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恩道尔《粮食危机》

_6 恩道尔(美)
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人的朱利安·赫胥黎。
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绝对不会赞同他们所干的勾当,也不敢苟同他们打着民主
和发展等冠冕堂皇的旗号对人类大多数民族的真实看 法。
波多黎各岛上的人体实验
20世纪50年代,在纽约制衣中心的血汗工厂中洛克菲勒兄弟中的纳尔逊·洛克
菲勒正忙于剥削那些来自波多黎各的没有工会组织的 廉价劳工。他使用本家族的东
方航空公司的低价班机将这些劳动力运到纽约。同时,在一个名为“靴袢行动” 的政
府计划的支持下 ,他在波多黎各当地建立利用廉价劳动力的制造厂,从而远离美国
卫生与工业安全管理机构的监管。“靴袢行动”于1947年启动, 通过廉价的劳动力和
10至25年的免税期让美国的企业获益良多。
当时纳尔逊·洛克菲勒担任美国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部的副部长,在艾森豪
威尔政府中是一个有着很大影响力的神秘人物。
在纳尔逊版的“靴袢行动” 中,利润的大头被洛克菲勒家族和戴维·洛克菲勒的
----------------------- Page 47-----------------------
大通银行身边的商业伙伴拿走了。在20世纪50年代 ,大通银行在全世界最有利可图
的生意就是通过波多黎各和“靴袢行动” 向为了逃避高工资而逃离美国的血汗工厂提
供资助。这个 家族控制的国际基本经济公司(IBEC)在波多黎各岛上积累了巨大的
资产。而所谓的“靴袢”是那些被岛上的血汗工厂的所有者用 来迫使其工人加班加点
的皮鞭。
就当纳尔逊忙着在波多黎各人中鼓吹自由企业精神的同时,洛克菲勒兄弟中的
约翰三世正在波多黎各的穷苦百姓身上进行大规模绝 育手术的人体实验。在美国的
穿梭外交中,波多黎各失去了主权,成为一个多灾多难的岛屿。它事实上已经沦为
美国的殖民地,任 由遥远的华盛顿摆布,成了一个理想的实验基地。通过新成立的
人口理事会,约翰三世首先进行了一些减少人口的实验,后来成为 亨利·基辛格《国
家安全研究备忘录第200号》文件指导下的美国国务院的全球政策。
约翰三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将波多黎各作为一个巨大的实验室来检验他的大
规模人口控制的想法。根据这个岛国的公共卫生部所 做的调查,截至1965年,约35%
的波多黎各育龄妇女做了永久性绝育手术。洛克菲勒的人口理事会和纳尔逊担任副
部长的美国卫生 、教育和社会福利部发起了这场绝育运动。他们谎称绝育能够保护
妇女的身体健康,少几张嘴吃饭有利于稳定家庭收入。
他们鼓励贫穷的波多黎各农妇到由美国新建的卫生状况良好的医院去生孩子。
而这些医院的医生奉命给生过两个孩子的妈妈们做绝 育手术,结扎输卵管。通常他
们并不告诉这些母亲实情。1965年,波多黎各至少在一个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其妇女绝育率世 界第一。与之相比,印度就大大地落后了,绝育率仅为3%。一旦洛
克菲勒家族可以摆脱政府的干涉直接控制这一进程,情况就不同 了。
“仅次于核武器控制的头等大事”
约翰三世强制推行的绝育计划对于这个家族来说并不是什么新尝试。长久以来,
洛克菲勒家族都将波多黎各看作是一个方便的人体 实验室。早在1931年,洛克菲勒
医学研究院(后来更名为洛克菲勒大学)向在波多黎各从事癌症实验研究的康涅利
乌斯·罗兹博士 提供了研究经费。
罗兹可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科学家。后来传出消息说,他曾故意使他的实验对象
感染上癌细胞,以便观察产生何种反应。这些实验对 象中有8人死亡。洛克菲勒研
究所的病理学家罗兹还在1931年11月抱怨道:“毫无疑问,波多黎各人是这个星球上
有史以来最肮脏 、最懒惰、最堕落、最有偷窃癖的人种。这个岛国需要的不是公共
卫生工作,而是一场海啸来彻底毁灭这里的人种。为了推动这一 灭绝进程,我已经
