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界近代后期哲学思想史

_6 周一良(现代)
——丹麦的克尔凯郭尔及其哲学思想
索伦·阿拜·克尔凯郭尔(1813—1855)是19世纪上半叶丹麦的宗教思
想家和哲学家,存在主义的思想先驱。 1813年5月5日,克尔凯郭尔出生
于哥本哈根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家庭。父亲迈克尔·彼德森·克尔凯郭尔是一
个羊毛商,家境非常富裕。克尔凯郭尔兄弟7人,他是最小的一个,他出生
时,他的父亲已57岁。由于先天不足,他体质极弱,并患有佝偻病。但是他
的智力极为发达,从小就思维敏捷,才华横溢,身心两者发展的不均衡,使
克尔凯郭尔从小就感到自己与常人不同,觉得自己是孑然孤立的,生活是孤
寂的,因而养成了他内向忧郁的性格。 1830年,克尔凯郭尔就读哥本哈根
大学,主修神学,但对哲学有浓厚的兴趣。古代希腊哲学关于道德实践和人
生意义的思想以及基督教神学对他的思想有重要影响。1841年9月,他写的
题目为 《苏格拉底的讽喻概念》的论文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在求学期间,克
尔凯郭尔迭遭不幸,母亲、父亲和五个兄、姐相继去世,与女友列琪娜的婚
约告吹,使他更加陷于忧郁和绝望,从而独行踽踽,落落寡合,与世格格不
入,几乎中断了与他同时代的人的全部联系和友情。他在孤独、忧郁中度过
了一生。他本人曾形象地把自己比作一棵寂寞的冷杉树,它独居一处,挺立
向上,不向大地投射任何的树荫,只有小鸟才在他的枝上筑巢。为摆脱缠绵
悱恻的心情,克尔凯郭尔陷入宗教的抽象推论之中,期望在宗教中寻找答案,
在信仰中求得寄托,由此开始了他的宗教哲学活动。
克尔凯郭尔一生没有从事过任何职业,依靠遗产生活,以隐居作家的身
份从事著述。他习惯于在高桌旁站立写作。他一生著述甚多,还写有大量的
日记。但由于其著作大部分是凭想象和感受而即兴写出的,所以很难概括和
把握。在《一个作者论自己的作品》一书中,他把自己的著作分为美学的、
过渡性的和宗教的三类,大致相当于美学、哲学和宗教。按时间顺序排列,
其主要著作有:《论苏格拉底的讽喻概念》(1841年)、《或此或彼》(1843
年)、《恐惧和战栗》(1843年)、《再现》(1843)、《哲学片断》(1844)、
《恐惧的概念》(1844)、《人生道路诸阶段》(1845)、《非科学的最后
附言》(1846)、《两个时代》(1846年)、《论阿德勒》(1847年)、《爱
的劳作》(1847年)、《危机,及一个女演员生活中的危机》(1848年)、
《致死的疾病》(1849年)、《基督教的磨练》(1850年)、《一个作者论
自己的作品》(1851年)、《日记》(1850—1854年)、《对基督教的抨击》
(1854—1855年)、《上帝的不可改变》(1855年)等。除少数纯宗教著作
外,这些著作大部分都是以不同的假名发表的。
自1855年起,克尔凯郭尔把亡父留给他的遗产都用来出版他自己撰写和
主编的小报《瞬间》。《瞬间》共出了10期,最后一期在他死后发表,记下
了他的最后日记。 1855年10月2日,克尔凯郭尔在一条街上散步时突然
----------------------- Page 46-----------------------
中风倒下,被送进腓德烈医院,11月11日去世。临终时,他拒绝从任何被
教会任命的牧师那里接受圣事,他最后被记录下的话是:避开牧师。
(1)“存在”就是“非理性的主观体验”
克尔凯郭尔是第一个赋于“存在”以特殊意义的人。他把“孤独个体”
看作是世界上的唯一实在,把存在于个人内心中的东西——主观心理体验看
作人的真正存在,从而为存在主义哲学的最基本的概念——“存在”概念奠
定了理论基础。
克尔凯郭尔认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只能是人,并且不是普遍的、抽象的
