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科·阿基诺传

_6 张永和(现代)
科拉松也谈政治问题。 一、对马科斯的垄断政治。科拉松说,她要使人民享有社会中公平的一
份。她保证撤消由马科斯及其一伙控制的垄断政治,释放所有政治犯,号召 在政府和叛军之间停战 6 个月,并发起同共产党武装进行对话。她说,游击
队之所以坚持不懈地反对政府,就是因为马科斯政权的不公正和镇压,“我 们将使一些年迈的将军们退离他们现在的岗位,让更多的年轻上校走到重要 岗位上。”
二、对于国家的经济,科拉松和菲律宾的经济学家们和工商业领袖举行 了几次交流会谈。参加人有吉米·翁格平和诺伊尔·索里亚诺??,他们都
是菲律宾首要的经济学者和有名望的工商业家。他们简要地向她提出了关于 国家发生经济问题的原因,认为这些问题是由于垄断制度和政府太多的干涉
引起的。他们告诉她,解决的办法就是停止垄断、企业私有化和量入为出。 他们警告她,不要过分集中精力于任何一件事情上。所以,在科拉松的讲演
中,她没有很详细地解释如何解决激起社会冲突的经济问题,怎样对待 20% 的失业,40%的就业不足以及即将达到的 25%的通货膨胀。她说,她将建立
能鼓励当地和外国投资的信誉。至于其它,她说她会做到让人民满意的。
三、土地改革,她说马科斯的土地改革政策是好的,只是没贯彻。她批 评马科斯的农业是“农产品垄断者的利润”,马科斯把大量土地给予他的亲
朋好友或者外国投资者,从而使菲律宾的农民流离失所。她在为了草拟涉及 土地改革的一次用尽脑汁的会议材料中,她和她的顾问们对种蔗土地问题进
讨论。有几个人建议,也许应该使农民成为糖业公司的部分所有人,路易西 塔种植园可以作为典型。科拉松说这个主意很好,她要说服她的兄弟姐妹们。
科拉松是乔斯·科胡昂科父子公司的司库,这个公司是种植园和包括一家制 糖厂、销售公司、酒厂和两个不动产公司在内的其它企业的控股和管理公司。
当马科斯的政府没收了路易西塔种植园后,科拉松向公众表示,如果她能当 选总统,她将把路易西塔种植园作为真正的土改范例。她说她的土改目的是
提高生产率和土地利润及所有权平等分享。她要实行适合于小农、无地工人 的部落菲律宾人社会需要的土地改革。“对于长期农田开垦者和分成佃农来
说,耕者有其田必须成为现实,而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对无田者而言, 可以移民定居和举办农业合作社。她强调说,土地首先必须用于人民对食物
的需要,而后才能把注意力转移到建立创造财富的工业上。她保证她要在路 易西塔种植园使用同一政策。虽然糖蔗地不在上改之内,“我要同我的家属
探索如何在路易西塔种植园中实现土地所有权及利润公平分配的双重目标, 并使其能够作为全国其他地方的范例。”
四、对于美国的军事基地,她这时已经完全离开了她最初的立场——她 曾签署号召取消美国军事基地的“人民斗争”的联合纲领。但是,她现在告
诉新闻记者,“要采取灵活的态度”。
在竞选运动期间,她的兄弟去了一趟华盛顿。他回来后告诉科拉松说, 那边的人们希望她要求扩大基地。“他们还要什么?我说过我将尊重基地到
1991 年为止,就是这些。”科拉松对人民说,她将在协定满期前二年的 1989 年对基地问题制定更坚决的政策。她还公开抱怨说,马科斯在基地上的年收
入只有 1.8 亿美元,而其他国家以较小的设施就能取得较高的金额——西班 牙是 4.15 亿美元,希腊是 5.01 亿美元,而土耳其为 9.83
亿美元。
1986 年新年元旦那天,科拉松在代表联合民族主义民主组织劳雷尔和代 表人民斗争联合会的萨朗加签署的协议上签名,同意在 1991 年前尊重基地协
定——这一点背离了联合会要求撤消外国基地的立场。他们要求在国内禁止
贮存核武器。 五、改善工人的命运。她声称大部分工人是“个人贪婪和压迫性的社会
结构以及敌视工人的劳动法规的牺牲者。”她知道,工人要求公正的工资、 适当的工作条件并真正地参与商业和工业决策过程。但是,当他们试图组织
起来时,他们就要遭到打手、警察或军队的折磨、恐吓和暴力驱散。科拉松 许诺她要结束压迫性的法律和废除“使工人处在半奴隶状态的经济结构。”
六、对于工商业,科拉松的态度是在马尼拉洲际饭店一次午餐上发表的。 她答应停止政府干涉工商业,虽然政府将要在那里“保护穷人和社会地位低
下的人”,她要取消垄断组织和促进向劳动密集的以农村为基础的中小规模 农业投资。为了迎合民族主义情绪,她说,公用事业和自然资源要留给菲律
宾人,但是在当地资本不足的地区,她欢迎外国投资。她将延缓考虑进口自 由化计划,并且要降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推荐的某些税收。
七、对于反政府的各个派系,科拉松逐一拜访他们的领袖。全国民主联 盟要求科拉松保证以“真正”的土地、银行国有化和支持国家工业化政策代
替国际货币基金会、世界银行要求的作为贷款条件的自由进口政策。联盟还 要求释放政治犯、撤销镇压性的法令等。科拉松同意了他们的要求。
科拉松还来到菲律宾北部部族地区(那里是新人民军的根据地)访问。 她在这里也受到了人民的热烈欢迎。她伴随着铜锣声跳舞走进卡林加部族人
的人群中。他们举着标语,抗议马科斯政权掠去了他们祖先留下的土地,使 许多卡林加人被迫离开家园去修建奇科河大坝(这些人后来都参加了游击
队)。科拉松答应卡林加人取消这一大坝的建立。
穆斯林分离主义者领袖努尔·米苏阿里在马德里会见了科拉松的代表巴 茨·阿基诺。他们达成了协议。作为总统的科拉松将承认穆斯林在棉兰老和
其它南方岛屿的独立。消息传来,引起全国一片议论、巴茨否认他与穆斯林 分离主义者签定了这样一个协议,只是讨论了和平的可能性。他们双方同意
地方自治,但决不是分离。巴茨私下请求米苏阿里,在穆斯林地区尽量少撒 谎。可米苏阿里说的比做的更多。他指示他的手下们为科拉松直行宣传。科
拉松只好说,他们之间没有任何交易。但是,如果她竞选能取得胜利,她将 同打了 13 年游击战争的分离主义者会谈。她尊重渴望自治的感情,但以与国
家领土完整相一致为限。
科拉松还与棉兰老的新人民军接触。她指出,新人民军叛乱者是为追求 他们想象中的正义社会而被迫走向战争的,“他们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他
