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佚名(现代)
第一章:绪论
  绪论,通常话叫开场白,对于全书来说,它讲的主要是一些带有总括性、但是以后各章都会涉及而又不可能专门论述的问题。
这些问题是:①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②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革命变革意义中,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③明确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是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懂得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
我们本章的重点是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学说,对整个世界、包括对人类社会历史的看法,是既唯物又辩证的,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叫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大家知道,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中,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除哲学外,还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是有机的统一整体。但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则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础。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阶级斗争学说,但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东西没学通,我们就没有共同的语言,没有共同的方法,扯了许多皮,还扯不清楚。有了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就省得许多事,也少犯许多错误。”(《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145页)这段话,精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但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脱离世界文明大道而凭空出现的,它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必然产物和最高成果,所以,在我们未讲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必须首先要对有关哲学的一般问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因此,我们下面就讲: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
什么是哲学?简单地说,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展开来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1.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这一点,是从哲学和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的关系这个方面,来说明什么是哲学,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明确:
①什么是世界观
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观点。世界观也叫宇宙观,二者是同义词。古人称上下四方为宇,指的是空间;古往今来为宙,指的是时间,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所以这里所说的宇宙也就是整个世界。世界观也就是宇宙观,都是讲的对于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观点、根本看法。这种观点、这种看法是以世界的整体为对象的,它讲的是整个世界如何如何,比如说,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从来就是物质的世界,还是在物质世界之前已经有某种精神力量存在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永恒地发展变化着的,还是静止不动的?这种运动变化是有规律地进行的,还是杂乱无章的?等等,这都是讲的整个世界如何如何。这种看法不同于对具体事物的具体看法,不是讲的是具体事物的具体特点。比如说,光是一种电磁波,速度30万公里/秒;地球是个椭圆体,它除了每日自转一周之外,每日还围绕太阳旋转260万公里;张三是好人,李四是坏蛋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对具体事物的看法,讲的是具体事物的具体特点,而不是讲的整个世界如何。在这里,必须明确,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既不同于对具体事物的具体看法,也不是所有这些具体看法的简单的、机械的相加,而是从具体看法中概括出来的对一切事物的总的、根本的看法,是从特殊当中概括出来的普遍。因此,世界观就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带有整体性,二是带有根本性。也就是说,它是从整体性上和普遍性上来反映世界的,而不是从局部性上、个别性上来反映世界的,不是细枝末节的看法,而是根本的观点。
②哲学和世界观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首先,哲学和世界观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把世界观和哲学这两个词通用,看作一回事,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二者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即都是研究的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最一般的规律。这一点就注定了二者密不可分。
其次,二者之间又有着严格的区别。哲学又不同于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朴素自发的世界观人皆有之。这是因为,第一,从作为认识的对象客观世界来看,物质世界本身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由于它们是互相联系的,所以在个别之中就存在着一般,这就为人们形成一定的世界观提供了一个客观的条件,也就是说,有了一个能够产生普遍看法的可能。第二,从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的认识能力来看,凡是智力正常的人,包括小孩子在内,都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例如,小孩子能从爸爸、妈妈、阿姨等等不同的人中得出结论他们都是人,而不是物、狗等,经过抽象思维产生了人的概念。因而人的立法能力就不仅能够反映具体事物的不同特点,而且能够通过抽象的思维进行概括,从个别中认识一般,从特殊中认识普遍,这就为形成世界观提供了一个主观的条件。第三,从主观与客观的联系来看,凡是正常的人,野人、狼孩除外,都不可能与客观外界隔绝,都要通过实践活动和客观外界发生联系,改造客观世界。在实践过程中,人们起初就会对个别事物产生一定的看法,然后随着实践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的视野也就越来越广阔,逐步就会对世界的本质,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和周围世界的关系形成一个总的看法,这种人们就有了一定的世界观。这种认识的发展过程,在任何人的头脑中都会这样或那样地发生的,所以世界观是人人都会有的。
但是必须指出,由于人们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实践活动范围的有限性,所以,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世界观,还是零乱的、不系统的、不自觉的,缺乏理论的论证和严密的逻辑,一句话,就是还具有自发性,这样的世界观其内容构成往往又是自相矛盾的。所以,这样的世界观就不等于哲学,世界观虽然人皆有之,但不等于人人都懂哲学。
那么,究竟哲学是什么呢?那就是只有把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这种朴素的、自发的世界观,加以提炼和升华,并用逻辑的形式表达出来,使之具备理论的形态,才成为哲学。所以,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表现,或者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这就是哲学和世界观之间的区别。
哲学和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之间这种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关系告诉我们:一方面,哲学并不神秘,它植根于每个正常人的实际活动中;另一方面,哲学又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了的专门学问,要掌握它,就得下一番苦功夫学习,不学自通的事是没有的。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性
哲学就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人们关于世界普遍本质的观点,这是世界观;人们用这种观点去指导自己的认识和实践,去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它就又是方法论,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表现出什么样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任何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更加自觉地坚持了这个统一。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把“改变世界”的问题放在首位的,它必然要求人们把每一个观点都自觉地变成指导实践和认识的方法。因此,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要弄通它的基本理论,又要联系实际,善于把理论化为方法。
2.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这一点,是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这个方面,来说明什么是哲学。
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从历史的角度看,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
哲学这个词,来源于希腊文,据文献记载,第一个使用这个词的人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这个词由两个字组成,一是“爱”,二是“智慧”。在当时,哲学这个词的含义就是爱智慧、爱真理,认为凡是属于人的智慧的结晶的东西就都是哲学。这就是说,哲学这个词,在当时是包括一切知识的意思,哲学就是知识的代名词。在古代,哲学刚产生的时候,人们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非常贫乏和肤浅,所以没有形成独立的专门科学。古希腊人的哲学同自然科学是不分的,混在一起的。那时哲学家同时又是自然科学家,比如唯物主义的奠基人泰勒斯,他不但研究哲学,而且还懂得天文、地理、几何学等等。亚里士多德被马克思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被恩格斯称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他不但有哲学著作,而且有逻辑学、物理学、天文学、伦理学、政治学、语法修辞学等方面的著作。
