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_9 佚名(现代)
凡此种种,这些说法的共同点,就是把检验认识的标准放在主观的范围之内,都是用认识去检验认识。这样的标准,都是主观的、不确定的。因而都是不能成立的。
旧唯物主义哲学,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在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上,作为一些有益的探讨。例如狄德罗说,要以经验、实验和观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认为“除了实验以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费尔巴哈也说过:“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这些思想都是非常可贵的。但是,由于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不能给实践以应有的地位,也没有给实践作出全面的、正确的理解,因而也没有科学地解决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真正科学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马克思第一次提出这个问题是在1845年春天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选一/16页)
2.为什么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就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做这种检验,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自封自己正确,如果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就还是在主观范围内兜圈子,达不到检验的目的。所以说,即使是正确的理论,也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而客观事物本身不会说话,它也不能走出来直接回答某种认识是否和自己相符合的问题。客观事物本身无所谓正确和错误的问题。所以,它也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由此可见,检验真理的标准,既不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这就是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就是说,人们抱着一定的理论目的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这样,人们就可以用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的物质成果与原来的客观事物本身相比较、对照,从而检验出认识是否与客观现实相符合,以及符合到什么程度。如果在实践中达到了原来预想的结果,那未人的认识就被证实了,就可以称之为真理性的认识;如果失败了,那就是错误的认识。所以,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理论本身再正确、再重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也没有这种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它只有被群众掌握,才能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而这种转化的条件,就是社会实践。因此,决不能用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来取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认识是否符合实际,最终只有通过实践来解决。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坚持了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唯物论。
3.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这一点是说,由于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而对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又必须辩证地理解。所谓辩证地理解,就是说,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或者说,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只有承认这一点,才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
为什么说实践标准是确定的?这是因为,认识究竟正确不正确,只能由实践来检验,除此以外,再没有别的法子和途径,这是唯一的标准,是普遍的、客观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确定的。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从现实的角度看,凡是经过实践证实了的认识,都是客观真理,凡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认识,都是谬误;另一方面,从发展的角度看,一切尚未被检验的认识,迟早一定会受到实践的检验,一切真理终究会被证实,一切谬误终究会被实践所否定。所以,实践标准是确定的,或者说是绝对的。
为什么说实践标准又是相对的呢?这是因为,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实践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实践活动,对于认识检验的广度和深度又都是有局限性的,它在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因而它又是相对的,即不确定的。
总之,正如列宁所说:“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教227页)这也就是说,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只有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才能坚信真理,为真理而斗争,同唯心论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只有承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才能防止思想上的绝对化、凝固化,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同形而上学划清界限。总之,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就是坚持了真理标准问题上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二、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
所谓逻辑证明,就是运用已知的正确概念和判断,通过推理,从理论上确定另一判断的正确性的逻辑方法,是一种探索真理、论证真理的手段。
我们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并不排斥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作用,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要想弄清这一关系,必须弄清楚逻辑证明的必要性和局限性。
1.逻辑证明的必要性
①逻辑证明给实践提出理论指导
在科学的实践中,如果没有逻辑证明给实践提供的正确理论的指导,就无法排除不必要的偶然事件的干扰,就不能进一步地透过大量的偶然现象去揭露事物的本质。因此,这样的实践就无力检验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真理性认识。
②逻辑证明能够使实践经验由特殊提高到普遍,上升为理论的形态。检验理论的特定实践,无论怎样精确和细致,总还是具体的、特殊的,而被证明的理论则总是具有一定的抽象的、普遍的形式。如果没有逻辑思维的帮助,没有从特殊到普遍和从普遍到特殊的推理过程,就不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也就不能从具体实践去充分证实或驳倒某个理论原理。
③一些理论要靠逻辑思维来证明
就是说,有些科学理论是不能仅仅靠直接的实践经验来证实的,必须要有理论思维的帮助,如我们讲过的时空的无限性的原理,要说明它的正确性,仅仅停留在实践经验的范围内,是很不够的。对于诸如此类的不能直接由实践检验的原理,就更显示出逻辑证明的重要性。
④逻辑证明能够给实践以理论根据
就是说,实践往往只能判定某一原理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而不能进一步说明它为什么正确或错误,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逻辑思维则能给实践检验以理论的说明。
⑤逻辑思维能给予人们的实践以力量和信心
例如,任何一个外科医生的手术方案或建筑师的工程设计,只要他们是以经过实验检验的可靠的理论为根据和从经过反复调查核实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依靠严密的科学的逻辑思维制定出来的,那么,他们的方案和设计的真理性就是可以确定的。如果没有这点信心,试问他们在工作中将何以搭手足。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论也是如此,假如一定要等到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实现以后才能确证它的真理性,我们共产党人就会丧失为它献身的坚定信念。
以上的论述,说明了逻辑思维在检验真理的过程中是必要的,是有重要作用的。如果否认逻辑证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会陷入经验主义。但是,逻辑证明的作用再重要也不能代替实践检验,实践标准仍具有最高的权威。这是因为:
2.逻辑证明的局限性
总的说来,就是逻辑证明离不开实践的基础。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①在进行逻辑证明时,所运用的逻辑规则本身就是在人们亿万次的实践中产生出来并且得到证实了的。正如列宁所说:“人的实践经过千百万次的重复,它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这些‘格’正是(而且只是)由于千百万次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教231页)例如,演绎推理: 这就是三段式的第一格,它就是从实践中产生并且又经过实践证明了的。