尽我所能干掉了八个……”这原本是写给他的同事的一封秘密信件。波多黎各国民党
领导人坎波斯在得到这封信 后公布了信件的内容,于是罗兹吹嘘杀掉波多黎各人的
话在1932年2月的《时代》周刊上刊登了。
然而这个洛克菲勒研究院的科学家不但没有受到谋杀罪的审判,反而被派往马
里兰州、犹他州和巴拿马建立“美国陆军生物战” 的 设施,后来又被任命为美国原子
能委员会委员,秘密对囚犯、医院病人和美国士兵进行放射性实验。
在约翰三世的政策被“神圣”地载入《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第200号》之前的十多
年,他于1961年向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表了 “第二次麦克杜格尔讲演” 。洛克菲
勒告诉听众:“在我看来,人口增长是当今社会仅次于核武器控制的头等大事。”他
还提到“ 过快的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由于其冷酷的必然性和数字上的确定性,使得
----------------------- Page 48-----------------------
人类社会的前途变得惨淡和可怕。”他还警告:“人口增 长的严酷现实打乱了人类的
基本需要并且……阻碍了人类更高需求的实现。”
约翰三世在1969年7月被尼克松总统任命为“人口增长与美国未来委员会”主席。
他们的报告为基辛格的《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第 200号》奠定了基础。1972年,基
辛格的秘密计划开始实施的几个月前,约翰三世把他的报告呈交给总统。在大选之
年尼克松决定 低调处理这份报告,因此这份报告没有引起媒体多大的注意。然而,
这一报告的政策建议得到了高度重视。洛克菲勒提出了抑制所 谓的美国人口爆炸的
重大措施。
约翰三世的建议包括在所有学校开设性教育课程,向全民灌输人口膨胀可能带
来的危机,以及废除所有阻止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使用 避孕措施的法律。这份报告倡
导自愿绝育,建议废除禁止堕胎的各州法律。尽管教会及其他组织都强烈反对堕胎,
但是堕胎数十年 来都被洛克菲勒那伙人当作人口控制的主要手段。
《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第200号》所带来的后果只有对约翰三世醉心于人口增长
的背景有所了解才能充分理解。亨利·基辛格的国 家安全委员会(1974年)发布的
关于人口控制的《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第200号》表达了对几十年来培育人类“优良
品种” 的继承 和发扬光大。这些努力成果直到德国纳粹第三帝国终结时才以“优生
学” 的名称而闻名于世。洛克菲勒家族的某些机构在全球范围 内大力推行优生学,
其影响之大甚至连阿道夫·希特勒当时的“种族净化”计划都望尘莫及,而洛克菲勒
家族对于他们的图谋却讳 莫如深。这个文件也直接导致了政府对新的伪科学——基
因学和对生命形式的基因工程—— 的研究提供财政支持。
第五章 运筹帷幄
Fateful War and Peace Studies
左右未来的战争与和平研究
早在20世纪30年代,以洛克菲勒家族为代表的美国东海岸权势集团就开始勾画
“美国世纪”的新愿景,其核心是在战后把美国变成 全球商业帝国,因为他们发现主
宰国外巨大的市场可以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利润和权力,他们更意识到像英国等老牌
帝国那样采用军 事控制殖民地的代价过于昂贵。洛克菲勒家族敏锐地意识到以“商
业化农业”来主导全球农业市场的新模式,通过种子和化肥的输 出,美国对全球农
业技术的主导地位迅速成为美国政府在外交政策中的一件重要武器。特别值得关注
的是,1952年到1979年间每个 担任美国国务卿的人都曾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领导层
