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家庭用药》2011年第5期

_3 上海市药理学会(现代)
  
  不同年龄段“同症不同治”
  
  年轻患者可通过关节镜或开放手术治疗,目的是减少股骨-髋关节撞击引起软骨损伤,延缓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老年患者常合并骨关节炎或因骨关节炎继发改变引起股骨-髋关节撞击,手术治疗意义不大。主要需要治疗骨关节炎,防止病情进展。骨关节炎晚期需要进行人工关节置换,解决疼痛和功能问题。
  中年患者初次发病没有必要手术,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建议服用一些保护关节软骨的药物;避免过度负重,适当休息,避免劳累,少爬楼,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等;体重较重者适当减轻体重,尽量扶拐行走以减少关节负荷等;还应避免受凉以减少关节炎症发生,平时注意保暖,夏天少吹电扇、空调,可适当做些理疗;适度活动关节,防止关节僵硬,可选择一些不负重运动,如游泳、仰卧位做关节屈伸活动或骑单车等。闲暇时也可以出去旅游,注意不要太劳累。
  (作者每周四下午有专家门诊,特需门诊需电话预约,预约电话:021-54972001,64369181-58613)
痛风,常见诊治6误区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而且有年轻化趋势,不典型病例也日渐增多,更容易造成误诊误治。
  
  常见诊断误区
  
  误区一:痛风是男人的“专利”
  的确,本病90%以上发生于成年男性。古代对本病就有酗酒、暴食和纵欲过度而致病的说法,因此被称为是“酒神和爱神祭坛上的祭品”。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成年女子因雌激素可促进尿酸排泄,故而痛风比较少见。若多吃高嘌呤食物,尤其是在绝经后,也容易发生痛风,所以痛风并非男人的“专利”。
  
  误区二:症状典型但血尿酸不高,可排除痛风
  诚然,确诊痛风是以血尿酸增高为特征。但也有部分患者急性发作时由于在“应激”状态下,体内分泌大量糖皮质激素,可促使尿酸排泄,血尿酸检查暂时未必升高。因此,不能据此忽略痛风的诊断。
  
   误区三:下肢不痛就不可能是痛风
  少数患者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发生于上肢关节、喉头、脊椎、下颌骨等非常见或要害的部位,要高度警惕。所以,任何部位的急性关节炎都应检测血尿酸。
  
  误区四:多关节痛不可能是痛风
  事实上,有少数痛风早期发作并不典型,疼痛轻微,甚至无疼痛,而以骨关节破坏及功能障碍为首发症状,易被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肿瘤、脊髓压迫症等。所以,凡不明原因的关节痛或功能障碍,均应检测血尿酸,以免挂一漏万。
  
  误区五:血尿酸短期内急剧增高考虑为特发性痛风
  若无诱因可循的血尿酸急剧增高或痛风急性发作,切记应排除恶性肿瘤。笔者“文革”期间,曾遇见一位白血病化疗后患者,因尿酸大量排出,尿酸盐结晶堵塞肾小管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幸得及时明确诊治才逃过一劫。
  
  误区六:没有关节炎的肾脏病不可能是痛风性肾病
  据统计,约15%的痛风患者可无关节炎或在关节炎发生之前已引起痛风性肾病。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度很低,当尿偏酸性时,容易在肾小管形成结晶,引起间质性肾炎或尿酸性肾结石。
  
  常见治疗误区
  
  误区一:患了痛风应严格“忌口”
  因为尿酸是由内源性和外源性嘌呤碱氧化分解而来,所以当痛风患者血尿酸超过535微摩尔/升的红色警戒线时,应忌吃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羊肉、贝壳类、酵母等,尤其在盛宴时同时饮酒,会使血尿酸急剧升高。经常饮酒不仅增加嘌呤的合成,而且使血乳酸增高,阻碍尿酸在肾脏的排泄。
  治疗痛风要以人为本,在服用降尿酸药使血尿酸低于416微摩尔/升后,可适当放宽饮食的限制,吃些猪、牛、兔肉,河鱼、家禽、河虾和豆类食品;又因为嘌呤呈水溶性,若弃去这些食物的汤水则更为安全。若血尿酸降至360微摩尔/升以下,可在降尿酸药的保护下酌情进食高嘌呤食物,但需要定期检测血尿酸,不得超过416微摩尔/升的橙色警戒线。
  
  误区二:秋水仙碱是治痛风的特效药
  秋水仙碱问世已近200年,确实是缓解痛风急性发作的特效药。但此药一般在使用数小时后才起效,延迟用药未必奏效,且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并无降低尿酸的作用,所以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只用于急性期。
  
  误区三:痛风急性发作时应及时用降尿酸药
  降尿酸药不仅本身无消炎止痛作用,而且用药早期可使骨关节中的尿酸进入血液,诱发痛风急性发作,医学上称为“转移性痛风”。所以,降尿酸药只能在急性症状缓解后长期服用以“治本”。
  
  误区四:别嘌呤醇是防治痛风的经典药
  别嘌呤醇用于抑制尿酸的生成,理论上只适用于占10%的特发性痛风、继发性痛风、痛风石较大较多和并发痛风性肾病的患者。用药期间应警惕药疹、血细胞减少及肝功能损害,用量过大过久,还有形成黄嘌呤肾结石之虞。
  
  误区五:促尿酸排泄药万无一失
  因为特发性痛风90%是由于肾脏排泄尿酸有缺陷,而且此类药物不良反应很少,其中尤其是苯溴马龙不仅能促进肾脏排泄尿酸,还可促使尿酸从肠道排泄,堪称个中翘楚。但已有痛风性肾病,若排酸过多,可加重肾功能损害,所以服用该药宜多饮水,并加用苏打片碱化尿液以策安全。
  
  误区六:重症高尿酸血症应将促进排泄药和抑制生成药合用
  重症高尿酸血症患者若将促排泄药和抑制生成药合用,未必妥当。一来血尿酸降低过快可诱发“转移性痛风”,所以任何降尿酸药都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于6周左右达标;二来两者合用可使异嘌呤排泄增加,以致事与愿违,反而削弱排尿酸的作用。
  (作者每周二上午在第九人民医院,周五上午在仁济医院分院同仁医院有特需门诊)
妊娠期肾绞痛如何用药
  肾绞痛是泌尿科的常见急症,其发病率约为4/万~50/万。发作时往往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对于大部分肾绞痛患者,采用解痉、止痛药物治疗后疼痛一般都能缓解,但对于妊娠期妇女来说,肾绞痛的治疗涉及到孕母和胎儿的安全,治疗目的主要是防止肾绞痛诱发子宫收缩导致流产和早产,并防止药物的不良作用给母婴带来损害,因此成为困扰不少临床医生的棘手问题。
  那么,妊娠期肾绞痛该如何安全选择和使用解痉、止痛药物呢?
  
