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国全史分卷《元代史》

_12 史仲文(现代)
  ④ 塔剌不花,原注:其状如獾,即tarbuga,土拨鼠。
  ⑤ 《元史》卷77《祭祀志》6,第1923 页。
  ⑥ 《元史》卷74《祭祀志》3,第1841 页。
  马湩、葡萄尚醖酒,以次授献官,献官皆祭于沙池。"①最后"奉胙进于阙庭,驾幸上都,则以驿赴奉进。"②3。社稷"社"指土地,"稷"指谷类。社稷祭祀是中国古代帝王重要的祭祀。
  元帝遣使致祭社稷。元代的社稷岁祭是从至元七年(1270 年)十二月开始的。至元三十年(1293 年)正月,听御史中丞崔彧之言,于和义门内少南,始建社稷坛。总面积四十亩。社坛在东,稷坛在西。相去约五丈。社坛用土青赤白黑四色,正方形,中间实以常土,上面以黄土覆之。依方面从五色泥刷饰。四面,各设一阶梯。稷坛一如社坛之制,惟土不用五色,纯用一色黄土。元廷于至元十年(1273 年)为地方社稷坛制作了规定。规定称:"社稷五土,五谷之神,虽是以时致祭坛壝制度未行,于礼有阙。乞遍喻府州依法修理。"③府州社稷坛,筑城西南,方二丈五尺,高三尺四,出阶四等,筑围墙,四面开门,于内社在东,稷在西。
  社稷祭仪之节有六,多与宗庙祭同。
  4。先农先农指农神。元代先农之祀,始自至元九年(1272 年)二月,其仪如社稷。至元十四年(1277 年)二月,忽必烈亲祀先农于大都东郊。十五年(1278年)二月,祀先农,耕籍田。耕籍,中国古代历代帝王亲自耕田之礼,以示重视农业。但元朝皇帝很少亲至。自此多"以蒙古胄子代耕籍田"①。权衡《庚申外史》言:顺帝亲耕籍田。②武宗至大三年(1310 年)夏四月,从大司农请始建农神,蚕神二坛,二坛之式与社稷坛同,规模不一。元先农,先蚕坛在籍田内。
  5。宣圣宣圣为孔夫子的尊号。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 年),追谥孔子为襄成宣尼公。自汉、唐以来历代王朝皆尊孔子为圣人,而后来诗文中多称宣圣,元沿用此称。
  元宣圣庙,太祖成吉思汗始置于燕京。忽必烈汗时期宣圣庙祭祀已形成制度。据陶宗仪云:"内翰王文康公鄂,字百一,开州东明人。国初,自保定应聘北行。时故人马云汉,以宣圣画像为赠。即达北庭,值秋丁,公奏行释奠礼。世祖说,即命举其事,公为祝文,行三献礼。礼毕,进胙于上。上既饮福,熟其胙,命左右均沾所赐。自是春秋二仲,岁以为常。盖上之所以尊师重道者,实公有以启之也。"③元宫廷大规模祭宣圣,始于至元十年(1273 年)。这年三月,中书省命春秋释奠。执事官各衣其公服,陪位诸儒襴带唐巾行礼。成宗始建宣圣庙于大都,大德十年(1306 年)秋,庙成。至大元年(1308 年)秋七月诏加号于
  ① 《元史》卷75《祭祀志》4,第1872 页。
  ② 《元史》卷75《祭祀志》4,第1872 页。
  ③ 《元典章》卷30《礼部》卷3,《祭祀》,"社稷坛"。
  ① 《元史》卷76《祭祀志》5,第1891 页。
  ② 《庚申外史笺证》第40 页。
  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皇庆二年(1313 年)六月以许衡从祀,又以先儒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司马光、朱熹、张栻、吕祖谦从祀。延祐三年(1316 年)秋七月,下诏设宣圣春秋释奠,并以颜子、曾子、子思、孟子配享。至顺元年(1330 年),以汉儒董仲舒从祀。后来元廷又加封一些先圣先儒。所有这一切说明了元代蒙古统治者对儒的态度,反映了他们汉化的程度。
  6。岳镇海渎元宫廷岳镇海渎之祭,始于中统二年(1261 年)。而亦遣使代祀。叶子奇《草木子》卷三下《杂制篇》称,元廷"山岳河海,惟遣使致祭"。
  五岳四海五镇四海,凡十九处,分五道。以东岳、东海、东镇、北镇为东道,中岳、淮渎、济渎、北海、南岳、南海、南镇为南道。北岳、西岳、后土、河渎、中镇、西海、西镇、江渎为西道。"既而,又以驿骑迂远,复为五道",每道遣使二人,集贤院奏遣汉官,翰林院奏遣蒙古官,出玺书给驿以行,秩有常祀。
  元帝颇重视祭岳镇海渎,至元二十八年(1291 年)正月,忽必烈谓中书省臣言曰:"五岳四渎祠事,朕宜亲往,道远不可。大臣如卿等又有国务,宜遣重臣代朕祠之。汉人选名儒及道士习祀事者。"①并颁有祭令:"诸岳镇名山,国家之所秩记,小民辄僣礼犯义,以祈祷亵渎者,禁之。诸五岳、四渎、五镇,国家秩祀有常,诸王公主驸马辄遣人降香致祭者,禁之。"①至元三年(1266 年),元廷依据圣旨,封号于岳镇海渎。封东岳为天齐大生仁圣帝,南岳为司天大化昭圣帝,西岳为金天大利顺圣帝,北岳为安天大贞玄圣帝,中岳为中天大宁崇圣帝。加封江渎为广源顺济王,河渎为灵源弘济王,济渎为清源善济王,东海为广德灵会王,南海为广利灵孚王,西海为广润灵通王,北海为广泽灵祐王。成宗大德二年(1298 年)二月,加封东镇沂山为元德东安王,南镇会稽山为昭德顺应王,西镇吴山为成德永靖王,北镇医巫闾山为贞德宁王,中镇霍山为崇德应灵王,"敕有司岁时与岳渎同祀"②。
  元帝为何如此重视岳镇海渎之祭呢?这是与蒙古人原有萨满信仰和祭祀山川习俗有关的。故在这些沿袭中国王朝传统的祭祀活动中也可以找到若干蒙古风俗的相应因素。
  元代还祭祀三皇(伏羲、神农、黄帝)和风师、雨师、雷师。风、雨、雷师之祀,自至元七年(1270 年)十二月,大司农请于立春后丑日,祭风师于东北郊,立夏后申日,祭雷、雨师于西南郊。仁宗延祐五年(1318 年),乃即二郊定立坛壝之制③。
  (三)官府及汉族民间祭祀有元一世,朝廷重视帝王祭祀,而且颇注意各级官府的传统祭祀活动。
  ① 《元史》卷76《祭祀志》5,第1900 页。
  ① 《元史》卷103,《刑法志》2,第2636 页。
  ② 《元典章》卷3《圣政》卷2,《崇祭祀》。《元史》卷76《祭祀志》6,"岳镇海渎"。③ 《元史》卷76《祭祀志》5,1903 页。
  此外,广大汉族人民中流行着很多种类的祭祖或祭神活动。这些活动的大部分也是世世代代流传的固有习俗的延长和继续。
  1。官府祭祀从至元初,元廷屡颁律令,督促地方官府做好各种祭祀活动。尤其对名山大川的祭祀更加重视,至元九年(1272 年)元廷一份文件称:"五岳、四渎、名山大川、历代圣地、明王、忠臣、烈士,载在祀典者,所在官司岁时致祭,钦此。"①至元十三年(1276 年)皇帝平定江南诏书亦云:"名山大川、寺观庙宇并前代名人遗迹不许毁拆。"②至元三十一年(1294 年)钦奉诏书中再次强调官府祭名山大川、圣帝明王、忠臣烈士。同时要求"长吏除常祀外,择日致祭"。长吏,即正官。自此,登宝座、改元、上尊号等诏书中三令五申致祭名山大川。
  元廷又要求地方官府祭祀风师、雨师、雷师。大德五年(1301 年)八月圣旨:"岳镇、海渎、名山大川、风师、雨师、雷师当祀之日,须以本处正官斋洁行事。有废不举祀,不敬者,本道廉访司纠弹,钦此。"③后来也多次强调官府长吏、正官亲自致祭。
  但元廷又同时规定:"聚作社者并皆禁断。余社皆禁。所祀典未尽举行是宜,照依钦奉到诏书,检举旧例,诸载社祀典者,合行致祭,以广祈祷之礼。"这里"聚作社",指聚众作社。即不通过官府私自组织的祭社。
  在元代流行先圣的祭祀,先圣包括三皇、宣圣的祭祀。
  三皇,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原为道教供奉的神,古籍中有多种说法。元朝所采用的是伏羲、神农、黄帝。在文献中多载有关地方官府祭祀三皇之例。元廷一份文件中称:"湖广等处行中书省,为祭祀三皇,自唐以来载在祀典、依释奠至圣文宣王礼仪官为致祭相应,咨请依例施行。准此。"①文献中又载,三皇之一神农致祭尤为重视。至元九年(1272 年)中书礼部一文件称:"神农,高辛已上系圣帝明王及三代开国之主,皆以功及万世,泽被生民。故历代载于祀典,礼未尝废,拟令所在官司三年一祭。"②高辛,亦古帝王、号帝喾,黄帝之曾孙,尧之父。
  在元代有关配享三皇问题上,有争议。有人主张以十大名医配享。为此,大德三年(1299),中书省礼部、太常寺博士等议:"《唐会要》所载三皇创物垂范,候言藻鉴,宜有钦崇,于是伏羲、神农、皇帝俱有庙貌之设,春秋二时致祭,仍以勾芒、祝融、风后、力牧各附配享之位。稽诸典礼定规,虽百世不易也。况所谓创物垂范是即开天建极立法作则之义。今乃援引夫子庙堂十哲为例,拟十代名医从而配食,果若如此,是以三皇大圣,限为医流,专门之祖揆之,以礼似涉太轻。兼十代名医考之,于史亦无见焉。。。今后配享三王,宜从太常寺所拟相应,具呈照详得此,都省仰依上施行。"③以后规定以勾芒、祝融、风后、力牧等神为三皇配享之位。但对勾芒等神的服色、
  ① 《元典章》卷30,《礼部》卷3,《祭祀》,"祭祀典神祇"。
  ② 《元典章》卷3,《圣政》卷2,《崇祭祀》。
  ③ 《元典章》卷3,《圣政》卷2,《崇祭祀》。
  ① 《元典章》卷30,《礼部》卷3,《祭祀》,"祭祀三皇钱数"。
  ② 《元典章》卷30,《礼部》卷3,《祭祀》,"祭祀典神祗"。
  ③ 《元典章》卷30,《礼部》卷3,《祭祀》,"配享三皇体例"。
  坐次又是如何呢!至大二年(1309 年)中书省吏部称:"三皇开天立极,泽流万世,有国家者所当崇祀。自唐天宝以来伏羲以勾芒配,神农以祝融配,黄帝以风后、力牧配。按礼记月,令春三月,其帝太皞,其神勾芒;夏三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又《史记》称:黄帝得风后、力牧以治民。其配享坐次宜东西相向,以勾芒、祝融居左,风后、力牧居右。若其相貌、冠服年代辽远,无从考证,不可妄定。当依古制以木为主,书曰:《勾芒氏之神》、《祝融氏之神》、《风后氏之神》、《力牧氏之神》。"①可见元代以勾芒等神配三皇,以及定坐次,自有其时代特色。
  上述"十代名医",亦称十大名医。至大二年(1309 年)中书省礼部规定称:"所谓十大名医比依文宣大儒从祀之例列置,雨庑如此,先后之序似为不紊。"②宣圣的祭祀,是元代官府及民间的尤其是各级庙学很重要的祭祀活动。
  中书省,于至元六年(1269 年)四月的一份文件称:"今移文各路、遍行所属,如遇朔望,自长吏次以下正官同首领官,率领僚属吏员,俱诣文庙烧香。"③早在元初,元廷就开始重视祭孔,中统二年(1261 年)圣旨称:"先圣庙,国家岁时致祭,诸儒月朔释奠,宜恒令洒扫修洁。"④这里先圣庙即孔子庙。
  在元代,除帝王宫廷主要祭祀活动之外,各级官府的祭祀仪式也很频繁。因此,用于这些祭祀活动的费用也是庞大的。至元九年(1272 年),元廷在原来基础上再次拟定各路年例祭祀社稷、风雨、雷师,释奠至圣文宣王钱数⑤。元贞二年(1296 年),又根据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建议,重新确定祭三皇及医学祭祀的钱数。后来由于物价日贵,祭祀费用短缺,因此,元廷也不得不考虑增加各路、府、州祭祀用钱数。延祐四年(1317 年)把大德九年(1305年)所定诸路祭祀钱添加如下:三皇并宣圣春秋二祭,原来每祭各中统钞一定,这次添钞一定,通作二定。
  社稷春秋二祭,原来每祭各中统钞三十两,这次添钞三十两,通作一定一十两。
  原来风、雨、雷师祭各中统钞二十五两,这次添钞二十五两,通作一定。散府、上中下州,大德九年规定钱数添加为:三皇、宣圣春秋二祭原来每祭各中统钞二十五两,今添支钞二十五两,通作一定;社稷春秋二祭,原来每祭各中统钞二十两,添支钞二十两,通作四十两;风雨雷师每祭,原来各中统钞一十五两,今添支钞一十五两,通作三十两①。上述数目表明元廷每年对于各路府州祭祀活动的费用还是很大的,这也是元朝财政困难的原因之一。
  ① 《元典章》卷30,《礼部》3,《祭祀》,"三皇配享"。
  ② 《元典章》卷30,《礼部》3,《祭祀》,"三皇配享"。
  ③ 《庙学典礼》(外二种)卷1,1992 年,浙江古籍出版社,第12 页。④ 《庙学典礼》卷1,"先圣庙岁时祭祀禁约搔扰安下"。第12 页。
  ⑤ 《元典章》卷30,《礼部》卷3,《祭祀》,"祭祀社风雨例"。
  ① 《元典章》卷30,《礼部》卷3《祭礼》,"添祭祀钱"。
  2。民间祭祀元代汉族民间祭祀活动包括祭祖和祭神灵等。所包括内容很多。
  元代汉人祭祖活动主要是在每年清明节前或清明日以及死者亡故之日(忌日),其家属亲友到坟前以酒食、果品等致祭。对此元代戏曲作品多有描写。如:武汉臣撰杂剧《老生儿》,第二折,《煞尾》:"在生呵奉养父母何须道,死后呵祭奠即先灵你索去学。"同剧第三折白:"[张郎同旦儿上云:]时遇清明节令,寒食一百五,家家上坟祭祖。我将着这春盛担子,红干腊肉。。上坟去来。"