工作过,这足以解释为什么洛克菲勒家族对美国政府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也揭 示了
在美国“ 国家利益”名义下实现其家族利益的实质。
为建立战后帝国做准备
就在美国即将在二战中大获全胜之际,美国的一些大公司和银行就明显地意识
到美国的市场太小,容纳不下他们的野心。在他们看 来,美国的“天定命运”就是无
----------------------- Page 49-----------------------
限度扩张美国的势力,做全球性的大买卖。美国在一战中轻而易举地获胜,通过凡
尔赛和约在欧洲 坐收渔翁之利,大大地刺激了他们的胃口。
美国权势集团中的主要政策制定者们在1939年下半年德国入侵波兰数周之前,
私下里组建了一个有高度影响力的政策小组,这是在 珍珠港事件直接导致美国参战
整整两年之前的事情。这个秘密小组的任务很简单:就是基于世界大战即将到来,
美国将在战争废墟 中崛起成为主导世界的强国的这一设想,制定美国战后的经济和
政治目标。
这个政策精英圈子叫做纽约对外关系理事会“战争与和平研究组”,这个小组有
效地承担起了美国国务院所有战后规划的重要任务 。1942年后,大多数小组中的成
员都被不露声色地直接列入了国务院的工资名单。
当然,这个小组的工作是由神通广大的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的。在1939年11月
到1942年下半年这段时间中,洛克菲勒基金会通过战 争与和平研究小组向草拟战后
美国经济霸权的议程这个项目捐助逾35万美元。当然,这项投资也像该基金会的其
他投资一样,日后 的回报数以千倍。这个议程定义了战后美国的全球商业帝国 。
20世纪30年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当大多数美国人还在“大萧条” 的重创下苦苦
挣扎的时候,一小撮商人和他们在耶鲁、哈佛、普 林斯顿、约翰·霍普金斯等私立
大学中的学术同伙,以及华尔街主要律师事务所的一些高级合伙人,都在为新的“泛
美时代”做准备 。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在英帝国的“泛大不列颠时代”摇摇欲坠
的时候巩固美国的实力,取而代之。
这些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大多是纽约对外关系理事会中的精英。与英帝国不同,
他们称霸全球的美国愿景是基于经济目标,而不是实 际拥有一个殖民帝国。这真是
一个绝妙的“进步”,这样一来美国企业巨头就可以高举民主和支持“备受压迫的殖民
地人民” 的人 权的大旗,以支持“ 自由企业”和“开放市场” 的名义,来掩盖他们的利
益。
对外关系理事会的这个专门小组所代表的并不是所谓的民主。他们代表的是一
小撮美国企业精美及其律师事务所的利益,这一小撮 人早就在全世界开疆拓土,扩
展了他们的利益。对外关系理事会的企业家成员个个卓尔不凡,可不是无名小辈。
对外关系理事会是1919年5月凡尔赛和会期间在巴黎马杰斯提酒店召开的一次
专门会议上成立的。出席这次会议的有J P 摩根银 行的代表(其中包括托马斯·拉
蒙特)、洛克菲勒家族标准石油公司的代表以及一些精英人物,如伍德罗·威尔逊总
统的顾问爱德华 ·豪斯上校。会议还邀请了一部分英国朋友,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塞
西尔·罗得斯塞西尔·罗得斯,英国政治家、殖民者。——译注 的秘密圆桌小组的
成员。会议讨论了建立民间的机构网络,为双方政府的外交事务提供“意见和建议” 。
一战时期,美国有影响力的几个银行和公司很少走出国门,大多数公司的总部设
在东海岸的纽约,被称为东海岸权势集团。一战后 ,这个权势集团实际上的总部就
是设在纽约的对外关系理事会。对外关系理事会的首批资助者包括J P 摩根、约
翰·D 洛克菲 勒、金融家奥图·卡恩、伯纳德·巴鲁克、雅各布·希夫和保罗·沃
伯格,这些都是当时美国商界最有权势的人物 。
这个精英小组通过游说国会通过一系列法案,使他们在反垄断以及其他美国政
府的反托拉斯限制中得到豁免权,为他们进军国际市 场提供了法律保障。
1918年国会通过了《韦布-波密伦法》,为“直接有利于出口活动” 的企业垄断提