们对“马科斯政权失望了”。她答应“立即宣布与叛军停火”,释放政治犯, 并开始同叛军对话,内容包括纠正政府缺点以消除他们合法的不满。
科拉松确实在走向她人生最辉煌的时光。她毕竟是一位女士、从小娇生 惯养,成年后养尊处优。当尼诺伊在激烈的政治旋涡中拼杀之时,她只是一
个在幕后担惊受怕的妇道人家。她渴望安宁、恬静,一家人平平安安,厮守 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但命运改变了她的追求。
竞选期间,马科斯的第一夫人伊梅尔达在马尼拉集会上告诉码头工人听 众说,科拉松“没有化妆,也没有涂染指甲”。
科拉松从决定参加竞选开始,就开始了她所说的“奴隶劳动——整日劳 作,毫无消遣”。她在第一次竞选演说前的记者招待会上,对在场的菲律宾 记者和 3
名外国记者说:“我仔细地打量着我自己,我看到了一个正在灾难 中越陷越深的国家。”这话让人想起了罗伯特·肯尼迪和小马丁·路德·金
那激动人心的演说。科拉松说:“我仔细地打量了我自己,我看到一个国家 的人民即便是在他们无法肯定有下一顿饭吃的情况下,也依然勇敢地保持着
微笑。的确,他们对未来国家的发展正越来越感到愤怒和绝望。我感到在我 们的人民当中有一种日益增长的孤独感,有一种正在蔓延的悲观情绪,人们
的脸上无论承受多少屈辱和痛苦,人们都无法改变现状,用心干任何事情都 无法除旧迎新。但无论怎样,我仍然坚定地认为,尽管我们国家的问题堆积
如山,积重难返,这决不是不可克服的。我相信,菲律宾能够克服目前所面 临的困难,而且最终能够在世界伟大国家的行列中找到我们自己的恰当位
置。现在,我们必须为我们全体菲律宾人民所追求的这一历史性变革尽心尽 力,我们梦寐以求的伟大目标才能实现。”
科拉松再也没有时间去染指甲,没有正点吃过饭。这位 53 岁的知识女 性,这时才开始发挥她的全部能量,为她自己的人生描绘出最精美的图画。
同时,她也迎来了自己一生最辉煌的时刻。无论她走到哪里,哪里就一片欢 腾——她成了耶稣的化身。
科拉松走到了宿务市。有记者从宿务发回报导说,当科拉松和多伊·劳 雷尔的飞机刚刚降落,当地居民几乎全城出动。到处都回荡着雷鸣般的欢呼
声。科拉松和劳雷尔顿时陷入前来欢迎的人山人海的包围之中。据估计,至 少有 50 万选民走出家门和办公室。人们拥挤在从麦克坦国际机场到市区的
10 公里长的大街两旁,热烈欢迎反对党领袖人的到来。美联社报导他们的宿 务之行时说,这是“本月(指 1986 年 1 月)竞选活动中最大规模的一次声援
集会,并且使得迄今为止的由马科斯号召举行过的所有政治集会都相形见 继。”这家新闻媒介感叹他说,人群蠕动,里三层外三层,致使阿基诺夫人 的车队花了 4
个小时才慢慢地穿过人海。而通往机场的路程平时只用半个小 时。
科拉松就是这样吸引着人们。 在打拉城,一万人排立在街道两旁。十几岁的男童用黄带缠头,爬上树
梢、车顶或墙角,为科拉松的竞选助威。黄色的纸屑象雨点一样纷纷洒下。 甚至政府官员也冒着失业的危险加入支持科拉松的群众队伍中。有些农民从
牛背上用手形成“L”字样标志。那场面现在回忆起来,让人感到比尼诺伊得 到的欢迎场面还要浩大。有些人把公民自发的热情比作“适度的群众歇斯底
里”。有一位观察家叫这种情绪为“科丽狂热症”。大多数妇女想方设法去 摸摸她的头发、脚或者是衣服的边缘。她们更希望科拉松来触摸她们,那种
期望就如同对罗马教皇一样。
在莱特省聚集着欢迎人群。让人们终身难忘的是,当科拉松和劳雷尔来 到比科尔地区时,该地区出现了犹如汹涌奔腾的洪水般的欢迎大军。来自社
会各界的成千上万名群众,不分男女老少,如同遵从了一个命令,成群结队 地潮水般地涌向辽阔的讲演现场。
科拉松来到安蒂克省。1984 年国会选举时,当地军阀奥图罗·帕西菲卡 多尔下令在一座桥上屠杀了几十位反对派的支持者。科拉松到那座桥上去祭
奠,并点燃了一支蜡烛为死者祈祷。有位遗孀抱着她哭着说,“科丽,你是 为我们的丈夫伸张正义的最后希望。”科拉松同情地握着她的手说,她们都
是马科斯政权下非正义的牺牲者和受害者,她许诺一定要主持正义。
军队改革运动的将士们发表声明说,他们已经获得军队中 70%的军官们 的支持。但是如果一旦科拉松·阿基诺取胜,他们将全力以赴地支持她当选
总统——这在菲律宾的历史上,武装军官们在国家重大历史关头第一次直接 了当地采取如此鲜明的立场。
对于马科斯的威胁和恐吓,科拉松说她决不会屈服。“如果投票明显地 于我有利,而总统企图挫败人民的意志,我将号召人民起来,到街头上和平
示威游行,而且我甚至会领导这场示威。”
科拉松说,她将要武装部队代理参谋长菲德尔·拉莫斯中将退役,“他 已经可以退役。”她提出,倘若因为严重欺骗和恐怖行动而使她失败,温和
派人将放弃选举办法,而激进分子将接过领导权。她说,她决不参加叛乱。 红衣主教发布一封信给教区人民,他揭露通过贿赂收买教师、地区竞选
运动经理和其他选民的选票的丑行。主教告诉人们:你们可以拿下这份定钱
(马科斯为了拉拢更多的选票,动闲了国家银行资金,分发给前来听他竟选 并投票选举他的人们),但是这份向您提供的钱没有办法强迫您投票给特定 的候选人。”
?? 面对越来越多的支持者,科拉松变得沉着自若。
在内格罗斯岛,科拉松和劳雷尔进入了马科斯的拥护者、军阀阿曼多·占 斯蒂控制地区。有人劝告说,此人曾经在这里制造过屠杀反对派的埃斯卡兰
蒂惨案,如果科拉松和劳雷尔前往,肯定要有很大的危险。果然,汽车走到 途中就接到报告说,请不要继续前进。一个安全卫队队员跑到科拉松面前说,
“市区有危险,你们千万不可以再往前行了。”科拉松让车队继续向前。“如 果我现在就停下,人们认为我害怕了。不要让他们以为我们是懦夫。”科拉
松注意到,这个地区的人们,没有其它地区人民的狂热。站在街道两旁“观 看”的人们,偷愉做出“人民斗争”和“L”的手势。沿途站着面容冷酷的平
民家园保卫队。“危险地点”是指市政厅屋顶上架着的两挺机关枪。平常日 子它们只是摆摆样子;那天,有人在上面操纵它们。科拉松蔑视地瞥了一眼
那张牙舞爪的杀人凶器,转过头来,向车下的人们致以亲切的敬意。
菲律宾人很敬重勇气。科拉松要向人们证实,她一点不比男人们差。当 她在菲律宾人民面前显示出聪颖、智慧、热情和胆量时,她知道,她这个尼
