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界现代后期哲学思想史

_3 周一良(现代)
只是过程的基本活动中的一次暂时的选择,通过把握凝为实在。把握决定着
机遇的特性。使每一个机遇成为它自身的东西是“主观目的”。主观目的开
始是潜在的,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逐渐变为实在。它既决定着事物在自我形成
中加入何种把握,又直接决定着事物的实现。主观目的的力量来自何处?怀
特海再次求助于上帝,他暗示万物之间存在着神意,主观目的就是神意的具
体化。
不难看出,怀特海力图从现代物理学、进化论等自然科学出发,去建构
自己的哲学体系,去消除当代西方两大哲学思潮的划分在他身上的失败而带
来的痛楚。矛盾消融了,但他没有跳出西方两大哲学思潮的划分,也没有超
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上,因为他的救命稻草是上帝。上帝是宇宙有机体
的统一的原则,是他一切理论困惑的避风港,是他“宇宙形而上学”的终点。
因而怀特海的哲学的哲学是一种充满着宗教色彩的唯心主义。
怀特海的哲学来自于英国新实在论,他的哲学是对新实在论的反叛,或
许是对逐渐衰落的新实在论的一种解救。
怀特海到美国之后,就抛弃了新实在论观点,创立了“过程哲学”。因
而大多数教科书又将他划为“过程哲学”之列。
(3)美国新实在论的主要代表蒙塔古
美国新实在论的出现、创立和发展离不开蒙塔古、培里等六人小组。他
们共同确立了美国新实在论的原则,并作了详细论证,掀起美国新实在论思
潮。他们的基本主张相同,但也存在分歧,正是这分歧又导致了美国新实在
论衰落。真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蒙塔古是六人小组的主要代表,因此,这里只对他的主要观点及他与其
他五人的主要分歧略作论述,即可窥视美国新实在论之一斑。
蒙塔古(1873—1957)青年时代求学于哈佛大学。 1898年获哈佛大学
哲学博士学位。曾在拉德克利夫、哈佛和加利福尼亚大学短期任教。1907—
1920年于哥伦比亚大学执教,1920—1941年为该校约翰逊哲学讲座教授。
1934年任美国哲学协会东部分会主席。其主要著作有:《认识方法,或哲学
的方法》(1925)、《事物的方法,关于知识、自然和价值的哲学》(1940)、
《美国实在论的历史》(1947)等。
蒙塔古曾对美国新实在论的基本观点作了概括,即认识的对象不依赖于
认识的主体而独立存在;事物的本质、共相不依赖于认识的主体而独立存在;
事物及其本质、共相是被直接认识的。这些也是蒙塔古的基本主张。
①对唯心主义的“批判”和“中性实体”。蒙塔古是首先用新实在论关
于独立性的理论来攻击唯心主义的哲学家之一。
----------------------- Page 22-----------------------
蒙塔古认为,无论认识主体、认识关系如何,认识对象的实在性不容置
疑。早在他为新实在论制定纲领时,就指出:“实在主义者认为:被认识的
事物在未被认识时可以照样继续存在;或者,事物可以不损害自己的实在性
而进入和脱出认识关系;或者,一个事物的存在并不关联于或依赖于任何人
之经验它、感知它、想象它或以任何方式认知它。” (《新实在主义》,第
474页)据此,蒙塔古等新实在论者对唯心主义进行发难。他认为,唯心主
义者的首要的和根本的谬误就在于他们根据被认识的对象总是和意识在一起
这现象,断言认识对象离不开意识、与意识处于一种“内在的关系”。这就
使唯心主义者陷入了“自我中心的困境”之困境。唯心主义者只是看到当我
们进行意识时,意识总是和对象在一起,或说对象就处于意识之中这一日常
经验的现象,可是,他们没有注意到宇宙太大太长久,不可能依赖于我们自