后来,到了十五世纪,各门近代科学,首先是天文学、力学、数学,然后是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最后是社会科学在历史上逐渐产生了。但是,从总体上来说,由于科学的发展仍然处在较低的阶段,还不能阐明客观世界各方面的联系,可是当时的哲学家们,又力图要以自己的哲学说明世界的总体,所以,这就必然要在许多方面只凭逻辑的方法去进行推演,用想象的联系去代替尚未知道的真实的联系,以补充科学材料的不足。这些哲学家,往往把哲学凌驾于各种具体科学之上,把哲学当成是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企图建立一个把各种具体科学都包罗在内的哲学体系,去说明世界上的一切。哲学要充当这种绝对完成的关于自然和历史的知识的体系,实际上是以哲学取代各门具体科学,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束缚了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情况。
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这种凌驾于科学之上的旧哲学就互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了哲学史上的经验教训,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说明:
第一,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普遍和特殊的对立统一。前者是普遍,后者是特殊。各门具体科学,自然科学也好,社会科学也好,它所研究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特殊规律,回答的是客观世界某一领域、某一局部的问题。例如生物学,是研究物种起源、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规律的;历史学,是研究某一特定民族、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而哲学就不同了,它是研究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的。所以,哲学就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人类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它是从特殊当中概括出来的普遍,是从个别当中概括出来的一般,而不是和各门具体科学毫不相干而凭空产生的东西。
第二,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指导和基础的对立统一。前者是指导,后者是基础。就是说,既然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所以说,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来源于具体科学。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哲学对具体科学又具有指导作用。
总之,哲学和具体科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不能割裂,又不能互相代替。二者是普遍和特殊、指导和基础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之间,最鲜明、最典型地体现了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反对两种错误的倾向:
其一是“代替论”。十年动乱期间,“四人帮”打着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幌子,鼓吹“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包罗一切、代替一切。这种“代替论”就是要人们在具体科学中写哲学讲义,要求哲学给具体科学所研究的具体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所以,它既破坏了科学事业的发展,又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其二是“取消论”。现代资产阶级实证主义哲学,打着维护科学的幌子,认为只有具体科学知识才是可靠的,胡说哲学不仅没有用,而且会阻碍科学的发展,提出“科学就是哲学”、科学必须从哲学中“解放出来”等谬论。其实,实证主义者并非真正要科学摆脱哲学,而是要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科学的指导作用,因而是非常错误的。
3.哲学是以最一般的范畴反映社会存在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这一点是从哲学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方面,来说明什么是哲学的。
哲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涉及到包括自然界在内的整个世界,但哲学本身却是一种社会现象。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哲学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哲学既然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其中之一,就必定和其他的社会意识形态,如宗教、道德、政治法律思想等等,有着共同的特征,而最根本的共同特征,就是它们都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的状况决定着哲学的基本面貌;社会存在向前发展了,哲学理论或迟或早地要发生变化。任何哲学体系或哲学原理,不管多么抽象,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或歪曲的反映;哲学领域中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不管是进步的还是退步的,仔细考虑起来,都可以从社会存在中找到它的根源。所以哲学决不是与世隔绝的、同社会存在相脱离的独立王国。
但是,哲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其它的社会意识形态相比,又具有特殊性。例如,哲学和宗教相比,虽然它们都回答关于世界观的一般问题,但是它们却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哲学是以概念的逻辑的形式回答有关世界观的问题,它提供思考,注重说理。而宗教则是树立偶像,提倡迷信和盲从,不讲道理。这就是哲学和宗教的区别。至于和其它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区别,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其次,哲学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在阶级社会中是有阶级性的。这是因为,哲学总是由人来创立的,而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存在之中的,在阶级社会里,则生活在一定的阶级关系之中。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关系、阶级关系中的人,总是要从自己所处的地位、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出发来观察世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建立自己的哲学学说,并用它来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以适合于自己的需要。所以,作为意识形态的哲学,在阶级社会中总是带有强烈的阶级性,一定的哲学都是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所谓超阶级的“一般”哲学是不存在的。
另外,从内容上看,在哲学体系中,不仅包括自然观,而且包括社会历史观和人生观。和其他的社会意识形态相比,这也是它的特殊之处。社会历史观是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根本看法,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是一定世界观、社会历史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表现。世界观、社会历史观和人生观的关系是:世界观,特别是社会历史观决定着人生观,支配着人们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而对人生抱什么态度,则直接影响到对整个世界特别是社会历史的根本看法。
把上面所讲的三点小结一下,究竟什么是哲学呢?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以最一般的范畴反映社会存在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总而言之,一句话,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二、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哲学虽然存在了几十年,但是哲学家们却本未明确地指出来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个别的哲学家曾经作过有益的探讨。例如,黑格尔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对立,“是哲学的起点,这个起点构成哲学的全部意义。”(《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92页)费尔巴哈也说过,精神对感性的关系问题是哲学上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问题,全部哲学史就是在这个问题的周围兜圈子。列宁曾经对费尔巴哈的这种看法做了很高的评价。但是费尔巴哈终归也没有能够对哲学的基本问题作出科学的表述,只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后,恩格斯才对哲学的基本问题作出了科学的规定和明确的表述,从而为研究哲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哲学斗争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指导线索。
对于哲学的基本问题,可以把握以下三个要点:
1.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的第二章中写道:“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9页)哲学所涉及的问题是很广泛的,但是作为基本问题,或最高问题,只有这一个,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里所说的思维,就是指精神、意识等主观世界的东西;存在是指客观物质世界。所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主观与客观、心与物的关系问题,这些不同的说法,所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
恩格斯指出,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世界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是物质还是精神,物质和精神到底哪个是第一性的、哪个是第二性的;另一方面是,我们的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现实世界究竟是不是可知的。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可以把第一方面简称为“是什么”的问题;把第二方面简称为“可知否”的问题。对第一方面,即对“是什么”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第二方面,即对“可知否”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不可分割的。但是在这两个方面的相互关系中,第一个方面更为根本、更为主要。第一方面决定第二方面,对第一方面的回答是对第二方面的回答的出发点。只有从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才可能科学地解决世界的可知性问题。但是反过来,如何回答第二方面的问题,又直接影响着第一方面问题的彻底解决。也就是说,只有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才能贯彻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2.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观中的贯彻
