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界近代后期哲学思想史

_4 周一良(现代)
成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产物。但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又不完全相同,费
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理性、意志、感情,马克思则认为人的本质是人
的自由自觉活动即改造对象世界的劳动、物质生产。马克思从人的本质出发
去说明一切,实际上是从劳动、物质生产去说明一切,这使马克思的观点非
常接近唯物史观。马克思认为,人在自然界中展开其劳动活动,借助于自然
界人的劳动本质才能对象化,因而,人和自然是统一的。历史并非与自然界
无关,而是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现实部分,“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
生的过程”。马克思还从物质生产出发去说明意识,指出“理论的对立的本
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的力量,才是可能
的”。
马克思的上述思想,为克服以往旧哲学的根本缺陷,创立唯物史观指明
了方向。旧哲学不了解物质生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而把它排除在历史之
外;而唯物史观则把物质生产看成是历史的基础,从物质生产出发去说明历
史,认为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旧哲
学由于不了解物质生产的作用,因而就不能说明人与自然的统一,不能说明
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而唯物史观则把物质生产作为人与自然界统一的基
础,作为联系人与环境的中介。旧哲学由于不了解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
作用,因而也就不了解意识对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依赖性,结果把意识当成
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陷入唯心主义;而唯物史观则认为物质生产制约
着精神生产,意识归根到底产生于物质生产,并由此揭示了意识的基础、本
质、发展规律和作用,从而与唯心主义彻底划清了界限。可见,马克思在《手
稿》中的思想,为唯物史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不过,《手稿》中的理论观点还不能说是科学的、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理
论。譬如,《手稿》中虽然强调了生产劳动、实践活动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但对生产的理解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手稿》中,马克思从人的本质出
发阐述生产劳动,把生产劳动看成是永恒不变的、抽象的理想劳动,把现实
的生产劳动看成是它的异化;《手稿》中所讲的人的本质虽然是指生产劳动,
但由于对生产劳动的抽象的理解,故而尚未达到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社会关系
的总和的高度,尚未从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生产活
动去全面理解人的本质。因此,马克思这时的思想正处于向唯物史观接近的
转变过程。
1842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科伦第一次会面。1844年8月末,恩格斯在回
德国途中在巴黎再次会见了马克思。这次会晤使他们发现彼此在理论方面完
全一致,两人决定合写著作。他们合作撰写的第一部著作就是《神圣家族》。
写作该书的目的,主要是批判以鲍威尔兄弟为主要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清
算他们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在该书中,他们初步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的一些重要思想。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从对唯心主义的自我意识哲学的批
判,发展为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结构秘密的揭露,深刻地论述了自然界的客观
----------------------- Page 29-----------------------
性,指出:“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

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这样就唯物主义地解
决了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他们还通过对无产者和有产者两个对立面的分
析,揭示了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即认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作为矛
盾的两个方面,由于有着不同的利益因而是根本对立的;但资产阶级为了保
持自己的存在,就不能不保持自己的对立面——无产阶级的存在,无产阶级
也不能不依赖资产阶级,因而矛盾双方又是互为条件、相互渗透的。在批判
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时,他们强调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认
识某一个历史时期,就是认识这个历史时期的生产方式。他们明确指出,工
业和生活本身的直接生产方式、粗糙的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基础,他们已不再
把作为人的本质的理想的生产即自由自觉的活动当作历史的基础了。他们针
对青年黑格尔派把人民群众与历史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强调“历史活动是
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进而说明了
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决定作用。特别是他们在谈到蒲鲁东关于平均占有思想
时,强调“实物是为人的存在,是人的实物存在,同时也就是人为他人
的存在,是他对他人的人的关系,是人对人的社会关系”。这表明他们
已接近了他们全部体系的基本思想,即社会生产关系的思想。
然而应当看到,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的新世界观还没有
完全成熟,其主要局限就在于他们还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
响。譬如,他们高度评价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赞同费尔巴哈用人本身来说
明人,并用人本身代替黑格尔的自我意识;他们赞同费尔巴哈把人看成是全
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和基础,并也从人出发去说明社会现象,
说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说明无产阶级的革命作用等等。这并不是
说他们完全停留在费尔巴哈的水平上,其实在关于人的本质、社会的本质和
社会发展动力等一系列根本问题上,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远远超过了费尔巴
哈,并为以后批判费尔巴哈准备好了思想条件。
(2)成熟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1845年2月,马克思从巴黎来到布鲁塞尔。不久,恩格斯也从巴门移居
来此。在布鲁塞尔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使他们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唯物史
观臻于成熟。
马克思、恩格斯在彻底批判黑格尔,特别是以鲍威尔为代表的自我意识
哲学以后,彻底清算费尔巴哈的思想影响,则成为他们思想进一步发展的必
然要求。马克思到布鲁塞尔不久即着手这一工作,1845年春写了《关于费尔
巴哈的提纲》,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进行了批判,阐明了马克
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同时,以实践为中心,精辟
