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_11 佚名(现代)
2.两对矛盾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两对社会基本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二者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一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根本的,它决定和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发展和变化。
这是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在人类历史上,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相应地也会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社会形态。
另一方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这就是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
这是因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有反作用,所以,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时,也就是社会革命即将到来之时。由于旧的生产关系受一定的上层建筑所维护,它就不会根据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自行变革,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就必须从解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着手,社会革命虽然根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但革命的发动,又往往从上层建筑领域开始,它经历着这样一个过程:制定理论,夺取政权,废除旧的生产关系,发展新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
面对矛盾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过程大体是:
①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上产生的生产关系,在一定时期内是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这种新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也是同它的经济基础基本上相适应的,在这段时期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虽然也存在着矛盾,但是矛盾并没有激化,相适应的一面是主要的,这时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发展就处于量变阶段,就是说,处于相对静止、相对稳定的时期。
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超出了原来生产关系所能容纳的限度,原来的生产关系就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反而变成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时的上层建筑则竭力维护原来的生产关系,阻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应新的经济基础的需要,就是刻不容缓的了,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即社会的发展就进入了质变阶段。
③通过社会革命推翻了维护旧的经济基础的旧政权,建立了适应新的生产关系的新政权以后,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经济基础就逐步确立和发展起来了。这时,新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基本上是相适应的,新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也是基本上相适应的。于是,社会的发展就进入了新的量变阶段,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就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川流不息,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形成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依次更替和不断变革的历史。
由此可见,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实际上可以归结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层层决定的关系和层层反作用的关系;反作用的关系服从于而又制约着决定的关系,从而规定了人类社会是自然历史过程。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毛泽东同志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选五/373页)下面,我们着重讲一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建立过程
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不可能在私有制内部自发产生,只有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对个体经济进行革命的改造,才能逐步建立起来。
例如,在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经历了这样的过程: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立即没收了官僚资本,变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为国家所有制经济,它们在全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固定资本中占80%左右,这样就把中国资本主义主要部分消灭了。没收官僚资本以后,我们国家虽然开始控制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但当时还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接着经过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个体农业和手工业有步骤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我国统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才基本上建立起来,其中包括两种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这里有两个问题必须明确:
第一,为什么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自发地形成?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私有制和公有制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经济制度,所以,在私有制内部,根本不容许公有制产生,只有首先夺取政权,然后才有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第二,这样说,是否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最基本的社会发展规律?答案是否定的。这是因为:
①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虽然不能在资本主义社会内自发产生,但是,它在人类历史上的出现,毕竟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结果,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一方面,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提出了客观的要求。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在形式不适合内容的情况下,打破旧形式、建立新形式,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而要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则必须首先推翻维护这种旧生产关系的政治上层建筑,进行社会革命。所以,从根本上说,并没有违背一般规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上,适应着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则又是适应着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从历史事实上看,尽管本世纪所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国家,原来都是经济和文化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或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但是这些国家的生产力都毕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即给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必要的物质前提,如旧中国生产关系虽然落后,但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却相对比较集中,并占较大比例,这就为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提供了物质前提和技术基础。
②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建立以后,首要的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虽然具有生产力一定发展的物质前提,但总的来说,整个社会的物质技术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如果不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创建强大而雄厚的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就不能够巩固,也更不能进一步发展,与此相应的,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也就不能巩固和发展。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过程,虽然有自己的特点,但是,它并没有违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最基本的规律,而只不过是它的特殊表现罢了。
2.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既相适应,又相矛盾(即不相适应)的状况:
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这是基本的方面,不相适应是次要的方面。
①相适应的方面
在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基本适合经济基础状况,集中表现在劳动群众既是首要的生产力,同时又是经济领域和上层建筑领域的主人,能够生动地不断地推进社会生产力和整个社会生活的发展。具体来说:
首先,从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基本适应生产力来说:
第一,从所有制看,公有制的建立,改变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脱离的状况,解决了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劳动者成了生产资料的主人,生产的目的不再是为少数剥削者谋利益,而是为了满足社会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克服了资本主义的竞争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消除了经济危机的根源,使人们有可能根据需要和可能自觉运用经济规律,通过计划组织社会生产,使人力、物力、财力及科学技术力量,能得到合理利用,因而保证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高速度的发展。
第二,从人们的地位和相互关系看,由于公有制的建立,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就相应地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同志式的互相合作关系,使劳动群众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分工虽不同,都是主人翁,在领导和群众之间,能实现干部参加集体劳动,群众参加管理,民主办企业事业,在不同的生产部门和不同企业之间,能够互相协作,互通有无,彼此支援,开展社会主义的劳动竞赛。这就有可能使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集体的智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从分配关系看,实现“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原则,克服了旧社会那种不劳而获、劳而不获的不合理现象,使劳动者亲自感受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因而能够积极参加生产。
由以上三点可见,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能使生产力中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合理的使用,它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开阔的天地,能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它比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要优胜得多。
其次,从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基本适应经济基础来说:
所谓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包括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占统治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以它为指导的整个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政党也属于上层建筑,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