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把这个问题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就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谁决定谁的问题。它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问题给予了不同的解答。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则,历史唯心主义则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观中的贯彻和具体表现,这二者是一致的,并不意味着有两个基本问题。因为,思维或意识本来就是社会的产物,属于社会的精神现象,哲学基本问题中的思维和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中的社会意识,并不是两个东西,而是一个东西。
但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又和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有区别。这个区别主要表现为社会存在和一般存在并不完全等同。一般存在无疑包括了社会存在,然而,它比社会存在的范围更加广泛,就是说除了社会存在以外,还包括整个自然界。至于社会存在,则是指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客观物质现象和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一般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3.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总的说,它是由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这一根本特点所决定的。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所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自有人类以来,世界上的具体事物、现象和过程尽管纷繁复杂、千差万别,但是归结起来,不外两大类,一类是物质,一类是精神。因此,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就成为贯串一切具体领域的最一般的关系。对于这两类现象及其相互关系,各门具体科学,如物理学、化学等等,可以不去直接论述它,是完全允许的,因为它们所研究的对象只是世界的某一局部的问题,只对世界的某一局部的问题作出回答也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哲学来说,这个问题则不能回避,必须首先做出回答。因为哲学所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它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所以就必须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否则就失去了自己的职能,放弃了自己的“责任”,那也就不成其为哲学了。
②如何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哲学的其它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一定哲学派别的方向和路线。
哲学中的一切问题,如运动的主体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还是意识的形式?等等,对这些问题的解决,首先取决于如何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如果唯物主义地解决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必然要承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这就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哲学路线。反之,如果唯心主义地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那就必然认为运动是精神的运动、时间空间只不过是人们主观的规定,这就陷入了唯心主义的哲学路线。
总之,由于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同,必定会在其他一系列哲学问题的回答上产生根本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哲学体系。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体现在实际生活、实际工作中,就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说到底,无非干件事:一是认识世界,一是改造世界。认识世界,是主观反映客观;改造世界,是主观通过实践反作用于客观。所以,我们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不可避免地、经常地会碰到主观与客观之间存在着的矛盾。我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关键就在于能否正确地处理好主客观之间的矛盾。这是我们的工作、斗争成功或失败的关键所在。
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凡是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努力使主观符合客观,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能取得胜利;反之,就会受到挫折,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这说明哲学基本问题同我们的实际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实质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实质,就在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前面提到,对第一方面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凡是肯定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即肯定世界的本质、本原是物质,精神不过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就是唯物主义;凡是肯定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肯定世界的本质、本原是精神,物质不过是精神的产物和体现,就是唯心主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有这一个标准,只有这一个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而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名词的唯一涵义就是如此。如果给它们加上任何别的涵义,就会造成混乱。
从哲学史上看,从古至今,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最高、最科学的形态——辩证唯物主义。这三种基本的形态,不管形式多么不同,差别有多大,但是,从本质上看,都坚持从物质到精神的唯物主义哲学路线,即都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为什么唯物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的基本形态和面貌会有不同?归根到底,是同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社会制度、科学发展水平和阶级斗争状况相联系的。后面,我们讲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时,将会详细地阐述这个问题。
从哲学史上看,自古以来的唯心主义,千奇百怪,花样翻新,归结起来,不外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把主观精神(例如我的“感觉”、“经验”、“心”等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作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世界不过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这叫做主观唯心主义;另一种是把“客观”精神(例如被虚构出来的离开人和物质世界的“道”、“理”、“理念”、“绝对观念”等等)确定为世界的基础,当作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物质世界只不过是“客观”精神的产物,这就叫做客观唯心主义。这两种形式,不过是歪曲世界本来面目的两种方法而已,但本质是一样的,即都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坚持一条从精神到物质的唯心主义哲学路线。
但是,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在对待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世界的本原问题上,回答尽管截然相反,但都坚持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或者是物质,或者是意识,就这一点上来说,二者是共同的,叫做一元论。
从哲学上看,确有一些流派企图在上述两种答案之间寻找第三种答案,这就是二元论和折中主义。二元论以笛卡尔和康德为代表,宣称物质和意识是各自独立、互不依赖的两种本原,折中主义则把世界的本原说成是某种既非物质又非意识的“中立”的东西,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其实,它们并没有超越于两大阵营之上,只要从本质上分析一下他们是如何解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就会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实际上是站在唯心主义的立场上的,例如笛卡尔,在肯定物质和精神均为本原的同时,又认为上帝是决定上述二者的最后本原,这就倒向唯心主义了。
由此,我们应当明白,什么是哲学的党性。所谓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就是指,哲学上虽然有千流百派,但是如何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这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去衡量,它们基本上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和斗争着的基本派别,所谓第三条路线、“中立”的哲学是不存在的,这就是哲学的党性,在阶级社会中,则表现为阶级性,就是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斗争,归根到底表现着不同阶级的倾向和思想体系,反映了不同阶级的利益。这里我们应当注意两个问题:①不能把哲学的党性和阶级性划等号,说成就是一个问题;②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就是要自觉地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对各种哲学流派和思潮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和抵制一切形式的唯心主义。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根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根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社会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根源。
