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话说中国智谋

_17 (现代)
  在战争中,只是知己,或是知彼都是不够的。所以知己知彼在我们的头脑中应是个整体的概念。
  【典源】
  知己知彼:语出《孙子·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孔夫子坐论智者:事见《论语》。
明知故昧,楚庄王绝缨尽欢
【原典】
  春秋时,楚庄王大宴群臣,文武官员和庄王的爱姬美妾都出席宴会。大家开怀畅饮,直喝到天黑酒酣,兴犹未尽。于是又点上灯继续夜宴。
  正喝得高兴时,一阵风吹来把所有的灯都吹灭了.宴会厅里一片漆黑,大家乱哄哄的。这时,突然有人趁乱去扯庄王一个美妾的衣服,这位美妾也未叫唤。只是顺手把那人帽上的带子扯了下来。然后悄悄对庄王说:
  “刚才有人趁黑扯我的衣服,我已顺手把他的帽带扯了下来。赶快点上灯,看谁的帽上没有了带子,就是谁犯下了非礼的罪行。”
  庄王听了心想:既然是我赏酒给大家喝,要求人人都一醉方休,现在这人是酒后失礼,我又何必为了显示美人的节操而去羞辱处罚他呢?
  于是庄王叫不要忙点灯,而宣布说:
  “今天我请大家一醉方休,不扯断帽带不算尽兴。大家都趁黑把帽带扯下来吧!”
  喝酒的一百多位大臣都纷纷把帽带扯了下来,庄王这才叫人把灯重新点上。大家继续饮酒,尺欢而散。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有那个非礼的人自己心中有数!
  两年后,吴国兴兵攻打楚国,楚庄王亲自率军迎敌。有一位大臣总是冲在前面,奋不顾身。两军五次交锋,那人五次都砍下了敌人的脑袋,打退敌人,使楚军取得了胜利。庄王对他的勇敢又感动又吃惊,忍不住问他说:
  “我德行浅薄,平常并没有特别对你好,你为什么这样把生死置之度外为我效力呢?”
  那人回答说:
  “臣下实在不好意思,我就是那天晚上酒后失礼被美人扯掉帽带的人啊!我犯下了死罪,大王却不忍心治我的罪,并且不让大家知道。大王的仁德我不能不报答。所以,我一直在想为大王肝脑涂地,用我的一腔热血去溅洒敌人。现在好不容易有了机会,我还有什么可顾惜的呢?”
  庄王听了感叹不已。于是重用那人率兵退敌,楚军大胜。
  【新说】
  正所谓:
  “美人空自绝冠缨,岂为娥眉失虎臣。”(《古今小说》卷六)
  楚庄王明明可以知道谁是那个非礼的大臣,但却故意想法放过了他,装作不知道这事。结果得到那人出生入死的报答。
  这就是明知故昧所见的奇效。
  它既是一种处世策略,又是一种领导艺术。
  对一般人来说,生活在纷繁复杂、人际关系险恶的社会之中,明哲保身不过是一种避免祸害的态度,明知故昧也不过是一种少惹是非的策略罢了。
  别说是一般百姓,就是那三度为宰相,以敢说敢言著称的吕蒙正,当初入朝参政时,曾有人不满而发出讥讽,吕蒙正也明知故昧,装作没听见。有人想为他追查那讥讽的人,吕蒙正却阻止说:“不必了,如果知道了他是谁,必然会终生记在心头,对双方都不好,所以,还是不知道的好。”(《宋史·吕蒙正传》)这就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大人有大量。
  作为领导艺术,明知故昧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于非原则问题,能够放过去的就放过去。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人官》)也就是这个意思。宋太宗时有两位名将叫孔守正和王荣,他们在边疆屡建奇功。一次陪太宗宴饮,酩酊大醉后发酒疯争功,侍从官请太宗治他们的罪,太宗却叫迭他们回家。第二天两人酒醒后向太宗请罪,太宗却说:“那时大家都喝醉了,你们二人讲些什么我可没有听见啊!”(《宋史·孔守正传》)这个故事与楚庄王绝缨尽欢异曲同工,都显示了领导者用人的艺术。
  可见,明知故昧实在是“明”而不是“昧”啊:
  【典源】
  明知故昧,楚庄王绝缨尽欢:事见《韩诗外传》卷七,另见《说苑·复恩》。
从善如流,栾书纳言尝胜果
【原典】
  战国时代,强大的楚国有一次进攻郑国。郑国抵挡不住,便向晋国求救,晋景公派栾书率领部队前去援救。
