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国全史分卷《春秋战国史》[1]

史仲文(现代)
《中国全史》一百卷
  史仲文 胡晓林 主编
  出版:人民出版社
  中国全史分卷《春秋战国史》
  史仲文 胡晓林 主编
  目录
  第011卷 春秋战国政治史
  第012卷 春秋战国经济史
  第013卷 春秋战国军事史
  第014卷 春秋战国思想史
  第015卷 春秋战国宗教史
  第016卷 春秋战国习俗史
  第017卷 春秋战国科技史
  第018卷 春秋战国教育史
  第019卷 春秋战国文学史
  第020卷 春秋战国艺术史
  -------------------------
  《中国全史》 011 春秋战国政治史/一百卷 史仲文 胡晓林 主编
  本卷提要
  本卷是论述春秋战国时代政治史的著作。书中所涉及的时间是从公元前770 年西周灭亡周平王东迁,到公元前221 年秦王政灭亡六国统一中国,历时550 年。这一时期又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代,春秋时期我国奴隶社会瓦解,战国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形成,这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变革最为活跃的时代。书中对这一变革时期的重大政治事件,像周王室的衰落,五霸的迭兴,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兴衰,合纵、连横的外交斗争,各国的变法图强运动,各种政治制度的兴革等,作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深入论述。本卷兼具学术性、知识性,有助于读者对我国奴隶社会是如何消亡,封建社会是如何从奴隶社会母体中形成、发展,以至最后取胜的这一重大历史进程的了解,从而增强读者对历史脚步的感知。
  一、春秋战国政治概述(一)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代,传统上称为"东周"。这不仅因为春秋战国时期还存在东周王室的国王,是西周国王的直系子孙,而且直到战国前期,各诸侯国还把它作为天下共主,借它的名号来提高地位。像韩、赵、魏三家,早已瓜分了晋国,但它们要成为正式诸侯,还需要周王的一纸"命书"。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 年),"赐赵、魏、韩皆命为诸侯。"①直到此时,三家分晋才算"合法"。齐国的田氏在国内早已取代了姜氏的地位,但它不但不被承认为诸侯,就连同周王直接打交道的权利也没有。田氏被列为诸侯,是它通过魏国向周王请求,在魏国的帮助下才实现的。齐康公十八年(公元前387 年)田和与"魏文侯会■泽(今河南禹县),求为诸侯。"魏文侯派人向周王说情,次年"田和立为齐侯,列于周室,纪元年。"②田氏这才名正言顺地取代姜姓的齐国,受到诸侯国的认可。
  周天子的权威,直到战国中期也还有一定的作用。周显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44 年),魏惠王会诸侯于逢泽,接着"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①魏惠王此举的目的是借周王的旗号来号令诸侯,演着春秋霸主们的戏。这一年距战国开始的年代已有132 年了。
  周天子权威的彻底丧失,是在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 年)。
  这一年,魏惠王与齐威王相会于徐州(今山东滕县南),互相承认对方称王,这是中原诸侯国称"王"的开始。在此之前虽有楚、吴、越等国君称"王",但那是被认为"失礼"的蛮夷君长,中原诸侯没有称王的。"王"的称号,在中原王朝的礼制中,是周天子的专利。现在诸侯国都相继称"王",没有任何经济、军事力量的东周小朝廷,就不再被人借用它的名号来号令诸侯了。而各国国君,都想着做天下的"王",已不需要借用他人的名义。这种政局的出现,已是战国中期的历史。所以,史书上所称的夏、商、周"三代"中的周,实包括西周和东周,亦即包括西周、春秋、战国这三个时代。因而王孙满对楚庄王说,周天下的历数是"卜世三十,卜年七百"②。西周历时250 余年,春秋、战国历时约550 年,大致为近800 年。
  "东周"这一名称的来历,是由于周平王把王都迁到成周,即今河南省的洛阳市之故。在这以前,周朝的王都在镐京,即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12 公里处的沣河东岸。成周地理位置在镐京的东边,故称为"东周",而王都在镐京的一段时期,就被后人称为"西周"。
  "春秋"和"战国"这两个时代名称的由来,却比较特殊。它是由《春秋》和《战国策》这两本书而得名的。《春秋》这一名称,本来是
  ①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
  ② 《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
  ① 《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章。
  ② 《左传》宣公三年。
  各国史书的名称。在古代各个国家都设有史官,"君举必书",史官有左、右二职。"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①史官记事,本是编年体性质,一年四季所作之事都书于简牍,但不能全举春、夏、秋、冬四字来作为书名,于是概举"春"
  "秋",以包括"夏"和"冬"。各国的史书都已亡佚不存了,今天所见到、被收入《十三经》中的《春秋》,是鲁国的史记。鲁国的《春秋》,因经孔子整理而入于"六经",即孔子作为教授弟子的"六艺"之一,因而被保存了下来。后来又有左丘明和公羊、谷梁等几家作传注,这三家注在两汉时期,都先后被列为官府学校中的教本,因而得以流传至今。《春秋》所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 年),下止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 年,左氏至十六年),中经鲁国十二位国君,历时242年。
  "战国"这一名称,在当时就已经有人使用,但是只用来指当时参加连年战争的强国,如《尉缭子·兵教下篇》说:"今战国相攻,大伐有德。"《战国策·秦策四》载顿弱说:"山东战国有六。"《楚策二》载昭常对楚顷襄王说:"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战国之半也。"《赵策三》载赵奢说:"今取古之为万国者,分以为战国七。"《燕策一》载苏代说:"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的含义还是没有变化,如《史记·平准书》说:"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把战国作为一个时代名称,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以后,才开始使用②。但使用者还不普遍,像东汉班固作《汉书》时,涉及到战国时的人和事时,还常常用"六国"这一名称③。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年代春秋战国时期的起始年代,是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 年)迁都成周时开始,止于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 年)灭亡东方六国,统一全国。共历时550 年。
  春秋战国之交在哪一年,从来就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史书所载大致有四种①:1. 在鲁哀公十四年,即公元前481 年。公羊、谷梁氏的鲁史《春秋》终于此年,是为了上接《春秋》书中的记载。
  2. 在周元王元年,即公元前475 年。这是以周王室为标准的划分。
  周敬王死,其子元王即位,一个新的王年开始。司马迁的《史记·六国年表》就从这一年开始,现代史学家郭沫若的古史分期也采用这一年代。3. 在周贞定王元年,即公元前468 年。这也是以周王的某一王即位为依据划分的。
  4. 在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403 年。周王承认魏、赵、韩三家为诸侯。周王承认晋国三大贵族为诸侯,就打破了西周以来诸侯国的格局,是一种新现象。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就是采用的这一年代。
  ① 《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715 页。
  ② 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年版,第4 页注①。
  ③ 见《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731、1733、1734、1742 页。
  ① 参见杨宽《战国史》,第4 页。
  春秋战国之交,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这个转变的进程,在各诸侯国间是不一致的。各国发展不平衡,变革有先后,不好用一个具体的绝对年代来作为分界,以表示两个不同的时代。像鲁国早在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 年)实行"初税亩",就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鲁襄公十一年(公元前562 年)鲁国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三分公室",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7 年)"四分公室","皆尽征之",就是已经封建化了。晋国"六卿"在"三家分晋"前,从新出土的《孙子兵法》中的《吴问篇》看,就实行了封建化的经济政策。
  他们对田制和税制都进行了封建化的改革,采用征收租税的地主制剥削方式①。但是,秦国的封建化完成,却要到商鞅变法时。商鞅第一次在秦国实施变法是在秦孝公十三年(公元前356 年),第二次变法是在秦孝公十九年(公元前343 年)。可见,从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各国的社会制度都在转变当中,而有早晚的不同,选用哪一个具体年代都有它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在里面。而春秋、战国两个时代,又是以《春秋》和《战国策》这两本书得名,则以两书所记史实的起迄为相交年,是较恰当的。《战国策》是游士的说辞,不是编年史,无具体纪年。《春秋》是鲁国编年史,所记史事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即公元前481 年(左氏到鲁哀十六年,前483 年),以这一年作为本书的分期年代,我们以为是合理的。
  (三)春秋战国政治史的主要内容春秋时期,从周王朝的角度讲,仍然是姬姓的天下,周平王是西周最后一位国王幽王的太子,所不同的,只是国都迁到成周。而成周在西周时代本就有陪都的性质,号称东都洛邑。在形式上,好像是西周王朝的继续。实质上却是两个不同的时代,史称平王以后为"东周"。
  西周时期政治上的一大特点是周王的地位高、权力大,他是凌驾于诸侯国之上的,诸侯只是周朝中央政权下的地方政权。
  春秋时期的政治形势与西周大变。东迁后周王室经济、军事实力大减,王室微弱,逐渐形成了齐、秦、晋、楚争霸的局面。司马迁说:齐、秦、晋、楚在西周时甚微弱,封地或百里或五十里。到春秋时"四海迭兴,更为霸主,文、武所褒大封,皆威而服焉"①。春秋时代,就成了霸主的天下,周王室只是一个名存实亡的共主。
  霸主,本是由夏商周的方伯演变来的。《白虎通·号篇》说:"霸者,伯也,行方伯之职。"西周时期,周天子为了对分封的诸侯国进行统治,任命某一诸侯国为一方的方伯,代周王对此一方较小的国家进行统治。春秋时期的"伯长",已不是天子任命(虽然形式上还要周王承认),而是靠实力争夺,用武力迫使弱小的国家承认他的领导地位,是一种强权政治。春秋200 多年间的政治,就是各大国争夺霸权的政治。
  在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以及吴王夫差、越王勾践等霸主政治。而这时的国家,从周王室来讲,是从西周的统一