诺伊的遗孀,离总统宝座只有一步之遥。
一些政治学家——律师和政治科学教授,发表了他们运用政治科学规律 对这次大选所做出的客观专门分析。据《菲律宾每日问询报》报导,参加该
调查的科学家们分别来自:亚当森大学、马尼拉阿特尼奥大学、拉刹中学、 菲律宾基督教大学、菲律宾女子大学和圣三一大学。根据他们的报告说明,
如果这次提前大选按正常方式进行,马科斯本应占有压倒一切的优势。因为, 传统的菲律宾选举,取胜的基本条件乃是被人称为“四个先生”的金钱、竟
选班子、新闻媒介和人。
一、金钱。一场竞选必须有充分的后勤作为保障。“虽然有充足的资金 的竞选并不能绝对保证选举获胜,但这能使胜利成为可能。“为了争取选票
而对投票者进行收买和给以甜头,这种做法在菲律宾历次选举中司空见惯。 为此,候选人通常要在手头上保持一半的选举资金,以便用于决战时刻的选
举活动。二、竞选班子。候选人周围得有一批有组织的核心骨干支持。这些 人作为候选人与选民联系的基本渠道而为候选人效力。在选举这天,应有一
个组织完善的机构为候选人分发选票,并且确保能统计出选票。
三、新闻媒介。“到处宣传”竞选活动,如挨门挨户拉选票、在公众场
合上发表演讲等,应该按照对投票起作用和发挥影响的自然时间限制进行。 为了确保竟选活动的信息对多数投票者产主影响由大众传播媒介发动并提供
“大甩卖”式的竞选机会,是绝对必要的。 四、人。候选人不论是男是女,所有竞选努力必须使选区的选民欢迎并
支持候选人。在公众眼里,所支持的候选人在政治对手面对面的交锋中应当 是略胜一筹。因为菲律宾选民通常是根据候选人的性格,而不是根据候选人
相互间的争论点来选择支持对象的。
因此,参与制定者认为,2 月 7 日的选举可能是一场非传统选举。这场 竞争的双方,一方是有组织严密、地位牢固的政党作支持的老政治家,另一
方是意气风发、在公众同情的海洋里乘风破浪的初学者。斗争的结果是难以 预料的。尽管如此,这些政治家还是指出了两位主角身上各自存在的强、弱 点。
马科斯的强项:
1.基层政治组织遍布全国,且有经过考验的得票潜力;
2.拥有乡镇“公民大会”和包括官方机构及地方自治机关在内的地方政 府的支持;
3.几乎控制了全国所有传统的新闻媒介,使得他和新社会运动的宣传覆 盖全国的每一个角落,拥有数量庞大的听众和观众;
4.在管理政府和同外国人打交道上有丰富的经验;
5.被证明是竟选运动的战略家和老练的组织者;
6.具有领袖人物的超凡魅力和使老百姓感到和颜悦色的特点;
7.拥有多年经营打下的牢固的政治基础;
8.作为总统,拥有相当多的竟选优势。 马科斯的弱点:
1.健康情况受到人们的怀疑。尽管有些选民仍想再次委托他执政,但其 中一些人也认为他的身体太虚弱,将无法有效地履行总统职责;
2.人们谴责马科斯及其政府的贪污和腐化。马科斯和他的密友及亲属们 涉嫌侵吞国家财产,肆无忌惮地中饱私囊;
3.伊梅尔达·马科斯和法维拉·贝尔上将,既是马科斯的支柱的宠臣, 同时他们的存在及所作所为也构成了马科斯的弱点。新闻报导经常揭露和谴
责伊梅尔达挥霍无度,生活奢侈。至于贝尔将军则要对尼诺伊·阿基诺的被 暗杀负责;
4.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在马科斯统治下的菲律宾,人权受到严重侵犯。 持不同政见者受到残酷迫害。军方滥用职权横行霸道,法律和司法制度受到 践踏;
5.经济每况日下。物价飞涨,失业率高,商业萎缩,市场混乱;
6.马科斯及其政府“在菲律宾人民当中,而且在外国人眼里”也失去了 信任。
科拉松·阿基诺的强项正是建立在马科斯的弱点上:
1.1983 年 8 月 21 日尼诺伊·阿基诺的被害,在人民心目中激起了巨大 的同情;
2.科拉松·阿基诺有令人理解和信服的诚实品格;
3.人们认识到,科拉松是菲律宾社会改革的一个象征。“虽然这一点也 许未必仅指阿基诺夫人个人,但却表明民众对现行制度下的生活己感到厌倦
和不耐烦。”因此,只要任何一种新事物或新人物出现,清除现实社会弊端, 人们都是乐于接受的;4.民众中对科拉松抱有的巨大同情心,极有可能影响
那些未拿定主意的选民;
5.天主教会上层明确支持科拉松,称赞她具有诚实高尚的品格,并对她 提供组织帮助。
科拉松·阿基诺的弱点是:
1.缺少有办事效率的分发选票机构。她的竞选班子和组织也是支离破碎 的一团散沙;
2.反对党内部四分五裂不团结,联合民族主义民主组织和菲律宾民主党
——人民力量党彼此以怀疑的目光注视着对方;3.对担任总统职务缺乏经验 和毫无接受此职的准备。“如果她当选,人民对即将发生的事情会感到忐忑
不安,心中没底”;4.在解决诸问题如共产主义、美军基地和菲律宾与美国 的关系、棉兰老岛自治等问题上将进退维谷。相当多的选区选民不愿为毫无
从政经验的科拉松·阿基诺领导菲律宾下赌注;
5.由于她依靠自己的“顾问们”,加重了她对总统职务没有经验和毫无 准备的弱点;
6.明显缺乏足够的竞选后勤保障;
7.尚未拿出切实可行或“特殊的”政府执政纲领。 那么,她会顺利地当上菲律宾人民的新总统吗?
第六章最后的冲刺
就在科拉松与劳雷尔携手并肩一起与马科斯较量之时,他们首先在内部 出现了一些矛盾。每一方都迫切地要求得到指派投票监视人的权力,这是一
项很重要的组织信赖设施。它为当地的领导人提供威望和保护他们的候选 人,没有一个反对派信任别人计算他们的票数是诚实的。对于劳雷尔支持者
的要求,科拉松的支持者指出,他们不认为联合民族主义民主组织非常努力 地在他们的地方为他们的候选人工作。而且,竞选快要结束时,有谣言传说,
马科斯要安排劳雷尔当选副总统与他一起主宰菲律宾国家的命运。
看来,我们的女主角奋斗得并不轻松。在比萨扬群岛中最重要的宿务岛, 反对派内部较量尤其激烈。她不得不去参加两个集会:一个是联合民族主义
民主组织竞选集会,由玛丽亚·维多利亚·奥斯梅纳·斯图尔特主持。另一 个是她的堂兄的竞选集会,她的堂兄约翰·索尼·奥斯梅纳与她的观点一致。
前后两者都是科拉松的堂兄妹,他们又都想当市长。奥斯梅纳家族属于寡头 政治集团——包括前总统塞吉奥·奥斯梅纳——管理这个市和这个岛已有几
十年。这对堂兄妹认为这里是他们所继承的地盘。科拉松在两个奥斯梅纳和 两个 1984 年当选的国会议员之间分配了选举监察的名额。??