人,而是个别的、具体的、孤独的人类个体,即所谓“孤独个体”,或称作
“唯一者”。在《致死的疾病》一书中,克尔凯郭尔对作为孤独个体的人下
过这样一个定义:“人是精神,但是精神是什么呢?精神就是自我。自我又
是什么呢?自我是一个与它本身发生关系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自我所处的
这种关系中,自我与它自己发生了关系;因而自我不是关系,而是一个关系

把它和它自身关系起来了这一事实。”根据克尔凯郭尔的论述,我们可以看
到,“孤独个体”是指精神个体和主观思想者。这个精神个体就是他所说的
“单独自我”,就是那种“与它本身发生关系的关系”,也就是一种自己领
会自己、自身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主观内心体验。这种心理体验是不可能被思
维所掌握,不能为理性所说明,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它的特点就是非理性。
而且这个“单独自我”是孤独的,是只和自己发生关系的,是唯一者,是绝
对排他的。“孤独个体”的基本特征就是精神性、非理性和排他性。这样看
来,克尔凯郭尔所说的“孤独个体”,其真正的涵义是指一种孤独的非理性
的主观心理体验,这种体验是与超验性相联系的个人在自己的存在中领会和
意识到的。实际上,克尔凯郭尔所说的那种孤独的非理性的主观心理体验,
也就是后来的存在主义者所明确表述的“存在”概念。他认为,只有个人才
能亲自在有限的内心中去无限地进行体验,只有个人才能在体验中领会和意
识到自己的存在,其他物是没有这种能力的,所以只有个人的存在才是真正
的“存在”,其他物只是存在着而已。
克尔凯郭尔认为,“存在”只是一种个别的、瞬间的“存在”,也就是
每一刹那个人内心深处所感受到的那种无常的、生死攸关的颤抖、痛苦、绝
望等心理体验。它不能为科学知识所掌握,而是一种超出概念范畴的、不可
思维、不可定义的东西。在他看来,正是这种瞬间的“存在”,把现实的各
个环境截然分开了。人的一生就是由无数个瞬间的“存在”组成的,所以人
生无法预测,也无法把握,人只能经过或此或彼的自由选择才能实现自己的
存在。“存在”就是怀着忧郁向超验前进。人只有经过内心的痛苦体验,才
能达到真实的境界。
克尔凯郭尔把“存在”看作是生成,看成是孤独的非理性的主观体验的
具体过程,亦即主观思想者所体验到的恐惧、厌烦、忧郁、绝望和死亡等一
系列的神秘的思想状态。克尔凯郭尔把人的存在认作一种转瞬即失的瞬间存
在,因此在他看来,“自我”的实现就有种种的可能性,它既无法预测,也
无法把握。这就使人在创造自己的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中总是处于一种不
安定的状态,使人生充满了恐惧、忧郁和绝望。但是在日常的世俗生活中,
由于失去人性,人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只有经过这些激烈苦闷的意识
① 克尔凯郭尔:《致死的疾病》,《克尔凯郭尔选集》,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51 年版,第340 页。
----------------------- Page 47-----------------------
上的震动,人才意识到自我并体验到自己的存在。因此,克尔凯郭尔把恐惧、
厌烦、忧郁和绝望等内心体验看作是“存在”的最真实的表现,是原生的实
在,是人生的基本内容,也是他哲学的研究内容。他对内心的主观体验作了
详尽阐述,把它们看作是哲学的范畴并赋于它们以特殊的意义。
克尔凯郭尔认为,恐惧是“孤独个体”最基本的存在状态,是人存在的
本质。在 《恐惧和战栗》以及《恐惧的概念》两本书中,他对恐惧进行了描
述。
他首先指出,恐惧与畏和怕是不同的,畏和怕是有对象的,但是恐惧这
种潜藏深内的特殊情感既没有确定的对象,也说不出明确的危险和威胁,它
