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界现代后期哲学思想史

_9 周一良(现代)
明了就是获得了符合“理”之认识,亦即获得了真理。“理”就是真理的标
准。因此,“觉解”是一种不依照概念的“自己的活动”,是一种“心理状
态”。他指出,科学依照理性概念,无法达到与“理”相符合,间或依照个
别的“觉解”,能明白个别的“理”,但要跳越“理”这一“梦觉关的门限
之梦的一边”,必须依照“高一层的觉解”,即“觉解其觉解”。这“觉解”
才是真正的、普遍性的“觉解”,是破解“理”之“无字天书”的唯一的、
真正的方法。
冯友兰“新理学”之“新”,犹如梁漱溟“新孔学”之“新”,在于以
西方某派哲学改造中国某一传统哲学派别,在于趋向宇宙观上的客观唯心主
义,认识论上的非理性主义。
(3)“新心学”贺麟
----------------------- Page 73-----------------------
贺麟 (1902—1992)早年入清华大学,师从梁启超。1926年赴美国,留
学于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研究英国新黑格尔主义。1931年回国,先后在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任哲学教授。其主要著作有: 《当代中国哲学》、《近
代唯心论简释》、 《文化与人生》、《黑格尔理哲学简述》等,译有黑格尔
《小逻辑》等。
抗日战争时期,贺麟认为,当时的中国的前途在于“民族文化的复兴”,
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复兴”,“儒家思想的命运,与民族前途的命运,盛衰
消长,是同一不可分的”。但是,“中国哲学的新发展,有赖于西洋哲学的
吸收与融会”。正是这种忧国忧民精神驱使他创立了“新心学”。
①“新心学”的宇宙观。贺麟认为,中西哲学可以融会贯通的根据在于: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对“心”、“理”作了自己的解释。他指出:“心
有二义:一,心理意义的心;二,逻辑意义的心。” (贺麟:《康德黑格尔
哲学东渐记》)心理意义的心是物,如心理经验中的感觉、梦幻及喜怒哀乐
之情。而“普通人所谓‘物’,在唯心主义者看来,其色相皆是意识所渲染
而成。其意义、条理与价值皆出于认识的或评价的主体,此主体即心。一物
之色相意义价值之所以有其客观性,即由于此认识的或评价的主体有其客观
的必然的普遍的认识范畴或评价准则”(贺麟:《近代唯心论简释》)。这
就是说,物乃先天主观之范畴。逻辑意义的心是理,所谓“心即理也”。它
是“一理想的超经验的精神原则,但为经验行为知识以及评价之主体”,是
“经验的统摄者,行为的主宰者,知识的组织者,价值的评判者”(贺麟《近
代唯心论简释》)。心即本体。贺麟认为,心与物的关系是:“心是主宰部
分,物是工具部分。心为物之体,物为心之用,心为物的本质,物为心的表
现。”(《贺麟《近代唯心论简释》)一切自然之物及宗教哲学艺术等皆“心
之具”。心决定物,心是第一性的;物也离不开心,“离心而言物,则物实
一无色相,无意义,无条理,无价值之黑漆一团,亦即无物。”(《贺麟《近
代唯心论简释》)不难看出,他的这种宇宙观实为黑格尔“绝对精神”(亦
即“心”)与宋明理学之“理”的融合。“理”即心,即绝对精神。“理”
产生万物,如同绝对精神外化为自然、历史。
②“知行合一”的主观主义认识论。贺麟继承了中国古代的“知行合一”
思想,并加以心理学、生理学等自然科学伪装,使其更为“精致”。他认为,
“知指一切意识的活动”,如记忆、感觉、推理、思辩等,都属于知的范围。
“行指一切生理的活动”,如五官四肢的运动、神经系统的运动、脑髓的极
细微的运动,都属于行的范围。知和行皆是“活动”,只不过“活动”的性
质有显知和稳知、显行和隐行之分而已,而“最隐之行,差不多等于无行”,
“最隐之知,也差不多等于无知”(贺麟:《近代唯心论简释》)。因此,
不能说行是动的,知是静的,“只能说行有动静,知也有动静”(贺麟:《近
代唯心论简释》)。这实际是混淆了知与行的界限,使知行合一。在贺麟看
来,“知行合一”不仅是因为它的特性相通,还在于,在时间上,“知行同
时发动”,“知行不能分先后”,不存知先行后,也不存在行先知后;在构
成上,知行都是同一生理活动的两个方面,“若缺少一面则那个心理生理的
活动,便失去了生理心理的活动” (《贺麟《近代唯心论简释》》)。但他
又指出,“知永远决定行,故为主。行永远为知所决定,故为从。人之行不
行,人之能行不行,为知所决定。……人之行为所取的方向,采取的方法,
亦为知所决定。”(《贺麟《近代唯心论简释》》)这就是说,他不可能坚
----------------------- Page 74-----------------------
持知行平行论,最终还是滑向了“重知轻行”、“知上行下”的方向上去了。
贺麟假自然科学来论证其认识论,从一方面说,他的认识论更“精制”,
有科学之根据,但从另一方面说,他的认识论更彻底,基础更为坚固了。
综上所述,贺麟的“新心学”实难完成“救民族于水火”的使命,相反,
只会使人产生幻想,违背常理,陷入更深的“精神”的灾难之中。当然,解
放后,贺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西方哲学研究领域成就卓著。这是不容
否认的。
(4)“新唯识论”熊十力
熊十力(1884—1968)少年时游学乡间,勤奋学习,1920年经梁漱溟介
绍,入南京支那内学院潜心研究佛学,1922年因受当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
