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界近代后期哲学思想史

_8 周一良(现代)
就是当时主要的代表人物。他们对中国近代哲学起了“创榛辟莽、前驱先路”
的作用。面对封建社会的衰颓,他们要求打破封建主义的思想禁锢,主张“更
法”、“变古”,救亡图强,振兴民族。他们在哲学上都强调变易,注重实
行,但又迷信“心力”,晚年又都不同程度地陷入佛教唯心主义。
(1)龚自珍的哲学思想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
身于官宦世家。自幼从外祖父、著名汉学家段玉裁学习六书小学,受过严格
的汉学训练。青年时即贯通百家,究心经世之务,曾撰写《明良论》等文针
砭时弊。 28岁时在京跟从清代经学家、常州学派奠基人刘逢禄(1776—
1829)学《公羊春秋》,深受今文经学影响。他26岁中举,37岁中进士。
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礼部主事等职,都是“冷署闲曹”,始终未得
到清朝统治者重视。晚年崇佛,信奉天台宗。1839年春,因受权贵排挤,辞
官南下,就丹阳云阳书院教席。 1841年9月因病暴卒。其著作编为《定庵
文集》,较完备的有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出版的《龚自珍全集》。
龚自珍在世的50年,是中国封建社会正在崩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刚
刚开始的历史转折时期。尽管他的绝大部分年岁是在近代开始以前度过的,
但他留给人们的300多篇文章和800多首诗词,不只是对封建衰世的愤怒抨
击,而且呼唤未来,向往革新,开了近代知识分子“慷慨论天下事”的风气,
对中国近代谋求改革的思想家有较大的影响。
龚自珍以公羊三世说为理论依据,揭露了晚清严重的社会危机,阐述了
他的更法变古思想。所谓“公羊三世”说,来源于《春秋公羊传》。此书把
春秋十二世分为三等,即所谓“所见世”、“所闻世”、“所传闻世”三种
不同的发展阶段。后来的公羊学者何休注解《公羊传》,把“所传闻世”解
----------------------- Page 63-----------------------
释为“衰乱世”,“所闻世”解释为“升平世”,“所见世”解释为“太平
世”。龚自珍重新提出“公羊三世”说,并作了新的解释。他认为不仅春秋
时期可分为三世,就连整个历史都可划分为三世,即治世、衰世、乱世三阶

段。“治世为一等,乱世为一等,衰世为一等”。衰世是从治世到乱世的过
渡阶段。他认为,任何一个朝代都有治、衰、乱三世。他意识到,当时的社
会已不是“盛世”,而正是大乱将至的“衰世”,整个社会呈现出一幅“日
② ③
之将夕,悲风骤至” 的可怕景象,“乱亦竟不远矣”!只有“逆”转这衰
颓的趋势,改变这腐败的现实,才能救国图存。因此,龚自珍极力主张“变

易”,“探世变也,圣之至也”。探讨社会历史的变化,实行改革才是最高
明的。他当时强调的改革就是“更法”,他曾大声疾呼“奈之何不思更法”。
他说:“一祖之法无不敝,千夫之议无不靡,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
改革?仰思我祖所以兴,岂非革前代之败耶?前代所以兴,又非革前代之败

耶?”在这里,龚自珍警告统治者,法制已敝,众人不满,自己不思改革,
那只有等后起王朝来改革,与其被后者推翻,还不如自己主动实行改革。显
见,龚自珍并没有超过地主阶级改革派的立场,然而他的改革思想,却在客
观上给后来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以启发,并为他们提供了可以利用的思想材
料,使他成为政治上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
龚自珍的哲学思想比较复杂,充满矛盾。但从他的整个哲学思想来看,
尽管包含若干唯物主义的因素,其基本倾向是唯心主义的。
龚自珍在批判“圣人”创世、“道”或“(太)极”造天地万物的神秘
主义时,强调人的主观作用,提出了“众人”造一切,“心力”造一切的思
想,这在当时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他说:“天地,人所造,众人自造,非
圣人所造。圣人也者,与众人对立,与众人无尽。众人之宰,非道非极,自

名曰我。”在这里,他把“众人”与“圣人”对立起来,包含有否定“圣人”
造天地的合理因素。但是,他所谓的“众人”绝不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而是
非“道”非“极”的“我”。这样他就把抽象的“我”提到了宇宙本体的位
置,并赋予这个“众人之宰”的“我”以无所不能的神秘力量。他说:“我
光造日月,我力造山川,我变造毛羽肖翘,我理造文字言语,我气造天地,

