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鲁迅:其人,其事,及其时代》作者:一丁

_5 一丁(当代)
   十一日,夜写‘石屏集’第五卷毕,计十一叶。
   二十八日,写‘石屏集’巷六毕,计四十六叶。发热,似中寒,服规那丸。
   三十一日,写‘石屏诗集’第七卷毕,计十八叶。
   十一月一日,夜录‘石屏集’卷八毕,计六叶。
   七日,夜写‘石屏集’卷九毕,计二十五叶。
   十五日,夜写‘石屏集’卷十毕,计三十叶。
   十六日,夜抄‘石屏集’跋二叶毕,于是全书告成,凡十卷,序目一卷,总
计二百七十二叶,历时八十日矣。
   一九一三年九月二十三日,下午往留黎厂,搜‘嵇康中散集’不得,遂以托
本立堂。
   十月十五日,夜以丛书堂本‘嵇康集’校‘全三国文’,摘出佳字,将于暇
日写之。
   十九日,夜续校‘嵇康集’。
   二十日,夜校‘嵇康集’毕,作短跋系之……
   十二月十九日,续写‘嵇中散集’。
   三十日,夜写‘嵇康集’毕,计十卷,约四万字左右。
   一九一五年六月五日,下午蒋抑卮书并抄文澜阁本‘嵇中散集’一部二册。”
  直至一九二一年,鲁迅仍在校勘‘嵇康集’。
   “二月十二日,校‘嵇康集’一过。
   三月二日,以明刻六卷本‘嵇中散集’校文澜阁本。
   八日,下午校‘嵇中散集’毕。
   一九一四年四月六日,夜坐无事,聊写‘沈下贤文集’目录五纸。
   七日,夜写‘沈下贤集’一卷。
   九日,夜写‘沈下贤集’第二卷了。
   十一日,夜写‘沈下贤文集’第二卷毕。
   十二日,写毕‘沈集’卷第四。
   十六日,傍晚写‘沈下贤集’卷五毕。
   十七日,写‘沈下贤集’卷第六毕。
   十九日,写‘沈下贤集’卷七毕。
   二十三日,夜写‘沈下贤文集’卷第八毕。
   二十七日,夜写‘沈下贤文集’卷第九毕。
   五月十七日,夜写‘沈下贤集’第十卷毕。
   二十四日,星期休息。写‘沈下贤文集’第十一卷毕。午后大风。夜写‘沈
下贤集’第十二卷并跋毕,全书成。
  至于搜集古碑拓本,直到一九三六年都没有停止,他死前的八月十七日,还有朋友王正朔寄他“南阳汉石画像”六十七枚,可见他的兴趣毕生不衰。
  在这期间,他还从日本文中译了有关教育的文章,如一九一三年十月十六日至十八日连续三夜,译了上野阳一著的《儿童之好奇心》,约六千字,登在《教育部月刊》;一九一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夜译《儿童观念界之研究》等。
   其间他又研究佛经,据许季茀说:“鲁迅读佛经,当然是受章先生的影响。
先生在西狱三年,备受狱卒的陵暴。邹容不堪其虐,因而病死。先生于做苦功之
外,朝夕必研诵《瑜伽师地论》,悟到大乘法义,才能克服苦难,期满出狱后,
鼓动革命的大业。
   “民三(一九一四年)以后,鲁迅开始看佛经,用功很猛,别人赶不上。他
买了本《瑜伽师地论》,见我后来也买了,劝我说道:‘我们两人买经不必重复。 ’我赞成,从此以后就实行,例如他买了《翻译名义集》,我便不买它而买《阅
藏知津》,少有再重复的了。他又对我说:‘释伽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
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他居然大部份早已明白启示了,真是大哲!’但是后
来鲁迅说:‘佛教和孔教一样,都已经死亡,永不复活了。’所以他对于佛经只
当做人类思想发达的史料看,借以研究其人生观罢了。别人说佛经,容易趋于消
极,而他独不然,始终是积极的。……”
  抄书的结果,他刻行了《会稽郡故书杂集》,读佛经的结果,他刻印了《百喻经》。
*    *    *
  一般的印象,鲁迅是排斥京戏的,因为在《社戏》上他曾写过初到北京时看戏的经验。
   “第一回是民国元年我初到北京的时候,当时一个朋友对我说,北京戏最好, 你不去见见世面么?我想,看戏是有味的,而况在北京呢。于是都兴致勃勃的跑
到什么园,戏文已经开场了,在外面也早听到咚咚地响。我们挨进门,几个红的
绿的在我的眼前一闪烁,便又看见主台下满是许多头,再定神四面看,却见中间
也还有几个空座,挤过去要坐时,又有人对我发议论,我因为耳朵已经喤喤的响
着了,用了心,才听到他是说:‘有人,不行!’
