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国全史分卷《春秋战国史》[1]

_2 史仲文(现代)
  ① 《左传》昭公五年。
  ②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怨,司马子反因夏姬事又同巫臣结上新恨。因此子重、子反合谋把巫臣在楚国的族人统统杀掉,将财产瓜分。巫臣从晋国去信警告他们说,你们诛杀无罪之人,我要使你们"疲于奔命"。因此巫臣就向晋景公献上联吴制楚的策略,得到晋景公赞同。
  巫臣自荐为使者往吴,得到吴国国王寿梦的赏识。他带去一队晋国军队,以训练吴国军射箭、驾车、演练军阵的军事技术,使只知水战的吴军,掌握了车战的正规战术。巫臣怂恿吴国反对楚国,并把自己的儿子狐庸留下,作为吴国的行人(外交官)。这样,从鲁成公七年,吴国就开始伐楚、伐巢、伐徐(均楚国的属国),又攻入楚国的州来邑(今安徽凤台县),闹得楚国上下不得安宁,子重、子反一年中在战场上奔波7 次,所谓"一岁七奔命"①。一些属于楚国的小国,被吴国夺去,从此吴国逐渐强大,成为楚国心腹大患。
  晋国把吴国扶起后,趁楚国分出力量对付吴人,也在楚国北境扫荡楚的同盟国。鲁成公八年攻蔡,并伐楚,俘虏楚将申骊。接着攻楚的与国沈(今安徽临泉),俘虏了沈国君。为开辟通往吴的道路,同年又会合诸侯伐郯国(在今山东郯城县)。
  晋、楚两国都出现了麻烦,停止两国长期的敌对成了共同的愿望。
  晋、楚和平的氢气球是由晋国放出的。晋景公十一年(公元前588年),晋主动释放了在邲之战俘虏的楚国公子縠臣,并归还了连尹襄老的尸体。接着楚国也放回了晋国被俘的知■。晋景公十八年,晋景公亲自出面释放了楚国俘虏钟仪。晋大臣范文子士燮说,让他归楚"使合晋、楚之成。"①钟仪返楚,向楚共王转达了晋国的意愿,楚共王立即派大宰公子辰到晋国,"报钟仪之使,请修好,结成。"②次年春,晋国派大夫籴伐到楚,"报大宰子商之使"③,子商即公子辰。晋、楚两国使者的交往,媾和的谈判已差不多了,这时宋国的华元,看到时机成熟,以他与晋国中军元帅栾书和楚国令尹子重都相友好的私人关系,于是在晋厉公元年(公元前580 年)的冬季,奔走于晋、楚两国间,以"合晋、楚之成"④。
  晋厉公二年五月,在华元的奔走下,晋国的大夫范文子士燮同楚国公子罢、许偃,在宋国的西门外结盟"弭兵"。盟约有三个内容:晋、楚两国休战,并帮助对方攻打来犯的敌人;开通两集团间的道路交通;共同讨伐背叛晋或楚的国家。接着晋国的郤至到楚国签约,楚国的公子罢到晋国签约⑤。
  晋、楚虽然签了休战的盟约,楚国却并不想恪守。才过了3 年,楚国就又出兵攻晋国的盟国郑、卫。楚国令尹子襄对力主攻郑的司马子反说:刚与晋结盟就背叛它,是不可以的吧。子反却回答说:"只要有利于我就进攻,管它什么盟约!"这时晋国是厉公当政,晋厉公也是一位
  ① 《左传》成公七年。
  ① 《左传》成公九年。
  ② 《左传》成公九年。
  ③ 《左传》成公十年。
  ④ 《左传》成公十一年。
  ⑤ 《左传》成公十二年。
  厉害的能干人物,岂肯让楚国得手。于是就发生我们在前面已指出过的鄢陵之战。两国再无和平可言,华元撮和的这次"弭兵"盟会的成果,也就随之付诸流水。
  2. 宋向戌再次活动"弭兵"
  华元斡旋的第一次"弭兵"结盟,因条件还未十分成熟,很快破裂。
  但促使晋、楚两国息兵的因素,却在继续发展:晋国内部斗争加剧;吴国势力强大,对楚构成强大威胁;各中小国厌战情绪增长等。所以,在华元"弭兵"后的第三十三年,还是由宋国人向戌出面活动"弭兵",并获得成功。
  华元"弭兵"后,晋国虽在鄢陵打败楚国,但厉公眼看晋国大贵族势力抬头,有压倒国君的可能,于是打击贵族势力。他诛杀了势力最大的郤氏,对栾氏亦不放心,结果他被栾氏和中行氏联合杀掉。栾氏杀掉厉公后,势力强大,成为众矢之的。范氏利用栾氏家族内的矛盾,赶走了栾氏家族长栾盈,诛杀栾氏的同党箕遗、黄渊、羊舌虎,囚禁伯华、叔向、籍偃三大夫。栾盈逃到楚国,后又到齐国,在齐国的支持下,偷偷潜回他的封地曲沃。在国内有魏氏支持他,栾盈率领曲沃的丁壮,打到国都。栾盈后来失败被杀,全族被诛灭①。但晋国内部斗争却更加剧。晋国加紧扶持和支援吴国,以牵制楚国。晋厉公五年,晋范文子与中原诸侯国在钟离同吴人相会。吴国正式开始了同中原诸侯国的交往。
  晋悼公三年(公元前570 年),晋召集诸侯在鸡泽(今河北邯郸市北)
  相会"欲修吴好",晋悼公派荀会专程到淮上去迎接吴王寿梦。此时吴正与楚开战,故未到场。晋悼公五年,晋又召集诸侯在戚地(今河南濮阳北)相会,吴国正式参加了这次盟会,与中原诸侯结盟。晋悼公十年,吴王寿梦到柤(今江苏邳县西北加口)与晋悼公率领的中原诸侯相会。
  吴国势力逐渐强大,能与楚抗衡。楚共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70 年),楚国令尹子重挑选精兵伐吴,让邓廖率领"组甲三百,被练三千",被吴军拦击,邓廖被俘,逃回的组甲士只有80 人,被练士兵只有300 人。
  楚康王元年(公元前559 年),楚令尹子囊伐吴,被吴军打败,楚公子宜縠被俘。子囊伐吴回国后自杀①,临死前对即将继他令尹位的子庚说:"必城郢!"②要把国都城墙修好,以防备吴人。
  楚国内部也不安定。楚共王有5 个儿子,他自己不立继位的太子,而谁继承王位,却由"神"来决定。他与巴姬商议,把一只璧埋在宗庙殿堂内,让5 个儿子入庙拜祖,谁压到璧就是继承人。结果康王、灵王、平王都各压一部分。子干、子皙不沾边。所以,楚共王死后,康王继位,他的几个弟弟都觊觎着王权③。楚国王子势强逼主,令尹难当。楚康王八年,令尹子庚死,康王让■子冯接替。■子冯去同申叔豫商量,申叔豫说"国多宠而王弱,国不可为也。"■子冯就装病不到任,楚王只得另任他人④。
  ①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二十三年。
  ① 《吕氏春秋·高义》。
  ② 《左传》襄公十四年。
  ③ 《左传》昭公十三年。
  ④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在这种内外都有困难的情势下,晋、楚休兵的条件成熟了。晋平公十年(公元前548 年),晋国赵武执政为中军元帅。他下令减轻诸侯对晋国的贡赋(霸主国要收取与国缴纳的贡赋。西周时这种贡赋是给周王的,春秋时霸主代替周王的地位,霸主国控制的中小国就把这种贡赋缴纳给霸主)。鲁国叔孙穆叔去见赵武时,赵武对他说:"自今以往,兵其少弭矣。""武也知楚令尹,若敬行其礼,道之以文辞,以靖诸侯,兵可以弭。"⑤赵武的话很快传到各国,宋国的向戌与蔡国的声子就出来活动。向戌和声子先后到楚国与晋国斡旋。
  向戌是宋国的左师,地位高,他与华元一样,与晋、楚两国的执政大臣都相好,所以他最终促成此事。鲁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46 年)
  夏,晋国的中军元帅赵武、楚国令尹屈建和鲁、蔡、卫、陈、郑、许、曹等国的执政大臣,在宋国的西门外结盟休战。这次盟约中,除休战内容外,楚国提出"晋、楚之从交相见"一款,排除齐、秦外,此条得到通过①。这一条款的含义是晋国和楚国的从属国,要定期朝见对方的盟主。朝见对方,意味着要向对方盟主缴纳贡物。这样诸侯国的负担就比此前增加一倍。
  3. 向戌"弭兵"盟会的意义向戌活动的这次"弭兵"盟会,获得了成功。
  "弭兵"盟会召开后,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大为减少,此后的十几年未有战事发生,而晋、楚两大国之间,在其后的40 年内没有发生过直接的军事冲突。介于两大国间的中原各国,有了一个暂时和平的环境。国际间的斗争,就转入各国内部斗争。各国内部贵族之间为斗争需要,在政治、经济上都采取一些适应历史潮流的新措施,这样,就使旧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逐渐被新的制度所取代。所以说,"弭兵"盟会是春秋时期由诸侯国间的争霸转向国内大夫间兼并的一年,也是春秋时代由前期转入后期的一年。
  争霸斗争的战场,则由中原转向东南地区的楚、吴、越间进行了。
  (二)"弭兵"盟会后的中原各国"弭兵"盟会后,虽晋楚两集团间战争暂时缓和,但各国内部矛盾就上升了。贵族崛起,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转为"自大夫出",甚而"陪臣执国命"的时代①。权柄的下移标志着各国政权逐渐向封建社会转化。
  1. 晋国在政治经济上的改制晋顷公十二年(公元前514 年),晋国大夫祁盈家发生内乱。祁盈的家臣祁胜与邬臧交换妻子,祁盈将二人囚禁起来。祁胜就行赂荀跞,替他在晋顷公面前说情。晋顷公不问曲直,就把祁盈逮捕起来。祁盈手下人见国君处事不公,就把祁胜、邬臧杀死。晋国于是就把祁盈和他的同党杨食我杀掉,并灭掉祁氏和杨氏两家贵族。
  ⑤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①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① 《论语·季氏》。
  执政的魏舒在处理祁氏和羊舌氏(杨食我族)的财产时,把他们的采邑地收归国有,设县由中央派人直接治理。在祁氏的采邑地上设7 个县,在羊舌氏采邑地上设3 个县。这一措施,为战国时的郡县制开了头。就在魏舒改采邑为县的次年,晋国人在法制上也学着郑国子产,进行改制,把成文法铸在鼎上。晋顷公十二年,赵鞅(赵武的孙子)和荀寅带着军队在汝水边筑城,同时征收"一鼓铁"(200 斤),铸造一件鼎,把范匄当政时制定的刑书铸在鼎上,公诸于众。这一行动,遭到孔子和当时名人蔡墨的反对。孔子指责说"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孔子认为,百姓看鼎上的条文就知道应定罪的轻重,当权贵族就不能从中上下其手,以恐吓百姓。
  法律的公布,把晋国法制推到一个新阶段。人们知道法律所禁,就可以避免误触刑律,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维护。贵族也因法律条文公布,不便任意为非,对他们却是一种限制。以前的法律不公布,由执政者掌握,他们说了算,法律条文公布后,这一神迷被打破,是历史的一个进步。
  赵鞅在铸刑鼎后的第二十一年,即晋定公十九年(公元前493 年),他在与范氏、中行氏的斗争中,在铁地与支持范氏、中行氏的郑国军队交战。临战前他宣布了一项更大胆的改革措施:"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①其中"人臣隶圉"是奴隶。"免"即是在战争中立功者,可以免除奴隶身份。这是一条为奴隶解放开辟道路的新法令。
  为了争取人心,晋国贵族们还在各自的采地内进行了土地亩制和税收变革。据1972 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竹简中的《孙子·吴问篇》,晋六卿都扩大了田的亩制:范、中行氏以一百六十步为一亩;知氏以一百八十步为一亩;韩、魏氏以二百步为一亩;赵氏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正规的亩是一百步,可见各家都扩大了亩积。在征收地税上,赵氏是"公无税焉"外,其余五家都是"伍税之",即采用征收百分之二十的实物地租。这已经是一种封建地主性质的剥削方式了。
  2. 齐国内政的变迁"弭兵"盟会前,齐国的景公即位为君,齐景公在位共58 年(公元前547-前490)。景公在位时间虽长,却是一位平庸的国君,只顾享乐,一味加重剥削。齐景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22 年),景公有疾,归罪于祝、史没有给他在神前好好祈祷,要杀他们。晏婴说这是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你把川泽山林自然资源都控制起来,不准百姓利用;官吏胡作非为;国家政令没有准则;对百姓"征敛无度";国君"宫室日更,淫乐不违。"民众痛苦不堪,"夫妇皆诅"①。可见齐国政治的败坏。
  齐国的大权,在景公上台时,就被崔杼、庆封两人把持着。鲁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 年)崔杼杀齐庄公,立景公,自任为相。齐国史官把崔杼杀君的事实记载在简册上,竟被他杀死。后一来庆氏乘崔氏家族内乱,吞并了崔氏,庆封又自任为相"当国"②。庆封专权,但他好打
  ① 《左传》哀公二年。
  ① 《左传》昭公二十年。
  ②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猎、嗜酒,数日不上朝理政,有事到他家去请示,出现"国迁朝"局面,他家成了国家的朝堂。庆封"当国"仅一年左右,就被他的下属卢蒲癸、王何赶下台,逃到吴国。齐景公十六年,齐国正卿栾施、高强专权,杀大臣,将国君子弟驱逐出国,遭到国人的反对。陈氏联合鲍氏把栾氏、高氏灭掉,这样陈氏就掌握政权。姜姓齐国的政权危机,也就日益临近。3. 子产在郑国的改革郑国在春秋时是战祸最剧的国家,而内部大族多,斗争激烈,所谓"国小而逼,族大多宠。"①像子产初当政时,派贵族伯石去为国家办一件事,竟要求先许愿给他土地作报偿才去,子产同意,说这是要先安定大族的办法。
