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国全史分卷《春秋战国史》[1]

_4 史仲文(现代)
  ⑤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
  韩国的国力在七雄中是较弱的,魏国虽然拉拢了韩国,并未能在对抗齐、秦、楚的势力中使自己地位增强。在秦国作大良造的公孙衍,因秦惠王任用张仪为大良造,就回到魏国,惠王任为将,号为犀首。张仪为秦相后倡导连横策略,在秦惠王十二年(公元前323 年)与齐、楚的大臣在齧桑(今江苏省沛县东南)相会,目的是联络齐、楚,以便向魏国进攻。公孙衍在这种形势下,建议魏王广结与国。魏惠王采纳这一建议,于是在魏惠王后元十二年约集韩、赵、燕、中山5 国称王,这就是战国中期的"五国相王"事件。5 国中,魏、韩已先称王,在这次集会中只是对赵、燕、中山3 国新尊为王,且5 国相互承认为王。
  "五国相王"以前,楚早在春秋时已自己称王,齐、秦也先称王,因此,战国七大国到此时已全部称王。"五国相王"后5 年(公元前318年),宋国也自称王。
  "五国相王"是魏国的一大胜利,齐国担心魏国凭借这一联盟势力对本国不利,于是加以破坏。它借口中山国小,不承认有称王的资格,提出联合赵、魏废中山王号。赵、魏没有上齐人的当,仍支持中山称王。齐国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关闭同中山国往来的通道,并提出割平邑给燕、赵,让它们一同出兵攻中山。燕、赵也未听从齐国的计谋。齐国破坏"五国相王"结成的联盟终未得逞①。
  中山国在当时是个中等国家,齐国反对中山称王的理由就是"我万乘之国也,中山千乘之国也,何侔名于我?"②其后称王的宋国,亦是个二等国家。像这样的二等国家都称了王,周天子在诸侯国中的影响已完全消失。
  (二)公孙衍、张仪的合纵、连横合纵、连横运动是战国中期产生的一种外交策略。战国中期,诸侯都先后称了王,但这些称王的国家,除宋和中山两国外,都是万乘的大国,其国力与西周时的周王室相当。这些大国原本是西周王室的诸侯,有的甚至是诸侯国中的卿大夫(如三晋的韩、赵、魏)。它们发展成为"万乘"的大国,是在不断吞并周围小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小国的消失,大国间的斗争,已不是争夺对小国的领导权,而是关系到大国本身的存亡。较强大的国家力图削弱并逐步吞并较弱一些的国家,较弱一些的国家为自身的生存计,就互相联合起来抵抗强大的国家来侵。
  抵抗一经失败,又纷纷转向强国以图自保,于是,"合众弱以攻一强"
  的"合纵"策略及"事一强以攻众弱"的"连横"策略就应时而提出①,合纵、连横政策的实施,就取代了大国的争霸斗争②。
  合纵、连横的名称出现较晚,但这一政策的实施始于魏国马陵战败之后。马陵之战魏军大败,实力已不敌齐国。魏惠王为避免遭齐、秦夹
  ① 《战国策·中山策》。
  ② 《战国策·中山策》。
  ① 《韩非子·五蠹》。
  ② 徐中舒:《先秦史论稿》,第253-254 页。
  击的危险,于是接受相国惠施"以魏合于齐、楚以案兵"的策略③,于是有徐州相王之举。
  魏国与齐国的关系由徐州相王而得到缓和,但秦国在西边却连续向魏国发起进攻,西边的西河、上郡相继落入秦国之手。魏国感到只靠本国的力量是不能抗拒秦国进攻的,于是有公孙衍发动的"五国相王"之举,企图联合三晋与燕、中山国,来抵御大国的进攻。就在"五国相王"的当年(公元前323 年),楚国就向魏国发起进攻,楚将昭阳在襄陵打败魏军,夺去8 个邑①。"五国相王"可称为公孙衍的一次"合纵"运动,但仍敌不过楚国,因此魏惠王对"合纵"政策动摇,接受了张仪"以魏合于秦、韩而攻齐、楚"的政策,任命张仪为相。主张联合齐、楚以抗秦的惠施被摘相印,到了楚国,后又到宋国。惠施的去魏相,是张仪"连横"政策的胜利。
  魏惠王相张仪,是想利用秦国的力量对抗齐、楚的压力。张仪却是"相魏以为秦,欲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②,是要魏国投靠秦国。魏惠王当然不能就范,秦惠王于是生气,出兵攻打魏国的曲沃(今山西闻喜)、平周(今山西介休西,或说今山西灵石境)。这样,张仪的"连横"政策又受到挫折。
  公孙衍是张仪的政敌,张仪在魏国推销"连横"政策,公孙衍就出来加以阻拦,要赶走张仪。于是派人到韩国去把张仪合秦、魏是"魏攻南阳,秦攻三川",魏王重用张仪,是"欲得韩地"的目的告诉了韩国大臣公叔。公孙衍称,如果韩重用他公孙衍,秦、魏的交易就可以被阻止,并且可以达到"魏必图秦而弃仪,收韩而相衍"的目的。公叔认为此计很好,"因委之犀首以为功"③,把国事委于公孙衍。
  秦国咄咄逼人的东进政策,令东方各国生畏,纷纷支持公孙衍的"合纵"。齐国于是"以事属犀首,犀首受齐事",燕、赵两国"亦以事属犀首",接着楚国也"以事因犀首"。魏惠王见4 国属公孙衍以事,"亦以事因焉。犀首遂主天下事,复相魏。"①此即所谓犀首"佩五国相印,合纵连横"②的一次"合纵"运动。
  公孙衍在魏惠王后元十六年代替张仪为魏相国,乃于次年合东方六国攻秦,推楚怀王为纵长。联军至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齐独后。"③这次参加的国家有魏、赵、韩、燕、齐、楚④。由于联军组织不严密,故被秦军击败。次年,秦派庶长樗里疾在修鱼(今河南原阳县西),把参加联军的韩、赵、魏3 国军队打得大败,斩杀8 万人,这次"合纵"攻秦的战争就失败了。
  ③ 《战国策·魏策-》。
  ① 《史记》卷四十《楚世家》。
  ② 《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③ 《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附犀首传。
  ① 《战国策·魏策一》。
  ② 《吕氏春秋·开春》高诱注。
  ③ 《史记》卷四十《楚世家》。
  ④ 参加这次联军的据《史记》的《秦本纪》、《楚世家》皆有齐国,《六国年表》无齐参战、故一般认为只有五国,实应有齐参加,应为六国。
  公孙衍为了牵制秦国的兵力,还联合少数民族义渠同秦对抗。在秦军与三晋军队交战时,义渠军发兵向秦进攻,在李帛打败秦军⑤。
  这次六国"合纵"攻秦,虽以失败告终,它的声势却是十分显赫的。
  时人景春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⑥说明他们发动的合纵、连横运动,对当时政局所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
  张仪、公孙衍是战国时期合纵、连横运动的倡导者。自此以后,由于兼并战争的激烈,各大国间纷纷拉拢与国以对付敌国,这种合纵、连横的外交斗争及军事结盟就不断出现,我们在后面还要进一步进行分析。
  (三)秦并巴、蜀和制服韩、魏秦国击败东方六国的"合纵"联军,并在修鱼大败三晋军队后,东方联合对付秦国的势力失败,且齐国还乘秦在修鱼与三晋交战之机,偷袭赵、魏两国后方,在观泽打败两国军队。秦国见东方的威胁解除,于是就向南方扩张领土,把进攻的矛头首先指向巴、蜀。
  1. 秦灭巴、蜀巴、蜀地在秦国西南,是地处今四川境内的两个小国。巴国又称巴子国,都城在今重庆市北,地域领有今四川东部及南部一带,北到剑阁,西沿嘉陵江流域的阆中、南充与蜀交界,东到万县、云阳、巫山与楚交界。蜀国在今四川中部的岷江、沱江、涪江流域地区,东与巴国为邻,北到今甘肃的文县境与秦为界,西达今四川邛崃一带。蜀国在周武王伐纣时,曾参加联军,可见它的历史很长。巴蜀地区自古号称"天府",气候温暖,物产丰富。
  巴、蜀两国地界相接,但关系不好,互相仇视,"世战争"①。蜀王分封弟葭萌于汉中,号为苴侯。葭萌的都城在今四川广元县的昭化(解放前的昭化县),封地从广元到汉中②。苴侯与巴国通好,蜀王对此生气,于是出兵讨伐苴侯。苴侯逃到巴国,并向秦国求救。秦惠王正打算开辟疆土,巴国来求救,便打算伐蜀,得到大将司马错的支持。这时韩国又向秦国进攻,从魏国回来的张仪,就主张先伐韩国。他认为伐韩可以下兵三川,耀兵中原,挟天子以令诸侯,从而一举成就王业,在政治上造成很大影响。司马错则从扩大领土、增强国力出发,主张先伐蜀国,并认为蜀是"戎翟之长",现在国内又有"桀纣之乱",出兵讨伐名正言顺。蜀是小国,又易取胜,"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国广、民富则兵强,如此则王业随之到来。若伐韩则会遭到齐、楚、赵、魏诸国的干预,刧周天子会背恶名,故不如伐蜀有利①。
  司马错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考虑伐韩与伐蜀的利弊,秦惠王采纳⑤ 《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附犀首传。
  ⑥ 《孟子·滕文公下》。
  ① 《华阳国志》卷一《巴志》。
  ② 刘琳:《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 年版,第150 页。
  ① 《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了司马错的意见,于惠王后元九年(公元前316 年),派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率兵伐蜀。伐蜀的秦军从石牛道进军,蜀王率军到葭萌相拒。
  蜀军大败,蜀王逃到武阳(今四川彭山东北),后被秦军所杀。蜀王的国相及傅保护着太子退走逢乡(今四川彭县),后来死在白鹿山(今四川彭县东北60 里)②。
  秦军灭掉蜀国后,就顺便将苴和巴两个国家灭掉。今日四川境内经济富庶的地方,在当时就全归了秦国。
  2. 秦对巴、蜀的治理秦灭巴蜀后,因"戎伯尚强"③,当地少数民族的统治者还有相当的号召力,于是采用羁縻政策。在巴国地设巴郡,同时改封巴统治者为"君长",让他们"世尚秦女",与秦保持通婚关系④。蜀王虽被杀,初时却仍保留蜀为属国,只是贬王号为侯。《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称"定蜀,贬蜀王号为侯,而使陈壮相蜀。"在灭蜀的当年,秦惠王封蜀公子通为蜀侯,命张若为蜀守。蜀侯和蜀守是两种性质的行政建制:侯是封国,守是郡守。蜀侯的体制是为羁縻蜀地原统治者而设的变通措施。第一任蜀侯通以及其后的蜀侯煇、煇子绾,都是原来蜀王的子或弟而非秦王的子弟①。"蜀侯"的设置直到秦昭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85 年),秦"疑蜀侯绾反,王复诛之,但置蜀守。"②此时才废弃"蜀侯"的封号,全行郡县制。秦灭蜀后,蜀侯的地位一直保留了32 年之久。
  秦国在取得巴蜀后,大力发展经济,修筑栈道,迁徙秦民万家入蜀。
  兴修水利,如著名的都江堰就是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张若为郡守时,修筑成都城,"周回十二里"。建立居民住宅区,设立市场,广开贸易,"修整里阓,市张列肆,与咸阳同制",设市官管理。
  蜀地以丝织、冶铁、煮盐闻名于世,秦在蜀设盐、铁官主其事③,又设锦官掌丝绸织造。所以秦灭巴、蜀后,"益强,富厚"④。
  巴、蜀地处长江上游,东界与楚国相接,在对楚国的战争中,秦占有了优越的战略地势。后来张仪威胁楚怀王说,秦国西有巴蜀,用大船载粮,舫船载兵,一舫50 人带3 月粮。起于汶山,浮江而下,一日行300余里,不到10 天秦国大军轻易就到达扞关(今四川奉节东)。扞关失守,黔中(今湖南常德市)、巫郡(治所在今四川巫山县北)就"非王之有"了⑤。秦昭王二十七年,秦派司马错率10 万之众,用大船1 万艘,载米600 万斛,从长江顺流而下,攻取楚商於之地,就是利用这一有利地势。3. 秦对义渠的战争秦在灭巴、蜀的同时,还积极向义渠发起攻击,以解除腹背的威胁。
  义渠是西戎的一支,游牧于今甘肃东部庆阳一带,向东有时到达晋、陕② 《华阳国志》卷三《蜀志》。
  ③ 《华阳国志》卷三《蜀志》。
  ④ 《后汉书》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列传·巴郡南郡蛮》。
  ① 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年版,第325-326 页。
  ② 《华阳国志》卷三《蜀志》。
  ③ 《华阳国志》卷三《蜀志》。
  ④ 《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⑤ 《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北境。它与秦国常发生冲击,如秦惠王三年(公元前335 年),在洛水流域打败秦师。惠王后元七年在公孙衍的鼓动下,趁六国"合纵"联军攻秦函谷关时,义渠军又在李帛打败秦军。所以秦国只要能腾出手来,就对义渠加以反击。秦惠王五年,义渠内部有乱,秦派庶长操带兵平定,后义渠向秦称臣。秦惠王后元五年再伐义渠,攻取郁致(今甘肃庆阳东)。秦灭巴、蜀后的第三年,大举向义渠进攻,占领了徒径(今山西境)25城①。这样,秦国不但在西北扩大了领土,还解除了后顾之忧。
  4. 秦国制服韩、魏秦国在灭了巴、蜀,打败了义渠后,接着就挥戈向东,朝函谷关以外发展。此时东方大国齐正忙于燕国的事务。因此,秦国就发动对三晋的进攻。秦惠王后元十一年,秦出兵攻占魏国曲沃和焦两地。"走犀首岸门。"次年,秦迫使魏国立被秦国选中的公子政为太子,魏襄王与秦惠王在临晋相会,接受了秦国的要求②。于是魏国向秦屈服。