①社会根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的萌芽,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例如,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和人们科学知识极端贫乏,人们不懂得身体的构造,不能解释做梦现象,因而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对于自然界的一些变化,如打雷、闪电和水旱灾害等自然力无法解释,于是就认为在这个世界之外还存在着某种超自然的精神力量,自然力被人格化,最初的神就产生了,这里面就包含着唯心主义的萌芽。另外,在生产发展过程中,人们作用于自然界,改变着自然界,就逐渐认识到周围事物是不依赖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东西,这就是自发的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但是正式形成理论形态的哲学,不论是唯物主义哲学,还是唯心主义哲学,均是阶级社会出现以后的事情。在剥削阶级的制度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发生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这样,一方面,就能够使一些人脱离体力劳动去专门从事脑力劳动,能够对实践经验、科学知识进行理论的加工,从而形成唯物主义哲学。另一方面,那些垄断着理论活动的剥削阶级的思想代表,又往往会夸大精神的作用,并且把它系统化、理论化,这就使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发展。
②阶级根源
在社会根源中,也包括着阶级根源,不过由于这一点特别重要,因而有必要单独提出来加以说明。人的认识过程的复杂性,提供了产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哲学路线对立的可能性,而社会上不同阶级、集团和社会势力之间的利益对立,则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在阶级社会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是革命阶级和反动阶级的对立和斗争在哲学上的反映。一般说来,唯物主义反映并服务于进步阶级的利益,唯心主义反映并服务于反动阶级的利益。不过实际情况很复杂,需要具体分析。
③认识根源
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有其认识根源。唯物主义根源于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主观是客观的反映,认识是实践的产物。前面说过,人们在实践中,在主观和客观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地意识到自己所接触的周围事物及其变化发展,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这就是自发形成的唯物主义的思想萌芽。这种萌芽思想经过进步的思想家的理论概括,就形成了唯物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产生于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裂、思维方法的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是唯心主义世界观产生的认识根源。客观事物是复杂多变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复杂的发展过程,按照列宁的说法,就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存在着脱离实践、脱离实际、歪曲世界本来面貌的可能。如果人们任意夸大主观能动性,把主观能动作用夸大到不受物质世界发展规律制度的程度,以为意识可以创造一切,就会陷入唯心主义。或者把复杂的认识过程的某一片断、某一方面孤立起来,加以歪曲、夸大,也就会导致唯心主义。例如,人们的认识过程总是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如果把二者割裂,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把感觉看成是唯一的存在,是决定一切的东西,这就成了主观唯心主义,如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就是这种谬论。反之,如果把理性认识的作用加以夸大,把概念说成是唯一的存在,决定一切的东西,那就成了客观唯心主义,如柏拉图、黑格尔都是如此。总而言之,正如列宁所说,“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选二/715页)“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个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地……发展(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同上)
关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虽然已经斗了好几千年,但是到了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这种对立和斗争仍然不会消失。这是因为,它们对立的认识根源仍然存在,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不会消失;另外,它们对立的社会根源也还会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反映到人的思想认识上,就是先进与落后的矛盾。因此,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矛盾还将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只不过不具有阶级斗争的性质罢了。所以,我们要坚持唯物主义,把社会主义事业进行到底,就必须同唯心主义作长期不懈的斗争。
四、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及其同哲学基本问题的关系
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在哲学史上,除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之外,还存在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这是因为,世界除了有一个本原“是什么”的问题外,还有一个状态是“怎么样”的问题。任何哲学,在说明了世界“是什么”之后,一定要进一步回答世界的状况究竟“怎么样”的问题。这一问题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世界上各种事物和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还是彼此隔绝、孤立存在、互不相关的;
第二,世界上各种事物和现象是发展变化的,还是静止不动的;如果有变化,是只有数量增减、简单重复,还是由量变到质量、由低级到高级曲折上升的;
第三,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外力的推动,还是内部的矛盾性。
对上述三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便区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看世界的,属于辩证法;采取孤立、静止的观点和非矛盾的观点看世界的,属于形而上学。事实表明,辩证法是正确的,形而上学是错误的。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从本质上看,辩证法正确地描绘了世界的真实状态,因而同唯物主义是一致的;形而上学歪曲地反映了世界的本来面目,因而同唯心主义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它们所直接回答的毕竟不是世界的本原问题,而是世界的状态问题,所以,辩证法不等于唯物主义,形而上学也不等同唯心主义。就是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都有唯物和唯心之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也各有辩证的和形而上学的区别。因此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二者是有区别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是回答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是回答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
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二者又是互相联系的。就是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又受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的制约和影响。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就是说,从哲学的基本派别的划分来看,哲学上只能是两军对垒,而不是四军对垒;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独立的基本派别,从来没有过脱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两个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派别;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从来都是附着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总是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交织在一起的。单以辩证法来看,它就经历了三个基本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古代,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相结合,称之为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第二阶段是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辩证法和唯心主义相结合,称为唯心主义辩证法;第三阶段是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在高级形态上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由自发结合,到互相分离,再到科学基础上的统一,充分说明了这两个“对子”交织的复杂情形。打个比方说,哲学史宛如色彩斑斓的壁毯,其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像是浓粗的经线贯彻上下,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则如同纬纱交织其中,“贯穿”和“交织”的图景既极为复杂,又主次分明。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的制约和影响是说,因为客观世界本身既是物质的,又是辩证联系和发展的。正确地,如实地揭示世界的本质,不仅要坚持唯物的观点,而且要坚持辩证的观点。没有辩证的观点就不可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底,就不可能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在解决世界的本原问题上是正确的,但由于不懂得辩证法,致使他们不能有力地反击唯心主义,而且自己也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滑向唯心主义,这就是很好的说明。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整个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于欧洲,故乡是德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决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头脑里固有的东西,它的产生,是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对于这些条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