②为要得到正确的结论,逻辑推理的前提又必须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可靠的知识,正确的知识。而且逻辑思维过程的每一步分析也都离不开用事实(即实践)来检验。
③更为重要的是,即使是经过十分严格的逻辑证明所得出的结论,仍然必须拿回到实践中去,由实践来作最后的检验。这是因为,由于人们实践水平的限制,往往不能保证推理的前提百分之百的正确;或者由于思维能力的限制,在逻辑证明的过程中,也会在推理的某个环节上发生错误。这些都可能造成逻辑推理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因而需要用实践作最后的判决。
以上三点说明,逻辑证明只不过是实践检验的一种间接形式,辅助手段和必要补充,它不能离开实践的基础,不能取代实践检验,如果夸大逻辑证明的作用而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会陷入唯心主义。
第四节 认识论和思想路线
这一节,主要是向大家说明,我们在学习了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在学习了认识论之后,从根本上说,应当解决一个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应当懂得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一条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实践工作中的全面贯彻。为了说明这一点,扼要把握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思想路线是实际工作中的认识论路线
这一点是从总的方面说明思想路线和认识论的关系。
这个关系就是:认识论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思想路线是认识论在实践工作中的具体化和应用,或者说,它就是体现在实际工作和行动中的认识论路线,认识论和思想路线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的生动体现。
思想路线和认识论为什么是不可分割的呢?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说明:第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所以能够化为党的思想路线,是因为它是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是有实践的本性,而这种社会实践的主体又是最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群众实践经验的结晶,来自群众。所以,反过来它又能够给人民群众的行动以理论的指南,化为具体的工作方法。第二,党的思想路线之必须以马克思主义认识为指导,则是革命实践的客观要求,也就是说,党要率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没有正确的方法论是不行的,正如要过河,没有桥和船是不行的。总而言之,思想路线和认识论,二者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
历史经验证明,党的思想路线是否正确,是否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关系到革命事业的成败;坚持以科学的认识论为基础的正确思想路线,是有效地进行革命实践的重要保证。
以民主革命时期的情况而论,我们党在第一、二次革命战争时期,之所以犯右的和“左”的错误,给革命事业造成惨重的损失,从认识论上说,就是“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思想路线完全是主观主义的,从根本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根本原则。遵义会议以后,中国革命之所以转危为安,直至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从思想方法上说,就是克服了主观主义的错误,一切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进行调查研究,详细地占有材料,并从中引出正确的结论,革命的战略、策略和方法,很好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有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有了实践论思想的指导。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情况同样如此,凡是当我们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时候,我们的事业就前进,就胜利;凡是当我们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一切靠主观臆想,凭想当然办事的时候,我们的事业就会受挫折、受损失,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是前一种情况,文化大革命是后一种情况。
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党的思想路线是一个整体,是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全面贯彻。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因此,我们在一切工作中,毫无例外地都应当从客观事物及其具体存在的状况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首先,它肯定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其次,它又强调了理论对实践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不仅表现在实践产生理论,而且也表现在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只有从实际出发,通过具体的实践才能显示出来。总之,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决定了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性。
“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求”就是去研究、探索。实事求是,就是要真正学会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从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来,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实事求是是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它表明:第一,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认识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无限的发展过程。这几点,充分体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说明了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僵死的、凝固的、一成不变的。
总之,党的思想路线,不仅每一句话都凝结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成果,而且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贯通、相互补充,共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党的思想路线也就是体现在实际工作中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
2.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就是说,党的思想路线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又有它的核心,这个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因为它不但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而且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一切工作中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也就是从根本上坚持了党的思想路线。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保证认识的正确和行动的自由,才能不断实现从必然向自由的转化。
3.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所谓实事求是,也就是要真正实现这一结合,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化为党的思想路线和一系列科学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贡献。
我们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新确立和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了拨乱反正,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为了从胜利走向胜利,我们必须依据这条思想路线,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在实践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反对一切“左”和右的错误倾向,既不能思想僵化,当思想落后于实际的“顽固派”,也不能把幻想当作真理,超越现实,搞冒险主义。
阅读书目: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61页)
恩格斯:《反杜林论》哲学篇第九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4-436页)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二章第四、五、六节,(《列宁选集》第二卷,第81-104页)
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282-298页)
思考题:
1.什么是真理?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
2.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及其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检验真理时逻辑证明起什么作用?
