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地理 > 民国军事史TXT下载

民国军事史

作者:姜克夫(民国)
栏目:历史.地理
类别:古典
大小:446KB
评价星级:★★★★☆
下载次数:(本周:,本月:)
在线阅读  点击下载

书籍节选

书籍章节作者介绍
  辛亥革命之后,中华民族并没有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相反却长期陷于战火纷飞,兵祸连年的黑暗年代。这其中既发生过革命的正义战争,也有军阀间的混战,既有反抗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有决定中国命运的国内战争。各种军事力量为了本阶级或本集团的利益而浴血搏杀,在战场上各种力量有的灰飞烟灭,有的则由小到大。衣衫褴褛的工农红军最终却发展成排山倒海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而开始极富革命朝气的国民革命军最后却成为一溃千里的败军。在血与火的较量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从黑暗走向光明的曲折之路,看到近代中国军队的演化,也可以验证伟人说过的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的真理。
  一、民国军事概述
  本书叙述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中华民国建立之后,至1949年国内战争基本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间近48年的军事斗争的历史。
  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至极的封建王朝,随之而来的是北洋军阀长达16年的统治。在此期间,军阀混战和革命战争不断暴发,交织进行。
  孙中山从多次失败中得到深刻教训,亲手创办了黄埔军校,为国民革命军的组建奠定了基础,国共合作的广东革命政府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7月开始北伐,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蒋介石在帝国主义的威胁利诱下,极力压制和打击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分裂革命统一战线,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
  国民党在南京建立了全国性政权后,蒋介石逐步打败了其他军阀派系。
  中国共产党为反对国民党的统治,从民国十六年(1927年)8月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史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全面抗战开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先后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终于在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抗战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长期斗争之后,进行了总的较量。
  斗争结果,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被推翻。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了一个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战争
  (一)反对袁世凯的战争
  1。南京临时政府的民军与北洋军的对比辛亥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使其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具有转折意义的历史事件之一。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革命胜利不久,就被袁世凯窃夺了革命的果实,中国又进入了一个军阀统治和混战连年的极黑暗时期。而与此同时,革命党人并未甘心失败,他们仍然在浴血奋斗着。
  武昌起义及各地武装起义之后,同盟会会员及立宪党人纷纷建立了军政府和民军。在武装起义于各地风起云涌之时,其部队的人数是超过当时的北洋军的。至民初裁编部队时,袁世凯所不能控制的民军大约有50万之众,并占据东南、西南大部省份。民军方面虽然人数众多,声势浩大,在起义中也曾相互声援,但基本上各自为政。南京临时政府虽名为全国性中央政府,而且由深孚众望的同盟会军事领袖黄兴出任陆军部总长及参谋总长,但各省军队基本上在各省长官的控制之下。而民军的成份与素质也相差很大,有的省的军事长官是同盟会的骨干,如李烈钧、胡汉民、陈其美;有的则是立宪党人,如湖南的谭延闿;还有的则是一夜之间换上革命头衔的旧官吏、旧军阀,如湖北的黎元洪、浙江汤寿潜。这些军事长官的政治观点与政治背景的不同,也导致了名义上统一的军队形同散沙。同时,各省军队的组成情况也有不同,有些省的军队,是由一部分清军做为基本力量,因而军事素质较高,战斗力较强,如云南、湖北、江苏、浙江、福建,即是如此,而有的省则主要是由帮会分子,甚至招收游民、绿林为伍,因而战斗力低下。但既是这样,也引起袁世凯的恐慌,必欲去之而后快。
