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界现代后期哲学思想史

_4 周一良(现代)
②早期维特根斯坦的新实证主义。只要提到分析哲学,就不能不论及维
特根斯坦,这不仅因为他是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之一,还因为他的前后期思想
分别缔造了分析哲学中的两大流派:人工语言学派和日常语言学派。
维特根斯坦(1889—1951)出生于维也纳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08年去
英国,入曼斯特大学工程系,专攻航空学。因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便专攻纯
数学,继而攻数学基础,最后专攻数理哲学,与哲学结下了终生之缘。1911
年结识罗素,受到罗素思想的影响。但因其思想的深刻,独创和伟大,很快
就“反客为主”,深深地影响罗素。维特根斯坦一生中有两本著作最为引人
注目,它们分别标志着他的思想的前后期。这两本书就是《逻辑哲学论》和
《哲学研究》。
----------------------- Page 30-----------------------
图象论 维特根斯坦也提出并论证了逻辑原子论。其观点与罗素大体
相同。但对逻辑原子论,维特根斯坦始终存有一个苦恼的疑问,即原子事实
和原子命题为何对应。而他对此问题的解决却具有传奇性。一次,他在战壕
中看到一本画报,上面有一幅表示交通事故的图画。图画中的汽车、人、路
等个体的外形,空间位置和排列状况,构成一幅图象,准确地告诉人们发生
了什么事,即反映出一桩事态。哲学的敏感性,使他立即想到了自己的“苦
恼的疑问”。于是将上述关系作了某种颠倒,提出了著名的图象论。
维特根斯坦认为,一个命题就是一个图象。“命题是现实的图象,是我
们设想的现实的模型”。在他看来,人们用语言、命题描述世界上的事实,
如同画家用图画描述事物。他还认为,命题之所以为事实的图象,表述事实,
得益于下面两点。第一,图象的逻辑形式与实在的配置方式有共同之处。他
认为,命题只有具备一定的逻辑结构才能成为事态的图象。又认为图象具有
结构,它的各部分按一定的方式配置起来,表示出事物的结合方式。因此,
逻辑形式为图象和现实中共同的东西。第二,语言与世界同构。他认为,命
题中的简单要素同事实中的简单要素对应,基本命题和原子事实对应,复合
命题与复合事实对应,命题的总和与事实的总和对应。二者具有同型的结构,
且逻辑上同构。
图象论作为主客体关系问题上一种尝试性探试,有一定的启发性,但其
语言、命题与事实间工工整整的内在同构,又使其带上神秘的色彩。
意义论和语言界限论 顺着图象论,维特根斯坦的研究走向了深入。
他认为,图象不仅规定命题的本质,也规定了意义并且为命题与非命题确定
了一条界限。在他看来,凡是作为图象的命题,一定是有意义的命题,而有
意义的命题才是真正的命题。不是图象的命题是无意义的命题,是伪装的命
题或妄命题。维特根斯坦指出,真正的命题有真假。命题真意味它与一件确
定的事实相符,命题假则意味着它与一件确定的事实不符合。这就是说,真、
假都是有意义的。那么,一个命题如何成为有意义的命题呢?他提出了两个
条件,即语言的命题既要符合逻辑的形式,又要成为事实的图象。如果命题
的值的联系不符合语法和句法,就会产生形而上学,成为妄命题。
维特根斯坦在完成了上述有意义与无意义的划分之后,又为“可说的”
与“不可说的”划定了一条界限。他认为,图象在为命题划界限的同时,也
就为可说的与不可说的划定了界限。这就是说,只有作为图象的有意义的命
题才能用语言说出来,因而是可说的。而那些无意义的,无所谓真假的命题,
是不可说的。在这种划分的基础上,维特根斯坦对不同类科学作了区分。他
认为,作为经验科学的自然科学,因其接触到事实,是真的有意义的命题,