  这是剧中描写的一富足人家清明节上坟祭祖的情景。同剧中又描写了一穷读书人的祭祖情况。
  第三折,白"[引孙上云:]我往纸马铺门首唱了个肥喏,讨了这些纸钱,酒店门首又讨了这半瓶儿酒,食店里又讨了一个馒头,。。在邻舍家借了这把儿铁锹,到祖坟上去浇奠一浇奠。烈些纸儿,添些土儿。也当做拜扫,尽我那人子之道。。。则一个馒头供养了公公婆婆,我的父亲母亲没有,倘若争这馒头闹将起来可怎么了。这也容易,劈作两半,一半供养公公婆婆,这一半供养父亲母亲。奠了酒,烈了纸钱,祭祀已毕,我可破盘咱。"①从上述戏文可知,元代人清明祭祖以食物祭奠,用酒浇奠,并焚烧纸钱,以供祖先神灵在地府享用。最后还一种"破盘"的程序。破盘,吃祭祖后酒食之谓,元杂剧《杀狗劝夫》亦有例。
  元代人除清明上坟祭祖外,还冬月上坟祭祖,称小上坟,以别于清明祭祖。元剧中亦有描写。如:岳伯川撰杂剧《铁拐李》,第二折,《倘秀才》:"或是祭先祖逢冬遇年。[云:]到那冬年时节,月一十五,孩儿又小。上坟呵。大嫂,你可出去见人么?[旦儿云:]我不去,着张千引着孩儿坟上烧纸便了。"②又,《水浒传》三十二回:"当时腊月初旬,山东人年例,腊月上坟。"可参证。
  在元代,死者亡故之日(忌日)致祭也很普遍。元无名氏杂剧《度柳翠》,楔子:"[牛员外诗云:]明朝是汝父周年,自当来烈纸焚钱。"①即一例。据文献记载,祭亡灵也是元代汉族民间祭祀活动的重要内容。下面是元杂剧中的几则例子: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叨叨令》,白:"[正旦云:]今日赴法场典刑。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②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折,《快活三》:"我为甚的瀽一碗浆饭水。
  烧一陌纸钱灰,则为咱行军数载不相离,会与你刎颈为交契。[韩信云:]蒯文通,你敢疯了!你怎生将纸钱水饭在我跟前烧泼,可是为何。[正末唱:]:《朝天子》:我说知就里。想蒯彻也无他意。趁着你在日浇奠理当宜。若死
  ① 《元曲选》,第一册,中华书局1979 年版,第377 页。
  ② 《元曲选》,第二册,第498 页。
  ① 《元曲选》,第四册,第1335 页。
  ② 《元曲选》,第四册,第1510 页。
  了空迎祭。"③(瀽,泼、倒之意。古代祭奠死人时,把酒食洒倒在地上,叫做瀽)。
  元代汉人祭祀神鬼的内容也很多。其形式也丰富。而对元代普通人来说,不论祭祖、祭亡灵或祭神鬼,以焚烧纸钱,用水饭浇奠,是一个通俗。以上二例之外,还有元杂剧《老生儿》,第二折,《紫花儿序》:"他添不到那两锹儿新土,烧不到一陌儿银钱,瀽不到有那半碗儿的凉浆。"即一例。凉浆,浆水饭即凉水饭。
  在元人中以焚烧纸钱、纸马祭祀,尤为普遍。烧纸钱,除上述诸例外,再举几例:《西厢记》一本,二折:《朝天子》白:"小生湖海■零数年,自父母下世之后,并不曾有一陌纸钱相报。"
  元无名氏杂剧《盆儿鬼》,第四折,《小梁州》白:"[包待制云:]大家小户有个门神户尉,那屈死的冤魂被他当住。所以进来不得。张千你去取将金钱银纸来者。[诗云:]。。金钱银纸速安排,邪鬼外道当拦住,单把屈死冤魂放过来。[张千做烧纸科云:]我烧了一陌儿纸钱,你看好阵冷风也。"①这种以纸寓钱之俗,始于汉唐,起源颇古。并一直流传至现在。
  纸马,绘有神像、马匹等供祭祀焚烧用的冥纸。赵翼《陔余丛考·纸马》:"《天香楼偶得》云:俗于纸上画神像,涂以彩色,祭赛既毕则焚化,谓之甲马,以此纸为神所凭依似乎马也。"元杂剧中多有描写焚烧纸马致祭,祭祀对象也较多。
  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二折,白:"[冯太守云:]兀那梢公,便与我开船去。[梢公云:]知道,只等那船头上烧了利市纸马,分些神福,吃的醉饱了,便撑动篙来,开起船来。"②(利市,犹言吉利。)《西游记》,一本一折,《胜葫芦》,白:"夫人,才下船要利市,饶他初犯罢。"即是。神福,船家在开船前,把祭告水神,请求保佑的祭品之谓③。
  《小张屠》,楔子,白:"我不合将人上了神灵的纸马,又将来卖与别人还愿。"
  由于人们在祭祀时大量用纸马纸钱等冥纸,出现了专售此类冥器的商店,曰纸马店或纸马铺。元杂剧《老生儿》,第三折,白"我往纸马铺门首唱了个肥喏,讨了这些纸钱。"就是一例。《东京梦华录》卷七"清明节":"诸门纸马铺,皆于当街,用纸衮叠成楼阁之状。"说明宋时已有买纸冥器的纸马店。而且庙宇中皆备有焚化冥纸的炉盆,称作纸炉或焦盆、火池。《小张屠》,第四折:"望东岳神祠一郡,格幼子喜孙儿火焚在焦盆。"即是。《水浒传》第四十二回:"香炉内蝼蚁营巢;狐狸常睡纸炉中。"亦是。元代亦有以"血食"祭祀鬼神之俗。血食,即杀死的牛、羊、豕等三牲。元杂剧《刘弘嫁婢》,第三折,《鬼三台》,白:"小圣生前正直无私曲,死后复承上帝宣,典祀城隍西蜀郡,血食香火至心虔。"
  ③ 《元曲选》,第一册,第77 页。
  ① 《元曲选》,第四册,第1407 页。
  ② 《元曲选》,第四册,第1740 页。
  ③ 《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今晚若下船时,明早祭了神福,等一阵顺风,不日就吹到了。"可参证。
  《张协状元》十六卷《剔银灯》:"吾血食一方却最灵。"
  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八日祠山圣诞"条:"自梁至宋,血食已一千三百年矣。"足见"血食"之俗之久远。
  元代还有以"神羊"祭神鬼的习俗。神羊,亦称"神羊儿",祭神的死羊。此俗在元代文学作品中亦有反映。
  《小张屠》,第一折,《青哥儿》:"仰告众人,许下明香,做神羊儿。"《词林摘艳》卷六,无名氏散套《汲沙尾南。金殿锁夗央》:"捧瑶觞,赛神羊,将往事苦都撇漾。"
  用神羊祭神时,把羊的两条前腿在杀死后弄得向后弯曲,似屈膝作跪状。关汉卿《望江亭》,第二折,《煞尾》:"我着那厮磕着头儿一番。恰便似神羊儿忙跪膝。"①便是一例。
  3。元廷有关祭祀活动的若干规定元代的祭祀活动,基本上朝廷不加干涉,但有一些祭祀活动受到了限制。如,女真族的拜天习俗被革去②。此外,聚众祭星,被受禁治。其原因是"诸处阴阳人每多因点照祭星,别生事端。"禁令称:"今后教省家遍行文字样禁约了呵,免致别生事端。"①但元廷对有些民间祭祀活动,以明令放行。如"霖雨不止享祭"即一例。霖雨是久下不停的雨,霖雨对人类的危害是相当大的。因此,人们幻想着以享祭神灵来实现愿望。至元十年(1273 年)元廷的规定称:"如霖雨不止去处祭享施行。"②元廷还规定,久旱遇风,可以用羊酒祭祈,但不支破官钱③。朝廷还禁止聚众作社,举行祭祀活动,但"人家或因灾病,有许口愿,赴寺观庙宇祷祭之类不在禁限。"所以元代普通百姓到寺观庙宇祭祷之风甚盛。《析津志》载大都北城齐化门外岳庙每年祭祷盛况时云"每岁自三月起,烧香者不绝。至三月烧香酬福者,日盛一日。比及廿日以后,道涂男人□□赛愿者填塞。廿八日,。。齐化门内居民,咸以水流道以迎御香。香自东华门降,遣官函香迎入庙庭,道众乡老甚盛。"④这是大都一隅之民间祭祷场面,其他庙宇寺观想必皆然。
  ① 《元典选》第四册,第1662 页。
  ② 《元典章》卷30,《礼部》卷3,《祭祀》。
  ① 《元典章》卷30,《礼部》卷3,《祭祀》。
  ② 《元典章》卷30,《礼部》卷3,《祭祀》。
  ③ 《元典章》卷30,《礼部》卷3,《祭祀》。
  ④ 《析津志辑佚》,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 年版,第54 页。
  九、宗教信仰习俗元代的各民族宗教信仰习俗是他们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的。民族众多,经济、社会生活各异,决定了元代信仰习俗的五花八门、丰富多采。但是这些习俗的大多数是从古代原始思维那里代代传袭下来的具有神奇色彩的观念。而有些是当时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产生发展而来。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观察,这些信仰习俗的大部分是带着较浓厚的迷信色彩,只有少部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有益于人们心理和社会进步的俗信。因此,对我们来说,也有一个批判地对待的问题。
  (一)蒙古族的信仰元代蒙古族的信仰习俗是他们整个习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蒙古人社会生活和经济、文化生活的产物,尤其是与古代萨满教的联系更为密切。元代蒙古人的信仰习俗内容多与他们经济生活相关的自然崇拜、偶像崇拜和一些迷信活动有关。
  1。偶像的世界古代的蒙古人经济文化落后,对自然界的天地、风、雨、水、火以及动植物不能正确地、科学地加以解释,从而只能用幻想来猜测判断,有时便产生畏惧和不安全感,认为自然界中存在一种超人的力量,人们对它是无能为力的,而只能祈求来保证生命财产的安全和一切顺心如意。祈求的方法之一就是给它们塑造偶像,顶礼膜拜,虔诚祭祷。从而蒙古人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神的偶像。
  蒙古人首先为长生天做偶像,他们认为,天是"一切可见不可见事物的创造者,他是世界上的美好事物也是种种困苦的赐予者。"①因此他们为了生活的幸福、牲畜安全,为长生天做了许多偶像,加以崇拜。这些偶像的制作当然是"仿照人像"。其材料是毛毡和绸料等。"当他们愿意制作这些偶像时,住在不同帐幕的所有主妇们都聚会到一起,非常尊敬地制作它们,当他们制作完毕时,杀一只羊举行会餐,并把羊的骨头放在火上烧掉。"②蒙古人把有些偶像放在帐幕门户两边。而把有些偶像放在帐幕门前的一辆美丽的有篷的车子里面。如果任何人偷窃车子里的任何东西,他就被处死,决不宽恕③。他们又为成吉思汗制作了偶像,也放在一辆车子里,这辆神车则放在一座帐幕前面的敬礼偶像的地方。
  他们经常把每一头乳牛和母马第一次挤出的奶供奉偶像。当他们将要吃饭时,首先拿一些酒食供奉偶像。当他们屠宰任何动物时,他们把它的心放在杯子里供奉神车里的偶像。他们把心留在那里,直至早晨。这时他们才把它从偶像面前拿开,煮而食之。他们也向成吉思汗的偶像奉献许多供物,包括一些马匹和其它动物。这些马匹蒙古人称为翁衮马(onggunmori),即献给神的马。这些马没人敢骑,直至死去。允许吃其它献给神的动物肉,但不
  ① 《出使蒙古记》,《蒙古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年版,第9 页。② 《出使蒙古记》,《蒙古史》,第10 页。
  ③ 《出使蒙古记》,《蒙古史》,第10 页。
  弄碎这些动物的任何骨头,而把这些骨头放在火中烧掉。
  蒙古人房屋内,还有一些偶像供奉。"在男主人的头上方,总是挂着一个像洋娃娃一样的用毛毡做成的偶像,他们称之为男主人的兄弟。另一个同样的偶像挂在女主人的头上方,他们称之为女主人的兄弟。这两个偶像是挂在墙上的。这两个偶像之间的上方,挂着一个瘦小的偶像,这是整个帐幕的保护者。"①在帐幕内,妇女们这一边的入口处,还挂着另一个偶像,偶像身上有一个母牛的乳房,这是为挤牛奶的妇女们做的。因为挤牛奶是妇女们的工作。在帐幕内男人的这一边,挂着另一个偶像,偶像身上有一个母马的乳房,是为挤马奶的男人们做的。他们在一起饮宴时,首先把饮料洒在男主人头上边的偶像身上,然后依次洒在所有其他偶像身上。这种把饮料洒在偶像身上的仪式,蒙古语叫做sa Cú ulisa Cú uqu。汉籍中称作"洒奠"。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也记述了元代蒙古人偶像崇拜习俗。他说,蒙古人还信奉一种名叫纳蒂盖(lyatigay)的神,它的神像是毡子或其它布匹盖着,每家都供奉这种神,他们还为这种神塑造妻儿子女,左边摆妻子,前边摆儿女,俨如一家。他们认为这种神主管地面的祸福,能够保护他们的子女,照顾家畜等。他们对这种神十分敬信,每逢吃饭时,总要先夹一块最好的肉放在神像的嘴上擦擦,然后依次擦神的妻儿子女②。