我天地又造人,我分别造伦纪。”在他看来,整个世界都是“我”的创造。
这里说明“我光”、“我力”、“我气”等造天地、日月、山川,当然不是
指人的物质活动,实际上是指“心”的精神活动或力量即“心力”的作用。
在这里,龚自珍把人的主观精神的作用绝对地夸大了。在他看来,人心决定
万物的生死存灭、发展变化,人心是万物的根本。他在《发大心文》中说,
“八万四千尘劳,皆起一心”,人只要以“发心为先”,就能无所不通,一
切皆能。他说:“心无力者,谓之庸人。报大仇,医大病,解大难,谋大事,
学大道,皆以心之力。司命之鬼,或哲或惛,人鬼之所不平,卒平于哲人之
① 《龚自珍全集·乙丙之际箸议第九》。以下凡引《龚自珍全集》文,均只注篇名。
② 《尊隐》。
③ 《乙丙之际箸议第九》。
④ 《乙丙之际箸议第九》。
⑤ 《乙丙之际箸议第七》。
① 《壬癸之际胎观第一》。
② 《壬癸之际胎观第一》。
----------------------- Page 64-----------------------

心。哲人之心,孤而足恃,故物之不平者恃之。”龚自珍由众人到我,由我
到心力,最后由心力到哲人之心,反映了龚自珍在反对“道”或“(太)极”
造天地万物的客观唯心主义理论、反对“圣人”创世的历史唯心主义理论时,
片面地夸大了人的精神的作用,从而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然而应该看到,
龚自珍的“众人之宰,自名曰我”的命题,已朦胧地反映了资产阶级个性解
放的要求,具有近代启蒙的意义。但是,龚自珍这种唯意志论的唯心主义哲
学最终要导致神秘主义。他要求变革现实,却找不到变革现实的客观力量;
他鼓吹“心力”,却往往在现实生活中受挫而陷于困境。于是,龚自珍晚年
转向佛学,写了《发大心文》,幻想凭借无边法力,普度苦难中的众生,把
他们引向“极乐世界”。
龚自珍反对神秘的天人感应说,揭露了灾异迷信的谬误。他指出,按照
天人感应说而发展起来的“推步术”,即预测天地日月自然现象的变化与社
会治乱兴衰、人事祸福关系的一种方术,是十分荒谬的。他认为,天地日月
的变化如果确实可以推算出来,那就说明它不是预示凶灾;如果它确实预示
着凶灾,那就无法被推算出来。龚自珍根据当时的天文学的知识,认为天象
的变化是有“定数”的,即一定的规律性,日食月食完全是自然现象,与人

事吉凶毫无关系。他说:“近世推日月食精矣”,“日月星之见吉凶,殆为
日抱珥,月晕成环,憰星移徙,彗孛,日五色,日月无精光,日月不交食,……

《系辞》之称亦若是而已矣,而岂谓日月食之可推步者哉!” 同样,对于“慧
星之出”,如果能“取钦天监历来慧星旧档案汇查出堆成一书,则此事亦有

定数,与日食等耳”。他确信:“此书成,可以摧烧汉朝天士之谬说矣”。
这是说,只要根据历代天文记载,找出慧星出没的规律,那么汉代那些鼓吹
天人感应的方士们的谬说,即可彻底摧毁了。
龚自珍在日月食问题上虽然利用了一些自然科学的成果,但由于缺少近
代自然科学的知识基础,在论述鬼魂问题时反映出他仍然处于朴素直观的古
代哲学的阶段。他相信天有意志,并肯定鬼神的存在。他说:“浑言之,人
死曰鬼,鬼谓之魂魄;析言之,魂,有知者也,魄,无知者也”,并认为存

在有不死的鬼魂,“文王之精气,能不与魂俱死”,“魂有知”。在这里,
他又走向了唯心主义。
在认识上,龚自珍的思想好象有些混乱,但实质是唯心主义的。他在《辨
知觉》中谈到“知”与“觉”的区别,他说:“知,就事而言也;觉,就心
而言也。知,有形者也;觉,无形者也。知者,人事也;觉,兼天事矣。”
他的意思是说,“知”是就客观事物的认识而言,其对象是可见可言的,因
而是“有形”的,这种“知”是后天获得的;而“觉”则就主观精神活动而
言,它不是对某种具体事物的认识,所以不可见不可言,是“无形”的,它
是一种天赋的能力。在这里,龚自珍区别“知”与“觉”,其目的在于说明
有先天的先知先觉的圣人。他说:“知者,圣人可与凡民共之;觉则先圣必
① 《壬癸之际胎观第四》。
② 《与陈博士笺》。
① 《乙丙之际孰议第十七》。
② 《与陈博士笺》。
③ 《释魂魄》。
----------------------- Page 65-----------------------

