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细说隋唐

_8 赵剑敏 (现代)
  20      江王    李元祥  杨嫔
  21      密王    李元晓  鲁才人
  22      滕王    李元婴  柳宝林
  头上四个儿子,都是唐高祖的正室窦皇后所生(窦皇后是个能干的女人,但未活到唐朝建立),其中三子李玄霸早夭(著名的古典小说《说唐》,即以李玄霸为影子,塑造了天下十八条好汉中的第一条好汉李元霸),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是嫡子,其他十八子均是庶子。在宗法制度中,嫡子比庶子具有优先的发言权和继承权,故而,他们三人在李唐皇室中的地位是得天独厚的。
  兄弟三人分为了两派:一派是李建成和李元吉,一派是李世民。
  李建成被立为太子后,唐高祖开始着力培养这个接班人,除了自己,无论政治还是军事,遇事都给予最高的名分与最大的权力。此外,功勋也很显著的李元吉,自幼和张兄的关系就比较亲近,此时更是紧紧相随,希望在长兄登位之后,自己能成为皇太弟。父皇的关照,弟弟的配合,李建成的羽翼自是长足的丰满了,使得东宫集团从正统的旗号到实际的力量,都成了天下瞩目的对象。
  李世民的封爵是秦王,他是众兄弟中的佼佼者,打仗打得多,也打得精彩。长期的领兵打仗,使他掌握了一支无坚不摧的军队,且拥有不胜枚举的文武人才。他凭着出众的神采,非凡的气度,迷人的雅量,优异的将略,使得这批文武人才紧紧地簇拥在自己周围,形成了天下闻名的秦王集团。其中文士有饱学的十八学士:房玄龄、杜如晦、于志宁、苏世长、薛收、楮亮、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武将有:侯君集、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段志玄、张公瑾等。在文武两才中,房玄龄、杜如晦、侯君集、尉迟敬德,再加上他的妻兄长孙无忌、舅父高士廉,组成了核心班子。
  兄弟三人并非一开始就闹派系的,他们曾经有过亲密的手足之情,有过政治上的精诚团结,有过军事上的通力合作。只是随着唐朝在天下逐鹿显出优势后,在权力再分配上,他们彼此之间逐渐有了矛盾。这矛盾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这矛盾永远不可能得到解决),在李建成被法定为皇位继承人后,愈发的恶化起来,由此闹成了派系,闹得不可开交。
  矛盾既起于双方,双方都有干系。
  从李建成一派而言,在取得天下之本-太子-之后,他们有着一种近似于恐惧的担忧,即担忧功勋、实力、名声都大于他们的李世民始终包藏着“祸心”,早晚会越轨。魏徵对李建成明确地说:“秦王功盖天下,中外归心。”当然,他们也曾希望李世民能“认清”大势,放弃自成一格的体系,听命和服从于他们。在这希望破灭后,为消除担忧,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和措施,来压制、打击、迫害李世民。比如谗毁,比如侮辱,比如下毒,最后准备斥之以武力,只是功亏一篑。他们的行为,只是在清除政治对手,虽然有些过火,却很难说违反了政治游戏的残酷规则。
  李世民不是省油的灯,李建成没过分的冤枉他。李世民在打了几次致使唐朝兴旺壮大的仗后,“功业日隆”,已不满足眼下的政治待遇。他是高度自信的人,高度自信之下,免不了有些看轻李建成。由于排行的缘故,他在嫡长制文化背景里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这点他是很不甘心的。他也清楚,嫡长继承制并非历史上唯一的继承制,凭功成为皇嗣,这样的例子在史书上比比皆是。他有如此的想法,他的集团成员为了取得更大的功名和富贵,也不遗余力地开导他,引导他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他反击李建成的迫害是事实,然这事实被他的政治动机夸大了,以至捕风捉影,甚至添油加醋。他最后忍无可忍的极端举措,确实有正当防卫的因素,保护自己及其基团,然更为重要的是,他借此铺就了走向皇位的大红地毯。
  按理说,儿子们闹得厉害,最为最高主宰的唐高祖,完全应该出来进行调解,以阻止矛盾的发展,还李唐皇室一个安宁。是的,唐高祖是出来调解的,他的调解本意也很不错,在嫡长继承制与功勋继承制两者中破天荒地取得平衡,既不负李建成,也不负李世民。然而,他美好的设想一旦付诸实施,却是事与愿违,他在陶醉于李世民的功勋时,萌生了易换太子的想法,想降李建成为蜀王。由于周围的阻力,又别出心裁,欲仿效汉梁孝王的故事,让李世民分主洛阳,建天子礼仪,随后考虑不妥,又作罢。他在讨厌李世民的气势时,复将情感的砝码重新压到李建成的身上,极度冷落李世民,恨不得削尽李世民的权力。如此的反反复复,莫衷一是,致使两派的纷争愈演愈烈。唐高祖越调解越糟糕,终于弄得不可收拾,弄得自己失去了仲裁者的资格。
  当两派闹得冰炭不同器,各种调解归于失败后,不得不图穷匕首见了。
  武德九年(626年)夏,李建成、李元吉准备采取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先是贬黜他们认为最难对付的房玄龄、杜如晦,然后以征讨突厥为契机,夺去秦府的精兵强将,伺机杀死李世民。
  风声走漏,李世民与长孙无忌、高士廉、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瑾等紧急商量,以捷足先登的政变,除去东宫集团。在收买了玄武门的守将常何后,六月四日,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瑾、刘师立、公孙达武、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十人,在玄武门设伏。京师之兵本为李建成所掌握,他绝没想到李世民敢有如此之举,故毫无防备,按着日常的规矩,和李元吉一起入朝。将至临湖殿,发觉有异,想退回东宫,此时李世民纵马跃出,引箭射死李建成。尉迟敬德领七十骑冲来,再射杀了李元吉。东宫将士组织反击,见尉迟敬德提了李建成、李元吉的首级相示,便立时作鸟兽散。
  秦王集团政变成功,面对不由自主的局势,唐高祖只得“承认”东宫集团罪有应得,李世民救了社稷,救了他,连出“感激”之言。三天后,立李世民为太子。
  八月八日,唐高祖知多次得罪过次子,更知大势已去,为给自己留个体面,留条后路,宣布自己退为太上皇,由李世民继位,即唐太宗。
  贞观九年(635年),表面安享晚年,实则郁闷至极的唐高祖病逝了。
 
 
  
细说隋唐29:古今独步的唐太宗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造就了一大串的君主。在这一大串的君主中,人们耳熟能详的不多。在人们耳熟能详的君主中,雄才大略的更不多。在雄才大略的君主中,被毛泽东看得上的,只有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五位,他在那阕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中说:“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在这五位君主中,罪被人们称道的,当是唐太宗。唐太宗之所以能博得历史盛誉,在于他一身完成了一个君主极难完成的两件大事:打天下与治天下,从而成为独步古今的君主。
  关于唐太宗姓名的来历,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他四岁那年,随父亲李渊到岐州(今陕西凤翔南),有一书生自称善于看相,对李渊说:“公是贵人,且有贵子。”在见到李世民后,脱口言道:“龙凤之姿,天日之表,二十岁时,必能济世安民!”李渊遂采其意作了儿子之名。
  李世民是将门之子,自小生长于军营,耳濡目染,加上性格勇略果断,到了十多岁,便能领兵打仗。在隋炀帝遭到突厥雁门(今陕西代县)之围时,他奉命增援,有过出色的表现。十八岁时助李渊守太原,重创高阳草寇魏刀儿。
  隋末将乱,李世民是太原军事集团中积极主张乘势而起者之一,为准备逐鹿天下,他折节下士,出财养客,联络江湖好汉,蓄养了大批能为他效死的文武之才。
  晋阳县令刘文静高度评价李世民说:“此是非常人。大度类于汉高祖,神武同于魏武帝,年虽少,却是天纵!”
