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全史分卷《清代史》TXT下载

中国全史分卷《清代史》

作者:史仲文(现代)
栏目:历史.地理
类别:古典
大小:3.85M
评价星级:★★★★☆
下载次数:(本周:,本月:)
在线阅读  点击下载

书籍节选

书籍章节作者介绍
  清朝是满族建立起来的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1644 年3 月清军入关,至1911 年辛亥革命,历时267 年。若从努尔哈赤创立"大金"算起,则历经295 个春秋。
  本卷记叙了满族的勃兴与后金的初创、清朝全国性政权的建立和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康乾盛世"、社会矛盾的激化与清朝的衰落、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以及近代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系列反帝反封建斗争,直至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波澜壮阔的历史。
  一、清代政治概述努尔哈赤崛起于东北,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统一了女真各部,在东北地区创建了与明朝抗衡的满洲贵族政权。明王朝被农民起义军推翻之后,清军于1644 年3 月挥师入关,镇压了农民起义,建立了全国性政权。为了巩固其统治,清朝全面接受了明朝的政治制度,对广大汉族地区推行严厉镇压和安抚怀柔的两手政策,迅速稳定了统治秩序。接着又陆续翦除南明残余势力,平息了吴三桂叛乱,顺利解决台湾回归问题,确立了一统天下。与此同时,清朝统治者随即调整了土地占有关系、赋役关系,经济迅速恢复,呈现出"康乾盛世"这样百余年的社会安定局面。为了维护多民族统一国家,清朝制定了恰当的民族政策,果断地平息了蒙古、西藏等上层统治者的分裂民族的叛乱,捍卫了国家的统一。
  清中叶,封建社会固有矛盾日趋尖锐,土地兼并日益发展,阶级矛盾激化,出现了川陕等五省红阳教组织的农民大起义。起义被镇压以后,清王朝也从它发展的巅峰跌落下来,民间秘密结社的反清活动接连不断地发生,一个庞大的王朝危机四伏。
  正当清朝统治者的腐朽和没落日益暴露之时,以英国等国为代表的西方殖民主义自1840 年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社会逐步地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道路。
  在内外矛盾交织的情况下,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起义犹如雪上加霜,动摇着清王朝的统治。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他们通过维新变法和革命显示了该阶级的力量。为了挽回败局,清朝统治者不得不推行新政,以重新收揽民心,但这并非是一剂良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经过多次武装起义的失败,终于再度集结力量,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在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然而,中国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导致其革命的不彻底性。封建王朝虽然被推翻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却没有得到缓解。这两对矛盾仍然是困扰中华民族发展的两大基本矛盾。
  二、满族的勃兴与清王朝的建立(一)满族的崛起及其社会结构1.爱新觉罗的先世和建州女真的迁徙满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资格很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东北"白山黑水"之间的满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族源可上溯到先秦的肃慎、两汉的邑娄、魏晋南北朝的勿吉、隋唐的靺鞨、宋元以来的女真(辽时称女直,避兴宗耶律宗真之讳)。虽说上述部族不尽专为满族的先祖,但包括满族的先世在内是毫无疑义的。而满族名称的出现,约在17 世纪前期,与清朝的建立几乎同时。在遥远的上古时代,满族的先民就和中原地区保持着较为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约在公元前11 世纪,当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取得胜利之时,肃慎人"贡楛矢石砮",以表祝贺,尔后交往增多。到了东周时期,周景王姬贵说:"肃慎、燕、亳,吾之北土也。"①汉唐时期仍与中原王朝保存朝贡、贸易往来。