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民国

_6 蔡东潘(民国)
  是日,参议院议员,共到一百三十八人,众议院议员,共到三百十八人。参议院中,仍由王家襄、王正廷为正副议长,众议院中,仍由汤化龙、陈国祥为正副议长,临时公推王家襄为主席。黎总统及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段祺瑞,财政总长兼外交总长陈锦涛,交通总长兼内务总长许世英,教育总长范源濂,农商总长张国淦,海军总长程璧光,同时莅会。黎总统依照民国二年公布之大总统选举法第四条,郑重宣誓。誓云:
  余以至诚遵守宪法,执行大总统之职务。誓毕,全体欢呼,连称中华民国万岁,中华民国国会万岁,中华民国大总统万岁。睹群情之雀跃,复旦重光;瞻胜令之鸾旗,共和无恙。观者如堵,望慰云霓;国是再安,心倾中外。燕云之气象又新,鲸海之波涛不沸。
  是谓国会开幕的第二次,就是民国再造的第一日。极力表扬,隐寓厚望。午后同拍一影,然后散会。政府即改定公文程式,并停止觐见大总统礼,另订觐见礼八条,由国务院呈准施行,所有谒见礼如下:
  (一)特任简任各职之晋见大总统,均用谒见礼。
  (二)谒见员诣大总统府时,须先向承宣司递职名柬,柬用大名片,居中直行写职衔及姓名,背面
  并写姓名履历,由承宣官入启,俟大总统临延见室,再行导入。
  (三)谒见员入延见室,应向大总统行一鞠躬礼。
  大总统延坐询答毕,谒见员兴辞,行一鞠躬礼退出。
  (四)谒见均用常私服,但初次晋见者,须着燕尾服,曾得勋章者,并佩带勋章。
  (五)大总统传见,及因公请见,或介绍请见者,均用谒见礼。
  (六)荐任职以下,除大总统传见者外,均无庸谒见。
  (七)满王公世爵,及蒙、回、藏汗王公等之晋见者,均用谒见礼。
  (八)凡谒见员预请示期,或临时请期,经大总统定期或改期,或派代见,或免谒见,承宣司均应
  随时通知谒见员。
  至若公文程式,亦从简单,分作十三项类别,一是大总统令,二是国务院令,三是各部院令,四是任命状,五是委任令,六是训令,七是指令,八是布告,九是咨,十是咨呈,十一是呈,十二是公函,十三是批。大致仿民国元年定例,与袁氏后改的程式,繁简不同,无非是惩戒帝制,规复共和的用意。就是参议院中,亦照旧《约法》办理,于八月十四日开议各案,黎总统便提出国务总理,咨请同意,两院接到来咨,免不得有一番手续了。正是:
  元首有心筹总轴,议员依样画葫芦。
  欲知两院是否同意,请至下回看明。
  军务院撤销,南北始归统一,两院重行开会,民国乃见中兴,当时海内人士,喁喁望治,交颂黎、段功德,黎以长厚称,段以勤练著,未始非足与有为者。但帝制派之罪魁,不闻捕戮,龙、李两人之互哄,未别是非,中央之目的在苟安,外省之目的在自固,盖犹是过渡时代,非致治时代也。如病痈然,不去其酿毒之源,但塞其流毒之口,将来必有溃决之一日。识者于黎、段当国,再造共和之日,盖已料其有初鲜终矣。
  
  第七十八回 举副座冯华甫当选 返上海黄克强病终
  却说两院议员,因接黎总统咨文,商及国务总理问题,当照例投票取决。众议院议员,已到四百十四人,投票检视,得四百另七票同意,当然通过复交参议院解决,亦得大多数赞成,于是总揆一席,仍属段祺瑞接任。所有阁员,除农商总长张国淦,调任黑龙江省长,改由谷钟秀继任外,余均照前列单,咨请两院追认,两院也多数通过。内阁一律就绪。孙洪伊、张耀曾,先后莅京供职,惟唐绍仪一再告辞,始终不至,暂归财政总长陈锦涛兼理。直至十一月中旬,方特任伍廷芳为外交总长。外省长官,只直隶添一曹锟为督军,朱家宝专任省长,这且慢表。
  且说民国再造,中外胪欢,转瞬间已近双十节,应援照民国元二三年旧例,举行国庆典礼。民国四年,袁氏曾停止国庆典礼,故本届举行,特别提叙。黎总统系军阀出身,注重武事,先期数日,特谕参谋、陆军两部,在南苑举行阅兵式,其余一切事件,归各部筹议云云。各部乃援照元年公布国庆日大典,除大阅外,如放假休息,悬旗结彩,追祭,赏功,停刑,恤贫,宴会等项,均各照办。届期一律举行,概仿元年故事,毋庸细述。惟赏功一节,系随时论事,按照目前有功人物,分级酬庸。黎总统以创造民国应推孙、黄为首功,特授孙文大勋位,黄兴勋一位。
  蔡锷、唐继尧、陆荣廷、梁启超、岑春煊,再造民国,各授勋一位。荫昌、曹锟、刘显世、王占元、吕公望、柏文蔚、吴俊陞、张敬尧、胡汉民,各授勋二位。新旧并容,似嫌夹杂。罗佩金、戴戡、朱庆澜、张怀芝、朱家宝、任可澄,陈炳焜、陈树藩、李根源、李长泰、周文炳、钮永建、陈炯明,各授勋三位。朱家宝第一称臣,受此勋位时,曾知愧否?李厚基、孟恩远、毕桂芳、张广建、王廷桢、刘存厚、熊克武,各授勋四位。段祺瑞、王士珍、冯国璋,各给一等大绶宝光嘉禾章。唐绍仪、马安良、曹锟、朱家宝、张作霖、阎锡山、陆荣廷、唐继尧、杨增新、姜桂题、蒋雁行,各授一等大绶嘉禾章。田文烈、齐耀琳、李纯、戚扬,各给二等宝光嘉禾章。蔡锷、郭宗熙、李根源、罗佩金、任可澄、程克均,各给二等大绶嘉禾章。赵倜、倪嗣冲、刘显世,各给二等嘉禾章。戴戡、沈铭昌、胡瑞霖、田中玉、潘矩楹、汪步端,各给三等嘉禾章。还有陈锦涛等一班阁员,或给二等宝光嘉禾章,或给二等大绶嘉禾章,或给二等嘉禾章,独张勋得给二等大绶宝光章。此外如萨镇冰、徐树铮、汤化龙、庄蕴宽、董康、周树模、贡桑诺尔布、孙宝琦、江朝宗等,均给二等嘉禾章,谭延闿等给三等宝光嘉禾章。又颁赏各等文虎章,人数众多,述不胜述。另有两令,系抚恤死难诸人,其文云:自民国肇兴以来,患难相乘,义烈之士,蹈死不悔,糜躯断脰,前仆后继,再造玄黄,力回阳九。
  兹值国庆,宜慰忠魂,着陆军部查明五年以来死难将士各职名,及其后裔,各议所以抚恤之。此令。
  前中国银行总裁汤叡等,奔走国事,惨遭海珠
  之变,着陆军部查明该次会议与难诸人,从优议恤。
  此令。
  清室代表世续、载涛,及各国驻京公使,均至总统府祝贺。黎总统各赠给勋章,且授世续勋一位,大家欢声道谢,无不惬意。自黎总统就任以来,好算这一次是普天同庆,最称热闹了。如此数语,见得极盛难继。嗣是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相辅而行,不但国会开议,把重要议案,磋磨了好几次,就是各直省长官,亦奉政府命令,于十月一日,召集省议会议员,开议各省事宜,内外毕举,规模备具。惟副总统一席,尚未选定,应该早日补选,当经两议院提及,借符法制。小子曾就两议院议事日程,凡关系选举副总统案,汇录如下:
  十月十二日,参议院议事日程:
  提议选举副总统案。(议员蓝公武提出。)
  提议请咨众议院定日期选举副总统案。(议员宋渊源提出。)
  提议定期组织选举会选举副总统案。(议员刘光旭提出。)
  同日众议院议事日程:
  请依法速行补选副总统案。(议员陈纯修等提
  出。)
  请议定日期,咨行参议院选举副总统案。(议员覃寿公等提出。)
  请速组织总统选举会,补选副总统案。(议员仇玉珽等提出。)
  请两院会合组织总统选举会补选副总统案。(议员米观玄等提出。)
  议员呼声愈高,副总统产出乃速,当时全国人士,私下推测,得合副总统资格,不过寥寥数人。若论起老资格来,要算是段祺瑞、冯国璋,至讲到新资格上,要算是岑春煊、唐继尧。但岑、唐虽有再造民国的功劳,究不敌段、冯两人的势力,因此一般舆论,已料得副座当选,非段即冯了。待至十月二十四日,两院乃联合开会,续商选举副总统日期,择定在十月三十日,当下组织总统选举会,议决下列各条:
  (一)以宪法会议议场,为总统选举会会场。
  (二)总统选举会,以宪法会议议长为主席,以宪法会议副议长为副主席。
  (三)两院各抽签八人,为开票检票发票员。
  (四)开票时准人参观,参观人适用旁听规则。
  (五)另设写票所,唱名写票。
  原来民国宪法,未曾议定,此次重开国会,议员视此为重要事件,因即组织宪法会议,逐日筹商。适副总统问题发生,乃即就宪法会议中,作为选举场。届期投票,两院会合,共到七百二十四人。及票已投毕,开箧检视,冯国璋得五百二十票,最居多数,当即选冯为副总统,由选举会咨照黎总统算作决定。黎总统电达冯国璋,并仍令兼江苏督军。国璋当即就职,直任不辞。望之久了,如何肯辞?于是内自总理,外自督军,统传电道贺。小子曾闻冯受任后,电复段总理道:
  段总理鉴:卅电奉悉。国璋自维能力,保障一
  隅,收效已仅,若重其负荷,胜任亦未易言。谬承两院公推,竟以此职见属,邦基再造,国步方平,责望者怀有加无已之心,受宠者切名实难副之惧。所
  幸密勿经纬,寄之我公,大总统力与其成,国务员相助为理,国璋菲材备位,亦得勉竭庸愚,彼此勖
  共济之迈征,内外本一心相维系。寰区底定,会有其时,区区所引为荣誉者,固在彼不在此也。远辱
  赐贺,悚愧交并,复贡悃忱,尚希垂察!国璋印。
  看官听着!冯、段两人都是北洋派的领袖,自从李鸿章总督直隶,创立北洋武备学堂,储养人材,备作将弁,冯、段统是北洋武备学生,段且游学德国很有学识。
  至袁世凯练兵小站,多用北洋武备学生为军官,段与冯均得充选,两人本是同学,当然沆瀣相投,自是左提右挈,依次积功,相继擢为统领。冯生长河间,应属直派,段生长合肥,应属皖派,只因同学北洋,遂浑称为北洋派。北方人士,呼段为虎,拟冯为狗,无非以学识上的关系,隐示区别。民国成立,两人行事,迭见上文,段常在内,冯常在外,感情还算融洽。至袁氏去世,黎氏继任,定策首功,当推段氏,段亦未免以此自诩,目空一切,且因自己职居总揆,对于副总统一席,亦不甚介意。独冯氏联络长江各省,自植势力,且与民党亦晋接周旋,未尝失好,那民国第二次的副总统,遂由冯氏运动成熟,安然到手,段似反退居人后了。插入此段,为后文冯、段相忌伏笔。
  贺电未终,悲电又起,勋一位陆军上将黄兴,竟于十月三十一日,病殁沪上。当黎黄陂就任时,首先招请孙、黄诸人,出为佐理,黄已于五月上旬,由美利坚东渡,返至上海,曾在虹口东洋旅馆,召集同志,秘密会议,誓死不再认袁为总统,愿恢复民国《约法》,请黎副总统继任,重行组织人才内阁。未几,袁即病死,黎电相邀,黄不欲遽入,仍寓沪待时。到了国庆纪念日,拟与同志会集味莼园,共申庆祝,早起散步,忽觉耳鸣目眩,支持不住,口鼻中忽喷出热血,竟致晕仆。长子一欧方侍侧,亟忙掖起,立延德医调治。医生用药剂灌入,才得救醒。味莼园遂不果行。午后,得京师来电,授他勋一位,他却喟然道:“我奔走革命二十年,也是为国服务,算不得甚么大功,今黎总统畀我勋位,我难道就此实受么?”乃就病榻间,口授一欧属稿,拍电政府,婉词却谢。嗣复得中央电复,请勿固辞。越数日,病似渐瘳,又越数日,病复丛起,肝部膨胀,夜不能眠。旋觉皮肤上发现一种黄色,医士谓胆汁流入血管,颇为难医。俄而失血不止,至三十日,病势愈剧。适孙文、唐绍仪均来探视,他已自知不起,便语两人道:“我与二公交好多年,此番恐要长别了。但不知我死以后,民国前途,究竟如何?看来政海暗潮,迭起未已,距太平日子,尚远得多哩。二公才望,本出我上,还望极力维持,补我遗憾,我死亦瞑目了。”死不忘国,好算有心人。孙、唐两人,含泪应诺,更劝慰了数语,随即告别。越日辰刻,又咯血无算,复招医士,投服药水,终不见效。迭延数医,谓已无可疗治,一欧不觉大恸。徐闻榻上有声道:“人生总有一死,你也不必过哀,且留此一腔热泪,为同胞哭,才算克强有子了。”言已,喘息不止。延至午后四时,竟尔逝世,享年四十三岁。克强尚有老母,与妻室及二三四诸子,寓居日本长崎,当由一欧电召归国,一面电讣中央政府,及各省军民两长。黎总统即日下令道:
  勋一位陆军上将黄兴,缔造共和,首兴义族,数冒艰险,卒底于成,功在国家,薄海同瞩。乃以积
  劳遘疾,浸至不起,本大总统患难与共,夙资匡辅,骤闻溘逝,震悼尤深。着派王芝祥前往致祭,特给
  治丧费二万圆,所有丧殡事宜,由江苏省长齐耀琳,就近妥为照料,并交国务院从优议恤,以示笃念殊
  勋之至意。此令。
  是令下后,江苏省长齐耀琳,即派员赴沪,襄理丧仪。远近吊客,不下数千人。到了十一月十日,中央特派员王芝祥,已衔命南来,至黄宅致祭。翌晨,设奠灵前,献爵礼毕,由司礼官代读祭文。其词云:
  维中华民国五年十一月十一日,大总统黎元洪,特遣王芝祥致祭于克强上将之灵前曰:呜呼!王纲
  解纽,海水横飞,国威不振,民命安归?天挺人豪,乘时而起,奋戈一麾,天日为靡。当其愤激,嚼齿皆空,云翻阵黑,血染波红。积二千年,专制余毒,一旦廓清,还归敦朴。江汉收功,金陵坐镇,文雅
  彬彬,施于有政。天不悔祸,国境再骚,四方豪杰,跂望旌旄。今者告宁,万邦咸喜,不有元勋,孰臻
  上理?方期举国,酬报丰功,云何疢疾,遽殒英雄。
  八表震惊,空巷走哭,矧在藐躬,夙同茵毂。抚今追昔,悲感百端,临风陨泪,绕室盘桓。牲帛椒浆,敬奠毅魂,灵爽式昭,永护民国。呜呼哀哉!尚飨!
  读毕焚帛,致祭员奠爵告退,孝子匍匐谢宾。这种普通仪制,不必细表。越宿,王芝祥回京复命,谁知京中复接东瀛急电,又闻得一位再造共和的伟人,在日本福岗医院,也一病身亡了。小子有诗叹道:
  才经湘水赋招魂,日上扶桑倏又昏。
  偏是伟人多短命,人生天道两难论。
  究竟何人相继逝世,待至下回再表。
  ----------
  段合肥之功绩,不在倒袁,而在拥黎,黎黄陂之得以安然就职,不生他变者,全由段氏一人之力。厥后更张弊政,统一南方,亦无非段氏所造成。以功绩言,副总统一席,应属段氏无疑,乃偏选出冯河间,岂虎能咥人,而狗尚秉义乎?迨经著书人从中揭出,乃知冯之得选副座,有由来也。民国无论何事,莫不由运动得来。若不运动,就令尧、舜复生,无由为元首,周、孔复出,无由为总揆,其下焉者更不待言矣。若夫创造民国之首功,应推孙、黄两人,黄克强生平行谊,容有未满人意之处,但视濒死时以国家为念,殆学未纯而志有足嘉者欤?特志其殁,亦隐寓悼惜之意,录及祭文,未始非借此阐扬也。
  
  第七十九回 目断乡关伟人又殁 衅开府院政客交争
  却说日本福岗医院,突有一人病逝,电讣到京,这人为谁?就是再造民国的蔡松坡。蔡本为四川督军,为什么东往日本呢?说来也觉话长,由小子撮要叙述:自蔡督四川后,川民渐安,但署中一切文件,已棼如乱丝,不得不认真料理,虽有罗佩金帮办,究竟不能不自行部署,又况军民两长,统归一身兼管,更觉忙碌得很,因此积劳过度,所有喉痛心疾,接连复发。适小凤仙自京致书,拟履行前约,愿来川中,他不免惹起情肠,增了若干愁闷,我是个多愁多病身,怎当你倾国倾城貌。踌躇了一夜,方裁笺作答道:
  自军兴以来,顿膺喉痛及失眠之症,今兹督川,难却黄陂盛意,故勉为其难,俟各事布置就绪,即
  出洋就医。尔时将挈卿偕行,放浪重洋,饱吸自由空气,卿姑待之!
  是书发后,过了数日,病愈沉重,自觉不支,乃电达政府,请假就医,并荐罗佩金自代。政府准如所请,当即束装启行,航行至沪。沪上军商学各界,闻他到来,相率开会欢迎。渠因喉痛失音,未能到会,遂作书婉谢,惟居沪上寄庐中养疴,或至虹口某医院治疾,所有访客,一概挡驾。时梁任公亦自粤到沪,被他闻知,却立刻拜会,相见时,仍执弟子礼甚恭。任公道:“你也太过谦了,此地非从前学校可比,何妨脱略形迹。”松坡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是从古到今,相传不易的名言。锷略读诗书,粗知礼义,岂可效袁项城一流人物,漠视这张四先生么?”述此数语,为学生听者!任公亦对他微笑,且密与语道:“你在此地养病,还须谨慎要紧。帝制余孽,往来南北,他们恨我切骨,幸勿遭他毒手。”松坡又答道:
  “这是弟子所最注意的。自到上海后,除赴医院诊治外,镇日里杜门不出,谢绝交游,就是寻常食品,亦必先行化验,然后取食,想当不致有意外危险。且弟子留此数日,万一医治无效,决拟至日本一行,那东京的医院,较此地似靠得住哩。”任公徐答道:“这也好的,似你膂力方刚,正是经营四方的时候,千万珍重,为国自爱。”松坡太息道:“锷已过壮年,所有些须功业,统是先生一手造成,目下诸症百出,精神委顿,恐将来未必永年,不但有负国家,并且有负先生,为之奈何?”语中已寓将死之兆?
  任公听了,不禁凄然,半晌才道:“松坡,你如何作这般想?疾病是人生所常有的,如能安心休养,自可渐痊,奈何作此颓唐语?”松坡欲言未言,饮过了几口清茶,才答道:“锷到沪已约一旬了,起初医生亦说是可治,不出两旬,可收效果,怎奈这几天间,喉间似有一物,嚅嚅欲动,每届饮食,艰难下咽,就是语言亦很觉为难,到了夜间,终夕不能安枕,想是血枯津竭的绝症,如何能持久哩!”言毕,起身欲行。任公复劝勉数语,两下作别。
  越日,任公正欲回视,巧值电话传来,略言:“锷拟东渡,决于今晚动身。”任公乃即往寄庐,叙谈了好多时。是夕,即送他下船,再三叮嘱而别。两别字前后相应,这一别是长别了。任公返寓后,过了五六天,接得蔡书,内言就医福岗医院,尚有效验,倒也稍稍放心。哪知到了十一月八号,竟由福岗医院来电,译将出来,乃是蔡松坡于本日下午四时去世十二字,这一惊非同小可,往外探问,已是传遍全沪,无论官商学界,统觉悲感得很。后来调查松坡寓日,病状依然,至日本国庆日天长节,就是我国十月三十一日,是日扶桑三岛,全体庆祝,举行提灯大会,松坡因侨寓无聊,特与二三友人,入市遨游,颇称尽兴。到了傍晚,接着上海急电,知是黄兴逝世,不由的顿足呼天道:“我中国又弱一个了。”自是愁闷益增,病亦愈剧。至十一月八日上午,势已垂危,东医束手,他闻病院外演试飞机,竟勉强起床,扶役夫肩,缓步出门。
  适飞机从空中驶过,翱翔自得,几似大鹏振翅,扶摇直上,望了一会,忽觉眼花缭乱,头痛异常,他即倚着役夫肩上,闭了双目,休息片时,复睁起病眼,向西遥望,欷歔说道:“中华祖国,从此长离,就使驾着飞机,恐也不能西归了。”凄楚语不忍卒读。说毕,返身入内,卧床无语。
  延至下午四时,奄然长逝,年仅三十七岁。越二日,由黎总统下令道:
  勋一位上将衔陆军中将蔡锷,才略冠时,志气弘毅,年来奔走军旅,维持共和,厥功尤伟。前在四川督军任内,以积劳致疾,请假赴日本就医,方期调理可痊,长资倚畀,遽闻溘逝,震悼殊深。所
  有身后一切事宜,即着驻日公使章宗祥,遴派专员,妥为照料,给银二万圆治丧。俟灵榇回国之日,另
  行派员致祭;并交国务院从优议恤,以示笃念殊勋之至意。此令。
  自经此令一下,全国均已闻知,相传小凤仙尚在京师,得此噩耗,悲恸终日,誓不欲生。鸨母再三劝解,哭声乃止。到了次日,凤仙闭户不出,至午后尚是寂然。鸨母大疑,排闼入室,哪知已香消玉殒,物在人亡。案上留有绝命书,语极悲惨,略谓:“妾与蔡君,生不相聚,死或可依。或者精魂犹毅,飞越重洋,追随蔡君,依依地下,长作流寓伴侣。如或不能,妾愿化恨海啼鹃,望白云苍莽中,是我蔡郎停尸处,夜夜悲鸣罢了。”这数语传达都门,脍炙人口。究竟这小凤仙曾否殉义,绝命书是真是假,小子一时也无从确查,只好人云亦云,留作一场佳话。如果实有此事,岂不是红粉英雄,有一无二,从前绿珠、关盼盼等,也应出小凤仙的下风了。不肯下一断语,是史笔阙疑之法。
  还有一段奇梦,出诸松坡友人的口中,谓系松坡生前自述:癸丑年间,二次革命,黄、李等相继失败,松坡虽未曾与事,心中却郁郁不乐,时常借着杯中物,痛饮解闷。某日,醉后假寐,恍惚身入宫阙,有一人衮冕辉煌,高坐堂上,既见松坡,竟下阶相迎,向他长揖。松坡急忙还礼,忽背后被人一拍,痛不可忍,回头顾视,背后立着两人,一似乞丐模样,一似和尚模样,不由的惊讶起来。迨询及姓名,答称为李铁拐、唐玄奘,且由唐玄奘自述:“西行取经,备尝艰苦,此行将返京城,恐被孽龙夺去,现闻君腰下,佩有神剑,特乞拐仙介绍,求君除害安民”云云。松坡性本任侠,慨然照允,便与二人同出。返顾宫阙,倏忽不见,他也莫名其妙,掉头径去。约数十步,但见前面一带,统是云雾迷离,不可测摸,耳中闻得风涛澎湃,骇地震天,料知前途险恶,不易过去,正拟问明前导二人,借定行止,不意两人又不知去向,空中却现出一团红云,云端里面,飞出一条火龙,口喷赤霞,惹得满天皆赤。说时迟,那时快,松坡拔剑在手,奋身上跃,得登龙背。尤犹矫首仰视,被松坡用剑拟喉,正要刺入,突觉豁喇一声,身似坠下,惊醒转来,乃是南柯一梦。松坡细思梦境,不知主何朕兆,至袁氏称帝,护国军起,方觉梦有奇验,龙应袁氏,袞冕即帝服,下阶相迎,是袁氏任松坡为军事顾问官,唐玄奘应唐继尧,李拐仙应李烈钧,西行取经,恐被龙夺,是唐、李学取欧化,有志共和,几为袁氏破坏的隐兆。经松坡拔剑乘龙,龙乃被制,已见得帝制无成了。松坡奇梦已验,料无他虞,哪知身即坠下,亦兆死征。所以倒袁功成,松坡也即归天,这可见冥冥中间,未始没有定数呢。可作新闻一则。
  后来《国葬法》颁行,第一条中,载着中国人民,为国家立有殊勋,身故后,经大总统咨请国会同意,或国会议决,准予举行国葬典礼。黄兴创造民国,蔡锷再造民国,均与第一条相符,当由国会议决,应予举行国葬典礼,乃由黎总统指令内务部,着查照《国葬法》办理,内务部遵即照办。十二月五日,蔡公灵柩回国,道经沪上,各界相率往奠,素车白马,竞集沪滨。中央亦派员致祭,比那黄上将治丧时,更觉拥挤。两人相较,蔡似过黄一筹。生不虚生,死犹不死。及返乡归葬,依《国葬法》例,设立专墓,高树穹碑,迭镌生前功绩,垂光身后。黄上将返葬时,亦照此办法,不必细表。
  且说段祺瑞主持国柄,拥护黄陂,表面上似两相融洽,无甚嫌隙,哪知内部却罩着黑幕,惹起暗潮,遂令府院两方面,无端生出恶感来。内务总长孙洪伊,籍隶天津,北洋军官,非亲即友,他本为同盟会健将,与孙、黄诸人,一鼻孔儿出气,所以平时议论,慷慨激昂,对于共和两字,尤主张积极进行。民国初造,两院成立,他因亲友推选,入为众议院议员,嗣复组织进步党,反对帝制,袁氏欲望正炽,时由他连电驳斥,且有一篇泣告北方同乡父老书,说得淋漓惨澹,差不多似击筑的高渐离,弹筝的李龟年,一面奔走南北,游说黎、冯,劝他早自定计,切勿承认帝制。黎、冯两人颇加信从。至共和再造,黎氏继任,他遂入为阁员,按日里在总统府,参预庶政,每当总统见客,必侍坐黎侧。黎宽厚待人,就使有言逆耳,也常容忍过去,独他偏越俎抗谈,雌黄黑白,旁若无人,因此大小人员,无不侧目。这是孙氏病根。有时当国务院会议,他也直遂径行,与段总理时有龃龉,段未免介意。可巧国务院秘书长,乃是段氏高足徐树铮。树铮铜山人,尝在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年少气盛,自称为文武才,段亦目为大器,引作高弟。洪宪以前,他已厕入段门,预议军事,不过政变无多,不堪表现。及袁氏称帝,乃劝段洁身自去,段遂辞职。滇、黔倡义,犹阴为段划策,密嘱曹锟、张敬尧诸将帅迁延观变。曹、张依训而行,免不得多方延宕。就是陕西独立也由他嗾使出来,他与陆建章素有嫌隙,遂乘此借公济私。后来击毙陆建章亦伏于此。袁既病死,黎、段登台,拔茅连茹,弹冠相庆,徐遂入任为院秘书长。那时长才得展,视天下事如反掌,今朝陈一议,明朝献一策,都中段意。段即倚作臂助,甚至内外政策,均惟徐言是从。国务院中,尝称他为总理第二。挟权自恣,误段实多。偏遇着一个孙洪伊,也是个眼高于顶的朋友,闻徐树铮势倾全院,心中很是不平,凡遇院中公牍,送府用印,孙辄吹毛索瘢,见有瑕疵可指,当即驳还,或间加改窜,颁行出去。看官!你想这矫矫自命的徐秘书,怎肯低首下心,受那孙总长的批评?积嫌越深,衔怨愈甚。
  一日,国务院又开会议,孙洪伊入参国政,又来作抵掌高谈的苏季子,正在说得高兴,突有一人出阻道:“孙总长!你不要目中无人哩。须知智士千虑,不无一失,愚夫千虑,也有一得,难道除公以外,便不足与议么?”
  孙瞧将过去,正是这位徐秘书长,便冷笑道:“足下的大材,我很佩服,但此处是阁员会议,俟足下入阁后,再来参议未迟。”徐树铮被他一嘲,不由的愤愤道:“树铮不才,忝任国务院秘书,也总算是国家命吏,并非绝对无言论权;况且国体共和,无论何等人民,均得上书言事,孙总长平日,自命维新,奈何反效专制时代,禁人旁议呢?”棋逢敌手。孙洪伊哼了一声道:“足下既有伟大的议论,何妨先向总理陈明,俟总理提出会议,果可利国利民,我等无不赞成。足下既免埋才,又免越职,怕不是一举两得么?”徐树铮听了,即易一说道:“孙总长!
  你教我等不可越俎,你如何自行越俎呢?”孙洪伊忙问何事?树铮道:“你勾通报馆,泄漏院中秘密,尚说不是越俎吗?”孙洪伊勃然道:“你有什么证据?”树铮微哂道:
  “证据不证据,你不必问我,你自思可有这事么?”洪伊怒上加怒,便向段总理道:“总理如何用此狂人?若再纵容过去,恐总理也要失望了。”段总理本信任徐树铮,闻了此言,面色顿变。各阁员睹这形态,连忙出为排解。那孙、徐两人,还是互相丑诋,喧嚷不休。这时段总理也忍耐不住,竟沉着脸道:“这里是会议场,并不是喧闹场,孙总长也未免自失体统了。”责孙不责徐,左袒可知。言毕,拂袖自去。阁员劝出孙洪伊,才得罢争。
  越日,段总理负气入府谒见黎总统,述及孙、徐冲突事。黎总统淡淡答道:“孙总长原太性急,徐秘书亦未免欺人。”袒孙之意,亦在言外。段总理见语不投机,更增怅闷,便信口答道:“孙总长是府中要人,树铮不过一院内委员,总统如以树铮为欺人,不但树铮可去,就是祺瑞亦何妨辞职。”明是要挟。黎总统听到此语,忙道:“国家多故,全仗总理主持,如何为他两人,弃我自去呢?”段复道:
  “祺瑞本无心再出,不过为势所逼,暂当此任。现在南北统一,大局稍平,阁员中不乏人才,总统可择贤代理,何必定需祺瑞,祺瑞也暂得息肩了。”黎总统道:“我也并不愿做总统,无非为国家起见,望总理不必多心。”段又无情无绪的答了数语,即行告退。
  黎总统经此波折,心下很是不安,当召国务员入商。
  交通总长许世英,以此事必需调人,非请徐东海出来,恐难就绪。黎总统颇也首肯。适徐已返居辉县,即日遣使,写了一封诚恳的手书,敦促来京。凑巧段氏意思,不谋而合,也去函请徐东海。使节相望,不绝于道。这位三朝元老徐世昌,因顾着双方友谊,不忍坐视,遂自辉县起程,乘着京汉铁路,直达京师,一至正阳门,但见府院中人,已在车站两旁,欢迓行旌。正是:
  朝局又将成水火,都人胜似望云霓。
  徐东海入京后,能否排难解纷,且至下回分解。
  ----------
  蔡松坡为推翻袁氏之第一人,即为再造共和之第一功,较诸黄克强之奔走革命,劳苦相等,而诣力实过之。黄少成而多败,蔡少败而多成,其优劣已可见一斑。即两人生平行谊,黄多缺憾,而蔡亦少疵,设令天假之年,使得展其骥足,保卫国家,未始非人民之福。乃年未强仕,即闻谢世,盗跖寿而颜子天,古今殆有同慨欤?著书人于黄、蔡之殁,特从详述,铭其功也。彼夫孙、徐二人交争,无非意气用事,孙似有志而其质未纯,徐似有才而其心未正,两不相下,激成衅隙,而府院暗潮,遂由是酿成之。麟凤死而狐鼠生,华夏其何日靖乎?
  
