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_7 佚名(现代)
第二,形式反作用于内容:既然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所以,形式就不是消极的社会对内容发生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有两个方面,当形式适合内容的需要时,对内容的发展就起促进作用,推动内容的发展;当形式不适合内容的要求时,对内容的发展就起阻碍作用。例如,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时,生产力就得到迅速的发展;相反,当生产关系已经同生产力的性质不相适应时,生产力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打击和破坏。
第三,形式和内容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它们的矛盾运动。就是说,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内容是活跃的、易变的,形式则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形式和内容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形成一系列矛盾运动的过程。它们的发展过程是,由形式基本适合于内容推动内容的发展,到形式基本不适合于内容的发展,以致抛弃旧的形式,产生新的形式,达到形式与内容的新的统一。列宁说:“内容和形式以及形式和内容的斗争。抛弃形式、改造内容”(《列宁全集》第二卷第608页)这就是形式和内容矛盾运动的辩证法。由此可见,我们既不可在内容已经根本变化的时候死抱住已经过时的形式不放,也不可不顾内容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过早地任意地否定尚有积极作用的形式。
三、坚持形式和内容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
1、既然事物的内容决定事物的形式,那么,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事物的内容,反对片面地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一定的内容给一定的形式的形成提供可能,只有具备充实的内容,才可能有完美的形式。所以,写文章、作报告、发文件等,都应该建立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使之具有充实的内容。要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对那种粗制滥造、徒具形式、现象罗列、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东西。坚持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反对各种形式主义,这是对从事革命事业以及搞好各项工作都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例如,十年动乱期间,林彪、四人帮搞的那一套庸俗低级的形式主义,宣扬现代迷信,歪曲无产阶级领袖的形象,从根本内容上反对和纂改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就从反面说明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2、既然形式对内容有重大的反作用,因此,我们在注重内容的同时,还必须注意事物形式方面,要反对那样抹煞形式的作用的形式虚无主义,要善于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创造和利用最适当的形式来促进内容的发展。例如,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就需要逐步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制度,以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和完善,这就是创造新形式来促进内容的发展。而且为了内容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而且有必要选择对新事物有积极意义的旧形式加以利用,这个观点,我们在前面讲形式和内容的复杂多样性时,已经讲到了。例如,我们要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经济,就可以有选择地吸取资本主义国家中对我们有用的经济管理形式,经过改造后,把它纳入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就是自觉地改造和利用旧形式来促进内容的发展,所以,不注重形式,搞形式虚无主义也是不对的。
3、既然形式和内容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所以,当形式适合于内容需要时,我们就是要使这种形式相对稳定下来,随时调整不适合内容需要的部分,使整个形式逐步趋于完善,以促进内容的发展,当原有的形式已经基本不适合内容发展的需要时,我们就要采取有效措施,抛弃旧形式,建立新形式,为内容的不断发展开辟道路。如果人们不顾事物发展的阶段性,任意否定基本上适合于内容发展的形式,或者不顾内容变化的实际情况,死抱住旧形式不放,就要犯“左”的或右的错误,例如,58年搞一大二公,一平二调,取消工资,这是“左”的典型。三中全会以后,一些地方对生产责任制抱抵触情绪,死抱住过去那种生产关系的一些旧形式不放,貌似很左,实则极右。都是错误的。
第五节 本质和现象
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的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我们前面所讲到的唯物辩证法的诸对范畴的一个共同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其内在的本质。
一、本质和现象的含义
本质和现象是同一客观发展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要弄清这两个方面的含义,我们首先从具体事实讲起。比如,北方人爱吃饺子,饺子开始下到锅里时,就沉了下去,但到快要煮熟时,就一个个地又要浮了上来,这个简单的过程,就包含有本质和现象的问题。饺子飘了上来,这就是现象;饺子为什么会漂了上来?因为它是见水受热后,体积膨大,浮力也变大,当它的体积所排开的水的重量大于饺子本身的重量时,就漂了上来。这就是阿基米德定律,这里所说的浮力,就是本质。再如,医生重病,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很注意看手,很注意手指和手掌的变化。通过手的各种现象,可以发现病情,如指甲苍白,特别是指甲翘起如勺状,是贫血和慢性缺氧析征象;如手指尖膨粗为鼓锺,即所谓杵状指,是肺心病的一个征候;如手掌或大拇指下隆起的大鱼际区域发红,俗称朱砂掌或肝掌,则是肝病的表现。细心的肿瘤学家还发现病人每用过一个疗程的抗癌药,指甲便形成一个黑印,一圈一圈地清晰地记录着疗程的次数。如此等等。
那么,如果从理论上讲,究竟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呢?