  ① 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5 年版。
  ① 《史记·十二诸年表序》。
  走向分裂。
  战国时期晋国一分为三,姜姓齐国被田姓所替代。春秋时不大参与中原政治事务的北方燕国,也强大起来。再加上原来的秦、楚两国,形成齐、楚、燕、赵、韩、魏、秦七强国,称为"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的各国政治,就是"富国强兵"和"吃掉对方",以达到中国的重新统一的政治。春秋时的政治是"争霸",战国时的政治则是"兼并"。
  为了争夺霸权和兼并他国或者不被别国兼并,春秋战国时期,各大国都进行了图强的改革运动,以适应新的形势。这些改革运动,成为各国的重大政治事件。它既使该国富强,又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前进,像对赋税制度的改革,促进了封建地主经济的成长;用人制度上的改革,促进了封建官僚制度的形成;成文法的公布,促进了"明法审令"的封建法律制度的确立;郡县制的设置,奠定了封建中央集权的政治结构等等。春秋时大国的"争霸",战国时七雄的"兼并",以及围绕着"争霸"、"兼并"而进行的各国内部改革运动,国外的"盟会"和"合纵"、"连横"的外交手段,并由此而形成的一系列政治制度,就是本书所要向读者呈献的内容。
  (四)春秋战国政治史的主要特征春秋战国政治史上最显明的特征是"变",这一时期是我国政治史上的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从社会制度上讲,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从国家形式讲,是从统一到分裂,再从分裂割据到新的基础上的重新统一;从各种政治制度上讲,是新兴的、封建的制度逐渐代替旧的奴隶制度。
  各种社会政治力量进行着大分化、大改组。司马迁说,春秋时期,"弑君三十六,灭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①。一颗颗旧贵族人头落地,像晋国,"八郤、五大夫、三卿"、"一朝而灭"②。"肸之宗十一族,唯羊舌氏在而已"③。一个个旧时的权势豪门之家凋蔽,"栾、郤、胥、原、狐、续、庆、伯降在皂隶"①。"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②。一股股新势力勃起,"筚门闺窦之人而皆陵其上"③,竟至陪臣--贵族家臣--执掌国政。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政治上风雷激荡的大变革时代,这一变革,在中国历史上只有近百年来的民主革命时代才能与之相媲美。这两次变革,都对中国社会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推动了历史的飞速发展。
  ① 《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
  ② 《国语·晋语八》。八郤指郤氏一家五人为大夫,三人为卿,因势力大,被晋厉公诛杀。③ 《左传》昭公三年。所指都是晋国旧贵族。
  ① 《左传》昭公三年。所指都是晋国旧贵族。
  ② 《国语·晋语九》。
  ③ 《左传》襄公十年。
  二、周平王东迁和东迁后的政局周定王四年(公元前603 年),楚庄王把军队开到东周王室的边界上,向前来慰问的周室大夫问起"周鼎"的轻重,大有取而代之之意。
  王孙满说周成王定都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现在天命未改,周鼎的轻重还不可问。因为作为姬姓的周王朝子孙,要到战国后期的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 年)才最后被灭,所以历史上把春秋战国统称为"东周"。实际上,东迁后的周王室,它本身已降为一个诸侯国,春秋的政治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时代,在政治上已不是周天子的一统天下了。因此,春秋时代的政治不是西周的继续,而是跨入另一个时代。平王东迁,是这一时代的开始。
  (一)西周灭亡,平王东迁西周最后一位国王--周幽王的第十一年(公元前770 年),由于他荒淫残暴,宠幸褒姒,废掉王后申后和太子宜臼,引起诸侯的不满。
  申后的娘家申国国君联合缯国和犬戎,进攻周王都镐京。周幽王的军队大败,幽王被犬戎兵杀死,褒姒被犬戎掳去。建国250 余年的西周王朝①就此灭亡。被周幽王废掉的太子宜臼,在申国国君申侯及鲁国国君、许国国君文公拥戴下立为"王",这就是周平王。
  犬戎在攻破王都镐京时,不但大肆掠夺财物,还捣毁宫室。犬戎的势力,已逼近西周王都,而周平王手下已没有什么力量能同戎人抗衡。
  鉴于他父亲被杀的教训,镐京是不能再作为王都了,他于是将成周(今洛阳市)作为王都。把镐京旧都中被犬戎劫余的器物,连同一些王室贵族,迁移到成周,史称"平王东迁"。东周时代,亦即春秋时代就此开始。
  周平王东迁后,西边的土地并没有完全丧失,也还有一些贵族没有随着迁移。在西边的虢公翰于是拥立王子余臣在携地即位为王,称为"携王"。携地今不可考,当在关中。携王的拥立,是西都旧臣对平王的抵制②。这时的周朝出现了两个王,成为二王并立的政局。
  西边的携王,虽有留在西部的贵族支持,但力量不大。在西部被犬戎攻占后,经济已残破,而大片土地又被戎人占去。周平王原本是幽王的太子,后幽王废掉他另立褒姒所生的伯服为太子。而在犬戎的进攻中,伯服同幽王一道被杀死,宜臼也就成了当然的继承人。所以就是地处西陲的秦国,也不支持携王而拥戴平王。《史记·秦本纪》中载"周避犬戎之难,东徙洛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东方国家除申、鲁、许直接拥立平王外,还有晋、郑等国,《左传》隐公六年周桓公说,"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西部的一些贵族,也支持平王,周王室大臣伯舆的家臣说:"昔平王东迁,吾七姓从王,牲用具备,
  ① 古本《竹书纪本》载"自武王灭商,以至幽王,凡二百五十七年。"钱穆:《先秦诸子系年》(1985 年中华书局出版)《自序》中说,从武王灭商至幽王灭国,积年二百七十五年。② 徐中舒:《先秦史论稿》,巴蜀书社1992 年版,第184 页。
  王赖之。"①携王的失败,就是必然的了。
  周平王二十一年(公元前750 年。或说晋文侯二十一年,即公元前760 年),晋国国君文侯攻杀携王,结束了二王并立的局面。周平王对晋文侯大加褒奖。《尚书》中有一篇《文侯之命》,就是周平王对晋文侯的策命书。
  携王被杀,周王室重归于统一,但东迁后的周王室已元气大伤,再无力控制诸侯了。
  (二)东迁后的周王室西周时期的周王室,无论土地、人口、军事、经济力量都是最强大的。而东迁后的周王室,已是昔日黄花,没有了往日的辉煌。这主要表现在:1. 版图缩小周平王东迁初期,周王室尚拥有东方以成周为中心的方六百土地。
  在关中岐山以东,秦国赶走戎人后,献给了周王室,名义上还属王室的产业,还可堪称"小康"。然而,这种境况,周平王的子孙却不能维持下去。
  周惠王二十二年(公元前655 年),晋献公借道于虞国灭掉虢国②。
  这件事是周王室盛衰一大变局。虢国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地区,是通往关中的咽喉要地,古时的桃林塞、函谷关、潼关就都在这一地区。晋国占领虢地,关中的大片土地即不能为周王室所有,就只能局促在东部的数百里间,从而降为二等诸侯国①。
  东部的土地,周王室也不能固守而逐渐缩小。周庄王九年(公元前688 年),楚文王灭申国,在申设县②。申国被灭,周在南方的屏障失掉,楚国的边境就直接同周相邻,所以才有楚庄王陈兵周王国边界上"问鼎"的举动。周惠王四年将虎牢以东地赐给郑国,将酒泉地赐给虢国③。虎牢在今河南省荥阳县汜水镇,又称虎牢关、北制。虎牢以东赐郑,使周室的东境已不过虎牢关。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 年)秦国和晋国把陆浑之戎迁往伊川④,伊川地域在今河南省嵩县、伊川县间,本王室领有,现又被戎人占去。周襄王十七年,晋文公因平定王室内乱,支持周襄王有功,周襄王于是把黄河以北的"阳樊、温、原、欑茅"等邑赐给晋国,"晋于是始启南阳"⑤。这样,周王室所拥有的土地,东西已不足二百里,地位更加下降。
  2. 财力穷困东周王室土地大为缩小,收入锐减,财力穷困就是自然之理。
  ① 《左传》襄公十年。
  ② 《左传》僖公五年。
  ① 吕思勉:《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版,第166-167 页。
  ② 《左传》庄公六年。
  ③ 《左传》庄公二十一年。
  ④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⑤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国语·晋语四》。
  王室财政困难的程度,在春秋初年就显露了出来。周平王在即位后五十一年(公元前720 年)死去,继位的桓王无力置办丧葬用品,于是派人向鲁国索求。周襄王时(公元前651-前619 年在位)没有乘车,也派人到鲁国去讨。周襄王死后,为置办丧具开销,又派人向鲁国要钱。
  因现存古籍《春秋》一书,是鲁国的史记,故所记天子与鲁国关系留于后世。周天子向他国求财的事,因不见于记载而缺如。不过周景王(公元前544-前520 年在位)当面向晋国使臣索要贡品,却见于史籍。周景王十八年,景王设宴招待晋国的使臣荀跞,席上使用鲁国献给王室的酒壶,景王指着酒壶说:"伯氏,诸侯皆有以镇抚王室,晋独无有,何也?"①质问晋国不送财礼给王室。可见,周王已顾不得"天子不求私财"的祖训了。
  王室地盘小,财力弱,诸侯国与王室的地位颠倒了过来。鲁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 年),郑国大臣子大叔对晋国执政大臣范献子说,要晋国照顾周王室,他引用《诗经·小雅·蓼我》篇中的"缾之罄矣,惟罍之耻"来比喻王室和晋的关系。缾字即瓶,瓶和罍都是盛酒器,瓶小、罍大。以罍比喻晋国,以瓶比喻周王室。这是十分形象而恰当的对比。
  3. 天子权威迭落西周时期,天子要定期到全国各地视察,以考核诸侯的政绩,称为"巡狩"。诸侯定期要到王都朝见周天子,称为"述职"。东迁以后,周王"巡狩"礼就再没有进行过,诸侯也不朝见天子了。像"周礼尽在鲁"的鲁国,在鲁隐公执政的十一年中,周天子曾三次派使臣到鲁"聘问",而鲁国却一次也未去成周朝见过周王。
  按照旧礼制,诸侯死后,儿子继位时,办完丧事,必须穿上低等贵族士的服装,到王都去朝见天子。周天子再按他父亲的爵位赐给衣冠及礼器车马,称为"受命",这样才算合法。东迁以后,这一礼制也没有了,但受天子的"命"为合法的诸侯,还是要的。然而已不是新君到王都去"受命",而是打发一位使者到王都去"请",实即是要"命"。
  周王也只好派人把册命送去,取一个好听的名称叫做天子"锡(赐)命"。来"请命"还算是对周天子的尊重,大都是干脆不"请",径自顾自当上诸侯。如鲁桓公,到他死时,也没有派人去"请命"。直到他的儿子鲁庄公上台,才派人向周王为他的父亲"请命",而这时的鲁桓公已是冢中枯骨了。
  在诸侯的争霸斗争中,周天子被用作霸主号令诸侯的旗号,他们打着"尊王"的旗帜,实际是为了"尊"他们自己。晋文公在城濮打败楚国后,于践土(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南、武涉县东南)会盟诸侯。晋文公要想提高盟会的规格,把周襄王召来与会,周襄王只得前去。天子跌份到如此程度,以至鲁国的史官不便直接记下天子被召而往的事,从为"尊者隐"出发,绞尽脑汁,想出"天王狩于河阳(今河南孟县西)"这几个字来掩饰①。
  更有甚者,如郑庄公,他公然开着军队同周王对攻。郑庄公(公元
  ① 《左传》昭公十五年。
  ①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前743-前701 年在位)是郑武公的儿子。郑武公在周平王东迁时,拥戴有功,继承他父亲桓公在王朝为卿士的职位。郑庄公是一位狡诈而又跋扈的人,他在王朝作卿将大权独揽,周平王想任命虢公为右卿士以抵消他的影响。这事被郑庄公探听到,他立即去质问周平王。作为天子的周平王却矢口否认,平王怕得罪郑庄公,于是提出交换儿子作为"人质"
  以取信。周平王死后,他的孙子林继位为周桓王。桓王对郑庄公的专横,采取强硬态度,准备让虢公为王朝卿士,以分郑庄公的大权。这事又被郑庄公知道,郑庄公于是在周平王死后的次月就去抢割周人温地(今河南温县)的麦子,同年秋天又去抢劫成周的谷子①,以给新即位的周桓王一个下马威。周桓王不为所动,郑庄公从此不到王朝理政,也不朝见周王。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 年),就率领王室军队和卫国、陈国、蔡国的军队,去讨伐郑庄公。郑庄公也开着军队与王师对阵,周、郑军队在繻葛(今河南长葛)相战。结果周王的军队大败,郑国大夫祝聃瞄准周桓王射出一箭,射中他的肩头②。作为地处中原诸侯,且又是与王室十分亲近的郑国,公然以军队对抗王师,并射伤周天子,应被称为"大逆不道"的行为。但当时并未有一位诸侯国站出来对这一行为表示谴责,并支持周天子。郑国的这一箭,实是将天子的权威射落在地。
