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界近代后期哲学思想史

_3 周一良(现代)
理性的思维。”①
费尔巴哈虽然承认理性的意义和作用,但总的说来,他还是片面夸大感
性而贬低理性的。他甚至错误地认为,理性除了说明感觉所说明的东西而外,
并未说明什么其它东西。他看不到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是认识过程中的质的飞
跃,而只把它理解为一种量的差别。照他看来,理性的作用无非就是简单地
联结感性的材料,从而他就把理性归结为所谓“感性的总和”或“无所不包
的感性”。他完全不懂得科学的抽象、概念、理性认识乃是更深刻、更正确、
更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东西。总之,他没有认识的辩证法的思想,亦即不
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
由于费尔巴哈用来作为哲学研究出发点的是抽象的一般的人,因而他的
认识论就必然地是一种把实践排斥于认识过程之外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由
于他只把人看作依赖自然界而存在的“感性对象”,不理解人是通过自己改
③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读》下卷,第630 页。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读》上卷,第253 页。
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读》上卷,第253 页。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读》上卷,第178 页。
----------------------- Page 20-----------------------
造自然界以及社会的“感性活动”即社会实践而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他
虽然正确地说认识开始于感性直观,却不了解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
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他虽然在反对唯心主义思辨哲学时正确地强
调不能只从理论角度提出和解决主观性和客观性的问题,提出“理论所不能
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但认为理论的认识只要能说明、解释
现存的事物因而使人主观上感到“喜悦”、“满足”、“幸福”就完了,而
且他所说的实践,仅仅是指人满足自己生理需要或“利己主义本能”的活动,
如吃、喝、人们之间的日常交往等等,而不了解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不
在于能够从理论上去解释世界,而在于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去能动地改造世
界。正因为费尔巴哈不了解社会实践及其意义,他就不知道从哪里去找真理
的标准,从而陷入了主观主义。关于什么是真理的标准,他有时说以个人的
感性直观为标准,有时又说以人与人之间对事物的意见一致为标准,有时还
说以个人的认识与人类的认识相一致为标准。以上种种不同的说法,实际上
都没有超出意识的范围。
总之,费尔巴哈在坚持和发展唯物主义反映论、批判康德的不可知论方
面是做出了贡献的。但由于他的认识论从其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出发,认识
的主体是抽象的、自然的人,而不是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着的社会的
人,所以他的认识论缺乏实践的观点,他所讲的“人”认识事物,只能是消
极地直观地反映事物的外部形态。从这种消极被动的反映论出发,他继黑格
尔之后对康德不可知论的批判所附加的唯物主义的东西,与其说是深刻的,
木如说是机智的。
(4)费尔巴哈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费尔巴哈是半截子唯物主义者,当他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
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决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
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也就是说,当他从其“人本主义”
出发来解释社会生活和历史问题时,他的“人本主义”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唯
心主义历史观。
费尔巴哈从他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中引申出了他的道德学说。他认为追
求幸福是一切动物的最基本和最原始的追求,因而人的追求幸福 (人追求幸
福的愿望只是要比动物大一些)作为人的本性,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基础。何
为幸福?在费尔巴哈看来,“生命就是幸福”,“快乐与健康是幸福”,“特
别丰盛和美味的食物与饮料实际上是人们所追求的幸福的对象”。他指出,
道德的善恶是同幸福的追求分不开的,所谓善就是和追求幸福相一致的东
西,恶就是不一致的东西。真正的道德就必须是以满足个人幸福的愿望为前
提和条件,否则就是在宣扬假道德。可见,人天生具有追求幸福的愿望,这
一点是费尔巴哈道德学说的基础。

费尔巴哈认为,“幸福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或是各个方面的”。
在他看来,人只有在人同人、“我”和“你”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或统一中才
是人,这就决定了每个追求幸福的愿望都只有依靠别人才能得到满足,幸福

是“我”和“你”共同需要的。“没有你,我是不幸福的。”费尔巴哈就是
从人们相互需要才有幸福的这一观点出发,阐述了他的伦理道德思想。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读》上卷,第432 页。
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读》上卷,第232 页。