1.社会背景
这时的欧洲,已经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由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普遍提高,使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和产品的私人占有性的矛盾日益加深,这种矛盾,一方面,表现为个别工厂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另一方面,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尖锐对立。这样,原来比较稳定的停滞的社会生活,现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动,以往隐藏在政治变革后面的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现在明朗化了,表面化了,阶级关系也剥去了政治外衣而变得简单化了。所有这一切,都使社会历史发展的唯物辩证的性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了。就使人们有可能寻找出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2.阶级基础
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也逐步成长壮大起来,这时的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而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最突出的标志,是欧洲19世纪30-40年代爆发的三大工人运动,它们是:1831-1834年法国里昂的纺织工人两次大起义;1834-1842年美国工人阶级为了争取普选权而掀起的全国性的大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爆发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大起义。后来,这三大工人运动相继失败了,为什么会失败呢?寻根究底,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用革命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缺乏革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就是适应着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斗争需要而产生的。
3.科学前提
首先是自然科学的前提。
资本主义的大工业,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三大发现:细胞学说的创立;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问世。自然科学上的这三大发现,具有极其重要的哲学意义:第一,它给上帝造万物的宗教神学世界观以致命的打击,用事实驳斥了把一切事物都归结为彼此孤立、永恒不变的形而上学和唯心论;第二,它使人们完全有可能科学地认识物质世界的辩证联系和永恒发展,从而为辩证唯物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其次是社会科学的前提。
在马克思主义创立之前,虽然还没有真正的社会科学,从总体上说,在历史观身旁都是唯心主义的,但是有关的社会学说都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有价值的思想。例如,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作了一定程度的理论分析,提出了劳动价值说;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罪恶作了很多揭露和批判,提出了否定资本主义永恒和建立无阶级社会的理想;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提出了阶级斗争是理解社会历史的钥匙的思想;黑格尔提出了历史的发展具有规律性的思想,等等,所有这些,都为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考察历史发展的规律,创立历史唯物论,准备了必要的思想资料。
4.理论来源
全部哲学史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传统,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思想上的准备。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文明大道发展的结晶,而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社会现实的实践中,特别是在亲身参加和深入了解欧洲工人运动的过程中,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在理论上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批判吸取了它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抛弃了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形而上学思想和宗教的、伦理的唯心主义杂质,批判地吸取了它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在这个基础上,又溶入自己了的新发现,创立了崭新的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而实现了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革命变革。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这一个问题,实质上是讲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本质区别在什么地方?三个要点:
1.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通常又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称,就准确地表达了它在内容上、基本主张上的实质。
按照客观世界本身的逻辑来看,唯物主义本质上应当是辩证的,辩证法本质上应当是唯物的。在古代,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上也曾经有过朴素的结合,所谓朴素的结合,就是说它缺乏严密的和充分的科学根据,只是诉诸于直观。所以,后来随着阶级形势、生产力和科学水平的发展,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代替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代替了朴素辩证法,这在认识史上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进步。然而,这个进步却是以破坏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为代价的。唯物主义同辩证法的分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形而上学限制了唯物主义,例如费尔巴哈哲学;唯心主义窒息着辩证法,例如黑格尔哲学;它们都不能科学地揭示世界的本质,从总体上说,旧哲学是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分离为特征的。所以,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求改变这种违背自然、历史本来面目的分离状态。
正是马克思主义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高度地统一起来了。这种统一,从总体上看,就是唯物主义贯穿着辩证法,辩证法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表现在每个原理中,就是任何一个原理、一个判断、一个命题,都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例如真理,就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打个比方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它的整个“有机体”到它的每一个“细胞”,都是由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这两个“元素”化合而成的,所以,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最根本的含义就在于此。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唯物辩证法贯彻于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这更是独创。这是因为,旧哲学在历史观方面,虽然也有个别哲学家著述过某些唯物主义观点,正如上述,但从总体上说,都是唯心主义的。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把人类社会看作是一个特殊的物质运动形式,看作是由其内部矛盾所推动的自然历史过程,从而创立了唯一科学的唯物辩证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所以,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它的最具有特色的部分,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它的创立,结束了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上的统治地位,使对社会的研究成为科学。它和辩证唯物主义一起,成为“由一整块钢铁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列宁全集第14卷第344页)完整而严密的体系,代替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2.从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这一部分的具体内容,我们前面在讲什么是哲学的时候,已经讲到了。这里再作一个概括的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否定了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实现了哲学对象上的深刻变革,在哲学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问题。它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是整个世界的最普遍的本质,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具体科学的对象则是世界某个领域、某一方面的本质,研究它的特殊规律,二者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反过来,又给具体科学以指导,二者又是基础和指导的关系,双方建立起亲密的“联盟”,以互相促进,任何“代替论”和“取消论”都是错误的。
3.从作用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
哲学的内容和对象的重大变革,必然带来哲学使命的深刻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使哲学实现了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成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基础,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作用、使命方面用的哲学的根本区别。
下面,着重讲一下如何理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这个问题,我们从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的一段著名的论述讲起。毛泽东同志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毛泽东选集》第216页)
第一,先讲实践性。
