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界现代后期哲学思想史

_7 周一良(现代)
主义制度的思想武器,推到了思想战线的前台,而其中最大的一个流派,则
是法兰克福学派。该学派的名称源于德国莱茵河畔法兰克福城的“社会研究
所”。早在1923年,法兰克福城内一些富裕的客商投资成立了社会研究所,
第一任所长是格律恩(1861—1940),一个属于“奥地利马克思主义”传统
的历史学家。1911年创办《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史文库》杂志。他的宗旨是
社会研究所应成为“西方和东方的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联络点”,他采取的方
针是“兼收并蓄”。成员中既有共产党员,又有社会民主党员;选中发表的
文章既有属于第二国际传统的伯恩施坦等人的,有属于第三国际传统的李亚
山诺夫等人的,又有受到共产国际批判但也同伯恩施坦对立的卢卡奇、柯尔
施等人的,还有马克思、恩格斯的。这样,格律恩主持的社会研究所,虽然
同各党各派均有联系,倾向性复杂,但乃是一个研究社会主义工人运动和马
克思主义的学术中心。格律恩退休后,霍克海默接任所长。“法兰克福学派”
诞生。
霍克海默接任之时,正值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希特勒法西
斯主义加速夺权之时,他深感有必要重视社会哲学,用马克思主义分析研究
资本主义社会现状及其意识形态,重新确立社会研究所的方向。1930年,他
做了题为 《社会哲学的现状和社会研究所的任务》的就职演说,贯彻了上述
思想。1932年,他在为《社会研究杂志》创刊号所写的前言中,又把社会哲
学的任务具体规定为:在研究历史和现状的过程中,把哲学理论和经济理论
结合起来,用以研究社会和个人问题;把经验上的研究统一到社会哲学中去,
开创一种“新型理论”——“社会批判理论”。这个时期,社会研究所的成
员除霍克海默外,有后来成为该学派著名代表的马尔库塞、阿多尔诺等,社
会研究所的任务是致力发展“社会批判理论”,对当时的一些社会现象、哲
学思潮及其代表人物进行评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名称由此而来。随着希
特勒在德国的得势,社会研究所经由荷兰、瑞士、法国,最后建址于美国。
1949—1950年又迁返回德国,而马尔库塞继续留在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进
行研究和教学。此后,法兰克福学派主要在美德两国展开活动。六十年代以
----------------------- Page 56-----------------------
后,法兰克福学派超出学术圈子,走向更广阔的领域。到第二代时,该学派
解体。
(2)开西方马克思主义先河的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
在第二国际内部出现了理论上的混乱。欧洲工人运动失败之时,卢卡奇、
柯尔施、葛兰西经过苦苦思索后认为,革命失败不在客观条件的不成熟,而
在于主观条件的不具备,即无产阶级“阶级意识”不成熟,主要表现为第二
国际理论家庸俗化了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于是,他们主张“重建”马克思
主义,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先河。
卢卡奇 (1885—1971)出生于布达佩斯。毕业于匈牙利大学,三度去德
国随席美尔、韦伯、李凯尔特和文德尔班等人学习。因1923年发表的《历史
与阶级意识》一书及1928年为准备次年召开的匈牙利代表大会起草的“勃鲁
姆纲领”遭到共产国际批判后,退出积极的政治活动。1930—1945年侨居莫
斯科,在莫斯科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从事研究。卢卡奇一生政治色彩和理论
倾向很不相同,但他因1923年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被推为“西方马克
思主义”的创始人,是毫无疑问的。他的主要哲学著作还有:《青年黑格尔》、
《存在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理性的毁灭》、《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等。
柯尔施(1886—1961)出生于德国托斯泰特。1910年获耶拿大学法学博
士学位。1912年去英国伦敦进一步研究法学。1920年参加德国共产党,曾任
党的理论刊物《国际》的主编。1923年《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书出版,在
共产国际和世界哲学界引起巨大轰动,也因此被指责为修正主义,同时成为
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其主要著作还有:《唯物主义历史观:同卡
尔·考茨基的争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主要原则:一个重新表述》、《卡
尔·马克思》等。
葛兰西(1891—1937)出生于意大利撒丁尼亚岛。1911—1914年在都灵
大学读书期间加入意大利社会党。1921年与陶里亚蒂共同创建意大利共产
党,后任该党总书记。1928年被法西斯分子判刑,在狱中写成了七卷本的《狱