4.结合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学习,谈谈自己对于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解。
5.为什么说真理多元论是错误的?
第九章 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从本章开始,我们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同辩证唯物主义一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所以它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因为它是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根本看法,所以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历史观,它是运用唯物辩证的观点,去考查社会历史过程的结果,并由此得出的科学结论。
学习历史唯物主义,要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自觉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各种社会现象,认清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掌握历史发展方向,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增强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关于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我们在绪论部分已经讲过了,大家主要记住: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凡是认为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二性,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就是历史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基本前提出发,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它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的序言中说:“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选三/551页)对于马克思的这个思想,列宁极为重视,并且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中用了很长的篇幅加以阐发和论证。那么,为什么说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呢?大体上可以把握以下三点:
①社会有机体尽管有其特殊性,但它同自然界一样,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体系;②人类社会由其内部所固有的矛盾所推动,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③因此,人们就有可能象自然科学那样,用精确的眼光来考察、研究人类社会。总之,“自然历史过程”也就是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辩证发展的客观物质过程,它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客观的、辩证的本性,唯物史观就是对这一“自然历史过程”及其一般发展规律的理论再现。所以,确立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这一观点,这是掌握全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关键,这也就是确立这一观点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下面,分三节对“自然历史过程”的思想进行说明。第一、二节主要说明第一个观点;第三节主要说明第二个观点。
第一节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对立统一
为了从总体上把握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首先要弄清楚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对立统一关系。
一、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对立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对立表现在:人类社会是自然界中特殊的一部分,是本质上不同于一般自然界的社会有机体,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就是说,从猿到人的转变,意味着人和人类社会终于脱离了自然界,形成了有别于自然界的更高级的物质运动形态。
把人和动物、社会和自然界区别开来、对立起来的,仍然是劳动。
有两种形式的劳动:一种是“最初的动物式的本能的劳动形式”,这是一种萌芽状态的劳动,并不具有自觉的性质。马克思指出:“劳动资料的使用和创造”,“……就其萌芽状态来说已为某几种动物所固有。”(选三/204页)比如,有一种仙人刺莺,可以用嘴衔着仙人掌上的刺去捕捉树皮缝中的虫子;有的猿类可以用树枝到蚁巢里钩白蚁吃;有的动物还可以利用石块砸开坚果、蚌壳,或者抵御猛兽的侵袭等等。
第二种形式,就是真正的人类的劳动。真正的人类劳动形式是从古猿的动物式本能劳动形式发展而来的,但是二者之间又有着本质的差别,这种差别表现在:
①动物只能利用天然的工具,而人的劳动的本质特点,就在于自己有意识地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以获取所必须的物质生活资料,这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根本标志。
②动物只能消极地适应自然,而人的劳动则是能动地积极地改造自然;前者只是一种本能的、盲目的劳动,而后者则是自觉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③人的劳动从一开始就具有社会性。
人要从事生产劳动,必须发生两方面的关系,一个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它表现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另一个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马克思说:“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至于这种合作是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进行生产劳动,则是无关紧要的。”(选一/34页)这就是说,孤立的个人是不能进行生产活动的,人们只有以一定的社会形式结合起来,才能从事生产活动,生产关系是全部人类社会关系的基础,生产关系把整个社会有机体联系在一起,决定了社会的统一性。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了人类其他社会关系,如家庭关系、政治关系、宗教关系、国家关系等等,从而形成了整个人类社会,人们就是在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之中进行生产和生活的,人的本质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人的社会性,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
总之,在这种劳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自然的自觉能动性和社会性,就是人和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自然界的本质特征。
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可以看出,劳动既把社会同自然区分开来,又把它们联系起来、统一起来。在劳动这个起初的也是最基本的社会实践形式中,就已经孕育着社会有机体未来发展的一切萌芽,预示着由此展开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因此,劳动既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开端,也就完全有理由把劳动范畴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正如恩格斯所深刻指出的那样,马克思的崭新世界观,“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选四/254页)