任何一种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来的,又都是为自己的实践服务的。无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资产阶级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为什么实践性偏偏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了呢?这可以从以下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加以说明:第一,它把实践引入了认识论,在理论上全面地论证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在哲学中的地位,说明了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以至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第二,它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理论都要付诸实践,变为群众的行动,化作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所有这些,都是其他阶级的哲学所做不到,而且不敢承认的。因此,在他们的哲学里,长期存在着两个“颠倒”:第一,人的认识明明是从实践中来的,他们却硬说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者是人的头脑里固有的;第二,明明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却硬说帝王将相、长官意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总而言之,他们都否定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实践的伟大作用。马克思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一点,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9页)因此,他们的哲学既没有科学性,又没有革命性,而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肯定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从而把被颠倒了历史又重新颠倒了过来,这就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具有革命性。
再说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哲学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任何哲学都是有阶级性的,为什么偏偏阶级性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呢?其所以“显著”,就在于这不是一般地讲阶级性,而是指它能“公然申明”自己的阶级性,这一点是其他阶级所做不到的,历来的剥削阶级,他们都不敢公开承认自己哲学的阶级性,总是打着所谓“超阶级”、“无党性”的旗号进行招摇撞骗。只有无产阶级在历史上第一次表明了自己哲学的阶级性。马克思说:“哲学是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敢于公开承认自己的阶级性呢?这是由无产阶级的阶级本质所决定的,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革命的阶级,它的阶级利益从根本上说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无产阶级的事业是正义的事业,而正义的事来是光明磊落的,正因为如此,它和历来的剥剥阶级相反,公然申明自己哲学的阶级性,申明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旗帜鲜明地宣传群众、动员群众和组织群众,号召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掌握它和运用它,为最终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而奋斗。可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真理性和阶级性是完全一致的,它的阶级性同样决定了它是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对于革命性和科学性的关系,应当说,革命性以科学性为基础,没有科学性是不能为革命服务的;当然,只有坚持到底的革命性,不为剥削阶级的偏见、私利所束缚,才能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因此,我们可以说,毛泽东同志所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和列宁所讲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特点完全一致。把它们联系起来,综合起来,可以概括为这样一句话: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上述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充分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完成了哲学上的革命变革。但是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它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由于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所以应当说,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群众的事业。事实上,世界各国一切忠于真理、勇于和善于概括新的实践经验和新的科学成就的党内外马克思主义者,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而且还将继续作出贡献。
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由于他们所处的地位和个人的才能,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事业中,贡献特别突出。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又在他们战斗的一生中,坚持不渝地运用他们所创立的崭新世界观,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指导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并在总结实践经验和科学成就的基础上,把自己的学说不断推向前进,使之臻于完善。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费尔巴哈论》、《自然辩证法》等著作,都阐发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出了榜样。
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之后,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在领导俄国革命的过程中,在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中,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提高到了列宁主义阶段。列宁的全部著作,特别是他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帝国主义论》、《国家与革命》、《什么是人民之友》、《哲学笔记》、《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等著作,系统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斯大林继承了列宁的事业,在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方面,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我国,从“五四”运动开始,一批共产主义的先驱人物,在结合中国国情传播和阐发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哲学)方面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特别是党和人民的杰出代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同志和他的战友们一道,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对党和人民长期奋斗的丰富经验作了理论上的概括,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矛盾论》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拨乱反正,总结建国卅二年来的历史经验,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这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发展。
历史发展到今天,无论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中,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和新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利用新的科学成就伪装自己,并以各种新的手法来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有这些,都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新的概括,作出科学的回答,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我们每个同志都应当力争为此作出自己的贡献,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地推向前进。
第三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
前一节主要讲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节主要讲为什么和如何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问题,主要靠大家去体会,我们这里只能讲一些最基本的原则。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树立革命的、科学的世界观,并把它化为自己的人生观,用以指导自己的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推进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
①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世界观(宇宙观)、历史观、人生观三者是统一的。世界观是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根本观点。它们的关系是:首先,世界观决定着人生观,支配着人们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贯穿于人们的生活理想、信仰和抱负中,表现在人们对苦乐、荣辱、生死以至恋爱、婚姻、家庭等等的看法中;同时,人生观也影响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对人生抱什么态度,往往直接影响到对整个世界的看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辩证的历史观,奠定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基础,论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的胜利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所阐明的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就是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宇宙观。