唐代开元时,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建立渤海国地方政权。12 世纪初,女真建立金朝,之后将都城由上京会宁(今黑龙江哈尔滨郊阿城)迁到中都(今北京),统治中国北方长达百年之久。后为蒙古汗国所灭。明朝初年,女真族分成三大部,即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又称野人女真)。建州原为唐代渤海国的地名,在牡丹江流域,故城名为斡朵里(今吉林敦化县)。海西即海西江,今松花江上游。东海女真分布在黑龙江、乌苏里江,直到东海之滨。明朝人称建州、海西为熟女真,叫东海女真为生女真,这主要依据他们经济发展状况相区别的。三部女真几经辗转迁徙,建州女真南下定居在苏子河、浑河流域。海西女真也由北向南迁徙,其中一部分移居辽宁开原边外,分为叶赫、哈达、乌拉、辉发四部,合称"海西四部",又叫"滬伦四部"。东海女真则仍生活在黑龙江中、下游一带。
  这时的建州部有两位酋长,一个叫阿哈出,明政府封他为建州卫指挥使,赐姓李,名曰李思诚。一个叫童猛哥帖木儿(又称猛特穆),清朝统治者称他为直系祖先。童猛哥帖木儿通过阿哈出与明朝联系。明政府授他为建州左卫指挥使,后擢为都督。"童"即汉姓"佟",猛哥帖木儿又是蒙古名字,可见建州女真与周边汉蒙等民族交往之深,互相影响之大。明成祖永乐年间,东海女真部分南移,同建州女真经常发生战争。建州女真被迫向南向西迁移。宣德时期,童猛哥帖木儿为东海女真杀害。其弟凡察,其子童仓、董山率部西迁,经佟家江(今浑江),进入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于呼兰哈达山(又叫烟筒山)下,浑河支流苏子河畔,筑城定居下来。正统时期,明政府为了笼络建州女真,任命阿哈出的孙子李满柱为建州卫指挥使,凡察为建州右卫指挥使,董山为建州左卫指挥使。"建州三卫"之称由此而来。建州三卫是明政府设立的地方机构,既管军事,又理民政,"抚绥属部","看守地方"。长官由中央政府委任,可以世袭,要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承担各种义务。"有所征调,闻使即从,无敢违期"①。正如清太宗皇太极所云:"我祖宗与明朝看边,忠顺有年。"这生动地反映了明朝中央政府和地方卫
  ① 《左传》卷二十二,昭公九年。
  ① 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二十四,女真。
  所的密切关系。
  万历三十九年(1611 年)十月,努尔哈赤率兵攻打乌拉,斥责其首领布占泰时指出:"天生爱新觉罗,曾被谁责辱?汝试言之!百世以前,汝或不知。十世以来,汝岂不知?"②努尔哈赤这段话为查明爱新觉罗世系提供了重要线索。"百世以前"不去说它,"十世以来",参照文献记载,从猛特穆到努尔哈赤之父塔石六代相袭,是清楚的。猛特穆以上四代,已知有始祖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其后有范嗏、挥厚。这中间似乎缺一代。《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一记述:布库里雍顺"历数世居",其子孙暴虐,部属遂叛。攻破斡朵里城,尽杀其族。"子孙内有一幼儿,名范嗏,脱身走",一只神鹊棲于头上,追兵以为枯木。范嗏得免于死。从上述"历数世"、"子孙内有一幼儿"等字样分析,布库里雍顺和范嗏之间,仍有一代,即布库里雍顺之子,范嗏之父。此人叫什么名字?待考。这样爱新觉罗的世系应为:布库里雍顺(始祖)--(?)--范嗏--挥厚--猛特穆(肇祖)--充善(即董山)--石报奇(童仓子)--福满(兴祖)--觉常刚(景祖)--塔石(显祖)--努尔哈赤。
  明辽东总兵李成梁军在图伦城主尼堪外兰的引导下,攻克了阿台的古埒城,屠城时,误杀了城内劝降与救亲的努尔哈赤的祖父觉常刚和父亲塔石。事后,努尔哈赤严厉地质问明朝边官为何诛杀他的无辜父祖。明政府无奈颁给敕书30 道,马30 匹,以示抚慰,并授予努尔哈赤建州左卫都督,封龙虎将军。每年给银800 两,蟒缎15 疋。然而,这个"凤眼大耳、面如冠玉"的努尔哈赤并未就此善罢甘休。万历十一年(1583 年)五月,时年25 岁的努尔哈赤以其父遗留下来的13 副铠甲起兵,开始了他的宏图大业。
  2.明朝对东北女真的管辖和建州女真的社会发展明初,太祖朱元璋颇重视对东北边陲少数民族的治理。洪武三年(1370年),在辽东设立了定辽卫都卫。八年(1375 年),改定辽卫都卫为辽东都指挥使司,管理辽东25 卫,138 所,二州一盟。永乐七年(1409 年),在黑龙江特林地区设置了奴尔干都司,所辖的著名卫所有建州卫、海西卫、兀者卫、囊哈儿卫等。成祖朱棣派遣宦官亦失哈到奴尔儿干都司进行慰问与巡视,增进了边区民族与明中央政府之间的联系。永乐十八年(1420 年),明朝迁都北京后,加强了对东北地区的经营。从洪武到正统年间,先后在东起库页岛,西至斡难河,北自乌第河,南濒日本海等广阔地区,建置了184 卫。这对东北边疆的开发建设,以及边区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下载地址: 点击下载TXT
更多>>

本栏下载排行

更多>>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