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励志.心理 > 一滴一海洋:教你懂得如何调整生活的节奏TXT下载

一滴一海洋:教你懂得如何调整生活的节奏

作者:蒋光宇(现代)
栏目:励志.心理
类别:现代
大小:304KB
评价星级:★★★★☆
下载次数:(本周:,本月:)
在线阅读  点击下载

书籍节选

书籍章节作者介绍

用爱撰写的人生智慧

蒋光宇


中国有句古话:鸿雁传情。这不仅适用于情侣,也适用于父女。在沈阳就有这样一个父亲,女儿到湖南读大学时他拿起了笔,以哲思散文的形式寄去一封封书信,当女儿成功申请到全额奖学金,远赴美国费城坦普尔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时,这个父亲将这些书信整理并集粹成书。


这便是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一沙一世界》、《一滴一海洋》,而这个父亲便是该书的作者蒋光宇先生,同时他也是《读者》杂志与全国100名签约作家和作者之一,在哲思散文写作领域享有一定声誉,其作品在《读者》、《青年文摘》等100余种报刊、杂志上发表或转载。


在谈到该书的成书背景时,蒋光宇先生说:在女儿成功考取湖南医大后,为了让女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和谐处理人际关系,我写了《钢琴上的黑白左右手》;女儿的课业日渐繁重,为了勉励她我写了《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出来的》;在女儿压力过大时,为了让她健康的面对生活,我写了《寻找快乐》。直到现在,女儿在美国读书,这也仍旧是我们的保留曲目。每每当她遇有这样或那样的困惑时,我也会写这样的故事劝慰和鼓励她!


善良、正直,做人、处事,智慧与成功始终是人们在生存状态中所努力追寻的。心灵上的启迪和抚慰是处于紧张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节奏中的青年人所渴求的。《一沙一世界》、《一滴一海洋》正是由无数个这样的小故事串联而成,它既是蒋光宇先生为自己的女儿所撰写的,更是他为更广大青年群体所撰写的人生智慧!


《读者》杂志主编彭长城曾评价说:这两本书里的许多文章短小清新,以小见大,透射着生活的智慧及生命的尊严,让人感悟良多;著名的散文作家王充闾说:书中多的是生存智慧与人生智慧,是智性的思索和哲学的感悟,是植根于现实土壤而沉潜到文化与生命深处的对于人生价值、生命意义的探索。其称名也小,而所见者大可以帮助读者深入一步悟解人生、认识自我,饱享超越性感悟的快乐;著名散文作家鲍尔吉 原野说:打开这本书,像划亮火柴照亮了满屋的粮食。这满屋的粮食是:哲理、情趣、爱,使人感到温暖。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盼望更多的人读到蒋光宇先生的文章。


当时间的洗礼冲刷出心灵的沟壑,我们到哪里去寻求内心的一份宁静呢?当成长的拔痕绽露出青春的无知,我们又到哪里去啜饮人生的一杯哲学呢?当我们的行程遭遇了生活的瓶颈,又到哪里去摆渡,重获一种解脱和释放呢?
本书从生活中的点滴选取角度,经典故事贯通古今中外,以独立的小品文的形式予以诠释,给渴求成功与幸福的年轻人以深刻的启示。
近昔,《一沙一世界》在首届未成年人优秀文艺作品奖评选中荣获图书出版类二等奖!

进步就是一直在努力

蒋光宇


2004年5月8日,得知教育出版社准备给我出几本书,便把自己筛选的1000篇短文,约100万字左右,交到了第三编辑室主任王老师的手中。为了做到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王老师组织各位编辑和我先后开了几次座谈会。这些编辑都是年轻人,朝气蓬勃,思想敏锐。会上除了讨论怎样出好书的问题之外,还提了不少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大家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流。
问:为什么下力量写了这么多的短文?