来自于各个方面,弥漫于人的整个心田。人既无法防卫它,也无法躲避它。
这是一种深奥莫测的、无法言传的、战战兢兢的精神状态。当人处于这种状
态时,他感到自己与外界隔绝了,自己被异己的力量包围着、挤压着。这意
味着人被带到了虚无之中。实际上,恐惧就是对虚无的恐惧,是由于对原罪
缺乏意识的结果。
在《恐惧和战栗》一书中,克尔凯郭尔生动地描述了亚伯拉罕奉献儿子
以撒给上帝作为祭品时的内心体验。“上帝为考验亚伯拉罕而对他说:带上
以撒,你的独子,你的最亲爱的人,进入迦南地区,在我将向你指示的山上
奉献他作为祭品。”于是亚伯拉罕带着以撒向摩利亚走去。一路上,亚伯拉
罕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他爱以撒,他不忍心向上帝献出自己独子的生命;
但他同时又清楚地意识到,为了爱上帝,对上帝表示忠诚,必须献出以撒的
生命。他在矛盾的精神状态中争斗着。他孤独,无依无靠,感到一种无形的
压力。但是最终,宗教信仰战胜了道德戒律,对上帝的忠诚战胜了一切,他
向以撒举起了尖刀。恰在这时,上帝通过天使拉住了他的手,用一只小羊来
做替代而将以撒还给了他。上帝因为亚伯拉罕听从他的吩咐而褒奖他,而亚
伯拉罕则痛感自己对上帝的不忠,他为自己曾有过犹豫和动摇产生了“罪”
的意识。面对全知全能的上帝,面对冥冥的天际,他在思想上战栗了,他真
正体验到了那种恐怖的情感。在克尔凯郭尔看来,这时的亚伯拉罕不仅陷于
罪恶感之中,而且处于犯罪后的胆战心惊之中。恐惧就是这种精神上的“双
倍的跳跃”。
克尔凯郭尔认为,恐惧不仅是痛苦的体验,而且是人醒悟的早期表现。
他认为,人由于失去个性和沉缅于世俗生活而处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正是
恐惧,使人从无意识的状态中清醒过来,使人开始意识到“自我”,并用那
种为了自己的真正存在所需要的强烈情感去选择自我存在的可能性。在他看
来,一个人越感到恐惧,他就越醒悟,这种情况可以变成力量的源泉。人的
自我选择是自由的,恐惧是自我选择的动力。所以,“恐惧是自由的可能”,
是自由的开端。克尔凯郭尔认为恐惧对可靠的选择和人的存在来说是一种手
段,它是通向自由的一种狭隘而痛苦的方式。
克尔凯郭尔把厌烦、忧郁和绝望都看作是恐惧的表现形式。
克尔凯郭尔认为,对一切的厌恶都是厌烦,但意义最为深刻的,则是那
种厌烦自己,认识到人生是虚无的厌烦。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虚无,一
切都沉没在虚无混沌之中,但人们往往由于失去理性而对此毫不理会,人沉
湎于世俗的享乐之中,寻欢作乐,醉生梦死。但是无论如何,人都无法驱除
笼罩在内心深处的莫名的厌恶和沉闷。人必须做出选择:或是继续沉湎于世
俗的享乐以求暂时忘却烦恼;或是挣扎奋起,开始一种新的生活,寻求精神
----------------------- Page 48-----------------------
上的安宁。人们在虚无混沌中努力去探索新东西,试图以投身于忙碌的工作
之中来忘却烦恼和苦闷。克尔凯郭尔指出,一切伟大的成就往往就开始于这
种探索和努力。
当厌烦达到一定的程度并使人更加心烦意乱时,就成了忧郁。他认为,
人们所忧郁的东西不同,忧郁是有差别的,差别的关键,在于生活方式的选
择和确定。选择美学和伦理生活方式的人,只能为某一件事或某一原因而忧
郁,只有选择了宗教生活方式的人才会为人生的处境而忧郁。而真正的忧郁,
正是对人生处境的忧郁。人生的基础是虚无,而对虚无人产生一种无法躲避

的恐惧感,人为此而忧郁。他说:“很明显,忧郁是一种对处境的恐惧。”
正是通过这种恐惧的媒介,人才在思想上逐渐转变,最后发现宗教的宁静而

达到永恒的安全。所以他得出结论:“忧郁必须随着人的存在而被描述。”
当人被恐惧、厌烦、忧郁等情感包围时,实际上已处于绝望。在《致死
的疾病》一书中,克尔凯郭尔指出:“绝望是一种精神上的表现,它与人的
内在永恒性有关。”因为人是一个由上帝创造的介于有限与无限、自由与必