----------------------- Page 21-----------------------
费尔巴哈认为,只有在每个人都尊重别人同样的追求幸福的愿望的情况
下,大家的愿望才能得到满足,他不同意那种只为自己打算而不考虑别人幸
福的利己主义。在他看来,为了自己的利己主义得到实现,就还必须承认和
尊重别人的利己主义。实际上,费尔巴哈主张的利己主义是所谓既使自己幸
福又与别人幸福的利己主义,即他所说的“善的、富有同情心的、合乎人情
的利己主义”,“宽厚的、自己克制的、只有在对他人的爱中寻找满足的利

己主义”。费尔巴哈由此得出了他所谓的道德的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对己以
合理的自我克制,二是对人以爱。如果在追求幸福时不合理地节制自己,那
就会由于无限制地追求满足自己的欲望,反而损害了自己的幸福,或者影响
了别人对幸福的追求,以致引起别人的反抗,结果还是损害了自己的幸福。
在费尔巴哈来看,只要按照他所规定的这两条道德准则去做,人们在相互追
求幸福的过程中就会互相克制、互相忍让、互相妥协、和平共处,就能实现
“共同的幸福”。
我们看到,费尔巴哈的道德理论是很不深刻的。他对于人们的道德观念
的形成和变化及其彼此分歧乃至尖锐对立等等事实,基本上没有涉及,当然
更不可能去探究这些道德现象背后的物质原因了。他大谈对人以爱,仿佛
“爱”能够创造奇迹,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切矛盾和问题似的。他满足于空
谈什么“共同幸福”、“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爱”等等,自以为制定
了一种适用于任何时代、任何情况的道德原则。其实,他的道德论在任何时
候和任何地方都是不适用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在阶级社会里,剥削者
和被剥削者、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是不会有什么“共同幸福”、“追求幸
福的平等权利”和“爱”可言的。
费尔巴哈还从他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中引申出他对于国家的看法。他认
为国家是以“人成为人”的利益为基础的。国家的利益不应当与个人的利益
相抵触,因为如果个人利益被牺牲了,人也就不成其为人了。因此,只有与
全体人民的利益相适应的国家制度或社会制度,才能使人成为人。显然,在
费尔巴哈看来,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一致既是道德的基础,也是国家的基
础。因而他认为,由于人只有在国家中才实际成为人,所以人的实际愿望就
是积极参加国家事务的愿望,废除封建等级制和专制制度的愿望;而人的利
己主义愿望则要求每个人都拥有私有财产,反对少数人占有财产而其余的人
一无所有的“极端利己主义”。因此,在费尔巴哈看来,真正能够使人成为
人的国家,真正实现了人的本质的国家,就只能是民主共和国。这些观点表
明他是一个政治上的激进主义者,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但是,他关于国家的观点是根本错误的。因为费尔巴哈所谓的人是一个
抽象的人,也就是一个抽象的人的观念,而他所谓的“人的本质”也都不过
是一些观念形态的东西,如愿望、理性、爱等等。不仅如此,当费尔巴哈把
国家归结为抽象的超历史、超阶级的人或人的本质的实现时,他也就同样地
把国家变成了一个超历史、超阶级的范畴,从而抹煞了国家的阶级性。当然,
费尔巴哈在这里所指的是民主共和国。但是,他不理解,即使最民主的资产
阶级共和国也是资产阶级对劳动群众实行阶级压迫的工具。很明显,费尔巴
哈的国家观点也和他的道德观点一样,不管他的主观意图如何,是完全适合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
③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读》上卷,第579 页。
----------------------- Page 22-----------------------
在费尔巴哈看来,社会生活及其发展的决定力量和根本动力,是他所谓
人心固有的永恒的宗教感情。他论证说,人只有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才成其为
人,所以人心对于同他人发生联系或关系就有一种天生的、连人自己也感到
神圣的感情——“爱”,而这种人心固有的感情也就是宗教感情;人与人之
间的各种现实关系都只有依赖于人心固有的宗教感情才能获得其真正的、完
整的意义。因此他认为,旧的宗教把人心固有的宗教感情歪曲了。本来人心
固有的宗教感情是一种对人的爱,而原始多神教却要人去爱自然神;基督教
不是把自然的本质,而是把人的本质对象化为唯一的上帝,把本来是对人的
爱变成了一种虚妄的对上帝的爱。由于人们不去爱人而去爱神,这就产生出
了人间的种种灾难、罪恶和矛盾。现在人类理性已经认识到了人心固有的宗
教感情是对人的爱,因此,我们必须拿对人的爱当作唯一的真正的宗教,来
代替对神的爱。只有这样,“爱才能成为真正的、神圣的、可靠的威力”;

只有建立起对人来说“人就是上帝”的这种“人对人的爱”的宗教,才能
把人与人的各种关系都建立在“爱”的基础上,从而才能解决社会中的一切
矛盾和苦难而进入世界历史的新时代,即从君主专制时代进到民主共和时
代。
费尔巴哈的这种宗教决定一切的唯心史观在理论上显然是错误的:他不
了解宗教感情是人类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也必将在人类社会历史
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消灭;他不是就其本来面目那样来认识人与人的关系,而
是把他头脑中的宗教联系的观念附加到一切现实的人与人的关系上去;而
且,就历史的实际而言,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或历史转折,也并不都是在
宗教旗帜下发生和进行的。
总之,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是从抽象的人或人的本质作为解释社会生活
及其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开始,以宗教决定社会生活及其历史发展而告终。我
们看到,把抽象的人作为无所不包的原则,乃是他的哲学的致命弱点,是他
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转向唯心主义的历史观的关键。为了把唯物主义贯彻到
