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界现代后期哲学思想史

_14 周一良(现代)
题。而以松村一人为首的“民科”哲学分会的其它成员则与之对立,批评主
体唯物论,从而在“民科”内部展开了激烈的论战。
文学中的主体性论是导致梅本思考的重要契机。梅本认为,首先应当考
虑这一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尤其是在历史唯物主义中是否得到了解
决?如未解决,该怎样解决?为此,梅本提出了主体性唯物论的观点。
----------------------- Page 116-----------------------
梅本认为,哲学上的主体性问题是从伦理学的主体性问题出发的,与历
史中人的自由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对待自由问题的视角不同,因而对主
体性的理解方式也就不同。梅本首先从自由与人类解放的相互关系出发,提
出了主体的自由问题。他认为,近代自由主义虽然从政治上解放了市民,但
并没有解决现实中的道德人格问题,社会成员被物化了。而现实生活中的人
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足,产生了把抽象的政治解放当作现实的人类解放的
错觉。梅本在向马克思主义转变过程中,试图直观地把握主体自由的真实状
态。其次,梅本从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联系上,努力把握主体性的伦理问
题。他认为:“洞察人类解放的过程中,也应该是不断融合的”,否则,就
不能坚持把人的解放的客观条件以及人的生存权利贯彻到底。他提出了理论
的“空隙”问题,即认为在人类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东西——对不期报答
的解放的献身和绝对根除利已心,在理论上却被“省略”;梅本认为,应当
自觉地反省这种融合,并在自己立足的理论中给予恰当的位置,但是,这个
位置被闲置了。这就是梅本称的“空隙”。他指出,如果马克思主义不去发
现并填补这个“空隙”,那它就会被其它内容的思想去填补,其结果则会导
致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或者以此为借口把唯物论与马克思主义相割裂。因
此,填补这个“空隙”是人本主义的基本要求。
梅本通过对西田和田边哲学的批判,提出应当把存在主义结合到马克思
主义中,把存在主义从理论上重视主体的人这一点补充到马克思主义中去,
消除马克思主义只重视客体的缺陷。梅本认为,唯物主义不是在抽象性个人
的主观方面的背面,而是通过不断超脱历史现实使其根源主体化。但这种主
体化超脱一旦脱离唯物主义基础,主体便化为宗教性实体。梅本认为,唯物
主义虽然重视实践主体,但在理论上却不予重视以致被“闲置”起来。梅本
指出,对唯物辩证法来说,历史的必然是外在必然与内在自由在实践中的统
一。他主张以统一的逻辑,从主体上把握作为唯物主义基础的客观必然。这
就是人的自由,但这问题为现有的唯物主义所“闲置”了。
梅本的思想中还有存在主义和西田哲学的影响,但是他并没有试图通过
批判这些哲学的影响从中解脱出来。因此,他试图通过超越西田哲学,并以
此为线索批判地接近唯物主义以形成“主体唯物论”,自然受到了以松村一
人为首的正统派唯物主义哲学家的批判。
对梅本批判的论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首先,要求在实践中实现变革
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包含了对主体条件的认识;其次,梅本不是在对工人阶
级历史地位的正确认识中,而是在人的普遍本性中超阶级地寻求主体性的基
础,把由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创造出的社会关系视为超阶级利益的伦理规
范。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是工人阶级为追求本阶级的利益,在共同
斗争中形成的阶级意识。从斗争的必然中产生献身问题。最后,梅本脱离生