  袁世凯于民国元年(1912年)2月15日,被参议院选为临时大总统,随后孙中山正式宣布解除自己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参议院决定将政府迁往北京,袁就此篡夺了中华民国的最高权力,开始了他的黑暗统治。在此之后,袁一方面加强对政府的控制,同时通过对军队的裁编,来削弱异己力量。首先是在裁减军队的名义下,极力扩张北洋军队。袁于民国元年(1912年)4月军事会议,制定全国裁军计划,要求第一步把全国95万军队裁减一半,但与此同时,他却将北洋军由清末的新军9个师11万人及巡防营军4万人扩充为新式陆军12个师另16个混成旅,再加巡防军等共约30万人。他真正削减的是同盟会领导的军队,临时政府北迁之后,袁世凯任命黄兴为南京留守处留守,主要目的就是想利用黄兴遣散军队,而黄竟以为建设时期已到,通过资产阶级的民主方式即可约束袁氏,因而大刀阔斧地积极裁军,仅两个月时间,南京附近的革命军队就三去其二,只编成3个师,在同盟会势力强大的广东,也由3个师另3万多民军减至2个师1个旅,湖南由5个师减为1个师,四川由5个师减为2个师,江西减少1个师等。当然在革命军中也有一些人对袁世凯的阴谋进行了抵制,如武汉的蒋翊武、张振武,上海的陈其美,广东的胡汉民,江西的李烈钧等人。而袁世凯则不惜采用极端手段,将蒋、张两人调到北京秘密杀害。由于当时的革命党人对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方式,中国的国情及袁世凯本人都存有极大的错误认识,因而在袁世凯准备以武力消灭革命党人之时,革命党人就已处于极度不利的境况之中了。
  2。 二次革命 民国二年(1913年)初,由同盟会联合其它团体组成的国民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取得了压倒多数的席位,身为国民党代理理事长的宋教仁踌躇满志,准备着手组织内阁,以实现政党政治的理想,但3月25日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国民党人企图通过议会道路执掌政权的幻想破灭。孙中山由日返沪,商讨对策,他坚决主张对袁世凯进行讨伐,但党内意见极不统一,黄兴等人以为军事上不足与袁世凯抗衡,因而主张法律解决,党内只有李烈钧等少数人支持孙中山的意见,4月和5月,国民党曾在上海两次召开秘密会议,但未能统一意见,做出决策。而此时袁世凯则于4月26日与五国银行团签定2500万英镑的借款协定事之后,立即准备对国民党进行讨伐。
  袁世凯的军事部署为:以第1军军长段芝贵率第2、6两师及毅军进驻豫鄂边,以第2军军长冯国璋率第4、5两师及张勋、雷振春、倪嗣冲等部由津浦路与河南向南京、安徽进迫,另派海军由郑汝成率领在上海登陆,抢占上海制造局。在部署基本就绪之后,于6月9日撤免李烈钧江西都督职,14日免去胡汉民广东都督职,调任西藏宣慰使,30日又调柏文蔚为陕甘筹边使,免其安徽都督职,战争迫在眉睫。孙中山不顾党内反对意见,毅然决定发动讨袁战争。7月8日李烈钧奉孙中山之命秘密到达湖口,准备进行起义,李烈钧(1882- 1946年),生于江西武宁,清光绪28年(1902年)入江西武备学堂,清光绪30年赴日学习陆军,后加入同盟会,清光绪34年从日本回国,在新军中任职,从事秘密反清活动,武昌起义后返回江西,任都督府总参谋长、海陆军总司令,民国初年被任为江西都督。李烈钧密抵湖口后,设立了讨袁司令部,任命林虎为左翼司令,方声涛为右翼司令,何子奇为湖口守备司令,7月12日,林虎部首先发动进攻,同日,李烈钧发布讨袁檄文及通电, 二次革命 由此开始。黄兴原不赞成武力讨袁,因而遭到党内激进派的责难,当此之时,黄自告奋勇赴南京,与李烈钧互为响应,于15日宣布讨袁,被推为南京讨袁军总司令。随后,安徽、湖南、广东、福建、四川等省也先后宣布独立。7月23日,袁世凯宣布通缉孙中山。
  此次讨袁战争的主战场在江西和江苏。在江西方面,7月12日,左翼林虎所部在湖口首先向北洋军李纯的第6师打响了第1枪,但由于右翼方声涛部及九江的赣军未能配合行动,致使失去先机。随后李纯部集中3个团的兵力向林虎部发动猛烈反击,林虎部受挫。而右翼方声涛部也遭到北洋军张敬尧3个营的拚死抵抗而不得前进,同时李纯抽调两个营的兵力抄袭方部左侧,方部在后撤途中,内部哗变,两个营及炮队、机关枪队投敌,使讨袁军右翼亦遭重挫。江西讨袁军在短短5天之内已呈败势。而此时,北洋军之后援则源源开往江西,7月20日,段芝贵率拱卫军抵九江,北洋第2师及中央混成旅之一部也由湖北开进江西,7月25日北洋军以主力分3路进攻湖口,讨袁军与之激战至第2天中午,被迫从湖口撤出。至此江西讨袁军败势已定,士气瓦解,至8月18日,李烈钧放弃南昌,率残部退往湖南,李烈钧、林虎等人先后出逃日本。
  在江苏方面,江苏讨袁军冷遹的第3师驻守徐州,与北洋军张勋等部在利国驿一带激战,互有进退,后因北洋军兵力增加,而讨袁军中则有部队被北洋军策反,致使战线崩溃,7月24日放弃徐州。原计划前线各军在临淮关设防再守,但后因江西及徐州战事失利,军心涣散,各师相继自行撤退,冯国璋即率北洋第2军很快渡江,黄兴于万不得已中一走了之。驻守南京的革命军在没有领导和统一指挥下,进行了极为英勇的天堡城保卫战,人自为战,血战20余天,至9月11日,终因兵力悬殊,南京失守。
  上海方面,陈其美于7月22日率蒋介石、刘福彪等部进攻北洋军盘踞的上海制造局,但久攻未下,被迫撤退。居正、钮永键防守的吴淞炮台,在北洋海军的攻击之下,坚持到8月13日终于失守。讨袁军与北洋军在四川也发生激战,四川第5师师长熊克武8月4日在重庆宣布独立,四川都督胡景平即指挥川军第1、2、3、4师及袁世凯下令由鄂、陕、滇、黔派去的援军进攻重庆,经过多次激战,至9月12日占领重庆,熊出走,四川讨袁军溃散。其它各省,如广东、安徽、福建等地虽宣告独立,且有所动作,但兵力有限,后见江西、南京两地战败,也先后取消独立,而湖南、浙江只是通电表态,旋即投降袁世凯。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所有南方各省革命党人所领导的军队,全部被袁世凯打垮。大批北洋军涌入南方,南方政权基本上落入袁氏之手。大批革命党人惨遭杀害,孙中山、黄兴等人不得不再次流亡日本。
民国军事史 在线阅读:
第 1 页第 2 页
下载地址: 点击下载TXT
更多>>

本栏下载排行

更多>>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