----------------------- Page 50-----------------------
供了反托拉斯法的豁免权。标准石油公司是这项 法案的主要受益者。1919年国会通
过了《艾奇国际条例》,这个法律为“从事出口活动和资本输出” 的美国银行提供了
同样的反托 拉斯法的豁免权。纽约的大通银行、国家城市银行和J P 摩根是这项
法案的主要受益者。而且,在1920年的美国钢铁公司兼并案 中,最高法院裁定,造
成对几乎整个市场控制的兼并行为“并不违背公共利益。” 20世纪20年代,美国海外
利益的核心就是洛克 菲勒家族及摩根家族的大银行和石油利益集团。
这些国际性大公司和大银行的领导人已经活生生看到了在接管欧洲殖民地的烂
摊子中蕴藏的巨大利益。与美国国内有限的市场潜力 相比,主宰国外巨大的新市场
可以给他们带来难以言表的潜力、利润,以及最为重要的——权力。
“美国世纪”——美国的生存空间
1941年初,大约距日本空袭珍珠港还有10个月的时间,《时代》和《生活》杂
志的发行人亨利·卢斯和一位与他过从甚密的东海岸 精英一起,在2月17日那期的
《生活》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美国世纪” 的社论。文章中,他阐述了以对外关系
理事会为中心的美 国东海岸权势集团正在形成的共识。
曾任美国驻意大利大使
卢斯写到,“独裁可能需要相当大的生存空间,但是自由比独裁所需要的生存空
间要大得多。”他公开呼吁美国人欣然接受世界主 导力量的新角色——一个美国还
没有参战的世界。指出“唯一的办法是:作为世界上最有实力和最重要的国家,我们
应该全心全意 地担负起我们肩负的义务,抓住相应的机会,以我们认为合适的目标、
采取我们认为合适的手段,向世界施加我们最大的影响。”  
卢斯的话反映了以洛克菲勒家族和摩根家族为首的、国际化的美国商业和银行
业权势集团的新观点。因为他们需要在战后毫无限制 地获取全球资源,进入国际市
场。他们也看到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黄金机会——所有昔日的竞争对手都在战争中遭
受重创。
美国银行业和工业巨头需要发展空间,或者叫做“宏大地区” 。对外关系理事会
战争与和平研究组中的“经济与金融小组”,对20 世纪30年代后期的世界贸易进行了
研究。他们提出把西半球与太平洋连接起来纳入由美国主宰的集团当中,这个集团
建立在“美国 的军事和经济优势”之上。 这个集团包括了当时还属于英帝国的地
区。他们所谓的“宏大地区”是要把除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外的 世界上大部分地区收入
囊中。
对外关系理事会的创始成员之一、对外关系理事会战争与和平研究组领导人之
一的伊赛亚·鲍曼在二战期间被公认为美国的“地缘 政治家” 。他对“宏大地区”有另
外一种表述——“美国经济的生存空间”,这是引用了希特勒描述德国经济扩张的合
理性时用到 的地缘政治术语 。这种表述后来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被停止使用,由
更为中性的“美国世纪”取而代之,用来描述战后美帝国主 义的新愿景。
在鲍曼和其他对外关系理事会国务院研究小组的成员看来,美国新经济地理学
的卫士们把他们自己视为殖民地人民解放的无私倡导 者和帝国主义的反对者。他们
将通过跨国控制来维护世界和平。在一战后期,鲍曼在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的机密
战略小组“调查组 ”工作时,就着手研究如何给美国的帝国主义野心披上自由和仁慈
----------------------- Page 51-----------------------
的遮羞布。
正如鲍曼和对外关系理事会的其他策划者所设想的那样,1945年后美国对世界
的主宰将通过一个新机构——联合国,包括布雷顿森 林体系新设立的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和世界银行以及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来实现。