答:主要是为了提高公文质量。1997年我调到省委办公厅,从区长这个行政岗位上改做文字工作。究竟能不能适应新的工作,是个实际的考验。除了精心写好领导交办的公文之外,我的第一个目标是在全国的秘书类杂志上发表短文,第二个目标是在能看到的各省委办公厅、省委党校的报刊上发表短文,第三个目标是在领导科学、管理科学的报刊上发表短文,第四个目标是在通俗流行类报刊上发表短文。当时并没想到,由易到难,越写越多。结合工作多为报刊写稿件,无疑有利于提高公文质量。如果说开始写作是为了适应工作的急需,那么日久天长也就成了兴趣、爱好或习惯。
问:都是利用什么时间写的?


答:主要是业余时间。我的父母健在,女儿在美国读博士,是全额奖学金,几乎没有什么家庭负担。妻子在国税局工作,是我得心应手的秘书。如果没有她的帮助,我的短文无论如何达不到目前的质量和数量。前几年,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琪延博士为首的生活时间课题组,曾对全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时间进行了抽样调查:从人的一生时间分配来看,生活必需时间几乎占去了整个生命时间的50%,闲暇时间占33%,工作时间占10%,正规学习时间占7%。工作时间和正规学习时间仅仅占整个人生时间的17%。简单些说,一个人一生的闲暇时间相当于工作时间和正规学习时间之和的2倍。仅每年的每周双休日和节假日,就有114天之多。社会发展到现在,闲暇时间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已经成为举足轻重、仅次于生活必需时间的第二大时间段。闲暇时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是一笔不利用就会流失的巨大财富。马克思说:"时间就是能力发展的地盘。"爱因斯坦说:"人之差距在于业余时间。"人类越文明进步,这些至理名言也就越闪耀着真理的光辉。
问:这些文章都发表过吗?


答:大多数在100多种层次较高的报刊杂志上发表过。其中有一半以上被《语文报》、《今晚报》、《文摘报》、《报刊文摘》、《扬子晚报》、《读者》、《青年文摘》、《知音》、《视野》、《辽宁内参》、《江苏内参》、《广东内参》和人民日报社办的《思想理论动态参阅》等报刊转载,有些被选为卷首语,有些被选编入书,有些被用于语文教学参考,有些在省级或国家级报刊举办的征文中获奖。由于报刊和图书市场的繁荣,特别是文摘类报刊的增加,有些短文,常常被转载多次。加上日积月累的短文具备了一定规模,每年发表、被转载和被选入书的短文数量也增长较快。如果今年不出意外,达到500篇次以上还是比较有把握的。2003年,还侥幸成为《读者》杂志社与全国百名签约的作家、作者之一。但这些都已经成为过去,也只能说明过去。
问:领导和同事对你写作有没有什么意见?


答:没有,省委办公厅是一个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的优秀集体。这七、八年,在办公厅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自己同自己比有了一定的进步,有的公文受到表奖,4次被评为年度的优秀党务工作者,奖励了一级工资,还把我培养成一名副厅级干部。当然,结合工作多为报刊写稿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发表,更不是为了稿费和虚名,而是为了尽快提高文稿质量,做一名合格的省委办公厅的党务工作者,是为了让生命汲取更多的营养,奉献更多的光和热,让生命更充实、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即使在写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没有丝毫值得骄傲自满的理由。满招损,谦受益,谦和就是安全。这些都是有益的格言。
问:那你一定有文字基础吧?