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强有力的工具。无产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领导力量,是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它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制定正确的路线、政策,调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使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促进生产力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够自觉反映经济基础的要求,用这种意识形态武装群众头脑,指导群众实践,就会变成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巨大物质力量。
总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这是主导的方面,基本的方向,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规定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第一,经济上,剥削制度的消灭和生产资料的公有,按劳分配,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第二,政治上,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第三,思想文化上,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四,生产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和建设的根本目的,并且必然要造成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②相矛盾的方面(即不相适应的方向)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在基本适合中又有矛盾,这种矛盾表现为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和环节不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造成这种矛盾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无论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还是上层建筑,都需要有一个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作为初建的、新型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缺乏现成的模式和成熟的经验,要在实践中前进,它们的某些方面和环节不可能十分完善。所以,这就不可避免地要造成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某些矛盾。
第二,从整个社会范围看,剥削阶级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的政治影响和旧的意识形态等非社会主义的东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不可能彻底清除,它对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必然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即侵蚀作用,例如,平均主义,一切向钱看,官僚主义,资产阶级自由化,精神污染等等,这些消极的影响都会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的某些部分或环节造成缺陷,从而使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发生矛盾。
第三,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力量发展不平衡会造成矛盾。无论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力还是经济基础,都是在不断发展的。与此相适应,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来说,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来说,也要随之不断发展和完善。但是,这里有早有晚,有快有慢的差别,因而也会产生矛盾。
总之,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在基本适合中又存在着矛盾。
但是,这种矛盾的性质和解决方法又和旧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解决方法有着根本的不同。
首先,从矛盾的性质来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总的来说,表现为人民内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的矛盾。这是因为,统一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意味着人剥削人的生产关系已经消灭,广大工农劳动群众既是首要的生产力,又是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所以,就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来说,完全是劳动者内部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即非对抗性的矛盾,就它们和非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残余之间的关系来说,虽然其中包含着对抗性的即属于阶级斗争性质的矛盾,但大量还是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所以,从总体来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
其次,从矛盾的解决方法来看,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内部自觉的有计划的调整和改革得到解决的,它不是靠推翻根本制度,而是靠制度本身的力量,靠它所具有的很强的自我调节、自我更新的能力,使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地加强和完善,这也是同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社会相区别的一个根本特点。社会主义社会正是在这些矛盾的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斗争中,把自己推向前进的。我国当前为了四化的需要,所以正在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它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正是基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存在着某些方面和环节的不相适应的状况而提出来的。为了四个现代化,必须进行改革,没有改革,就不可能实现四个现代化,这种改革也就是革命,但和剥削制度被推翻以前的革命不同,不是要打碎现在的经济、政治制度,而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自我改造、自我完善。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矛盾的这些特点,同时也是它的优点,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的一种表现。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并不在于它没有矛盾,而是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具有不同于旧社会的性质,并且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自觉地有计划地加以解决。
以上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产生、状况和性质以及解决矛盾的方法等几个方面,具体地说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旧社会的基本矛盾相比,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也就是从根本制度上、从本质上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要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能枝节而论,必须抓住根本,抓住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不能混淆这个区别,也不能用一些具体现象模糊或否定这个根本区别。
如向根据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理解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的相互关系。当前,有一种“社会主义异化论”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制度自身在“异化”,时时处处都存在“异化”,说什么社会主义在发展中由于社会主体自身的活动而不断产生“异己”的力量,言下之意也就是,这些年来,在我们的社会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都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所造成的,社会主义终究也会像资本主义一样,走向自己的反面,这是极其错误的,撇开“异化”概念本身不说,上述观点的错误至少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混淆了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旧社会的痕迹同社会主义制度的区别。
社会主义社会是从旧制度中脱胎出来的,必然带有旧社会的痕迹,但是旧痕迹与新制度是根本不同的,不能把旧痕迹算在新制度的帐上,如官僚主义、特权思想、一切向钱看等等,完全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东西,它会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消极的影响,但它毕竟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毕竟是同社会主义制度在本质上格格不入的,它们残存于社会主义社会之中,但是与社会主义制度没有什么因果关系,不能把它们当作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所以,对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带有的旧社会的痕迹以及残余和后果,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具体的分析。
第二,混淆了社会主义某些具体制度的缺陷和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优越性的区别。
我们说,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是就根本制度来说的,并不是说现行各种具体制度都是十全十美的,没有任何缺陷的,根据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一般原则,各部门各条战线都要制定各种具体制度,如工资制度、奖金制度、管理制度等等,这些具体制度应当体现根本制度的原则而不能背离它。但是,由于人们在运用根本制度的一般原则去制定各项具体制度时,要受到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一时往往不能完全体现根本制度的要求,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改进。所以,对具体制度与根本制度又不能等同看待,不能用具体制度的某些暂时缺陷,来否定根本制度的优越性,要相信在根本制度指导下,具体制度会排除各种干扰,逐步完备起来。
第三,这种观点是用社会主义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曲折性来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道路与其他事物的前进道路一样,不是直线上升而是螺旋式前进的。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经历了三十年曲折的发展历程,国民经济几起几落,但总的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曲折前途光明,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不可抗拒的。我们应当在前进时不忘曲折,曲折时更要看到光明,要坚定共产主义的必胜信念,不能用曲折性来怀疑或否定优越性。
总之,“社会主义异化论”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出现和必然胜利是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初步显示出自己的优越性和生命力,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今后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它的优越性必将越来越充分地发挥出来。坚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等四项基本原则,这是由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所合乎逻辑的引申出来的科学结论。所以,学习了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应当提高我们努力做到四个“坚持”的自觉性,沿着党所指引的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阅读书目: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35页)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通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1-773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5-698、725-728、731-734页)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56-770页)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关部分,(《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178页)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0-343页)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4-276页)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383页)
☆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四、五部分(2002年11月8日)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思考题(一):
1.怎样理解社会生产力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最后决定作用。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怎样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3.怎样依据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来说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和曲折道路?