底,即从自然领域一直贯彻到历史领域,必须用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
的科学来代替对抽象的人的崇拜。
总起来说,费尔巴哈的杰出贡献,在于他批判了唯心主义,批判了宗教
神学,继承和发扬了以往唯物主义的成果,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具有积
极进步的意义,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是通过费尔巴
哈从黑格尔唯心主义中走出来,创立了科学的世界观体系——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读》下卷,第315 页。
----------------------- Page 23-----------------------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正象任何理论思维 (包括哲学)都是时代的产物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
也是它所处的时代的产物。具体来说是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以及由此而造成
的阶级斗争的产物,是批判地吸收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果在内的整个
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结果。
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40年代末,英国、法国和德国先后发生了产业
革命,建立起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产业革命创造了一个大工业资本家的

阶级,但是也创造了一个人数远远超过前者的产业工人的阶级”。产业革命
使农村自给自足的经济瓦解,使工场手工业破产,使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变
成了工厂中的工人,即雇佣劳动者,同时形成了雇佣工人的资本家阶级。资
本家阶级剥夺了工人的一切,使工人阶级处于极为悲惨的境地。生活的贫困
化促使工人阶级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利益与资产阶级的利益的对立,他们不甘
心受剥削、受压迫,从他们沦为资本奴隶时起,工人就展开了反抗资产阶级
的斗争。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经历了一个从经济斗争发展到政治斗
争的过程。到19世纪30—40年代,工人阶级的政治斗争在欧洲各国陆续发
展起来。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提出了建立共和国的鲜明的政治口号;英
国大规模的、声势浩大的宪章运动,是整个工人阶级向资产阶级政权的进攻,
是向资产阶级用来保护自己的这道法律围墙进攻;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武
装起义直截了当地宣布反对私有制社会,一开始就恰好做到了法国和英国工
人起义结束时才做到的事,那就是意识到无产阶级的本质。
产业革命所造成的这种经济政治条件,使阶级关系简单化了,使阶级斗
争、政治斗争与经济关系、物质生产的联系更清楚地表现出来,这就为正确
地认识历史提供了可能。只有在这时,人们才能揭示历史的真正动因,发现
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产生的最基本的、也是最为
重要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不仅需要一定的经济政治条件,而且需要自然科
学的基础,因为每一种哲学都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它所处时代的自
然科学的影响。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先后经历了搜集材料阶段和整理材料的
阶段。自然科学从孤立静止的研究,进入研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发展。从
康德提出天体形成的“原始星云说”开始,自然科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特别是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即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
和生物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揭示了整个自然界中各种运动形态之间
的相互联系和物质统一性;细胞学说表明,一切有机体都具有共同的物质基
础和发展规律,从而揭示了生命形式的统一性;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揭示了
生物界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三大发现以及自然
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使人们对自然过程的相互联系的认识大大前进了,从
而打击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同时为新世界观的创立奠定了自然
科学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体系,离不开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5 月第1 版,第397 页。
----------------------- Page 24-----------------------
它的产生也有自己的思想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
有: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的历史观,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法
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的历史观,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
思想。