  晋军与楚军在绕角地方相遇。楚军见晋军来势汹汹,便撤兵回国了。但栾书不甘心就此收兵,前去攻打与楚国结盟的蔡国。小小的蔡国急忙派人向楚国求救。
  楚国本来不想同晋国交战,但盟国来求援,只得应允,于是派公子申和公子成带领各自的部队去救蔡国,在桑隧一带防守。
  晋军大将赵同和赵括向主帅栾书请战,栾书刚同意他们的请求,部下知庄子、范文子和韩献子阻止说:“不能这么做。我们是来救郑国的、楚军见我们来了就撤退了、我们现在来打蔡国,是转嫁于人。这样会触怒楚军,一定难以对付,我们去打,如果取胜,只不过是打败了楚国两个县的军队,没有什么光荣可言。如果失败了,就耻辱到了极点,还不如收兵回国为好。”
  栾书觉得这三人的意见有道理,准备班师回朝。军中有很多人想与楚军打仗,见栾书准备撤兵,便不以为然地说:“圣人与大多数人有同样的想法,事情就能成功。您为什么不照多数人的想法办事呢?您身为大帅,有十一个人辅佐您,其中只有三人不主张打,想打的人占多数。”
  栾书回答说:“正确的意见才能代表大多数。知庄子他们三人是晋国的贤人,他们的意见不错,我采纳他们的意见有什么不好呢?”
  就这样,栾书率领大军回国了。
  两年后,栾书再次带兵攻伐了蔡国,然后想去攻打楚国。知庄子、范文子和韩献子等人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建议栾书暂时不要打楚国,先进攻较弱小的沈国。栾书接受了建议,向沈国进攻,取得了胜利。
  栾书善于听从部下的正确意见,受到了当时人的称赞:“栾书听从好的、正确的意见,就像流水向下流一样,迅速而又自然。”
  【新说】
  乐于听取正确的意见或善意的劝告,对领导人来说,是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正确的意见,善意的劝告,往往能减少决策中的失误,纠正行动中的偏差。
  只可惜,历来像栾书这样的人太少。大多数手中有权的人,不是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就是被小人谗言所包围,被拍马屁拍得云里雾里,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了。这正是权力异化人的表现之一。
  的意见和善意的劝告,听起来经常不那么顺耳。它们或者与当事者的意愿冲突,或者吾辞尖锐,故有“忠言逆耳”一说。但它们的另一面却是“利于行”。也就是说,“难听”外表下的实质,是有利于事情的成功,至少对人有警醒作用。
  真正的大将风度,不但要善于笑纳各种意见,而且要善于分析,认准道理,并身体力行。这时,宽容精神尤为重要。与其说它是一种涵养,倒不如说是一种境界,要成大事业者才能企及。
  进一步说,不但要善于听从正确意见和善意劝告,也要善于听从错误的意见和恶意的反对,因为它们有助于我们重新确认自己在群体中的座标,衡量我们的所作所为,校正我们的方向。
  所以,从善如流能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参照系。
  【典源】
  从善如流:语出《左传·成公八年》:“楚师之还也,晋侵沈,获沈子揖,初从知、范、韩也。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栾书纳言尝胜果:事见《左传·成公八年》。
借题发挥,诛晁错七国谋反
【原典】
  西汉时,吴王刘濞是汉高祖刘邦的哥哥刘伸之子。刘濞二十岁时随刘邦讨伐黥布有功,因此被封为吴王,辖三郡五十三城。据说刘邦刚一封刘濞为吴王,就发觉刘濞生有反相。不过,后悔已来不及,便找刘濞谈话,要求他树立天下一家均姓刘的思想,今后不得谋反。刘濞叩头谢罪,连称不敢。
  汉文帝时,吴王的儿子入京城与皇太子饮酒下棋,发生争执,被皇太子杀死。吴王由此怨恨,常常称病不入京城,有失藩臣之礼。文帝得知吴王装病,有所指责,吴王更生谋反之心。
  后来,晁错做了太子家令,被称为“智囊”。晁错多次劝文帝治吴王的罪,文帝不忍心,结果使吴王越发骄横。
  文帝去世,景帝即位,晁错做了御史大夫。又劝景帝削吴王的权,治吴王的罪。吴王知道后决心谋反,于是派应高去游说勇而好战的胶西王一起举事。胶西王大吃一惊,说:
  “谋反是弥天大罪,怎么可以做得?”