己和我们的邻人们的有限经验这一实质。蒙塔古说,为此,唯心主义提出了
修正的主张,即假定一个无限的和绝对的经验,以对应于太大太长久的宇宙。
可这种假定在实在主义者那里是不需要的。
如前所述,当时在英美流行的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把贝克莱的经验主义
和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主义相混合。新实在论对唯心主义这种“自我中心的困
境”之困境的批判有一定合理性。但是,新实在论虽然指出认识对象不依赖
于意识而独立存在,并且同普通人所具有的朴素的实在主义信念相一致,却
没有把认识对象的本性规定为物质的。事实上,他们肯定“自我中心的困境”
之存在,无异于承认认识对象不可能独立存在于意识之外。更为甚者,他们
企图超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之外,走所谓的“中间路线”。这集中
体现在他们的“中性实体”论上。
蒙塔古等人反对把世界看作是唯一的由物质组成或唯一的由精神组成的
“一元论”,也反对把世界看作是由物质和精神两个各自独立的实体组成的
“二元论”。他认为,物质和精神不是最根本的存在,只是一种更根本的非
心非物、亦心亦物的“中性实体”。这无异是说物质和精神只是某种属性。
因而每当蒙塔古不得不明确回答认识对象究竟为何物时,他就把这个问题“悬
置”起来。
蒙塔古认为,唯心主义者的错误根源就在于从“自我中心的困境”中作
出了错误的结论。而一旦承认“自我中心的困境”存在,无异于承认马赫主
义“自我中心项”的存在及其合理性,蒙塔古的“中性实体”也就无非是对
马赫主义“感觉”是中性物这一观点的承袭。因此,终点又回到了起点,蒙
塔古开始于对唯心主义的批判,却又回到了唯心主义温暖的怀抱。
②本质或共相独立存在说。新实在论有两条基本原则,一条就是上面论
述过的作为感觉对象的个别事物是独立存在的,它们由中性实体组成;另一
条则是承认在感觉之外脱离个别事物的本质或共相,即一般的东西也是独立
存在的。蒙塔古曾举例对后一条原则作了解释。他说,7+5=12是由5、7
和12的性质,而决不是由意识的性质来解释的,不管是5、7等数也好,还
是诸如红、黄、蓝等非数量的质也好,它们的关系和结构都与我们是否意识
到它们完全无关。他指出,主观的意识可以选择这种或那种共相、本质,但
不能构造。因为共相、本质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但这类存在又不同于第一
类客观存在,即我们不能从经验中发现它们,不能以感觉去感知它们,而只
能通过逻辑分析。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柏拉图理念论、中世纪唯实论和康德
“分析判断”的影子。
----------------------- Page 23-----------------------
蒙塔古等人关于共相或本质的学说又不仅仅是承袭了柏拉图、唯实论和
康德的观点。他认为,独立存在的本质、共相首先是指一些数学和逻辑概念、
范畴,而数学和逻辑范畴是没有客观基础的,是先验的,因而是自明的,它
们的意义就在于自身。他们力图通过数学和逻辑为自己的观点披上科学的外
衣。但这里隐约可见的却是笛卡儿关于“天赋观念”的意义及真理性在于自
身的“清晰、明白”之观点。
本质或共相独立存在说是多种唯心主义的混合物。
③“直接呈现”说和“内在独立”说。蒙塔古曾把新实在论的基本观点
概括为五个基本原则,其中第五条就是认识论的“直接呈现”说。他说,关
于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或摹写的映象说或摹本说是把事物和关于事物