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在探讨历史发展规律方面作出了可贵的贡
献。他们提出“人是环境的产物”。“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个命题包含着这
样一种深刻的思想,即不应该在人们的观念、思想中去寻找历史的动因,而
应该在环境中去寻找历史的动因,要改造社会不能停留于思想而要实际地改
造社会环境。这无疑是一个正确的研究方向。不过他们不懂得人们所处的环
境是人们物质生产的结果,而把法律和政治制度看成是人们的环境,这样一
来,“人是环境的产物”就变成了人是法律的产物,“法律造成一切”。他
们也不懂得一定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决定法律,而把法律归结为理性,认
为有好的理性就会有好的法律和政治制度,从而得出“意见决定一切”的结
论,导致唯心主义。
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也积极探讨历史发展规律。如圣西门,他试图
用物质生产的演变来说明阶级关系的变化,用阶级关系的变化来说明革命和
政权的更迭。这本来是有重要意义的思想。然而他没有认识到自己思想的意
义所在,因为他没有从生产本身去寻找历史的动因,而是从生产之外去寻找。
他认为,决定生产的是劳动工具,而劳动工具是人的智慧的产物,产业的发
展是人类智慧发展的无条件的结果,并由此走向理性决定一切。他把注意力
集中到理性的发展规律上,不认识物质生产的发展规律,结果还是没有超出
唯心主义。
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在历史观上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他们注意了
财产关系的作用。如基左就提出,“为着理解政治制度,应该研究社会中的
不同的阶层及其相互关系。为着理解这些不同的社会阶层,应该知道土地关

系的性质。”然而对于什么决定财产关系,他们却不能科学地说明,往往用
“天性”或者“征服”加以解释。他们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就是看到了阶级
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基左就认为法国的历史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革
命是阶级斗争的产物。不过他对阶级斗争的认识,带有明显的阶级偏见的局
限性,因而也是不科学的。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直接的理论来源,特别是代表德国古
典哲学伟大成就的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黑格尔于哲学史的最大贡
献在于他所阐发的内容丰富的辩证法。他把整个自然的、社会的和精神的世
界看作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并力图揭示其运动和发展的内
在联系。在历史观上,黑格尔的重要贡献就是他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类
历史发展的辩证的理解方法,为马克思后来正确地考察和理解重大的社会历
史问题提供了帮助,因而成为新的唯物主义观点的直接的理论前提。费尔巴
哈的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思辨哲学相对立,他强调
思维是存在的产物,“思维与存在的真正关系只是这样的:存在是主体,思

维是宾词。思维是从存在而来的,然而存在并不来自思维。”他还认为,
① 转引自《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1 卷,三联书店1959 年版,第538 页。
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读》上卷,第115 页。
----------------------- Page 25-----------------------

思维是人脑的产物,“没有脑的活动,我便不能思维”。他强调思维与存在
的统一,并认为人体现了这个统一。费尔巴哈的这些观点,对唯物史观的形
成具有很大影响,它启发人们要正确认识人的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当然,
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表现出
他理论上的弱点。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他们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辩证唯物论和历
史唯物论从萌芽、产生、成熟到逐渐发展成完整的严密的科学体系的过程。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发展过程,都各自通过自己的道路经历了由唯心主义
到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
的主观条件。
马克思在大学时期,开始比较倾向于康德和费希特,后来通过读黑格尔
的著作,又转向黑格尔,并参加了青年黑格尔运动。他毕业时写的博士论文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基本观点属于黑
格尔的唯心主义,也表现了马克思反对封建制度的革命民主主义观点、战斗
的无神论思想和勇于突破旧说的独创精神。
大学毕业以后,马克思未能实现在波恩大学执教的愿望,转而投身于实
际政治活动。1842年4月开始,他写了一系列文章,虽然在国家、法和自由
等问题上仍然保留黑格尔的观点,但开始了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他发现了黑格尔的国家观同现实的矛盾,认识到普鲁士国家不是理性的
体现,开始觉察到私人利益,即剥削者的物质利益对国家和法的决定作用。
他认为研究国家生活现象时,不能用当事人的意志来解释一切,而应该在初
看起来似乎只有人在活动的地方看到客观关系的作用,并研究这些关系的客
观本性。
在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的过程中,马克思也开始了由革命民主主义
向共产主义的转变。1842年10月马克思接任《莱茵报》主编,并就共产主
义问题同奥格斯堡《总汇报》展开了论战。他在《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