  子产是郑穆公的孙子,公子发之子,名公孙侨。在郑简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43 年),执政的子皮见他能干,就让子产代替自己,并从旁大力支持子产。子产执政21 年,在他执政期间对内政进行改革。子产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项:其一是作封洫。"封"就是田界,"洫"就是水沟。作封洫的目的,是清查田亩。郑国的一夫百亩的井田制度,已遭破坏。在子驷当政时,就"为田洫"作过一次整顿,使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等四家贵族"丧田"②,即他们多侵占的土地被迫交出来,子产"作封洫"是这一措施的继续。"作封洫"就是清查全国土地,划定田界,多占者没收,不足者补足一夫百亩的基本数字。子产在使耕者有其田的同时,实行"庐井有伍"的制度,即将居民用什伍的制度编制起来,以便于管理调动。
  其二是作丘赋。郑简公二十八年,子产"作丘赋"。"作丘赋"的性质与晋国"作州兵",鲁国"作丘甲"的性质相同,是对野鄙中的奴隶征收军赋。野鄙中的人缴军赋,说明他们已有当兵权。郑国的这一变革,也使旧时的国野制度泯除,有利于奴隶的解放。
  其三是铸刑书。郑简公三十年郑子产铸刑书,将法律铸在鼎上,公布于众。子产铸刑书比晋国赵鞅铸刑鼎要早23 年。他是我国第一位将刑律公布于众的人。当时晋国的大臣叔向听到这一消息后,立即给子产去了一封信,对他的这一行动给以严厉的指责,说:原先我把你看作学习的榜样,现在令我失望了。过去的君主按照习惯审理案子,没有什么刑法条文,怕民众据条文争论不休。若是民众知道了法律条文,就对在高位的人无所顾忌,而只以法律条文作根据,敢于同在上位的人争论,那就不可能治理好国家。子产回信说:像你所说的那样长久之计,我没有能力做到。我是要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反映了子产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进行社会改革的决心。
  子产的改革,得到郑国百姓的拥护,百姓编着歌唱道:"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①郑国在子产执政时期,在内政外交上都取得成功,他多次顶住了晋、楚的强权外交,保卫了郑国利益和独立的尊严。
  4. 积弱不振的宋国
  ① 《左传》襄公三十年。
  ② 《左传》襄公十年。
  ① 《左传》襄公三十年。
  宋国在诸侯国中是一个不小的国家,宋襄公还一度企图争霸。但宋国一直积弱不振,其原因是强宗大族擅权,政治因循守旧。宋国当政的大贵族都是国君的子孙:戴公之后有4 家,庄公后1 家,桓公后4 家,文公之后1 家,武公、穆公之后各1 家。其中最强的是戴公、桓公后的8家。宋国的卿官多出自这两公之后。这些贵族依恃政治上的特权,互相内讧争夺,甚至同国君对抗。宋平公二十年(公元前556 年),右师华阅死,他的弟弟司徒华臣要吞并他家家财,杀死华阅的家臣华吴。宋平公要加以问罪,被向戌和了稀泥,就不了了之。可见宋国君说话没人听从。
  宋元公(公元前531-前517 年在位)即位后,打算去掉专权的华亥、华定和向宁。这3 人却先下手,将公族的几位子孙杀死,劫持元公。结果元公只得用3 个儿子与他们的儿子相交换作人质,宋元公才被获释。
  后元公杀了华、向的人质,华、向二氏逃奔陈国。接着大司马华费遂的儿子华貙又作难,召回逃往陈国的华、向二氏,占领宋南里进行反抗。
  华费遂的另一子华登联络吴国,带领吴军支援华貙。宋元公在晋、齐、曹、卫等国的支持下,才打败华氏,收回南里,华氏余党逃出国。这场乱子前后经历数年才被平定①。
  宋景公继宋元公即位。景公特别宠幸大臣桓魋,致使景公的两亲弟公子弟和公子辰被迫逃到陈国。后来这批人同原先被逐出国的右师乐大心一起,占领宋国的萧地(今安徽萧县北),大为宋患。其后宋景公却与桓魋发生矛盾,起因是卫国大叔疾投奔宋时,向桓魋献一颗美珠,宋景公想要这颗珠,桓魋不给。景公于是想设计除掉他,不料桓魋却先下手,也想用计劫持景公。宋景公于是派兵攻击桓魋,桓魋逃到曹地反抗,遭到曹地人的反对,再逃到卫国,后又逃到齐国。桓魋的乱子,在宋国也闹了20 年的时间②。
  宋景公晚年,怠于政事,不上朝听政,各官署向他报告政事由近臣大尹转达。景公的指示也由大尹传达,于是大尹从中上下其手,专断国政,国人对他很痛恨。鲁哀公二十六年(公元前469 年),当了48 年国君的宋景公到空泽(今河南虞城县南)时死去。大尹调动1000 名甲士将景公尸体运回国都,他秘而不宣国君死讯,却召集六卿以商议国事为名,用甲士胁迫他们参加盟誓,诡称景公有病,先立景公子启为太子。3 天后国人得知景公已死的消息,司城乐茷揭露大尹的阴谋,调动武装攻击大尹。大尹欲发动国人相对抗,但国人不响应,他就带着公子启投奔了楚国。六卿立公子得为国君,是为昭公。六卿相盟说:"三族共政,无相害也。"①三族指戴公之后的皇氏、乐氏,文公之后的灵氏。提出"三族共政"的原则,国君显然是没有权可言了。
  5. 鲁国三家的强横鲁国国君政权弱,三家专权,是鲁国政治史上的特点。
  鲁国的三家,即"三桓",是指鲁桓公3 个儿子的后裔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鲁国君的失权从鲁宣公开始。鲁文公死后,东门遂杀死
  ① 《左传》昭公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
  ② 《左传》定公十年,哀公十一年、十四年。
  ① 《左传》哀公二十六年。
  鲁文公正夫人哀姜所生的儿子公子恶及公子视,而立敬嬴所生的公子俀,是为鲁宣公。鲁国"由此公室卑,三桓强"②,"政在季氏"③。国政主要把持在季孙氏家族手中。鲁宣公刚上台,季孙氏就给他一次教训。莒国纪公的太子仆,杀死他的父亲,带着传国的宝玉投奔鲁国,将宝玉献给鲁宣公。鲁宣公高兴,下令赏给莒太子田邑,并说"今日必授"!
  季孙氏的季文子为执政大臣,他却下令司寇立即将莒太子仆驱逐出境,并说:"今日必达!"今天一定要到达国境外④。结果季孙氏的命令执行了,宣公的命令却作了废。
  鲁国的三家,通过作三军、作四军的方式,把国君的军权和财权瓜分掉。鲁襄公十一年,季孙氏的季武子执政而"作三军",即将鲁国的原两军,改成三军。作三军的目的是"三分公室",把鲁国国君的土地、人民分成三份,三家"各有其一"。季氏贪婪,全归己。孟孙氏取四分之一,四分之三仍归公室。叔孙氏以一半归己,一半仍归国君①。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7 年)舍中军,四分公室。季氏独得两份,孟氏、叔氏各得一份。这次瓜分公室彻底,三家都把国君的土地、人民归于自己,而"贡于公"②,国君只是享受从三家分给他的一杯羹,吃三家的贡物。季氏的专权,引起一些贵族的不满,鲁昭公在他们的支持下,发动对季孙氏的讨伐。季孙氏在叔孙氏和孟孙氏的支援下,把鲁昭公的军队打败,昭公被迫逃出国,在外流落8 年之久,最后死在外地。季孙氏的行为,百姓没有怨言,诸侯赞同。鲁国的"民不知君"③,而只知有季氏。鲁国国君失权,三家专权,国力贫弱。
  6. 动荡不安的卫国卫国本是一个强国,但进入春秋后,国君多荒淫,内部矛盾重重,致使被狄人灭国。在齐桓公的帮助下,多次迁都,最后迁到帝丘(今河南濮阳)。卫国统治阶级内部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间的矛盾斗争都异常激烈,致使它的政局动荡不定。
  卫国的强族主要有宁氏、孙氏、孔氏等,他们都是国君的后世子孙。
  卫献公(公元前576-前559 年、前546-前544 年在位)上台时,就表露出要除去大臣并对其父定公的夫人姜氏有野心的征兆,在为父举丧时不悲哀,不素食。姜氏叹道:"是夫也,将不唯卫国之败,其必始于未亡人。呜乎,天祸卫国也夫!"大臣们听后,无不恐惧,孙林父于是把宝器搬到他的封邑戚地(今河南濮阳北)①。卫献公多行不义,将其父的夫人定姜作了自己的后房,又想除掉孙林父。孙林父逃到封邑戚,不上朝听政,让儿子孙蒯相代。献公宴请孙蒯,故意让乐师领班演唱《诗经·巧言》的末一章助兴。这一章词是"彼何人斯,居河之麋,无拳无勇,职为乱阶!"暗指孙林父跋扈不臣又无能耐。乐师领班知道献公点这首歌② 《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
  ③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④ 《左传》文公十八年。
  ① 《左传》襄公十一年。徐中舒:《左传选》,中华书局1963 年版,第338-339 页。② 《左传》昭公五年。徐中舒:《左传选》,第339 页。
  ③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① 《左传》成公十四年。
  的用意,就不愿演唱,有位名叫曹的乐师因被献公罚打过300 鞭,记恨在心,想借机挑拨他与孙氏的关系,就主动要求演唱。乐师曹不但演唱一遍,还担心孙蒯未听懂,唱完又把这首诗朗诵一遍。孙蒯听后,就回戚地告诉了父亲孙林父,孙林父于是准备先发难。卫献公这时也自知失策,就派他的儿子去向孙氏讲和,孙林父将他们都杀死,献公自知难于抵敌孙氏,于是就带着定姜逃往齐国。孙林父率族众追击,在河泽(今山东阳縠县东北)把献公的亲兵打败。卫国人立卫穆公孙剽为君,是为殇公,由孙林父和宁殖为相,二人实专国政。
  在卫献公被逐出国的事件中,宁殖也是参与的,但他觉得这事是他的恶迹,在临死前要求他的儿子宁喜把卫献公接回,以洗刷他的恶名。
  卫献公也在国外积极活动复辟,宁喜遵循父志,决计迎接献公回国。卫殇公十二年(公元前547 年),卫献公派母弟子鲜与宁喜谈判,子鲜转达献公的话说:"苟反,政由宁氏,祭则寡人。"②政权由宁人掌握,献公只要求主持祭祀之权。宁喜于是杀死卫殇公,迎回卫献公,并派兵攻击在戚的孙林父。孙林父投靠晋国,晋国率领诸侯在澶渊(今河南濮阳西)相会,支持孙氏,并拘捕了卫献公和宁喜。由于齐国等向晋说情,卫献公并把女儿嫁给晋平公,君臣才被放归。
  献公复位后,宁喜执政,献公终究容不得"政由宁氏"这一条款,于是在他复位后的第二年就把宁喜杀死,并追查宁氏的余党。
  卫灵公十二年(公元前522 年),卫灵公的长兄公孟絷专权,把司寇齐豹的官职罢免,又夺去他的封地,还打算夺去大夫北宫喜和褚师圃的封地。公子朝因与卫襄公的夫人私通,畏忌公孟絷,这批人于是纠合起来反对他。当公孟絷到郭门外祭祀时,齐豹先埋好伏兵,把公孟絷杀死。齐豹接着进攻国君灵公,灵公带着国家宝器逃到死鸟。原同齐豹纠合攻击公孟絷的北宫喜与齐豹分道,并反过来攻杀了齐豹,使灵公得以返回国都。齐豹发动的内乱才算平息。
  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是一位风流女人,淫荡之事在列国出了名,在未嫁时就与娘家的宋国公子朝私通。卫灵公的太子蒯聩到宋国时,因此事受到嘲讽,回国后就要杀南子。事未成,蒯聩逃走,先到宋,后又到了晋国。卫灵公死后,卫国人立了蒯聩的儿子辄为君,就是出公。于是在卫国又演出一幕父子争位的闹剧。
  蒯聩逃到晋国,晋人把他安置在戚邑住下,以示与卫出公对峙。因为当时卫国出公与齐悼公、郑声公都是支持晋国的范氏、中行氏而反对赵氏。而赵氏是执掌晋国政权的,所以赵鞅利用蒯聩以牵制卫国。鲁哀公十五年蒯聩通过他的姐姐孔伯姬的情人浑良夫,潜入卫国,住在孔文子家。当时卫国是孔伯姬之子孔悝当政,孔伯姬和蒯聩就在夜里胁迫孔悝立蒯聩。孔悝只得赞同,于是立蒯聩为君,是为庄公。蒯聩的儿子出公逃到鲁国避难。
  蒯聩为人心地狭窄,上台后对在国内的大臣打算全部清除。他对司徒瞒成说:我在外流落受苦很久了,现在请你也尝尝流落的味道吧。瞒成和褚师比被迫逃往宋国。扶他上台的孔伯姬和受压即改变主意的孔悝,也没有吃到好果子,蒯聩上台的第二年六月,在平阳(今河南滑县②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东)设宴请孔悝,并重加赏赐。待孔悝酒醉后,蒯聩派人将孔悝母子遣送出国。孔悝于是逃到宋国避难。
  蒯聩倒行逆施,卫国人民很恨他。鲁哀公十七年,晋人攻卫,到达城外,卫国人起来赶走蒯聩,立蒯聩的从兄般师为君。蒯聩不久又打回来,般师逃走。卫国都城外有一个异族入聚居的戎州,蒯聩发现后,就派人将它摧毁。蒯聩为增加财富,无限期使用工匠,使他们长期不得休息,工匠十分不满。蒯聩还要撤掉石圃的卿官。这些人就密谋起来反抗,在石圃的鼓动下,进攻蒯聩。蒯聩把宫门关起来请求饶恕,不准。他跑到北门,打算跳墙逃走,当他跳下时,摔断了腿。恰巧戎州人赶到,杀死跟随他的太子疾、公子青。蒯聩逃到戎州己氏家中,这家人的妻子有一头美发,被蒯聩发现后,剪去作了他夫人的假发,己氏很痛恨他。蒯聩逃到他家,正是报仇的时机。蒯聩想活命,拿出随身带的玉璧说:"不要杀我,我给你玉璧。"己氏却说:"杀了你,玉璧能跑到哪里去?"