  应高说:
  “御史大夫晁错蒙蔽皇上,谗害诸候,朝廷官员多有怨恨,诸侯都想反叛。我们可以以诛杀晁错,清君侧为名,借题发挥。到时候,吴王与大王您两分天下,这不是很好吗?”
  胶西王于是同意与吴王一起以诛晁错为名,行谋反分天下之实。
  应高回报吴王后,吴王怕胶西王有所反悔,又亲自悄悄地去胶西王处,约定奸谋反诸事。
  等到景帝听从晁错的计谋削去吴王的会稽和豫章郡时,吴王便起兵谋反了。由于吴王和胶西王兵多势大,加之其他诸侯也多有不满晁错的,于是纷纷起兵响应诛晁错,清君侧的行动。一时之间,形成了七国谋反的局面。
  景帝闻讯大惊失色,连忙召来曾经做过吴相国的爰盎问计。爰盎说:
  “七国谋反,都是为晁错而来。陛下只要杀了晁错,恢复各诸侯国的领地和权力,他们自然就会罢兵了。”
  景帝听信了爰盎的话,果然斩了晁错。并派爰盎去见吴王,请吴王及各位诸侯罢兵。
  殊不知吴王以东帝自称,根本不予接见爰盎,更不用说听诏了。
  景帝这才知道上当,谒者仆射邓公对景帝说:
  “吴王谋反由来已久,这次不过是以诛晁错为名,借题发挥,其真正意图不在杀晁错而在夺天下。想不到晁错为国家深谋远虑,主张削弱诸侯势力而加强中央集权,竟遭到如此下场!”
  景帝长叹一声说:
  “是啊!我又何尝不是后悔不已呢?”
  【新说】
  七国谋反虽然最终被周亚夫等镇压了下去,但景帝的教训却是非常深刻的。尤其可悲的,当然还是那位鼎鼎大名,权重一时的“智囊”晁错。
  从谋反者的一方面来说,吴王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行谋反称帝之实,却不失为一个颇具蛊惑性和煽动性的计谋。
  这就是借端生事,或者说借题发挥。
  假托某种事由制造事端,或者以借做某事为理由而实质上做另一件事。
  这其实是挑起事端者惯用的伎俩,大到夺权篡国,小到寻衅闹事,都有采用这种计谋的例证。
  借端生事或借题发挥的第一个效用是使其名正言顺。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之所以要“借端”,之所以要“借题”,就是要替自己所做的见不得人的事,告不得人的目的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名分,使其名正言顺起来,使阴谋变成“阳谋”,从而得到人们的支持。
  借端生事或借题发挥的第二个效用是混水摸鱼。打着名正言顺的旗号把水搅浑,使许多人不明真相。不明真相的人多了,乱哄哄一片,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然后可以趁乱起事,趁水浑摸鱼。
  【典源】
  借题发挥:语出明·王衡《郁轮袍》(杂剧)第二折:“这个原是借题发挥。不什么要紧,要紧的全在我半边纽丝
  诛晁错七国谋反:事见《汉书·吴王刘濞传》、《汉书·晁错传》。
旁敲侧击,淳于髡谏齐威王
【原典】
  淳于髡是齐威王时候的人。他虽然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却幽默风趣,能言善辩,常常在笑谈之间讽谏齐威王。
  齐威王即位后,沉湎于酒色之中,好几年不理国事,左右大臣都不敢劝谏。淳于髡去见威王,说有一个谜语要他猜。威王最喜欢猜谜语了,便催淳于髡快说。淳于髡于是说,“有只大鸟,停在王宫的庭院里已经三年了,既不飞也不叫。请大王猜猜这只鸟是怎么一回事?”