因而是可说的;象逻辑那样的形式科学及作为形而上学的哲学则与事实无
关,是无意义的命题,因而是不可说的。对于不可说的,我们应当沉默。维
特根斯坦指出,哲学就是澄清问题的活动,它的根本任务就是把能用命题和
语言说明的东西与不可说的东西划分开来。而以往哲学中之所以出现混乱状
况,原因就在于语言的混乱,在于哲学家说了不可说的东西。
显而易见,维特根斯坦苦心经营图象论、意义论和语言界限说,都是为
了一个目标,即在肯定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否定形而上学及以往的哲学,从
而为其逻辑原子论作论证。事实上,这里充满了主观主义和神秘主义的色彩。
(3)分析哲学中影响最大的支派: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逻
辑经验主义)
----------------------- Page 31-----------------------
逻辑实证主义流行于20世纪30—50年代,而其核心则是维也纳学派。
维也纳学派是在1923年以石里克(1882—1936)为中心的“石里克小组”的
基础上,于20年代末建立起来的。30年代中期以后,石里克被枪杀,法西
斯的迫害活动,使许多代表如卡尔纳普 (1891—1970)等逃到美国,该学派
趋于解散。如今该派在世界哲学界仍有影响,但早已不再有昔日的荣耀了。
维也纳学派在创立之初,就出版了一本宣言式的小册子 《科学的世界观
——维也纳学派》,阐明了自己的基本纲领。他们继承了休谟、孔德、马赫
等人的实证主义的某些观点,也受到维特根斯坦意义论的影响,聚集在科学
的旗帜下,利用逻辑这一先进思想工具,向传统思辩哲学发难。他们的基本
观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拒斥形而上学”。对以超越经验的本体或本质为研究对象的传统哲
学的拒斥,始自老实证主义者。然而,在维也纳学派看来,他们并不真正知
道形而上学之所由生、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因而他们的拒斥出现了方向性的
偏差,不可能彻底。鉴于此,维也纳学派的代表们,第一,采取彻底不妥协
的姿态。在他们看来,孔德、马赫等对形而上学的拒斥,只是宣布它是错误
的,是“无意义的”。而实质上,实体、上帝、自由和必然等所谓“永远不
能解决的问题”根本不存在;第二,以数理逻辑作哲学分析和论证的工具,
一反马赫等忽视逻辑、以心理分析为工具的传统;第三,致力于剖析语言。
他们认为,形而上学的问题由“乱用语言”所致,是一个关于意义的问题。
因此,哲学要想彻底拒斥掉形而上学,就应抛弃传统的科学方法,专注于语
言的逻辑分析,研究语言有无意义,澄清有意义与无意义之划分。这里,有
明显的维特根斯坦意义论的痕迹;第四,主张经验证实,但他们并不象马赫
等局限于个人的经验感觉,而是依赖于公认的实验证实。他们认为,爱因斯
坦相对论中的同时性定义的分析就是这一原则的典型实例。他们指出,爱因
斯坦主张借助于经实验证实了的光信号说明“被空间所分开的事件的同时
性”的意义,结果导致了一场伟大的物理学革命。
当然,维也纳学派成员之间的观点也不尽相同。如该派的精神领袖石里
克认为,形而上学无视科学语言的逻辑规则,造成哲学中的混乱,其原因就
在于它们力图认识实在,但不求认识那刻划事物状态的量值之间的关系,只
求获得关于现象内容的知识。而在石里克看来,科学知识的对象是一种关系,
因此,形而上学的命题是无意义的命题。该学派的主要发言人卡尔纳普却更
侧重语言的逻辑分析。他把命题分为三类:分析命题;综合命题;形而上学
命题。卡尔纳普认为通过对三类命题的语言逻辑分析,就可解决哲学中的混
乱,自然也就拒斥了形而上学。
维也纳学派拒斥形而上学,但并不认为它完全无意义,而把它从哲学领
域请出去,归附于诗歌、艺术、音乐等领域,即形而上学具有激动情感的意
