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界现代后期哲学思想史

_6 周一良(现代)
与人的交往,人在社会、集体中的地位等,以区别于克尔凯郭尔的“孤独个
人”。但这一切均无法抵消他所讲的“人”的“先验性”。
鉴于西方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平均化、机械化、大众化”使
人丧失其存在的独立性,也鉴于他对人的理解,雅斯贝尔斯提出,西方传统
----------------------- Page 47-----------------------
人道主义已陷入崩溃,应建立新人道主义。他为新人道主义提出了几点要求:
第一,“要突破技术世界的框子”。科学技术既给人带来大幸,又给人带来
不幸。要避免其不幸,利用其大幸,使个人重新发挥其独特的个性和自由。
第二,要摆脱现代社会的各种政治机器、极权和暴力。西方社会庞大的官僚
机构威胁着人的生存。要公开拥护精神自由,并为建立保障精神自由的政治
制度而斗争,以摆脱当前的现实状态。
雅斯贝尔斯志在“超越存在”,面向上帝,不得不走向信仰主义和非理
性主义。这是其哲学的根本结论。
自雅斯贝尔斯之后,存在主义的重心逐渐移向了法国。
7.弗洛伊德主义 (后期)及其在奥美的修正理论
(1)弗洛伊德早期的两大发现:“无意识”和“性本能”
弗洛伊德主义因其创始人而得名。而严格地讲,弗洛伊德主义是指弗洛
伊德的后期思想,即指他早期的两大发现——“无意识”和“性本能”在社
会历史、文化领域的运用。因此,论述后期弗洛伊德主义必需先介绍其早期
的两大发现。
弗洛伊德(1856—1939)。出生于奥地利弗莱堡一个犹太籍的商人家庭。
1876年起在著名生理学家E·布鲁克的生理研究所研究低等动物的神经结构
与功能。1881年获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1882年进入维也纳公立医院研究脑
解剖及精神病理学。1885年到巴黎随精神病学家J·M·沙尔科进修精神病学,
并且开始涉猎精神病的心理原因。1886年回维也纳与生理学家J·布鲁尔合
作研究歇斯底里及其疗法,创立了心理分析学说。其主要著作有: 《梦的解
析》(1900)、《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1904)、《性欲理论三讲》(1905)、
《精神分析引论》(1910)、《超越快乐原则》(1920)、《文明及其不满》
(1920)、《群众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1921)、《自我和本我》(1923)
等。
弗洛伊德进行精神分析时,提出“无意识”和“性本能”,认为人的一
切活动——精神的物质的都是缘于这两个因素,并把这理论运用于解释社会
历史、文化。弗洛伊德主义的基本思想和特征即如此。
“无意识”是弗洛伊德对人的心理结构进行分析时的独特发现。他认为
人的心理由三个系统:无意识系统、下意识系统和意识系统组成,三者具有
不同的特性、起着不同的作用。意识系统同直接感知相联,它面向外部世界,
完成着感官的作用,是心理结构中的最高层;下意识系统处于意识系统边缘,
是储存在记忆中的东西。而“无意识”则处于心理结构的深层,是人的生物
的本能、欲望的贮藏库。这种本能、欲望具有强烈的心理能量的负荷,能够
自己决定自己,并总是为自己寻求出路,追求着得到满足。弗洛伊德还认为
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总是力图掩盖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不曾注意到无意识,
而正是这无意识是心理的深层基础,是进行心理分析的理论基石,“心理过
程主要是无意识的”。
“性本能”也是弗洛伊德的独特发现。他在把无意识归结为人的基本本
能后,又把人的基本本能归结为原始性欲,或“性本能”。他称之为“力比
多”。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人与生俱来的,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它的
对象和表现形式有所改变。弗洛伊德将它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上都有一
----------------------- Page 48-----------------------
个能使力比多性欲满足的“动欲区”。第一阶段是口腔阶段,动欲区为嘴和
唇;第二阶段为肛门阶段,动欲区为肛门;第三阶段是“崇拜男性生殖器”
阶段,动欲区为生殖器,此时,儿童从“自恋”转向“他恋”。之后,弗洛
伊德又提出“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即“俄狄浦斯情结”和“爱兰克
拉情结”。
“无意识”和“性本能”是“足以触怒全人类的发现。这些发现构成了
弗洛伊德主义的基础,同时也使他的学生纷纷起来,与他分道扬镳,创立了
各自的理论。这是后话了。
(2)两大发现在社会历史、文化领域的应用:弗洛伊德主义(弗洛