地、扼要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某些根本原理。
在《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了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
主义的主要缺点,说明了自己的观点和以前一切唯物主义观点的根本区别。
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
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
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①
① 《神圣家族》引文,出自人民出版社1957 年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 卷。
①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引文均出自人民出版社1960 年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
----------------------- Page 30-----------------------
费尔巴哈看不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经存在的、始
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
动的结果。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不懂得“实践”,不懂得“革命的”、“实
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在《提纲》中,马克思把实践理解为改变世界的、
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并立足于实践来说明其他一些根本性的问题。
马克思认为,客观世界既是认识的对象,又是改造的对象。由于人的实
践活动,自然界得到改造,不断改变其原始的面貌,成为“人化自然”;与
此同时,人们在改变自然界的活动中使自己也得到改造。正是由于有了实践
活动——人类所特有的活动方式,才使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提升为与客观
世界 (客体)相对立的主体,同时又把人与自然界联系起来成为与客观世界
(客体)相依赖、相统一的主体。马克思从实践出发去解决人与环境的关系,
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
革命的实践。从前的唯物主义由于不懂得实践,也就不能正确地说明人与环
境的关系。有的唯物主义者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
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殊不知,环境是由人改变的,教
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马克思在《提纲》中,还批判了唯心主义的错误,指出唯心主义也不知
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即实践。它把人类的活动只归结为精神的活
动,并夸大了人类活动的能动性,从而颠倒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马克思进
而认为,离开实践来争论思维的真理性和现实性是根本错误的,他明确指出: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
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
力量。”离开实践争论人们思维的真理性,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
克思强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全部意识形态,包括歪曲反映
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都能在人的实践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
决,这就为科学地说明社会意识提供了基础。
马克思在《提纲》中,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指出由于费尔巴哈不
理解实践的意义,因而不能科学地揭示出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
正确途径。费尔巴哈把宗教的异化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但他却没有意识到,
宗教的产生正是在世俗基础上由人类社会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所造成的,
他不懂得要消灭宗教,必须借助于实践使世俗世界革命化。
马克思还批判了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片面、错误的理解,指出他脱离
人的现实活动和现实的社会关系去看人,只看到人的自然属性,没有看到人
的社会属性,“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
许多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提出了“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
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著名论断。
在《提纲》的最后,马克思阐明了新唯物主义哲学的两个鲜明特点,即
阶级性和实践性。他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
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从而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
学作为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世界观,与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旧唯物主义对立
的阶级根源。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根本不同,它不是以解释世界而是以
改造世界为目的,因而是实践的、革命的哲学。
总之,马克思在《提纲》中,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不仅贯彻到自然领域,
而且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既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也克服了旧唯物主义
----------------------- Page 31-----------------------
的局限性,创立了一种观察世界的崭新的思维方式,阐明了马克思所创立的
新世界观的核心和基本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制定了理论体系的纲领。正如
恩格斯所言,《提纲》是包含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因此我们说,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标志。
随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发展和根据当时革命斗争形势需要,他们对
当时德国的意识形态和各种各样的“真正社会主义”进行了批判,写了篇幅
巨大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他们在该书中,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
对旧哲学的批判,发展成为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系统论述。
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地阐发了物质生产是社会历史的前提和基础的思
想。他们认为,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是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开始的,“—
—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
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