答:有一定基础,不够好。发表在国家级杂志上的第一篇文章是1982年。以后虽没中断,但工作忙,学得差,写得少,每年发表在省级以上报刊的也只有十篇上下。我羡慕你们,感谢你们,也相信你们完全能成为既会编又善写的好编辑。年龄大的人能做到的,年轻人更能做得到。把简单的事情一直坚持做下去,就会变得不简单;把一般的事情一直坚持做下去,就会变得不一般;把平凡的事情一直坚持做下去,就会变得不平凡。
在座谈的时候我就产生了一种愿望,如果将来有机会,一定把上面的体会告诉给周围的同事,告诉给更多的朋友:不管做什么工作,进步与成功的关键,主要就是只管耕耘,莫问前程,就是一直在努力。



蒋光宇
读光宇老师的书稿,静下心来,深长思之,受益良多,百感交集;引发串串回忆,激起阵阵共鸣。


看了书中《成为一个有修养的好人》这篇文,我回忆起我们初次相识,是在1979年,我到市里开会,见到了蒋光宇老师,那时我在县城教初中,他在市教育学院教大专班,尽管职业差距很大,但同为沈阳下乡知识青年的经历,拉近了我们的距离,相知互勉,后来成为挚友。
光宇是学员们公认的好老师,为人善良,诚恳热心;做事求实,乐观进取。讲课思路流畅,语言生动;文章写得言简意赅,直指人心。他70年代时就认为“好文章的作者都是好人。人品决定文品,文如其人。”
他这样做人、做事,也到处劝别人做人要善良,做事要求真,通过讲课,通过写文章。


后来他进了党政机关,38岁就当了区委副书记,45岁当了代区长、区长。在普通百姓看来,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官了,可光宇仍然觉得自己是人民中的一员,对上级、对下级仍然那么善良、诚恳、热心;做事还是那么求实、乐观、进取。
这期间,他仍然笔耕不辍,劝人做人要善良,做事要求真。
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他后来走到了副厅级的岗位上。,在老百姓看来,这是更大的官了,但光宇还是把自己看做人民中的一员,对上级、对下级仍然那么善良、诚恳、热心;做事还是那么求实、乐观、进取。


这期间,光宇笔耕更加勤奋,他一以贯之的用写文章的方式劝人做人要善良,做事要认真。写好文章成了他的兴趣,成了他的精神需要,成了他做人的责任和义务。他是用心在和读者谈心,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人生的智慧,工作的经验,学习的感悟,生活的窍门,全都坦诚地告诉读者,这样的文章当然打动人心,引发共鸣。全国100多种层次较高的报刊杂志都发表他的文章。


一位副厅级干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又写了这么多文章,时间从哪里来,光宇老师讲:“主要是业余时间。人的一生,生活必需时间几乎占去了整个生命的50%,闲暇时间占33%,工作时间占10%,正规学习时间占7%。简单些说,一个人一生的闲暇时间相当于工作时间和正规学习时间之和的2倍。仅每年的双休日和节假日就有114天之多。闲暇时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人之差距在于业余时间。”


读光宇这本书,最使我敬佩的,是他劝人善良、认真,他首先从自己做起,做人善良、做人认真。《善良在传递中释放能量》、《坦言失误》、《对自己的相貌负责》、《盘点心灵》、《信誉》、《播种诚实》、《诚实使赝品升值畅销》等文章中的主张和见解,光宇首先都以自己开始一点一滴地去做,一以贯之地去做,于是他在从教师到副厅级干部的每一个岗位上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光宇还把文章中的见解在自己的家庭中一点一滴地去做,一以贯之地去做。光宇是孝子,他以善良的心,认真的态度关注父母的需要,从细节上关照老人心的开朗、身的健康,使两位老人至今感觉夕阳无限好。光宇与妻子相濡以沫、互敬互爱、互激互励。光宇对自己的女儿更是既充满爱心、又严格要求,鼓励女儿,既求真务实,又大胆创新,于是女儿德智体全面发展,考取美国博士研究生,获得全额奖学金……
我常想,如果我们国家每个人都能做人善良、做事认真,那么我国一定会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如果全世界每个人都能做人善良、做事认真,那么共产主义一定会提前到来。
我盼望光宇能影响更多的人,盼望更多人读到光宇的文章;一定有更多的读者也盼望,才有百余家报刊发表他的文章;出版社也盼望,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出版了《一沙一世界》《一滴一海洋》。