的认识割裂开来,变成了两个东西,这是笛卡儿和洛克的认识论上的二元论,
是应该反对的。他主张,特殊的东西和共相是“直接认识到的”,而不是通
过映象或摹写而间接地认识到的。这就是说,人们关于对象的认识,并不是
关于对象的映象或反映,而是对象本身;或者说,人们对某一对象的认识,
并不是通过意识而形成了关于这一对象的观念,对象是直接进入到人们的意
识之中的。蒙塔古称这种看法为“直接呈现的实在主义”,即新实在论在认
识论上的“直接呈现”说。
蒙塔古反对认识论上的“二元论”,主张存在与思维间具有同一性之出
发点是正确的,可他把客观事件同作为其反映、摹写的观念完全等同起来,
却走向了认识论上的另一极端——主观唯心主义,并且模糊了认识论中的许
多问题,造成了美国新实在论者的内部分歧。
与蒙塔古的“直接呈现”说相一致的是培里的“内在独立”说。这里不
妨作一介绍,以助于理解“直接呈现”说。培里说:“新实在主义,它跟一
切实在主义所必然坚持的一样,是在坚持事物是独立的同时,也肯定当事物
被认知时,它们就是心灵的观念。它们可以直接进入心灵,而当它们进入心
灵时,它们就变成了所谓 ‘观念’。因此,观念只是在一定关系中的事物;
或者说,事物,在它被认知的这一方面,就是观念。” (培里:《现代哲学
倾向》,第300—301页)这就是“内在独立说”的经典表述。它是说,一方
面虽然事物可以进入心灵而具有了内容的身分,变成了观念,但事物仍是独
立的,事物的存在并依赖于这个身分。另一方面事物之所以一旦进入心灵就
具有了内容的身分,是因为事物被认知时,事物自身便进入了一种关系,这
种关系把事物构成了心灵的观念或内容。上述两个方面,培里分别称为“独
立性”学说和“内在性”学说。“独立性”学说和“内在性”学说得以成立
并协同一致,其根据是“中性实体”说。
④新实在论者间的分歧。蒙塔古等六人小组关于新实在论的基本主张是
一致的,在认识论的主要问题上也是一致的,如上述的“直接呈现”说和“内
在独立”说。但这些并不能掩盖因蒙塔古的“直接呈现”说而引起的纷争。
分歧主要表现在两个问题上:一是关于意识的本性;一是关于错觉和幻觉的
对象的地位。
在关于意识的性质问题上,培里和霍尔特认为,个体对客体的认识就是
个体对客体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对此,蒙塔古明确加以反对。他说,个
体对客体的反应必定是组成该有机体的某些或所有物质分子的一种运动,而
运动必定发生于空间之中并有确定的方向。这种运动既不能指向客体,除非
客体是一个与有机体的运动同时发生的空间事件,也不能构成个体对客体的
----------------------- Page 24-----------------------
“意识”,不能解释观念、心灵或过去和未来的事件。意识要求其每一阶段
或瞬间的横切面与后一阶段或瞬间的横切面之间的连续性,而运动体现的却
是它们的逝去和中断。这是运动的致命弱点,也是“特殊反应”观点不能成
立的根本原由。蒙塔古称这种观点为“行为主义”或“新唯物主义”。与此
相反,蒙塔古提出了“自我超越的蕴涵关系”说。他说,有机体外的事物能
够在我们的脑中引起反应,但这种反应决不是培里所坚持的作为有机体的运
动和行为的“特殊反应”,它是脑的状态的“自我超越的蕴涵关系”,这种
特殊的自我超越的东西使个体与或者在时空中,或者根本不在时空中的客体
发生一定的关系。
这两种观点都没有正确解决意识的性质的问题。一种是把人的认识、意
识降低到动物的本能活动水平,一种以“自我超越的蕴涵关系”神秘概念模
糊问题。
在关于错觉、幻觉问题上,争论较前一个问题复杂。争论的起因是:在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类状况,一根直的棍子插入水中,看起来是弯
的;两条平行的铁轨远看起来是聚合在一起的;一朵本是红色或绿色的花朵,