义,可以作为艺术品来丰富我们的生活,但不能作为真理来评价。
②物理主义和统一科学。在维也纳学派中,纽拉特和卡尔纳普提出并极
力坚持此观点。在他们看来,物理主义语言具有其他语言无法替代的优点,
即它是由报道经验中直接给予的观察句子所构成的语言系统,是科学的普遍
语言。任何一门语言都可以不改变其内容地与它沟通。他们指出,物理学可
以借其普遍语言,从事物的语言方面,把心理现象、心理命题还原为物理现
象、物理命题,从而把“思存”、“身心”统一起来,进而把一切经验科学
还原为物理学。这就是维也纳学派主张的物理主义。
----------------------- Page 32-----------------------
纽拉特和卡尔纳普的统一科学是以物理主义为基础的,或者不妨说就是
物理主义。他们认为,由于物理语言的普遍性和科学性,一切自然科学,如
生物学、化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等都可以借物理语言这一“转换器”还
原为物理学。这就是说,所有科学是一个统一的体系,其在根本上就是物理
学。天地万物间只存在一种对象——物理事件,而形而上学这个无意义的命
题系统,与自然科学相对立,将被抛弃。于是,在经过他们的一番“还原”、
拒斥、抛弃之后,只剩下一种“科学的世界观”——逻辑实证主义。
综观所述,逻辑实证主义因以数理逻辑为哲学分析和论证的工具而得
名。它们企图发展罗素、维特根斯坦开创的分析哲学,为其注入更多的经验
可证实性。然而,他们并未摆脱早期分析哲学的巢臼。基本特征相同自不待
说。罗素关于逻辑上的原子,是一种观念之思想,在维也纳学派那里有所表
现,如他们强调作为意义标准的可证实性,只是原则的可证实性。维特根斯
坦的意义论在维也纳学派那里也是时隐时现,因此,他们与早期分析哲学在
实质上是相通的,只是他们选择的角度、选取的材料、运用的工具不同而已。
(4)反逻辑分析形式的日常语言分析哲学的确立:维特根斯坦的后
期哲学
维特根斯坦是哲学上的一位奇才,也是一位怪才。1918年,他完成了《逻
辑哲学论》之后,就认为一切哲学问题已在该书中得到解决,关于哲学无需
再说什么了。于是,怀着一颗孤傲的心,离开了剑桥大学,离开了他日后完
全可以执其牛耳的哲学界,来到南奥地利荒凉的山村,做起了山村小学教师。
山村里田园般的生活使他忘却哲学书斋里的烦恼。然而,他身上的灵感和哲
学敏锐性依然存在。在同小孩子的接触中,发现并领略到了孩童们语言的生
动活鲜、妙趣横生之魅力。他把这种日常语言看作原始语言,是人类先民们
的语言的重演。这种语言澄彻、明晰。而现代语言则处于遮蔽状态。这就是
说,维特根斯坦洞见了其前期语言哲学的破绽。于 1929年带着一颗忐忑不安
却又激动不已的心情重返剑桥,重建他后期的日常语言哲学。
①语言游戏说。维特根斯坦首先批判了指称论。指称论认为,一个词代
表一个对象,词的意义在于它指称的对象。维特根斯坦认为,指称是非确定
的,是模糊的,指出“一个词语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用法”。
那么如何使用呢?据说,一天,维特根斯坦经过一个场地,那里正在进
行一场足球比赛。于是他产生了一个想法,即我们对语言的使用实际是用词
语进行游戏。“语言游戏说”就诞生。这一点与“图象论”的诞生是一样。
这就是维特根斯坦的“奇”和“怪”,是他哲学悟性高深的明证,他能随时
随地,在举手投足间提出一个伟大的哲学思想。真可渭“一滴水能映出整个
太阳的七色之光”。
语言游戏即是说,我们使用语言时,就象在玩一种游戏。语词的意义就
在游戏中显露。游戏虽然充分体现了自由,但是,它却有许多规定性和规则。
维特根斯坦指出,语言游戏是人的现实的活动。它既包括人们说话时的
行为、操作等活动,又是人的全部活动中的一部分。活动是理解语言的必不
可少的部分。他还指出,不同的语言游戏中,语言的作用不同。正如一粒棋
子,在不同的棋势中有不同走法,承担着不同的角色,肩负着不同的意图。