   “我们退到后面,一个辫子很光的却来领我们到了侧面,指出一个地位来。
这所谓地位者,原来是一条长凳,然而他那坐板比我的上腿要狭到四分之三,他
的脚比我的下腿要长过三分之二。我先是没有爬上去的勇气,接着便联想到私刑
拷打的刑具,不由的毛骨悚然的走出了。
   “走了许多路,忽听得我的朋友的声音道,‘究竟怎的?’我回过脸去,原
来他也被我带出来了。他很诧异的说,‘怎么总是走,不答应?’我说,‘朋友, 对不起,我耳朵只在咚咚喤喤的响,并没有听到你的话。’
   ……
   “第二回忘记了那一年,总之是募集湖北水灾捐而谭叫天还没有死。捐法是
两元钱买一张戏票,可以到第一舞台去看戏,扮演的多是名角,其一就是小叫天。 我买了一张票,本是对于劝募人聊以塞责的,然而似乎又有好事家乘机对我说了
些叫天不可不看的大法要了。我于是忘了我几天的咚咚喤喤之灾,竟到第一舞台
去了,但大约一半也因为重价购来的宝票,总得使用了才舒服。我打听得叫天出
台是迟的,而第一舞台却是新式构造,用不着争座位,便放了心,延宕到九点才
出去,谁料照例,人都满了,连立足也难,我只得挤在远处的人丛中看一个老旦
在台上唱。那老旦嘴边插着两个点火的纸捻子,旁边有一个鬼卒,我费尽思量,
才疑心他或者是目莲的母亲,因为后来又出来了一个和尚。然而我不知道那名角
是谁,就去问挤在我左边的一位胖绅士。他很看不起似的斜瞥了我一眼,说道‘
龚云甫’!我深愧浅陋而且粗疏,脸上一热,同时脑里也制出了决不再问的定章, 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
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
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
   “这一天,就是我对于中国戏告了别的一夜,此后再没有想到他,即使偶而
经过戏院,我们也漠不相关,精神上早已一在天之南一在天之北了。”
  鲁迅这两次的经验,实际上并未接触到京戏这一个剧种的艺术本身,只由于当时的剧场秩序太凌乱,太落后,使他无法欣赏台上演员的唱腔和身段,无法了解剧情的发展,从此裹足了,可是鲁迅初到北京时,对于京剧的改良是颇有兴趣的,如《日记》所载:
   “六月十日,午后与齐宗颐赴天津,寓其族人家。夕赴广和楼考察新剧,则
以天阴停演,遂至丹桂园观旧剧。
   “十一日,午后赴天乐园观旧剧。夜仍至广和楼观新剧,仅一出,曰:‘江
北水灾记’,勇可嘉而识与技均不足,余皆旧剧,以童子为之,观者仅一百卅余
人。”
  以后他在一九二四年到陕西西安去讲学,曾数度去易俗社观剧,照他所记的剧名看来,谅是旧秦腔剧,剧种不同而已。
  他的正式谈到京剧,乃是一九三四年的《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但与其说他反对梅兰芳,不如说他反对的是梅兰芳的捧角家。其说如下:
   “崇拜名伶原是北京的传统。辛亥革命后,伶人的品格提高了,这崇拜也干
净起来。先只有谭叫天在剧场上称雄,都说他技艺好,但恐怕也还夹着一点势利, 因为他是‘老佛爷’——慈禧太后赏识过的。虽然没有人给他宣传,替他出主意, 得不到世界的名声,却也没有人来为他编剧本。我想,这不来,是带着几分‘不
敢’的。
   “后来有名的梅兰芳可就和他不同了,梅兰芳不是生,是旦,不是皇家的供
奉,是俗人的宠儿,这就使士大夫敢于下手了。士大夫是常要夺取民间的东西的, 将竹枝词改成文言,将‘小家碧玉’作为姨太太,但一沾着他们的手,这东西也
就跟着他们灭亡。他们将他从俗众中提出,罩上玻璃罩,做起紫檀架子来。教他
用多数人听不懂的话,缓缓的‘天女散花’,扭扭的‘黛王葬花’,先前是他做
戏的,这时却成了戏为他而做,凡有新编的剧本,都只是为了梅兰芳,而且是士
大夫心目中的梅兰芳。雅是雅了,但多数人看不懂,不要看,还觉得自己不配看了 。
   “士大夫也在日见其消沉,梅兰芳近来颇有些冷落。
   “因为他是旦角,年纪一大,势必至于冷落的吗?不是的,老十三旦七十岁
了,一登台,满座还是喝采。为什么呢?就因为他没有被士大夫据为已有,罩进
玻璃罩。
   “名声的起灭,也如光的起灭一样,起的时候,从近到远,灭的时候,远处