  就将他杀死①。
  蒯聩被杀后,出公辄又回国复了位。他也同其父蒯聩一样,清除旧臣,役使工匠,鲁哀公二十五年,卫国工匠起义进攻出公,出公逃到宋国,最后逃到越国,终死于越。
  卫国不断发生父子争位,内亲相欺,骨肉相残,君臣上下尔虞我诈,反目成仇。两次工匠起义,一君被杀,一君逃亡在外,旧贵族走向崩溃,国人、工商业者起而反抗,这一切都表明社会在发生着质的变化。
  (三)吴楚在东南的争霸"弭兵"盟会后,晋、楚的对抗暂时缓和,楚国于是主要对吴开展斗争和处理内部出现的矛盾。
  1. 春秋后期的楚国政局春秋后期,中原各国政权下移,"礼乐征伐"从春秋前期"自诸侯出"转到"自大夫出",甚而至于"陪臣执国命"的局面。楚国却仍是王权较强的一个国家。但楚国的王权,时时受来自令尹和县公的威胁,因而引发一系列的内部纷争,致使国力削弱,而不能抵敌吴国的进攻。
  楚国的令尹,多是王族成员担任,往往对王权构成威胁。如楚康王令尹子南的手下人观起,车马过制,康王认为将对王权构成威胁,于是将子南杀死,将观起车裂①。接替子南任令尹的■子冯,有亲信8 人,没有官爵却拥有众多的马匹。楚康王心中不安,■子冯将这8 人辞退后,康王才放心。
  楚康王的弟弟王子围后为郏敖的令尹,十分专权,杀死曾在楚进行"书土田"和"量入修赋"改革的大司马■掩。他的乘车、用器都仿照王的规格。楚郏敖四年(公元前541 年)冬,与伍举前往郑国聘问,走到半道,听说楚王郏敖生病,于是让伍举到郑,自己赶回国都,借问病为名,将郏敖勒死,自立为王,是为楚灵王。
  楚灵王即位后,灭掉陈、蔡两国,杀蔡灵侯,用隐太子作人祭的牺
  ① 《左传》哀公十七年。
  ①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牲,杀大夫成虎,凌辱越国大夫常寿过,夺取其他贵族的封地,引起国内的普遍痛恨。楚灵王十二年(公元前529 年),到州来打猎时,国内痛恨他的人联合起来反对他。因观从的父亲被灵王杀死,在反对灵王的活动中,他首先发难。他召回被灵王逼到晋国的弟弟子干、子皙,联合灵王的小弟、担任蔡公的弃疾,打进国都,杀死灵王的两个儿子,拥立子干为王、子皙为令尹,公子弃疾为司马。正在乾谿(今安徽亳县南)
  的灵王,闻两子被杀后,从车上摔下来。跟随他的军队听到国内有新主,也溃散了。灵王自知走头无路,在申无宇家自缢而死。
  新当上楚王的子干,不听观从杀死公子弃疾的主张,弃疾就利用国都人心不安,灵王死讯未知的形势,在城内宣言"灵王打回来了"的消息,恐吓胆小的子干、子皙。他们真以为灵王即将回都,就双双自杀。
  弃疾以王子的身份即位为王,是为楚平王。
  楚平王宠信两面三刀的小人费无极,致使将楚国政治搞得一团糟。
  费无极首先排挤掉拥立平王的功臣蔡太子朝吴,接着让平王将太子建的未婚妻子占为己有,挑拨父子关系。又设计把太子建调出王都安置在城父(今河南平顶山北)。过了一年,他又捏造太子建与老师伍奢要谋反。平王因夺了太子的妻,本对他有戒心,于是拘捕了伍奢,并派奋扬去杀太子建。奋扬却放走了太子建,太子建先奔宋国,后到了郑国①。
  伍奢被捕后,费无极要平王将伍奢连同他的两个儿子一起除掉。伍奢的长子伍尚应召回到国都,次子伍员逃往吴国,寻机报仇②。
  楚左尹郤宛是伯州犁的儿子,很有才能,为人正直,深受国人爱戴。
  费无极却十分妒忌他,勾结鄢将师对郤宛进行陷害。这时的令尹囊瓦也是一个爱财而信谗言的人,费无极设计使令尹相信了郤宛要谋害他的假象,囊瓦于是带兵郤氏,郤宛自杀,囊瓦焚烧了郤氏的住宅。郤宛的儿子伯嚭逃到吴国,后为吴太宰,也寻机报仇。郤宛无辜被杀,国人不服。囊瓦听从沈尹戌的建议,杀死费无极、鄢将师,才将民愤平息。
  楚国国王如灵王、平王皆专横残暴,令尹如囊瓦爱财贪婪,听信谗言,妒忌贤能。国内有能力的人不是被杀,就是被排挤出国;对外却欺凌、侮辱邻国,致使不能与吴相抗衡。
  2. 吴国的兴起在春秋前期,吴国势力微弱,是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小国。楚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01 年),楚灭舒、蓼,才和吴国有交往。吴国的强大和同楚敌对情绪的增加,主要是从楚国逃出去的人才所为。
  首先教吴国军事技术和叛楚的是巫臣。他原是楚国申县的长官,称为申公巫臣。受令尹子重、司马子反迫害,决心报仇。以晋国使者的身份到吴国,"与其射御,教吴乘车,教之战阵,教之叛楚。"吴国始伐楚及楚的与国巢、徐等国,攻入州来。"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是以始大,通吴于上国。"①吴王寿梦十七年(公元前569 年,鲁襄公四年),寿梦以巫臣子狐庸为相,任以国政②。吴王寿梦二十四年,号称中原霸主
  ① 《左传》昭公十九年、二十年。
  ② 《左传》昭公二十年。
  ① 《左传》成公七年。
  ② 《吴越春秋》卷二《吴王寿梦传》。
  的晋悼公率领十二诸侯在柤地(今江苏邳县西北)同寿梦相会结盟,会议期间灭了小国阳(地在今江苏邳县西北),以打通与彭城平行的通吴第二条道路。
  吴初本在今江苏无锡,寿梦子诸樊即位(公元前560 年)后,把都城迁到姑苏(今江苏苏州市)。即位当年趁楚共王卒,伐楚,无功而还。次年秋再次伐楚,大败楚师。
  楚国遭受更大的失败,是由从楚国逃往吴国的伍员和伯嚭策划的柏举之战,楚几乎亡国。楚于是不能与吴相争,吴国就北上与晋在黄池争夺霸主地位去了。
  3. 吴楚在东南的争霸战争楚国在楚平王即位后,费无极和令尹子囊弄权,楚国内部矛盾重重。
  吴国加紧了对楚国的进攻,多次打败楚国。吴王僚八年(公元前519 年),吴进攻楚国的州来,楚国令尹阳匄率军相救,而死于军中,由司马■越会同顿、胡、沈、蔡、陈、许等7 国军队,同吴军战于鸡父(今河南固始县南),但"七国同役而不同心",故楚军大败,司马■越自杀。囊瓦新任令尹,增修郢城,以防备吴人来攻。
  在鸡父之战后,吴国内部发生了一起王位争夺的斗争。吴王僚是馀昧子,馀昧是寿梦第三子。寿梦有4 个儿子:长诸樊、次馀祭、次馀昧、少子季札。寿梦见季札有才有德,想传国于季札,季札不受,于是使长子诸樊即位,行兄终弟及制,以图依次传到季札。待馀昧死后,传国季札,季札仍不受。馀昧子州于继父位为王,即是吴王僚①。公子光是寿梦长子诸樊的儿子,他认为季札不愿做国王,国王就应由他继承,于是准备夺取王位。
  这时伍员从楚国逃到吴国,披发赤足吹箫于吴市上,被吴王僚召进宫中,问明情况,准备起用他。吴王僚与伍子胥(伍员)论时政,伍子胥劝他伐楚。当时公子光正欲篡夺王位,怕王僚伐楚有功而不易除掉他,就对王僚说:"伍胥之谋伐楚也,非为吴也,但欲自复私仇耳,王无用之。"伍子胥知道公子光的用意,于是也劝王僚不要伐楚,一面退耕于野,一面暗中为公子光物色刺客,以待时机帮助公子光行事,作为自己进身的阶梯。
  吴王僚十二年时,他乘楚平王死,派公子掩余、烛庸率师围楚潜地,又派季札往鲁,以观察中原诸侯动向。楚派大军在潜地夹攻吴军,使吴军进退不得,国内军力空虚。这时公子光认为是好时机,假意宴请王僚,由伍子胥物色好的武士专诸,将匕首藏在烧好的鱼腹中,进献到宴席上。这时公子光借故离席,专诸从鱼腹中抽出匕首,刺入王僚的心脏,王僚当场毙命,专诸也被卫士杀死。公子光预先埋伏的武士把王僚的卫士杀死,于是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庐。阖庐任命专诸子为卿,重赏伍子胥,命他为"行人"(外交官),并参与"谋国政"①。
  阖庐虽有篡逆之恶名,却也是一位能干的国君,他即位的当年,即"任贤使能,施恩行惠,以仁义闻于诸侯"②。阖庐即位这年,伯嚭也从
  ① 《吴越春秋》卷二《吴王寿梦传》。
  ① 《吴越春秋》卷三《王僚使公子光传》、卷四《阖闾内传》。阖闾又作阖庐,下同。② 《吴越春秋》卷四《阖闾内传》。
  楚逃到吴,阖庐听从伍子胥的意见,任为大夫,与谋国事。伍子胥又推荐军事家孙武,阖庐任以为将,统率吴国军队。
  吴和楚相比,吴国力量不及楚。伍子胥于是建议将吴军队分作三部分,轮番攻楚。楚人见吴军至,必全力出动相救,这样使楚军疲劳不堪,然后以三军一齐伐楚。阖庐采纳这一策略,"楚于是乎始病"①。
  阖庐八年(公元前507 年),因楚国令尹子常曾向蔡侯索取佩玉与裘不成,将蔡侯扣留在楚3 年。向唐侯索取良马不成,也将唐侯扣留达3年。他们深恨楚国,蔡昭侯先与晋结盟伐楚,晋人向蔡侯求贿不得,借口不能与楚争而作罢②。蔡国接着与吴结盟伐楚,这正合吴国要同楚决战的方针,于是在阖庐九年的冬季,吴、蔡、唐三国联军伐楚。
  在蔡、唐两国的带领下,吴国军队乘船沿淮水而上,过蔡国,在淮河弯曲处舍船登岸,与楚军夹着汉水对峙。楚国左司马沈尹戌见吴军远道深入楚国来攻,就向令尹子常提议:令尹所率军队原地不动,迎住吴军;他自己率军控制方城之外,摧毁吴军的船只,封锁吴军背后的关口,然后令尹子常军渡汉进击吴军,他再从背后夹击,必大败吴军。而令尹子常想独占功劳,武城大夫黑想速战,楚大夫史皇挑拨子常说:楚国人恨你而喜欢沈尹戌,若沈尹戌的计策成功,就是他一人独得胜吴之功。
  这样,你的地位就保不住了。子常于是不顾沈尹戌的建议,率军先渡过汉水出击,从小别打到大别(均在今湖北汉阳县北),和吴军打了三仗都失败。子常自知不敌吴军,想逃跑,被史皇阻止。这时两军陈于柏举(今湖北麻城)进行决战。阖庐的弟夫概王了解到楚军没有士气,向阖庐建议先用轻卒攻子常的军队,楚国士兵将会逃跑,接着用主力猛攻,就一定能得胜。阖庐不同意,夫概王不顾王命,以所属5000 兵士出击,果然大败楚军,子常逃到郑国。吴军跟踪追击楚军,在清发(今湖北安陆县南)追上,待楚军半渡河时发动突袭,又打败楚军。在雍澨(今湖北京山县西南)又突袭正在做饭的楚军,吴军吃了楚军做好的饭后,继续追赶,一连打了五个胜仗,就到达了楚国都郢城下。
  楚昭王见吴大军突然到达国都城下,只带了一个妹妹仓皇出逃。中途遇见箴尹固一同乘船,昭王让他用"火象"冲击吴军,以掩护脱险。
  昭王逃进云梦泽中,遭到被迫为"盗"的人民袭击,又逃到郧邑(今湖北安饨),然后转入随国。吴军追到随国,和昭王只隔着一座宫室,吴人要求随国交出昭王。但随人同楚一直友好,不愿交出,吴军不得已退回。
  在吴军追击楚军时,沈尹戌从息地(今河南息县)回来,在雍澨与吴军交战,获得胜利。但他身受重伤,因他曾在阖庐手下做过事,耻于被吴擒,叫手下人将他的头割下。
  吴王阖庐得不到昭王,回师郢城,按等级住进楚国宫中,相传他们曾强以楚国君臣妻妾为己妻妾,以侮辱楚国。伍子胥因为得不到昭王,就把楚平王的墓挖开,鞭尸三百,用脚踏着平王尸的腹部,将平王的眼珠挖出,以报杀父之仇①。
  ① 《左传》昭公三十年。
  ② 《左传》定公三年、四年。
  ① 《吴越春秋》卷四《阖闾内传》。
  伍子胥逃往吴国决心复仇,但他的朋友申包胥却决心要卫楚。当吴军攻下楚都后,申包胥到秦国请求救兵。秦人不想出兵救楚,申包胥就靠在秦宫墙上啼哭,七日七夜不断。终于感动秦哀公,于是决定救楚。
  秦哀公三十二年(公元前505 年),秦派500 辆兵车救楚,秦楚联军在沂地(今河南正阳县境)打败夫概王,接着在军祥(今湖北随县)再败吴军。秦楚联军又灭了唐国,这年秋天在公壻之谿和麇地(今湖北京山县西南),再次打败吴军。九月,因夫概王回国夺取王位,阖庐只得回军。这年越国也抄后路攻吴。吴军在楚不能坚持,于是全部撤回。
  阖庐回师后,打败夫概王,稳定了国内政局。夫概王逃到楚国,楚封为堂谿氏。
  阖庐十一年,即吴从楚回师的次年,吴太子终曼又打败楚国的舟师,俘虏了两个水军将领和七个大夫。接着又在繁扬(今河南新蔡县北)打败楚国的陆军。"楚国大惕,惧亡。"楚国元气大伤,国内人心惶惶,于是把国都迁到鄀(今湖北宜城县东南)①。
  吴王阖庐攻破楚国,占领国都郢城,楚不能与之对抗。其后阖庐子夫差破越,北上争盟,把吴国的霸业推向顶峰。有一种说法,即春秋五霸中,阖庐是其一,不是没有道理的。
  (四)吴越争雄和越灭吴吴越的争雄,是春秋晚期继吴楚之后的又一次较大的政治军事斗争。越国在吴国的南边,当吴楚争霸斗争激烈进行时,越国逐渐发展、强大起来,取代楚国成了同吴国争雄的劲敌。
  1. 越国的发展和勾践臣吴越国地在今浙江绍兴地区,初本一小酋邦国家,到允常为首领时,强大起来,于是同吴国相攻伐。
  越国的世系,允常以上不可考知。允常始见于春秋记载,允常之后就是春秋晚期的吴越争雄及灭吴称霸的时期。越灭吴在鲁哀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473 年,按本书时代的划分已进入战国时期了。
  越国社会的发展,是与南方的印纹陶器为代表的文化相关的。1982年春在浙江绍兴坡塘发掘一座带阶梯墓道的贵族墓,墓中出土两件拍印有方格纹的泥质灰黑陶小口罐。这类"米"字纹、方格纹的印纹硬陶片,在同时期的遗址中有大量发现。这座墓中出有一座铜质的房子,屋内有伎乐场面,伴出有铜鼎、罍、鐎、盉、甗、盉、盝顶式方座及小豆、小壶等青铜器。这批铜器的特征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显然是本地铸造的①。越国的剑很精良,解放以后在长沙、江陵、淮阳等地都出有越王剑。如在湖北江陵望山一号墓中所出越王勾践剑,制作相当精良,上有"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八字铭文,反映出越国发达的金属冶铸业。
  1960 年在绍兴北的西施山,发现越国时期的大批铜、铁制的刀、削、斧、凿、带齿镰和三角形犁铧器②,是越国手工业和农业发达的物证。相
  ① 《左传》定公六年。
  ① 《文物考古工作十年》,文物出版社1990 年版,第124 页。
  ② 《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 年版,第221 页。
  传越国一岁偿还所借吴国的万石粮食被用作种子,说明越国粮食品种优良。
  从出土陶器和青铜器形制、特点上看,多具地方特色,说明越国是土生土长的一支当地民族发展起来的。但越国的文化和中原有统一性的成分也不少。从出土青铜器上的铭文,为一种被称为"鸟虫书"的字体,这是从中原甲骨文、金文发展形成的,它们是一个系统,只是更加艺术化了。越地出有一种敲击乐器钲,是军中的用器,即钲钺,它可能是继承商周青铜铙传统。类似的铙,在商代晚期的安阳殷墟中已有发现。
  越国的生产发展,实力增强,于是与吴国发生对抗。
  越国见于春秋历史上,是在鲁宣公八年(公元前601 年),此年楚灭群舒,与吴、越结盟。以后数十年,越国消声敛迹,至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 年),吴人进攻越国。此时吴国是寿梦次子馀祭为王。
  吴人将越俘用来守舟,馀祭视察舟船时,被越俘杀死。楚灵王四年(公元前537 年),楚王会合诸侯进攻吴国,越大夫常寿过率领越与楚灵王在琐地(今安徽霍丘县东)相会,以支持楚攻吴。楚人轻吴而不设备,在鹊岸(今安徽无为县南)被吴军打败。越人又消沉了20 年,到楚平王十一年(公元前518 年)楚出动水军攻吴,越国又派大夫胥犴在豫章犒劳楚师。楚国这次又遭到失败,越国也就缩了回去。吴王阖庐四年(公元前511 年)夏,吴国正式兴兵伐越,方把越国当作一个敌手对待。阖庐十年,越国趁吴军在楚时,向吴正式发起进攻,深入吴地。越军攻入吴地,是迫使阖庐从楚退兵的因素之一。
  阖庐十九年,越王允常死,勾践继位。阖庐趁越新君初登位,起兵攻越,以报越人趁他在楚袭击吴后方的仇。越与吴军战于槜李(今浙江嘉兴),勾践用计大败吴军,吴王阖庐被越将用戈击伤,一个脚趾被砍掉。由于伤势重,在回军的途中就死了。
  阖庐死后,由其子夫差继位。夫差发誓要报杀父之仇,让一个臣子站在宫门前,每当他出入时,那人就喊道:"夫差,你忘了越王杀死你父亲吗?"夫差则回答说:"啊!不敢忘记,三年一定报仇!"