1、现象
所谓现象,就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现象按它表现本质的不同方式,可以区分为真象和假象。所谓真象,是指那些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这种现象与事物的本质相一致,如越南出兵侵略柬埔寨,猖狂反华,这就是真象,和它的地区霸权主义的本质相一致。
所谓假象,是指那些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就是说,这种现象同事物的本质恰恰相反,假象无论在自然界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都大量存在。如在自然界中,所谓海市蜃楼的出现,实际上是远处的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折射和反射,在空中或地面出现远处物体的景象;一根筷子掉到水中,看到筷子是弯的,这也是假象,是由于光的折射率在不同的介质(水和空气)中不相同而造成的。在社会生活中,所谓“贼喊捉贼”、“披上羊皮的狼”、“挂羊头卖狗肉”之类,均属假象。在军事上,制造假象、利用假象是一种战术,所谓“兵不厌诈”就是这个意思,所谓“诱敌深入”、“围城打援”、“声东击西”都是制造假象,以造成对方的错觉,作出错误的判断。张飞粗中有细,大战长板桥,只有四十匹战马就吓退了曹兵。诸葛亮的空城计,只有五千人,大都是文官,但是城门大开,摆出一付若无其事的样子,则吓退了司马懿的15万大兵,所谓“武侯弹琴退仲达”等等,真是举不胜举。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明确:假象和错觉并不是一回事。假象虽然可以制造,虽然容易引起人们的错觉,但是并不是错觉,并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存在的,是由各种客观的实际条件造成的。正如列宁所说:“不仅本质是客观的,而且假象也是客观的。”(《列宁全集》第38卷第97页)而错觉则是主观的,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不正确的知觉,属于人的主观认识的范围。司马懿之所以作出追兵的决定,是由于被诸葛亮制造的假象所迷惑。所以假象和错觉是两回事。但是,在这个问题上还要注意,假象虽然容易引起错觉,但并不是说一定都要产生错觉,许多假象往往当即就被拆穿了。否则的话,假马克思主义的骗子就不会被人识破了。
2、本质
所谓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怎样理解这个定义,强调它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为什么还同时强调它是组成事物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这是因为,事物的性质是事物内在的稳定的方面,它只有通过事物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表现出来,如果离开了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事物的根本性质也就不存在了。比如说,掠夺是帝国主义的本性,但是它这种本性只有通过它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不平等关系,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即联系)才能表现出来。所以,我们说,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各基本要素之间内在联系。
本质是由事物自身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构成的,特殊矛盾是决定事物特殊本质的基础。毛泽东同志说:“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则是由存在于它们之中的普遍矛盾所构成的。简单地说,事物的基本矛盾就是它的本质。一个事物只要它的基本矛盾没有解决,本质就不会改变。例如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的本性,就是由帝国主义的基本矛盾所规定的,在帝国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解决之前,帝国主义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
本质和规律是同等程度的概念。本质是指事物的内部联系,而事物内部的必然联系也就是规律。因此,认清了事物的本质,也就把握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但是,本质与规律性相比,它又比规律性更为宽泛一些。它是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的综合。例如,我们要真正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就不能仅仅了解它在某一个方面的规律性,必须全面地了解社会主义社会各个方面的规律性以及这些规律的综合。
二、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
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统一
1、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
就是说,现象不是本质,本质也不是现象,它们之间有着原则的界限,不能混同。本质和现象的对立和差别,具体来说,表现以下四个方面:
①现象外露于事物的表面,本质深藏于事物的内部。所以,从人的认识方面看,形于外的现象,可以为人的感官所直接感知,藏于内的本质,则看不见、摸不着,只有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例如,我们只能看到落地的苹果,而不能直接看到引力本身,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定律,是科学家通过长期的分析研究,从天体运行的大量现象中揭示出来的。列宁把现象比作河水上面的泡沫,而把本质比作下面的深流。
②现象是事物的个别的方面,本质则是事物现象中共同的方面。比如讲海迪精神,即共产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就是通过张海迪事迹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或者说,张海迪的每一模范行动,都普遍地渗透着共产主义的精神。
③现象是易变的,本质则是相对平静,相对稳定的。比如骗人的骗子,他的骗术,手法就是经常在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骗子的本性是不会变的。
④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本质则比现象单纯、深刻。比如,商品的价值是本质,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是现象。商品的价格,大家看到自由市场上是经常变的,一只鸡,上午1.5元一斤,中午1.2元一斤,晚上可能就只0.8元一斤了。真是多种多样,但是不论多少种价格,不同价格的同一商品的价值却是同一的。即都是由一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所以,它相对于来说,既单纯,又深刻。
2、本质和现象又是统一的。
所谓统一,就是说,本质和现象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它们相互依赖,不可分割。具体来说就是,本质是现象的根据,本质决定现象。任何本质都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也没有不表现着本质的现象。即使是假象,虽然与本质明显对立,但也是由本质所决定,也是本质的表现,本质的一个侧面,只不过是本质的颠倒的、歪曲的表现。所以,列宁说:“本质在表现出来;现象是本质的。”(《列宁全集》第38卷第278页)例如,书上的例子说,水有三态:液态、固态、气态。这三态从不同的侧面都表现了由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元素结合成的化合物H2O。固态是水的本质在冰点以下所表现的现象;气态是它在沸点以上所表现的现象;液态则是在冰点和沸点之间所表现的现象。在这里,无论是哪一种物理形态都从不同侧面表现了水(H2O)的化学本质。
总之,本质和现象都是对立的统一。
三、批判割裂本质和现象辩证统一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既然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统一,所以,否认二者的统一,或者夸大一面而否定另一面都是错误的。
主观唯心主义者的感觉论片面夸大事物的现象,而根本否认事物本质的客观实在性。例如,贝克莱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只是“感觉的复合”或“观念的集合”,“本质”是一种“虚无”。康德虽然承认现象和本质是存在的,但是,他却片面地夸大二者之间的对立,把二者完全割裂开来。在他看来,本质和现象之间有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人们只能认识现象,不能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在本质和现象问题上,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也以各种调子重复哲学史上的错误,否认事物本质的客观存在,否认现象和本质的辩证联系。例如,存在主义者断定世界只是一种“虚幻的假象”,根本否认事物本质的真实性。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人的本质及其他一切都是由人的“主观性”创造的,事物的本质并不是事物固有的,而是只有“主观性”的人存在,然后才有人和一切事物的本质。存在主义这种关于“存在先于本质”,而存在又以“主观性”为出发点的观点,不仅是地道的形而上学,而且是极端的唯心主义。所以,为了同这些错误观点划清界限,必须自觉地坚持本质和现象的辩证法,并把它建立在坚实的唯物主义基础上。
四、科学的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这一点就是讲学习本质与现象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
就是说,只有正确地理解本质和现象的对立统一,才可能真正理解科学的必要性、科学认识的可能性以及科学认识的任务。
1、由于本质和现象的差别、对立的客观性,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
就是说,如果本质和现象完全一样,它毫无隐藏地赤裸裸地呈现在人们的感官面前,一目了然,人们又何必再去苦苦地费力进行研究呢?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23页)
2、由于本质和现象之间统一的客观性,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
就是说,科学的目的在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如果现象和本质是完全隔绝的,其间没有一个由此达彼的桥梁,我们感官所能直接感知的东西,又只是事物的现象,而事物的本质原是感官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那末我们又怎么能够认识它呢?因此,否认现象和本质之间统一性的理论,必然导致无法认识事物本质的不可知论,必须导致否认科学研究的可能性的结论。我们前面提到的康德,正是通过否认本质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来贬低科学知识和提高宗教信仰的。
3、由于现象和本质之间既对立又统一,所以,就规定了科学认识的任务必须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就是说,我们既不能脱离现象去凭空认识事物的本质,也不能使认识停留在表面现象上。离开现象去看本质,就会离开唯物论;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就会抛弃辩证法,就会离开唯物论;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就会抛弃辩证法,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96页)
那么,怎样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呢?