  李渊举起义旗,李世民领兵成功的拿下了西河地区。旋即拜右领大都督,统领右三军;李建成拜左领大都督,统领左三军。此时,他们兄弟俩的关系是和睦的,同心协力地为李家事业在奋战。
  李渊挥军西上,与阻击的隋将宋老生之军遭遇。时久雨不停,粮食告罄,李渊欲引兵回太原。李世民以兵退则散的理由予以反对,反对无效,他在账外进行哭谏,从而打动李渊收回了成命。结果,他所率的城南之部歼灭了敌主力,阵斩宋老生,攻克霍丘。
  在李氏父子进入长安,宣布建立唐朝后,屡建功勋的李世民被拜为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晋封秦王。
  唐朝建立后,进入统一天下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李世民更是焕发出杰出的战略智慧,施展出无以伦比的战术才干。当然,他不是常胜将军,败过,且大败过,然他有极强的心理素质,不怕败,不忌讳败,从败中汲取教训,从败中积累经验,从败中走出胜利之路。
  他向新王朝献的第一份厚礼,是将薛仁杲的二十万之众歼于一役;他打得最艰苦的一战,是平定刘武周、宋金刚势力;他打得最精彩的一仗,是围点打援,生擒窦建德,迫降王世充。
  这是大战,此外,他还打过无数的小仗,无论是野战、夜战、阵地战、攻坚战、防守战、运动战,还是水战、平原战、山地战,他都打得有声有色,打出了水平,打出了威名。
  对李世民打天下的战功,或许史家的记录有涂脂抹粉之处,然基本的事实则是确凿的。没有出生入死的军事经历,他不可能营造以他为首的势力集团,他不可能在以后的宫廷纷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死了他最大的政敌-李建成、李元吉,迫使唐高祖退为太上皇,从而皇袍加身,成为唐朝第二代君主(庙号唐太宗)。
  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他在君临天下的二十三年中,励精图治,开创了自汉代以后从未出现过的天下大治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参见《贞观之治》)。
  唐太宗为何能取得大治的局面,这在于他及时抓住了历史赋予他的机遇:从国家形势而言,随着平定各路诸侯战争的结束,天下重归一统,中央政权名副其实的控制了全国,治理的方略得以贯彻执行;从社会状况而言,人心久乱思治,百姓嗷嗷待哺,从上至下欢迎治理的政策。
  其实,这种机遇在每个大乱过后的时代,都毫无例外的存在,绝非历史单独钟情于唐太宗。然为什么唐太宗能取得大治的成就,而其他具有相同机遇的君主却未取得?这不能不归结于个人因素。唐太宗有着求取天下大治的深切愿望,为了这个愿望,他屏斥奢侈,甘于淡泊,放弃物质享受;为了这个愿望,他虚怀若谷,从谏如流,放弃精神享受。放弃物质享受固然可贵,然放弃精神享受更为难得,为何唐太宗能成为独步千古的君主,关键的关键,在于他敢于放弃作为君主本可享受的人世间最高级的精神享受。
  有人把大治归结于唐太宗的个人禀赋和爱好,这有部分的道理,然英雄崇拜过了头,夸大了英雄创造历史的作用。
  有人把大治归结于唐太宗接受隋朝灭亡的教训,这有更大的道理,然把事情过于抽象化了。
  唐太宗之所以孜孜不倦的求取大治,实在是他内心有一种巨大的恐惧,一种如同梦魇般的恐惧:他和隋炀帝太像了!
  第一个像是:他俩都出生在贵族家庭,尽管有着与生俱来的优越生活,但面对的是上层社会无休止的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打小耳濡目染了权术,惯于经意、不经意的用权术来待人接物。
  第二个像是:他俩都面对着乱世,并各有用各自的方式来夺取政权的父亲,在艰难的夺权过程中,他们渴求权力,尤其是最高权力,万死不悔的愿意用生命来换取。
  第三个像是:他俩都在统一战争中出过大力,立过大功,他们善结人才,崇拜武力,有英雄情结,有豪情壮志,有四海之内唯我独尊的感觉。
  第四个像是:他俩都在兄弟中排行老二,虽对本朝的建立有着莫大的功勋,然在传统的嫡长继承制下,对最高权位却是望尘莫及,这是他们所不甘心的,从而积极投身于宫廷争斗的漩涡里,不惜用超乎常规的手段,对原太子及其集团给予了万劫不复的打击,从而取得了皇位继承人的资格。
  第五个像是:他俩都在取得太子资格后,对父皇施加了某种政治手段或压力,从而促使父皇过早地离开人世或退位,让自己走上了皇位,掌握了至高无上的权力。
  还有许多的相像……
  如此的相像,若排除道德因素,本无可厚非,但是隋炀帝的下场,以及由此带来的隋朝灭亡,着实让唐太宗刻骨铭心,他恐怕重蹈覆辙,自己重蹈隋炀帝的覆辙,唐朝重蹈隋朝的覆辙。他不想重蹈覆辙,由此深刻的认识到,必须反其道而行之:收敛欲望,收敛享受的欲望,收敛行使权力的欲望,一切从国计民生的需要出发,从治理天下的需要出发。这样做,光凭自己一个人的悟性,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有制约,这制约就是让群臣监督自己,随时随地监督自己,保证自己一直再正确的轨道上走下去。隋炀帝曾说过:“我性不喜人谏……”(《资治通鉴》卷一八二隋炀帝大业九年)这句话常在唐太宗耳边响着,于是他提倡谏诤的风气,鼓励群臣大胆且无顾忌的谏诤,纠正自己的各种过失。
  唐太宗确实这样做了,然做得很不易,做得很痛苦,有时觉得非常不自由,有时觉得失去了自尊,几度不想再做下去,他扬言要杀了谏诤不断的“田舍翁”魏徵,责斥刚正不阿的王珪等实例,便是显著的反映。但在长孙皇后的帮助下,在自己的反省下,他还是保持了纳谏的气度、开明的姿态,接受群臣的制约。
  贞观之治来之不易,唐太宗的做法更是千古难得。
 
 
  
细说隋唐30:房玄龄、杜如晦
  古典小说中常用这样一句话来比喻一个君主事业兴旺:文臣如云,武将似雨。这句非常朴素的话,透彻的揭示了君主事业与人才的关系。唐太宗能成就一番大业,与他的文臣武将大有关系。
  唐太宗的文臣,是第一流的文臣。
  唐太宗的文臣中,以房玄龄、杜如晦最为闻名。
  房玄龄,名乔,然以字行,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在唐太宗率军进入关中之际,他自效于军门。李世民初次相见,谈的投机,犹如旧友。