  接着向韩国进攻,韩宣王十六年(公元前317 年),秦国曾在修鱼打败韩军,俘虏韩将■及申差,韩国元气大伤,无力同秦对抗。韩国相国公仲见"合纵"之势瓦解,建议通过张仪向秦讲和,韩愿送秦一名都,整顿军队与秦同南向伐楚。楚王听到这一消息十分恐惧,急召陈轸谋划对策。陈轸建议楚兴师救韩,以动摇韩倒向秦的决心,同时可以激怒秦加紧向韩进攻。楚怀王采纳这一意见,大肆喧染救韩的声势。"命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韩果然不再向秦求和。秦因韩的动摇,就加紧进攻,楚国却并不相救。在韩宣王十九年,秦军在岸门(今河南许昌县西北)大败韩军,韩国只得把太子仓送到秦国作人质,与秦讲和①。赵武灵王十三年(公元前313 年)秦又向赵国进攻,攻下蔺地(今山西离石县西),大败赵军,俘虏赵将赵庄②。赵国虽没有正式屈服于秦,却对秦国的军威有几分惧怕。
  秦国在制服了韩、魏,打败了赵国后,韩、魏加入秦国阵营,这又是秦国用武力实现的一次"连横"。秦国下一步就是向楚国开刀了。
  (四)楚国的一再受挫楚国进入战国时,是领土最大的一个国家,直到战国中期,它与齐、秦三国,是处在国力相当的大国。但是,楚国由于进入封建社会时改革不彻底,旧贵族势力强,国内政治上用人不当,致使常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1. 从六百里到六里的骗局在公孙衍发动的六国"合纵"攻秦战争中,齐、楚两国都参加了,因此齐、楚两国是同盟的国家。所以秦国不敢贸然向楚国发动进攻,秦要攻楚,必须设法拆散齐、楚的联盟,于是张仪就到楚国进行活动。
  张仪是秦国的相,楚国自不敢轻慢,楚怀王听说张仪要来,于是"虚
  ① 参见《史记》卷五《秦本纪》,卷七十《张仪列传》,《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②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
  ① 《史记》卷四十五《韩世家》。
  ②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
  上舍而自馆之"。张仪到达楚国后对楚怀王说,我们的国王最憎恨的是齐国,最尊敬的是你大王,我张仪也是这样。大王你若能够闭关绝齐,秦愿以商於之地方六百相赠,还把秦妇嫁给你为妾。这样秦、楚就是兄弟之国,以后永远不再打仗了。楚怀王很高兴,群臣都向怀王祝贺,只有陈轸不高兴。怀王很生气,质问陈轸。陈轸向怀王指出,我看商於之地得不到,却会使齐、秦联合起来。这样,楚国的灾难就来了。怀王问他这是为什么?陈轸进一步阐明说,秦国之所以重视楚国,是因为有齐楚联合的关系,今闭关绝齐,则楚国孤立。秦国岂能再重视你这孤立的国家而给你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回到秦国后,一定会食言,这样楚国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两国之兵必定来相攻。现在不如暗中与齐相好而表面上绝交,同时派人跟随张仪入秦。若给了土地再同齐断交不晚,若不给土地,就与齐国联合对付秦国。
  楚怀王被张仪的花言巧语蒙蔽,只是贪图秦国的六百里土地,对陈轸的正确建议根本听不进,并以相印授给张仪,又送了很丰厚的财礼。
  同时关闭同齐国的交通,断绝关系,然后派一位将军随同张仪往秦国接受土地。
  果然,张仪回到秦国后就变卦。他假装从车上摔下来受伤,3 个月不出面。楚怀王听到此事,认为这是张仪以为他同齐国断交的态度不够坚决,于是派人去辱骂齐王。齐王大怒,与楚断交而卑辞与秦国结好。秦国破坏齐、楚联盟目的达到,张仪就出来接见楚国使臣,他对楚国使臣说,我有奉邑六里,愿献给你们大王。楚国使臣说,我受命于王,是接受商於之地六百里,没有听见说是六里。
  楚国使臣回报怀王,怀王知上当而大怒,要立即出兵进攻秦国。陈轸向怀王建议,不如割一块地送给秦国,与秦国一道进攻齐国。这样,我虽失地于秦,可以从齐国夺取土地得到补偿,国家也还是可以保存住的。怀王不听,在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 年),以屈匄为将,起兵攻秦。秦将魏章率军与屈匄战于丹阳(今河南丹水之北),楚军大败,秦斩杀楚军达8 万人,主将屈匄及裨将逢侯丑等70 多人被俘,这次战争秦国夺取了楚国的汉中地。
  汉中失守后,楚怀王更气恼,决心倾全国军力,孤注一掷,要与秦国决一死战,于是派兵再次进攻秦国。楚军北上深入秦地到达蓝田(今陕西蓝田县),秦军在蓝田阻击楚军。两军大战,结果楚军又大败,楚只得再割两座城同秦讲和。在秦、楚大战蓝田时,秦的盟国韩、魏趁机派军攻楚后方,两国军队一直打到邓(今河南邓县)。
  秦国得了汉中,又想取得楚黔中地,不久就派使者对楚国说,愿用武关(今陕西丹凤县东南)外的地区相交换。楚怀王憎恨张仪,说不愿换地,愿得张仪头而献黔中地给秦。
  张仪听说,欣然愿往。楚怀王得张仪后准备将他杀死,张仪通过楚怀王的宠臣大夫靳尚,向怀王夫人郑袖说情。靳尚对郑袖说:秦王甚爱张仪,打算用上庸(今湖北房县、均县等地)地区的6 个县和美女换回张仪。楚王爱土地必尊重秦国,秦女必然得到宠幸而夫人你就会被疏远了,你惟有劝王将张仪放掉。郑袖怕失宠,就日夜哭哭啼啼劝怀王放走张仪同秦国和好。楚怀王果然听了郑袖的话,放出张仪,并"厚礼之如故"。
  张仪被放后,又用威胁利诱的口气劝楚怀王与秦和好,于是两国太子互相入质于对方,与秦结婚姻之好。楚怀王放掉张仪,又将黔中地给秦,然后两国结好。屈原认为不可,怀王不听,终于放走张仪,以企求两国从此"长为昆弟之国,终身无相攻伐"的美好前程。
  秦国得到了汉中地方,面积达600 平方里。汉中地处汉水上游,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楚国曾在这里设郡。归秦后,秦也设汉中郡。这样,秦国本土就与巴、蜀连成一片,从此排除了楚国对秦国本土的威胁。秦国由此变得更加强盛起来。
  2. 楚怀王客死秦国楚怀王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在中原齐、秦两大国的斗争中,首鼠两端,所以遭到齐、秦两国的攻击。楚怀王二十年,齐宣王写信劝楚背秦与齐和好,当时秦国已是秦武王的第二年,张仪已死,怀王于是听从令尹昭睢的建议背秦亲齐。怀王二十四年,秦昭王即位。秦昭王的母亲是楚人,力主与楚和好,秦以厚礼送给楚王,怀王又背离齐国与秦和好,并到秦国迎女,从而结成婚姻之好。怀王二十五年,楚怀王与秦昭王相会于黄棘(今河南新野县东北),秦国退还侵占的上庸地给楚。
  楚、秦联合对齐构成威胁,于是齐国就联合韩、魏进攻楚国。韩、魏本与秦"连横"对付齐、楚,但秦国在同韩、魏和好的同时,照样对它们进攻,如秦武王三年(公元前308 年)出兵攻占了韩国时大县宜阳(今河南宜阳西),斩杀韩卒6 万。秦昭王四年攻取韩国武遂(今山西垣曲县东南)。秦昭王元年攻魏皮氏(今山西河津县西),未被攻下。
  秦昭王四年,秦攻占魏国的蒲坂(今山西永济县东南蒲州镇)、晋阳(今山西芮城县西)、封陵(今山西芮城县西南)三地。于是韩、魏两国投向齐国。
  大致在齐宣王十年(公元前310 年)以前,齐国的田文继其父田婴袭了薛的封号,号称为孟尝君或薛公,并当上国相,掌握齐国大权。韩、魏的倒向齐国,除秦国的进逼外,还与孟尝君的合纵策略有关。孟尝君在韩、魏投向齐国后,就发动向秦国的盟国楚国进攻。齐宣王十九年,齐、魏、韩三国联军进攻楚国方城,在垂沙大败楚军,杀死楚将唐蔑(或作唐昧),楚国宛(今河南南阳)、叶(今河南叶县)以北的土地全部丧失,被韩、魏两国分得。宛地是一个富庶的地方,是楚国北进中原的门户和长期经营的重要战略重地,它的丧失就堵死了楚国北进的道咯。
  楚不敌三国的进攻,于是把太子横送到齐国作人质,向齐国屈服。
  楚国向齐屈服是秦国最担心的,秦国于是在楚怀王二十九年出兵攻楚,斩杀楚军2 万,楚将景缺被杀。次年,秦再攻楚,占领八城。同时秦昭王给楚怀王去信,约怀王在武关相会,以结两国友好。怀王接到信后感到难办,想前去相会,怕再被欺骗;不去,又怕秦国发怒,遭到更严重的打击。令尹昭睢主张不去,认为秦国不可信,它有兼并诸侯的野心,我们只要增加兵力防守就是了。怀王的儿子子兰却极力劝他前往,认为不应断绝了秦人的欢心,楚怀王于是决定前往。
  秦昭王根本没有到武关,只派一将军在武关埋伏,假称秦王。楚怀王一进武关,秦军遮闭关门,把怀王劫持到咸阳,在章台朝见秦昭王,不以国君礼接待他,而把他当作一蕃臣。怀王大怒,失悔未听昭睢的话。秦国把怀王软禁起来,要挟他割让巫、黔中郡给秦,以结两国之好。楚怀王也准备同意与秦结盟,秦昭王却坚持要先割地后结盟。怀王十分生气地说,秦国欺骗我又强迫要我给他土地,就坚决不给,秦国就把他关在秦不让回国。
  楚怀王被囚在秦,国内大臣于是从齐国接回太子横立为王,就是楚顷襄王,并通知秦国,楚国内已有新国王了。
  楚顷襄王元年(公元前298 年)秦昭王见怀王不给他土地,楚国内又立了新王,就发兵出武关攻楚,大败楚军,斩杀楚军5 万人,夺取析(今河南浙川)地15 座城而去。次年,怀王从秦逃走,被秦国发现,堵塞通往楚的道路。怀王恐惧,从他道逃到赵国。赵惠王年幼即位,他的父亲赵武灵王在代地未归,惠王不敢让怀王进国。怀王打算逃到魏国,被秦人追上,又把他劫持到秦国。楚怀王受这样折磨,到秦就病倒,顷襄王三年他就死在秦国。当秦国把怀王的尸体送回楚国时,楚国人人都感到悲痛,秦、楚关系也就彻底破裂了。
  3. 白起攻占郢都,楚国迁都陈楚襄王六年,秦国以白起为将攻韩伊阙(又名龙门,在今河南洛阳市南),斩杀韩军24 万。秦昭王并写信给楚王,要率领诸侯与楚"争一旦之命"。楚襄王只得同秦讲和,并从秦国娶秦女为妇。以后的十四年、十五年襄王都与秦昭王相会,表示服于秦。楚襄王十八年,楚国有一位善用弱弓射雁的人,楚王听说后觉得稀奇,就召来询问。此人却是一位主张合纵的纵横家,他用楚国过去的光荣历史和今天的耻辱激励楚王。
  楚襄王也有向秦报仇之志,经他这一激,于是派使臣往诸侯国,进行合纵伐秦的活动。秦国听到这一消息,当然是不满的,于是决心给楚国更大的打击。楚襄王十九年,秦起兵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水以北土地给秦讲和。二十年,秦将白起攻占楚鄢(今湖北宜城东南)、西陵(今湖北宜昌县西北)。二十一年,白起攻占楚国都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焚烧了楚王的坟墓夷陵(今湖北宜昌县西南)。楚军溃不成军,于是退到陈(今河南淮阳),将陈作为都城,仍称作郢。襄王二十一年,秦攻占楚国巫、黔中郡。
  楚王迁都到陈后,聚集楚东地的武装,仅得10 余万人,向西虽然夺回了被秦占去的江旁15 个邑设郡①,但已不能同秦抗衡。
  经过秦国一连串的打击后,楚国一蹶不振,直到最后被秦灭亡。
  (五)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赵国在"三晋"中国土不小,但国力一直不强,它一心想得到的中山国土地,却被魏国越境攻灭。到战国中期,赵武灵王实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才使赵国强盛起来,成为东方六国中继魏、齐后最强的国家。赵武灵王的这一改革,还促进了我国古代军制上由车战到骑兵步卒为主的转变。
  1.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赵国在地理位置上,东北同东胡相接,北边与匈奴为邻,西北与林胡、楼烦为界。这些部落都是以游牧为生,长于骑马射箭,他们常以骑
  ① 以上参见《史记》卷四十《楚世家》,卷七十《张仪列传》。
  兵进犯赵国边境。胸有大志使赵国强盛的武灵王,对胡人骑兵的优越性,认识真切。他认为以骑射改装军队是强兵的道路,就对将军楼缓说:我国处在强敌包围之中,怎么办?"吾欲胡服"。实行胡服,便于骑射。
  胡服就是采用胡人的服装,即改穿短装,束皮带,用带钩,穿皮靴。这同中原华夏族人的宽衣博带长袖大不相同。赵武灵王的胡服改制很彻底,他不仅要使军队将士改穿,还要全国上下臣民都改穿,所以这一改变穿着的革新触及的层面就很广。
  赵武灵王预知反对者必强、阻力大。于是先找大臣肥义和将军楼缓商议。肥义和楼缓都十分赞同。武灵王乃下定决心,下令全国实行胡服。他自己首先穿了起来,又派专人去告诉他的叔父公子成,请他穿胡服。
  使臣回报公子成持不赞成的态度,武灵王便亲自去说服公子成,这样公子成也穿胡服上朝。
  贵族赵文、赵造、周袑、赵俊等劝阻不要实行胡服。赵武灵王反驳他们说:"先王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势与俗化,而礼与变俱,圣人之道也。"并指出,"便国不必法古,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对于衣服,他说"衣服之制,所以齐常民也,非所以论贤者也。"赵武灵王得到大臣们的支持,反驳了一些贵族的责难,特别是像公子成这样很有影响的贵族,也穿上胡服,于是胡服就在赵国上下推行开来。
  后来赵国攻下原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后,把它改作"骑邑",以训练骑兵。有位叫牛赞的又出来反对,说"国有固籍,兵有常经,变籍则乱,失经则弱。"武灵王驳斥他说:"古今异利,远近易用"。"子知官府之籍,不知器械之利","今子以官府之籍,乱寡人之事,非子所知!"牛赞忙下拜说"臣敢不听令乎!"