二、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统一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统一表现在: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这一点,我们在第二、三章中都讲过,现代科学证明,人和人类社会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地球到现在为止已经存在了大约四十六亿年,而人类社会由产生到现在,只不过几百万年的历史。地球上最初只有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运动形式,在特定的条件下,出现了生命物质、生物有机体又经过了漫长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和发展,才出现了高级的植物和动物,人类就是由高级动物古猿演变而来的,人类的出现就标志着社会的产生。
在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根据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的论述,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①劳动把猿的身体结构改造为人的身体结构,变爬行为直立行走,把前肢解放出来变成了自由的人手。“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选三/509页)②在劳动中由于互相协作的需要,促进了喉头的改造,产生语言。③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促进了脑髓的发展以及感觉器官的发展。④由于劳动促进了脑髓和感觉器官的发展,从而产生了人类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
这一系列由劳动引起的变化,终于使猿变成了真正的人。人类的出现,也就是社会的产生,很显然,这个过程始终是基于物质的原因发生的客观过程。
第二节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存在是指,构成社会这一运动形态的诸物质要素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对社会发展起主要决定作用的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一、地理环境
所谓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包括气候、土壤、山脉、河流、矿藏以及植物和动物等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构成社会地理环境的自然条件不是指无边无际的整个自然界,而是指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作用于人类社会因而构成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条件的那一部分自然界。自然界的哪些部分进入社会地理环境的范畴,是历史地改变着的。
1.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说明:首先,由于人类总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生活,无时无刻不在依赖着地理环境。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地理环境提供人类生存的场所
离开适合于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人类就无法生存,现在尚未发现在地球以外有适合于人类生存的条件。现代科学证明,月球上没有空气、水,只有一片荒沙和砾石,是一个从来没有过生命的死寂星球。直到几年以前,人们还希望在太阳系的其他星球上找到类似生命的东西,以便有朝一日人类能够迁移到其他星球上去生活。天文观测资料证明,这种希望也落了空。火星表面气压太低,而且主要是二氧化碳,几乎没有氧气,温度时常达到-130℃,根本没有任何生命,金星表面大气稠密,大气压比地球上大一百倍,几乎全部是CO2,昼夜温度都在500℃左右,任何生命都会化为灰烬,水星和月亮一样荒凉和死寂,没有空气,昼夜气温相差悬殊,夜间气候在-160℃,白天则高达330℃,这就是说,到目前为止,地球仍然是我们所知道的适合于人类生存的唯一场所,所以,离开了我们所处的地理环境,我们将无法生存。
②地理环境提供人类所必须的物质资料的来源
这种物质资料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生活资料的资源,如肥沃的土壤,可供食用的动物、植物等等。另一类是生产建设资料的资源,如金属、煤炭、石油、森林、沙石、水力、太阳能等等,这两类资源都是人类所不可缺少的。固然,社会的物质财富是人类的劳动所创造的,但是,单有劳动还不能创造财富,只有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固然,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是不断提高的,人类可以日益摆脱自然界的支配而反过来支配自然界,但却永远不能脱离自然界。所谓支配自然界,不过就是越来越深刻地认识了自然界,并且依赖这种认识而越来越扩大着对自然界所提供的物质资源的利用。
其次,人类生存既然依赖于地理环境,而不同国家的地理环境又是有差别的,因而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不同国家的社会发展就会发生不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不同的地理环境,通过对社会生产的不同影响,就起了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作用
在生产力水平相同的条件下,地理环境较好的国家和地区,生产的发展就快些;反之,在地理环境较差的国家和地区,生产的发展就会慢些。例如,在生产力水平相同的条件下,温和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较之寒冷的气候和贫瘠的土地,更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矿藏丰富较矿藏贫乏,更能促进工业的发展。
②不同的地理环境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来加速或减缓社会的发展。这可以举出很多事例,例如,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抗日战争的游击战、运动战,历史上的赤壁之战,等等,都是充分利用了地势地形条件。台湾海峡1949年之所以没有解放,因为有个台湾海峡,拿破仑、希特勒都没有征服美国,因为有个英吉利海峡;我国西藏地区如此落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自然条件太差,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西萨摩亚到现在还过着采集为业的原始人式的生活,因为那里条件好,不需要种地,气温长年在25—35℃之间;地理位置相通的国家之间,一般说来,相互影响就比那些远的国家大,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等等。这些都说明,地理环境能够通过军事、政治来影响社会的发展。
由以上可见,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历史唯物主义又认为,
2.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发展不起最主要的决定作用
这是因为,
①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更替
例如,地理环境相同的国家,社会制度可能不同;地理环境较好的国家,社会制度层次可能较低;而地理环境较差的国家,社会制度层次可能较高;又如,地理环境不变,社会制度可能变化,这是因为地理环境的变化是很缓慢的。地理环境每发生一次重大的变化,都要经过几百年、几千年的时间,甚至几万年的时间,而社会制度在几百年、几十年就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在革命时期,几年,甚至几个月就可能发生重大的变化。这说明,变化很慢的地理环境,不能做为变化很快的社会制度的根本原因、决定性原因。或者说,相对不变的地理环境不能说明显著变动的社会生活。
②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受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的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一般不是直接实现的,而是通过社会本身的生产劳动来影响社会的。因此,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人刚刚脱离动物界的时候,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人类完全在盲目的自然力的控制之下,自然对社会的支配力量是极其巨大的,而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力量则是极其微弱的。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地理环境对社会的支配力量逐渐减弱,而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则逐渐加强,自然界逐渐由异己的力量变成听从人们支配的力量,可以这样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地理环境对社会的支配力量成反比:社会生产力越低,地理环境对社会支配的力量越大;社会生产力越高,地理环境对社会的支配力量越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人类支配自然的力量成正比;社会生产力越高,人类支配自然的力量越大;反之,社会生产力越低,人类支配自然的力量就越小。因此,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自然财富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例如人类的最初阶段,第一类自然资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其后才是第二类自然资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也因此,在生产力不同的发展阶段,地理环境中的同一个要素起着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作用。例如,大海,最初把人们隔绝,当船只发明之后,大海又把人们联系了起来,如此等等。