伊德由早期转向后期)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分析中的基本论点不仅可以用来解决个人生活领域
中的各种问题,而且可用来解释人们的社会生活活动和社会现象。弗洛伊德
提出了许多论点。
①出于解释社会现象的需要,弗洛伊德对人的心理的理解作了修正和补
充,提出了个性论,即他把人的心理和个性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
本我是最原始的、无意识的心理结构,同肉体相联系,是心理能量的贮
藏器。在本我中充满着本能、欲望的强烈冲动,力图依据快乐原则而通过“自
我”得到满足。自我是一个意识结构,同外部事物相接触,处于本我和外部
世界之间,是外部世界与本我、欲望与满足之间的居间者。它依据现实原则
行事,主张克制,但不否定本能的要求。超我是一个由父母和“师长的指示”
而形成的结构,具有有意识的东西的共同点:理性、良心。超我依社会行为
标准和要求行事,严格支配站“自我”以压抑“本我”。
个性论实质上是弗洛伊德早期关于心理结构三系统理论的精练化。正是
从此出发,他将其心理分析基本论点推广到社会科学领域之中。
②用本能、欲望、升华等概念解释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的产生和发展。
弗洛伊德力图把文化和社会生活归结为生物本能和深层欲望的表现形式,认
为生物的本能、欲望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基础:整个社会制度的形成、发展都
离不开本能、欲望同以它们为基础的感情的相互作用,人们追求某种感官的
愉悦和机体需要的满足也是生存本能之故,革命起义、战争分别是侵略本能
和死亡本能使然。总之,整个人类历史就是由生存本能同死亡本能斗争的生
动画面交织而成的。与此同时,弗洛伊德又把人的本能、欲望同社会对立起
来,认为本能、欲望追求着一种有碍于社会、不利于人类文明的满足,时时
刻刻威胁着社会的进步,破坏人类的共同生活,而社会是一个禁令和限制系
统,它借助于超我压抑、限制人的本能、欲望的冲动。文明和文化是以抗拒
本能、欲望的满足,特别是性本能和死亡本能的满足为基础的,人类社会的
进步也就体现于对本能、欲望的压抑的成功与否。具体地讲,受到压抑的本
能、欲望仍贮藏着心理能量,总力图通过迂回的道路得到满足,途径之一就
是依据升华原则,以社会所能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文学艺术创作、科技
发明等就是这种升华的结果。因此,在弗洛伊德那里,人的本能、欲望同社
会相对立,但正是在这种对立中,本能、欲望受压抑而又得到了畸形但为社
会所认可的满足,社会文明受本能、欲望阻碍却又在本能、欲望的升华中得
到高度发展。
弗洛伊德的上述观点实际是把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因归结为人的本能、欲
望,从而忽视了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
----------------------- Page 49-----------------------
③运用“无意识”和“性本能”分析社会集体得以构成和稳定存在的原
因。弗洛伊德认为,建立在性本能基础上的“爱的联系”是人际关系的核心
力量。他借用了叔本华的一个著名比喻:一个寒冷的冬天,一群豪猪相互之
间紧紧地挤在一起,它们都想借助于同伴的体温使自己免于冷死,但当它感
到对方的刺扎在自己身上时,又不得不分散开来。但当它们为了取暖又重新
挤在一起时,被刺的烦恼又发生了。于是,它们为避免这两种烦恼而不停地
聚扰和散开,直到最后它们发现了一个最能忍受的适中的距离。弗洛伊德认
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对立和厌恶的情绪,可他
们又结集成了一个集体,且能够稳定地存在。其原因何在呢?他指出原因就
在于,在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爱的联系”,亦叫“力比多联系”。“一
个集体的本质就在于它自身存在的一些力比多联系”。弗洛伊德说,在集体
中存在着两种联系:个人与领导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联系。“力比多联系”
既维系着个人与领导的关系。使其产生错觉,认为领导对每个人施以平等之
爱;又维系着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使其认为他们之间是平等的,且享有
平等的爱。因而“力比多联系”使相互厌恶的人们找到了一种最能忍受的适
中的距离,他们既相互“挤”在一起,又不感到“对方的刺扎在自己身上”,
从而集体得以构成和维护。
④把泛性论运用于社会科学中,认为社会、宗教、道德的最终根源是“俄
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中指出,人类的史前时代,占据
最高统治地位的是父亲,他把全部妇女霸为己有,把受俄狄浦斯情结驱使而
