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_15 佚名(现代)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为了正确处理领导和群众的关系,必须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
前面已经提到,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以及历史唯物主义关天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即群众史观。群众路线概括来说,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内容上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群众观点,二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1.群众观点
群众观点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之上的党的根本观点,具体说来,它包括:
①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能够解放自己的观点;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③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
④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总之,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
要坚持群众观点,就必须反对:
①恩赐观点
②谋私利搞特权的不正之风
③对人民漠不关心的官僚主义态度
④鄙视群众的观点
这些,都是同党的群众观点不相容的。
2.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把党的群众观点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就成为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这也就是我们通常从狭义上讲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既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又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它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也就是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党要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并把它集中整理形成党的路线和政策,然后再贯彻到群众之中,化为群众的自觉的行动。由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它既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所以,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也就是坚持认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由此可见,党的群众路线既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认识方法,又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工作路线,即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
3.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①科学地概括和提出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党和毛泽东同志把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和历史观,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使之中国化和实践化,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它。“群众路线”一词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发明,正如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的,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中三个基本方面之一;而其他两个方面,也都与群众路线密切相关,能否坚持群众路线,是能否彻底坚持发展了的、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历史观的大问题。
②群众路线是共产党同其他政党相区别的显著特征。
坚持这条路线,党就无往而不胜,放弃了这条路线,就有导致失败甚至变质的危险。
③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我们的党,处于执政党的地位。所以,就要求党时刻警惕因脱离群众而失败或变质的危险;同时,还要看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群众的创造作用达到了全新的高度。因而更要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以促进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更大发展。
阅读书目:
恩格斯:《论权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4-227页)
恩格斯:《致瓦·博尔吉乌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1-734页)
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第五部分,(《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9-156页)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9-1100页)
☆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十部分(2002年11月8日)
思考题:
1.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怎样理解劳动人民是群众的主体?
2.正确评价历史人物要遵循什么原则?试举例说明之。
3.如何全面地认识领袖和群众的相互关系?为什么说热爱领袖和反对个人崇拜是一致的?
4.怎样理解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5.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说明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
第十四章 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
这一章,可以看作是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一个总结,也可以看作是学习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一个总结。学习这一章,目的是,要求我们在学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项基本原理之后,进一步从总体上掌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弄清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的关系,明确共产主义是社会进步、文明发展和人类争取解放斗争的必然归宿,从而牢固地树立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和科学信念,把唯物辩证的世界观和历史观落实在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自觉行动中。所以,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是都是极端重要的,必须把它抽出来讲一讲。
第一节 社会的进步
一、社会进步的历史趋势
为了说明社会进步,首先要明确,我们所说的人类社会是什么,这就引出了一个新的概念:社会有机体
1.社会有机体
社会有机体,是一个总体的范畴,它不是单指社会的某一方面,而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总概括,它是指由一切必要的社会要素所构成的、有机统一的、活动着发展着的特殊的物质形态。
社会有机体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极其复杂无限多样的。概括起来,可区分为如下两类:一类是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各领域,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一类是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中的人和人们的共同体,如家庭、氏族、民族、阶级、群众、个人等,社会有机体的这两类社会要素,可简称为社会和人,这二者只能在概念上加以区分,进行“剥离”,实际上它们是血肉相联、不可分割的。
由此可见,社会有机体这个范畴和我们前面讲过的社会形态的范畴,是两个既互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范畴。
2.社会进步
①社会进步的含义:
社会进步就是指社会的前进发展,它包括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改善等等。
②社会进步的根源和动力