然、暂时与永恒间的综合体,所以,人永远也无法排除他心中的永恒成份。
但人又往往要以自己为人生关系的中心,妄想排除永恒,而这是绝对做不到
的,所以,人就为此而在精神上感到无限的绝望,绝望是一种精神上的表现,
是种普遍的病症。
他强调指出,人对某事的绝望并不是真正的绝望,这只是绝望的开始。
他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他说,有一个少女因爱情而绝望。表
面上看,她是对她所爱的人的绝望,因为他死了或不肯钟情于她。但是,对
所爱的人的绝望并非真正的绝望,那真正的绝望,乃是她对自己的绝望。因
为如果她成了他所爱的人,那么她的“自我”就得到了美满的安顿。但是,
如今这一切对她都成了空虚无聊,给她带来了痛苦,使她一想到自己的心事
就感到厌憎。所以你如去规劝那个少女,说她这样是毁灭自己,那么她一定
会回答说,她的痛苦,正是因为她无法毁灭自己。这例子说明了,少女之所
以绝望,是因为她无法忍受那得不到所爱的人的“自我”。说得更确切一点,
那使她忍受不了的,正是她不能摆脱自己。所以真正的绝望,那就是对自己
的绝望。
克尔凯郭尔认为,绝望孕育于人自身之中,它是一种精神的病症。这种
精神的病症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它往往隐藏在人的身上而不被人所觉察。大
多数人因为意识不到自己是个精神个体,所以他们感到安全和满足,都不知
道他们正因为没有意识到“自我”,而患着绝望的病症。相反的,感到自己
是在绝望中的人,必然意识到自己是精神个体,或者是经过人生的“厄运”
而认识到了“自我”,并对这个“自我”而绝望。人不属于前者就属于后者。

所以克尔凯郭尔说,“世人没有一个人不是多少在绝望之中”。“绝望乃是

十分普遍的病症” 。

克尔凯郭尔提出:“绝望是致死的病”。从字面上讲,致死的病也就是
① 克尔凯郭尔:《人生道路诸阶段》,普林顿大学出版社1945 年版,第390 页。
② 克尔凯郭尔:《人生道路诸阶段》,普林顿大学出版社1945 年版,第390 页。
① 克尔凯郭尔:《致死的疾病》,《克尔凯郭尔人生哲学》,香港1963 年版,第89 页。
② 克尔凯郭尔:《致死的疾病》,《克尔凯郭尔人生哲学》,香港1963 年版,第93 页。
③ 克尔凯郭尔:《致死的疾病》,《克尔凯郭尔人生哲学》,香港1963 年版,第79 页。
----------------------- Page 49-----------------------
“病致于死”。根据这一意义,绝望不能算致死的病,因为绝望并不能使人
达到肉体上的死亡。他认为:“病致于死”这一概念应从特殊的意义来理解。
从基督教的立场来说,“死”本身乃是过渡到生命的一个过程,因而在人身
上就没有致死的病。死固然是病的最后阶段,但不是生命的最后之事。他认
为,生命的最后之事就是绝望。绝望的痛苦正在于它使人求生不得,求死不
能,是让人活着而体验死,使人处于一种最痛苦的矛盾处境。正是根据这种
意义,克尔凯郭尔才说“绝望是致死的病”。
把“存在”归结为“非理性的主观体验”,又把这种体验归结为恐惧、
厌烦、忧郁和绝望等痛苦情感,对它们作现象学的描述,是克尔凯郭尔的独
特之处。这对后来的存在主义哲学都把人的存在情态作为哲学研究的内容,
无疑具有重要的影响。
(2)“真理就是主观性”
克尔凯郭尔认为,以往的传统哲学都是无用的。它们只是抽象地讨论世
界的本原、认识的本质和人的本性问题,却恰恰忽视了人的存在这一基本前
提,所以一切争论最终都将导致最抽象的形而上学,对具体的人生没有任何
指导意义。他还认为,以往传统的哲学都是理性的哲学,他们都是通过科学
的认识论去认识世界,通过理性去探索世界本原的。但是这种理性哲学却往
往解释不了像上帝创造世界这样的问题。以往的哲学家都热衷于编造哲学体
系,却不知每一种哲学体系都要受到片面真理的限制而最终不能自圆其说。
所以,克尔凯郭尔认为,以往的传统哲学,都不是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