  忌
   消炎痛栓本品系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具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其消炎镇痛及解热作用均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有关。但因阻断前列腺素合成会导致胎儿动脉导管提前闭合,故孕妇应避免使用。
  
   吗啡为阿片受体激动剂。其通过模拟内源性镇痛物质脑啡肽的作用,激动中枢神经阿片受体而产生强大的镇痛作用。对一切疼痛均有效。但本药能透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并可造成胎儿药物依赖,新生儿出生后立即出现戒断症状。因此,禁忌用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慎
  黄体酮因黄体酮可松弛、扩张泌尿系平滑肌,降低平滑肌的兴奋性,有抑制疼痛的作用。因此,经常作为缓解肾绞痛的一线用药。但据报道,在孕早期(怀孕前3个月)使用大量的黄体酮,胎儿脊柱、肛门、四肢等部位发生畸形的危险性可增加8倍。故对于孕妇,尤其是怀孕早期的孕妇,建议尽量不要使用,或减少使用。
  
  选
  654-2、阿托品654-2和阿托品同属于抗胆碱类药,它们的主要药理作用是解除平滑肌和微血管的痉挛,并有镇痛作用。阿托品对输尿管的解痉作用较弱,孕妇静脉注射阿托品可使胎儿心动过速。654-2的毒性较小,所以对于妊娠期的肾绞痛患者,654-2比阿托品更常用。
  
  抗菌药物尽量选用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菌药物。药物对妊娠妇女的影响分为A、B、C、D、X五类,A类为已证实对胎儿影响甚微的药物;B类为未证实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C类为动物试验证明对胎儿有致畸及死胎的副作用,必须权衡利弊后使用;D类为对胎儿的危害性有明确的证据;X类为禁用于妊娠的药物。在常用抗菌药中,青霉素为A类,大部分头孢类药物都属于B类,均可安全使用;喹诺酮及磺胺类药物均为C类及D、X类,应尽量避免使用。
  
  宜
  硫酸镁硫酸镁可引起血管扩张,导致血压下降,因而可以治疗妊娠期高血压。镁离子直接作用于子宫平滑肌细胞,拮抗钙离子对子宫肌肉收缩作用,抑制子宫收缩,故可用于先兆流产的治疗。对于妊娠期肾绞痛患者,可以通过静脉滴注硫酸镁来达到解痉、止痛的作用,但需控制滴速,关注血压降低情况,避免出现低血压反应。
  对于妊娠期间发生肾绞痛的患者,选择药物需考虑到孕妇及胎儿的安全性。建议至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以将药物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妊娠期的耳鼻咽喉病
  怀孕妇女体内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血管容量增加,外周血管扩张,血管阻力降低等,随着体内水分的增加,会导致全身黏膜肿胀,并影响各器官的生理功能。由于孕妇抵抗力较弱,五官也易得病,且以妊娠头3个月和末3个月发病率最高,原因与这两个阶段内分泌(尤其是雌激素)的变化特点有关。那么,究竟有哪些五官疾病易在孕期发生呢?
  
  ● 妊娠期耳病
  
  孕妇全身水量猛增约4升,在早期,血容量的增加快于组织间液,16周后组织间液的增长加速,水潴留主要发生在组织间隙,由此易发生分泌性中耳炎、梅尼埃综合征、耳聋、耳鸣和面瘫。好在耳聋程度均在生理限度以内,待到产后3~6个月可望恢复正常。相关的耳鸣和面瘫,亦可能随着孕期结束而逐渐恢复正常,并在以后妊娠中几乎不会重现。
  
  ● 妊娠期鼻病
  
  雌激素含量增高可引起鼻黏膜的超敏反应,导致鼻黏膜小血管扩张,组织水肿,腺体分泌增加,表现为鼻塞、流涕和打喷嚏,医学上称为妊娠期鼻炎或血管舒缩性鼻炎。局部滴用1%麻黄素等减充血剂只能暂时缓解症状,连续使用可致药物性鼻炎。而用糖皮质激素如雷诺考特、内舒拿等喷鼻剂,其疗效尚难肯定,好在并无明显副作用,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
  妊娠期鼻出血较多见,严重的出血可能伴有鼻血管瘤的病变。曾有一位孕妇,连续5胎均发生妊娠期鼻血管瘤,而且颇有特点,其一均发生在妊娠的头3个月,其二均为双侧性。
  
  ● 妊娠期咽喉病
  
  大约有1/5的孕妇有咽喉病,一般都发生在妊娠的后3个月。由于挺着大肚子,腹内压升高,呼吸渐弱,再加上胃排空延迟,食管下段压力降低,易发生食管反流。症状表现为烧心、憋气、咽部异物感、下咽疼痛和声音嘶哑。声音改变有多种形式,可能为声带干燥、水肿、肥厚或血管增生所致,这与内分泌障碍有关。
  咽喉水肿可能是先兆子痫前期的一个体征,检查发现会厌、声带水肿,严重时可导致气管插管困难,甚至可成为孕妇麻醉插管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引起重视。
  鉴于大多数孕妇得了五官疾病后,会随着宝宝的降生而逐渐恢复正常,为了有益于孕妇康复,避免不良反应,通常只需保守治疗和对症处理。由于妊娠期用药可能引起胎儿骨骼畸形和神经系统的发育障碍,为了胎儿的健康,最好不用和少用药,任何药物(包括中药)的应用,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作者每周一下午有特需门诊,周二上午有专家门诊)
近视确有“真”“假”之分
  近视最大的危害在于继发的眼底病变,如眼球后极部巩膜葡萄肿,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破裂出血导致视力急剧下降等。
  