③地理环境的作用和影响的大小,必然受社会制度的制约
这是说,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对于改造和利用地理环境会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方式,会获得不同的结果。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为了追求超额利润,进行掠夺性的开采,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在旧中国,谈不上利用丰富的资源去为民造福,只是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才使这种局面得到根本改变。
总之,地理环境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去影响生产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它不能决定社会的发展,而它本身对社会发展所起作用的大小,却恰恰是由生产方式这种社会的因素所决定的。如果夸大它的作用,就会陷入历史唯心主义。
3.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
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一种企图用地理环境解释社会制度的性质和更替的资产阶级社会学理论。这种理论的提出者有18世纪法国的孟德斯鸠,19世纪美国的布克尔等人,历史上称为地理学派。
例如,孟德斯鸠认为,气候在社会发展中起第一位的作用,气候的威力是世界上最高的威力,气候首先决定社会心理,并通过社会心理,决定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他认为,生活在寒冷气候的人性格刚强、勇敢,有很强的自信心、优越感,不太多疑,不善于耍政治手腕,并且也不狡猾,而且总是象年轻人一样地勇往直前。而出现在炎热气候的人,对一切事物淡淡,对一切不感兴趣,没有光明磊落的行为,不会做出宽宏大量的事情,而且较怯懦,对别人顺从,这些人宁肯忍受别人惩罚,也不愿自己去做工作。经过选择的对比,他得出结论是:热带民族的怯懦往往使他们走上奴隶顺从的道路,寒带民族的强悍,能使他们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这个结论在当时的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虽然具有一定的反封建、反宗教的意义,虽然否定了从上帝那里寻找社会发展原因的宗教唯心主义,而主张用自然界的原因去说明社会的发展,但是并没有超出历史唯心主义的范围,在客观上是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向外扩张的。
地理学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社会学家布克尔,他认为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是决定人类生活和命运的四种主要因素。例如,他曾说,寒带地区的居民比热带地区的居民更富有事业心。这是因为,寒带地区居民吃的粮食中含炭素比较多,而热带地区居民吃的粮食中含酸素比较多,以此为阶级的不平等和资产阶级的殖民政策辩护。
到了帝国主义阶段,资产阶级在地理学派的基础上,创立了政治地理学,更加直接地为帝国主义的殖民政策、霸权政治服务。我们把这些人称为政治地理学派。例如,希特勒时期的一个德国科学院院长,名叫卡尔·豪斯霍菲尔,他认为,国家是一个活的“超然的物体”,和它物一样有自己成长和发展的“生物学法则”。国家的成长或发展,就是国家边界的扩大,就是侵吞别国的领土;一个国家对其他国家的政策,永远是由这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他有一句著名的话:“地理政治是人们之间公正分配地球空间的强有力的战斗手段之一。”很显然,他这种理论完全适合希特勒向外扩张领土的需要。
总之,上述观点虽然各异,但在理论上的共同错误是:
第一,都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历史唯心论。因为他们认为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起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地理环境可以决定人们的心理状态,并通过心理状态决定整个社会生活,决定国家制度的性质,把地理环境看成社会发展的最后的决定力量,因而颠倒了社会意识作社会存在的关系。
第二,都是静止不变的观点。这是因为,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变化的,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不同要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而他们则认为是从来如此,永远如此,永远起决定作用,这是一种静止不变的观点。
这里有一个问题必须指出,我们决不能因为批判地理环境决定论,就否认或忽视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恰恰相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发挥我国地理环境的优势,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只是片面地批判地理环境决定论,把重视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正确观点,当做地理环境决定论来批,结果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很大损失。
例如,在农业上,不搞因地制宜,作物种植搞整齐划一、一刀切;在畜牧业上,搞毁林开荒,毁草开荒;在地理环境的保护上,到处乱砍乱伐,森林资源迅速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有些方案已经受到了自然的惩罚。例如,1981年夏,四川境内的长江等几条江河发生了严重的洪水灾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上游地区的森林乱砍乱伐,山区乱开荒,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水土保持不住。解放初期,四川是全国森林较多的一个省,覆盖率达19%,现在却下降到13.3%,如按现在的采伐量,再有十年左右,森林资源即告枯竭,大面积的水土流失,使长江上游一些昔日清彻的河水变得混浊起来,长江泥沙含量随之增加。如不采取紧急措施加以解决,长江将会变成“第二条黄河”。
二、人口因素
所谓人口因素,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以及人口的发展和分布等方面。恩格斯说:生产本身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这两种生产是不可分割、缺一不可的。没有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就没有物质资料生产的世代遗传,也就没有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关于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人口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说明:
①没有一定数量的最低限度的人口,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这是因为,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只有在一定数量的人口基础上才能进行社会的生产。这一点,在人类社会产生的初期表现得最为明显。人类要脱离动物状态,就必须以群的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劳动力和自己能力的不足。因此,没有足够的人口就不能进行生产,也不能形成社会。所以马克思恩格斯说:“这种生产第一次是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开始的。”(选一/25页)