  威王回答说:
  “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从这以后,威王开始内治国政,外收失地,称霸天下。
  齐威王八年,楚国发兵攻打齐国。威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求救,叫他带一百斤金、十驾马车去送给赵王。淳于髡忍不住仰天大笑,连系帽子的带子都笑断了。威王问他是不是嫌带去的礼物太少。淳于髡说:
  “岂敢,岂敢。我只是想到一件好笑的事情罢了。”
  威王一听是好笑的事情,连忙叫淳于髡讲给他听。淳于髡于是说:
  “今天我从东边来时,看见路旁有个种田人在祈祷。他拿着一个猪蹄子、一杯酒祷告上天保佑他五谷丰登,米粮堆积满仓。我见他拿的祭品很少,而所祈求的东西却太多,所以笑起来了。”
  齐威王当然听懂了他的意思,便把去赵国的礼物增加到一千镒金、十对白壁、一百驾马车。
  淳于髡到赵国献上礼物,陈说利害关系.赵王发出精兵十万支援齐国。
  楚王听说后连夜退兵回国了。
  齐威王非常高兴,在宫内设酒宴为淳于髡庆功。
  威王问淳于髡要喝多少酒才会醉,淳于髡回答说喝一斗酒也会醉,喝十斗酒也会醉。威王觉得他真有意思,既然喝一斗就会醉了,怎么还能喝十斗呢?因此要他讲一讲这其中的道理。淳于髡于是便说起了他的酒经:
  “如果大王当面赏酒给我喝,执法官站在一旁,御史官站在背后,我战战兢兢,低头伏地而喝,喝下了一斗就会醉了。如果父母有贵客来我家,我恭谨地陪酒敬客,应酬举杯,喝不到两斗也会醉了。如果有朋自远方来,相见倾吐衷肠,畅叙友谊,那就要喝上个五六斗才会醉了。如果是乡里之间的宴会,有男有女,随便杂坐,三两为伴。猜拳行令,男女握手也不受罚,互相注目也不禁止,自由自在,开怀畅饮。这样,我就是喝到八斗也只会有二三分醉意。如果到了晚上,宴会差不多了,大家撤了桌子促膝而坐,男女都同坐在一个坐席上,靴鞋错杂,杯盘狼籍。等到堂上的蜡烛烧尽了,主人送走客人而单单留下我,解开罗衫衣襟,微微能闻到香汗的气息。这时,我欢乐之极,忘乎所以,要喝到十斗才会醉。所以说,酒喝过头了就会乱来,欢乐过头了就会生悲,世上的事情都是这样的啊!”
  齐威王听了他这一段精采的酒经,沉思了好一会儿,然后说:
  “讲得好啊!”
  于是戒掉了通宵达旦饮酒的坏习惯。
  【新说】
  既不同于郭舍人的指桑骂槐,又不同于触龙的循循善诱,淳于髡采用的是旁敲侧击的手法。
  指桑骂槐激烈,循循善诱委婉,旁敲侧击则是幽默。
  激烈是猛击一掌,是强心针;委婉是细雨滋润,是润滑剂;幽默则妙趣横生,意味深长,是开心果,酸梅汤。
  无论是指桑骂槐、循循善诱,还是旁敲侧击,都是一种说话的艺术,应对的计谋。
  这种艺术或计谋是相对于直言相告而说的,因此,它的发达的确有君主专制的因素在内。因为它使说话人既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又不至于触犯龙颜。
  不过,即便是在高度民主的现代社会里,“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情况依然是很常见的,所以,说话的艺术和应对的计谋依然有着广阔的用武之地。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发达的时代,公关部成为各家公司必不可少的重要部门,公关小姐公关先生成为少女少男们热中的职业,公共关系学成为热火的学科,既然如此,这种艺术和计谋是不是也会顺理成章地热起来了呢?
  【典源】
  旁敲侧击:语见《聊斋志异·新郑讼》但明伦评(会校会注会评本):
  “事有难于骤明者,有得其端倪而不能以口舌争者,非旁敲侧击,用借宾定主之法,则真无皂白矣。”
  淳于髡谏齐威王:事见《史记·滑稽列传》。
循循善诱,触龙劝说赵太后
【原典】
  战国时代,赵孝成王继位的时候还很年幼,母亲赵太后代行国政。不久,秦国加紧了对赵国的进攻。赵国请求齐国出兵援救,齐国要求赵国把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去做人质,然后才肯派出援兵。赵太后舍不得长安君,大臣们纷纷劝说。赵太后恼怒地说:
  “有谁再来劝我送长安君到齐国去,老娘就要吐他的口水了!”