  房玄龄是个智者,又是个廉者,智廉一体,使他别具风采。他竭尽心力,为李世民处理事务,出谋划策,掌草文书。每次战争胜利,别人竞求财宝,他却独自忙着收罗人才。他有很好的人缘,他的人缘不是用在为自己谋利,而用在申明道义,激励谋臣猛将为李世民出死力。在他的努力下,李世民集团在内有了非同寻常的凝聚力,对外有着无坚不摧的战斗力。李渊对他评价极高,说:“此人深识机宜,可委以重任。每为我儿陈奏事务,必通人心,千里之外,犹如面谈。”
  在秦王集团与东宫集团相争之日,房玄龄与杜如晦二人成为李世民最得力的左膀右臂,以致李建成说:“秦府中最让人畏惧者,当属房玄龄与杜如晦!”从而在唐高祖面前百般中伤,将他们二人逐出秦王府。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前,让他俩化装成道士,潜入府中,一起筹划了事变大计。
  辅佐唐太宗得了天下,论功行赏,他和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被定为第一。有赫赫战功的唐太宗叔父李神通等人不服,说他们首举义旗,出生入死,怎么到头来,却让房玄龄、杜如晦这些刀笔吏占了第一。
  唐太宗声情并茂的解释说:“房玄龄如同汉代的萧何,运筹帷幄,有定社稷之功,虽未身临战场,然殚精竭虑,故得功居第一。”
  房玄龄先是凭着他理事的能力和责任,当上了宰相之一的中书令,帮助唐太宗治理天下。继而,他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仆射,总理朝政。他处理事务,废寝忘食,力求无纤芥失误;度量宽宏,对人不求全责备,听到人有长处,犹如自己的一样高兴;谙达政务,精通文学;审定法令,务在宽平;量才录用,不分贵贱。
  难得的宰相,人称良相。
  他是个双料的功臣,谋国有功,治国有功,由此他和长孙无忌等二十四功臣,被画像于凌烟阁(人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下赞语是:“才兼藻翰,思入机神。当官励节,奉上忘身。”
  他尽管有功,唐太宗尽管英明,彼此又懂得君臣相处的道理,可伴君如伴虎的古训还是起了作用。先是房玄龄知趣的看到自己年岁大了,加上任职时间已久,于是提出辞去宰相。
  唐太宗百般挽留,最后干脆说:“公学汉代的张良、窦荣主动让位,惧怕月盈而亏,知进知退,是难得的。然公任相日久,一朝辞去,则国失良相,朕失两手。公若是筋力不衰,切勿再烦着让来让去。”
  由是房玄龄不便再让。可过了没两年,唐太宗却嫌他老了,以一件小事为借口,将他给罢免了。大臣中有人为他叫屈,说了许多道理,却不知唐太宗的真实心理,丝毫不起作用。
  房玄龄卒于七十岁,临终前给唐太宗留了道表,说不要征伐高丽,让唐太宗很是感动了一阵子。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他与房玄龄相同,好谈文史。他年轻时,以识人著称的隋吏部侍郎高孝基曾预言他“有应变之才,当为栋梁之用”。
  杜如晦是在李世民平定长安时前来相投的。初来乍到,他就受到了重用。然这个重用,是和其他有才之士一样,仅得到了一个较高的职务,并未成为李世民的心腹。时李渊既依靠李世民,又有些防着他,恐怕他的势力过大,不好约束,遂将秦王府的英才多调出,另授他用。杜如晦名列其中。
  房玄龄极度欣赏杜如晦,为保全杜如晦,他对李世民说:“府中僚属出者虽多,但不足惜。唯有杜如晦聪明识达,是王佐之才。若大王想经营天下,非得此人不可。”
  李世民如梦初醒,说:“不是你及时相告,险些失去此人。”于是想方设法保下了杜如晦。
  杜如晦不负李世民的殷切之望,不负房玄龄的推荐之诚,在此后的岁月中出色的体现了他的才干。从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诸雄,他是参谋本部的重要成员之一,拿出过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案。讨论军国大事,他剖断如流,身为同僚所钦服。
  秦王李世民开天策府,设立了文学馆,以招徕天下文士。来投的文士如过河之鲫,其中著名的是十八学士,杜如晦名列榜首。十八学士有画像,他的画像下的赞词是:“建平文雅,休有烈光。怀忠履义,身立名扬。”是的,杜如晦在辅佐李世民的事业中,立了身,扬了名。
  唐太宗登基,杜如晦历任兵部尚书、吏部尚书,总监东宫兵马。他每任一职,都有称职之誉。后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成了宰相,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同时,还一起制定了中央机构的规划和国家的文物典章。
  杜如晦和房玄龄是合作成事的典范,他们彼此一片赤诚,互敬互让,无半点狭隘的嫉妒之心。杜如晦善断,房玄龄善谋,他们取长补短,合作的相当好,成为李世民最得力的谋臣,在打天下、得天下、治天下的漫长过程中,共同建立了首屈一指的功勋。
  房玄龄、杜如晦治国有功,促成“贞观之治”,被誉为良相,并称“房、杜”。
  “房、杜”美名不胫而走,传遍天下,传及后世。人以相业相比,比之汉初的萧(何)、曹(参);以交谊相比,比之春秋的管(仲)、鲍(叔牙)。
  杜如晦思域房玄龄之前,年仅四十六岁。唐太宗哭得伤心,痛感:“朕与如晦,君臣义重。”
 
 
  
细说隋唐31:魏徵、王珪
  中国古代政治,评价君臣的德行,有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即君得虚心纳谏,方为明君;臣能犯颜直谏,方为良臣。上有明君,下有良臣,才可使朝廷政治清明,以达天下大治。
  这样的君臣格局,中国历史上有,但出现的不多。在不多的几次中,最为人所传颂的是贞观时期。其具体的表现,首先是唐太宗与魏徵的关系,其次是唐太宗与王珪的关系。
  魏徵是个特殊人物,特殊到提起唐太宗,人们必想到他;提起“贞观之治”,人们也必想到他。根据历史评价,似乎有这样一个感觉,没有魏徵,唐太宗即使是明君,恐怕也不会如此英明;而唐太宗不如此英明,“贞观之治”也难以达到如此之治。