  由于实行胡服,赵国建立起以骑兵为主体的一支军队,它在战争中的作用即刻显示出威力来。就在行胡服的次年,赵国就向觊觎已久的中山国发动进攻,一直打到宁葭(今河北获鹿县北)。又西攻胡地,到达榆中(今内蒙古河套东北岸地区),"辟地千里"①,林胡王向赵贡献良马以求和。赵武灵王让代地的相赵固专主管所夺取的胡地,向内地提供骑兵。
  赵武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05 年),分三路大军进攻中山国,夺取了中山国的丹丘、华阳、鸱之塞、鄗、石邑、封龙、东垣等地。中山王献4 邑请和,赵军才停止攻击。赵武灵王决心要灭掉中山,于二十三年、二十六年相继再攻中山,到赵惠王三年(公元前296 年),终于最后灭掉中山,把中山王迁到肤施(今陕西绥德县东南)。
  赵国在加紧进攻中山的同时,还向北方的匈奴出击,"攘地北至燕、代"。向西边林胡、楼烦用兵,到达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
  在赵武灵王二十七年时,他把王位传给王子何,是为赵惠王,自号主父。他打算让儿子治国,自己腾出手来,身穿胡服,率领将士专事征讨西北的胡地。并且打算从云中,九原出发,向南攻击秦国。他还装扮成赵国的使臣到秦国去见秦昭王。秦昭王未发现,只觉得这位使臣气度
  ① 参见《战国策·赵策二》,《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
  非凡,不像一般人臣。于是派人追赶,而主父已逃出边关。经查问知是主父,秦昭王大为惊讶。赵主父亲自入秦,是要观察秦国地形,以及秦昭王的为人,以便作出对策。可见赵武灵王是打算直接同强秦对抗的。
  经过"胡服骑射"改革的赵国,成为当时除秦国、齐国外,国力最强的国家。
  2. 赵武灵王饿死沙丘宫英武一时的赵武灵王,由于传国于王子何而引起争位斗争,致使他被饿死在沙丘异宫中,为天下所惋惜。
  武灵王本娶韩女为夫人,生子名章,已立为太子成为法定的继承人。
  在武灵王十六年时,又以吴娃为夫人,十分宠幸。吴娃所生的儿子就是王子何。赵武灵王因宠幸其母,于是废太子章而立王子何为王是为赵惠王。王子何继位时最多只有10 岁。
  赵惠王三年,赵国最终灭掉中山国。赵武灵王多年的心愿实现了,于是在全国上下"■五日",庆祝5 天。赵国的代地(今河北蔚县)因中山相隔于其间,往来不便,现中山国灭,代地就直接与本土相连。于是武灵王封长子章于代,号安阳君。又派田不礼为相,辅佐公子章。
  公子章本是太子,应为赵王,现在被幼小的异母弟取代,心中不满。
  田不礼是一位"忍杀而骄"的小人,他与公子章两人很合拍,于是图谋夺回王位。
  赵惠王四年,赵国大朝群臣,公子章也来朝见。赵武灵王让惠王坐在王位上听朝,自己却从旁观察群臣和宗室贵族对幼王行礼时的态度。
  见长子公子章身材魁梧却反而北面向幼小的弟称臣,心中生出怜悯之心,就打算把代从赵国分出去,让公子章在代建国称王。这事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公子章、田不礼就发动了叛乱。
  在朝群臣后不久,武灵王及惠王游沙丘(今河北广宗县西北大平台)
  异宫时,公子章、田不礼发动叛乱。他们以武灵王的名义召见惠王。大臣肥义先进入他们的宫中,即刻被杀死。高信保护着惠王与公子章一伙相战。早对公子章及田不礼的活动有准备的公子成、李兑闻讯,即从国都带领"四邑之兵"赶到,打败了公子章一伙的叛乱,将其党徒全部杀死。公子章兵败,忙逃到武灵王所居住的宫中躲藏,公子成、李兑以兵包围了武灵王的行宫,终于杀死公子章。赵国法律规定,以兵围王宫者灭族。公子章死后,公子成和李兑商量说:"因为公子章的原因,包围了武灵王,现在即使撤围解兵,我们也会被灭族。"于是继续包围不解,并下令宫中的人说,后出来的杀头。武灵王所居宫中的人全部出来了。
  武灵王想出去,却被士兵拦住不让出。他被包围达3 个月,在宫中得不到饮食,饥饿难耐,就掏雀窝捉幼雀生食充饥,终于饿死在沙丘宫中①。公子成、李兑诛杀了公子章、田不礼,饿死赵武灵王后,惠王年幼不能治国,于是公子成为相国,号安平君,李兑为司寇。赵国虽安定下来,但国力在这次内乱中已一度受到损失。
  (六)秦、齐称帝与苏秦合五国攻秦
  ①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
  战国中期,各国先后称王,而当时的诸侯国,以秦国和齐国为最强。
  秦国为拉拢齐国,以显示它们两国高于他国之上,乃联齐称"帝"。这一活动,引起各诸侯国的不满,苏秦趁机出来发动"合纵",联合东方五国攻秦,致使秦国被迫去掉帝号。
  1. 秦、齐称帝秦国吞并了巴、蜀,打败了义渠,并使楚怀王客死于秦,与此同时,不断向三晋进攻。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 年)攻占韩的宜阳。秦昭王十三年(公元前294 年),夺取韩国的武始、新城(今河南伊川县西南)。十四年,在伊阙大破韩、魏联军,斩首24 万,秦将白起因功由左更升为国尉。十五年,白起率兵攻取魏国的垣(今山西垣曲县东西)。十六年,白起攻取了韩国从楚国夺得的宛(今河南南阳),司马错攻取魏国的轵(今河南济源县东南)和邓(今河南孟县西南)。韩国和魏国不断遭到秦国的攻击,土地被侵占,无力抵抗秦国。在秦昭王十七年,韩国割让武遂(今山西垣曲东南黄河以北地区)地二百里给秦,魏国被迫献出河东四百里给秦。秦国就成了诸侯国中最为强大的国家。
  东方国家中,韩、魏已削弱,燕国内乱不断,已没有多少实力。只有赵国经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成为了强国。虽然在武灵王晚年曾发生内乱,但赵国还是在三晋中最为强大的一个国家。
  齐国是东方一大国,由于地理上的原因,它和秦国没有直接发生过冲突。但是鉴于自身长远的目标,若联合东方一些国家实行"合纵"对付秦国,对秦国却是威胁。如秦昭王九年,齐相孟尝君发动联合齐、韩、魏三国攻秦的一次"合纵"运动,三国联军一直攻到函谷关,经过3 年的战争,终于攻入关内。秦国被迫献地求和,归还了以前侵占魏国的河外、封陵地,韩国的河外、武遂地,三国才收兵。
  秦国在秦昭王初年,攻击目标主要对准三晋。韩、魏已被秦国多次打败,只有赵国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后,强大了起来,与秦、齐成为鼎足而三的强国。秦国要东进,必须削弱赵国。齐国对赵国的崛起也不高兴。但是当时秦、齐两国都不能单独对赵国取胜,当时赵人教子欬就说:"齐、魏虽劲,无秦不能伤赵","秦、魏虽劲,无齐不能得赵"①。这样,在对付赵国这一目标上,两国一致起来。于是秦相魏冉就实行"连横"政策,拉拢齐国。在秦昭王十九年十月,魏冉到齐国,向齐湣王致帝号,相约秦称"西帝",齐称"东帝"。齐湣王接受了这一名号,以表示他们的地位高于他国之上。这就是战国时期秦、齐称帝的著名历史事件。
  2. 苏秦合五国之兵攻秦秦联合齐国称帝的目的,是迫使一些国家跟随它们伐赵国。苏秦到齐国后,鼓动齐伐宋而放弃伐赵。他问齐湣王:"两帝立,约伐赵,孰与伐宋之利?"可见,在魏冉到齐相约称帝时,就约好共同伐赵的行动,并订好了行动日期,签有盟约,要三分赵国,盟约已"著之盘盂"①。
  但是,齐国主要是想灭宋,所以从燕国到齐国专为燕国作反间工作
  ① 《战国策·赵策三》"魏因富丁且合于秦"。
  ① 《战国策·赵策一》。《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载苏厉为齐王遗赵王书中亦云:"燕秦之约成而兵出有日矣,五国三分王之地。"
  的苏秦,就极力劝齐湣王去帝号,抛弃伐赵的打算而攻宋。因为赵国在齐的北边,宋国在齐的南边,齐攻宋就把军力集中到南方,对燕的威胁就减小。且宋国夹在齐、楚、魏之间,楚、魏对宋都有野心,齐灭宋必引起楚、魏的干涉。秦国在当时也是保护宋国的,齐攻宋必致引起秦的反对,使秦、齐关系破裂。这样,苏秦极力鼓动齐湣王放弃攻赵而去伐宋。齐湣王这时十分相信苏秦,所以听信了他的建议,决定取消帝号,转而攻宋。齐湣王大约称帝1 个月左右就宣布取消帝号仍称王。而秦昭王见齐湣王取消帝号,也在当年的十二月宣布取消帝号。这样,秦、齐称帝前后两个月左右就都取消了。
  苏秦这个人,司马迁在《史记》中把他的时代搞错了,说他的活动时期比张仪早。这一说法以前已有一些史学家提出怀疑,1973 年底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大批帛书,其中有关战国纵横家的文字。帛书整理小组将其集为《战国纵横家书》出版,共二十七章,1.1 万多字。其中有不少是久已失传的佚书。这批帛书中有苏秦写给燕昭王、齐湣王的信,从而确定了苏秦活动的时代为燕昭王、齐湣王时代。从信的内容看(前十四章),苏秦始终是燕昭王的亲信,为燕出谋划策,奔走于齐、赵、魏之间,孤立齐国,防止齐国攻燕,组织反齐联盟。
  苏秦为了破坏齐、秦关系,策动了一次五国攻秦的"合纵"运动。
  齐国是这次"合纵"攻秦的后台,它的目的是打击秦国以便于灭宋。为联合攻秦,齐湣王在称帝后曾与赵惠王在阿地相会,约攻秦事。苏秦也参加了这次相会,他在写给燕昭王的信中说:"齐赵遇于阿。。臣与于遇,约攻秦去帝。"①相会时间大致在称帝那一年(公元前288 年)的十一月左右。
  赵国在三晋中力量最强,当权的是奉阳君李兑,齐国想趁机攻宋,所以就推李兑出来当这次合纵的纵长。当时从齐国出走到魏国为相的孟尝君田文,曾在秦国当了一年的相被罢免,他借助了食客中的鸡鸣狗盗之徒的帮助,才脱险逃出,对秦很痛恨,故也参加这次"合纵"活动。
  孟尝君在三晋中很有影响,苏秦劝齐湣王与孟尝君和好,因为"非薛公(即孟尝君田文)之信,莫能合三晋以攻秦"②,可见,这次五国"合纵"攻秦的组织,孟尝君是很出力的。
  参加伐秦的有韩、赵、魏、燕、齐五国,联军在齐湣王十四年(公元前287 年)组成,各国共推赵国的李兑为主帅。燕国派2 万军队参加,同时韩、魏、齐也派兵参加,赵国调发上党军队攻秦,这样五国就开始联合攻秦了。
  这次五国"合纵"攻秦,表面上看行动一致,为攻秦而集结军队,但暗地却各有各的打算。军队停留在荥阳(今河南荥阳县东北)、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间不前进,结果无功而散。齐国却趁机伐宋,夺得一部分土地。而苏秦破坏秦、齐关系,结成反齐联盟的目的却是达到了。(七)燕将乐毅破齐
  ① 《战国纵横家书》,文物出版社1976 年版,第9 页。
  ② 《战国纵横家书》,第46 页。
  燕将乐毅攻占齐国70 余城,齐国几乎亡国,这是战国中期历史上的一件大事。齐国后来虽然复了国,却从此国力大损,不能与秦国相抗衡,由此改变了秦、齐势力的平衡。
  1. 燕王哙让国和燕齐矛盾的产生燕、齐间的矛盾,主要是由燕王哙让国子之引起内乱,齐国乘机攻燕而引起来的。
  燕王哙(公元前320-前312 年在位)崇信儒家的禅让学说,他的相国子之"贵重主断",是一位贪权的角色。在苏代、鹿毛寿的鼓动下,搞了一次下合时宜的禅让活动。在燕王哙五年(公元前316 年),他学着古代传说中尧、舜禅让的样子,把王位让给相国子之,自己却北面称臣。他还把国内官吏中俸禄在300 石以上的官印收回,交给子之,以便让子之执行国王的权力。
  子之当国3 年,把政治搞得很乱,百姓恐惧,燕太子平和燕将市商议攻杀子之,结果被子之打败,太子平、市被杀①。这次燕国内乱达数月之久,"死者数万,百姓离志"。趁燕国内乱之机,齐国和中山国发动向燕进攻。齐宣王五年(公元前315 年),令匡章率"五都之兵"及"北地之众",向燕进攻②。由于燕国人民痛恨子之,对齐的进攻反而表示欢迎,所以齐军很快攻下燕国的国都,燕王哙身死,子之被擒后处以醢(剁成肉酱)刑而死。后来齐军在燕国大肆屠杀抢掠,十分残暴。燕国人民于是又纷纷起来反对齐军,齐军不得不被迫退出燕国。
  在燕国内乱的时候,中山国也夺得燕国的大片土地,据新出土的中山王■鼎铭文载,在燕王哙让国子之的时候,中山国的相邦司马赒"率三军之众,以征不宜(义)之邦"为中山国"辟启疆土,方数百里,列城数十,破敌大邦"。中山国在齐军攻燕时,也乘机捞了一把。
  燕国王哙死,子之被杀,国土被齐、中山攻破,几乎亡国。赵国想吞并中山,不愿燕国就此破灭,赵武灵王见燕国无王,于是把流亡在韩国的公子职请到赵,立为燕王,派将军乐池送回燕国,这就是燕昭王①。2. 燕昭王图强和乐毅破齐燕昭王在国家危难之时即位,决心奋发图强,以报国破父死的仇恨。
  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 年)中山被灭,燕国的仇恨就集中于齐国。
  燕昭王为了复仇,"卑身厚币以招贤者",给郭隗改筑宫室,并以师事之。各国学士听到昭王礼贤下士,纷纷来到燕国施展自己的才干,"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②苏秦也大致是这时前往燕国。燕昭王经过28 年的奋发图强,终使"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③。
  到燕国的士人中,以乐毅和苏秦两人所起的作用最为关键。
  苏秦是燕昭王的心腹,被燕昭王派到齐国作反间工作,我们已在前面谈到。他又活动于三晋及秦,组织反齐联盟。他还使齐湣王相信了燕
  ①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120 附。
  ② 齐攻燕的时间或说在宣王六年,钱穆考证在宣王五年。见注①。
  ①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
  ② 《史记》卷三十四《燕昭公世家》。
  ③ 《史记》卷三十四《燕昭公世家》。
  国真诚对齐顺服,齐国因此"不谋燕",竟至"虚北地"①, 在齐燕边境下设防。后来因乐毅伐齐,苏秦阴谋败露,被齐人车裂而死。
  乐毅是中山国人,本是魏国名将乐羊的后裔。后来到赵国做官,到赵武灵王被饿死时,他从赵国到了魏国。当燕昭王在燕国招贤时,他利用魏国使者的身份到燕国,立即受到重用,被任为"亚卿"。
  乐毅不但是一位军事家,对政治也很在行,他帮助燕昭王整顿吏制,实行改革,提出"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受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之者处之",提倡"察能而受官"。提出"约楚、魏、宋尽力,四国攻齐"的合纵主张,并亲自"南使于赵",使赵"起兵随而攻齐。"②乐毅伐齐的联军是由燕、韩、赵、魏、秦五国军队组成的,这是战国晚期一次大的"合纵"攻齐战争。