着他们的物质生活本身。”因此说,人类历史的前提和基础归根到底是人类
的物质生产。
马克思和恩格斯进而揭示了物质生产和意识的关系,阐述了社会存在决
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他们把社会存在了解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
活条件,是社会历史活动的物质方面。他们认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
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
织在一起的。”意识是对现实生活过程的反映,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由于交
往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
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如果意识形态对人们的反映是颠倒
的,那也是由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决定的。总之,“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
是生活决定意识”。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辩证运动的规律。他们基于对物质生产的科学认识,正确地说明了人和
自然、人和社会的关系,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他们认为,人与
自然的关系,是通过物质生产实现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们的物质
生产水平不同,人与自然存在着不同的统一。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样也是建立
在物质生产基础之上的,“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
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
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
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
活条件,使它得到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于物质生产的不断发展,人
们的交往关系、所有制关系也不断变化,从而形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关系的
序列,这就是历史。由于交往关系的不同,人们的所有制关系也就不同,而
不同的所有制关系就形成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
类历史经历了这样几个依次更替的发展阶段: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
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在未来,共产主
义一定要代替资本主义。由此,他们得出了自己的新的历史观:“这种历史
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
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
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
① 《德意志意识形态》,引文均出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
----------------------- Page 32-----------------------
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
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
描述全部过程了。”
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新的历史观,还说明了阶级、国家、革命、社会意
识及其形态等社会现象,论证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作用和共产主义运动等问
题。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唯物主义历史观完整的科学论述表明,马克思和
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已经成熟,标志着他们向唯物主义、共产主义转变的最终
完成。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公开问世
《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前只发表过个别章节,全书未
能出版。《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是公开发表的第一批成熟的马克
思主义著作。恩格斯说:“我们这一世界观,首先在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

和《共产党宣言》中问世。”
《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为反对蒲鲁东而写的著作。蒲鲁东是法国的小
资产阶级思想家,他的思想核心是幻想在保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寻找
消灭贫困的办法。1846年他出版了《经济矛盾的体系,或贫困的哲学》一书,
全面提出了一个小资产阶级的社会改良主义方案,在当时有很大影响。1846
年 12月底,马克思在读了蒲鲁东的新著之后,立即在致俄国作家安年科夫
(1812—1887)的信中对蒲鲁东进行了批判。接着在1847年初写了《哲学的
贫困。答蒲鲁东先生的 ‘贫困的哲学’》(简称《哲学的贫困》)。马克思
在系统批判蒲鲁东的同时,进一步阐发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强调社会是客观存在的有机体,生产力是人们全部历史的基础,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决定作用;强调社会是辩证发展的,每一种社会形式都
具有暂时的性质;强调经济范畴是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等等。他指出,社会
是人们交往的产物,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种社会形式。“在人们的生产力
发展到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
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一定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
一句话,就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就会有不过是市民社
会的正式表现的一定的政治国家。”而人们的生产力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

的基础”。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因为作为人们实践能力的结果,
以往活动的产物的生产力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前一代人创造并留给下一代
的。每一代人都利用从前一代人那里得来的生产力为新生产力服务。人们之
间的物质关系,即生产活动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是人们一切关系的基础。
生产力决定人们的物质关系,而人们的物质关系决定人们的一切关系。人们
在发展生产力时也发展着他们的物质关系。“随着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
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的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

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 即是说,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
生产关系,从而就构成什么样的社会。“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
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