  魏徵,字玄成,巨鹿人,后移居相州内黄。家贫寒,出家为道士,虚心学习各种典籍,尤精纵横术。
  天下大乱,他附武阳郡丞元宝藏投瓦岗寨,始终不得重用。后随李密归唐,仍受到冷落。他奉命安抚山东,说服了李绩举黎阳仓投唐。正遇窦建德攻黎阳,被擒,出任起居舍人。到窦建德兵败,才重归唐朝。
  胸怀大志却一直不得志的魏徵,遇到李建成,才改变了处境。李建成可谓是他的第一个知己,再见到重归的魏徵后,立即将他引入东宫,拜为太子洗马,且十分礼敬。魏徵洞察他们兄弟的矛盾已如水火,屡劝李建成先下手,以除后患。可李建成却犹豫着不肯动手,以致丧命于玄武门。
  作为东宫主要谋士之一的魏徵,被李世民召去责问:为何离间他们兄弟?魏徵的回答是硬朗的,也是大气的:若是皇太子早听他言,必无今日的大祸!言下之意是,如李建成听他的话,今日他们兄弟的结局必是换个个儿。李世民闻言不仅不以为忤,反而欣赏起魏徵的气度,把他收到了自己的东宫里,给予重用。
  可能正是从李建成不听魏徵谏的教训中,李世民刻骨铭心的看到了谏言的深刻作用,看到了魏徵的可贵,从此拉开了他接受魏徵谏诤的序幕。尤其是在他登位之后,他们之间受谏和上谏的关系,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
  魏徵的上谏,具有两个长处:一是他有经国之才,精于政治之道,由此要么不言,一言必能中的;而是他性格耿直,从不知道什么叫碰壁,什么叫后果,由此要么不言,一言必说个明白。两个长处加在一起,使他的谏,谏出了道理,谏出了水平,谏出了力度,谏得唐太宗能听,谏得唐太宗不听也得听。
  魏徵很清楚,他的犯颜直谏,可能会给他带来极大的危险。然他将危险置之度外,长期义无反顾的谏。然他是大智之人,又知道在危险中含有很大的安全系数。这安全系数就是,唐太宗有深度的恐蹈隋亡覆辙的心理,有想当致天下大治的明君的心理,只要抓住这两种心理,多能转危为安。
  为保证安全,他向唐太宗提出了让他做良臣,而不要让他做忠臣的建议。唐太宗问良臣和忠臣有什么区别啊,他解释说:良臣是尧、舜信任的正直之臣,如稷、契、皋陶等人,而忠臣是商纣王诛杀的直谏之臣,如龙逢、比干等人。良臣能使自己得美名,子孙得富贵,君主得大誉,很实在。忠臣则自己受诛灭,君主得恶声,徒有虚名。两者相差甚远。这番话不仅说动了唐太宗,还得到了赏赐的物品。
  魏徵只做良臣不做忠臣的原则,贯穿他的一生,在李建成那里是如此,到了李世民那里也是如此。
  唐太宗能纳谏,在于他懂得,纳谏可提升君主的品位。他曾将自己比为金矿,将魏徵比为金匠,只有经过魏徵这金匠的冶炼,他这块金矿石才可能变为金子。更为重要的是,他知道纳谏是防止社稷倾败的一道长城。
  然在具体的受谏和上谏的过程中,他们之间并非一帆风顺,而是有过风浪,且有过大风浪。魏徵的谏言,毕竟是有锋芒的,这锋芒时常刺得唐太宗的脸上很挂不住。在唐太宗理智占上风时,能提醒自己这是良药苦口;而在他感情用事之际,则感到对方过于咄咄逼人,有时免不了勃然发怒。有一次,他在上朝时,被魏徵谏的火起,回宫后,自言自语的大骂道:“我要杀了这田舍翁(乡巴佬)!”(《魏郑公谏续录》卷下)幸得长孙皇后善言相劝,才平息了风波,和解了他们君臣的关系。其实,唐太宗只是在内宫骂骂出气,没长孙皇后的劝,他也未必会杀魏徵。因为唐太宗认识到:“当今在朝臣中,论忠直,没人比得上魏徵。”
  唐太宗高度评价魏徵说:“贞观以来,尽心于我,进献忠言,安国利民,犯颜直谏,纠正我过失者,唯魏徵而已。”
  魏徵的犯颜直谏能成功,并保持了十多年,除了魏徵的因素外,关键的是唐太宗能纳谏。魏徵曾对唐太宗开诚布公地说:“陛下引导臣言,臣才敢言。若陛下不接受臣言,臣岂敢逆龙鳞,触忌讳。”(《贞观政要·任贤》)长孙皇后也说:“主明臣直,魏徵能直言,是陛下开明的缘故。”
  魏徵逝世后,唐太宗很是伤心,他怀念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很宝贵这三镜,今魏徵亡,失去了一镜。”他要群臣以魏徵为楷模,人人直言无隐。
  王珪,和魏徵一样,对李世民而言,都来自于他所敌对的李建成阵营。
  王珪,字叔玠,太原祁(今属山西)人,南朝梁名将王僧辩之孙。隋时入仕,李渊入长安后投唐。
  李建成册为太子后,王珪被引入东宫,受到极高的礼遇。她在玄武门之变前,坚定地站在李建成一边,积极的出谋划策。事后,他被流放到了蛮荒之地。
  时隔不久,唐太宗因王珪的才,将他召回给予了重用。王珪有才,但更正直,故而与其说唐太宗爱他的才,不如说是爱他的正直。唐太宗曾说:“正主御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也不能致理。唯有君臣相遇,情同鱼水,方能使海内得安。”唐太宗是想用王珪的正直,来加强自己的正,来匡正整个朝廷的风气。
  在王珪看来,君臣间正常的具体表现是,君主应虚心纳谏,臣子当直言相谏。由此,他对唐太宗一席话的反应是:“木从绳则正,君从谏则圣。按照古代君主的规矩,须备诤臣七人,若谏而不用,直谏至死。我既然处在没有忌讳的圣朝,就当不顾人说我疯狂,直言相谏。”
  针对王珪的提法,唐太宗特地设置了一个制度,即在三品以上官员入朝面君时,必须有谏官跟随,以随时纠正君臣的言语过失。
  王珪言行一致,每每推诚进谏,秉直进谏。在唐太宗的鼓励下,他越谏越直,越谏位越高,直做到宰相。
  宰相是正直之臣,是直谏之臣,当时朝廷的风气可想而知。
  王珪的谏,数量虽不及魏徵多,但质量并不逊于魏徵。他善于因势利导:唐太宗夺了罪人的姬女入宫,还说这是罪人咎由自取。他用古人的例子,来影射唐太宗尽管喜欢善却不能用善,尽管厌憎恶却不能去恶。他得理不让人:唐太宗无端指责管音乐的太常少卿祖孝孙,他与另一宰相温彦博一同为祖孝孙辩护。唐太宗勃然大怒,斥责他们怎么不替君主说话,反替臣下说话。温彦博吓得跪下磕头,王珪却昂然站着,说这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
  他曾将自己与魏徵做过一次比较,说魏徵是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如尧舜;自己是激浊扬清,嫉恶好善。