汇报”》中,肯定共产主义运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指出各种醉心于实际试
验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弱点,提出要对共产主义进行“理论论证”的任务。
与此同时,他着手钻研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开始对共产主义进行研究。
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时,碰到了许多重大的经济和政治问题,其中
最关键的是国家问题。为了解决使自己苦恼的疑问,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时
期大量阅读英国、德国、美国、意大利、瑞典、波兰的历史著作,特别是有
关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史的著作;研究早期资产阶级作家和法国启蒙主义者的
政治理论著作,做了读书摘要即《克罗茨纳赫笔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
批判》,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国家观,论述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
揭示了私有财产对政治国家的支配作用,并批判黑格尔关于通过中介调和矛
盾的理论,提出了关于矛盾类型的学说,开始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
唯物主义的改造。马克思提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原理,是他由唯心主义继
续转向唯物主义的重大一步。
马克思在1844年2月出版的《德法年鉴》上发表了两篇重要文章。在《论
犹太人问题》一文中,马克思区分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分析了政治解放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读》上卷,第195 页。
----------------------- Page 26-----------------------
即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进步性和不彻底性,把人类解放置于政治解放之上,
从而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
马克思分析了无产阶级的地位和作用,把无产阶级看作人类解放的心脏,把
哲学看作人类解放的头脑,并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
量。”由此表明,马克思已经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阶级力量和途径。
恩格斯开始同青年德意志运动发生联系是1838年在不莱梅。施特劳斯的
《耶稣传》帮助恩格斯进一步了解黑格尔的思想,使恩格斯开始脱离青年德
意志运动,转向青年黑格尔运动。1841年9月,恩格斯结识了博士俱乐部的
一些成员。1841年11月,恩格斯旁听了谢林在柏林大学的讲学,并在谢林
讲学后不到一个月,以笔名发表了《谢林论黑格尔》,随后在1842年初,以
单行本形式在柏林出版了未署名的两本小册子:《谢林和启示》与《谢林—
—基督哲学家》。恩格斯反驳了谢林宣扬的非理性主义和蒙昧主义,捍卫黑
格尔,肯定青年黑格尔派的功绩。
1842年11月底,恩格斯来到英国的曼彻斯特,这是恩格斯在思想和政
治方面发展的转折点,这时他还没有摆脱唯心主义。他在关于英国的一系列
文章中,虽然看到了物质利益在阶级、政党斗争中的作用,但对这种情况持
否定态度,认为原则应该高于物质利益,表现了重视思想原则,轻视物质利
益的唯心主义思想倾向。
恩格斯在曼彻斯特期间,深入工人家庭,亲身体会工人的穷困,与此同
时,他还研究了英国政治经济学会各种社会主义学说。他在1843年5月至6
月发表的《伦敦来信》,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迈进了一步。恩格斯通过对
英国社会各阶级状况以及阶级和政党的关系的分析,揭示了英国各个政党的
阶级基础;分析了英国反谷物法斗争中阶级力量的配备,赞扬英国工人为改
造社会而献身的斗争精神,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英国的工人群众。特别是在
1843年11月发表的《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中,他完全摈弃把资产
阶级民主制奉为楷模的观点,揭露了它的虚伪本质,肯定共产主义产生的历
史必然性,指出:“共产主义并不是英国或其他什么国家的特殊情况造成的
结果,而是以现代文明社会的一般情况为前提所必然得出的结论。”
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上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以社会主
义观点分析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实质和起源;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主要
经济现象,如私有制、竞争、价值、资本和劳动等等,强调消灭私有制、进
行社会变革的必要性,力图从经济学研究中引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结论。他说:
“我们要用消灭私有制、消灭竞争和利益对立的办法来结束这种人类堕落的
现象”。恩格斯通过自己的道路看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和无产阶级担
负的伟大历史使命,从而同马克思一起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公开问世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转向共产主义、唯物主义以后,开始着手制定他们的
新的世界观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创始、成熟、
公开问世三个相互联系的时期。
(1)创始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从1843年10月起,马克思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1844年6月至8月,