社会进步,是由社会的内在矛盾、内在动因所规定和推动的,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历史进步的深刻根源存在于社会基本矛盾中,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这一矛盾对历史进步的直接推动,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革命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阶级斗争。
第二,历史进步的必然性还在于,社会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而“扬弃”的过程。新旧社会的更替,社会每一重大的进步,都是在前一阶段业已达到的成果基础上进行的;它抛弃了那些陈旧的、过时的东西,同时又保存、发扬了那些积极的、有价值的成果。所以,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出现,总是后来居上,高于和优于以前的制度或现象,使历史的进步达到新的水平。
第三,社会历史的进步,归根到底在于它是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包括他们急取解放的斗争,则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③社会进步的历史趋势
社会进步的基本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但是,这种前进上升的运动不是直线式的,而是曲折发展的。历史的进程有急有缓,有时还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暂时的曲折和倒退。正如列宁所说:“把世界历史设想成一帆风顺的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向后作巨大的踊跃,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选二/851页)历史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历史的暂时停滞和倒退,应当具体地分析,辩证地看待、停滞和倒退,并不都是绝对的萎缩和沉寂,社会的某些方面还会有所前进和发展;这种停滞和倒退本身,又可能孕育着、准备着进一步发展的条件。曲折和倒退只是暂时的,它终究改变不了社会进步的总的历史趋势,应同生物发展中的“返祖”现象不能改变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一样的道理。所以,历史循环论和历史悲观主义是错误的。
④社会进步的标志
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社会文明的发展。鉴于这个问题特别重要,所以,下面作为一个大问题来讲。
二、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文明一词,是个社会历史的范畴,指的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的状态,它标志着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社会文明区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们是社会进步程度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结晶和标志。
1.物质文明的含义和范围
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即自然界和社会。改造社会的成果是新的生产关系和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就是物质文明。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生产力的状况、生产的规模、社会物质财富积累的程度、人们日常物质生活条件的状况等等,一定的物质文明同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联系,是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现实基础。物质文明所包含的各种因素越是充分发展,这种物质文明的程度也就越高。
2.精神文明的含义和范围
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精神生产的发展水平及其积极成果的体现。
精神文明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社会的文化、知识、智慧状况,人们在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素养和达到的水平;也包括与此有关的物质设施、机构的规模与水平,如学校、卫生保健设施、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博物馆、展览馆、宣传设施和机构、学术团体和出版物等等的数量和质量。体现在这些领域的精神文明,可以简称为智力、文化方面。另一方面,是指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面貌、社会风尚,人们的世界观、信念、理想、觉悟、情操以及组织性和纪律性等等方面的状况,体现在这些方面的精神文明,可以称为思想、道德方面。
精神文明的这两个方面,是由不同的因素构成的,因而它们的性质不同,各有特点。智力文化方面的精神文明,其发展程度同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发展的程度直接相联系,并常常直接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思想道德方面的精神文明,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部分,其性质和发展方向则由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直接决定,它同生产力的联系往往要通过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中介、精神文明的这两个方面,不是简单的互相决定,更不能互相代替,不能说智力越强、文化越高,思想就越先进,道德就越高尚,或者说越有知识,越有文化,思想就越反动,道德就越堕落。但是,这两个方面也不是彼此孤立、毫无联系的。它们在本质上有一致之处,在性质和作用上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先进的政治思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能够保证智力、文化朝有利于人类进步的方向健康发展,发达的科学文化基础也有利于树立和实现先进的社会政治思想。完整的精神文明,是智力文化和思想道德两个方面的统一,缺一不可。其中,思想道德的方面是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的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正是在这一方面才突出地反映出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精神文明的不同性质。
3.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
根据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辩证关系的原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可以这样表述:
①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不可缺少的基础,它为精神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前提和条件。
②精神文明又对物质文明有巨大的反作用,成为物质文明得以巩固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并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程度地规定和影响物质文明建设的方向。
③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一定的物质文明同与之相应的精神文明总是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的。
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两对范畴不是简单的等同关系,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联系,各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所以文明,并不是社会生活全部要素、全部关系的集合,而只是其物质和精神方面活动之积极成果的总和。社会存在主要是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而物质文明则仅仅指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其所造成的社会普遍富裕程度,它不包括生产关系。因为生产关系只是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的关系,而不是人与物的关系或物与物的关系,更不是物本身。社会意识包括精华和糟粕两个方面,而精神文明则仅仅是指社会精神生活方面的积极成果及其附属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对范围,侧重于揭示社会生活的有意义的成果方面,而不着眼于社会生活的全部过程和全部结果,因而它们较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对范围,外延缩小而内涵充实。
但是,这两对范围又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本质上的一致性。社会存在和物质文明、社会意识和精神文明,分别属于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大领域,可以看作同一序列的范畴,因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唯物辩证的关系的原理,对于把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具有直接的方法论意义。