  很多家长在得知孩子被诊断为近视时,常常会问是“真性”还是“假性”。近视确有“真”“假”之分。习惯上,根据有无调节因素参与(即是否存在调节张力),或是根据使用睫状肌麻痹药后是否会由近视转化为正视或远视,可将近视分为假性近视与真性近视。如用药前验光为近视,用药后验光近视消失,成为正视或远视,则为假性近视,是由于看远时眼的睫状肌不能充分放松所致;如用药前后屈光度数不变,则为真性近视,是有器质性病变(如眼轴延长)所致。
  少年儿童验光时常被告知需要扩瞳验光。其实,扩瞳并不是主要目的,只是使用睫状肌麻痹药物(俗称扩瞳药)同时会引起瞳孔扩大而已,其真正目的在于排除调节因素本身的作用后,观察是否还有近视存在。若扩瞳后验光的度数小于或等于0.5D,则为假性近视,否则就是真性近视。
  如前所述,使用睫状肌麻痹剂(扩瞳药)前验光为近视,用药后验光近视消失,成为正视或远视者称为假性近视。假性近视使用信流丁等药物可以通过放松睫状肌,避免睫状肌持续紧张,达到治疗近视的目的。一旦发生真性近视,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可以治愈,但可以采取一些方法防止近视进一步加深。临床研究表明,合理使用药物后裸眼视力可逐步提高,3个月后维持在最佳状态。虽然不能逆转近视,但能够有效地延缓近视的进一步发展。
  近视重在预防,平时应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保持良好的坐姿,多参加户外活动,避免长时间近距离写作业或使用电脑等。一旦发生近视也不必惊慌,家长应该及早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积极治疗,有助于防止近视的进一步发展。
  
  温馨提醒
  信流丁的主要成分是消旋山莨菪碱,也是一种睫状肌麻痹剂。但与俗称为“扩瞳药”的睫状肌麻痹剂不同,它的扩瞳效果并不明显,主要作用是麻痹睫状肌,从而消除睫状肌持续的紧张状态,放松睫状肌,达到治疗近视的目的。信流丁的不良反应较小,微弱的扩瞳作用没有什么不适感觉。
  青光眼患者及眼内压高者禁用。
防治春季腹泻“三步走”
  腹泻是春季比较多发的疾病。腹泻有多种类型,发病原因复杂。除了肚子痛、频繁腹泻等表面症状外,腹泻会造成人体功能及消化道系统不同程度的損伤,严重时会出现脱水现象,继而引发其他病理損伤。
  
  引起腹泻的原因:
  
  细菌性痢疾多有不洁饮食史;
  食物中毒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多,即摄食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引发的中毒;
  肠道蛔虫性腹泻检查粪便可发现蛔虫卵;
  急性胃肠炎进食过多或冷热食同进共饮,脾胃功能不良,或食用腐败变质食物,或大量饮酒后都可引发吐泻。
  
  春季腹泻,重视预防、及时治疗是关键。
  
  第一步 补充水分
  根据机体在腹泻时有水分大量丢失之特点,可适量补充糖盐水,增加流质饮食的摄入,如牛奶、藕粉、菜汁、果汁、鸡蛋汤、软面和稀粥等。这些流质饮食易于消化吸收,并含有人体所需的大量电解质。
  
  第二步 适当添加一些蔬菜和水果
  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开始恢复正常进食时,要先从流质至半流质,再到软饭。要注意少量多餐,防止增加胃肠道负担而引起消化不良、腹胀等。另外,患者要注意少吃油腻和含粗纤维过多的食物,如韭菜、芹菜、辣椒和动物油脂,避免加快胃肠蠕动而不利于病灶修复。香蕉和梨等水果不可多吃。
  适当添加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土豆、茄子、黄瓜、柑橘和红果等,不仅能够补充丰富的维生素C和B,而且起到止泻、收敛作用,还可增加体内津液。鸡蛋羹摄入后也有收敛作用,并可保护胃肠黏膜和溃疡面。如果腹泻时间过长,可在每顿餐前吃一小片烤糊的馍片,可吸附细菌及毒素,使其排出体外,起到收敛和清洁肠道作用。
  
  第三步 适量补充益生菌
  腹泻大多数为肠道病毒感染所致,使用抗菌药无效,故必须谨慎使用抗菌药,避免造成抗菌药的滥用。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培菲康,调节人体内肠道菌群平衡,抑制有害菌生长繁殖;给肠胃建起一道生理屏障,调理脾胃,促进病情好转。一般情况下,成人和小儿如果腹泻次数不多,可不用禁食,婴儿可正常哺乳;如果腹泻严重则需短暂禁食,病情好转后先从流质、易消化的饮食开始,切忌过早食用肉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牛奶和鱼并不禁忌。
老年性白内障的中医药治疗
  老年性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西医认为,本病与老年功能性退变、过度调节、营养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影响有关。多见于45岁以后,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如50~60岁,老年性白内障患病率为60%~70%,70岁以上可达80%。
  中医认为,老年性白内障属“圆翳内障”“如银内障”的范畴,是指晶珠混浊,视力缓降,渐至失明的慢性眼病,因最终在瞳孔中间出现圆形银白色或棕褐色的翳障而得名。本病多因年老体弱,肝肾阴虚,精血不足,目失濡养所致;或脾肾阳虚,脾虚失运,五脏不能荣于目;或阴精衰弱,七情内伤,虚火上乘所致;或肝郁气滞,郁久化火;或劳心竭思,心火内盛,心肝火炎,晶珠失养,变为混浊。尤以肝肾阴虚最为常见,患者多为老年人,病程较长。
  
  【症候】晶珠混浊,视物昏花,眼前黑影,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舌红苔白或少苔,脉细。
  【辨证】 视物昏花,腰膝酸软,脉细为辨证要点。肝肾阴虚,精血不足,目窍失养,晶珠渐混则视物昏花;肾藏精,主骨生髓,肝藏血,开窍于目,精血同源。肝肾阴虚则脑髓、骨骼失养,故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
  【治则】滋补肝肾。
  