  用魏徵,用王珪,是唐太宗政治生涯中颇为得意的一件事。他说:“魏徵、王珪,昔日在东宫,尽心奉事李建成,当时真是可恶。我能提拔他们,用到今天,此事足以不愧于古人。”
  魏徵、王珪是贞观时的两大谏臣,而这两大谏臣竟全来自唐太宗的敌对阵营,实在是一件奇事。其实,说怪不怪,用此二人,既给唐太宗带来了改善政治的功用,又体现了他非凡的用人度量,于实于虚,都获益匪浅。
 
 
  
细说隋唐32: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长安宫殿中有座三清殿,在三清殿的侧面,蚤立着一座引人注目的凌烟阁。这凌烟阁的引人注目,它的巍峨气象是个原因,然更重要的,是它的里面画有二十四功臣图像。
  这二十四功巨图像,是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奉唐太宗之命所立的。图像的顺序依次是:赵公长孙无忌、赵郡元王李孝恭、莱成公杜如晦、郑文贞公魏微、梁公房玄龄、申公高士廉、鄂公尉迟敬德、卫公李靖、宋公萧璃、褒忠壮公段志玄、夔公刘弘基、蒋忠公屈突通、郧节公殷开山、谁襄公柴绍、邪襄公长孙顺德、郧公张亮、陈公侯君集、郑襄公张公谨、卢公程知节、永兴文豁公虞世南、渝襄公刘政会、吕公唐俭、英公李世勃、胡壮公秦叔宝。
  长孙无忌,字辅机,祖籍鲜卑,为北魏皇室,列祖列宗均至高官荣爵。他是长孙皇后的兄长,以出众的才干,辅助唐太宗打天下并取得皇位。唐太宗登基后,将他倚为腹心,拜相,封公。他尽忠于唐太宗,在李承乾、李泰争嗣之后,力荐李治为太子。唐太宗驾崩后,他以辅政大臣的身份,主持朝政。他是唐高宗的舅舅,又是元老功臣,因坚决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而得罪武则天。武则天的党羽许敬宗等人,诬构他谋反。唐高宗不辨青红皂白,将他流放至荒地,旋即下了赐死令。
  李孝恭,李渊堂弟。他是宗室中功勋最显赫者。李渊得长安,他兵人巴蜀,战抚双管齐下,灭了朱集势力,又平定了三十余州。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率水陆两军沿江而下,灭了盘踞在江陵的萧铣政权。平定荆襄后,采用和平方式,招抚了岭表四十九州。他最大也是最后一个战功是,消灭了在江东的辅公拓政权。他生性豪放奢侈,闲来好两事:游宴和玩女人。然他为人宽恕、礼让,从不居功自傲。在宗室成员中,唐太宗和他的关系最为亲密。
  杜如晦、房玄龄(详见《房玄龄、杜如晦》)。
  魏微(详见《魏微、王硅》)。
  高士廉,名俭,以字行。于隋朝人仕,并已成名。其妹嫁给名臣长孙晨,生子长孙无忌及一女。长孙晨亡故,高士廉将这外甥、外甥女接来抚养。他度见李世民为非常人,作主将这外甥女配与李世民为妻.此女即后来的长孙皇后。他因受投奔高丽的斜斯政牵连,被发配交趾。武德中归唐朝,成为李世民的心腹。在玄武门之变中,建立殊勋。贞观时,外放巴蜀为官,在地方上移风易俗,大兴水利,造福于民。回京后,按照唐太宗的旨意,主持《氏族志》的撰写,提高了皇族及功臣的地位,贬低了门阀士族的地位。在相位上病卒。
  尉迟敬德,初为刘武周偏将。为宋金刚屡次与唐军交锋,建有大功。后宋金刚战败投奔突厥,李世民说降了他。李世民对他恩重如山,在刘武周的降将大多叛去的情况下,非但不猜忌他,反而给予了重用。他勇冠三军,将一杆长矛用得出神入化。在征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阔、徐圆朗的战役中,连建奇勋。最要紧的是,在玄武门之变中,他不仅是积极的策划者,且射杀了李元吉,并让唐高祖承认了现实。由此,和长孙无忌一同功居第一。
  李靖,本名药师,隋名将韩擒虎外甥。相貌魁伟,有文武才略。隋末,任马邑郡承,欲到江都向隋场帝检举李渊谋反,途中滞留长安,为进人长安的李渊所获,以壮言而免死罪,人李世民幕府。自此屡建大功:协助李孝恭灭萧铣、辅公拓,以收江南;破突厥领利可汗部落,拓边至大漠;平吐谷浑,收服西疆。唐太宗赞为:“南平吴会,北清沙漠,西定慕容。”唐高祖评价他:古代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等名将皆不能相比。
  萧瑞,字时文,后梁明帝之子二曾献计解隋场帝雁门之围。李渊人长安后,被用为民部尚书。复任李世民右元帅司马,参与进攻洛阳。唐高祖登基后,被倚为心腹,拜相,掌理政务。他兢兢业业,又铁面无私,无论谁犯有过失,必弹纠,为人所惮怕。贞观时被罢相,然仍为唐太宗所重视。唐太宗称他:“性情耿直超过古人,但善恶过于分明,不免有时失误。”
  段志玄,父亲段很师追随李渊举义旗。他招募义兵千人加人唐军,屡为唐军攻战先锋。从刘文静与隋将屈突通相持,力挽败局,重振军威,以致生擒了屈突通。从李世民讨窦建德、王世充,多建大功。拒绝李建成的引诱,将李建成的密谋告知李世民,与尉迟敬德同在玄武门之变中出了大力。贞观年间,领军驻扎城外,夜拒御使人营,唐太宗誉为:“此是真将军,不逊于周亚夫。”
  刘弘基,隋末至太原投靠李渊。和李世民关系相当密切,出则连骑,人则同卧。奉命招募军队,得二千人。与长孙顺德同擒反对李渊的王威、高君雅。随李世民击宋老生,并阵斩宋老生。以唐军先锋,进入关中,单军击破隋卫文升的阻击部队,由此获得破长安的首功。从李世民破薛举、宋金刚。贞观中,因与谋反的李孝常等人有交游,一度被除名。后恢复官爵。
  屈突通。隋文帝时担任要职,敢直言相谏,和其弟长安令屈突盖同以严整执法闻名。时谚说:“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出任将军,妙用兵法,建有军功。隋末,镇守长安,旋即为杨惰往河东拒唐军,回救洛阳,在撞关与唐军激战,兵败降唐。从李世民击薛举,以不取任河战利品而受到唐高祖的嘉奖。李世民击王世充,转而领兵对付窦建德,屈突通与李元吉兵围洛阳,城破后被评为第一功。
  殷开山,名娇,以字行。原为隋朝县长,有能名。参与李渊起义,进人智囊团。曾随李建成攻克西河,复转为李世民部下。人关中,招抚了大大小小各种割据势力,与刘弘基共同击破隋将卫文升。再随李世民攻薛举、薛仁呆、王世充,卒于征刘黑周的途中。