  第八十回 议宪法致生内哄 办外交惹起暗潮
  却说徐东海入京以后,先谒黎总统,次见段总理,黎尚隐示通融,段却不甘退让,经徐苦口调停,方由段说出一言,先要孙洪伊免职,方令徐树铮辞差。太要顾全面目。徐东海再入总统府,与黎商及。黎似觉为难,徐喟然道:“不照这么办法,恐祸起萧墙,势且波及全国,总统不如通权达变,暂歇风潮为是。”黎总统毕竟长厚,也就承认下去。于是十一月二十日,下令免孙洪伊职,越日,徐树铮始呈上辞职书,奉令照准,改任张国淦为秘书长。国淦自内务解职,令为黑龙江省长,他不愿就任,辞职留京,乃命继徐树铮后任。
  树铮名虽去职,实仍在段氏幕中,段仍信任不疑。看官道是何因?小子前叙孙、徐冲突时,徐曾责孙泄漏机密,这也非凭空诬陷,最关重要的是中美实业借款一案。
  自中国、交通两银行,停止兑现后,商民怨声载道,吁请筹款维持。孙乃立主兑现,请黎总统速筹良法。黎与段熟商,段因国库如洗,只好从缓,偏黎已先入孙说,定要段设法筹款。看官!你想天下有几个点石成金的吕祖师,毁家纾难的楚令尹?国家没有的款,只好向外人商量,当由段总理委任财政总长陈锦涛,问各国乞贷。幸有美国资本团,愿贷美金五百万圆,期限三年,利息六厘,每百圆实收九一,以烟酒公卖税为抵押品,当由驻美华使,遵承中国财政总长委托全权的电报,代表政府,签立合同,一面由陈锦涛至两议院中,开秘密会议,要求通过。不料北京某报馆,偏已探悉底细,将中美借款合同,登载出来。
  看官!你道彼此借贷何故要守秘密呢?原来民国二年曾有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与中国政府订定草约,此后政治借款,应归本团承借。应第二十四回。前时已惹起许多纠葛,此次向美国借款,恐五国啧有烦言,所以慎守秘密。向外借款,还有许多顾忌,真正可怜。偏被报章揭出,无从隐饰,段、陈诸人,已疑由孙洪伊泄漏机关,恐滋外议。果然不到两天,英、法、俄、日四国银行团提出抗议书质问财政部。经陈锦涛商诸段总理,据理答复,略言:“此项借款,专供中国银行准备兑现的用途,本无政治性质。且民国二年的契约乃中国政府与五国银行团所缔结,今只四国银行团,系与德国分离的别一团体,敝政府不能承受抗议”云云。还亏德国久战未和,尚有借口之资。四国银行团,尚未肯干休,段总理已将所借美款,划存中国银行,作为准备金,交通银行,尚是向隅。惟与外人交涉,还须笔舌,越觉迁怨孙洪伊,自从孙免职离阁,才出了胸中恶气。徐树铮是多年心腹,怎肯教他离开?这且慢表。
  且说参众两院中,因草订民国宪法,连日会议,彼是此非,免不得又生党见。这是中国人特性。就中分作两大派,一派叫作宪法研究会,一派叫作益友社。有几个喜新厌故的人物拟加入主权、教育、国防神圣、省制、陆海军各问题,已审议了好几次,终因党见不同未曾议决。
  至十二月八日又复开议,为了省制大纲互起龃龉。直隶议员籍忠寅,主张守旧,湖北议员刘成禺,主张维新,彼此相持不下,竟互动手脚,就会议场中,打起架来。刘成禺一方面,人众势强,籍忠寅一方面,人少势弱,强的原是逞威,弱的也不甘退步。起初还是抛墨盒,掷笔杆,文绉绉的举动;后来骂得起劲,闹得益凶,竟扭成一团,拳打足踢,好象不共戴天的样儿。何苦乃尔?徒惹人笑。
  结果是籍忠寅、刘崇佑、陈光焘、张金鉴等,被殴受伤,害得皮破血流,痛不可耐,愤愤的出了会议场,做了一篇大文章,竟向总检察厅提起公诉,一面请政府咨行议会,查明曲直,依法惩办。
  一事未了,一事又生,京城里面有自称公民孙熙泽等,发起宪法促成会,宣布意见书,并通电各省,无非说:“两院议员,会议多日,并无成效,徒闻滋闹”等语。
  参议员闻这消息,因他毁损名誉,扰乱国宪,要求政府速即禁止。司法总长答称,已令总检察厅彻查,议员等犹有违言。只因阳历岁阑十二月二十五日,又是云南起义纪念日,曾经两院议定,总统公布,照例放假休息,悬旗宴贺。叙笔不漏。大家既要祝庆,又要贺年,闲暇中间,带着几分忙碌,自然把公事暂搁。转眼间已是民国六年了,各省督军省长及各特别区域都统等,于五年残腊,联名电告政府,由副总统兼江苏督军领衔,其文云:
  民国建元,于今五载,中经变故,起伏无端。国势日危,民生日蹙,政务日以丛脞,已往之事,今不复道。
  自此次之国体再奠,天下望治更切,以为元首恭己,总揆得人,议会重开,惩前毖后,必能立定国是,计日成功。乃半岁以来,事仍未理而争益甚,近日浮言胥动,尤有不可终日之势。国璋等守土待罪,忧惶无措,往返商榷,发为危言,幸垂察之!我大总统谦德仁闻,中外所钦,固无人不爱戴,自继任后,尤无日不廑如伤之怀,思出民于水火。然而功效不彰,实惠未至,虽有德意,无救倒悬。推原其故,在乎政务久不振。政务久不振,在乎信任之不专。前因道路传闻,府院之间,颇生意见,旋经国璋电询,奉大总统复示,谓:“虚己以听,负责有人”,是我大总统亦既推心置人腹中矣。皇天后土,实闻此言,国璋等咸为国家庆。以我总理之清心沈毅,得此倚畀,当可一心一德,竟厥所施。今后政客更有飞短流长,为府院间者,愿我大总统我总理立予摒斥。国璋等闻见所及,亦当随时参揭,以肃纲纪而佐明良。任贤勿贰,去邪勿疑,然后我大总统可责总理以实效,总理乃无可辞其责。有虚己之量,务见以诚,有负责之名,务征其实,献可替否,此国璋不敢不推诚为我大总统告者也。自内阁更迭之说起,国璋等屡有函电,竭力拥护,一则虑继任乏人,益生纷扰,陷于无政府;一则深信我总理之德量威望,若竟其用,必能为国宣劳,收拾残局,非徒空言拥护也。现在大总统既表虚己之诚,正总理励精图治之会,目下所急待施设者,军政财政外交诸大端,皆宜早定计划,循序实行。国璋等拥护中央,但求有令可奉,有教可承,事势苟有可通,无不竭力奉宣,以举统一之实。此大方针,非我总统不能定,阁员与总理共负责任,得此领袖,理宜协恭。近如中行兑现,实轻率急切,致陷穷境。前事之师,可为鉴戒。阁员必有一贯之主张,取钧衡于总理,勿以一部所主筦,或迁就乎阁员。
  阁员苟有苦衷,不妨开示,公是公非,当可主持。孰轻孰重,尤当量衡。国璋等赤心为国,不恤乎他,此维持内阁之真意,不能不掬诚为我总理告者也。国会为国家立法机关,关系何等重大,举凡一切动作,必惟法律是循,始足以餍众望。此次两院恢复之初,原出一时权宜之计,其时政潮鼎沸,国事动摇,但期复我法规,故未过存顾虑,国璋极冀宪法早定,议政得平,不袞近功,不逞客气,予政府以可行之策,为国家立不敝之规,则此逾期再集绝而复续之国会,虽有未洽,天下之人,犹或共谅。不意开会以来,纷呶争竞,较胜于前,既无成绩可言,更绝进行之望。近则侵越司法,干涉行政,复议之案,不依法定人数,擅行表决,于是国民信仰之心,为之尽坠。谓前途殆已无所希冀,诟仇视之,不独国会自失尊严,即国璋等前此之主张恢复者,亦将因是而获戾。
  况《临时约法》,于自由集会开会闭会一切,无所牵掣,要须善用之耳。苟或矜持意气,专事凌越,则蓄意积愤,必有溃决之一日,甚且累及国家,国璋心实危之。我大总统我总理,至诚感人,望将此意为两院议员等切实警告,盖必自立于守法之地,而后乃能立法,设循此不改,越法侵权,陷国家于危亡之地,窃恐天下之人,忍无可忍,决不能再为曲谅矣。此国璋等对于国会之意见,不敢不掬诚入告者也。总之我总统能信任总理,然后总理方有负责之地。总理能秉持大政,然后国家方有转危之机。国会能持大经,巩固国基,则国存,国会乃有所附丽,否则非国璋等之所敢知,伏祈我大总统我总理兼察之。
  看这等电文,原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但国会中的议员,方在意气相凌,怎肯和衷协议?就是段总理自信太深,也不免偏徇阿私,党同伐异。黎总统遇事优容,段意尚厌未足。民国六年一月一日,即免浙江督军兼省长吕公望本职,特任杨善德为浙江督军,齐耀珊为浙江省长,这道命令,虽由黎总统颁发,暗中却仍由段氏主张。杨善德素属段系,段长陆军部,极力援引,因得任松沪镇守使,嗣复擢松江护军使,倚若长城。适值浙江新任警察厅长傅其永,赴厅受事,各警察多半反对,致起风潮,甚至延及军队。督军吕公望无术镇驭,情愿辞职,段遂荐善德为浙江督军,破浙人治浙的旧习。松沪护军使一缺,遂由护军副使卢永祥升任。卢亦段氏麾下的健将,浙人尚思抗杨,杨带着北军第四师,昂然南来,如入无人之境,一番大风潮,霎时平定,这真所谓兵威所及,如风偃草了。浙人无故逐吕,乃致段派乘间而入,木朽蛀生,非自取而何?
  且说中美借款,由四国银行团抗议,就中的主动力,乃是日本国。日本自欧战发生后,极想趁这机会,扩张势力,做一个亚洲大霸王,原是个好机会,无怪东人。每遇中国交涉格外留意,所以中美借款合同甫经订定,即邀集英、法、俄三国,同来抗问。中政府亦知他来意,特令交通银行出面,也向日本兴业、朝鲜、台湾三银行,订借日金五百万圆,仍说是准备兑现。三银行却也照允,当即签定合同,利息七厘五分,三年为限。英、法、俄何不抗议?外如吉长铁路案,兴亚实业借款案,厦门设立警察案,郑家屯交涉案,种种发生,闹得舌敝唇焦,终归他得我失。
  一、吉长铁路案,是由吉林至长春的铁路,前清末年,曾与日人订立借款自筑的约章,至是日人独要求改订,将该路归他代办。交通部没法拒绝,只好与他订约,即以本路财产及收入,担保借款限期四十年偿清,路权已一半让去了。二、五年九月间,财政、农商两部,向日商兴亚公司借款五百万圆,以安徽太平山,湖南水口山两矿为担保,约三个月内交款。嗣经国会反对,原约担保一层,不生效力,当由财政部另提担保品,与日商开议。
  日商不肯照允,经财政部承认赔偿,另给兴亚公司洋三十万圆,方得改约。无端耗去三十万元,可谓慷慨。且仍订明两山开矿时,如需借外款,该公司得有优先权。但此约的丧失,也不算少了。三、厦门系福建商埠,日人居然设立警察派出所,夺我行政权,叠经福建交涉员,向他交涉,终未撤退。及外交部照会日使,他却答称厦门设警,无非行使领事裁判权,与行政无涉,不得目为违约。外交部接到复文,以商埠居民,原归外国领事裁判,无从辩驳,没奈何延宕了事。四、至郑家屯一案,龃龉多日,事缘中日军警,互生冲突,日商吉本,受伤殒命,日本即自由增兵,要挟多端。外交部费尽心力,才得商定五类:(一)申斥第二十八师师长;(二)军官依法处罚;
  (三)出示告谕军人,礼遇日本侨民;(四)由奉天督军表示歉忱;(五)给与日商恤金五百圆。五款全体实行,日本始允将郑家屯派添各兵撤回。这案自民国五年八月为始,直至六年一月终旬,彼此和平解决,方保无事。中日交涉各案,稍有头绪。那驻京德使辛慈,忽赍交一个通牒,内言德政府准于二月一日以后,采用海上封锁政策。所有中立国轮船,不得在划定禁制区域内,自由航行,否则一切危险,概不负责等语。外交部得了此牒,忙呈报总统、总理,为这一事,大费周折,又惹起府院冲突的暗潮。中国宣告中立,已历三年,彼时袁氏热心帝制,无暇对外,所以守着旁观态度。至黎氏继任,又为了内政问题,扰攘半年,也不遑顾及外事。但华工寄居外洋,往往受外人雇用,充当军役,或在外国商轮办事,一入战线,动被德国潜艇,用炮击沉,华人却也死得不少。此次德国复欲封锁海上,遍布潜艇,依万国公法上论将起来,德国实不应出此。美国曾向德国抗议数次,段总理乃亦欲仿行。黎总统秉性优柔,尚不欲与德构衅,经段总理再三怂恿,乃令外交部酌定复文,向德抗议。略云:
  查贵国从前依潜航艇战策,敝国人民生命,损
  害甚非浅鲜。兹复更行滥用,欲实行采用新潜艇战策,危及敝国人民之生命财产,实属蹂躏国际公法之本义。若承认此项通牒,其结果将使中立诸国间,及中立诸国与交战诸国间之正当通商,悉被侵犯,而导专横无道之主义于国际公法上。故敝国政府,关
  于二月一日宣言之新策,特对贵国政府提及严重之抗议。且为尊重中立国之权利,维持两国之亲善关
  系,期望贵国政府,勿实行此新战策。若事出望外,此抗议竟归无效,使敝国不得已而断绝两国现存之
  外交关系,实属可悲。然敝国政府之执此态度,全为增进世界之和平,保持国际公法之权威起见,幸
  贵国熟审之!
  公文去后,德国竟置诸不理,于是欲罢不能,只好再进一步,与德绝交。先由国务院中,特设外交委员会,除国务院全体及各部所派中立办事员均列席外,再邀陆徵祥、夏诒霆、汪大燮、曹汝霖诸人,一同会议。巧值梁启超到京,主张绝德,著有意见书,段亦邀他入会,取决行止。梁善口才,详陈绝德与不绝德的利害,洋洋洒洒,颇动人听,各会员多半赞成。散会后,段总理入告黎总统,黎始终持重,不肯骤允。段总理道:“前次抗议书中,已有抗议无效,断绝国交的预言,他至今不复,若非决定绝交,岂不令他藐视么?”此说甚是。黎总统迟疑半晌道:“且商诸副总统,何如?”未免迂拘。段总理道:“既如此说,当即发电,邀他到京面决为是。”黎总统点首无言,段即退出,拍电邀冯,速即北来。是时与德宣战诸协约国,闻中国有绝德消息,都来劝诱。且云:“中国曾加入协约国,将来改正关税,收回领事裁判权,缓付赔款诸问题,均可磋商。”因此段总理意愈坚决。各政党复组织外交商榷会,国际协会外交后盾会等,讨论大体。两院议员,亦设一外交后援会,研究绝德问题。会冯副总统亦自宁到京与黎、段协商,大略以绝德为是。黎总统颇有动意,偏总统府中的秘书长饶汉祥,劝黎维持中立,不可绝德。饶本黎总统心腹,黎很信任,遂不愿与德绝交。三月四日,段总理进见总统,请电令驻协约国公使,向驻在国政府磋商与德绝交后条件。黎总统支吾道:“这……这事须经国会通过,方好举行。”段总理道:“现尚非正式绝交,不过向各国探明意旨,何必定要国会同意呢?”黎总统默然不答,恼动了段总理,不别而行,竟驰向天津去了。小子有诗咏段氏道:
  直道何曾不足彰?过刚毕竟露锋芒。
  一麾竟向津门去,盛气凌人乃尔狂。
  段既出京赴津,一面令人赍呈辞职书,害得黎总统又着急起来。但看官且不要心焦,容小子暂时收憩,待至下回再详。
  ----------
  意气二字,是极端坏处,看本回所叙,皆意气之为厉,闹得内外不安,府院之冲突未已,而国会之党争起,国会之党争未休,而府院之冲突又生。国家公器也,乃挟私求逞,闹成一团糟,抑何可笑?无论孰是孰非,即此龃龉之迭出,已非治平气象,况对外怯而对内勇,其状态更属可鄙。家不和必败,国不和必倾,读此回,不禁为民国前途危矣!
  
  第八十一回 绝邦交却回德使 攻督署大闹蜀城
  却说国务总理段祺瑞,主张绝德,黎总统不肯照允,他遂负气退出,竟往天津,且遣人赍呈辞职书。黎总统未免惊惶,当即派员挽留。不意教育总长兼署内务总长范源濂,也居然送入辞职书来。显见是段氏嫡派。黎总统益加忧虑,乃亟延冯副总统入府,商议挽回的法子。应前回冯氏入京。冯国璋道:“总统若要挽留段总理,除非与德绝交,否则国璋亦想不出甚么良法。”黎总统尚沉吟未决,可巧派遣留段的委员,回府复命,报称段总理已决计南归,不愿再来任事。国璋听了,不禁微笑。旁观者清。黎总统向国璋道:“他不肯再来,奈何?”国璋道:“总统若依他计策,管叫他即日来京。”黎总统徐徐道:“恐怕未必。”国璋道:“国璋愿赴津一行,劝他回来,但请总统决意绝德便了。”黎总统尚是默然。国璋道:“依愚见想来,我国尽可与德绝交,非但无害,且有大利。”黎总统道:“利从何来?”国璋道:“德犯众怒,已成公敌,就是与他联盟的意大利,亦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古人说得好:‘寡不敌众’。看来德国总不能持久的。这可见中国与他绝交,将来决不致有害。若从利益上起见,是现在协约各国,已允我修改各种条约,岂非是一种大利么?”黎总统道:“改约的事情,果真靠得住吗?”国璋道:“且待段总理回京,再去探询协约各国政府,如果实行承认,始提出照会,与德绝交。”黎总统道:“既这般说,请台驾一行,留回段总理便了。”国璋当即退出,即乘专车赴津。
  到了晚间,果然两人同回,相偕至总统府,投刺进见。黎总统也即出迎,免不得与段总理周旋一番,段亦谦逊数语,当下发电各国,令各使探问明白。寻得各使复电,略言:“驻在国政府,大致承认,如果我国实行绝德,将来各种条约,可望修改”云云。于易黎、段两人,才表同情。冯国璋即日回宁。惟当时内外士绅,尚多异议,国会议员,如曹振懋、唐宝锷、丁世峄等,有对德抗议的质问书,马君武等且通电各省,反对绝德,外如张勋、倪嗣冲、王占元诸督军,统电请政府维持中立。还有孙文、唐绍仪、康有为、姚文栋、温宗尧等,也迭电政府国会,不应与德绝交。他如顺直省议会,奉天、上海、天津、山东、广东等各商会,暨他种商学团体,均电请仍守中立。段总理绝不为动,一意向前进行,特于三月九日,在迎宾馆开宴,延请议员,疏通意见。议员等多半聪明,乐得见风使帆,隐表同意。这是三酉儿好处。
  到了翌午,参众两院各开秘密会,段总理及财政总长陈锦涛,教育总长兼内务总长范源濂,司法总长谷锺秀,外交部参事伍朝枢等,先至众议院,报告外交经过情形,并述对德绝交的宗旨,请议员表示赞助。众议员经讨论后,投票表决,同意票得三百三十一张,不同意票只八十七张,得大多数赞成,表示通过。段总理复至参议院,登堂报告,仍如前说。适值夕阳西下,不及投票,乃约于次日表决。越宿参议院投票,有一百五十票是同意,只三十五票不同意,也算大多数通过。绝德案已经决定,正拟草定照会,提交德使,凑巧德使辛慈,着人赍送照会至外交部,但见上面写着,本公使于本日即三月十日。午后七时,接奉帝国政府训令,着以下列复文,传达中华民国政府。文曰:
  中华民国抗议德国新近宣告之封锁政策,而附以威吓,帝国政府,曷胜骇异。盖其他各国,仅仅提出抗议,中德邦交,素号亲睦,且中国于封锁区域以内,并无航业利益,则德之政策,于中国毫无影响,乃今于抗议之外,独附威吓之辞,以增抗议之力量,是尤不能不令人惊诧也。民国政府之抗议书中,谓:“华人因战事而丧失生命者,已属不少”云云,然须知民国政府,绝未尝以关于此种损失之事实及申诉通知帝国政府,而就帝国政府所得报告,则知华人之丧失生命者,仅受人雇用,于前敌开掘战壕,及充当其他军役之辈,盖若辈已不啻为战斗员,因以冒此危险也。帝国政府尝一再抗议运送华工赴欧,充当军役,是德国即在此次战事中,亦未尝不示中国以友谊,而帝国政府,即因顾全此友谊故,以此种威吓为非出自正轨,因望民国政府,改正其见解。帝国政府,愿于中国之航业利益,力加注意。以此之故,德国今虽不能于敌人宣告封锁之后,取消其政策,而禁制实行无限制之潜艇战争,然已准备磋商民国政府关于保护华人生命财产之特别愿望。帝国政府以如此对待友邦者,盖谨依其平日见解,以如中国若与德断绝友谊,则将失却一真挚之友,而陷于纠结不解之局也。
  末后,复附列一行道,本公使既将帝国政府的通牒,传达贵国政府,倘贵国欲提出保护航业的问题,本公使已由帝国政府授权,得与磋商一切云云。当由外交部递呈段总理。段以德国照会,虽有保护航业的示意,但封锁战略,仍然不肯取消,是我国提出抗议,终归无效,只好与他绝交,不必迟疑。黎总统此时,已将全权授与段总理,当然不再阻挠。段乃令外交部缮定照会,请黎总统盖过了印,并附发德使护照,送他出境。照会中的内容,大略说是:
  关于德国施行潜水艇新计划一事,本国政府,本注重世界和平,及尊重国际公法之宗旨,曾于二月九日,照达贵公使提出抗议,并经声明,万一出于中国愿望之外,抗议无效,迫于必不得已,将与贵国断绝现有之外交关系等语在案。乃自一月以来,贵国潜艇行动,置中国政府之抗议于不顾,且因而致多丧中国人民之生命。至三月十日,始准贵公使照复,虽据称贵政府仍愿议商保护中国人民生命财产办法,惟既声明碍难取消封锁战略,即与本国政府抗议之宗旨不符,本国政府视为抗议无效,深为可惜。兹不得已,与贵国政府断绝现有之外交关系,因此备具贵公使并贵馆馆员暨各眷属离去中国领土所需之护照一件,照送贵公使,请烦查收为荷。至贵国驻中国各领事,已由本部令知各交涉员一律发给出境护照矣。须至照会者。
  照会去后,再电令驻德公使颜惠庆,向德政府索取护照,克日归国,并由黎总统布告全国道:此次欧战发生,我国严守中立,不意接本年二月二日德国政府照会,德国新定之封锁计划,使中立国商船,从是日起,在限定禁线内行驶,诸多危险等语。当以德国前此所行攻击商船之方法,损害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已属不少,今兹潜艇作战之计划,危害必更剧烈。我国因尊崇公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起见,遂向德国提出严重抗议,并声明如德国不撤销其政策,我国迫不得已,将与德国断绝现有之外交关系。在我国深望德国或不至坚持其政策,仍保持向来之睦谊,不幸抗议已逾一月,德国之潜艇攻击政策,并未撤销,各国商船,多被击沉,我国人民因此致死者,已有数起,昨十一日据德国正式答复,碍难取销其封锁战略,实出我国愿望之外。兹为尊崇公法保护人民财产计,自今日始,与德国断绝现有之外交关系,特此布告。
  同日复下一通令道:
  现在我国已与德国断绝现有之外交关系,所有保护德国侨民及其他应办事宜,着各该管官署查照现行国际公法惯例,迅筹办法,颁布施行。此令。
  为这一令,国务院中遂组织国际政务评议会,研究外交关系事项。正会长就是国务总理段祺瑞,副会长乃是外交总长伍廷芳,并函聘王士珍、陆徵祥、熊希龄、孙宝琦、汪兆铭、汪大燮、曹汝霖、周善培、魏宸组、陆宗舆、张嘉森、夏贻霆、刘崇杰、丁士源、伍朝枢、张国淦等,为会中评议员。所应研究事件,共分七则:(一)处置国内德侨;(二)对于协约国应提条件;(三)华工招募;(四)物料供给;(五)关税改正;(六)巴黎经济同盟条文;(七)议和大会中各问题。
  各会员方共同讨论,逐条采行。
  德使辛慈,已卸旗回国,各埠领事,亦相继出境,于是天津、汉口德租界,即令地方官收回。还有津浦北段铁路管理权,及在上海、厦门、广州等处德国商船,均先后归华官收管;就是供职路矿的德国工程师,亦一体解职。惟普通侨民,暂许仍旧侨居。德华银行,暂听照常营业。独上海法租界中,有一德人所办的同济医工大学,教育部拟收回自办。哪知法人先行逞强,由法租界工部局,勒令解散,把德人驱遣出境。看官可知租界的规例吗?租借权虽归外人,土地权仍属我国,所有德校处置,应由我国办理。经外交部援据法例,向法使抗议,法使不肯照允,只论强弱,不问公法。乃由教育部派员到沪,与该校董事协商善后办法,当将该校迁入吴淞中国公学旧址,由部另任校长,仍留德人为教员,照常开学。既已绝交,还要留住教员,也可不必。既而财政部复发出通告,停付欠德各款,将应解款项,暂存中国银行,俟欧战了结,再行定夺。偏英法各国,复出来反对,主张此款应存外国银行,又惹起一番交涉。而且驻京的荷兰公使,来一照会,自言受德使委托,所有在华利益,暂由本使代管。且中德虽已绝交,尚未宣战,不能适用待遇敌人的法例,遽将德国所有利益没收。那时段总理迭遭刺激,转滋懊恼,索性提出宣战问题,欲加入英法各国协约团,实行抗德,一来可满足协约国的希望,二来可免荷兰公使的牵掣,倒也是个贯彻始终的主张。惟黎总统以与德绝交,已属太甚,再拟宣战,更觉不情,因此决计缓进,不从段请。自是府院的意见,复致相左,免不得又生冲突,激成嫌隙。这是黎菩萨过柔之误。
  正在双方龃龉的时候,忽来了四川警电,报称川、滇两军,寻衅鏖斗的事情,当由黎总统下令,着四川督军罗佩金,及川军第二师师长刘存厚,一律来京。看官!你道川乱何故发生?原来罗佩金署督四川,威望不及蔡锷,且所部滇军,驻扎川境,尝与川军有嫌。政府因川事平靖,电饬罗佩金裁撤各军。罗即拟将川、滇兵队,酌量裁遣。师长刘存厚、周道刚、锺体道、陈泽霈、熊克武等,暗地不服,意欲乘此逐罗,免不得反客为主。刘更跋扈异常,居然率领所部,径入成都,只说罗督军意分厚薄,遣派不均,来与罗督评理。罗佩金亦不甘坐让,饬阻刘军入城。刘军哪肯从命,一哄进去,竟向督军署扑来。说时迟,那时快,督军署内,竟发出大炮,轰击刘军。刘军开枪还击,遂闹成一片兵祸,把省城作为战场。可怜成都居民,茫无头绪,骤闻各种枪炮声,已吓得魂飞天外,突然间一弹飞来,将墙壁间击成窟窿,又突然间飞入数弹,碰着人体,顿时血肉模糊,昏晕倒地。既而东坍西倒,南毁北焚,爆裂声、倾塌声,与男女哀号声,并作一片,何罪至此!那两边的丘八老爷,还是兴高采烈,拚命相争。百姓都死,丘八老爷恐也难独生。嗣经商民举出代表,吁请休战,方才停了一两天。罗刘各电致中央,争辩曲直。黎总统尚欲笼络两人,特任罗佩金为超威将军,刘存厚为崇威将军,叫他即日来京,另命省长戴戡暂行兼代四川督军,刘云峰为暂编陆军第二师长,更派王人文为四川查办使,张习为查办副使,赴川查办。一面下令申告道:
  四川自军兴以来,兵队增多,饷需支绌。上年叠经电商暂署督军罗佩金,酌定裁遣各军办法去后,本年三月,据川军师长刘存厚、周道刚、锺体道、陈泽霈、熊克武等电称,罗署督编遣军队,支配饷械,主客各军,显分厚薄等情。续据罗署督电称,刘存厚、陈泽霈收束军队,有意迟延。正拟派员查办间,即据罗署督电称刘存厚围攻督署,刘存厚则谓罗署督开炮攻击所部。并据各方电告,省城连日枪炮猛烈,人民生命财产,损伤甚巨,着派王人文、张习驰往彻查。川民叠经兵祸,疮痍未复,又遭此次重变,本大总统实痛于心,该查办使务须秉公据实查复,勿得稍存偏徇。在未经查复以前,责成戴兼督严饰在省川、滇各军官长,约束所部,勿论如何,不准再滋事端。其省外各军,各有维持地方之责,不准擅离防守,倘敢故违,军律具在,政府无所偏倚,即决无所姑息。所有此次被难商民,并着该省长迅即查明,妥为抚辑,勿任失所!此令。
  王人文、张习两人,奉命登途,尚未到川,罗佩金已遵令交卸,将印信交与戴戡。可见罗直刘曲。戴戡即日就职,函商刘存厚,请他退兵出城。刘存厚仍然不睬,还是拥兵图逞,蟠踞城中,戴乃不得已电达政府,据实报告。小子有诗叹道:
  尽说军人贵服从,如何同境不相容?
  武夫跋扈从兹始,肇祸原来是滥封。
  政府接得戴电,应该如何办理,且至下回说明。
  ----------
  与德绝交一事,自日后观之,似为段祺瑞之先见。然我国亦未尝得沾大利,徒令府院冲突,酿成他日之各种战衅,是岂不可以已乎?段失之太刚,黎又失之太柔,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吾不能不为黎氏咎焉。若夫川省之兵祸,曲在刘而不在罗,黎乃欲调停了事,至欲笼以虚名,无分彼此。试思刘之目的何在?乃欲以将军二字,敛彼野心得乎?况无罪者加赏,有罪者亦赏,是徒亵名器,益启武夫玩视之渐。尾大不掉,适滋国忧,虽曰观过知仁,而总统失权之弊,盖自此始矣。
  