  4. 诸侯僭越礼制,觊觎神器西周社会中,等级制度是严格的,所谓的"礼经三百,曲礼三千"③,以防范超过等级的越礼行为。到春秋时期,诸侯想要打破这些规定,讨厌这些条款妨碍自己的行动,都把它毁掉了④。我国古时毁书烧书的传统大致从此时就开始了,并不是商鞅、秦始皇的首创。
  进入春秋,诸侯越礼的行为就不断出现。被孔子称为"正"的齐桓公,有"庭燎之百"的越制行为。"庭燎"是夜间朝堂上点燃的火炬数。按礼制,朝堂设庭燎数是:天子百燎,主公五十,侯百子男三十⑤。齐桓公庭燎设百,显然是僭用天子礼制。
  晋文公在平定王室内乱后,受到周襄王的礼遇,并设宴招待。在宴席上,晋文公却公然向周襄王"请隧",即死后用天子的礼制下葬,遭到拒绝。周襄王说,这是天子的制度,周室的天下还存在,就有两个王出现,叔父你也是会不高兴的。周襄王于是把黄河以北的八个邑赏赐给他,作为补偿①。
  其实,在丧葬制度上,一些诸侯国早已越礼,不仅是"二王",不知有多少"王"了。1956-1957 年在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发掘虢国墓地,在1052 号墓内出土七件铜鼎六件铜簋,是一套大牢七鼎的礼数②。按礼制,天子用大牢九鼎,诸侯国君用七鼎。但在此墓中出铜戈一把,上有"虢太子元徒戈"六字,知此墓是虢国君太子的墓。按礼制,太子葬礼
  ① 《左传》隐公三年。
  ② 《左传》桓公五年。
  ③ 《礼记·礼器》。
  ④ 《汉书·艺文志》云:"及周之衰,诸侯将踰法度,恶其害己,皆灭去其籍,自孔子时而不具。"⑤ 《礼记·大传》及孔颖达疏。
  ①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国语·晋语四》。
  ②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上村岭虢国墓地》,科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28-30 页。应比国君低一等。虢太子用大牢七鼎,虢国君一定是大牢九鼎,用天子的葬礼。晋文公向周王"请"不准,虢国君却不请而擅自僭用。
  虢国一个小国,周平王、桓王都有意任用虢国君为王室卿士,并由此惹恼了郑庄公。受周天子重用有加而在王朝任职的一个小国,在国内都僭用天子的礼制,其他国家就可想而知了。因此进入春秋时期以后,由于周王地位衰微,僭用天子礼制,当是已十分普遍的事情了。
  到战国时期,周王的权威更微弱。各诸侯国内的贵族纷纷起而打倒国君。像晋国由赵、魏、韩三家瓜分,齐国被贵族田氏取代。诸侯倒霉,新的贵族起而为诸侯。新贵族上升为诸侯,已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在周显王三十五年,首先由晋国贵族升为诸侯的魏国与替代姜姓齐国的贵族田齐,在徐州相互称王,接着在周显王四十五年,韩、赵、魏、燕、中山五国国君互相承认王号。这其中除燕国是西周旧封国外,其它四国都是从贵族爬上诸侯国君的地位或者是由异姓建立的国家。这些新贵族先在国内夺取了政权,后又称"王",向天子的目标进军。此后,其他大小诸侯国君,也纷纷仿效称王。从此,周天子独专的"王"号丧失,就成为一个小诸侯国君,而诸侯却都成了名符其实的大国"天子"了。
  5. 周王室的灭亡周王室在东迁后土地一天天缩小,内部又多次发生争夺王位的斗争(见下"宗法制度崩溃"),王室更加衰弱。到战国时期,小小的周王室发生分裂,分成东周和西周两个小国。
  周考王(公元前440-前426 年在位)封他的弟弟揭于河南,即王城,号为西周桓公。桓公的孙子惠公继位后,封他的小儿班于巩(今河南巩县),以侍奉周王,号为东周惠公。这本是在周王室下的两个贵族称号。东周公虽封地在巩,因他侍奉周王,而周王居于成周,实际拥有成周地区。王城在西,成周在王城东。王城和成周都有王宫,故称为东、西周。周赧王即位(公元前314 年)后,东周和西周实行分别治理,各自为政并互不相统属。毫无力量的周赧王又从成周徙都西周王城,只是寄居于西周君下。西周和东周这两个小政权,后竟至互相攻伐,兵戎相见。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 年),秦国攻取韩国的阳城、负黍(今河南登封县境),西周君恐惧,于是打着周王的旗号,想联合东方诸侯"合纵"攻秦。秦昭王大怒,特派将军摎讨伐西周。西周君忙赶到秦国叩头谢罪,把所辖的36 个城邑和人口3 万全部献给秦国。
  秦国接受了西周君献上的土地、人口,放西周君回到国内。在周赧王五十九年,西周君和赧王相继死去,秦国把周王室传国的九鼎取去,又把西周君文公迁徙到意狐(即■狐聚,在今河南临汝县西北),西周灭亡。西周灭亡后七年(公元前249 年),秦庄王灭东周。至此,东、西周两个小政权皆被秦灭①。历史上存在了800 多年的姬姓周王朝②,就此灭亡了。东周灭亡28 年后,秦始皇便灭掉了东方六国。从此以后,分裂的中国,又重归统一。
  (三)王纲解纽,宗法制度崩坏
  ① 《史记·周本纪》。
  ② 皇甫谧说:"周凡三十七王,八百六十七年"。
  西周时期的王权,是和宗法制度紧密相结合的。《诗经·大雅·公刘》:"食之饮之,君之宗之。"汉人毛苌传注说:"为之君,为之大宗也。"是大宗即是国君。
  宗法制度上的"大宗"即是"嫡长子"系统。与大宗相对的是"小宗"。"小宗"即是嫡长子以外的其他诸子的系统。所谓"嫡长子"是国王(或贵族)法定正妻所生的长子,其余的为庶子。按照宗法制度"立嫡以长不以贤",嫡长子是法定的王位继承人。因为国王、贵族都是多妻多子制,有这一宗法制度,就避免了王位的争夺。
  嫡长子继承父位为国王,其余诸子则被分封为诸侯,为小宗。国王在宗庙中主持祭祖时,小宗要参加。从国家政权上讲,嫡长子是国王、国君;从宗法制上讲,嫡长子是大宗,是宗庙中的主祭者。诸侯、贵族在自己的国内、家族内,也实行相同的宗法制。也有大小宗的区别。诸侯的嫡长子继位为诸侯,是大宗。诸侯的其他儿子被封为卿大夫,为小宗。诸侯在国内是大宗,但在王国内,对天子而言,又是小宗。这样就把政权和族权结合起来,成为王位继承上的纲领,被称为"王纲"。西周时的国家政权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进入春秋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大变。东迁后的周王朝力量削弱,而诸侯国力量强大起来,诸侯与周天子间大宗、小宗的关系就动摇了。像郑庄公以军队抗击王师,就充分说明了这种现象。
  不仅如此,解决权力继承问题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已大遭破坏。由此而引起内部纷争,又进一步削弱了国家的力量,也打乱了旧秩序的平衡。西周王朝的灭亡,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亡于继承制的破坏。周幽王宠幸褒姒而废掉宜臼的太子位,而改立褒姒所生的伯服为太子,引起王室内部混乱,就是周天子开了破坏嫡长制度的先例,影响是很大的。进入春秋以后,王室内部庶出子弟间争夺王位的斗争事例一再上演:周庄王三年(公元前694 年),王室大臣周公黑肩欲杀庄王而立庄王弟王子克,事败露,周公被杀,王子克逃到燕国①。
  周惠王二年(公元前675 年),周惠王的叔父王子颓在大夫■国、边伯等5 人的支持下,将惠王赶下台,立王子颓为王。此事使王室内乱历时两年,后在郑厉公和虢公林父的帮助下,才将王子颓一伙杀掉②。
  周襄王三年(公元前649 年),周襄王的异母弟王子带联络戒狄人,欲攻杀襄王自立。襄王得知后打算先下手,王子带逃到齐国。周襄王十六年,王子带在周王室大夫和狄人的支持下,卷土重来,把周襄王赶下台,襄王逃到郑国的汜(在今河南襄城县南)避难。后来在晋文公的帮助下,杀掉了王子带,襄王回国,这场斗争才平息①。
  周景王死(公元前520 年)后,景王的庶子王子朝与王子猛争位,杀王子猛。在晋国的支持下,立王子猛弟王子匄为周敬王。王子朝的党羽在周敬王十六年(公元前504 年),把敬王赶出王都②。
  ① 《左传》桓公十八年。
  ② 《左传》庄公十九年,二十一年。《国语·周语上》。
  ① 《左传》僖公十一年、二十五年。
  ② 《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定公六年、七年。
  周定王二十八年(公元前441 年)死,长子去疾立为哀王。哀王即位仅3 个月,就被他的弟弟叔杀死,叔自立为思王。思王上台只5 个月,又被他的小弟弟嵬杀死。嵬自立为考王③。这三兄弟互相残杀,周王室的地位也就更加微弱。
  而各诸侯国内,为争夺国君权位的斗争,更是层出不穷。
  像春秋时"犹秉周礼"的鲁国,鲁桓公杀隐公而即国君位④。鲁庄公死后,他的三位弟弟争立自己的代理人。小弟季友立公子般,不到3 个月就被长弟庆父杀死。季友又立公子启方,为闵公。闵公立不到两年,又被庆父杀死。季友再立闵公的异母兄公子申,是为僖公。庆父失败逃往国外,后被迫自杀⑤。所谓"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当然,庆父死后,鲁难仍未能"已"。鲁文公十八年(公元前609 年)死去,他的正夫人无子,其二妃却都生有儿子。长妃齐女哀姜,生子恶及视。次妃敬嬴,生子俀。按照嫔妃排行和"立子以贵"的原则,哀姜所生的儿子当立。
  但敬嬴与大臣襄仲私下串通,杀了公子恶及其弟视而立公子俀,即是鲁宣公。哀姜被逼回到娘家齐国,临行时她哭着在鲁国都大街上喊叫道:"天呀!襄仲无道,杀死嫡子而立庶出为国君!"凡听到的人都为之流泪①。鲁昭公更是被大臣季孙氏赶出国门,在外居住了8 年。鲁国无君,政权却照样运转,可见国君已成为可有可无的了②。
  其他诸侯国这类争夺的事例也常见。像齐桓公同公子纠争位。齐桓公死后,5 个儿子争位,尸体3 个月无人收殓,致使蛆虫爬出屋外③。晋国的曲沃一支与国君争位,前后达67 年④。晋献公杀太子申生,立宠姬骊姬所生的奚齐为太子,致使晋国处于长期内乱之中⑤。晋国为防止国君诸子争权,把除太子外的其他诸子全部打发到国外,而任用异姓贵族。
  但晋国政权最后还是被三家异姓贵族瓜分了。楚成王的太子商臣,听到其父打算废掉他另立他子时,派兵包围王宫,逼其自杀。成王要求吃熊掌后再死,因熊掌一时难熟,以拖延时间待变。商臣不许,说熊掌难熟,逼他立即自杀。商臣逼杀其父后,即位为楚穆王⑥。据清人顾栋高统计,春秋一代,国君被杀的有33 位,周天子被赶出国都的有3 人,诸侯国君被赶下台的有12 君,卿大夫据封地叛国有6 人,以武力从外面打进国都夺权有3 起⑦。这种弑君、逐君的风气,是由于宗法制规定的继统制度遭到破坏,固有的社会秩序因此而崩溃所致。
  宗法制度的破坏,固有社会秩序的崩溃,奴隶主贵族的高压统治松③ 《史记》卷四《周本纪》。
  ④ 《左传》隐公十一年。
  ⑤ 《左传》左传庄公三十二年、闵公元年、二年。
  ① 《左传》文公十八年。
  ②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三十二年。
  ③ 《韩非子·十过》桓公"身死三月不收,虫出于户。"《史记·齐世家》:"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虫出于户。"
  ④ 《史记·晋世家》。
  ⑤ 《左传》僖公九年、十年、二十三年。
  ⑥ 《左传》文公元年。
  ⑦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乱贼表》。
  动,下层国人活跃起来,并逐渐在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人议论国事,大臣们在朝堂公开讨论国事,在重大紧急关头国君召集国人征询意见等等,一股重民、民主的政治空气出现了。在争夺权力的斗争中,一批批旧贵族从历史舞台消失,一批批"筚门圭窦"之人的地位上升,成为新兴的封建阶级。从此,中国社会就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封建社会时代。
  (四)春秋时期的列国疆域春秋时期的争霸斗争,与当时各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像郑国地近东周王室,可利用同王室关系的有利条件,从而郑庄公、厉公首先在诸侯中称雄,而秦国地处关中,有利向西发展,但东有崤函险关被晋国控制,使它不能东进中原。晋、齐、楚地处边裔,有利发展,故很快成为强大的国家。所以,地理位置与政局往往关系甚大。
  春秋时期,据统计可考的国家有120 个①,其大国有15 个②。这15个大国的地理位置可约略指出。
  1. 东周王室东周王室以今洛阳为王都,东迁初年,东部拥有"方六百里"的地盘,西部关中岐山以东地区还为王室所有。王室疆域北达太行山南,南到河南汝州、南阳盆地,东过虎牢关。周惠王二十二年(公元前655 年)晋献公灭掉虢国,关中地方丧失。后黄河以北赐给晋,虎牢以东赐给郑,申地(南阳)被楚侵占。到了春秋晚期,周王室只拥有洛阳周围的几个县。