  齐国之所以招致五国进攻,主要是由于灭宋的关系。齐湣王十五年(公元前286 年),齐湣王任用韩珉为相,发动攻宋。齐曾多次攻宋,所谓"三覆宋","宋遂举"③,前后三次伐宋,这年终于灭掉宋国。宋国是当时拥有五千乘的大国,齐灭宋后,领土扩大不少,特别是有陶这样的经济十分富庶的地区。齐国兼并了宋国后,就改变了地区间力量的平衡,这便引起秦、魏、楚的不满。秦国是保护宋国的,而秦相魏冉也正垂涎于陶,希望获得它作为自己的封邑,所以齐攻宋时秦昭王大怒。
  魏、楚与宋相邻,它们也想得到宋的部分土地,现被齐独吞,当然不满。韩、赵对齐国的强大,也不乐意。这样反齐的联盟就怀着各自的打算而形成了。
  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 年),燕国以乐毅为上将,统率燕、秦、韩、赵、魏五国之兵伐齐,齐国也急忙征发全国的兵众相拒。齐国由于长期被苏秦麻痹,防地本不坚固,抵不住五国联军的攻击。乐毅率联军与齐将触子战于济水以西,两军一接触,触子就下令撤退,他自己单身逃离战场,齐军大败。齐将达子收集余兵继续作战,驻兵在秦周(临淄雍门以西),齐军又战败,达子战死①。乐毅率大军攻入齐国都临淄,齐湣王逃到莒(今山东莒县)避难。乐毅又分兵五路向齐国各地进攻,占领了齐国70 余城,置为燕国的郡县。当时齐国只剩下即墨、莒这两座孤城没有攻下。燕国终于报了仇,乐毅因功封为昌国君。
  燕昭王时期,燕将秦开被派到胡人中,深得胡人信任。他熟悉东胡内部的情况,回国后就寻找机会向东胡进攻,"东胡却千里。"燕国因此向东北一直扩展到了辽东,还设置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5 个郡②。
  在五国攻齐的战争中,楚国派淖齿援助齐国,齐湣王任他为相。在燕军破齐后,淖齿跟随湣王到莒避难。楚国想同燕平分齐国,于是淖齿在莒把湣王杀死。齐湣王的太子化装成平民,躲到太史家里作佣工,才免遭杀害。
  ① 《战国策·燕策二》"苏代自齐献书于燕王"章。苏代从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书》知应为苏秦之误。② 《战国策·燕策二》"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章。
  ③ 《战国策·燕策二》"客谓燕王"章。
  ① 《吕氏春秋·权勋》,《战国策·齐策六》,触子《齐策》作向子。
  ② 《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
  3. 田单复国和燕国的继续衰落燕国破齐后,形势对燕本十分好。燕昭王北破东胡,开地千里;南败齐,攻占齐国大部领土。齐国军民死守着即墨、莒两城,燕军久攻不下,而燕国却发生大变故。在攻齐后的第五年,燕昭王病死,由太子即位,是为燕惠王。燕惠王的父亲艰辛创业,振兴了燕国,而惠王却是对国事一窍不通,是位良莠不分的公子哥儿。他在当太子时,就与乐毅有矛盾。到即位当了国王,不以国事为重,而是泄个人私愤,轻易听信齐人的反间计,认为乐毅有反燕的打算,就派骑刧代替乐毅为将。乐毅惧怕回燕被诛,逃到赵国避难。骑刧改变乐毅的作战方针,被即墨守将田单用火牛阵攻破燕军阵营,骑刧战死。燕军主将战死,混乱溃退。田单乘胜追击,陆续收复丧失的70 余城。田单因此被封为安平君①。燕昭王辛苦创下的业绩,就被他的继承人因个人的私怨而丧失。燕国从此也就没有什么作为,只是被动挨打。当然,齐国虽然收复了失地,但国力也从此大损,从东方强国的地位降为二等国家,再也不是秦国的对手了。
  乐毅破齐,是战国政治史上一大转折,它使秦、齐并强的局势一变而为秦国独强的局面。这在客观上有利于秦国的统一战争。
  ① 《史记》卷八十二《田单列传》。
  十、秦国独强,扫灭六国燕将乐毅破齐后,齐国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再不是秦国的对手了。
  东方国家中,只有赵国经武灵王的改革,军事力量强,能同秦对峙。因此,秦国就把打击的矛头指向赵国。在长平之战,大败赵军后,赵国也从此衰落。秦国于是顺利地进行统一战争,最后灭掉六国,完成重新统一中国的大业。
  (一)秦对赵国的战争齐国被燕战败,不复成为一个强国。在燕破齐后不久,秦昭王二十年(公元前279 年)派白起攻楚国,攻占西陵。次年白起攻下楚都郢,焚烧了楚国先王的坟墓,楚国迁都陈以避秦锋。这样,东方的齐国,南方的楚国都无力再同秦对抗,秦国于是转向对三晋用兵。
  1. 战国后期的赵国战国后期,东方国家以赵国为强。赵惠文王虽年幼即位,经公子章的内乱却学到一些东西,故他在赵国历史上,还是一位有作为的国君。
  在赵惠文王时代,赵国人才济济,如廉颇、蔺相如、赵奢以及从燕国来归的乐毅父子,都得到重用。像蔺相如原为宦官缪贤的门客,经缪贤推荐即被任用,后根据他的才能,晋升为上卿,担任相国①。乐毅本先在赵为官,后到魏做事,然后到燕国,在攻齐后遭燕惠王猜疑惧诛,逃到赵国避难,赵惠王任为客卿,封于观津,号为望诸君,加以信任尊宠②。他任用赵奢,从田部吏这样的收税官,提拔为"治国赋"主管全国赋税的大臣,使赵国"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③。
  赵国在赵惠王时,由于用人得当,国富兵强,不断向魏、齐发起进攻。从赵惠王十二年到十六年(公元前287-前283 年)的5 年中,赵军连年攻齐,后经苏代写信劝说赵应警惕秦人的用心而齐愿意厚事赵,赵国才暂停攻齐④。攻魏的军事也接连取胜,赵惠王十七年,乐毅率赵军攻取魏国伯阳(今河南安阳市西北)。二十三年,廉颇率赵军攻取魏国的几(今河北大名县东南)。次年,攻取魏国的房子(又作鲂子,在今河北高邑西南)、安阳(今河南安阳市西南),魏只得向赵国屈服。赵国东制齐、南服魏,使"秦不能得所欲"⑤,在乐毅破齐后,赵国就成了秦国在兼并东方六国战争中的主要障碍。
  2. 秦赵渑池之会秦昭王二十五年,秦国借口赵国不与它一起进攻齐国,向赵进攻,取得赵兹氏(今山西汾阳)等两城。次年,攻取赵的离石(今山西离石县)⑥。再次年,白起取赵代(今河北蔚县)、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县西)
  ① 《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史记》卷八十《乐毅列传》。
  ③ 《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
  ⑤ 《战国策·赵策三》"说张相国"章。
  ⑥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睡虎地梦云秦简·编年纪》。
  ①。这时秦国大军正欲南攻楚,为安定东方的局势,在秦昭王二十八年,与赵惠王相约在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相会修好。赵惠王不想前去,廉颇、蔺相如认为,如不去则是向秦示弱,于是赵惠王就带着蔺相如前往。廉颇送他们到国境线上,对赵惠文王说,根据路程,去来不过30 日,超过30 日大王还不回来,就请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的要挟。并派大军驻守边境,防止秦国趁机袭击。
  秦昭王在渑池与赵惠王相会间,饮酒正高兴时,要求赵惠王为他鼓瑟助兴。赵惠王怕秦,只得弹瑟。秦国的御史马上前来记下此事。但蔺相如也端上一个瓦盆(缶)到秦昭王面前说,赵王听说秦王善奏秦音,请秦王奏盆缶,以相娱乐。昭王生气,不奏。蔺相如则以兵刃相威胁说,如不击缶,"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秦昭王的侍卫想对相如动手,相如大声怒目申斥,秦昭王侍卫吓得后退,昭王只好敲一下瓦盆。相如回头召赵国御史也记下此事,为赵王争回了面子。会上秦臣要求赵送给秦15 城为秦昭王祝寿,蔺相如针锋相对,对秦臣说,请将秦国的咸阳送给赵国,为赵王祝寿②。这次会上,秦国始终没能占什么便宜,秦国目的是为同赵修好,以便腾出手来攻楚国,不愿同赵决裂。赵国也有力量同秦对抗,所以秦只得容忍下去。
  秦昭王在渑池与赵国结盟后,当年白起的军队就进攻楚国的鄢。楚军死守鄢城,白起用水灌,被水淹死的人达数十万。次年攻下楚都郢,焚烧楚王坟墓,楚怀王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
  3. 秦对魏国的打击和攻赵阏与的失败对楚国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后,秦又把矛头指向三晋。韩国已屈服了秦国,同赵国因有渑池盟会也不便马上就破坏,于是就集中力量攻魏国。秦昭王三十一年攻魏夺取两城。次年,相国魏冉攻魏,直逼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斩首4 万,魏献三县请和。再次年,秦客卿胡伤攻取魏卷(今河南原阳县原武故城西北)、蔡阳(今河南上蔡县东北)、长社(今河南长葛县东北)。白起击败魏将芒卬于华阳(今河南郑州市西南),斩首15 万。接着秦、韩两国联军再次围攻魏都大梁。由于燕、赵两国来救,秦才接受魏献南阳地以退兵的条件①。秦国大举攻魏的目的是企图首先灭掉魏国,把秦国本土和陶邑连接起来,以便断绝"山东从(纵)亲之腰",把燕、赵和楚、韩隔开,使其不能合纵抗秦②。东方各国也怕出现这样的局面,所以积极援救魏国。秦国担心东方国家因此而实行"合纵"对付自己。在当时的秦国,还没有力量对付六国的联合军事力量,所以在魏国献地求和时就退了兵。
  东方六国中,秦国最担心的是赵国。秦昭王三十八年,秦攻赵的险要地阏与(今山西和顺县)。赵派将军赵奢前往相救。赵奢率军在离邯郸30 里处筑壁修垒屯住28 天,秦军侦察到赵军坚壁增垒,以为是惧怕秦军不敢相救,于是麻痹起来。赵奢得知这一情况,以两日一夜急行军赶到阏与前线,采纳军士许历建议,立即以1 万兵力占领北山要地,居
  ① 《史记》卷五《秦本纪》。
  ② 《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 《史记》卷五《秦本纪》。
  ② 《战国策·魏策三》。
  高临下,大败秦军。赵奢因功被封为马服君③。这是战国后期,秦国东进中受到的一次重大挫折。
  4. 范睢的"远交近攻"
  就在秦、赵阏与之战的这一年,秦的相国魏冉听从客卿灶(一作造)
  的建议,攻取了齐国刚(今山东宁阳县东北)、寿(今山东东平县西南),以扩大他在陶邑封地的面积。魏冉为扩大自己的封地,从私利出发,放弃对三晋的打击,而远道攻齐国,阻碍了秦国兼并战争的进程。齐地与秦相隔有韩、魏,战争费用大,所获却很少。魏冉长期在相位,依仗拥立昭王有功,又有其姐宣太后的支持,把持国政,秦昭王实际上成了傀儡。正是在这种时候,魏人范睢来到秦国。秦昭王三十九年,他通过谒者王稽见到了昭王。抨击魏冉在国内专权,激怒秦昭王说,在秦国只"闻秦之有太后、穰侯、华阳、高陵、泾阳,不闻有王。"穰侯即魏冉,华阳君是魏冉的异母弟,高陵、泾阳是昭王的同母弟。他们与宣太后、魏冉互相唱合专权。并指出魏冉越韩、魏攻齐的策略是"借贼兵而■盗粮",对秦无分毫之利。他向昭王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先攻取处于"天下之枢"的韩、魏,以威楚、赵,惧齐,秦昭王立即采纳范睢的计策,在昭王四十一年下令废黜宣太后,把魏冉、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逐出关外,以范睢为相,封于应(今河南宝应县西南),称为"应侯"①。5. 秦、赵长平之战秦昭王听从范睢"远交近攻"的策略,首先向韩国发起连续进攻。
  秦昭王四十二年,伐韩,取少曲(今河南济源县东北少水弯曲处)、高平(今河南孟县西)。四十三年攻取韩的陉(今山西曲沃东北)。四十四年攻取韩太行山以南的南阳地,企图截断韩的上党与本土的联系。四十五年攻取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等10 城,把韩国的上党与本土联系完全截断了。韩王让上党郡守冯亭把上党献给秦国以求秦息兵。冯亭不听,却决定把上党郡17 县献给赵国。此时赵国的惠文王已死,由其子孝成王继位。孝成王想得到这片土地,征求臣下的意见,平阳君赵豹主张不受,因为会引起秦国来攻,平原君赵胜与赵禹主张接受。结果赵国接受冯亭献地,赵封冯亭为华阳君,食万户城3 座,封县令3 个千户城,官民赐爵三级。赵国于是派军队取上党,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①,以防备秦军来攻。这样战国时期最大最残忍的一次战争的导火线就点燃了起来。
  秦国截断上党与韩本土的联系,目的是要夺取上党,恰如赵臣赵豹指出"秦蚕食韩地,中绝不令相通,固自以为坐而受上党之地"。现在上党地入了赵,秦当然不甘心,于是立即派左庶长王龁攻赵长平。赵将廉颇知秦远道来攻,欲速战,就采用坚壁高垒以待秦军疲困,然后再反击的策略。廉颇坚守3 个月不出击,秦军不能进。赵孝成王多次派人责让廉颇出战,范睢又派人用重金到赵国行反间计,称秦军只怕马服子赵括,廉颇容易对付,他将要降秦了。赵王中秦计,于是派赵括代替廉颇为将。
  ③ 《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 《史记》卷七十九《范睢蔡泽列传》。
  ①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
  赵括是赵奢的儿子,兵书是读了一些,但无实战经验,是位只会纸上谈兵之徒。赵王要任他为将时,赵括的母亲不同意,赵王不听。赵括母亲要赵王保证其子失败后,不牵连她。赵王也同意了。
  赵括取代廉颇后,全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针。秦国听到赵括已代替廉颇,于是暗中任命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王龁为副将,下令军中绝对保密。赵括到后,求胜心切,立即派兵出击,秦军佯装败走。赵军追赶,陷入白起设置的包围圈中。秦军把赵军包围后,将其粮道断绝。赵军只得在包围圈中筑工事坚守,以待援军。秦昭王听到后,赶到河内,赐民爵一级,把15 岁以上的壮丁全部征发到长平助战,用来堵塞赵国的援军及粮道。赵军被围困46 天,草粮断绝,赵士卒"阴相杀食"。赵军分为4 队,轮番向外冲击,都不能突围。赵括亲自出战,被秦军射死,赵军于是大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白起认为赵士卒反复无信,于是将降卒全部活埋,只放走240 人归赵报信。这次战争,秦军前后斩杀赵国士卒达45 万,仅被活埋的就达40 万人①。赵国这次壮者尽死长平,国力大损。它继齐国之后,也从此衰落下去,再不能同秦国一争高低了。6. 秦国邯郸的失利秦国在长平之战后,乘胜追击,在次年(公元前259 年)攻破赵国的太原郡。同年十月,派五大夫王陵攻赵都邯郸。白起因与范睢有矛盾,托病不肯出征。赵国军民奋力保卫首都,使秦军死伤很多。次年秦昭王派王龁代替王陵,后范睢又让他的亲信郑安平为攻邯郸主将。秦从昭王四十六年到四十八年,围攻邯郸不下。昭王四十八年,赵向魏、楚两国求救,魏将晋鄙率10 万大军驻扎在汤阴不前。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为了救赵,在大梁夷门监侯嬴的指点下,设计窃出魏王的兵符,带了武士朱亥,椎杀了晋鄙,假造了魏王命令,挑选8 万精兵前往救赵。楚国春申君黄歇也派大军救赵。在邯郸城下,赵军和魏、楚军内外夹击秦军,秦军失败,主将郑安平在赵军包围下,带二万人投降。这是东方"合纵"