  第八十二回 托公民捣乱众议院 请改制哗聚督军团
  却说黎政府接到川电,才知刘存厚拥兵自逞,不服命令,只好变软为刚,将他免职示惩,随即下令云:
  前因川、滇两军在成都省城冲突,叠由院部电饬双方停止争斗,兹据戴兼督电称,刘存厚于中央停止争斗之命,置若罔闻,仍攻督署等语。崇威将军刘存厚,着即免职,听候查办。所有在省川、滇各军,责成该兼督严饬各该管官长,即日开拔出城,分别驻扎,恪遵前令,不得再滋事端。倘仍延抗,军法具在,定惟该管官长等是问。此令。
  此令下后,才闻刘存厚有退兵消息。王、张两查办使,得安抵川境,实行调查,报告川民被难情形,由黎总统拨款赈济,且不必细表。惟外部兵祸,似觉少纾,内部纠葛,又闻迭起。财政总长陈锦涛,入陈总统,讦发次长殷汝骊,因炼铜厂事,有代人请托情弊。黎总统方拟核办,忽由炼铜厂商人柴瑞周等,具禀国务院,声言陈总长令渠借垫股款,并勒写字据等情。当派夏寿康、张志潭查办。复称事涉嫌疑,不无可议,因将陈锦涛、殷汝骊一并免职,交法庭依法审办。殷汝骊已逃匿无踪,只陈锦涛到案候质,留置看守所。接连又是交通总长被控案,交通部直辖津浦铁路管理局,曾向华美公司,购办机车,局长王家俭,总务处长童益临,纳贿舞弊,哄动京中,经交通部查明,将他撤差。总长许世英,自请失察处分,情愿免职。黎总统尚欲挽留,嗣经国务院派员查复,该局确有弊混等情,且与许总长亦涉嫌疑,因呈报黎总统。黎乃准许辞职,先将局长王家俭,及前副局长盛文颐,并交法庭审理。总检察厅且传讯许世英,亦将他羁住看守所。陈许同时被押,可谓无独有偶。司法总长张耀曾,动了兔死狐悲的观念,竟劾检察长杨荫杭,及检察官张汝霖,未得完全证据,遽传讯许世英等,实属违背职务,污损官绅,于是许世英遂得释放,连陈锦涛也保释出来。究竟官官相护。惟财政交通两席,暂由财政次长李思浩,及交通次长权量代理。嗣复提出李经羲,拟任为财政总长,经国会投票通过,老大的云南故督,又俨然出台来了。为后文伏笔。
  国务总理段祺瑞,把阁务视若轻闲,惟一心一意的对付外交,定要与德宣战。当下电召各省督军,及各特别区域都统,赴京会议,解决宣战问题。山西督军阎锡山、河南督军赵倜、山东督军张怀芝、江西督军李纯、湖北督军王占元、福建督军李厚基、吉林督军孟恩远、直隶督军曹锟、安徽省长倪嗣冲、察哈尔都统田中玉、绥远都统蒋雁行、晋北镇守使孔庚等,奉召亲行,陆续晋京。此外各省,亦均派代表到会。四月二十五日,特开军事会议,由段总理主席,极言对德问题,非战不可。各督军都统等,统是雄赳赳的武夫,素奉段为领袖,段要绝德,大家均已赞成,段要战德,何人再来反对?孟恩远首先起座,呼出“赞成”二字,随后便大家附和,赞成赞成的声音,震动全院。推孟出头,为废国会张本。段祺瑞自然欣慰,俟散会后,即去报知黎总统。黎很是不乐,但又不便当面驳斥,只好淡淡的答道:“宣战不宣战,总须由国会议决,若但凭军人主张,何必虚设此国会呢?”段祺瑞道:“提交国会,是应当的手续,总统宜即日咨行。”黎总统呆了半晌,才道:“请总理代拟咨文便了。”满腹牢骚。段也不复再言,竟退出总统府,直至国务院,嘱秘书拟定咨文,赍送府中盖印。黎总统约略一瞧,文中有“本大总统为促进和平,维持公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起见,认为与德国政府,有宣战必要”等语,不禁自笑道:“什么叫作必要?我国的内哄,尚是未平,难道还想与外人构衅么?”话原不错,但受人胁制奈何?说至此,愤愤的检取印信,向纸上盖讫,掷付来人。那来人接手后,便赍送众议院去了。
  众议院接到咨文,免不得议论纷纷,有一大半是不主战的。次日由议员秘密讨论,无非是主战的少,不主战的多,结果是由议长宣言,俟两日后,开全院委员会,审查这种宣战案情。哪知这风声传将出去,顿有许多请愿书,似雪花柳絮一般,飘飘的飞入院中,有的是署着陆海军人请愿书,有的是署着五族公民请愿团,有的是署着政学商界请愿团,还有北京学界请愿团、军界请愿团、商界请愿团、市民请愿团,迷离惝怳,阅不胜阅,当由院中役夫,收拾拢来,一古脑儿掷入败字簏中。请愿团化作纸团儿,中国各种团体,也应如此处置。到了五月十日,众议院开会审查,甫经召集,门外忽啸聚数千人,各持一小旗帜,写着各种请愿团字样,每团有数十代表,手持传单,一拥入院,见了议员,便将传单分给。议员见他们无理取闹,不愿接收;或接单稍迟,他们即伸出如梃的手臂,似钵的拳头,向议员面前,猛击过来。议员急忙躲闪,身上已被捶数下。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试看上文集议宪法时,同是议员,尚且彼此互殴,何怪他人乘间侮弄。霎时间院中秩序,被他们捣乱。还是议长汤化龙,有些胆量,索性向前语众道:“诸位都是爱国的志士,既已有志请愿,应该公同研究,如何动起蛮来?况我等为了宣战一案,方在审查,并未倡议反对,奈何便得罪列位呢!”言未已,只听一片哗声道:“但将宣战案通过,我等自然罢休。”汤化龙又朗声道:“诸君是来请愿,并不是来决斗,就使今日是决斗问题,也应守着秩序,举出代表,何必劳动许多人员。”这数语理直气壮,说得大众无可辩驳,乃当场选出六人,作为全体代表,进见议长。汤化龙接入后,六人各呈名片,一是赵鹏图,一是吴光宪,一是刘坚,一是白亮,一是张尧卿,一是刘世钧。化龙一一瞧毕,便问道:“诸君有何见教?”赵鹏图应声道:“闻贵院今日开会,是解决宣战问题,目下与德宣战,乃是万不得已的情形,要战便战,何待审查?今日如通过宣战案,是贵院俯顺舆情,我辈无不悦服,否则恐多不便。”白亮、吴光宪复接入道:“如不通过此案,应请议长声明,不许议员出院。”这种要挟,还是袁世凯一人教之。汤化龙不觉微哂道:“我却没有这般权力,惟列位既已到此,请入旁听席,少安毋躁,静待我等解决。”六人方才无言,退至旁听席坐下。
  化龙即命将全院委员会,改作大会,自己退入后室,凭着电话,传入国务院,请国务总理、内务总长、司法总长,速即莅院弹压,国务院中复词照允。好容易挨过两小时,才见兼署内务总长范源濂,乘舆到来,又阅两小时,国务总理段祺瑞,始偕巡警总监吴炳湘,率领警察百名,荷枪至院。是何濡滞也?是时天已薄暮,夜色凄其,门首各种请愿团,尚是喧扰不休,声声口口的讥骂议员。段祺瑞看不过去,当令吴炳湘婉言晓谕,仍然无效,乃借院中电话,招集马队,仗了马上威风,将各请愿团陆续赶散。赵鹏图等六代表,也坐不安稳,溜了出去。待院内安静如初,差不多将二三更天了。议员有数人受伤,先行返寓,还有日本新闻记者,亦被误殴致伤,由警察总监吴炳湘,派警送回。段总理,范总长,也相继归去,议长议员等一并散归,翌日奉黎总统令云:
  据内务部呈称:“本月十日,众议院开全院委员会,有多数请愿团,麇集院门,发布印刷品,致有议员被殴情事。当即严令警察厅驰往解散,并将滋事之人查究”等语。著司法部交该管法庭从速检察,依法究办,并责成内务部随时饬警,妥为保护,毋得稍涉疏懈!此令。
  司法总长张耀曾,接到此令,眼见得办理为难,竟上呈辞职。又有外交总长伍廷芳,及农商总长谷锺秀、海军总长程璧光,均提出辞职书,陆续送呈总统府中。看官听着!这几位总长,乃是国民党中要人,与段总理感情,本不甚融洽,当时得入阁任事,亦由段氏自欲罗才,特地化除畛域,采用几个异派的人物。但黎总统亦曾加入国民党,党同道合,自然沆瀣相投;就是众议院的议员,一半入国民党籍,他的党旨,不愿与德宣战,所以反对段氏,隐表同情。此次各种请愿团,胁迫议院,明明由主战派指使,无拳无勇的司法部,如何办理?且因党见未合,不能不辞职求去。伍、谷、程三总长,无非因同党关系,致有连带辞职的举动,偏黎总统并不批答,镇日里延宕过去。那提出辞职的总长,也不到国务院,乐得自由数天。统是心心相印。
  只有这位段总理,自信甚深,硬要达到宣战目的,今朝催众议院开会,明朝催众议院议决。众议院寂然不动,挨过了七八天,始由议员褚辅成倡议,略谓:“国务员已多数辞职,此案且从缓议,俟内阁全体改组,再行讨论未迟。”当经多数表决,咨复国务院。看官!你想段总理望眼将穿,恨不得即日宣战,偏经国会牵掣,不能由他作主,他如何不忿?如何不恼?当下与督军团密商,设法泄恨。三个缝皮匠,比个诸葛亮,况有二十余人,会议此事,应该想出一个绝妙的法儿,他不从宣战上着想,偏从宪法上索瘢,因即拟定一篇改制宪法的呈文,由吉林督军孟恩远领衔,赍交总统府,其文云:
  窃维国家赖法律以生存,法律以宪法为根本,故宪法良否,实即国家存亡之枢。恩远等到京以来,转瞬月余,目睹政象之危,匪言可喻,然犹无难变计图善。惟日前宪法会议二读会通过之宪法数条,内有众议院有不信任国务员之决议时,大总统可免国务员之职或解散众议院,惟解散时须得参议院之同意;又大总统任免国务总理,不必经国务员之副署;又两院议决案与法律有同等效力等语,实属震悚异常。查责任内阁之制,内阁对于国会负责,若政策不得国会同意,或国会提案弹劾,则或令内阁去职,或解散国会,诉之国民,本为相对之权责,乃得持平之维系。今竟限于有不信任之决议时,始可解散。夫政策不同意,尚有政策可凭,提案弹劾,尚须罪状可指,所谓不信任云者,本属空渺无当,在宪政各国,虽有其例,究无明文。内阁相对之权,应为无限制之解散,今更限以参议院之同意,我国参众两院,性质本无区别,回护自在意中,欲以参议院之同意,解散众议院,宁有能行之一日?是既陷内阁于时时颠危之地,更侵国民裁制之权,宪政精神,澌灭已尽。且内阁对于国会负责,故所有国家法令,虽以大总统名义颁行,而无一不由阁员副署,所以举责任之实际者在此,所以坚阁员之保障者亦在此。任免总理,为国家何等大政,乃云不必经国务员副署,是任命总理时,虽先有两院之同意为限制,而罢免时则毫无牵碍,一惟大总统个人意旨,便可去总理如逐厮役。试问为总理者,何以尽其忠国之谋,为民宣力乎?且以两院郑重之同意,不惜牺牲于命令之下,将处法律于何等,又将自处于何等乎?至议决案与法律有同等效力一层,议会专制口吻,尤属显彰悖逆,肆无忌惮。夫议员议事之权,本法律所赋予,果令议决之案,与法律有同等效力,则议员之于法律,无不可起灭自由,与“朕开口即为法律”之口吻,更何以异?
  国家所有行政司法之权,将同归消灭,而一切官吏之去留,又不容不仰议员之鼻息,如此而欲求国家治理,能乎不能?况宪法会议近日开会情形,尤属鬼蜮,每一条文出,既恒阻止讨论,群以即付表决相哗请,又每不循四分之三表决定例,而辄以反证表决为能事。以神圣之会议,与儿戏相终始,将来宣布后谓能有效,直欺天耳。
  此等宪法,破坏责任内阁精神,扫地无余,势非举内外行政各官吏,尽数变为议员仆隶,事事听彼操纵,以畅遂其暴民专制之私欲不止。我国本以专制弊政,秕害百端,故人民将士,不惜掷头颅,捐血肉,惨澹经营,以构成此共和局面。而彼等乃舞文弄墨,显攫专制之权,归其掌握,更复何有国家?以上所举,犹不过其荦荦大者。
  其他钳束行政,播弄私权,纰缪尚多,不胜枚举。如认此宪法为有效,则国家直已沦胥于少数暴民之手。如宪法布而群不认为有效,则祸变相寻,何堪逆计?恩远等触目惊心,实不忍坐视艰辛缔造之局,任令少数之人,倚法为奸,重召巨祸,欲作未雨之绸缪,应权利害之轻重,以常事与国会较,固国会重,以国会与国家较,则国家重。今日之国会,既不为国家计,是已自绝于人民,代表资格,当然不能存在。犹忆天坛草案初成,举国惶骇时,我大总统在鄂督任内,挈衔通电,力辟其非,至理名言,今犹颂声盈耳。议宪各员,具有天良,当能记忆,何竟变本加厉,一至于此。惟有仰恳大总统权宜轻重,毅然独断,如其不能改正,即将参众两院,即日解散,另行组织。俾议宪之局,得以早日改图,庶几共和政体,永得保障,奕世人民,重拜厚赐。恩远等忝膺疆寄,与国家休戚相关,兴亡之责,宁忍自后于匹夫?垂涕之言,伏祈鉴察!无任激切屏营之至!
  呈文上的署名,除领衔的孟恩远外,就是王占元、张怀芝、李厚基、赵倜、倪嗣冲、李纯、阎锡山及田中玉、蒋雁行等。又有浙江代表赵禅,奉天代表杨宇霆,黑龙江代表张宣、张发宸,陕西代表瞿寿禔,甘肃代表吴中英,热河代表冯梦云,湖南代表张翼鹏,新疆代表钱桐,江苏代表师景云,贵州代表王文华,云南代表叶荃,共得二十二人。一面递呈国务总理,及通电各省,这一场有分教:
  苍狗白云多变幻,红羊浩劫又侵寻。
  欲知黎总统曾否照准,且待下回分解。
  ----------
  有袁世凯之胁迫议会,勾结军阀,而段祺瑞乃欲踵而效之,彼请愿团之捣乱议会,果谁使之乎?督军团之纠劾议会,果谁使之乎?夫议会之一切举动,固不足尽满人意,然武夫专制之为祸,较甚于议会之专制。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也,袁氏且毒人自毒,段智不袁若,乃亦起而效尤,宁非大误,国家多难,杌隉不安,顾尚堪一误再误耶?吾观段氏之所为,吾尤不能无憾于袁氏矣。
  
  第八十三回 应电召辫帅作调人 撤国会军官甘副署
  却说督军团递入呈文,待了两日,未见批答下来,料知黎总统不肯照允,遂向总理处告辞,陆续出京。行到天津,复在督军曹锟署内,开了一次秘密会议。适徐州张勋,亦有密电到津,邀各军长等同赴徐州,各军长又复南下,与张辫帅晤谈竟夕,彼此订定密约,方才散归,静听中央消息。葫芦里卖什么药。才隔两天,即闻黎总统下令,免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段祺瑞职,着外交总长伍廷芳,暂行代理国务总理,陆军次长张士钰,代理陆军部务。一个霹雳,响彻中原,各军长正防这一着,准备与中央翻脸,方拟传电质问,忽由总统府发出通电,略云:
  段总理任事以来,劳苦功高,深资倚畀,前因办事困难,历请辞职,叠经慰留,原冀宏济艰难,同支危局。
  乃日来阁员相继引退,政治莫由进行,该总理独力支持,贤劳可念。当国步阽危之日,未便令久任其难,本大总统特依约法第三十四条免去该总理本职,由外交总长暂行代署,俾息仔肩,徐图大用,一面敦劝东海出山,共膺重寄。其陆军总长一职,拟令王聘卿继任。执事等公忠体国,伟略匡时,仍冀内外一心,共图国是,本大总统有厚望焉!
  这道电文,颁发出来,各军长统皆愕然。看到电文的署名,除黎总统外,就是代理国务总理伍廷芳副署,大众更觉惊哗。未几即接到段祺瑞通电,略言:“卸职出京,暂寓天津,惟调换总理命令,未经祺瑞副署,将来地方及国家,因此生何影响,祺瑞概不负责”云云。看官阅此,应知他言中寓意,明明是教外省督军,质问中央,诘他违法。于是长江巡阅使张勋,首先拍电,谓:“此令由伍廷芳副署,不合法律。”此外各省军长,亦如张勋所言,陆续电诘。张非段派,乃首驳黎氏,无非欲收渔人之利。就是国会议员,亦不得不提出质问。聊复尔尔。当经伍廷芳依据约法,兼引民国以来任免总理的先例,通电解释,并向议会答复。议会中原是虚与委蛇,不再穷诘,惟各军长怎肯罢休,自然坚持到底,还要龃龉,申请黎总统收回成命。黎总统如何肯从,但将各军长电文置诸高阁,特派王士珍为京津一带临时警备总司令,江朝宗、陈光远为副司令,戒备非常。
  正在内外争持的时候,突接宁夏护军使马福祥来电,报称:“擒获伪皇帝吴生彦,即日正法”等语。原来吴生彦为甘肃匪首,也艳羡皇帝二字的美称,因即纠众千余,骚扰甘蒙边境,诈称为清室后裔达儿六吉,自号统绪皇帝,把光绪宣统二年号,凑合成名,可发一噱。封党徒卢占魁为大元帅,兴兵恢复。幸由马福祥所部军队,闻风剿捕,斩获百人,贼众究系乌合,纷纷骇散。伪皇帝与伪大元帅,一筹莫展,只有乱窜一法,结果是无处奔避,被官军四面兜拿,擒至护军使辕门,讯明情实,赏给几个卫生丸,送他归阴。袁氏想做皇帝,尚难成事,何况吴生彦。但亦袁氏引带出来,故特叙及。黎总统接得捷电,自然放心。惟伍廷芳系由黎氏任命,作为临时总理,未经国会通过同意,自未得继续下去;再加各军长交相诘难,廷芳也觉不安,屡向黎总统处告辞。黎总统焦思苦虑,想出一个老成重望的人物,请令上台。欲知他姓甚名谁,就是新命财政总长李经羲。
  经羲系清傅相李鸿章从子,年已老朽,不堪大用。黎独追溯从前,谓祺瑞父尝从故军门周盛传麾下,周本淮军将领,隶属李氏,李氏为北洋系军阀旧家,借他余威,或可弹压北洋军人,免他滋扰。婚媾尚且反噬,遑论旧谊?适值李经羲奉命至津,正好畀他重任,维持危局。当下转咨国会,拟任李经羲为国务总理,请求同意。国会议员与黎氏通同一气,自然不致两歧,不过手续上总须投票,方可表决。等到开匦检票,自得多数同意,复告政府。黎总统便即下令,特任李经羲为国务总理,一面派员赴津,迎李入京。李经羲未肯遽允,复书辞谢,再经黎总统手书敦勉,经羲仍然模糊作答,不即启行。惹得黎总统望眼将穿,非常焦灼。
  不意督军团的手段,煞是厉害,一声爆裂,首发淮上,安徽省长倪嗣冲,居然通电各省,宣告独立。略言:“群小怙权,扰乱政局,国会议员,乘机构煽,政府几乎一空。宪法又系议院专制,自本日始,与中央脱离关系”云云。这电为民国六年五月二十九日拍发,越日,即扣留津浦铁路火车,运兵赴津,颇有晋阳兴甲的气象。嗣是奉天督军兼省长张作霖,陕西督军陈树藩,河南督军赵倜、省长田文烈,浙江督军杨善德、省长齐耀珊,山东督军兼署省长张怀芝,黑龙江督军兼署省长毕桂芳、帮办军务许兰洲,直隶督军曹锟、省长朱家宝,福建督军李厚基,山西督军阎锡山,第二十师师长范国璋,绥远旅长王丕焕,第七师师长张敬尧,第八师师长李长泰等,依次哗噪,与那倪嗣冲异口同声,倡言独立。那时苦口婆心的黎菩萨,真弄到魔障重重,没法摆布了。代理国务总理伍廷芳等,又统是无拳无勇,不能救急,没奈何再使秘书劳神,撰了数千百言,电发出去,劝告督军团,并派员分往宣慰。看官!你想这班督军团,手拥强兵,气焰极盛,岂是区区笔舌,所得挽回?当下独立各省,均派干员至天津,设立各省军务总参谋处,即用雷震春为总参谋,将设临时政府、临时议会,风声日紧一日,黎总统寝食不安,孤危得很。适安徽督军张勋,递入呈文,历陈时局危险,劝黎总统勿再固执,危及国家,言下并有自出斡旋的意思。黎总统还道他是个好人,巴不得他出来调停,急来抱佛脚,哪知他是个牛魔王。再电问李经羲,经羲亦主张召勋,因决计下令道:
  据安徽督军张勋来电,历陈时局,情词恳挚,本大总统德薄能鲜,诚信未孚,致为国家御侮之官,竟有藩镇联兵之祸,事与心左,慨歉交深。安徽督军张勋功高望重,公诚爱国,盼即迅速来京,共商国是,必能匡济时艰,挽回大局,跂予望之!此令。
  张勋接到此令,喜如所望,即复电到京,克日启程。别有肺肠,明眼人当能窥测。众议院议长汤化龙,蒿目时艰,料知前途必有大变,不如见机远祸,乃向院中陈请辞职。各议员表决许可,因即改选,另举吴景濂为议长。副议长陈国祥亦情愿去职,偏不得大众允许,只好仍然留任。此外如参众两院议员,有心趋避,联翩告辞,乐得离开烦恼场,回去享福。最惊人耳目的事情,乃是副总统冯国璋,亦电达参众两院,请辞中华民国副总统一职,并派员将原受证书,具文送缴两院,且通电中央及各省,声明时局险巇,无术救济,不能靦颜尸位等情。黎总统越觉焦急,慌忙复电慰留,一面敦促安徽督军张勋,及国务总理李经羲入都,挽救危局。江西督军李纯,却是有些热诚,意欲出为调停,特由赣省入京,窥探两造意见,竭力周旋。偏黎总统的心目中,专望那辫子大帅,天津的各省总参谋处,又是倚势作威,不容进言,李督军徒讨了一回没趣,只好扫兴自归。那辫帅张勋,于六月七日起行,随身带着精兵五千,乘车就道,越宿即至天津,与李经羲晤商。彼此密谈多时,定了密计,遂先派兵入京,作为先声,又电陈调停条件,第一项宜解散国会,第二项是撤销京津警备。意欲何为?黎总统接电后,明知这两项是都不可行,但事在燃眉,不得不依他一条,把王士珍、江朝宗、陈光远的警备总副司令,先行撤销,然后再复电张勋,商榷解散国会一事,似乎有不便依议的情形。偏张勋坚执己见,谓:“国会若不解散,断无调停余地,自己亦未便晋京,拟即回任去了。”黎总统接到此电,又大吃了一惊。可巧驻京美公使,复来了一角公文,由伍廷芳亲自赍入。黎总统急忙启阅,但见上面写着:
  美国政府闻中国内讧,极为忧虑,笃望即复归于和好,政治统一。中国对德宣战,抑或仍守与德绝交之现状,乃次要之事件。在中国最为必要者,乃维持继续其政治之实验,沿已得进步之途径,进求国家之发展。美国所以关心于中国政体及行政人物者,仅以中美友谊之关系,美国不得不助中国。但美国尤深切关心者,在中国之维持中央统一与单独负责之政府。是以美国今表示极诚恳之希望,愿中国为自己利益及世界利益计,立息党争。并愿所有党派与一切人民,共谋统一政府之再建,共保中国在世界各国中所应有之地位。但若内讧不息,而欲占其以应得之地位,则必不可能也。
  黎总统览到此处,见下文只有寥寥数字,料不过是起结套话,因此不暇细瞧,便将来文置诸案上,顾语伍廷芳道:“这原是友邦的好意,但目前危状,几乎朝不保暮,公可别有良策否?”廷芳踌躇多时,竟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得当面敷衍道:“总统高见,究应如何办法?”黎总统答道:“张勋所要求的二大条件,京津警备,已经撤销,只解散国会,事关重大,未便照行,偏他定要照办,如何是好?”廷芳道:“民国《约法》,并无解散国会的条件,此事如何行得?就是前日段总理免职,廷芳面奉钧命,勉强副署,那还有《约法》可援,已遭各军长反对,痛责廷芳,倘或解散国会,是要被全国唾骂了。”黎总统道:“这便怎么处?”廷芳道:“且再派一干员,赴津与张勋婉商,宁可改行别种条件罢。”黎总统点首无言,廷芳便即退出。当由黎总统派员往津,才阅一宵,便见该员返报。据言:“张勋意见,非解散国会,断不可了,现限定三日以内,必须颁发解散国会的命令。否则通电卸责,南下回任,恕不入谒了。”仿佛哀的美敦书。黎总统听着,直似哑子吃黄连,说不出的苦楚。又召伍廷芳等熟商,廷芳托辞有疾,但呈入一篇辞职书,不愿进见。此外有几位国务员,应召进来,也无非面面相觑,支吾了事。
  光阴易过,倏忽三天,张辫帅所说的限期,已经到了,黎总统再召集文武各员,咨商国是,大家亦不肯作主,惟推到总统一人身上。就中有一个步军统领江朝宗,甫卸警备副司令的职衔,想乘此出些风头,竟说解散国会,并非今日创行,尚记得老袁时代么?总统为保全大局起见,何妨毅然决计,暂撤国会,再作计较。黎总统捻须道:“伍代揆为了副署一事,不便承认,所以称疾辞职,现有何人肯来担负呢?”朝宗道:“为国为民,义所难辞,但教总统另简一人,使他副署,便好解决了。”黎总统委实没法,只好商诸各部总长,请他担任此责。各总长同声推辞,黎总统仍顾江朝宗道:“看来此事只好属君了。”朝宗道:“此事本非朝宗所宜负责,但事已至此,也不能不为总统分忧,朝宗也不遑后顾,就此一干罢。”毕竟武夫胆大。黎总统也明知不妙,惟除此以外,别无救急的良方,没奈何把头微点,待到大众退出,即命秘书代缮命令,逐条颁发。第一道是准外交总长伍廷芳,免代理国务总理职;第二道是特任江朝宗暂行代理国务总理;第三道便是解散国会了。略云:
  上年六月,本大总统申令,以宪法之成,专待国会,宪法未定,大本不立,亟应召集国会,速定宪法等因。是本届国会之召集,专以制宪为要义。前据吉林督军孟恩远等呈称:“日前宪法会议及审议会通过之宪法数条,内有众议院有不信任国务员之决议时,大总统可免国务员之职,或解散众议院,惟解散时,须得参议院之同意;又大总统任免国务总理,不必经国务员之副署;又两院议决案,与法律有同等效力等语,实属震悚异常。考之各国制宪成例,不应由国会议定,故我国欲得良妥宪法,非从根本改正,实无以善其后。以常事与国会较,固国会重,以国会与国家较,则国家重。今日之国会,既不为国家计,惟有仰恳权宜轻重,毅然独断,将参众两院即日解散,另行组织,俾议宪之局,得以早日改图,庶几共和政体,永得保障”等语。近日全国军政商学各界,函电络绎,情词亦复相同,查参众两院,组织宪法会议,时将一载,迄未告成。现在时局艰难,千钧一发,两院议员纷纷辞职,以致迭次开会,均不足法定人数,宪法审议之案,欲修正而无从,自非另筹办法,无以慰国人宪法期成之喁望。本大总统俯顺舆情,深维国本,应即准如该督军等所请,将参众两院即日解散,克期另行选举,以维法治。此次改组国会本旨,原以符速定宪法之成议,并非取消民国立法之机关,邦人君子,咸喻此意!此令。
  这道解散国会的命令,当然由江朝宗副署了。朝宗虽已副署,也恐为此招尤,特通电自解道:
  现在时艰孔亟,险象环生,大局岌岌,不可终日,总统为救国安民计,于是有本日国会改选之命令。朝宗仰承知遇,权代总理,诚不忍全国疑谤,集于主座之一身,特为依法副署,藉负完全责任。区区之意,欲以维持大局,保卫京畿,使神州不至分崩,生灵不罹涂炭。一俟正式内阁成立,即行引退。违法之责,所不敢辞。知我罪我,听诸舆论而已。
  发令以后,黎总统长吁短叹,总觉愤懑不安,意欲再明心迹,方可对己对人。小子有诗为证云:
  文人笔舌武夫刀,扰扰中华气量豪。
  一体如何左右袒,枉教元首费忧劳。
  欲知黎总统如何自明,试看下回续叙。
  ----------
  段总理免职,首先反抗者为张勋,而后来宣告独立,乃让倪嗣冲、张作霖等出头,岂辫帅之先勇后怯耶?彼盖故落人后,可以出作调人,而自遂其生平之愿望。黎总统急不暇择,便引为臂助,一心召请,菩萨待人,全出厚道,安知伏魔大将军反为魔首也。至解散国会一事,伍廷芳不敢副署,因致辞职,独江朝宗毅然入请,愿为效劳,赳赳武夫,胆量固豪,其亦料将来之变幻否耶?而德不胜才之黎总统,则已不堪胁迫矣。
  