倒还留着余光。梅兰芳的游日,游美,其实也不是光的发扬,而是光在中国的收
敛。他竟没想到从玻璃罩里跳出,所以这样的搬出去,还是这样的搬回来。
   “他未经士大夫帮忙时候所做的戏,自然是俗的,甚至于猥下,肮脏,但是
泼辣,有生气。待到化为‘天女’,高贵了,然而从此死板板,矜持得可怜。看
一位不死不活的天女或林妹妹,我想,大多是人是倒不如看一个漂亮活动的村女
的,她和我们相近。”
  此外,早在一九二四年,鲁迅由于在照相馆看到梅兰芳了“天女散花图”或“黛玉葬花图”,发过一阵子感慨,他说:
   “我们中国的最伟大最永久的艺术是男人扮女人。
   “……因为从两性看来,都近于异性,男人看见‘扮女人’,女人看见‘男
人扮’ ……”
  这是从京戏和别的剧种归纳出来的一种结论,简直探索到奇妙的两性心理上去了。
  鲁迅是戏剧的改良论者,至少希望戏剧不要给士大夫据为己有,罩进玻璃罩。时代不同,现在京戏和别的剧种,都是有了改良了,士大夫早已打倒,意识形态的改变,使戏剧不断地改换其面貌,这一切当然符合鲁迅最初的期望。但所谓“样版戏”是用“毛泽东思想”做成了另一种式样的玻璃罩的,林妹妹换了“无产阶级形象”,仍然是死板板的,矜持得可怜的,因为他们都用一个模子印出来的,还不是活生生的现实里的英雄人物,所以和我们也并不相近。
*     *     *
    
  鲁迅虽然不断诉说寂寞和悲哀,但他在北京初期的生活,也有怡然自得的一面,一九一二年的《日记》有云:
   “七月十四日,干午偕铭伯,季市饮于广和居,甚醉。
   二十七日,晚与季市赴谷青寓,燮和亦在,少顷大雨,饭后归。道上积潦二
寸许,而月已在天。
   八月十六日,夜饮于季市之室。
   二十日,上午同司长并本部同事四人往图书馆,阅敦煌石室所得唐人写经,
又见宋、元刻本不少,阅毕,偕齐寿山游什刹海,饭于集贤楼,下午四时始回寓。
   二十二日,晚钱稻孙来,同季市饮于广和居,每人均出资一元。归时,见月
色甚美,骡游于街。
   九月五日……饭后偕钱稻孙步至什刹海饮茗,又步至杨家园子买蒲陶,即在
棚下啖之,……
   二十五日阴历中秋也。晚铭伯,季市招饮,谈至十时返室,见圆月寒光皎然, 如故乡焉。未知吾家仍以月饼祀之不?
   十月二十七日,本馆祀先贤,到者才十余人,祀毕,食茶果。夜微风,已而
稍大,窗前枣叶簌,乱落如雨。
   十二月三十一日,午后同季市至观音寺街购齿磨一,镜一,宁蒙糖一,共银
二元,又共啜茗于青云阁,食虾仁面合。晚铭伯招饮,季市及俞毓吴在座,肴质
而旨,有乡味也。谈良久归。”
  刘半农曾说鲁迅所作是“魏晋文章”,读他的《日记》便觉得有此种风味。
*    *    *
  鲁迅对于家庭的照顾,真可说是无微不至的,他一个月中最多时写十二封信给作人和建人,并及二弟妇和三弟妇,从一九一二年五月五日到北京,直至一九一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他带着全家离开新台门为止,在这七年之中他写的家信不下于六百封(约略的计算)。
  他寄的家用从一九一二年十一月至一九一三年八月,每个月为银元五十元,从是年九月至一九一九年一月每月为一百元,从不缺少。在辛亥革命前后,生活程度非常低,而且稳定,当时用钱主要以铜元为单位,一枚银币可兑换铜元一百枚,鲁迅一家老幼,几年之中,从四口添到七八口,如果把鲁迅寄去的钱,每月化光,那是豪富之家了。如果有什么特别支出,鲁迅另外寄钱,如买屋、造坟、为母亲祝寿等。
  鲁迅对于在东京的羽太一家,时有资助,每月或数月,从日圆十元至五十元不等。羽太一家,除与作人结婚的信子以外,尚有芳子,福子,和她们的哥哥重久,资助并不限于家用,福子的学费,重久入营服兵役时的用费,他也均有帮助。
  他的家信大多数寄给作人,理应有所保存的,但在鲁迅死后,并未见有发表。从《鲁迅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二个兄弟,弟妇,及侄子辈的深情挚意。
  《日记》:
   “一九一二年五月十九日,苦望二弟信不得。
   二十三日,下午得二弟信,十四日发。云望日往申,迎羽太兄弟。又得三弟
信,云二弟妇于十六日下午七时二十分娩一男子,大小均极安好,可喜!