器重,被聘为北大教师。在教学中,创立了“新唯识论”哲学体系。其主要
著作有:《新唯识论》、《佛家名相通释》、《破新唯识论》、《体用论》
等。
熊十力创建“新唯识论”事出有因。他早年积极投身于救国救民的民族
运动,参加过辛亥革命,是武昌起义的成员。但因革命失败,且目睹“党人
竞权争利,革命终无善果”之腐败情形,目睹世风日下、道德沦丧、人道灭
绝之现状,遂愤然弃政从学,研读儒佛,以增进国民的道德为已任,终修成
融贯百家之学,为一代儒师。
①“心本体”论的世界观。熊十力指出,“本心”是绝对的全体,是一
切事物的本体。“本心”“一名心,心者主宰义”,即“心”为万物实体,
但不是万物,是万物之性;“本心”“二曰意,意者有定向义”,即“心”
为万物之主者,然“渊然恒有定向”,“以此而立自我,虽万变而贞于一”;
“本心”“三曰识。……资乎官能以及了境者,是名感识,动而愈出,不倚
官能,为公起筹度者,是名意识”(熊十力:《新唯识论》下卷)。作为“识”
之“心”就是这种“意识”。“心”本无异体,之所以有心意识三名,乃“随
义异故”。在他看来,“心”是不变的“自体”,它寓于万物之中,为万物
的主宰和来源,却“不肯物化”,即它又超乎万物之上,万物则是它借以表
现自己的“资具”。这是一种绝对的精神实体。他还指出,“夫本心即性”,
就是说,虽然就形体而言,我与万物有别,但就本体而言,“万物与我同体,
非别有所本”。心性本为一体。不唯如此,心境也本为一体。“境”就是一
般人所说的客观对象。他认为,心和境是同一个整体的两个不同方面,根本
无内外可分。人们之所以认为有客观独存的物质宇宙,“只是取境的心,惯
于向外找东西的缘故”,是“妄臆”。这样,“心自体”论融入了“万物皆
备于我”的主观性,“万物皆备于我”的主观主义具有了“客观精神”之“客
观”性。“心”之主观吞并了客观。这是一种绝对的客观主义,却又充满了
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
②“反求实证”的直觉主义认识论。熊十力指出:“今造此论,为欲语
诸究玄学者,令知一切物的本体,非是离自心外在境界,及非知识所行境界,
唯是反求实证相应故。”(熊十力:《新唯识论》)规定了其认识论的性质。
所谓“反求实证”,即求诸于“性智”。“性智者,即是真的自己的觉
悟。” (熊十力《新唯识论》)它“虚灵无碍,圆满无缺,虽寂寞无形,而
秩然众理已毕具,能为一切知识底根源的。” (熊十力:《新唯识论》)认
识产生于对“本心”的直觉,“本心”也只能用直觉方可求得。他还认为,
与性智相对立的是理智,也即量智。量智就是思量和推度。它常“迷以逐物,
----------------------- Page 75-----------------------
而妄见有处。由此成习。而习之既成,则且潜伏不测之渊。常乘机现起,益
以障碍性用而使其成为官能使用。”(《熊十力《新唯识论》)量智妄生外
物,离开了本体。因此,他主张超脱万物,去掉“向外逐境”的“习心”,
直面“本心”,直觉本体。
熊十力的认识论是一种“中西合壁”,既有陆王“心学”的成分,又有
西方非理性主义的影子。这也是新儒家在认识论上的共同特点。
熊十力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他应形势所需,改造传统儒学,将之同西
方新黑格尔主义、柏格森主义融贯起来,使之走向新儒学。然而,他这套直
觉本体的观点,恐怕离他当初“弃政从学”的初衷相去甚远。
综观整个新儒学的发展,它有三个特点:第一、本体论上的客观主义倾
向;第二、认识论中的直觉主义倾向。此两点又都借助于西方哲学而成;第
三、它崛起于救国救民的文化运动之中,否定全盘西化,主张回复到中国传
统文化,以求找到中国的出路,然而以失败告终。
4.30年代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进程的哲学家
30年代,阶级斗争尖锐复杂,哲学斗争频繁发生,关于唯物辩证法的论
战,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同时,也给中
国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从理论深度上研究、宣传马克
思主义哲学。应时代的呼唤,李达、艾思奇等一批资深哲学家著书立说,贡
献出一批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哲学著作,推动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
展进程。
(1)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面阐述
李达 (1890—1966)早年留学日本,先习理科,后专攻马克思主义,成
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回国后,1920年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主编《共产
党》月刊,1923年主编毛泽东创办的自修大学校刊《新时代》。在主编刊物
时期,译介、出版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如《共产党宣言》、《哥达
纲领批判》、《国家与革命》、《唯物史观解说》等。五四运动时期,参加
了关于“社会主义问题”和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先驱者之一,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做出了卓越贡献。抗战时