在他看来,其目的不在于把握真理,而在于指导人生;其研究对象不是自然
界或抽象的思维,而是人和人的存在。他认为,只有基督教哲学才是这种对
人生有用的、反理性的哲学。他在《哲学片断》中写道;“哲学观念是中介;
基督教的哲学观念是一种似是而非之论。如果对此提出问题的话,那么丹麦
哲学和德国哲学的不同在于:丹麦哲学既不是从虚无开始,也不会没有前提,
更不是通过中介来解释任何事物;恰恰相反,丹麦哲学开始于这样一个命题,
即在天地间有许多事情是没有被哲学家所解释的。人类理解力的责任就是要
去理解这样一些无法解释的事情,去理解这些事情是什么……这种似是而非
之论不是一种认可而是一种范畴,是一种本体论的定义,它表示着一个存在
着的认识主体和永恒真理的关系。”①
从宗教的立场出发,克尔凯郭尔把真理看作是上帝的化身,认为宇宙万
物都是上帝创造的,上帝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创造了人和万物的存在,“上
帝是存在的尺度”。因此,只有关于上帝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真理,其他一切
关于世界具体事物发展的知识都只是片面的真理,因为在遵循自己的规律而
发展的客观事物和世界中,已经没有上帝的地位了,因而也就没有关于上帝
的知识——“真正”的真理了。在他看来,世界万物中,个人才是人类生存
的中心。个人的存在要由自己来选择,这种选择是绝对自由的,是由个人的
主观意志来决定的,因此人的内在本质就是自由。他认为,人的这种内在本
质是不能从外部客观存在的现实中得来的,它只存在个人的主观意识之中,
而“个人的主观意识就是关于上帝的知识”,“怀有这样的一些观点就意味
① ②
着学习真理” 。所以克尔凯郭尔断言:“真理就是主观性”,“因为我所
① 克尔凯郭尔:《哲学片断》,《克尔凯郭尔选集》,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51 年版,第153 页。
① 克尔凯郭尔:《哲学片断》,《克尔凯郭尔选集》,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51 年版,第156 页。
----------------------- Page 50-----------------------
信仰的真理是在我内部,只有通过我自身显现出来,甚至苏格拉底都不能将
它给予我,正象一个赶牲口的人给马增加了负荷,尽管他可以用鞭打来帮助
它前进一样。”③
那么,人怎样去获取那种“真正”的真理呢?克尔凯郭尔十分推崇“回
忆说”。他说:“苏格拉底在回忆说里彻底思考了这一困难。在这里,一切
学习和研究都被解释成一种回忆,一个无知的人所需要的只是一个提醒者,

帮助他自己去意识到他所知道的东西。”在他看来,个人只能依靠信仰,通
过内心体验,才能真正在思想上去探索和领会关于上帝的知识,凭借任何理
性和逻辑推理都是不能认识这种“真正”的真理的。
在克尔凯郭尔看来,真理的实质存在于我和我所信仰的对象之间关系的
强度之中。他认为,当人排除了一切世俗事物的干扰,精神升华到一定程度
时,就会一心只希望认识上帝和求见上帝。在全知全能的上帝面前,人感到
自己的罪孽,自己的卑劣,自己的渺小,于是感到沮丧、悔恨和绝望。这正
是上帝对人的启示。人只有靠这种忏悔、痛心和挣扎,才能成为真正的基督
徒。而这种痛苦的体验只有在人的内心深处才能进行。人的意识深处只有“孤
独个体”和上帝的默然相对。只有“孤独个体”才使我们和上帝发生有意义
的联系,才使我们达到对永恒真理的认识。
(3)人生道路三阶段
在克尔凯郭尔看来,哲学的任务是答复“如何去生活”,因而他非常重
视人生存在的阶段及其选择问题。他认为,哲学的起点是个人,终点是上帝。
人生的道路就是天路历程,包括享乐的 (美学的)、伦理的(道德的)和宗
教的三个阶段,而只有上升到宗教的阶段,才能摆脱空虚孤独之感,才能消
除忧虑恐惧之心。他强调指出,从较低阶段过渡到较高阶段,必须做“或此