  柴绍,字嗣昌。关中闻名的大侠,李渊尚微时,将女儿(平阳公主)嫁与他。李渊起义,他与李建成从长安历尽艰险,投奔太原。任马军总管,随唐军向西挺进,击宋老生有功。兵进关中,屡屡击破隋军,和诸将一齐攻人长安:复随李世民征薛举、宋金刚、王世充,在武牢擒拿f窦建德。用计击溃吐谷浑、党项的侵扰。
  长孙顺德,长孙皇后的族叔。隋朝时逃避征高丽的兵役,身藏太原。参与李渊首义,奉命招募军队。平霍邑,破临汾,下绛郡,数建军功。从刘文静击屈突通,身先士卒,在桃林擒获了屈突通,在玄武门之变中,和秦叔宝同讨李建成余党。他曾受贿,在唐太宗的提醒下,恬然侮悟,在泽州刺史任上,一改以往不遵法度的习性,大力整治官吏贪贿的风气,被号为“明肃”。
  张亮,早人瓦岗寨,后随李勃归附唐朝。他外表敦厚,实是足智多谋。在房玄龄、李前的推荐下,进入秦王府,渐成为李世民的心腹。李世民与李建成冲突,他被派往洛阳经营,以为李世民留后路。贞观中,任相州等地方宫,扬善惩恶,明察秋毫,颇有政声。他揭发了侯君集的谋反企图;领水军渡海击破高丽沙卑城。然他晚节不保,引术士以证自己有帝王之命,事发被处死。
  侯君集,是最早跟随李世民的功臣。他在军事上有功,在玄武门之变中又多次提出行之有效的良策。贞观中,他与李劫同破吐谷浑。后任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平定高昌国。他出将人相,以杰出的才干,获得了令誉。然贪财,大量侵吞高昌的宝物,本当下狱,而以功勋得免。他不满意所得的待遇,积极参与太子李承乾的谋反,事发被斩首。
  张公谨,字弘慎。初在王世充处任事,后投唐朝。在李勋、尉迟敬德的推荐下,进人秦王府,为李世民效力。李世民与李建成矛盾日深,多次询问如何对付,他每每提出良策,由此渐得李世民信任。在玄武门之变中,他与长孙无忌等九人一同设伏,在杀了李建成、李元吉后,他独自守住城门,抵挡了东宫兵的进攻。贞观间,提出屯田以省转运之策,直言极谏时政得失,力主平定突厥。
  程知节,本名咬金。初聚众保卫乡里,后进人瓦岗寨,颇得李密信用。李密败,归王世充,又与秦叔宝等一同离去,投唐朝,为李世民所用。以左一马军总管之职,相继跟随李世民破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在玄武门之变中,出力甚多。在唐高宗时代,任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叛军。
  虞世南,字伯施,著名书法家。和其兄虞世基(隋内史侍郎)被人比与二陆(陆机、陆云)。虞世基被宇文化及所杀,他随其伍西行。宇文化及败,他附于窦建德。窦建德败,他被李世民引为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共掌机密文书。唐太宗钦佩他博学多识,常与之谈论经史。他性情昂烈,每每以古帝王得失,进行讽谏。唐太宗盛称虞世南有五绝:一德行,二忠直,三博学,四文辞,五书法,誉为当代名臣。
  刘政会,隋末领所部归附李渊。参与李渊起义密谋,制造王威、高君雅“谋反”罪状,得以将二人除去。平长安有功,任李渊垂相府椽。后为太原留守,他内抚军士,外和各少数民族,在当地建立了崇高的威望。刘武周进攻太原,因地方豪强的里应外合,城破后被俘。在被囚期间,将所了解到的刘武周状况,写成密信,传给李渊。刘武周被平定后,恢复官爵。
  唐俭,字茂约。他早与李世民关系密切,首倡李渊起兵。先为李渊大将军府的记室参军,继为李世民的行军司马。在人长安后,揭发了工部尚书独孤怀恩的谋反罪状,救了李渊一命。后随李世民击破宋金刚。贞观中,出使突厥,接回了隋场帝的萧皇后等人。由于熟知突厥内况,奉命以计松懈突厥戒备之心,遂得以让李靖率军破了突厥领利可汗部落。
  李世劫,本名徐世勃r赐姓李,因避唐太宗讳,而用单名。早从翟让入瓦岗寨,献策取注水官私船只,使瓦岗军得以壮大。与王伯当共同说服翟让,推李密为主。再献计取黎阳粮仓,贩济饥民,得兵二十万。一度随李密附洛阳杨俏政权,再从李密投唐。随李世民平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阔、徐圆朗,复与李靖破辅公拓、突厥颇利可汗。一征高丽,破其数城;二征高丽,平定其国。与李靖并称名将。
  秦叔宝,名琼,以字行。早年在隋将来护儿帐下,后随张须陀讨伐据守下邢的卢明月,以勇气闻名远近。张须陀征李密,战死荣阳,秦叔宝投继领隋军来剿李密的裴仁基。旋即随裴仁基降李密,得重用。在与宇文化及的争战中,冒死独救李密。李密被王世充击败,他无奈暂归王世充,被拜为龙嚷大将军,因鄙视王世充的为人,转投唐朝,效力于秦王府,任马军总管。在击破尉迟敬德、窦建德、刘黑阔等战中,屡建功勋。后随李世民诛灭李建成、李元吉。
 
 
  
细说隋唐33:贞观之治
  唐太宗之所以能享誉千载,关键在于他有个非同寻常的成果,即唐朝两大治之一的“贞观之治”。
  大治天下,是每个雄才大略的君主所梦寐以求的理想。然要实现这个理想,却又谈何容易。其需要君主不是停于空想、停于空谈,而是有脚踏实地不懈地追求的精神;需要一大批臣子不是安于享乐、安于现状,而是有同心同德为之奋斗的襟怀;更需要百废待兴、人心思治的社会条件。
  唐太宗有这种精神,他的臣子有这种襟怀,他的国家有这种条件,万物皆备于他,从而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实现。
  求治,在唐太宗登基之初,就被置为头等大事。“每思治道,至深夜方寝。”但是否能达到治,他心里惶惶然,没个数,感叹:“今大乱之后,其难治乎。”由此,他发起了一场讨论,要求群臣各抒己见。有见地的意见不胜枚举,而魏微和封德彝的争论,成了两种直指要害的代表性思路。
  魏微认为:“大乱之后,不是难治。而是易治。因为天下久安,民众趋于骄佚,骄佚则难以教化;而经战乱,民众愁苦,愁苦则容易教化。这犹如饥者思食物,渴者思饮水。”
  封德彝非议魏微的说法:“自从夏、商、周三代以来,人心越来越奸讹,故而秦朝用法律,汉朝王道霸道相杂,这都是人心不能教化的原因。魏微是书生,不识时务。若信r他的话,国家必败。”
  魏微反驳道:“古代大乱之后而大治的例子比比皆是。若是说古人纯朴,人心渐渐奸讹,岂不是到今天,都变成了鬼吗?人主还怎治理!”