  蒙古族汗王宫帐一斡耳朵中有很多占卜者在服务。在节日或每月第一天,他们把偶像拿出来"在他们帐幕里把它们整整齐齐地排成一个圆圈。然后蒙古人来到帐幕里,向这些毡像鞠躬行礼。"①总之,有元一世,蒙古人中偶像崇拜甚盛,其根源在于蒙古族经济文化落后,原始的畏惧自然而祈求自然思维占据着人们的头脑。
  2。自然崇拜的遗风蒙古人还崇拜太阳、月亮、水、火和土地。他们称"月亮为大皇帝,并向它下跪祈祷。他们且说,太阳是月亮的母亲,因为月亮是从太阳那里得到它的光辉的。"②因此,"当天空出现新月,或月圆时,他们便着手去做他们愿意做的事情"。彭大雅《黑鞑事略》亦称:"其择日行事则视月盈亏以为进止,胐(fěi,音匪,新月开始发光)之前、下弦之后,皆其所忌。见新月必拜。"《心史·大义略叙》:"秋出兵,春休兵,岁岁验中秋夜月明为利,即兴兵;若中秋夜风雨晦冥为不利,即不兴兵。"这种"视月盈亏"而行事之俗,其源甚古,《史记·匈奴传》:"举事而候星月,月盛壮则攻战,月亏则退兵。"说明此俗可以追溯到古匈奴时期。
  火也是蒙古人崇拜的对象,他们相信,火是圣洁的象征,世上万物万事都可以用火净化的。因此,"当使者们或王公们或任何人来到他们那里时,不论是谁,都被强迫携带着他们带来的礼物在两堆火之间通过,以便加以净化,以免人们可能施行了巫术,或者带来了毒物或任何的有害的东西。"③蒙古人这种通过火堆之间,以祛除不祥习俗,西方著作中亦有记载。据
  ① 《出使蒙古记》,《鲁不鲁乞东游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年版,第114 页。② 《马可波罗游记》,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年版,第64 页。
  ① 《出使蒙古记》,《鲁不鲁乞东游记》,第159 页。
  ② 《出使蒙古记》,《蒙古史》,第13 页。
  ③ 《出使蒙古记》,《蒙古史》,第13 页。
  《罗斯托夫编年史》:"汗与拔都还有如下习惯:当有人欲觐时,他并不令将那人领来觐见;他吩咐巫师领着通过火间,向矮树丛,火及偶像行拜礼;又从献给王的全部礼物中取一部分投入火中,礼物拿走后才被允许去觐见王。"①拔都,成吉思汗长子术赤之子。
  此外,人死了,其亲属及住在他帐幕内的所有的人都必须用火加以净化。蒙古人用火净化的仪式是以如下方式进行的:"他们烧起了两堆火,在每一堆火附近树立一枝矛,用一根绳糸在两枝矛的矛尖上,在这根绳上系了若干粗麻布的布条;人、家畜和帐幕等就在这根绳及其布条下面和两堆火之间通过。有两个妇女,在两边洒水和背诵咒语。"②这两个妇女是蒙古巫婆即女萨满。
  蒙古人所信仰的古代萨满教认为万物有灵,灵魂不死。因此他们向地神、山神等万方之灵祭祷。其方法之一就是把酒食奉献给他们。特别是早晨在他们吃饭以前。如果他们要饮宴,一个人拿着一杯子和一些饮料走出帐外,向南方洒饮料三次,每一次都下跪行礼,其次是向东方,然后向西方,最后向北方。向南方是向火敬礼;向北方是致礼于死者。当男主人举起酒杯准备喝的时候,首先洒一些饮料在地上,作为给地喝的部分。然后才开始举杯畅饮。赵珙《蒙鞑事略》,"祭祀"条称:"凡饮酒先酌之。"这些都说明,元代蒙古人自然崇拜习俗之普遍。
  3。占卜吉凶元代的蒙古人极为重视占卜吉凶、预言未来、使用巫术等迷信活动。而这些多由男女萨满来完成。
  萨满(saman)一词属于通古斯满洲语,意为"激奋者"、"癫狂者"。
  萨满教者,指北亚诸游牧民族或阿尔泰语系诸民族一个共有的原始宗教形态。蒙古语中没有saman 一词,但萨满教与蒙古人孛额(b&&o e)信仰,在内容和形式上同属一类,故汉文与其它外文著作中,习惯于用saman--萨满一词来代替蒙古语的b&&o e。
  在蒙古语中,男萨满也称孛额(b&&o e),女性萨满为依图根(idugen)。按萨满教的解释,男女萨满是该教最高一级的神长生天(mongketengri)的使臣。他们来往于人间和苍天之间,解天意、占卜吉凶。早在成吉思汗时期有叫阔阔出的男萨满,号称"帖卜·腾格里"(teb-tenggeri)。他自称能通天,是上天的使臣。
  在蒙元时期,为皇宫服务的男女萨满--占卜者很多。当宫帐--斡耳朵迁移时,这些占卜者走在他们前面,他们决定宿营地点,并首先卸下他们的帐幕,在他们之后斡耳朵才卸下来。占卜者中的首领总是把他的帐幕安置在宫帐前面,相距约一掷石之远。其余的占卜者则住在宫帐后面指定的地方。据鲁不鲁乞叙述,这些占卜者中,"有些人熟悉天文学,特别是他们的首领,他们预言日蚀和月蚀的时间。当日蚀或月蚀将发生时,所有的人们都贮藏食物,以便届时不需走出家门。在日蚀和月蚀的时间里,他们打鼓并吹打乐器,使之发出巨大的嘈杂声和噪音。"①他们还通过占卜,宣布有利于或
  ① 《出使蒙古记》,《蒙古史》,第73 页,注12。
  ② 《出使蒙古记》,《蒙古史》,第14 页。
  ① 《出使蒙古记》,《鲁不鲁乞东游记》,第217 页。
  不利于做各种事情的日子。因此,除非他们同意,蒙古人不进行军事演习或征伐。
  占卜者们的另一项职责是把送到宫廷去的一切东西,都须由他们拿着在两堆火之间通过,以便净化。他们也将这些留下一部分,作为他们应得的份额,如果任何东西由他们拿着在两堆火之间通过时跌落到地上,那么这些东西就归占卜者所有。他们还负责把死者的所有寝具通过两堆火之间,加以净化。
  占卜者还为刚生下来的男孩预言他的命运。鲁不鲁乞在蒙古期间,蒙哥汗的正妻生了一个男孩,占卜者们被叫来,预言这个小男孩的命运。他们都预言小孩有好命运,说,他将享有长寿,并将成为一个强大的君主。结果,几天以后,小孩死了①。同样,当任何人生病时,占卜者们也被叫来。他们念咒语,并宣布这病是自然的疾病,还是由于巫术所致。据《元朝秘史》第二七二节载,兔儿年(1231 年),窝阔台汗征伐金国时忽然得病,昏愦失音。命师公即孛额、卜人卜之,"言乃金国山川之神,为军马虏掠人民,毁坏城郭,以此为祟。许以人民财宝等物禳之,卜之不从,其病愈重,惟以亲人代之则可"(总译)。最后以皇弟托雷替代,喝巫师"咒水"而死去。说明古代萨满教的野蛮和残酷性。
  元代蒙古人中还有一种烧焦牲畜或兽类胛骨占卜吉凶的习俗,蒙古语称dalutalbiqu。汉人称为"烧琵琶"。烧焦的多为绵羊、羚羊、麋鹿、驯鹿胛骨,蒙古语称"答鲁"(dalu),汉文典籍中称"羊骨扇"、"枚子骨"、"琵琶骨"等。
  对这种习俗,各种文件记载甚详。《蒙鞑备录·祭祀》:"凡占卜吉凶、进退、杀伐,每用羊骨扇,以铁椎火椎之,看其兆坼以决大事,类龟卜也。"《黑鞑事略》:"其占筮则灼羊之枚子骨、验其文理之逆顺,而辨其吉凶,天弃天予,一决于此,信之甚笃,谓之烧琵琶,事无纤粟不占,占不再四不己。"徐霆补注云:"霆随一行使命至草地,鞑主数次烧琵琶以卜使命去留,想是琵琶中当归,故得遣归。烧琵琶即钻龟也。"
  鲁不鲁乞在蒙古期间,一天去觐见蒙哥汗,当走进宫帐时,一个奴隶正走出来,手里拿着几块烧得象煤炭一样黑的羊肩胛骨。他对于把这些羊胛骨烧焦的目的大为困惑不解,当后来询问,才知道蒙古人欲做任何事情,必须先向这些骨头请教。因此他详细记录了这种占卜习俗。他说:"当蒙哥汗想要做任何事情时,他就吩咐拿给三块未曾烧过的羊肩胛骨。他拿着这些骨头,心里想着他想要知道做还是不做那件事。然后把这些骨头交给奴隶去烧。。。当这些骨头被烧黑时,他们就被拿回来给蒙哥汗。于是他察看这些骨头受热后的裂纹是否呈纵的直线。如果是这样,他就可以做这件事。不过,如果骨头是横的裂开,或是裂成碎片,那么他就不可以做这件事。。。如果,在三块骨头中,有一块裂为直纹,那么他就做那件事。"①把元代蒙古人"烧琵琶"之俗与古代汉族的龟卜相比较,颇饶兴趣。蒙古以直纹为吉,汉族则以横为吉。此外,国内彝族亦也类似"烧琵琶"之俗,称"约格及",汉人称"羊骨卜"。他们认为,若裂纹纵直呈十字,则吉;斜倾作叉状或作零乱的若干细线,则凶。
  ① 《出使蒙古记》,《鲁不鲁乞东游记》,第219 页。
  ① 《出使蒙古记》,《鲁不鲁乞东游记》,第182 页。
  4。呼风唤雨古代蒙古萨满自称能够致风雨,改变天气。加宾尼说:"占卜者们也要用他们的咒语来扰乱气候。"②《黑鞑事略》:"无雪则磨石而祷天。"马可波罗也说:大汗的占卜者中有些人能够呼风唤雨。"每年的阴历八月二十八日,这些星占学家就奏请大汗,将这些马乳临风飞洒,祀奉他们敬奉的神祇和偶像。当祭神的时候,星占学家们。。表演的术法,其态千奇百怪。例如阴天多云,眼看着倾盆大雨即将降临,术士们这时就登大汗居住皇宫的屋顶,一旦作起妖法,天空立即云开雾散,风平雨收。在四周的地方,雷鸣电闪,正下着疾风暴雨,而皇宫的所在地却毫无雨意。"①这显然是一种言过其实的描绘。
  但是古代蒙古、突厥等北方民族中流行的这种法术,在其它文献中也有记载。蒙语称"札答"(jada),其动词形为"札答剌浑"(jadalaqun)。《元朝秘史》第一四三节载,成吉思汗军与札木合军在阔亦田之地对阵。札木合军中不亦鲁黑、忽都合两人知札答之术,想要顺风雨,击成吉思汗军,不料风雨逆回,天地晦暗,札木合军不能前进,多坠涧中。
  据说札答"乃走兽腹中之石"。方观承《从军杂记》:"蒙古、西域祈雨以楂达石浸水中,咒之,辄验。植达生驼羊腹中,圆者如卵,扁者如虎胫,在肾似鹦鹉嘴者良。色有黄白。驼羊有似则渐羸瘁,生剖得者尤灵。"楂达,即札答。元人陶宗仪也说:"往往见蒙古人之祷雨者,非若方士然。至于印令、旗剑、符图、气诀之类,一无所用。惟取净水一盆,浸石子数枚而已。其大者若鸡卵,小者不等。然后默持密呪。将石子淘漉玩弄,如此良久,辄有雨。豈其静定之功已成,特假此以遇人耶,抑果异物也。石子名曰鲊答,乃走兽腹中所产,独牛马者最妙。"②鲊答,即札答。这种迷信活动,在有些蒙古地区至今仍在流行,有人自称能行札答之术。
  (二)皇宫的迷信活动元朝皇宫中,与前代一样有诸多与宗教信仰有关的迷信活动,其中有一些是前代所没有的。如,"游皇城"、"射草狗"等等。
  游皇城:据《元史》卷七七《祭祀》六,"国俗旧礼",至元七年(1270年),世祖忽必烈采纳帝师八思巴的建议,在大明殿御座上置一白伞盖。顶部用素缎,上书写金字梵文,意为"镇伏邪魔护安国刹。"定于每年二月十五日,于大明殿举行启建白伞盖佛事,以各色仪仗导引,迎引伞盖,周游皇城内外,谓与众生驱除不祥,导引福祉。
  正月十五日,先由宣政院会同中书省奏请圣旨,后移文至枢密院,准备各色仪仗队,八卫拨伞鼓手一百二十人,殿后军甲马五百人。抬举监坛汉关羽神轿军及杂用五百人。宣政院所辖官寺三百六十所,掌供应佛像、坛面、幢幡、宝盖、牛鼓、头旗三百六十坛,每坛由二十六人抬举,钹鼓僧十二人。由大都路提供各色金门大社一百二十队,教坊司云和署提供大乐鼓、板杖鼓、② 《出使蒙古记》,《鲁不鲁乞东游记》,第220 页。
  ① 《马可波罗游记》,第76 页。
  ② 《南村辍耕录》卷4,"祷雨",中华书局版1980 年版,第52 页。
  筚■、龙笛、琵琶、筝、■等七色乐器的四百人,兴和署提供妓女杂扮队戏一百五十人,祥和署提供杂把戏男女一百五十人。仪风司提供汉、回回、河西三色细乐,每色各三队,凡三百二十四人。凡参加者,皆由官方提供鎧甲袍服器仗,俱以鲜丽整齐大尚,珠玉金绣,装束奇巧,首尾排列三十余里。由吏部官员检点诸色仪仗队,刑部官员维持秩序,枢密院官员分守城门,中书省官一员总督视之。先二日即二月十三日,于西镇国寺迎太子游四门,然后抬举高塑像,仪仗入城。十四日,帝师率梵僧五百人,于大明殿内做佛事。十五日,恭请伞盖于御座,置于宝舆中,诸仪仗队列于殿前,各种仪仗、佛坛、乐队、戏队等列于崇文门外,而迎伞盖出宫。先至庆寿寺,具吃素食,食罢,周游皇城内外。其线路为从西宫门外恒海子南岸,入厚载红门,由东华门过延春门而西。皇帝及后妃公主,于玉德殿门外,搭金背吾殿彩楼观赏。大都的居民沿途聚观。
  游皇城结束,诸仪仗队、佛坛、乐队、戏队送伞盖还宫,仍恭置于御座上,帝师僧众做佛事,至十天结束。每年举行,如果有因而辍,再找时机举行。每年夏六月中,皇帝在上都,又举行一次。
  射草狗:元代皇宫祈福禳灾仪式之一。每年十二月下旬,选择一天,在西镇国寺内墙下,洒扫平地,由太府监提供彩币,中尚监提供毛毡和针线,由武备寺提供弓箭环刀,束秆草为一人形和一狗形,剪杂色彩段做其肠胃,由达官世家之贵重者轮流射之。非别速、札剌尔、乃蛮、忙古台、列班、塔达、珊竹、雪泥等氏族不得参加。把草人和草狗射得糜烂,然后以羊酒致祭。祭祀仪式结束后,"帝后及太子嫔妃并射者,各解所服衣,俾蒙古巫觋祝讚之,祝讚毕,遂以与之,名曰脱灾。国俗谓之射草狗。"①脱旧灾、迎新福:每年一二月下旬,选择一天,用白黑羊毛线,把帝后及太子,自顶至手足缠系了,坐于寝殿,由蒙古巫觋念呪语,在银槽中烧米糠酥油,以其烟熏他们身体,毛线断了,纳于诸槽中。他们又用手撕裂数寸长的红帛,"唾之者三,并投入火中。即解所服衣帽付巫觋,谓之脱旧灾、迎新福云"②。