4.怎样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过程的全面分析中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什么要坚持和应该怎样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5.依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说明各方要进行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6.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思考题(二):
1. 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它们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2. 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第一生产力?
3. 什么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如何构成的?如何理解生产关系各个环节或各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
4.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怎样推动社会的发展?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5. 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6. 什么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把握这一重大规律的意义何在?(联系到当前经济体制的改革)
7. 如何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特点来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8. 什么是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
9. 如何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0. 运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原理,说明反对精神污染的重要性。
第十一章 阶级 国家 革命
阶级、国家、革命的现象,属于社会的政治生活,前面两章,主要研究社会的物质生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阶级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压迫的工具。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形态的更替必须通过社会革命。阶级和国家都是历史现象,有其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在阶级、国家、革命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由此可见,研究阶级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国家和革命的问题,就能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更正确地认识我国社会的政治生活,诸如,我国现阶段的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社会主义民主的问题,人民民主专政的问题,等等。总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自觉性。
这一章分四节:
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
有一种误解,似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其实不然,发现社会上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是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但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又同他们的理论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正如马克思所说:“我的新贡献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①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②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③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选四/332-333)这几点,也正是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最根本之点,是我们后面着重学习和理解的问题。
一、阶级的起源
1.阶级产生的条件
阶级是一种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而只是在社会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又生产不足这样一个历史阶段上才产生和存在的现象。就是说,它是经济关系发展的产物,是由于纯粹的经济原因而产生的,这种经济条件,可以从以下二点说明:
①原始社会末期,剩余产品的出现,使阶级的产生有了可能
在原始社会的初期和中期,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没有剩余产品,也就没有人剥削人的可能,没有阶级划分的基础。只是到了原始社会末期,随着金属工具的出现,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开始出现了剩余产品,这才有了产生剥削的可能,有了产生阶级的可能,即氏族内部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剩余劳动产品才成为可能,所以,剩余产品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首要的经济前提条件。
②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使产生阶级的可能变为现实。
社会分工的发展,造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马克思恩格斯说:“分工和私有制是两个同意语,讲的是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选一/37页)怎样理解呢?所谓社会分工,就是每个人只能固定于一种劳动或职业,例如,工人就是工人,农民就是农民,等等,有了社会分工,就必然有产品交换,而有了产品的交换,就必然要加聚财产的积聚和集中,社会财富就日益积聚在少数人手中,贫困的人数则不断增加,从而就促进了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就值得一部分人可以利用自己占有的生产资料去剥削另一部分人,于是阶级也就产生了。
总之,阶级的产生完全是由于经济原因引起的,剩余产品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则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而这二者又都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2.阶级产生的途径
奴隶制是人类社会第一个阶级社会,所以阶级产生的过程,也就是奴隶主和奴隶这两个阶级产生的过程。
①奴隶主阶级产生的途径
奴隶主是由原始氏族内部的两部分人转化而来的:
一部分是氏族酋长、军事首领、祭司等曾经担任社会公职的人。在氏族制度开始解体的时候,社会职能开始独立化,即由原来的选举产生变成了专职和袭击,由居于群众监督之中而凌驾于群众之上。这样,担任社会公职的人利用职权,把他们管理的公共财产据为己有,他们还利用氏族、部落之间的冲突和战争,掠夺其他氏族、部落的财富和占有战俘。这样,他们占有的财富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氏族显贵。