中札记》,阐述了自己的哲学、政治思想,使其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
先驱。1937年获释出狱后数日即逝世。
三者经历不同,思想也不尽相同,但作为同一个学派的创立者和先驱人
物,他们在基本主张方面是相同的。
①“重建”的总框架及“总体性”原则。如前所述,卢卡奇等人是针对
伯恩施坦等人的错误观点而提出“重建”马克思主义的主张的。伯恩施坦等
人把历史主体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驱逐出去,把社会历史的发展曲解为机械
的单一的决定论,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视为黑格尔辩证法的残余因素,从
而根本无视历史辩证法。于是,卢卡奇等人把研究重心转向“社会—历史过
程的总体”,以图恢复马克思的“总体性”观点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历史主
体的地位,全面理解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理论,强调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
践的统一。这就是卢卡奇等人“重建”的总框架,也是其“重建”的基本原
则。
首先,卢卡奇等人追溯马克思思想理论的渊源,认为马克思主义是黑格
尔思想的逻辑继续,黑格尔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实质。他们企图借
助黑格尔辩证法,“重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辩证法。他们认为,马克思的
辩证法是关于社会历史的“总体”辩证法。“总体”是社会历史的总体,自
然是社会化、人化的自然,作为社会范畴包括在“总体”之中;“总体性”
----------------------- Page 57-----------------------
原则是马克思辩证法的最高原则,其实质为无产阶级运动中理论与实践的统
一。唯有坚持此原则,方可说明社会历史的现实过程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现实
运动。在他们看来,辩证法是相对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而言的,而在这种关
系中,主体支配着客体。因此,马克思的辩证法实际蕴涵于历史主体的活动
中,是主体的辩证法,实践的辩证法。其三、他们认为可以运用无产阶级辩
证法全面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自身的历史使命,为无产阶级革命创造主观
条件即“阶级意识”(卢卡奇);可以确认社会意识的现实性,批判资本主
义社会的“精神结构”(柯尔施);可以分析新形势,充分认识各国的具体
革命实践的特点,进行文化革命(葛兰西)。总之,他们主张马克思的辩证
法是革命的辩证法,其主体是无产阶级。
其次,卢卡奇等分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论述了“总体性”原则。他们认
为“总体性”原则是他们“重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体现了马克思历
史辩证法实质。
卢卡奇最先提出并阐述了“总体性”概念。卢卡奇认为“总体性”范畴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占据着中心地位,它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整体优于部
分。他说,马克思主义是方法而非教条,它历来把社会视为一个具有“总体
性”的总体。总体不是由事实堆积而成,相反,事实只有通过它们与总体的
联系方可得到阐述。总体必须先于事实,总体与事实相比具有逻辑上的优先
性。第二、他认为,总体应该理解为动的现实,它包括一定的趋向、方向及
其结果,是现状、过去和未来的统一,而不是一种在特定的时间内包括现实
的一切细节的事态。卢卡奇的这种规定是在总体性的名义下夸大主体性,在
反对关于历史过程的自然主义或实证主义观点时陷入了另一个极端。
柯尔施没有直接了当地提出并论证“总体性”原则,但在其《马克思主
义和哲学》一书中贯穿了该原则,并把它作为辩证法的根本原则。他认为,
总体性原则其体现为把思想批判和实践批判作为统一的历史总体来看待,指
出任何革命只有在实践运动中推翻整个现存社会和它的经济基础,在理论上
取消或废除其意识形态时,方算结束,任何割裂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的行为
都是危险的。据此,柯尔施提出了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主张用思想行动推翻
资产阶级的精神结构,为无产阶级革命作准备。柯尔施通过对总体性原则的
阐述突出了意识形态批判。
葛兰西也坚持总体性原则,对总体性作了具有自己哲学特色的规定。他
认为,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以实践为核心的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
或“实践一元论”。所谓“实践一元论”就是把实践理解为物质与精神、人
与自然的“对立同一性”,就是把物质、自然及精神、意识等要素统一于实
践之中。他指出实践就是一个总体,它内含了理论要素,而理论活动构成了