  2. 秦国秦国在西周初年是一附庸小国,地在犬丘(今甘肃天水附近),后渐次东进。秦襄公因以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周平王封为诸侯。秦文公时(公元前765-前716 年在位)占有岐山以西的地方,建都在"■渭之会"(今陕西眉县境)。秦宁公(铜器铭作宪公)二年(公元前714 年),迁都平阳(今陕西宝鸡县东阳平村)。秦德公时(公元前677-前676年在位),迁都于雍(今陕西凤翔县南)。秦都雍城遗址,今已发现。
  秦国地域西到甘肃东部,南到秦岭北,东到陕西东部,同晋国相邻。
  3. 虢国虢国虽不在大国之列,但其地理位置对周王室却很重要。虢国大致在今河南三门峡市地区,即王都的西北边,辖有控扼出入关中的崤函关隘。所以周平王、桓王都一心要立虢国君为王室卿士,目的是为了保护这一通道。周王室"跨河南北有虢国桃林之隘,以呼吸西京"。"晋灭虢而镐京之消息中断。"①晋献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55 年)灭虢,目的也在控制出入关中的这一要地。
  4. 晋国晋国是周武王子唐叔所封的国家,初封于今太原,称为唐国。唐叔
  ①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列国疆域表序》。
  ②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表列十二诸侯,加上周及吴、越,共十五国。
  ①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列国疆域表》周表后按语。
  之子燮父迁都于晋水旁而改国名为晋。燮父的孙成侯迁于曲沃(今山西闻喜县),穆侯(公元前811-前785 年在位)迁到绛,即今山西省翼城县,故又称为翼侯。1992 年北京大学考古系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翼城县与曲沃县间的天马--曲村进行发掘,发现一处面积约8.75 平方公里,时代为西周至春秋初年的晋国遗址。发掘的7 座大墓中,出有带"晋侯"铭文的铜器①,应是西周以来的晋国都城。晋景公十五年(公元前585年)迁都新田,即今山西省侯马市②。晋国疆域初年在今山西中部地区,晋献公灭虢、虞二国,控制崤函通道,阻隔秦人东出。晋文公受周襄王赏温、原、赞茅等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土地,晋国南境就越过太行山,达于黄河北岸了。这一地区在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古以山南水北为阳,故称为"南阳之田"。晋国的西境越过黄河,称为"河西地"。东境至河北西部与燕国相接境。
  5. 燕国燕国是周召公封国。其国都在今北京市西南的房山县琉璃河。这里已发现一处大型古代遗址,有城址、墓群、车马坑等。铜器铭文中有"匽侯"这一名字,匽即燕字③。不过燕国在春秋时期没有涉足中原的争霸政治事务。它只是在战国时期,才南下与中原诸雄争长短。
  6. 郑国郑国立国日短,到周宣王时才封他的弟弟王子友于郑(今陕西华县),是为郑桓公,这已是西周的晚期了。周幽王即位,郑桓公在王朝任司徒的职务,主管民政事务。他见周幽王荒淫昏庸,感到周王朝江山不稳,便向史伯请教后退的路。史伯劝他到东边的虢、桧两国间建立领地,郑桓公听从了这一建议。待幽王被杀,郑桓公的儿子武公护送平王东迁,随即灭掉桧国,在今河南新郑建国。称为"新郑",是对陕西华县故地"旧郑"而言。郑国西与东周王室相邻。
  7. 陈国、蔡国陈国在郑国东方,今河南省淮阳县。陈国妫姓,相传是舜的后代,周初舜后代胡公就封。
  蔡国在今河南省东南的上蔡县。蔡国是周文王子叔度所封,至蔡平侯时(公元前530-前522 年在位)迁于今新蔡县。陈、蔡二国位于晋楚之间,后均被楚国所灭。
  8. 楚国楚国地在今湖北西部的荆山一带,故楚又被称为"荆"。周文王时封熊绎于楚,居丹阳,在今河南省淅川县境的丹水和淅水交汇地。楚人■姓,相传是祝融之后。楚国在周初与周人友好,至昭王、穆王以后,就逐渐与周王朝为敌。周宣王时封申侯于申(今河南南阳地区),就是为防备楚人。
  到春秋初年,楚国势力强大,北到河南南部,东到湖北东境,南已到湖南境内。楚初封为子男爵位,自认国力强,要周桓王为他"提级"。但桓王不准,楚人一气之下自己称王。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 年),
  ① 《曲沃曲村发掘晋国墓地》,《中国文物报》1993 年第2 期。
  ② 《左传》成公六年。
  ③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考古四十年》,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 年版,第 42-49 页。迁都于郢,在今湖北省江陵县纪南城。这里还有当时的城墙、护城河等遗迹,城内外已发现大量的遗迹和遗物。到春秋后期,楚国已东至今安徽省境内,同地处江苏的吴国频繁地进行着战争。
  9. 齐国与鲁国齐国在今山东省的东部和北部,有靠海的优越自然条件。初封君是著名的姜太公,国都在营丘(今山东乐昌县东南),后迁到临淄(今淄博市)。齐的东境是纪国,再向东的胶东半岛上是莱夷,北境与燕国相邻,西南的泰山山脉是同鲁国的天然分界。
  鲁国在齐国的西南,据有今山东省的西南部,国都在曲阜。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国,周公旦在王朝任要职,由他的长子伯禽主持国政。鲁国初封地可能在今河南鲁山地区,管蔡之乱平定后才迁到今山东曲阜。《诗经·鲁颂·閟宫》先说:"王曰叔父,嘉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其后又说:"乃命鲁公,俾侯于东,赐之山川,土田附庸。"此乃是初封于鲁,续封于东①。鲁地在成周南,"东"即指今新地曲阜。鲁国在周初是头等大国,它谨守着西周的礼制。到春秋时由于东受制于齐,西受阻于宋,国内由"三桓"专政,国君无所作为,于是降到二等国家。
  10. 宋国鲁国的西边是宋国。宋国是商朝人的后代,始封君是殷纣王的长兄微子启。国都在今河南商丘。宋国在春秋时一度活跃,宋襄公(公元前650-前637 年在位)以仁义之师图霸未成功,自己也丧了命。宋国夹在晋楚两大国间,同郑国一样,备尝战争之苦,所以到春秋中期晋楚两个集团结盟休兵,都是由宋人出面撮合的。
  11. 卫国卫国是周文王子康叔所封,国都在今河南淇县,古称朝歌,是纣王的别都。康叔的后代却没有什么作为,特别是卫懿公(公元前668-前661 年在位),把一门心思放在养鹤上,不关心臣民的生计。当北方狄人来侵时,无人出战。卫懿公只得自己上前线,结果战死,国都朝歌被攻破。偌大一个国都,逃出来的只有男女730 人①。在齐桓公的帮助下,戴公才得以暂居于曹(今河南滑县),卫文公迁都于帝丘(今濮阳市),国家才算保存下来。
  12. 吴国和越国吴国和越国是春秋后期崛起于我国东南地区的两个强国。吴国在江苏太湖流域,国都在姑苏(今江苏苏州市)。越国在今浙江省,国都在会稽(今绍兴)。
  吴国相传是周文王长兄太伯的后代。但是吴国的事迹直到春秋中期,鲁宣公八年(公元前601 年)才见于记载。是年楚灭舒蓼,在滑水旁与吴越结盟。此时吴国还很弱小。吴国的强大与楚国逃亡国外的臣僚相关。楚国巫臣的族人被令尹子重及司马子反迫害,他为报仇,向晋景公请求联吴抗楚(巫臣从楚到晋已做官)。晋景公同意,巫臣到吴后,
  ① 傅斯年:《大东小东说》,载《史语所集刊》第二本第一分册。
  ① 《左传》闵公二年。
  "教吴乘车,教之战阵,教之叛楚",吴"是以始大"②,成为楚国心腹之患。后来伍子胥也从楚国逃到吴国,帮助吴王阖庐夺得政权,又协助夫差治国,使吴国能攻破楚国都郢,而北上中原争霸。
  越国相传是夏朝国王少康的儿子所建的国家,见于记载也较晚。楚国为了对付吴国,所以在吴国的后方扶持越国,楚越联盟对付吴国。越国终于灭掉吴国,迫使吴王夫差自杀。越国灭吴后,把都城迁到吴国都姑苏,后又北迁到琅玡(今山东胶南县南),以便北上中原争霸。到战国后期,大约在楚怀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06 年),被楚国灭掉。
  在这些大国间,错杂着许多小国,它们既是大国间的缓冲地,又是大国蚕食的对象。如齐国在春秋时兼并10 个国家,晋灭国18 个,秦灭国12 个,楚灭国42 个。就是二等的鲁国也灭国9 个,宋灭国6 个①。被灭亡的国家,大多成为大国的一个县或邑,清人顾栋高说:"终春秋之世,而国之灭为县邑者强半天下。"②② 《左传》成公七年。
  ①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列国疆域表》。
  三、春秋前期的霸政霸政是春秋时期政治史上的特点。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诸侯中的边区大国,在吞并周围小国和落后民族中,强大起来。从而在春秋时出现"秦晋齐楚代兴"的局面①。春秋时在争霸斗争中,虽然"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却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喊着"存亡继绝"的口号,以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称霸目的。
  (一)春秋初期的列国争雄春秋时期争霸斗争的序幕,是由郑国拉开的。
  郑国虽然是一个二等国家,在春秋初年它却有着便利的政治经济条件。郑国地处河南中部偏北的华北平原,土地肥沃,农业生产发达。在地理位置上,居天下之中,是东西南北交通要道,所以商业特别活跃。
  郑国建国初就同商人订立了相互支援的盟约②,这在当时列国中,是仅有的事例。国家准许商人自由贸易,不干涉商人的活动。像弦高这类大商人往来于各国间。这对郑国的经济,无疑是有利的。
  在政治上,郑庄公凭着他的祖及父在王室任卿士的王臣地位,继续任周王朝卿士,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在地理位置上又与周王朝疆土相邻,就更便利郑国利用王室的旗号。
  春秋初期,列国的形势对郑国也十分有利。西边的秦国正与戎人酣战,无暇东顾;晋国困于内部大小宗间的争夺;楚国专事向南发展,扫荡汉阳诸姬小国;齐国虽是东方一大国,国君齐襄公昏庸,内部矛盾重重,国力不强,它受到西边鲁国的阻挡。鲁国在西周初年本是以大国就封,到春秋初年国力也不算弱,有"公车千乘","公徒三万"①的军事力量,曾4 次打败宋国,两次打败齐国。齐鲁间互相斗争,力量抵消。
  郑国所遇到的对手,只有东边的宋国,北边的卫国。郑庄公采取联合齐、鲁,夹击宋、卫的"远交近攻"战略,成功地战胜了宋、卫。
  郑国首先同卫国发生战争,起因是卫国人支持郑庄公的政敌。
  郑庄公有位同母弟名段,称为叔段,因后来逃到共地(今河南辉县)
  而称为"共叔段"。叔段受到其母姜氏的宠爱,还在郑庄公父亲武公在世时,姜氏就曾建议废庄公而立叔段为继承人,武公未同意。武公死后,姜氏替叔段请求大的封地,叔段也招募军队,储备粮草准备起事。这一切都没有瞒过郑庄公的眼睛,当他得知叔段与姜氏约定日期起事的消息后,派大军提前行动。叔段顷刻瓦解,只身逃到国外。
  叔段有个儿子叫公孙滑,在他父亲作乱失败后逃到卫国,卫桓公收留了他,并派兵夺取了郑国的廪延(今河南延津县东北),以此同郑国抗衡。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 年),郑庄公以王臣的身份率领周王室及虢国的军队,打到卫国的南郊,并以周王的名义,要求邾国出兵相助。邾与鲁国友好,就去联络鲁国一道出兵。鲁国国君隐公虽然不同意,他
  ① 《国语·郑语》。
  ② 《左传》昭公十六年。
  ① 《诗经·鲁颂·閟宫》。
  的大臣公子豫却径自带着军队助郑攻卫,并在翼(今山东费县西南)与郑、邾结盟。由此可见鲁国国君权力的微弱。鲁隐公三年,郑国与齐国在石门(今山东长清县西)结盟,这样就使郑国处于有利的政治地位。
  就在郑国与齐鲁结盟时,宋、卫也联合起来对付郑国。
  鲁隐公三年宋穆公去世,他将君位传给其兄子与夷,就是宋殇公。
  穆公的儿子公子冯出走到郑国以避殇公,宋殇公对公子冯当然不放心。
  就在此时,卫国也发生内乱。卫庄公宠妾生子州吁,很受卫庄公宠爱,并让他掌握兵权。卫庄公死后,太子完立为君,即卫桓公。鲁隐公四年州吁杀死卫桓公自立为君。他为了稳定国内人心,求得诸侯的承认--当时诸侯新君即位,要得到诸侯承认地位才算稳固,于是向宋殇公表示,愿帮助除掉政敌公子冯。宋殇公当然赞同。当时陈、蔡两国同卫相好,于是在这年夏天,宋、卫、陈、蔡四国联合进攻郑国,四国联军把郑国都东门围困了5 天,被称为"东门之役"。秋天,宋国向鲁国请兵,鲁隐公还是不同意。公子翚同公子豫一样,不顾国君反对,带领鲁国一支军队参加伐郑。这次宋、卫五国联军把郑国的徒兵(步兵)打败,并抢割了郑国的稻子。