4.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①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大体上分为两个方面,即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这两个方面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但是思想建设是关键,它决定着我们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一切文化建设都要在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之下进行。
文化建设指的是教育科学、文字艺术、新词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它既是建设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除此以外,文化建设还包括健康、愉快、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使人民在紧张劳动后的休息中,得到高尚趣味的精神上的享受。
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工人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理论,是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是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主人翁思想和集体主义思想,是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权利义务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是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和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是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等等,概括起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纪律,这是从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境界说的,除此以外,还包括要在全社会建立和发展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型社会关系。总而言之,是要树立共产主义思想。
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和崭新阶段。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在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以后,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都告诉我们,是否坚持这样的方针,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兴衰和成败。这番话就是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要意义的高度概括。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关系来看,物质文明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建设不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正确的发展方向。两种文明的建设,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
第二,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来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没有这种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也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就是说,如果忽视在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下在全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个伟大的任务,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就会陷入片面性,就会使人们的注意力仅仅限于物质文明的建设,甚至仅仅限于物质利益的追求。那样,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就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方向,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就会失去理想和目标,失去精神的动力和战斗的意志,就不能抵制各种腐化因素的侵袭,甚至会走上畸形发展和变质的邪路。
第三,从我们的历史经验和当前的现实来看。
从历史的经验看,我们党在领导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一贯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这是我们宝贵的历史经验,这一光荣传统必须进一步发扬。
从当前的现实情况看,文艺和理论战线上出现了一种右的倾向,其主要表现就是精神污染,具体来说,是两个方面,一是散布资产阶级的腐朽没落思想,例如一切向钱看,诲谣诲盗,等等。二是散布对社会主义制度,对共产党领导的怀疑和不满的情绪,就是说,对四项基本原则发生动摇。这两种情况,在人民群众和党内都有所发生,已经成了一种倾向,如果不及时清除,不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不会有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行,这是一个十分迫切而重要的问题。
③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应抱的态度
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自觉抵制精神污染,是全党的任务,也是我们每一个青年的光荣任务,我们青年要想能够肩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必须首先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应当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自觉地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道德风尚和主人翁态度,树立高尚的思想情操、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树立自觉的守法精神和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发扬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努力为人民作贡献,为社会做贡献,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才是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做到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
第二节 人类的解放
一、人的本质和人的解放
1.人的本质
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从人和社会关系的统一中来观察人的本质,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人不是纯粹的自然物,不是单纯的生物学上的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总是实践着的,活生生的,现实的人,即社会的人。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选一/18页)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本质的最经典的看法,这一著名论断,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理解:
①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
就是说,人当然存在着饮食男女一类的自然属性,但这不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所回答的问题,是要把人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而上述自然属性恰恰表现了人和其他动物的共同性,人的本质只能是人的社会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质,而是人的社会特征。”(全一/270页)
②人的本质不是社会关系的某一片面,而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中生产关系是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只有把人放在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中进行综合考察,才能真正把握人的本质。
③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这是因为,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所以人的本质也不是凝固不变的抽象物,而是具体的、历史的。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而人的本质属性除了一般的社会性以外,主要地表现为人的阶级性。