  从以上礼俗来看,元代皇宫宗教信仰礼俗有些是来自佛教即喇嘛教,有些则从蒙古固有习俗演变而来。但不管它们的来源如何,都带有很浓厚的迷信色彩,是相当落后的礼俗事象。
  (三)汉族民间信仰习俗元代汉族民间宗教信仰习俗内容较为丰富,其大部分内容承袭于前代,而有些则是在当时条件下产生的。我们在这里仅介绍其中若干内容。
  1。地府鬼曹奈河,是元代汉族中流行的宗教信仰习俗之一。人死后亡灵走向阴间的路上必须经过一条河,河上有座桥,叫做奈河桥。人生前作孽,不行善,死后阴魂过不去奈河,永坠其中受苦受罪而无可奈何。故曰奈河(奈何)。元人中流行此俗,在戏曲作品中多有反映,如:
  ① 《元史》,卷77,《祭记》6,"国俗旧礼"。
  ② 《元史》,卷77,《祭祀》6,"国俗旧礼"。
  《看钱奴》第一折,白:"我想尘世人心性迷癡,不知为善,只看那奈河潺潺,金桥之上并无一人也呵!"《度柳翠》第二析,《牧羊关》:"你跟我去呵,我着你上明晃晃一条金桥路;你不跟我去呵,便索向翻滚滚千丈奈河流。"同剧第四折:"有力之人登彼岸,无力人落奈河。"
  此外,在元杂剧《硃砂檐》等戏曲作品中也描写了奈河。这些例子说明,元人把神话中的奈河桥称作金桥。这些戏文中把奈河和奈河桥描绘得具体逼真,表现了民间宗教信仰习俗的特征。
  元代汉族民间还流行"分界牌"、"望乡台"、"迷魂寨"、"鬼门关"等鬼魂迷信。
  分界牌,古代人相信,人死了就从阳间去阴间。而阳间和阴间中间有一道分界线,此处立有一分界牌。元代戏曲作品中描写了这些内容。如:关汉卿杂剧《蝴蝶梦》,第四折,《驻马听》:"想着你报怨心怀。和那横死爷相逢在分界牌。[带云:]若相见时呵。[唱:]您两个施呈手策,把那杀人贼推下望乡台。"①郑廷玉杂剧《金凤钗》,第三折,《二煞》:"赤紧的敬客坊紧靠迷魂寨,莫不状元店连着分界牌!?多管是鬼门关榜动选场开!?莫不住着太岁凶宅!?"②望乡台,谓阴间有望乡台,人死后可登台望见阳间家中情况。对此迷信元代戏曲作品中有所反映。如,除上举《蝴蝶梦》中一例之外,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中又描写了屈死的窦娥鬼魂在阴间地府,在望乡台上遥望阳间,寻找机会申冤报仇的情景。
  迷魂寨,传说,人死后鬼魂到阴间迷魂寨,再也不能随意到阳间了。鬼门关则是指通往阴间的门。上举《金凤钗》一例之外,元杂剧中也有一些描写。如:范子安《竹叶舟》,第一折,《赚煞》:"我与你踢倒鬼门关,打开这槐安路,把一枕南柯省悟。"③有关此类阴间鬼曹的信仰习俗在元人中颇流行。再如,元杂剧中出现较多的所谓"鬼力"是阴间的衙役,相当于阳间的张千、李万、董超一类人物,它执行着阴府阎神的命令。
  元无名氏杂剧《冤家债主》,第四折,白:[鬼力上云:]张善友,阎神有勾。[正末警起科云:]怎生阎神有勾。我正要问那阎神去哩。[下]。[阎神引鬼力上诗云:]。。鬼力,与我摄将那张善友过来。"④对于鬼力、阎神,在元剧《度柳翠》,第二折中也有描写。这里不一一举例。元代民间流行的还有一种迷信说法,人冤死,魂不散,随旋风四处飘荡。如:元无名氏杂剧《盆儿鬼》,第四折,《小梁州》,白:"[包待制云:]大家小户有个门神户尉,那屈死的冤魂,被他当住,所以进不得。。。老夫心下自裁划,金钱银纸速安排,邪魔外道当拦住,单把屈死冤魂放过来。[张千做烧纸科云:]一陌纸钱。你看好阵冷风也,[魂子随风入跪科]。"①这种
  ① 《元曲选》,第二册,第644 页。
  ② 《元曲选外编》,第一册,第197 页。
  ③ 《元曲选》,第三册,第1064 页。
  ① 《元曲选》,第四册,第1407 页。
  冤魂随风飘荡之说法,至今* 在一些地区民间流传。
  2。民间诸神在元代汉族民间迷信的各种神祇很多。这些神祇区别于宗教的神灵,富有民间信仰的特征,这里仅介绍其中几位神祇。
  勾芒神:汉族民间信仰的农事之神。《山海经》中言其形象为"鸟身人面,乘四龙"。《元典章》载,官府以勾芒神配享三皇。《析津志》又载:每年立春,宛平县或大兴县,依上年故事塑春牛、勾芒神。"立春之日,质明,司农守土正官率赤县属官,具公服拜长官,以彩杖击牛三匝而退。土官大使,送勾芒神入祀。"②这些仪式标明朝廷官府重视农事。
  关于勾芒神的容貌服色,《元典章》中说:"依春牛经式,造作土牛、芒神色相施行。其芒神貌像服色装束及鞭縻等,亦就年日干支为其设施。"在民间,每年立春日,由人扮勾芒神,其首用木雕成,套在人头上,下穿红色或白色长袍,胸部开一洞口,可以往外看。在举行迎春活动中,牵牛或驱牛而行,象征勾芒神督促春牛努力耕种,预示来年丰收。《元典章》中所说的"芒神色相"指的就是人们在迎春活动中装扮此神者所戴木雕。
  门神:汉族民间信仰的神祇,即传说中把守门户的神。元时把这些神的画像贴于门上,以避鬼祟。比如,在元杂剧《盆儿鬼》,第四折中有如下描写;"《红绣鞋》,白:"[魂子云:]老的也,不是我不过去,只被那门神户尉当住,不放过去那。[正末云:]即如此,何不蚤说,待我再叫。。。只要分付那■■懆懆狠门神,休当住咱玎玎珰珰盆儿鬼。[唱:]只为你那门神户尉一似狠那吒将巨斧频频搯。。。[包待制云:]是是是。大家小户有个门神户尉,那屈死的冤魂,被他当住。"①戏文中描写了一屈死鬼魂欲入包待制府申冤,但被门神户尉阻挡,不能进。
  一般认为,在古代汉族民间流行的门神有两种。比较早期的是神荼、郁垒,唐代以后门神形象改为秦琼和尉迟敬德。民间将他们的像,彩印于纸,贴于门上。我们从上述戏文中描写可知,元人中流行的门神为秦琼和尉迟敬德。因为戏文中出现的门神是手执巨斧的"■■懆懆狠门神",这恰是唐代名将尉迟敬德的形象。
  据记载,元代民间流行的门神不只是上述秦琼和尉迟敬德,还有一些人家或官府有时用"八仙"中的汉钟离、吕洞宾为门神,画于门额。而有些酒槽坊,"门首多画四公子:春申君、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②元代民间还有一些人家,在门上画鸡以避鬼祟。在文学作品中有所反映,如:张国宝杂剧《罗李郎》,第三折,《金菊香》:"恰离了招商打火店门儿。早来到物穰人稠土市子。好门面好铺席好库司,门画鸡儿,行行买卖忒如斯。"①人们为什么在门上画鸡呢!这可能是古老的图腾有关。此外,"鸡"的读音谐"吉"。还有鸡能报晓,引出阳光,从而把一切魑魅魍魉吓跑,禳② 《析津志辑佚·风俗》,第202 页。
  ① 《元曲选》,第四册,第1406 页。
  ② 《元曲选》,第四册,第1577 页。
  ① 《元曲选》,第四册,第1577 页。
  灾祛邪,平安无事。
  杜康神:元代汉族民间还流行信仰杜康神的习俗。以元杂剧中描写为证。马志远《岳阳楼》,第一折,《天下乐》,白:"[正末云:]小儿哥,你供养的是甚么神道?[酒保云:]这是初造酒的杜康。我供养着他,这酒客日日常满。[正末唱:]。。我待和你唤上,那登真的伯阳,你觑当,更悬壶的长房,不强似你供养那招财的杜康。"②同剧中数次提到杜康庙。这些都说明,元时不但有人即酿酒或售酒的人信仰杜康神,而且还有专门供奉杜康神的庙宇。
  八仙:这是古代汉族民间信仰的八位神仙的通称。后为道教所信奉。今天人们熟知的八仙是指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他们的传说故事先后见于唐宋文人记载。元代也有很多有关八仙的传说故事,有人把这些传说故事编写成杂剧,搬上舞台,更加速了八仙在民间的传播和敬信。以八仙为题材的杂剧作品中流传至今的有马志远的《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简称《岳阳楼》)和岳伯川的《吕洞宾度铁拐李》(简称《铁拐李》)。
  八仙作为群体的神仙,是在元代形成的。但群体的人选还没有固定下来。马志远《岳阳楼》中就无何仙姑,而有徐神翁,岳伯川《铁拐李》中还是无何仙姑,却又多了张果老。表现了民间诸神产生的随意性。
  ② 《元曲选》,第二册,第615 页。
  十、禁忌习俗禁忌是一定社会信仰、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等的产物,是关于神圣或不洁事物约定俗成的禁制,表现在人们语言和行动上。有些禁忌是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产生的经验总结,在规范人们言行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而更多禁忌刚建立在相信神灵和巫术观念的基础上,带有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在元代的各民族中也流行许多禁忌,这些禁忌同样具备上述特色。此外禁忌也不是单一的民俗事象,而是存在于各种民俗活动中,是整个民俗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本文的其它章节中已经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元代的各种禁忌的内容。但禁忌作为一种自然形成的人们言行禁制,自有其区别于其它民俗事象的特征。因此有必要以专门章节来叙述元代蒙古族和汉族中流行的各种禁忌进行一些整理和叙述。
  (一)蒙古族禁忌在元代的蒙古人中流行着许多禁忌,我们不妨把它们分成物质生活方面和精神生活方面禁忌等两大类。
  1。物质生活方面元代蒙古人物质生活包括他们所经营的游牧经济与日常衣食住行等。
  服饰禁忌:首先,帽子是蒙古人神圣不可侵犯的头饰。因此,他们最忌讳随处扔帽子或用其他东西触摸、玩弄帽子。戴在头上的帽子突然掉地下,被看作是一种灾难将要临头的预兆。这种记载在文献中屡见。据《元朝秘史》第二百四十五节载:成吉思汗弟斡惕赤斤与帖卜腾里萨满相搏时,帖卜帽子掉在炉灶旁边,其父亲急忙把他的帽子拾起,一吻放在怀里。帖卜这次被杀死。这显然是作者有意安排的情节,但这确实说明元代蒙古人流行帽子坠地禁忌。元权衡《庚申外史》中也记述了蒙古人的这种禁忌习俗①直至今日蒙古人中亦有此俗存在。
  系腰,对蒙古男子来说是权威的象征,是男子汉的标志。所以,蒙古男人忌讳穿长袍不束带。元代蒙古人亦如此。向神灵祷告时须"将系腰挂在项上,将帽子挂有手上"②。这是尊敬神灵的最高礼节。与此相反,审问或惩罚罪犯时,首先"去了冠带"③。
  食俗禁忌:元代的蒙古人禁忌"把奶或任何饮料或食物倒在地上。"④"他们认为,如果任何食物或饮料被允许以任何方式加以浪费,是很大的罪恶,因此,在骨髓被吸尽以前,他们不允许把骨头丢给狗吃。"⑤蒙古人的这种习俗一直流行到现在。
  元代蒙古人中还有一种怪俗。如果任何人吃入一口食物,由于不能咽下去,而把它吐出口外,那么,就要在帐幕下面挖一个洞,把他从那个洞里拖
  ① 参见任崇岳《庚申外史笺证》,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年版,第130 页。② 《元朝秘史》,第103、245 节。
  ③ 《元朝秘史》,第103、245 节。
  ④ 《出使蒙古记》、《蒙古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年版,第12、17 页。⑤ 同上。
  出来杀死。这种极残酷的习俗,入元后不久绝迹。
  居住禁忌:在元代蒙古人中流行的有关帐幕的禁忌尤为繁多,兹举数例。如1282 年成书的《心史·大义略叙》中称,北人"门高仅五尺,出入必低头,或脚犯户限,俱犯札撒。"札撒,蒙古语jú asag 之音译,意为法禁、惩罚规定、条例等。还有帐幕里大小便等都被看作是罪恶。就禁踩门槛一项,当时出使蒙古地区的彭大雅、加宾尼、马可波罗等人都有记载。这些使臣觐见蒙古帝王时,有人不断地提醒他们不许踩踏门槛。马可波罗说,为了防止脚踏门坎,忽必烈汗宫殿大门两旁站着两名手执棍棒的侍卫。人们出入宫殿时,必须跨过门槛,如果有人犯禁,严惩。对不懂这些禁例的宾客,给他们引导和告诫。但醉酒的人也难以执行这种禁令①。马可波罗解释说,违犯这种禁忌,"是一个不祥的预兆"。也有人则解释为脚踏门槛,无异于脚踩主人的咽喉。有趣的是汉族民间有新娘子绝对不能脚踏在门坎上的习俗。平时有人进入家门时也忌踩踏门坎②。