这样的事情几乎是每时每刻都干扰着科拉松,她不得不在百忙之中妥善 处理。因为有实力的人向她要的就是这个,而她要想走近总统的宝座,必须
拥有这些人的支持。而此时,科拉松竞选的第一号对手马科斯已经在用他手 中的权力网络的系统和他那政治天才,进行最后的冲刺。
一、选举前夜
军队改革运动的突然改变计划是有原因的。那就是现任美国总统里根顽 固地反对马科斯下台,这终于使美国情报官员的计划化为乌有。
美国国防部的高级官员们向国会警告说,新人民军的力量在迅速壮大, 有可能夺取政权,危及美国在菲律宾的基地和其他利益。这些虽然是危言耸
听,但却有助于美国的保守派领导人意识到必须在马尼拉采取一些防范措 施。如果马科斯无法站住脚跟,而他挑选的继承人或凶残或怪癖,不易合作,
美国则必须有所作为。
里根总统似乎是原则上同意,但据说他仍坚持认为马科斯政权应该维持 下去。
里根和马科斯的关系非同一般,他们从 60 年代就开始接触。马科斯和伊 梅尔达用他们特有的交际手段,使里根从那时起就被他们紧紧地吸引住了。
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应该从伊梅尔达的国际文化中心说起。
60 年代初期,马科斯刚刚就任总统不久,第一夫人伊梅尔达·马科斯就 筹划把马尼拉的那座有城墙环抱的老城——因特拉穆罗斯开辟为旅游胜地。
她还想在马拉尼湾的海滩上填土,建立一个面积很大的文化活动中心,使之 成为太平洋上现代雅典之城。她想在这里模仿巴台农神庙(祭祀雅典娜女神
的神庙,现在希腊雅典),修建一座电影中心。伊梅尔达设想在这里举办电 影节,选举世界小姐,组织拳击比赛等。当时她宣称,“是的,菲律宾人是
住在贫民窟里,但重要的是人的精神面貌,菲律宾人民是面带笑容的。他们 的微笑是因为他们还很健康,还有文化,还有人爱护他们。在我看来,衡量
一个国家的真正指标是人民的微笑,而不是经济指数。”“我们的教育应该 从研究精神贫困和道德贫困入手。在追求物资目标时如果丢掉了优良传统,
丢掉了我们的优良思想,丢掉了崇高的精神,那么将会什么也得不到。”
伊梅尔达宣布,她修建这座文化中心完全不依靠政府的力量。马科斯贡 献了罗哈斯大道上政府拥有的一段滨水区。这是一块黄金地段,与对面的巴
丹群山隔水相望。伊梅尔达又批准了一项征地项目。不到数月,她便筹集到 一笔相当数量的资金。她曾对人开玩笑他说,“我和罗宾汉(英国民间传说
中劫富济穷的绿林好汉)一样抢劫富人??只不过我是含着微笑这样做的。 只有富人害怕吓唬。穷人本来就是一无所有,无所谓。”这项工程大约到 70
年代才初具规模。伊梅尔达要在竣工之时举行开幕庆典。
那时美国总统是理查德·尼克松。马科斯夫妇本想请他与夫人前来,至 少,他们希望朱莉·艾森豪威尔和戴维·艾森豪维尔能来菲律宾。但是,尼
克松只派了当时的加利福尼亚州长罗纳德·里根前来祝贺。
马科斯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不会因此表现出丝毫的不满。他和伊梅 尔达极其盛情地款待了这对从美国来的朋友(南希也随同一起前来)。伊梅
尔达得知里根夫妇将乘总统座机“空军一号”前来马尼拉,竞异想大开,设 想让一帮好莱坞的朋友们在这之前来到马尼拉。计划被白宫拒绝后,马科斯
夫妇又通知里根州长在萨克拉门托的办公室说,里根州长抵达马尼拉时,恰 逢马科斯总统 52 岁生日。里根只好带了一份礼物送给马科斯。南希·里根想
得很周到,也为伊梅尔达带上了一份礼物一一由她本人设计的一株翡翠树。 美国国务院建议里根,他应该准备一件正式的已隆衫,扣子一直扣到领口,
为能系领带(西班牙统治时期是只允许菲律宾人系领带的);下身穿晚礼服
长裤,为能用吊裤带。上装内应穿圆领 T 恤衫。 里根夫妇到马尼拉作客表现得完美无缺。美国驻非律宾使馆正式向华盛
顿报告说:“州长和善的举止富有感染力,给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也就 是从此,揭开了马科斯夫妇与里根夫妇长期友好情谊的开端,几乎每到关键
时刻,里根总是挺身而出,一直到病人膏盲的马科斯坚持要继续他的统治, 里根也在所不辞,来效犬马之力。
但是,马尼拉仍是一个不平静的港湾。竞选之时,也没有象里根总统设 计得那样一帆风顺,而是风云四起,情况比里根总统想象得要悲惨得多。
有人预计,马科斯自从 1949 年在北伊洛尔戈省赢得他父亲的国会席位以 来,在宦途上从未受挫折。现在,他已非同以往,他肯定要在选举中进行大
规模的欺骗;
科拉松警告马科斯,她的支持者决不会接受欺骗行为。她会号召和平示 威运动。倘若无效,人们可能不听她的话;那时,将造成的一切后果,她一 概不负责任。
马科斯说她以内战相威胁,说明了科拉松的绝望。 红衣主教力劝菲律宾人要“忍受侮辱”,不要以更大的暴力对付选举中
发生的冲突。但是他又说,教会在考虑,假若发生欺诈行为,要发动一场公 民不服从运动。
里根总统派来了以美国参议员理查德·卢格为首的美国官方代表团。他 们告诉菲律宾人,如果出现了信得过的选举会使美援大量增加。
菲律宾现在已经无法顾及美援,他们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要拥有一个与 马科斯不同的总统——马科斯对菲律宾 20 年的统治,已经使菲律宾人吃透了
苦头,他们渴望竞选,竞选是他们压抑多年唯一的希望。如果没有科拉松·阿 基诺,他们也不会把期望再寄托在马科斯的身上。于是,马科斯的这次提前
选举,出现了一个极其复杂、尖锐的局面。
根据候选人在选举委员会填写的候选人登记书,候选人共有 4 位竞选总 统;6 位竞选副总统。他们是:
1.费迪南德·E·马科斯,代表新社会运动(KBL)。
2,科拉松·C·阿基诺,代表联合民族主义民主组织(U-NIDO)。
3.鲁本·R·卡诺伊,代表社会民主党(SDP)。
4.纳西索·S·帕迪利亚,代表争取真理、秩序和正义运动(MOTOR)。 以上是总统候选人名单。副总统候选人名单如下:
1.阿图拉·M·托伦提诺,代表新社会运动(KBL)。
2.萨尔瓦多·H·劳雷尔,代表联合民族主义民主组织(U-NIDO)。
3.埃娃·埃斯特拉达·卡劳,代表自由党。
4.玛丽亚·维多利亚·奥斯梅纳·斯图尔特,代表联合民族主义民主组 织。
5.鲁道夫·T·甘佐,代表自由党。
6.罗杰·V·阿里恩达,代表争取真理、秩序和正义运动(MOTOR)。
——这种情况,大概是在菲律宾历史上,自 1935 年 11 月美国被允许菲 律宾成立“自治政府”以来,第十次总统选举中,首次的提前总统大选和在
1969 年 11 月后首次的同时选举正、副总统。那一天,全国将有 2600 万选民 在 8.5 万多个投票站投票,选出任期为 6
年的共和国总统和副总统各一人。 由于此时的菲律宾处在一个极其特殊的时期,选举情形是可想而知的。
其一,它不可能按照程序进行。 菲律宾从有选举历史以来,就有一个政府选举委员会。到了 1984 年又成