  卫国州吁帮助宋国打了两次胜仗,但国内人心还是不服。不久就被大臣石碏用计杀掉。卫国人从邢国把公子晋接回,立为国君,就是卫宣公。
  卫国虽然换了国君,与郑为敌的国策未变。郑国两次失败,也不甘心罢手。鲁隐公五年,郑军攻卫,打到牧地。卫国则联合南燕国(姞姓,周初封黄帝之后,地在今河南延津县东北)加以抗击。郑国设下伏兵,很快将南燕军打得大败。接着调动周王室军队攻打宋国都城。
  宋国吃不住郑国联军进攻,于是派人向鲁国求援。鲁隐公已知郑军的进展,也准备相救,他却故意问宋国使者郑军到了宋国什么地方,宋使者见他明知故问,就用讥讽的口吻答道:"还没有攻进国都去哩!"
  兽隐公一听也生气,便对宋使者说:"既然你们国中没有危险,我就不便过问了。"于是叫声送客,也不派兵援宋。
  宋国使者的愚蠢给郑国提供了良机,郑庄公立即派人同鲁国拉关系,并提出用郑国在泰山脚下的一块祭田与鲁国在许地的田相交换。这笔交易做成,鲁隐公亲自同郑庄公相会,两国反而日益友好起来。
  在郑、宋两国互相攻战中,东方的齐国想出来发挥它的作用,出面调解郑、宋关系。郑国碍于齐国的面子,同意讲和。鲁隐公八年,齐、郑、宋、卫在瓦屋(今河南温县西北)结盟修好。
  瓦屋之盟后,宋国人因内部混乱,没有按期朝见周王,郑庄公以此为口实,以王臣的身份讨伐宋不朝王(其实当时一般诸侯多不去朝见周王),正式打出"尊王"的旗号,齐、鲁等大国也派兵响应。鲁隐公十年,郑、齐、鲁三国国君在老桃商讨伐宋。战事一开始,鲁军在菅(今山东单县北)打败宋国军队,接着郑国军队攻下郜(今山东武成东南)
  和防(今山东金乡县西南)两邑,并把这两邑送给鲁国。三国军队向宋国腹地推进,打到宋国国都郊区。
  这次战争本邀请了郕国(今山东范县东南)和许国(今河南许昌),但两国却不出兵。郑军很快把郕国灭掉,接着三国军队进攻许国。许是小国,不能抵敌,很快攻下,国君许成公逃到卫国避难。郑国把许国一分为二,东部属郑,派大夫公孙获治理。西部立许庄公弟许叔为国君,由郑国大夫百里辅佐,仍为许国,实为郑所有①。
  郑国在对宋、卫征战的同时,还两次打败北方的戎人。鲁隐公九年北戎伐郑,被郑国设埋伏打败。鲁桓公六年(公元前706 年),北戎侵犯齐国,齐不能抵敌,求救于郑。郑派太子忽率军相救,抓获北戎大良、少良两位大将,斩首300 余,北戎人失败逃归。
  郑国经过几次胜利,声威大振,齐、鲁这样的大国皆听从指挥。宋国归服,卫国也来讲和,所以后世史家称"郑庄小霸"。
  正当各国畏服郑国时,郑庄公却在鲁桓公十一年五月死去。他有8个儿子,有4 位参与对国君君位的争夺。其中3 位被杀,只有郑厉公得到善终。
  郑厉公名突,是宋国雍氏女所生。雍氏胁迫郑国大臣祭仲,在鲁桓公十二年立为国君。宋国人因拥立有功,不断索贿,不久厉公就同宋国翻了脸。祭仲也因拥立有功,在国内专权,郑厉公不堪忍受,决计除掉他。但因用人不当,计谋泄露,祭仲先下手,厉公被迫逃往蔡国②。后来他潜回郑国栎邑(今河南禹县),并以此为根据地,在大夫付瑕的帮助下,于鲁庄公十四年(公元前680 年)夺回君位。
  郑厉公本是个有雄心、有作为的人。但他在外流亡18 年,再次夺得君位,政局己发生变化,东方的齐桓公上台已6 年,形势对郑是不利的。但郑厉公还是抓住"勤王"这面旗帜,风光了一阵子。
  鲁庄公十九年,周庄王的儿子王子颓在■伯、边伯、詹父、子禽、祝跪(称为五大夫)和苏氏的支持下作乱。又因周惠王收留了卫惠公的政敌公子黔牟,卫国也联合南燕国协助王子颓,将周惠王赶出王都,立王子颓为王。郑厉公出面调解未成,于是逮捕了南燕国君仲父,并把周惠王安置在栎邑。次年,正当王子颓一伙聚集喝庆功酒时,郑厉公与虢公联合进攻王都,王子颓和伙同作乱的一批人被杀。郑厉公把周惠王接回王都。周惠王为感谢郑厉公,把虎牢关以东的王室土地赐给郑国。
  但是,郑厉公的业绩却功亏一篑。即在他"勤王"获成功,受虎牢赐土的当年五月死去了。若郑厉公不早死去,齐桓公的霸业将不会那样顺利到手,"尊王"的旗帜说不定郑厉公还要举一阵子。郑厉公失策之处是想除掉权臣,却用人不当,终至下野在外18 年,自己消磨了时光。
  因政局变化,机遇错过。不然,他是会有一番作为的。
  (二)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郑国庄公、厉公虽然在春秋初年,利用他们在王室为臣的政治地位和近于王室的地理位置,打着周王的旗号,活跃了一阵子。但由于郑国的国家小,当时附从它的国家也不多,所以郑国的国君们,还没有能称得上"霸主"的政治地位。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应是齐桓公。
  1. 齐桓公上台与任用管仲齐桓公名小白,是齐僖公(公元前730~前698 在位)之子。齐僖公
  ① 《左传》隐公十一年。
  ② 《左传》桓公十五年。
  死后,由长子襄公继位。齐襄公是一位昏庸之徒,好酒色,忌妬心重,诛杀无度,他的兄弟和大臣们都纷纷逃到国外避难。公子纠在管仲、召忽保护下逃到了鲁国。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保护下逃到了莒国。鲁庄公八年(公元前686 年)齐襄公被无知杀死,接着无知又被雍廪杀掉,齐国国君位空缺。公子纠和小白都回国争夺君位。小白与齐国正卿高傒关系好,高傒先派人到莒迎接小白。管仲见公子纠不能先到齐国,就自动要求带一队人马,强行军赶到小白所经的路上埋伏,打算先杀死他。当小白一行人到来时,管仲一箭射中,小白大叫一声倒在车中。公子纠一行知小白已除,缓缓来到齐国,但当他们到达国都城下时,却听到小白已当上国君好几天了。
  原来管仲一箭正好射在小白的带钩上,小白当时也吓了一跳,虽未受伤却机智地装死倒下,麻痹了管仲。管仲以为得手,赶路也就不急了。小白却催动队伍,急速入城,在高氏等的拥戴下,当上了国君。
  公子纠是鲁国的外甥,没能当上国君,鲁国当然不肯甘休,就把军队开到齐都临淄以东的乾时(今山东桓台县南),向齐国进攻。结果鲁国军队大败,国君鲁庄公的坐车也被齐军缴获,他只得弃车改乘驿传车返国①。
  齐桓公趁乾时的胜利,命鲍叔牙带着军队逼迫鲁国杀死公子纠,交出管仲,并一再声称要活的管仲回齐,受齐桓公处罚。原来鲍叔牙与管仲私交很好,他了解管仲的治国才能,已向齐桓公作了推荐,所以一定要活着的管仲回齐。鲁国也知道齐国要重用管仲,有人建议将管仲杀掉,但鲁庄公害怕齐国大军,加以乾时战败的畏惧心理,所以只得按照齐人的要求办:杀死公子纠,囚禁管仲交给齐人。召忽不愿返齐,公子纠被杀,他也自杀了②。
  管仲回到齐国后,受到齐桓公的隆重接待,破格任命为国相,主持国政。鲍叔牙自甘居管仲之下。鲍叔牙和管仲交谊深厚,世称"管鲍之交"。管仲后来在哀悼鲍叔牙时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表达两人纯真的情谊。齐桓的霸业是五霸中最受称道的,孟子说:"五霸,齐桓为盛。"①齐桓的霸业全赖管仲的扶持,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②2. 管仲的改革措施齐桓公上台后,急着向外发展,灭掉东边的纪国,西边的谭国、遂国。但是齐国由于齐襄公的荒淫,内部斗争不断,虽为东方大国,却国力不强。在政治上跟着郑国走,北戎来侵还要求助于郑国的帮助。鲁庄公十年,齐桓公要降服鲁国,派大军攻鲁,在长勺(今山东曲阜县北)
  被鲁军打败。于是接受管仲建议,改革内政,加强国力。管仲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相地而衰征"
  这项措施有两个内容:
  ① 《左传》庄公九年。
  ② 《左传》庄公九年。《国语·齐语》
  ① 《孟子·告子下》。
  ② 《论语·宪问》。
  一是承认土地的现实占有状况,二是改劳役助耕制为收取实物地租。从西周晚期以来,在农村公社中实行的一夫百亩的定期土地分配制,就逐渐行不通了。恢复往日的井田制已不可能,管仲于是承认现实,以实际占有土地的多少和土质的美恶,征收实物赋税,使负担合理一些,这一变革,是对传统井田制的否定,但却收到很好的效果。达到了"民不移"③,不再逃亡躲避沉重的负担了。
  (2)设"轻重九府",通鱼盐之利齐国靠海,鱼盐资源丰富。管仲实行鱼盐出口免去关税的优惠政策,调动国内外商人的积极性。管仲又根据丰歉年和各地物产的不同,设"轻重九府",即设立国家仓库,谷贱时买进,贵时卖出,以平抑物价,调节货物。
  (3)实行"叁国伍鄙"制,以整顿行政组织在春秋以前,我国的行政组织结构是实行的国野制度。这一格局,到春秋时还大体保持着。管仲的"鄙",即是野。管仲"三国伍鄙"制是,把国中划分为21 个乡,其中士乡15 个,工商业者乡6 个。使士(武士)、工、商三种人各自聚居在一起,不相混杂。并以五家为轨、十轨为一里、四里为一连、十连为一乡的轨、里、连、乡制编制起来,各设长官治理。一乡两千家。将野鄙中划分为五属,其建制形式是:三十家划分为一个邑,十邑为一卒,十卒为一乡,三乡为一县,十县构成一属。每属有户数9 万家。各级设长官治理,规定每年对官吏考核一次,对政绩佳者奖励提拔,对政绩劣者,给以惩罚。还规定各级官吏要向上一级报告本辖区内的优秀分子和不良之徒。隐而不报,也要受罚①。这样就强化了国内治安,加强对百姓的控制。
  (4)军事上,"作内政以寄军令",实行兵民合一具体作法是:国中15 个士乡,每家出一人为士兵,行政组织和军事组织对应结合起来。平时的行政长官,战时则为军事长官,其对应关系如下表:行政建制轨里连乡五乡家 数5 家50 家200 家2000 家万家军事建制伍小戎卒旅军人 数5 人50 人200 人2000 人10000 人五乡为一军,15 个士乡出3 万人,组成三个军。由齐桓公和两位"命卿"(周天子册命的卿)国氏、高氏各率领一军。同住一轨的人,编为一伍,他们从小生长在一起,互相了解,关系密切,患难与共,军队战斗力大为提高。
  为了充实军备,管仲还采取用兵器和铜块赎罪的办法。死罪可用一副上等犀甲和一支戟赎免。轻一些的用一副皮甲和一支戟赎免,小罪用铜赎免。对诬告别人的罚12 支箭。国家得到不少金属,用来制造兵器和生产工具,"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试③ 《国语·齐语》。
  ① 《国语·齐语》。
  诸壤土。"①为了加强国君的权力,管仲要齐桓公"慎用其六柄"。六柄就是指生、杀、贫、富、贵、贱的权柄。这些权柄皆由国君桓公掌握,但要"慎用"。他还建议齐桓公实行"劝之以赏赐,纠之以刑罚"的政策,带有初期法家的作风。
  经过管仲的改革,齐国经济发展,军队强大,社会安定,成为崛起于东方的大国。
  3. 齐桓公"尊王攘夷"的霸业齐桓公执政初期,郑厉公曾一度"勤王",但很快就病死。周王室微弱,华夏文化有被丧失的危险。
  当时北方的戎人势力大涨,虽经郑庄公两次打击,但威胁仍未解除。
  不久北戎大规模南下,灭邢国、卫国,横行于黄河以北。南方的楚国也兴起,灭申、息、邓,降服蔡国,侵凌郑国,锋芒直指中原。当时中原的政治局势紧急,"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①。正是在此种情况下,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崛起,担负起保卫华夏传统文化的重任。
  齐桓公"攘夷"的功绩,主要是对付北方的山戎。山戎族是分布在今河北境内的一支后进民族,又称为北戎。它处于原始游牧阶段,也兼营初级的农业。在春秋时期不断向南侵扰,带有很大的破坏性。鲁庄公三十年,山戎侵犯燕国,燕国向齐求救。齐桓公率领齐国大军,深入到今河北昌黎一带,大败山戎。在归途中,齐军迷路,管仲让把老马放在队伍前面,大队人马跟随,才走出误区。"老马识途"就此成为我国的一句成语。
  救燕回国的第三年,"狄人伐邢"。次年,"齐人救邢"。邢国在今河北邢台县境,齐桓公联合宋、曹等国相救,把狄人赶走。但邢国的国都被狄人破坏,在鲁僖公元年把邢国迁到夷仪(今山东聊城西)。由于齐桓公的关怀,邢国人乐于新迁地,就像回家一样,所以有"邢迁如归"的说法。
  鲁闵公二年(公元前660 年)"狄入卫"。喜欢养鹤的卫懿公,不关心政事,不爱护官民,临战时百姓让他派宠物鹤去同狄人打仗。卫懿公只得亲自披挂出阵,结果战死。狄人攻破卫国都朝歌城,大肆杀掠。
  齐桓公把卫国逃出的700 余人和共、滕两邑人集中在曹邑(今河南滑县西南),共有5000 余人。给他们搭上临时草棚,立昭伯子申为戴公,并派公子无亏率领300 辆兵车,甲士3000 人帮助卫国防御狄人。鲁僖公二年,齐桓公带领诸侯替卫国在楚丘(今河南滑县东)建立国都。由于齐桓公的妥善安排,卫国人忘掉了灭国的痛苦。这就叫做"卫国忘亡"①。齐桓公救邢存卫,大大提高了他的威望,成为中原诸侯的霸主。
  齐桓公的另一被称道的功绩是阻止楚国的北上。楚国的社会发展并不低,华夏文化在楚的浸润也是很深的。但由于楚国地处中原之外,对周王室不恭顺,到春秋时竟自称王,故被中原诸侯视为"南蛮",作为共同打击的对象。鲁僖公四年,齐桓公率领宋、鲁、郑、卫、陈、许、
  ① 《国语·齐语》。
  ① 《公羊传》僖公四年。
  ① 《左传》闵公二年。
  曹等八国联军进攻蔡国,接着攻击楚国,大军驻于陉地。齐国责备楚国对周王室不贡"苞茅",使周王不能顺利举行祭祀。楚国承认了不向周王纳贡的错误,双方在召陵(今河南偃城县东)结盟退兵。暂时阻住了楚国北上的势头。