俟后圣。……夫可知者,圣人之知也;不可知者,圣人之觉也。” 即是说,
“觉”只有“圣人”才具有,而“凡民”绝对不可能具有。“先圣”的“觉”,
只有等待“后圣”的出现才能接承。圣人之觉是不可知的,这种神秘的“觉”,
龚自珍又称为“神悟”。他说:“圣人神悟,不恃文献而知千载以上之事,

此之谓圣不可知,此之谓先觉。”这就是说,“神悟”是一种毫无根源的认
识。在他看来,“圣人之觉”是通过“圣人神悟”而得来的,圣人们根本不
必要向外认识客观事物,只要“神悟”,一切就能豁然贯通,顿时可知。他
说:“古无历法,尧何以忽然知之?古无农,后稷何以忽然知之?此先觉之
义。”既是毫无根据的认识,“后圣”如何接承“先圣”的“觉”呢?龚自
珍说,这是靠“心通”。他说:“孔子不恃杞而知夏,不恃宋而知殷,不乞

灵文献而心通禹汤。 ”龚自珍认识论上的这种神秘主义“神悟”说,是他的
“心力”说的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必然结果。
龚自珍关于名实关系论述,含有合理的思想,但其唯心主义倾向也是明
显的。在他看来,任何事物的“名”(即概念),不是随意决定的,关于事

物的概念要符合这个事物的名称。他说:“万物不自名,名之而如其名。”
在这里,他肯定名 (概念)与实(事物)是相对等的,概念与事物是有差别
的。但是,在他眼里,名的作用更重要。他认为,“名不成”则事“不立”,
名决定实,有名才有实。他说:“万物名相对者,势相待,分相职,意相注,
神相耗,影相藏;势不相待,分不相职,意不相注,神不相耗,影不相藏,

将相对之名不成,万事皆不立。”这就颠倒了名与实,即概念与事物的真实
关系。在龚自珍的思想中,还包含着一些辩证法的因素。如他关于事物相倚
相成的思想,他说:“万事不自立,相倚而已矣。相倚也,故有势。万理不

自立,相譬而已矣。相譬也,故有辨。”可是,他对这些思想并没有加以发
挥。
龚自珍对人性问题从哲学上做了说明。他明确表示他赞同告子的思想,
同意人性是无善无不善的说法。他在《阐告子》一文中说:“龚氏之言性也,
则宗无善无不善而已矣,善恶皆后起者。”又说:“善非固有,恶非固有,

仁义、廉耻、诈贼、很 (狠)忌非固有。”龚自珍发挥告子的思想,对于反
对天赋性善论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是,他在晚年又认为这一思想符合于
佛教天台宗的“佛性”说,这就减弱了它的意义了。他认为,人人都有一个
“无善无不善”的本性,这个本性和佛教所说的“自性清静心”是相同的,
是永恒不变的精神本体,众生与佛心性没有差别,心性的本体皆无善无不善,
这是不变的;而心性的作用表现为有善有恶的差别,这是可以改变的。但是,
人的为善为恶和其他行为表现等,都不能改变无善无不善的本体即本性。他
认为,众生与佛没有什么差别,因为“众生性空也”,“佛性亦空也”,但
又统一于人人都具有的“自性清静心”之中,所以他说:“心、佛、众生,
④ 《辨知觉》。
① 《语录》。
② 《辨知觉》。
③ 《壬癸之际胎观第八》。
④ 《壬癸之际胎观第七》。
① 《壬癸之际胎观第七》。
② 《壬癸之际胎观第七》。
----------------------- Page 66-----------------------

三无差别” 。这就使得他的人性思想神秘化了。
龚自珍对“情”的问题也做了探讨。他反对宋明理学家把“情”看作是
万恶的“人欲”而予以抑制。他在《宥情》中指出,“情”是与生俱来的一
种自然的真实感情,对这样的“情”,应当“宥”,即宽容。他曾自述对于
“情”的认识过程说:“情之为物也,亦常有意乎锄之矣,锄之不能,而反