立了一个组织,由天主教、工商业组织、工人和公民团体支持的全国民主自 由选举运动,它是公民监督的力量。全国公民自由选举运动准备在总统选举
时起到关键的作用。就在它成立之初,马科斯谴责它是反对派的一部分。实 际上,它是在全国范围教会组织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唯一能与马科斯及其
一伙竞争的组织力量。全国公民自由选举组织运动大约有 80 万志愿人员,他 们要监视全国近 90000 处投票场所,和验明预期有 2600
万投票人的选票。人 们将在 60 个城市和 1500 个市镇投票,正式宣布全部票数要几天的时间。全
国公民自由选举运动将根据政府选举委员会的选区记录的副本为基础作出迅 速计算。
为了防备万一,全国公民自由选举运动给予“改革武装部队运动”的成 员身份证,让他们进入投票处和它的总部。
马科斯最初并不承认它的合法性,但是,美国人要求他做出一个不在意 的样子来。这样,在美国人的压力下,马科斯认可了这个组织。
科拉松还有她的一套方案:秘密地成立一个比全国公民自由选举运动速 度更快的计算组织,分散到各地投票处提供准确的数字,然后将结果送到他
们控制的无线电台、——这大概也是菲律宾选举史上史无前例的。
其二,不公平的游戏规则。
2 月 7 日这一天是星期五。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天文研究服务局报告说, 这一天,全国晴朗,尽管有热带风暴即将进入菲律宾,但目前它离菲律宾海 岸尚很远。
主持选举的政府选举委员会对新闻记者三令五申,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记者,均禁止在投票期间进入投票站采访。政府选举委员会还拒绝了菲律宾
外国记者协会要求允许外国记者进入投票站的申请,同时,他们却向美国政 府观察小组敝开了大门。
政府选举委员会同意美国政府观察小组进入投票选区,以便能近距离地 观察到投票情况。美国政府观察小组还可以询问他们感兴趣的问题。
美国政府观察小组于 2 月 5 日抵达菲律宾,他们称此行的目的是来观察 选举过程中的“真实情况”,而不是前来评判是非的。
投票选举如期于 2 月 7 日举行,全国上下都进入 1986 年总统选举的投票 阶段中。
科拉松在她的一批安全人员和记者的特护下,于下午 7 时半来到路易西 塔种植园的打拉小学。她得到几百个佃农的欢迎,而后,她在一间木板墙的
教室里排队等候了 3 分钟,有 3 个人先于她投票。她投票后走向草地对记者 说,“今天是我的日子,在我一生中对任何事情从来没有像这样有信心,我
一定能获胜。”而后,她回到马尼拉的马卡蒂几位朋友的家中??。
马科斯在他的家乡北伊洛尔戈省已塔克以他父亲的名字命名的唐·马科 安诺·马科斯纪念小学投票。他按照他成为菲律宾全国闻名的政治家以后的
习惯作法,安排了一大批支持者等候在那里向他欢呼,祝他交一好运。多年 来,在这些支持者、同乡和亲友的欢迎中,马科斯拥有了 20 年的辉煌。现在,
他的竞争对手是一名妇女,而且拥有相当数量的支持者,这让马科斯“倍加 小心”。据政府新闻机构菲律宾通讯社报导,马科斯总统填完他的选票时,
显得情绪高昂,信心十足。当时,马科斯上身穿的是人们熟悉的红色夹克衫,
内穿一件红白格子的衬衫。他是第 10 选区的第 75 位投票人,选票号码是
5777。5777 是马科斯的吉祥数字。1965 年他就是以这个数字赢得了那一年菲 律宾大选的最后胜利。现在他用这个选票号码,也是为了讨个吉利。
陪同他来参加投票的有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贝尔将军和马科斯总统 的孩子们。马科斯把选票投入到选票箱后,周围响起了“总统还是马科斯!”
“马科斯万岁!”的欢呼声。 在一旁等候多时的一支乐队,奏起了一支伊洛加诺歌曲《集锦曲》。
总统这个简短的投票过程,却被在场的众多记者予以详细拍照和报导。
伊梅尔达,马科斯同时在圣塔梅萨地区马帕中学投票站投票。她是早晨 7 时 之前到达这个选区的第一个投票人。此时,这位菲律宾的第一夫人称这次大
选是“对国家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一次选举,并且表示希望给人民带来和 平和满意的结果。她吟道:“民声即天声。”她说:“愿上帝赐福,帮助马
科斯和托伦提诺在大马尼拉获胜!”
?? 这两个地方的投票秩序井然。他们都极其坦然,岂不知其他各处却是另
一番情景。 其三,血腥的投票选举。
2 月 7 日投票选举菲律宾的总统与副总统,是菲律宾空前规模的一桩大 事。这个拥有 2000 多个岛屿的千岛之国,投票点遍布全国 74 个省的 60
个城 市、1532 个乡镇或自治区。在如此庞大的地域投票选举两个势力不相上下的 总统,情形是可想而知的。
30 多个反对派的工人被谋杀。联合民族主义民主组织的监督人发现他们 的汽车被破坏,有些人被绑架或受到打手的恫吓。马科斯的新社会运动领导
人以美元或大米进行贿赂收买选票。士兵们强迫联合民族主义民主组织和全 国公民自由选举运动的代表们离开他们的岗位。
棉兰老竞选地区统一指挥部公开拥护马科斯。海军陆战队在纳加市登 陆,与其他武装分子一起围住市政府大楼并勒令停止选票,他们要进行所谓
的检查。准军事性部队在一些选区制造恐怖,他们由马科斯的人发给武器。 在打拉首和其他省份,军队司令官提出他们战士的名单,作为马科斯的
选票。 在马卡蒂,有一支吉普小队“飞行投票人”。他们腰间别着凸出的武器,
进入投票站投票,而后再驶向另一个投票场所。在许多情况下,暴徒们推开 人群进入投票场所,恐吓选举官员和监察人,夺走投票箱。在一个投票场所,
科拉松根本就没有列入总统候选人的名单上;在另一个城镇,记录选票数字 的清单上,选区数量比实际选区多出了 12 个。
反对派后来推断,马科斯雇佣的“工具”们,通过在拥护反对派地区减 少登记人数,使反对派损失了 10%的选票;制造假选票充塞投票箱、“飞投
票”和篡改选票使反对派损失 10%的选票;通过贿赂和恐吓又损失了 5%的 选票。
菲律宾 1986 年 2 月 7 日的选举就这样拉开了它的帷幕。
二、“两个赢家”,一场较量
选举结果缓慢地进入了两个计算机总部:一个由选举委员会管理,它设 在菲律宾国际中心有空调设备的大厅里,这是由伊悔尔达耗费巨资建造起来
的。另一个由全国公民自由选举运动管理,设立在拉萨尔体育馆。
2 月 8 日,《今日公报》报导说,政府选举委员会和全国公民自由选举 运动之间对选票结果出现了不一致,或者说出现了一场争论。这家报纸说,
最初的非正式统计表明,马科斯和托伦提诺得票数遥遥领先于科拉松·阿基 诺和劳雷尔。政府选举委员会以“验明过的部分统计报告”表明,选民中,