①要掌握大量丰富的现象
我们说,现象是表现本质的。可是,个别的局部的现象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它只是从某一个特定的方面表现了事物的内部必然性和本质。正象只有通过大量的偶然性才能把握住必然性一样,为了认识本质,就要深入实践,调查研究,占有大量的丰富材料,才有可能正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
②要仔细思考,深入分析
就是说,认识了大量现象,还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要把握事物的本质,还必须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对大量的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特别是在复杂的现象中,既有真象,又有假象,首先得把真象和假象区别开来,才能进而揭露其中的本质,这就更需要下一番思考的功夫。
4、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由现象到本质以及对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这是就,从现象中发现本质是认识的深化,但不是认识的结果。从现象中认识本质之后,又要在关于事物本质认识的指导下继续地研究新的现象,从中发现更深刻的本质。由现象到本质再到更深刻的本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辩证过程。列宁说:“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于无穷。”(《列宁全集》第38卷第278页)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例如,对社会现象的认识,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在马克思以前很久,就已经认识了近代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但是,只有无产阶级的思想家马克思才发现了阶级斗争反映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只有代表新兴生产力的阶级才能取得阶级斗争的胜利。由于现代化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必然导致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消亡,这样才抓住真正的本质。我们常说,“打破砂锅问到底”。人类的认识就是这样提出一连串为什么,又回答一连串为什么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从不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无限过程。
我们前面讲的唯物辩证法的所有范畴,都是帮助人们从现象中发现本质的认识工具。但是,如果真正需要把人们的这一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认识过程弄清楚,就必须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必须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阅读书目:
*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9-373页)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三章,第三、六节,(《列宁选集》第二卷,1995年版,第115-131,150-156页)
*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7-108页)
思考题:
1、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正确理解因果关系的辩证性质对于提高人实践活动的自觉性有何指导意义?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是什么?它对于科学研究有何指导意义?
3、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是什么?它对于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何指导意义?
4、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是什么?为什么说形式主义和形式虚无主义都是错误的?
5、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怎样理解科学认识的任务是从现象中认识本质?
6、结合一、两个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谈谈学习唯物辩证法的范畴后自己在思想方法上有什么提高?
第七章 认识和实践
这一章和下一章,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即辩证法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或者叫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由于它是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所以,又可以叫做实践论。从广义上说,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都可以叫做认识论,例如,我们前面所讲的唯物辩证法,它不但揭示了客观世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而且,同时也为无产阶级提供了一个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所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说,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但是如果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则是以揭示人类认识产生和发展的普遍规律为具体对象的,它的基本内容是: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第二,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它贯串着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三,在认识过程中,人们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这就又贯串着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四,总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人类认识产生和发展的普遍规律,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部认识论。
下面,我们将分别对上述诸点进行阐述
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这一节,可以称为认识论的引言或绪论,它是通过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集中阐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因此带有总论的性质。通过这一节,我们要划清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不可知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界限、明确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什么叫做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一、唯物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的认识论的对立
在认识论上,一直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前者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这两种路线的根本分歧和对立就在于承认反映论,还是否认反映论。
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唯心主义的认识论都是先验论。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又分为客观唯心论和主观唯心论两种。
客观唯心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产生的,即从天上掉下来的。比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他就宣扬有一个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理念世界”存在,人的知识就来源于对“理念”的认识和回忆。他说,人的灵魂是不死的,灵魂在未进入人体投生之前,是暂时居住在理念世界之中的,是和许许多多理念在一起的。在这个时候,它就已经具有对于理念的认识了。但是当它接触到人体时,由于受到肉体的沾污,就把它原来认识的理念知识暂时忘记了。只是在经过一个时期之后,才逐渐地回想起来,所以柏拉图说:“认识即回忆”,那些所谓学习的人只不过是在回想,而学习不过是回忆罢了。这种说法,实际上也就是人的认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说法的翻版。
主观唯心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正反省”的结果,即认为是自己头脑里所固有的,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例如,孟轲就鼓吹所谓“良知”、“良能”;所谓“良知”,就是一种不经过思虑就有的知识;所谓“良能”,就是一种不经过学习就有的能力,按照他的说法就是:“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而知者,其良知也。”他认为,像人的仁、义、礼、智、信,这些道德属性,道德原则,就属于人的“良知”、“良能”。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我也,我固有之也”。即是说,这些道德原则不是由外界的影响而形成的,而是人性所固有的。他举例说,作弟弟的都懂得尊敬自己的哥哥,小孩都知道爱自己的父母,这就证明人生来就具有仁义的本性。这完全是谬论。例如,春秋战国,兄弟相争、父子相杀的事情何止一起?三国时,曹丕逼曹植,就是明证,那一首著名的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不就是写照吗?所以,所谓爱亲、敬兄之类都是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影响和教育的结果,并不是生来就有的,孟轲所宣扬的是彻头彻尾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总之,不论是客观唯心论,还是主观唯心论,虽然它们的说法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质上并没有差别,都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反对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坚持唯心主义先验论,它们的认识路线,是一条从意识到物质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唯物主义哲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就是所谓反映论。在唯物论的反映论看来,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后天接触实际中得来的。比如,我国古代唯物论者荀况就明确指出,没有什么“生而知之”,而是“求之而后得”,认为人的知识和才能都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韩非认为,“前识者,无缘而妄意度也”。即他认为所谓先于客观实际的认识,只是毫无根据的胡言乱语而已。他并且提出了“参验”的观点,即人的认识是否正确,必须用实际效果加以检验,他举例说,当人们都在睡眠时,无从区别谁是盲人;当人们都不说话时,哑巴也不易被发现。但是,如果要让他们看东西和回答问题,盲人和哑巴就都无法掩饰了。这是很有价值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思想。