期,李达继续阐述、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及毛泽东哲学思想。李达的主要哲
学著作有:《现代社会学》、《社会学大纲》、《〈实践论〉解说》、《〈矛
盾论〉解说》、《唯物辩证法大纲》等。
李达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社会学大纲》一书中。该书以史论相结合
的方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历史观均作了全面阐述。
①对唯物论的阐述。李达指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最高问
题,并对此问题作了唯物主义的回答。他认为自然界中存在着千差万别的物
质的物体,这些物体在其质的构造上各具有特殊性。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一
极普遍的规定,即它们都是离开人们的意识而独立存在,是人们感觉的源泉。
他指出,唯物论把这种普遍的规定性称之为物质。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是第
一性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是第二性的。
他还指出,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形式,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绝对不
运动或绝对静止的物质,同离开了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存在的;时间空间
也是物质存在的根本形式,它们同物质一样是一种客观的实在,独立于意识
----------------------- Page 76-----------------------
而存在,并能为意识所反映,形成时间空间概念。离开时间空间,物质和物
质运动就不能说起。
在李达看来,独立于意外之外、在时间空间中无始无终的物质是辨证唯
物论体系的出发点,物质决定意识之论断是其基础。
②对辩证法的阐述。李达从原始时代人类的认识开始,分析了认识发展
的全部历史过程,指出黑格尔创立了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哲学体系,该体系的
最大成果是辩证法。他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在
精神界去探讨辩证法的根源,以头立地。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就是对黑格尔辩
证法的改造和发挥,使颠倒了的辩证法再颠倒过来,以脚立地。他指出,马
克思、恩格斯创立辩证法经历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始自1843年《黑格尔法
哲学批判》,中经1844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
学—哲学手稿》、1845年《神圣家族》,完成于1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
李达阐述了辩证法的内容,指出一切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事
物内在的矛盾性是其运动的源泉。他认为,对立物的统一即对立物的相互渗
透和同一,对立物的斗争即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无斗争,便无运动、发展、
生命和动力。同一或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是无条件
的、永久的、绝对的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对立统一法则是辩证
法的根本法则和核心。他还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事物的变化
由量的变化而引起质的变化。量的变化以一定的质为基础而发生,并在质的
规定性中发现它本身的界限,质的变化也由对象之量的变化的界限所限制。
量的变化到一定阶段,就使特定的质发展到最后的界限,转变为别种质;他
也认为,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下级阶段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的、新而高的阶
段,此新的阶段又由于新的对立面而转变为更新的阶段。第一次转变为否定,
第二次转变为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阶段重演了先行阶段的一定的特征和
性质,在外观上也好象回到了先行阶段。他指出,质量互变法则和否定之否
定法则为对立统一规律所包摄。
③对唯物史观的阐述。李达指出,唯物史观是社会的理论和社会的实践
的统一。社会的理论即对社会发展过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来自
于对现实生活的改造,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他还指出,社会存在决定
