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励志.心理 > 自我创造——行为创造全新的你TXT下载

自我创造——行为创造全新的你

作者:拿破仑·希尔(美)
栏目:励志.心理
类别:现代
大小:301KB
评价星级:★★★★☆
下载次数:(本周:,本月:)
在线阅读  点击下载

书籍节选

书籍章节作者介绍
这本书整本书只谈论一个原则,一个原理,一个技术,就是行为上的自我创造技术,可以创造出你自己随心所欲选择的新个性,新习惯,打造一个全新的你。
如果你读过了独眼易龙的回忆录《缺陷是金,磨难是银---在口吃,手淫,早泄中煎熬的男人》你就会了解,就是这本书让我——独眼易龙——克服了羞怯,懦弱,抑郁,手淫恶习,人际交往的恐惧,当众讲话的恐惧,成功摆脱纠缠了我十五年的口吃也是这本书的功劳,这本书也让我如愿以偿的娶到了自己心爱的女人,现在我的生活自由自在,这本书功不可没。
这本小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时虽然不到两元钱的价格,和另外一本书《人性艺术—内心电影剪辑师》对我而言价值连城,超过了我读过的任何其它书籍。这两本书不仅陪伴我度过在俄罗斯地狱般的监狱生涯,让我免于崩溃,直到今天为止始终带在身边,帮助我解决了很多困扰我的难题。近二十年来,我去过无数城市,住过无数个宾馆,换过不同的交通工具,更换过几个旅行箱,但我的旅行箱里只有三样东西不变,牙具,刮胡刀,和这两本书,我用皮夹子把两本书合包在一起,在飞机上,在火车上,临睡前都要读一读,每次都让我找到灵感和力量。
有了这本书,你可以让曾经的心理医生下课,可以跟你曾经追随的大师说声“拜拜”,同时也和那些给你各种建议的专家和顾问礼貌的道声“再见”。
这是一本可以彻底改变你生活的“圣经”。
同时你也知道,同样的书在不同的人阅读下产生的作用效果也是有所不同的,相信你会是从中收获最大的那一个,打开这本书,你就进入了一个自己改变自己的旅途,祝你旅途轻松、愉快!


第一章:我为什么会是这副样子

我为什么会是这副样子?"许多人常如此自问。尤其在孤独、愤怒之时更会如此自问。
其实,这个问题弦外另有音,“我可能改变吗?"“我能改变自己吗?"或是"你能令我改变吗?"
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是"不能",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够改变你。而前两个问题的答案却是肯定的,你能够改变你自己。本书就是要告诉你怎么改变你自己。
简而言之,本书真正的用意是帮助你了解自己为什么会变成目前的样子,如何改变自己,如何重新塑造新的自我。但是,不管我们多么渴望,光靠本书还是无法使你改变。重要的是,只有你才能改变你自己。因为,是你创造了自己!
本书所言创造新的自我,并非指理论上或生理学上的创造,而是心理上重新塑造。因为你自己的情感. 态度. 思想,构成了你的个性, 因此只要你能借助意志控制自己的行为,便能创造新的个性,而且每天每天都会有所改变。
“但我并不愿改变整个个性啊!我只要改变某一点罢了!”
不错,很多人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然而特殊点与一个人整个个性有极密切的关系,而本书只是针对我们所要改变的某种个性而言的,只要是你有急切想改的感觉、态度、想法以及习惯等,你必能改变它,因为这些既然是你自己养成的,当然你也能将它改掉。
很多人却这么认为:“我觉得应该这样,所以就这样做了”,但这本书却将因果倒置,主张由自己的自由意志来引导你的思想、态度和感觉,变成:“正因自己如此做,所以我才会有这种感觉”,或许你会反驳:“我早知道,感觉会随着行为而改变.就是因做了这种事,我才会有罪恶感”。
的确你说的也是行动跟感觉的一种因果关系,但是此书所指的不是这层关系。一般所谓罪恶感是因你自我反省而来,而本书中所指的反应,是直接来自于你的行为,丝毫不含反省的味道,这些直接效应对心灵的影响极大,但你可能从不知道它的存在。
这种直接效应绝对可靠,万无一失。每当你这么做了(为了某种理由)一定会有这么做产生的感觉,也必然会得到好的报偿或坏的惩罚,因为人性中都有一个基本法则在不断运作,这个法则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却很难捉摸,它深深地困惑着人,以至于我们的历代祖先)直都有同样的问题:“我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呢?”
“我做了这件事后觉得不安。”这并没有说明做后的不安情绪是焦虑、抑郁、愤怒或不被爱等。“我对那事觉得不安,是因为在我小时候,别人告诉我那样做不好,至今我仍有相同的想法。”为什么你仍有相同的感觉呢?我想,你一定不会相信是孩提时学来的吧!这本书就是要让你了解,为什么你会相信别人告诉你的事,并且教你如何不再相信它——只要你肯的话。
下面各章中将会一一阐明你现在为何仍有这种感觉、态度及行为,并提供改变的方法。
我们所用的方法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分析法,以前的那套分析法无法预测、解释或付诸于试验,对于心理治疗是毫无帮助的。本书的方法是根据,项既能解说、预言,又能付之于试验的理论,且经过无数心理医师使用,证实成功后的方法。
刚刚我们提及心理医师这个名词,我们补充一点,下面文章中提及的自我改变法,可由你自己去实施,并不需找心理分析家,也许他们能帮你早些发现问题症结之所在,但是如果连你自己都无法觉察出自己何处不对,他们亦不会有何发现的。所以,你应了解分析学家就象这本书一样,只能告诉你如何来改变自己,却不能改变你。只有你自己才能改变自己。
如果此书的主张正确,能够讲明白那条能够改变你和再造你的基本原则,那么,它带给你生活上的冲击,将超过你读过的任何一本书。我相信,即使本书只有十分之一正确,它也可以改变你的生活。
现在,开始进入我们要讲的原则吧!