  对秦国的一次大胜利。
  秦军失败,多次让白起出来带兵,他都托病不出,秦昭王就削去了他的官爵并迫其自杀。郑安平是范睢举荐的,后范睢举荐的河东守王稽,因与"诸侯通"而被杀。昭王大怒,欲按秦国"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的法律,诛杀范睢。此时蔡泽入秦,范睢就托病推荐蔡泽代自己相位,不久他就死去。
  秦国在邯郸的失败,力量损失不大,而东方各国却在此战役后,自己又互相攻打起来。如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 年)燕相栗腹伐赵,被赵军打败,接着赵国又多次攻燕。赵与魏、齐间都互有攻伐。再加上赵国内部斗争,老将廉颇一罢官于长平,后起用,再罢官于攻取魏繁阳战后。最后出逃到魏,又投奔楚,终老死异国。名将李牧多次败秦军,受敌反间计而被诛杀。所以,赵国在长平战败后42 年,就被秦国灭掉了。(二)吕不韦和秦王政正当秦国大举向东方各国用兵,进行统一战争时,秦国内部却发生
  ① 《史记》卷七十三《白起列传》,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
  了一次王位的争夺。这场争夺的结果,使一位阳翟大贾成了政治的中心人物,也使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能顺利地接替王位,从而成就了他统一中国的大业。这个人就是吕不韦。
  1. 从商人到丞相的吕不韦吕不韦本是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县西南)人,后到韩国的阳翟(今河南禹县)经商,致"家累千金",成为有名的"阳翟大贾"。他经商到邯郸,了解到秦昭王孙异人在赵国作人质,处境很不好。他从商人的角度出发,认为是"奇货可居",能够得到一本万利的生意,于是决定进行一次政治投资。
  异人是昭王太子柱的儿子。昭王当国君长达56 年,他的长子本立为太子,却先他而死,于是次子柱为太子,称为安国君。安国君有20 多个儿子,异人是众兄弟中排行居中,其母夏姬又不受宠幸,故他被派到赵国作人质时,因国内不重视他,没有地位,又由于秦国多次进攻赵国,赵国对他也不当客人对待,因此处境十分困难,"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他的政治前途十分渺茫,归国都无望,更不要说有继承王位的奢想了。吕不韦于是去见异人,向他分析了秦国王位继承中的形势,并愿意帮助异人回国继承王位。异人十分感激,说"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①。
  当时秦国的情况是:由于秦昭王当国王达56 年之久,他的长子比他先死,就立次子柱为太子,是为安国君。安国君已是年纪不小,即位时已53 岁。太子柱有20 多个儿子,他的正夫人华阳夫人却未生有子,于是立子傒为太子,但不受华阳夫人的宠爱。因此,王位最后由谁来继承,还在不断的明争暗斗中。吕不韦于是趁机活动立异人为太子而废子傒的太子位。
  吕不韦先送给异人五百金,让他在邯郸广为结交。又以五百金购买珍稀玩物,自己携带到咸阳去活动。他到咸阳,见到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①,对他说:你们的死罪快要临头了,你知道吗?你们一家人现在都居高位,而太子门下却没有贵者。你们的仓库中藏着珍珠宝玉,马厩中畜着骏马,美女充满后宫,还不是靠了华阳夫人。现在王的年事高,一旦死去,太子傒立为王,你们的一切都会完结,"王后之门,必生蓬蒿。"阳泉君听后很害怕,忙让他想办法。吕不韦告诉他,现在王子中有一位叫异人的,此人贤且有才,在赵作人质。他国内无援,很想回国,王后若收他为子,立为太子,"是子异人无国而有国,王后无子而有子"②。阳泉君于是对华阳夫人说:我听说以姿色侍奉人者,色衰爱就结束。现在你侍奉太子,很得宠爱却没有儿子,若能趁此时及早在诸子中物色一位贤且有孝心的人,立他为嫡子而认作亲子。这样丈夫在则尊贵,丈夫死后所认亲子为王,始终不会失势,这就是称作一言而万世利。若不趁宠荣时树本,到色衰爱驰后,你要想说一句话,也是不可能的了。现在子楚(即异人)为人贤慧,自知不是老大,按顺次不能立为嫡子。他的母亲又不得宠爱,愿意为夫人子,你若在此时提拔他为嫡子,你就会一
  ① 《史记》卷八十四《吕不韦列传》。
  ① 《史记》卷八十四《吕不韦列传》称是见其姊。
  ② 《战国策·秦策五》。
  直在秦国受到尊贵③。
  华阳夫人深以为是,就多次向安国君说异人的好处。于是立异人为太子,让吕不韦辅助他。
  异人由赵国回到秦国,因华阳夫人是楚国人,于是穿上楚国的服装去见她。华阳夫人见他身穿娘家的楚服,更是喜欢,于是将异人的名字改为子楚。
  秦昭王当了56 年国王,终于死去,由次子太子柱即位,是为秦孝文王。华阳夫人被立为王后,子楚就当上了太子。
  秦孝文王登上王位时,正53 岁,应该说是壮年时期,但是他在即位3 天后就死了。秦孝文王死后,子楚登上王位,就是秦庄襄王。庄襄王为报答吕不韦,就任他为相,封为文信侯,初食蓝田12 县,后改食洛阳10万户。
  2. 吕不韦为相时秦国的政治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 年),吕不韦任为相。庄襄王只当了3年的国王就死去,由其子政即位,他即是秦王政。全国统一后,自称为秦始皇。秦王政即位时只有13 岁,吕不韦继续任相,并尊为"仲父"主政。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 年),他22 岁亲政。加冕亲政前的8 年中,秦国大政一直握在吕不韦手中。
  秦庄襄王任吕不韦为相,继续进行兼并战争。秦国在范睢为相时,任用郑安平围攻赵邯郸虽失败,但并不能削弱秦国力量和阻止秦对东方各国的兼并。秦国经短期整顿后,又向外发动进攻了。就在邯郸撤围的当年,秦将张唐即攻下魏国的宁新中,并改名为安阳(今河南安阳)。
  次年,派将军摎攻取韩国的阳城(今河南登封)、负黍(今河南登封西南),斩杀韩军4 万人。又攻赵,夺取20 多县,俘虏赵军9 万多人。这时西周君惧秦进攻,出面联合诸侯准备攻秦,想截断秦通往阳城的道路。秦昭王派将军摎攻西周。西周弹丸之地,不能敌秦,西周君出城向秦"尽献其邑三十六城,口三万。"于是"九鼎入秦"①,周"天子"从此就不复存在了,秦国的统一战争也就名正言顺。
  秦庄襄王元年,东周君又想合诸侯攻秦,秦相吕不韦率军灭之,地并入秦,将东周君迁往阳人(今河南临安西)。又派蒙骜率兵伐韩,取得通往东方的要道地区成皋、荥阳,并连同原先西、东周土地,建立三川郡。秦庄襄王三年,秦将蒙骜攻取魏国的高都(今山西晋城县)、汲(今河南浚县),又攻取了赵国的榆次(今山西太原市东南榆次)、新城(今山西朔县南)、狼孟(今山西阳曲)等37 城。次年,派将军王龁攻取韩国的上党郡。蒙骜率军攻赵晋阳,并以榆次、新城、狼孟等37 城及晋阳地,重新建立太原郡①。
  秦国不断向三晋用兵,使东方各国都感到莫大的威胁,在秦庄襄王三年,由魏国的信陵君发起"合纵",联合韩、赵、魏、燕、楚五国攻秦。五国联军与秦军战于河外,打败秦将蒙骜,联军追至函谷关而还。
  秦庄襄王在位三年死去,只13 岁的太子政继位。在秦王政元年到八③ 《战国策·秦策五》。
  ① 《史记》卷五《秦本纪》。
  ① 《史记》卷五《秦本纪》,卷四十三《赵世家》。
  年的8 年(公元前246-前238 年)中,国家大政仍由吕不韦决定。在这8 年中,秦国更加紧向三晋进攻。秦王政二年攻取魏国的卷(今河南原武北)②,并开始修筑郑国渠,以发展本土的生产③。秦王政三年,蒙骜攻取韩的13 城,以及魏国的■、有诡两地。秦王政五年,攻取魏国的酸枣(今河南延津县南)、燕(今延津县北)、虚(今延津县东)、桃人(今河南长垣县西北)、山阳(今河南焦作市东南)、雍丘(今河南杞县)
  和长平(今河南西华县东北)等20 城。秦于是把成皋以东的土地,连同卫国旧都濮阳建立东郡。这样秦国的国土东境就直接同齐国相接壤,从而把燕、赵与韩、魏、楚隔开,达到了斩断"山东从亲之腰"的目的。
  次年,秦国攻取魏国的朝歌(今河南淇县),迁卫君于野王(今河南沁阳县),作为秦的附庸。因卫国过去同秦国连横被魏国灭掉,故吕不韦不忘旧恩,把卫君连同他的族人迁到野王,以示优待。
  秦国的东进,使在互相攻伐的东方国家又恐慌起来,于是出现"合纵"形势。在秦王政六年,由赵将庞煖率领赵、燕、韩、魏、楚五国之军攻秦,联军一直攻到蕞(今陕西临潼县东北)。但是,这时各国军队在秦军不断打击下,战斗力已不强,且对秦军产生惧怕心理,所以当秦军一反击,五国联军就急忙后撤。赵国军队因齐未参加联军,反过来向齐国进攻,夺取齐国的饶安(今河北盐山县西南)而归。楚国害怕秦的报复,把国都从陈(今河南淮阳),再南迁到寿春(今安徽寿县),仍称为郢。秦国趁五国合纵军散去,继续向三晋进攻。秦王政七年,攻取赵国的龙(今河北曲阳县西南)、孤(今河北唐县北)和庆都(今河北唐县东北)以及魏国的汲①。秦王政八年,秦派将军杨端和攻占了魏国的首垣、蒲和衍氏(均在今河南长垣附近)②。
  吕不韦为相后,继续了秦昭王的政策,仍不断向三晋进攻,取得大片土地。在秦军的不断打击下,东方国家已无力对付秦国了。
  3. 秦王政和吕不韦的斗争秦王政可说是在吕不韦的卵翼下成长起来的,但两人的思想却并不一致。秦王政继承的是自秦孝公、商鞅以来的法家思想和作风。他对战国晚期法家韩非十分推崇,当他在秦国读到韩非的著作后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①法家讲究法、术、势,主张用"严刑峻法"来迫使人民努力耕战,使国家富强,以达到统一的目的。
  吕不韦的思想,从他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一书看,是选取儒、法、道家的部分学说,加以综合。名为"杂家",实是以儒、道为主。
  《吕氏春秋》书中所反映出的政治主张,可以看出他是反对家天下(《贵公》:"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尊重民意(《顺民》:"凡举事必先审民心然后可举","先王先顺民心");赞成哲人政治(《先己》:"圣人成其身而天下平,治其身而天下治");歌颂禅让;主张君主无为(《分职》:"君也者处虚","能执无为,故② 《云梦睡虎地秦简·编年纪》。
  ③ 《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
  ①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②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
  ① 《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
  能使众为也")等②。这些主张带有浓厚的儒家及道家色彩。吕不韦把《吕氏春秋》选在秦王政亲政的这一年公布,把它挂在咸阳门上,悬重金让人指出其错,以招市人。目的也在于想让新亲政的秦王接受他的政治主张。
  秦王政与吕不韦的政治主张是如此的不一致,而担任秦相达12 年之久的吕不韦,有门客三千,他的门生故吏不少,是一个很有势力的政治集团。所以,秦王政要对他加以严厉打击。在平定嫪毐集团叛乱以后,就借故解除吕不韦的相印,命他迁出国都咸阳,移居食邑河南。吕不韦罢相居河南时,六国的使者和宾客还是不断地去看望他,秦王政怕发生变故,就命令他迁徒到蜀中去居住。吕不韦见秦王政不放过对他的打击,就自杀了。自此,阻碍秦王政任意发号施令行事的一股重要政治力量,被排除了。
  (三)秦王扫灭六国,中国重归于一秦王政在即位的第九年(公元前238 年)"冠、带剑",即加冕亲政。这年他22 岁,要亲自过问政治。亲政的当年,就平定了嫪毐集团的叛乱。次年,又解除了吕不韦的相权,不久又迫其自杀。这样,就清除了他亲自过问大政的障碍。
  秦王政亲政后,加紧从事扫灭六国的斗争。他采纳尉缭的建议,用金钱收买诸侯国的权臣,"以乱其谋"。这一手段,确实有用,像齐国的相国后胜,因"多受秦间金",而不修战备,也不助五国攻秦,所以秦得以从容灭他国①。赵国的郭开为赵王迁宠臣,受秦贿赂,诬陷大将李牧、司马尚,此二人在对秦战争中,虽胜还被加以谋反罪被杀或免职②,结果秦国轻易把赵灭掉。
  秦王政所用的另一手,也是最主要的一种手段,还是靠强大的军事力量,对东方这批苟延残喘的国家,进行扫灭。秦王政依靠先辈(也包括吕不韦在内)培植起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他亲政后的短短17年中,就把东方六国扫灭,完成了统一的大业。
  1. 秦灭韩国在东方六国中,韩国最先被秦灭掉。
  韩国在战国"七雄"中,国力本不强,加上它地近秦国,所以多次遭受秦国的打击,国土丧失最快最多。秦国连年攻韩,韩国派水利专家郑国前往秦国,劝秦凿泾水修渠至洛水,长300 多里,以灌农田。目的是使秦国民疲而不能向东征伐。这条渠还没有修完,韩国的阴谋被发觉①。秦国的旧贵族就纷纷向秦王政进言,说:凡从诸侯国来秦的都是奸细,要求驱逐全部从外国来秦做事的人。秦王政于是下了"逐客令"。当时颇受秦王政重用的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他向秦王上书指出"一切逐客"
  的错误,这就是有名的《谏逐客书》。秦王政读了李斯信后,忙收回"逐② 郭沫若:《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2 年出版。
  ① 《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