鲍曼领导的对外关系理事会小组曾为罗斯福总统制定关于联合国组织的基本规
划。在“ 自由贸易”和开放全球封闭市场的旗帜下, 美国的大公司可以大力推行它们
的计划,在战后强行打开新的未开发的市场,攫取廉价的原材料,为销售美国的工业
产品寻找新的 出路。
对外关系理事会小组为美国国务院和罗斯福总统起草了600多份政策文件,涉及
世界上可以想到的任何角落,从各个大洲到最小的 岛屿。所有文件都是基于美国打
赢了这场美国甚至还没有正式参战的战争的假设。
对于对外关系理事会和有远见的美国权势集团和决策者说,二战后的全球权力
已经不能再用对殖民地的军事控制来衡量了。大英帝 国等欧洲老牌帝国的庞大体系
代价太昂贵,效率太低下。权力应以经济实力来衡量,也就是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
后来提出的“ 软实力” 。 
到1945年二战结束时,没有任何一个集团能像洛克菲勒家族那样更能体现美国
大公司的全球观,因为这个家族的财富完全是建立在 一个石油和银行的全球性帝国
之上的。这个家族,尤其是纳尔逊、约翰三世、劳伦斯和戴维四兄弟(他们的基金
会资助了对外关系 理事会的战争与和平研究),把二战的胜利看作是以前所未有的
方式按照他们的利益主导全球改革的绝好机会。
纳尔逊·奥尔德里奇·洛克菲勒在定义这些全球利益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他躲在幕后,谨言慎为,很少抛头露面。他十分精明 地把洛克菲勒家族的私人利益
重新定义为“美国国家利益” 。毕竟,是这个家族替国务院资助了战争与和平研究。
纳尔逊在拉丁美洲的冒险行为
确切地说,伊赛亚·鲍曼和战争与和平研究组的同事们所设想的“宏大地区”和
自由市场发展的理念迅速变得清晰起来。纳尔逊· 洛克菲勒作为对外关系理事会战
争与和平研究的主要资助者之一,立即抓住了二战为美国公司带来的新经济机会。
战后当约翰三世忙着通过人口理事会设计人种净化和减少人口的更有效的新方
法时,纳尔逊则关注着这个问题的另外一面。作为一 个有远见的国际商人,他把目
光放在了世界粮食生产上,特别关注墨西哥等贫困的欠发达国家提高“粮食生产效
率” 的问题。纳尔 逊后来将这场世界农业革命称为“绿色革命” 。这场所谓的绿色革
命的确具有革命性,但是与人们想象中的绿色革命完全不同。
二战期间,罗斯福政府任命纳尔逊为“美洲事务协调员” (CIAA),名义上是代
表政府办事,实际上是美国政府的高级情报人员, 借此职位他在拉丁美洲扩展了洛
克菲勒家族的势力范围。纳尔逊身居高位,凭借反对纳粹染指美洲事务,推广“美国
民主” 的掩护 ,得以将美国政府的支持转移到美洲主要国家洛克菲勒家族的商业盟
友手中,这些国家包括巴西、秘鲁、墨西哥、委内瑞拉和阿根 廷。那时他就在为战
后美国的商业扩张做精心准备。 
1944年8月,纳尔逊被任命为美洲事务总协调员,这一做法明显违背了美国官方
----------------------- Page 52-----------------------
的中立性。为了掩盖这块“疮疤”,后来美洲协调 机构披上了在拉丁美洲宣传“美国
文化” 的机构的外衣。
洛克菲勒不可外扬的家丑
1941年,新泽西州的标准石油公司(后来更名为埃克森美孚公司)是世界上最大
的石油公司,控制着84%的美国石油市场。它的投资 银行是大通银行,其主要拥有
者是洛克菲勒集团。仅次于洛克菲勒集团的第二大股东是德国最大的石油化学托拉
斯、德国战时工业 的主要组成部分——法本公司。洛克菲勒集团与法本公司的关系
可以追溯到1927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大量资助优生学研究的时候 。
当纳尔逊·洛克菲勒表面上以美洲事务协调员的身份打击纳粹在拉丁美洲的经
济利益时,洛克菲勒家族的标准石油公司总裁沃尔特 ·蒂格尔正在安排向纳粹德国
空军运输至关重要的四乙铅汽油。当时英国正遭到纳粹空军的轰炸,因此它对向纳
粹德国运输如此重 要的战略资源提出了抗议,标准石油公司因此改变了政策。但是,
这个改变只是一个把戏而已:他们只是把他们的整个船队改为在 巴拿马注册从而躲
过了英国的搜查或者扣押。他们的船只还在向加那利群岛的特内里费不断地运送石
油,加那利群岛位于摩洛哥和 西北非西属撒哈拉的海岸之外,在那里为开往汉堡的