总之,唯物主义哲学,除了庸俗唯物主义之外,在认识论上,所坚持的都是反映论的立场。当然,这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属于唯物论的认识论的范围,它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反对唯心论的先验论。唯物和唯心两条认识路线的根本分歧和对立,当然也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分歧和对立,二者是一致的。但是必须指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又同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有着本质的区别。打个比方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属于两家,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又是一家中的两房。所以,要想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还必须进一步探讨: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质区别
前面提到,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虽然都是反映论,但是二者之间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它的基本特点是,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类似于照镜子那样的活动。所以,又称为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相比,它有两个严重的缺陷:
第一,它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在马克思以前,有些旧唯物主义者虽然也谈到了实践对认识的作用,但在它的认识论中,那只是偶然的非根本的观点,而且他们对实践本身的理解也是狭隘的、片面的,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的和认识发展基础的实践,是不在他们的视野之内的。
旧唯物主义由于缺乏科学的实践观点,所以:
①它就不能科学地规定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它那里,认识的主体不是从事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主体,而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因此,这种主体只是消极的受动的,只能顺应自然和适应环境,而不是能动地作用于客观对象的。而认识的客体,在它看来,也不是人们在实践中加以改造的对象,而只是人们静观的对象。
②因此,它也不可能科学地规定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主体和客体之间,只存在着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而没有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所以,认识就不是一种能动的反映,而只是消极的真观的反映。
第二,它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
列宁说:“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列宁全集》第38卷第411页)就是说,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由于缺乏辩证法的观点,也就不能辩证地考察人的认识,它把复杂的认识过程简单化了,把活生生的认识运动凝固化了,把多方面的认识要素片面化了。最根本的,是它看不到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及其相互作用,只看到客观决定主观,看不到主观又反作用客观,看不到主观的能动作用,所以,也就不能了解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不能把人的认识看成主观和客观的矛盾运动的过程。
正是因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有上述两个严重的缺陷,所以它的反映论,就必然是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两个严重的缺陷。因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就是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具体来说,就是:
第一,它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作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作为整个认识论的基础。所以:
①它就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它那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实践着的人,认识的主体首先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而不是离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抽象的人,作为认识客体的事物是人们在实践中改造、变革的对象,正因为它是人们改造、变革的对象才能构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
②因此,它也就进而科学地规定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在它那里,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而且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首先是主体改造、变革客体的过程,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反映对象的过程。
辩证唯物论运用实践观点对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规定,是解决一切认识论问题的逻辑前提。有了这个前提,就能够对于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认识的目的和作用、认识的标准等一系列重要的认识论问题作出同旧唯物论完全不同的全新的科学解释。
第二,它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因此,它就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对立统一,例如,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感性和理性、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等等多方面的辩证关系。所以,它也就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这样,就不再是把认识看成是主观对客观的机械的反映,看成一个平滑地、直线的过程,而是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过程。
由此可见,这种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就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这也就是它和旧唯物论的反映论的主要区别之点。
三、只有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才能彻底驳倒不可知论
在讲到哲学基本问题的时候,我们提到,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什么是不可知论?即认为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不能认识或不能完全认识的,就叫不可知论。在欧洲哲学史上,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是休谟和康德。休谟认为,人的认识不能超出自己感觉经验的范围。人只能认识自己的感觉。在他看来,感觉好比一堵墙,把人紧紧地封闭在自身之中。我们根本不知道我们身体之外的事物是怎样的,根本无法知道在我们之外还有没有什么事物,我们不能超出自己的感觉一步,至于感觉是从何而来,他又说,这是由于未知的原因而产生于心中的。由此可见,休谟的不可知论实质上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变种。康德和休谟有所不同,他承认人的感觉是由外部世界引起的。但是,他也认为人的认识不能超出感觉的范围,人只能通过感觉认识自在之物的某些现象,但是,不能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就是说,不能认识自在之物本身,这就是康德的不可知论,他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休谟和康德的观点尽管有所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正如列宁所说:“不可知论者路线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它不超出感觉,他停留在现象的此岸,不承认在感觉的界限之外有任何确实可靠的东西。”(《列宁选集》第二卷第105页)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大多数哲学家,包括所有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绝大多数唯心主义哲学家,都是可知论者,就是说,都承认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可知的,都程度不同地对不可知论提出过批判。
例如费尔巴哈,他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立场,完全肯定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他从反映论的立场出发,对不可知论进行了机智的批判。他说:“自然界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去读它,就可以认识它,就是今天不能认识,以后也可以认识。”他强调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感觉不是把人和外部世界割裂开来,隔绝起来,而是联结起来。不是鸿沟,而是桥梁,感觉是人认识的出发点。他说,盐味就是盐的客观特性的主观表现,温是水不足的感觉。总之,他认为,感觉是事物客观特性的主观表现,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但是,由于他的认识论是直观的反映论,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所以,就不可能击中不可知论的要害。
黑格尔站在客观唯心主义的立场上,也曾经对不可知论、特别是对康德的不可论进行过尖锐的批判。他指出,不可知论的错误在于,片面地把本质和现象对立起来,不了解二者的统一,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人们可以通过现象认识本质。康德的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不过是“没有真理的空洞的抽象”。黑格尔懂得辩证法,所以,他对不可知论的批判比费尔巴哈要深刻得多。但是,他也只是说出了从唯心主义的角度出发所能够说出的东西。而不能彻底驳倒不可知论。