  ②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
  ① 《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
  客令",且在李斯的建议下,采取"先取韩以恐他国"的方针②。
  秦王政十三年,秦大举进攻韩国,韩王安派韩非出使秦国。秦王政本十分称赞韩非的理论,韩非到了秦国他很高兴,于是留他在秦国。李斯妒忌韩非的学识,怕秦王用韩非后自己失宠,于是同姚贾联合陷害韩非。秦王政就把他这位崇拜者投进了大牢,李斯趁机将他毒死③。韩非死,韩王自知不保,于是向秦国"请为臣"。秦王政十六年,韩国被迫把残存的南部土地献给秦国。秦国派内史腾做南阳的"假守"(即兼治)。
  次年,内史腾率军攻韩,俘虏了韩王安。韩国的土地全部被秦国占领。
  秦国把韩国的土地建置为颖川郡。韩国于是灭亡④。
  2. 秦灭魏国继韩国灭亡后,魏国不久也被秦灭掉。
  魏国的地理位置处在"天下之中身"。还在秦昭王时,秦军就多次进攻到魏都大梁城下,想先灭掉魏国,以"示天下要(腰)断山东之脊。"①在吕不韦为相的秦王政五年,攻取魏酸枣等20 城后,建立东郡,就把燕、赵与魏、楚、韩隔开了。魏国土地大部被秦国夺去,像邺、安阳等地,被赵国占领,所以到秦王政亲政后,魏国已是奄奄一息。秦王政十六年,魏国被迫献土地给秦。
  秦国并未因魏国的妥协而放弃对它的进攻,秦军在对赵国和燕国取得一连串的胜利后,于秦王政二十二年,派将军王贲攻魏。秦军包围了魏都大梁城,从大沟引来黄河水灌大梁城。3 个月后,大梁城被水冲坏,魏王假出城投降,魏国于是灭亡了②,秦国就在魏国的东部设立砀郡。
  3. 秦灭赵国赵国虽然在长平之战中,损失惨重,国力大伤,但赵国军队毕竟是经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后建立起来的一支新式骑兵力量。且赵国是"四战之国","其民习兵"③。长平之战失败后,燕国想趁机讨便宜,召集60 万大军伐赵,结果燕军大败,丞相栗腹被杀死,将军卿秦、乐间被俘。所以,赵国在东方六国中仍具有一定的战斗力,因而秦王政亲政后,主要军力对付赵国,并对赵实施反间计。
  秦王政十一年,赵国以李牧为大将攻燕,秦国乘机派王翦、桓■和杨端和分两路大军攻赵。王翦一军出上党攻取赵的阏与、橑阳(今山西左权县),桓■、杨端和的一军攻取邺、安阳等9 城。秦王政十三年派桓■攻取赵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武城(今河北磁县西南),赵将扈辄率师往救,兵败被杀,斩杀赵军10 万。次年,桓■攻占赵宜安(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南)、赤丽,赵派李牧率军攻秦军于宜安,大败秦军,秦将桓■因兵败逃亡①。李牧因功封为武安君。秦王政十五年,秦因宜安之败,而更大兴兵伐赵。秦军分两路,一路攻到邺,一路军向赵的太原② 《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
  ③ 《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
  ④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卷四十五《韩世家》。
  ① 《战国策·魏策四》"献书秦王"章。
  ② 《史记》卷六《秦本纪》,卷四十四《魏世家》。
  ③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
  ① 桓■据杨宽先生考证即樊於期。樊即桓,於期即■字的缓读。见《战国史》 第368 页注①。地番吾(今河北灵寿县西南)进攻。秦军夺取赵狼孟,赵派李牧与秦军交战,再败秦军。
  秦军攻赵屡被李牧打败,于是用重金收买赵王迁的宠臣郭开,进行反间活动。秦王政十八年,秦派王翦攻赵,赵国让李牧、司马尚率军抵御。郭开就对赵王说,李牧、司马尚打算谋反。昏庸的赵王迁听信谗言,就派赵葱和齐将颜聚代替他们两人。李牧不服从命令,赵王就派人乘其不备将他捕杀掉,司马尚被免职。次年,王翦大破赵军,杀死赵葱、颜聚,俘虏了赵王迁,邯郸落入秦国之手,赵国实际上被灭亡了②,秦在邯郸建立邯郸郡。
  秦攻破邯郸时,赵公子嘉率领宗族数百人逃到代郡,自立为代王。
  在灭赵后,秦主要用兵攻燕,秦王政二十五年攻灭燕国后,回军攻代,秦将王贲俘虏了代王嘉,赵最后灭亡。
  4. 荆轲刺秦王的失败和燕国的灭亡燕国地处今河北东北部及辽宁地区,与秦相隔有三晋,故同秦国一直未发生过军事冲突。相反,秦国还拉拢燕国,以便共同对付其他国家,如在燕昭王时乐毅率五国之师攻齐,秦国就是其中之一。燕王喜十九年(公元前236 年),赵将庞煖攻燕时,秦军以援燕的名义攻赵的后方。
  燕王喜还派太子丹到秦国为人质,以结两国之好。
  燕国执政者眼光短浅,自以为与秦为援就可保国长久,因而在秦攻赵国时,燕国也趁火打劫。赵国虽抗不过秦国,对付燕国还是轻而易举的事,故燕屡被赵打败。直到赵国邯郸陷落,赵王迁被俘,"燕见秦且灭六国,秦兵临易水,祸且至燕"的关头,燕国人这才着了慌。
  燕国无力抵抗秦军的威胁,燕太子丹就派刺客荆轲,带着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佯装献地请和,乘机劫持或刺杀秦王政。刺杀没有成功,荆轲被杀①,秦王政立即对燕加紧进攻。秦王政二十年派大将王翦攻燕,次年,攻下燕都蓟,燕王喜迁都到辽东郡。秦又派李信率大军追至辽东。燕王喜听从代王嘉之计,杀太子丹,向秦请和。太子丹自杀,燕王喜将其头献给秦,秦才暂缓攻燕。
  秦国虽然暂停对燕的打击,但在灭了魏国和楚国后,在秦王政二十五年,派王贲率军往攻躲在辽东苟安的燕王喜,秦军很快占领燕辽东郡,燕王喜被俘,燕国灭亡②。秦国灭燕后,先后在燕地建立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上谷郡、广阳郡。
  5. 秦灭楚楚国在白起攻破郢都后,损失巨大。此后秦国把打击的矛头指向三晋,楚国得到喘息的时机。它曾在乐毅攻齐时,站在齐国一边,派兵支援齐国。苏秦发动五国攻秦的联军中,楚国也出兵参加,还在楚考烈王十四年(公元前249 年)北上灭掉鲁国,所以它还是有一定的力量的。
  秦王政在灭了三晋,攻下燕国蓟城,得了太子丹的头后,就再把矛头指向楚国。秦王政二十一年,秦军在顺利攻击魏、燕时,就决定对楚加以攻击。秦王政问李信:我打算灭亡楚国,你看需要多少兵力?李信② 《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附李牧传。
  ① 《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
  ② 《史记》卷三十三《燕召公世家》。
  年轻气盛,又新近对燕用兵取得胜利,于是就夸口说:"不过用二十万人"。秦王政又问王翦,王翦说要60 万人才行。秦王政认为王翦年纪大,胆子小了,李信勇敢。于是派李信及蒙武伐楚。王翦因自己的话不被采用,就称病归老于故乡频阳(今陕西富平县美原镇西南)。李信率军攻楚平与(今河南平与县北),蒙武攻楚寝地(今河南沈丘县东南),大破楚军,攻占楚10 余城。李信又攻鄢郢,取得胜利,于是两军在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会师。李信年轻轻敌,楚军乘机进行反击,急行军三日三夜攻击秦军,攻入秦两军营垒,斩杀秦七都尉,秦军大败而归。
  秦王政听到秦军失败的消息,十分生气,亲自到频阳去请王剪出来领兵攻楚。王翦初不肯出,在秦王政的强使下,提出若用他,必须要60万军队伐楚。秦王政同意了他的要求。
  王翦率领60 万秦军出发,秦王政亲自送到灞上。王翦在临行时,向秦王政请求赏赐给他大量的好田好房。秦王政说:将军出发吧,你还愁贫穷吗?王翦说,作为你大王的将军,有功也不得封侯,所以趁大王爱臣时,就要赶紧请园池为子孙着想。秦王政大笑。王翦率军走到半路上,还前后5 次派人向秦王政请求给他田地房屋。有人向他说:将军你讨赏,也有些太过分了吧。王翦说:不然,秦王是一位粗俗而不相信他人的人,现在倾全国军队让我统领,我不多请求赏赐,秦王就会怀疑我不忠于秦国。可见王翦请田宅是假,用此方法向秦王政表示他不会拥军叛变的,以求得秦王政的信任,使不致干预他的作战计划。
  楚国听到秦军到来,也以全国军队来抵抗。王翦到前线后,筑营坚守,任楚军在营外挑战。他让士卒休息,改善伙食,与士卒同吃。秦军吃得好,休息得好,身体恢复,无事成群作投石游戏,王翦知道士卒可以作战了。楚国军队多次挑战,秦军都不出去应战,就向东撤兵,王翦就率军追击。秦军追至蕲(今安徽宿县东南)南,大败楚军,楚国名将项燕被杀。秦军乘胜攻下楚都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刍。楚国灭亡。
  在灭楚后,秦军接着平定了楚江南地,降服了越君,并在楚越旧地设置南郡、九江郡、会稽郡。
  6. 齐国的灭亡战国时期田氏代姜齐后,国君在位年数最长的就是末代国君齐王建,他当了44 年国君,若不是当了秦军阶下囚,还会有几年的当头。
  齐王建是一个昏庸无能,目光短浅的自私之徒。他之所以安然当了44 年国君,是全赖地理位置给予的恩惠:"齐亦东边海上,秦日夜攻三晋、燕、楚,五国各自救于秦,以故王建立四十余年不受兵。"当秦攻赵军于长平之时,赵国曾经向齐借粮。齐国有位叫周子的人劝他助赵,并对他讲明赵于齐,犹如唇齿的关系,但这个自私鬼却"爱粟"不支援。秦在攻三晋、燕、楚时,实施尉缭收买权臣的计策,用重金收买了齐相后胜。后胜劝齐王建去咸阳朝拜秦王,不必加强国防上 的准备。因此齐国在西边邻国战争吃紧时,它却是一片歌舞升平。齐王建四十四年(公元前221 年),当秦国灭掉韩、赵、魏、燕、楚五国,大军开到齐都临淄城下时,齐国"民莫敢格者",齐国不战而降。秦国把齐王建发落到共(今河南辉县),去当一位编户齐民中的一员。齐国人十分怨恨王建昏庸无能,不与诸侯合纵抗秦,而听一些说客亲秦的主张,于是作歌唱道:"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①谴责是齐国宾客使王建迁居于共地,实是对齐王建的怨恨。
  秦国从秦王政十七年灭韩国开始,逐个吞并东方国家。到秦王政二十六年,前后正好10 年,灭掉了赵、魏、韩、燕、楚、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从春秋以来,天下无主,诸侯力政的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结束,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了"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王政在灭齐的当年,就下了"议帝号令",要给他取一个新名号。在群臣上的名号中,他自己选择了"皇帝"二字,并自称"始皇帝",以显示自己至尊的地位和"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的愿望。
  秦始皇称帝后,对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继续进行开拓。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 年),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回河南和九原一带地区,设置九原郡,并在秦始皇三十六年,迁内地民3 万余户到河北、榆中耕垦②。
  秦灭楚后,进一步进军东南闽越地,首先在今福建境内建立了闽中郡(治所在今福建福州市)③。随后,秦始皇派尉屠睢率50 万大军南下,经过3 年的战争,统一了南越和西瓯地区。秦始皇三十三年,建立南海郡(郡治在番禺,今广州市)及桂林郡(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南古城)、象郡(治所在临尘县,今广西崇左县)④。
  秦国统一中原后,并对北方、东南及西南的开拓,创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① 《史记》卷四十六《四敬仲完世家》。
  ② 《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
  ③ 《史记》卷一百一十四《东越列传》。
  ④ 《史记》卷一百十三《南越列传》。
  十一、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时期。在战国初年,各国新兴地主阶级在国内都进行了改革,建立起适应新社会的各种政治制度。这些制度,对封建社会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点是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权力集中于国君(秦统一后又称为"皇帝")的手中。战国时期各国最高统治者的名号都改称为"王",秦、齐两国后来连"王"也觉得不够气派,要联合称"帝"。虽然在各国诸侯的反对下,很快就取消了"帝"号,由此也反映出当时的大国国君,想凌驾一切人之上的心态。
  对于王的权力,战国末年范睢在游说秦昭王时,对"王"字下了一个恰当的定义,他说:"擅国之谓王,能利害之谓王,制生杀之威之谓王。"①所谓"擅国"就是个人专断国政。后来的秦始皇"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的极端个人专断国政①,就是这种制度所发展的必然结果。
  战国时期,各国最高统治者为了强化王权,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1. 将相分职,以削弱相权春秋时期,国君之下地位最尊的是相(或称执政、当国、令尹等),它兼掌文武,既是全国的行政首脑,又是军事首脑,权力很大,被称为国君的"副贰"。由此出现国君时时大权旁落,最典型的如鲁的季孙氏,专断鲁国政,致使鲁君"世失其权"。晋国六卿轮流执政,最后国家被三家瓜分。齐国的田氏久居相位,姜姓的齐国被田氏所取代。战国时期,以这种手段而登上国王宝座的统治者,就十分提防他的部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危险,于是普遍出现将、相分职的制度。相专管行政,主内事;将主军事,对外作战。像赵国著名的廉颇和蔺相如,蔺相如辅助赵王治国,廉颇主军对外作战。