   (周作人《回想录》是:‘……又因分娩在即,要人照管小孩,所以去把妻
妹叫来帮忙;这时她只有十五岁的样子,由她的哥哥送来,但是到得上海的时候, 这边却是已经生产了。’)
   一九一三年二月二十日,赴劝业场理发,又买不倒翁两个,拟以贻二弟。
   七月三日,丰丸伤风,往诊陆炳常。(按:鲁迅此时告假回里。)
   四日,午后延陆炳常来诊母亲、芳子、丰丸。
   二十六日,晨因丰丸发热,往诊陆炳常。夜不睡。
   二十七日,丰丸热减。下午乘舟向西兴。以孑身居孤舟中,颇有寂聊之感。
   十月五日,寄二弟信,又寄饼饵一匣与丰丸。
   一九一四年三月十七日,下午得二弟函附芳子笺,十三日发。芳子于旧历二
月四日与三弟结婚,即新历二月二十八日。”
  芳子的年龄,当时应该只有十七岁,芳子和建人的婚姻,后来似不尽圆满,鲁迅在沪定居时,建人已另有妻子,并生有子女,《鲁迅日记》中均可考见。芳子仍依作人夫妇而居,《鲁迅书简》寄母亲信(一九三四年八月十二日),有云:
   “老三是好的,但他公司的办公时间太长,所以颇吃力。所得的薪水,好像
每月也被八道弯逼去一大半,而上海物价,每月只是贵起来,因此生活也颇窘的。 不过这些事他决不肯对别人说,只有他自己知道。男现只每星期六请他吃饭并代
付两个孩子的学费,此外什么都不帮,因为横竖他去献给八道弯,何苦来呢?八
道弯是永远填不满的。”
  《日记》:
   “七月十日,又得二弟信言弟妇于五日下午十一时生一女……
   一九一五年三月一日,十时得二弟及三弟信,言三弟妇于二月二十五日丑时
生男,旧历为正月十二日也……
   八月十七日,得三弟所译《生物学》中下卷稿子二册,又芳子及冲摄景一枚
……
   二十六日,上午得二弟寄来女谧摄景一枚……
   一九一六年十二月十五日,上午三弟妇大病,延医来。
   二十一日,夜三弟妇以大病卧哭,五时始睡。”
   (按:鲁迅此时回家为母祝寿。)
  鲁迅对于家庭间,可谓“亲其亲”,“幼其幼”,充分尽其为长兄的责任,后来作人和他闹翻,友朋中无一直作人者。
  鲁迅为母祝寿的事,只在《日记》上见之。
   “十二月十一日,午后客至甚众。
   十二日,下午唱‘花调’,夜唱‘隔壁戏’及作小幻术。
   十三日,旧历十一月十九日为母亲六十生辰。上午祀神,午祭祖。夜唱‘平
湖调’。
   十五日,客渐渐散去。”
  “祀神祭祖”,你不觉得鲁迅“言行不一致”吗?他是为了服从母亲一辈代的生活习惯而出此的,跨在新旧两个时代,鲁迅采取妥协和调和的态度,他从不自命为革命者,在家庭方面尤其如此。
  鲁迅有一篇小说:《弟兄》,写的时候是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三日,但发生的故事是一九一七年五月八日开始的事,那时作人第一次去北京,他年已三十三,均未出过疹子,那时在北京正流行着猩红热,这使鲁迅慌了。作人和鲁迅于一九二三年七月十四日不穆,但过后二年,鲁迅写弟兄时感情仍如此真挚,我们把《鲁迅日记》抄摘些出来,再向作人的《回想录》比较,谁的天性凉薄,就昭然若揭了。
  《鲁迅日记》:
   “一九一七年三月七日,上午寄二弟信,附旅费六十……
   四月一日,夜二弟自越至,……翻书谈说至夜分才睡。
   二日,午后同二弟至益昌午饭。
   七日,下午同二弟游留黎厂……
   九日,夜同二弟往铭伯先生寓。
   十五日,上午同二弟至留黎厂,……又至青云阁饮茗归。
   二十二日,午同二弟往广和居饭,又至留黎厂……
   二十三日,晚同二弟往许季上寓饭,同席共七人。
   二十八日,晚戴螺舲招饮,同二弟至其寓,合坐共七人。
   五月六日,上午同二弟往留黎厂,……午同往益昌饭。