  治疗方案:
  1.老年性白内障初、中期患者可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内服中药为主,滋补肝肾,益气养血,退翳明目,可减缓或控制病情发展,改善视力。
  2.若白内障明显影响视力,已成熟或接近成熟期者,应考虑手术,多采用白内障显微囊外摘除或超声乳化术,或人工晶体植入术。若患者年老多病不宜施行白内障摘除者,可考虑白内障针拨术或针拨套出术。同时辅以补益中药治疗。
  
  小贴士
  障眼明片
  2006年,全新国药“障眼明片”通过了中国眼病康复协会的专家鉴定,被确定为治疗白内障的指定用药。同年,障眼明片被中国药典收录为治疗白内障的首选药品,成为绿色国药。
  [组方] 肉苁蓉、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密蒙花、菊花、决明子、青葙子、川芎、黄芪、黄精、党参、蔓荆子、车前子、白芍、甘草、菟丝子、升麻、黄柏等。
  [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4片,一日3次。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退翳明目,用于初期及中期老年性白内障。
  [适用人群]早、中期白内障患者,白内障术后调理患者。
  [注意事项]忌辛辣油腻食物,忌烟酒等。脾胃虚寒、消化不良及老人,用量酌减。如遇外感发热等应停用本药。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肾虚与中老年人下肢浮肿
  许多中老年人晚上洗脚时会发现自己的脚肿了,按之凹陷,而在第二天早上又发现脚肿减轻了;有些中老年人感到下肢重,行走乏力,查看自己的双脚,才发现脚肿了。如此反复,许久不退,甚至影响到穿鞋行走时,才会想到去医院看病。
  “下肢浮肿”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病势虽缓,但病程长,易复发。门诊就诊后,一般理化检查无阳性指标。患者多有脉细或弦、或濡,舌苔净白或白腻等;下肢浮肿,按之凹陷,不易恢复,多发于踝部、足背、小腿等处。
  中医认为,下肢浮肿和肾虚有关。肾主水,有主持和调节水液代谢的生理功能。机体一切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功能均有赖于肾气的激发推动,如胃的受纳,肺的宣发,脾的运化,三焦的通利,膀胱的开合等,均离不开肾的功能。一旦肾虚,尤其是肾的阳气虚损时,其他脏腑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而减退,从而产生水肿。
  在临床治疗中,我们根据患者的病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水肿(诊断标准参照《上海市中医病证治疗常规(第二版)》),应用萆薢分清丸治疗69例(年龄35~78岁,其中女性45例,男性24例),每次6克,一日3次,温开水冲服,一个月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停用所有与治疗水肿有关的其他药物,疗程结束即统计疗效。患者水肿全部消退、其他症状消失43例,治愈率为62%;水肿及其他症状减轻26例,好转率38%;总有效率为100%。
  中老年人肾气渐萎,所以易引起水液代谢紊乱,导致下肢浮肿,而萆薢分清丸具有温肾化气、分清化浊的功能。本方通涩同用,通中有涩,利水固肾,涩中有通,分清别浊,适用于肾气不足引起的水液代谢失常的水肿,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治疗后各项理化检查无阳性反应。
  
  萆薢分清丸
  [成 分]
  粉萆 、石菖蒲、甘草、乌药、益智仁(炒)。
  [功能主治]
  分清化浊,温肾利湿。用于肾不化气,清浊不分,小便频数,时下白浊。
  [药理作用]
  温肾化气、化浊分清的作用可能与补益强壮、解痉、利尿、镇静等有关。
  [临床应用]
  主要应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运用本方的基本指征为面色苍白,畏寒,小便白浊,凝如膏状,或小便混浊,尿液上面如油墨状,或小便频数,或白带异常,舌淡胖,苔白腻,脉细或弦。
  临床可用于尿浊、淋证、伤湿腰痛而属肾阳不足、湿浊下注者。还可用于乳糜尿、前列腺炎、急性膀胱炎。对于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慢性盆腔炎、滴虫性阴道炎等也有疗效。
省小钱,花大钱
  今天有一个病重的产妇,35岁,第二胎,双胞胎,早产,剖宫产,大出血,输血……什么危急情况都让她赶上了,费用一天之内已经直奔1万元以上!最关键,这位产妇很穷,钱全是借来的。
  早交班的时候,我去看她,顺便做回“黄世仁”,去催款。她老公很细心地在给她擦身子,产妇看上去就是很勤快麻利的人,翻身移动都很灵活,一点不像那些头天晚上开刀,第二天早上还不敢动的产妇。但这个产妇脸色很差,一看就是贫血,黑黑黄黄的。人是救回来了,医生们长舒口气,不过这后期的用药和输血全得用钱砸上去了。
  夫妻俩前一晚刚经历了生死的考验,那眼神、动作在我眼里都有点互相珍惜的感觉。不过,这个老公大概还没回过神来,他和我说话还有点愣愣的。
  他们的一帮朋友很仗义,帮着垫了大部分的钱,我们也是尽量能省就省。不过这血可是真够贵的,输了800毫升的全血,400毫升的少浆血,这么点血本来就贵了,还要交用血互助金,翻个倍,更贵了。因此,我们又建议产妇老公去献血,不知道他会不会去,毕竟能同意这个建议的人少之又少。
  上午本来想看看她的病历,可是她的病历因为要记录很多内容,医生、护士都抢着要,所以一直没机会看。下午看到了这个产妇的病历。
  原来她本来就有贫血,很厉害的贫血了。入院之前,只在其他小医院做了个B超,其他检查都没做,非常忽视产前检查,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其实已经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现实中这种情况不少,很多人经常是舍不得花小钱做产前检查,到后来生的时候一次性花大钱。这个产妇也是这种情况,入院时的血红蛋白只有68克/升,剖宫产过后急查血红蛋白只有58克/升了(成年女性正常为110~150克/升),剖的时候一不小心就睡着了,要经常喊醒她,神志有点不清楚,回病房后也是一直要睡觉,常常说说话就睡着了。我们称之为嗜睡,对于一个出血病人来讲,这是个危险信号,查了3P试验,结果是阳性(该试验阳性提示弥漫性血管内播散性凝血,反映纤溶亢进,纤维蛋白单体增多),于是输了两次纤维蛋白原,终于变成弱阳性了,产妇的命基本算救回来了。
  该产妇晚上预约了去做CT。因为剖宫产那天往脊柱里打麻药的时候,听说针一戳进去,脑脊液很快就流出来了,说明脑压很高,今天排除一下脑子里有没有病变。这个产妇可真是惊险啊。
  ——助产士小仙的手记
  