  争论的结果,是唐太宗站到了魏微一边,并以“大乱之后易大治”的思想为指导,进人了探索求治的历程。
  教化民众,首先得让民众能安居乐业,不要再断了生计,被迫为盗。故而,唐太宗反对用重刑来“止盗”,而是提出了去奢省费,轻摇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的四项方针,改善社会秩序。四项方针的贯彻是有效的,“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
  唐太宗深知,凡事都有“本”,即根本之处,治国应从根本人手。他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国以人为本,是大政;人以衣食为本,是实事。唐太宗以大政指导实事,全面推出了提高民众生活质量的措施。他根据战乱之后人口稀少,无主荒地大童存在的情况,重新制定了均田制,尽可能使人人有田,同时鼓励农民开垦荒地‘1在均田制的基础上,他又制定了减轻民众负担并能够接受的租庸调法。在这二项基本政策上,他劝课农桑,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告诫地方官不得扰民,以不违农时。此外,还大力兴修水利,改进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人日繁衍,增加劳动力。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在唐太宗的一系列利农政策出台后,不仅使自隋末以来的衰破现象得到了改变,且迎来了许多年的大丰收景象,迎来了政清国晏的局面。
  贞观四年(公元品O年),“是岁,天下大捻,流散者咸归乡卷一九三唐太宗贞观四年)
  “至八年、九年,频至丰稳,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通典》卷七)
  米价是民众实际生活最直接的指标,米价稳定地大幅度持续下跌,是唐太宗大治天下最有力的证明。
  唐太宗求治的政策是成功的,他对民族关系的处理也是辉煌的。这辉煌的取得,也有魏徽的一份功劳在内。唐太宗登位伊始,关于如何处理民族关系,也曾引发过一场大争论。许多大臣,根据唐太宗打天下的赫赫战功,主张“震耀威武,征讨四夷”。唯有魏徽持不同意见,他劝唐太宗“堰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唐太宗最终采纳了魏微的意见。
  国家的大治,极大地增强了国力。唐太宗尽量避免大型战争,只是用强大的国力来进行慑服。然避免战争并非排斥战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他还是启动了战争这架机器。他先击破东突厥,擒住了领利可汗;继而,平定了吐谷浑;接着,统一了高昌;最后,沉重打击了西突厥。
  唐太宗“和”的杰作,是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松赞干布,从而消饵了来自青藏高原的军事对抗。这个和亲故事,成了民族和睦的佳话,载进了史册。
  以和为贵,以战辅和,有效的战略,使唐太宗的威望直线上升,如日中天。各族酋长,络绎不绝地前来长安,朝见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在领利可汗被擒之后,西北各族一致给唐太宗上了个尊号:“天可汗”。
  天可汗即万国之干.得了这尊号的唐太宗,意味着他执了东方的牛耳。
  取得“贞观之治”的唐太宗,在得了“天可汗”尊号的当年,还留下了一段趣话。他说:“今领利成擒,各酋长给联带刀宿卫,各部落改易中国衣冠,此都是魏微之力。唯一的遗憾,就是封德彝没能活到今日,以亲眼目睹这成就。”
  对于百世称烦的“贞观之治”,与促成大治实现的唐太宗,以及承前启后的唐初诸帝,吕思勉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见解。他说:“汉、唐并称中国盛世。贞观、永徽之治,论者以比汉之文、景,武功尤远过之;然非其时之君臣,实有过人之才智也。唐太宗不过中材。论其恭俭之德,及优深思远之资,实尚不如宋文帝,更无论梁武帝;其武略亦不如梁武帝,更无论宋武帝、陈武帝矣。若高祖与高宗,则尤不足道。其能致三十余年之治平强盛,承季汉、魏、晋、南北朝久乱之后,宇内乍归统一,生民幸获休息;塞外亦无强部。皆时会为之,非尽由人力也。(《吕思勉史学论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其实,强调大乱之后可致大治的时势,正是当初魏微为唐太宗提供的理念依据。采纳了这一理念,唐太宗由‘.中材”一跃成了大材,成了历代雄主难以企及的大材;“贞观之治”成了大治,成了历代各种大治中最脍炙人口的大治。
  认识到这一点,唐太宗才会由衷地感激魏微,才会发出封德彝没能看到辉煌成就的遗憾。
 
 
  
细说隋唐34:玄奘取经
   玄奖取经,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件大事,也可谓世界佛教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件大事流传到后世,越传越广,传到明朝的吴承恩,给演绎了一部《西游记》。(西游记》更是广为流传,将玄奖传得家喻户晓。
  玄奖,俗姓陈,名伟,洛州猴氏(今河南鄙师猴氏镇)人。父亲陈慧为江陵(今属湖北)县令,后辞官归隐:他出生在隋朝后期,当时整个国度得隋场帝的倡导,沉浸在浓烈的佛教氛围中,他受此影响,从小笃信佛教,曾在洛阳净土寺内潜心学习佛经《维摩经》、(法华经》。
  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大理寺卿郑善果奉旨到洛阳剃度僧人,年仅一十三岁的陈柿闻讯前去,因年纪太小受到拒绝,经他苦苦要求,终于感动了郑善果,被破例收录。出家后,他取法名玄类。
  梯度后,玄樊仍在净上寺内学经,他尤喜印度大乘瑜伽派创始人无著所撰的《摄大乘论》。此书开创了唯识学体系,重理性思维,玄奖由此进人了追求唯识学的境界。