社会意识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论纲,历史唯物主义的全部内容是对这个论纲的
说明。他认为,社会存在就是人类社会的现实生活过程及生活资料的生产中
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社会意识是人们各种精神生活的总和。社会存在决定社
会意识。他论述了人类历史的基本矛盾,指出生产力就是劳动力、劳动手段
及劳动对象的结合,生产关系就是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
系。两者不可分,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生产关系适应于一定的
生产力,生产力发展到特定阶段,就有特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关系;指出经济
构造是社会的基础,上层建筑——政治法律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建
立在基础之上并为基础所决定,但建筑对基础有反作用,认为反作用表现为
促进或延续和阻碍,前者表明建筑与基础相适应,后者表明建筑与基础发展
的倾向相矛盾,此时,经济的必然性“必须打开它的进路而前进”,即变革
基础,促进基础发展。
李达还论述了阶级与阶级斗争理论、国家理论、社会意识形态理论等。
李达《社会学大纲》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全面、
系统、科学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促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
----------------------- Page 77-----------------------
并成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2)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
30年代,掀起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高潮的另一位哲学家是艾思奇。
艾思奇 (1910—1966)早年留学日本,“九·一八”事变后回国。1932
年积极加入关于辩证法的论战,批判新康德主义者张东荪和托派叶青对辩证
法的歪曲。1934年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反击蒋介石的唯生论与力行哲学。同
年,开始为《读书生活》撰写《哲学讲话》(即汇编而成的《大众哲学》),
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1935—1936年任《读书生活》杂志编辑。1937年到延
安,历任抗日军政大学教员,中央研究院研究人员,延安《解放日报》副总
编辑。他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宣传和教学工作,致力于把马克
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和群众化。《大众哲学》对广大青年起过启蒙作用,也集
中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他主要哲学著作还有:《哲学与生活》、《实践与
理论》、《新哲学论集》、《抗战以来几种主要哲学思想评述》、《历史唯
物论·社会发展史》、《辩证唯物主义纲要》等。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思想为时代要求所唤出。30年代中后期,广大人民群
众为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所吸引,为人类文明史上闻所未闻的伟大长
征所鼓舞,以空前的热情投入抗日救亡运动,钻研马克思主义哲学,寻求救
国救民之真理。实践需要理论指导,理论也必须掌握群众。双重的需求促成
了《大众哲学》的问世。艾思奇列出24个标题,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
部原理,以最通俗的笔法,日常谈话式的体裁,从广大群众所思所想,所做
所为的日常生活例子中,阐发深奥的哲学原理,使广大群众不用费很大力气
就能够理解、接受,真正做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群众化。《大众哲学》的
基本思想如下。
①唯物论。艾思奇认为,首先应该消除一种错误观念,即我们平常以为
哲学非常神秘。这种错误观点一是因为“观念论哲学者的混乱”,一是因为
我们亲近的机会太少。他提倡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消除哲学的神秘性。
艾思奇认为,哲学是人们对于世界的根本认识和根本态度,它研究最普
遍最一般的法则,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规律。它涉及到世界上千
差万别的事物。艾思奇说,千差万别的事物可归结为两大类:“一部分是属
于我们自己的,例如我们的思想、感觉、意志、感情等等;一部分是属于我