  第八十四回 偕老友带兵入京 叩故宫夤夜复辟
  却说黎总统解散国会,心中仍然愤闷,不得不表明心迹,因再嘱秘书草就一令,同日缮发。大略说是:
  元洪自就任以来,首以尊重民意,谨守《约法》为职志,虽德薄能鲜,未餍舆情,而守法勿渝之素怀,当为国人所共谅。乃者国会再开,成绩尚尠,宪政会议,于行政立法两方权力,畸轻畸重,未剂于平,致滋口实。皖、奉发难,海内骚然,众矢所集,皆在国会,请求解散者,呈电络绎,异口同声。元洪以《约法》无解散之明文,未便破坏法律,曲徇众议,而解纷靖难,智勇俱穷,亟思逊位避贤,还我初服,乃各路兵队,逼近京畿,更于天津设立总参谋处,自由号召,并闻有组织临时政府与复辟两说,人心浮动,讹言繁兴。安徽张督军北来,力主调停,首以解散国会为请,迭经派员接洽,据该员复述:
  “如不即发明令,即行通电卸责,各省军队,自由行动,势难约束”等语,际此危疑震撼之时,诚恐藐躬引退,立启兵端,匪独国家政体,根本推翻,抑且攘夺相寻,生灵涂炭。都门首善之地,受害尤烈,外人为自卫计,势必至始于干涉,终以保护,亡国之祸,即在目前。元洪筹思再四,法律事实,势难兼顾,实不忍为一己博守法之虚名,而使兆民受亡国之惨痛。为保存共和国体,保全京畿人民,保持南北统一计,迫不获已,始有本日国会改选之令,忍辱负重,取济一时,吞声茹痛,内疚神明。所望各省长官,其曾经发难者,各有悔祸厌乱之决心,此外各省,亦皆曲谅苦衷,不生异议,庶几一心一德,同济艰难,一俟秩序回复,大局粗安,定当引咎辞职,以谢国人。天日在上,誓不食言。
  这令下后,两院议员,无可奈何,相率整装出都。督军团已得如愿,不战屈人,便都电告中央,取消独立。惟黑龙江督军毕桂芳,为帮办军务许兰洲所迫,卸职自去。许兰洲亦不待中央命令,但说由毕桂芳移交,居然就职。力大为王,还管什么高下?政府也不暇过问,由他胡行。惟广东督军陈炳焜,广西督军谭浩明,乃是国民党中的健将,素来扶持黎总统,不入督军团中,此次闻黎氏被迫,解散国会,已经愤不可遏,跃跃欲动,再经议员等出京抵沪,电致湘、粤、桂、滇、黔、川各省,谓:“民国《约法》中,总统无解散国会权,江朝宗为步军统领,非国务员,更不能代理国务总理。且总统受迫武人,亦已自认违法,所有解散国会的命令,当然无效。”这电文传到两督军座前,便双方互约,暂归自主,俟恢复旧国会或重组新国会,依法解决时局,再行听命。两督联名传电,理由颇也充足。但两广僻处岭南,距京最远,就使加倍激烈,亦未足慑服督军团,所以督军团全然不睬,反暗笑他螳斧当车,不自量力。
  还有这位张辫帅趾高气扬,竟与李经羲偕行入京,来演一出特别好戏。黎总统派员至车站前,恭迎二人入都,就是都中人士,拭目待着,也总道是两大人物,定有旋天转地的手段,可以易危为安。俟至汽笛呜呜,烟尘滚滚,京津火车,辘辘前来,车上悬着花圈,一望便知是伟人座处,不由的瞻仰起来。寻常时候,火车到站,非常忙乱,此时却格外镇静,车站两旁,统有兵队森列,严肃无声,但见辫子大帅,与李老头儿,联翩下车,即由总统府特派员,上前鞠躬,表明总统诚意。张辫帅满面春风,对他一笑,便改乘马车,由随来的一营兵士,拥护出站,偕李经羲同进都门去了。渲染声势,反跌下文。
  看官记着!张、李入都的日子,乃是六月十四日,过了数天,尚未有甚么举动,惟见都城内外,遍贴定武将军的告示,大略说是:“此行入都,当力筹治安。”余亦没有意外奇语。有几个聪明伶俐的士人,看到定武将军四字,已不禁生疑,暗想定武将军,虽是张辫帅的勋衔,但他究任安徽督军,如何出示都门,敢来越俎?就中必有隐情,不可测度。仔细探听总统府中,但闻张、李二人,与总统晤谈数次,亦无非是福国利民的口头禅,没甚表异。大家无从揣摩,只得丢过一边。到了二十一日,天津总参谋处,由雷震春宣告撤销,倒也是一番佳象。二十四日,国务总理李经羲就职,奉令兼财政总长,亦未尝提出辞呈,不过他通电各省,自称任事期限,只三阅月,过此便要辞职,这是他格外鸣谦,无关重轻。二十五日,复由黎总统下令,任命李经羲兼盐务督办。二十六日,内务部因改选国会,特设办理选举事务局,局长派出杨熊祥。二十九日,准免司法总长张耀曾,及农商总长谷锺秀二人,改任江庸署司法总长,李盛铎署农商总长。这条命令,却是有些蹊跷。张、谷皆国民党,忽然免职,另任他人,想总是削夺国民党的面子,刬除黎总统的心腹,此外当无甚关系了。逐层反跌。
  谁料事起非常,变生不测,六月三十日的夜间,竟演就一场复辟的幻戏出来。确是奇闻。复辟二字,本是张辫帅念念不忘的条件,从前徐州会议,第一条即为尊重优待清室的成约,暗中已寓有复辟的意思;至第二次徐州会议,表面上仍筹议治安,其实是为了复辟计划,重复讨论。倪嗣冲素不赞成共和,冯国璋模棱两可,余皆奉张辫帅为盟主,莫敢异言。张辫帅部下,统皆垂辫,原是借辫发为标帜,待时复辟。此次黎、段龃龉,正是绝好机会,所以连番号召,要结同盟。看得透,写得出。直隶督军曹锟,本列入督军团内,闻着此议,忙去请教前清元老徐世昌。徐世昌摇首道:“这事断不可行,少轩自谓忠清,我恐他反要害清了。”是极。锟领教后,方知张勋所议不合。少轩就是张勋表字。惟张勋曾有各守秘密的条约,故锟与徐说明,各不声张,坐观成败。
  及勋既北上,阳作调人,暗中实为复辟起见。天下事若要不知,除非莫为,所以张勋到津,前国务总理熊希龄,就有反对复辟的通电,迭称复辟论调,具有五大危险:一关财政,二关外交,三关军政,四关民生,五关清室,说得淋漓痛切,毫无剩词。副总统冯国璋,阅熊电文,亦幡然觉悟,发一通电,与熊共表同情。实未免首鼠两端。黎总统览到熊、冯两电,很觉惊心,因此解散国会时,自明心迹,也曾将复辟二字提及,预先示惩。补前文所未详。就是张辫帅的好友,亦密电劝阻,略言:“时机未熟,民情未孚,兵力未集,不宜轻举妄动。”张颇有所悟,复电谓:“俟大局粗定,内阁组成,便当南返徐州,所有复辟一说,自当取消,无庸再议。”于是远近安心,不复担忧了。
  偏偏张勋参谋长万绳栻,热心富贵,希旨迎合,日夕在辫帅旁,微词挑拨,怂恿复辟,又去敦促文圣人到京,作一帮手。文圣人姓甚名谁?就是前清工部主事康有为。有为尝到徐州,谒见张勋,勋与他谈论时政,语多投机。彼此都是保皇派,自然契合。康尚文,张尚武,两人各诩诩自夸,故时论号为文武两圣人。至此康有为接奉密召,星夜到京,预拟诏书数纸,持入见张,张勋正往江西会馆中夜宴,时尚未归,当由万绳栻接着,与有为密议多时,差不多是二更天气了。绳栻急欲求逞,派人赴江西会馆,探望张勋,好容易才得使人还报,谓:“大帅在会馆中听戏,所以迟归。现在戏将演毕,想就可返驾了。”绳栻与有为又眼巴巴的竚候,约过了一二小时,方见辫子大帅,大踏步的进来。有为亟上前请过晚安,由张勋欢颜道谢,引他就座。彼此寒暄数语,绳栻已将左右使开,向有为传示眼色,令他进言。有为即将草拟诏书,从囊中取出一大包,持呈张勋。勋问为何因?有为道:“请大帅约略展阅,便见分晓。”勋启视一页,便捻须道:“这……这事恐不便速行。”有为尚未及答,绳栻便在旁接入道:“大帅志在复辟,已非一日,现在大权在手,一呼百诺,正是千载一时的机会,失此不图,尚待何时?”张勋尚有三分酒意,听了此言,不由的鼓动余兴,奋袂起座道:“有理有理,我便干一遭罢。”曲肖莽夫形容。当下唤入心腹侍从,分头往邀几个著名大员,商量起事。少顷,便有数人到来,一是陆军总长王士珍,一是步军统领江朝宗,一是警察总监吴炳湘,一是第二十师师长陈光远,陆续进见,启问情由。张勋便提出复辟两大字,请他数大员帮忙。王士珍老成持重,颇有难色。江朝宗乃是急性人,当即赞成。士珍嗫嚅道:“这……这事还应慢慢妥商。”回应张勋前语。笔法入神。张勋瞋目道:“要做就做,何必多商。事若不成,由我老张负责,不致累及诸公,否则休怪我不情哩!”士珍见他色厉词狂,不敢再言。张勋复顾吴炳湘道:“今夜便当开城,招纳我部下将士,明晨就好复辟了。”炳湘也未敢反对。张勋遂派人据住电报局,不许他人拍电,并放定武军入城。一面召入刘廷琛、沈曾植、劳乃宣、阮忠枢、顾瑗等,审查康有为所拟诏书,有无误点。大家检阅一番,心下各忐忑不定。有几个素主复辟,稍稍注视,但闻是康圣人手笔,当然不能笔削,乐得做个好好先生。
  转眼间已是鸡声报晓,天将黎明了,张勋已命厨役办好酒肴,即令搬出,劝大家饱餐一顿。未几,即有侍从入报,定武军统已报到,听候明令。张勋跃起道:“我等就同往清宫,去请宣统帝复辟便了。”说着,左右已取过朝衣朝冠,共有数十套。亏他当夜筹备。张勋先自穿戴,并令大众照服,不能如大帅有辫,总觉不象。出门登车,招呼部兵,一齐同行。到了清宫门首,门尚未启,由定武军叩门径入。张勋也即下车,招呼王士珍等,徒步偕进。清宫中的人员,不知何因,统吓得一身冷汗,分头乱跑,里面去报知瑾、瑜两太妃,外面去报知清太保世续。两太妃与世续诸人,并皆惊起,出问缘由。张勋朗声道:“今日复辟,请少主即刻登殿。”世续战声道:“这是何人主张?”张勋狞笑道:“由我老张作主,公怕甚么!”世续道:“复辟原是好事,惟中外人情,曾否愿意?”张勋道:“愿意不愿意,请君不必多问,但请少主登殿,便没事了。”世续尚不肯依,只眼睁睁的望着两太妃。两太妃徐语张勋道:“事须斟酌,三思后行。”张勋不禁动恼道:“老臣受先帝厚恩,不敢忘报,所以乘机复辟,再造清室,难道两太妃反不愿重兴吗?”瑜太妃呜咽道:“将军幸勿错怪!万一不成,反恐害我全族了。”张勋道:“有老臣在,尽请勿忧!”两太妃仍然迟疑,且至泪下。世续亦踌躇不答。俄而定武军哗噪起来,统请宣统帝登殿。张勋亦忍耐不住,厉声问世续道:“究竟愿复辟否?”胁主退位,我所习闻,胁主复辟,却是罕见,这未始非张辫帅之孤忠。世续恐不从张勋,反有意外情事,乃与两太妃熟商,只好请宣统帝出来。两太妃乃返身入内,世续亦即随入,领出十三岁的小皇帝,扶他登座。此番却不哭了。张勋便拜倒殿上,高呼万岁。王士珍等也只得跪下,随口欢呼。朝贺已毕,即由康有为赍呈草诏,即刻颁布。诏云:
  朕不幸,以四龄继承大业,煢煢在疚,未堪多难。辛亥变起,我孝定景皇后至德深仁,不忍生民涂炭,毅然以祖宗创垂之重,亿兆生灵之命,付托前阁臣袁世凯,设临时政府,推让政权,公诸天下,冀以息争弭乱,民得安居。乃国体自改革共和以来,纷争无已,迭起干戈,强劫暴敛,贿赂公行,岁入增至四万万,而仍患不足,外债增出十余万万,有加无已,海内嚣然,丧其乐生之气,使我孝定景皇后不得已逊政恤民之举,转以重困吾民。此诚我孝定景皇后初衷所不及料,在天之灵,恻痛而难安者。而朕深居宫禁,日夜祷天,徬徨饮泣,不知所出者也。今者复以党争,激成兵祸,天下汹汹,久莫能定,共和解体,补救已穷。据张勋、冯国璋、陆荣廷等,以国体动摇,人心思旧,合词奏请复辟,以拯生灵;又据瞿鸿等,为国势阽危,人心涣散,合词奏请御极听政,以顺天人;又据黎元洪奏请奉还大政,以惠中国而拯生民各等语,真会捣鬼,大约是康圣人梦中瞧过。览奏情词恳切,实深痛惧。既不敢以天下存亡之大责,轻任于冲人微眇之躬,又不忍以一姓祸福之讏言,遂置生灵于不顾。权衡轻重,天人交迫,不得已允如所奏,于宣统九年五月十三日,是从阴历。临朝听政,收回大权,与民更始。而今以往,以纲常名教,为精神之宪法,以礼义廉耻,收溃决之人心。
  上下以至诚相感,不徒恃法守为维系之资,政令以惩毖为心,不得以国本为尝试之具,况当此万象虚耗,元气垂绝,存亡绝续之交,朕临深履薄,固不敢有乐为君,稍自纵逸。尔大小臣工,尤当精白乃心,涤除旧染,息息以民瘼为念,为民生留一分元气,即为国家留一息命脉,庶几危亡可救,感召天庥。所有兴复初政,亟应兴革诸大端,条举如下:(一)钦遵德宗景皇帝谕旨,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定为大清帝国,善法列国君主立宪政体。(一)皇室经费,仍照所定每年四百万数目,按年拨用,不得丝毫增加。(一)懔遵本朝祖制,亲贵不得干预政事。(一)实行融化满汉畛域,所有以前一切满蒙官缺,已经裁撤者,概不复设。至通俗易婚等事,并着所司条议具奏。(一)自宣统九年五月本日以前,凡与东西各国正式签定条约,及已付债款各合同,一律继续有效。(一)民国所行印花税一事,应即废止,以纾民困。
  其余苛细杂捐,并着各省督抚查明,奏请分别裁撤。
  (一)民国刑律,不适国情,应即废除,暂以宣统初年颁定现行刑律为准。(一)禁除党派恶习,其从前政治罪犯,概予赦免,倘有自弃于民而扰乱治安者,朕不敢赦。
  (一)凡我臣民,无论已否剪发,应遵照宣统三年九月谕旨,悉听其便。凡此九条,誓共遵守,皇天后土,实鉴临之!将此通谕知之!
  这谕既发,康有为又取出第二三道草诏,谕设内阁议政大臣,并设阁丞二员。余如京外各缺,均暂照宣统初年官制办理。又封黎元洪为一等公,授张勋、王士珍、陈宝琛、梁敦彦、刘廷琛、袁大化、张镇芳为内阁议政大臣,万绳栻、胡嗣瑗为内阁阁丞,梁敦彦为外务部尚书,张镇芳为度支部尚书,王士珍为参谋部大臣,雷震春为陆军部尚书,朱家宝为民政部尚书,徐世昌为弼德院院长,康有为为副院长,张勋又兼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留京办事,冯国璋为两江总督南洋大臣,陆荣廷为两广总督。他如直隶督军曹锟以下,统改官巡抚。一时希荣求宠诸徒,无不雀跃,纷纷至热闹市场,购办翎顶蟒服,准备入朝,市侩遂竞搜旧箧,把从前搁落的朝臣服饰,一古脑儿搬取出来,重价出售,倒是一桩绝大利市,得赚了好许多银子。小子也乐得凑趣,胡诌几句歪诗道:
  轻心一试太粗狂,偌大清宫作戏场。
  只有数商翻获利,挟奇犹悔不多藏。
  复辟已成,兴高采烈的张辫帅,还有若干手续,试看下回便知。
  ----------
  张勋以数年之心志,乘黎菩萨危急之余,冒昧求逞,遽尔复辟,此乃所谓行险侥幸之举,宁能有成?况清室已仆,不过为残喘之苟延,欲再出而号令四方,试问如许军阀家,尚肯低首下心,为彼奴隶乎?但观民国诸当局之各私其私,尚不若张辫帅之始终如一,其迹可訾,其心尚堪共谅也。彼康有为亦何为者?前清戊戌之变,操之过激,几陷清德宗于死地,此时仅余一十三龄之遗胤,乃又欲举为孤注,付诸一掷,名为保清,实则害清,是岂不可以已乎?若万绳栻诸人,固不足道焉。
  
  第八十五回 梁鼎芬造府为说客 黎元洪假馆作寓公
  却说张勋主张复辟,仓猝办就,诸事统皆草率,所有手续,概不完备。就是草诏中所叙各奏,都是凭空捏造,未曾预办,因此又劳那康圣人费心,先将自己奏折草就,补呈进去,再把瞿鸿等奏请听政的折子,亦缮定一分,作为备卷。其实冯国璋、陆荣廷、瞿鸿等,尚未接洽,全凭文武两圣人,背地告成。这数种奏折原文,小子无暇详录,惟当时张勋有一通电,宣告中外,录述如下:
  自顷政象谲奇,中原鼎沸,蒙兵未解,南耗旋惊,政府几等赘旒,疲氓迄无安枕。怵内讧之孔亟,虞外务之纷乘,全国漂摇,靡知所届。勋惟治国犹之治病,必先洞其症结,而后攻达易为功;卫国犹之卫身,必先定其心君,而后清宁可长保。既同处厝火积薪之会,当愈励挥戈返日之忠,不敢不掬此血诚,为天下正言以告。溯自辛亥武昌兵变,创改共和,纲纪隳颓,老成绝迹,暴民横恣,宵小把持,奖盗魁为伟人,祀死囚为烈士,议会倚乱民为后盾,阁员恃私党为护符,以剥削民脂为裕课,以压抑善良为自治,以摧折耆宿为开通;或广布谣言,而号为舆论,或密行输款,而托为外交,无非恃卖国为谋国之工,借立法为舞法之具。驯至昌言废孔,立召神恫,悖礼害群,率由兽行,以故道德沦丧,法度凌夷,匪党纵横,饿莩载道。一农之产,既厄于讹诈,复厄于诛求,一商之资,非耗于官捐,即耗于盗劫。凡在位者,略吞贿赂,交济其奸,名为民国,而不知有民,称为国民,而不知有国。至今日民穷财尽,而国本亦不免动摇,莫非国体不良,遂至此极。即此次政争伊始,不过中央略失其平,若在纪纲稍振之时,焉有轇輵不解之虑?乃竟兵连方镇,险象环生,一二日间,弥漫大地。乃公亦局中人,何徒责人而不自责。迄今外蒙独立,尚未取消,西南乱机,时虞窃发,国会虽经解散,政府久听虚悬,总理既为内外所不承认,仍即靦然通告就职,政令所及,不出都门,于是退职议员,公诋总统之言为伪令,推原祸始,实以共和为之厉阶。且国体既号共和,总统必须选举,权利所在,人怀幸心,而选举之期,又仅以五年为限,五年更一总统,则一大乱,一年或数月更一总理,则一小乱,选举无已时,乱亦无已时。此数语颇亦动听。小民何辜,动罹荼毒,以视君主世及,犹得享数年或数十年之幸福者,相距何啻天渊?利病较然,何能曲讳?或有谓国体既改共和,倘轻予更张,恐滋纷扰,不若拥护现任总统,或另举继任总统之为便者。不知总统违法之说,已为天下诟病之资,声誉既隳,威信亦失,强为拥护,终不自安;倘日后迫以陷险之机,曷若目前完其全身之术?
  爱人以德,取害从轻,自不必佯予推崇,转伤忠厚。亏他自圆其说。至若另行推选,克期继任,讵敢谓海内魁硕,并世绝无其人?还是请辫帅登台何如?然在位者地丑德齐,莫能相下,在野者资轻力薄,孰愿率从?纵欲别选元良,一时亦难其选。盖总统之职,位高权重,有其才而无其德,往者既时蓄野心,有其德而无其才,继者乃徒供牵鼻,重以南北趋向,不无异同,选在北则南争,选在南则北争,争端相寻,而国已非其国矣。默察时势人情,与其袭共和之虚名,取灭亡之实祸,何如屏除党见,改建一巩固帝国,以竞存于列强之间,此义近为东西各国所主张,全球几无异议。中国本为数千年君主之制,圣贤继踵,代有留贻,制治之方,较各国为尤顺,然则为时势计,莫如规复君主,为名教计,更莫如推戴旧君,此心此理,八表攸同。伏思大清忠厚开基,救民水火,其得天下之正,远迈汉、唐,二祖七宗,以圣继圣,至我德宗景皇帝,时势多艰,忧勤尤亟,试考史宬载笔,如普免钱粮,叠颁内帑,多为旷古所无,即至辛亥用兵,孝定景皇后宁舍一姓之尊荣,不忍万民之涂炭,仁慈至意,沦浃人心,海内喁喁,讴思不已。前者朝廷逊政,另置临时政府,原谓试行共和之后,足以弭乱绥民,今共和已阅六年,而变乱相寻未已,仍以谕旨收回成柄,实与初旨相符。况我皇上冲龄典学,遵时养晦,国内迭经大难,而深宫匕鬯无惊,近且圣学日昭,德音四被,可知天佑清祚,特畀我皇上以非常睿智,庶应运而施其拨乱反正之功。祖泽灵长,于兹益显。勋等枕戈励志,六载于兹,横览中原,陆沈滋惧,比乃猝逢时变,来会上京。窃以为暂偷一日之安,自不如速定万年之计,业已熟商内外文武,众议佥同,谨于本日合词奏请皇上复辟,以植国本而固人心,庶几上有以仰慰列圣之灵,下有以俯慰群生之望。风声所树,海内景从。凡我同袍,皆属先朝旧臣,受恩深重,即军民人等,亦皆食毛践土,世沐生成,接电后,应即遵用正朔,悬挂龙旗。国难方殷,时乎不再,及今淬厉,尚有可为。本群下尊王爱国之至心,定大清国阜民康之鸿业。凡百君子,当共鉴之。
  是时京城里面,俱经张勋传令,凡署廨局厂,及大小商场,一应将龙旗悬起,随风飘扬,仿佛仍是大清世界。总算北京的大清帝国。只总统府中,未曾悬挂龙旗,张勋还顾全黎总统面子,不遽用武力对待,但遣清室旧臣梁鼎芬等,清室旧臣四字,加诸梁鼎芬头上,却合身分。先往总统府中,入作说客。鼎芬见了黎总统,即将复辟情形,略述一番,并把一等公的封章,探囊出示。黎总统皱眉道:“我召张定武入都,难道叫他来复辟吗?”鼎芬道:“天意如此,人心如此,张大帅亦不过应天顺人,乃有这番举动,况公曾受过清职,食过清禄,辛亥政变,非公本意,天下共知,前次胁公登台,今番又逼公下场,公也可谓受尽折磨了,今何若就此息肩,安享天禄,既不负清室,亦不负民国,岂非一举两善么?”黎总统道:“我并非恋栈不去,不过总统的职位,乃出国民委托,不敢不勉任所难,若复辟一事,乃是张少轩一人主张,恐中外未必承认,我奈何敢私自允诺呢?”鼎芬复絮说片时,黎总统只是不答。再经鼎芬出词吓迫道:“先朝旧物,理当归还,公若不肯赞成,恐致后悔。”黎总统仍然无语。鼎芬知不可动,悻悻自去。黎总统暗暗着忙,急命秘书拟定数电,由黎总统亲自过目,因闻电报局被定武把守,料难拍发,乃特派亲吏潜出都城,持稿赴沪,方得电布出来:
  (第一电)本日张巡阅使率兵入城,实行复辟,断绝交通,派梁鼎芬等来府游说,元洪严词拒绝,誓不承认。
  副总统等拥护共和,当必有善后之策。特闻。
  (第二电)天不悔祸,复辟实行,闻本日清室上谕,有元洪奏请归政等语,不胜骇异。吾国由专制为共和,实出五族人民之公意,元洪受国民付托之重,自当始终民国,不知其他。特此奉闻,藉免误会。
  (第三电)国家不幸,患难相寻,前因宪法争持,恐启兵端,安徽督军张勋,愿任调停之责,由国务总理李经羲,主张招致入都,共商国是。甫至天津,首请解散国会,在京各员,屡次声称保全国家统一起见,委曲相从。刻正组织内阁,期速完成,以图补救。不料昨晚十二点钟,突接报告,张勋主张复辟,先将电报局派兵占领。今日梁鼎芬等入府,面称先朝旧物,应即归还等语。
  当经痛加责斥,逐出府外。风闻彼等已发出通电数道,何人名义,内容如何,概不得知。元洪负国民付托之重,本拟一俟内阁成立,秩序稍复,即行辞职以谢国人。今既枝节横生,张勋胆敢以一人之野心,破坏群力建造之邦基,即世界各国承认之国体,是果何事,敢卸仔肩?时局至此,诸公夙怀爱国,远过元洪,佇望迅即出师,共图讨贼,以期复我共和而救危亡,无任迫切。临电涕泣,不知所云。如有电复,即希由路透公司转交为盼。
  黎总统既派人南下,复与府中心腹商量救急的方法,大众齐声道:“现在京中势力,全在张勋一人手中,总统既不允所请,他必用激烈手段,对付总统,不如急图自救,暂避凶威,徐待外援到来,再作后图。”黎总统沉吟道:“教我到何处去?”大众道:“事已万急,只好求助外人了。”黎总统尚未能决,半晌又问道:“我若一走,便不成为总统了,这事将怎么处置?”大众听了,还道黎总统尚恋职位,只得出言劝慰道:“这有何虑?外援一到,总统自然复位了。”黎总统慨然道:“我已决意辞职,不愿再干此事,惟一时无从交卸,徒为避匿方法,将来维持危局,究靠何人主张?罢!罢!我记得约法中,总统有故障时,副总统得代行职权,看来只好交与冯副总统罢。”大众又道:“冯副总统远在江南,如何交去?”黎总统也觉为难,为了这条问题,又劳黎总统想了一宵。大众逐渐散出,各去收拾物件,准备逃生。这原是第一要着。可怜这黎总统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几乎一夜未能合眼,稍稍困倦,朦胧半刻,又被鸡声催醒,窗隙间已有曙光透入了。当即披衣起床,盥洗已毕,用过早膳,尚没有甚么急警,惟闻有人传报,清宫内又有任官的上谕,瞿鸿、升允并授大学士,冯国璋、陆荣廷并为参预政务大臣,沈曾植为学部尚书,萨镇冰为海军尚书,劳乃宣为法部尚书,李盛铎为农工商部尚书,詹天佑为邮传部尚书,贡桑诺尔布为理藩部尚书。此外尚有许多侍郎、左右丞,及都统、提督、府尹、厅丞诸名目,不胜枚举。随笔带过,较省笔墨。黎总统也无心细听,但安排交卸的手续,尚苦无人担承。
  到了晌午,风声已加紧了,午后竟有定武军持械前来,声势汹汹,强令总统府卫队,一律撤换,并即日交出三海,不得迟延。陆军中将唐仲寅,为总统府卫队统领,无法抵推,亟入报黎总统,速请解决。黎总统本疑李经羲与勋同谋,不愿与议,至此急不暇择,便令秘书刘锺秀,往邀经羲,刘奉命欲行,可巧外面递入李经羲辞职呈文,并报称经羲已赴天津。走得好快。黎总统长叹道:“我也顾不得许多了,看来只有仍烦老段罢。”便命刘锺秀草定两令,一是准李经羲免职,仍任段祺瑞为国务总理,一是请冯国璋代理职权,所有大总统印信,暂交国务总理段祺瑞摄护,令他设法转呈。两令草就,盖过了印,即将印信封固,派人赍送天津,交给段祺瑞,自己随取了一些银币,带着唐仲寅、刘锺秀二人,及仆从一名,潜出府门,竟往东交民巷,投入法国医院中。
  时已天暮,院门虽开,里面只有仆从数人住守,问及院长,答称外出未归,无从见客,那时只好怏怏退出,折入日本使馆界内。沿途踯躅,穷无所归,好似倦鸟失巢,惶急无主。亏得唐仲寅记起一人,谓与日本公使武随员斋藤少将,尝相往来,不妨向彼求援,并托保护。当下驰入斋藤少将官舍,投刺请见。幸斋藤少将未曾出门,便即迎入,他本是认识黎元洪,总统印信,已经交出,不能再称总统了。又与唐仲寅交好,当然坦怀相待。仲寅即将避难情形,约略告知,并浼他至日本公使前,善为转达,恳请保护身命。斋藤少将一力担承,遂命役从取出茶点,供饷二人。黎元洪稍稍放心,且因夜膳尚无着落,不得已将东洋茶食,略充饥渴。好在斋藤少将,诚心帮忙,叫他两人坐待,自往日使馆中代为请命,少顷即回报道:“敝公使已如所请,屈就营房数日,当予以相当保护,尽可无忧。”黎、唐二人,当即称谢。斋藤少将,便令卫兵腾出营房一间,导引两人栖宿,黎菩萨才得离开地狱,避入天堂了。还算不幸中之幸。越宿即由日本公使,通告驻京各国公使馆,并及清室道:
  黎大总统带侍卫武官陆军中将唐仲寅、秘书刘锺秀及从者一名,于七月二日午后九时半,不预先通知,突至日本使馆域内之使领武随员斋藤少将官舍,恳其保护身命。日本公使馆认为不得已之事情,并顾及国际通义,决定作相当之保护,即以使馆域内之营房,暂充黎总统居所,特此告知。
  总统避去,民国垂危,冯国璋远处江南,鞭长莫及,只有段祺瑞留寓天津,闻得京中政变,惹动雄心,即欲出讨张勋。可巧前司法总长梁启超,亦在津门,两下会议,由祺瑞表明己意,启超一力怂恿,决主兴兵。适陈光远在津驻扎,手下兵却有数千,段、梁遂相偕至光远营,商议讨张,光远却也赞同。又值李经羲到津,致书祺瑞,请他挽回大局,就是黎元洪所派遣的亲吏,亦赍送印信到津,交与祺瑞。祺瑞阅过来文,越觉名正言顺,当即嘱托梁启超,草拟通电数道,陆续拍发。梁本当代文豪,先已由自己出名,反对复辟,洋洋洒洒的撰成数千百言,通电全国,不过前时手无寸铁,但凭理想上立论,比张勋为董卓、朱温;好一个正比例。此次由段祺瑞出来兴师,更属理直气壮,乐得借那笔尖儿,横扫千人军。既而冯、段联约,瞿、陆辨诬,祺瑞自任共和军总司令,更靠那煌煌大文,鼓吹义旅,笔伐凶豪。小子有诗咏道:
  笔锋也可作兵锋,文武兼优快折冲。
  莫道书生无诣力,一枝斑管足褫凶。
  欲知文中如何抒写,请看下回录叙。
  康有为外,又有一梁鼎芬,是皆为清末之老生,脑筋中只含有事君以忠数语,而未知通变达权之大义者也。夫必有夏少康之英武,然后可以光夏物,必有周宣王之明哲,然后可以复周宗。彼宣统帝尚在冲年,宁能及此?况种族革命,已成常调,君主政体,不克再燃,即令英辟重生,亦未能违反民意,侈然自尊,更何论逊清之余裔乎?康有为出佐张勋,已同笨伯,而梁鼎芬复往说黎元洪,其愚尤甚。惟黎元洪引虎自卫,卒为虎噬,仓猝出走,日暮途穷,幸有日本使馆之营房,及斋藤少将之友谊,尚得借庇一枝,自全身命,否则不为所害者,亦几希矣。虽然,知人则哲,尧舜犹难,吾于黎氏何责焉?
  