  蒙古人帐幕里的坐次也有严格的习惯规定。他们平时尚右,帐幕内则中为上,右次之,左为下。主人或贵宾尊长中坐,男人居右,女人居左。坐次错乱,是一大禁忌。同样男人所需什物置右,妇女所需什物置左。所以鲁不鲁乞说:"男人们走进一座帐幕后,绝对不能把他们的箭袋挂在妇女这一边。"③在蒙古人中还流行着一些有关草场、马匹等物质生产或交通工具方面的禁忌。如,禁忌"草生而■地者,遗火而。。草者,。。箠马之面目者。"①草场是游牧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所以严禁破坏草场,据《史集》记载,因为札剌亦儿部人在土敦一蔑年的妻子莫拏伦草场上掘草根,掘出了很多坑,因而引起残酷的战争。
  自古以来蒙古人对马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马是他们的主要交通工具,生活的好"帮手"。所以蒙古人倍加爱护马。上述有关马的禁忌,可能由此而来。《黄金史》载,成吉思汗与札木合有一天一同赶路,成吉思汗的马突然失脚,他便用鞭子抽打马的头部,札木合见之,讥笑成吉思汗为不懂道理。这虽然是一个在元代蒙古人中流行的传说,但确实说明了上述有关马的禁忌是不论任何人都应严格遵守的。
  2。在精神生活方面元代蒙古人的精神生活方面的禁忌,多与他们的萨满信仰有关。如,蒙古人最敬天,他们认为天上雷鸣闪电,是天在发怒,因此最怕雷电。春夏两季,他们竟不敢在河中汲水洗手,甚至不在原野上晒晾洗过的衣服,其原因是怕上天发怒。赵珙在《蒙鞑备录》中言:蒙古人"闻雷声则恐惧不敢行师,曰:天叫也。"《黑鞑事略》云:"遭雷与火者尽弃其资畜而逃必期年而后返。"徐霆言:蒙古人害怕雷电,"鞑人每闻雷霆必掩耳屈身至地,若亸(duò,音躲,下垂)避状。"②这些都说明蒙古人忌讳雷电之俗之深厚。
  ① 《马可波罗游记》,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年版,第100 页。
  ② 任骋:《中国民间禁忌》,作家出版社1990 年版,第140 页。
  ③ 《出使蒙古记》,《鲁不鲁乞东游记》,第113 页。
  ① 《黑鞑事略笺证》,《蒙古史料校注四种》,第17 页。
  ② 《黑鞑事略》。
  蒙古人也信仰火和水,因此蒙古人的水和火的禁忌名目繁多而施行严格,且来源也颇古。它可能是人类对水火的幼稚的认识所产生。蒙古人相信,水和火是极纯洁,严禁任何方式污染水或触怒火的神灵。如,拿小刀插入火中,或拿小刀以任何方式去接触火,或在火旁拿斧子砍东西,或灰里大小便等都被看作是污染圣洁的火或触怒灶神。火可以净化污秽和灾邪,办法是烧起两堆火,从中间通过。有关水的禁忌有:在水里大小便,夏季在河水中脱衣服,甚至用手汲水,都看成对水的污染。这些对水和火的禁忌,初由习惯法来保护,后来成文法中又加以肯定。
  有关习尚的禁忌,如:严禁宫帐斡耳朵右上方行走,"骑马相向者其左而过则谓之相顺,食人以肉而接以左手,则谓之相逆"①,这些都与蒙古人尚右习俗有关。还有一些"以盈为吉"的习俗。如古匈奴人"月盛则攻战,月亏则退兵"的习俗在元代蒙古人中依然保存,"视月盈亏以为进止"②,对此各种史书有详细载录,恕不一一举例。此外,蒙古人空手去他人家,视为不吉。有些西方旅行家不懂得这种习俗,惹出很多麻烦。
  元代蒙古人中还有一些来历不明难以解释的禁忌。如《黑鞑事略》记载:"轴毳簾而外者责其心。"据记载,在祭祀成吉思汗时,迎驾成吉思汗"遗容"的御车轮子不许外露。据主持成吉思汗祭典的世家--达尔哈特人传,这是从成吉思汗时期流传下来的习俗③。可见当时实有此俗。
  有些史料表明,元代蒙古人中已经形成了下属或晚辈不能直呼尊长的名字。如,成吉思汗长子术赤之子拔都,以"喝醉酒,敢提我的名字"为由,将察阿歹之孙不里杀死。又如托雷(成吉思汗四子)死后,人们回避他的名字,改称他为"大那颜",甚至把蒙古语中的"托雷"(toli,镜子)改用突厥语同义词"库兹古"(k&&o zg{)。后来将此俗由官方条文形式固定下来,至元九年(1272 年)八月明文规定,"上位的大名字休题者,那般胡题着道的人,口里填土者"①。又如,"'薛禅'二字,人皆可以为名,自世祖皇帝庙号之后,遂不敢用。"②薛禅,蒙古语sechen 之音译,为蒙古官号。后为忽必烈蒙古语庙号。说明,在元代蒙古人回避御名的用字,渐趋制度化。(二)朝廷民俗杂禁有元一世,朝廷官府颁布了很多有关民俗方面的禁令。这些禁令与元代各族人民中流行的各种禁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的禁忌事项在元代法令上的反映。在这里介绍几项内容。
  1。官民仪礼禁忌元廷规定的许多禁令中有不少涉及到封建等级仪礼。如元廷一禁令称:"诸公筵不得令妇女及无官人预坐。"③又如,诸人行路街巷,贱避贵,诸军
  ① 《黑鞑事略》。
  ② 《黑鞑事略》。
  ③ 《成吉思汗祭典》,民族出版社1983 年版,第129 页。
  ① 《通制条格》卷2,《仪制》,"臣子避忌"。
  ② 《南村辍耕录》卷2,"权臣擅政",中华书局1980 年版,第29 页。③ 《元代法律资料辑存》,《至元杂令》,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年版,第36、35 页。民公吏遇职官,须下马回避。
  在姓名方面也有一套讳法:"诸人姓名与古王及周公、孔子同者,并合回避。若同音及复名单犯或单名复犯者,不在此限。"①并规定诸人名字不得犯官称及龙字。
  在诸人书信来往中禁用"万福"字样。"万福"初为汉族贵妇相见或书信来往中所用的礼仪词,后为社会各阶层人士中广泛使用。这次朝廷禁"万福"是犯"万岁"所致。在元代官吏所用书袋质料、尺寸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违者并委所司纠察"。
  在元代,对品官车制也有禁限,如,"诸车者,一品官所用银,螭头,二品、三品不得施银,准凉棚柱竿月板许用银狮头。四品、五品狮头,六品以下云头,庶人平佩。"②在住室方面,禁忌私人不得用纯黄纯红帐幕。"除寺观五岳四渎孔子庙许红门外,余并禁断。"③在服饰方面,元廷还规定:"若经宣赐銮舆服御,与日月云肩龙风文、红黄服、玉鞘服,皆须更改(原注:龙去一角,鞘一眼之类),即服用物上亦不得近似龙,违者没官。"④元廷对品官命妇的服饰禁限是"宗室及外戚甚品命妇衣服用明金,依使品官之官妇女唯首冠、霞帔、领袖、系腰用明金,衣服用金条压绣,余并禁。"⑤这些是至元年间的禁限,后来顺帝时,又有进一步的禁忌。后至元四年(1338 年),"禁服麒麟、鸾凤、白兔、灵芝、双角五爪龙、八龙、九龙、万寿、福寿字、赭黄等服。"⑥元廷对马及马鞍的装饰也有禁限,如至元八年(1271 年)闰十一月,"禁缯缎织日月龙虎,及以龙犀饰马鞍者"①。至正四年(1344 年)十一月,"禁外官民宴会不得用珠花。"②朝廷不仅对品官等有种种禁限,又对民间的一些活动也有禁令。如"诸民间祈赛迎引,皆不得用龙凤旗帜、兵林及清江黄明金衣服。"③此类有关民俗杂禁很多,这里不一一举例。
  2。动物诸禁元朝是由北方蒙古民族统治的封建帝国,而蒙古族是典型的游牧狩猎民族,他们中间流行很多有关与游牧狩猎生活相连的动物禁忌。蒙古人始信佛教以后,这些禁忌又发生一些变化或产生新的禁忌内容。在元代,蒙古人的这些禁忌往往以朝廷禁令的方式出现在官方文件上。
  宰捕孕畜禁忌:元廷在至元年间的一禁令称:"诸杂畜有孕皆不得杀(原注:猪羊亦同)。其野物春月含羔时分,亦不得采捕。若有误杀含羔窠羊者,于尚良义改。其外路令所在官司陈首。"④对孕畜的宰捕,元蒙古皇帝亲自下
  ① 《元代法律资料辑存》,《至元杂令》,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年版,第36、35 页。② 《元代法律资料辑存》,《至元杂令》,"品官车制",第36 页。
  ③ 《元代法律资料辑存》,《至元杂令》,"寺庙",第38 页。
  ④ 《元代法律资料辑存》,《至元杂令》,"私家车服",第38 页。
  ⑤ 《元代法律资料辑存》,《至元杂令》,"民俗杂禁",第41 页。
  ⑥ 《元史》卷41,《顺帝纪》2。
  ① 《元史》卷7,《世祖纪》4。
  ② 《元史》卷41,《顺帝纪》4。
  ③ 《元代法律资料辑存》,《至元杂令》,"民俗杂禁",第41 页。
  ④ 《元代法律资料辑存》,《至元杂令》,"禁宰孕畜",第38 页。
  令禁止。至元二十八年(1291 年)八月皇帝圣旨称:"自正月至七月,为野物的皮子肉歹,更为怀羔儿的上头,普例禁约有。"⑤元廷不但对蒙古人、汉人的打捕孕畜、围猎有禁令,而且对色目人也有禁限。至元三十年(1293 年)五月元廷禁令称:"依在先圣旨体例里,正月为头怀羔时分,河西每、憨哈纳恩、阿陈每、汉儿人每,不拣谁休围场者。"①河西人、憨哈纳思人、阿陈人都为元代的色目人。围场是一种大规模的狩猎活动,如果不得时机,野兽肉不好吃,毛皮容易蛀虫,尤其是对野物的繁殖颇有影响。所以元帝圣旨云:"那期间围场呵,肉瘦,皮子虫蛀,可惜了,性命无济有,野物呵也尽了去也。"②在古代蒙古人中流行禁忌宰捕孕畜的习俗,始信佛教之后,宰杀孕畜又被认为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孽。
  有元一世,朝廷还多次颁布屠禁日期。如至元十七年(128O 年)十二月,中书省的一文件称:"今年正月五月里各禁断拾个日头宰杀来,新年里依着那般体例禁断宰杀呵,怎生?奏呵,那般者。么道圣旨了也。钦此。"③说明,在元代,从至元十七年,每年正月、五月各屠禁十天。
  此外,夏历三月初八是"佛降生的日头,当月十五日佛入涅槃的日头",而三月初三日皇帝圣节,因此,元廷规定,"三月初一日为始至十五日,大都为头各城子里禁断宰杀半月,羊畜等肉休教入街市卖者,也休教买者。"④并把此项禁令,以文字形式颁发到各行省,作为一种禁忌固定下来。元廷还规定,"寺观内并禁宰杀,。。诸国忌日,公私皆断宰杀。"⑤此外,还规定"初一日、初八日、十四日、十六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以上六日如遇日月蚀,并不杀生,禁酒乐断屠。"⑥这些都说明元代的各种屠禁日期名目繁多,其中多与宗教迷信有关。
  元廷还规定禁捕益鸟珍禽。如秃■、天鹅等。大德三年(1299 年)七月十八日,中书省奏:扬州淮安农田生蝗虫,这时飞来五千多只秃■,吃蝗虫。它们并不害怕打蝗虫的农民,吃饱蝗虫,就吐出来,又接着吃。这些秃■在飞来飞往中用翅膀打掉很多蝗虫。有人把秃■画下来呈送皇帝看,并断言,"自来不曾听得这般勾当,皇帝洪福也者"。于是皇帝圣旨称:"这飞禽行休打捕者。好生禁了者。"①元廷还规定禁捕天鹅、鹚、■、■、雁、鸭等禽类。但后来有人提出异议,"江南百姓食用雁、鸭,养喉嗉急有,都禁了呵,他百姓每食用甚么!"后来元廷不得不下令,只禁捕天鹅、■、鹚、■②。天鹅是在蒙古人眼里是一种神鸟。元以前有些蒙古部落还以天鹅等飞禽当作图腾加以崇拜。上述有关天鹅等飞禽的禁忌是来自蒙古人中的这种古老的信仰习俗。
  ⑤ 《通制条格》卷28,《杂令》,"围猎",浙江古籍出版计1986 年版,第302 页。
  ① 《通制条格》卷28,《杂令》,"围猎",第303 页。
  ② 《通制条格》卷28,《杂令》,"围猎",第303 页。
  ③ 《通制条格》卷28,《杂令》,"屠禁",第306 页。
  ④ 《通制条格》卷28,《杂令》,"屠禁",第306 页。
  ⑤ 《元代法律资料辑存》,《至元杂令》,"寺庙",第38 页。
  ⑥ 《元代法律资料辑存》,《至元杂令》,"日月饰六条",第42 页。
  ① 《通制条格》卷27,《杂令》,"禁捕秃鹙",第278 页。
  ② 《通制条格》卷27,《杂令》,"禁捕天鹅",第278 页。
  3。汉族民间禁忌元代汉族民间,想必流行许多禁忌。但由于种种原因,载于史乘,传至今日者甚少。这里我们只得主要以元忽思慧《饮膳正要》所记元代汉族中流行的若干禁忌事项为依据,作一简略叙述。
  (1)饮食禁忌《饮膳正要》一书中记述了一些饮食方面的禁忌事项。书中首先认为:"善养性者,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盖饱中饥,饥中饱,饱则伤肺,饥则伤气。若食饱不得便卧,即生百病。"①这些饮食禁忌与忠告,对今天的人来说也具有借鉴之处。以下分别记述该书中的有关饮食避忌。