欲与父亲分享妇女的儿子们逐出本部落,有一天,忍无可忍的儿子们联合起
来,杀死并吃掉了自己的父亲。父权制部落结束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
儿子们意识到同样的命运在等待着他们——被自己的儿子们杀掉。因此,他
们缔结条约,禁止与相同图腾的妇女发生性关系。于是,便产生了道德;同
时,杀父行为引起了他们的忏悔,他们感到了一种犯罪感,产生了对父亲的
爱和崇拜,把被杀的第一个父亲看作上帝,搞起了图腾崇拜。于是,就有了
缘这种杀父行为所起的犯罪感的宗教。弗洛伊德接着指出,杀父后,兄弟们
为了自己能成为遗产的唯一拥有权而争吵不休,但他们被放逐时把他们联起
来的友谊及为获得自由而不惜杀父的回忆,使他们停止了这场无益和危险的
争吵,签订条约。这样,产生了社会。弗洛伊德总结到:“我们可以说,社
会的存在是建筑于大家对某些罪恶的认同;宗教则是由罪恶感及附于其上的
懊悔心理所产生;关于道德,则一部分是基于社会的需要,一部分则出自罪
恶而促成的赎罪心理所造成。”(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第181页)
弗洛伊德主义无论是分析人的本质,还是解释社会、宗教、道德的起源,
都是以无意识、性本能为理论基点,是一种典型的非理性主义。但这种非理
性主义又同其他非理性主义有别,它同生理学、生物学、心理学、进化论等
自然科学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它在对人进行分析时,始终把人看作一个
生物实体。因而这种非理性主义又是建立在庸俗的自然主义基础之上的。
(3)“个体心理学”的创立者阿德勒
弗洛伊德公布了他的两大发现——无意识和性本能之后不久,精神分析
学会内部便出现了危机,他的两位高足因不同意其泛性论而同他分道扬镳,
另立门派,企图克服他将两大发现运用于社会生活领域而出现的重重矛盾。
两位高足之一便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
阿德勒(1870—1937)出生于奥地利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1895年毕业
----------------------- Page 50-----------------------
于维也纳大学,并获该校医学博士学位。1902年加入弗洛伊德学术圈。因其
才华出众深得弗洛伊德器重,成为弗洛伊德集团的领导人之一,1912年同弗
治伊德关系破裂,自成一派。其主要著作有:《自卑与超越》(1932)、《人
性的研究》、《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自卑与生活》等。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的创立从内在逻辑性而言,它是对弗洛伊德强
调无意识、性本能及俄狄浦斯情结是一切事物的最终根源观点的反叛;从外
在影响看,它是受到了叔本华的“生活意志”论和尼采的“权力意志”论影
响后的理论创新。他提出,人的一切行为都受“向上意志”的支配,认为人
生来就有一种内驱力,将人格各方面汇合成一个总目标,即要求高人一等的
“优越感”,优越感是属于个人独有的。人们的一切行为、动机都是向着一
个方向:追求优越,追求征服,永不停留。优越感目标引起人们不仅在个体
的水平上,而且在一切文化的历史上进行着不懈的奋斗。之所以如此,阿德
勒认为目标中有一个共同的要素——“想成为神的努力”。每个人都有自己
具体的追求目标。一旦优越感目标具体化,在生活的样式中,就不会犯错误。
弗洛伊德把动机的原始基础归结为俄狄浦斯情结,而阿德勒认为对优越
感的渴望与追求起源于“自卑感”,而人的自卑则是肇端于人在幼年时的无
能。这观点显然受到阿德勒幼年时生活经历的影响。阿德勒自小患有驼背,
行动不便,他哥哥的蹦跳活跃使他自惭形愧,极为自卑。所以他最初把“无
能”理解为“有着器官缺陷、体弱、多病”,自卑感就是这种无能引起的“怯
懦、优柔寡断、怕羞、服从听话”等。后来,他把任何真实的和想象中的身
体的、精神的和社会的障碍都划入“无能”的范围,它们都会引起自卑感。
因此,阿德勒说:“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
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便是自卑感”(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第47页)。
阿德勒认为自卑可以摧毁一个人,使其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病,但它也
能使人奋发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缺陷。这里的“补偿”便是阿德
勒对付自卑的方法。他举例说,古希腊的德奥斯尼斯原先患有口吃,经过数
年苦练竟成为名演说家;再有尼采身体羸弱,但他弃剑从笔,成为世纪之交
的哲学大家。他认为“补偿”有两个层次,一是通过发奋克服缺陷,一是以