  第八十六回 誓马厂受推总司令 战廊房击退辫子军
  却说梁启超草缮电文,凭着那生平抱负,随纸抒写,端的万言立就,一鸣惊人。首数电是分致冯国璋及陆荣廷、瞿鸿诸人,不过问明真假,无甚闳议。另有一篇通告讨逆的电文,着笔不多,已觉得感慨淋漓。文云:
  天祸中国,变乱相寻,张勋怀抱野心,假调停时局为名,阻兵京国,至七月一日,遂有推翻国体之奇变。窃惟国体者,国之所以与立也,定之匪易。既定后而复图变置,其害之中于国家者,实不可胜言。且以今日民智日开,民权日昌之世,而欲以一姓威严,驯伏亿兆,尤为事理所万不能致。民国肇建,前清明察世界大势,推诚逊让,民怀旧德,优待条件,勒为成宪,使永避政治上之怨府,而长保名义上之尊荣,宗庙享之,子孙保之。
  历考有史以来廿余姓帝王之结局,其安善未有能逮前清者也。今张勋等以个人权利欲望之私,悍然犯大不韪,以倡此逆谋,思欲效法莽、卓,挟幼主以制天下,竟捏黎元洪奏称改建共和,诸多弊害,恳复御大统,以拯生灵等语,擅发伪谕。横逆至此,中外震骇。若曰为国家耶,夫安有君主专制之政,而尚能生存于今之世者?其必酿成四海鼎沸,盖可断言。而各友邦之承认民国,于兹五年,今覆雨翻云,我国人虽不惜以国为戏,在友邦则岂能与吾同戏者?内部纷争之结局,势非召外人干涉不止,国运真从兹斩矣。若曰为清室耶,清帝冲龄高拱,绝无利天下之心,其保傅大臣,方日以居高履危为大戒,今兹之举,出于迫胁,天下共闻,历考史乘,自古安有不亡之朝代?前清得以优待终古,既为旷古所无,岂可更置诸岩墙,使其为再度之倾覆以至于尽?祺瑞罢斥以来,本不敢复与闻国事,惟念辛亥缔造伊始,祺瑞不敏,实从领军诸君子后,共促其成。既已服劳于民国,不能坐视民国之颠覆分裂,而不一援。且亦曾受恩于前朝,更不忍听前朝为匪人所利用,以陷于自灭。情义所在,守死不渝。诸公皆国之干城,各膺重寄,际兹奇变,义愤当同。为国家计,自必矢有死无贰之诚,为清室计,当久明爱人以德之义。复望戮力同心,戢兹大难,祺瑞虽衰,亦当执鞭以从其后也。敢布腹心,伏维鉴察。
  自数电发出后,冯国璋的讨逆电,陆荣廷的辨证捏名电,及瞿鸿的表明心迹电,陆续布闻。还有岑春煊也来凑兴,声请讨逆,并致电与清太保世续,及陈宝琛、梁鼎芬两人,讽劝清室毋堕奸谋。此外如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一致反对复辟,声讨张勋。段祺瑞见众心愤激,料必有成,遂自称共和军总司令,亲临马厂,慷慨誓师,随即把梁任公第二道草檄,电告天下。任公系启超表字。大致说是:
  共和军总司令段祺瑞,谨痛哭流涕,申大义于天下曰:呜呼!天降鞠凶,国生奇变,逆贼张勋,以凶狡之资,乘时盗柄,竟有本月一日之事,颠覆国命,震扰京师,天宇晦霾,神人同愤。该逆出身灶养,行秽性顽,便佞希荣,渐跻显位,自入民国,阻兵要津,显抗国定之服章,婪索法外之饷糈,军焰凶横,行旅裹足,诛求无艺,私橐充盈,凡兹稔恶,天下共闻,值时多艰,久稽显戮。比以世变洊迫,政局小纷,阳托调停之名,阴为篡窃之备,要挟总统,明令敦召,遂率其丑类,直犯京师。自其启行伊始,及驻京以来,屡次驰电宣言,犹以拥护共和为口实,逮国会既散,各军既退,忽背信誓,横造逆谋,据其所发表文件,一切托以上谕,一若出自幼主之本怀,再三胪举奏折,一若由于群情之拥戴,夷考其实,悉属讏言。当是日夜十二时,该逆张勋,忽集其凶党,勒召都中军警长官二十余人,列戟会议。勋叱咤命令,迫众雷同,旋即挈康有为闯入宫禁,强为拥戴。世中堂续,叩头力争,血流灭鼻。瑾、瑜两太妃,痛哭求免,几不欲生。与实情未必全符,但为清室解免,亦不得不如是说法。
  清帝孑身冲龄,岂能御此强暴?竟遭诬胁,实可哀怜。该伪谕中横捏我黎大总统、冯副总统,及陆巡阅使之奏词,尤为可骇。我大总统手创共和,誓与终始,两日以来,虽在樊笼,犹叠以电话手书,密达祺瑞,谓虽见幽,决不从命,责以速图光复,勿庸顾忌。我副总统一见伪谕,即赐驰电,谓为诬捏,有死不承。由此例推,则陆巡阅使联奏之虚构,亦不烦言而决。所谓奏折,所谓上谕,皆张勋及其凶党数人,密室篝灯,构此空中楼阁,而公然腾诸官书,欺罔天下。自昔神奸巨蠹,劝进之表,九锡之文,其优孟儿戏,未有若今日之甚者也。该逆勋以不忘故主,谬托于忠爱,夫我辈今固服劳民国,强半皆曾任先朝,故主之恋,谁则让人?然正惟怀感恩图报之诚,益当守爱人以德之训。昔人有言:“长星劝汝一杯酒,世岂有万年天子哉?”旷观史乘,迭兴迭仆者几何代、几何姓矣,帝王之家,岂有一焉能得好结局?前清代有令辟,遗爱在民,天厚其报,使继之者不复家天下而公天下,因得优待条件,勒诸宪章;砺山带河,永永无极。吾辈非臣事他姓,绝无失节之嫌,前清能永享殊荣,即食旧臣之报,仁至义尽,中外共钦,自解处颇费心机。今谓必复辟而始为忠耶?张勋食民国之禄,于兹六年,必今始忠,则前日之不忠孰甚?昔既不忠于先朝,今复不忠于民国,刘牢之一人三反,狗彘将不食矣。谓必复辟而始为爱耶?凡爱人者必不忍陷人于危,以非我族类之嫌,丁一姓不再兴之运,处群治之世,而以一人为众矢之的,危孰甚焉?
  张勋虽有天魔之力,岂能翻历史成案,建设万劫不亡之朝代?既早晚必出于再亡,及其再亡,欲复求有今日之条件,则安可得?岂惟不得,恐幼主不保首领,而清室子孙,且无噍类矣。清室果何负于张勋,而必欲借手殄灭之而后快?岂惟民国之公敌,亦清室之大罪人也。两项是斩关直入语。张勋伪谕,谓必建帝号,乃可为国家久安长治之计。张勋何人?乃敢妄谈政治。使帝制而可以得良政治,则辛亥之役,何以生焉?博观万国历史,变迁之迹,由帝制变共和而获治安者,既见之矣,由共和返帝制而获治安者,未之前闻。法兰西三复之而三革之,卒至一千八百七十一年,拥立共和,国乃大定,而既扰攘八十年,国之元气,消耗尽矣。国体者,譬犹树之有根也。植树而屡摇其根,小则萎黄,大则枯死。故凡破坏国体者,皆召乱取亡之道也。防乱不给,救亡不赡,而曰吾将借此以改良政治,将谁欺?欺天乎?复辟之贻害清室也如彼,不利于国家也如此,内之不特非清帝自动,而孀妃耆傅,且不胜其疾首痛心。外之不特非群公劝进,而比户编氓,各不相谋而刬目切齿,逆贼张勋,果何所为何所恃而出此?彼见其辫子军横行徐、兖,亦既数年,国人优容而隐忍之,自谓人莫敢谁何,遂乃忽起野心,挟天子以令诸侯,因以次刬除异己,广布腹心爪牙于客省。
  扫荡有教育有纪律之军队,而使之受支配于彼之土匪军之下。然后设文网以抗贤士,箝天下之口。清帝方今玩于彼股掌之上,及其时则取而代之耳,罪浮于董卓,凶甚于朱温,此而不讨,则中国其为无男子矣。祺瑞罢政旬月,幸获息肩,本思稍事潜修,不复与闻政事,忽遘此变,群情鼎沸,副总统及各督军省长,驰电督责,相属于道,爱国之士夫,望治之商民,好义之军侣,环集责备,义正词严,祺瑞抚躬循省,绕室徬徨,既久奉职于民国,不能视民国之覆亡,且曾筮仕于先朝,亦当救先朝之狼狈。好笔仗。谨于昨日夜分,视师马厂,今晨开军官会议,六师之众,佥然同声,誓与共和并命,不共逆贼戴天。为谋行师指臂之便,谬推祺瑞为总司令,义之所在,不敢或辞,部署略完,克日入卫。查该逆张勋,此次倡逆,既类疯狂,又同儿戏,彼昌言事前与各省各军均已接洽,试问我国同袍僚友,果有曾预逆谋者乎?彼又言已得外交团同意,而使馆中人,见其中风狂走之态,群来相诘。言财政则国库无一钱之蓄,而蛮兵独优其饷,且给现银;言军纪则辫兵横行都门,而国军与之杂居,日受凌轹。数其阁僚,则老朽顽旧,几榻烟霞;问其主谋,则巧语花言,一群鹦鹉。似此而能济大事,天下古今,宁有是理?即微义师,亦当自毙。所不忍者,则京国之民,倒悬待解;所可惧者,则友邦疑骇,将起责言。祺瑞用是剑及屦及,率先勇进,为国民祛此蟊贼,区区愚忠,当蒙共谅。该逆发难,本乘国民之所猝未及防,都中军警各界,突然莫审所由来,在势力无从应付,且当逆焰薰天之际,为保持市面秩序,不能不投鼠忌器,隐忍未讨,理亦宜然。本军伐罪吊民,除逆贼张勋外,一无所问,凡我旧侣,勿用以胁从自疑。其有志切同仇,宜诣本总司令商受方略,事定后酬庸之典,国有成规。若其有意附逆,敢抗义旗,常刑所悬,亦难曲庇。至于清室逊让之德,久而弥彰,今兹构衅,祸由张逆,冲帝既未与闻,师保尤明大义,所有皇帝优待条件,仍当永勒成宪,世世不渝,以著我国民念旧酬功,全始全终之美。祺瑞一俟大难戡定之后,即当迅解兵柄,复归田里,敬候政府重事建设,迅集立法机关,刷新政治现象,则多难兴邦,国家其永赖之。谨此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大文炳炳,振旅阗阗,共和军总司令段祺瑞,已日夜部署,准备出师。会副总统冯国璋,又拍电至津,准与段祺瑞联合讨逆,乃复将两人署名,发一通电,数张勋八大罪状。其电云:
  国运多屯,张勋造逆,国璋、祺瑞,先后分别通电,声罪致讨,想尘清听。逆勋之罪,罄竹难书,服官民国,已历六年,群力构造之邦基,一人肆行破坏,罪一;置清室于危地,致优待条件,中止效力,辜负先朝,罪二;
  清室太妃、师傅,誓死不从,勋胁以威,目无故主,罪三;拥幼冲玩诸股掌,袖发中旨,权逾莽、卓,罪四;与同舟坚约,拥护共和,口血未干,卖友自绝,罪五;捏造大总统及国璋等奏折,思以强暴污人,以一手掩天下耳目,罪六;辫兵横行京邑,骚扰闾阎,复广募胡匪游痞,授以枪械,满布四门,陷京师于糜烂,罪七;以列强承认之民国,一旦破碎,致友邦愤怒惊疑,群谋干涉,罪八。凡此八罪,最为昭彰,自余稔恶,擢发难数。国璋忝膺重寄,国存与存,祺瑞虽在林泉,义难袖手。今已整率劲旅,南北策应,肃清畿甸,犁扫贼巢,凡我同袍,谅同义愤。伫盼云会,迅荡霾阴,国命重光,拜嘉何极!冯国璋、段祺瑞同电。
  冯、段相联,声威益振,浙江督军杨善德,直隶督军曹锟,第十六混成旅司令冯玉祥等,亦均电告出师,公举段祺瑞为讨逆军总司令。祺瑞乃改称共和军为讨逆军,就在天津造币总厂,设立总司令部,并派段芝贵为东路司令,曹锟为西路司令,分道进攻,一面就国务总理职任,设立国务院办公处,也权借津门地点,作为机关。就是副总统冯国璋,因段祺瑞转达黎电,请他代理总统职权,他因特发布告,略言:“黎大总统不能执行职务,国璋依大总统选举法第五条第二项,谨行代理,即于七月六日就职”云云。还有外交总长伍廷芳,亦携带印信至沪,暂寓上海交涉公署办公,即日电告副总统及各省公署,并令驻沪特派交涉员朱兆莘,电致驻洋各埠领事,声明北京伪外务部文电,统作无效,应概置不理为是。
  于是除京城外,统是不服张勋的命令,张勋已成孤立,还要乱颁上谕,饬各督抚每省推举三人,来京筹议国会,又授徐世昌为太傅,张人骏、周馥为协办大学士,岑春煊、赵尔巽、陈夔龙、吕海寰、邹嘉来、张英麟、铁良、吴郁生、冯煦、朱祖谋、胡建枢、安维峻、王宝田为弼德院顾问大臣,一班陈年脚色,统去搜罗出来,叫他帮助清室。可赠他一个美号叫做“张古董”。清太保世续等,忧多喜少,屡遣太监至东安门外,采购新闻纸,携入备览,借觇舆情向背。适伪任太傅徐世昌,电告世续,说是变生不测,前途难料,宜自守镇静态度,幸勿妄动,所以宣统帝复辟数日,世续等噤若寒蝉,不出一语。但听张辫帅规划一切,今日任某官,明日放某缺,夹袋中的人物,一古脑儿开单邀请,其实多半在千里百里外面,就使闻知,也未敢贸然进来。
  张勋正在忧闷,蓦接军报,乃是曹锟、段芝贵两军,分东西两路杀入。西路的曹锟军,占去芦沟桥,东路的段芝贵军,占去黄村,当下恼动张辫帅,立令部兵出去抵拒。无如张军只有五千,顾东不能及西,顾西不能及东,此外无兵可派,只好一齐差去,使他冲锋。张军自知不敌,没奈何硬着头皮,前往一试。行至廊房,刚值段芝贵驱兵杀来,两下交锋,段军所发的枪弹,很是厉害,张军勉强抵挡,伤毙甚多。正在招架不住,又听得西路急报,曹锟及陈光远等,统领兵杀到,张军前后受敌,哪里还能支持?霎时间纷纷溃退,段芝贵等遂进占丰台。越日,即由冯代总统发令,褫夺长江巡阅使安徽督军张勋官职,特任安徽省长倪嗣冲兼署安徽督军,所有张勋未经携带的部兵,统归倪嗣冲节制,且命各省军队,静驻原防,不得藉端号召,自紊秩序。段祺瑞又促东西两司令,赶紧入京,扫除逆氛。张勋闷坐京城,连接各路警耗,且惊且愤,几乎把他几根黄须儿,一条曲辫子,也向上直竖起来,于是复矫托清帝谕旨,速命徐世昌入都,以太傅大学士辅政,自己开去内阁议政大臣,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各差缺,并电告各省,历述前此经过情形,大有恨人反复、不平则鸣的意思。小子有诗咏张辫帅道:
  莽将无谋想用奇,欺人反致受人欺。
  须知附和同声日,便是请君入瓮时。
  究竟电文如何措词,容待下回再表。
  ----------
  张勋复辟,相传各军阀多半与谋,即冯河间亦不能无嫌,所未曾与闻者,第一段合肥耳。然由府院之冲突,致启督军团之要挟,因督军团之要挟,致召张辫帅之入京,推原祸始,咎有攸归。幸段誓师马厂,决计讨逆,方有以谢我国人,自盖前愆。梁启超出而助段,磨盾作檄,坊间所行之《盾鼻集》,备载讨逆大文,确是梁公一生得意之笔,阅者读之,固无不击节称赏,叹为观止矣。然梁为康有为之高足,康佐张辫帅而复辟,梁佐段总理而誓师,师弟反对,各挟其术以自鸣,意者其所谓青出于蓝欤?夫民国成立已十余稔,同舟如敌国,婚媾若寇仇,师弟一伦,更不暇问,吾读梁文,吾尤不禁忾然叹、泫然悲也。若张勋以区区五千人,遽欲推倒民国,谈何容易。彼方自谓历届会议,已得多数赞成,可以任所欲为,亦安知覆雨翻云者之固比比耶?张辫帅自作曲辫子,夫复谁尤!
  