  食物避忌:《饮膳正要》卷一记述的在元代汉人中流行的食物禁忌有:一,凡热食有汗勿当风,发痉病,头痛目涩多睡。
  二,夜不可多食;一日之忌,暮勿饱食。
  三,本命日及父母本命日,不食本命所属肉。
  四,莫吃空心茶,少食申后粥。
  五,凡早皆忌空腹。
  上述数条中,大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可见,这些禁忌是人民大众饮食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应该认真对待。但忽思慧毕竟是中国古代科学文化尚未发达时期的人,因此,他对元代民间流行的禁忌事项的采录是欠缺正确分析的,上述第三条即是。
  饮酒禁忌:忽思慧《饮膳正要》卷一《饮酒避忌》中记录了元代民间流行的有关饮酒禁忌。这也是该书中采录最多的禁忌习俗。首先,他对酒的性味作一番评论之后说:"酒。少食尤佳,多饮伤神,损寿,易人本性。其毒甚也。醉饮过度丧生之源。"②因此,饮酒时禁忌以下事项:一,醉勿酩酊大醉,即终身百病不除。
  二,酒不可久饮,恐腐烂肠胃,渍髓蒸筋。
  三,醉不可当风卧,生风疾;醉不可向阳卧,令人发狂。
  四,醉不可令人扇,生偏枯;醉不可露卧,生冷痹。
  五,醉而出汗当风,为漏风;醉不可卧■穰,生癞疾。
  六,醉不可强食嗔怒,生痈疽。
  七,醉不可走马及跳踯,伤筋骨。
  八,醉不可冷水洗面,生疮。
  九,醉不可高呼大怒,令人生气疾。
  十,晦勿大醉,忌月空;醉不可饮酪水,成噎病。
  十一,醉不可便卧,面生疮疖,内生积聚。
  十二,大醉勿燃灯叫恐,魂魄飞扬不守。
  十三,醉不可饮冷浆水,失声成尸噎。
  十四,饮酒,酒浆照不见人影勿饮。
  十五,空心饮酒醉,必呕吐。
  十六,醉不可强举力,伤筋损力。
  十七,酒忌诸甜物;酒醉不可食猪肉,生风。
  ① 《饮膳正要》卷1,《养生避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版,第29 页。② 《饮膳正要》卷1,《饮酒避忌》,第48 页。
  十八,饮酒时大不可食猪羊脑,大损人,炼真之士尤宜忌。
  十九,酒醉不可当风乘凉、露脚,多生脚气。
  二十,醉不可卧湿地,伤筋骨生冷痹痛。
  二一,醉不可澡浴,多生眼目之疾。
  二二,如患眼疾人切忌醉酒食蒜。
  以上有关饮酒禁忌,大多仍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而有些禁忌所包含的合理性,待于分析研究;其余则是迷信色彩较浓的禁忌事项。在此不一一讨论了。
  妊娠与乳母食忌:《饮膳正要》第一卷中又记述了有关妇女妊娠和乳母食忌。前者如下:一,食兔肉,令子无声缺唇;食山羊肉,令子多疾。
  二,食鸡子、干鱼,令子多疮;食桑椹鸭子,令子倒生。
  三,食雀肉饮酒,令子心淫情乱不顾羞耻。
  四,食鸡肉,糯米,令子生寸白虫。
  五,食雀肉豆酱,令子面生点黯。
  六,食龟肉,令子项短;食驴肉,令子延月。
  七,食冰浆绝产;食骡肉,令子难产。
  乳母食忌如下:一,夏勿热暑乳,则子偏阳而多呕逆;冬勿寒冷乳,则子偏阴而多咳痢。二,母不欲多怒,怒则气逆,乳之,令子颠狂。
  三,母不欲醉,醉则发阳,乳之,令子身热腹满。
  四,母若吐时则中虚乳之,令子虚羸。
  五,母有积热盖赤黄为热乳之,令子变黄不食。
  六,母勿太饱乳之;母勿太饥乳之;母勿太寒乳之;母勿太热乳之。
  七,子有泻痢腹痛夜啼疾,乳母忌食寒凉发病之物。
  八,子有积热警风疮痬,乳母忌食湿热动风之物。
  九,子有疥癣疮疾,乳母忌食鱼蝦鸡马肉发疮之物。
  十,子有癖疳■瘦疾,乳母忌食生茄黄瓜等物。
  以上诸禁忌中,妊娠禁忌,多流行于民间,并能在元以前的古俗中找到根源。比如,第一条,《论衡·命义篇》云:"妊妇食兔,子生缺唇,"可见汉代已有此俗存在了。这种禁忌是民间的一种"同类互感"的巫术迷信思想的反映。又如,第六条,"食龟肉,令子项短",则是乌龟常将头缩进龟壳中的联想;孕妇如果吃了驴肉,会如驴的怀胎期一样,会超过十个月而到十二个月。诸如此类,其它禁忌事项,大多能够以"同类互感"观念来解释。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乳母食忌中的多数为含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俗信。
  (2)养生禁忌在元代的汉族中还流行一些保健养生禁忌,又以《饮膳正要》一书中记录为证。除上述有关饮食禁忌之外,该书中采录的养生禁忌有:一,立不可久立,伤骨;坐不可久坐,伤血;行不可久行,伤筋;卧不可久卧,伤气;视不可久视,伤神;食饱勿洗头,生风疾。
  二,沐浴勿当风,腠理百窍皆开,切忌邪风易入。
  三,大风大雨大寒大热,不可出入妄为。
  四,勿望远极目观,损眼力,坐卧勿当风、湿地。
  五,怒不可暴怒,生气疾恶疮。
  六,避色如避箭,避风如避仇。
  七,凡食讫,温水漱口,令人无齿疾口臭。
  八,盛热来,不可冷水洗面生目疾。
  九,凡枯木大树下久阴湿地不可久坐,恐阴气触人。
  十,不怒百神安畅;不恼心地清凉;乐不可极,欲不可纵。
  以上各类中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是古代汉族民间养生之道的结晶。但该书中的养生禁忌,不一定都如此。请看以下数项。
  一,不可登高履崄,奔走车马,气乱神警魂魄飞散。
  二,夜勿燃灯睡,魂魄不守;昼勿睡,损元气。
  三,食勿言,寝勿语,恐伤气。
  四,凡遇风雨雷电,必须闭门端坐、焚香,恐有诸神过。
  五,远唾不如近唾,近唾不如不唾。
  六,虎豹皮不可近肉铺,损人目。
  七,立秋日不可澡浴,令人皮肤粗燥,因生白屑。
  不言而谕,以上禁忌事项,大都没有什么科学道理的俗信。虽然有的禁忌事项的目的中包含一些合理部分,但其解释是迷信的。比如第五项。唾液是口腔中分泌的液体,作用是使口腔湿润,使食物变软容易咽下,还能分解淀粉、有部分消化的作用。因此,现代科学提倡不吐唾沫。而古代民间俗以为唾液中含元神和魔力的。因此一般禁忌吐唾沫。上述第五项禁忌是在这种观念基础上产生的。其它一些禁忌的来源则是人们宗教信仰观念,此不一一说明了。
  (3)大小便与房事禁忌便溺是人们生理所必要的行为。但自古人们对便溺存在着亵渎的忌讳心理,因而出现了种种禁忌。并且这些禁忌在很多民族或时代是共同的。元代也不例外。
  在《饮膳正要》一书中记录了元代汉族民间流行的几条有关大小便的禁忌。
  一,勿向星辰日月神堂庙宇大小便。
  二,勿向西北大小便。
  三,醉不可忍小便,成癃闭膝劳冷痹;醉不可忍大便,生肠澼痔。
  以上第一、二项是有关便溺的方向和处所的禁忌。星辰日月是人们崇拜的对象;神堂庙宇则是祭祀祖先、神灵的场所。所以人们禁忌向着它们便溺。"勿向西北大小便",则是人们信仰北斗星有关。
  上述有关便溺禁忌则是从健康的角度去考虑的,如第三条。且不说该项禁忌的合理性到底占多少比重。但确实是从人们的防病强身去考虑的。现代医学也告诫人们,在任何情况下,忍大小便,对人的健康是无益的。
  房事指性行为、性生活。在元代汉族民间也流行房事方面的禁忌。又以《饮膳正要》中记载为证,如:一,终身之忌,勿燃灯房事。
  二,如患目赤病,切忌房事,不然令人生内障。
  三,醉不可接房事,小者面生点、咳嗽,大者伤脏、澼痔疾。
  四,新房事劳伤,乳之,令子瘦痒,交胫不能行。
  在中国民间有性行为为不洁的观念,其来源主要是妇女不洁的观念引起的。由于认为性行为不洁的,所以又产生了性行为忌讳直露人前的观念。即是夫妻之间的性行为、性生活也不外露的,因此一般行房事还要避开日月灯光能照耀到的地方。以上第一条禁忌是在这样观念的背景下产生的。上述禁忌中第二、三条则是出于养生考虑的,第四条是乳母行房事,对婴儿发育可能造成影响等方面去考虑。但这些解释似无科学依据。
  十一、娱乐习俗在元代,各民族人民中流行各式各样的嬉戏娱乐活动。它们主要流行在少年儿童中间和节日里成人娱乐节目之中以及宫廷和上层社会人士玩乐中。元代的娱乐活动种类繁多,其中多为从固有习俗沿袭而来,而有些则是在当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一)蒙古族的娱乐元代蒙古人娱乐活动主要是在他们所经营的狩猎、游牧等生活中产生。
  因此,其内容多与他们经济生活有关。其形式也丰富多采。
  1。摔跤摔跤,蒙古语称b&&o ke。是北方民族体育或娱乐的一种形式,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匈奴时期,从陕西长安汉上林苑(今沣西客省庄)发掘的匈奴墓中发现了长方形铜牌,铜牌的透雕花纹是两人互相搂住对方的腰部和一腿作摔跤状①可见匈奴族有摔跤的习俗。有关13 世纪蒙古人的摔跤习俗在《蒙古秘史》中记述较多。当时已产生了有名的摔跤手。如成吉思汗异母弟别勒古台是有名的摔跤手,他"如常相搏",赤裸右膀走。不里孛阔(孛阔,b&&o ke,力士,摔跤手)是主儿乞部的有名的摔跤手。
  元代蒙古人在节日或祭祀活动之后必有摔跤表演或比赛。摔跤表演的健儿们,"皆穿白布短衫,窄袖,而领及襟率用布七八层密缝之,使之坚韧不可碎"。这种摔跤服,蒙古语叫做"卓铎克(jodok)。卓铎克,式样各地不尽相同。有的用白毡帖花镶边精作的。边上嵌上一排闪闪发光的大铜帽钉。其背部多用团文图案装饰,穿起来像盔甲一样威武壮观。摔跤裤是肥大的外罩贴花套裤,也有的贴花、绣花结合,绣上各式盘肠、云纹。力士一般脚登传统的布利阿耳鞋,或自制的马海绣花靴,头缠红、蓝、黄三色头巾,并在脖颈上挂有五彩飘带(jangga)。
  蒙古摔跤规则,"徒手相搏,而专赌脚力,胜败以仆地为定"。参赛者"初则两两作势,各欲俟隙取胜;继则互相纽结,以足相掠,稍一失即拉然而仆矣。即仆,则敛手退,胜者跪饮一卮而去"①,有时败者与胜者一同绕场作"祃克式"舞而去②。比赛不分等级,采取依次淘汰式的方法。最后决出头、二孛阔。
  2。骑射骑射,即竞赛骑马射箭,是蒙古人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古匈奴时期。《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载:"因会诸部,议国事,走马及骆驼为乐。"辽宁西丰匈奴墓出土青铜饰件,更有匈奴人的走马、射箭等诸形象。元代,骑射在蒙古人中很兴盛。男女老少皆喜欢。汗或那颜贵族也以骑射为乐。徐霆亲眼看见,窝阔台汗同随从数人在帐外射箭娱乐,
  ① 见《1955-57 年,陕西长安沣西发掘简报》,《考古》1959 年第10 期。
  ① 赵翼:《簷暴杂记》卷1。
  ② 贾敬颜:《民族历史文化萃要》,"打莽式与跳步札"。
  汗"射四五箭,有二百步之远射,射毕即入金帐"①彭大雅说:"其骑射则孩时绳束以板,络之马上,随母出入,三岁以索维之鞍,俾手有所执,从众驰骋,四五岁,挟小弓短矢,及长也,四时业田猎。凡其奔骤也,跂立而坐,故力在跗者八九,而在髀者二三,疾如飚至,劲如山压,左旋右折如飞翼,故能左顾而射右②。
  骑射又是蒙古人比试箭术臂力与马技的竞技手段。据《元朝秘史》载,成吉思汗两个儿子发生争执,拙赤对察哈台说:"我与你赛射远,你如胜我时,便将大指剁去!我与你相搏,你若胜我时,倒了处再不起!"成吉思汗之弟合撒儿是神箭手,合撒儿子也松格也是神箭手,早在1225 年成吉思汗西征战败花剌子模,在布花苏其海之地,举行盛会,比赛骑射,也松格射三三五步,中的。后为他立碑纪念③。
  3。打球"打球",也叫"击鞠"或"击球",是蒙古人自古喜爱的体育活动之一。它的历史也回溯到古匈奴时期。球是用皮制作的,中间塞绒毛。游牧民骑在马上打这种球。契丹、女真族亦有此俗。十三世纪蒙古人中"打球"之俗甚盛。赵珙在他的《蒙鞑备录》中说,蒙古人"击鞠止是二十来骑,不多用马者,尔恶其閧闹也。击罢,遣人来请我使人至,彼乃曰:'今日打毬,如何不来?'答曰:'不闻钧旨相请,故不敢来。'国王乃曰:'你来我国中,便是一家人,凡有宴聚打毬,或打围出猎,你便来同戏,如何又要人来请唤。因大笑而罚大杯。"文中所说的"国王"是蒙古军统帅木华黎。木华黎国王将打毯与狩猎等游戏相提并论,足见这项运动受到蒙古人喜爱。