宥之,宥之不已,而反尊之。”他认为,对于“无如何者亦受”的“命”,
人们无法抗拒它,但对于自己真实的“情”,则应任其自然发展。所以他说:

“夫我也,则发于情,止于命而已矣。”他反对把人的不同感情、才能强纳
入一个模子,所以要求“不拘一格降人才”。他认为,如用各种要求去限制
个人的特性,那即使是最有才能的人,也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龚自珍关于
“宥情”的思想,在当时具有要求个性解放的进步意义。
(2)魏源的哲学思想
魏源 (1794—1857),原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邵阳人。他出身于下级
官吏家庭,自幼勤奋好学。早年潜心王守仁的心学,后从刘逢禄学《公羊春
秋》,注重经世致用之学,主张兴利除弊,与龚自珍齐名,时人以“龚魏”
并称,他29岁中举,52岁中进士,曾任江苏东台、兴化等县知县、高邮知
州等职。鸦片战争爆发后,曾做两江总督幕僚,亲身参加过抗击英国侵略军
的战斗。他痛感亟待变法图强,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主张。晚年,先居兴化整理著述,继居杭州“寄僧舍”潜心佛学。1857年
病逝,魏源著述较多,最主要的是 《古微堂集》,其中的《默觚》是他的哲
学代表作。1976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新编的《魏源集》。
同龚自珍一样,面对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和当时不断受西方列强欺辱的现
实,魏源深感封建制度的衰落,认为必须进行切实的改革。
为了寻求国家富强的道路,论证改革的必要,魏源考察了古代历史,形
成了他的历史变易观。他认为,历史是不断变化的;变不是人为的,而是“自
变”,是“大势所趋”,“会运所趋”,不论是圣人祖宗还是天地都不能阻
止。他在《周书·顾命篇》中,极力阐发了他的“变”的思想。他说:“秦
起戎翟,以并天下,则知天下大势所趋,圣人不变之,封建也必自变。”春
秋时,“惟王道变而霸道,道德变而功制,此会运所趋,即祖宗也不能听其
自不变。”唐虞以前,“天地所覆,皆得而治之,其政令灾祥祸福,一以天
治,而不纯以人治。”颛顼始,“纯以人治,不复以天治。”“以人治不复
以天治,虽天地也不能不听其自变”。魏源的历史变易观不但指出了“变”
的必然性,而且包含有某些历史进化观念。他肯定今胜于古,说:“后世之
事,胜于三代者三大端:文帝废肉刑,三代酷而后世仁也;柳子(柳宗元)
非封建,三代私而后代公也;世族变为贡举,与封建之变为郡县何异?”①
所以,魏源极力倡导变法,指出,“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

法,无不易简而能通变之法”,呼吁“变”以寻求出路:“法久弊生,因时
③ 《五重证义》。
① 《长短言自叙》。
② 《尊命二》。
① 《默觚下·治篇九》。以下所引《默觚》均见中华书局1976 年版《魏源集》。
② 《魏源集·筹鹾》。
----------------------- Page 67-----------------------

制变”,“变古愈尽,便民愈甚”。
显然,魏源的思想中包含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反映出他反守旧、求革
新的精神。但是,他的这种变易进化观又有很大的局限性。他一方面说“天
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一方面又说“君子不轻为变法之议,而惟去法外之

弊,弊去而法乃复其初矣”。在他看来,变的只是现象的东西,而根本的东

西是不变的。他说:“气无一息不变也,其不变者道而已。”在他心目中,
作为根本的“道”即封建制度及三纲五常是永恒不变的。魏源的思想,反映
了这一时期地主阶级思想家既想改变旧制度的积弊,又不能彻底与旧制度决
裂的矛盾状况。正因为如此,当魏源的革新主张不能实现的时候,他自己就
只能遁入老庄、佛教中去“求出世之要”了。
在认识论上,魏源关于知行关系的论述是引人注目的。在中国哲学史上,
围绕知和行的关系问题,曾有过长期的争论。王夫之批判朱熹的“知先行后”
论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提出以“行”为基础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王
夫之强调知行相统一,而把行看作是知的来源和基础。颜元继承了王夫之的
“行先知后”论,特别强调“习行”对人们认识的重要作用。魏源发展了他
们的思想,在更深、更广的程度上赋予行以实践的意义,在认识论上是作出
一定贡献的。
他明确地主张先行后知,不行则不知。他说过一段著名的话:“及之而
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他强调了行对知的重要作用,
主张行是知的来源和基础,具有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他进而举例说:“披
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