另一部分是氏族内部出现的富裕家庭。由于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发展,财富不平等的现象日益加剧,在氏族内部也逐渐出现了一些富裕的家庭,他们拥有较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成为氏族内部的富有者。
上述两部分人都要吸收一定数量的劳动力来供自己剥削,这两部分人结合起来,最初的奴隶主阶级就产生了。
②奴隶阶级产生的途径
奴隶也来自两部分人:
一部分即最初的奴隶来自战争俘虏。从前,当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不能提供任何剩余产品的时候,战俘通常被杀掉,甚至被吃掉,因为养活战俘不但无利可图,而且是一个很大的负担。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情况就不同了,劳动力已经能够提供剩余产品,战俘就不再被杀掉,而是留下来作为剥削的对象,使他们变为奴隶。
另一部分是来源于氏族或部落内的穷人,随着使用奴隶的制度进一步发展,奴隶的来源也扩大了。本氏族或部落的一些穷人,由于负债累累被迫沦为奴隶。这样,奴隶制度终于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而建立起来,人类便由无阶级、无剥削的社会进入了第一个阶级对抗的社会——奴隶制社会。
3.批判在阶级起源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
资产阶级思想家,以法国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和德国的杜林等人为代表,用唯心史观解释阶级的起源,根本否认阶级的产生是由于经济的原因引起的。鼓吹所谓“暴力论”,硬说政治暴力(掠夺、战争、征服)是阶级产生的原因,这是极端荒谬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产生的过程中,政治暴力起过重要的促进作用,它加深了财富的不平等现象,但是它绝不是私有制和阶级产生的根源。恩格斯在批判这种错误理论时指出:暴力不能创造财富,只能使财富重新分配,政治权力不过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在氏族公社的初期和中期,就经常发生部落之间的械斗和争夺狩猎场所的冲突,但那时没有剩余产品,没有私有制,也没有阶级的产生,因为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还没有为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准备必要的条件。只有生产发展到能够提供可供掠夺的财富,并且使掠夺比生产劳动更能积累财富时,才使暴力掠夺成为一种积累财富的手段,使以掠夺财富为目的的暴力行为日益频繁和扩大,所以恩格斯说:“在掠夺者能够占有他人的财物以前,私有财产的制度必须是已经存在了。”可见,产生阶级的原因是经济条件,而战争和暴力只是在经济条件具备时,起了促进作用。
二、阶级的实质
阶级的实质是什么?列宁对这个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他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选四/10页)这就是列宁的著名的阶级定义。
怎样理解在这一阶级定义中所讲的四个“不同”呢?
1.“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这句话是总的论述。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指的是与一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体系。历史上一共有五种生产关系体系,即原始公有制的、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制的、共产主义制的,其中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制的社会生产体系中存在着阶级的划分,原始公有制的和共产主义制的生产体系中不存在阶级的划分。所以,这句话说明了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而是只在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存在,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包括三个方面:对生产资料的关系,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作用,产品的分配方式。所谓在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的地位不同,就是指在这三个方面的不同。
2.“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
这是阶级划分的基础,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里,奴隶主阶级、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他们占有全部或大部分生产资料,而奴隶阶段、农民阶级和无产阶级,则不占有或很少占有生产资料。这样,前一部分就能利用自己占有的生产资料,对劳动人民进行经济上的剥削,占有他们的剩余劳动。
括号中讲的“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在法律中把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明文规定下来,就叫做财产关系。财产关系属于法律关系,是上层建筑,它的基础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财产关系的基础,财产关系是生产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所以,不能把财产关系和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混为一谈。
3.“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不同,决定着各阶级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地位不同,占有生产资料的阶级,必然在生产中居于领导地位或指挥地位,专门从事生产的管理,而不直接参加劳动,不占有生产资料的阶级,无权从事生产的管理,被迫从事繁重的劳动,所以物质财富归根到底是由劳动者创造的。
4.“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
这也就是分配方式的不同。分配方式是由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作用不同而决定的。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资本家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并在生产中处于领导者、指挥者的地位,因而就能够占有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占有大量的社会财富;工人因为不占有生产资料,一无所有,在社会劳动组织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因而只能获得勉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工资。
最后一句话是总结。说明阶级的实质,就是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即生产关系体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个社会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由此可见,列宁的阶级定义是十分完整而全面的,它告诉我们,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经济实体。为了正确掌握列宁的阶级定义,认清阶级的实质,还必须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关于划分阶级的标准问题
划分阶级只有一个标准,就是经济标准,也就是看人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其中主要是根据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的不同,所以,以下几种观点是错误的。