德国油轮加油。
二战期间,美国参议员哈里·S 杜鲁门在一项调查中指控,鉴于洛克菲勒家族
与法本公司的关系,洛克菲勒家族“几乎犯了叛国 罪” 。CBS的战地记者保罗·曼宁
于1944年8月10日报道,洛克菲勒和法本公司通过美国、德国、法国、英国和瑞士的
关联银行转移 了他们的“外逃资本” 。
纳尔逊·洛克菲勒战时在拉丁美洲的任务是,在中央情报局建立之前协调美国
的情报工作和秘密行动。他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 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的私人
美洲地区情报主管威廉·斯蒂芬森爵士之间的直接联络人。威廉·斯蒂芬森领导着
一个称为英国安全 协调处的掩护机构。值得一提的是,斯蒂芬森的秘密总部设在纽
约洛克菲勒中心的3603房间,离纳尔逊的办公室不远。这并不是个 偶然的安排。洛
克菲勒和斯蒂文森在美洲密切配合,共同开展情报工作。
洛克菲勒将家族商业关系网中的一些人带到了华盛顿官场,包括大通银行的约
瑟夫·罗文斯基、安德森克雷顿农业商务公司的得克 萨斯棉花巨头威尔·克雷顿。
纳尔逊的助手约翰·麦克林托克战后在中美洲经营着巨大的联合果业公司,1954年
中情局在他的掩护 下在危地马拉顺利组织了一场政变。
二战时期纳尔逊·洛克菲勒的工作为20世纪50年代其家族利益的扩张打下了基
础。他构思了美国-拉丁美洲防御理念,这一理念在 冷战中将该地区的军事精英牢
牢地跟美国的政策拴在一起,这些军事精英都是些残酷无情的军事独裁者,他们都
因支持洛克菲勒家 族而得到实惠,也确保了洛克菲勒商业利益获得优惠待遇。纳尔
逊把那些得到他支持的、与美国合作的拉丁美洲的军事独裁者称为 “新式军人” (the
New Military)。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纳尔逊·洛克菲勒在美国企业对拉丁美洲投资方面一直
是领袖级人物。当时他任标准石油公司委内瑞拉分公 司——克里奥尔石油公司的董
事。1938年他曾尝试与墨西哥总统拉萨罗·卡德纳斯协商解决标准石油公司在墨西
----------------------- Page 53-----------------------
哥存在的麻烦,但 是未能成功。卡德纳斯此前将标准石油公司的墨西哥分公司收归
国有,这一决定导致了美国和墨西哥双边关系恶化。
20世纪40年代,洛克菲勒建立了墨西哥美国开发公司,并亲自向战后的墨西哥
工业进行投资。他还鼓励他的兄弟戴维在墨西哥建立 大通银行拉丁美洲分行。他这
样做的一个动机是打着帮助墨西哥解决粮食问题的旗号重新在墨西哥获得一席之
地。
作为美国政府“ 国际发展顾问委员会” 的主席,纳尔逊·洛克菲勒制定了杜鲁门
总统的对外援助计划。他的典型做法是利用美国政 府作担保启动大通、花旗等纽约
的私人银行向拉丁美洲提供大规模贷款。
二战时期,作为罗斯福政府的美洲事务协调员,他组织了一个该地区新闻记者
和主要报纸发行人的网络。他以切断从加拿大进口新 闻纸的供应威胁这些中立的拉
丁美洲报纸发行人,从而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不久洛克菲勒就吹嘘说,已经通过控
制由美国船只运输 的新闻纸,控制了1200名报纸发行人。
洛克菲勒控制的媒体第一时间就让对美国,特别是对洛克菲勒在该地区的商业
利益有利的新闻谎言在拉丁美洲狂轰滥炸。在打击纳 粹势力的旗号下,纳尔逊·洛
克菲勒和他的兄弟们正为战后他们那巨大的私人商业帝国奠定基础。
二战临近结束时,纳尔逊和他的小圈子在拉丁美洲开展的最具深远影响的秘密
行动,就是确保在建立联合国过程中美国获得大多数 参与国的支持,通过这种手段,
美国在1944~1945年间获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实际控制权。人们不
难看出,美国的 这些新商界精英们是如何摆布各国政府和其他组织按照他们的计划
行事的。联合国只不过是披着世界民主外衣、被他们利用的工具 而已。
据历史学家约翰·罗福特斯称,洛克菲勒曾在幕后对所有拉丁美洲国家施压,
强迫他们支持1945年在旧金山召开联合国成立大会, 其中也包括支持轴心国的阿根