  到大业·四年(公元 618年),天下大乱,地居中原的洛阳更是成为战乱的中心。为躲避战乱,也为了访师求学,玄奖离开了净土寺,前往成都,后辗转荆州(今湖北江陵)、扬州(今属江苏)、苏州(今属江苏)、相州(今河南安阳)、赵州(今河北赵县),最后到达长安‘_这个旅程于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结束,长达八年之久。在这期间,他遍学各经,遍访名师。他以谦虚的态度,精湛的学问,受到了佛界的高度赞扬,并跻身于高僧行列。
  已被旁人视为高僧的玄类,在他自己的感觉上,仅是刚刚起步。他非但没有丝毫的成就感,目,充满了疑惑。这疑惑来自版本不一的汉文佛经,来自大师们各执己见的矛盾说法。来自佛教教义的混沌不清。为解决这疑惑,他逐渐萌生了亲往佛教发祥地—天竺(今印度)求取真法的愿望。
  西行取经,玄奖并非第一人,东晋高僧法显、智严已有成功的经历。然而,尽管前有先例,但困难仍是相当大的,大到令无数高僧为之生畏:可玄奖排除万难,决心追踪法显等他心目中的英雄,用大丈夫的气概继承他们的事业。首先,他努力学习梵文,克服语言障碍;随之,他拒绝了长安庄严寺方丈之位,摈弃殊荣;最后,他冲破了关禁的阻力,偷越出国境。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玄类上路了。一路不止是艰辛,且步步充满着绝望。玄奖在绝望中征服了大漠黄尘,征服了高山峻岭,征服了关卡盘查,征服了缺粮断水,征服了信徒挽留……历经重重劫难、重重魔障,在三年后到达了天竺。
  天竺,又称身毒,或称婆罗门国,玄奖始译为印度。时天竺并非统一的国家,玄奖遍游天竺,足迹印在了难以计数的王国。
  玄奖在天竺的岁月中,花在摩揭陀国那烂陀寺的时间最长。因佛祖释迎牟尼在摩揭陀国度过了大部分时间,被佛界尊祟为圣地。那烂陀寺(遗址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巴特那东九十六公里的巴腊贡村)是天竺最大的寺庙,也被视为最高学府。寺南有一大池,相传池内有龙名“那烂陀”,故名。玄类拜主持该寺的戒贤法师为师,学《瑜伽师地论》,以解决唯识学中佛性究竟是“本有”,还是“始有”的问题。除此之外,他还学习了寺内所藏的各种经典,精通了梵文,在多次辩论中战胜了许多名僧。他综合大乘佛教的义理,撰写了《会宗论》。玄奖在那烂陀寺不仅学得了佛教的至高经义,并得到了佛教界的普遍承认。
  使玄奖在天竺名声大振的,是揭若鞠周国戒日王在其首都曲女城(今印度北方邦卡瑙季)为他举办的盛况空前的佛教大会。在大会上,玄奖妙动莲花之舌,以崭新的说法,阐释佛经,剖析佛理,淦解佛义,引起了一场场的大轰动。听者欢声雷动,各国国王争相施舍珍宝,场面极为壮观。尤其他在辩论中绝无对手的压倒优势,更是让大乘、小乘二派均心悦诚服。大乘派敬称他为“摩诃耶那提婆”(意为“大乘天”),小乘派敬称他为“木叉提婆”(意为“解脱天”)。
  玄奖到天竺,是为了取经,是为了将佛教真义传回唐朝。在大会之后,他决计返国了,尽管各国国王一留再留,他还是坚决地走了。戒日王等国王派兵护送,并命沿途各国接连护送,直将他护送到唐朝的边境。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玄类到达长安。与出国时冷清甚至违禁成鲜明对照的是,他返回长安时,受到了万人空巷的欢迎,民众自发的欢迎,政府组织的欢迎,唐太宗亲自接见的欢迎,掀起了此起彼伏的欢迎高潮。唐太宗推老子李耳为始祖,尊奉道教为最高宗教。本对佛教持保留的态度。他以高规格的礼仪对持返国的玄类,并非出于对佛教的热忱,而是出于对玄类以九死一生的精神求索的致敬。经过长时间的交谈,唐太宗认识到玄类有高度的政治才能,前后两次殷切地要求他还俗,辅助他处理国政,然被玄奖委婉而坚决地拒绝了。唐太宗非但没有见怪,反而被其所感动。表示全力支持他的事业。
  取经成功的玄奖,带回了大量的佛像和经卷。其经卷分别有:大乘经二百二十四部,大乘论一百九十二部,上座部经、律、论十五部,正量部经、律、论十五部,化地部经、律、论二十二部,饮光部经、律、论十七部,法密部经、律、论四十二部,说一切有部经、律、论六十七部,因明论三十六部,声明论十三部。
  玄类本要求去篙山少林寺译经,但被唐太宗安置在长安城中条件更加优越的弘福寺,并由宰相房玄龄亲自关照其所需事务。在君主、宰相、王公等支持下,玄奖译经之事开展得极其顺利,五十多名学问高深的沙门被配备为他的助手,各种所需的人力、物力均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根据天竺佛界的规矩,吸收前代的经验,考虑时代发展的特殊情况,玄类确立了译场的严密组织,以及相应的操作程序。在玄奖译成《瑜伽师地论勿后,唐太宗亲自为他作了《大唐三藏圣教序》,太子李治作了(述圣记》。
  当李治为其亡母长孙皇后建造了大慈恩寺后,玄类迁入此寺继续他的译经事业,并主持寺务。唐高宗登基后,特救在寺内西院用砖砌造一座石塔,让玄奖储藏带回国的经本、佛像,以防火灾。玄奖亲自身背竹筐搬运砖石,在他的感召下,匠工们尽心尽力,用了两年时间,将塔造得气势宏大,极为壮观,成为长安城中的一处胜景。此塔名唤大慈恩寺塔,后入称为大雁塔。
  由于玄奖名振天下,礼渴者纷至沓来,络绎不绝。玄葵穷于应付,从而译经之事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由此,在他的要求下,唐高宗安排他去了僻静的宜君山玉华寺(故玉华宫)。在这里,他翻译了《大般若经》。
  终玄奘后半生,总共翻译了经、论七十五部。达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在佛教的教派_匕玄奖与其弟子窥基创立了法相宗,又称唯识宗、法相唯识宗、慈恩宗,与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合为唐代八大宗。法相宗将印度的因明学移植到中国.丰富了中国的逻辑思想。法相宗也因玄奖的关系,风靡一时,然终因与中国国情不太符合,仅四十多年便归于冷寂了。
  在译经的同时,玄奖根据唐太宗的请求,在弟子辨机的协助下,撰写了记录他所到之处风土人情的巨著—《大唐西域记》。他西行十七年,行程五万里,历经一百一十国。其中许多地方,他的前辈张赛、法显等人从未到达。此书对深化中西交通,交流中西文化,起到了非同凡响的作用。其与法显的《佛国记》、园仁的《人唐求法巡礼行记》、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被后人并称为东方四大游记。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