②在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的密度和增长速度是否同生产发展的状态和需要相适应,会对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在生产中,只有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相结合,才能构成现实的社会生产力。所以,当人口的密度和增长速度同生产的发展相适应时,就能促进生产的发展,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从而延缓整个社会的发展。例如,当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达到了能够去开发更广阔的资源的时候,人口过于稀少就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这时,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增加就可以起着促进生产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而当人口增长过快,超过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破坏了人口与资源之间相对平衡的比例,这时,供养过多的人口就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沉重负担。
此外,人口的构成状况和人口质量也对生产和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总之,人口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可以对社会的发展起到加速或延缓的重要作用,否认或忽视这种作用,就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者。但是,历史唯物主义又认为,
2.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这是因为:①人的密度不能说明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人口密度大的国家不一定是社会制度先进的国家;人口密度小的国家不一定是社会制度落后的国家,同样性质的国家,人口的密度相差却很大,这说明,人口密度和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没有直接的关系。
②人口的增长或减少不能说明为什么某一个社会制度恰好由某一个新的社会制度来代替。恰恰相反,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通过社会物质生产状况来实现的。人口的发展总是受着社会物质生产状况和社会制度的制约。
③人口的增长或减少不能成为改变社会制度的革命的原因。1949年,毛泽东同志在驳斥艾奇逊诬蔑中国由于人口太多、人口过剩才发生革命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说明,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是造成革命的原因,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斗争的结果,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人口增长的快慢,密度的大小,根本不可能说明一个社会制度为另一个社会制度所代替的原因。
把人口说成是社会状况和社会变更的决定因素,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所以,
3.马尔萨斯人口论是荒谬的
马尔萨斯人口论就是上述人口决定论的一个典型代表,他从抽象的纯生物学的人口观点出发,杜撰了一条所涉人口增长的自然规律,而所谓人口按几何级数增加,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加的规律,认为人口的增长快于生活资料的增长是劳动人民失业、贫困和饥饿的根本原因,要解决人口问题,从根本上说,就要用战争、瘟疫、赤贫、饥荒等等大量地消灭劳动人民,减少人口。这种人口理论,曲折地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口相对过剩的事实,却完全掩盖和歪曲了事实的本质。资本主义社会人口相对过剩的实质在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需要造成,也必然造成一支产业后备军,一支失业工人队伍。这种人口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而不是什么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人口规律是社会规律而不是自然规律。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掩盖了劳动人民贫困失业的真正根源即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它提出的解决人口问题的办法是牺牲劳动人民,反对社会变革,它在政治上,充分暴露了反对劳动人民、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反动本质,它在理论上的根本错误就在于用纯生物学的观点看待人口,否认人口受社会状况的制约,反而把人口看成决定社会状况的因素。
对于马尔萨斯的这种反人民、反科学的人口论,我们理所当然地要批判。但是,应当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批判。我们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是批判他的调节人口的理论基础、出发点和方法等等,而决不是反对调节人口本身。适时的调节人口,使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口本身的生产即人的繁殖,这两种生产互相适应、互相协调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一贯主张。但是,这种调节决不能象马尔萨斯所鼓吹的那样,付诸于战争、瘟疫、灾荒等等,而是应当着眼于社会条件,把调节人口同社会制度的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社会主义制度下,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有计划按比例向前发展的,因此人口的生产也应当是有计划的,从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人口问题显然已经成为一个有重大意义的战略性问题。我国目前人口数量已经同生产水平处在一个极不合理的比例上,近十几年来人口的迅速的增加,已经成了我国社会前进发展的负担,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不能不在很大程度上受着这种人口条件的制约,要逐步改善这种条件,就必须对人口实行有计划的控制。因此,实行计划生育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通过计划调节,力争尽快达到一个所谓“最优人口”,即人口再生产和整个社会再生产以及自然环境之间最适当的比例关系。这样,四个现代化的实现才有希望。
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在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中,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的只能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都是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制约下起作用的。生产方式就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社会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生产方式既是社会物质生活的最重要的条件,又是社会物质生活本身的具体样式,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如下:
1.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首要前提
这是因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从事政治、科学、艺术活动,必须能够生活。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本身。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生产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一个起码的真理,所以,只有从事生产才有人类社会的生存,也才有其他各种活动和各种关系。但是,发现并承认这个真理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历史观上的一个伟大的革命,可以说,它是形成科学历史观的根本标志。
2.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社会领域中的各种关系都是在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一个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怎样,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怎样,以及人们活动的方式和范围,等等,总之,一个社会是什么样的面貌,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上,归根到底,都是由一定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各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等的区分的根据和标志,就是各自特殊的生产方式。