廷胡安·庇隆政权。洛克菲勒和美国政府强行要求庇隆正式向德国和意大利宣战,
尽管只有两周战争 就结束了。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使阿根廷拥有战胜国的投票权。
洛克菲勒的政治战略就是利用他的拉美洲国家集团在联合国“收买”多数票。欧
洲的9票与拉丁美洲国家的19票相比就显得微不足 道了。因此,美国政府和强大的
国际银行商业利益集团主宰了战后格局,最终控制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在联合国中也 处于主导位置。洛克菲勒家族甚至为新成立的联合国在纽约建立总部
慷慨捐赠了土地。这也算是一笔好买卖,因为可以带来一大笔 额外税收减免。
总之,早在1941年纳尔逊·洛克菲勒就未雨绸缪,为日后在拉丁美洲发展他的
商业化农业做好准备,这让美国商界的所有其他任何 人都望尘莫及。
洛克菲勒-华莱士报告
1941年珍珠港事件前几个月,洛克菲勒与时任美国副总统、前农业部部长亨利·A
 华莱士派出一个代表团到墨西哥与当地政府讨 论提高粮食产量的办法。华莱士是
著名的农学家,1940年以前在罗斯福政府内任农业部长。他曾创建了一家种子公司,
这家公司后 来发展成为先锋良种国际公司,它几十年后最终成为四大转基因种子巨
头之一的杜邦公司的一部分。
华莱士-洛克菲勒代表团撰写的墨西哥报告强调了培育高产农作物的必要性。当
----------------------- Page 54-----------------------
时玉米、小麦和大豆是墨西哥的主要农作物。1943 年,作为这个项目的成果,洛克
菲勒基金会启动了墨西哥农业计划,由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乔治·哈拉尔领导。参与
这个计划的人中 包括了一位年轻的植物病理学家诺曼·博洛格。洛克菲勒家族正在
准备为战后世界农业市场的转型迈出第一步。
同年,当纳尔逊和副总统华莱士考察美国在拉丁美洲的农业机会的时候,劳伦
斯和纳尔逊开始在拉丁美洲大量购买高质量的廉价农 田。洛克菲勒家族开始让他们
的业务更加多元化——从石油扩展到农业。
然而,这已不再是简单的家庭式农业,现在轮到全球性的“商业化农业”登场亮
相了,“商业化农业”这个名字是在20世纪50年代 发明的。石油是新型商业化农业经
济的核心。石油对于洛克菲勒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他们过去几十年来在石油领域建
立的全球垄断 集中的经济模式,将会成为将世界农业的性质转变为全球“商业化农
业” 的样板。
1941年3月,珍珠港事件的9个月前,劳伦斯利用英国在美洲的财务危机,在哥
伦比亚的马格达拉纳河附近购买了150万英亩(约60  7万公顷)
的优质农田。他的兄弟纳尔逊也刚刚在委内瑞拉购买了一个西蒙·玻利瓦尔曾
经经营的大型牧场。正如当时洛克菲勒在美洲事务协 调机构的助手油嘴滑舌地说的
那样:“这些都是英国口袋里面的上好财产,现在我们也应该都把它们捡起来。”
截至罗斯福总统任命32岁的纳尔逊·洛克菲勒担任国务院负责拉丁美洲事务的
助理国务卿时,洛克菲勒早已和粮食及商业化农业密 不可分了。1943年,美国农业
事务联合会主席爱德华·奥尼尔与纳尔逊等其他成功的美国商人一同参加了由美国
国务院在墨西哥查 普尔特佩克召开的美洲国家间合作会议。
在查普尔特佩克,洛克菲勒与奥尼尔在美国农业需要新的出口市场这方面意见
一致。拉丁美洲的广大市场进入了他们的视野之中。 纳尔逊说他当时正在寻找新的
“战场” 。深谙自由市场真谛的洛克菲勒要求美洲国家只对美国的商业利益敞开大门
而对其他国家紧 锁国门,要求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包括拉丁美洲政府)为美国包括
农业在内的所有产品打开市场大门。
洛克菲勒在查普尔特佩克也与美国五角大楼的将军们达成一致:对拉丁美洲国
家出售美国过剩的军事武器,将是把战后的拉丁美洲 拴在美国裤腰带上的好方法。
对美国军事安全的依赖将与拉丁美洲对美国经济的依赖(公司和银行资本)一起发
挥作用。20世纪40 年代,洛克菲勒家族在这个转型中冲在最前面,他们同时也在世
界上最大的国防产业中拥有主要的股份。