  吴王夫差二年(公元前494 年),槜李之战后刚刚3 个年头,夫差就兴兵伐越。吴军在夫椒(今浙江绍兴县北)大败越军,乘胜攻入越境内地。勾践只剩下5000 甲兵,退保会稽山。勾践见已无力同吴较量,为免于亡国,于是派大夫文种通过吴国的太宰伯嚭讲和。伯嚭受了越的礼物,故坚决主张同意越国的请和。伍子胥知道这是越人的缓兵计,力劝夫差乘势灭越,以除后患。夫差不听伍子胥的忠告,同意与越讲和,条件是越王勾践夫妇到吴国为人质。于是勾践向吴称臣,夫妇到吴国替夫差养马,并将越国的宝器送给吴国。
  2.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越王勾践夫妇在吴国,对夫差恭恭敬敬,相传他在吴3 年,为吴王夫差驾车养马,夫人打扫宫室,住在潮湿的囚室,极尽屈辱。伍子胥多次建议吴王夫差将勾践杀掉,靠着伯嚭的保护,才免于被杀,终于得到赦免归国。
  勾践归国后,决心报仇,于是"目卧则攻之以蓼,足寒则渍之以水,冬常抱冰,夏还握火",又"悬胆于户,出入尝之,不绝于口。"①这就是历史上相传著名的"卧薪尝胆"的故事。勾践身自俭朴,"出不敢奢,入不敢侈","食不重味,衣不重彩",日勤于政,"未尝一日登玩"。他自己耕田而食,夫人织布而衣,节省开支,以增强国力。
  勾践返越后,大力发展生产,繁息人口。他下令10 年不收租税,让百姓"居有三年之食"。奖励生育,以繁衍人口。禁止壮男娶老妇为妻,老男娶壮女为妻。女子17 岁不嫁,男子20 岁不娶,父母有罪。妇女将分娩时,报告官府,官府派医生守护接生。生男孩,送给两壶酒、一只犬;生女孩,送给两壶酒,一只小猪。若一胎生两个,官府供给衣食,若一胎生3 个,官府给请媬姆喂养。对鳏寡孤独都有相应的照顾②。缓刑薄罚,以安定民心。
  整饬内政,招贤纳士。重用文种、范蠡、计然等人。选国内"达士",给以上等住宅,供给上等的衣食,使他们为国效忠出力。招募贤才,有从诸侯国来越的游士,勾践一定在宗庙中举行隆重的接待礼,并根据各自的特长任用。如勾践以文种治内政,范蠡治军事、外交,计然管理财政等。
  加强军事训练。按里闾的行政组织征集、编制兵员。制造利剑强弓,训练"习流"水军。用重赏严刑教育士卒勇于听命,乐于立功,"进则思赏,退则避刑"①,建筑城郭,加固边防。
  这就是勾践实行的"十年生聚,十年教养"的策略。
  与此同时,勾践听从大夫扶同"亲于齐,深结于晋,阴固于楚,而厚事于吴"的外交策略②。在"厚事于吴"的方针里,主要实行文种的"九术"中有关的计策,即"重财币以遗其君,多货贿以喜其臣",经常送些玉帛珍玩给吴国君臣,使他们高兴;"贵籴粟稾以虚其国",勾践回国后假报国中受灾,向吴国借粮1 万石。次年越国选上好的粮食,经过蒸熟后还给吴国。吴国见越粮种优,于是用来作种子,致使吴国无收;"遗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越国向吴献上西施、郑旦二美女,夫差由是荒于政事;"遗之巧工良材,使之起宫室,以尽其财"。勾践派3000 木工到山中伐大树,并将所伐木材雕刻上花纹,然后献给吴国。夫差用这些木材,大兴工程,修造宫殿,耗费民力;"遗之谀臣,使之易伐","强其谏臣,使之自杀",加深夫差、伯嚭与伍子胥之间的矛盾,使夫差逼伍子胥自杀,除掉了阻挠同越亲善的忧患③。
  越国一方面积极支持夫差北上同齐、晋争霸的方针,一面暗中同齐、晋、楚等国联络通好。为了麻痹吴人,越国还对楚佯攻一次,楚国也派兵追击越军。吴、楚是世仇,吴人见越攻楚,对越更加放心。
  越国经过多年的准备,兵强马壮,只等有利时机,向吴发起攻击,以雪国耻。
  3. 勾践灭吴,北上称霸
  ① 《吴越春秋》卷八《勾践归国外传》。
  ② 《国语·越语上》。
  ① 《吴越春秋》卷十《勾践伐吴外传》。
  ② 《吴越春秋》卷八《勾践归国外传》。
  ③ 《吴越春秋》卷九《勾践阴谋外传》。
  夫差在打败越国后,自以为不可战胜,就骄傲轻狂起来。听不进伍子胥的忠言,并逼他自杀,还把尸体装在皮囊中抛进大江。对谗佞的小人伯嚭,则言听计从,使他掌握国家大政,因此越国的计谋得逞。夫差"志广"、"轻战",伯嚭就百般迎合他,于是自败越后就不断向北用兵。在夫差二年八月侵陈国,四年再次伐陈国。五年同鲁国在鄫地(今山东枣庄市东)相会,想通过鲁国北上争霸。在会上夫差越礼向鲁要求献一百牢的礼品。鲁人害怕,只得供给。夫差九年,吴国人再次北上进攻鲁国。这年的六月,齐悼公派人到吴国请吴军共同进攻鲁国。吴国当然同意。但秋天,鲁国同齐国又和好了,齐悼公于是派人到吴国辞谢,不再伐鲁。夫差不干,于是率领大军北上,反而联合鲁国进攻齐国。为使吴国水军能北上,在邗地(今扬州市北)建城,作水路码头,开凿邗沟,贯通长江到淮水的一条运河。夫差十一年,吴军会同鲁、邾、郯国军攻打齐国南郊,驻军于鄎。恰在此时,齐国人杀死齐悼公,夫差在军门外哭祭三天。吴将徐承从海上进攻的一支水军在攻打齐国时,又被齐人打败,夫差于是退兵回国。
  夫差十二年,吴国会同鲁国再次北上伐齐。在北上之前勾践率领群臣朝见夫差,并对夫差及各级将领馈赠礼品,让吴放心北上。吴在艾陵(在今山东莱芜县东)大败齐军,俘虏了齐国大夫国书等,及兵车800辆,甲士3000 人。齐国、鲁国都归服了吴国。次年,吴国同卫、宋两国结盟。于是在夫差十四年,北进连连得手的吴国,就在黄池与晋国结盟争夺霸主地位。
  晋国是中原霸主,夫差这次对霸主地位势在必争到手,于是倾全国精兵北上,只留下太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等守卫国都姑苏。在临行前太子友劝阻其父不要北上,要防止越人乘机偷袭。他还讲了一个螳螂捕蝉而黄雀在后的寓言故事。夫差始终轻视越国的力量,并相信勾践的"忠诚",一心想尝尝当中原霸主的滋味,听不进任何相反的话,率大军北上。
  夫差率大军北上的消息传到越国后,勾践君臣认为报仇的良机来到。等到吴军全部到达黄池(今河南封丘南),同晋国谈判盟约时,就向吴国大举进攻。越国出动水军2000,精兵4 万,近卫军士6000,军官1000 人,分三路向吴进发:一路由范蠡、后庸领兵取海道入淮,以截断吴军的归路;一路由畴无余、讴阳率领,从吴国南境直逼吴都姑苏;一路勾践率领中军主力。越军到姑苏城下时,吴国太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寿余姚率军在泓水(今苏州近郊)观望越军。王孙弥庸一眼望见被越军俘获去他父亲的"姑蔑旗",不顾太子坚守疲敌的战术,擅自率五千人出击。这时勾践的中军赶到,向吴做起强攻,吴军不能抵敌大败,太子友等三将被俘,越军焚烧了姑苏,夺取吴军大批船只。
  正在黄池同晋国争霸主、相持不下的夫差,听到这一消息,面如土色。在王孙■的建议下,封锁消息。夫差当场把听到这一消息的七个官吏杀掉,继续同晋争夺盟主。夫差连夜"秣马厉兵",整顿队伍,摆开阵势,向晋挑战,作霸主非到手不可的最后一搏。晋人见夫差脸色不对,推测国内一定发生了大事,认为不能同这种亡命之徒式的军队交战,在夫差同意不称王而称公的条件下,让吴在晋前先歃血。夫差争了先后,急速回军,同越讲和。越国知不能一举灭吴,就同意了讲和,以待时机灭吴。
  越败吴后4 年,即夫差十八年,越国了解到吴国天灾粮缺,百姓就食于东海,而军队在北上伐齐鲁、与晋争霸的斗争中又消耗了精锐。吴国已是经济崩溃,军民疲惫。越君臣一致认为灭吴的条件已成熟,于是起大军再次进攻吴国。两军在笠泽(苏州南,与淞江平行的一条河)相对峙。勾践将军队分为三队,在夜晚分三处呐喊渡江,吴军大骇败退,越军三战三捷,直抵姑苏城下。此时吴国军事力量已不是越国的对手了。夫差二十一年,越以大军包围吴都姑苏城达3 年之久,在夫差二十三年冬,攻破姑苏城。夫差请降,他希望勾践也像夫差对待他一样,允许吴称臣。勾践有些不忍心灭掉吴,打算接受夫差的请求。范蠡阻止说"君王早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勾践于是回绝了夫差的要求,范蠡擂鼓攻击吴残兵。勾践不忍心杀掉夫差,就对夫差说:"我把你安置在甬东(今浙江定海东之翁山),用一百家人侍奉你。"夫差认为这是勾践给他的羞辱,就谢绝说:"我老了,不能侍候你了"。就自杀了①。
  勾践不仅是想灭吴报仇,他也想作中原霸主。鲁哀公二十一年,灭吴的前一年,越派使者到鲁国通好。次年邾国君隐公从齐国投奔到越国,越人将他护送返国。邾隐公在国外时,由邾太子执政。隐公返国后,邾太子又投奔越,越国又接纳了他,以便控制邾国君,以作为北上的桥头堡。
  勾践灭吴后,率越军北渡江、淮,同齐国、晋国等诸侯在徐州(又作舒州邑,在今山东滕县东南)相会,致贡于周元王。周元王派人赐勾践祭肉,命为侯伯。勾践率军返回江南,将淮上地给楚国,归还吴国从宋国侵夺的土地给宋,给鲁国泗水上的土地"方百里"。越国的军队横行于长江、淮河之间,诸侯都来朝贺,俨然又是一位霸主①。
  越国由于占有整个吴国土地,经过长时期的开发,吴越地区的经济已有相当的发展,因此越国在灭吴后,实力大为增加,直到勾践的六世孙王无疆时,还兴师"北伐齐,西伐楚,与中国争强。"②楚威王起兵反击越的进攻,才将越打败。楚国全部夺去被越国占领的吴国土地,越君王无疆被杀。越国自此诸子争立,内部互相斗争,都向楚国臣服。这已是进入战国时期的历史了。
  ① 《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
  ① 《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
  ② 《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
  五、春秋时期的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构成一个时期政治史的重要内容。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走向消亡的时期,它的各项政治制度也具有新旧社会交替时代的一些特色。认识这些特色,对了解这一时期政治史的演变,是很重要的。
  (一)春秋时期的君主专制制度春秋时期诸侯林立,作为一个国家最高政治象征的国君名号,有种种不同。按照西周时制度,周天子称"王",受封的诸侯国君有侯、伯、子、男的不同称号,是周时的"五等爵制"。当然,就是西周时,除周天子称王外,边裔地区一些小国君长在国内也自称王。进入春秋以后,除周天子仍称王外,楚国国君在春秋早期楚武王时开始称王,晚期的吴国、越国国君也称王,但是在中原的诸侯国家还是恪守着周时旧制,按封爵爵位高低以公、侯、伯、子、男相称,如齐、晋、秦、鲁、宋、卫等国君称"公"或称"侯",郑国国君称"伯",邾国君称"子",许国君称"男"等等。在中原国家的意识中,周天子地位虽然微弱,"礼乐征伐"已"自诸侯出"了,但"王"号还是由周天子独享。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 年)吴王夫差在黄池同晋国争当盟主,晋国向吴国提出"诸侯无二君,周无二王"。夫差于是取消"王"号,不称"吴王"
  而称"吴伯",参加盟会①。可见,即使到春秋晚期,中原诸侯还是不能随便称"王",也反对他人称"王",把径自称王的国家视作"蛮荆"、"淫名"的化外之人。
  国君名号虽有王、公、侯、伯、子、男的区别,但在国内,它们都是一国的最高统治者。国君是拥有相当权力的,这主要表现在:1. 国家大政方针的决断权春秋时期,各国政策的决策方式是,先由大臣议论,最后裁断于国君。如晋景公十五年(公元前585 年)晋国打算迁都。大臣们在讨论中,都主张迁到郇瑕地(今山西解县)去。晋景公听了大臣们的讨论后,未表态就回后宫去了。当时任仆大夫的韩厥跟随在后,景公就问他的意见,韩厥主张迁都新田(今山西侯马市),这正合景公意,晋国于是迁都新田。大臣的建议采纳与否,也在国君。像宋襄公自不量力,想接替齐桓公作霸主,他的弟弟任大司马的公子目夷劝他说:宋国是小国,去争夺盟主,只会带来灾祸。宋襄公不听,结果遭到惨败②。齐景公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刑罚苛严,晏子趁景公生疾之机,要他不要崇信鬼神,要为人民做好事,就会得到鬼神的保祐。齐景公高兴,于是下令有司"宽政、毁关、去禁、薄敛、已责(免除债务)"③。这样重大的国政,国君一高兴就可作出。直到春秋晚期,宋国的国君景公不上朝同大臣议政,他的决断由宠臣大尹传达给主事的六卿去执行。大尹从中上下其手,六卿的议政不上传宋景公。景公的决定大尹私自篡改,从中弄权。六卿明知大
  ① 《国语·吴语》。
  ② 《左传》僖公十九年、二十年、二十一年。
  ③ 《左传》昭公二十年。
  尹从中搞鬼,也拿他无方①。大尹之所以能有此法力,是假国君的权力。可见春秋时期,国君对国家的大政一般是拥有最后决断权的。