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所以,“善琴弈者不

视谱,善相马者不按图,善治民者不泥法;无他,亲历诸身而已。”在这里,
他强调了“亲历诸身”即直接经验的重要,认为是否“亲历诸身”,对认识
事物的真伪、深浅皆然不同。关键在于这些人对这些事物曾经亲身“及之”、
“履之”,直接经验积累得多了,对事物就能认识得比较清楚,而不必拘泥
于书本。魏源不仅强调直接经验的重要,而且非常重视后天学习——即间接
经验的作用。他认为,接受间接经验,学习他人的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
途径。
魏源承认人的天资有差别,但他认为这种差别不是不可以改变的。他讲

到:“敏者与鲁者共学,敏不获而鲁反获之;敏者日鲁,鲁者日敏。”意思
是说,天资聪明的人与天资愚笨的人一起学习,聪明人不努力,结果愈来愈
笨;愚笨的人努力,结果愈来愈聪明。在魏源看来,即使有了聪明的天资,
如果没有后天的努力,也不能获得智慧,反而会变得愚笨;相反,即使天资
较愚笨,如果后天努力,就能获得智慧,变得聪明。也就是说,智慧、才能
的获得,主要要靠后天人为的努力,经过后天的努力,完全可以改变天资的
③ 《默觚下·治篇五》。
④ 《默觚下·治篇四》。
⑤ 《默觚下·治篇五》。
① 《默觚·学篇二》。
② 《默觚·治学篇五》。
① 《默觚·学篇二》。
----------------------- Page 68-----------------------

自然差别。经过学习,“中人可易为上智”。
魏源重实际,讲实效,主张用行动的效果作为辨别是非、好坏的尺度。
魏源承认人们认识中存在“是”、“非”、“对”、“错”的可能性。那么
怎样辨别认识中的“是”、“非”、“对”、“错”呢?魏源提出了“验诸
实事”、“质诸人人”的观点。他说:“以匡居之虚理验诸实事,其效者十

不三四;以一己之意见质诸人人,其合者十不五六。”意思是说,经过事实
的检验证明,坐在房子里想出来的空洞道理是没有什么实际效用的;经过与
众人的商量证明,个人的意见是不那么全面的。因而,一个认识、意见是否
正确,要经过实际的检验,要听取众人的反映。在《皇朝经世文编序》中,
魏源说:“善言心者,必有验于事矣。”这指的是,思想的东西必须接受客
观事物的检验,看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他又说:“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
矣。”这是指,古代的东西必须用今天的事实来检验,看它是否适合于当前
的实际。魏源认为,古今的情况不一样,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要求它们。“执
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诬今不可以为治,诬古不可
以语学。”他主张,“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斯于利民”,“变

古愈尽,便民愈甚”。在魏源看来,社会国家制度的变革是否妥当,是否可
行,要以是否“利民”、“便民”作为衡量的尺度,而不是以某人或某种主
观意志作标准。在改革社会弊病方面,他提出要“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
实事”,主张“毋冯河,毋画饼”。就是说要用实际行动来达到实际效果,
要用实际效果来权衡实际行动。这种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正是他的“及之
而后知”的观点在检验是非标准问题上的体现。
我们可以看到,魏源的认识论包含有比较丰富的唯物主义思想,特别是
他所讲的“行”,是人们生活中客观存在着的各种实际活动,已具有实践的
意义,而不属于纯粹主观观念性的东西。魏源把这种“行”看作是人们认识
的来源和基础,已经初步看到了实践在人们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
在魏源的认识论思想中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他正确地强调了经验、习行,但
当论及理性认识时,则还拖着一条先验论的尾巴。他说:“人之心即天地之
心,诚使物交物引之际,回光反顾,而天命有不赫然方寸者乎?”在他看来,
认识就是“回光反顾”以唤醒心中固有的天赋,只要“回光反照,则为独知

独觉;彻悟心源,万物备我,则为大知大觉。”魏源对于“行”的理解,从
“行”的内容来看,也还包括一些封建道德的践履笃行的色彩。同时,他对
实践的看法基本上还是直观的,不可能从理论上进行抽象的概括,对实践和
认识的相互关系也没有作出系统、科学的说明。
此外,在魏源的哲学中还有一些落后的思想,如他主张鬼神之说,认为:
“鬼神之说,其有益于人心,阴辅王教者甚大,王法显诛所不及者,惟阴教