   十二日,上午二弟就首善医院。
   十三日,二弟延Dr.Grimm诊,云是疹子。齐寿山译。夜寄鹤倾先生信,为二
弟告假。
   十四日,自告假。
   十五日,自告假。
   十六日,午后自请假。下午延Dr. Diper为二弟诊,齐寿山来译。”
  在这期间,鲁迅与作人妻羽太信子通信甚密,谅是报告作人病情。
   “六月十日,下午同二弟往昇平园浴。
   七月十六日,午后同二弟至昇平园理发并浴。
   二十九日,午并二弟同至广和居饭,又游留黎厂已,……自与二弟位青云阁
啜茗。
   八月五日,午前同二弟往留黎厂,……又至青云阁饮茗并午饭。
   九月一日,晚封德三招饭于香厂澄园,与二弟同往,……
   九日,上午同二弟访季市不遇……
   十月七日,上午同二弟至王府井街食饼饵巳,游故宫殿并观文华殿所列书画, 复游公园饮茗归。”
  日记虽简单,但鲁迅与作人友爱之情,盎然可见。据许季茀所记,作人病后,鲁迅第二天到部,眼眶陷落,尚未恢复。一九二一年作人养疴香山碧云寺,因为费用浩大,鲁迅又四处奔走,借贷应急,并且时常前往护视。
  《弟兄》虽是一篇小说,但与他的《日记》一对照,记的均是当时的实际情感,小说中的张沛君是他的化身。
  为什么鲁迅在兄弟失和二年之后,还有兴趣写《弟兄》呢?是不是这失去了的三十年如一日的手足之爱,值得鲁迅追怀呢?他写的如此至情,连晚年的作人,在《回想录》中也说,它与事实相合。但作人却说得如此客观,在当时,在后来,他都没有为鲁迅此种挚爱所动,我们且把他的《回想录》引一些在这里吧:
   “在当时风声很紧,正是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按:当时正闹张
勋复辟),我却个人先自遇到了一件灾难,生了一场不小不大的病。我说不大,
因为这只是麻疹,凡是小孩子都要出一遍的,只要不转成肺炎,是并无什么危险
的。但这里我有说是不小,则因我终究不是小孩了,已经是三十以上的成人,生
这种病是颇有危险,因为发热很高,颇有猩红热的嫌疑。但是我信凭西医的诊断, 相信这是疹子,不过何以小时候没有出过,直到成人以后再出,则与我在四岁时
候的出天花,同是不能解的事情。当发高热的时候,的确有点儿危险;鲁迅也似
乎有点儿张皇了,决定请德国医生来看,其时狄博尔是北京外国医生最有权威的
人,虽然他的诊费不及意大利的儒拉大夫的贵,要十二块钱看一趟,我现在来抄
录当年一部分的旧日记在这里,这是从五月八日起头的 :
   “‘八日晴,上午往北大图书馆,下午二时返。自昨晚起稍觉不适,似发热, 又为风所吹,少头痛,服规那丸四个。
   九日晴风。上午不出门。
   十一日阴风。上午服补丸五个,令泻,热仍未退,又吐。
   十二日晴。上午往首善医院,俄国医生苏达科甫出诊,云是感冒。
   十二日晴。下午请德国医院医生格林来诊,云是疹子,齐寿山君来为翻译。
   十六日晴。上午请德国医生狄博尔来诊,仍齐君译。
   二十日晴。下午招匠人来理发。
   廿一日晴。下午季茀贻菜汤一器。
   ……’
   “以上便是生病的全部过程,日子并不算怎么长,在二十左右便已好起来了。 那天里已可理发,而且在第二天许季茀送一碗菜来,吃时觉得特别鲜美,因为那
时侯似乎遍身都蜕了一层皮,连舌头也蜕到了,所以特地有一种感觉,但是过了
一天便又是如常的长上舌苔了。鲁迅在《徬徨》里边,有一篇题名《弟兄》的小
说,是一九二五年所作,是写这件事的,虽然也是‘诗与事实’的结合,但大概
却是与事实相合的,特别是结束的地方 :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