚虏!”
  “妈的!”原本有意饶他一命,并且予以提拔,项羽闻言勃然大怒,当场下令,“把这个家伙投入锅里烹煮!”
  攻陷荥阳的项羽,立刻转向附近的成皋,进行包围。刘邦在城内召集幕僚,举行会议。
  “我们该如何是好呢?”
  “最好是让项羽疲于奔命。项羽是非常没有耐性的人,对他用此一战略为上策。”张良道。
  这个意思是,尽量避免正面交锋。刘邦遂从成皋城逃出,渡黄河往北逃走。黄河北边有张耳和韩信的部队。无论逃往何处,都有自己的军队接应,这是刘邦最大的本钱。
  刘邦避开决战,让卢绾、刘贾等人扰乱项羽后方。败走的盗匪将军彭越当然也参加这场游击作战。
  项羽只有辗转东西,疲于追敌,急欲逐一击溃,但这些都是局部性游击部队,始终无法获得决定性的大胜利。
  虽然连战皆捷,却不得凯旋。
  “不以屡战屡败为意。九十九败后,于最后决定性一战获胜就可以。”张良时常强调这一点。
  九十九败后的一胜——有此观念的将兵即使打败仗也丝毫不气馁。
  好不容易攻陷成皋的项羽,只有把这个城交给大司马曹咎看管,自己则为了讨伐彭越,又转向东方。
  “我会在十五日后,讨灭那批鼠贼回来。这当中倘若汉军前来挑战,绝对不可应战。知道吗?你们必须忍耐十五天!”
  项羽再三交代曹咎后,向东进军。但曹咎并没有忍耐十五天。实际上,并非曹咎缺乏耐性,而是汉军善于挑拨作战。
  曹咎被诱出,在渡越汜水时,受到汉军猛攻,楚军遂被歼灭。由秦归降项羽麾下的长史欣,此时在汜水河畔自尽。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