在色盲看来却是白色的或灰色的。按照“直接呈现”说关于认识是客观直接
呈现于意识之中的观点,上述两种相反的认识都应是对的,但这就抹煞了是
非真假的区分;如果承认其中一种意识是虚假的、错误的,那它们的对象是
否也是客观的独立存在。这是一个冲击着新实在论基本原则的难题,蒙塔古、
霍尔特等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解答。
霍尔特对这一难题的解答是对“存在”与“实在”作了区别。他认为,
实在的事物和非实在的事物都可以被感知,实在的客观性毫无置疑。但非实
在的并不排斥客观性,并非就是主观的,它也是存在的。因此,错觉、幻觉
的东西虽然不是实在,但也不是由意识所造成的歪曲,它们是存在的,并且,
正是这些存在着的非实在造成了错觉、幻觉,构成了错觉、幻觉的内容。
然而,蒙塔古不同意霍尔特的解答。蒙塔古提出“现存的”和“潜存的”
两概念以区别真实的、实在的和虚假的、非实在的。真实的对象是现存的,
虚假的对象是潜存的。错觉、幻觉的对象是非实在的、客观潜存的,但不是
客观现存的。错误的认识不是来自于它的对象——非实在的东西,而是来自
于我们的主观判断和感知、概念的选择行动,一言以蔽之,是个人主观方面
的因素——“个人观察上的误差”造成了错误的认识。蒙塔古还指出,真实
的感知对象和虚假的感知对象之间不存在对称关系,我们可以用真实的感知
对象解释虚假的感知对象,反之则不然。忽视了这种非对称关系,就会在错
觉、幻觉问题上陷入混乱。蒙塔古认为霍尔特的混乱正出于此,并把霍尔特
的观点称为“泛客观主义”、“泛物理主义”。
不难看出,无论是蒙塔古还是霍尔特都未解决意识的本性和幻觉、错觉
的对象的地位问题。实际上,这两个问题不单纯是认识论问题,它们关系到
哲学的根本问题,而新实在论不可能冒推翻自己的基本哲学主张之危险。正
因为这些问题牵涉哲学之根本,他们的分歧才导致了美国新实在论流派的瓦
解。
(4)新实在论的变形物:美国批判实在论者桑塔亚那
从对美国新实在论,尤其是其认识论的批判中脱颖而出的是批判实在
论,其创始人是桑塔亚那等七人小组,他们于1920年推出了一本题为《批判
实在论论文集》的书,阐述了他们批判实在论的基本主张,这也是他们共同
----------------------- Page 25-----------------------
的观点,在产生上,它与新实在论几乎是相同的。
桑塔亚那(1863—1952)出生于西班牙,成长于美国。1886年从哈佛大
学毕业后赴德学习,回美国后获博士学位,留哈佛任教。1912年后,辗转于
西班牙、美国、法国。1925年定居于罗马。其主要著作有:《美感》(1896)、
《理性生活》(1905—1906)、《批判实在论论文集》(1920)、《怀疑论
与动物性信仰》(1923)、《存在诸领域》(1927—1940)。
桑塔亚那的哲学思想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桑塔亚
那把哲学看作是描述高级精神的心理学,体现于前两部著作中;第二阶段,
桑塔亚那批判新实在论认识论,力图建立关于“存在”的思辩体系,体现于
后三部著作这中。
①哲学乃描绘高级精神的心理学。在 《美感》中,桑塔亚那把美学理论
仅仅规定为一种心理探讨,认为进行这种探讨的材料是作为“精神现象以及
心理演变的产物”的审美判断,由此他构想了一套价值理论:价值标准就是
通过各种行为获得的享受或快乐;消极的价值关涉于道德,审美价值却离不
开积极的享受。否认美是社会实践和历史实践的产物。
在《理性生活》中,桑塔亚那认为理性既非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思
维方式,也不是作为客观辩证法的反映的主观辩证运动,而是“本能与观念
作用的结合”,本质上是不合理的。因而 《理性生活》中关于宗教、道德、