因此,我们只有在无穷无尽的、具体的用法和上下文联系中确定语言的功能、
作用及意义。维特根斯坦认为,除此之外,语言游戏还必须有规则,这如同
一个游戏一样,没有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因此,进行语言游戏,必须从
----------------------- Page 33-----------------------
原则上规定一些要遵守的规则,否则词和句子的用法就没有了依循。但他提
醒到,规则不是本质性的东西,它规范我们说话要符合语法规则,但它不能
规范我们说这个而不说那个,用这腔调而不用那种腔调。这就象踢球,运动
员是从左边起射还是从右边起射,是用脚踢入网还是用头顶入网,都是足球
规则规范不了的。
那么,是不是说只要游戏符合规则就可以随意发起?维特根斯但认为并
非如此。他指出,语言游戏的发起与否取决于生活形式,语言只有在人类生
活的活动中才有意义,而且这种生活中须是公共生活,而不是私人生活。因
此,语言的使用,必须以我们共同参与一定形式的生活为基础。
②家族相似。维持根斯坦晚期致力于重建语言哲学。那么,语言的本质
是什么?他一反自己前期哲学思想,断然否决语言有本质,并提出“家族相
似”说加以论证。
维特根斯坦说:“一个家族成员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相似之处:骨架、
长相、眼珠颜色、步法、秉性,诸如此类,这些相似同样是重叠交错的”(维
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第67节)。这意思说,在一个家庭中,儿子可能
骨架像父亲,长相象母亲,步法像姐姐,姐姐可能长相像父亲,骨架像母亲。
他们之间具有着这个那个或多或少的相似点,但决不会都在某一点是完全相
同的。这就是家族相似。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形成一个家族,它们之间也
是一种家族相似的关系。语言游戏之间是交叉重叠的,我们无法用一种概括
的方法指出家族之中的语言是什么,提炼出它们的共同本质。因此,我们所
能做的只是举例,而不能定义;我们也只能指给你看这是语言游戏,那也是,
但无法告诉你语言游戏是什么。维特根斯坦在这里提出的口号就是:“请不
要想,而要看!”
维特根斯坦借家族相似把语言的特点 (而不是本质)规定为一时一地的
暂时的属性。但这不是他的目的,其最终目的是要借否认语言的本质而彻底
否认传统哲学。传统哲学相信有“共相”、“本质”、“一般”,哲学的目
的就是揭示它们。而家族相似对于传统形而上学犹如釜底抽薪,使形而上学
大厦因无“根”而倒塌崩溃。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维特根斯坦急匆匆地
从山村赶回剑桥,带回的不是日常语言和孩童们活泼新鲜的儿语,而是威力
无穷的炸药,它不仅推翻维特根斯坦自己前期的哲学建构,而且破坏了整个
哲学。
综观所述,维特根斯坦力图在返朴归真的意义下,寻求语言的灵活性、
多变性、自然性和无遮蔽性,否认纯粹的语言逻辑分析和抽象、呆板的所谓
语言存在,从而推翻整个形而上学系统,实现了哲学史上著名的“语言转向”。
无怪乎他自称语言游戏说是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5.致力于方法与世界观统一的德国现象学
(1)现象学的缘起
现象学是现代世界哲学中一股强劲的“运动”。它分广义和狭义两类。
狭义现象学是指20世纪以胡塞尔为创始人的哲学流派,由胡塞尔及其早年追
随者的哲学理论所构成。广义现象学是指胡塞尔现象学产生以来,受其影响
而产生的各种哲学理论及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中,所运用的现象学原则和方