  小知识
  孕期贫血,对妈妈、胎儿的9大危害
  1.贫血的准妈妈,妊娠中毒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准妈妈。
  2.容易影响胎宝贝的生长发育,如宫内生长迟缓等,使足月出生的宝贝体重不足2.5千克,造成先天不足,后天体弱多病,容易发生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3.贫血的产妇在分娩时,常常使胎宝贝不能耐受子宫阵阵收缩造成的缺氧状态,容易在宫内发生窒息。
  4. 准妈妈常因贫血而发生宫缩乏力、产程延长、产后出血多等状况。
  5. 在产褥期抵抗力比正常产妇低,容易并发会阴、腹部刀口感染或不愈合。
  6. 产后子宫复原慢,恶露常常持续不净,子宫容易滋生细菌感染,引起子宫内膜炎。
  7. 容易发生产后感冒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常见病。
  8. 严重贫血的准妈妈,未成熟儿及早产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
  9. 经过分娩劳累及产后各种并发症,奶水分泌大多比正常产妇少,因奶量不足,对婴儿的哺乳产生很大困难。
脾胃病重在自我养护
  蔡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首届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上海市中医脾胃病医疗协作中心主任,中国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国家第三、第四批老中医学术继承制导师。
  从事临床、教学工作近50年,蔡淦教授是国内著名的中医教育家,先后培养硕士18名、博士26名,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或参编教材、专著28部,主持局级以上课题12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6项。
  擅长治疗胃炎、溃疡病、慢性腹泻、胃肠肿瘤术后调理等,尤其致力于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癌前病变、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和研究,成绩卓著。
  
  多年前,读到一文《“四个汤头”开药铺》好生惊叹,是说“汤头医生”有这“四个汤头”打底就可以行走江湖了。
  汤头,中药汤剂的俗称。“四个汤头”说的是四君子汤、四物汤、二陈汤和平胃散,除了四物汤,另外3个或健脾化痰,或行气和胃,或调理脾胃,无一例外皆是治疗脾胃病的药方子。
  开篇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人与脾胃、脾胃与健康的密切关系。我们人这一生中,没有哪个没犯过消化不良,或是胃胀胃痛,或是腹泻便秘等小毛病的,这些都属于中医脾胃病范畴。当然,现代中医脾胃病学研究的领域更广阔更深远。请跟随我们走近著名的中医脾胃病学专家蔡淦教授,听听他的讲解与忠告。
  
   “脾胃学说”源远流长
  
  蔡淦教授介绍说,中医脾胃学说源远流长,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一书就对脾胃的生理、病理作了阐述,直至金元时代著名医学家李东垣《脾胃论》问世,遂形成独特的脾胃学说,后世医家在这方面又不断地有所建树。如李东垣创立了“内伤脾胃,百病始生”的观点,重点提出“脾气虚”“脾阳虚”,采用“补中益气”的方法治疗各种内科杂病;清代医学家沈金鳌创立“脾统四脏”学说,总结了脾与心、肺、肝、肾的关系,认为他脏病变可从脾论治,寓有治本之义。
  中医脾胃学说在临床的应用可谓变化无穷,奇妙无穷。中医认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痰饮水湿为患,周身上下里外俱有,随其侵淫部位不一,有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凡咳、喘、呕、恶、悸、眩、胀、痛、满、癫、瘿、麻木、偏瘫、痹痛、腹泻、不孕、不育等五脏六腑之病,皆可因痰饮水湿而引起。如人们常见的老慢支,中医称为“痰饮”,在临床上就常常用健脾化痰的方法来治疗,其理论根据就是“脾为生痰之源”“肺为除痰之器”;要知道,这个“痰”不仅仅是呼吸系统疾病的痰,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脂血症引起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也属于中医“痰浊”的范畴,用健脾化痰的方法来治疗,同样可取得一定的疗效。健脾法还可应用于治疗糖尿病前期、脂肪肝以及慢性肾脏病等等。
  
  萎缩性胃炎的辨证施治
  
  多年来,蔡淦教授致力于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癌前病变、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颇多建树。
  蔡淦教授拿慢性萎缩性胃炎与浅表性胃炎做比较形象地分析:浅表性胃炎是胃炎的早期病变,胃镜下黏膜以充血、水肿为主,中医辨证为肝郁犯脾,脾虚生湿化热,以健脾、清热、化湿为治则;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特征是胃镜下胃黏膜以苍白、萎缩为主,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气阴不足为本,痰瘀互结为标,以健脾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祛痰为治则。
  蔡教授介绍,中医治疗脾胃病强调“三观”,即整体观、动态观、平衡观。整体观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动态观强调辨证论治,药方随患者的病情变化而变更,不能用一个固定的方药,而应该“药随证转”灵活应用;平衡观即不偏不倚,只有保持这种状态,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功能活动。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早期除了脾虚以外,湿热比较明显;中期则有湿热和少许血瘀;晚期则多呈现瘀、痰、毒纠结的现象,治疗上当然要动态地看,根据胃镜检查情况结合临床舌苔、脉象等辨证,不断调整变化遣方用药。
  
  中医发展需要“与时俱进”
  
  50年前,脾胃病多以胃溃疡和感染性胃肠炎为主,而现在更多的则是“吃得太好”“吃得太多”吃出来的脾胃病,如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功能性消化不良,还有糖尿病、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相应的中医诊疗技术也需要“与时俱进”。
  蔡淦教授强调说,在现代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积极地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手段并“为我所用”,以传承和发展中医脾胃病的临床研究。不能僵化地理解“辨证施治”,不能固守着“一个枕头,三个指头”的传统诊断方式。
  毕竟,治好病,解除病人的痛苦是第一位的!
  (蔡淦教授每周二、五上午在曙光医院西院有特需门诊,隔周三上午在曙光医院东院有特需门诊)
  