  文武分职,不仅削弱了相的地位,而且将、相还可互相牵制,以便国王对他们进行控制,所以,尉缭子说:"官分文武,惟王之二术也"②。战国时这种文武分职,不但是军事、政治事务复杂,各需要专门人才方能就其事,更主是国王要分散相的权力,以便把大权集中在国君手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2. 实行玺印制、考核制以控制官吏的任免权战国时期的任官制是实行"劳有禄而食有功"的原则,与春秋时的世官制不同。像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实行"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吴起在楚国推行"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其爵禄",目的是去无能之官,而"使有能"的人才任职。这样,就出现"布衣卿相"的任官制度。像战国时一些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张仪、苏秦、孙膑、白起、王翦等,
  ① 《史记》卷七十九《范睢蔡泽列传》。
  ①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② 《尉缭子·原官》。
  都不是名门世家出身。身背六国相印的苏秦是洛阳城中一耕织人家子弟,他在游说成功后说:"使我有■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背六国相印乎!"①他是为求生计,经苦读成才而被统治者录用。像苏秦这类的人,有文化,称为"文士"。而像赵国的廉颇、李牧,秦国的白起、王剪这些名将,皆因"善用兵"、"少而好兵"逐渐被提拔重用。这类武将也不是出身世家大族,他们因擅长武事,故被称为"武士"。这些文士与武士就是战国时各国文武百官的来源。他们与国君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即用所谓的"忠"和"信"来确定,臣对君忠,君对臣信。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②,就是这个意思。
  表示君臣关系的"信"物就是玺。玺的授夺权在国王,授玺就是授以官职的凭信,夺玺就是夺去官职,就是罢官。燕王哙在让国于相子之时,"收印自三百石吏以上而效之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③。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载,三百石的年俸,是万户以下县令及县丞、尉级的职官。可见,直到县一级政权的官吏,都是由国王亲自授给玺印的。
  为了掌握官吏的政绩,建立了对官吏的考核制度。国王根据政绩的考核结果,按其优劣或升或降或受惩处。
  这样,各级官吏只对国王负责,官吏的升降、去留皆操在国王的手中。
  3. 实行符节制以控制军权统率军队、指挥军队有"节"作为凭信,不始于战国,在春秋时就已出现。《左传》文公八年(公元前619 年)宋国内乱,国君昭公被杀,大司马公子卬为昭公党羽,同时被杀,被杀时"司马握节以死"。《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 年),郑国在攻下陈国后,又让陈国复国,郑国的"司徒致民,司马致节,司空致地"于陈国,郑军退回国。
  司马所致的"节",和宋国司马死时握的"节"都是一种军节。
  进入战国时期这种军节得到普遍推广,符节制度更加完善。从现存留下来的秦国军节,就可知这种制度的概况。秦国军节称为"虎符",其状为伏虎形,上有铭文,分为两半,底有合榫,右半保存在国王处,左半发给带兵的将领。军队的调动,据秦虎符铭文中载,50 人以上的军事行动必须有存在国王处的右半来相会合,作为凭信验证后,才能调发,否则便不准调发。如秦国杜虎符铭文云:"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毋会符,行也。"①符中称君,是指秦国君。秦惠文君十四年(公元前324年)改元称王,故杜虎符当铸于此前。稍晚的新郪虎符铭文与此同,铭中"君"字都改作王。"燔燧之事"是指有烽火报警的紧急军情,只有这种情况,才不合符。历史上有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所窃的"符",就是调军的符节。魏王把符节白日带在身上,夜晚置于枕下,可见国王对军权控制的牢固。信陵君通过魏王的宠姬夜晚窃出军符,然后凭着军符
  ① 《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
  ② 《论语·八佾篇》。
  ③ 《史记》卷三十四《燕昭公世家》。
  ① 《文物》1979 年第9 期,图版捌。
  和假造魏王的命令,方从魏将晋鄙手中夺得军权②。
  国王把兵符的左半给予将领,以作为授给他兵权的凭信,这种国王与军将间的授受关系,是建立在国王与将军个人间的信任上的。荀子说:"合符节、别契卷者,所以为信也"①。国王通过"合符节"这种严密的制度,就把军权集中到手中了。
  战国时期各国的"王"们,通过这些措施,把军政大权集中在手中。
  这样,在我国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候,伴随着它的政治体制,就是专制的中央集权政治。
  我国历史上君主专制政体出现的时代很早,夏、商、周的国王们,就是这样的君主。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治体制,却是开始产生于战国,完成于秦的统一。之所以在这时产生,在经济上是由于贵族经济、农村公社瓦解,个体农民的普遍出现。对分散的个体农民,需要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来治理。在政治上,也是为斗争的需要。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国王,在反对旧贵族的斗争中,将过去把持在贵族手中的权力夺回,而为了应付复杂多变的政治、军事斗争,不得不把一切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在战国时这种制度就表现为"王权",当时的诸侯国中,谁的"王权"强,谁就会在军事斗争中取得主动。
  (二)封建官僚的职官制度战国时期,伴随着各国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建立,一套不同于春秋及以前的职官体制也产生了。战国职官是一种封建的官僚体制,这套官僚体制机构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并辅之以封君制作为地主政权的补充物。
  1. 战国职官制的特点战国时期的政治体制,是专制的中央集权制。所以与它相适应的职官制度是一种官僚政治体制。"官僚政治是专制政治的副产物和补充物"①。
  战国时期的国王们,把军政大权集中在自己手中,国王之下的百官只是执行国王的命令,即"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在这种情势下,大小官吏就不是对国家或人民负责,而只是对国王负责。国王的语言,变为他们的法律;国王的好恶,决定了他们的命运。他们只要把对国王的关系搞好了,或者就下级官吏来讲,只要把他们对上级官吏的关系搞好了,就可以为所欲为地不顾国家、人民的利益,而一味地图谋私利了②。他们只对国王个人负责,只对上司负责,讨好上司。像燕国的乐毅,可谓功盖燕国,但因与国王燕惠王有矛盾,兵权被解,逼得逃离燕国。这是他没有同国君搞好关系而丢了乌纱帽。秦国的白起,也是与秦昭王的关系没有弄好,被逼掉了脑袋。而赵国的郭开、齐国的后胜,因得到国王的宠信,不顾国家的危亡,而充当了秦国的奸细,致使亡国。② 《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
  ① 《荀子·君道篇》。
  ①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23 页。②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第22 页。
  这就是这种只图个人私利的官僚政治所产生的恶果。
  2. 中央行政职官中央行政一级职官的首脑,文官称相,武官称将。相这一名称,在各国不尽相同。一般为相,通称为相国。秦国孝公以商鞅为左庶长居相的位置而不称相,后又升为大良造也未称相。秦惠文王十年(公元前328年)以张仪为相,是秦的辅政大臣始称相。但在铜兵器铭中,秦相皆称"相邦"。有相邦樛斿、义、冉、吕不韦等,义即张仪、冉即魏冉。赵国、两周铜器铭文中也有"相邦"之称,是此两国相也称相邦。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 年)初设丞相,以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丞相名称由此始。后燕国燕王喜的相栗腹也称为丞相,是燕也有此官名。《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注引应劭说,"丞者,丞也。相者,助也。"是"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之意。楚国自春秋至战国亡国,皆称令尹不称相。司马迁说吴起到楚为相,实名令尹,是司马迁以中原国家名称概楚名,非楚称为相。宰相之名,首见于《庄子·盗跖篇》,它与"相国"一名相同,都是通称,而不是官名①。
  相是"百官之长",荀子说:"相国上得专主,下得专国。"②是它上辅国王,下总百官。相所领下的中央级职官,有以下几类:(1)主管民事的官。从西周以来,有"司徒"一官职主管民事。这一官名在战国时一些国家中还保留,见于文献的有魏、赵两国③,燕国玺印中有司徒、右司徒、大司徒等称④,都是沿袭前代官名。
  (2)主管财政的职官。赵国有田部吏,赵名将赵奢初为"田部吏"
  主收土地租税,后升任为"治国赋",使赵"国赋大平"⑤。赵国和秦国有"内史",云梦秦简中有"内史杂"律一篇,秦玺印中有"少内"玺。赵烈侯因徐越教他"节财俭用",而任为"内史",可见内史是掌财政的。云梦秦简中《内史杂》律11 条,内容大都与库房、钱粮、苑囿相关。正是内史主财政的明证。
  储存钱财的地方称为府,储存粮的地方称仓。府和仓的主管者,属内史下官吏。在铜器铭文及玺印中,秦国有"左府",燕国有"右府尹",楚国有"大府"。鄂君启铜节铭文说,如载马牛羊出关则由大府征税①。秦国有太仓,云梦秦简《仓律》中有一条规定:各县领取口粮及其它费用的名册,每年要向"太仓"上报,可见太仓是一个行政机构名称。
  (3)主管刑罚、治安的职官。这类职官一般称为司寇,是沿用西周、春秋以来的名称。或称为执法、士师、理等。在铜器铭文中,"司寇"
  这一名称常见,魏国铜器上则称"大梁司寇"、"邦司寇",标明是主管全国刑罚首脑职官。
  (4)主管手工业的职官。手工业在各国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部门,
  ① 齐思和:《战国制度考》,《燕京导报》第二十四期(1938 年12 月)。② 《荀子·强国》。
  ③ 《战国策·魏策一》,《越策四》,《吕氏春秋·应言篇》。
  ④ 罗福颐等:《古玺■编》0010-0018,0021,《古玺文字徵》0022.
  ⑤ 《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 《文物参考资料》,1958 年第4 期。
  故在中央就设有专职管理。它的行政首脑,在西周、春秋时称为司空。
  进入战国时,在韩国有"司空"这一名称②。云梦秦简中有《司空律》13条。司空成为一刑徒名称,是由于司空掌管工程。因当时工程多用刑徒,后逐渐成为主管刑徒的官名③。而其辖下的刑徒也被称作司空。司空在西周铜器铭文中称为"司工",在燕国和西周的玺印中有"司工"这一名称。楚国、燕国有"工尹",鄂君启节铭文及随县曾侯乙墓简文中都有"大攻(工)尹"名。鄂君启节铭文说"大攻(工)尹睢以王命"命集尹等为鄂君铸造金节,可见大工尹是直接承受王命的,是全国手工业的总管。燕下都出土战国时兵器铭中有"右攻(工)尹"和"左攻(工)
  尹"官名④。左、右之上或当有"大工尹"总领。
  主管工程的职官,是一个系统,像楚的大工尹可以命令集尹、■尹去具体完成铸节任务,此二官当为它的下属。秦国有工官、盐官、铁官、铜官、锦官、服官等①。齐玺印文有工师、漆师等官名。燕国陶文有左、右陶尹,秦国玺印中有工师②,皆是具体主管某一部的下级职官。
  战国时手工业发达,因而市场活跃。主管市场管理的称为市长、市令、市官等,附于此。
  (5)主管外交的职官。此类职官称为行人,又称为主客、典客。战国时期外交事务很重要,重要的外交任务往往由相亲自出使③,像在合纵、连横中,张仪、公孙衍、李兑、孟尝君等,都曾自出使他国,完成外交任务。
  3. 中央军事职官中央一级的军事首脑一般称为将军,有的称大将军。但各国名称不尽相同,像楚国称为柱国或上柱国,《史记·楚世家》昭阳说:楚国之法,破军杀将者,"其官为上柱国,封上爵执珪"。秦国称为大良造,像著名将领白起被封为武安君,其官却为大良造。不过司马一名仍与将军混用,齐国玺印有"司马",燕国玺印有左司马、右司马,楚国玺印有"司马之府"。楚国的昭阳官为"柱国",鄂君节文称他"大司马昭阳"。司马一名从西周铜器铭中就常见,至战国时与"将军"一名混用,这正表现出新旧制度交替时的现象。
  将军下有副将,称为裨将。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 年)秦败楚军,斩首8 万,虏楚大将军屈匄,裨将军逢侯丑等70 余人①。战国时期各国还设立了尉,如秦将白起,先为左庶长,后升为右庶长,再升为国尉,最后到大良造。是左庶长、右庶长、国尉,皆大良造下的各级军将。赵国的中尉地位也不低,赵烈侯以荀欣能"选练举贤"故官为中尉②。以② 《吕氏春秋·开春》。
  ③ 《睡虎地秦墓竹简》,第78 页注⑧。
  ④ 《三代吉金文存》,19·52·3,20·58·1;20·57·6.
  ① 董说:《七国考·秦职官·主铁官》引杨升庵《外集》卷十文。
  ② 齐国玺印文见《古玺■编》0147-0150,0157. 燕国"右陶尹"文见《季木藏陶》61.7,"左陶尹"见《考古》1962 年第1 期第18 页。秦玺印见《古玺■编》0151.