  2. 对官吏的任免权国内官吏的任命、罢免,甚至逐杀权,皆握于国君的手中。管仲在齐国改革时,就要求齐桓公"慎用其六柄"②,这"六柄"就是国君对臣民拥有生、杀、贫、富、贵、贱这6 种权力。所谓"贵"就是擢拔为高官,给以厚禄,也就"富"了。"贱"就是罢免其官或降格使用,收回或削减其俸禄,也就使他"贱"而至于"贫"了。晋悼公即位时(鲁襄公元年、公元前572 年)只有14 岁,当他被晋国大臣从周王都接回晋国,准备立为国君时,也知道要求这一权力。关于此,我们在前面已做过叙述。他进入国都还未举行即位仪式,就"逐不臣者七人"。他正式登位后,"始命百官",革除弊政。任命魏相、士鲂、赵武为卿,荀家、荀会,栾黡、韩无忌为公族大夫,士渥濁为大傅,右行辛为司空等。从而使晋国"官不易方,爵不踰德,师不陵正,旅不逼师",得到百姓的称赞和拥护③。晋悼公虽然少年即位为国君,其官吏的任免权还是握于他之手。
  春秋晚期曹国君伯阳,喜欢打猎游玩。曹国有位乡下人名公孙疆,也喜欢打猎。他抓到一只白雁献给曹伯阳,曹伯于是同他谈论打猎的乐趣,大受赏识。因而谈论到治国,很中曹伯心意,曹伯于是当即封他为国相,"使为司城以听政"①。这位乡下猎人,一下飞黄腾达起来,是出于曹君的任命,使他"贵"和"富"起来。
  国君对大臣的罢免、诛杀之事,在春秋历史上,也是屡见不鲜的。
  像晋国的大贵族郤氏,"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既富且强,而政治地位也显赫,郤氏一族就出有3 个卿,所称的"三郤",都被晋厉公诛杀。郤氏先知厉公要攻杀他们,郤锜提出用族武装进攻国君,郤至坚决反对,说:"君实有臣而杀之,其谓君何?"并提出"信不叛君,知不害民,勇不作乱"的为臣原则②。
  春秋晚期,鲁国的国君大权旁落是有名的,权柄落在"三桓"手中,特别是季氏长期执国政。鲁国君的失权,主要是国君本人长期无作为,自甘处于休闲状态。晋国的史墨就说这是由于"鲁君世从其失"③,即鲁国君代代纵其淫乐安逸的结果。像鲁昭公这样的国君,当他在一些贵族支持下,想对季氏加以惩罚时,季氏也不敢公然相抗。如昭公二十五年,鲁昭公的士兵攻打季氏,季平子逃到台上,并向昭公请求说:"君不察臣之罪,使有司讨臣以干戈,臣请待于沂上以察罪。"昭公不同意。又请求将他囚禁在费邑,以察清罪行,昭公也不同意。最后请求带着5 辆车,流亡到他国去,昭公还是不答应,鲁昭公一定要把季平子杀掉灭族。由于孟孙氏和叔孙氏认识到,若没有季氏,这两家的处境也会危险。兔
  ① 《左传》哀公二十六年。
  ② 《国语·齐语》。
  ③ 《左传》成公十八年。
  ① 《左传》哀公七年。
  ② 《左传》成公十七年。
  ③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从读为纵,失读为佚。谓鲁君世代纵其安逸。死狐悲,于是孟孙、叔孙两家率领族军支援季氏。而鲁昭公的士兵却都拿着箭筒盖蹲在地上饮水,孟孙、叔孙两家援军一攻,昭公的士兵就被打败了。鲁昭公在兵败后,子家子还劝昭公不要出走,他说:"意如(即季平子)之事君也,不敢不改",是昭公自己执意要跑到国外去①。所以昭公的失权,大部分责任在他自己处置不当。
  即使是一些被赶下台流亡国外,后来在国内大臣支持下复位的国君,对支持他的大臣,也可任意诛杀。我们在前章中已指出,卫献公被孙林父逼出国流亡,他在外流落12 年后,在大臣宁喜的支持下返国。在卫献公回国的第二年,就把宁喜杀死,并全面追杀宁氏的余党,宁氏一族被灭②。卫庄公蒯聩在姐孔伯姬的支持下,胁迫他的外甥孔悝,把自己的儿子卫出公赶跑,登上国君位。他上台后不久就把扶他上台的姐孔伯姬和孔悝流放出国,把在国内的大臣赶出国外,要他们也尝尝流亡的滋味③。像吴王夫差诛杀大臣伍子胥,越王勾践诛杀大臣文种等等,都说明春秋时期,国君对官吏任免所拥有的权力。
  3. 对军队的控制权国君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军权在国君之手。春秋时的军队有国家军队和贵族的族军两种。贵族的族军力量不小,像晋国郤氏"其家半三军",就是说郤氏的族军,有国家军队人数的一半。楚国的■启疆说晋国韩氏、羊舌氏两族有"十家九县,长毂九百"乘④,即拥有900 辆兵车。春秋最大的战争晋楚城濮之战,晋国出动兵车才700 辆,齐晋鞌之战,晋国出动兵车也只有800 辆,可见私家军事力量的规模。当然,凡军队,在对外战争中都由国君统帅。晋景公八年,晋国的郤克请求国君晋景公出兵进攻齐国,晋景公不准。郤克又"请以其私属"①,即请求用他郤氏家族的私人武装去进攻齐国,晋景公还是不准。郤克立即报仇的打算没能实现。可见,无论国家的军队还是私人的军队,都掌握在国君的手中,将领带军出征,要得到国君的批准,才有兵权。
  4. 对后嗣的废立权春秋时期国君的继承制度,仍然是遵循商、西周以来的嫡长子继承制,即国君正夫人(法定配偶)所生的长子。这种继承制度,被当时人们称为"常法",人们认为只有这样的继承制才是"顺"。但是国君却有权打破这一"常法",选择自己中意的人为继承人。像晋献公,本立有申生为太子作为他的继承人,但献公后来宠幸骊姬,于是就诛杀了申生而立骊姬所生的奚齐为太子②。宋国的宣公把国君位传给他的弟弟公子和,即宋穆公,而不传其子与夷。穆公死时,不把国君位传给儿子公子冯而传给宣公子与夷③。这种传位法,全凭国君自己的主张。吴王寿梦有4 个儿子,他想把国君位传给小儿子季札,季札的三位兄长皆不反对,只
  ①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②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③ 《左传》哀公十五、十六年。
  ④ 《左传》昭公五年。
  ① 《左传》宣公十七年。
  ② 《左传》僖公四年;《国语·晋语一》。
  ③ 《左传》隐公三年。
  是季札不愿接受,才由长子诸樊继了位。诸樊为了能使季札当上国君,以完成父志,兄弟们于是决定实行兄终弟及制,兄弟相传,最后就该轮到季札。像齐国君灵公在选立继承人上,就更自主。齐灵公(公元前581-前554 年在位)本已立公子光为太子作为国君的继承人。灵公十分宠爱庶妾戎子,戎子未生子,而戎子与灵公的另一妾仲子要好,仲子生有子名牙,托付给戎子照顾。戎子在齐灵公面前要求立牙为太子,灵公满口答应。牙的生母仲子倒还识大体,她认为"废常不祥",就对灵公说:公子光已立为太子,又无过失,并"列于诸侯",已经通报了各国,若废光另立,就是"以难犯不祥",这样你一定要后悔的。齐灵公却对仲子说,立谁为太子"在我而已",哪管国内大臣、国外诸侯国的舆论。
  于是将太子光外放出国都到齐国的东部地区,立牙为太子,并让正卿高厚作他的傅,辅佐牙①。"在我而已",确实道出了此时代国君对后嗣废立拥有的权力。
  当然,国君的权力也不是无限制的。特别是春秋中期以后,贵族强宗势力膨胀,国人势力抬头,国君的权力就受到来自贵族和国人两种势力的制约。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在互相争夺霸权,兼并弱小国家的同时,国内贵族也走着同样的道路,在兼并弱小家族和掠夺民众的过程中强大起来。春秋时贵族都在国家政权中担任一定的官职,所谓"官有世功则有官族"②,"弃官则族无所庇"③,就是当时贵族形成和存在的条件。这些贵族是从两个途径形成的:一是国君的子弟。周代实行"亲亲"制,即多任命国君的亲戚子弟担任要职。像鲁国的"三桓",是鲁桓公的3个儿子之后。郑国的"七穆",是郑穆公7 个儿子之后。宋国的"六族",是宋戴公、庄公、桓公、文公、武公、穆公之后,华氏、乐氏是戴公的后代,鱼氏、向氏是宋桓公的后代。卫国的宁氏"七世卿族",是卫武公的后代。齐国的高氏是齐文公子公子高的后代,国氏也是公族之后;贵族的另一来源是功臣之后。如齐国的管氏是管仲之后,鲍氏是鲍叔之后。晋国的赵氏、魏氏、范氏、狐氏等,皆出自功臣之后①。这些贵族们,不但他们自己身居要职,他们的亲戚子弟也担任重要官职。担任官职就有俸禄,春秋前的官俸是土地,即所谓的"大夫食邑、士食田"。食邑称为采邑或封邑。封邑名义上是属于国家的,国君可以收回,封邑主只有食租税权,而无治民权。但在实际上,封邑主与封邑的关系已是一种不可分的主从关系,贵族往往依凭封邑的力量同国家政权对抗。像晋国的栾盈封邑曲沃,在栾盈被赶出国多年后,还偷偷潜入曲沃,召集曲沃的民众打到国都②。卫国的孙氏封地在戚,孙林父在被卫君攻击时,他竟以戚邑投奔晋国③。
  这些世家大族世代为官,把持国政,在各国逐渐形成尾大不掉的政
  ① 《左传》襄公十九年。
  ② 《左传》隐公八年。
  ③ 《左传》文公十六年。
  ① 陈厚耀:《春秋世族谱》,光绪丙戌徐干刊本。
  ②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③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局。致使春秋后期政权下移"自大夫出",像齐国的庆封,郑国的伯有当政时,出现"国迁朝",即他们的家成了国家的朝堂。但是这种贵族专权,并不是贵族"共政"的一种"民主"形式。所谓"共政"是有一定的议政形式,以多数决的方式。而春秋时专断国政的贵族,都是处于执政、卿相的地位,相当于后世的宰相,今日的国务总理。他们的专断,与国君的专断只是形式上的下移,而不是性质的差异。当然,由于贵族抬头,也对国君权力起到限制和削弱的作用。
  春秋政治史上另一特色是国人阶层活跃。国君或贵族权力的得失,与国人的向背关系甚大。所谓"得民心",即是指要得到国人的支持。
  鲁昭公和三桓斗争的失败,就是国君失民的结果。当时子家子就说鲁国君"舍民数世,以求克事,不可必也"①。楚国的令尹子常听信费无极、鄢将师的谗言,杀了得民望的郤宛,国人不满,"进胙者莫不谤令尹"。在沈尹戌的劝戒下,子常将费无极和鄢将师二人杀掉,灭掉他们的家族,"以说于国,谤言乃止。"②宋国的国人在城中追赶■狗(狂犬),■狗跑进贵族华臣家中,国人跟着进去追打。华臣以为国人来攻打他,十分害怕,急忙逃到陈国避难③。当时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国人的力量,从而引导到有利于统治方面去。如郑国的子产,在他执政时,国人就常聚集到"乡校"中议论国政。贵族然明建议子产将"乡校"拆毁。子产不同意,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人们早晚休闲时来到这里,以议论执政的好坏。议论有可取的,我从而实行。有说不好的,我就改正。他们是我的老师,为什么要毁呢④?因此子产在执掌郑国政权期间,他的施政措施受到国人支持。
  国人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下层,成份复杂,有贵族子弟下降者,有退职旧官吏,有工商业者。他们有一定的文化,具有参政意识。国人也是军队中的骨干力量,像齐国管仲整顿国野中行政组织时,分国人为21 乡,工商业者6 乡。15 个士乡中,每家一人组成齐国的三军。他们平时为民,定期参加训练,战时执干戈上战场。"无民孰战"⑤,这是当时贵族们都深刻认识到的事实。所以在贵族内部争权斗争和国际斗争中,都注意要获得国人的同情及支持。
  (二)朝议制和政策的决策方式朝议制是春秋时期各国讨论国家大事、决定政策、发布政令的一种制度。东汉郑玄注《礼记·玉藻》说"天子诸侯皆三朝"。唐孔颖达疏说,天子三朝是燕朝,朝于路寝,称为内朝;王每日朝于路寝门之外,是为治朝;库门之外,臬门之内朝国人,是为外朝。诸侯的三朝是公族朝于路寝内,是内朝;路寝门外的朝见为每日朝,与天子同;外朝在库门内,雉门外。天子王宫规制,从最外一道门算起,直到天子居住的路
  ①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②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③ 《左传》襄公十七年。
  ④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⑤ 《左传》成公十五年。
  寝门的路门是五道门。诸侯只有三门:从内外而为路门、雉门、库门。
  天子诸侯平常起居室都称路寝。在路寝内朝见国君的称为内朝。内朝的参加者,孔颖达说是"公族",天子当称"王族",即是国君的骨肉至亲。外朝在第一道门内,第二道门外的庭院中。路门外的朝见,天子诸侯都是每日朝,是朝见臣僚,治理国家的议事场所,故被称为"治朝"。"治朝"是每天必举行的,子产说,"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①此"朝"是指早上,与昼、夕、夜相对。早上朝会,称为"早朝",古时就是这样,参加"早朝"的人,很早就要做好上朝的准备。晋灵公荒淫,大臣赵盾多次劝阻,灵公不高兴,就派武士鉏麑去刺杀他。鉏麑"晨往,寝门闢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②赵盾起来准备好上朝,天未明,就坐着等待天明。
  参加朝会的人都是官吏。上朝时以官次高低站立,有专门的职官称为"宰夫"的掌管,《周礼·宰夫》职文说"掌治朝之法,以正王及三公、六卿、大夫、群吏之位"。"士司"也参与其事,《周礼·士司》文说:"正朝仪之位,辨其贵贱之等。"
  国家重大决策,多在治朝上讨论、决定、公布。处于相位的执政大臣,在朝会上称为"听政"。其下群僚称为"听命",即听从国家的命令以去执行。