①所谓“技术组织论”。这是资产阶级社会学的一种观点,认为阶级的出现是由于人们在社会生产组织中的职能不同而分为“组织者”和“执行者”的结果,由于资本家在社会生产中有着组织者的职能,因而就应该永远居于统治者、生产领导者的地位。这恰恰是把事情搞颠倒了,资本家之所以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组织者、领导者,仅仅是由于他们占有了生产资料,因而在经济上居于统治地位。所以,“技术组织论”是错误的,要害是为资产阶级辩护。
②所谓“分配论”。这是资产阶级社会学中的又一种观点。这种观点,把阶级划分归结为收入来源和收入多寡的不同,这显然也是颠倒了因果。事实上,分配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所决定的。按照“分配论”者的说法,似乎只要把分配方式改变一下,无需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就可以根本改善无产阶级的经济和政治地位,这显然是行不通的。所以,其要害仍然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
③把阶级当作同社会上其他集团(例如一个足球队)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的东西。这是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萨特儿认为,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关系无关,而“只能”从每个人的具体活动中去寻找,认为阶级同其他团体一样是“寄生性”的。萨特儿标榜自己接受了历史唯物主义,但他把阶级的划分荒谬的等同于文娱、体育等社会团体,这在客观上起了为现存资本主义秩序辩护的作用。
④把政治思想作为划分阶级的标准,这是林彪、“四人帮”的标准,同样是荒谬的。这是因为:其一,在任何一个社会形态中,统治阶级的思想总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而被统治阶级的思想则是受统治阶级思想支配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必然渗透到被统治阶级中去,为被统治阶级所接受,支配被统治阶级的活动,所以,如果用政治思想作为划分阶级的标准,就很难把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段划分开来。其二,在同一阶级社会中,往往有不同的政治派别,不同的政党,这些不同的派别和政党,虽就一些问题上有矛盾,但他们的阶级本质是一样的;其三,同一阶级在革命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政治态度可能发生变化;另外不同的阶级在某一个时期,也可能共同参加革命,有着某些共同的政治目标;其四,宗教也是一种世界观,在历史上,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共同信仰一种宗教的情况是相当普遍的。所以,如果把政治思想当作划分阶级的标准,是错误的。
对于那些政治代表人物和思想代表人物,是以他们提出的纲领和思想体系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来判断其阶级属性的,所以,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标准。
第二,关于社会的阶级结构及其变化
①三大对抗性的阶级社会的阶级结构
在社会的阶级结构中,有基本阶级和非基本阶级的区别,历史上所经历的三种不同形态的阶级社会,就是以基本的阶级结构不同为标志的,奴隶社会主要是由奴隶主和奴隶两大基本阶级构成的,此外还有自由民和手工业者等非基本阶级。封建社会有地主和农民两大基本阶级,在地主阶级中又分成若干等级,如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等,此外还存在着手工业者、商人等非基本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废除了拥有封建特权的等级制,使阶级关系明朗化了,社会上区分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抗的阶级,处于二者之间的是大量的小资产阶级。在每个阶级社会中,都存在着知识分子,它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而是一个分布于各阶级的广泛社会阶层。他们的阶级属性则决定于它所服务的阶级。历史事实表明,同一阶级内部可以有不同的等级或阶层,同一等级中也可以包括不同的阶级,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第三等级”,就包括了资产者、无产者、农民和城市贫民等。所以,资产阶级思想家用“社会等级”、“社会阶层”等概念偷换阶级,这一科学范畴是十分荒谬的。
②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和阶级状况的变化
当代西方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根据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某些变化,提出了“无产阶级正在消失”、“无产阶级已经一体化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论点,认为现代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已经是“晚期资本主义”,形成了“没有对立的社会”,这种论调目前在西方世界颇有市场,很能迷惑一些人,其实,这些理论都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应当承认,由于以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现代科学技术在各方面的广泛应用,给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确实带来了一系列的新的变化、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其一,由于生产技术的发展,提高了资本的有机构成,加速了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从而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方面发生了一些局部的变化。例如,加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调节作用,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另外,大垄断组织和公司,为了积聚资本,大量发行股票,汇集工人和广大人民群众手中的零星储蓄,于是,很多工人都购买了股票,例如美国持有股票的工人的人数就达3300万人。
其二,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阶级结构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由于生产的自动化、科学化水平的提高,不少资本家不得不聘请高级专家当经理,因而专家在生产、经营、设计、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样,就在科学技术知识分子队伍中发生了两极分化,被大资本家聘请的充当经理人员的少数高级的专家获得很高的薪俸,其中一部分人还占有相当多的股票,这些人已经或正在上升为资产阶级的一部分,而大多数一般专家仍然是被垄断资本家雇佣、剥削的对象,他们的经济地位和工人差不多,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西方工人阶级结构的另一个变化是,白领工人的比重超过了蓝领工人,所谓白领工人人是指文化程度比较高、技术比较熟练的技术工人,他们的工作已经和技术人员没有什么区别,不用什么体力,主要是用脑力,当然这种脑力也不是轻松的,而蓝领工人的技术文化水平要低一些,但也有相当高的文化程度,他们从事的劳动需要用较多的体力,但脑力劳动也占一定的比重,一般已不从事笨重的体力劳动,目前西方白领工人占工人总数的70%—80%,兰领工人占20—30%。所谓工人阶级消失了,就是指白领工人和一般专家都不是工人了,只有蓝领工人才是工人。
其三,工人阶级的劳动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劳动时间大大缩短,一般每周劳动5天,每天8小时,有的只有6.7小时,每周只劳动35—36小时,而且体力劳动减少,脑力劳动增加。过去的劳动主要是消耗体力,现在的劳动使精神更加疲劳,所以,由于现代工业革命,神经系统病和精神病已经成为美国这样的“高度工业文明”的产物。