彼方面优势弥补此方面不足。阿德勒认为,“由于自卑感总是造成紧张,所
以争取优越感补偿动作必然会同时出现。”(阿德勒:《自卑与超越》,第
48页)补偿是“向上意志”的表现,是源于自卑但却推动人去追求优越感目
标的基本动力。
在人格形成问题上,阿德勒提出“生活的方式”观点。他强调社会环境
尤其是家庭决定着一个人在儿童时代就已形成的人格。儿童处在不同的环
境,其克服自卑、进行补偿的方法也就不同,这不同的方法凝固下来,就成
为儿童日后对付环境的特殊方式,即“生活的方式”。
阿德勒还提出了“生活的意义”概念,认为人类生活于“意义”的领域
之中。何为生活的意义?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三条重要的联系,这些联系
是他必须随时耿耿于怀的,它们构成了他的现实,这三条联系是:我们居住
于地球这个贫瘠星球的表面上,无处可逃;我们并不是人类种类的唯一成员;
人类有两种性别,个人和团体同生命的保存都必须顾及这个事实。阿德勒说,
这三种联系决定我们面对每种生活问题、每种工作时都需要有合作的能力,
都必须在人类社会的架构下,以能够增进人类福利的方式来予以执行。因此,
----------------------- Page 51-----------------------
生活的意义都是一共同的意义,是别人能够分亨的、也是别人认定为有效的
意义。
我们姑且不论阿德勒把人类行为归结为出于自卑及对自卑的克服。补偿
和超越之观点有多大的合理性,仅就他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批判弗洛伊德
主义来说,“个体心理学”在二十世纪西方哲学思潮中应占据一席之地。
(4)“心理分析学”的创立者荣格
弗洛伊德的另一位高足,也是他的另一个反叛者就是荣格。
荣格 (1875—1961)出生于瑞士巴塞尔。青年时期就读于巴塞尔大学,
并前往巴黎在P·雅内指导下研究心理学。1909—1913年间,曾任精神病诊
所医生、心理学讲师。1907年结识弗洛伊德,深得弗洛伊德赞赏。1909年被
弗洛伊德指定为精神分析运动的法定继承人。1911年经弗洛伊德推荐,担任
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第一任主席。1912年发表《无意识心理学》,同弗洛伊德
的分歧公开化且十分尖锐,被弗罗伊德请出精神分析学者的行列。1914年愤
而离开弗洛伊德,于苏黎世另立门派,定名为“分析心理学”。其主要著作
已收入17卷本的《荣格全集》,另有《分析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心灵奥秘的现代人》、《人及其象征》等。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一样,是对弗洛伊德
泛性论的反叛和修正,不同的是他还吸取了柏格森的“生命冲动”思想,把
力比多看作一种生命力或心力。“力比多,较粗略地说是生命力,类似于柏
格森的活力。”荣格说,这种普遍的生命力既表现于生长和生殖,也表现于
其他活动,而性欲只不过是所有生活的本能之一,即是许多的生理与心理功
能的一部分。为此,荣格反对弗洛伊德的“性压抑”观点。他认为,弗洛伊
德所说的性欲是指当一位患者被迫或被诱导去改正自己的错误态度时所形成
的,是对性压抑的一种夸大其词的说法,是对自己的父母及有关人的一种反
抗现象,是一种令人的生命力受到阻碍的家族关系的现象。荣格还认为,这
种性压抑在所谓的婴儿性欲说中经常提到,而其真正的原因是由于完全属于
另一种生活领域的不自然的紧张表现。因此,只要正常发展之门一打开,它
自然会立刻恢复正常。荣格也反对弗洛伊德用性爱去阐述人的行为。他认为
儿童时期的“恋父情结”和“恋母情结”并非是性爱驱使,而是获取营养和
企求生存的需要,儿童的快乐也是出于此而非出于性的欲望。只有儿童成熟
了,性机能发展了,这些营养机能才涂土或联结上性的情感。力比多的生命
力也只是在青春时期才具有异性爱的形式。
荣格认为,弗洛伊德的下意识、无意识局限于个体,是纯粹“个人的无
意识”,这就把无意识看得太狭窄,没有对无意识本身作出具体的分析。实
际上,在个人无意识下面还有一个更深的精神层次——集体无意识,它具有
普遍的、超个人的性质。这样,荣格就把人的心理结构系统分为意识、个人
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三个层次。对于三者的关系,他有一个很生动的比喻:
意识犹如海洋中一个岛的可见部分;个人无意识是那些由于潮汐运动才露出
来的水面下的陆地部分;集体无意识是所有的岛最终用以作为基地的海床。
他指出,一切在个人的生活中被遗忘、被压抑、被感知、被想到和被感受的
东西构成个人无意识的内容,亦叫情结。而一切并非由个人获得,而是由遗
传所保留下来的精神机能,则构成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亦称原型。个人无意
识的内容来自个体经验,它曾经是意识的,只因被压抑、被遗忘而从意识中
消失了,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与个体的经验无关,它是通过遗传而得来,包