实践的先导和决定性环节。葛兰西把理论活动同文化现象相联系,而人民群
众即实践的主体的革命觉悟取决于文化的影响,所以,他又指出实践的核心
内容就是实行一场文化革命。葛兰西对总体性的把握同卢卡奇、柯尔施一样
有失偏颇。
②卢卡奇的历史辩证法。卢卡奇指出,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辩证法,
是一种社会历史的辩证法。不存在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的主要内容就是
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他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法是黑格尔思想的逻辑延伸。在
黑格尔那里,主客体在绝对观念的自我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达到同一,但
其主体只限于思辨的逻辑领域。马克思超越了黑格尔,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找
----------------------- Page 58-----------------------
到了真实的主体,这就是社会阶级,确切地说是无产阶级。在他看来,总体
性原则既包含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又意味着总体性范畴制约着主客体。“在
现代社会中,只有阶级才能表达这种总体性的观点。” (卢卡奇:《历史与
阶级意识》,第28页)只有对社会进行总体性的认识,才有可能进行社会改
造,而辩证法是社会现实中的革命因素,革命的承担者是无产阶级。因而主
体只能是无产阶级。他进而指出,无产阶级意识到自己是主客体的同一,是
在阶级意识中完成的。他说,在封建社会,人的社会关系还主要是自然关系,
人不可能从总体上把握“作为人的实在”;资产阶级实现了社会化的过程,
人成了本来意义上的社会存在物,社会变成了人的现实,因此,只有在资本
主义制度下,才有可能认识社会是现实。可资产阶级因其特殊的阶级利益,
无法克服“物化”现象来把握社会总体,只有无产阶级因其利益与全人类利
益相吻合,能够克服“物化”现象,由对自身状况的无意识发展到自觉的意
识,正是在这种自觉的意识中,无产阶级意识到自己不单是生产过程中的“客
体”,也是主体。主客体达到同一。
卢卡奇声称,主客体的同一的目的在于认识“物化”,消除“物化”。
他通过对商品拜物教的研究,提出“物化”思想。他认为,商品拜物教现象
是“我们这个时代即现代资本主义时代特有的问题”,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下生产过程的结果。卢卡奇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不仅造成生产客体的分裂,
而且必然造成生产主体的分裂,其中存在着一种逐步清除工人的特性、人性
和个人性格的倾向。具体地讲,卢卡奇认为,在劳动中,一方面,工人的劳
动力被对象化为同他总的人格相反的东西,被作为商品出卖,每当此时,即
他自己的存在被作为一个孤立的部分并坠入异化的系统中时,人格只能袖手
旁观;另一方面,生产过程被机械地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同时,机械化也
把工人分裂成孤立的、抽象的原子,他们的工作不再把它们直接地有机地组
合在一起,个人和社会之间的联系遭到破坏。卢卡奇说,这种主体与客体的
分裂,主体、客体自身的分裂,阻碍人们对世界的总体性认识,此“现象”
就是“物化”。因此,要消除物化,必须实现主客体的同一。
③柯尔施的“复苏”马克思主义的尝试。柯尔施指出,第二国际的马克
思主义理论家简单地抛弃了马克思主义中的哲学问题,他们这种“在马克思
主义和哲学之间关系上的纯粹否定的观点……都是起于对历史和逻辑非常肤
浅和不完整的分析。” (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正文第5页)为
此,“复苏”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是考察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考察的原
则是特定时期的“思想运动”和同时代的“革命运动”之间的联系。他认为,
德国唯心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理论表现,马克思主义体系是无产阶级
革命运动的理论表现,二者只是所反映的革命运动的性质不同而已。当德国
资产阶级不再革命而为无产阶级革命代替时,唯心主义就衰落了,马克思主
义哲学随之兴起。因此,唯心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在精神上和历史上 (即
意识形态上)彼此处于联系之中,即19世纪40年代德国古典哲学不是终结,
勿宁说只是经历了一个深刻的有意义的特征的转化,转变成了一种新的科
学,这种科学以后便作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般表现而出现在观念的历史
上,它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在40年代发现和论述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
样,柯尔施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看作是无产阶级——革命主体的观念的产