们以外的,这就是天上地下以及周围的一切事物”(艾思奇:《大众哲学》,
《艾思奇文集》第1卷,第145页)。前一部分为主观的事物,后一部分为
客观的事物。他指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最根本问题。对此问题
的不同解决,可划分出哲学上两大阵营。把客观事物当作主观的幻影或当作
神灵的心意所产生,把主观事物当作最先和最高的存在,属于主观论。把客
观世界当作主观之外的独立存在且遵循自身的规律,主观由客观事物所产生
或派生,属于唯物论。他强调除此之外,世界上找不到第三类哲学。
艾思奇把唯物论正确地划分为唯物论、机械唯物论和新唯物论三阶段,
论述了它们的区别。唯物论承认物质是唯一真实的存在,物质自身运动;机
械唯物论承认物质的运动,但只是单单位置上和数量上的变化,而不是性质
上的变化。物质是僵死的,由外力推动方可运动。新唯物论即辩证唯物论,
承认事物的数量变化和性质变化,承认性质能够发展、进化,因而物质也能
够由低级的简单的状态发展为高级的状态,物质与运动密不可分。认为思想
或精神是物质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产物,为物质所派生。
----------------------- Page 78-----------------------
②认识论思想。艾思奇坚持唯物论的可知论,指出唯物论不仅承认物质
独立存在,而且认为物质本身可以认识。他举例说:“当我们说糖是甜的时
候,我们所认识到的这种感觉,在形式上固然是主观的,但在内容上,却不
能否认这是糖的本身的作用,不能否认我们已认识到了一种物质的客观的
性。” (艾思奇:《大众哲学》,《艾思奇文集》第1卷,第171页)这就
是说,认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却是客观的,是在主观和客观的统
一中实现的。
艾思奇把认识过程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阶段。他认为,“感觉器
官所摄取的表面影像,我们叫做感性的东西,由感觉 器官所得到的认识,
叫做 ‘感性认识’。”(同上,第173—174页) 感性认识不能了解事物
的统一和关联,“但是我们能了解它,我们能用我们的理解力去了解它。用
理解力去了解,这一种认识,我们叫做 ‘理性认识’”。(同上,第175—
176页)。他指出,感性中觉得是同一的,理性中偏偏看出了差别,感性中
觉得有差别的,理性中偏偏看出了同一。这就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矛盾。
艾思奇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其真理性也是由实践来证实。实践一方面
纠正主观错误,一方面又使人们开始新的认识过程,认识过程就是由感性到
理性,由理性到实践,由实践再到新的认识的无限的、螺旋式的循环往复。
他坚持了实践观。
艾思奇还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他说,真理必须和客观事物一致,
不能由主观随意捏造出来,凡真理都得要有客观性。他区分了主观真理和客
观真理。主观真理就是把真理看成是主观的,这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客观
真理就是承认真理的客观性,能够反映出客观事物的真理。他主张真理还具
有绝对性和相对性,即存在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认为“我们把握到的真
理,因为它是不完全的,所以在形式上它是相对的。……又因为它是与客观
一致的真理。虽然不完全,究竟也是绝对真理的一部分,……所以,在内容
上来说,我们的真理始终是绝对的,凡真理,都有绝对的内容,相对的形式。”
(艾思奇:《大众哲学》,《艾思奇文集》第1卷,第197页)在他看来,
真理因其内容是绝对的,因其形式又是相对的,因而真理具有绝对性和相对
性,这种理解不太充分,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有些出入。
③辩证法思想。艾思奇认为,认识论和辩证法是一致的。认识论就是对
认识的历史运动之概括,辩证法则是这种认识的历史运动的运动法则。他着
重阐述了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四对范畴。
对立统一规律。艾思奇指出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一个统一体,它不仅在
内部统一着各种有差别的部分,而且还统一着各种矛盾。他把这种统一叫做
矛盾的统一。他认为,矛盾的统一是事物变动的内部的动力。矛盾统一体内
部有两种倾向,一是反对自己的倾向,一是维持自己的倾向。矛盾统一体要
想维持自身,就不能不压制反对的倾向,否则自身就要被消灭,被打破。但
是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绝对的,两种倾向的斗争是永恒的,统一体内部时
有冲突发生,因而统一只是暂时的、相对的,在他看来,矛盾存在于自然事
物、社会事物和人类思想之中,三大领域内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唯矛盾学
说可予以最根本说明,故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根本原则。
质量互变规律。艾思奇指出:“世界上一切的变化,都是质和量的两种