法的体系。我们这里以胡塞尔现象学为主,兼顾广义现象学。
----------------------- Page 34-----------------------
任何学说都是自己时代的产物,现象学的出现也不是偶然的,而是当时
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状况的哲学反映。首先,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领域
产生了深刻的革命,出现了现代物理学,动摇了经典物理学的长期统治地位,
这场革命在科学家和哲学家中引起强烈反应,导致了一场“物理学危机”。
胡塞尔亲临其境,力图建立一种学说以帮助科学家们澄清和批判一系列基本
概念和假定,从而使科学摆脱危机。其次,社会政治经济的危机必然带来意
识形态的危机。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的苦痛,希特勒法西斯对人类文明
的摧残等,都象阴影一样笼罩着人们,肇始于古希腊的欧洲文明陷入危机,
理性沦丧。可是,人们不可避免地思考人的生存的意义。最后,上述两种危
机的结果必是哲学危机。各种客观唯心主义日渐衰微,各种主观唯心主义纷
纷登场。但胡塞尔认为它们无力给当时的危机以出路。重重危机强烈驱使着
胡塞尔去创立新的哲学理论,这种理论既反映现实危机,又能指导现实走出
危机,它就是胡塞尔的现象学。
现象学思潮从出现到发展壮大,由狭义走向广义,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①胡塞尔现象学时期(20世纪初至30年代中)。胡塞尔创立现象学后,
很快在哥廷根大学,慕尼黑大学形成了现象学学派。1913年到1930年,两
派的一些主要代表人物,以胡塞尔为首,组织出版了《哲学和现象学研究年
鉴》。因观点分歧,海德格尔另创学说。海德格尔学说被提出和纳粹上台,
宣告此时期结束。
②存在论现象学时期 (20年代末至50年代末)。此时期是指德、法两
国的存在主义,本书将有专章介绍。
③综合研究时期的现象法(40年代以后)。狭义现象学解体后,现象学
曾一度被冷落,但第二世界大战后,又成为各国哲学家关注的热点,变成了
一种主要的国际性哲学思潮。比利时、西德、美国、法国等分别建立胡塞尔
研究中心,出现了如比利时的梵布雷达,西德的兰德格里伯,芬克和比麦尔
等著名的现象学者,苏联及东欧各国也不甘落后。捷克的帕托茨卡,波兰的
因加尔登的研究为国内外的哲学家所注目;在亚洲,日本于1968年成立了现
象学学会,1972年出版了《现象学研究》季刊。总之,从50年代始,现象
学作为一股潮流冲击着各国的哲人,其势头至今未减。
观现象学之发展可知,狭义现象学是一种统一的学说,而广义现象学却
是一场“浪推浪”的哲学运动,是现象学渗透于其中的哲学潮流,广义现象
学的特征很难概括,而狭义现象学实质上指胡塞尔现象学,其特征留作后面
概括。
(2)现象学大师胡塞尔
胡塞尔 (1859—1938),出生于普罗斯涅兹城,犹太后裔,1881年在维
也纳大学获数学博士学位。1883年起追随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布伦坦诺钻
研哲学,从此与哲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先后在哈雷、哥廷根、弗莱堡大学任
教。主要哲学著作有:《逻辑研究》(1900—1901)、《纯粹现象学和现象
学哲学的观念》(1913)、《形式的和先验的逻辑》(1929)、《笛卡尔沉
思》 (1931)、《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1954)、《第一哲学》
(1959)。
胡塞尔在其长达50年的哲学研究中,思想观点变动较大,他的哲学思想