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49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320—321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958 年8 月第1 版,第144 页。
----------------------- Page 33-----------------------
理、观念和范畴。所以,这些观念和范畴也同它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
永恒的,它们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
马克思还针对蒲鲁东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歪曲,揭示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实
质,并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提出了对立同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的思想。
蒲鲁东想借用黑格尔的辩证法来构造他的经济矛盾体系,但他歪曲了黑格尔
的辩证法。他认为任何经济范畴都有好的方面与坏的方面,把它们综合在一
起便产生了矛盾,而矛盾的解决就在于保存好的方面,消除坏的方面。马克
思则认为,“两个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的范畴,就是辩
证运动的实质。谁要给自己提出消除坏的方面的任务,就是立即使辩证运动
终结。”他主张用现实事物中的矛盾来说明运动,而用现实的运动来说明社
会历史的发展。
《哲学的贫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
曾说:“我们见解中有决定意义的论点,在我的1847年出版的为反对蒲鲁东
而写的著作‘哲学的贫困’中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虽然只是论战性的表述。”
①在这里,唯物史观的内容更丰富了,表述也更精确了(如交往关系、交往形
式等概念,已被更科学的生产关系概念所取代)。
1847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伦
敦召开。马克思和恩格斯出席了大会,并接受委托写了《共产党宣言》。在
这个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纲领中,马克思、恩格斯彻底贯彻和运用他们所
创立的新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考察了人类社
会历史,全面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及其上层建筑;考察了阶级斗争的
历史发展,尤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的产生及其激化过程;阐明了资
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规律,制定了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和策
略,批判了各种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共产党宣言》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融为一体的无产阶级的完备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时期的最高成
就。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不仅向全世界公开表明了共产党人
的观点、目的和意图,而且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正式诞生。
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1848年革命中的运用与发展
1848年欧洲革命是近代史上一次范围极广、影响极深的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后第一次爆发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这次革命
几乎席卷了整个欧洲,而欧洲正是马克思、恩格斯从事革命活动的地区,尤
其法国和德国是他们当时生活和战斗的地方。因此,这次革命运动同马克思、
恩格斯以及他们新创立的世界观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1848年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但在西欧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
无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在革命活动中已经暴露出妥协动摇和
反对革命的一面,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表现得更加明显。这种复杂的阶级关
系,再加上这次革命斗争中出现的许多奇特的历史现象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矛
盾,都需要业已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科学的解释和剖析。1848年革命
以震撼欧洲的革命风暴开始,却以各国革命的普遍失败告终,其原因和教训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 卷,人民出版社1962 年版,第10 页。
----------------------- Page 34-----------------------
也需要已经问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深刻的概括和总结。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批判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和直接研究社
会历史的发展而发现的。1848年革命则给刚刚创立的唯物史观提供了一个实
际运用和进一步发展的广阔舞台,同时对它的科学性进行了验证。马克思和
恩格斯在革命中,以法、德两国的革命为典型,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
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结论,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1848年欧洲革命的考察,进一步论证了革命发生
的原因应该到社会经济状况中寻找根本的观点,指出,革命只有在现代生产
力和资产阶级生产方式这两个要素相互矛盾的时候才有可能。他们还明确地
把私有制形式确定为社会的经济基础,把耸立在它上面的国家、法和各种意
识形态确定为社会的上层建筑。由于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上层建筑如果不
适应经济基础,就要发生革命。但是,上层建筑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它
对革命有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并使革命带有自己的特点。法国的二月革命有
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但革命的软弱性、博爱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色彩以
及这次革命沿着下降的路线进行的必然性,又是和法国特有的政治状况、阶
级状况、思想方式、世界观和传统观念相联系的。这一切,不仅深刻分析了
革命发生、发展的特点和必然性,而且把《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革命的社
会经济根源的思想更加深化和具体化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经济基础和上
层建筑的理论。
1852年,马克思在研究历史和现实阶级斗争的基础上,深刻阐明了他在
阶级和阶级斗争上的三点新贡献,即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
阶段相联系;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
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这一贡献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同阶级斗争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人类历史是由无阶级社会、经过阶级社会、