总之,人和人的本质是社会的,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的“人”是没有的。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同抽象的“人性论”、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是根本对立的、抽象的“人性论”的错误在于,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抽象地谈论所谓“人性”、“人道”,鼓吹超阶级、超时代、超历史的所谓“人类之爱”。在他们那里,人只不过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这样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所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宣扬这种观点,完全是替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作辩护,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来说,只能是欺骗。
值得注意的是,在文艺界和理论界的一些人,在扩大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同时,也把资产阶级的这一理论引进过来了,他们宣扬什么“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公开为人道主义、人性论辩护。在小说、电影、戏剧里面公开宣扬抽象的超阶级的“人类之爱”,宣扬这种资产阶级的观点,是一种倒退,是精神污染,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一种背离,因此是必须反对的。
2.人的解放
人的本质和人的解放密切相关。这是因为,人类的解放主要是指人从自然力的控制和社会关系的压迫这两方面解放出来,同时也包括同这两方面相联系的思想解放。
解放和自由是同等程度的概念,解放就意味着摆脱束缚,获得自由,以往的历史的进步,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都对人起着一定程度的解放作用,都使人获得了一部分自由。不仅使历史上的劳动者一代代从自然界争得更多的主动权,也使他们一步步摆脱人身依附、超经济剥削和其他奴役。例如,
在原始社会,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过着彼此平等的生活,从这方面看,原始人似乎是自由的,但是,这种自由是建立在生产力极端低下的基础之上的,是饥寒交迫,在自然力的压迫下,很少自由的产物,那时,人们被血缘关系束缚在自己氏族或部落的狭小范围里,氏族或部落也就是自己的社会。人们既无力支配自然力,也不是自己社会关系的自觉主人,这种近于动物式的自由生活,正是极不自由的表现。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这是社会发展中的一次质的飞跃,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尽管这个进步是以牺牲原始平等关系、代之以残酷的阶级剥削或压迫为代价,但它在历史进步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人在争得解放的征途上所迈出的重要一步。这不仅表现在生产力有了较高的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有较多的增长,人从自然力中争得了一定的自由,而且表现在人们开始摆脱了纯血缘关系的束缚,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野蛮状态,为发展人类文明开辟了道路。
在封建社会里,地主对农民虽然实行的是超经济剥削,但是在封建的生产关系下,地主并不完全占有直接生产者——农民,农民自身又占有进行耕作的生产工具,就是说,农民不同于奴隶,他们有了自己的经济,交付地租以及剩下的产品可以归自己支配,因为农民比奴隶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在争取解放的征途上又向前跨出了一步,又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力高度发展,劳动者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争取解放和获得自由的程度又比封建社会前进了一步。
由此可见,人在历史上争得自由的多少,人在历史上的解放程度,标志着社会进步的性质和水平。
人类的这种社会进步和解放,是人类向自由王国飞跃的历史准备,这是因为,在私有制条件下,人类并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并没有认识和掌握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还是规律的奴隶。所以,人类总的来说仍然处于必然王国之中。
二、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作为社会历史观范畴的必然王国,是指人们受着盲目必然性的支配,特别是受着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奴役这样一种社会状态。自由王国则相反,它是指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从而也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
资本主义制度是最发达的也是最后的一个人剥削人、人奴役人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仍然是一个必然王国。这是因为,第一,对于劳动者来说,劳动者仍然是自己社会关系的奴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首先是劳动力变成了商品,与此同时,整个社会都充斥着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不仅不属于劳动者自己,反而成为一种同劳动者相敌对的,剥削和压榨劳动者的手段;劳动者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来出卖,因而他的劳动活动、劳动过程便不再属于自己,而成为受人支配、由人摆布的东西;这种支配劳动者、劳动过程和劳动产品的力量,既不是来自自然界,也不是来自人们所宣扬出来的“神灵”和“命运”,而是属于站在劳动者之上的另外一些人,即属于资本家,就是说,在远古,社会关系对人的奴役,表现为人对人的奴役,表现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压迫和被压迫的关系。
所以,资本主义关系下的劳动者虽然表面上是以“平等”的资格,“自由”地去出卖自己所有的商品——劳动力,然而,在这种“平等”的背后,却掩盖着剥削和被剥削的极不平等的关系,“自由”不过是为饥寒所迫而甘受奴役的代名词而已。这就是劳动者在资本主义这个必然王国中所不可避免的命运。
第二,对于剥削者来说,也是不自由的,他们同样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们既不能随心所欲地自由统治,也不能把这种统治自由地无限期地维持和巩固下去,他们不仅经常受着竞争、无政府状态等自己力量的威胁和摆布,而且最终避免不了被推翻的结局,所以,资本主义仍然是一个必然王国。
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它自身内在的矛盾性的活跃和发展而必然地走向灭亡,为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代替,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第二,一切阶级差别彻底消灭,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逐渐消失,人们摆脱了固定分工的束缚,在生产中和一切社会生活领域中实现了完全的平等;第三,经济生活的准则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第四,全体人民的共产主义思想,集体主义精神和大公无私的道德品质极大地提高了,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普遍地树立起来,全民教育普及并不断提高,人们过着高尚的、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等,这样的理想社会,才是人们梦寐以求的自由王国。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原来受奴役的劳动将变为自觉自由的劳动,原来物对人的统治将变为人对物的统治。从这时起,人们才充分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并在这种自觉的创造活动中使人的才能和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这就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的飞跃。
三、共产主义的思想和实践
我们通常所讲的共产主义,具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它是一种最科学的理论或思想体系;第二,它是由这一科学理论所揭示的最合理的社会制度;第三,它是在这一科学理论指导下,以建立这种社会制度为最终目标的实际运动,即共产主义的实践。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就要用共产主义思想武装起来,树立起共产主义的理想,投身于共产主义的实践中。
1.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写道:“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这种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是区别于任何别的思想体系和任何别的社会制度的,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完全最进步最革命最合理的。”(选二/646-647)