近16年是我国人均GDP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阶段。这一阶段体制转轨、产业调整、社会变革、发展提速、观念更新、选择多元、利益重组、规则再创……面对滔滔信息、滚滚红尘,人们尤其需要守住心灵的宁静,建设精神家园。


光宇的《一沙一世界》《一滴一海洋》是用诚心写的,我们带着诚心去读,便会感到,尽管我们个人无法改造客观世界,但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内心世界管理得天清日朗,能让自己更珍爱生命,善待他人,求真务实,奋发进取,能方善圆,宽容开朗。生活的大浪也许把我们冲上高峰,也许把我们卷入深谷。无论在哪一个坐标点上,我们都能让自己自强不息乐观进取,高楼住得,茅屋居得;高官做得,百姓当得;寒也耐得,暑也熬得;表扬禁得,批评听得;顺境处得,逆境受得。
象光宇那样,真诚善良地做人,求真务实地做事,管理好自己的心灵世界,是个人的幸福,家庭的幸福,是人民的需要,国家的需要。
新年新书《一沙一世界》《一滴一海洋》出版之时,写了这篇序,自知难以点化本书之旨,好在读者可以立即打开正文,一睹为快吧!
魏书生

绝处求生的勇气和智慧

蒋光宇


有一位22岁的英国年轻人,尽管他是大学的高材生,有一张英国伯明翰大学新闻专业的文凭,但大学毕业后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却四处碰壁,一直没找到理想的工作。为了求职,这位年轻人从英国北方一直到南方,几乎跑遍了全国。屡败屡战的求职经历,使这位年轻人不仅积累了宝贵的求职经验,而且磨炼了不屈不挠的意志。他深知,与其彻底绝望,不如满怀希望。
有一天,他听说世界著名大报——《泰晤士报》招聘员工,便赶紧前去应聘。
他充满自信地走进招聘办公室,恭敬地问:“请问,你们需要编辑吗?”
对方看了看这位貌不惊人的年轻人,说:“不要。我们的招聘工作在前天刚刚结束,你来晚了一步。”
他接着又问:“那需要记者吗?”
对方回答:“也不要。”
年轻人没有气馁:“排字工、校对呢?”
对方已经不耐烦了,说:“都不要!都不要!我们的招聘工
作在前天刚刚结束,你来晚了一步!”
年轻人微微一笑,从包里掏出一块制作精美的告示牌交给对方,说:“那你们肯定需要这块告示牌。”
对方接过来一看,眼睛顿时一亮,只见上面写着:“额满,暂不招聘。”
他的举动出乎招聘人的意料,负责招聘的主管被年轻人真诚而又聪慧的求职行动所打动,破例对他进行了全面考核。结果,他幸运地被报社录用了,并被安排到与他的才华相应的对外宣传部工作。
事实证明,报社没有看错人。20年后,他在这家英国王牌大报的职位是:总编。
这个人就是生蒙,一位具有人格魅力的资深报业人士。他在求职中善于变换思路,善于从绝处创新思维,给自己赢得了让人们发现自己才华的机遇,成功地从山重水复之处创造了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奇迹。
生蒙就任总编时,有位记者采访他:“您那次求职能敲开关闭的招聘之门、化闭门羹为座上宾的体会是什么?”
他说了这样一句广为流传的话:“瀑布之所以能在绝处创造奇观,是因为它有绝处求生的勇气和智慧。”
同自己决斗
那是一天的夜晚,一个年轻人心烦意乱地走到悬崖边。他觉得生活无聊而平淡,厌倦了人世间的孤独和艰辛,决心跳下悬崖。
忽然,有什么声音传来,他不禁侧耳倾听,原来是婴儿的哭声。顿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激动袭来,他感到如此轻生,实在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他奋力挣脱诱惑他自杀的死神,循着哭声和灯光奔去。
这位决心跳崖自杀的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后来成为俄国伟大文学家的屠格涅夫。
后来,屠格涅夫曾说过大彻大悟的话:“要想战胜外界,首先必须战胜自我。我们的生命虽然短暂而且渺小,但是伟大的一切都是由人的手所造成。人生在世,意识到自己崇高的任务,那就是他的无上的快乐。”
屠格涅夫是同自己决斗的胜者。
也是一天的夜晚,一个年轻人沿着巴黎塞纳河堤走着。他的心情沮丧,走投无路,想投河自尽。