  老臣左师触龙说他想拜见太后,太后不好不接见,但却怒气冲冲地等着他来,看他要说些什么。
  殊不知触龙并没有提送长安君到齐国去的事,而是来拜问太后的身体。
  他先问了问太后的起居情况,太后告诉他说行动不太方便了,出门全靠坐车。
  然后又问太后的饮食,太后告诉他说主要是喝点稀粥罢了。触龙也说了说自己的情况,不外乎是些老年人常见的毛病。同病相怜,同龄人相通,太后的脸色慢慢好起来,怒气没有了。
  这时,触龙对太后说:
  “我有个孩子名叫舒■,排行最小,不大成材。但我已经老了,心里总还是疼爱他的啊。我想请求太后准许把他补充到侍卫队里去了,让他保卫王宫。我也就算放心了。”
  太后说:
  “好啊!他今年多大啦?”
  触龙说:
  “十五岁了。虽然年纪还不大,但我却想趁自己还没死的时候把他拜托给太后您。”
  太后说:
  “男人家也知道疼爱小儿子吗?”
  触龙回答说:
  “怎么不知道疼爱呢?说不定还超过妇女们呢!”
  太后不禁笑起来了,说:
  “还是妇女们更疼爱她们的儿子吧。”
  触龙终于不失时机而又一点不露痕迹地引出了正题:
  “可老臣觉得太后疼爱女儿燕后超过了疼爱小儿子长安君呢。”
  太后说:
  “您错了,我疼爱她可不如疼爱长安君啊!”
  触龙说:
  “父母疼爱子女,就得替他们作长远打算。当初燕后出嫁燕国时,您老人家非常舍不得,哭个不停,悲伤她嫁得太远了,她走后您也很思念她吧?
  可每逢祭祀的时候,您却为她祈祷说:“千万别让她回来啊!”这是因为您替她打算,希望她的子子孙孙永远继承王位,所以虽然想念她还是不希望她回来。”
  太后说:
  “是啊。”
  触龙说:
  “可您对长安君就不是这样的了。您想想看,无论是赵国还是其它诸侯国,过去那些子孙后代被封为侯的,他们的继承人还有多少在位的呢?”
  太后想了想说:
  “很少了。”
  触龙说:
  “这说明他们中间有的是自身遭到了祸患,有的是子孙遭到了祸患。难道诸侯们的子孙就一定不好,一定不能继承王位吗?不是。只是因为他们地位虽高,养尊处优,自己却没有什么作为,没有建功立业。现在长安君正是这样啊。您老人家给了他一切,却舍不得让他去为国出力,建功立业。一旦太后作古,长安君靠什么在赵国自立呢?所以老臣觉得太后为长安君打算得不够长远,不如对燕后那样疼爱啊!”
  太后终于想通了,说:
  “好吧,就请您安排吧!”
  于是赵国为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送他到齐国去作人质,齐国也就出兵援赵了。
  【新说】
  触龙可真算得上是一位思想教育工作的大师啊!
  杜诗《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正可借作触龙言说特色的写照:妙就妙在“知时节”而又“潜入”“细无声”。
  正如《古文观止》编者所评论,触龙说赵太后是“句句闲语,步步闲情,又妙在从妇人情性体贴出来”。
  他先从闲谈家常入手,用亲切而富于人情味的语言去打动赵太后的心弦,解除了她的防御武装,创造出一种融洽友好的气氛。接着抛出自己儿子的问题,说到父母对子女的疼爱,使太后不知不知觉地落入彀中。然后借着燕后作反衬,不露痕迹地引出长安君来,若有若无,似说非说,最后才苦口婆心,全面陈辞。待太后发觉他的意图时,早已被浸润透彻,心悦诚服了。
  这就是循循善诱的上乘功夫。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当然也是一种计谋,一种夺人心志,征服灵魂的计谋,只不过穿上了一件真诚关心的外衣罢了。当然,我们宁可不把它当成一件外衣,不把它看作一种赤裸裸的计谋,而让它保留更多真诚和关心的人情味!