物。
柯尔施以辩证法来考察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把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
----------------------- Page 59-----------------------
段始于1843年前后,与观念历史中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相对应,结束于
1848年革命,对应于《共产党宣言》。在这个阶段,它是一种把社会发展当
成一个活的总体来理解和实践的理论;第二阶段始于1848年6月巴黎无产阶
级战斗的失败,结束于19世纪末,在这个阶段,庸俗唯物主义是它的表现形
式。庸俗唯物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弄得支离破碎,把它割裂成孤立自发的
各个分支,变成教条的、实证主义的、形而上学的纯理论,从而导致了它的
危机,使它丧失了革命性;第三阶段始于本世纪初到写作《马克思主义和哲
学》之时,并将延续到未定的将来。鉴于前两个阶段的情形,在这个阶段,
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上重新把握历史总体,包括无产阶级实践,解决在意识形
态领域里进行革命的理论根据问题。
柯尔施在“复苏”马克思主义过程中,还提出了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依
据“考察原则”,意识形态不能简单被看作经济因素的附属物,而应被看作
同社会中的物质因素一样的现实。同理,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关系,是同反
映它们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相联系的,没有这些意识形态,它就不能生存下
来。因此,无产阶级必须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就象马克思毕业所
做的那样,通过哲学领域的批判,来参与反对整个现存秩序的革命斗争。
④葛兰西的实践哲学。葛兰西指出,社会主义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并不
在于经济发展的必然性,而在于人民群众去真正实现一种意识的转变,这种
转变的实质在于,建立无产阶级大众的新文化。为此,必须重新解释马克思
主义的实质。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哲学。这种实践哲学区别于传统的唯
物主义、自然主义的唯物主义,区别于新康德主义意义上的唯物主义。其实
质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葛兰西说,不少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著作都侈谈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但却把理论当作实践的“附加物”、“补充”。而实践
哲学把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当作一种批判的行动,在这种行动中证明实践的合
理性和必要性或理论的现实性和合理性。他还指出,实践哲学的实质还在于
它是实践一元论。他认为此处的“一元论”,“肯定不是唯心主义的一元论,
也不是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而倒是具体历史行动中对立面的同一性,那就是
某种组织起来 (历史化)的‘物质’,以及与被改造过的人的本性具体地、
不可分割地联结起来的人的活动 (历史——精神)。”(葛兰西:《狱中札
记》,第58页)他强调,实践哲学是现代文化的一个要素,它在一定的程度
上决定了或丰富了某些文化思潮。因为,从来源上看,实践哲学是以这样一
些过去的文化为前提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德国哲学和法国革命,加尔
文主义和英国古典经济学,世俗的自由主义和作为全部生活观念根基的历史
主义。有人断言,实践哲学是以19世纪上半期文化运动的最高发展领域中的
代表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及法国的政治著作和实践为来源。葛兰
西说,一定意义上这个论断是正确的,但要看如何理解它。实践哲学不是这
三种运动的机械总和,而是它们的综合,在综合中,这三种运动中的每一种
都可作为其中任何一种的基础因素,由于德国哲学语言和法国政治语言之间
实质上是同一的,所以,某种意义上说,实践哲学又等于黑格尔加大卫·李
嘉图。葛兰西指出,然而,实际生活中,实践哲学却遭到了双重修正,即它
被包摄在双重的哲学结合之中。一方面,它的某些要素,或明或暗地被某些
唯心主义思潮所吸收和吞并,如克罗齐、金蒂莱、柏格森、实用主义等;另
一方面,为一些人简单地、形而上学地把它同传统唯物主义等同起来,以为
此即正统马克思主义。
----------------------- Page 60-----------------------
葛兰西规定了实践哲学的使命:“实践哲学有两项工作要做:战胜最精
致形式的现代意识形态,以便能够组成它自己的独立的知识分子集团,以及
教育其文化还是中世纪的人民大众。” (葛兰西:《实践哲学》,第80页)
为此,他提出应重视无产阶级政党的作用,重视培育有组织的知识分子,使