活的人,把历史必然性考虑为物质过程。他所说的填补马克思主义的“空隙”,
不过是一种姿态,实际上是以另外的主体性取代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并且,
梅本把阶级利益和阶级意识推到客体方面,从马克思主义中排除真正的主体
性,在此基础上进而寻求另外的主体性。因而,梅本的“空隙”实际上是他
自己思想中的“空隙”。
针对松村一人等的批判,梅本连续发表了 《唯物史观与道德》、《辩证
法的物质及其自觉的逻辑》、《主体性与阶级性》等论文进行反驳,进一步
阐述认识论和本体论的主体性问题。直到1949年,他在同松村的争论过程
----------------------- Page 117-----------------------
中,明确地表述了其“主体唯物论”的基本观点。他提出,第一,主体唯物
论是克服西田哲学的一种方式;第二,在资产阶级社会,工人不自觉地被资
产阶级思想所侵蚀,其主体性被淹没于资产阶级思想中。彻底认识资本主义
社会结构、工人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作用,使主体性觉醒乃是当务之急;第三,
西田哲学完全无视阶级利益,无法说明全体与个人的利害关系,只能是伦理
主义。因为这是西田哲学把利害关系相对立的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总括为
全体的缘故;第四,献身不是为抽象的一般人的献身,而是为通过解放自己
而达到解放全人类的特定阶级的献身。由此可以产生出马克思主义固有意义
的人道主义义务感。
以梅本和松村为代表的关于伦理主体性的争论,促使主体性论朝着各个
方向发展。高桑纯夫和真下信一与梅本站在同一立场上,主张存在主义的本
体性。而甘粕介石、古在由重和小松摄郎等人从近似于松村的观点出发,对
之展开批评。另有非马克思主义者清水几太郎、宫城音弥等站在第三者立场
上,指出了主体性论的主观性和非科学性之缺陷,他们指责历史唯物主义犯
了公式化的僵化错误,主张主体性的客观化、科学对象化。还有田中吉六、
黑田宽一、三浦勉等人汲取了武谷三男的技术论思想,从本体论和认识论角
度探讨主体性问题。他们强调认识论的基础是技术论,而技术实体的主体才
是真正的社会主体。
“主体唯物论”问题的论战,大体到50年代初结束。这一论战对战后初
期的日本思想界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从思想上把人们从战后虚无主义的精
神状态中拯救出来,引导人们重新思考自我的价值,确立以人类解放为终极
目标的主体性。其次,它从政治上为人们指明了战后民主主义建设的方向,
促使人们自觉地彻底清除禁锢和扼杀人性的天皇制绝对专制体制,建立民主
社会。第三,普及并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并从哲学上深化了人的伦
理价值、人的自由等理论问题,从而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
但是,由于当时仅仅以报刊为论争的阵地,主体性论者立论过急且不够成熟,
正统派唯物论者的驳论大多停留在原则性上,回避了问题的实质。而且争论
双方对于问题本身的理论讨论也不够充分,因而留下了许多没有解决的问
题。到50年代下半期,日本唯物论研究在批判斯大林的哲学思潮冲击下,开
始转入低潮。“民科”于1957年解体。
----------------------- Page 118-----------------------
六、印度哲学
印度现代哲学始于1947年的印度独立。它分为三股性质的思潮:封建哲
学、资产阶级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封建哲学继承了中世纪印度的传统,严守僵死的形式主义的教条,宣传
旧时代的哲学。资产阶级哲学目前占据着统治地位。它派别林立,特征各异。
不过,它们在本质是相同的,即大都死守吠檀多主义的形式,吸取西方资产
阶级哲学、心理学和科学的内容,调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宗教与科学、
印度哲学与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19世纪末已传入印度,在分析现代印