  治朝上讨论的国事,最后决断权在国君。如前面提到的晋国讨论迁都城之事,治朝上议而未决,国君景公最后听从韩厥的意见。又如在晋景公六年(公元前594 年),晋景公的姐姐潞子婴儿的夫人,被潞氏大臣潞鄷舒杀死,晋景公要出兵讨伐,此事在治朝上议论。参加朝会的"诸大夫"都认为不宜出兵,只有伯宗支持景公的意见。景公采纳伯宗的意见,出兵伐潞氏、灭掉潞氏、擒杀了潞鄷舒。
  在朝会上讲话发言的,多是一些地位高的掌实权人物,一般人只是听别人议论,需要时遵命执行。年轻或地位不高的官吏,随便出言会被认为是越礼,将对前途不利。晋国的老臣士会退休后,由他的儿子士燮顶替上朝。一天士燮归家很晚,并得意地对他父亲说,今天在朝会上有位秦国人说隐语(谜语),没有人能猜出,只有他说准了3 个。士会听后非常生气,说:不是别人不知道,而是他们谦让长者。你小子刚进入仕途,就在这样的朝会上3 次抢先,我不知道何时要遭灭族之祸了。举起手杖就打,将士燮的帽子打掉,头上的簪子也打断。
  外朝的地方是在国君宫殿外门即库门以内,第二道门即雉门以外进行。外朝是朝国人,有如今日的群众大会。从《左传》一书中记载,朝国人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向国人宣布政令,二是征求国人对某一事件的态度,以获得他们的支持。宣布政令的朝国人,如在晋惠公六年(公元前645 年),晋国"朝国人而以君命赏。"朝见国人宣布赏赐。征求国人意见的朝会,如卫灵公三十三年(公元前502 年),卫灵公在晋国受到晋人的凌辱,想反叛晋国又怕晋国来攻打得不到国人的支持,于是朝国人,把国君在晋受辱的情况公布,国人皆愤怒,王孙贾于是向国人问道:"若卫叛晋,晋五伐我,病何如矣?"国人齐声回答说:"五伐
  ① 《左传》昭公元年。
  ② 《左传》宣公二年。
  我,犹可以能战!"卫国于是反叛了晋国,晋国派人来请求讲和,遭到拒绝。另一次有名的朝国人集会是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 年)发生在陈国。吴国与蔡、唐联军进攻楚国的柏举战中,吴国派人召陈怀公,让陈国出兵共同伐楚。陈国是楚国的盟国,而吴国这时却又大败楚军。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对吴国的要求,陈怀公拿不定主意,于是"朝国人而问焉"。在朝见国人时,陈怀公讲明情况后,宣布说:赞成亲楚者站在右边,亲吴者站在左边。有一位叫逢滑的人,不左不右,从中间走到陈怀公面前,劝陈怀公不要去楚从吴,可借口晋国之事推辞。因为楚国不一定会灭亡,吴国用兵不断,不一定能保住胜利。陈怀公听从了逢滑的建议①。
  朝国人且要国人对政事表态的举动,发生在卫、陈这样的小国为多。
  这是由于他们的国力不强、人口不多,而国人是军队的骨干,在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更要获得他们的支持。因此,春秋时期的政治史上,中小国家中国人最为活跃,往往左右政局。像卫国,"苟卫国有难,工商未尝不为患。"②一些贵族往往借助国人达到政治目的。但是"朝国人"之举是不常有的,它只是在国君或执政大臣需要时才临时举行,不是一种常制。实质上是召集者利用"朝国人"来达到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这是一种古代部落民主制被变了质而在阶级社会中的遗留形式。
  古人迷信,常用占卜决定一些国事,即"国之守龟,其何事不卜"①。
  如郑襄公八年(公元前597 年),郑国被楚军包围,郑人本想同楚讲和,占卜时却不吉利,要郑人死守。郑国人又坚守了3 个月。人民苦不堪言,结果还是城被攻破,郑襄公只得袒着肩背,牵着羊向楚国投降。
  宠幸姬妾也常有干预国政,左右国家大政的。晋献公的宠妾骊姬促使献公废太子,赶杀群公子,并在晋国立下一种制度:无畜群公子②。即国君的儿子,除太子外,他子不得留在国内。所以晋国由国君子弟构成的"公族"势力弱,贵族多是异姓,就与骊姬干政有关。鲁昭公被逐后,齐景公本信心十足地要帮助他打回国去,鲁国季孙氏向齐景公的宠臣梁丘据行贿后,也就不了了之③。
  总之,春秋时期,一般来讲国君是国策的最后决定者,通过治朝和朝国人的形式,可以听取臣僚、国人的意见,而最后决断、取舍权还是在国君手里。晋悼公上台先就宣布,国君是"出命"④者,若臣下不赞同他这一要求,他宁可不当国君。晋文公责备寺人披执行献公、惠公追杀他的命令超前行为时,寺人披理直气壮地向文公说:"君命无二,古之制也。"⑤执行国君的命令不能有二心,这是自古以来的制度。"信不叛君"⑥,是当时人们信守的做人、为官准则。因此,议政是以加强国君地
  ① 《左传》哀公元年。
  ② 《左传》定公八年。
  ① 《左传》昭公五年。
  ② 《左传》僖公四年、宣公二年;《国语·晋语二》。
  ③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④ 《左传》成公十八年。
  ⑤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⑥ 《左传》成公十七年。
  位为原则的,外朝、治朝,实质上的最后决断权在国君手中。
  (三)春秋时期的职官制度春秋时期各国是一个个独立的国家,各有自己的一套官制体系,因而使这一时期的职官变得纷繁复杂。大体说来,中原国家与西周王室关系密切,基本上是承袭西周设置而有所取舍。南方的楚国,官名多与中原各国不同,但所掌管的事类则相一致。西方的秦国,东南方的吴、越官职的设置、官职名称也大体上同于中原国家。
  春秋时各国职官大致有三个系统:治事类职官;事务类职官和地方政权职官。
  1. 治事类职官治事类职官即行政官,主要有四个部门:司徒、司马、司空和司寇。
  司徒、司马、司空在西周金文中称为"三司",地位不甚显耀,到春秋时"三司"的地位突出,司寇地位也重要起来,这是与西周时王宫大臣及臣仆式的官吏,向治事职官转变,即职官成为国家官吏而不是王的仆从。
  司徒的官是治理民事的。"司"是掌管,"徒"指徒役,即民众服劳役及军役,百姓的户口簿等由司徒掌管。在郑成公元年(公元前548年),郑国打败陈国时,"司徒致民"。"致民"即致送户口簿,是司徒主民政。"司徒"一职当是行政首脑,《周礼》中司徒下辖的官78 人。这78 人中,除大小司徒为首长外,所辖官的性质有两大类:一是各级行政长官,二是各种经济部门长官①。鲁国的司徒一官长期由季孙氏担任,而季孙氏又是三卿中的总领全国大政。可见司徒一职的重要。
  司马是掌军事的职官。古代重车战,兵车用马牵引,所以掌军队的职官称为"司马"。军赋的征收由司马负责,所以司马还兼掌土地,以保证军赋的供给。如楚康王十二年(公元前548 年)楚国的■掩为司马,令尹子木(屈建)让他整顿军赋,清点甲兵,■掩于是"书土田,度山林,鸠薮泽,辨京陵,表淳卤,数疆潦,规偃猪,町原防,牧隰皋,井衍沃。"清查全国土地,然后实行"量入修赋",根据收入定出缴纳军赋的数额。楚国这一重大赋税制度的改革,是由司马进行的。《周礼》书中大司马下也讲到"令赋,以地与民制之"的内容,与《左传》载楚国司马■掩"书土田"之举相吻合。
  司空是掌管工程建筑和百工的。西周金文中称"司空"为"司工"。
  宋国改"司空"为"司城",虽是为避宋武公的名讳而改。但改司空为司城,也反映司空与土木工程的关系。晋国士■担任献公时的司空,主持修建国都绛城和重耳的蒲城、夷吾的屈城。在修筑屈城时,筑城者在墙中参杂进柴草,以偷工减料,夷吾(后为晋惠公)不满,状告到献公处,献公责备士■。士■辩解说,公子城若太坚固,一旦发生变故就难于铲除。士■对献公的责备不满,但他已看出重耳、夷吾的势力强大,将威胁到国君,于是作一诗道:"狐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①
  ① 《周礼》一书时代虽有争论,但其内容应是先秦制度的汇集。
  ①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僖公五年。
  《周礼》一书中"司空"一官亡佚,汉人用《考工记》一书补上代替。
  汉郑玄注说:"司空掌营城郭,建都邑,立社稷宗庙,造宫室,车服,器械,监百工者。"又说:"百工,司空事官之属。"
  司寇是掌理刑罚狱讼案及纠察之责的。孔子在鲁国曾担任过司寇。
  莒太子仆杀父窃国宝来献给鲁宣公,宣公要马上赏给他土地,季孙却要司寇立即将他驱逐出境①。因司寇管社会治安,不容杀父窃宝之人于国,故由它执行。司寇一名在当时还有不同的名称,晋国称为士、理、大士,周王室称为尉氏,楚国称为司败等。
  司徒、司马、司空、司寇是中央的四大部门,在这四部门职官之上,有一人总领全国大政,当时有的国家称相,有的称执政,有的称当国,名称不同,实质一样。楚国称令尹,宋国多是右师充任此职,但也有他官,如司城担此任者。晋国由中军元帅任此职。东周王室初由卿士担任,后由太宰居此位。但是太宰这一职在西周地位很高,是王室总管,也是国事的总管。到春秋后期,各国太宰职权下降,有的仅为名誉职而无多大实权。它的地位不仅比相位低,甚至在"四司"之下。太宰地位的下降,反映了政事职官地位的上升和家臣仆役性职官地位的下降,是国家体制走向成熟的一种进步。
  晋国和楚国职官在此时显得特殊。楚国职官的特殊处是名称上的差异,明显的特点是多以"尹"名官,这与商代的官名相近,而职官体制却与中原他国大致相同。晋国职官名称上不如楚国那样突出不同,但职官体制却很不一致。
  晋国在晋文公时建立三军,以上、中、下为名。各军有将、佐各1人,中军将称为"元帅",其余上下二军称"将"和"佐"。中军元帅地位最高,统率三军。三军将佐都是卿担任,所以晋文公时就有6 卿,晋国曾一度扩大到6 个军,有12 位卿,大大超过礼制的规定。三军将佐的地位依次是中军元帅、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
  中军元帅战时统率三军,为最高军事首脑,平时则治民,总领全国大政,是最高的行政首脑。这是一种军国主义式的官制体制。在各军中设有军大夫、军尉、军司马、军司空、舆尉、侯庵等官,分别掌管军政、军纪、后勤、侦察等事,爵为大夫。司马、司空的地位比他国低。
  2. 事务性职官事务性职官,实指宫廷官吏,专为国君私人服役。太师、太傅、太保本是教育太子的老师和照顾生活的师傅、保,太子即位后它们就被尊为太师、太傅、太保。这三"太"在西周时被称为"三公",执掌国政,像周初,周公、太公就处在师保的地位。春秋时太保一职已不见,太师、太傅多属美称,像晋国阳处父和士会都曾授太傅衔,阳处父位在中军元帅赵盾下,士会则全是美称性质。楚穆王的太师潘崇,因拥立穆王有功,穆王另授他"掌环列之尹"①,职责是警卫王宫,太师却没有什么职权。宗伯是主管王或国君宗族事务的。西周时天子地位尊贵,所谓"宗之君之",天子既是宗族长,又是人君,故宗伯地位重要。春秋时只鲁国还有宗伯职官名,其他国家则称"宗人",职权是主管祭祀,向神祷
  ① 《左传》文公十八年。
  ① 《左传》文公元年。
  告,所以又称为"祝宗",地位不高。
  掌占卜的称为卜,如鲁国有"卜楚丘"、"卜■",秦国有"卜徒父",梁国有"卜招父",晋国有"卜偃"等②。"卜"是职名,即掌占卜和卜筮事务。一般称为"卜人",楚国则称为"卜尹"。观从在楚平王夺取王位时,功劳卓著。楚平王上台后对他说:"唯尔所欲"。观从说:"臣之先佐开卜",平王"乃使为卜尹"①,即是掌占卜的卜师,爵为大夫。占卜系统的职事之人当不少,如有整治龟壳备用的,有在龟骨上钻凿孔隙的,有在上面刻字的,占卜时有记录的,如"开卜"、"卜史"之类,皆属卜师下从役人员。
  史官是在国君的身边,记录国君言行,《礼记·玉藻》称"天子玄端而居,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汉书·艺文志》"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左右史的分工与《玉藻》相反。古时国君言行有专门史官记载,这是我国的传统。我国古代史料丰富,是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君举必书"
  的制度②,对国君行为也起一定的监督作用。如周定王十八年(公元前589年),周定王接待晋国使臣巩朔,为了讨好大国使者,定王破格招待他。事后定王派人对史官说,此举不合礼制,不要记录下来③。我国古代史官具有追求真实的优良史德,如晋国赵穿杀了国君灵公,当时为中军元帅执晋国政的赵盾,听到赵穿发难就往国外逃,还没有走出国境,晋灵公就被杀死,赵盾于是回到国都。这件事,晋国史官却记下"赵盾弑其君"。赵盾说:"你记得不对。"史官说:你是正卿,逃亡没有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杀死国君的凶手,杀死国君的罪责不是你是谁呢?孔子读到这一段史实后说:董狐,是从前的优良史官,记事不隐瞒实情④。董狐就是记下此事的晋国大史。董狐不畏权势,记下历史真实,所以后世称为"董狐直笔"。为记下真实史事,有时史官要遭杀身之祸。齐国的权臣崔杼杀死齐庄公,齐国的大史记载道:"崔杼弑其君。"崔杼害怕留下杀君的恶名,就将大史杀死。大史的两个弟弟接替哥哥的职事,同样记下"崔杼弑其君"的事实,崔杼又把两个弟弟先后杀掉。大史的第三个弟弟接替前三位兄长的职事,同样一字不改地记下"崔杼弑其君"的字样。崔杼只得让他写下,没有再杀。南史氏听说大史氏兄弟全被杀死,就在竹简上写下"崔杼弑其君"的事实,拿着竹简前往大史官署。走到半道听说已记下来了,才返回①。我国史官这种不阿世,不畏强权,敢于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往往使一些昏君和权臣畏惧。他们害怕恶名遗留后世,被后人千古责骂,对其行为有所收敛。