科学、社会诸问题的论述带有较浓的非理性和宗教色彩。桑塔亚那还竭力美
化宗教,认为“宗教和诗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宗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
准则,是人类最大幸福的源泉。宗教与科学在本质上也无甚大差别,两者都
是“语言”(符号)和神话,不同的是,科学符号显得方便、实用。至于道
德,也脱离不了同宗教的关系。他把道德区分为“合理的”、“前合理的”
和“后合理的”。“合理的”同“真正的善”有关,而“真正的善”是真正
表达人们本性中某些重要倾向的东西。“前合理的”和“后合理的”,一是
指向没有反省的原始冲动,一是指向放弃合理秩序后对某些超世俗理想的追
求。
②对新实在论认识的批判。桑塔亚那等批判实在论者指出,新实在论者
的“直接呈现”说把存在和意识等同,必然混淆真实与虚假、真理和谬误之
别,导致与常识经验的矛盾,陷入困境。尽管他们为摆脱困境,对意识的本
性和错觉、幻觉的对象的地位各抒己见,但结果只是更大的混乱。桑塔亚那
等人强调认识对象和意识状态间的区别,强调认识的对象是客体自身,它独
立存在于认识过程,指出认识的主体并不直接和客体发生关系,即认识对象
客体必须借助于中介作用方可进入意识之中,这中介就是“特性复合体”或
“性质群”。
在桑塔亚那看来,不能把“特性复合体”仅仅归结为心理的、主观的意
识状态,或客观的、物理的存在,它介乎主体和客体之间,是由实感的印象
(当下的印象)唤起记忆的印象(以往的印象)、再引起意义的观念而构成
的“集群”,是直接“所给予的”东西,所以是我们感知的内容和直接“材
料”。桑塔亚那又称之为“本质”或“共相”。
“材料”不是对象本身,也不是对外界事物的真实反应、摹写,但我们
又必须把它作为求知外界事物的工具,以它为中介来认识对象。这样就会出
现错觉、幻觉等错误认识。那么,到底如何知道外物的存在,如何借助“材
料”使外物进入意识状态而发生错误认识呢?桑塔亚那作了简捷的回答:关
----------------------- Page 26-----------------------
于外物的存在只是人们的一个“动物式的信念”,一种本能的、直觉的信念,
一种人与动物都具有的信念。这无异于把外物的存在束之高阁。这里,我们
也仿佛看到康德的影子:理智不能认识“物自体”,但其本性又驱使它去认
识“物自体”,从而产生幻想和“二律背反”,“物自体”可望而不可即。
③“存在”的思辩体系。桑塔亚那提出,意识的自我询问产生了“存在
方式”或“基本范畴”。“存在方式”由本质、物质、真理和精神组成。与
此相对应,存在领域分为“本质领域”、“物质领域”、“真理领域”和“精
神领域”。
桑塔亚那说,“本质存在”仅仅存在于与它的性质“自我同一”中,其
内在性与时间或空间上的任何位置无关,因而诸本质均带有普遍性。无数的
本质集合起来可在“纯粹存在”中构成一个“绝对本质”,寓于一切本质之
中。他还认为,“本质领域”包括了色、气、味和其他实际感觉以及思维方
面和想象方面的理想对象,它是心中确实无疑的知识领域。
“物质存在”具有时间上的过程和空间上的延伸之性质。物质偶然地存
在,表现出不确定性和易逝性。“物质领域”就是自然物体的世界,生物是
这个领域的一部分。物质是不可知的,但人们可以“动物性的信仰”为基础
相信物质。
关于“真理领域”,在桑塔亚那看来,它既与本质有关,又与物质有关。
真理就是“一切命题的总和”。但任何命题,甚至数学命题只是偶然真理,
世界上不存在必然真理。真理就是关于物质或存在事物的真理,但又独立于
存在之外,原因是:
①任何一个事实都不能是对自身的描述。
②即使世界上无物存在,“过去确实无物存在”这一点却是真的。