  蒙古人入主中原,统一全国以后,此项运动仍在他们中流行。元代人熊梦祥《析津志》,《风俗》中言:"击球者,今(金?)之故典。而我朝演武亦自不废。常于五月五日、九月九日,太子请诸王于西华门内宽广地位,上召集各衙万户、千户,但怯薛能击球者,咸用上等骏马,系以雉尾、缨络,索缀镜铃、狼尾、安答海,装饰如画。玄其障泥,以两肚带拴束其鞍。先以一马前驰、掷大皮缝软球子于地,群马争骤,各以长藤柄球杖争接之。而球子忽绰在球棒上,随马走如电,而球子终不坠地。力捷而熟娴者,以球子挑剔跳掷于虚空中,而终不离于球杖。马走如飞,然后打入球门中者为胜。当其击球之时,盤屈旋转,倏如流电之过目,观者动心骇志,英锐之气奋然。"①对元宫廷击球活动描绘得活灵活现,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元代分封在外的蒙古贵族每遇节庆也要举行击球比赛:《析津志》又载:"如镇南王之在扬州也,于是日王宫前列方盖,太子、妃子左右分坐,与诸王同列。执艺者上马如前仪,胜者受上赏;罚不胜者,若纱罗、画扇之属。"②明初,朱元璋之孙同宪王朱有燉撰《元宫词百首》,其中一首:"王孙王子值三春,火赤③相随出内闉。射柳击球东苑里,流星骏马蹴红尘。"④朱有燉
  ① 《黑鞑事略》。
  ② 《黑鞑事略笺证》,第18 页。
  ③ 道布,《回鹘式蒙古文文献汇编》,民族出版社1983 版,第3 页。
  ① 《析津志辑佚》,1983 年,北京古籍出版社,第203 页。
  ② 《析津志辑佚》,第204 页。
  ③ 火赤,蒙古语qor。i 音译,元文献中常作"火尔赤",意为持弓者,指怯薛执事人员之一种,充当皇帝词中"元宫中实事",来自"元后之乳姆女"所述,故史料价值,自然很高。上述记载说明,元代贵族在重阳、端午或"三春"之时举行击球比赛,作为节日庆贺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元代蒙古族的击毯或打球与汉族的"蹴鞠"有区别,击球或打球者,骑马打球,故有人称之为"马球"。"蹴鞠"者用脚踢球。
  4。射柳射柳,是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民族皆喜爱的体育游戏活动。其方法:"插柳球场为两行,当射者以尊卑序,各以帕识其枝。去地约数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驰马前导,后驰马以无羽横镞箭射之。既断柳,又以手接而驰去者,为上;断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或断其青处,及中而不能断,与不能中者,为负。每射,必伐鼓以助其气。"①元宫廷射柳之戏颇盛,上述朱有燉词中描绘甚是。宫廷中如此,分封在外的蒙古贵族每遇节庆也要举行射柳比赛:"剒柳者端午日,质明镇南王于府前张方盖,与王妃偕坐焉。是时覃王妃同在,诸王妃咸坐焉。仍各以大红销会伞为盖,列坐于左,诸王列坐于右。诸王行觞为节令寿。前列三军,旗帜森然。武职者咸令剒柳,以柳条去青一尺,插入土中五寸。仍各以手帊系于柳上,自记其仪。有引马者先走,万户引弓随之,乃开弓剒柳。断其白者,则击锣鼓为胜。"②其赏罚如打球。剒(cuò,音措,斩;割)柳,即射柳。这些都说明,射柳是元代的达官贵族所喜爱的一项游戏活动,是一种精彩的骑射比赛,获胜者不但具备高超的骑术,还要掌握娴熟的射技。所以称其为"武将耀武之艺"①。
  5。玩石阿石阿( Sú aa),是蒙古族古老的游戏之一。汉语称打髀殖(又称髀石)。
  石阿即髀石,羊等动物内踝骨。其四周形状尽不同,可为玩具。玩石阿之风,渊源颇古。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美岱村南宝贝梁山沟挖掘出的北魏砖墓中发现了铜制髀石一具,长3.1 厘米。②《辽史》载,"穆宗应历六年(956)十月,与群臣水(冰)上击髀石为戏。"③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红格尔之宫胡同等处金代墓葬中,也发现羊髀石一枚④。
  有元一世,玩石阿之风尤盛。《元史》卷一《太祖纪》:成吉思汗祖先咩撚笃敦第七子纳真去押剌伊而部,路逢牧者童子数人,"方击髀石为戏,纳真熟视之,亦兄家物也"。据《元朝秘史》一一六节载,"帖木真十一岁,于斡难河冰上打髀石时,札木合将一个郤子髀石与帖木真,帖木真郤将一个的护卫侍从。
  ④ 《宫词小纂》,《辽金元宫词》,北京古籍出版社1988 年版,第20 页。
  ① 《金史》卷35《礼志八》。
  ② 《析津志辑佚·风俗》,第204 页。
  ① 《析津志辑佚·风俗》,第204 页。
  ② 《内蒙古文物资料选集》,119 页及图版32 页。
  ③ 《辽史》卷68《游幸表》,中华书局1987 年版,第1043 页。
  ④ 《内蒙古文物考古》创刊号《四子王旗红格尔地区金代遗址和墓葬》。铜灌的髀石回与札木合,做了安答"⑤。可见,石阿不仅是蒙古成人,更为蒙古儿童的玩具,而且也是人们相互间赠送的礼品。
  玩石阿,后来已经流传到元朝各地。老幼喜玩。反映元代其他民族生活的杂剧描写为证,如:关汉卿《哭存孝》第一折《后庭花》:"你饿时节挝肉吃,渴时节喝酪水,闲时节打髀殖,醉时节歪唱起。"⑥郑德辉《三战吕布》:"某正在本处于小厮每打鹘殖。"①李寿卿撰《伍员吹箫》第一折,白:"我如今着我大的孩儿费得雄。他也是个好汉,常在教场中和小的们打髀殖耍子。我如今着人叫他来。"②《九宫八卦阵》,第一折,白:"闲来所事都不做,帐房后头打髀殖。"上述实例说明打髀石之戏,在内地流行较广,仍然是深受各阶层人士所喜爱的游戏。至于它的玩法,《帝景物略》卷二称:"是月(十月)羊始市,儿取羊后胫之膝之轮骨,曰'贝石',置一而一掷之。置者不动,掷之不过,署者乃掷;署者若动,掷之而过,胜负以生。其骨轮四面两端,凹曰'真',凸曰'诡',勾曰'骚',轮曰'背',立曰'顶骨律';其顶岐亦曰'真',平亦曰'诡'。盖真胜诡负而骚背间,顶平再胜,顶岐三胜也。其胜负也以贝石。"贝石即髀石。
  6。鹿棋鹿棋(bogenjirge):自古以来,蒙古民间流行着叫做"吉日格"(jirge)的棋类游戏,据吴金宝、苏德必力格等人搜集整理的《蒙古儿童传统游戏》一书介绍,这种游戏种类多至二十多种。鹿棋是其中之一。
  鹿棋来源甚久,内蒙古文物工作队盖山林同志在阴山岩洞里,竟发现了一幅鹿棋棋盘的凿刻画面。据考证,这种岩画属于公元七八世纪。可见鹿棋至今已有一千二三百年的历史。据陈弘法的《鹿棋探源》,1948 年至1949年期间,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蒙古帝国古都哈剌和林窝阔台汗宫废墟中,出土了一幅鹿棋棋盘。其格式与现在流传的完全一样。据《元史》记载,窝阔台汗1235 年建成行宫,名曰万安宫。在此废墟中发现鹿棋棋盘,说明鹿棋是当时行宫中的娱乐活动之一。
  鹿棋的运行法一般有五套,由简至繁,反映了其发展变化的历史。比如,"一鹿棋"或"羊羔棋",就比较简单的,适合于儿童的游戏。其棋盘是三角形的,由三角形中十字交线形成七个点,三角形顶端有一座山,形成平顶形,也有若干个点。这种棋由两人对弈。一方持一子,叫做"鹿"(bog),一般用石块或木块代替。另一方持七个子,叫作"狗"(noqai),一般用小木块、杏核等代替。开棋前,鹿摆在山上某点。对弈开始,狗先走一格,然后鹿走,鹿跳过一只狗,就算把这只狗跳杀了。但是遇有两只狗横在面前,鹿就不能跳杀,只好向空点移动。持狗子的一方,每次可在棋盘内添入一子,设法造成两只狗相连的局势,以阻止鹿向前跳杀,并限制鹿的行动。最后持狗子者如堵死鹿,就胜。如果持鹿者吃掉两只狗就获胜。鹿棋游戏中叫做四鹿棋比较复杂,适合于成年人。
  ⑤ 安答(anda),义兄弟之意。结安答,契丹、蒙古之俗。结安答必以交换礼物为条件。
  ① 《元曲选外编》,第二册,第467 页。
  ② 《元曲选》,第二册,第647 页。
  (二)汉族的娱乐元代汉族的娱乐习俗,基本上与前代同。但也有受到其他民族影响,新产生的习俗,以上章节中已涉及到了上述内容,这里仅介绍汉族传统的娱乐游戏若干。
  1。竞技艺元代汉族赛技艺竞技内容的游艺活动,以各种棋类为代表。这里仅介绍围棋和双陆等几种。
  围棋,中国传统棋种,起源甚古,先秦时已有之。从戏曲文艺作品中描写来看,元代人也喜爱围棋,如:元剧《百花亭》第一折,白:"他便是风流王焕,据此生世上聪明,今时独步。围棋递相,打马投壶,。。端的个天下风流,无出其右。"
  李文蔚撰杂剧《蒋神灵应》第二折,白:"。。相公请坐,老夫闻知相公善能围棋。令人将过围棋来者,我与老相公手谈数着咱。[卒子云:]理会的。[做抬棋卓上科云:]围棋在此。[王坦之云:]可矣可矣。丞相请着棋。[做下棋科:][王坦之云:]老丞相围棋之间,可请令姪谢玄观棋,有何不可?。。[正末云:]叔父,唤您姪儿来有何事?[谢安云:]谢玄,我唤你来观棋。[王坦之云:]小将军勿罪。小官与老丞相下此一盘棋请将军观棋。[正末云:]观棋之意,如用兵之法。方圆动静,可得闻乎。[唱]《牧羊关》:这棋布关天象。似星分运斗枢。[王坦之云:]这方圆动静可是如何。[正末唱:]有方圆动静亲疏;静埋伏暗计包藏;动交战功城必取。[王坦之云:]小将军,你观此棋,如排兵布阵相似也。[正末唱:]圆用兵如棋子,方下寨似棋局,倚亲者添雄壮,接疏情势似孤。"①从该戏文前后内容来看,这里围棋完全用于军事。这也许是元围棋的一大特色。
  在元代围棋理论到实践经验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丰富。对此,杂剧《蒋神灵应》的作者,通过剧中人物"老丞相"之口,阐述了有关围棋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诸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围棋的设制等问题:围棋棋盘的四角,按四时春夏秋冬设制。上有方圆动静,方者为盘,圆者为子。动者为阳,静者为阴。棋有一十九路:一天,二地,三才,四时,五行,六律,七星,八方,九州,十干,十一冬,十二支,十三闰,十四相,十五望,十六松,十七生,十八却,十九朔。此外有五盘小棋势:小巧势、小妙势、小角势、小机势、小屯势。棋盘有三百六十路,按一年三百六十日制订。又有二十四盘大棋势,这些大棋势是:独飞天鹅势、大海求鱼势、蛟龙竞赛势、蝴蝶绕园势、锦鲤化龙势、双鹤朝圣势、黄河九曲势、华岳三峰势、寒灰发焰势、枯木重荣势、彩凤翻身势、游鱼脱网势、虎护山峪势、两狼斗虎势、七熊争霸势、六出岐山势、七擒七纵势、九败章邯势、对面千里势、兔守三穴势、野马跳涧势、批亢摀虚势、三战吕布势、十面埋伏势。
  其次关于下围棋者的技艺:一安详,二布置、三用机、四捨弃、五温习、六究理、七自见、八知彼、九从心、十远意。但是远不可太疏,疏则易断,
  ① 《元曲选外编》,第一册,第248 页。
  而近不可太促,促则势微。欲下一子,先观满盘。从初至末,着着当先。追杀,不可太过;妙算,恭心却战;认真,弃少就多。初间布置张罗,次后往来规措。攒三聚五死难移,角盘曲四休疑,误内外相连,周围四顾。
  其三,关于棋手的心理素质和棋风:首先气清意美,生智添机,须观紧慢,要见迟疾,外静内动,身定心逸,喜中隐怒,安里藏危。省语者高,强语者低,自强者败,本分者宜。赢了的似那无声之乐,无故生欢,讴歌小令,鼓腹忻然,巧言相戏,冷语相搀,精神抖擞,语话谦谦。而输了的似那无丧之疼,嗟叹哀憐,速速的胆战,紧紧的眉攒,双关里胡撞,死眼里胡填,打劫处胡纽,虎口里胡钻。这些都是下棋者为戒①。
  最后,"老丞相"以一首诗总结前述,曰:"数着残棋用意深,包藏天地在其中。周智施谋生妙算,局中已有定乾坤。"
  元人的这些论述,深入显出,富有哲理,分析精细,规劝入微。可知元代围棋之兴盛。
  打双陆:双陆,古代一种棋名。打双陆,即玩双陆。双陆之戏唐时已有。从元杂剧等文学作品来看,元代仍流行双陆之戏,有时称打马。如,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白:"他说道明早叫俺这几个管军的元帅都到香山赏玩。安排筵宴款待俺。前人赐与我的一领小宝珠衣。明日穿到香山去。我与四丞相不射箭。和他们打双陆,将我这八宝珠衣,睹他那锦袍玉带。他必然输与我也。我若赢了他呵,便是我平生之愿[诗云]我一生好唱曲,弓马原熟。明日到香山,只与他赌双陆。"①秦简夫撰杂剧《东堂老》第三折《中吕粉蝶儿》:"谁家个年小无徒,。。出来的拨琵琶打双陆,把家缘不顾。"②无名氏《玩江亭》第一折,白:"小可人酆州人氏,姓牛名璘。家中颇有些资财,。。平日之间,好打双陆、下象棋、析牌道字,顶真续麻、无所不道,无般不晓。"③《盛世新声》,《南吕一枝花·心怀雨露恩》:"行乐时柳营内调丝弄竹,消闲时花阴外打马藏阄。"