或彼”的选择,选择就是“自由”,选择者就是“自我”;因此,自由就是
自我。但是,自我如何选择并不取决于理性,而是取决于信仰,这也表现了
他的非理性主义和信仰主义。
克尔凯郭尔明确地把人生可以自由决定和选择的道路分为三个阶段,认
为这三个阶段体现了人们对周围世界的三种不同的态度。
第一,美学阶段(享乐阶段)。克尔凯郭尔认为,这是一个感性的阶段,
世俗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人,过着及时行乐的生活,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得到
一时的满足。但这种快乐的生活只是暂时的,感性的,其中充满着各种乌七
八糟、腐化堕落和厚颜无耻的行径,无所事事的流浪汉、浪漫主义诗人和性
燥狂者是这一阶段的典型。在这个阶段,人的活动没有目的性,个人的精神
状态向着动摇、涣散和自我毁灭的方向发展。当昙花一现的世俗享乐消逝后,
人们就会对自己的处境感到不满,对享乐也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从而内心充
满空虚、厌烦和沉闷。这时,人往往会为不愿做世俗的我而感到痛苦和绝望。
于是,人就产生了选择的愿望:或者继续犯罪,沉湎于世俗的享受;或者抛
弃它而进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伦理的阶段。
第二,伦理阶段。克尔凯郭尔认为,这是人的禁欲主义和道德责任心处
于支配地位的生活阶段。这个阶段的人按照理性的原则生活,趋善避恶,注
② 克尔凯郭尔:《非科学的最后附言》,《克尔凯郭尔选集》,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51 年版,第218 页。
③ 克尔凯郭尔:《哲学片断》,《克尔凯郭尔选集》,第157 页。
④ 克尔凯郭尔:《哲学片断》,《克尔凯郭尔选集》,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51 年版,第156 页。
----------------------- Page 51-----------------------
重于心灵的陶冶和追求,强调善良、正直、节制和仁爱等美德。苏格拉底是
伦理阶段生活的楷模。但是克尔凯郭尔同时指出,伦理生活虽然比美学的生
活要充实,但是这一阶段的人只是理性的人,还不能与感性的生活彻底决裂。
而且随着伦理阶段的发展,越来越暴露出形而上学的不协调:超时空的道德
意义总是同人的精神衰退发生冲突。孤独、个体要求人趋向于某种行为,但
共同的、抽象的外界又要求人产生另一些行为。而道德意识既无力理解人的
罪恶本性,又不能揭露产生道德崩溃的深刻根源,于是人陷于痛苦和绝望之
中。克尔凯郭尔指出,只有当人认识到人从来就没有具备足够的道德,人从
一开始就是有罪的时候,具有伦理思想的个体才能使自己从矛盾的状态摆脱
出来,转入人生的最高阶段——宗教阶段。
第三,宗教阶段。克尔凯郭尔认为,宗教阶段才是人生脱离苦海而得救
的生活阶段。只有在宗教阶段,人才能达到真正的“存在”。在这一阶段;
孤独个体推选自己作为上帝面前的罪人,由此他加入了超验的上帝同人的单
独对话,并在对话中找到了作为“孤独个体”的“自我”,经过悔改而确认
自己的存在。在宗教阶段,人摆脱了一切世俗的、物质的束缚,也摆脱了一
切道德原则的羁绊,人只作为他自己而存在。这时,人面临的只是上帝。上
帝是人的创造者,人欠了上帝的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只有笃信上帝的人,
才能意识到自己的罪孽并以身相许,尽力偿还自己的债务,所以这一阶段是
以痛苦和罪孽为标志的。克尔凯郭尔认为,有罪意识是通往宗教的大门。宗
教阶段的人,是笃信上帝的人,是在荒谬中行动的人,是非理性的人。他怀
着最大限度的热情去信仰上帝,直到结束孤独的生命殉教为止。在克尔凯郭
尔看来,《圣经》上的亚伯拉罕是宗教阶段的人。为了表示对上帝的忠诚他