  第八十七回 张大帅狂奔外使馆 段总理重组国务员
  却说张勋辞去议政大臣,及各种兼衔,自思从前徐州会议,诸多赞成,就是一二著名人物,亦无违言,今乃群起反对,集矢一身,不得不自鸣不平,通告全国,电文有云:
  我国自辛亥以还,因政体不良之故,六年四变,迭起战争,海内困穷,人民殄瘁,推原祸始,罔非共和阶之厉也。勋以悲天悯人之怀,而作拯溺救焚之计,度非君主立宪政体,无以顺民心而回末劫,欲行君主立宪政体,则非复子明辟,无以定民志而息纷争,此心耿耿,天日为昭。所幸气求声应,吾道不孤,凡我同袍各省,多与其谋,东海、河间,尤深赞许,信使往返,俱有可征。特录此电,实是为此数语。前者各省督军聚议徐州,复经商及,列诸计划之一,使他自己直供,令人拍手。嗣以事机牵阻,致有停顿,然根本主义,讵能变更?现以天人会合,幸告成功,民不辍耕,商不易市,龙旗飘漾,遍于都城。单靠都城竖着龙旗,有何用处?万众胪欢,咸歌复旦,使各省本其原议,多数赞同,何难再见太平?不意二三政客,因处地不同,遂生门户之见;于是主张歧异,各趋极端,或故违本心,率以意气相向,或反持私见,而以专擅见规,遽启兵端,集于畿辅,人心惶恐,辇毂动摇。勋为保持地方治安起见,自不能不发兵抵御,战争既起,胜负难言,设竟以此扰及宫廷,祸延闾里,甚且牵惹交涉,丧失利权,则误国之咎,当有任之者矣。惟念此次举义之由,本以救国济民为志,决无私毫权利之私,搀于其间,既遂初心,亟当奉身引退。况议政大臣之设,原以兴复伊始,国会未成,内阁无从负责,若循常制,仅以委诸总理一人,未免近于专断,不得已而取合议之制,事属权宜。勋以椎鲁武人,滥膺斯选,辞而后任,方切惭惶。何前倨而后恭?爰于本日请旨,以徐太傅辅政,组织完全内阁,召集国会,议定宪法,以符实行立宪之旨。仔肩既卸,负责有人,当即面陈辞职。其在徐太傅未经莅京以前,所有一切阁务,统交王聘老暂行经管,一俟诸事解决之后,即行率队回徐,可不必费心了。但使邦基永定,渐跻富强,勋亦何求?若夫功罪,惟有听诸公论而已。敢布腹心,谨谢天下!
  话虽如此,但雄心究还未死,因复收集溃兵,屯聚天坛,所有天安门、景山、东西华门,及南河沿等处,各设炮位,严行扼守,将与讨逆军背城一战,赌决雌雄。驻京各国公使团,目睹京城危急,恐未免池鱼遭殃,遂相率照会清室,请劝令张勋解除武装,取消复辟。清宫上下,全无政柄,只得将各使公牒,交给张勋。张辫帅怎肯遽允?定要决一死战,于是京城大震,名为首善要区,简直是要做大战场了。
  张镇芳、雷震春两人,见时局不稳,情愿弃去度支、陆军两部尚书,出京逃生;行至丰台,被讨逆军截住,把他拿下。还有一个冯德麟,本在奉天任事,他也来赶闹热场,想做个复辟功臣,不幸事机失败,求福得祸,所以潜逃出都,拟返入新民屯,途次亦为讨逆军所阻,截拿去了。当由冯代总统下令,褫去张镇芳、雷震春、冯德麟官职,暨前时所授勋位勋章,分交法庭依法严惩。余如康有为、万绳栻一流人物,统已准备逃走,背勋自去。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独张勋未肯下台,自在天坛督兵,决最后的胜负。好容易到了七月十二日,讨逆军分三路进攻,直入各城,旅长冯玉祥、吴佩孚、张纪祥等攻击天坛,张军虽然负嵎,究竟寡不敌众,更兼枪弹未曾备足,怎能坚持到底?自从午前开战,两边枪声,陆续不绝。到了午后,讨逆军勇气未衰,张军已不能再支,枪声也中断了。张勋自知不妙,匹马遁入城中,部将失去主帅,除投降外无别策,只好竖起白旗,崩角输诚。讨逆军勒令缴械,方准免死,张军无奈,尽将手中枪交付讨逆军,然后得着生路,一齐出围。
  惟张勋私宅,向在南河沿居住,勋妻本不赞成复辟,前时曾痛詈万绳刬道:“汝无故掀风作浪,将来使我张氏子孙,没有啖饭的地方,都是汝一人闯祸哩。”万绳刬置诸不睬。张勋且蓄志有年,怎肯听那床头人,幡然早悟?况张勋姬妾甚多,平时本与正室不和,所以留居京第,未尝随从,此次张勋败还,勋妻恨不得向勋诘责,借出胸中恶气,但见勋非常狼狈,气喘吁吁,也不好火上添薪,自寻祸祟,唯问勋如何保身?如何保家?勋不遑答说,招集家中卫士,及留京守卒,尚有五百余人,又领将出去,据住中央公园,还想一战。辫帅到底不弱。讨逆军一拥进攻,就使五百人铜头铁额,也是不能求胜。再加讨逆军内的旅长王承斌,就南河沿附近,择一隙地,摆起机关炮来,对准张勋私宅,开放过去。张勋家内的眷属,统吓得魂不附体,慌忙外走。凑巧张勋亦顾家心切,由中央公园走归,急引妻子乘摩托车,开足汽机,驰往东交民巷,奔入荷兰公使馆中去了。
  那南河沿私宅,已被炮火焚毁。张军悉数投降,遂于七月十二日傍晚,由讨逆军收复京城,当即驰电天津,向段祺瑞处告捷。祺瑞便拟乘车入都,适值徐世昌过访,密语祺瑞道:“此次复辟,本非清室本心,幸勿借此加罪清室。张勋甘为祸首,原是一个莽夫,但须念同袍旧谊,不为已甚。穷寇莫追,请君注意!”阅此语可知张勋前电,谓东海亦深赞许,并非虚诬。祺瑞答道:“优待清室条件,理应尽力保存,若少轩亦未必就逮。即无公言,我也不忍加害哩。”世昌乃拱手与别。越日,祺瑞入都,都中已定,因即到院视事,表面上不得不发一命令,缉拿张勋,一面派步军统领江朝宗,诣日本公使馆营舍中,迎黎元洪回府。这也是未免虚文。黎元洪已受过艰辛,当然不肯再来;惟寓居他人篱下,终非久计,乃谢过日本公使,及斋藤少将,迁回东厂胡同旧宅,即日通电全国,宣告去职。第一电是:
  天相民国,赖冯总统、段总理,及前敌将士之力,奠定京畿,元洪已于本日移居东厂胡同,拟即赴津宅养疴。
  此次因故去职,负疚孔多,以后息影家园,不闻政治,恐劳远系,特此奉闻。
  越日,又发出第二电,详述去职情由。文云:
  昨电计达。顷闻道路流言,颇有于总统复职之说,穷加揣拟者,惊骇何极!元洪引咎退职,久有成言,皎日悬盟,长河表誓。此次因故去职,付托有人,按法既无复位之文,揆情岂有还辕之理?伏念元洪夙阙裁成,叨逢际会,求治太急,而踬于康庄,用人过宽,而蔽于舆几,追思罪戾,每疚神明。国会内阁,立国兼资,制宪之难,集思尤贵。当稷下高谈之日,正沙中忿语之时,纵殚虑以求平,尚触机而即发。而元洪扬汤弭沸,胶柱调音,既无疏浚之方,竟激横流之祸,一也。解散国会,政出非常,纵谓法无明条,邻有先例,然而谨守绳墨,昭示山河,顾以惧民国之中殇,竟至咈初心而改选,格芦缩水,莫遂微忱,寡草随风,卒隳持操,二也。张勋久蓄野心,自为盟主,屡以国家多故,曲予优容,遂至乘瑕隙以激群藩,结要津以微明令,元洪虽持异议,卒惑群言,既为城下之盟,复召夺门之变,荓蜂螫指,引虎糜躯,三也。大盗移国,都市震惊,撤侍卫于东堂,屯重兵于北阙,元洪久经骇浪,何惮狞飇?顾忧大厦之焚,欲择长城之寄,含垢忍辱,贮痛停辛,进不能登台授仗,以殄凶渠,退不能阖室自焚,以殉民国,纵中兴之有托,犹内省而滋惭,四也。轻骑宵征,拟居医院,暂脱身于塞库,欲奋翼于渑池,乃者阍人不通,侦骑交错,遄臻使馆,得免危机,自承复壁之藏,特懔坚冰之惧,亦既宣言公使,早伍平民,虽于国似无锱黍之伤,而此身究受羽毛之庇,五也。凡此愆尤,皆难解免。一人丛脞,万姓流离,睹锋镝而痛伤兵,闻鼓鼙而惭宿将,合九州而莫铸,投四裔以何辞?万一矜其本心,还我初服,惟有杜门思过,扫地焚香,磨濯余生,忏除夙孽,宁有辞条之叶,仍返林柯,堕溷之花,再登茵席?心肝倘在,面目何施?且夫谋国必忠,爱人以德,琴弛则弦改,车覆则轨迁,若必使负疚之身,仍尸高位,腾嘲裨海,播笑编氓,将何以整饬纪纲,折冲樽俎?稀瓜不堪四摘,僵柳不可三眠,亡国败军,又焉用此?抑元洪尚有进者,国定于一,师克在和,当兴亡继绝之交,为排难解纷之计,正宜恪守法律,蠲弃猜嫌。况冯总统江淮坐镇,夙得军心,段总理钟不惊,再安国本,果能举左挈右提之实,宁复有南强北胜之虞?至于从前兵谏,各省风从,虽言爱国之诚,究有溃防之虑。此次兴师讨贼,心迹已昭,何忍执越轨之微瑕,掩回天之伟绩,两年护国,八表齐功,公忠既已同孚,法治尤当共勉。若复絜短衡长,党同伐异,员峤可到,而使之返风,宣房欲成,而为之决水,茫茫惨黩,岂有宁期?鼎革以还,政争迭起,凡兹兄弟阋墙之事,皆为奸雄窃国之资。倘诸夏之皆亡,讵一成之能借?殷鉴不远,天命难谌,此尤元洪待罪之躯,所为垂涕而道者也。勉戴河间,奠我民国,惭魂虽化,枯骨犹生。否则荒山穴翳,纵熏穴以无归,穷海田横,当投荒而不返,摅诚感听,维以告哀。
  黎元洪虽连电辞职,冯国璋总须带着三分客气,未便骤然登台,当时有一篇通电,谓:“现在京师收复,应即迎归黎大总统,入居旧府,照前统理。国璋即将代理职权,奉还黎大总统,方为名正言顺”等语。黎元洪如何再肯接受,仍然固辞。段祺瑞再组织内阁,拟定相当人员,将任汪大燮为外交总长,汤化龙为内务总长,梁启超为财政总长,林长民为司法总长,张国淦为农商总长,曹汝霖为交通总长,范源濂为教育总长,刘冠雄为海军总长,祺瑞自兼陆军总长。只因冯、黎两人,彼此推让,总统尚为虚位,究归何人颁发任命,因此祺瑞未免踌躇。
  祺瑞有一高足弟子,姓徐名树铮,乃是铜山人氏,曾赴东洋游学,在日本士官学校中毕业,归国以后,仍投段氏门下。洪宪前无甚表见,袁氏称帝,徐劝段极力反对,段乃下野。及蔡锷举义,云南独立,黔、粤等省,依次响应。袁氏派遣曹锟、张敬尧等,出兵南下,特设海陆军统率办事处,调度军机,徐又劝段从旁牵掣,阴嘱逗留。段为北洋军系领袖,如曹锟、张敬尧等,素来倾向祺瑞。祺瑞虽手无寸铁,一封书足敌千军,所以曹、张两人,不肯为袁效死,张敬尧且顿兵泸州,始终不进,任他统率办事处,如何催迫,全然不理。陕西将军陆建章,尽忠袁氏,徐又嗾动汉南镇守使陈树藩,兴兵独立,围攻长安,竟将建章逐去,代为陕督。为后文枪毙陆建章伏线。陕西一变,晋、豫动摇,四川将军陈宦,湖南将军汤芗铭,又皆宣告独立,坐令袁皇帝完全失败,活活气死。黎元洪依法继任,起段祺瑞为国务总理,段因徐树铮献策有功,格外亲信,便命他为国务院秘书长,兼领陆军次长,事必与商,乃演出府院冲突,种种变端。当时谓徐树铮势力,不亚徐世昌,世昌以资望见推,树铮以谋略见重,故特称树铮为小徐。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我为段氏一叹。
  至此段祺瑞复来组阁,为了元首问题,尚在绝续时候,未得命令为疑。树铮欲解主忧,便至黎元洪私第中,面谒元洪道:“张、康谋逆,国体动摇,今幸段合肥在野兴师,入京讨逆,摧枯拉朽,再造民国,未知公将如何相待?”元洪愀然道:“我不能事前弭患,乃至变生肘腋,震动京畿,尸位素餐,咎已难辞。今已通电辞职,继任当属冯河间,不日就可入都,信赏必罚,应归河间主张,我已身伍齐民,尚有何权处置国事哩?”树铮方才退出,转告段祺瑞。祺瑞即电告冯国璋,旋得国璋复电,组阁事悉凭裁夺。祺瑞遂将选定阁员,如数提出,好在国会已经解散,不必另费手续,咨求国会同意,因即称冯总统令,特任各部总长,复通缉复辟要犯康有为、刘廷琛、万绳栻、梁敦彦、胡嗣瑗等,着京内外各军警长官,留意侦拿。康有为等早已避至六国饭店,俟军事粗定,溜出都门,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眼见是无从缉获了。毕竟圣人多智。首犯张勋,安居荷兰使馆中,有人奉令探查,勋左手挟着快枪,右手持着书函一大包,哓哓与语道:“徐州会议时,赞成复辟,相率签名,此等笔迹,俱在我掌握中,他好卖友,我将宣示国人,与他同死,休怪我老张无情呢。”于是探查的人员,料知此事难办,乐得退出了事,不愿再闻。
  只徐州留驻的定武军,闻报张勋失败,蠢然思动,如四十四营五十五营的兵队,并皆勾结匪徒,突然哗变,四出焚掠。余如当涂、宿迁、南通及沭阳等处所驻张军,亦相继为乱。幸经徐州镇守使张文生、海州镇守使白宝山,率部剿伐,逐渐扫平。转风使舵,两镇守使总算聪明。段总理接报后,便传电宣慰道:
  奉大总统令,徐州镇守使张文生、海州镇守使白宝山,当张勋倡乱之始,即经通电声明,未预逆谋,并约束军队,力维秩序,此次土匪新兵,裹胁为变,又复亲督所部,立予歼除,淮、徐一带,得以保持安宁,实属深明大义,克当职守。张文生、白宝山着照旧供职,并责成将所部军队,声明纪律,切实整顿,以卫地方。此令。
  还有清宫上下,经此剧变,十三龄的冲人,被张辫帅强迫登台,又做了十一、二日的北京皇帝,险些儿把饭碗都掷碎了。张勋一逃,段氏入京,急忙由内务府出名,函致段总理,历诉张勋强迫等情,段即命内务部电告冯国璋,主张优待条件,仍然如前。冯国璋自然同意,便托段总理传令道:
  据清室内务府函称:本日内务府奉谕,前于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因全国人民倾心共和,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民主共和,并议定优待皇室条件,永资遵守等因。六载以来,备极优待,本无私政之心,岂有食言之理。不意七月一号,张勋率领军队,入宫蟠踞,矫发谕旨,擅更国体,违背先朝懿训,冲人深居宫禁,莫可如何,此中情形,当为天下所共谅。着内务府咨请民国政府,宣布中外,一体闻知等因。查此次张勋叛国,矫挟肇乱,天下本共有见闻,兹据清室咨达各情,合亟明白布告,咸使闻知。此令。
  侥幸侥幸,清室的优待条件,总算保住,不致撤销。小子有诗咏道:
  亡国无如清室安,悲中尚觉有余欢。
  如何平地风波起,险把遗宗一扫残?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张勋之妻,尚知复辟之不易成功,而勋独如病狂易,卒至孤军败走,入荷兰使馆以寄身,微特无以对民国,对清室,即对诸床头人,亦应有愧色矣。彼意以为各省军阀,赞成者已居多数,可以任所欲为,曾亦思人心难料,仲由、季布,当今尚有几人耶?勋一走而段氏入京,复为总理,是张勋之一番狂热,不啻代段氏作成位望。勋负大罪,段居大功,蚕丝作茧,自缚其身,何其愚也?
  而爱新觉罗氏之犹得苟延,抑亦仅矣。
  
  第八十八回 代总统启节入都 投照会决谋宣战
  却说国务总理段祺瑞,勘定乱祸,重造民国,中外已多数赞同,惟国民党中人物,仍拟扶持黎元洪。黎既去职,党人失主,势不能无所觖望,于是唐绍仪、汪兆铭等,同诣上海运动海军总司令程璧光、第一舰队司令林葆怿,否认国会解散后的政府,即于七月二十一日,宣告独立,电文如下:
  中华民国海军总长程璧光、第一舰队司令林葆怿,谨率各舰队暨各将士,布告天下曰:自倪嗣冲首揭叛旗,毁弃《约法》,蹂躏国会,而中华民国之实亡;自张勋拥兵入京,公然僭窃,而中华民国之名亦亡。今张勋覆灭,中华民国之名,已亡而复存矣。然《约法》毁弃,国会蹂躏,国家纲纪,荡然已尽,岂中华民国仅以存其名为已足,而其实乃可置之于不问耶?夫纲纪陵夷,则奸宄横行,故一切假托名义者,乃得悍然无所顾忌,竟至罪恶贯盈之倪嗣冲,亦复当安徽督军之大任,益以南路司令之特权,颐指气使,叱咤四省,天下皆指为首祸,而顾以首义自居,天下皆指为元凶,而顾以元勋自居,循是以往,中华民国不复为国民之公器,特为权奸之面具而已。应加指摘。长此隐忍,何以为国?鱼烂之兆已见,陆沈之祸安逃?所为中夜斫剑,临流击楫者也。夫我海军将士,既以铁血构造共和,即以铁血拥护之,未免过夸。当丙辰之际,帝制已消,国命未续,我海军将士,以三事自矢,一曰拥护将士,二曰恢复国会,三曰惩办祸首,盖所求者,共和之实际,非共和之虚名,耿耿此心,可质天日。今者以言《约法》,则已灭裂矣,以言国会,则已破散矣,以言祸首,则鸱张者凌厉而无前,蛰伏者呼啸而竞起矣,国基颠簸,人心震撼,愕眙相顾,莫敢谁何!
  呜呼!我海军将士,岂惟初心之已戾,亦惟责任之未尽也。用是援枹而起,仗义而言,必使已僵之《约法》,回其效力,已散之国会,复其原状,元恶大憝,为国蟊贼者,无所逃罪,然后解甲。自《约法》失效,国会解散之日起,一切命令,无所根据,当然无效,发此命令之政府,当然否认。谨此布告,咸使闻知。
  自发表电文后,便率同舰队,开往广东,唐绍仪、汪兆铭相偕同行。广东督军陈炳焜,早与中央脱离关系,见八十四回。当然欢迎海军,无庸细表。惟段祺瑞闻海军独立,急电告冯国璋,请褫夺程璧光职。国璋也即允行,免璧光官,另派海军总长刘冠雄,暂行兼领,一面使人慰谕海军第二舰队司令饶怀文,及练习舰队司令曾兆麟,还算笼络得住,由饶、曾通电中外,谓:“此次沪上海军宣言,我等绝不与闻,现在海军第二队暨练习队,一切行动,惟有禀承冯大总统意旨,以服从中央、保卫地方为职志。”段祺瑞稍稍放心,暗思海军宣言文中,未尝无理。惟第一条是惩办倪嗣冲等,这项是不便照行的。嗣冲为安徽颍州人,与祺瑞籍隶同省,本来是互通声气。及张勋得势,嗣冲乃与他联络,徐州会议,首表同情,勋既失败,又复向段输情,卖张助段,段意本不甚恨勋,自然不致恨倪,若非他一场复辞,段亦安得重任总理?其无憾也固宜。况系多年的同乡朋友,应该推诚相与,引为臂助。倪既攫得张勋遗缺,格外感激,服从段氏。段正要赖作外援,如何肯加罪示惩?只第二条大意,谓《约法》宜循,国会宜复,这乃是应行条件;但从前国会议员,与段反对,此时若仍然召集,必致照旧牵掣,许多为难,乃特想出一法,说是:“国会已经解散,宪法尚未成立,今日仍为适用《约法》时代。《约法》上只有参议院,应该仍召集前时参议院各员,制定宪法,并修正国会组织法等,然后宪法可得施行,国会再当成立。”这番言语,明明是弄乖使巧,别有会心。当下通电各省,征集意见,除岭南反抗外,皆复电赞成。段祺瑞又故示大度,并未责及两粤,但任刘承恩为广东省长,朱庆澜为广西省长,且云:“刘承恩未到任时,令陈炳焜暂行兼署。”
  独四川兵乱未靖,特派周道刚代理四川督军,率兵平乱。原来戴戡兼署四川督军后,刘存厚暂时退出成都,应八十二回。至复辟事起,戴戡所部黔军,与刘存厚所部川军,复因争议北伐事,大起冲突,连日在成都激战,开放枪炮,焚毁民居。前总统黎元洪,尚主张和平办理,叫他双方息争,静候中央查办,未几元洪去职,京城且闹得一塌糊涂,还有何人去顾四川?戴、刘总相持不下,徒苦生灵,至此段总理已有余暇,所以特派周道刚就近代任,勒令刘存厚撤围成都,又免海军第一舰队司令林葆怿职,命林颂庄署第一舰队司令,升第二舰队饶怀文为海军总司令,另派杜锡珪署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旋复任鲍贵卿为黑龙江督军,暂兼省长。他如陕西督军陈树藩,亦令暂兼省长;回应上文,故特别提叙。撤去讨逆军总司令部,所有未尽事宜,统归陆军部接办。并令张敬尧督办苏、皖、鲁、豫四省剿匪事宜。此外政令,犹难悉举,统由段祺瑞遥商冯国璋,公同议决。
  转眼间已是七月将尽了,祺瑞屡促冯国璋入都,冯却迟迟吾行,心下含着许多疑虑。冯为直隶人,段为安徽人,冯有冯派,段有段系,本来是各分门户,自悬一帜。此次携手同登,无非为除去张勋,讨逆有名,一个可代任总统,一个可复任总理,以利相联,并非以诚相与。冯恐段系复盛,一或入都,仍不免蹈黎覆辙,为所牵制,因此欲前又却,备极踌躇,暗思江西督军李纯,前时常从征汉阳,隐相投契,辛亥革命,冯尝受清命攻汉阳,纯为北洋第六镇统制,随冯同行。现不若调令督苏,踵接后任,庶几长江下游,仍占势力,且可联络沿江诸省,为己后盾。计划已定,乃着心腹将弁,潜往江西,与李纯商量就绪,然后安排启行,随身带着十五师为拱卫军,渡江登车,北行入都。是时已是七月三十一日了,提要钩玄,为下文冯段交恶张本。越日即已抵京。京中大小官吏,共至车站迎候,由冯下车接见,偕入都门,便至黎元洪寓邸中,面请复职。虚循故事。黎当然辞谢,决意让冯。冯乃至国务院,与段祺瑞商议,言下犹有谦辞。段提出当仁不让四字,敦勉国璋,国璋才入总统府治事,由国务院电告各省,声明冯大总统莅府任职。各省统驰电称贺,惟两粤不肯附和,仍主独立,还有云南督军唐继尧,亦电致各省,拥护《约法》,不愿服从冯政府。
  略云:
  民主政治,其运用在总统、国会、内阁,其植基在法律。自段氏免职以来,疆吏称兵,国会解散,元首引退,清帝复辟,数月之间,迭遘奇变,法纪荡然,国已不国。顾念大局阽危,不忍操之过蹙,冀其后悔,犹可徐图补救。乃日复一日,祸首趁势弄权,行动自由,奸邪并进,主器虚悬,民意闭塞,律以共和原则,不惟精神全失,亦已形式都非,来日悠悠,曷其有极?窃谓今欲民国之不亡,宜亟阐明数义:(一)总统有故不能执行职务时,当以副总统代行职权,惟故障既去,总统仍行复职,否则应向国会解职,照大总统选举法第九条第二项办理;(一)国会非法解散,不能认为有效,应即召集国会;(一)国务员非得国会同意,由总统任命,不能认为适法;(一)称兵抗命之祸首,应照内乱罪,按律惩办,以彰国法。凡此四义,一以《约法》为依据,不能意为出入。继尧以为国家不可无法,在宪法未成立以前,《约法》为民国惟一之根本法,本实先拨,则变本加厉,何所不至!自今以往,愿悉索敝赋,勉从诸公之后,以拥护国法者,保持民国之初基于不坠;有非法藐视,横来相干,道不相谋,惟力是视而已。忧危念乱,敢布区区,邦人诸友,实图利之!
  冯政府甫经成立,大势粗定,也无暇顾及西南,并且滇、粤僻处南偏,与大局无甚关碍,所以暂时搁置,付作缓图。惟冯与李纯,既有密约,一经入京,便提及江苏督军一缺,商诸段祺瑞,要将李纯调任;又因陈光远亦属故交,拟令为江西督军。段祺瑞也知冯有意树援,心下不甚赞成,但因冯方任总统,彼此联为同气,究不便遽与相争,只好勉强承认。独提出一个傅良佐来,请冯任为湖南督军。良佐为段氏弟子,曾任陆军次长,与小徐为刎颈交,互相标榜。段祺瑞既信任小徐,因亦信任良佐,良佐且诩诩自矜,谓:“征服南方,当用迅雷飞电的手段,出它不意,然后能制它死命。”小徐击节称赏,尝在段氏面前,夸美良佐,几不绝口。段祺瑞牢记心中,适值冯国璋欲任李、陈,遂引荐良佐,使他督湘,一是好据住长江中权,抵制李、陈,二是好控御岭南一带,抵制滇、粤,这正是双面顾到的良谋。好似弈棋一样,你下一子,我亦下一子。冯亦不好忤段,因将李纯督苏,陈光远督赣,傅良佐督湘,同日任命,颁发出来。段又欲贯彻初衷,定要与德宣战,回应八十二回。因特开国务会议,解决此事。国务员统由段氏组织,自然与段氏融合,段倡议宣战,哪个敢出来反对?当下随声附和,似乎有磨拳擦掌、气吞德意志帝国的形状。可笑。段祺瑞既得国务员同情,便以为众志成城,正可一战,遂即入告冯总统,请即下令。冯总统对着宣战问题,本无甚么成见,前次入京调停,也未尝反对段议,应八十一回。明知中德辽远,彼此不能越境争锋,段要宣战,无非是虚张声势,何妨随口应允,免伤感情。比黎菩萨较为聪明。于是嘱秘书员撰就布告,与德宣战。
  文云:
  我中华民国政府,前以德国施行潜水艇计划,违背国际公法,危害中立国人民生命财产,曾于本年二月九日,向德政府提出抗议,并声明万一抗议无效,不得已将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等语。不意抗议之后,其潜水艇计划,曾不少变,中立国之船只,交战国之商船,横被轰毁,日增其数,我国人民之被害者,亦复甚众。我国政府不能不视抗议之无效,虽欲忍痛偷安,非惟无以对尚义知耻之国人,亦且无以谢当仁不让之与国。中外共愤,询谋佥同,遂于三月十四日,向德政府宣告断绝外交关系,并将经过情形,宣示中外。我中华民国政府,所希冀者和平,所尊重者公法,所保护者我本国人民之生命财产,初非有仇于德国。设令德政府有悔祸之心,怵于公愤,改为战略,实我政府之所祷企,不忍遽视为公敌者也。乃自绝交之后,已历五月,潜艇之攻击如故。非特德国而已,即与德国取同一政策之奥,亦始终未改其度。既背公法,复伤害吾人民,我政府责善之深心,至是实已绝望,爰自中华民国六年八月十四日上午十时起,对德、奥国,宣告立于战争地位,所有以前我国与德奥两国订立之条约,及其他国际条款,国际协议,属于中德、中奥之关系者,悉依据国际公法及惯例,一律废止。
  我中华民国政府,仍遵守海牙和平会条约,及其他国际协约,关于战时文明行动之条款,罔敢逾越。宣战主旨,在乎阻遏战祸,促进和局,凡我国民,宜喻此意。当此国变初平,疮痍未复,遭逢不幸,有此衅端,本大总统眷念民生,能无心恻,非当万无苟免之机,决不为是一息争存之举。公法之庄严,不能自我失之,国际之地位,不能自我圮之,世界友邦之平和幸福,更不能自我而迟误之。所愿举国人民,奋发淬厉,同履艰贞,为我中华民国保此悠久无疆之国命而光大之,以立于国际团体之中,共享其乐利也。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此令既下,又由外交部照会驻京各国公使,声明对德宣战,及对奥宣战,并令内外各官署,查照现行国际公法惯例,妥速办理宣战事宜。德使已早归国,独奥使尚在都中,因特致照会云:
  为照会事。中国政府,前以中欧列强,施行潜水艇计划,违背国际公法,危害中国人民生命财产,曾于本年二月九日,向德政府提出抗议,嗣以抗议无效,于三月十四日向德政府宣告断绝外交关系,并经照达贵公使在案。现因中欧列强此项违背公法伤害人道之计划,毫无变更,中国政府,为尊重公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起见,不能久置不顾。贵国现与德国既为同一之行动,则中国政府,对于德、奥两国,不能有所区分。兹向贵国政府声明,自中华民国六年八月十四日上午十时起,本国与贵国入于战争之状态,所有中奥两国于一八六九年九月二日所订中奥条约,及现在有效之其他条约合同或协约,无论关于何种事项者,均一律废止。至一九零一年九月七日所订之条款,及其他同类之国际协议,有涉及中奥间之关系者,并从废止。又中国政府对于海牙和平会条约,及其他国际条约,一切关于战时文明行动之条款,仍遵守不渝,合并声明。除电本国驻奥公使转达贵政府,并请发给出境护照外,相应备具贵公使并贵馆馆员,暨各眷属,离去中国领土,所需沿途保护之护照一件,照送贵公使,请烦查收为荷。至贵国驻中国各领事,已由本部令知各交涉员,一律发给出境护照矣。须至照会者。
  奥使接到照会,亦有公文照复外交部,语多批驳。略云:
  所来照会内容,本公使阅悉,应候本国政府训令。至公文所提宣战之各缘由,姑不具论,惟不得不声明此项宣战,本公使以为违背宪法,当视为无效,盖按前黎大总统之高明意见,此项宣战之举,应由国会两院,同意赞成,方可施行。特此照复。
  这照会递到外交部,外交部将原文退回,意谓中、奥已成敌国,还要甚么辩论,因此奥使亦卸旗回国去了。粤省督军省长,虽经宣告独立,但对着国际交涉,却取同一态度。中央与德、奥宣战,粤省亦钞录大总统布告,出示晓喻,并照会驻粤各国领事知照。正是:
  虚语终嫌无实力,外强反使笑中干。
  宣战以后,尚有一切手续,容至下回表明。
  ----------
  冯、段携手讨逆,甫经成功,即互生意见,暗启猜嫌,是欲其一德一心,保邦致治,宁可得乎?海军独立,与滇、粤反抗,尚非冯、段腹心之疾,所患者在冯、段之貌合神离,仍不免有冲突之祸耳。冯选李纯督苏,陈光远督赣,段选傅良佐督湘,即生出日后许多波折。民国之杌隉不安,何莫非争权夺利之军阀家,有以阶之厉也。至若与德宣战一事,已见八十一回总评中,而此时段之主战,尤有不得不然之势,主战则见好强邻,可作外援,借外债,平内患,自此无阻,段其可踌躇满志乎!然观于后来之专欲难成,而吾更不能不为段氏慨矣!
  