实践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彻底驳倒不可知论,这是因为,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彻底的科学的世界可知论。具体来说,有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它运用了科学的社会实践的观点。恩格斯针对康德主义者所谓“自在之物”不可知的观点指出:“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理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既然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出某一自然过程,使它按照它的条件产生出来,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服务,从而证明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是正确的,那末,康德的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就完结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21页)具体来说,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驳斥不可知论的有力武器,就在于以下三点:
①只有实践才能证实人们的感官是把人的意识和外部世界联系起来的桥梁;而不是把二者分隔开的屏障。当我们按照我们感知的事物的特性来利用这些事物的时候,也就是检验我们感性知觉的正确性的时候,只要我们在实践中达到了我们的目的,那末就肯定地证明了我们的感性知觉同外界客观事物相符合的。例如,恩格斯所举的从煤焦油中提炼出一种红色的有机染料的例子,就是如此。
②实践可以创造出人工的认识来看,以弥补人类感官之不足。人的感觉器官是有局限的,客观上有很多现象是看不见、听不着、摸不到的。例如,人眼不能分辩小于0.1毫米的对象,不能看到紫外线、红外线,不能察觉遥远星系中的天体;人耳不能听到超声波、声波;人鼻的嗅觉和舌的味觉甚至比许多动物还迟钝;人的触觉的灵敏度也是不高的。因此,有人就利用这一事实来论证不可知论,认为在人们感觉达不到的领域是不可认识的。但是,人们在实践中可以创造各种仪器,感知原来无法感知的事物。例如,肉眼看不见细菌,在实践中制造了光学显微镜,我们就可以看清楚细菌,可是一些科学家又利用光学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有限的,说它使人看不到分子,以此为不可知论辩护。可是,当我们在实践和工业中制造出电子显微镜的时候,上述的论调就又被驳倒了,因此,人们可以实践的无限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创造新仪器,进一步扩大人的眼界。这说明,人的感觉器官的特殊构造决不是人类认识的绝对界限。
③实践证明了人类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本质和规律是普遍的、永恒的、无限的东西,而人们的感官所接触的东西都是个别的、暂时的、有限的。不可知论者常常利用这一事实来为自己辩护。可是,人的认识不仅可以从个别中找到普遍,从暂时中发现永恒,从有限中发现无限,而且一切真正的认识都是这样的认识,这也就是对规律性的认识。例如,牛顿掌握的感性材料是个别的、暂时的、有限的,但是他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都是普遍适用的,实践证明了这条普遍规律的正确性,同时也就证明了人有认识本质和规律的能力。
第二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就能深入批判不可知论。辩证法告诉我们,人的认识能力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恩格斯在《反仁林论》中说:“一方面,人的思维的性质必须被看作是绝对的,另一方面,人的思维又是在完全有限地思维着的个人中实现的。这个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人类当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正因为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和无限的对立统一,所以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东西,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东西,现在暂时还不能认识的东西,以后也会逐渐被认识。在人类的认识长河中,不断从不知向知转化,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由知之不变到知之甚变。而不可知论就是利用每一代人认识能力有限性的一面,加以夸大,而否认整个人类认识能力的无限性,把二者截然对立和割裂开来。因而是非常错误的。
四、简单的结论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旧唯物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和本质区别,同时也就回答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什么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为什么是呢?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要点: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首先是反映论,它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能动的反映。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以科学的实践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由于以实践观点作基础,所以它正确地、全面地解决了意识和存在,主观和客观在认识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它指出,它们之间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其次才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人们只有在改造世界中才能正确反映世界,获得正确的认识,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以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它把辩证法贯穿于反映论,科学地阐明了人们认识论的全部过程。它指出,人们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又能动地用理性认识去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辩证过程。
总而言之,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中,实践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这就既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又体现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所以,只有这样的认识论,才能称得上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称得上唯一科学的认识论。
第二节 实践及其对认识的作用
这一节主要是说明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的实践观,说明为什么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一、实践的特点和形式
这个问题,就是讲应当从哪些方面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总的说来,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科学的实践概念的含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所谓实践,是指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这就是科学的实践概念的含义,是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派别的唯一科学的实践概念。
实践概念并不是马克思第一次使用的,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中都有一些哲学家讲到过实践,但是,他们对实践的理解,是不科学的。
在旧唯物主义哲学中,例如,17、18世纪的英国、法国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们只看到技术、实验这一种具体的实践形式,他们所强调的,更多的是向自然界学习,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虽然对实践有一些有意义的见解,例如他曾经提到理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实践能够解决。但是,他所说的实践只是指人们日常的生活活动,而不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他甚至还把人们的实践看作是利已主义所玷污的活动,而只有理论的活动才是充满喜悦的、自由的、真正的人的活动。总之,旧唯物主义哲学所看到的,只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不懂得社会实践的意义,不理解实践的社会性、能动性。
唯心主义则把实践归结为纯粹主观的,精神的活动,主观唯心主义把实践看作是主体的一种意识活动。例如,中国明代的王阳明说:“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事”。这就是把实践纳入意识,现代西方某些唯意志论哲学所强调的行动或实践,也都是指的主体的意志活动,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把与情感,意志有关的道德、艺术等活动,当作是实践的主要内容。实用主义也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实用主义者也常常提到实践,甚至把他们的哲学标榜为“行动哲学”,但是,他们所说的实践,指的只是一种盲目应付环境和争取生存的行为,这种行为与蜜蜂、蛆虫的行为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都是一种本能的趋利避害的活动。这种哲学完全是为资产阶级贪图私利而为所欲为、不择手段作论证的,是野心家、阴谋家、投机家的哲学。
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是重视实践的作用的。他把实践理解为人的有目的的活动,把实践看成是达到真理的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里包含着宝贵的合理因素。但是,黑格尔把一切活动包括实践活动在内,都精神化了。在他看来,整个历史都不过是观念的发展,一切都是在思想范围内实现的,所以,他所讲的实践仍然只是精神性的活动,是绝对观念的体现,而不是人的社会的实践。
总之,唯心主义否认实践的客观物质性,所以,当然它也就不能理解实践的社会性,它的实践概念也是不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哲学史上关于实践概念的合理因素,并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缺陷,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哲学前提出发,从主观和客观的关系中规定实践的科学含义。它把实践看作是主观与客观对立统一的基础:一方面,是劳动的实践使人同自然界区分开来,使主观和客观对立起来;另一方面,同时,人们又通过实践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又使主观和客观统一起来。这就是说,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一座唯一的桥梁,它既不是纯客观的活动,也不是纯主观的活动。由于它是改变客观世界的活动,所以它是一种客观的活动;又由于它是人所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所以它又是一种具有能动性的活动。作为这种主客观统一的实践,主要是指导变革现实的活动,但也包括为变革现实所必要、以变革现实为目的探索现实的活动,如天文观察、地质考查、社会调查、军事侦察等等。因此,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就是马克思主义所理解的实践。
2、实践的主要特征:
实践的主要的或基本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①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这一点是说,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实践,与唯心主义相反,它不是停留在主观范围内的抽象的思维活动。思想活动是主观的东西,它本身不引起客观世界的任何变化,而实践活动则是主观之于客观的东西,它是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客观的物质的活动,它一定引起客观世界的某种变化。给人们提供现实的成果,实践的客观性在于:第一,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第二,实践的结果,即通常所说的“事实”,也是外在于人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第三,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总之,实践是同主观认识活动相区别的客观物质活动,坚持这一点,就同唯心主义实践观划清了界限。
②实践是人类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人之区别于一般动物的特殊的能动性
客观的物质活动是人和动物所共同具有的活动,然而动物的活动却不能称之为实践,因为动物没有思想,没有自己的主观世界,所以它在自然界面前只是受动的,只是以自己的存在去影响自然界,而不能在自然界留下自己的意志的印记,就是说,不会有自觉的能动性。而人是具有理性思维的动物,它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具有自觉的能动性,是从事有目的的有意识的改造世界的活动,只有这种人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才具有真正的实践的意义,人离开动物愈远,实践水平愈高,就愈是显示出它的能动的性质。这是与旧唯物主义实践观的一个重要的区别。
③实践是社会的活动,因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历史的活动,就是说,实践又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地进行的,孤立的单个人的活动是根本不可能的。尽管有些常以个人活动的方式进行,但任何个人活动都不能离开社会的联系。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社会的人即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实践的过程就是社会的人协同动作以改造现实世界的过程。在阶级社会中,总是阶级的实践。而在任何社会,人民群众始终是实践的主体,各个阶级和社会集团虽然都是按照自己的特殊利益进行着实践活动,但是只有人民群众,特别是劳动群众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革命实践,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所以当我们说到的时候,主要地是指千百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
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因为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都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的,都是随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因而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关于这一点,只要想一想从古代的刀耕火种到现代化的社会大农业,从过去的大刀、长茅到现在的飞机、大炮、核武器,等等。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可以理解实践的历史性的特点了。只有坚持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的观点,才能真正与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彻底划清界限。
上述实践的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这也正是整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的客观基础。
3、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说:“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这就是告诉我们,实践应当包括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领域内的活动。但是,就其基本形式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
①生产实践
生产实践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这是因为,第一,人们要生活,就必须生产,只有通过生产,解决了吃、穿、住的问题以后,才能谈得上从事其他的活动。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连小孩子都知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68页)第二,生产实践又是人类认识的基本来源,人们在生产活动中逐渐地了解自然现象、自然的性质和规律,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所以,生产实践是人类自然知识的基本来源。与此同时,生产实践从来就是社会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逐渐地了解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生产实践又是社会知识的基本来源,是包括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在内的一切知识的基本来源。因此说,任何忽视或贬低生产实践意义的观点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
②调整和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
既然生产实践脱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那么,不调整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不保证人与人之间的一定程度的协调,就不可能正常地进行生产实践。因此,调整和改革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的实践也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实践活动。人们在进行生产实践活动的同时,必须维护和巩固那些有利于生产发展的社会关系,调整和根本变革那些不适于生产发展、破坏生产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生产实践的。由此可见,这两方面的实践,又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
在阶级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关系重要是阶级关系。因此,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主要地表现为阶级斗争。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处理各阶级内部人与人关系的不带阶级斗争性质的实践活动。在没有阶级分化和消灭了阶级差别的社会中,人们处理社会关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不具有阶级斗争的性质。无论在哪种社会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都是必不可少的,它制约着人们的认识,并成为人们社会的一个重要来源。
③科学实验
科学实验是由前两种实践形式分化出来的,是同前两种形式紧密联系又有其相对独立性的一种实践形式。它不是直接地改造世界,而是以认识世界为直接目的,是为提高改造世界的自觉性和成效而进行的一种尝试性、探索性、学习性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就其萌芽形式来说,自有人类实践以来就存在,但它作为一种独立的实践形式则是随着近代科学的产生而出现的。所谓科学实验,就是运用实践的手段,把认识放在理想的环境中考察,暂时撇开它的复杂的联系,排除各种偶然因素的干扰,以便得出普遍的可靠的结论。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需要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复杂,科学实验的必要性也就越来越明显,但无论如何,它总是服从和服务于直接改造世界的生产实践及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的。
总之,在社会发展中,生产实践,调整和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基本的实践形式,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中,实践是基础,对认识起着决定的作用,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辩证唯物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关于实践第一的观点,即实践对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把握: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所谓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就是说,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是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中同外界事物接触而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毛泽东同志说:“什么是知识?自从有阶级的社会存以来,世界上的知识只有两门,一门叫做生产斗争知识,一门叫做阶级斗争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就是这两门知识的结晶,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这也就是说,一切知识、理论都是根源于实践的。
为什么只有实践才是认识的来源呢?这是因为,实践是沟通主体和客体的桥梁。我们前面讲过,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它只有当主体同客体相接触时才能发生,而实践则是主体和客体相联结的唯一纽带、桥梁。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接触事物的现象;更要通过实践,才能暴露事物的本质。获得正确的认识、可靠的知识。就是说,在认识过程中,人们有了良好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还不等于获得了知识,可能性还不等于现实性,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还必须去进行探索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在变革对象的过程中感知其现象,进而把握其本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那样:“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例如,对原子的组织和性质的认识,就是通过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获得的;革命的理论和方法,是通过参加具体的革命活动而总结出来的;水果的滋味,是在亲口尝一尝之后才知道的。西红柿最初生长在南美的秘鲁,叫兰桃。16世纪英国的一个公爵开始弄到温室中观赏,当玩物摆设,18世纪法国的一个画家冒着生命的危险尝了一尝,结果平安无事,后来经过化验,无毒,而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所以,随之就迅速地推广和传播开来。还有我们平常所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都是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但是,要想真正弄清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个问题,还必须弄清楚下面两个问题:
①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
有的同志提出,你讲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但是,我在这里坐着读书,不是也能获得知识吗?这样,认识的来源可不可以说有两个?回答是否定的。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
我们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就整个人类的知识,就知识总体的源泉而说的,都来源于实践。但是,对每一个人来说,并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事实践。因为宇宙之大,事物之多,是无限的;而一个人的生命和精力,以及能接触的事物和实践的范围,则是有限的。那么,凡事都要亲身实践,是不可能的。事实上一个人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从认识论上告诉我们,接受前人和别人的经验,学习书本上的科学知识的必要性。例如,现在的小孩就比过去的小孩聪明得多。一个人的知识,不外有两部分,一是直接经验,二是间接经验,每一代人总是把前一代人的认识终点作为自己认识的起点。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实践又获得新的知识,并传给下一代。这样人类的知识才能不断积累和发展,科学才能不断进步,社会才能不断前进。因此,接受书本上的科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提倡读书、提出重新学习,其道理也就在这里。试想,如果一切都要从零开始,那么人类的认识,就只能永远停留在最低的水平上,永远也摆脱不了那个钻木取火,大刀长矛的时代。所以,要想搞好四化建设,必须努力学习。
但是,强调每一个人接受问题经验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承认认识有两个来源。因为,第一,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为直接经验,所以,间接经验仍是来自于实践,只不过是别人的实践,不是自己的实践而已。第二,学习别人的经验,学习书本知识,要同自己的直接经验联系起来,用直接经验加以考证,并亲自实践,才能真正理解,才能变成自己的知识。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很有道理的。第三,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中包含的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和发展。因此说,归根到底,还是只有实践才是认识的来源,是实践出真知。但是,并未因此否认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②如何理解人的才能问题
有的同志提出,人的才能、智力是怎么是产生的?“花为什么选择红?”是爹妈给的,天赋聪明,还是后天实践的产物?在这个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唯心主义的“天才论”是根本对立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才能、智力,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才能也属于知识范畴,是后天形成的,而不是先天就有的。也就是说,人的才能、智力是在实践的基本上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所谓“天赋聪明论”是根本不存在的,这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人的才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不断发展的。就每一个人来说,刚一诞生,只会吃奶和啼哭,连语言都没有,根本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一个思想家决非一生下来就是思想家。鲁迅说过:“其实,即便是天才,在他生下来时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人一样,决不是一首好诗”。毛主席也说过,小孩子两岁学说话,三岁哇哩哇啦跟人吵架,再大一点拿起小铁锨创土,模仿大人劳动,在接触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一些概括。所以说,人们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使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产生和不断提高,不断向前发展的。与此同时,也就获得各种知识,获得了的知识通过实践又可以转化为才能,已经形成的才能又是取得新的知识的主观条件。如此循环往复,实践就是这样推动着人的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第二,人们的才能差别,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们对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可能高,有的可能低。比如,初唐四杰之一王勃,六岁善文辞,九岁读汉书并能挑出毛病,十三岁写了著名的《滕王阁序》,并留下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才能可谓高矣。而有的人,活了一辈子,连个顺口溜都溜不出来,才能可谓低矣!人们之间的这种才能的差别是怎么形成的?是由何决定的?是否由大脑结构的先天生理差别决定的呢?我们说,大脑是思维的物质器官,人们的才能、智力的高下,当然和大脑的生理素质有关系。这一点是不能忽视的,但是决不能因此就得出结论说,人们之间的才能、智力的差别就是由人们之间的大脑生理结构的差别而决定的。事实上,人们大脑结构的先天生理差别是十分微小的,是微不足道的。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嘉犬和劣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第160页)这方面的事例是很多的,以心理学家实验:大白鼠实验、婴儿实验可以说明。另外,比如牛顿,他的天资并不佳,生下来时只有三磅(老秤2斤4两)象个猫一样,奄奄一息,他没有读完中学,在家里种过几天地,但后来却成了17世纪最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大脑发育也很迟钝,三、四岁了还不会说话,以为是个哑巴。上了小学功课很差,叠手工,教师说:“还有比这更坏的椅子吗?”他的父亲问老师:“我的孩子将来如何?”老师说,看他现在这个样子,将来也不会怎么样的?意思说,不会有什么作为,这使他的父亲很伤心,考大学第一次还未考上,大学毕业时,他的三个同学都以高材生而留校当了助教,而他这位大学期间被称为“一条懒狗”的人理所当然地被发配了出去。长期被挤在科研机关之外,给人家当家庭教师,但是后来为什么一举成名天下知了呢?这就是和他刻苦钻研,反复实践分不开的,他在23岁的时候,在伯尔尼的瑞士专利局得到了一个审核员的职位,他说,这个职位总算救了我的命,在审查专利申请书的时候,他学会了怎样抓住问题的中心,迅速决定申请人的设想能否成立。这样就使他能有时间来思考物理学上的问题。进而有所发现,再如,屠格涅夫的脑重2021克,法朗士脑重只有1017克,悬殊如此大,但聪明才智却不相上下,所有这些,都说明。
人脑的先天的生理差别,并不是人们的才能的差别的决定性因素,而是由于人们的社会分工不同,从事的实践活动不同,一个人,如果他在某一方面的实践多些,他的大脑的结构和机能就要在这种实践的推动下,向着这一方面完善和发展,从而也就表现他在这一方面的聪明和才能。比如,同样是人,对颜色的感觉能力就有很大的差异,炼钢工人的辩色能力一看就知道火达到什么程度,叫“看火候”。而我们对“炉火纯青”虽然常说,却不能真正把握,火车检修工人一敲车轮,听响声就能知道好坏,等等。另外,就是对于同一个人来说,他在每一方面也决不都是天才,例如陈景润他虽然发明了陈氏定理,摘了哥德巴赫皇冠上的名珠,但是讲话作报告,却语无伦次,更不懂得小孩子的心理。
总而言之,参加社会实践的不同,决定着人们的才能和智力的差别,人们在实践中,不但改变着客观世界,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而且也发展着人类的思维,发展着自己的智力和才能,正如恩格斯说的那样:“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决不是“爹妈给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们为什么要进行认识活动?是什么力量推动着人们去认识这种事物或那种事物?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是一直没有弄清楚的,以往的哲学家们总是说,认识的动力是人们的“求知欲”、“好奇心”、“理论的兴趣”等等。所谓“为科学而科学”、“为理论而理论”之类的论调,就是这种看法的具体表现,这是不对的。因为,只有实践才是认识发展的真正动力,其理由有以下三点。
①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人们去从事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使认识不断发展
认识上的新课题,归根到底是由实践提出的,例如,古代水利工程、建筑、航海、战争等等的需要提出的问题,构成了古代力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丈量土地,衡量容积、计算时间等等的需要提出的课题,构成了数学研究的主要课题,这些课题的提出,推动着古代的人们的认识不断发展,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就阐明了这个道理。
②实践提供认识发展的可能性及其实现的必要条件
第一,实践提供了解决认识新课题的经验材料。认识上的任何课题的解决,都必须积累必要的经验材料。例如,如果没有人类长期观察天体的经验和知识的准备,尤其是如果没有15、16世纪工业、商业、航海等实践活动的发展所积累的经验材料,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是不可能产生的。
第二,实践的发展,特别是近代以来的生产实践,还为科学认识提供必要的实验仪器和工具。实验仪器和工具是人类认识的重要手段。如果没有一定的实验手段,近代现代的许多认识课题的解决都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射电望远镜的发明,就不能发现遥远的天体,如果没有高能加速器和粒子对撞机的发明,就不可能对基本粒子的结构进行深入地研究。如此等等。
③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人的认识能力包括感觉能力和思维能力,主要是指思维能力。在人类理性思维的发展中,任何一种能力的获得和发展都离不开实践。人的分析和综合的抽象能力从根本上讲,是来自实践的。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分析和综合的活动。人的推理能力也是在实践中发展的,有目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推理,是“行动的推理”。正是只有行动的推理才有逻辑的推理,是先有实践的逻辑才升华为思维的逻辑。这不仅从整个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来说是如此,而且从每个人思维能力的发展来说也是如此。
总而言之,人们是在实践的推动下,不断打破认识上的旧框子,突破头脑中的旧思想,引起认识上的新飞跃,从而不断提高认识能力,有所发现,有所前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客观标准
这个问题,概括地说,就是:认识之是否具有真理性,即主观是否符合客观的问题,既不能在意识本身的纯主观的范围内解决,也不能由纯客观的外界对象本身来解决,而只有通过联系主客观的中介——实践,把二者加以对照考察才能判明。凡是符合客观的真理性认识,通过实践必然会成功地转化为现实。反之,凡是错误的认识,在实践中必然会遭到失败。真理标准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在下一章我们将详细论述。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就是说,认识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实践。认识从实践中来,又必须回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不仅如此,实践的目的还制约着整个认识过程,规定着认识的方向。如果没有一定的实践目的去大致规定认识的方向,也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没无目的的涉猎群书是做不成学问的。在实践目的的规定约束之下,人们的正确认识最终必然有益于实践的发展,关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这个问题,我们将在后面认识的辩证过程中加以详细论述。