度的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性质中运用和发展。这里,我们只限于资产阶级哲
学的两位主要代表。
1.“普遍和谐”哲学的探索者泰戈尔
罗·泰戈尔(1861—1941)出生于加尔各答一个望族家庭。早年留学英
国。回国后,从事文学和社会活动,但具有丰富的哲学思想,主张“普遍和
谐”。其主要哲学著作有:《生命的亲证》、《论人格》、《创造的统一》、
《人的宗教》等。
①神、人、自然。神、人、自然是泰戈尔哲学的三个主要范畴,神与人
是借自然而相联的两极。
神。泰戈尔的宇宙观是吠檀多不二论。他认为宇宙的本原是一种绝对存
在,称为“梵”、“世界意识”、“无限人格”、或“神”。在他看来,无
限的神的出现是由于有限的不足。纯粹的有限象一垛遮住了远方的死墙,它
的知识只是积累而不是启示,只有无限的神的知识才是启示。他认为,神是
有限和无限、有形和无形、有属性和无属性、一与多的统一。它存在于时空、
因果之中,又超越时空和因果;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又不为一切事物所限;
它解释整个世界,“没有神,世界将是一片混乱”。泰戈尔还认为,神就在
我们身边,人的生命就寓于对神的不懈追求之中。
人。泰戈尔指出,不仅人需要神,神也需要人,而且只有在人之中,才
能见到神。他认为,人具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双重性。与此相联,“我”
表现为自我的我和超越自我的我之双重性。自我的我受制于需求的规律,竭
力同天地万物分离而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至尊性;超越自我的我力图摆脱需
求的规律,追求无限人格而最终与“神”合一。泰戈尔哲学中的“人”就是
这两个“双重性”的统一和结合。最高的快乐来自于人与神的合而为一。不
过,泰戈尔并不以此来否认现实生活的价值,指出人生的快乐在于追求理想
境界的“过程”,而不在于达到理想境界。
自然,泰戈尔认为,自然既同神相联系,又同人相联系,同神一样是真
实的存在。他指出,科学、工业经济、英美国家都是不自然的、死的。在他
看来,工业化把世界变成一堆由分子——原子——电子按物理、化学规律构
成的死的东西,这是颠倒了世界,把底层当作了表层,以“社会”、“商业”、
“战争”等抽象的物淹没一切,淹没了美丽的大自然。
泰戈尔把世界区分的真实的“亲证”世界和不真实的“抽象”世界。前
者是由人的感觉、情感所得的艺术世界,是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形象世界,后
者是由理智所得的科学世界,是借抽象概括和分析推理而构造出来的规律世
----------------------- Page 119-----------------------
界。这种区分,表现出了泰戈尔对大自然的尊敬和热爱。
②对立中的普遍和谐。泰戈尔认为,我、人类、自然万物都是“神的变
体”,梵我合一,神人合一,人与自然合一,我与非我合一,因而神、人、
自然彼此处于和谐之中。普遍和谐是宇宙万物的基本精神。这是泰戈尔论述
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比如,他认为神具有人格,同时又具有非人格
性的价值;认为存在一种运用科学和分析方法探求的自然的真理,又存在一
种凭借直觉方法证悟的心灵的真理;认为信仰存在,但又不要让狂热的感情
主义所束缚。总之,泰戈尔主张,本体就是把整体的均衡赋予一件事物各个
组成部分的和谐,真理显现于和谐之中。
泰戈尔承认矛盾存在,认为和谐是有差别的同一,是分歧中的统一,它
来自于对立面的相互作用。不过,他又认为矛盾是暂时的、相对的,统一与
和谐才是永恒的、绝对的,一切对立力量均“象造物主的左右手一样,在绝
对的和谐中能动作”,对立包含于和谐之中。
泰戈尔也承认自然规律存在,承认世界的运动变化。但他的哲学思想的
核心是泛神论下的普遍和谐。
2.崇尚“真理”和“非暴力”哲学的甘地
甘地 (1869—1948)出生于西印度的波尔邦达尔。早年留学英国,回国