----------------------- Page 52-----------------------
含着连同远祖在内的过去所有各个时代所积累起来的那些经验的影响。他认
为,一个人不需退回到过去,亦不需经验帮助,只需在集体无意识支配下,
处于与祖先相似的环境中就会做出与祖先相似的行为。据此,荣格把科学发
明、文学艺术创作中的“直觉”、“顿悟”、“豁然开朗”及哲学上的“先
验知识”都看作是集体无意识下原型的再现,使其分析心理学不仅对心理学
和精神病学产生了影响,而且也渗透到哲学、宗教、历史、文学、科学等领
域。
荣格创立“分析心理学”不仅仅是为了反对弗洛伊德的“泛性欲主义”,
克服其局限性,也希望通过现代人心灵的无意识活动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在
把远古和当代隔开的鸿沟上架起一座桥梁。然而,结果非其所愿。他对集体
无意识的意义的过分强调,使得他只能描绘出神话人物的性格特征,建立他
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而现实的、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正如弗洛伊德的
反驳:“荣格试图抽象地解释心理分析的事实,而不考虑个性的特点和个体
的经历。”(克莱芒等:《马克思主义对心理分析学说的批评》,第71页)
把精神分析学进一步引向了神秘主义。
(5)美国的修正理论:霍妮和弗洛姆的新弗洛伊德主义
弗洛伊德逝世后,一批受法西斯迫害的年轻的精神分析学家移居美国,
继续批判改造弗洛伊德学说,以期克服其局限性,建立了“新弗洛伊德主义”
思想体系。主要代表人物是霍妮和弗洛姆。他们强调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在
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主张以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来取代、否定力比多。
因此,“新弗洛伊德主义”又被称为“心理文化学派”或“社会心理学派”。
①霍妮的“文化和哲学的精神病理学”。霍妮(1885—1952)出生于德
国汉堡。1913年获柏林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14—1918年柏林精神分析研究
所接受精神分析的训练。1932年移居美国。由于她对正统的弗洛伊德理论不
满,致使她与后者决裂,创立了美国精神分析研究所。
霍妮自己承认她接受了弗洛伊德的几个基本原则,但她否认弗洛伊德关
于人格发展依赖于永恒不变的本能力量的观点,否认性因素的突出地位和恋
母情结理论,抛弃力比多概念和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代之以强调文化因素
和家庭环境,创立了“文化和哲学的精神病理学”。
霍妮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是“基本的焦虑”。弗洛伊德认为求生本能和
死亡本能是主要的动机,霍妮则认为不能自助的婴儿在这相互敌视和感到威
胁的世界里寻找安全的愿望是主要的动机。在她看来,人一生下来往往处于
一个看不见的充满敌意的世界里。所以,他往往充满着不安全的恐惧,这种
不安全感又直接导致焦虑,产生“孤立无援的情感”。为此,霍妮坚决主张,
对人来说具有决定性的内驱力决非快乐原则,而是寻求安全、安定和避免恐
惧、威胁、解除焦虑的需要。
在论述如何满足寻求安全、解除焦虑的冲动的过程中,霍妮提出了关于
人格形成的理论。霍妮和弗洛伊德都相信,人格是在童年的早期发展起来的,
但她不象弗洛伊德详述发展的性心理阶段,而是把注意力集中于社会环境,
尤其是家庭环境、双亲对儿童成长、性格形成的作用上。她认为,儿童寻求
安全、解除焦虑主要是在家庭中进行,父母对待儿童的态度和行动,决定着
儿童解除焦虑的要求能否得到满足。霍妮指出,凡是扰乱儿童和双亲之间亲
密无间的关系的东西,如管得太严、保护不周、得不到温暖、古怪的行为等
都有可能引起儿童的焦虑;相反,凡是加强、促进儿童和双亲之间亲密无间
----------------------- Page 53-----------------------
的关系的东西,如施予温暖、施予情爱等都会使儿童解除焦虑。儿童正是在
对家庭的影响作出反复的反映中形成了人格。焦虑和人格来自于环境的因
素,为社会所造成。
霍妮把人格分为真我、实我和理想我三部分,代替弗洛伊德的本我、自
我和超我的“垂直型”人格结构。“真我”是个人所具有的天赋潜能中的一
部分,是活生生的,是一个人真正的生命的中心。“真我”受环境熏陶、铸
炼而可成“实我”和“理想我”,不同的是“实我”以现实的、实际的状况
出现,“理想我”存在于意念之中。
同是对弗洛伊德学说的批判改造,但与阿德勒、荣格相比,霍妮更强调
了文化和社会因素在人格形成和精神治疗中的作用,把精神分析学推向了新
的发展阶段,这就是“新弗洛伊德主义”之“新”。
②弗罗姆的“人道主义的精神分析”。“新弗洛伊德主义”的另一位最