的基本特征很难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出来,只能在我们对其各阶段的论述中
去寻求。
----------------------- Page 35-----------------------
胡塞尔的哲学思想历程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心理主义阶段(1900年
以前);在批判心理主义基础上形成的“描述的心理学”的现象学阶段(1901
—1912年);先验主义的现象学,又称现象学的方法阶段 (1913年以后)。
①对心理主义的批判。19世纪末,随着实验心理学的发展,心理主义在
哲学、逻辑学、美学中风行一时,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哲学思潮。它的基本观
点是把逻辑当作一种思维艺术,把逻辑规律看作是来自我们经验的最早和最
熟悉的心理规律,认识论甚至整个哲学是心理学的分支,真理就是相对于这
些心理学规律而言的相对真理,没有绝对的真理。心理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是穆勒、冯特、利普斯、马赫、阿芬那留斯等。胡塞尔曾接受了心理主义,
并见于其开课资格论文《关于数的概念——心理学的分析》和《算术哲学》
一书中。后来接受了著名新康德主义者那托普和数理逻辑的创始人弗雷格对
心理主义的批判,并在《逻辑研究》第一卷中主动批判心理主义,以建立自
己的“纯粹逻辑”。
胡塞尔认为心理主义的主要错误是混淆了自然规律和逻辑规律。自然规
律只涉及各种现实的事件,是通过归纳而得到的现实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的
规律。现实的事件存在于现实的时间和空间之中。随时间地点而变化,因而
自然规律是不精确的,是或然的;而逻辑规律是关于观念之间的联系的规律,
观念存在于时空间之外,不因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化,因而逻辑规律是精确
的,普遍有效的,具有必然的真理性,胡塞尔总结说:自然规律是经验的概
括,逻辑规律是先天的原理,或然性屈从于必然性。心理主义企图从关于心
理过程的经验概括中推出先验性的逻辑规律,是十分荒谬的。
前面说过,胡塞尔想借此建立自己的“纯粹逻辑”,但这里他只限于从
自然规律和逻辑规律的对比中批判心理主义,而对逻辑规律的本体论基础置
而未论,他主张逻辑规律是“客观的”,“自在的”,可时常又对这种带有
实在论的主张表现出怀疑的倾向。1913年后,他对“客观”、“自在”作了
先验主观唯心论的解释,对此,现象学派的大多数人表示不理解。
②现象学的方法。现象学的方法是用来为解决现象学的问题服务的。在
胡塞尔看来,现象学的问题主要有两类:本体论的问题和形而上学的问题,
即先天观念的整体系统所涉及的问题和关于最终,最高问题和科学所涉及的
问题。相应地,现象学的方法也有两种:本质还原法和先验还原法。
“括弧”法或现象学的“中止判断”现象法方法的一个“特色”,就是
主张不以任何假设为前提,而达到必真的真理,为了保证做到这一点必然进
行现象学的“括弧”或“中止判断”,即进行现象的还原。
胡塞尔认为,无论是唯物主义的经验,还是唯心主义的经验都是靠不住
的,例如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立方体,只是看到其不同的外表和表现形式。
这种非反省的常识的观点,是自然主义的和经验主义的,它并不能告诉我们
立方体的本然真实性,犹如数学中的平面几何学的观点,缺乏透视性。胡塞
尔宣称必须摆脱,中止这种自然主义的方法,把给予的存在和外部世界及作
为经验主体的人的存在圈进括弧,看作不存在或存而不论,把间接知识也放
在一旁,以便于专注自身的经验和对这些经验的体验,这样才能从同一立场