  史官在西周时有大史和内史之分,唐孔颖达说,大史为左史,内史为右史。《左传》一书中记载有"大史","内史"只见于周王室,"左史"见于楚国。楚国有左史倚相,楚灵王称赞他能读《三坟》、《五典》、② 分别见《左传》闵公二年,文公十七年,僖公十五年,僖公十七年,僖公二十五年。
  ① 《左传》昭公十三年。
  ② 《左传》庄公二十三年。
  ③ 《左传》成公二年。
  ④ 《左传》宣公二年。
  ①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新序·节士篇》。
  《八索》、《九丘》等古书②。我国著名哲学家老子,是东周王室的柱下守藏史,也是一种史官。可见史官不仅具有优秀的品德,还有很深的文化造诣,方能成为好的史官。
  乐官也是国君宫中的一种职官。乐官称为师、大师或舞师,晋国著名的乐官师旷,是一位盲人。楚国称从事宫中演奏的乐人为"泠人",乐工主管官称为"乐尹"③。乐器有钟、磐、琴、竽、笛等,以钟、磬为贵。钟为青铜作,磬为玉石作成,故称为"金石之声。
  我国从商周以来,音乐水平就不低,春秋时到达一高峰。大凡祭祀、朝会、宴飨时都要有音乐相伴以助兴。此制大致在商代就已兴起实行,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祭祀用乐的卜辞。收入《诗经》中的300 篇诗,原本都有乐谱可供演唱,相当于今日歌曲的"词"部分,曲谱早已失传,只留下歌词。在何种场合,演奏何种歌曲,要相协调,所谓"必称《诗》以谕其志"者①。因此演唱什么歌曲,由主人或客人点,犹如今日的"点歌"。如我们在前章"动荡不安的卫国"一小节中已指出过,卫国孙林父与卫献公发生矛盾,孙林父害怕献公惩罚他,就回到封邑戚,派他的儿子孙蒯入朝听政。卫献公设宴款待孙蒯,在宴席上,献公特别点了一首《巧言》的最后一章歌曲,让乐师演奏。以暗示孙蒯的父亲居于戚要作乱。《巧言》一诗,是《诗经·小雅·小旻之什》中的一篇,今犹存。替国君掌管财物的有廪人、府人。鲁昭公流亡在外,临死时向跟随他的人赏赐衣帛玉饰等宝物。待昭公死后,受赏者都把所得的物品退给"府人"②,是府人掌玩好细软等物,在国君身边。宫的守卫者称为司铎。铎是一种铃,手执敲击以守夜。国君的后宫由司宫主管,名称各国有异,或称巷伯、寺人、竖等,多由阉人充任,后世称为"太监"的。古时有"刖者使守门,宫者使守内"的制度,"宫"就是宫刑,男子去势刑,汉代称为"腐刑"。
  宫中总管称为仆大夫。晋国韩厥在景公时统帅新中军,位列第七,而兼为仆大夫。在讨论迁都的朝会上,因不能决断,景公退朝后回到起居的路寝,"献子从"③,韩厥跟随景公进入内寝。顾炎武说:"仆大夫者,君之亲臣,故独令之从公而入寝庭。"杨伯峻以为"亲臣"不确,朝会时,群臣退后,仆大夫要引导国君退朝,这是此官的职责,不是亲不亲的问题①。杨伯峻说当为合理。
  3. 地方政权职官春秋时期国家体制仍然是国野制。国是指国都,野是指农村,犹如今日的城乡之别,只是乡中居民的社会地位不似今日都是国家的公民,野人地位比国人低。因为春秋时期军队的成员来自国人,故国中的居民都按什伍的军事编制起来,层级建制,一直到乡。记载翔实的是管仲在齐国的"参国五鄙"制,从此制可以了解当时各国地方级政权的组织情② 《左传》昭公十二年。
  ③ 《左传》成公九年,定公五年。
  ① 《汉书》卷三十《艺文志》。
  ②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③ 《左传》成公六年。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 年版,第826 页。
  况和职官的设置。管仲将国分为21 乡,每乡2000 家,设乡长治理。乡下是连,每连200 家,设连长治理。连下是里,每里50 家,设里有司治理。里下是轨,每轨5 家,设轨长。
  野中即农村中的建置和设官情况是:全国分为五属,设属正,爵为大夫,每属9 万家。属下是县,每县9000 家,设县帅。县以下设乡,每乡3000 家,设乡帅。乡以下设卒,每卒300 家,设卒帅。卒以下是邑,每邑30 家,设邑有司。
  管子说,他是"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②,不是创新,即这样的建置是沿西周时旧制,管子只是把它加以重新整顿,使它健全起来。
  春秋时期各国大致还是继续这一行政组织。
  春秋时期由于贵族的势力恶性膨胀,在野中的不少地方成为贵族的采邑。像鲁国的费邑就成为三桓之一季孙氏的封地。晋国的大贵族往往拥有几个县的地盘,每个县能出100 辆兵车。贵族的封地内有类似于国都的城,称为"都"。所以国君对野中控制的地区在逐渐减少,相应的是中央政权的实力随着贵族封地的扩大而削弱。于是各国在进入春秋中期以后,一种新型的地方组织"县"就产生了。
  这种县最初设在一国的边境地区,多是在灭亡小国或从别国夺来的土地上设置。这是它与过去设在野中以9000 家为一县的旧县区别之一。
  同旧制县的另一个区别是,县的长官由中央政府直接派遣,县的事务直接由中央管理。春秋后期,县也开始设在一国的内地,如晋国灭祁氏、羊舌氏后,以其封地设10 县,由中央选派县的长官①。
  县的职官除主一县事务的县大夫外,以下有县师、司马、司寇等,以掌管一县的教育、民政、军事、治安。
  战国时期大量盛行的郡,在春秋时也已出现。鲁哀公二年(公元前493 年)晋赵鞅在铁之战前宣布赏格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是此时的县大于郡。这与战国时县在郡下不同。
  (四)人事管理制度人事管理主要是指官吏的选拔、爵位、俸禄、考核和退休等制度。
  1. 职官的选拔制度春秋时期职官的来源主要是世官、举荐和学校培养这样三种途径。
  (1)世 官世官是指一家族中的人世代当官。春秋时期各国官吏的来源,特别是国家的高级职官,主要来自世官。像卫国的宁氏,子孙"七世卿族"。齐国的国氏、高氏世代为卿。鲁国的"三桓"、郑国的"七穆"、宋国的华氏、乐氏、向氏等,晋国的韩、赵、魏、荀、范、知等卿族,皆是世代为官。像晋国的赵氏,赵衰跟随晋文公出亡,文公即位后赵衰先为大夫,晋文公让他为下军将,他推让给别人。后为新上军将,升为中军佐,位列第二。其子赵盾为卿,赵盾子赵朔为下军佐,亦是卿。赵朔死后,赵氏发生变乱,族被灭,赵朔子赵武年幼,因其母是晋成公的女儿,② 《国语·齐语》。
  ①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随母躲藏在舅晋景公的宫中得以幸免。后韩厥劝说晋景公,还给了赵氏家产,赵武又在国家中担任职务,后来升到中军元帅地位。赵武的子孙都是担任重要官职,后竟至成为三家瓜分晋国的一家。
  大贵族的族长,都是在国家担任要职,他们死或退休,就由他们的儿子补官。如士会退休后,由其子士燮代替他上朝"听命"①。韩厥告老退休,长子韩无忌因有病,由次子韩起替补其父,韩厥"使宣子(韩起谥)朝,遂老。"②晋国在悼公时本有4 军,8 位卿官。晋悼公十三年(公元前560 年)中军元帅荀■、下军佐士鲂死去,荀■的儿子知朔先于其父6 年死,其孙知盈只有6 岁,不能接替祖职上朝。士鲂的儿子彘裘也年幼,"皆未可立",两卿的接班人都不能替补,于是晋国将新军撤销③。可见晋国的卿是世袭的。贵族年轻的子弟接替父亲任官的,当不在少数。当赵武年轻补官时,晋国的苦成叔子感叹地说:"抑年少而执官者众"①,就道出了这种状况。
  晋国的范宣子(士匄)向鲁国的穆叔炫耀他的光辉家族史,说范氏的祖先在舜时为陶唐氏,在夏代为御龙氏,在商代为豕韦氏,在西周为唐杜氏,在春秋晋国为范氏,可以称得上"死而不朽"了。穆叔反驳说,这只能称为"世禄",不是不朽。那些"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②类似的"世禄",在当时是"无国无之"的,有"世官"才有"世禄",可见"世官"制的普遍性。"世官"的基础是"世族"。有累世的大族,故有累世的官爵。这正如宋国的公孙寿所说:"弃官则族无所庇"③。大族之子为官,官又反过来保护贵族,成为连环套式的纠结在一起。
  (2)举 荐举荐是非贵族出身的士人进入仕途的一条道路,所谓"选贤举能"
  就是这种任官途径。
  举荐有两种方式:一是在位的人知某人有才能,直接向国君推荐,国君采纳即被任为要职。像齐国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治国。百里奚向秦穆公推荐蹇叔,穆公任蹇叔为卿参与国政,都是著名的例证。晋国的胥臣出使经过冀(今山西河津县东北冀亭)时,见到郤缺在田中除草,其妻送饭到田间,夫妻相敬如宾。胥臣回到国都后就对晋文公说:恭敬,是德行的集中表现。能够恭敬的人一定有德行。有德行的人一定能治理好百姓。请您任用郤缺吧。晋文公于是任命郤缺为下军大夫。在晋襄公三年(公元前627 年),晋国讨伐狄人,郤缺功大,俘虏了白狄的首领。此时已是文公子襄公为晋国君,他特别奖赏胥臣一个县的土地,并对他说:"推举郤缺,是你的功劳",还提升郤缺为卿①。
  ① 《左传》宣公十七年。
  ② 《左传》襄公七年。
  ③ 《左传》襄公十三年、十四年。
  ① 《国语·晋语六》。
  ②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③ 《左传》文公十六年。
  ①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举荐的另一种方式是地方政权向上级推荐所辖区内的贤才。这种方式可以管仲在齐国推行的"三选"制为代表。
  这种"三选"制的程序是:各乡官将本乡好学、有才德和有武功的人,推荐出上报给国家,是为一选,称为乡选。乡选出的人才经过国家的有关部门一段时间的考核试用,将优秀者选出推荐给国君,这是二选。国君亲自对二选出的人才审核、面试,交给一定的事做,合格者由国君任命为上卿的助手,这是第三选②。这样选出的人才,其出身地位低微、或虽富而无政治地位。他们进入政权中,就扩大了统治基础。
  管仲在齐国推行的"三选"制,在其它国家当也是实行的。
  (3)学校培养学校培养是国人阶层进入仕途的主要途径。所谓"庶人之在官者"
  的"庶人"③,此地即指普通的国人。春秋时期学校有"国学"和"乡学"之分。国学在国都,是国君和贵族子弟所进的学校。乡学是国人子弟所进的学校。在学校学习认字以外,主要是各种礼节和射箭、驾车的技术。学校每年要定期进行射箭比赛,既是娱乐,也是考核。其中优秀者即补为相应的官职,"古者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④。这国学和乡学,都是官府办的,称为官学,所谓"学在官府",春秋以前所有的学校都是官学。
  私学出现是在春秋晚期。第一个以办私学显名后世的是鲁国孔丘。
  春秋晚期各国政治动乱不定,官学实际已垮了。而此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一批新兴的富人出现,且一般人家由于生产力提高,耕食已有余,学习文化知识便提到他们的日程上来。孔丘适应形势的要求,创办了私学。相传到孔子门下就读的先后有3000 人,"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①孔子的办学方针很明确,就是做官,即"学而优则仕"。他说:"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②所谓"谷"就是做官吃谷物俸禄。他的一批高才生都到各国做了官。
  2. 爵位制度爵位是官吏等级的标志。春秋时官吏的爵位,是沿袭西周时的制度。
  孟子说周时颁爵的情况是:"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③此"君"指诸侯国君。对周天子讲,诸侯国君是臣,故孟子列为官爵的一个等级。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皆独立成国,"君"这一位就不计在爵位中,应从卿算起。
  大体来讲,春秋时爵分为三大等第,即卿、大夫、士。卿爵是高等,国家的高级官吏如相、"四司"的长官,各军的军将,一定由卿担任。
  大夫是中级爵位,国家的中层官吏,由它们充任。士是低等爵位,充任基层官吏。