  葵丘之会是齐桓公霸政业绩的高峰。鲁僖公九年,齐桓公与鲁、宋、卫、郑、许、曹七国国君在葵丘(今河南兰考、民权县境)结盟。齐桓公由于支持周惠王的太子,当惠王死后,太子继位,是为周襄王。周襄王特别感谢齐桓公,于是就派王臣宰周公出席会议,并宣布说"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还特加优惠,在接受胙(祭肉)时免于下拜。这是周王承认齐桓公霸主地位的表示。葵丘之会的盟约《左传》中只有"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②这样几句。而《孟子·告子下》对这次盟会的盟词有较详的记载,其文云:葵丘之会,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初命曰:"诛不孝,无易树子(太子),无以妾为妻。"再命曰:"尊贤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兹幼,无忘宾旅。"四命曰:"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无专杀大夫。"五命曰:"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无告"。
  最后是上引《左传》那几句总括的话。春秋时期盟会很多,保留至今比较详细的材料,仅这五条而已,所以十分珍贵。盟辞一方面要求儿子要孝顺父母,父母要慈爱,不得随意以宠妾为妻,更换太子。一方面要选贤任能,改变世官制,不得随意诛杀大臣。还要求社会互相救助,经济上互通有无。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状况,政治制度新旧交替的过渡性①。
  在齐桓公当政的43 年中,逐渐把黄河流域的诸侯联合起来,援助小国抵御戎狄侵扰,保卫华夏先进文明起了一定作用。由于各国间结盟修好,相互间战争减少,人民生活得到安定。注意社会救济,互通有无,同救灾患,加强了各国间的交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4. 宋襄公图霸的失败齐桓公死后,他的6 个儿子参加争夺君位,太子昭是桓公在世时就托付给宋襄公的,因此在诸兄弟争位中,他逃到宋国。宋襄公于是联合卫、曹、邾等国,送太子昭回国继位,就是齐孝公。
  宋襄公安定了齐国国君以后,也想接替齐桓公的霸业,并摆出霸主的架式。滕国(今山东滕县)不服,他就把滕国君宣公囚禁起来。鲁僖公十九年春,他邀集曹、邾、鄫几国在曹都会盟,鄫国国君迟到,宋襄公在邾国惩罚了他。曹国没有尽地主之谊送羊给他,于是派兵包围了曹国。宋襄公的凶暴,引起诸侯不满,在陈国的倡议下,这一年的冬天,鲁、陈、蔡、楚、郑、齐等国在齐国开会,以示对齐桓公的怀念,实际上是与宋襄公对抗。
  宋襄公见中原诸侯不服他,于是就想求得楚国的支持,以此压服诸国。鲁僖公二十一年,宋襄公把齐孝公拉来一道同楚国在鹿上(今安徽阜阳市南)相会,约定秋天在盂地(今河南睢县)结盟。楚国人满口答应。宋襄公的弟弟公子夷目劝他说,宋是小国,小国要争当霸主会招来灾祸的,但襄公不听。在到盂地前,公子夷目又劝他要带上军队,以防② 《左传》僖公九年。
  ① 徐中舒:《先秦史论稿》,巴蜀书社1992 年版,第196 页。
  有变,楚国人是不讲信用的。宋襄公说:"是我自己提出来不带军队的,与楚人已约好,怎能不守信用呢?"于是就不带军队赴会。到了会上,楚人却早埋伏好了军队,把宋襄公囚禁起来,以要挟宋国。公子夷目从会上逃回,团结宋人抵抗楚军,拒不投降。楚见只捉到一个国君没有用,在鲁僖公的调停下,楚人才放回本想当霸主却成了囚徒的宋襄公。
  郑国在春秋时代是一个骑墙的国家,摇摆于楚和中原国家之间。这时又与楚亲近。宋襄公就联合卫、许、滕几个小国去进攻郑国,楚国自然起兵救援郑国。宋襄公正想报上次被囚的仇,就准备同楚国交战。
  宋、楚力量悬殊是显而易见的。公子夷目劝阻他,襄公不听。鲁僖公二十二年十一月一日,宋、楚两军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北)相遇。宋襄公首先把不大的一支军队摆在泓水岸边,楚军正在渡河,担任司马的公子夷目要他趁楚军渡河之机发起攻击,就会获胜。宋襄公不同意。楚军渡过河,正在乱着布阵时,公子夷目又劝他趁楚军立足未稳的混乱时发起进攻,宋襄公还是不同意。当楚军排好阵势,宋襄公才下令出击。
  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的亲兵全部战死,他本人的脚也受了伤。
  宋军吃了败仗,损失惨重,都埋怨宋襄公不听公子夷目的意见,他却教训道:"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①宋襄公遵循的战争原则,可能是古代原始社会村社间械斗的公共规则②。但时代变了,战争性质不同,仍固守老的法则,必然要失败。宋襄公因泓战伤发,不久死去,他的图霸也就成为历史上的笑柄。
  (三)晋文公、襄公的霸业孟子说《春秋》,"其事则齐桓晋文"③。晋文公的霸业,是齐桓公以后最负盛名的。且晋文公的霸业,被晋国君臣一直保持到终春秋之世。不似齐国,桓公一死,霸业就成落花流水。
  1. 晋国的兴起和改革图存晋国进入春秋时期以后,以其军事力量而言,还是一个小国。鲁庄公十五年(公元前679 年),曲沃桓叔一支的武公灭了正宗晋,以宝器行赂周僖王。周僖王承认曲沃一支的合法地位,"王使虢公命曲沃伯以一军为晋侯。"④按照西周时规制的军事力量,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⑤。
  晋武公在被周王承认为合法诸侯后的第二年就死去,他的儿子诡诸即位,这就是晋献公。晋献公在位26 年(公元前676~前651),晋国在这一时期得到大发展。
  春秋之世晋国吞并周围小国,有记载的18 个。像耿、霍、魏、虢、虞等国,都是晋献公时所灭。清人顾栋高说,晋国"自武、献之世灭国
  ①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② 徐中舒:《先秦史论稿》,第201 页。
  ③ 《孟子·离娄下》。
  ④ 《左传》庄公十六年。
  ⑤ 《周礼·夏官司马·序官》。
  多矣,以不赴告故经不书,不复可考见。"①晋献公时还对戎人大加用兵,如对东山皋落氏、骊戎、狄人等。封公子重耳于蒲的蒲,封夷吾于屈的屈地,原都是狄人的地区而归于晋。献公时晋国的领土大为扩充,因而经济实力增强。
  与经济实力相应,晋献公还把军队扩大一倍,由一军增加到两军。
  献公自将上军,太子申生统帅下军②。
  晋国在献公时已成北方一大国,但由于国内乱子不断,故无力外顾。
  晋献公时的乱子是由于他宠爱骊姬引起的。骊姬是献公伐骊戎时,骊戎君献来的,受到宠幸。她为人忌刻狠毒,为要将亲生子奚齐立作太子,设计陷害死原太子申生,并把献公的两个儿子公子重耳和夷吾逼得出国逃难。鲁僖公九年(公元前651 年)献公死,大臣荀息保护着奚齐立为国君。支持重耳的里克杀死奚齐,荀息又立奚齐弟卓子。但里克又杀卓子,荀息自杀殉主。鲁僖公十年,周襄王召集齐桓公、秦穆公拥立逃亡在梁国的夷吾为君,这就是晋惠公。
  晋惠公是个不讲信义的实用主义者。当他逃亡在外,想回国当国君时,向秦国和国内的大臣许愿,若当上国君后要给秦国河外列城5 座,给里克田100 万,丕郑田70 万作为报答。而回国当上国君后,全部食言,并逼里克自杀。不但不给秦国城邑,当秦国发生灾荒,向晋国提出购买粮食时,晋惠公却拒绝。这大为惹恼了秦国人,秦穆公于是在鲁僖公十五年起兵伐晋。两军在韩原(今山西芮城县境)相战,晋惠公被秦军活捉,晋军大败。
  秦穆公把晋惠公捉回秦国,在他夫人(晋惠公姐姐)的要求下,打算放惠公回国。惠公得知这一信息,就派郤乞回国通报,并让吕甥去秦迎接他。吕甥是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他教郤乞假传惠公的命令,"朝国人而以君命赏"①,在晋国实行"作爰田"、"作州兵"的土地制度和军事制度的改革。
  "作爰田"是把土地赏给贵族、国人和奴隶。"爰田"是古代农村公社的一种土地制度。农村公社将耕地按人平均分配,好地100 亩,次一等的每人200 亩,再次的300 亩。好地连年可种,次等、再次等的则需休耕,轮换种。3 年后,再次打散重新分配。这就称作"爰田"。从西周末年,这种制度在各国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定期重分不能兑现,乃出现土地占有量和美恶的差异,而负担却不变。晋国这次"作爰田"有两重意思:一是给土地不足数额的贫困户补足土地;二是土地补足后,不再收回,永作己耕,即长期不变更地占有,所以称为"赏"。晋国"作爰田"的措施,比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在解决耕者有其田上为彻底。这为晋国的霸业奠定了基础。
  "作州兵",是扩充兵源的措施。州、县是野人,即奴隶所居的地方,"作州兵"是征调野人当兵。以往的当兵权只有国人。进入春秋,战事频繁,仅国人当兵已不适应战争形势的需要,野人于是获得从军的资格。野人获得当兵权,与国人同执干戈、同在战场上并肩作战,生死
  ①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五,《列国疆域表》。
  ② 《左传》闵公元年。《国语·晋语一》。
  ① 《左传》僖公十五年。
  与共。于是国野的界线,国人与野人社会地位的差别,就逐渐泯灭。这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晋国"作州兵"的措施,比管仲的"叁国伍鄙"制也来得彻底,因此晋国的兵源十分充足。
  2. 晋文公创霸业晋文公名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鲁僖公四年被后母骊姬迫害,逃亡国外飘泊19 年,辗转8 个国家。到鲁僖公二十四年,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国夺得君位,即位为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的这一年,周王室恰巧发生内乱。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联合狄人进攻周王室,周军大败,襄王被迫逃到郑国的汜地(今河南襄城县南)避难,并派人向秦国、晋国求救。晋文公君臣认识到这是"勤王"以"求诸侯"的绝好时机,于是辞退秦人,晋国独自出面安定王室。晋国先以全力击退狄人,然后派一个军包围王子带所在的温地(今河南温县),一个军前往汜地,迎接周襄王回王都。晋军活捉了王子带,把他交给周襄王,襄王将他杀掉了。于是"尊王"的大旗就转到晋文公的手里。
  周襄王设宴款待晋文公。为了报答他安定王室的功劳,襄王虽然拒绝晋文公请"隧"的要求(即以天子礼下葬),却赏赐他阳樊(今河南济源县东南)、温、原(今河南济源县北)和欑茅等几个邑。晋国的土地向南就越过太行山,到达黄河的北岸。晋国国土就成为"表里河山"
  的易守难攻形势。
  为了适应争霸的形势,晋文公进行了军制和政治变革。鲁僖公二十七年,在被庐举行"大蒐礼",即进行军事演习。主要目的是"作三军,谋元帅"。晋国在献公时为二军,这次演习中,再扩充一军,组建成上、中、下三军。"谋元帅"是一项军政改革。晋国的三军各有将和佐,即主将和副将2 人统领。而全军又由中军的主将统一指挥。中军主将称为"元帅",我国"元帅"一名就是从这时开始的。三军将帅的等级是:中军将、佐,上军将、佐,下军将、佐。中军元帅不仅是全军的总指挥,在平时就是国家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他国的相职,权力极大。这是晋国政治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特点,可称为军国主义的国家体制。
  晋国政治上的另一特点是尚贤尚法。晋文公手下人才济济,跟随出亡的功臣也不少。在决定中军元帅人选时,跟随出亡的功臣赵衰却推荐未与文公流亡的郤縠,而以郤縠族人郤溱为佐。晋文公让跟随出亡的狐偃为上军将,狐偃让给狐毛,自己为佐。赵衰本应作下军将,他让给栾枝,又使先轸为副将。在不久进行的城濮之战时,元帅郤縠死去,晋文公把在战争初期显露才华的先轸从下军佐的地位,超升六级任命为中军元帅。三军将、佐皆无异议,接受节制指挥。晋国君臣中这种"尚贤使能"的风气,使晋国国力长期保持强盛。
  尚法的精神,是晋国的传统。晋文公因周襄王赐给的原邑不服晋,于是出兵讨伐。他下令带3 天口粮,攻不下就罢兵。攻了3 天未攻下,晋文公下令撤退。潜入城中的谍报报告说,原邑已坚持不住,要投降了,再等一等就可以了。文公说:我已宣布了3 天为期,不能再改。更改就没有信用了。晋军撤退不到30 里,原邑就派人赶到晋军中请降①。这与
  ①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吴起治魏西河令人推倒木表②,商鞅移木③,以取信的作法相似。晋文公执法严厉,城濮之战,魏犨、颠颉违令烧了曹国大臣僖负羁的房屋,尽管这两个曾跟随文公流亡,还是将魏犨免职,颠颉杀头。城濮之战返回时,文公的车右舟之侨违反军纪先返晋国,将他杀头示众。这些都表现出一种尚法的精神,因而使晋国军威严整。