上把现象描述为现象,获取直接的知识。这就是现象后的“括弧法”或“中
止判断”,又称现象还原法。胡塞尔把这种态度称为“审视态度”。他指出,
中止判断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帮助寻找可靠的开端;用于防止转移论题;防
止在反省问题的过程中重新运用间接知识;防止循环论证。
----------------------- Page 36-----------------------
本质还原法本质还原法又称本质直觉法。前面讲到,在胡塞尔看来逻辑
规律是先天的原理,不可能由推论而得到,相反,最基本的逻辑规律是一切
推论的前提,是直接地被直觉到的。胡塞尔主张,不仅个别的东西和象逻辑
规律那样本质的东西,也可以被直觉到,一切本质的东西部可以被直觉到。
胡塞尔规定了本质直觉法的基本原则,即“面向事物本身”。应注意,
这里的事物不是指物理的事物,而是“直接的给予”或“纯粹现象”。胡塞
尔认为,为了保证“面向事物本身”,就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先进行中止
判断,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个别东西的直观,使共相清楚地呈现在我们的意识
面前。
胡塞尔认为,为了摆脱预先的假说,使本质还原得以顺利进行,就应把
有关认识的对象存在的信念放在括弧里,束之高阁。这种信念包括存在的观
点和历史的观念。所谓存在的观点指人们通常认为现实事物独立于我们的意
识的观点,这是一种自然实在论的态度;所谓历史的观点是指历史上遗留下
来的对世界历史的各式各样的看法,它常使我们持先入之见。悬置前者,可
使我们认识世界的普遍本质,即共相;悬置后者,可把一切已知的意识外的
东西(主体、客体、物质、精神)统统还原为现象,还原为依赖于意识,在
意识中并通过意识把握的主观现象。只有在对存在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加以
悬置的基础上,才能在对个别的东西的直观的基础上使共相清楚地呈现在我
们的意识面前。他称此为本质还原的正面步骤。
他指出,本质即共相。本质还原以殊相为出发点,其步骤是:我们把现
实的或想象的个别对象当作本质还原的例子,并通过自由想象的变更产生为
把握共相所必须的多种多样的例子,再把这些例子作一个整体来“洞察”,
直接进入事物的本质或超验的领域,便可把握多样性中保持不变的东西及意
识活动的普遍的或不变的结构。胡塞尔说这样不变的结构和规定性之总和就
是这些例子的本质。本质还原也即完成了。
先验还原法 通过本质还原发现了事物的本质,但本质的存在方式,
认识的主体和认识的对象的关系等问题,本质还原法未作说明。对于何为本
质,胡塞尔在《观念》中一反《逻辑研究》中的看法——本质是一种独立于
认识的主体而存在的完善的观念——而主张本质是先验的主体的一种意向活
动的相关物。这样为了回答本质还原法无法回答的问题,就必须用先验还原
法。
胡塞尔指出,先验还原是指把那种有关世界是自在地、客观地存在的观
点,还原为世界是关于先验的主体而存在的观点,因为世界是由先验的主体
构成的。胡塞尔认为,人们通常持一种自然的心态,即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世
界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客观地、自在地存在的,认识是物质的一种特殊机
能,可以经验到。这种自然心态把我们关于世界的知识看成一种既定的认识,
而忽视了认识的可能性问题。胡塞尔坚持,我们应该先解决认识的可能性问
题,在此基础上才能谈认识,这是一种哲学的心态。
胡塞尔指出,认识的可能性问题包括三点:
①意识之外是否存在独立于意识的、自在的对象?
②意识如何能越出自己达到对象或认识与认识的对象如何能取得一致?