其四,工人阶级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资产阶级统治工人的策略有了很大改变,劳资矛盾比较缓和,工人运动处于低潮,例如,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所聘高生产、高工资、高消费的三高政策,大部分工人家庭都有自己的小汽车、彩电、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等,资本家为了缓和同工人的矛盾,采取了许多改善劳资关系的措施,如改善经理和工人的关系,提倡劳资互相信任,宣扬劳资一体化,不少垄断公司让工人参加管理,董事会中设工人董事,吸收一批雇员参加公司最高决策机关监视会,把生产的好坏和工人的物质待遇联系起来,引诱工人关心生产的经济效果,等等,这些措施,使国内的阶级矛盾相对来说较为缓和,社会秩序相对安定,不具备暴力革命的形势。
上述事实,能否说明无产阶级正在消失,已经一体化于资本主义制度了呢?根本不能。这是因为:
其一,阶级划分的根本标志是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从而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这种情况在西方并没有改变。西方垄断资本主义,无论垄断程度多么高,终归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有制,实际上就是集体的资本家私有制,恩格斯说过,资本家的国家是理想的总资本家。而且生产资料越来越集中在更加少数的资本家手里。工人虽然有一点股票,但和资本家相比,微乎其微,丝毫没有改变受剥削的地位,还是被剥削者。工人生活虽然有很大提高,但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仍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他们仍然受剥削,而且剥削量越来越大。总之,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仍然是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怎么能说工人阶级正在消失呢?
其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结构发生的变化,不仅不能说明无产阶级正在消失,恰恰相反,这只能说明无产阶级队伍正在扩大,因为无论是大多数科学技术人员,还是白领工人,他们和资本家的关系都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所以,他们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如果认为仅仅兰领工人才属于工人阶级,白领工人和大多数科技专家都是资产阶级,这就是分裂工人阶级队伍,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协作性质的加强,现代工人阶级队伍不是缩小了,消失了,而是正在扩大。
其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劳动条件的改善和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并没有改变无产阶级的阶级本质,决定工人阶级本质的主要是他们的阶级地位,而不是劳动条件的好坏,是生活水平的高低,尽管无产阶级劳动条件改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只要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依然存在,无产阶级依然受资产阶级的剥削,那他们就仍然是无产阶级。
其四,目前西方虽然没有革命形势,并不等于说无产阶级永远不起来革命,因为,既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关系仍然是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那么,他们的利益就是根本对立的,这种对立不能消除,必然最终引起革命。无产阶级不会因为生活状况有所改善,就永远心满意足了,就永远不去反抗资本家的剥削了。在某种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某个社会集团或社会阶级的需要和享受,是否得到满足,不是根据他们所得到的物品的多少的绝对量去衡量,而是根据他们与其他社会集团或社会阶级的需要和享受得到满足的程度的对比的相对量去衡量。在现在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工人阶级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虽然较前提高了,但和资产阶级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相比,其程度差距越来越大。因此,相对来说,工人阶级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仅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既然如此,工人阶级就不会因为自己的需要和享受得到满足的绝对量的增加而心满意足,从而不再反抗资本家对他们的剥削。在一般情况下尚且如此,如果再遇到较为深刻的经济危机、政治危机,或较大的自然灾害,而使得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有明显下降时,他们对现存社会制度的不满情绪就会增长,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就会加深,就可能导致无产阶级革命,那时,无产阶级就会履行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的历史使命,所以,工人阶级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了它决不会一体化于资本主义制度。
因此,认为无产阶级正在消失,无产阶级已经一体化于资本主义制度是根本错误的,是否认马克思主义的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原理、否认关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的原理、否认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的错误理论。
三、阶级斗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什么叫阶级斗争
社会上出现了阶级,就必然发生阶级斗争,所谓阶级斗争,就是指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斗争。列宁说:“什么是阶级斗争?这就是一部分人反对另一部分人的斗争,无权的、被压迫的和劳动的群众反对特权的压迫者和寄生虫的斗争,雇佣工人或无产者反对私有主或资产阶级的斗争。”(选一/443页)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确切含义。
纵观人类的阶级斗争史,阶级斗争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两大基本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指的是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如奴隶主和奴隶、地主和农民、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另一类是剥削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这类斗争在阶级社会形态的更替时期,表现较为突出,如新兴地主阶级反对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斗争,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势力的斗争,都属于这一类。我们所说的阶级斗争,通常是指前一类。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它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客观的必然的现象。这是因为,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各阶级在物质利益上的对立,阶级之间进行斗争的目的,都是直接的或间接的为了某种物质利益,剥削阶级是为了维护他们既得的物质利益,被剥削阶级则是为了从剥削阶级手中,夺回自己应有的物质利益,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则是为了维护和发展自己的物质利益。总之,只要社会上还存在着对立的物质利益,阶级斗争就是不可避免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全一/82)