  当北方的晋国在文公治理下强盛起来时,楚国也大力向中原推进。
  鲁僖公二十六年,是晋文公上台的第三年,楚国攻宋国缗邑(今山东金乡县东北),被宋人击败。次年楚纠合陈、蔡、郑、许四国,包围了宋国都。
  宋国倾向于晋国,于是派大司马公孙固亲到晋国求救。晋文公担心晋不敌楚军,且顾虑楚国在他流亡中给予的接待,是否与楚开战,犹豫不定。大臣们都主张抓住时机,进入中原,夺取霸主地位。下军副将先轸说:"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①经商议决定出兵救宋。楚国的主将是令尹子玉。晋中军元帅是郤穀,开战后不久就死去,晋文公提升先轸为元帅。中原国家曹国、卫国都倒向楚,晋军于是先攻曹、卫以解宋围。晋人在攻曹、卫时,用计破坏了两国与楚的关系,又同齐国、秦国结盟,得到这两大国的支持,晋文公于是决心与楚军交战。两军会战于城濮(今山东范县临濮集)。楚子玉为主将骄横轻视晋军,楚成王让子玉不要同晋交战,子玉不听,成王生气,也没有给他派足够的兵力相助。晋军却上下团结一致,先攻击楚左右军,楚左右军中晋军计被打垮,正当三军集中准备攻子玉中军时,子玉见势不妙,立即收军,中军才未受损失。晋军占领楚军阵地,吃着楚军丢弃的粮食,休整3 天才班师回国。楚子玉由于军败,自杀。
  城濮之战,严重打击了楚国北上的势头,晋国威望大增,中原诸侯与楚友好的,都纷纷改换门庭,与晋结盟。
  城濮之战刚结束,就在践土(今河南原阳县西南)与诸侯结盟,参加的有齐、鲁、宋、蔡、郑、卫、莒等国君。周襄王派王子虎参加盟会,并亲自前往践土慰劳晋文公,晋文公为襄王在践土特赶建一行宫。接着晋文公向周王献战利品,周襄王策命晋文公为"侯伯",即诸侯之长。
  这样,晋文公霸主地位既得到诸侯的认可,又得到周王的正式承认。
  3. 晋襄公对秦人东进企图的打击晋献公灭掉虢国,据有崤函之地,卡住了秦国东进的通道,使秦国不能出关到中原称雄。挺进中原,是秦人的长期打算。鲁僖公三十年,秦晋联军围攻郑国。郑国烛之武夜见秦穆公,离间了秦与晋国的关系,秦与郑结盟友好而退兵,并留下杞子、逢生、杨孙帮助郑国防守。晋文公见秦撤退,也就退兵回国。
  鲁僖公三十二年,帮助郑国戍守的杞子派人向秦穆公报告说:郑国人让他掌管北门的钥匙,若秦悄悄地派军前来偷袭,郑国就可以夺取。
  秦穆公很感兴趣,就同有名望的蹇叔、百里奚商议。蹇叔坚决反对,认为长途行军,不能保密,劳师远征,不会获胜。且在过崤山谷地时,将② 《吕氏春秋·慎小》。
  ③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①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会遭到晋人的攻击。秦穆公不听,派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将率军偷袭郑国。
  秦国军队走到滑国(今河南巩县境),遇到前往周王国做牛生意的郑国商人弦高。在这紧急中,他一面假装是郑国派来慰劳秦军的使者,向主将孟明视献上4 张牛皮和12 头牛,一面派人快速回国报告。孟明视等真以为弦高是郑国派来的使臣,认为郑人已知秦军将到,偷袭不成,攻不下郑国,又没有后援,是不能攻打郑国了,于是灭掉滑国就回军。
  秦军东进,正是晋文公死,他的儿子襄公新即位之时。中军元帅先轸主张趁秦军回军途中袭击他们。于是联合姜戎,在崤山谷中设下埋伏。当秦军到达晋军伏击圈后,遭到突然攻击,致使全军覆没,孟明视等三员大将被活捉。晋文公的夫人文嬴是秦穆公女儿,晋襄公的嫡母,她出面要求晋襄公将三位秦将释放,让他们回秦受罚,以免影响两国关系。
  三位秦将才得脱身回秦。
  秦穆公穿着白衣白服到郊外迎接三将,向他们作了自我检讨,把失败的责任承担下来,仍然任用孟明视主持军政事务。孟明视尽心尽力治政养民,准备向晋报仇,多次打进晋国,晋军坚守不同秦军正面作战。
  鲁文公三年(公元前624 年),秦军"过河焚舟",上下一心要报仇。
  晋军仍不出,秦穆公率大军攻下晋国的郊(今山西运城)和王官(今山西闻喜)两地,然后从茅津(今山西平陆县茅津渡)渡过黄河,进入崤山谷中,掩埋了当年战死将士的尸骨,穆公发表了一篇深表自责的讲话。这篇讲话就是《尚书》中的《秦誓》篇。穆公于是率军返国。
  秦国由于东进的道路被晋国阻塞,终春秋之世,不能越崤函东进一步。
  (四)秦国的西进和楚国的北上晋国在北方兴起,文公创立霸业的前后,西方的秦国和南方的楚国也出现了两位能干的国君,向晋国的霸业挑战,这就是秦穆公和楚庄王。1. 秦穆公称霸西戎秦国在西方经过长期的发展,不断扩大地盘。特别是进入春秋以后,西周在陕西境内的土地,大都归秦人所有。从今天考古发现的秦国文物看,无论国都雍城的建筑,国君的陵墓,规模都相当宏大。像雍城中,曾多次发现青铜建筑构件,是用来装饰宫殿用的,可见其豪华气派。《诗经·驷驖》是歌颂秦襄公狩猎的诗,诗中有"驷驖孔阜,六辔在手"的句子。"驷驖"是指铁青色的4 匹驾车的马。秦人用铁的颜色来形容其它物的颜色,可见秦人对铁已不生疏。在雍城一座春秋时秦国大墓中,就出土有铁铲。1978 年在甘肃灵台景家庄春秋早期秦墓中,出土一把铜柄铁剑,都证明秦人使用铁较早。因此秦国在秦穆公时,经济力量就已相当雄厚。
  秦穆公名任好,是秦德公的小儿子。德公死后,长子宣公即位,宣公死传位于弟成公,成公死传位于小弟穆公。穆公在位39 年(公元前659-前621 年),他在位期间相当于晋国的献公、惠公、文公、襄公4 君。秦穆公即位后,就力图东进,向晋国献公求婚,献公将女儿嫁给他为夫人。他又跨过黄河灭掉茅戎(今山西平陆县境)。晋献公也在扫灭周围小国,扩大领土。他对这位东床跨黄河东进不放心,于是派军队灭掉虞、虢两国,控制了关中通向中原的咽喉要道崤函地区,卡住了秦国东进的道路。
  为了使国家强盛,秦穆公四处搜求人才,重用他国来的客卿,"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①这些谋臣武士,辅佐穆分,使秦国兵强马壮。
  秦穆公本欲东进,到中原获得霸业。但在崤山战中,三将被俘,秦军覆没。晋控扼住东进路,穆公于是向西发展。他用计将从晋国投奔到戎人中的由余招来作谋士。由余长期生活在戎人中,对他们的情况熟悉,他的建议穆公很重视。秦国根据由余的计划,逐渐灭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国家12 个(有说20 个),开辟国土千余里。秦穆公对戎人的胜利,周王特加祝贺,并赐金鼓,希望他擂鼓继续向戎人进攻,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秦穆公"称霸西戎"。
  鲁文公六年(公元前621 年),秦穆公死去,用了177 人为他殉葬,这是自西周以来用人殉葬最多的一次,反映了秦国社会的落后、野蛮一面。秦国很有才干的子车氏"三良":奄息、仲行、鍼虎也在殉葬人群之列。这样大量毁灭人才,秦人非常哀伤,作诗《黄鸟》三章来哀悼他们,也是对用人殉葬制度的愤怒。
  秦穆公死后,人才被用来殉葬毁灭,他的继承者们也都平平无大作为。终春秋之世,秦国再没有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有过上乘的表演。
  2. 楚庄王问鼎中原楚国是南方一大国,经济、军事力量都很强。楚在周初以子男爵位受封,楚武王三十五年(公元前706 年)要求隋国向周王请求,提升他的爵位。隋国君向周桓王转达楚人的要求,周桓王不准。楚王熊通生气说:我的先祖鬻熊还是你文王的老师哩,成王封我子男土地,现在蛮夷都归服了我,你不提升,我自己提升。于是在他即位的第37 年(公元前704 年)自立为王,死后后人加一谥为武王①。这是除周王外,诸侯国称王之始。表示楚要与周王抗衡。
  楚国的北上先后受到齐桓公和晋文公两位霸主的打击,一直未能如愿。鲁文公十四年,楚武王的四世孙庄王侣继父穆王即位,楚国在中原才得以一显身手。
  楚庄王上台时,晋文公、秦穆公均已死去。晋国执政者和国君皆非治世之才,政绩平平。齐国也没有什么作为。楚庄王虽是少年即位,却是有心计、有作为的一位能人。他即位之初,不大讲话,以观政治动向,有"三年不言"之说。他的老师斗克和公子燮专政,与令尹子孔、将军潘崇争权。庄王利用庐大夫戢黎杀掉斗克、公子燮,内乱才稍平定。
  庄王即位初年还遇着两大问题:一是天灾,百姓缺粮;二是西北部的戎人不断进逼。庄王决定先解除戎族的威胁。在楚庄王三年(前611年)秋,起兵伐戎族人中为害最大的庸人。庸人居住于今湖北竹山县境。楚军缺粮,官兵同吃一样的饭食,急行军到达战场。楚军根据庸人轻敌的弱点,先伪装失败,以麻痹敌人。庸人认为楚军不堪一击,不设防。
  ① 李斯:《谏逐客书》,《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
  ① 《史记》卷四十《楚世家》。
  楚大军突袭,一举灭掉庸人。庸人被灭,其他跟着叛楚的部族,又纷纷归顺楚人。
  楚国内部安定,戎族归服,庄王于是北上争夺霸主。楚庄王六年(公元前608 年)进攻陈国、宋国。晋赵盾率军相救,在北林(今郑州市西南)与楚军相遇,楚人活捉了晋大夫解杨,晋被迫迅速退兵。次年春,楚国指使郑国进攻宋国,大败宋军。晋国在这年夏天纠合宋、卫、陈三国军队准备攻郑,以为宋报仇。楚人闻讯后,将大军开到郑国都城下等待晋国联军,赵盾率领的四国联军竟不敢前来就退了回去。
  楚军两次对晋国占上风,庄王也就掌握了晋国的虚实,大胆北上。
  楚庄王八年,楚庄王率领楚军进攻地处伊洛地区的陆浑之戎,顺势将大军开进周王室的国土上,列好阵势。周定王忙派大夫王孙满前去慰劳,楚庄王却向他打听周王九鼎的大小轻重。九鼎是王权的象征,楚庄王问鼎的大小轻重,用意甚明,是企图取周而代之。王孙满知庄王的用心,于是就用话去折服他,说:"在德不在鼎"。并批驳他说:"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①楚庄王听到王孙满的话来得硬,楚当时也无力取周而代之,就退兵回国。
  3. 楚庄王胜晋服宋郑国在春秋时期,由于它地处晋、楚两大国之间,而春秋时期争夺霸业的斗争,又以晋、楚两国历时最长,斗争最激烈。而郑国的倒向,是晋、楚两国霸业消长的标志,所以郑国夹在中间,受战祸最重,如在公元前608-前596 年的11 年中,晋国5 次伐郑,楚国7 次来讨,几乎年年有战祸,有时甚至一年两三次。郑向楚,晋国来问罪;向晋,楚国来加兵。郑国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作顺风倒的墙头草,准备着礼物,谁来就同谁讲和友好。
  楚庄王十六年,郑国同楚国在辰陵(今河南淮阳县西60 里)结盟友好,但"郑既受盟于辰陵,又徼事于晋"②,向晋国送秋波。楚国对郑国这种两面派的做法不能容忍,次年春天,楚庄王就派大军包围了郑国国都。郑人坚守了3 个月,晋国援军迟迟不到,最后城被攻破,郑国君襄公"肉袒牵羊"向楚国投降。楚国和郑国结盟,交换人质,郑国就一心归顺楚国。
  到郑国降了楚,签订了盟约,晋国援郑的大军才出动。他们走到黄河岸边,听到郑与楚国讲和的消息后,中军元帅荀林父和士会等人打算回军。但是以中军副将先縠为首的一批人,坚决不同意,要同楚军决战。先縠并带领所属部队,不听中军元帅的节制,率军迳自渡过黄河。荀林父是新当上中军元帅不久,没有威望,也没有多少主见,在韩厥的建议下,晋大军仓促渡过黄河。
  晋军渡河后驻于敖、镐一带(今河南荥阳县北),荀林父派人去与楚讲和休战。所派去的人却都是一些在国内求官不得的"不逞之徒",他们违抗军令,竟去与楚军挑战,而晋军却没有作交战准备。当两军相遇时,主将荀林父慌了手脚,指挥撤退,擂响战鼓下令:"先渡河者有
  ① 《左传》宣公三年。
  ② 《左传》宣公十一年。
  赏!"晋军乱作一团,奔向河边抢渡船。先上船的用刀砍抓住船舷争上船的手,砍断的手指掉在船中,可以用手捧。上军主将士会先作了准备,设下伏兵七处,故上军保持不败。这就是晋楚在城濮大战后,第二次大的邲之战。
  邲战晋虽然失败,郑国也倒向了楚国,宋国却仍不与楚友好而倾向晋国。楚庄王于是在鲁宣公十四年(公元前595 年)秋天,包围了宋国都。楚国包围宋国达9 个月之久。宋国城中断粮,竟至"易子而食,折骸以爨"。宋人派使者向晋求救,晋满朝文武都反对出兵相救,惧怕与楚国交战。但却派使者欺骗宋人,说晋国救兵随即就到。宋国人在政治斗争中从来是刻板不灵活,不知随时变化,所以后来有人说"郑昭宋聋",是较恰当的评价。宋人死等晋国援军,不顾城中百姓死活,后来实在坚持不下去,楚国围城士兵却准备在城外建屋作长久打算。宋人这才害怕,派华元在夜里摸到楚国主将子反的床前,请求退兵结盟。楚退军30 里,与宋结盟①。宋国于是也就服了楚国。
  郑国、宋国服了楚国,楚庄王称霸中原的目的达到了。
  (五)晋国霸业的复兴晋国的灵公(公元前620-前607 年在位)幼小即位,长大后昏庸荒淫,利用亲信,诛杀大臣,最后被赵穿所杀。继位的成公,也无多大作为,所以楚庄王能顺利地称霸中原。楚庄王死后(庄王即位的23 年死去,为公元前591 年),楚国霸业也就中落,晋国又乘机起而复霸。
  1. 晋国对狄人的讨伐和东服齐楚庄工称霸中原,晋国南进受挫,转而集中力量对付狄人,以巩固后方,扩大地盘。