重要的理论家便是弗罗姆。弗罗姆 (1900—1980)出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
早年曾在海德堡、法兰克福和慕尼黑学习心理学和社会学。1922年获海德堡
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在慕尼黑和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受过精神分析的训
练。1934年移居美国,在“社会研究所”参加“社会批判理论”的研究,为
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40年代初,投入“新弗洛伊德主义”的创建工作,
同霍妮一道创立美国精神分析学会。其主要著作有:《逃避自由》、《西格
蒙得·弗洛伊德的使命》、《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自为的人》等。
弗罗姆,也许因为他同时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之故,他的精神学
越来越具有哲学思潮的意义。他对弗洛伊德过分强调性和原欲,强调生物本
能对人的作用,提出了强烈批评,主张从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思想等
各个方面联系起来之中,从整个社会面貌方面考察人。同霍妮泛泛地从文化
因素或偏狭地从家庭环境方面改造弗洛伊德学说相比,弗罗姆又前进了一
步。这主要表现在他的人性理论和心理革命理论方面。
人性理论。弗罗姆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实质上也是一种人道主
义理论,因为他在对人的心理系统、生命力的研究中,构造了一个“人的本
性的模式”。不过,他只看到了人的性本能、饥渴等生物需求,而忽视或看
不到社会改造人,同时也创造人的需求,人性就体现在人的各种社会性需求
总和之中。
弗罗姆的基本兴趣之一是整个社会对个人的影响。在弗罗姆看来,作为
人性的主要成分的社会需求就是人逃避孤独,寻求与他人建立关联的需求。
他认为,伴随着人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从野蛮方式向文明方式过渡的是
一种无法摆脱的“生存的矛盾”。例如,一个儿童达到成年期时,他摆脱了
原始束缚,得到了独立和自由,但是却以失去他原先的安全感、依赖感,即
“原始纽带”作为代价。同样,在社会向着巨大的变动、复杂多端的进化中,
人们失去了他过去与更小的、更原始的集团,如乡村的那种安定的关系,同
时也失去了与自然本身的关系。这就是说,人在摆脱束缚,获得“个体化”
时,伴随着一种难以消除的“孤独感”和“失落感”。
因此,弗罗姆认为,人们活动的动机在于逃避他们的永远发展着的自由,
而回到一种更为安全的生存中,而满足此需求的最为有效的办法乃是人本主
义。这种办法同弗罗姆的心理革命相联。
心理革命理论。弗罗姆认为心理革命理论有两大原理:治疗与拯救原理
和培育创发性的爱的原理。前者是针对心理上有疾病的人,目的在于医治,
----------------------- Page 54-----------------------
后者是针对心理健康的人,目的在于积极引导。心理革命的最终目的是为彻
底的社会革命作准备。社会革命是弗罗姆的理论归宿。
弗罗姆指出,治疗心理疾病的主要途径是改造人的心理结构,即改变意
识和无意识之间的关系,变无意识为意识。在这一点上,他与弗洛伊德持相
同观点。但他又指出,改变的途径仅仅依靠精神分析学家或仅仅在心理领域
是不能实现的。弗罗姆说,弗洛伊德错误地把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归结为理
性与非理性,即理性与人的原始欲求、本能的关系。实质上,意识和无意识
均为人的内在主观状态,均指向人的情感、欲望和经验,区别只在于意识指
向已经显现的、觉察到的,无意识指向隐存的、尚未觉察的。弗罗姆认为,
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存在一层阻隔即“社会过滤器”,亦即语言和思维的逻
辑方法。由于受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的限制,缺乏合适的语言和逻辑方法,
以表达和领会情感经验,使情感经验由无意识层上升为意识层。心理疾病由
此而发,心理革命就必将指向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引发社会革命。
如前所述,弗罗姆认为人活动的动机在于消除孤独、逃避自由,达到与
他人的结合,而心理革命的根本任务,就是设法使人性的最基本的要求得到
满足。他指出,现在的人们往往通过“自恋”的方式,即以个人为中心,或
屈服、附属于他人,或控制、摆布他人,以求摆脱孤独,回到一种更为安全
的生存中,这种方法是不足取的,而唯一行之有效的办法在于“同他人建立
一种融洽的爱的关系”,培育自己“爱的能力”,以便人们本着友爱和分担
工作的精神,或是互助合作的精神与他的同伴联合起来,建立起兄弟之谊,