足以慑之。”又如,他主张天赋“性善”论,认为:“仁者,天地之心也,
天生一人,即赋以此种子之仁”,只要发扬心内之“仁”,即可达到“众善
② 《默觚·学篇二》。
③ 《默觚·治篇一》。
① 《默觚·治篇五》。
② 《默觚·治篇五》。
① 《默觚·学篇一》。
----------------------- Page 69-----------------------

齐归而性大成矣” 。
关于魏源思想的历史地位,后来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中评价说:“新的思想之萌蘖,其因缘不得不远溯龚魏。”这表明魏源当属
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
2.太平天国时期的思想家
——洪秀全、曾国藩的哲学思想
(1)洪秀全的哲学思想
洪秀全 (1814—1864),广东花县官禄布村人,出身于农民家庭,从小
受过一些儒家教育,后教过私塾。鸦片战争的失败,激起他救国的热忱,开
始萌发“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的武装起义思想。1843年,他
依据学到的西方基督教神学知识,依照基督教组织形式,建立“拜上帝会”,
作为反清起义的组织。1851年,他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国号为
“太平天国”,随后率部进军武汉,定都南京,与封建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
主义侵略者进行了长期坚决的斗争。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近
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农民革命战争,是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次伟
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洪秀全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领袖,是近代史上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思
想家。他的思想直接服务于农民革命斗争的需要,反映出强烈的战斗精神。
他的主要著作有《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以及在
他领导下颁发的《天朝田亩制度》等。
洪秀全是中国近代最早从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先进人物之一。
1837,他到广州参加科举考试时开始接触由基督教徒梁发编写的传道书《劝
世良言》,后又精心研读,思想上受到深刻的影响。他利用基督教上帝与中
国封建社会传统信奉的儒家圣人、佛、道迷信在外表形式上的不同,加以革
命的阐发,作为发动农民、组织农民的的思想武器。洪秀全之所以能把处于
分散状态的农民集结起来,就是利用了西方的宗教形式。
洪秀全根据基督教崇拜上帝的一神教,塑造了一个至高无上、至灵至显
的“皇上帝”,作为宇宙间的唯一“真神”来崇拜。他笃信上帝创世说,以
为宇宙的一切,天地日月、山川人物,都是“上帝一元之气以生以出”,上
帝是本原,天地是万殊,上帝派生万物,“一本散为万殊,万殊总归一本”。
他说:“予想夫天下凡间,人民虽众,总皇上帝所化所生,生于皇上帝,长
亦皇上帝,一衣一食并赖皇上帝。皇上帝天下凡间大共之父也,死生祸福由
其主宰,服食器用皆其造成。仰观夫天,一切日月星辰雷雨风云,莫非上帝
之灵妙;俯察夫地,一切山原川毛飞潜动植,莫非上帝之功能,照然可见,

灼然易知。如是乃为天下凡间所当朝夕拜。” 洪秀全相信“皇上帝”创造万
物,主宰一切,要人们把“皇上帝”当作“真神”来供拜。这显然是一种违
背科学的宗教宇宙观,自然不会为农民指明真正的出路。
尽管如此,在洪秀全思想中,包含有诸多积极合理的因素:
第一,对封建意识形态的无情批判。在洪秀全看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
② 《默觚·学篇十三》。
① 《原道觉世训》。
----------------------- Page 70-----------------------
家学说,维护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因此,他宣布孔子为“妖人”,孔子的
书为“妖书”,认为孔子的学说“不曾发挥真理”,孔子之书“甚多差谬”,
教坏了凡间人。太平天国政权建立后,洪秀全又提出对儒家典籍《四书》、
《五经》进行删改的政策,要求把其中的一切鬼话、妖话和邪话“删除净尽”。
这使当时的宋学卫道者、镇压太平天国的湘军首领曾国藩心惊胆颤,痛恨至
极,说这是“举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乃

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洪秀全及太平天国
对孔、孟的批判,是对中国数千年来封建意识形态的沉重打击,成为近代民
主革命的前奏。
第二,要求平等的社会思想。洪秀全所塑造的“皇上帝”,不是统治阶
级权力的象征,而是农民革命意志的化身。他认为“皇上帝”是天下凡间大
共之父,在“皇上帝”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他说:“普天之下皆兄弟,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