2.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用一句概括就是: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或伟大动力。具体来说,有以下两点:
①阶级斗争的伟大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中
这是因为,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基本矛盾必然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当旧的生产关系已经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改变旧的生产关系时,必然会遇到统治阶级的拼死反抗,旧生产关系的代表者即统治阶级,总是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而要千方百计利用自己掌握的全部上层建筑的力量,来维护旧制度,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和统治地位。面对这种情况,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进步阶级,只有组成强大的革命力量,经过艰苦激烈的斗争,才能摧毁反动统治阶级的反抗,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从而改造旧的生产关系,促进新生产方式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把社会推向前进。
②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发展的量变过程中
其一是说,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经济利益的对立,是始终存在的,所以,它们之间的斗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能停止的,只要统治阶级没有被推翻,社会没有得到根本改造,被压迫阶级的政治的和经济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这种斗争就必然会以各种形式继续下去。每一次大的斗争,都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当时的统治阶级,迫使他们作出某些调整和让步,暂时减轻一下剥削的程度,从而或多或少地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整个人类历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历史上曾经不断发生过的奴隶起义和农民战争,都沉重打击了奴隶主和封建主的统治,动摇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根基。近代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沉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制度,迫使资产阶级不断改变统治手法和采取种种改良措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前进。
其二是说,在这种阶级斗争的时急时缓的发展中,作为被统治阶级的劳动群众经受着锻炼,积蓄着力量,又为同统治阶级的最后决战,为社会形态的根本质变准备了条件。
关于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作片面的孤立的绝对化的理解,而应该把它放在总的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去全面加以考察,阶级斗争的作用归根到底应当由各个时代的生产发展状况所决定,但是同时这一斗争本身又受着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所以,阶级斗争及其作用也是历史地发展的,无产阶级出现以前被剥削阶级所进行的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永远不可磨灭,永远是人类历史上的光辉篇章,但又都有历史的局限性。唯有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才是摧毁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剥削制度——资本主义,并消灭一切私有制和一切剥削制度、建设共产主义、最终解放全人类的最后的斗争,它对人类历史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是以往任何阶级斗争所无法比拟的。
3.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形式
阶级斗争是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错综复杂的阶级关系中进行的,因此具有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是最发达的形式。了解了这种斗争形式也就了解了一般斗争形式。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形式问题,教科书中有详细的论述,这里不再重复,只指出应注意以下四点:
①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存在着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三种形式,它们是有区别的,它们的领域不同、斗争方式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因此不能混淆。
②三种斗争形式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对于无产阶级的斗争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应把这三种形式很好地结合起来,以夺取革命斗争的胜利。
③在三种斗争形式中,政治斗争是中心环节,经济斗争和思想斗争必须服从政治斗争,并发展为政治斗争,如果把无产阶级的斗争仅仅局限于经济斗争和思想斗争,或者虽然承认政治斗争,但却不敢触动资产阶级的政治定位,那就是用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阶级斗争观念来阉割马克思主义,是对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背叛。
④资产阶级的“阶级合作”、“阶级调和”论是反对阶级斗争的反动谬论。
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否定力量,它必然引起资产阶级的恐惧和仇视。因此,一切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和理论家,都竭力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鼓吹阶级合作、阶级调和。说什么阶级斗争只是各阶级发生的“误会”,“是不良分子挑唆的结果”,是社会的“病态”,只有阶级合作才能使社会得到和谐的发展。因而完全抹煞阶级斗争存在的事实,一切机会主义者都以阶级合作的理论去迎合资产阶级的需要,放弃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就明确宣布:“将近四十年来,我们都非常重视阶级斗争,认为它是历史的直接动力,特别是重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认为它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所以我们决不能和那些想把这个阶级斗争从运动中勾销的人们一道走。”(选三/374页)今天,尽管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具体情况有了很大变化,但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基本立场仍然是不能动摇的。
四、阶级分析方法
1.什么是阶级分析方法?