赞成马科斯总统连任的有 54.4%,反对的占 45.3%,根据这一报导,在大马 尼拉的选举竞争中,双方势均力敌,而在最后,阿基诺夫人可望以大幅度的
领先票数获胜。
2 月 8 日凌晨,政府选举委员会计票中心公布的第一批统计结果表明, 马科斯得票 2758 张,阿基诺夫人得票 2269 张。但是同时,由监督这次选举
的民间组织一一全国公民自由选举运动计票
中心公布的结果却与其有所不同:科拉松·阿基诺得票 180083 张,费迪 南德·马科斯得票 128391 张。前者在大马尼拉获得领先优势。
2 月 8 日中午 12 时 45 分,政府选举委员会计票中心公布选票结果:马 科斯以得票 11593 张对科拉松 6575
张,暂时领先。然而,全国公民自由选举 运动的统计数字表明,科拉松以得票 883220 张对马科斯得票 614432 张,暂
时领先。与此同时,在副总统的选票统计上,政府选举委员会计票中心公布 托伦提诺得票 9651 张,劳雷尔得票 7086 张。全国公民自由选举运动公布的
初步统计结果是:劳雷尔得票 836632 张,托伦提诺得票 586746 张。
紧接着,是势均力敌的两个硬派人物分别利用他们各自的宣传工具,向 菲律宾和全世界宣布自己是胜利的一方。马科斯在实况转播菲律宾大选的美
国全国广播公司“今天”电视节目里发表谈话说,这次大选总的来看,似乎 是干净利索。所以,如果能继续保持这个势头,他和托伦提诺将在全国 73 个省中获胜。
科拉松也毫不势弱,她在德维里塔斯电台宣布她是这次大选中的胜利 者。“马科斯符咒失灵了。”“他的无可匹敌的神话灭了。尽管他有枪、打
手、黄金,菲律宾人民还是最后赢得了胜利!”“这个趋向是清楚的和不可 避免的。人民和我将取得胜利,我们知道这个。”“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
在这一天争得到的自由从我们手中夺去!”科拉松认为她稳操胜券,因为有 证明表示,在 1490 万张选票计数以后,她拥有的选票数量比马科斯多 80 万
张。
第二天,她便告诉记者,她希望同马科斯立刻见面,安排顺利而迅速的 政权移交。有人问她,她对美国人有什么要求。她说,也许他们可以让马科
斯先生知道,对他来说,承认失败这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他拒绝让权,她将 每天领导和平示威。以后,她驱车到马卡蒂市政厅表示她对几百个人(绝大
多数是青年)的支持,他们从昨夜起就在那里守夜,保卫投票箱。
为了表示充满信心,马科斯在 2 月 8 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可能 的最坏的结局”,是他最后仅以领先 120 万张选票的优势战胜阿基诺夫人。
因为在他看来,更大的可能性是他领先阿基诺夫人 220 万张选票。与此同时, 科拉松也宣布,“对马科斯总统来说,目前放弃他现在拥有的权力才符合我
们国家的最大利益。”
到 2 月 9 日,在政府选举委员会计票中心工作的 30 名计算机操作人员伤 心地离开了他们的工作岗位,以抗议“明目张胆地篡改他们正在输入终端的
直接从选区报上来的选举结果”。这一辞职行动由 16 名在那里工作的程序编 制人员发起,尔后又有 14 名其他工作人员跟着提出了辞职,一起加入抗议的
行列。
到 2 月 10 日,马科斯继续宣称,根据政府选举委员会发布的统计结果, 他以压倒一切的优势获得连任总统的资格。同时,托伦提诺的票数多于劳雷
尔。拥护科拉松的国民自由选举运动公布的结果恰恰相反。——在这种情况 下,根据菲律宾宪法规定,在总统选举中负责正式检票和宣布最后选举结果
的唯一合法机构是国民议会。
这个机构宣布 2 月 1O 日下午开会,以便开始正式清点从全国 73 个省、
59 个市和大马尼科市 7 个区汇总的选举统计报告。按照法律规定,除非有足 够的合法理由推迟,否则,国民议会必须在自检查选票统计之日起的 15 夭内
宣布大选的获胜者。据政府副总理何塞·A·罗诺称,如果所有检查选票的证 书都能及时提交,那么,国民议会就能在 48 小时内完成正式的验票统计。
现在,选票已经无法有一个统一的结果。马科斯和科拉松各抒己见,让 世人难辨真假。
马科斯再一次接受了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电视台“面对新世界”节目记者 的采访。他说,尽管有报导说他可能想使这次总统大选无效,但他并没有这
种打算。他还强调说,他不会解除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法维拉·C·贝尔 上将的职务,因为有可能取代贝尔上将的菲律宾武装部队副参谋长菲德
尔·V·拉莫斯中将已卷入了一件侵犯人权的案子。马科斯总统在接受采访时, 突然尖锐地反问记者:“当他(贝尔)已由总统个人选定时,为什么你们要
我任命另外的人担任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
同时,科拉松又来到圣多明戈教堂和巴克伦拉教堂做感恩节的弥撒。数 千名礼拜者跟随着她,教堂里挤满了人,有一些人不得不在教堂外面收听广
播。他们穿着黄色和绿色的(这是科拉松和劳雷尔的颜色)服装。
红衣主教说,选举是“人民力量”和“集体团结表现”的证据。他赞美 全国公民自由选举运动的志愿人员,并说,“上帝不会原谅马科斯”。
四周的人们高呼起“科丽,科丽!”并打着“L”的手势。
科拉松刚要走到讲台上发表讲话,她的安全人员突然把她从祭坛上推 下。有人发现一个腰间别有手枪的人,正站在群众前面。他们上前大声指问
他为什么带手枪来参加弥撒?那人匆匆离去。
应邀前来菲律宾的美国参议员、菲律宾大选美国观察小组的组长卢加尔 离开了菲律宾。他在离开菲律宾之前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有关这次大选
的统计选票工作,由于秩序混乱已受到舆论的谴责。因此,他在返回华盛顿 后,将向里根总统提交一份美国观察小组对选举中出现滥用职权和弄虚作假
等不正当行为的初步报告。他强调说,他和他的同事在菲律宾目睹了新闻报 导所揭露的对这次大选的公正在暗中进行破坏和干扰的企图,而且无论是在
投票还是在点票过程中,这种破坏的企图从未有过收敛或停止,整个大选过 程几乎是不可避免地要出现麻烦。
美国政府开始对此表示深切的不安。在这一敏感的时刻,海地的终身总 统让·克洛德·社瓦利埃被迫乘坐一架美国空军的飞机离开了他的岛国,流
亡海外。美国政府说,自从 1985 年 11 月 28 日海地爆发全国性反对社瓦利埃
15 年暴政的抗议活动以来,己有 50 到 60 人死亡。这还是保守说法。杜瓦利 埃家族统治这个加勒比岛国有 28
年之久,美国政府透过杜瓦利埃的命运,万 分担忧菲律宾的前程。
但是,里根总统不顾国务院顾问们的劝告,在实况转播的新闻发布会上 宣称,在菲律宾大选中:“双方都有舞弊行为”。里根似乎认可马科斯是赢