  孟子讲士爵有上、中、下三个级别,实际在卿和大夫等中,也有级② 《国语·齐语》。
  ③ 《礼记·王制》。
  ④ 《礼记·射仪》。
  ① 《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
  ② 《论语·泰伯》。
  ③ 《孟子·万章下》。
  别之差。卿有上、中、下三级。鲁成公三年(公元前588 年),晋国的荀庚(中行伯)与卫国的孙良夫同到鲁国签订盟约。鲁成公问臧宣叔:荀庚在晋国位次第三,孙良夫在卫国为上卿,位第一,签盟时,谁在先?臧宣叔回答说:"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上下如是,古之制也。"①是卿有上、中、下三个级别,大夫有上下两个级别。大夫没有中大夫级,只有上大夫、下大夫之分。晋定公十九年赵鞅宣布赏赐时说:"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也没有中大夫。中大夫的设置在战国,班固说是"秦官"②。
  爵位还要"受命"。"受命"就是表示国君选择任命此人可以担任官职。"命"有两种,一是周天子"命",一是国君命。周天子"命"
  的人,是得到王室承认的,在名义上就为周王的臣。这是西周时,周王控制诸侯国的手段,所以他们称为"天子之守"。而受国君"命"的人,与天子没有直接关系,周王未予承认。各爵等受命的情况与国家的大小相关。《礼记·王制》载,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郑玄注说:"小国亦三卿,一卿命于天子,二卿命于其君。"郑玄说是正确的。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则一卿命于国君。
  "命"还有数的差等。《礼记·王制》又说:"大国之卿不过三命,下卿再命。小国之卿与下大夫一命。"据孔颖达说,大国的上卿三命,中卿二命,下卿一命。次国上卿二命,中卿一命,下卿不受天子命。小国上卿一命,中、下卿天子不命,由国君命。大小国大夫皆一命。
  无论是天子或国君对卿大夫授命时,都要举行一定的仪式,把加命的事写在简册上,同时赐给相应的车服器用。因命数不同,地位也不一样。命数越多,地位就越高,所穿的服饰,乘的车马就不相同,命数多的尊贵,车服也随之华丽。鲁成公二年晋援救鲁,在鞌大败齐军,齐人退还侵占鲁国的"汶阳之田"。鲁成公为了感谢晋国军将,"赐三帅先路三命之服,司马、司空、舆帅、侯正、亚旅皆受一命之服。"郑简公十九年(公元前547 年)"郑伯赏入陈之功,享子展,赐之先路三命之服,赐子产次路再命之服。"晋襄公元年,晋襄公"以三命命先且居将中军,以再命命先茅之县赏胥臣,。。以一命命郤缺为卿。"可见命数多少与地位的高低相应,车服作为贵贱差等的标志,随命数不同而有别。爵位的授予是与官职相应的。《王制》说:"凡官民材,必先论之。
  论辨,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论辨,即辨别出优劣。辨别优劣由司马主其事。《王制》在另一处说:"司马辨论官材。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是先做官而后爵随之。
  3. 官吏的俸禄做官就有俸禄,以维持生计,养家糊口,故是"位定,然后禄之"①,位指爵位。春秋时的官禄是根据爵位定的。
  官吏的俸禄,在西周及以前是以土地作为职官的禄。所谓"大夫食
  ① 《左传》成公三年。
  ② 《汉书》卷十九《百官公卿表》。
  ① 《礼记·王制》。
  邑,士食田"。邑指"采邑",即收取邑中人民的租税。春秋时仍是以土地为俸禄。
  据孟子讲,大国"卿禄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次国"卿禄三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小国"卿禄二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
  庶人在官者其禄是以为差"①。"诸侯之下士,视上农夫"②,上农夫一年的耕种可养活9 个人。就是说一个下士的俸禄可以养活9 个人。接着这个比例,大夫的禄可养活57 人,大国卿相当于三个大夫,则可供171人生活。但是事实上还远不止此,宋国的免馀说卿可以有100 个邑,宋平公赐给他60 邑,免馀不接受,说他已经有60 个邑了。平公坚决要给他,他接受了一半,30 个邑,是免馀有90 个邑。免馀是大夫爵,宋平公想任命他为卿,免馀也不接受③。可见大夫可以拥有60 个邑。邑最小的有10 家,若按井田制的四井为邑,则一邑有32 家。百邑则拥有1000 家或3200 家。
  春秋晚期出现了以谷物为俸禄。孔子说:"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④。又说"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⑤这里的"谷"是指做官。做官称"谷",是做官可以得到谷为俸禄。在孔子时代,实物俸禄已较普遍出现。这些拿谷物俸禄的,是出身寒微的"士"。
  4. 考核制度官吏政绩的优劣,要加以考核。齐国从齐桓公时就建立了考核制度,每年的正月,国中21 乡的乡长和野中五属的属大夫,都要到朝堂"复事",即回报工作。乡长所回报的工作是有关人才的推荐和社会治安的管理问题。国君责成乡长不要压制有才德的人不上报,不要包庇坏人不惩处。
  对五属大夫回报政绩时,则要考察赋税的收入情况,人才的推荐及对坏人的惩处。在朝会时,齐桓公看了各属的赋税完成数额后,要选一个最差的加以批评,并对他说:你属的土地和人口都与别的属一样,为何只有你属的收入少?这是由于你教导不好,治理不善。一次两次可以宽恕,若三年连续如此,就要治你罪,不得赦免。这样乡长和属大夫就各自回去努力工作,从而达到国家大治①。
  5. 职官的退休制度春秋时的职官,年老就自动退休。据古书记载年七十为退休的年限,所谓"七十致仕"②,"致仕"就是退休。到了年龄一般是自动请求退休,称"请老"、"告老"或"老"。如晋国的士会、祁奚、韩厥都是自动"请老"。晋国祁奚请老,晋悼公问他谁合适接替他的职务,祁奚推荐
  ① 《孟子·万章下》。
  ② 《礼记·王制》。
  ③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④ 《论语·泰伯》。
  ⑤ 《论语·宪问》。
  ① 《国语·齐语》。
  ② 《礼记·王制》。
  与他有仇怨的解狐。解狐还没有上任就死了,晋悼公又问他,祁奚于是推荐他的儿子祁午③。祁奚这种"远举不避仇,近举不避亲"的行为,很受人们称赞。
  古时人的寿命比今日短,生活艰难,贵族做官虽是"肉食者",也是老得快的。到70 岁已是高龄了,当时的官,除国君外,无论地位高低都得退休,像士会、韩厥都是晋国的中军元帅,位居宰相位,也主动"请老",没有在位上老死而后已,把着权柄不放的现象。
  (五)春秋时期的法律制度春秋时期各国都有自己的法律,当时人常称国有"常刑",即是指法律。此时的法律制度,基本上是沿袭西周旧制,而为适应时势的需要而有所变化。
  1. 春秋时期所行的法典春秋前期,各国所使用的法典,大都是沿袭西周时的并根据形势略有变化。鲁文公十八年(公元前609 年),季文子向刚即位的鲁宣公呈述必须立即驱逐杀父窃宝来投奔鲁国的莒太子仆时,就是引用周公所作的《誓命》原文为依据的。季文子在引用周典后说,莒仆之罪"在九刑不忘"。忘即妄。是莒仆的罪在九刑之中。所谓《九刑》,是指西周时的刑法。晋国叔向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①。是西周的《九刑》在鲁国仍据以为法典。鲁庄公十四年(公元前680 年),郑国的付瑕杀国君子仪而迎立逃亡在外的厉公返回,郑厉公上台后,就把付瑕杀掉,并对人说"付瑕贰,周有常刑,既伏其罪矣。"是郑厉公杀付瑕,仍用西周时的"常刑"定罪。
  法律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春秋时各国一方面依据西周的旧法典,一方面为适应形势的需要,制定新法典。《晋书·刑法志》说,战国初年李悝师魏文侯,著《法经》。他的《法经》是"撰次诸国法"
  而成。严格来说,李悝不是创制,而是编纂。李悝依据各国法典撰写《法经》,是战国初年各国都已有自己的法典。这些法典,其中主要是春秋时期的旧法。而这些春秋时的法典,则多是在春秋这一时期制定的。
  晋国尚法精神突出,常制定、修订法律。晋献公时士■为司空,制定有"士■之法"①。晋文公四年(公元前633 年,鲁僖公二 十七年),"蒐于被庐",制定"被庐之法"②。晋襄公七年(公元前621 年),晋"蒐于夷",有"夷蒐之法"。夷蒐因阳处父改易元帅,提升赵盾为中军元帅。赵盾执政即"制事典、正法罪、辟刑狱、董捕逃、由执要、治旧洿、本秩礼、续常职、出滞淹",推行晋国,"以为常法"③。士■的孙士会,在晋景公七年(公元前593 年)为中军元帅兼太傅,执晋国政,③ 《左传》襄公三年。
  ① 《左传》昭公六年。
  ① 《左传》成公十八年。
  ②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③ 《左传》文公六年。
  他死后谥号为武子。在执政时制定新法,称为"范武子之法"④。士会的孙子范宣子,在晋平公四年(公元前554 年),任中军元帅执晋政,制定有"刑书"。范宣子所制定的刑书是依据夷地蒐礼时的旧本,在晋顷公十三年(公元前513 年),赵鞅、荀寅把范宣子的刑书铸在一只铁鼎上,加以公布⑤,其目的是推行范宣子时制定的法典,正如蔡史墨所说,他们"擅作刑器,以为国法"。春秋晚期晋国搬出范宣子的法典加以公布,当是宣子的法典切合时用,故被称为"晋国的乱制"。所谓"乱制",实为适合于新形势下的新法典。
  楚国在楚文王时(公元前689-前677 年在位),制定"仆区之法"
  ⑥。楚庄王时(公元前613-前591 年在位)有"茅门之法"①。郑国子产"制参辟",并把它铸在鼎上加以公布②。"参辟"即三种法律。《晋书·刑法志》"大刑用甲兵,中刑用刀锯,薄刑用鞭扑",子产所制三种刑法,当是这三类③。齐国管仲相桓公,"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④。韦昭注说"业,犹创也"。是管仲采择前代的法典,加以改造,以适用于春秋时期的齐国政治。
  2. 春秋时期刑罚的种类春秋时期的刑罚种类,鲁国臧文仲说:"五刑而已"。即"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⑤但对五刑的说法,《尚书·吕刑》载五刑的刑名是:墨、劓、剕、宫、大辟。
  作为鞭扑的"薄刑"不在五刑之列。鞭扑被列为刑罚,是把非伤及肢体和生命的处罚包括在内,这些处罚有流放、赎金和鞭、扑。鞭扑虽要触及肌肤,但不留下永久的残疾。一般将墨、劓、刖(剕)、宫、大辟等五刑称为正刑,加流、赎、鞭、扑四种,合称为"九刑",鲁国季文子所谓的"在九刑不忘"的"九刑"即指此九种刑罚⑥。春秋时对罪犯所使用的刑罚也离不开这些种类。
  用甲兵征讨,韦昭注《国语》引贾侍中说"谓诸夏不式王命,以六师移之"。韦昭则说"臣有大逆,则被甲聚兵而诛之,若今陈军也"。
  是天子讨伐诸侯,诸侯国君讨伐本国内的臣下,凡用军队的,都是这种刑罚的运用。春秋时期周天子实际上降为一诸侯国,各霸主实际上代行天子政,它们常打着"尊王"和"共奖王室" 的旗号,以征讨不服的中小国家,这在某些方面,类似这种刑罚。作为周天子,春秋时周桓王曾有过一次失败的经验。郑庄公本为周王室的卿士,执掌王室事务,他贪权专政,周平王想起用虢国君为卿士,以削弱庄公权力。此事未办成周平王就死去,继位的周桓王不顾庄公反对任用了虢公。郑庄公大为不④ 《左传》成公十八年。
  ⑤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⑥ 《左传》昭公七年。
  ①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② 《左传》昭公六年。
  ③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276 页。
  ④ 《国语·齐语》。
  ⑤ 《国语·鲁语上》。
  ⑥ 《左传》文公十八年。
  满,不但不朝见周王,还派兵侵夺周王土地,抢割农作物,周桓王于是派军队加以征讨。郑庄公却公然以军相抗,两军在繻葛一战,桓王的军队大败,桓王本人肩上也中了一箭①。这是春秋时周王唯一的一次对诸侯国施用甲兵的"大刑",但没能达到目的。
  作为春秋初年"小霸主"的郑庄公,却借王臣的名义,对宋国、郕国、许国加以征伐。庄公讨伐它们的口实是"不朝王"、"不会王命",这种征伐虽"自诸侯出",却有执行"王命"惩处的特色。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