综上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不仅表现在它是认识的来源和归宿,而且自始至终贯穿于认识的全过程,是全部认识发展过程的基础;它不仅决定认识的成果(知识的多寡、认识的广度和深度等等),而且包括决定认识能力、智力(观察、记忆、想象、推理等感知的和抽象思维的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它不仅规定认识的方向,而且规定了认识的特点,就是说,实践的特点决定了认识的特点,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性,因而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认识也是有现实性、能动性和社会性。总而言之,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之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第三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对于认识和实践的相互关系,一方面是说, 实践是基础,实践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这一方面,我们已经讲过了;另一方面是说,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又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种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就体现在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中。这也就是我们这一节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这一节是对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从过程中具体地展开。对于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我们主要把握以下三个问题:一、由实践到认识;二、由认识到实践;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我们下面分别说明。
一、由实践认识
认识的辩证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这两个阶段而实现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的飞跃。毛泽东同志说:“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有了丰富的经验,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这是一个认识过程。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这段话,就是对由实践到认识这个过程的精辟阐述。为了真正把握这一过程,我们必须弄清楚以下两个问题:
1.什么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①什么是感性认识
所谓感性认识,就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片面(即个别外部属性)的认识。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感觉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对事物的表面的个别的属性和特性的反映。例如,视觉所反映的是事物的颜色;听觉所反映的是事物的声音;嗅觉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气味。味觉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滋味;触觉所反映的是事物的软硬、冷热等,手指尖,脸部、腹部触觉都很灵,所谓十指连心,法西斯往革命者手上钉竹签,就利用了这一点,打人不打脸,因为打脸较痛;腹部对冷热的感觉能力较强,所以夏天盖被主要是盖肚子。感觉在认识过程中是比较重要的,它是认识过程的起点,它能使人熟悉周围的情况,根据各种条件考虑各种问题和决定自己的行动,否则,“盲人骑瞎马”是很危险的。
知觉是比感觉高一级的感性认识形式。它是感觉的集合。人们在取得各种感觉的基础上,再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反映该事物各方面特性的整体的感性形象,这就是知觉。比如,我们和一个陌生人初次接触,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分析综合,对他的音容笑貌,外部特征形成一个综合的反映,这个综合的反映就是知觉。知觉在人们活动中也很重要。比如一个工人要制造某种零件,必须能精确地感知这个零件的大小;一个画家要想画出生动逼真、栩栩如生的图画,必须精确感知这个东西的形象,即特征等等。
印象即表象,它是比知觉又高一级的感性认识形式。表象是大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是曾经作用于感官的那些客观对象的形象的再现。这里要注意的是,表象的存在是不以客观对象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为条件的,即使某种知觉已经消失了多年,也依然可以在头脑中把把它再现出来。例如,对死去的老人的回忆,所谓“旧景重现”,就是说的这个意思。表象又分两类:一类是再现某种个别具体的对象,如张三,李四,自己的老人等等;另一类是以许多表面上相同的物质为基础,再现的是某一类事物的形象,如画家笔下的马、驴、虾等。为什么要讲这两类?因为要说明一个问题,即表象和知觉相比,已经有了概括性了,它比感觉和知觉具有更大的普遍性,更接近于理性认识,为发展到理性认识创造了条件。不过,它终究还是事物的外部形象的反映,还不是理性认识。
总而总之,从感觉、知觉到表象,是由个别特性到完整形象,由当时感知到印象的直接保留和事后回忆的认识过程,这里已经含着认识由部分到全体,由直接到间接的趋势。但是,整个说来,感性认识仍然是列宁所说的“生动的直观”。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它的突出的特点。就是说,它是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联系为内容。还没有深入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用我们通常的话来说,就是还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是知其然还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感性认识虽然是生动的,形象的,但是还不深刻,这也就是说它的局限性所在。因而也是它必须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原因所在。
②什么是理性认识
所谓理性认识,就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固有的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概念是对于同类事物的共同的、一般特性的反映。它表现为一个个的词,比如人民、国家、阶段等等,都是概念。概念的产生是认识过程中的质变,表明人的认识已经由感性认识飞跃到了理性认识,由低级阶段进入了高级阶段。
判断是比概念高一级的思维形式,它是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系的反映,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明或断定。判断是由概念组成的,它表现为一个个句子。例如,今天的天气很冷;张三是四川人等等,这都是判断。
推理是比判断又高一级的思维形式。它是以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合乎逻辑地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可以使人们由已知进到未知,获得间接的知识。它不仅能反映事物当前已经存在着的内部联系,而且能预示事物的发展趋势。所以推理是最能显示理性认识威力的思维形式。它表现为复合句,经常运用的有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推出个别,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推出一般。
总而言之,从概念到判断再作推理,是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表现为一系列的抽象概括,分析和综合,所以这个阶段就是列宁所说的“抽象的思维阶段”,它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抽象性、间接性是它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是用感性认识具有质的区别的新阶段。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不仅相互区别,而且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就是说,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这主要是由于以下两点理由:
第一,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是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在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在社会实践中,人们首先获得总是感性直接经验,然后才能达到理性思维,没有感性认识,就不会有正确的理性认识。离开了感性直接经验,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成了主观自生的东西了。所以,坚持理论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
第二,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还可以从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上去理解。客观事物的本质总是隐藏在事物的现象之中,并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所以,要想抓住事物的本质获得理性认识,就必须首先和现象打交道,获得感性认识,所以,反映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理性当然地就不能不借助和依赖反映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了。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
这是由于实践的需要所决定的,我们知道,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我们要改造世界,达到成功的目的,只凭感性认识是不行的,要靠掌握规律,抓住本质,所谓自由,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所以,认识了本质,掌握了规律,才能取得胜利。所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毛泽东同志才说:“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论理的认识。”这也就是说,只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之后,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
把上述二点有机地结合起来,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