“精神领域”是桑塔亚那“存在”的思辩体系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他
宣称,在“精神领域”中的是“纯粹先验”的意识,认为“精神”不同于心
灵以及特殊心理事件。“精神”的唯一功能是直觉,是对事物外观直接而明
显的掌握,它在对物质自然界的关系上是完全被动的。
至此,桑塔亚那依照客观唯心主义的批判实在论的哲学路线,完成了他
的“存在”的思辩体系的构造。它裹着一层神秘的宗教面纱。
桑塔亚那的上述观点基本上代表了批判实在论的基本主张。但如同新实
在论不是一块整钢一样,批判实在论者之间也存在着意见分歧。20世纪20
年代以后,桑塔亚那、塞拉斯等转向了自然主义,实在主义思潮则逐渐与逻
辑实证主义、分析哲学等流派融合。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新实在论和批
判实在论作为一个独立的流派已经不复存在了。
4.“分析的时代”:英国奥地利分析哲学
(1)分析哲学的出现及总貌
在16和17世纪的欧洲,几乎一切哲学要么隶属于经验论派别,要么归
附于唯理论派别,没有游离于这两大派别之外的。经验论产生并流行于英国,
分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经验论两派。经验论的最大特点是强调经验、
感觉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一切知识均来自于经验,唯经验最为可靠。唯
物主义经验论者也承认理性,但他认为理性是知识不确定的表现。而唯心主
义经验论者就走得更远了,他们对于感觉之外有没有物存在,或是存而不论,
----------------------- Page 27-----------------------
或干脆否认。唯理论产生并流行于欧洲大陆各国,有大陆哲学之称。它也分
为唯物主义唯理论和唯心主义唯理论两派。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认为:理性是
一切知识的源泉,唯理性知识最可靠。他们曾豪迈地宣称,一切知识要想生
存,必须在理性法庭面前陈述自己存在的理由。否认感觉和经验。两派的区
别在于,唯物主义唯理论在哲学宇宙观上持唯物论观点,而唯心主义唯理论
认为理性主观自生或先天赋予。经验论与唯理论各执一端,长期争论。在论
争中,推动了哲学的发展,孕育了以后哲学流派的萌芽因素,但也暴露了各
自的缺陷,导致了传统哲体的衰亡。唯理论终究摆脱不了人们的感官感知和
经验,也同自然科学相背;经验论也终究需要理性指导和综合,日常的经验
只是孤立、片面的知识。经验论和唯理论各自走向了自己的反面,求助于自
己的论敌。于是,演化出了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流派: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
科学主义流派不仅是源于经验论的内在矛盾,而且还源于理性在现代资
本主义社会中的失势。一方面,资产阶级登上统治舞台之后,不再需要理性
主义以反对封建神学和经院哲学。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不断地暴露,也
使人们对其思想支柱——理性主义发生怀疑和动摇;另一方面,自然科学的
突飞猛进般发展,动摇了机械论的自然观和认识论。整个哲学处于风雨飘摇
之势。正如一位分析哲学家所言:“没有一门别的科学像哲学这样,有如此
多的争论和意见分歧;在哲学中,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可是
数学都以万无一失的步伐整齐向前,数学之所以能如此坚强有力,全在于它
的方法。自然科学用实验方法确凿无疑地检验它的论断;人文科学则用观察