  第八十九回 筹军饷借资东国 遣师旅出击南湘
  却说中国政府,既与德、奥宣战,遂由内务部具呈冯总统,谓前时与德绝交,曾将天津、汉口的德国租界,收回自管,设立特别区临时管理局,后改特别区市政管理局,现既明令宣战,与前情势,又属不同,应将临时二字除去;且管理事务,类属市政范围,可将特别区临时管理局,改名特别区市政管理局,当奉指令照准。又天津奥租界,亦由内务部咨照直隶省长,饬该局一并接收管理。直隶督军兼省长曹锟,即照部咨施行,不在话下。
  前总统黎元洪,自日使馆营舍还第,住居东厂胡同,屋旁向有卫队,驻扎花园中。嗣因队兵王德禄,发生疯疾,持刀砍入,斫死护卫马占成、正目王凤鸣、连长宾世礼等三人,并伤伍长李保甲、卫兵张洪品等二人,其余卫士一拥齐上,方将王德禄戮毙。元洪恐尚有他变,复移居法国医院。至冯、段已组定政府,局势少定,乃偕眷属出京,好在天津尚有私宅,借此栖身,不再与闻国事,这也是逍遥自在的良法。后来何故再为冯妇?
  惟岭南各省,总未肯服从中央。再加四川乱事,亦尚未靖,代理督军周道刚,留驻重庆,自奉中央命令后,就在重庆就职,正拟调集兵士,西赴成都,忽闻四川省长戴戡,被川军击毙,当即派人前往,探查确耗。原来刘存厚部下,尽是川军,不愿外兵入境,故前时罗佩金所带的滇军,与刘不协,致生冲突,后来戴戡所部的黔军,亦当然为刘所恨,力加排斥。毕竟黔军势孤,川军力厚,两下里争战多日,黔军卒不能支,退出成都,由刘存厚入城据住。戴戡又联络前督军罗佩金,及云南督军唐继尧,会师进击,复得夺还成都,驱出存厚。存厚怎肯甘休?收拾败兵,再攻戴戡,戡又向滇军乞援,与川军对敌,川军败退,戡拟夹攻川军,自督黔军出城,行抵秦皇寺附近,突与败退的川军相遇,彼此见了仇人,便即开枪相击,也是戴省长命已该绝,竟被流弹射来,伤及要害,连忙返身入城,医治无效,当即毕命。周道刚既悉详情,据实呈报中央,当由冯总统下令,追赠戴戡陆军上将衔,照阵亡例赐恤,着财政部拨银一万圆治丧,并命周道刚查明川军统帅,谓:“如由刘存厚主使,应该坐罪,不能曲贷”云云。此种命令,亦未免掩耳盗铃。试思川军统帅,除刘外尚有何人?旋复查闻四川财政厅长黄大暹,督军署参谋长张承礼,亦因川、黔两军交哄时,仓猝出走,饮弹身亡,中央政府,又复从优议恤。后来周道刚又与滇军相争,政府再行申令,饬在川军队,无论客主,统归周道刚管辖,且实授周道刚为四川督军,刘存厚会办四川军务,总算暂时维持,敷衍过去。
  至若新近解散的国会议员,曾列国民党名籍中,都不赞成段总理。且段复任后,又不肯将议员一律召回,反提起从前组织《约法》的参议员,拟为召集,所以一班解散的议员,陆续赴粤,在粤东自行集会,称为非常会议,特借广州城外的省议会议场,会议时事,否认中央政府,另组出一个军政府来。当下投票公决,选举民国第一任总统孙文为大元帅。孙文闲居无事,就趁那选举的机会,再出就职。就职以后,免不得有一篇通告,无非指斥段祺瑞、倪嗣冲、梁启超、汤化龙等,违法党私,背叛民国,应该兴师北讨,伐罪吊民等语。段祺瑞闻到此信,恐怕别省闻声响应,引入漩涡,将来东一省,西一省,依次发难,岂不是酿成大患,不可收拾么?左思右想,除用武力解决外,苦无良策。但欲用武力,必须先筹军饷,国库早一空如洗,各省赋税,又不能源源进来,就使有些报解,平常尚不够应用,怎能腾挪巨款,接济军需?当下与小徐等商量,小徐等主张借款,暂救眉急。段祺瑞到了此时,也顾不得国家担负,便邀入财政总长梁启超,密商借债事宜。梁也知借债行军,利少弊多,无如段总理决意用武,自己方依段氏肘下,不好有违,惟将这副借债的担子,卸与财政次长李思浩,叫他出去张罗。李思浩素善筹款,接到密令,即与英、法、俄、日四国银行团,商借一千万圆,名目上不便提出军需二字,只好仍称善后借款。银行团含糊答应,但英、法、俄三国,与德、奥连年交兵,耗费不可胜计,也未能舍己芸人,独日本远居亚东,虽是列入协约国内,反对德、奥,究不曾出发多少兵船,用过多少兵费,所以四国银行团中,只日本肯认借款,日本正金银行理事小田切万寿,出作日本银行团代表,愿借一千万圆,与财政部订定契约。约中要点如下:
  (一)名目。垫款。(二)金额。一千万圆。(三)利息。七厘。(四)年限。一年。(五)折扣。百分之七。(六)担保。中国盐税余款。(七)用途。行政费。(八)
  用途稽核。依民国第一次善后借款条目办理。见第二十四回。(九)承借者。日本银行团。
  契约既成,一千万圆稳稳借到,折扣由两边经手分肥,无庸多说。山东督军张怀芝,因逐年垫付军需,总数颇巨,中央无力归还,乐得乘政府借款的时候,加添一些零头,可以拨充本省的用费,当下商明中央,代向中日实业银行,借到日金一百五十万圆,议定年息一分,还期一年,以中央专税为担保,这好似穷民贷钱,但顾目前,不管日后如何清偿呢。段祺瑞既得借款,正要筹办军事,制服南方,不料部署尚未定绪,那湘南又突出一支独立军,与督军傅良佐抗衡,惹得长江中线,也致摇动起来。当良佐赴湘以前,湖南督军,本由省长谭延闿兼任,延闿是国民党中人,段祺瑞恐他联络滇、粤,所以特命良佐为督军,前往监制。良佐到了湖南,谭延闿不便抗拒,就将督军印信,交与良佐,一朝权在手,就把令来行,竟将署理零陵镇守使刘建藩,勒令撤任。这便是迅雷飞电的手段!刘建藩以无辜被斥,心下不甘,遂与湖南第一师第二旅旅长林修梅,暨零陵各区司令等,商定独立,通电中央及各省,宣告自主,脱离现政府关系;一面联络滇、粤,及海军总司令程璧光等,反抗良佐。良佐岂肯坐视,当即电达中央,详陈刘建藩罪状,特派第二师第三旅旅长李右文,率兵往攻零陵。段知戎机一发,势难中止,前次借到日款,只有一千万圆,不过数月可持,欲达到平南目的,计非多借款项,不能成事,乃复暗嘱交通银行,令他出面借款,再向日本国的台湾、朝鲜、兴业三银行,商借日金二千万圆。又经过许多磋磨,方得三银行允诺,订定契约七条:(一)为金额。计日金二千万圆。(二)为期限。准定三年。(三)为利息。按年七厘半。(四)为折扣。总算免去。(五)为担保。即把中国国库证券一千五百万圆,作为征信。(六)为用途。系是整理交通银行业务。仍是欺人。(七)为中国政府保证偿还本利;且在借款期限内向他国借款时,须先向三银行商议。此外并定由交通银行,聘请台湾、朝鲜、兴业三银行各一人为顾问。外人借了债,便着着进逼,段政府反视为得计,难道不可以已么?这番借款复得告成,连前共得三千万圆。段总理可以指挥如意,乃请冯总统连下二令,一令是通缉广东军政府大元帅孙文,及非常国会的议长吴景濂,一令是通缉陆军中将蓝天蔚,说他受孙文伪令,勾结刘景双、顾鸿宾、马海龙、金鼎臣等,分途四扰,贻害西北,应即褫夺原官,着各省督军省长,务获严惩等语。复召集各省参议员到京,组织临时参议院,免人訾议。
  令文有云:
  国会组织法,暨两院议员选举法,民国元年,系经参议院议决,咨由袁前大总统公布。历年以来,累经政变,多因立法未善所致,现在亟应修改,着各行省蒙、藏、青海各长官,仍依法选派参议员,于一个月内到京,组织参议院,将所有应改之组织选举各法,开会议决。此外职权,应俟正式国会成立后,按法执行,以示尊重立法机关之至意。此令。
  又有一令同下,系著内务部筹备国会选举,略云:
  依约法第五十三条,本有召集国会之规定,此次国体再奠,所有《约法》上机关,亟应完全设立,着内务部按照民国元年筹备国会事务局办理事宜,迅速筹办,预备选举。此令。
  以上各种命令,统是段祺瑞一人主张,代任总统冯国璋,无非依言传令,签名盖印罢了。当时冯总统尚有一段悲情,乃是总统夫人周氏,得病甚重,竟于九月十日晚间,在总统府中逝世。周夫人就是周道如女士,前在袁总统府充当女教员,由袁总统作撮合山,配与冯河间为继室。见三十七回。五旬左右的武夫,得了四旬左右的淑女,正是伉俪言欢,非常恩爱。无如昙花命薄,晚菊香消,自从民国三年一月结婚,至民国六年九月病殁,先后只阅三年有奇。老头儿还有这般克星么?看官试想!这一再悼亡的冯河间,能不悲从中来,泣涕涟涟么?当下备极厚仪,为周夫人饰终,总统府中,未便久殡,乃择日发丧,回籍安葬。临丧时所有仪仗,当然繁盛,毋庸细表。周夫人死后有知,也不枉出嫁三年。
  且说冯总统国璋,自悼亡后,免不得见物怀人,犹留余痛。偏这位好大喜功的段总理,时来絮聒,今日借款,明日调兵,说得天花乱坠,俨然有踏平南方的状态。冯总统本无心主战,不过碍着情面,未便龃龉,所以段说一件,冯依他一件,段说两件,冯依他两件,表面上似乎融洽,其实冯忌段,段亦忌冯,彼此各怀意见,暗地生嫌;再加近畿一带,水灾迭见,永定河决口,南运河又决口,天津、保定低洼等处,尽成泽国;津浦铁路北段,被水冲毁,火车不能通行,还有山东、山西,亦均报水溢,索款赈济。冯总统阅过来电,但委段总理筹办赈给,不复多言。段祺瑞锐意平南,正虑军饷未敷,偏老天不肯做美,又闹出许多灾荒案件,随在需赈。没奈何嘱托财政部,腾出数万圆银钱,拨济灾区,某区拨若干,某区畀若干,多约万金,少约数千,可怜灾地甚广,灾民甚众,单靠着数千一万的赈款,济甚么事?段总理也管不得许多,但教噢咻示惠,便算了案,惟一心一意的对待南方。哪知军情万变,不可预料,湖南督军傅良佐,所派遣的李右文一军,本要他去征服零陵,偏右文到了衡山,反全部投入零陵军,与刘建藩串同一气,向傅倒戈。傅良佐气得发昏,亟改派北军第八师师长王汝贤、第二十师师长范国璋,及湘军第二师师长陈复初,会师前进,再攻零陵。段总理接报,暗中运款接济,严促傅良佐即平湘南。复虑谭延闿从中作梗,密嘱良佐讽示延闿,使他退位。延闿明知冯、段猜疑,偏不肯提出辞职,但向政府请假。段准给延闿假期,另派周肇祥暂署湖南省长。周亦段氏心腹,与傅同事,应该沆瀣相投,同心协力,傅良佐且得京款接济,便运往前军,犒师作气,果然军心一奋,踊跃直前。北军旅长王汝勤、朱泽黄等,行至衡山、永丰境内,与零陵军队交锋,连得胜仗,拔衡山,下宝庆,直逼零陵。安徽督军倪嗣冲,又密承段氏意旨,出军援湘,也得攻克攸县。
  湘、皖更迭报捷,段祺瑞欣慰异常,且拟向日本订购军械借款,可以军械济军,乘胜平南。当时风闻中外,竞起谣传,共谓:“我国军械,将归日本主持,所有各省兵工厂,煤铁矿,亦归日本管理”云云。于是江苏督军李纯,江西督军陈光远,交章拍电,请政府声明真伪,免启群疑。冯派亦发作了。就是鄂、皖等省,亦有电向中央质问,要求政府明白宣示。是不过随声附和。旋由段总理复电,略谓:“谣传全属子虚,不可妄信,现惟因与德、奥宣战,拟派兵赴助协约国,自制军械,不敷应用,势不得不购自外洋,现在惟西洋英国,东洋日本,尚有余械出售,我国与美迭商,迄无成议,急事不能缓办,始就近向日本购置军械一批,需款若干,购械若干,款未交清以前,量加利息,所订合同,仅限一次为止,纯是自由购办,毫无意外牵涉。中国历来所购外国军械,具有成案可稽,本届照前办理,与主权并不少损”云云。李、陈两督军,接得复电,见他理由充足,也不好再加诘问,只看他所购军械,是否给兵赴欧,再作计较。小子有诗叹道:
  主战何如且主和,同居一室忍操戈。
  况经国库中枵甚,借债兴兵祸更多。
  段总理驳倒李、陈等电文,乐得放心做去。忽湖南又有急电,传达进来,由段总理取过一阅,又未免出了一惊。究竟为着何事,待小子下回叙明。
  ----------
  多一分外债,即增一分担负,失一分主权,甚矣外债之不可轻借也。袁政府专务借债,图逞私欲,所贷之款,尽付挥霍,而私愿亦终于无成,不意段总理亦尤而效之。财政部借日本款一千万圆,交通银行又借款二千万圆,名为善后之需,实为图南之用。夫南方各省之宣告独立,原有碍于中央统一之谋,然自来惟无瑕者可以戮人,段总理试抚躬自问,其胡为启南方之龃龉耶?不能推诚相与,徒欲以力服人,军需不足,贷诸强邻,即使南方果得告平,而所失已不赀矣。况平南之师未发,而湘省已起争端,用一傅良佐以控驭岭南,反挑动零陵之恶感,不能怀近,安能图远?
  徒酿成无谓之兵争而已,可慨孰甚!
  
  第九十回 傅良佐弃城避敌 段祺瑞卸职出都
  却说刘建藩据住零陵,与北军相持多日,寡不敌众,多败少胜,不得不向两粤乞援。段总理也恐两粤援刘,暗着人运动粤吏,使他反抗省政府,作为牵制。适值粤属惠州清乡总办张天骥,为省政府所黜,改任刘志陆为总办,天骥心怀怨望,遂对省政府宣告独立。已而刘志陆带兵进攻,惠州帮办洪兆麟、统领罗兆昌、帮统刘达庆等,联合陆军,共攻天骥。天骥独力难支,只好窜去。偏潮州镇守使莫擎宇,又复向省政府脱离关系,自言军政当直隶中央,民政仍商承李省长办理。好一个骑墙法子。旋又联结钦廉道冯相荣,及镇守使隆世储,气势颇盛。张天骥亦奔投潮州,与莫相依。莫擎宇遂电达中央,自述情状。段总理乐得请令,褫夺广东督军陈炳焜职衔,特任省长李耀汉兼署督军,即命莫擎宇会办军务。看官试想!民国纪元以来,各省虽号称军民分治,实际上全是军阀专权。自黎政府成立以来,虽改换名目,治军称督军,治民称省长,毕竟省长势力,敌不过督军,督军挟兵自重,对着一省范围,差不多是万能主义。段总理将陈炳焜褫职,即用李耀汉兼职,也是一条反间计。但陈炳焜怎肯依令?仍任督军如故,李耀汉势难代任,依然照前办事。陈炳焜且与广西联兵援湘,与刘建藩等并力作战,所向无前,夺回宝庆、衡山,复拔衡阳、湘潭,累得傅良佐日夕不安,又向段总理请援。段总理未免一惊,因恐远水难救近火,只好责成王汝贤、范国璋两人,令他效力图功,特派汝贤为湘南总司令,国璋为副司令,满望他感激思奋,扫平湘南自主军队。不意两人逗留不进,反通电中外及自主诸省,商请双方停战。略云:
  天祸中国,同室操戈,政府利用军人,各执己见,互走极端,不惜以百万生灵,为孤注一掷,挑南北之恶感,竞权利之私图,借口为民,何有于民?侈言为国,适以误国。果系爱国有心,为民造福,则牺牲个人主张,俯顺舆论,尚不背共和本旨。汝贤等一介军人,鲜识政治,天良尚在,煮豆同心。自零陵发生事变,力主和平解决,为息事宁人计,此次湘南自主,以护法为名,否认内阁,但现内阁虽非依法成立,实为事实上临时不得已之办法,即有不合,亦未始无磋商之余地。在西南举事诸公,既称爱国,何忍甘为戎首,涂炭生灵?自应双方停战。恳请大总统下令,征求南北各省意见,持平协议,组织立法机关,议决根本大法,以垂永久而免纷争,是所至盼!
  特此电闻。
  自王、范两人宣布此电,当然置身事外,引兵退归。
  那零陵自主军队,及两粤各军,未肯遽罢,仍旧扬旗击鼓,进逼长沙。湖南督军傅良佐,麾下亲兵,寥寥无几,专靠王、范两师,出去御敌,偏他两人宣告停战,且有倒戈消息,急得傅督军不知所为,只好与代理省长周肇祥,想出一条逃命的上策,夤夜同走,潜登兵舰出省,奔往岳州。这也好算得迅雷飞电的计策么?长沙失去主帅,亟由省城各团体,自组湖南军民两政办公处,暂时维持,适值王汝贤领兵回省,乃公推汝贤为主任,担任维持秩序。
  傅良佐等退至岳州,不得不电达中央。段祺瑞接到此电,忍不住惭愤交并,慌忙驰入总统府,报明冯国璋,痛责王、范两人叛命的罪状。冯总统却默然不答。段始窥透隐情,料知王、范两人的行为,是由老冯暗中授意,遂作色与语道:“总统主和,祺瑞主战,两不相谋,应有此变,祺瑞情愿免职,请总统另任他人。”冯总统才淡淡的答道:“傅良佐所任何职,乃弃省潜逃,不为无罪。”祺瑞道:“王、范两师,无故倒戈,良佐势成孤立,自然只好出走了。”冯总统又道:“我何尝绝对主和,如果能戡定南方,就是我也自愿赴敌,请总理不必误会!”祺瑞起座道:“祺瑞已不敢再干了。或战或和,请总统自主便了。”言毕即去,未几,即递入辞职呈文,又未几,复递入国务员辞职呈文。冯总统不便遽允,派人一一挽留,复通电各省云:
  国事濒危,人心浮动,一隅生隙,全国动摇。兹将数日经历情形,暨失机可惜之点,通告于左:自复辟打消,共和再造,军人实为功首,此后军人团体,即为全国之中心点,生死存亡,有莫大之关系,此不但本国人所共知,亦外交团所共认。此次政府成立,所行政策,以改良民国根本大法为宗旨,故不急召集新国会,而为先设参议院之举,在法律上虽微有不同,而用心实无私意存于其内。西南二三省,起而反对,无理要求,中央屡为迁就,愈就愈远,不得已而用兵,只为达到宗旨而已,初非有武力压迫之野心也。兵事既起,胜负虽未大分,而川事则中央颇为得手,滇、黔在川之兵,不日可期退出川界。广东方面,陆、陈、谭虽有援湘之兵,因龙、李、莫倾向中央,暗中牵制,以是不能大举。是时也,湘南战事,我北军将士,稍为振奋,保持固有之势力,中央即可达完善之结果。不意我北军九死一生,最有名誉之健儿,误听人言,壮志消沮,虽系一部分之自弃,而掣动新胜,暨相持未败之众,于是合谋罢战,要求长官,通电乞和,不顾羞耻,虽曰其中有不得已之苦衷,而中央完全将成之计划,尽行打消矣。诸君闻之,能不惜哉!能不痛哉!特是通电求和,主持人道,欲达宗旨,亦必能战而后能和。假如占住势力,战胜一步,宣布调停,再进一程,征求同意,为中央留余地,保政府之威严,吾辈军人之名誉大张,国家人民之幸福是赖,乐何如之?乃不出此而为摇尾乞求,纵能达到和平目的,我军人面皮丧尽矣。国璋亦军人之一份子也,如此行为,万无下场余地,不为羞死,亦将气死。诸君皆爱国丈夫,有何高见,如何挽救,能否贾勇救国,振奋部下士卒精神,筹兵筹饷,以谋胜利,则大错虽已铸成,尚可同心补救。国璋代行权位,惶愧奚如!国将不存,身将焉附?如有同心,国璋愿自督一旅之师,亲身督战,先我士卒,以雪此羞。宣布事实,渴望答复!
  这篇通电,辞旨隐闪,又主和,又主战,看似斥责王、范两人,却未曾提出姓名,不过含糊影响,但为段总理顾全面子,所以有此电文。湘军第二师师长陈复初,方改编为陆军第十七师,驻扎常德,他闻王汝贤入主长沙,居然代行督军职务,心下很是不服,竟在常德宣布独立,要来攻夺长沙,就是两粤援湘各军,也不肯听命汝贤,纷纷入扰,长沙很是危急。到了十月十七日夜间,城中忽然火起,烟雾漫天,秩序大乱。汝贤也只好弃城出走,潜赴岳州。是时傅良佐、周肇祥两人,已由京中召入,传令免官候惩,令云:
  湖南督军傅良佐,代理省长周肇祥,擅离职守,着先行免职,听候查办!此令。
  同时又有一令云:
  据王汝贤等电称:傅督军于十四日夜,携印乘轮,不知去向,省长亦去,省城震动,人心惶恐。汝贤等为保护地方安全起见,会同在城文武,极力维持,现在秩序,幸保安宁等语。并据自请处分前来。傅良佐、周肇祥擅离职守,本日另有明令免职查办,长沙地方重要,不可主持无人,即派王汝贤以总司令代行督军职务,所有长沙地方治安,均由王汝贤督同范国璋完全负责。查王汝贤等,身任司令重寄,统驭无方,以致前敌败退,并擅发通电,妄言议和,本属咎有应得,姑念悔悟尚早,自请处分,心迹不无可原。此次维持长沙省城,尚能顾全大局,暂免置议。王汝贤等当深体中央弃瑕录用之意,严申约束,激励将士,将在湘逆军,迅予驱除,以赎前愆。
  倘再退缩畏葸,贻误戎机,军法俱在,懔之慎之!此令。
  这令颁发,乃是十月十八日,与王汝贤弃城出走的时候,只隔一宵。京、湘相隔太远,汝贤又仓皇出奔,无暇拍电至京。所以京中尚未闻知,还令汝贤及范国璋,担任长沙治安职务。那段祺瑞自有意辞职后,虽非极端决裂,但对着湖南问题,不再入商,冯总统因得自由下令,轻轻将王、范二人罪状,豁免了事。惟段祺瑞览此令文,愈加不悦,自思老冯前电,已是态度不明,此次又仅罪及傅、周,不及王、范,明明是阿私所好,党同伐异的行为,因复决计辞去,不愿与冯共事。正拟二次递呈,复接得直、鄂、苏、赣四省通电,并请撤兵停战,这又是冯派联络,推倒段内阁的先锋。电文署名,一是直隶督军曹锟,一是湖北督军王占元,一是江苏督军李纯,一是江西督军陈光远,文中说是:
  慨自政变发生,共和复活,当百政待理之际,忽起操戈同室之争,溯厥原因,固由各方政见参差,情形隔阂,以致初生龃龉,继积猜嫌,亦由二三私利之徒,意在窃社凭城,遂乃乘机构衅,而党派争树,因得以利用之术,为挑拨之谋,逞攘夺之野心,泄报复之私忿。名为政见,实为意见,名为救国,实为祸国,于是阋墙煮豆,一发难收。锟等数月以来,中夜徬徨,焦思达旦,窃虑覆亡无日,破卵同悲,热血填膺,忧痛并集。盖我国外交地位,无可讳言,欧战将终,我祸方始,及今补救,尚恐后时。至财政困难,尤达极点,鸩酒止渴,漏脯疗饥,比于自戕,奚堪终日?东北灾祲,西南兵争,人民流离,商业停滞,凡诸险状,更仆难志。大厦将倾,而内哄不已,亡在眉睫,而罔肯牺牲,每一思维,不寒而栗,中心愤激,无泪可挥。夫兵犹火也,不戢自焚矣,如项城覆辙可鉴,矧同种相残,宁足为勇?鹬蚌相持,庸足为智?即使累战克捷,已足腾笑邻邦,若复两败俱伤,势且同归于尽。今者北倚湘而湘不可倚,南图蜀而蜀未可图,仁人君子,忍复驱父老兄弟于冰天雪地枪林弹雨之中?且战局延长一日,即多伤一日元气,展伸一处,即多贻一处痛苦。公等诚心卫国,伟略匡时,其于利害祸福所关,固已洞若观火。况争点起于政治,知悲悯本有同情。锟等不才,抱宁人息事之心,存排难解纷之志,奔走啼泣,惨切叫号,而诚信未孚,终鲜寸效,俯仰愧怍,无地自容,惟希望之殷,始终未懈。故自政争以来,默察真正之民意,仰体元首不忍人之心,委曲求全,千回百折,必求达于和平目的,以拯国家之危难,而固统一之宏基。区区愚忱,当邀共谅。现在时势危迫,万难再缓,不得不重申前说,为四百兆人民,请命于公等之前。
  伏愿念亡国之惨哀,生灵之痛苦,即日先行停战,各守区域,毋再冲突,俾得熟商大计,迅释纠纷。鲁仲连之职,锟等愿担任之。更祈开诚布公,披示一切,既属家人骨肉,但以国家为前提,无事不可相商,无事不能解决。若彼此之隐,未克尽宣,则和平之局,讵复可冀?公等位望,中外具瞻,舆论一时,信史万世,是非功过,自有专归,而旋乾转坤,亦唯公等是赖,反手之间,利害立判,举足之际,轻重攸分,救国救民,千钧一发。临电迫切,不知所云。
  停战停战,这种声浪,与段总理的心理,绝对是不能两容。偏长江三督军,一气贯穿,又推那直隶督军曹三爷为首,曹锟排行第三,时人号为曹三爷。同来反对段总理,叫老段如何不烦?如何不恼?当下递入二次辞呈,不但辞去总理,且把陆军总长的兼职,一并辞去。冯总统还阳为挽留,但准他辞去兼职,仍为总理如初。看官!你想这位段合肥,还肯留着么?段为国务总理,又兼陆军总长,所以有权有势,莫与比伦,若军权一卸,还要这国务总理头衔,有何用处?自然一概不受,出都下野去了。恐未必真肯下野。冯总统乐得准他免职,另任王士珍为陆军总长,所有国务总理一缺,且命外交总长汪大燮暂代。汪大燮是段内阁中人物,本有连带辞职的故例,怎好代任总理?因此决意不为,一再告辞。冯乃商诸王士珍,邀他组阁。士珍系直系正定人,资格最老,出段氏上,情性素来和平,没有甚么党派,不过时人因他籍属直隶,共推为直派领袖,前时袁、黎两总统时,亦尝邀他为过渡总理,见前文。旋进旋退,无刺无非,老年人血气已衰,不堪再任烦剧,独冯意以为籍贯从同,派系无别,正好引为己助,抵制皖系,调和南方。王士珍固辞不获,乃承认暂署,于是段内阁遂倒,要改组王内阁了。小子有诗叹道:
  携手登台谊似深,同袍何故忽离心?
  堪嗟宦海漂摇甚,得失升沉两不禁。
  王士珍既代署总理,旧有国务员,一并辞职,另换他人入阁。欲知所易何人,待至下回发表。
  观于冯、段之倾轧,表面上似为和战之龃龉,实际上即为直、皖两派之纷争。傅良佐之督湘,冯意固未尝赞同,不过为李、陈两督军之交换条件而已。王汝贤、范国璋,与良佐相反对,其阴承冯意可知,拒良佐,即所以拒段氏也。良佐自命不凡,而实无干略,楚歌四逼,仓猝夜逃,名为党段,实则负段,段犹欲袒护之,得毋亦自信过深,而未知其用人之失当欤?迨直、鄂、苏、赣四督军,通电停战,而段氏之平南政策,复遭一大打击,势不能不辞职出都,此冯、段倾轧之第一幕也。而直、皖两派之恶,遂自是日深矣。
  