它们实在地和完全地掌握实践哲学,尤其应重视按实践哲学的精神批判传统
文化,建设新的人民文化,因为,文化和思想意识在领导权中处于首要地位,
无产阶级掌握了新文化,也即掌握了领导权,继而才能夺取政权和掌握政权。
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开“西方马克思主义”之先河,他们的基本思
想为后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重建”或“肢解”马克思主义规定了方向,
提供了依据。
(3)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社会研究所的支柱霍克海默、阿多尔诺、
马尔库塞
在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重建”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社会研究所
的支柱霍克海默等吸收他们的理论,把社会研究的方向确立为研究“社会哲
学”,并提出“社会批判理论”作为“社会哲学”的理论基础,随后,与阿
多尔诺一起提出了“社会批判理论”的研究方法——“启蒙辩证法”。马尔
库塞则从另一角度,论证马克思前后期哲学思想统一于人道主义理论,并重
新解释了黑格尔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探讨社会批判理论兴起的哲学背
景。
霍克海默(1895—1973)出生于德国斯图加特。1922年获法兰克福大学
哲学博士学位。1930年接任社会研究所所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返回
德国,继续领导社会研究所。1951年当选为法兰克福大学校长。1959年退休,
其主要哲学著作有:《传统的和批判的理论》(1937)、《论哲学的社会功
能》(1940)、《独裁国家》(1940)、《启蒙辩证法》(1947)、《工具
理性批判》 (1967)等。
阿多尔诺(1903—1969)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1924年获法兰克福大学
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去美国社会研究所。1949年随研究所迁回德国。1959
年接替霍克海默任社会研究所所长。其主要著作有:《启蒙辩证法》(1947)、
《弗洛伊德理论和法西斯宣传的程式》(1951)、《社会学和经验研究》(1957)、
《否定的辩证法》 (1966)等。
马尔库塞(1898—1979)出生于德国柏林,曾受教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
1922年获弗莱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9年因同海德洛尔政治观点相左,离
开弗莱堡,结识霍克海默,并成为社会研究所的成员。二战期间,随研究所
迁往美国,并定居美国。积极干预现实,尤其是1968年“五月风暴”,成为
“青年造反者之父”。其主要著作有:《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1932)、
《理性与革命》(1941)、《爱欲与文明》(1955)、《单面人》(1964)、
《反革命与造反》(1972)等。
①社会批判理论。霍克海默指出,他的理论之所以名为“批判理论”,
一是此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就是“批
判性”,马克思本人的著作中几本关键性著作的标题或副标题都定为“批判”。
尽管恩格斯及其以后,马克思主义受到科学的“诱惑”,由“批判性”转移
到科学性,但这不能否定它本来就是“批判”的理论,辩证的批判理论。二
是此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
霍克海默把“批判理论”同“传统理论”加以对比,阐述了它的本质特
----------------------- Page 61-----------------------
征。他指出,“传统理论”产生于再生产现存社会的专门化劳动过程之中,
把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当作“自然的”、“永恒的”东西接受下来;而“批判
理论”产生于资本主义再生产机械劳动和分工的限制之外,把资本主义社会
制度当作批判、改造的对象。他说,在批判思维影响下出现的概念是对现有
秩序的批判。如马克思的阶级、剥削、剩余价值、利润、贫困化、崩溃等概
念,它们并不是在对当代社会的维护中得到的,而是在将社会改造成一个合
理社会的过程中得到的。由此,霍克海默认为两种理论的目的截然不同。“传
统理论”旨在帮助、维护现存社会的再生产过程,而“批判理论”除了生来
对废弃社会不公感兴趣之外,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它志在破坏一切既定的、
事实性的东西,证明它的不真实,必须加以否定,从而推翻现存社会制度。
霍克海默还指出,“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的不同还表现为:“传
统理论”反映资产阶级时代,而“批判理论”立足于资本主义以后时代的规
划;“传统理论”的认识方式来自于自然科学,以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
社会,否定或忽视变化、发展,把一切概念、范畴凝固化,其认识主体是孤