  采访札记
  “专家的老师”
  始终如一的温和笑容,纯净且无些许杂质,这是蔡淦先生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走在岁月阡陌,穿越茫茫人海,每每想起先生的笑容会觉得由衷的温暖。
  “相由心生”,如此纯净的笑容怎样才会拥有。“您每天一直这样笑吗”,采访结束前,拿出这个“额外问题”问先生,先生笑着说,病家得了病已是痛苦不幸,做医生的应该体贴他们,即使病人抱怨甚至骂你,也要面带笑容。医生和病人的愿望是一致的,都希望早点把病治好;对学生对同仁,宽厚为怀,更没有理由整天板着脸了……
  从事临床医学、科研和教学工作50年,蔡淦先生可以说是“著作等身”“桃李芬芳”。他总共写了28本书,带出了18名硕士、26名博士,在这些学生中不少已成为各学科的领军人物,如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肾病研究所所长何立群教授、上海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陆灏教授等。
  在采访中,蔡淦先生不止一次提到他的老师。半个世纪前,他刚当住院医生时,童少伯、程门雪、张伯臾、黄文东、张羹梅等诸多沪上名家言传身教,使他学到很多书本上难得的真知灼见。祖国医学要传承光大,就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和奉献!
  现在75岁的蔡淦先生“退而不休”,带学生、读文献、看门诊、外出会诊,还兼着上海市中医脾胃病医疗协作中心主任、曙光医院中医内科“督导”等职,每天忙忙碌碌,充实而又安详。
  他这样总结自己:做人与世无争,做事做学问一直实事求是!
患者心中的好医生
  李斌教授的号很难挂的,一定要早些去啊。”
  “早些去挂号吧,李斌教授来得很早的,下午的门诊,他上午11点不到就来了。”
  “谢谢李斌教授,我发了几年的痘痘被他治好了!”
  “李斌教授对人很和蔼,没一点架子,是个好医生!”
  ……
  点开李斌教授的个人主页,满眼都是病家的好评,眼前不由得浮现出一位悬壶济世、道骨仙风的老中医形象。待真正见到李斌教授时,却是出乎意料的年轻,始终笑容可掬,平易近人。
  中医皮肤科是中医体系中最有特色的学科之一,因其独特的临床疗效和较少的毒副作用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信赖。
  
  皮肤疾病虽是表现在体表,但其主要原因是体内的平衡出现了紊乱,中医学通过调节体内平衡,达到治疗皮肤疾病的目的。现代研究已经证明,“神经-内分泌-皮肤免疫”学说在皮肤疾病发病上起关键作用,我们常见的湿疹、神经性皮炎、银屑病(俗称牛皮癣)、痤疮、斑秃,甚至包括红斑狼疮、大疱性皮肤病等都与人体情志及免疫密切相关。李斌教授正是在中医中药治疗皮肤病上,作出了大文章。
  
  师从名家
  
  怀着梦想,带着对知识的渴望,上世纪90年代,李斌成为沪上顾氏外科传人唐汉钧教授的弟子。攻读硕士、博士期间,在跟随唐教授系统学习顾氏皮肤外科的同时,李斌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跟随西医皮肤病名家罗邦国教授、郑捷教授门诊抄方学习,后来唐教授又专门安排李斌到瑞金医院西医皮肤科进修,由此打下了扎实的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基础。
  1997年,李斌教授取得博士学位,进入了岳阳医院皮肤科,又拜师于沪上夏氏皮肤外科传人孙世道教授,将沪上最具权威的顾、夏两家中医皮肤外科的学术理论进行系统的学习、融合。由于勤奋好学、为人诚恳,李斌得到了国内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泰斗秦万章教授的赏识,并在系统整理秦教授的临床经验中获益匪浅。
  现在,李斌教授作为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病专业委员会最年轻的常委兼秘书,有更多的机会和西医皮肤病学界同行进行交流学习,真正达到中西医融合,中西医互补,扬长避短。
  
  潜心钻研
  
  很多人都知道一些皮肤病是“顽症”,如银屑病、湿疹、慢性皮肤溃疡等。李斌教授广征博引中西医诸家所长为己用,屡起沉疴,为病家解除了痛苦。
  李斌教授为患者治病,不仅停留在“看”病上,他还会为患者“说”病、“解”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恰如其分的比喻,为患者排除疑虑。一次,李斌教授遇到一位荨麻疹患者追问自己的病是怎么回事,李教授回答说是一种过敏反应,但是患者却无法理解什么是“过敏反应”。李斌教授将“身体”和“免疫”分别比喻成“国家”和“军队”,“军队”不在于强和弱,所以荨麻疹发生不代表人体免疫力强和弱,而是“军队”一直处于紧张、戒备的状态,使得身体一直处于免疫“超敏”状态,容易发生过敏反应,这也是机体失衡的一种表现。中医药通过调节体内平衡,使得机体从“超敏”归于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心怀大爱
  
  1997年,当李斌教授作为岳阳医院第一位博士来到皮肤科时,这里只有6张床位,一年门诊量仅1万人次左右。如今,岳阳皮肤科已发展成为拥有26张床位、年门诊量逾15万人次的大科室,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已形成了新的具有岳阳特色的中医皮肤科理、法、方、药体系,在患者中享有一定的声誉。
  李斌教授多年来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除了前面提到的每次提早开始门诊,他还常为有困难的病人加号,“病人从很远的地方来找我看病,有的甚至是从外地来的,是对我的信任和肯定;错过了时间而挂不上号,焦急的心情可想而知,只要有可能我就会给他们加号。”就这样,每逢李教授门诊,病人似乎总是越看越多,常常一坐门诊就是几个小时,但他始终面带微笑,认认真真为每一位病人诊治,直到病人满意为止。
  李斌教授感慨说:“人的心态很重要,要学会换位思考。当我门诊时,每次会面对很多病人,要解释病人提出的无数细小问题,有时因为病人对病情的不理解,会对医生产生一些抱怨、不满,为了给病人解释清楚,有时要说很多话,由此而来的疲倦、伤神难免会影响到情绪。但是换个角度想想,病人找你看病,把你视作心中的希望、生命的依托,我顿感自己职业的神圣,责任重大。”
  我们刚刚得到消息:李斌教授已经入选2011年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能够获得该计划项目资助,可以说是对李斌教授多年辛勤耕耘的充分肯定!我们衷心祝愿李斌教授能带领上海中医皮肤病创新团队取得更多硕果,为人们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李斌主任每周二上午在甘河路院本部有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周六下午在青海路44号分部有特需门诊)
  