所谓阶级分析方法,就是用马列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分析社会历史现象的方法,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致性的原则来看,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化为认识中的指导线索,也就是阶级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是对立统一规律的矛盾分析方法在社会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它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研究阶级社会历史的根本的科学方法。
2.如何运用阶级分析方法
运用阶级分析方法观察问题时,总的原则就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把阶级分析方法庸俗化为贴阶级标签的反历史唯物主义的错误方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①阶级分析首先必须以经济关系、各阶级的经济地位为依据,但同时也要进行政治的、思想的分析。这是因为,阶级虽然就其实质来说,是客观存在的经济实体,但这种经济实体一经形成,就必然要在政治上有所表现,在意识形态上有所反映,所以在进行阶级分析时,必须同时考虑这两个方面。
②在分析某一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关系时,必须区分阶级、等级和阶层,区分基本阶级和非基本阶级、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等等。
③必须看到阶级关系的历史性和变动性,注意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不同国家和地区阶级关系的特点和变化,把阶级分析的方法和历史主义的原则统一起来。
④要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即要把人民和敌人分开清楚,把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这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矛盾区别开来,不能把所有的阶级矛盾都看成是阶级对抗,更不能都看成是敌我矛盾,人民内部也会有阶级斗争的反映,在特定条件下还会包含有阶级斗争。
⑤要严格区分有阶级的和不带阶级性的社会矛盾和社会现象,不能一看到社会矛盾就统统说成是阶级矛盾,从一些不带阶级性的社会矛盾和社会现象中“分析”出阶级性来,不能用阶级性代替一切、囊括一切。
总之,在这个问题上,既要反对否认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的倾向,也要反对把阶级分析简单化、庸俗化、凝固化的错误做法。
3.坚持阶级分析方法的实践意义
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正确分析社会各阶级的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革命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制定无产阶级革命战略和策略的依据。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对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进行科学的分析,对社会各阶级的历史、力量对比及其发展趋势作出正确的估量,才能正确区分敌我友,确定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从而制定出正确的革命路线,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
在这方面,我们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足以说明了这个问题。
第二节 国 家
一、国家的起源和实质
1.国家的起源
国家和阶级一样,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概括地说,国家的起源就在于,它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为什么呢?
①在原始社会,没有阶级,也就没有国家
在原始社会,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大家以血缘主系为纽带,组成氏族部落,共同劳动,平等相处,部落成员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议事会选举产生,不称职可以除名,“干部”不脱产,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持,主要依靠传统的习惯和氏族首领的威信,无官僚机构,无单独的军队,必要时,全民皆“兵”,共同应付外敌,所以,这时不需要国家。
②阶级的出现,是国家形成的基础
到了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阶级分化,也就逐步形成了国家,这是因为,自从出现了奴隶主和奴隶两大对抗阶级以后,原始社会的血缘纽带和传统被打破了,习惯的力量和族长的威信已经失去了作为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和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社会已经分裂,陷入自身不可解决的矛盾之中,这个矛盾,具体来说就是,奴隶主利用自己所占有的生产资料,残酷地剥削奴隶,而奴隶则不断用逃亡、暴动、起义等方式进行反抗,力图摆脱被剥削被奴役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奴隶主阶级为了镇压奴隶的反抗,维护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剥削和压迫,就必须使这种压迫合法化、固定化,建立起他们所需要的社会秩序。于是,原始社会的一套议事机构和民主制度就逐渐被抛弃,而代之以一种完全脱离社会生产、脱离广大群众、专门从事管理社会的职能,实行阶级压迫的特殊的暴力机关,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奴隶主阶级专政的国家。
这种国家,和原始社会的氏族组织完全不同。概括说来,有以下三点,这三点也就是国家的基本特征:
第一,国家是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而氏族组织则是按血缘关系划分的;
第二,特殊的社会权力机关的设立,即产生了特别的武装队伍,和各种强制机关,以及专门掌握这些权力的官吏等等,而这些都是以前氏族社会制度所没有的。
第三,国家为了维持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特殊的社会权力,就需要捐税和国债,而且由官僚掌握着征税权,这也是原始社会所没有的。
总之,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2.国家的实质
国家的实质就在于,它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机构,这一点从国家的起源问题上已经得到了说明。
从表面上看,国家似乎是整个社会的代表,独立于各阶级之上,但是实际上,它决不是也不可能是超乎各阶级之上调和各阶级利益的力量,而是统治阶级对其他阶级施行压迫的工具;它决不是对社会各阶级一视同仁的机关,而是为统治阶级服务、保证他们对社会进行统治的机器,有时候,国家权力似乎作为表面上的调停人而获得对于两个阶级的某种独立性,但这只是在互相斗争的各阶级处于势均力敌状态时的一种暂时的例外情况。从本质上说,国家总是阶级统治、阶级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器。关于这一点,经典作家有一系列论述。列宁就说过:“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毛泽东也说过:“国家机器是阶级压迫的工具,对于敌对的阶级,它是压迫的工具,它是暴力。”等等。不过这里应当明确的是:
①剥削阶级的国家是剥削阶级压迫劳动人民的工具,无产阶级的国家是新型的国家,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统治少数被推翻了的剥削者的工具,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例如,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剥削和压迫奴隶的工具;封建制国家是地主阶级剥削和压迫农民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则是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工具,恩格斯称现代资产阶级国家在本质上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或“理想的总资本家”。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