----------------------- Page 27-----------------------
马克思写成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虽然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但
却包含着丰富的、具有重要理论价值的内容。
在《手稿》中,马克思的思想有重大发展,最重要的理论内容是关于异
化劳动的学说。马克思把异化作为一个核心概念,以此去研究社会历史现象,
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他认为,劳动本来是人类的本质,但在资本主义社
会里,工人的劳动是一种异化的劳动,成为与工人相对立的力量。第一,劳
动产品同劳动者相异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

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 马克思指出:“这一事实不过表明:
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
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
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第二,劳动本身同劳动者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劳
动产品的异化还只是现象,而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才是本质,劳动活动本身
的异化是产生劳动异化的根源。“在劳动对象的异化中不过总结了劳动活动
本身的异化、外化”。正是由于“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
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而劳动属于别人而不属于他,“他的劳动不是
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所以在劳动过程中,工人同自己生产
行为的关系,变成工人同一种异己的、不属于他并转过来反对他自己本身的
活动的关系。马克思把劳动者同劳动活动本身的这种异化,叫作“自我异化”。
第三,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马克思说:“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
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然而,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类
生活,……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优点变成缺点”,从而导致“人的类本质……
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
的身体,以及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
第四,人同人相异化。马克思说:“通过异化的、外化的劳动,工人生产
出一个同劳动格格不入的、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同这个劳动的关系。工人同劳
动的关系,产生出资本家(……)同这个劳动的关系。”
马克思从分析异化劳动出发,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性,揭示了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趋势。
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产物,他说:“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
即工人同自然界和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异化劳动是
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随着异化劳动的发展,一方面不断产生出作为商品的
劳动本身和工人,另一方面不断产生出不生产的资本家,产生出资本家对工
人的奴役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
东西,但是为工人产生了赤贫”。工人受剥削、日益贫困这种状况是不能改
变的,其根源在于异化劳动。只要劳动的目的仅仅在于增加财富,它就是有
害的。一旦劳动和资本的对立达到极限,就必然会成为整个私有财产关系的
顶点、最高阶段和灭亡,共产主义就会实现。而异化劳动的扬弃,私有制的
废除,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发展,是必然的、合乎规律的。“共产主义
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的否
定的肯定,因此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段历史发展说来
是必然的环节”。共产主义是人的自然本性的实现和必然结果,也是自然界
的属人本质的彻底实现,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矛盾的解决。
①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引文均出自人民出版社1979 年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
----------------------- Page 28-----------------------
《手稿》并不是一部完全成熟的著作。它将异化劳动作为基本理论和方
法,用以剖析资本主义私有制和描绘未来历史的发展,明显地包含有费尔巴
哈人本主义因素。但《手稿》中所阐述的某些重要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哲
学具有创始的意义。
在《手稿》中,马克思象费尔巴哈一样,坚持自然界的客观性,把人看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