后参加印度国大党工作,并成为该党领导人,领导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是一位政治家,但同时又是一位哲学家,主张印度资产阶级的宗教民族主义
哲学,崇尚“真理”和“非暴力”。其主要著作有:《印度自治》、《甘地
自传》。
①神是一又是多。甘地主张神是有人格的唯一普遍的存在,是世界的创
造者和保护者,是“一”。他对神的唯一性作传统的经验哲学式的论证——
因果论证明:我们存在,我们的父母和他们的父母存在,因而必有整个
创造的父母存在,即神存在;
目的论证明:宇宙处于和谐、有序、统一之中,因而必有一个理智的制
造规律者存在,即神存在;
伦理的证明:良心乃人内部的神圣者,知善恶,使人去恶从善,良心的
声音说明神的存在,即神存在;
经验论证明:人们除日常生活的需求外,还渴求精神的满足,需要一个
爱的对象,尤其是在忧虑和危难时,神即爱的最高对象,即神存在。
甘地又主张神是“多”,认为作为创造者的神是唯一的,但神又表现为
世界,自我显现于宇宙的无数形式之中,并以此来证明它的无所不在。
②真理就是神。“真理”是甘地哲学的两项最主要的原则之一。甘地指
出,真理是至高无上的原则,它包括无数其他的原则,是指言论的真实和思
想的真实。因而它不只是我们所理解的相对真理,而且是绝对真理、永恒真
理,是上帝。他还指出,真理也指超越时空的绝对实在,真理意味着实在,
存在于实在之中,并属于实在,除真理之外,没有别的东西。这样,“真理”、
“神”、“实体”三者同一起来了。
甘地的“真理就是神”有其现实意义一面,即他要求人们象爱神一样爱
真理,在真理的旗帜下统一起来,进行民族解放的斗争。
③“非暴力”。“非暴力”是甘地哲学中另一项最主要的原则。甘地继
----------------------- Page 120-----------------------
承了印度传统教派的“非暴力”范畴,但赋予了它新含义。他指出,“非暴
力”包括两方面内容:消极方面,首先指不杀生,其次指不伤害;积极方面,
指爱,爱乃非暴力的本质。
他认为,非暴力的消极方面是有条件限制的。第一、有时杀生不可避免,
如在吃饭、喝水、散步和呼吸时,在一定程度上不伤害其他的肉体就不能维
持自己的肉体;有时杀生必不可少,如一个持刀乱杀乱砍,见谁杀谁,而无
一人敢捉住他,这时,无论谁杀死他,都会被社会看作慈善之人。第二、只
有下列动机驱使下的杀生或伤害生命才是暴力,这些动机是愤怒、傲慢、仇
恨、自私的欲望、卑鄙的目的等。对这些动机的控制即为“非暴力”。所以,
甘地说,非暴力的消极意义“不杀生”或“不伤害”是以摆脱仇恨、愤怒和
各种恶念为前提的。
非暴力的积极方面乃其本质方面。甘地说,神寓于万物内部,善是人类
的本性,任何人都属于人类的一员,因而不存在“敌人”或“敌对者”,只
存在犯错误者。唤醒人的神性,其非暴力的本性就明显地显现出来,而能够
做到这一点的就是“爱”,爱包含着仁慈、友好、宽恕、善良、同情等高尚
情感,能纯化内在的生命。甘地大力倡导爱自己、爱他人、爱人类、爱一切
生命。
甘地提出了实行非暴力的三个要求:要自我纯洁、不为爱、憎、迎、拒
逆流所缚;要文明,以善意胸怀对一切人,包括敌人;要忍受痛苦,不迷恋
物质福利,作为自我牺牲,以唤醒敌人内心的神性。
非暴力原则为甘地领导的“不合作”运动提供了理论的和精神的基础。
④“坚持真理”。甘地指出,实行非暴力的方法是“坚持真理”。他说,
“坚持真理”是一种反对暴力和非正义的力量,这是一股神的力量,“真理
就是神”。任何强大的力量在它面前都会被折服,它可使真理的坚信者自觉
忍受痛苦,作自我牺牲,使犯错误者“变心”,弃恶从善。因而,只要坚信
真理者以信仰神为前提,“坚持真理”即可通过真理的力量战胜邪恶,实现
人类的美好命运。甘地把这种方法运用于他的实际政治活动中,并取得了胜
利,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泰戈尔、甘地的哲学在实际政治活动中都取得了成果,但这并不能改变
他们哲学的性质——西方客观唯心主义与印度传统佛学中唯心论的融合。这
种理论与实践“脱节”、“不相符”的现象,也许只能从印度的传统文化和
国民精神以及印度当时的国情中去寻找答案。
----------------------- Page 121-----------------------
首页 上一页 共14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