立的、“脱离任何事件”的个人,而“批判理论”的认识方式源自“总体性”
原则,在主客体的总体化运动中研究社会,其认识的主体是确定的、与他人
和团体发生联系,属于一定阶级的人,是全部历史生活形式的生产者。因而
“传统理论”只是纯粹的逻辑产物,是一种“科学知识”,一种资产阶级意
识形态,而“批判理论”不仅是认识的产物,是一种特定的理论,它本身也
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过程,是一种政治实践。
社会批判理论由霍克海默提出并加以特性规定和阐述,但也贯穿于阿多
尔诺和马尔库塞的著作之中。所以,该理论实质为社会研究所的基本理论,
为大家所遵守和信奉,正如“总体性”原则为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所共
同遵奉一样。
②启蒙辩证法。在完成“社会批判理论”的阐述之后,霍克海默和阿多
尔诺一起为社会批判理论的研究找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启蒙辩证
法。
启蒙辩证法就是对整个人类文化,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或“启蒙”史的
彻底批判。因为,在他们看来,“启蒙运动的纲领就是消除这个着魔的世界;
取谛神话,用知识代替幻想”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第
3页),然而,“启蒙”由于其内在的逻辑转向了其反面,变成了一种“自
我毁灭的启蒙”。
他们指出,“启蒙”一开始就打出“消除世界魔力”的旗帜,要反对神
话,破除迷信,可自己却一步步陷入了神话之中。就是说,“在被启蒙的世
界中,神话进入了世欲领域”。这表现为:“启蒙”因巫师保护神灵而成为
神圣不可侵犯的,设立了自己的不可侵犯的禁区;它使认识局限于对事实的
复制,思想成了同义反复,人由此不断滋生盲目性;它也使自身摆脱命运和
惩罚的过程,同时,又将惩罚施加于那个过程。而不可侵犯的禁区、盲目、
赎罪说,正是神话的原则。
他们还指出,启蒙运动旨在寻求世间万事万物所必须遵循的规律,启发
人们的正确认识世界,然而,它却歪曲了世界,引导人们走入误区。“启蒙”
反对普遍概念,认为普遍概念的权威中明显地存在着对神圣的恐惧。放弃对
意义的任何追求,而追求“数”,而“那些不能还原为数,最终不能还原为
一的事物只能是幻想。”(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第7页)
----------------------- Page 62-----------------------
“数学的程式成了思维的仪式”(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
第25页)思维也就程式化了。程式化的思维只能使人们以抽象为工具,抹煞
事物的个性。
他们认为,由于“启蒙”反对神话却巩固了神话,启发认识却误导了认
识,使人类无法正确认识世界,无法摆脱神的淫威,到头来使人类变得软弱
无力,使统治阶级的统治合理化,使极权主义滋生并漫延。总之,“启蒙”
没有带来进步,却导致了倒退。
如前所述,社会批判理论也是一种政治实践。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把“启
蒙辩证法”也运用于批判现实。他们把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工业”置
于整个人类文明史之外,认为该社会是最文明、完全“启蒙”了的社会。然
而,“启蒙”的消极方面也发展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一切东西都可以作为
商品出卖,受商品价值规律支配,为资本的魔力所俘,在异化状态中生存。
以往的“启蒙”走向了“反面”,是由于以往的社会历史的发展就是如
此这般,它只不过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理论再现。因而新的“启蒙”只是一
种幻想而已。
③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兴起的哲学背景。马尔库塞作为社会研究所
的支柱,似乎他的理论游离于“社会批判理论”之外,其实不然。“社会批
判理论”在法兰克福学派那里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代名词。在社会研究所工作
时期,他对马克思主义提出很多批判。40年代,他又写出《理性与革命》一
书,重新考察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主义的关系,揭示“马克思主义的神秘和
发源地”。这一“揭示”实际是对“社会批判理论”兴起的哲学背景的阐述。
马尔库塞首先为黑格尔哲学正名,指出理性与革命是黑格尔哲学的基本
精神。他说,从社会历史背景看,黑格尔哲学“是对法国革命的挑战所作出
的反映,亦即在理性的基础上重新考虑建立国家和社会,使社会制度和政治
制度符合个人的自由和利益”;从哲学背景看,黑格尔哲学是笛卡尔理性主
义的继承者。它的性质首先取决于笛卡尔哲学的性质,而笛卡尔哲学是一种
“站在历史的前头指导人们前进的哲学”,以新的形式表述和坚持“哲学从
来要求获得指导人们合理地主宰自然界和社会的权力”之实践性要求。从内
容方面看,黑格尔哲学以理性为基础,它认为哲学思维只以自身为先决条件,
历史只涉及理性。理性决定现实、构筑现实、改造现实,也否定现存社会中
不合理性的现实。人类社会历史所呈现的一切图景均是“理性思维的产物”,