唯有此,便不会感到孤独。弗罗姆把这种“爱”说成是“创发性的爱”,是
人类至高无上的艺术,指出“创发性的爱”必须在改变现行社会制度的革命
中、伴随“创发性的人格”的培育方可形成。
弗罗姆的理论来自精神分析学,但他的落脚点却远远超出了精神分析学
涉及的范围,从心理革命走向了社会革命。
8.西言马克思主义先驱及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
(1)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产生及其特征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内部涌起了一股波澜,出现了“第
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在第二国际后期,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从
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哲学等方面全面批 判、修正马克思主义,否认阶
级斗争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共产主义学说,企图以庸俗唯物主义和庸俗进
化论代替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面对这股修正主义狂潮,第二国际
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考茨基、梅林及德国党的理论家李卜克内西、倍倍尔等
出面还击,责无旁贷。然而,由于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欠准确,在反对
修正主义思潮时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里,考茨基表现尤为明显。他把马
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片面地理解为经济决定论,否认了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忽
视了人的主体地位及主体性。更为甚者,他对马克思作为一位哲学家提出否
定看法,从而在维护马克思主义时僵化、凝滞了马克思主义,无意中为这股
思潮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场理论中的混乱争吵,似乎由于十月革命的胜利得到了历史的裁决:
社会主义革命完全有可能通过暴力来实现。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马克思
所预测的欧洲资本主义总体革命未能实现,一批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激进分
----------------------- Page 55-----------------------
子投入其中的欧洲工人运动未能成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20世纪20年代,
共产国际内部的一些理论家,如卢卡奇、柯尔施和葛兰西,开始思索失败的
经验教训,形成了一种“左”倾思潮。在受到共产国际的批判后,它便在党
外发展。这股思潮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不过,这个概念出自于梅洛—
庞蒂于1955年出版的《辩证法的历险》一书,梅洛—庞蒂强调“西方”马克
思主义同列宁主义的对立,并把前者的传统追溯到卢卡奇发表于1923的《历
史与阶级意识》。
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至今有两大趋向,一是按照黑格尔主义、弗洛伊德
主义、存在主义的精神解释和发挥马克思主义,出现了“黑格尔主义马克思
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一是按
照新实证主义、结构主义的精神解释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出现了“新实证主
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特点和目的是,企图把马克思主义同现代西方哲学的
一些流派结合起来,“重建”马克思主义,以“重建”的“新哲学”来分析
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与列宁主义相对立的见解。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时刻,是1968年5月发生在
法国的“五月风暴”。它被激进的青年学生和工人奉为圣经,当作反对资本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