变化交织成的,在一个时候,我们看见质的方面没有什么变化,然而量却在
那里变化着。在另一个时候,我们又看见质的突变,一种性质突然转化成另
----------------------- Page 79-----------------------
一种性质,这叫做 ‘飞跃’,也叫做‘连续性的中断’”(艾思奇:《大众
哲学》,《艾思奇文集》第1卷,第213页)。在他看来,量变是缓慢的,
不显著的,质变是显著的,剧烈的。这种由量变开始的变化将引起质变,或
质变是从量变转移而成。他还指出,在新的质的基础上,即在新质之后还会
开始新的量变,此为从质变到量变,或量变是从质变转移而成。这种量变和
质变的相互转移,即是质量互变规律,为辩证法的第二条法则。
否定之否定规律。艾思奇认为,因矛盾斗争而引起的事物的前进发展,
是依着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或正、反、合)的三个阶段行进的。
事物经过两次的否定,就把它所有的矛盾的双方都解决了。于是得到一个新
的矛盾统一体,在此基础上开始新的正反合的发展。他指出,这里的“否定”
不是消灭,而是在克服了旧事物主要性质基础上的保存,因而这里的“否定
之否定”不是循环和简单重复,而是螺旋式的前进上升。“这在动的逻辑上,
成了第三个定律,和以前的矛盾统一律质量互变律并行,称做否定之否定
律。” (艾思奇:《大众哲学》,《艾思奇文集》第1卷,第221—222页)
本质和现象。艾思奇指出,现象是事物表面上的变动不居的表现,本质
是贯串在这些现象根底里的比较固定不变的法则,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现象易于觉察,本质藏于现象背后,不易发现,故而第一,要精细地观察现
象,研究现象;第二,每种现象只表现本质的一方面,而非全部,要把各种
现象联系起来研究。艾思奇认为,唯有此,方可发现事物的本质,科学的任
务——通过现象揭示本质才得以完成。
形式和内容。艾思奇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包含
着事物的本质和现象的全部,它具有一定的形式。形式表现内容,为内容所
决定,其发展滞后于内容的变化。他指出,适当的形式能很好地表现内容,
并推动内容的发展,滞后于内容的形式则限制甚至束缚内容的发展。内容与
形式是矛盾的统一。而当内容本质向前发展,内容和形式就敌对地冲突起来,
形式成了内容发展的桎梏。“于是不能不打破旧形式,建立新形式”。他还
指出,打破旧形式,不能单单从形式入手,而应促进它与内容的矛盾,在新
旧内容的本质性地转化发展中,新形式出现,代替旧形式。这就是说,旧形
式的被打破、新形式的建立,都以内容及其内在的矛盾发展为基础。
必然性与偶然性。艾思奇认为:“一种情况在一件事物的变化里,不一
定是根本不可少,不一定可以规定出来,就是偶然性。反之,某种情形,对
于一件事物的变化根本不可少,而且能决定这件事物的变化,使它一定取某
种状态或依着某种法则变化,这就是必然性。” (艾思奇:《大众哲学》,
《艾思奇文集》第1卷,第271页)必然性根源于事物本身和事物的内部原
因,但偶然性也不能忽视,犹如外部原因对事物也往往有重要的影响。他还
指出,必然性贯穿在无数的偶然性中,并借着这无数的偶然性的存在而表现
出来,发现出来;偶然性以必然性为根底,无数的偶然性的集中,可形成一
种必然性的发展。这就是说,偶然背后有必然,偶然可以转化为必然,必然
以偶然为补充,借偶然而表现出来,二者是对立的统一。
可能性与现实性。艾思奇认为,可能性就是将来可以实现出来的意思,
现实性则是一种可能性已经实现出来的意思。他指出,可能性可以转化为现
实性,但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一方面要有客观事实上的良好条件,要遵
循事物自身发展的进程和现实可能性,另一方面又要有主观的努力,要发挥
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实现可能性所必须的条件,否则,客观条
----------------------- Page 80-----------------------
件无论怎样好,还是不会有转化的成功。可能性与现实性既相互联系又相互
对立。
艾思奇强调指出,概念和范畴是思想反映世界的形式,它们包含各方面
的事实内容和事实矛盾,研究它们,就是要研究这其中的内容和矛盾。
从以上介绍中可以看出,《大众哲学》全面、系统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
尽管其中有一些不足之处,但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 学大众化,促
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并在其中占有一 席重要的地位。
5.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结晶: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及运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结晶无疑是毛泽东哲学思想,但它决非仅仅是
毛泽东个人的哲学思想,而是毛泽东及其战友们的哲学思想的结晶和概括。
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马克思、恩格斯两个人的哲学思想,而是马克思、
恩格斯及他们的战友、学生们的哲学的结晶和概括一样。马克思、恩格斯、