  ③ 齐思和:《战国制度考》。
  ① 《史记》卷四十《楚世家》。
  ②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
  尉名官的还有军尉、廷尉、都尉、持■尉等。
  4. 地方行政职官地方一级政权组织有两个系统,一是郡、县系统,这是主要■;二是封君,它是作为地方政权的一个补充形式。
  (1)郡、县组织职官郡的名称,在春秋晚期就已出现,见于《左传》哀公二年的晋国,当时是郡比县小。到战国时则郡大于县,甘茂对秦武王说:"宜阳,大县也","名为县,其实郡也。"③如韩国的上党郡有24 县,赵国的代郡有36 县,燕国的上谷郡有36 县。
  郡的长官称守,或称太守。如吴起为魏河西守,韩冯亭为上党守。
  守即太守。秦取韩河内,隔断上党与韩本土联系,上党守冯亭将上党17城归赵,赵以3 万户之都封太守,此太守即冯亭。守有守卫之意,故郡守多由武官充任。郡守是一郡之长,既治军又治民,有征发本郡兵役权。县的长官称令,主县中全面事务。其下有丞,主民事及诉讼案的审理;尉主军事和治安。其下有一批技术性小吏,如县司马、县令史、治狱等。
  县以下的行政组织有乡、亭、里,里的居民按什、伍编制起来,云梦秦简中常见"某里士伍某",伍即五人为伍的编制。乡,秦简称有"乡主",有"徼",后称游徼,掌捕盗、治安。有啬夫。里有里典。亭在汉代在里上、乡下,秦简《封诊式》贼死条爰书称"某亭求盗",是战国时已有"亭"的组织。
  同县平级的有"道",道是设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行政机构①。
  (2)封君封君是国王把县或邑赏赐给有功的文武功臣或王室亲贵,受封者即以受封地名称为"某君"或"某侯"(也有不以地名而另为名号者)。
  商鞅封于商、於,称为"商君"。白起封于武安,称为武安君。樗里疾封于蜀郡严道县,称为"严君"。齐田单封于安平称为"安平君"。燕昭王封乐毅于昌国,称为"昌国君"。秦国的魏冉食邑于穰,称"穰侯"。吕不韦称为"文信侯",还有常见的"关内侯"等。侯和某某君的地位相等。
  封君在各国都有,他们在封邑内只收租税,没有行政、司法权,一般也不世袭。因此它和春秋时期及以前世袭封邑制不同,它只是一些高官显贵俸禄的一种形式。当然这种形式带有奴隶社会中封邑的尾巴,具有奴隶社会残余的性质。封君作为一种政权形式,是地方政权的一个补充。
  5. 国王近身的事务性职官这类职官主要在国王身边服务,从事一些技术性的事务工作。如卜、史之类,卜是主占卜问神,史是记录国君言行。大祝、宗祝是祭神的职官。师是教育国王及太子的,傅则多从生活上关照国王或太子。赵国有"宦者令",是主宦官的职官。
  ③ 《战国策·秦策二》"秦武王谓甘茂"章。
  ① 《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有蛮夷曰道"。
  (三)战国时期的司法制度战国时期司法制度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成文法的善遍制定和公布。
  在战国初年,各诸侯为了在战争中取胜,都在谋求富国强兵的道路,于是一批主张改革的法家人物,先后在各国执政,以推行改革。在改革中,他们首要的是用法律的手段来打击旧贵族。因此,在各国都制定了适合于封建地主阶级政权的法律。其中最著名的是战国初年魏国李悝的《法经》,共有6 篇。商鞅到秦国就是带着这部《法经》去的,并在秦国推行。1975 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有关法律内容的竹简,基本上就是李悝、商鞅所制定施行的法律体系。
  从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的法律内容,我们可以了解战国时期法律制度的一些情况。
  1. 法律种类繁多战国初年李悝的《法经》仅只6 篇,到战国晚期的云梦睡虎地秦墓简中,有关秦国的法律种类,就大大增加。在《秦律十八种》中包括有《田律》、《■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工律》、《工人程》律、《均工》律、《徭律》、《司空》律、《军爵律》、《置吏律》、《效》律、《传食律》、《行书》律、《内史杂》律、《尉杂》律、《属邦》律等。在《秦律杂抄》部分,抄摘存留的律名有:《除吏律》、《游士律》、《除弟子律》、《中劳律》、《藏津》、《公车司马獵律》、《牛 羊课》律、《傅律》、《敦表律》、《捕盗律》、《戍律》等11 种。这11 种法律与上举《秦律十八种》法律的律名,皆不重复。另外在《工律》的律文中还提到《■律》,总计律名达30 种。睡虎地秦墓墓主人的地位并不高,所以他能涉及的秦国法律也仅只是一部分。
  2. 法律所涉及的内容广泛,法网严密云梦秦简律文内容相当广泛,上至军国大事,下至人民日常生活,都有法律限制。如在《法律答问》中,有穿"锦履"的法律条文,有夫妻打架的条文,有抓人头发的条文。在抓人头发的法律中有对"提"发的律文,《答问》中设问:抓他人头发,什么程度才称作"提"?解释说:被拔者有所感觉以上就称为"提"。对于"锦履",《答问》解释说:律文中规定,用不同颜色的丝织鞋,鞋上有花纹,才算"锦履",用锦做鞋帮,不算锦履。这些事常见于日常生活间,也有律文规定。可见律文的苛细,法网的严密。
  3. 诉讼制度和审判原则按照云梦睡虎地秦简律文的记载,凡起诉要到郡守处才能立案受理。秦律中有关于"辞者辞廷"的规定,"辞"就是诉讼。对什么是"廷",《法律答问》说:"今郡守为廷不为?为也。"是郡守得称"廷"。诉讼要到郡的长官处去才能受理,而不得先到县、都官处控告。县一级行政官,没有受理诉讼案的立案权。
  受理的案件只受理"公室告"的案件,"非公室告"的案件不予受理。"公室告"的案件是指"贼杀伤、盗他人"财物这类事件;"非公室告"就是"子盗父母,父母擅杀、刑、髡子及奴妾",即是说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及奴妄的惩罚,就是杀死他们,子或奴妾向官府控告,官府"勿听",不受理。秦法还规定:如果首次控告家长被拒绝受理后还继续控告,控告者有罪。控告者已定罪服刑,别人又接替他控告家长,也不得受理。这一"非公室告"是为了维护家长在一家中的统治地位。
  凡家庭中以外发生的触犯法律案件,都称作"公室告"。"公室告"
  的内容是"贼"和"盗",这和李悝的《法经》中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而以"盗"、"贼"二律为首的主旨是相同的。所以云梦秦简律文所反映的秦国法律,是李悝《法经》的继承和发展及完善。不过秦律把"贼"放在"盗"的前面,强调了对"贼"这种行为的打击。荀子说:"害良曰贼","窃货曰盗"①。贼是危害他人的生命,这种行为对社会的安定破坏性大,故要严禁。"盗"是偷窃财物,这是为保护私有财产。在战国时期不但地主阶级的财产是私有的,作为劳动者的农民、手工业者也是小私有者。"盗"这种行为不严禁,不但统治者阶级的财产受损,小私有者的财产也遭受威胁;如此社会也不会安定。
  对于控告不实,秦律称为"州告"。控告不实,就是诬告,要受到惩罚。《法律答问》说:"州告"的意思是,控告他人的罪已不属实,又以别的罪状控告此人,官府不予受理,还要以所控告别人不属实的那种罪给控告者定罪。《法律答问》中举了一个同伍人诬告的案例说:同一伍中的人相告发,且被告的人已经被判定罪名,后知为"不审",不确实,对控告者则"以所辟罪罪之",应以所加于被告者的罪名惩罚诬告者。《答问》说,如果甲控告同伍的乙杀了人,因而将乙拘捕,经审讯乙并未杀人,甲所告不实,对控告人甲的处分应以告不实论处,还是以所加的罪名论处?回答说,应以所加的罪名论处合于法律。诬告别人杀了人,诬告者要处以"杀人"罪。秦律规定杀人者死,是诬告者要处以死刑。诬告者不但扰乱法律秩序,其本人是怀有十分险恶的目的和别有用心,所以战国时期地主阶级的法律就对这种恶劣行为严加打击。它对维护法律秩序,巩固社会安定,申张正义都有着重要意义。
  在案件的审判原则方面,秦律规定能按照供词进行审理,从供词中找出矛盾,不用拷掠而得到实情,算是"上"等;用拷打的方法取得案情为"下";用恐吓的办法审案,就是失败,会搞不清案情。秦简《封诊式》的"讯狱"条下说:凡审讯案件,必须先听完口供并加以记录,使受讯者各自陈述。明知说的是假话,也不要马上诘问。供辞已记录完毕而问题没有交代清楚,才对应加以讯问的问题进行诘问。诘问时,又把其辩解的话记录下来,再看还有无其他不清楚的问题,继续追问。追问到犯人辞穷,多次欺骗,改变口供,拒不服罪,依法应当拷打的才拷打。拷打犯人必须记录在案,执行拷打的人签字。一方面不主张拷打,另一方面又主张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拷打。事实上审讯时是常以拷打为主要手段,像官高如李斯,都因拷打成招,更何况一般的细民百姓!
  案件的审理在县,秦简《封诊式》中常有"敢告某县主"的用语,县主即县令,具体主办案子的是县丞,《封诊式》"封守"条下记载云:"乡某爱书:以某县丞某书,封有鞫者某里士伍甲家室、妻、子、臣妾、衣器、畜产。""某县丞某"的县上"某"字为县名之省,丞下"某"
  字为县丞名字之省。"书"就是指令、文书,是由县丞下令到乡,具体
  ① 《荀子·修身篇》。
  执行法律任务。是立案在郡守,郡守把所立案移到案发县具体审理。县中设有"治狱"这一职官,有"狱史",是办案官吏,案子当主要由他们经办。有疑难不能判决的,则要上报郡,以至中央朝廷,由上面批复。审讯的内容包括当事人的姓名、住址、籍贯、身份、有无前科,是否经过赦免,有无其他问题。《封诊式》"有鞫"条下,对审讯问罪的内容记载是:"士伍,居某里","可定名事里,所坐论云何,何罪赦,或覆问毋有。遣识者以律封守,当腾,腾皆以报。""识者"即了解情况的人,"腾"是记录下来,"报"是上报县政府。在接到报案后,要派专人到现场进行勘察、核实,并将情况作详细记录。办案还是慎重的。秦律规定,对案件的审理不公正要受到惩罚。《法律答问》中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士伍甲盗窃被抓获,所盗财物在窃时只值110 钱,官吏却不估价。到审讯时才估价,赃物估价超过660 钱。被判为刺面,罚作城旦(5 年期刑)。实际盗窃赃物数额,以当时估价只宜判为处以隶臣(3年)徒刑。这样,官吏就犯了"失刑罪"。相反,重罪轻判的官吏也是"失刑罪"。这样的官吏称为"不直",对治狱"不直"官吏的惩处,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三十四年"适(谪)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在战国时期,官吏对犯人判处不公,则要受到所判罪的处罚。《法律答问》中有一条说:"赀盾不直,何论?赀一盾。"秦简中,"赀"是有罪被罚而令缴拿财物的一种专用语。此条意即官吏判处犯人罚一张盾不公正,对官吏应如何处理?解释说,应罚官吏一张盾。这样规定,是为了使官吏在审判案子时,要罚当其罪,否则要受反坐之罚。
  战国时秦律文中体现出,对官吏要求量刑定罪要得当。但是这个"当"是秦律的"当",而秦律本身对犯人的惩罚,采用的却是"轻罪重判"的原则。如秦律中规定,窃采他人桑叶,价值仅1 文钱,要罚作苦役30 天。秦律还规定,5 人合伙盗窃,盗窃赃物在1 文钱的,也要受到"斩左止"的重刑。还有一条法律规定,甲盗窃1 文钱,乙见到后没有将甲捕获,乙也"赀一盾",罚缴一张盾牌。轻罪重判的原则,是先秦法家人物的主张,而落实于各国的立法中。他们认为:"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生,则重者无从至矣。"①应该说这种作法在治理乱世时,还是有可取的一方面。
  秦律中还有加罪的规定,这也是来自李悝《法经》中的《具律》篇。
  加罪的对象是集团作案和守官自犯。《法律答问》列举了两个加罪例,一是"五人盗、赃一钱以上,斩左止,又黥以为城旦。"盗仅一钱,但因是5 人团伙盗窃,故加重治罪,不但砍掉左脚趾,还要刺面罚作苦役5年。一是搜捕盗贼的"害盗"和"求盗"这两种人盗窃,秦律规定对他们要加罪重罚。
  4. 战国时期刑罚的种类战国时期刑罚分为四种:(1)经济性惩罚经济性惩罚多用于官吏的无意失职,或治绩不佳,以及民众较轻的犯罪行为,但是不包括盗、贼这两种性质的犯罪行为。如《效律》有一
  ① 《商君书·说民》。
  条规定:"衡石不正,十六两以上,赀官啬夫一甲;不盈十六两到八两,赀一盾。桶不正,二升以上,赀一甲;不盈二升到一升,赀一盾"。官啬夫是指主管的长官。《法律答问》中有一条解释:有小牲畜进入他人家中,这家人用棍棒将牲畜打死,所打死的牲畜值220 钱,问如何论处?解释说,应罚两副甲。经济处罚都是以缴拿盾和甲的多少计。盾和甲都是战争使用的军事装备,这与战国时处于频繁的战争中有关,借以筹措军用物资。缴拿盾、甲的处罚实行二进制,即罚盾、甲各以2 张为一个等级。超过2 张盾的罪行,不是罚3 张盾,而是罚1 副甲。超过2 副甲的罪行,就要受到徒刑的处罚。
  (2)徒 刑徒刑就是罚作苦役,被罚作苦役的人称为"刑徒"。从云梦秦简律文所记载的内容看,战国秦国的徒刑种类有五:侯:1 年期刑;司寇:2 年期刑;隶臣妾:3 年期刑;男子,鬼薪(打柴)、女子,白餐(择米):4 年期刑;男子,城旦(筑城役)、女子,舂(舂米):5 年期刑。
  (3)肉 刑肉刑是要伤残罪犯的部分肢体的惩罚,其种类主要有五种:笞:即鞭打,后世称为打板子、杖责等。此刑虽不留下永久性痕迹,但往往被鞭致残、致死的;黥刑:在脸上刺刻符号或字而填以墨,作为永久的标记;劓:割掉鼻子。割耳也属此等处罚。
  刖刑:刖字文献中作剕,即砍断足或割掉足趾;宫刑:割去男子生殖器,汉代称为"腐刑"。
  (4)死 刑死刑即结束人的生命。其处死人的方式很多,很残酷,有砍头、腰斩、剖腹、弃市(陈尸示众))、车裂(五马分尸)、烹(下油锅)等。战国法律还有族诛,即所谓灭族、夷三族及满门抄斩。"族诛"一般是对造反的民众和统治阶级内部中的政敌,所谓的"大逆"罪。
  (四)战国时期的人事管理制度战国时期,为适应新建立的封建政权的需要,逐渐形成了一套与政权相适应的人事管理制度。这套制度的内容主要有:1. 官吏的任免制度战国时期,选拔官吏的原则是"食有劳而禄有功",即对国家有贡献、有功劳的人,任以官职,不同于春秋及以前注重门第、出身的世官制。韩非说:"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率伍"①,概括了战国一代各国统治者任官的原则。注意从下级中选拔有才能、有实际经验的人才,以充实官吏队伍,像商鞅在秦国制定二十等军功爵制,士兵在作战中斩获敌人一个甲士的首级就授给一级爵位。凭这份功劳,若要做官,可以
  ① 《韩非子·显学篇》。
  授给年俸50 石的小官。做官有治绩,再擢升提拔。李悝在魏国、吴起在楚国都是先担任了一段时间的地方官职,然后才被提拔到相位上的。
  春秋战国间私学大兴,各学派聚徒讲学,出身寒微的士大批涌出。
  他们有文化,或有武功,各国统治者就多从这些士中选用人才。
  士的选举方式有两途:一是自己向国王游说。战国时游士很多,他们奔走于各国间向国王推销自己的主张。游说在当时甚至成为一种专门学问,韩非子曾加以总结,写成《说难》一文。像商鞅、张仪、邹忌、苏秦、范睢、蔡泽等人,都是通过游说而至卿相地位的。
  士的选举的另一方式是推荐。当时身居相位或高官的人,有责任向国君推荐优秀人才。赵国的番吾君就质问相国公仲连:"今公仲相赵,于今四年,亦有进士乎?"公仲连只得惭愧地回答说"还没有"。番吾君向他推荐牛畜、荀欣、徐越。公仲连于是将这三人推荐给国君赵烈侯,三人同烈侯交谈,得到烈侯的重用,任牛畜为师、荀欣为中尉、徐越为内史①。魏国的翟璜在同魏成子比功时说,他向魏文侯推荐了吴起、西门豹、乐羊、李克、屈侯鲋等一批人才,李克却说,翟璜推荐的人都是国君的官,魏成子进的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三人都是魏文侯的师,所以翟璜的功不及魏成子②。其他如赵国的蔺相如是宦者令缪贤推荐的,秦白起是魏冉所推荐,李斯是吕不韦推荐的。秦国有一条法律:"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③被推荐的人行为不端或犯罪,推荐者要受到同样惩罚。像范睢推荐郑安平、王稽,后两人有罪,范睢也受牵连。
  国君们以此防止借推荐而结成宗派小团体。
  在特殊情况下,有的国君实行公开招贤。如燕昭王就公开招揽天下贤才,像乐毅、剧辛、邹衍等皆"争趋燕"④。燕昭王依靠他们向齐国报了仇。
  2. 官吏的爵禄制度战国时官有职与爵的区分。职是所任行政职务,爵则表示一种等级。
  战国时虽破了旧等级制,却建立起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商鞅在秦国实行"明尊卑、爵秩等级"⑤,尊卑就是爵秩等级。用等级来划分官吏的身份,是对官吏管理的一法。战国时东方各国大抵仍是沿用春秋时的卿、大夫、士三等,这样划分如同现今的高级干部、中级干部、普通干部的区别一样。卿有上卿、亚卿、客卿之分。卿有封地的也给予荣誉性的侯名。大夫有上大夫、中大夫,还有以其他一些名目相称的,如国大夫、长大夫、五大夫等,其爵皆为大夫级。
  秦国的爵秩与东方国家不同,在商鞅变法时制定了二十等爵制。这二十等爵是: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其中庶长、不更这些名称已见于《左传》,早于商鞅前,非他新创。又商鞅到秦,初为左庶长,后为大良造。白起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