3.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这是由于社会的生产是不断发展的,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运动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使生产方式不断地新陈代谢,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生产方式的根本变化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性的变化,它必然引起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各种关系的变化,引起整个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发展史,是生产方式的更替的历史,人类社会就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特殊物质运动的形态。
第三节 人类社会是有规律的客观过程
一、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
1.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和自然界的发展过程有一个根本不同之点:在自然界中起作用的是各种盲目的、不自觉的力量。例如,天体运动和微粒子的运动,声、光、热、电,化学变化,以至于生物的生存演变等等,这些物质的运动变化,都没有自觉的预期要达到的目的,只是由于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表现为一定的有规律的客观过程。
和自然界的物质运动不同,在社会历史领域里进行活动的是人,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支配人们行动的动机、意图是各种各样的,“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选四/244页),所以,表面看去,似乎社会历史领域既不存在规律性,更不具有客观性。历史唯心主义就是利用和片面夸大了这个表面现象,把人的思想、人的主观意志说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特别是把英雄人物个人的思想和意志说成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决定力量,把社会的历史看成是由个人意志所支配的一些偶然事件的堆积,而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这是非常错误的。
我们说,历史固然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所创造的,但是,并不能抹煞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性。这是因为:
第一,人的活动总是受到社会条件及其规律的限制。
这里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说,人们的思想动机即意图和目的,以及由此所支配的活动,尽管各种各样,但是,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归根到底,只有从社会条件、社会关系中、社会发展规律中才能得及到科学的解释;其二是说,人们的思想实现的程度,活动的成败,甚至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同样取决于是否反映或表现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取决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程度。
第二,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可以加快或减缓社会历史的进程,但是任何人,任何社会集团和阶级都不能改变历史进程的总趋势和总过程。例如,历史上的反动阶级无一不企图永久维持自己的统治,极力阻止历史的前进发展,而它们又无一不是被抛进历史的垃圾堆。再如,58年我们想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同样受到了惩罚。
总而言之,人的目的、意识并不是决定性的东西,相反,它本身都是被决定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不能在人们的意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人们的意识之外去寻找那个决定着历史的发展,也决定着人们的意识本身的东西。
列宁在论述马克思考察社会历史的方法时说:“他所用的方法就是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出经济领域来,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来,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选一/6页)又说:“他们的基本思想……是把社会关系分成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选一/18页)物质关系主要的就是指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不是由人们的意识和意志所决定的,而是由社会生产力这种物质力量所决定的。马克思把生产关系这种物质关系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又把生产关系归结为物质的力量——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这样,就完全由物质的原因说明了全部社会历史现象,说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基本结论就是:人类社会就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最终决定力量的,是有规律的客观过程,即自然历史过程。
2.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
承认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否认人的自觉活动的作用。相反,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规律的作用,正是要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人们可以在认识和运用社会历史规律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能动作用。这里,实质上就是自由和必然性的关系问题。
所谓自由,就是人们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所谓必然,就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的、一定要贯彻下去的趋势。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总的来说就是:自由受客观必然性的制约,又反作用于客观世界,即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两点:第一,人们在未认识必然性之前,只是必然性的奴隶,在实践中处于被动地位,行动就没有自由;第二,人们通过实践发现和认识必然性,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就能够成为必然性的主人,在实践中处于主动地位,行动就有了自由。
历史唯物主义承认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但同时又承认它不是不可认识和不可驾驭的。承认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正是为了把人的自觉行动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上,为了给充分发挥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动性和能动作用找到科学的根据,只有认识了必然规律并能在实践驾驭它,人的思想和行动才是自由的,才能更好地使客观必然性服务于人类的目的,人的自觉活动的作用,人的自由的转变,是同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和广度和深度成正比的。人对客观规律认识得越深刻,他所获得的自由就越大。正如恩格斯所说:“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愈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愈大;而犹豫不决是以不知为基础的,它看来好像是在许多不同的和相互矛盾的可能性中任意进行选择,但恰好由此证明它的不自由,证明它被正好应该由它支配的对象所支配。”(选三/54页)