要掌握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树立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最直接的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它的科学历史观,则是基础的一环。这是因为,
我们知道,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学说,虽然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早就产生了,已经有过一段较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了,但是,那时的社会主义学说,由于历史的、阶级的,世界观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带有空想的性质。只有当马克思创立了唯物辩证的历史观,并以此为指导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使社会主义学说摆脱了空想的性质,奠定在科学的基石上。正如恩格斯所说,由于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破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才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为科学。
唯物历史观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之基石的地位,在这个学说创立的时候是这样,在它以后的发展中是这样,对我们学习共产主义理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来说,同样也是如此。从前面的学习中可以体会到,历史唯物主义所讲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原理,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原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以及作为这一切之综合的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的原理等等,处处都以不可抗拒的逻辑力量,把我们的思想引向共产主义。其原因就在于,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客观发展的总规律和总趋势,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必然胜利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要牢固地树立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和科学信仰,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学习历史唯物主义。
2.投身于共产主义在今天的实践
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这一必然性的实现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实现共产主义理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要经过亿万群众长期的实践斗争。
科学的共产主义实践,从马克思主义诞生时起,就早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开始起就是世界共产主义实践的伟大组成部分。我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接着又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现在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决定性的第一步。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是迈向共产主义的必经之路。我国人民在党的十二大精神鼓舞下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是共产主义在今天的实践。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剥削制度消灭以后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的两个发展程度、成熟程度不同的阶段。它们既有共同的地方,又有很大的区别。社会主义社会根本改变了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和为它服务的上层建筑,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上层建筑,具有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相同的基本特征。但是,社会主义社会毕竟刚刚从私有制社会摆脱出来,在许多方面还带有旧社会的痕迹,它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还有很大的差距。旧社会痕迹的克服,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完善和发展,社会生活各领域的调整和改革,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等等,都需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我们虽然不断地、反复地宣传,社会主义从不完善到完善需要一个过程,但在长时期内,把完成这个过程看得太短促、太容易了,总想快一点从共产主义初级阶段跨入高级阶段。由于超过了实际可能,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违反了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阶段性,结果欲速则不达,想快反而慢,想近反而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内很多同志由于不认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艰苦性、不平衡性,多次犯了“左”的错误。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后,由于不认识中国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苦性、不平衡性,又犯了两次大的错误,招致了大的损失。这些教训是要牢牢记住的。为了吸取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3.把理想和实践统一起来
坚持唯物辩证的思想路线,就是要把革命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把伟大的理想和当前的实践统一起来。在我们的工作中,既要理直气壮地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又要坚定不移地执行现阶段的各项社会主义政策。只有站在共产主义思想的高度,才能深刻理解和正确执行社会主义政策;只有全面地贯彻执行社会主义的方针和政策,才能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推动共产主义事业。
万丈高楼平地起,社会主义已经打开了人类通向自由王国的大门,但共产主义自由王国的大厦却要人们一砖一瓦地把它建造起来。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世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选五/386页)劳动,辛勤的、持久的、自觉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是逐步到达自由王国理想境界的最可靠的保证。
我们在辛勤劳动着的时候,要看到共产主义的光明前景;我们在向往着美好理想的时候,又应当面对现实。而无论是放眼未来或立足现实,都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的思想武器。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武装头脑,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掌握必然的,争取自由,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为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而斗争——这就是我们的结论。
阅读书目: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319页)
恩格斯:《反杜林论》第十一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9-460页)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0-760页)
☆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三部分(2002年11月8日)
思考题:
1.人和社会为什么是不可分离的?离开人来谈社会或者离开社会来谈人为什么不对?这种看法会引出什么样的错误结论?
2.人类社会总的来说是趋向进步而不是趋向倒退,这样说的理论根据和事实根据何在?革命乐观主义和科学的历史观之间有什么联系?
3.社会进步和社会文明有什么关系?怎样用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来分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
4.学完历史唯物主义特别是最后这一章,在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廓清这个问题上一些糊涂观念方面有哪些主要收获?
值塉?彌?彉?住彋??? ?倯塉?彌?彉?住彋??1
首页 上一页 共15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