国家也是理性的实现。
马尔库塞重新解释了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他指出,“正统
马克思主义者”把黑格尔哲学视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但不是直接
的理论来源,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地继承”,即“剥削
了黑格尔哲学唯心主义外壳”,“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
马尔库塞认为,这是借二者的“差别性”而忽视“同一性”,是对二者关系
的歪曲。他认为,黑格尔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的、主要的理论来源,换言
之,马克思是黑格尔哲学遗学的真正继承者。这种继承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理性主义,马克思的辩证社会理论的基础就是
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在他看来,马克思强调人按自身需要认识和改造世界,
强调人通过将自然和社会协调起来并从中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但又强调
人的活动乃至理性主体的活动。它以理性为指导改造自然、社会,其目的是
使世界服从理性。第二,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学说。他认为,
----------------------- Page 63-----------------------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论证的共产主义经历“人性——
异化——人性复归”三阶段是受“绝对理念”演化过程的三段论的影响;马
克思对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论证,把无产阶级看作是“客体—主体”,则是
受“绝对理念”的“实体即主体”的影响。第三、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异
化劳动”理论。他说,当时,在马克思面前存在两种异化理论,一是费尔巴
哈的,一是黑格尔的,二者有着实质性的区别。黑格尔主张,劳动“把感性
确定性和自然带入了历史过程中”,“把人类存在的自然条件改造成社会条
件” (马尔库塞:《理性与革命》,第247页),充分揭示了劳动的意义;
而费尔巴哈忽视劳动这一物质作用,“消除了一个自然可以变成自由的中介
的决定性因素”,“对作为一个‘自然’发展的人类自由发展的解释,忽视
了自由的历史条件并使自由成为特定秩序内的一个事件”(马尔库塞:《理
性与革命》,第247页)。马克思敏锐地看到了二者的区别,毫不犹豫地“批
判、舍弃了费尔巴哈的,而赞同和继承了黑格尔的”,也正是在这种批判与
继承的大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
并以劳动是否已成为人的本质的实现为标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异化
和人的本质的异化。马尔库塞总结道:“异化范畴的运用把马克思的经济分
析同黑格尔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联系了起来。”(马克库塞:《理性与革命》,
第248页)。
既为继承,就不是照搬。马尔库塞认为,马克思在继承黑格尔上述基本
思想的同时,又抛弃了另外一些思想。这表现在:马克思抛弃了黑格尔把自
由与幸福分离的观点,认为幸福和自由紧密相联;抛弃了黑格尔关于辩证法
适用于“一切存在和运动”的观点,认为辩证法只限于社会历史领域,不能
应用于自然界;还抛弃了黑格尔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受必然规律支配的观点。
综上所述,马尔库塞之所以重新解释黑格尔哲学及其同马克思主义的渊
源关系,旨在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是理性主义,而理性主义的根本的意义
是它的批判性和否定性;旨在说明要保卫理性,就必须超越传统哲学,因为
其理性概念中隐藏着理性的脱离个体,成为统治力量的危险。于是,马尔库
塞宣称哲学已经终结,“社会批判理论”兴起。实质上,这一切是马尔库塞
等人借马克思之口,说出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 Page 64-----------------------
三、中国哲学
1.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
(1)时代背景
中国原是一个封闭的、落后的封建王国。然而,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
世界市场的形成,要求把一切民族强行拉入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之中。于是,
西方资本主义以大炮轰开了中国封闭严实、铜墙铁壁般的国门,把中国纳入
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同时,也使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