  狄人主要有三支:白狄、赤狄和长狄。白狄因喜穿白衣而得名,原在今陕西延安、山西介休一带,后东迁河北境内。晋文公死时白狄趁机打进晋国,到达箕地(今山西太谷、或说在蒲县)。鲁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29 年),晋襄公亲率大军抵抗,主帅先轸战死,郤缺俘虏了白狄君长。白狄由此衰落下去。
  长狄因身材高大而得名。活动于今山西、河北、山东诸省山谷间,曾多次侵齐、宋、鲁、晋等国。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 年),晋人擒杀了长狄首领焚如,长狄灭亡。
  赤狄是因喜穿红色衣而得名。主要分布在今山西东南的长治地区,是狄人中最强的一支。赤狄中又分为潞氏(今山西潞城县东北)、甲氏、留吁(在今山西屯留县境)和铎辰(今山西潞城、屯留间)四支,其中以潞氏最强。晋景公的姐姐还嫁给潞氏首领婴儿为夫人,以结友好。在晋景公六年(公元前594 年)潞氏执政大臣潞鄷舒专权,杀死晋景公姐,与晋为敌。晋景公于是派荀林父率军征讨,在曲梁(今山西潞城县北的石梁)大败潞鄷舒的军队。他逃到卫国,被卫人抓获送给晋人,晋人将他杀掉,并趁势灭掉潞氏一支。晋景公把潞氏的人一部分献给周王室,同时赏给这次作战有功的荀林父1000 家,作为仆从。
  ① 《左传》宣公十四、十五年。
  晋人灭潞氏后,次年又派士会率军灭掉甲氏、留吁、铎辰三部。赤狄由此大部被灭掉。晋景公十二年,晋联合卫国攻灭赤狄余部■咎如,到此赤狄全被灭,晋后顾之忧解除。
  晋人在处理狄人事宜时,齐国乘机脱离晋国,并多次向鲁国进攻,想恢复齐桓公的业绩。鲁国为了对付齐人,在国内实行"初税亩"和"作丘甲"的税制和军制改革①,以备齐难。"初税亩"是无论占地多少,只按亩征收租税。是废藉田制的力役地租为实物地租。"作丘甲"是征集野人当兵,扩大兵源。这两项改革近似于晋国的"作州兵"、齐国的"相地衰征"制。是在新形势下,适应社会的发展采取的措施。
  齐国军队不断向鲁、卫进攻,鲁、卫两国都派人向晋国求救。这时晋国执政的中军元帅是郤克。郤克是一位跛足的残疾人,他早年到齐国出使时,齐顷公的母亲萧同叔子躲在帐幕后看他跛足走路的样子,发出讥笑声,被郤克听见。郤克大为恼怒,发誓要报仇。所以当鲁国、卫国使者求救时,郤克力主相救,并向景公要求多派军队。晋景公同意郤克的请求,派战车800 乘(约6 万人),出发进攻齐国。
  晋国和鲁、卫联军在齐国鞌(今山东济南市西南)相峙。齐顷公轻狂,战前夸口说:"让我先消灭了晋军再吃早饭",没有披上马甲就冲到阵前叫战。战争一开始,晋主将郤克的指挥车直冲齐阵,晋军紧跟压上,齐军顷刻大败。晋军绕着华不注山追赶齐顷公三圈,后来齐顷公驾车的马挂在树干上,被晋将韩厥追上。这时齐顷公车右逢丑父与齐顷公换了位置,韩厥不识顷公,逢丑父让顷公下去取水,顷公才乘机逃脱。
  韩厥把逢丑父当齐顷公抓了回来。
  齐国战败,派正卿国佐带着宝物和地图到晋军中讲和。郤克不同意,提出讲和的条件是要齐顷公的母亲、取笑过他的萧同叔子为人质,还要齐国耕地都东西向打垅埂,以便晋国兵车随时进入齐国。这两个无理要求都被齐使国佐驳回。国佐声称,若不同意和,那就只有再背城一战了。齐国态度强硬起来,鲁、卫两国以为达到报仇的目的,对齐国不要过分苛求,要求晋人同意讲和。晋国于是与齐国讲和,然后退兵①。齐国也就又服了晋国。
  2. 晋厉公对秦楚的胜利晋国东边打服齐国,西边的秦国又想与晋国争高下。晋厉公元年(公元前580 年),秦桓公与晋厉公约定在令狐(今山西临猗县西)相会。
  晋厉公先到,秦桓公却住■于王城(今陕西大荔东,在黄河西岸)不肯渡河。两国只好派使者往返于令狐和王城间订盟约。这样的和约当然不可靠,"秦伯归而背晋成"②。令狐会盟后,秦人又支持戎狄人向晋进攻。晋厉公二年秋天,晋军在交刚(地不详,或说在今山西■县)打败狄人。晋厉公三年,晋国联合齐、鲁、宋、卫、郑、曹、邾、滕等国西伐秦。
  联军经过成周时,朝见周简王,简王派大臣刘康公、成肃公作监军伐秦。在秦晋交战前,晋国派吕相出使秦国,宣布同秦断交。吕相罗织了秦国对晋背信弃义的一大堆罪状,他的这篇辞令有声有色,脍炙人口,
  ① 《左传》宣公十五年,成公元年。
  ① 《左传》成公二年。
  ② 《左传》成公十一年。
  今天仍保存下来,就是《吕相绝秦》。
  晋国这次以栾书为中军元帅,与秦军战于麻隧(今陕西泾阳西南)。
  秦军大败,秦将秦成差和女父成为俘虏。联军渡过泾水,到达侯丽(泾水南,或说在今礼泉境),然后退兵。
  楚国同晋国在晋厉公二年由宋国华元出面斡旋,曾在宋国的西门外结盟休战,盟词说:"凡晋、楚无相加戎,好恶同之,同恤灾危,备救凶患。若有害楚,晋则伐之;在晋,楚亦如之。"信誓旦旦。楚却并不遵守,仅隔3 年,即在晋厉公五年,楚国就出兵进攻晋的盟国郑、卫。
  楚主将子反说:"敌利则进,何盟之有?"①反映了楚执政者的不讲信义。楚国首先背弃盟约,晋国于是召集齐、鲁、宋、卫、郑、邾等国大夫在钟离(国名,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同吴人相会②,以发动吴人从后方攻击楚人,牵制楚北上。
  晋厉公六年春,楚国用汝阴地与郑讲和,郑倒向楚。晋同盟宋、卫于是进攻郑。这年夏天,晋国出动大军讨伐郑国。楚也出动大军相救,于是晋楚两军在鄢陵(今河南鄢陵)相遇,展开了晋楚两国争霸的第三次大战--鄢陵之战。
  晋军由栾书为中军元帅,楚军由子反为主帅,晋厉公和楚共王皆亲临战场督战。战争从早上打到星光出现,未分胜负,休战次日再战。在战争中晋魏锜射伤楚共王的眼睛,共王命射手养由基把魏锜射死。入夜两军清点人马,补充战备。楚共王派人召主将子反计议军事,子反却因喝了小臣谷阳竖献的酒,烂醉如泥,不能下床。楚共王认为这是上天要使楚国失败,于是乘夜率领军队撤出战场。晋军不战而胜。子反与令尹子重有矛盾,子重逼子反自杀,以承担失败的责任。当楚王赦免令到来时,子反已自杀了。
  3. 晋悼公制胜郑国与和戌晋厉公时晋国贵族势力抬头,各贵族间斗争加剧。厉公想加强国君的权力,在鄢陵之战后,诛杀了"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的郤氏三卿:郤犨、郤、锜、郤至。厉公的亲信胥童又趁机把中军元帅栾书和中行偃囚禁起来,要求厉公下令杀掉。厉公没有同意。栾书、中行偃知厉公对他们不放心,于是派程滑把厉公杀死。
  厉公被杀后,栾书派荀■到周王都,接回旅居于周的公子周为晋君,这就是晋悼公。此时悼公才14 岁,但很有政治头脑。晋国众官到清原(今山西稷县东南)相迎,他对前来迎接他的官员说:"我原本没有想到会当国君,现在既然要我做君主,那就要听从我,否则就不要立我。听我与不听我,都在今天表明态度。"众官表示遵从命令,于是在武公庙里举行即位典礼。
  晋悼公一上台,就放逐不法之徒夷羊五等7 人,任命有才能的人为官,颁布整顿内政的纲领。减轻赋税,赦免罪人,节省开支等,使晋国政治走上正轨①。
  鄢陵之战后,楚虽失败,但郑国仍未归服晋国而是亲楚。晋悼公要
  ① 《左传》成公十二年。
  ② 《左传》成公十五年。
  ① 《左传》成公十八年。
  保持晋国的霸业,必须使郑国归服。晋悼公即位的第二年(公元前571年)秋,就召集鲁、宋、卫、曹、邾在戚地(今河南濮阳北)相会,商议对付郑国的策略。鲁国的仲孙蔑建议"城虎牢以逼郑"。被晋国人采纳。是年冬季,晋召集齐、鲁、宋、卫、曹、邾、滕、薛、小邾等国,在虎牢筑城②。虎牢这个地方,在郑国的西北境,是一险要地。南下即很快到达郑国都。诸侯在虎牢建城驻军防守,随时威胁着郑国,郑国于是向晋国请和。
  晋悼公服了郑国,陈国后来也归顺,晋国声威大振。北方戎族的无终部落,此时也派人向晋纳贡求和。晋悼公本不想与戎人和好,他说:"戎狄不讲信义,不如讨伐为好。"魏绛提出和戎对晋国有五大好处来劝悼公,悼公采纳了他的意见①。
  晋人和戎人讲和,无后顾忧,可专力对付楚国。悼公又采纳荀■的建议,把晋的军队和诸侯国的精锐军队分成三队,轮番同楚周旋,使楚军疲惫不堪,晋军却轮流得到休整②。因此晋国能在8 年中,9 次会合诸侯。史称悼公"复霸",要以成就来说,晋悼公确是名符其实的一位霸主。
  4. 晋平公再胜齐国齐国顺从晋国是多半迫于晋国的威势,一有机会,它就要同晋国相抗争,以获得大国的独立地位。鲁襄公十五年(公元前558 年)晋悼公死,其子平公即位。次年三月,晋平公召集鲁、宋、卫、郑、曹、莒、邾 、薛、杞、小邾等国国君,在湨梁(今河南济源县西)相会。其他国家都是国君与会,齐国却只派大夫高厚来参加。接着晋平公在温(今河南温县境)宴请诸侯,让各国陪同国君的大夫唱着歌和着节拍跳舞,并要求"歌诗必类",即要表达本人的心意。齐高厚唱的歌与舞不相配合,晋中军元帅荀偃生气,说"诸侯有二心了!"让高厚同诸侯大夫结盟,高厚却逃离会场,回到齐国。诸侯大夫于是结盟,声言"同讨不庭"。
  晋国本想把齐国包括在内,将中原诸侯团结起来。但因出现分裂,却成为讨齐的一次聚会。
  齐国在高厚逃会后,又向鲁国进攻。鲁国请求晋国相救。鲁襄公十八年,晋、鲁联军伐齐,深入齐境。齐灵公率领齐军在平阴(今山东省平阴东北)迎击。晋鲁联军攻击齐军阵地防门,大量杀伤齐军。齐灵公胆小,晋范匄就对齐大夫析文子说:我们认识,不能向你保密。鲁、莒两国请各以一千辆兵车,从本国出发攻齐。这样,齐就要灭亡了,你先替自己打算一下。析文子将这个"秘密"报告了齐灵公,灵公十分害怕。晋军又在各处插上旗,充作阵地。还在战车上作假人,充当武士。并在车后拖上柴树枝,使扬起满天尘上,造成晋军人数众多的假象。齐灵公登上巫山(一名孝堂山,今山东肥城县西北),观看晋军是如此众多,十分惧怕,就悄悄地带领齐军逃走了。
  晋军分别攻下齐鲁边界上的险要关塞后,直追齐军到齐国都临淄城下。齐灵公驾上车准备再逃到邮棠(疑在今山东平度东南),被太子光② 《左传》襄公二年。
  ① 《左传》襄公四年。
  ② 《左传》襄公九年。
  和大夫郭荣阻拦住。晋军在临淄城外烧抢了一阵,并未攻进城去,又向东攻到潍水北,向南到达沂水①。
  平阴之战齐虽败,但仍未服晋。次年晋国士匄再次伐齐,到达谷地(今山东东阿县南东阿镇),听到齐灵公去世的消息,就退兵回国。这年八月齐国诛杀了高厚。晋平公六年(公元前552 年)齐国君庄公到澶渊(今河南濮阳西北)同晋国君平公及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等国结盟,承认了晋国的盟主地位。晋国的霸业又得到恢复。
  ① 《左传》襄公十八年。
  四、"弭兵"盟会和春秋后期的政局春秋的争霸斗争,主要是晋、楚两国。它们各有自己的属国,形成两大政治势力集团。为争夺霸权,它们长期进行着政治的和军事的斗争,都企图压倒对方,占据有利的政治地位。但是,到了春秋中期,晋、楚两国国内都出现麻烦:楚国要对付新兴起的吴国,晋国各卿族间的矛盾加剧,故晋、楚两国间的矛盾相对变得缓和。处在中间地带的中小国,饱受战祸苦难,像郑国在晋楚近百年的争霸斗争中,参与大小战争70 余次,宋国也有40 多次,有时甚至几乎亡国①。在这种情况下,由宋国华元和向戌先后出来撮合两大集团"弭兵"。
  晋楚"弭兵"后,各国政治形势发生变化,争霸的战场也随之转到我国东南地区的吴、楚、越之间进行。
  (一)宋国华元、向戌的"弭兵"活动"弭兵"即是消除战争。"弭兵"事件是春秋政治史上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晋、楚两国争霸的结束,各国内部新旧势力间斗争的加剧。
  1. 宋华元"弭兵"及其失败华元是宋戴公(前799-前766 年在位)的儿子华父督的曾孙,曾担任宋右师职,主持国政。华元因所处的政治地位,与楚国令尹子重和晋国中军元帅栾书都友好,故由他斡旋,促成一次晋、楚两国休兵的盟会,也称为第一次"弭兵"盟会。
  晋、楚两国能坐下来谈休兵停战,是有各自缘由的。
  晋国卿族间的矛盾,影响了内部的团结一致对外方针。晋国三军的将佐,都是卿爵,为世家大贵族,各自拥有相当的经济、军事实力。像前面曾提到的郤氏,"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而韩氏,有封地7个邑,每邑可出100 辆兵车。羊舌氏有3 个县级邑,每邑也可出100 辆兵车①。祁氏和羊舌氏被灭后,在他们私家的土地上,设立10 个县②。这些有势力的强家,互相明争暗斗,削弱了晋国的力量。如赵氏和栾氏、郤氏的矛盾就很深,鲁成公五年(公元前586 年)赵氏内部发生矛盾,赵氏要赶走赵婴齐,赵婴齐对赵同、赵括说:"我在,故栾氏不作。我亡,吾二昆其忧哉",他已看到栾氏要害赵氏。鲁成公八年,与赵婴齐私通的赵朔妻(晋景公之姐)赵庄姬诬告驱逐赵婴齐的赵同、赵括造反作乱,栾氏和郤氏出面为赵庄姬的诬告作证。晋景公于是诛杀赵同、赵括,并灭赵氏家族。赵庄姬带着儿子赵武住于景公的宫中才免于被杀。
  后世戏剧《赵氏孤儿》就是从这里演绎出来的故事。
  晋国不但有国内矛盾,它所领导的中原诸侯国集团中的秦国和齐国,也有起来同它争位的意向。所以晋国想从楚国的对抗中脱身出来。
  楚国的日子也不好过。楚国的申公巫臣用计把楚庄王和司马子反都想娶为妾的夏姬弄到手,并带着夏姬出走到晋国。令尹子重和巫臣有旧
  ① 徐中舒:《先秦史论稿》,第213 页。
下一页 尾页 共25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