甚至愿意奉献出独子以撒的生命。按照“汝不应杀生”的道德原则来看,亚
伯拉罕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荒谬的。但是上帝赏识亚伯拉罕的忠诚。荒谬的
牺牲就成了被上帝所欣赏的信仰,因而出现悖论——存在的精神状态的冲
突:明知荒谬但为了信仰还要去这样做;明知苦难但心甘情愿地去忍受。亚
伯拉罕相信上帝高于道德戒律。信仰恰恰就是这种悖论,认为个别 (上帝)
高于一般,个别是有权能的,个别是不依附于一般的。所以克尔凯郭尔强调,
如果“孤独个体”不高于公众,上天不高于世俗,“有限”不变成“无限”,
个人的信仰不战胜道德戒律,信仰就是不可能的。
克尔凯郭尔认为,在人生的各阶段中,自始至终伴随着对于不可避免的
死亡的恐惧。恐惧是与死相通并与上帝相接的存在状态。当人处于痛苦、恐
惧、孤独、绝望的情景下,就会鲜明地体验到上帝的力量和存在,并由此而
达到自己的真正存在。
克尔凯郭尔所描述的人生道路的三阶段在程度上是有所不同的。从美学
阶段到伦理阶段最后到宗教阶段,越来越高级。但是这三个阶段不同于黑格
尔的三段式,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过渡完全是主观的、突然的、是由个
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去选择和决定的。选择就是中断在两者之间的摇摆而
作出的决定。克尔凯郭尔所说的选择,是指人的非理性行动,指人的主观意
志行为。这种选择是一种绝对自由和不受外物影响的、神秘的和突然的、积
极的和超理性的精神行动。这是一种通过“或此或彼”的方式而进行的一种
跳跃式的选择。
纵观克尔凯郭尔的全部哲学,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强调个人、每个一个
对自由存在的关注,以狂热的献身精神委身于一种生活道路,把人、个人重
----------------------- Page 52-----------------------
新置于生活的中心,把主观性、内在性、时刻都要作出决定等放在第一位,
并在重新肯定个人主观性的独立性和真理性时,把人类经验中诸如恐惧、战
栗、绝望、危机、理性的崩溃、信仰的飞跃这样一些方面再次呈现在人们面
前,而据此去分析人的困境,这一切就是克尔凯郭尔的基本思想。正是这些
基本思想和观点,使克尔凯郭尔成为存在主义的理论先驱。
3.实证主义的创始人——法国的孔德及其哲学思想
奥戈斯特·孔德(1798—1857)是19世纪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实证
主义的创始人、社会学的创立者。 1798年1月19日出生于法国蒙彼利埃。
父亲路易士·孔德是当地的一个税务官,笃信天主教,母亲也是一个虔诚的
天主教徒。孔德自幼身体羸弱,患有严重的胃病和近视,外表丑陋,行动笨
拙,但智力发展却很早,学习勤奋。中学期间爱好数学与哲学的研究,从少
年时代就放弃了家庭的天主教信仰和保皇主义主张。 1814年10月,孔德
入巴黎工业学院学习,获得严格的科学知识教育,表现出数学家和科学家的
素质。 1816年因为参与学生闹事而被学校开除。此后,在巴黎研究数学、
经济学、历史、科学和哲学,靠教数学谋生。
1817年,孔德开始与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交往,成为这位老人
的秘书和合作者。孔德受圣西门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被称为后者的“精神
上的养子”。他把圣西门初步的、不成熟的实证主义思想系统化。他们两个
人的关系一度比较紧张,在理论上的分歧越来越大,最终于1824年由于著作
权问题上的争执而断绝往来。
1826年,孔德计划办72次讲座,讲授他的实证哲学。由于不幸的婚姻
和过度的劳累,他讲到第三节课时,发生了精神分裂而失常,被送进巴黎精