家。这令白宫的许多助手处境尴尬。里根含糊其辞道:“我不知道你们是否 真有足够的证据来继续指责。我甚至可以肯定,即使在我们自己国家的选举
中,某些地方也有舞弊现象。我不了解那里的舞弊程度究竟如何。而且,我 们是否能证明所有这些指责不过是出于偏见,或者那里根本就没有什么舞
弊,不过是一种选举战术而已?”他同时要求科拉松和马科斯“一起工作, 组成一个有活力的政府”,并“进行改革工作。”他提出了一个“两党制”
的办法。他说,美国将保持中立,在投票数字计算完毕以后,“我们希望那 时同菲律宾人民依旧有和过去历史年代所保持的同样的关系。”他提出,“双
方必须共同工作来实现为保证稳定的民主政治所需要的改革。”
科拉松非常愤怒,她在科胡昂科大楼竟选运动总部挤得满满的记者新闻 发布会上说,不知道里根总统在美国电视里是否看到了菲律宾选举中的暴力
事件,或者是否听到了他所派遣的观察员的报告。她说里根总统在对菲律宾 选举发表见解以前,应该与他的大使馆、外国观察员和新闻媒介核实一下。
“没有一个菲律宾总统曾经象我一样在选举中得到压倒多数的选票给予的援 助。对于一个民主政体的朋友选择与马科斯合谋在菲律宾人民的解放问题上
欺骗他们的做法,我对他的动机有怀疑。”她呼吁美国,“不要为了目光短 浅的自我利益作出错误的行动,去支持马科斯。”
美国驻菲律宾大使斯蒂芬·博斯沃思听了科拉松·阿基诺的讲话,急忙 到她的总部去做一番解释,不要误解美国的里根总统。
里根宣布他将派遣善于调解纠纷的外交老手菲利普。哈比卜调查菲律宾 选举舞弊一事。哈比卜曾于 1974—1976 年任国务院负责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事
务的助理国务卿,对菲律宾比较了解。这位哈比卜受命于 2 月 14 日抵达马尼 拉。在他到达的两小时后,菲律宾国民大会宣布:费迪南德·马科斯以多出 对手
150 万张选票再次连任菲律宾总统。
三、竟选马拉松
据说,这并不是哈比卜的意思。哈比卜一下飞机,就直奔马拉卡南宫。 贸易和工业部长罗伯托·翁平受命代表政府与其会谈。翁平后来说,哈比卜
向马科斯施加压力。美国并非要马科斯辞职,不过是要求马科斯作出一个姿 态来,改组一下内阁,以此来平息美国国内批评他的声音。哈比卜提出的其
中一个条件是让拉莫斯替代贝尔。这些是白宫继续支持马科斯政权的条件。 里根和哈比卜没有要求马科斯下台,相反,如果马科斯能采取这些行动,里
根将支持他作为菲律宾总统继续留在马拉卡南宫,至少到 1987 年干完他这届 总统任期为止。
马科斯却一口回绝了哈比卜的要求。政治中的勾心斗角才是真正他说也 说不清楚。马科斯靠着美国撑着他的政权,美国靠着马科斯保护着他们的军
事基地。当这种默契受到某种利益冲击时,他们就不会站在一条战线上。现 在,美国需要的是基地永久地存在下去,马科斯需要的是再次当上总统;美
国认为马科斯已经难以登上菲律宾总统宝座,而马科斯对未来仍旧充满信 心。所以,马科斯一口回绝了美国人的建议。他知道他的对手什么时候在犹
豫。很明显,里根的态度并不坚决。翁平说,问题的焦点是贝尔的去留。贝 尔一直在对马科斯说他的处境不安全。马科斯最终同意由拉莫斯接替贝尔担
任总参谋长,但后者仍要留任秘密警察的头目一一这种安排不过是修饰门 面,并无多少实质意义。翁平说,对于马科斯的这一安排,哈比卜同意了,
但交换条件是让翁平代替科伊出任驻美大使。此外,还要作一些内阁调整, 可能是要解除旅游部长阿斯皮拉斯和新闻部长森达纳的职务。人们普遍认为
这两个人与尼诺伊·阿基诺谋杀案有关,因为当时他们都在场。马科斯意识 到他已经占了不少便宜,就同意了哈比卜的要价。对他来说,这是一次重要
的胜利。事实上,他并没有付出什么。与哈比卜的谈话一结束,他就公开宣 布贝尔将军将从总参谋长的位置上退下去。但他在这个决定的具体生效日期
上闪烁其辞:贝尔将军起码还要干到 3 月 1 日,在这之后,他仍将是秘密警 察的头目和高级军事顾问。哈比卜在马科斯身上的计划完成后,下一步,就
是去找科拉松阿基诺。
但科拉松·阿基诺没有给哈比卜一个满意的答复,她毫不留情地拒绝了 他。
就在里根总统宣布派出哈比卜之时,科拉松·阿基诺就不屑一顾他说, 这个人在最近结束黎巴嫩内战的使命上并没有显著的成绩。此时此刻,科拉
松正同她的支持者们商议,如何用自己的方式与马科斯政权进行不屈不挠的 反抗——那些日子令人们焦躁不安。
人们奇怪科拉松为什么不采取行动?一个志愿团体的领导人向科拉松提 出建议:成立一个由主要反对派领导人组成的研讨会。
科拉松同意了。她在蒙德拉贡大楼接见了 350 名领导人。他们中间有工 商业者、专业人员、政界人士、城市贫民、教士和军人,讨论他们准备发动
的抗议运动。于是,一个新的联盟成立了:它包括温和社会民主反对派团体、 教会、武装力量的改革分子。但这个联盟没有全国民主同盟为代表的激进左 派。
温和反对派的许多领导人坚决要科拉松采取强硬的立场和举行游行或群 众集会,他们希望这些行动可以导致攻击总统府强迫马科斯交出政权。有一
次开研论会,他们甚至要号召武装斗争。科拉松对此感到吃惊,就她而言, 如果他们要通过暴力撵走独裁者,他们可以我一个新领袖。
科拉松反对示威,她担心示威可能导致暴力。她也不愿干被认为与激进 分子有联系的任何事情。她认为这种联合将给马科斯以进行镇压的借口,或
者使良好组织的激进分子有机会强迫他们服从。把全国民主同盟排除在外是 容易的,因为它抵制选举,丧失了代表的权利。有人问她是否愿意接受全国
民主同盟参加,它的百万成员和全国范围的组织将为公民不服从运动提供有 经验的领导人和广大的支持者。她回答说,“我没有同全国民主同盟的人说
过话。塔纳达告诉我,他们很想同我谈一谈。我告诉塔纳达,最好还是请他 们同他谈话。”
科拉松也不喜欢另一个建议,就是把大粪倾倒在美国大使馆门前,以表 示他们对里根政策的厌恶。她说,“我相信我们不应该这样做,因为这太不
卫生了。”她决定采取她的顾问团向她提出的另一个建议,到全国各地旅行, 要求她的支持者实行这些决议:在马科斯就职总统那天,在圣多明戈教堂为
选举牺牲者举行追悼会;次日举行总罢工和大声齐呼非暴力的讲演会。80 个 工商协会的联合团体一一菲律宾工商业联合会主席稍后宣布,允许所属工厂
和商店的工人参加一天罢工。
2 月 15 日,里很总统对菲律宾大选一事发表了谈话,他说:“不幸的是, 选举中出现了大量的舞弊和暴力行为,其中大多数明显与执政党有关,而且
其程度是如此之严重,以至于无论是在菲律宾还是在美国,人们都对选举的 可信度表示怀疑。”他没有说他要抛弃马科斯,相反,他对马科斯给予了很
多的同情。他要求菲律宾的反对派停止争吵,与他在马拉卡南宫的那位老朋 友作笔生意。他说:“在这个困难时刻,所有有责任心的菲律宾人都应该寻
求和平解决问题的途径,避免暴力。后者只会让那些反民主的人坐收渔利。” 里根的讲话被众多的人理解为是为了美国在菲律宾的基地。