从共产主义世界观出发,无产阶级的人生观,就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无产阶级的人生观才是真正科学的革命的人生观,这是因为,无产阶级肩负着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历史使命,只有无产阶级人生观才真正揭示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是说,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生活、命运、一生的道路,同社会历史的进步、广大劳动人民的幸福和整个人类的解放联系起来,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正确事业的时候,才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才不是虚度年华,枉此一生。
②当前,树立共产党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问题,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从新时期党的任务来看,在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以后,党中央曾多次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内容的核心,就是共产主义思想,就是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纪律。
第二,从我们所处的环境来看,我国现阶段,剥削阶级作为阶级虽然已经消灭,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情况还很复杂,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封建主义思想的残余,以及旧的习惯势力,还广泛存在着,随着我国对外关系的扩大,资产阶级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会渗透进来。所有这些,都值得自觉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批判和抵制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的腐朽世界观和人生观,宣传和树立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更加迫不容缓。
③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如参加实际斗争,学习科学,进行思想意识的修养和锻炼,等等,而学习马克思主义及共哲学,则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不是自发建立起来的,要靠灌输,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就是实行这种自觉自愿的灌输。
2.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解决主观世界的问题,而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从事改造客观世界的斗争。在当前,就是要为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对于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例如:第一,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第二,懂得学习各种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研究所应遵循的科学思想方法;第三,适应新情况,改进我们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第四,有助于我们认真领会和积极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等等。这第五点对于我们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以后的学习,大家会逐步认识到。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特征、根本原则,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一是要认真看书学习,力求做到完整、准确、深刻地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二是要从客观实际和思想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学会运用唯物论、辩证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联系实际是多方面的,当前最大的实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学习中,要防止和克服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
阅读书目: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论》第二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3 -233页)
列 宁:《卡尔·马克思》“马克思的学说”(《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8-448页)
列 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第三章第四节(《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31-137页)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5-803页)
☆ 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第一、三部分
☆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二部分(2002年11月8日)
☆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2003年7月1日)
打“☆”号者为重点阅读书目,下同。
思考题:
1.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研究对象?
2.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同我们的实际生活和工作有什么关系?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怎样才能自觉地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
4.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5.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6.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建立革命人生观有什么关系?
7.结合自己的专业,谈谈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学习具体科学的关系。
8.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研究当代西方哲学是什么关系?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性,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这个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概括地说,就是认为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按照其固有的规律永恒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这个原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正确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前提,是整个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基石。
学习这个原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它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批判唯心主义,洗刷唯心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它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方针、政策和路线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物 质
要说明世界的物质性,回答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就必须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物质,要对物质概念的涵义作出科学的规定。
哲学的物质概念,是对世界的物质现象所作出的哲学概括。这个概括所能达到的水平,直接地取决于人类理论思维的水平,但归根到底取决于实践和科学发展的水平。由于实践、科学和人类理论思维的能力是历史地发展的,因此,哲学的物质概念的发展,在同唯心主义的斗争中,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所以,我们下面先讲:
一、哲学物质观的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经历了如下两个基本的历史阶段。
1.古代的朴素的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一个历史形态。它肯定世界的物质性,但是它把作为世界本原的物质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比如,在希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中国的“五行说”,认为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古代朴素唯物论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德漠克利特的原子论和中国的元气说。原子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不可分割的颗粒(原子)和虚空构成的,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元气说认为,一切有形的物体都是由客观的元气所生成,元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物质观奠定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对客观世界穷根究底,试图说明世界的物质本原,在根本点上是正确的。但是,它也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第一,这种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在当时并不能被科学证实;第二,它把万物归结为某种可以感知的具体的物质形态,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总而言之是,它对物质的解释是肤浅的,反映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还处在初级的阶段。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它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而原子及其属性(如质量不变、广延性、不可分性)都是不变的。世界上形形色色、无限多样的不同性质的现象、事物,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这就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这种物质观,和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相比,是一个重大的历史的进步。这是因为,它不仅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本方向,肯定了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东西,并且有自然科学材料作根据,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自发的、直观的、猜测的性质。当时的自然科学揭示出,自然界的各种物质都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而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科学认识所达到的关于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人们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属性,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转化。因此得出结论:物质就是原子,就是世界的本原。