他年仅25岁,但短短的25个年头却充满了辛酸与不幸。孩提时,因为政治原因,母亲带着他离开了家园,逃往法国,像难民一样地到处求乞度日,过着度日如年、饥寒交迫的生活。后来,这位年轻人投入军队,凭着聪明才智,不久就升到很高的官阶。但是当时法国动荡不安,他因为持不同的政治观点而遭到逮捕,被解除官职,又不得不离开军队。他已经身无分文,一贫如洗,十分悲观,感到前途没有丝毫的光亮。他决心解脱痛苦,跳入那漆黑的河流中去。
突然,黑暗中隐约出现一个人影,亲切地呼唤着他的名字。这个人是他军队里最好的朋友。当这朋友听完了他的倾诉之后,甚为感动,决定帮助他。由于这个朋友的帮助,改变了这位年轻人的一生。
这位决心跳河自杀的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波拿巴•拿破仑。
波拿巴•拿破仑也是同自己决斗的胜者。
有一次,法国作家大仲马和一位官运亨通、飞扬跋扈的青年政客发生了争执。在中间人的安排下,他们商定用抽签来决定各自的命运,输者必须向自己开一枪。


结果是大仲马输了。他手里拿着枪,神情严肃地走进另一间房里,随手关上门。在场的同伴们不安地等待着那一声枪响。可是,等了好一会儿,枪声才响。对手和同伴急忙向房间里跑去。打开房门,只见大仲马手拿着冒烟的枪,失望地对大家说:“先生们,最遗憾的事发生了——我没有打中。”
大仲马接着说:“恪守诺言固然令人尊敬,但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让生命做无畏的牺牲,这样的蠢事不仅我不会这样做,而且我也不会让我的对手这样做。”
大仲马以最幽默的方式解决了这一问题,让人觉得他是一名生活的智者和强者。
大仲马更是同自己决斗的胜者。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无端地自杀,无异于杀害自己父母的生命。不用摆更多的大道理,仅就这一点,就可以说,在年轻人所有的缺点中,最不能容忍的缺点就是轻视自己的生命。年轻人遇到点挫折、失意、苦难或不幸,就以自杀来鄙薄自己、否定自己、结束自己,实在是人世间最大的过错。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要想战胜外界,首先必须战胜自我。人,务必是同自己决斗的胜者。

用生命传递的诚信

蒋光宇
到美国探亲的时候,女儿带我们到了纽约的河边公园。公园里矗立着“南北战争阵亡战士纪念碑”,每年5月27日,即美国的“阵亡战士纪念日”,都有许多游人来到碑前祭奠亡灵。
美国第十八届总统、南北战争时期担任北方军统帅的格兰特将军的陵墓,就坐落在公园的北部。陵墓高大雄伟、庄严简朴。陵墓的后方,是一大片碧绿的草坪,一直绵延到公园的边界,绵延到陡峭的悬崖边。


在格兰特将军陵墓的后面,就是更靠近悬崖边的地方,还有一座小孩子的陵墓。它和绝大多数美国人的陵墓一样,只有一块小小的墓碑。那是一座极小、极普通的陵墓,在其他任何地方,人们都可能会忽略它的存在。但在墓碑和旁边的一块木牌上,却记载着一个用生命传递的感人至深的诚信故事:
一滴一海洋:教你懂得如何调整生活的节奏 在线阅读:
第 1 页第 2 页第 3 页第 4 页第 5 页第 6 页
下载地址: 点击下载TXT
更多>>

随机推荐

更多>>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