神病院医治一年之久。 1827年春,他曾从病院逃出,跳入塞纳河自杀,未
遂。这个讲座直到1828年又继续进行。自1929年开始,孔德把他的讲演稿
整理成书,名为《实证哲学教程》,全书共6卷,1830年出版第一卷,1842
年出版最后一卷,共花了12年时间。《实证哲学教程》一书的出版,标志了
他实证主义哲学体系的建立。这部著作不仅完整地表述了他的实证主义的哲
学观点,而且还表述了他的社会政治观点,是他的最重要的著作。这部著作
的出版,使孔德不仅在法国,而且在英国以至整个欧洲获得了声誉,产生了
很大的影响。
1844年,孔德与德·沃夫人相爱。后者于次年去世,他们未能结婚,但
是这起爱情对孔德后来著作中关于人道教的主张产生过影响。他于1848年组
织“实证哲学研究会”,形成了自己的派系。孔德在晚年倾向于神秘主义,
建立了一个以宣传仁爱、利他主义为宗旨的、教阶制的人道教。孔德一生几
次试图获得教授职位,均未成功。 1857年他患了癌症,初夏去郊外墓地悼
念亡友时又因天气陡变受凉而病情加重,9月5日于默默无闻中在巴黎去世。
孔德的主要著作有:《实证哲学教程》(共6卷,1830—1842)、《实
证主义概论》 (1848)、《实证政治体系》(共4卷,1851—1854)、《实
证宗教教义问答》 (1853)、《实证逻辑体系》(1856)等。
(1)实证哲学的基本理论
孔德是欧洲哲学史上最早正式把自己的哲学叫做实证主义(或实证哲
学)的人,因此,他被公认为实证主义这个哲学派别的创始人。
----------------------- Page 53-----------------------
“实证”(Positiv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Positivus,其原意是“肯定”、
“明确”、“确切”的意思。 16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强调观察和实验,要
求知识的“确定性”和“实在性”,从而与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形成鲜明的对
立。因此当时有人称实验的自然科学为“实证科学”,并称16世纪以来推崇
实验科学、反对经院哲学的时代为“实证的时代”。如圣西门在他的著作中
就说过,过去是“神学的时代”,现在是“实证的时代”。孔德的“实证”
一词显然直接来源于圣西门的著作。他称自己的哲学为“实证哲学”,目的
是要表明他的哲学是以近代实验科学为根据的一种“科学哲学”。

孔德认为,实证主义的“一切本质属性都概括在实证这个词中”。接着
他把实证一词解释为具有“实在”、“有用”、“确定”、“精确”、“有
机”、“相对”等意义。他认为这些是人类智慧的“最高的属性”,而实证
主义则集它们之大成。它排斥一切虚妄、无用、不确定、不精确、绝对的东
西,摒弃一切神学和形而上学的东西。因此,实证主义是人类智慧的最高体
现。孔德认为,一切科学知识必须建立在来自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的基础
上,必须限界于经验的范围之内。至于在经验之外是否有物质或精神存在,
以及何者第一性、何者第二性的问题,他认为是超越人的能力而无法认识的
问题,因而是毫无意义的形而上学问题。他认为,实证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
就在于它只研究实在、有用的知识,而对那些关于事物的本质、宇宙的本源
等虚妄的形而上学置之不理。在他看来,实证主义哲学由于坚持拒斥形而上
学的原则,因而它超出于一切神学和形而上学的界限之外。“它满足并且调
和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敌对主张中一切站得住脚的东西,而它在这样做
时,就把二者都废弃了。”①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