但是,这种物质观本身又有严重的缺陷,第一,在对待客观物质世界的关系上,它把特定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一般,把原子的个性错看成是物质的共性,所以就得出物质是原子的结论。第二,在对待哲学和科学的关系问题上,它把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学说同哲学的物质概念混为一谈,未能根据自然科学的发展,从无限多样的物质形态里概括出物质的最基本的共性,以丰富哲学的物质观。第三,它在社会历史领域必然陷入唯心主义。因为它把原子作为世界统一的物质基础,就割裂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不能把唯物主义一元论贯彻到底,因为用原子论无法解释社会现象。
总而言之,按照这样的物质概念来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解释不了千变万化的物质现象,说明不了日新月异的科学发现,也无法驳倒唯心主义的不断进攻。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上有两大发现:第一,发现某些元素具有放射性现象,在放射过程中,一种元素会转化为另一种元素,例如镭,经过放射之后,就生成了另外两种新的物质:隋性气体氮和氡;第二,是电子的发展,就是说,发现原子当中还有电子这一更小的微粒,而且电子的质量可以随着自身速度的变化而变化。上述这两大发现,对物理学来说,确实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因为它推翻了原子的不变性、不可分性以及质量不变等观念。可是,当时一些受形而上学思想支配的物理学家却无法解释这些现象,于是就做出了“原子非物质化”了的错误结论,唯心主义此时也乘机向唯物主义发动了新的进攻,叫嚷“物质消灭了”,“唯物论被驳倒了”等等。
究竟物质被消灭了没有呢?唯物论究竟被驳倒了没有呢?根本没有。正确的答案应当是:自然科学的新发现,所消灭了的只是旧的物质结构学说所规定的界限,所驳倒的只是形而上学的即反辩证法的唯物主义。而对于辩证唯物主义来说,它不但没有被驳倒,反而更加证明了它的正确性。所以,这就要彻底弄清一个问题,即什么是物质?如果说,在世界究竟是不是统一于物质这个问题上,需要划清唯心论和唯物论的界限的话,那么,在究竟什么是物质这个问题上,就要划清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之间的界限。所以,我们下面就来讲一讲。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哲学物质理论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是哲学物质观历史发展的最高阶段。
早在19世纪八十年代,恩格斯就澄清了物质概念和它所概括的种种具体物质形态之间的关系,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56页),恩格斯的这个论述,指明了制定和把握哲学物质概念的方向,指明了哲学的物质概念是物质一般,是对物质的共性的概括。共性不能离开个性,又不能归结为个性。
列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了打退唯心主义的猖狂进攻,彻底批判他们的唯心主义谬论,捍卫辩证唯物主义。所以,总结了哲学上两条路线斗争的经验,以及自然科学的新成就,继承了以往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积极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第一次给物质下了一个完备的科学定义。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他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二卷第128页)这就是说,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物质是哲学范畴;②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③物质具有可知性。
列宁的物质定义,即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科学地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为整个辩证唯物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其理论意义有三:
第一,它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则,是反对唯心主义、二元论的锐利武器。
唯心主义阵营里有不少流派为了避免同人类的朴素信念和自然科学的结论发生明显的矛盾,往往并不拒绝使用“物质”这个名词,甚至还可以大谈“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特性,例如黑格尔。但是,它们的要害就在于不承认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东西,要么认为物质是主观精神的产物,要么认为物质是客观精神的产物,总之是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二元论也并不否认物质的存在,但是它却把物质和意识说成是互不依赖、彼此平行的两个本原,这实际上就是承认了意识可以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这就在实质上已经是一种唯心论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说明,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而意识只能依赖于物质,这就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则,它像一块试金石,暴露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的荒谬性。
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流派存在主义也大讲“存在”,但它讲的“存在”和唯物主义所讲的存在大相径庭。它认为存在就是人的“自我”存在和人的内在的“自我”是等同的,而“自我”又是一切事物、一切存在之所以存在的核心,没有人的“自我”,“世界”就是杂乱无章的堆集物。在他们看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切存在,只不过是人的“自我”的表现,它们是依赖于人的“自我”而存在的,是为了人的“自我”而存在的,是“自我”的“补助物”。所以很清楚,存在主义和其他主观唯心主义一样,否定客观事物的独立存在,其基本原则就是唯我论的主观唯心论。
第二,它揭示了物质的可知性,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我们前面说过,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即世界究竟是不是可知的不同回答,划分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凡是承认世界是可知的,称可知论;凡是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称不可知论。不可知论有两种类型:一是休谟的不可知论,他认为只有我的感觉经验是实在的,至于在我的感觉经验之外有没有客观实在,这是一个永远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另一是康德的不可知论,他宣称,在我的感觉之外存在着“自在之物”,但“自在之物”是永远不可能被认识的。总之,这两种类型的不可知论都否认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把意识说成是先天的,主观自生的、不依赖于物质的东西,这实际上是转弯抹角地肯定了唯心主义的基本出发点。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指出:物质不仅存在于意识之外,而且能够被意识所复写、摄影、反映;意识不是先天自生的东西,而是对物质的反映,被物质所决定的东西。总而言之,还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就打中了不可知论的要害,堵塞了从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偷运唯心主义的渠道。
第三,它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旧唯物主义在回答什么是物质时,混淆了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一个是有没有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是个哲学问题。另一个是物质的结构是怎样的?这是一个自然科学的问题,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正在于混淆了这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把人们在一定历史阶段上认识到的关于物质的特殊结构和属性说成是物质的共同本质。
那么,究竟应当怎样看待哲学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之间的关系呢?
首先,二者是有严格区别的,哲学的物质范畴是对客观世界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概括,它是一个最普遍最广泛的概念。哲学的物质范围所标志的客观实在性以及可知性,是对无限多样的物质具体形态、结构和属性的共同本质的概括,它是绝对的、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则是对自然界具体事物的具体形态、结构、属性的认识,并将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日趋深化。所以它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可变的。
其次,二者又是密切联系的:第一,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为哲学的物质范畴提供了可靠的自然科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就是在包括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在内的具体科学成就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它随着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理论的新发展,将不断地得到证实、丰富和发展。可以说,没有科学的基础,也就没有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例如,近些年来,通过对原子核内部和宇宙射线的研究,发现了愈来愈小的“基本粒子”,到目前为止,已有300多种,而且这只能是一个“里程碑”,而不是“终点”。现代科学揭明:基本粒子并不基本,它们是由物质的更深层次(在中国叫“粒子”,在外国则叫夸克)所组成。物理学家还发现了与已知的粒子相同而特性相反的粒子,叫作“反粒子”,并设想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叫“反物质”,“反物质”和物质这只不过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形态,它们都是客观实在,都是物质。
下一页 尾页 共15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