  李斌教授在继承夏氏皮肤外科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血热阳浮”是免疫性皮肤疾病的主要病理机制,以医院自制制剂“芩珠凉血合剂”为基础,潜心进行剂型改革,研制的“珍芩颗粒”“决银颗粒”,分别获上海市中药现代化创新项目资助,有望开发成为具有清热潜阳、凉血祛风作用,治疗特应性皮炎、湿疹、银屑病等皮肤疾病的中药新药。
  岳阳医院皮肤科还有:
  白地祛脂合剂:清泻肺热。主治痤疮、脂溢性皮炎等。
  虎杖痛风颗粒:清热消肿,祛风利湿。用于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
  茵连痛风颗粒:清热,利湿,通络。用于痛风性关节炎缓解期。
  银翘解毒合剂: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治疗疮、疖、痈、疽等皮肤感染性疾患。
  复方透骨草溶液: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用于手癣、足癣、甲癣等。
  温经暖肤散: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用于冻疮、手足不温等。
  
  封面人物
  李斌,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主任,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高校中医皮肤病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病学科带头人。兼任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审评委员会审评委员,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皮肤科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疮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曾主持国家、部、局级科研课题16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曾获得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疑难皮肤病和痛风。对银屑病、湿疹、荨麻疹、痤疮、色素斑、慢性皮肤溃疡以及血管炎等疾病,均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
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脾脏
  20世纪四五十年代,长江中下游两岸和江南地区,是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患者的脾脏显著肿大是临床症状之一,大多由血吸虫病引起。而在长江以北,过去有黑热病流行,目前已消灭。但对上述地区老年人显著的脾肿大,仍应考虑黑热病所致。20世纪五六十年代,疟疾发病率很高,患了疟疾以后有些人也会导致“脾肿大”。也常听说某人打架斗殴或运动损伤导致“脾破裂”,需要摘除脾脏。所以,脾脏给人的感觉比较娇嫩、脆弱,“不堪一击”。
  确实,脾脏是一个富于血供的实质性脏器,质软而脆,容易受到外伤损害。一般长10~12厘米,宽6~8厘米,厚3~4厘米,重110~200克。脾脏是人体中枢免疫器官之一,也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
  脾脏为腹膜内位器官。位于腹腔的左上侧,在左季肋区后外方肋弓深处,与9~11肋相对,长轴与第10肋一致。膈面与膈肌和左肋膈窦相邻,前方有胃,后方与左肾、左肾上腺毗邻,下端与结肠脾沟相邻,脾门与胰尾相邻。
  脾的组织中有许多称为“血窦”的结构,平时一部分血液滞留在血窦中,当人体失血时,血窦收缩,将这部分血液释放到外周以补充血容量。血窦的壁上附着大量巨噬细胞,可以吞噬衰老的红细胞、病原体和异物。
  人在正常状态下,一般摸不到脾脏,如果仰卧或右侧卧位能触摸到脾脏边缘,即可认为是脾大。近年来,B超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发现了一大批用手摸不到的“脾大”,在健康体检中B超显示脾大者约占15%左右,其中绝大部分是用手摸不到的。B超显示脾大是经过实际测量的,即是真正的大,能较早地显示脾增大。当用手能触及脾脏时,脾脏已增大到一倍以上。
  脾脏的三大功能
  人体“血库”当人体休息、安静时,它贮存血液,当处于运动、失血、缺氧等应激状态时,它又将血液排送到血循环中,以增加血容量。
  人体“过滤器”当血液中出现病菌、抗原、异物、原虫时,脾脏中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就会将其吃掉。
  脾脏还可以制造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物质,发挥免疫作用脾是血循环中重要的过滤器,能清除血液中的异物、病菌以及衰老死亡的细胞,特别是红细胞和血小板。因此,脾功能亢进时可能会引起红细胞及血小板的减少。脾脏还有产生淋巴细胞的功能。
  
  小知识
  脾切除对身体有害吗
  脾切除术是手术根治脾外伤和脾脏疾病的一种常用有效手段。造成脾脏切除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外伤性脾破裂、各种原因引起的脾功能亢进、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囊肿或脾肿瘤、慢性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白血病等。
  一般来说,脾切除后,对日常生活及寿命影响不大。但近年来,有人从免疫学角度出发,认为脾切除后会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新陈代谢减弱,故主张在保证生命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脾修补或部分脾切除,以维持脾脏在体内的免疫功能。
中医谈脾胃(上)
   脾主运化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胃初步消化的食物进行再消化、吸收而转化成机体有用的精微物质,并将其输送至周身各个脏腑组织中去,以供机体生命活动之需的作用。《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脾的运化功能,可分为运化谷物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脾主升清
  “升清”,即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上输于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把气血、营养输送至全身。《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说明若脾气(中气)下陷,则可见久泄脱肛,甚则出现内脏下垂等症状,故有“脾以升为健”之说。
  
   脾主统血
  脾主统血,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流行,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难经·四十二难》说:“脾裹血,温五脏”,即是指脾的统血功能。
  
   脾主肌肉、四肢
  《素问集注·五脏生成》云:“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这就说明了由于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全身的肌肉都需要依靠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来营养,才能使肌肉发达丰满,臻于健壮,活动自如。因此,临床上所见肌肉萎软、伸缩无力的疾患,多责之于脾失其所主,治当以健脾益气为主。
  
   脾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脾开窍于口,系指饮食口味等与脾运化功能有密切关系。口味的正常与否,全赖脾胃的运化功能,也即是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是否正常。
  
   脾在志为思,在液为涎
  中医学认为,五脏化五气而生五志。按照五行学说将情志分属五脏,而脾在志为思。
  
  脾,喜燥恶湿
  湿有内外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或久处湿地,或冒雨涉水而成;内湿多因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水湿停留(聚)所致。
  
  小知识
  
  胃,喜温恶寒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若直中脾胃,最易导致脾胃阳伤;寒性凝滞,又主收引,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凡胃脘暴痛或冷痛者,多责之于寒邪凝滞。
  