  从上述几项举例来看,元时的双陆之戏,在"管军元帅"、家中颇有资财者或"风流王焕"等上层社会中流行。而普通老百姓则"不会投壶打马、则惯拨麦看牛。"④因此,元代打双陆不是老百姓之戏。
  至于双陆的玩法:在一个木制盘子上,左右各画十二路,叫做梁;用木头做成三寸多长,上细下粗,形如棒槌的棋子,叫做马,黑白各十五枚。两人对下,用两粒或三粒骰子,掷彩而行;白马从右到左,黑马从左到右,先走到对方的,就算得胜①。《太平乐府》卷七周德清散套《斗鹌鹑·双陆》其序云:"四角盘中,三十骑里。多少机关,包藏见识。席上风前,花间树底,起斗则,各论智,盘样新奇,声清韻美。"其[三台印]云:"两家居安营地,施谋智。似挑军对垒、等破绽用心机。色儿似飞沙走石。汉高皇对敌楚项籍,
  ① 《元曲选外编》,第一册,第251 页。
  ① 《元曲选》,第三册,第902 页。
  ② 《元曲选》,第一册,第222 页。
  ③ 《元曲选外编》,第三册,第883 页。
  ④ 《太平乐府》卷9,无名氏散套《要孩儿·拘刷行院》,见《朝野新声太平乐府》,第342 页。
  ① 打双陆的玩法,参见《元曲释词》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年版,第39 页)"打双陆"条。诸葛亮要擒司马懿,那两个地割鸿沟,这两个兵屯滑水。"②这里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打双陆之戏。
  2。竞技巧以技巧为主要竞赛内容的娱乐项目,在元朝各地流行。包括蹴踘、捶丸、击毬、踢气毬、打秋千等等。
  蹴踘,亦称蹴鞠、蹋踘、蹴球。古代民间足球游戏。鞠是一种古代足球,用皮子做成圆形球,内塞毛发。比赛以足蹴之,前后交击为胜。
  有元一世,蹴踘之俗甚盛,《析津志》称,每年二月的大都,"游玩无虚日,上自内苑,中至宰执,下至士庶,。。香风并架,花靴与绣鞋同蹴,锦带与珠襦共飘。纵河朔之娉婷,散闺闱之■妮,此游赏之胜事也。"③说明元代上层社会中,蹴踘是一项主要娱乐项目之一。此又得到元杂剧等文学作品中的描写所证实,如:元王君宝杂剧《曲江池》第一折:"东君堪羡,买春兄满地撒榆钱。你看那王孙蹴踘,仕女秋千,画屧踏残红杏雨,绿裙佛散绿杨烟。"①乔孟符撰《金钱记》第一折《那吒令》:"宽绰绰翠亭边蹴踘场,笑呷呷粉墙外秋千架。"
  文艺作品毕竟是当时生活的反映。因此我们也能通过这些作品了解到元代蹴踘之戏流行情况。元代大作家关汉卿喜爱蹴踘活动,他在散套《越调斗鹌鹑·女校尉》中写道:"[寒儿令]得自由,莫刚求。茶余饭饱邀古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惟蹴踘最风流。演习得踢打温柔,施逞得解数滑熟。引脚蹑龙斩眼,担枪拐风摇头,一左一右,折叠鹘胜游。"②这里表现了作者对蹴踘之戏的爱好和闲熟的技艺,这里反映了元代一代文人或不得志文人蹴踘消愁的真实情形。
  打。。拾:这是元时流行的一种踢气毬的活动。。。拾,气球踢得好,亦以为气球的代词。此戏在元文艺作品中多有反映。
  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楚天遥》,白:"官人忙便罢,若闲时,家来教你打几个。。拾。"③《度柳翠》,第三折,《上小楼》,白:"[旦儿云:]母亲,将过气毬来,我和师父踢一抛儿咱。[卜儿云:]下次小的每,将过气毬来者。[做取气毬科][正末云:]柳翠,这个唤做甚么?[旦儿云:]师父,这个唤做"难当的,。。师父这里面有个表,这个为三添气,郎君子弟要难当作耍呵,吹一口气,添上些水润这表,倾了那水。再吹一口气,拴了这葱管儿,便做难当作耍,去了抛索儿,褪了那口气,便难当作耍不的了也。"①上述二例反映了元人中流行打。。拾之戏情况和气球制做方法。元代有些文学作品中则描写了打。。拾的情景,如:《雍熙乐府》卷四散套《村里迓鼓·仕女圆社气球双关》:"你看他打② 《朝野新声太平乐府》,中华书局版1987 年版,第267 页。
  ③ 《析津志辑佚·岁纪》,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 年版,第216 页。
  ① 《元曲选》,第一册,第264 页。
  ② 《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卷7,第265 页。
  ③ 《元曲选外编》,第三册,第842 页。
  ① 《元曲选外编》,第三册,第842 页。
  。。拾云外飘,蹬圆光当面绕。"
  在元代,不仅男人踢气球,而且有些妇女也喜爱这种活动。当时称踢气球的女将为"女校尉"。校尉本古代武官之称。元时盛行气球之戏,称球员为校尉,女校尉犹言女将。如:邓玉宾《村里迓鼓·仕女园社》套:"解卸了一团儿娇,稍遍起浑身儿俏,似这般女校尉从来较少。"
  《太平乐府》卷七,关汉卿散套《越调斗鹌鹑·女校尉》:"打得个桶子膁特硬,合扇拐偏疾。有一千来。。拾,上下泛匀匀的论道儿。直使得个插肩来可戏。板老巢杂,足窝零利。"②以上两例中作者以满腔热忱盛赞了踢球女将之雄姿和娴熟的技艺。
  捶丸:古代球类游戏,从步打球发展而来。与今天的高尔夫球有些相似。球场有基有窝。基谓置球起击之处,窝谓球所落处。参加者旁树彩旗,用棒从球基击球入窝分胜负。元代文学作品中有多处描写,如:《百花亭》第二折:"折莫是捶丸气球,。。买快探,锦筝。。,白苧讴,清浊节奏,知音达律,磕牙声嗽。"
  《庆赏瑞阳》第一折《醉扶归》白:"你敢和我捶丸射柳,比试武艺么?"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里描写了一场射柳捶丸比赛。从这些记载来看,元代捶丸活动一般都与射柳之戏同时进行。
  还有不少记载中也提到了元代流行"打球"或"击球"之戏。如,张昱的《辇下曲》中一首:"闲家日逐小公侯,蓝棒相随觅打球。向晚醉嫌归路远,金鞭梢过御街头。"①迺贤的《羽林行》:"羽林将军年五十,盘螭玉带悬金虎。黄鹰白犬朝出游,翠管银筝夜歌舞。珠衣绣帽花满身,鸣驺斧钺惊路人。东园击球夸意气,西街走马扬飞尘。"②元代诗人宋褧在《送存初宣慰湖南十首》序中说:"于笔札砚墨雅好精致,棋槊射猎击球等事,虽尝间作,亦视之泊如也"③。这些史料都说明,元大都的贵族子弟以"击球"为乐,能"视之泊如也"者只是极少数,所以有些人对此不以为然。如元王结在《善俗要义》中列有"戒游惰"一条:"颇闻人家子弟,多有不遵先业,游荡好闲,或蹴踘、击球、或射弹、粘雀。"④无名氏《元宫游戏图》有击球一幅,供后人观赏,足见元上层社会击球之戏之盛。
  踢■子:也称踢毽子、踢箭子、踢■子。这是流行较早的一种娱乐性体育活动。由古代蹴鞠运动变化而来。其踢法和比赛式样较丰富。元时流行各地,以元杂剧中描写为证,如:马志远《荐福碑》,第一折,《金盏儿》:"一个个拴缚着纸■子,一个个妆画着闷葫芦。"⑤《紫泥宣》,第四折,白:"我们正在帐房里踢■子耍子儿。"
  ② 《朝野新声太平乐府》,第266 页。
  ① 《张光弼诗集》。
  ② 《金台集》卷2。
  ③ 《燕石集》卷8。
  ④ 杨讷点校:《吏学指南》(外三种)第364 页。
  ⑤ 《元曲选》,第二册,第580 页。
  一般,■子以布或皮缝裹小铜钱为底座,钱孔中插上鸡毛。而上例中出现的是"纸■子"。上例还说明元时"住帐房的人"中也流行踢■子之戏。至于其踢法,宋高承《事物纪原》记载:"有里外廉、拖枪、■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拐子各色。"可参证。
  打秋千:亦作"伴仙之戏"。秋千为体育运动器材和游戏用具。在木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活动时,人或站或坐,两手握绳,使之前后摆动,越荡越高。
  在元代,此戏称"打秋千"。元熊梦祥《析津志》云:每年二月,在大都,"上自内苑,中至宰执,下至士庶,俱立秋千架,日以嬉游为乐,红女之事殆庶几焉。"①说明打秋千是元各阶层人中较普及的一项娱乐活动。对此在元代文学作品中亦多有描写。元代诗人张小山撰一首乐府《秋千》:"住管絃,打秋千,花开美人图画展。翠髻微偏,锦袖轻揎,罗带起翩翩。。。"②这里把上层妇女们打秋千情景描写得生动逼真,活灵活现。
  元代的打秋千在文献中经常与斗草并举:元剧《金安寿》,第二折:"佳人斗草,公子妆么。秋千料峭,鼓吹游遨。"
  《调风月》,第二折:"打秋千,闲斗草,直到个昏天黑地。"
  《萧淑兰》第三折:"嫂嫂待将咱病审。我无语似害痳。是前日打秋千斗草无拘禁。"从上述记载表明,元代的打秋千,在上层妇女中流行尤甚。3。智能游戏在元代,文化人中流行一种利用汉字结构特点,以必要的组合或拆开来进行娱乐的习俗。如,顶真续麻,拆白道字等等。
  顶真续麻,古代一种文字体制游戏。亦称:"顶针续麻"、"续麻针顶",简称"续麻"。元代流行此戏:关汉卿杂剧《救风尘》第一折,白:"老身。。止有这个女孩儿。叫做宋引章。俺孩儿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无般不晓,无般不会。"
  《金线池》,第三折,《普天乐》:"[众旦云:]妹妹俺这等吃酒,可不冷静。[正旦云:]待我行个酒令,行的便吃酒,行不的罚金线池里凉水。。[众旦唱:]诗句里包笼着尾声。[众旦云:]我不省得。[正旦唱:]续麻道字真真顶。[众旦云:]我不省的。[正旦唱:]正题目当筵合笙。[众旦云:]我不省的,则罚酒罢。[正旦云:]拆白道字,顶真续麻,。。你都不省得。。。"《青衫泪》第四折:"爱他那走笔题诗,出口成章,顶真续麻。"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白:"此女甚是聪慧,莫说顶真续麻、拆白道字、恢谐嘲谑,便是三教九流的说话,无所不通。"
  以上诸例说明,在元代顶真续麻这一文字游戏,仅限于文人墨客或大家闺秀中流行。当时人们把它与"拆白道字"、"走笔题诗、出口成章"相提并论,成为衡量人们修养才华的标准。此戏也一般用于行酒令或诗词、曲中。至于这种游戏的玩法,元杂剧《玩江亭》,第二折中说,顶针续麻、"连麻头、续麻尾"。元周德清《中原音韻》中有一项例子:"断肠人寄断肠词,词写心间事,事到头来不由自,自寻思,思量往日真诚志,志诚是有,有情
  ① 《析津志辑佚·岁纪》第216 页。
  ② [元]杨朝英选:《朝野新声太平乐府》,中华书局1987 年4 月版,第121 页。谁似,似俺那人儿。"又见例于任讷《元人曲论》:"描不就天然俏,俏形容尘世少,少一枝杨柳净水银瓶,瓶对比观音更好。"
  拆白道字,亦称折白道字、折牌道字。这是与顶真续麻一类的文字游戏,元代也流行。酒令中往往有拆白道字。它是把一个字拆做两个字,或变成一句话。
  从元代戏曲作品来看,元时拆白道字游戏流行较广。其例"顶针续麻"
  一节已举,此不赘。
  拆白道字在元代戏剧作品中不乏其例,如:范子安撰《竹叶舟》,楔子,白:"[行童做入见科,云:]师父,外面有个故人,自称耳东禾子即夕,特来相访。[惠安云:]这厮胡说,世上那有这等姓名的人。。。这厮敢风魔了,再出去问明白了来说。。。[行童云:]我说与你,这个叫做折白道字。耳东是个"陈"字,禾子是"季"字,即夕是个"卿"来了也。"①王实甫《西厢记》五本第三折:"你值一分,他知百十分,萤火焉能比月轮。高低远近都休论。我拆白道字辩与你个清浑。[净云]这小妮子省得甚么拆白道字。你拆我听。[红唱:]君瑞是个肖字,这壁著个立人,你是个木寸马户尸巾。"②"肖"著"立人",即拆的是"俏"字,"木寸"拆的是"村"字,"马户"拆的是"驴"字,"尸巾"拆的是"■"字。戏曲中红娘通过拆白道字,以"俏"赞美张生,以"村驴■"奚落郑恒。
  4。助兴游戏在元代,汉族各地流行很多种类的助兴游戏,把它们主要用于节日聚会饮宴。
  行酒令,宋元时称"打令"、"行令"。《梦粱录》卷十九:"闲人:旧有百业皆通者,如纽元子,。。唱词,白话,打令,商迷。"行酒令,在元代文学作品中有所反映,如:张可久《上小楼·春思》曲:"东风酒家,西施堪面,行令续麻,攧竹分茶。"
  有关行令,《事林广记》癸集卷十二:"《卜算子令》:先取花一枝,然后行令,唱其词,逐句指点,举动稍误,即行罚酒。"可参证。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