第二章:自我创造的原则

塑造自己的个性时,每天应运用这个基本原则:
“你每次的行动,都在加强此行动背后的意念和动机”。
“你每次的行动,都在加强此行动背后的意念和动机”。
“你每次的行动,都在加强此行动背后的意念和动机”。
这句话乍听之下,好象极为简单,其实不然,虽然尚有许多其他说法,但却不能比刚说的那句话更具体。这条原则,十分的确切,它可以解释构成你整个个性内的所有感觉、态度及思想。我们无需为了使它更具真实性,而将之弄得复杂,最重要的是,让大家明了它的含义。
我再把那句话复述一遍。
“你每次的行动,都在加强此行动背后的意念和动机”。
每次,你做任何一件事时,驱使你去做某事的动机或感觉即被加强。也许那是对自己的想法,对别人的想法或对世界的想法,无论是指什么,只要你去做它,它的动机便被加强。如果不行动时,情况即会变得较模糊,然后渐渐地消失,有所行动时,就会更明显、更充实、更富刺激性。
如何了解这个原则,查觉出它的作用及重要性, 可能得费一段时间,不过我可提出一些较具体的事实让你们参考,帮助你找出自己行为背后的动机。
现在我想请读者做点事,当你一页一页看下去的时候,请找出这个基本原则及在有关的陈述中的真确性。也许你会发现某些例外的地方而想予以抨击。注意!那是以后的事,现在才刚开始请不要这样。若你吹毛求疵,而无视于事实的话,则真会应了那条原则的说法,你会发现此书的说法完全不正确。
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常常会发现下面这种事?
聚会中,罗夫不经意地批评一部电影,起初他的表现还颇温和,也许他还有些喜欢那部电影,他批评的目的只是想表现一下自己的聪明罢了,但结果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别人对他的批评,不只一笑置之,更有人出口反驳。罗夫不甘示弱,继续地批评。最后,他对这部电影的态度及观点整个地改变了。罗夫下次再参加聚会时,一定会先想到“电影”这个话题,于是又将产生一番攻击性的批评。
这件事到底说明了什么?现在我只想针对其中一点来谈,那就是,我们提过的原则发挥了它的功效。罗夫批评电影的动机是认为电影有其缺点——这个看法一再地被加强,只要他一谈及电影,此动机就会表现出来。很多事情刚开始时,我们常单凭一种感觉、态度或看法而去行事,然后那种看法就更加深了。比如罗夫,即借着其自身的行为而产生他那种感觉。
再假设当罗夫批评时,有个罗夫所尊敬的人指正说:“其实你开始并非真的不喜欢那部电影,只不过后来有点恨它。”即使罗夫也承认这点,但他还会反驳说:“我一想到这部电影电就觉得它腐朽不堪”。如果他懂得心理学,或许应加上这一句:“那家伙惹我生气,我只是将气发泄在电影上罢了!”但事情并非如此,假设罗夫一直都认为他辩护是因有人惹他生气的话,到后来他应不会痛恨那部电影,反而会因替电影辩护而体会出这部电影的许多优点。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到底是何种动机驱使罗夫去做这种评论,不管那个动机是什么,它后来总是被加强了。
罗夫生长于一个十分重视智能的家庭中,他父亲常在餐桌上出问题考孩子们,答不出来的就会遭到嘲笑。罗夫长得并不出色,也不精于运动,更无幽默感,所以他只有朝智能方面去努力,以求获得别人的重视及赞美。因此只要一有表现其智力的机会,他就从不放过。他愈是以这种想法去行动——自己唯一特长是头脑好,就愈加地相信这种想法。但这种因果关系对他并不好,他念大学时,人人都叫他“伟大的反驳家”。
自我创造——行为创造全新的你 在线阅读:
第 1 页第 2 页第 3 页
下载地址: 点击下载TXT
更多>>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