  养
  (蔡淦教授每周二、五上午在曙光医院西院有特需门诊,隔周三上午在曙光医院东院有特需门诊)
我一直在逃,逃,逃……
  这些天,有一个想法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也许我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将这四十年的生活梳理好后,将其统统打包丢进垃圾箱 ,换一种心情面对我的后半生。
  前几天,在电视上看过一期“心灵花园”节目,专家解读说:主人公其实一直生活在儿童时代的心灵阴影中。由此我也想到了自己,我也如此,儿时的恐慌、无助、无奈,那种渴望温暖和爱的感觉,这么多年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我。有些事对你内心的影响,并不因远离那种环境或时光流逝就消失了,或减轻了……
  过去,常听母亲说父亲从小一直生活在孤儿院(可能是私生子),8岁时奶奶才将其接回家中,在这个家里父亲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父亲兄弟姐妹四个,他排行老大,三个男孩一个女孩,家里所有的家务都由父亲一人承担。奶奶脾气暴躁,常常是话没到巴掌先到,父亲几乎天天挨打,有时还不给饭吃。17岁时父亲偷拿了家里的户口本,瞒着家里报名去了东北“支援边疆”。爷爷奶奶希望他留在上海,但父亲一心只想离开家庭,走得越远越好。
  我的父母是在读中文班时认识的,对他们的婚事,外公外婆持否定态度,其原因就是父亲的身世,只是母亲自己坚持认为父亲的身世应该使他更懂得爱。婚后不久,父亲的缺点一点点暴露出来,在他的心里只爱自己,全然不知别人的感受,他很大男子主义,满脑子的封建思想,他认为男人是不应该做家务的,家务应由女人承担,有了孩子就应由孩子承担,饭要等他吃完后母亲才能吃,之后才轮到孩子,就像他小时候一样。父亲的性格很怪异,想法和思维总是与常人不同。
  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同样倔强、固执、自私的性格,使得父母的矛盾越来越深,争吵成了每天的必修课,每周能有三天不动武就阿弥陀佛了。
  在我童年和少年的记忆中没有快乐,小时候父母一打架,弟弟就跑到邻居家搬救兵,而我只会抱着母亲的大腿被他们甩来甩去,惊恐万分,魂不附体,犹如世界末日来临。后来,在父母又一次冲突时,好心的邻居劝告父母说:你们不能总这样,多为孩子考虑考虑,这孩子要被吓出精神病,那就一切都毁了。
  母亲原本是小学教师,“文革”期间不幸被“专政”,当时我才两岁,弟弟一岁。开始父亲想离婚,后经人劝说放弃了这种想法。家庭的不幸加上政治上的遭遇,使母亲的精神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她几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但毕竟还是父亲给了她支持和帮助,才使得她能渡过那段艰难时期,可能从那时起她的心理严重变态。我记事的时候就发现母亲很没有安全感,总像个贼似地偷偷翻看父亲的东西,几乎是一种习惯,后来发展到撬锁,我读书时多次发现自己的东西被翻动过,这一点对我的一生影响很大,多年来我一直在克服这种不安全感。
  父母在对子女的教育上观点是一致的,而方法却是那么的不一致。母亲主张让孩子以学习为主,其余事情由大人承担,孩子毕竟还在生长发育,尽量保障健康成长;而父亲则认为我应该像他小时候一样,要承担起所有的家务并要学好自己的功课。在父亲的脑子里比较重男轻女,有些体力活他更主张由我来干。弟弟从小就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也会讨大人的欢心,性格上他更像父亲,喜静不爱动,很小的时候就爱读书或做手工,像个女孩子,从不在外惹事。我的性格则更像母亲,倔强而固执,他们意见分歧的焦点往往就集中在我身上,我也常常被他们搞得不知应朝哪个方向去,常常挨骂,有时也免不了挨打,为此自己没少感到委屈,因为那不是我的错。
  父亲每当听到或看到他认为的坏消息或事情,就会自然而然地往自己或家人身上对号入座。比如,今天他听到某地发生抢劫或凶杀案,回到家里就会将我叫过去批评教育一番,仿佛我就是那罪犯。在母亲的眼里,弟弟永远是优秀的、无可挑剔的好儿子,女儿却是一个浑身上下没有一点优点的不孝子,其原因就是弟弟顺从而我太倔强。在整个青少年期间,每当我打算独立地做一件事,或计划完成一项任务,总是在刚刚开始时,父母就立刻提出反对,千方百计地加以阻扰,如果我还坚持己见,他们就会不惜一切代价像疯子一样的阻止,直到我放弃为止。偶尔有同学到我家来玩,等同学走后,我必须将我和同学的谈话一五一十地向父亲汇报,而且他时常偷听,如果你某句话说错了,他抓住后就没完没了,甚至事过半年或一年,他还是唠叨没完……
  父母对我的侮辱和否定,让我彻底丧失了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所必备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为了离开家,我选择了早早结婚;为了逃避婚姻和家庭,我选择了离开家逃到上海来……
  多年来,我发现自己很难完整而连贯地做好一件事,很难长时间地集中精力去完成一个计划,这也是让我最痛苦和最痛恨的。
  我真的需要帮助……
  讲述者:北风雪
  
  【心理专家点评】
  生活不是梦魇
  有心理学家说过:一个人的童年决定他的命运,一个人的性格影响一生。
  这名讲述者的心灵深处充满了对童年不幸经历的记忆,并且花了半辈子的时间,到今天还没有解脱。女主人公现今已年过四十,父母都已年近古稀,但是她大学毕业后用婚姻来逃避家庭,后来又逃避小家庭……二三十年过后,心理上对父母的痛苦情绪体验依旧,虽然知道不应该,但是一听到父母的声音或者回到父母的家里,痛苦情绪自动产生。我想这是她今天痛苦的缘由。在同样的家庭里,她的弟弟成长得不错,现在在国外工作。
  童年的经历和家庭环境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但是重要的不是我们看得见的共享环境,而是我们看不见的个体自己的分享经历。自己一次次强化自己的不幸经历,原谅不了别人的小过错,放弃不了过去,才会让自己身陷其中而不得自拔。
  本个案女主人公真实的独白我只字未改,希望大家能从中深思得到启发,尤其是那些教育方式和性格有缺陷的父母。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