20世纪40年代后期,冷战逐渐升温,杜鲁门宣布美国应该在非洲、亚洲和拉丁
美洲与共产主义的扩张作斗争。他号召向发展中国家 输出专业技术和资金,并且强
调美国的私人机构而非美国政府在向海外转移技术中发挥主导作用。
这个理念源于纳尔逊·洛克菲勒。美国对全球农业技术的主导地位迅速成为美
国政府(特别是对于势力强大的洛克菲勒利益集团) 在冷战中的一件武器。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性几乎与武器和工业产品相同。美国
农业部的粮食盈余也被视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件武器 。正如前面提到的,到1954
年,《480号公共法案》,即“粮食换和平”计划,原则上已经正式批准了这一进程。
----------------------- Page 55-----------------------
洛克菲勒家族和洛克菲勒基金会可以毫不费力地把他们对全球粮食和人口问题
的看法传达给美国国务院,他们和纽约对外关系委员 会的盟友们占据着主导美国外
交政策的位置。
洛克菲勒集团对国务院施加着巨大的影响。从1952年开始一直到吉米·卡特执
政晚期的1979年这段冷战的关键岁月里,每个担任过 美国国务卿的人都曾在洛克菲
勒基金会的领导层工作过。
艾森豪威尔的国务卿、华尔街律师约翰·福斯特·杜勒斯1952年到美国政府任
职前曾任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主席。约翰·肯尼迪和林 登·约翰逊的国务卿迪安·腊
斯克在1961年前也担任过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主席。尼克松的国家安全顾问、1974年
腊克斯的接班人亨 利·基辛格也来自于洛克菲勒基金会内部的小圈子。吉米·卡特
的国务卿塞鲁斯·万斯也曾任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主席。但是这个私 人的非盈利机构
对战后美国的巨大影响力一直悄无声息、隐藏于幕后。
杜勒斯、腊斯克、万斯和基辛格对于洛克菲勒关于私有部门行为的重要性高于
政府的角色这一观点心领神会,他们也明白洛克菲勒 把农业视为像石油一样同等重
要的商品,可以根据极少数控制粮食贸易的公司的外交政策目标进行交易、控制,
使之稀缺或充裕。
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很少公开提到杜勒斯-腊斯克-万斯-基辛格-洛克菲勒的关
系链,尽管它对理解美国的外交政策和粮食政策都非 常重要。
早期的商业化农业:洛克菲勒与嘉吉公司联手
1947年二战结束后,纳尔逊·洛克菲勒又建立了一家公司,名为国际基本经济
公司。国际基本经济公司作为营利性实体,其目标是 显示私有资本可以推动发展中
国家的农业升级。实际上,国际基本经济公司主要是为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些
美元可以产生巨大 影响的国家中大规模地引入商业化农业。
洛克菲勒的国际基本经济公司与美国私营农业综合企业巨头嘉吉公司联手在巴
西开展业务。国际基本经济公司有很多计划:杂交玉 米生产、生猪生产、利用直升
机喷洒农药、承包耕种以及粮食存储。国际基本经济公司的一个分公司叫Sementes
Agroceres,该公 司后来在巴西动植物遗传学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际基本经济公司和嘉吉公司开始开发杂交玉米的新品种。他们使巴西成为世
界上第三大玉米生产国,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在巴西 ,玉米与大豆混合用于喂养牲
畜。这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转基因大豆在世界牲畜饲料市场中的推广起到了积极作
用。
甘蔗农业经济也极大地推动了巴西的大豆生产。一棵甘蔗可以生长5年,到了第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