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社会规律是客观的,但是由于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社会的发展又总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如果从纵的方面来看,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历史阶段;从横的方面来看,在社会结构上又可分为各个不同的领域;就其深度来看,还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层次,等等。所以,社会规律又是多样的。如果按其起作用的范围和过程的久暂来说,可以区分为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具体来说,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区别在于,
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指在一切社会中都普遍发生作用的规律。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等等,这些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对象。
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有两种情形:
一种是指在某些社会形态中长期起作用的规律,如阶级斗争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规律等等。由于这类规律不只是某一社会形态所独有,而是在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各个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
另一种只是在某一个别社会起作用的规律,以及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起作用的规律。这些特殊规律不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而是社会科学的不同门类,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艺术学、民族学等等的研究对象。
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既互相区别,又是互相联系的,二者的联系在于,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只是一般规律的特殊表现,就是说,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国家或民族中往往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它们之间是一种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个性包含共性,共性通过个性表现出来。二者不可分割。
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这种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关系,规定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具体社会科学科学的关系,只能是一个指导和基础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以具体的社会科学为基础,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和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在它们的基础上得出的一般结论。所以,反过来,它又能够给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一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的研究又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如果离开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就难免丧失科学性。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能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当作标签到处去贴,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这一点,实际上也就是我们在绪论中所讲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的一个引伸。
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社会科学,如历史学和社会学,也是以全部历史或整个社会作为研究对象的,但是历史学是按照年代顺序,以具体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来反映世界或某一民族的历史过程的;社会学则就社会的某些具体问题,如青年、妇女、婚姻、家庭等等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以寻求解决这些具体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因此,这两门科学所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与以抽象范畴进行逻辑推导以再现人类历史过程及其一般的历史唯物主义也是有区别的。
阅读书目:
1.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3-386页)
2.恩格斯:《费尔巴哈论》第四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1-258页)
3.列宁:《卡尔·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部分,(《列宁选集》第二卷,第423-425页)
思考题:
1.怎样理解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对立统一关系?
2.从哪些方面来说明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确立这一观点有何重要意义?
3.怎样理解人的自觉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4.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对于学好自己的专业有什么指导意义?
第十章 社会基本矛盾
上一章我们讲了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着重指出,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这一章我们讲社会基本矛盾,是要进一步说明,人类社会作为自然历史过程,它的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是什么?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是什么?它发展的趋势又是什么?
社会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就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历史。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有规律的。其一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其二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这两条规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规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过程,支配着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预示着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光辉前景,这些都是本章要讲的基本内容。
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根本的矛盾,所以要揭示社会发展的动力、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就首先应当搞清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及其辩证运动的规律。
第一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一、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1.生产力
生产力又称社会生产力,或社会劳动生产力。所谓生产力,就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所表示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
①生产力的构成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