  第九十一回 会津门哗传主战声 阻蚌埠折回总统驾
  却说王士珍既代署总理,当然要改组内阁,所有从前阁员,多半换去,另任陆徵祥为外交总长,钱能训为内务总长,王克敏为财政总长,江庸为司法总长,田文烈为农商总长,曹汝霖为交通总长,傅增湘为教育总长,海军总长仍用刘冠雄,士珍自兼陆军总长,已见前文。冯代总统撤去段总理,改用王士珍,明明是无意主战,特借王士珍为调人,笼络南方,使得和平统一。无如南军未肯退步,趁着王汝贤退出长沙,即乘隙直入,竟将长沙占住。汝贤退走岳州,见前回。俄而荆州有右星川,随县有王安澜,黄州有谢超,纷纷宣告自主,又与冯政府脱离关系。看官试想!前时段总理主战,南方各军阀,不服段总理,乃起冲突,明明反对段氏,无庸疑议,此次冯总统主和,南方各军阀,应该体谅冯总统苦心,休兵息战,为甚么反加出石、王、谢三人,来与冯氏作对呢?说将起来,南方军阀家所主张,并不是专拒段合肥,实是并抗冯河间,冯总统的谋和政策,岂不是暗遭打击么?
  还有一个前陆军次长徐树铮,为段氏暗中设法,奔走南北,仆仆道途。看官道为何因?原来他先至蚌埠,与安徽督军倪嗣冲,晤商机密。嗣冲方竭力助段,对着小徐的谋划,很表赞成,小徐既邀得一个帮手,还嫌未足,再向东北出山海关,竟去联络奉天张作霖。张作霖字雨亭,系辽阳人,向系绿林豪客,投入清故督张锡銮麾下,历年捕盗,积功至师长,袁氏欲引为羽翼,特擢为奉天督军。他本独立塞外,自张一帜,与冯、段不生关系,无甚好恶。小徐以为东南健将,莫如老倪,东北健将,莫如老张,能将两健将融成一片,为段帮忙,还怕甚么冯河间?计策诚佳。于是间关跋涉,趋往奉天,凭着那三寸舌,说动那张雨帅。张本豪健绝俗,勇敢有为,不论谁曲谁直,但教片辞合意,臭味相投,便即慨然许诺,愿为护符;且留小徐在幕府中,参决军务,贯彻军谋。
  会安徽督军倪嗣冲,邀同山东督军张怀芝等,共至天津,与直隶督军曹锟,会议时局,恢复段氏政策,对着西南,仍用武力解决。怀芝前为北洋武备学生,原是北洋系中一分子,与段祺瑞素来莫逆,且平时最嫉国民党,当然欲荡平西南,为段后盾。且曹锟镇守直隶,曾与长江三督军,即李纯、陈光远、王占元。联名通电,主张停战。见前回。此次倪、张两督至津,距前时电请停战的日期,不过旬月,为甚么反复无常,忽然主和,忽然主战呢?就中也有一段情由,当时清室元老徐世昌,久驻天津,各军阀素相契重,遇有大策大疑,必向徐氏谘询。曹锟驻节天津,更与徐氏常相往来,情谊款洽。徐闻冯、段龃龉,政局未定,免不得从旁扼腕。一夕,与曹锟会叙,密语锟道:“芝泉祺瑞字。原太觉自信,华甫国璋字。亦不应阴嗾范、王,倒戈失湘,两人并皆失策,不知将闹到如何地步,方能结束呢?”曹锟无词可答,只应了一个“是”字。徐世昌复掀髯笑道:“君等若迎若拒,不为冯、段两人调和政见,恐从此以后,北洋团体,越致分裂,眼见是民党得势,将乘隙篡入了。”锟不禁失色道:“这也可虑,公意以为何如?”世昌复进逼一句道:“君为北洋弁冕,若听令北洋团体,四分五裂,君亦不能辞责呢!”徐也是为段帮忙。锟随口应声道:“得公指教,锟似梦初醒了。”两人一笑而别。
  嗣是锟变易初心,背了长江三督军的盟约,又欲联段,可巧倪、张两督,前来相邀,乐得敲着顺风锣,翕然同声。倪、张两督,复致书张作霖,请求同意。作霖正与小徐静待机缘,一经得书,立即答复,无不如命。吉林督军孟恩远,黑龙江督军鲍贵卿,本奉张作霖为领袖,作霖愿加入天津会议,孟、鲍自无异言,亦皆参入。再加山西督军阎锡山,陕西督军陈树藩,河南督军赵倜,福建督军李厚基,浙江督军杨善德,上海护军使卢永祥,及苏、皖、鲁、豫四省剿匪督办张敬尧等,均系段氏支派,各遣代表至天津,共同会议。就是热河、察哈尔、绥远三区,也各派代表来,到津列席。济济群英,会集一堂,曹锟为东道主,与倪、张两督表明意见,无非是“并力平南,反对和议”八字。各代表联袂入会,早已禀承各主帅命令,与结同盟,曹锟等一声倡起,各代表等齐声附和,接连是劈劈拍拍的手掌声,陆续相应。当下议决开战,誓绝调停,且分派同盟各省出师数目,由曹锟、张怀芝、倪嗣冲首先认定,次由各代表一一承认,复缮就一篇呈文,要求中央明令征南,然后散席。当时有人嘲讽曹锟,说他大人虎变,因他夙领虎威军,又善变动,所以引援古典,赠他一个佳号。其实那时将帅,原与墙头草相似,忽东忽西,没有定向呢。言不必信,也是大人行径。
  惟冯总统本欲主和,竭力笼络南方,偏偏事不从心,迭遭冲突。石星川等擅谋自主,还是下级军官的瞎闹,无甚关碍;最恼人的是南倪北张,无端牵动诸军阀,会议天津,联名请战,明知个中主动,仍由老段授意,欲将他来呈批驳,又恐倪、张等与己翻脸,又似前黎总统在任时,纷纷宣告独立,与中央脱离关系,转害得不可收拾。左思右想,无术自全,不得不邀入国务总理王士珍,商决国是。王士珍全是暮气,不肯担任一些肩仔,遇着艰险时候,但知牺牲官职,浩然思归,所以叙议多时,并没有甚么救急的良方,只有自称老朽,不堪胜任,情愿将国务总理及陆军总长的兼衔,让与贤能。自知干不下去,尚能牺牲禄位,还算自好之士。冯总统付诸一叹,俟士珍退出后,又与几个心腹人商量,大家说是段派势力,尚难骤削,压制过急,反恐生变,不如再请老段出山,畀他一个闲散位置,稍平彼愤,免得种种作梗,牵制中央。冯总统又复为难起来,暗思段非常人可比,除国务总理外,还有何职可授?如或授他别职,段亦断不肯受,反致弄巧成拙,越觉不佳。乃再经数人讨论,毕竟人多智众,想出一个新名目,叫做参战督办。参战是对外国立名,不是对着本国的南军,从前与德、奥宣战,全是段氏一人主张,此次叫他参入协约国,督办战务,也是一个无上的头衔;且与段氏本意不悖,当不至有推让情形。商议既定,因特派员至津门,先与段氏说明原委。段先辞后受,愿当此任。独言下表明微意,乃是:“做了参战督办,总须陆军总长联合,方可调度一切,若彼此不协,如何督率,如何办理”云云。这番言论,明是不悦王士珍,要他离开陆军总长的位置,然后受命登台。特派员依言复报,再由冯总统着人询段,段又谓请总统自酌。
  可巧合肥嫡派段芝贵,自助段覆张后,但博了一个勋位,未列要职,在京闲居,他是有名的揣摩能手,雅善逢迎,不但与段祺瑞有关乡谊,情好密切,就是冯国璋入任总统,府中亦常见有段芝贵名刺,往来周旋。冯、段交恶,芝贵又曾为调停,只因双方各尚意气,不能从旁调洽,所以中止。此次冯意中忽想着了他,乃召入与商,并有委任陆军总长的表示。芝贵喜出望外,就自愿邀段入都,即日启行,往谒老段,见面时谈及冯意,段亦当然心慰,即与芝贵同车至京,复入见冯总统。两人虽未能尽去夙嫌,表面上似尚欢洽,再加段芝贵在旁凑趣,便各喜笑颜开,尽欢而散。越日,即有参战督办的特任,及陆军总长的改任,一并颁发。惟国务总理一职,仍归属王士珍,不过免去陆军总长兼衔罢了。王聘老可以去矣,何必为此赘旒?段既入京,仍然坚持一平南政策,不肯少改。却是个硬头子。段芝贵原是皖派,不能不与表同情。两下里朝夕叙谈,无非商议平南事宜,拟派曹锟为第一军总司令,张怀芝为第二军总司令,统兵入湘。当由参陆办公处,密电二督,赶先部署,克期出发。于是主战宣战的声浪,复传达中外,时有所闻。独冯总统尚未肯下令,不是说军饷无着,就是说阳历已将残年,容俟开年办理。段派亦无可如何,只好展缓兵期,俟至开正以后,再行催逼。光阴易过,转眼间已是民国七年了,岁阳肇始,总有一番俗例,彼此拜贺,忙碌数天。各机关统休假一星期,停止办公。至假期已过,又有许多隔年案件,须要办清,一日过一日,又是二十多天,主战派迫不及待,跃跃欲试,遂竞向总统府质问,请冯总统即日发兵。偏府中发出二十五日的布告,尚饬各省保境安民,共维大局。顿时主战派大哗,才阅一宵,冯总统带着卫队百名,突出正阳门外,乘着专车,竟往天津去了。段祺瑞等俱未预闻,就是各部总长,亦有一半儿在睡梦中,不知他为着何事,匆匆启行?但由国务院颁发一谕,通电中外道:
  奉大总统谕:近年以来,军事屡兴,灾患叠告,士卒暴露于外,商民流离失业,本大总统衋焉心伤,不敢宁处,兹于本月二十六日,亲往各处检阅军队,以振士气。车行所至,视民疾苦,数日以内,即可还京。所有京外各官署日行文电,仍呈由国务院照常办理。其机要军情,电呈行次核办,并分报所管部长处接洽。凡百有位,其各靖共乃职,慎重将事,毋怠毋忽等因!特此转达。
  奇哉!怪哉!是何主因,乃有此举?事前毫无表白,直至登程以后,方令国务院传达略情,难道总统出巡,不宜明目张胆,只好作此鬼鬼祟祟的举动么?句中有刺。当时中外人士,纷纷推测,各执一词,直到后来冯氏还京,方知他潜自出京,却有一种特别政策,如国务院代达论调,不过粉饰耳目,自衒美名,其实他何曾劳民?何曾阅兵呢?原来段主战,冯主和,主战是谋武力统一,主和是谋和平统一,似乎段好黩武,冯尚怀仁,实际上乃冯、段两派,互相抵抗,段要主战,冯定要主和,冯要主和,段越要主战,武夫得志,管甚么海内苍生,但教折倒反对派,便算是扬眉吐气,予智自雄。怎奈两派势力,相持不下,段派去而复来,气焰膨胀,冯不得不虚与周旋,且又想出别法,欲去羁縻段派,合直、皖两系为一气,使他共卫自身,巩固权位,然后好不致受制,免得许多防备。就使段派不肯为所羁勒,也不如借出巡为名,亲赴长江流域,与李、陈、王三督军面商良法,抵制段派,可以维持势力。为此两种计策,急欲一行,又恐风声一泄,老段必来阻挠,所以除二三心腹外,俱未通知,竟出人不意,乘车南下。想法亦奇,但强中更有强中手,奈何?
  一月二十六日启行,当晚即至天津,会晤那虎变将军曹锟,谈了半夜的机密。曹锟虽已与段派联络,合谋宣战,但究竟是个直系,对冯未免留情,他的主张,是欲要主和,必先主战,能将湘省收复,使南军稍惮声威,方可再申和议,冯也点头称善。不愧为虎变将军。就在天津督署中借寓一宵。越宿起床,食过早膳,复与曹锟申定密约,为后文征湘伏案。便即启程再往济南。他想山东督军张怀芝,与倪嗣冲互为党援,不如直趋蚌埠,说服嗣冲,不怕怀芝不为我用,所以济南未曾下车,竟直抵徐州,转赴蚌埠。
  火车原甚快便,但尚不如电报的迅速,自从冯氏出都,段祺瑞诧为怪事,料知冯必有隐情,便即电达张、倪两督,叫他阻住冯踪,不使他再行南下。这叫狼防虎,虎防狼。张怀芝得电后,忙派员至车站竚候,适冯已至济南,不肯停车,竟尔过去,独倪嗣冲接到段电,距冯至蚌埠尚有数小时,他好从容布置,带着卫兵,赴车站迎接老冯。待至火车到站,由冯下车相见,倪即指挥卫队,拥冯入署。彼此寒暄未毕,倪嗣冲即掀髯笑语道:“总统为何微行至此?”冯总统道:“我也并不是微行,无非因公等为国宣劳,军队亦服役有年,所以特来慰问呢。”嗣冲道:“总统出巡,理应预先布告,为何内外各员,多未闻知。想总统必有高见,敢请明示。”冯答道:“我若预示出巡,沿途必多供张,反多烦扰,故不如潜行为是。”嗣冲冷笑道:“总统轸念民瘼,原是仁至义尽,但突然出京,反骇听闻,倘中途遇有不测,岂非大误?”冯总统道:“这且不必说了。惟我在京都,闻见有限,究竟各省军队,是否可用?若再如傅良佐辈贻误戎机,岂不是多添笑话么?”嗣冲作色道:“总统也不要徒咎良佐,试想王、范两人,何故倒戈?又复平白地让去长沙,两相比较,王、范罪恶,且过良佐,为什么不革职治罪呢?”冯总统被他一诘,好似寒天吃煨姜,热辣辣的引上脸来,勉强按定了神,再与他论及和战利害。嗣冲道:“南方猖獗至此,怎可再与言和?今日只有一战罢。”冯总统还想虚词笼络,偏倪坚执己意,随你口吐莲花,始终不肯承受。
  既而山东督军张怀芝,四省剿匪督办张敬尧,亦皆到来,想是由嗣冲邀来。两人论调,与倪嗣冲一致从同,累得冯总统无词可答,即欲辞行,再往江南。倘嗣冲阻住道:“总统何必亲往,但教致一电信,叫李秀山来此会议,便好了。”秀山即李纯字。冯至此也觉没法,只好由倪拍电,去召李纯,隔了一宿,来了一个李纯的代表,莅席会议。李秀山却也乖巧,故不愿亲至。看官!你想一代表有何能力?只得随众同声。倪嗣冲且拍案道:“欲要与南方谋和,除非将总统位置,让与了他,若总统不欲去位,只有主战一法,主战必须仍用段合肥。如段合肥出为总理,军心一致,西南自可荡平,何论湘省?否则嗣冲愿牺牲身命,与南方一决雌雄。”说至此,声色俱厉,张怀芝、张敬尧两人,更鼓掌不已。冯总统乃随口敷衍道:“诸君同心,战必有功,我就回京下令罢。”倪嗣冲也不再挽留,便送冯上车。张怀芝偕冯同至济南,中途告别。冯总统乘兴而来,败兴而返,自回北京去了。正是: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言人无二三。
  欲知冯总统回京后,如何举动,且看下回再表。
  ----------
  观当时之军阀家,好似博弈一般,列席之时,见甲顺手,则与甲合股,而与乙为仇,见乙顺手,又与乙合股,而与甲为仇,不论曲直,但争利益,虎变将军,即其明证也。冯河间欲并合甲乙两派,尽为己用,谈何容易。甲自甲,乙自乙,彼此立于反对地位,就使暂时允洽,亦必决裂而后已。况如蚌埠之跋扈将军乎?潜行出京,索然而返,冯亦自悔多事哉!
  
  第九十二回  遣军队冯河间宣战 劫兵械徐树铮逞谋
  却说冯总统国璋,白费了一番心思,空劳了一回跋涉,没情没趣的折回北京,趋入总统府中,闷闷坐着。有几个心腹人士,进来探问消息,他惟有相对唏嘘,长叹数声罢了。旋由陆军部呈入军报,多半是湖南不靖消息,到了二月初旬,复接到湖北督军王占元急电,报称:“湘、粤、桂三省南军,攻陷岳州,驻岳总司令王金镜退保临湘,南军据岳州后,连扰郧阳、通城、蒲圻等处,声势甚盛,亟待援师”等语。冯看了此电,也不禁奋髯动怒道:“真正了不得,看来只好决裂了。”乃实授曹锟、张怀芝、张敬尧为各军总司令,陆续出兵,由鄂赴湘,同日发出二令道:
  上月二十五日布告,原期保境安民,共维大局,故不惮谆谆劝谕,曲予优容。中央爱护和平之苦衷,宜为全国所共谅。乃叠据王占元等电称:“谭浩明、程潜所部军队,乘此时机,节节进逼。”石星川、黎天才等,复以现役军官,倡言自主,勾结土匪,扰害商民,而谭浩明等竟引为友军,借援助为名,四出滋扰;甚且枪击外舰,牵及交涉,兹复进逼岳州,窥伺武汉,拥众恣横,残民以逞。是前此布告,期弭战祸,为民请命者,反令吾民益陷于水深火热。本大总统抚衷内疚,隐痛实深。各督军、都统等,叠电沥陈,佥以衅自彼开,应即视为公敌,忠勇奋发,不可遏抑。本大总统深惟立国之道,纲纪为先,若皆行动自由,弁髦法令,将致纷纷效尤,何以率下?何以立国?用特明令申讨,着总司令曹锟、张怀芝、张敬尧等,即行统率所部,分路进兵,痛予惩办。师行所至,务须严申纪律,无犯秋毫,用副除暴安良,拯民水火之至意!此令。
  自军兴以来,在湘各路军队,动辄托故溃逃,长官督率无方,以致有治军守土之责者,效尤叛国,军纪久焉不张。本大总统殊深内疚,若再因循宽纵,必致酿成无政府之现象,其何以饬纲纪而奠民生?嗣后各路统兵长官,于所属官兵,遇有不遵节制,无故退却等情,着即以军法便宜从事,毋稍姑息,其各凛遵!此令。
  两令既下,又特派曹锟为两湖宣抚使,张敬尧为攻岳前敌总司令,所有防鄂各项军队,统归节制调遣。于是虎变将军曹锟,首先出发,即于二月七日由津启程,张敬尧亦于十二日出发徐州,浩浩荡荡,率军赴鄂去了。未几,复由总统府发出数令,褫夺各军长官职,由小子汇述如下:
  查湖北襄、郧镇守使兼陆军第九师师长黎天才,暨湖北陆军第一师师长石星川,分膺重寄,久领师干,宜如何激发忠诚,服从命令,乃石星川于上年十二月宣布独立,黎天才自称靖国联军总司令,相继宣告自主,迭次抗拒国军,勾结土匪,攻陷城镇,并经各路派出军队,奋力痛剿,将荆、襄一带地方,次第克复,而该两逆甘心叛国,扰害闾阎,实属罪无可逭。黎天才、石星川,所有官职勋位勋章,应即一并褫夺,仍着各路派出军队,严密追缉。务获惩办,以肃军纪而彰国法!此令。
  谭浩明等,拥众恣横,甘为戎首,前已有令声罪致讨。谭浩明以现任督军,不思绥辑封圻,恪尽军寄之责,乃竟自称联军总司令,率领所部,侵扰邻疆,若再滥厕军职,何以申明纪律,警戒来兹?署广西督军陆军中将谭浩明,着即行褫夺官职暨勋位勋章,由前路总司令一体拿办。其他附乱军官,并着陆军部查明惩处,以彰国法而警效尤!此令。
  这两令是声明挞伐,罪及自主军长,有讨叛惩逆的意思。
  还有二令,乃是惩办失律的长官,令云:
  前因湖南督军傅良佐,代理省长周肇祥,擅离职守,曾令免职查办。两月以来,荆、襄叛变,岳州失守,士卒伤亡之众,人民流离之惨,深怆予怀,追论前愆,该前督等实难辞失律偾事之咎。傅良佐一案,着即组织军法会审,严行审办。周肇祥职司守土,遇变轻逃,并着交文官高等惩戒委员会依法惩戒,以肃纲纪而儆方来!此令。
  陆军第八师师长王汝贤,前令以总司令代行湘督职权,督同第二十师师长范国璋,保守长沙,立功自赎,乃竟相继挫败,省垣不守。此次岳州防务,范国璋所部,又复先行溃退,总司令王金镜,身任军寄,调度乖方,以致岳城失陷,均属咎有应得。王汝贤、范国璋,均着褫夺军官勋位勋章,交曹锟严行察看,留营效力赎罪。王金镜着褫夺勋位勋章,撤销上将衔总司令,以示惩儆!此令。
  看官阅此两令,便可窥透冯总统的本心,傅良佐与周肇祥,乃是段派中人,所以主张严办,王汝贤与范国璋,乃是自己叫他倒戈,所以让长沙,失岳州,失律偾事,不加重惩。但恐段派啧有烦言,乃不得不褫夺官阶,叫他留营效力,图功赎罪。后来傅良佐终不到案,且与冯氏反唇相讥,这明明是由段氏袒护,说他罪轻罚重,不服冯氏裁判。老冯的掩耳盗铃计策,终被段派看穿,仍归没效。还有江西督军陈光远,是密承冯氏意旨,主和不主战,赣、湘密迩,他却拥兵坐视,不去援湘,总统府中,虽已有令促援,光远料非冯总统本意,所以始终不动,此次由段派弹劾,至再至三,冯总统不得已下令道:
  江西督军陈光远,于湖南战役,叠有电令进援,乃该督军托故延缓,致误湘局,殊难辞咎。陈光远着褫上将衔陆军中将,仍留督军本职,俾其奋勉图功,以策后效!此令。
  投袂请缨的张怀芝,已受任第二军总司令,应该率军速发,不让人先,偏他徘徊观望,甘听曹锟、张敬尧二军,接连就道。自己故落人后,实尚欲要求一席,方肯前驱。都是利己主义。既而湘、赣检阅使的任命,果然颁下,怀芝乃欣然受任,带兵进行,先命第一师师长施从滨,取道九江,径往湖北,自乘津浦铁路火车南下,经过南京,会晤江苏督军李纯,谈了一番战策,然后西趋南昌,检阅赣省军队,援应曹、张两军去了。迂道苏、赣,无非自出风头。惟冯总统此次主战,纯然为段派所迫,没奈何出此一着,心中总不免芥蒂,且自觉和战反复,无以对人,因复仿古时罪己文,颁发布告一通,略云:
  立国之道,纲纪为先,果顽梗不易强驯,则征讨自非得已。上年湖南事起,阁议主张用兵,国璋独轸念时艰,欲民小息,虽于内阁政策,亦复一致赞同,但冀以武装促进和平,而未尝以力征誓于有众,坚冰之渐,固有由来。迨前湖南督军傅良佐弃职轻逃,前援湘总司令王汝贤,副司令范国璋,接踵溃退,长江陷落,大损国威。前国务总理段祺瑞暨各国务员等,以军事失败,政策挠屈,引为己责,先后呈准辞职。国璋于此,正宜申明纪律,激厉戎行,奋一鼓之威,作三军之气,乃因湘有停止进兵之电,粤有取消自主之言,信让步为输诚,认甘言为悔祸。大约是片面思想。方谓干戈浩劫,犹可万一挽回,固料其非尽真诚,而终思要一信义,于是布告息争,以冀共维大局。孰意谭浩明等反复恣肆,攻破岳州,今则攘夺权利之私,实已昭然若揭,不得不大张挞伐,一翦凶残。然苦我商民,劳我师旅,追溯既往,咎果谁归?
  傅良佐等偾事失机,固各有应得之罪,而举措之柄,操之中央,循省藐躬,殊多惭德。兵先论将,往哲有言,泛驾之材,讵可轻敌。国璋不审傅良佐等之躁率而轻用之,是无知人之明也。念念不忘傅良佐。叛军幸胜,反议弭兵,内讧始凶,言之成理。国璋欲慰大多数人之希望而轻许之,是无料事之智也。思拯生灵于涂炭,而结果乃扰闾阎,思措大局于安全,而现状乃愈趋棼乱,委曲迁就,事与愿违,是国璋之小信,未能感孚,而薄德不堪负荷也。耳目争属,责备难宽。既丛罪戾于一身,敢辱高位以速谤?
  惟摄职本属约法,讵容轻卸仔肩?鄂疆再起兵端,尤应勉纾筹策。所望临敌之将领军队,取鉴前车,各行省区域长官,共图后盾,总期大勋用集,我武维扬,俾秩序渐复旧观,苍赤稍苏喘息,国璋即当返我初服,以谢国人。耿耿寸心,愿盟息壤,凡百君子,其敬听之!特此布告。
  看官听说,这种罪己布告,乃是说出不得已的苦衷,暗中仍有归咎段祺瑞的伏笔。段派虽已达到主战目的,但必欲拥段复位,使他战胜南方,得雪前耻,方不致贻老冯口实,各享荣名。当时段氏第一功臣,要算徐树铮,他既奔走南北,运动倪、张,能使失败的段祺瑞,仆而复兴,主战政策,又得复活,真是段幕中首出人物,巧为斡旋。惟见那老师段祺瑞,只出任参战督办,尚未复国务总理要职,总不免余恨未平。况目前宣战,乃是冯氏出头,将来若得顺手,收复湘省,再平两粤,岂不是统一威名,全归老冯?反显得从前段氏,实无能力,一战致败,马上倒阁,可羞不可羞呢?将小徐心事揭出,明若观火。想来想去,只有再怂恿那张雨帅,演出一出拿手戏,威吓冯河间,叫他不能不起用段氏,方得规复那老师威名,贯彻那平南政策。好在张雨帅已经信任,言听计从,乐得再献秘谋,从速进行。果然片言上达,即蒙雨帅首肯,决计照办,当下颁动员令,调遣军队,东入山海关,声言为援湘起见,派兵南下。前队到了秦皇岛,却逗留不行,镇日里逍遥海上,伺察往来各舰,几不知他探何秘密。
  会由日本运到大批军械,经过秦皇岛,奉军从旁觑着,问明舟子,乃是中国政府向日本购办,装运东来。奉军哗然道:“我军正少军械,今适凑巧,有这批枪弹运来,何妨借我一用呢。”说着,便一齐登舰,七手八脚,把军械搬运岸上。舟子如何阻挠?只好眼睁睁的由他劫取,约莫有一两小时,已将全船枪弹,悉数搬空,奉军也不称谢,竟将军械携至京奉铁路间,载上火车,派了弁目数名,运往奉天去了。这是民国七年二月二十五日间事。越日,即由张作霖电告中央,略谓:“奉省派往南下各军,已开往滦州,惟枪械缺乏,事机紧迫,不得不变通办理,现已将中央所购军械运奉,除将军械开单呈请备案外,谨先奉电请领”云云。犹是绿林故智。冯总统得了此电,简直是莫明其妙,欲向张雨帅问罪,又恐他倔强不服,只得暂时容忍,且看他如何做作,再作计较。哪知这位张雨帅,真是敢作敢为,既将军械截取,遂分给部下各军,陆续遣入山海关,分驻京奉铁路沿线一带。就是秦皇岛、滦州、丰台、独流、廊房等处,统皆分扎军队,布置得层层密密。且在军粮城设起总司令部,张雨帅自任总司令,惟因京奉隔省,呼应尚恐未灵,特派徐树铮为副司令,代行总司令职权。所有军粮城旧存军粮三千石,本属陆军部掌管,小徐也未曾电请中央,竟拨充军食,居然有士饱马腾、踊跃待命的情状。
  冯总统本忌老段,尤忌小徐,前次府院冲突,多半为小徐骄横,靠着那推倒张勋的功劳,拥护合肥的威力,凌轹政府,睥睨一切,为冯总统所难堪,所以用釜底抽薪的计策,撤销段内阁,改易王内阁。偏偏小徐寻出一条捷径,竟去邀请东北的张大帅,做了护身符,来与中央作难。冯总统当然忧烦,不得不派人婉问,他却口口声声的是要援湘,是要平南。及问他屯兵各隘、不遽南下的原因,他竟张目厉声道:“我只知有段总理,但教段总理令我南下,我立即南下了。”俗语说得好:“欲知言外意,尽在不言中。”小徐此语,明明是要段祺瑞复职,特地用着武装,胁迫冯河间。冯得报后,不由的满腹踌躇,欲再任段为总理,未免自失面子,欲不任段为总理,奈背后伏着小徐,仗那雨帅威风,前来胁迫,满怀抑郁,不堪言状。国务员虽有数人,大都庸庸碌碌,莫展一筹。王士珍屡次称疾,给假休养,寻常国务,还要内务总长钱能训代理。钱又是个圆通人物,与他商议,无非敬谢不敏,自愿去职,累得冯总统仓皇四顾,自觉孤危,没奈何再令秘书员,缮就一篇通电,咨询各省,筹商办法,解决种种困难问题。小子有诗叹道:
  一波未了一波生,肘腋危机又暗呈。
  莫怪人心多险诈,须知元首少推诚。
  究竟通电中如何措词,容至下回录叙。
  本回为段派复盛,冯派复挫之时期。主战固段派之本志也,冯之主战,原为段派所迫而成,但主战之初,尚未肯使段氏复职,是其心仍不欲用段氏;战而胜,则坐自张威,可收统一之效,战而不胜,仍可归咎段派,而再与南军谋和可耳。罪己布告,所以作军人壮往之气,而期达战胜之目的也。何物小徐,偏窥透冯氏之心腹,运动张大帅以扼其背,是真冯氏所不料,骤遭此意外之一击,而不得不声声叫苦者也。但冯段之争点,实自南北纷裂而起,北派固自起纷争,南军亦何为不顾生灵,徒贻人民以战祸平哉?
  
  第九十三回 下岳州前军克敌 复长沙迭次奏功
  却说徐树铮挟兵称雄,胁迫冯总统。冯总统无法自解,只好通电各省,咨询办法。电文不下一二千言,由小子录述如下:
  各省督军、省长,武鸣陆上将军,广东龙巡阅使,汉口曹宣抚使、张总司令,九江张检阅使,承德、归化、张家口各都统,龙华、宁夏护军使,暨各省镇守使鉴:国步屯邅,日甚一日,内则蜩螗羹沸,干戈之劫难回,外则渗淡风云,边境之防日亟。剥肤可痛,措手无从。国璋代行职权,已逾半载,凡所设施,力与愿违,清夜扪心,能无愧汗?然国璋受国民付托,使国家竟至于此,负罪引慝,亦何必哓哓申诉,求谅国人。但揆其所以致此之由,与夫平日之用心,为事实所扞格,屡投而不得一当者,缘因复杂,困难万端。欲避贤求去,苦无法律之可循,欲忍辱求全,又乏津梁之可济。长此悠忽,必召沦胥。诸君子为国干城,同负责任,用特披肝沥胆,为一言之:溯自京畿变生,国祚半斩,元首播越,举国骚然,于是黄陂委托于前,段总理敦促于后,皆援副总统代职之规定,强国璋以北来,明知祸乱方殷,菲材绝难负荷,惟冀黄陂复职,主持有人,则不佞捍卫南疆,尚可分担艰巨。乃商请无效,各省区督军、省长,及文武官吏,分驰电牍,敦促入都。猥以藐躬,过承督责,汤火之蹈,且不容辞,矧安危不仅系个人,匡助可取资群力乎?惊涛共济,全恃同舟,初不料玺绶方承,而内部转愈趋纷扰也。国璋抵京,首先奉政黄陂,不获许可,而后受职。其时国会,早经解散,政府尚在权舆,继绝布新,有同草创。段前总理投艰遗大,独任贤劳,正宜共济时艰,中外一致,而西南诸省,忘再奠共和之绩,以非法内阁相攻,别挑衅端,遂开战祸。迨内阁改组,宜可息争,国会问题,又生枝节。对于中央之任命官吏,则啧有烦言,对于石、黎之扰乱荆、襄,则引为同志。是非乖忤,真相莫明。譬解百端,欲促返省,初不料唇舌俱敝,而结果仍诉诸兵戎也。民国元二之交,风雨飘摇,几毁家室,项城运其雄才大略,曾不数月,而七省同时戡定,大权集于中央。国璋能力,固不逮项城,然事前之师,不妨相袭,徒以观念所在,元气之凋残,民生之疾痛,实过元二年。佳兵不祥,古有明训,内讧宜息,人具同情。本无厉行专制之心,何取经营力征之举?以故军事初起,第望促进和平,不因败绩而求伸,反示包容而停战,无非欲融洽南北,尽释猜嫌。耿耿寸衷,可质天日。乃北则疑其寡断,兵气几为之不扬,南则信其易欺,骄蹇益难于就范。湘省各军,乘机陷岳,意在示威,予政府以难堪,激同胞之宿愤。中央纵无统驭,亦何至听命于地方,必背公德而矜强权,不留余地,以相让步,则最后解决,惟战乃成。因事制宜,绝非矛盾。更不料干城之寄,心膂之司,或竟观望不前而损声威,行动自由而滋谣诼也。凡此种种,皆事实上随时发生之障碍,足使国璋维持大局之希望,悉消灭而无余,而逆计未来应付之难,事变之巨,则更有甚于此者。国会机关,虚悬日久,颇闻旧议员麕集粤省,有自行开会之说。姑无论前此解散,是否合法,既经命令公布,已不能行使其职权,即各省区人民,亦断无承认之理。至于正式选举总统之期,转瞬即届,根本无着,国何以存?此大可忧者一。财政艰窘,年复一年,曩者政府每值难关,亦尝恃外债以为生活,然能合全国之财力,通盘筹划,犹得设法挹注,勉强撑持。乃者萧墙哄争,外省内解之款,大半截留,来源渐绝,而军政费之支出,复倍蓰于平时。罗掘久穷,诛求鲜应,主藏作仰屋之叹,乞邻有破产之虞,桑孔再生,亦将束手,此大可忧者二。内阁负责,取法最善,段前总理为国戮力,横被口语,托词政策挠屈,与各国务员相率引退,而总理一职,后来者遂视为畏途。聘卿王士珍字。暨今诸阁员,皆国璋平昔至契,迫于大义,碍于感情,暂允劻勷,初非本愿,满拟时局渐臻纯一,再行组织以符法治,心力相左,刺激尤深。今聘卿业已殷忧成疾而在假矣,钱代总理诸人,复谓事不可为,褰裳而去。强留则妨友谊,觅替则恨才难,推测其终,将陷于无政府之地位,此大可忧者三。至目前外交之情形,尤应发起吾人之警觉,个中利害,另电详闻。国璋一武夫耳,因缘时会,谬握政权,德不足以感人,智不足以烛物,抱救民之念,而民之入水火也益深,鬯爱国之忱,而国之不颠覆者亦仅。澄清无术,空挥三舍之戈,和平误人,错铸六州之铁。驯至四郊多垒,群盗如毛,秦、豫之匪警频闻,畿辅之流言不息,虽名义同于守府,而号令不出国门。瞻望前途,莫知所届,何敢久居高位,自误以误国家?自应求卸仔肩,归还政柄。惟民国既无国会,而总理现属暂摄,又不能援《约法》条例,交其代行。追原入京受职所由来,实出诸君子之公意。国璋既备尝艰阻,竟不获补救于万一,坐视既有所不能,辞职又无从取决,只有向各省区督军、省长暨文武官吏,详述危殆情形,应请筹商办法,为国璋释重负,为民国求安全,宁使国璋负误国之咎于一身,而不使民国纪年,随国璋以俱去,不胜至愿。特此飞电布达,务希于旬日内见复。至统治权所寄,国璋在职一日,仍当引为己责,决不肯萌怠弛之心而自丛罪戾也。敢布诚悃,佇盼嗣音!
  这种通电,实不过是纸上具文,世无诸葛,国少鲁连,何人能出奇斗智,排难解纷?那段派却同声鼓噪,坚请段祺瑞再为总理,冯总统到了此时,也只好虚心忍辱,重用段氏了。当时曹锟、张敬尧两军,先后到鄂,还有张怀芝亦拨军相助,差不多有数万雄师,一心对敌。王汝贤、范国璋等,由曹锟密授意旨,也觉得勇气勃勃,与从前退缩情形,大不相同。更有第三师旅长吴佩孚,由曹锟荐为师长,做前敌总司令,感激驰驱,身先士卒。任他湘、粤、桂三省联军,如何果敢,也惟有退避三舍,不敢争锋。因此湘、鄂各处,激战了好几次,自主军队,统皆败溃。再加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杜锡珪,亦来助战,水陆夹攻,节节进逼,如月塘嘴、羊楼市、通城、临湘、古米山、九岭、白葛岭、天岳关等处,并得胜仗,扫清南军。乃由曹、张两大帅,下总攻击令,规取岳州。岳州乃湖南要隘,南方联军,得据此地,不啻管领全湘的门户,怎肯得而复失,骤然退去?于是彼攻此守,你来我拒,相持了两三日,枪林弹雨,血肉纷飞,城内外的百姓,早已逃避一空,单剩得两军角逐,互相残杀。何苦何苦。结果是北胜南败,南军不能再支,纷纷出城,奔往长沙去了。北军得进踞岳州,便向中央报捷,当由冯政府下令道: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