2 月 16 日,科拉松·阿基诺在 100 万市民参加的声援阿基诺夫人的集会 上发言。最初;她的支持者们并不赞成她召集这样一个集会,他们认为,菲
律宾正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这个习惯于选举暴力的国家,在这个时候, 已经有许多人死于非命。安蒂克省前任省长埃弗利奥·贾维埃就在投票选举
后不久被人枪杀在省会大厦外面。科拉松坚持这样做。她说,“如果人民不 支持我,我要知道;如果他们支持我,我也要知道。我一定要彻底知道人民
是不是仍然相信我取得了胜利。”倘若没有大量的人民参加集会,那么,领 导这样快就忘掉对选举行为愤怒的人群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科拉松单独作出了举行这一集会的决定。给予她的是潮水般涌来的人 群。她面对支持她的人们,更加信心百倍。她发誓说,她要通过非暴力不合
作运动撵走马科斯一一这是在菲律宾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惊人之举,其目的在 于通过这种简单得体的紧急措施迫使马科斯下台。
科拉松也想要使马科斯明白,目前他统治的这个国家并非受人民之托, 因而也就不存在他继续统治下去的必要。科拉松·阿基诺的这一非暴力学说,
起源于印度圣雄·甘地创立的“真理的力量”学说,是一种要求人们以爱为 基础做出彻底牺牲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本世纪的 30 年代,印度兴起了民
族解放运动。那些誓死忠于甘地的支持者们跟随甘地来到印度沿海的盐场举 行反对英国统治的非暴力民众不服从游行。这期间,他们任凭当时前来镇压
的警察的拳打脚踢,从不还手。这场运动最后导致“食盐进军大屠杀”,由
此使得甘地的支持者和印度人民为从英国人手中争取独立而更加努力战斗, 最终完成了具有世界影响的印度社会改革。
科拉松·阿基诺就是想用这种方式,迫使马科斯放下他手中的权力。她 向全菲律宾人民号召说:
(一)联合抵制阿基诺夫人所指的“嫡系”报纸。例如:《马尼拉每周 公报》、《每日快报》、《时代日报》、《人民杂志》和《时代》周刊。
(二)停止资助和光顾那些为马科斯的亲信所拥有的公司,例如:圣米 格尔啤洒有限公司、鲁斯坦百货公司、联合银行、商人皇家银行、联合椰子
种植者银行、菲律宾国家银行和其他一些公司及企业。
(三)延期交付水电费,直到因拒付款而使那些水电管理机构将要倒闭 为止。
(四)督促警察和军队凭良心办事,停止效忠“一个没有人民支持的总 统”。
(五)政府雇员和私人企业雇员提出贷款申请,集中攻击社会安全制度 和政府福利保险制度。
(六)在马科斯作为总统宣誓就职这一天,全国罢工,各阶层人民对马 科斯政权进行联合抵制(马科斯预定在他被国民议会宣布为当选总统 10 天 后,也就是 2
月 25 日宣誓就职)。
(七)在非暴力原则下,组织各街道和社区举行协调一致的抗议活动。
2 月 17 日,哈比卜与马科斯再次进行了两个小时的会谈,讨论里根总统 妥协方案的细节部分。哈比卜告诉马科斯,他必须进行民主改革并与反对派
分享政权,不然的话,他将失去美国的军事和经济援助。马科斯反击说,如 果里根停止美国援助以抗议欺诈选举,他将废除基地条约。
哈比卜又同科拉松谈了近一个小时。他极力劝说阿基诺夫人要顾全大 局,但被科拉松不客气地拒绝了。她说,她唯一能接受的条件就是马科斯立
刻下台。“不要再来看我,如果你们一定要坚持我应与马科斯先生的政府合 作的话。”
事后,科拉松在一份声明中说,“虽然这是菲律宾的事情,将由菲律宾 人民来解决,但是我们还是期待每一个地方民主政治的朋友的理解和支持。
马科斯先生试图夺取胜利而使用的暴力、恫吓、欺骗和贿赂是不健康和不民 主的勾当。试图混淆这个极为明确道理的任何人不是在帮助菲律宾人民,而
是背叛了他们为民主而进行的斗争。”
哈比卜又专程拜访了红衣主教辛。他们谈到阿基诺夫人时,红衣主教辛 赞美地说:“我们在谈论的是一位天使。”
在这之前,伊梅尔达·马科斯也曾几次来找红衣主教辛。她送给他一个 十字架,上边布病金刚钻并刻有“你的亲爱的”的字样。
红衣主教辛把第一夫人赐赠的礼品给卖了,他把钱捐给了慈善事业。 有一天,伊梅尔达·马科斯下半夜来找红衣主教,要求辛干涉主教们反
对马科斯的会议。红衣主教拒绝了,他说:“夫人,请你不要夜间来此,人 们会猜疑你和我睡觉,这很不好。天亮以后来就可以了。”
2 月 19 日,美国参议院以 85 票对 9 票通过了一项谴责菲律宾选举的决 议。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说:“科拉松·阿基诺在选举中获得了完全的胜
利。”美国众议院的外交事务小组一致通过决议,暂停对马科斯政府的军事 援助,今后美国将只通过民间和教会的渠道提供援助,直到菲律宾建立合法
政府为止。这是自菲律宾这次提前选举以来,美国上层之间相互矛盾的第一 个结果。
尽管这结果不代表里根的意思,却对马科斯打击极大。他指责这种行为 是外来干涉,并发誓菲律宾不会屈服于外来压力的。马科斯还警告说,如果
他的对手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他将以煽动暴乱罪控告他们。
科拉松·阿基诺此时正在邦板牙省安赫莱斯市举行的集会上发言。她说, 反对派积极开展的非暴力斗争的立场决不会动摇,除非“我们使马科斯先生 屈服、下台”。
让集会群众开心的是,科拉松说,马科斯总统是“另一个正在生成的社 瓦利埃”。她以此来暗示马科斯在不久的将来也要紧步杜瓦利埃之后尘,最 后逃离菲律宾。
2 月 21 日,美国特派员哈比卜再一次劝说科拉松·阿基诺作出一些让步, 结果也不尽人意。科拉松此时正准备离开马尼拉去宿务,参加在那里举行的
一次更大规模的集会。
据法新社发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巴巴拉的报道说,正当菲律宾的动乱 日益恶化时,里根总统终于改变了最初的主张,决定支持反对马科斯总统的
力量。报道说,里根表示,2 月 7 日的菲律宾选举中,“主要由于马科斯领 导的执政党新社会运动以欺骗和暴力手段作恶”,使这次大选的公正可靠性
“变得令人怀疑起来”。与早些时候支持马科斯总统的立场相比,美国总统 的立场有了很大的改变。据说当时里根曾保证说,如果马科斯连选连任,美
国将扩大对他的支持和援助。显然,里根总统发表的这一新声音,是他收集 并研究了菲律宾观察大选的美国观察小组的报告的结果。里根说:“虽然我
们的观察小组迄今尚未结束其使命,但事实已经有了,明显地令人感到悲哀。 这次菲律宾总统大选已被主要由执政党广泛采取的欺骗和暴力手段所操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