又逐步走向无阶级社会的发展过程。阶级从产生到消灭的全部过程,是由社
会经济状况决定的。而在阶级社会里,推动这一发展的是阶级斗争和社会革
命。马克思结合欧洲革命风暴的经验,系统地为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
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结论,同时在科学研究的方法上树立了
坚持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光辉榜样。
马克思、恩格斯参加和研究1848年欧洲革命的实践和理论,集中反映了
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点和革命理论。他们常常从这一革命历史出发,去
研究各国的革命运动和不同的社会阶级,并且在研究以后的政治事件中也常
常回过头来重新研究这段历史。这段历史是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论和实践两
个方面成果最多、贡献最大的时期之一,是他们运用理论、发展理论的承先
启后的关键时期。
----------------------- Page 35-----------------------
四、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哲学思想
19世纪上半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显著发展,封建农奴制发生了深
刻的危机。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一批革命的民主主义者举起了反封建、反农
奴制的旗帜,在批判统治阶级宣扬的基督教神学唯心主义过程中,形成了他
们的唯物主义哲学。在40年代,最早的杰出代表是平民知识分子别林斯基以
及由贵族革命家转变过来的赫尔岑、奥加辽夫等人;50~60年代杰出的代表
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以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为代表的
革命民主主义者所论述的唯物主义哲学,是当时俄国由农奴制向资本主义过
渡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反农奴制的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它是在费尔
巴哈唯物主义和黑格尔辩证法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
1.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运动的先驱
——赫尔岑的哲学思想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赫尔岑(1812—1870)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革
命民主主义者、唯物主义思想家。他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贵族家庭。少年时
受先进思想的影响,渴望自由,憎恨农奴制,崇敬十二月党人。1825年十二
月党人的起义被镇压后,他决心继承起义者的事业,献身于反对农奴制和沙
皇专制主义的斗争。1829年秋进莫斯科大学学习。毕业后第二年,因被控与
“国事犯”有来往,有“对社会有极大危害性的大胆的自由思想”而被捕,
后两度被流放。在流放期间,赫尔岑的革命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842~
1847年初,他在当时最进步的杂志《现代人》和《祖国纪事》上发表了许多
政论文章、哲学论文和文学作品。到40年代中期,他已基本上由一个贵族革
命家转变为革命民主主义者。他的后半生是在欧洲度过的。在1861年以前,
他对革命民主主义思想曾一度发生动摇,脱离民主主义而转向自由主义。但
是,民主主义毕竟还是在他身上占了上风。他在伦敦出版的期刊《钟声》上
发表了许多长篇的专论和杂文小品,极力鼓吹农民的解放,揭露农奴主和沙
皇官吏,宣传社会主义思想。1869年,他与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决裂,并把
视线转向马克思所领导的第一国际。他这时才在工人阶级身上看到了未来社
会的希望。1870年,他因患肺炎逝世于巴黎。
赫尔岑作为一个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演变
过程。他在大学时代写的《论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1832)、《对哥白尼
太阳系的分析说明》 (1833)等著作中,就已企图用唯物主义观点去说明自
然科学问题,并开始反对唯心主义了。可是在被监禁和流放期间,他有时却
流露出早在童年时代就已接受了的宗教神秘主义的情绪。对18~19世纪的自
然科学成就以及西欧 17~18世纪的唯物主义哲学和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研
究,使他回到了对自然界和思维的唯物主义观点。1842年5月读了费尔巴哈
的名著《基督教的本质》,这使他的唯物主义思想和无神论观点得到了进一
步的巩固。之后他着手撰写他的著作《科学中华而不实的作风》(1842~
1843)。在这部名著中,他已基本上形成了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在他的另一
部主要哲学著作《自然研究通信》(1844~1845)中,他已坚决地站在哲学
唯物主义立场上了。
赫尔岑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自然界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
----------------------- Page 36-----------------------
存在。我们周围的现象本身带有不依赖于人的独特的性质,在没有人的时候,
它们就已经存在了,而意识是由自然界派生出来的,是自然界发展的高级阶
段。赫尔岑反对黑格尔及其信徒们把自然界和历史看成是应用逻辑学的唯心
主义观点,指出自然界既不是根据某种神的理性的预先决定,也不是根据逻
辑的先天规律发展起来的,而是相反,逻辑及其范畴乃是自然界和历史的客
观规律的反映,思维的规律是被意识到的存在的规律。
他肯定认识来源于自然界对人类感觉器官的作用,认识是从感性知觉开
始的。他认为,如不借助于感觉就不可能认知被认识的东西;感性的感觉是
认识的起点。他强调指出:“真实的世界无疑是科学的基础;不依据自然,

不依据事实的科学,正是华而不实的人的虚无飘渺的科学。”他既不同意笛
卡尔学派的抽象的唯理论,同时又认为完全否定理性思维作用的经验论是片
面的。他坚持感觉经验和理性思维是不可分割的观点。他反对不可知论,确
信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他确信人类能够一步一步地逐渐接近真理。不过由于
他还不真正懂得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因而在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上,表现
出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他一方面承认理性是真理的标准,另一方面又肯定
说,不仅可以用思维来检验真理,也可以用存在来检验真理。可见,他的哲
学唯物主义中也还包含有不少错误和缺陷。另外,他在哲学用语上也还存在
不少不精确和混乱的地方。
赫尔岑是超过黑格尔而跟着费尔巴哈走向唯物主义的。不过应该指出的
是,赫尔岑没有象费尔巴哈那样对黑格尔的辩证法采取简单抛弃的态度,而
是领会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并试图吸取和利用。他提出了辩证法是“革命的
代数学”的思想。他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也贯彻着对世界的辩证的看法。在他
看来,自然界和人类思维本身都是处在经常变化发展之中的。“自然界是不

停留的,它是过程,它是历程,是溢流,是运动……” 。他认为,在人类历
史上,革新与保守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新兴力量与衰朽力量的斗争造成了
“历史的运动”。他强调指出,对立面的斗争将导致新东西对旧东西的辩证
的否定,则事物的发展就是通过这种否定实现的。他在高度评价黑格尔及其
辩证法的同时,也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保守的体系,认为黑格尔的哲
学体系是狭小的和思辨的。他实际上已经看到了黑格尔哲学中所包含的革命
的辩证法原则和保守的唯心主义体系中间的矛盾,并进一步指出了这种矛盾
现象产生的阶级根源。他写道:“尽管黑格尔的天才是非常巨大而有力,可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