毛泽东是这两个哲学体系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阐明这两个体系时,我们的
主要注意力不得不集中在他们身上。
(1)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萌芽和产生
毛泽东 (1893—1976)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他的一生,
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理论上都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转变过程,如他自己所说:“我
这个人从前就有过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是后来才接受的。”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82页)他的这种转变过程,以凝结的形式反
映着中国现代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
毛泽东自幼思想敏锐,酷爱读书,勤于思考。在中学时期,他广泛阅读
了大量西方著作,从中了解了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经济学说、哲
学学说和进化思想。在省立师范学校读书时,他阅读了陈独秀、胡适等人倡
导民主和科学的文章及李大钊的一些启蒙作品。经过消化和吸收,毛泽东抛
弃了早年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和唯心主义的佛教无我论、唯我论。但是,
这个时期,确切地说五四运动前夕,他没有接触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什么
是宇宙的本原,是精神还是物质,不可能做出科学回答。因而他此时只是一
名激进民主主义者和 (近代)唯物主义者。
毛泽东转向共产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在五四运动期间。1918年8月,
他第一次来北京,利用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任职之便,不仅阅读了大量进步书
籍,参加学校的哲学会、新闻学会,还向李大钊、陈独秀学习马克思主义理
论。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夕,他从北京回到长沙,投身于革命运动,发
表了不少进步性文章,他初步提出了理论联系实际、调查研究的思想,对实
践活动的地位和作用,辩证法的矛盾、联系和发展原则,人民革命的根本原
因和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等重大理论问题,做了接近马克思主义的回答。1919
年12月,毛泽东第二次来北京,此时,十月革命在中国的影响深且广,一些
先进书籍被翻译出版,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如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
考茨基的《阶级斗争》、柯卡普的《社会主义史》等著作,确立了马克思主
义的信仰,在理论上和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成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完成
了理论上向辩证唯物主义者的转变。1920年7月至次年7月,毛泽东从北京
经上海回到长沙,参加、领导了一系政治活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
----------------------- Page 81-----------------------
表大会。这些活动表明,他已成为了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从此,毛泽东开始了以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在革命实践中创立中国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业。1926、1927年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标志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
的产生和确立。
1924年国共合作建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正当工 农运动高
涨,革命高潮到来之际,党内右倾思想的代表陈独秀认为,“产业幼稚的中
国,工人阶级不但在数量上很幼稚,而且在质量上也很幼稚”,资产阶级才
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社会基础,主张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党内“左”倾思想的代表张国焘认为,“农民没有政治上的兴趣”,农民运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