和历史研究来查对自身。——可是唯独哲学,……却无防身之物,任凭喋喋
不休的笔墨和口舌之战去摆布。” (转引自《现代外国哲学论集》第1集,
第182页)为了给哲学寻找“防身之物”,20世纪初英国的一批哲学家弗雷
格、罗素、维特根斯坦等人继承实用主义传统,在数理逻辑的基础上,创立
了分析哲学。其主旨是从现代逻辑和现代科学中向哲学输入精确性和方法
论,使哲学逻辑化、分析化、科学化、技术化,获得一种确定性,以摆脱口
舌和笔墨之争的恍惚局面。
分析哲学创立之初,主要表现为罗素、维特根斯坦的新实证主义。20世
纪20年代中叶,石里克等人创立维也纳学派,即逻辑实证主义或逻辑经验主
义。30—40年代,维特根斯坦、威斯顿、赖尔等人提出对日常语言进行分析,
开创日常语言学派。随着希特勒上台,欧洲大陆的逻辑实证主义者相继迁居
美国,经赖欣巴赫等人的宣传、研究,逻辑实证主义于40—50年代成为美国
哲学界主流,取代了美国本土的实用主义。50年代后期,日常语言学派在美
国也有一定传播。60—70年代,英美分析哲学家把研究触觉伸向了科学哲
学、语言哲学领域,并取得一些进展,而这些“进展”不同程度地补充、修
改,甚至削弱了正统分析哲学的地位和影响。正所谓“祸起萧墙”。
尽管派别繁多,特征各异,但它们也有些共同特征,表现如下:第一,
在他们看来,哲学的混乱和争论皆缘自对语言的误解。因此,他们非常重视
语言的作用,把对语言的分析作为哲学的首要任务;第二,他们对语言的分
析均依赖于形式分析或逻辑分析,即以纯粹逻辑的观点分析、研究语言的形
式和最终结构;第三,他们致力于哲学解决问题时的精确性,因而反对建立
庞大的哲学体系,主张从小问题入手,逐一解决,获得自然科学般的精确性
和科学性。尽管他们实际上也建立了自己的体系。
综上所述,分析哲学如同现象学,可以说是一场哲学运动。在它内部,
----------------------- Page 28-----------------------
派别林立,新观念不断出现。“分析哲学”只是具有共同特征的众多派别的
一个统称。
(2)分析哲学的主要表现形式:罗素、维特根斯坦前期的新实证主

如前所述,分析哲学为罗素和维特根斯坦所创。他们的思想无疑是其主
要表现形式。
①罗素的分析哲学思想。罗素 (1872—1970)出生于英国曼摩兹郡的贵
族之家。1890年入剑桥“三一学院”修数学,也热衷于哲学和社会活动。1895
年赴柏林研究经济学,初次接触马克思主义。1898年追随摩尔反叛黑格尔派
的绝对唯心主义,并以此为契机,开始了分析哲学的创建。1911年与维特根
斯坦相遇,受后者影响,创立了“逻辑原子论”唯心主义本体论体系。罗素
积极参加教会政治活动,曾被革除过教职。他也从事文学创作,获得了1950
年诺贝尔文学奖。一生著述颇丰,主要哲学著作有:《心的分析》(1921)、
《物的分析》(1927)、《意义和真理的探索》(1940)、《人类的知识:
其范围和界限》 (1948)、《我的哲学的发展》(1959)等。
罗素的哲学观点多变,但其哲学方法始终如一。他认为,作为一个哲学
家,他的根本使命就是寻求真理,寻找人类知识的确定性。正是在这种寻找
中,罗素既诉诸经验主义原则来解决知识来源的可靠性问题,同时又诉诸分
析的方法和逻辑构造的方法,来解决知识的推论关系和结构的可靠性问题。
他对分析哲学的两大贡献之一就是把逻辑分析引入哲学,创立了逻辑原子
论。他的另一重大贡献是为哲学创立了精确的人工语言。
逻辑原子论 逻辑原子论顿悟于对事物外在关系的思考。当时,新黑
格尔主义者布拉德雷主张事物关系上的内在关系说,即认为每一种关系的本
质在于相关两项的内在属性,因此,关系可还原为属性,是派生的、非本质
的。如“X在Y之上”这种关系,只与X和Y各自的性质相关,即只要X与Y
相关,其中一个就“进入另一个的性质中”,所以X是Y性质的部分,Y是X
性质的部分。罗素从数学和逻辑的角度批驳了这种主张,认为关系本身在关