③认识的主体在认识对象的过程中起何作用?为了避免在认识可能性问
题上出现自然的心态,胡塞尔说必须进行彻底的中止判断,即不仅要把关于
一切事物存在的信念悬置起来,而且要把关于认识主体在世界中存在的信念
----------------------- Page 37-----------------------
悬置起来,把自然的心态还原为一种对认识的可能性进行反省的、不作任何
预先假定的、审慎的哲学的态度。
在经历彻底的中止判断之后,胡塞尔说最终剩下的是三项“现象学剩
余”:“自我”、“我思”,“我思对象”,此三项构成他所谓必然的或纯
粹的意识领域。这里的“自我”是指“现象学的自我”,即先验的自我,纯
粹自我,我自身,而不是指作为有生命有机体的人;“我思”是指胡塞尔的
意向活动和意向活动的组成部份,相当于现象的直观或现象学的描述。“我
思对象”是指先验的自我通过我思的活动构成的对象。综合三项“现象学剩
余”,无非是说先验的自我,纯粹自我通过意向活动,或相当于笛卡尔的《沉
思集》中提到的怀疑、否定、理解、意愿、感觉等而达至先验自我。先验自
我是还原的最终目标和结果。这样,在胡塞尔看来,现象学还原的最终领域,
即在还原程序的终端出现的意识的“现象学剩余”,是一个绝对的、必然的、
纯粹的自我意识区域,在这个区域内排除了事实性和偶然性因素,达到了把
现象还原为在意识中通过意识把握的现象。
综观胡塞尔的现象学的还原法得知:现象学的还原离不开现象的中止判
断,即括弧法和悬置法。中止判断是现象学的还原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进行
现象学还原的手段和必要步骤。本质还原借助于部分的中止判断,先验还原
借助于彻底的中止判断。
胡塞尔的整个还原过程可概括为:在一切自然主义者看来,世界上存在
着现实事物,而胡塞尔却对此进行中止判断或现象的还原,得到现象之后,
对现象进行本质还原,得到本质。与此同时,对现象进行先验还原,得到先
验自我,本质和先验自我就是现象还原的目标,也是世界的本质。见下图:
总之,胡塞尔对认识论问题研究的最终结果是否认在意识之外存在独立
于意识的,作为自在之物的对象,主张一切对象归根到底都是由意识活动构
成的。这便是其先验唯心主义的基本思想。
“意向性”理论 胡塞尔认为,把存在圈在括弧里存而不论之后,所有
反省的描述和阐明的活动都是意向活动。意向活动与先验的还原具有同等意
义。
何为“意向性”?胡塞尔在现象学中将其规定为意识的根本特征。认为
意识总是对某种东西的意识,在意指的行为和意指的对象之间存在着一种普
遍的相关、联系,但是“意向性”概念不是胡塞尔首创,而是他从德国心理
学家布伦诺坦那里承接来的。布伦但诺在心理学中引入了“意向的”、“意
向的内部存在”概念,主张心理学的对象不是感觉,判断的意识内容,也不
是直接经验,而是感觉,判断的意识活动,这种意识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心理
能动性,或叫意动。意动不能离开客体,它一定要指向一个客体,涉及一个
客观内容。
胡塞尔接受了上述观点并加以发挥,提出了自己的意向性学说,它包括
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意向活动的主体。胡塞尔认为纯粹的自我是纯粹的
----------------------- Page 38-----------------------
思想活动,即意向的活动的执行者。纯粹的自我发射出去多种多样的意识的
活动,同时又将它们汇集起来。
第二,意向的活动。胡塞尔指出,意向活动的主体正在做什么,便构成
意向的活动自身。意向的活动是纯粹的意识生活中的实的环节,它包括非意
向的素材(如颜色的、味道的、兴趣的,以及运动的感受)和使这些被动素
材“激起”并赋于它们以意义的那种活动本身。纯粹的意识生活具有一种意
向的活动与意向的活动的对象相对应的结构。
第三,意向活动的对象。胡塞尔说意向活动的对象来自于意向活动的综
合,这种综合既包括构成意向活动的对象的内容 (对象是什么),又包括构
成这种对象的性质,这种性质可以决定对象的内容是作为被直观的内容,被
想象的内容,还是被怀疑或肯定的内容。
第四;意向活动的目标。胡塞尔指出寻求自明性就是意向活动的目标。
具体地讲,意向活动就是使意识的对象成为自我给予的对象,即使意识的对
象成为自明的对象。
从时胡塞尔意向性理论的简介中可以看出,先验还原法是通过意向活动
完成的。意向性是胡塞尔的“现象”的一个显著特征,意向活动是现象学方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