系项之上有其终极实在论,并且不进入关系项的定义中。否则,数学就无法
存在。在罗素看来,按照内在关系说,我们在了解某元素与其他元素的关系
之前,就应该先知道我们所说的元素的内在性质是什么。可这是不可能的。
因此,他认为,事物间的关系只是外在的,不可能是内在的。
从其外在关系说出发,罗素进而推论,个别事物是实在的,是可以独立
的,而实在是可以分析的复合体。
罗素认为,了解事物的基本途径就是分析,通过对事物的不断分析,最
后得到的是不可再分析的逻辑上的原子。逻辑原子论由此而衍生。
依逻辑原子论,世界是由事实构成的。事实是使一个命题或真或假的东
西。最简单的事实是原子事实,罗素认为,原子事实乃某个个体所具有的某
种属性或某种关系,它是独立的。与原子事实相对应的便是原子命题,即陈
述原子事实的命题。罗素指出,原子事实与原子命题同构,由原子事实组成
的复杂事实与由原子命题组成的分子命题也同构。整个世界就是原子事实的
逻辑构造。而世界知识的体系由是原子命题的逻辑构造,最终仍归结为原子
事实。不难看出,罗素经营的逻辑原子论并没解决宇宙的构造及本原问题,
反而使其带有形而上学性质,得不到众多哲学家的支持。
逻辑类型论 罗索在对命题进行分析时,发现了一个悖论 (罗素悖
----------------------- Page 29-----------------------
论),即一个命题蕴含着自己的否定命题,具体地说,罗素发现,对于关于
集合的集合是否属于该集合的子集,很难回答。例如,我们说,罗素的学术
论著共有九本,这九本构成一个集合。后来,我们把这九本编辑成一本全集。
那么,这本全集是否是前一个集合的子集呢?即这本全集是属于九本之内还
是之外?如果回答为“是”,罗素就有十本学术著作;如果回答为“否”,
又显然与事实相背。可以看出,罗素悖论实际是指如何断定一个对某一命题
进行判断、刻划而得的命题。例如,如何断定“说谎者说‘我在说谎’”这
个命题。为此,罗素花了很长的时间和极大的心血,终于找到了一个解决办
法,这就是“逻辑类型论”。
罗素认为,命题有层次和类别之分。正如集合可以分为“个体—集合—
集合的集合”一样,命题可分为第一级命题和第二级命题等。第一级说的是
世界上的事物,第二级是对第一级的判断、刻划。不同类型只能构成一个阶
梯,而不能相互混淆。我们也只能用n+1级命题来谈及第n级命题的总体。
罗素宣称,以此类型论,就可以解决罗素悖论。
摹状词理论 罗素运用分析方法继续分析命题中的可疑符号时,提出
了摹状词理论。
罗素认为,词分两类,即专名和摹状词。专名是简单的符号,直接表明
该个体,有其独立的意义,它必须保证指称对象的存在。摹状词是复合的符
号,不直接指称某个体,它的意义只有在上下文中才具有,因而是不完全符
号。罗素举例作了具体说明。如“斯科特是《威弗利》的作者”。“斯科特”
是专名,“《威弗利》的作者”是摹状词。罗素说,人们往往以为专名和摹
状词指称同一对象,即以为“斯科特”和“《威弗利》的作者”指称同一对
象,二者完全相同。实则不然。我们想了解“斯科特是《威弗利》的作者”
是否为真,但我们可以不了解“斯科特是斯科特”是否为真。这就是说,作
为专名的“斯科特”必有所指,而作为摹状词的“《威弗利》的作者”则是
不确定的。
罗素在论证了专名与摹状词的区别之后,宣称他解决了哲学史上长期令
人困惑的“存在”问题:存在只是一种属性。如“金山是不存在的”命题,
讲的是“金山”这一事物,而“‘某一对象X既是山且是金的’是假的”命
题,讲的是“X”的属性,即“金山”这一事物变成了“x”的属性。罗素认
为,这样,事物就变成了属性,“存在”就被消除了,从而形而上学也就消
失了。
罗素关于“类型论”和“摹状词理论”对逻辑学有所贡献,但所谓存在
消失了之论,实不敢苟同。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