  【典源】
  循循善诱:语出《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触龙劝说赵太后:事见《战国策·赵策四》。
指桑骂槐,郭舍人巧助乳母
【原典】
  汉武帝时,有一个很受武帝喜欢的倡优叫郭舍人。作为倡优,郭舍人的职责是以说俏皮话开玩笑等来使皇帝高兴。他说的俏皮玩笑话虽然听起来不怎么正经,但却往往很有道理。因此,武帝对他另眼相看。
  武帝小时候有个乳母姓侯,是东武县人氏。乳母对武帝很好,武帝对她也很有感情,虽然长大做了皇帝,仍然称她为大乳母。
  大乳母经常去见武帝,通常一个月就要去年次。当然,武帝日理万机,不可能每次都见她。但即使不见也要叫身边的宦官送些衣料等东西出来赏给她,还经常给她一些吃的喝的。有一次,大乳母给武帝上书,说某地有一片公家的田土,希望能同意借给她种植。武帝读到上书后便召大乳母来见,问她是否愿意要这片田上。大乳母回答说愿意,武帝便下诏封给了她。总之,凡是大乳母有什么要求,武帝都是尽可能满足她,以报答她过去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由于武帝对大乳母这样好,当时的公卿大臣都要敬重她几分。但也带来了另一方面的问题,就是她的儿女子孙甚至奴仆都因此而骄横起来了。他们竟敢在京城长安的大街上阻拦人家的车马,抢夺人家的衣服,真是无法无天了。
  这些情况被人告进了宫中,武帝知道后非常气愤,但又不忍心治大乳母的罪。常管这方面的官吏知道武帝的难处,便建议把大乳母全家迁徙到边远的地方去。武帝同意了。
  诏书发出,大乳母才感到问题严重,只怪自己平时居功糊涂,没有加强对家人的管束。现在后悔已来不及了,但自已又实在舍不得离开武帝去边远的地方。怎么办呢?这时,大乳母想到了郭舍人。对,去求求他,兴许他有办法让武帝改变主意。
  说动就动,大乳母立即去拜见郭舍人,见面就哭诉了一番。郭舍人都她临行前去向武帝当面告辞,告辞后便做出舍不得的样子,下殿边走边回头看武帝。
  大乳母果然照郭舍人的话去做。她请求临行前去向武帝告辞,武帝同意了。于是,她上殿去见武帝。见完后下殿,她边走还边回头去看武帝,眼里饱含着依依不舍的泪水。
  这时,站在武帝旁边的郭舍人突然大声骂了起来:
  “嘿!你这个老女人怎么还不快走呢?陛下现在已经长大了,难道还要靠你的奶来养活他吗?你还边走边回头干什么呢?”
  武帝一听这话,倒像是在骂自己一样。想想也是,她毕竟把自己喂养大了啊!现在怎么好把她赶走呢?于是,武帝下令叫大乳母回来,赦免了她的罪过,只是要求她加强对自己家里人的管束,不再迁徙到边远之地去了。
  【新说】
  一般意义上的指桑骂槐,往往是指泼妇骂街的看家本领。这在鲁迅的《狂人日记》里有很传神的描写:
  “昨天街上的那个女人,打他儿子,嘴里说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她眼睛却看着我。”
  指着桑树骂槐树,指着这个骂那个,这就叫指桑骂槐,同义的说法还有指猪骂狗,指鸡骂狗等。
  作为计谋的指桑骂槐当然不只是泼妇骂街那样简单。稍有骂得不合时宜,骂得不艺术,那可是要掉脑袋的呀!
  以郭舍人指大乳母骂汉武帝来说,那真是太岁头上动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的。而郭舍人之所以敢这样,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在武帝面前的特殊身分外,还有赖于他对武帝和大乳母之间关系和感情的洞悉。所以,凡为计谋,说到底,都离不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大原则。
  做到了这一点,又抓准了时机,所以才有郭舍人那起死回生的一骂啊!
  具有这种起死回生的骂人本领的,在历史上不乏其人,著名的如战国时代有淳于髡、优孟、优旃,与郭舍人同代的也还有东方朔等,他们被《史记》作者司马迁称为“滑稽”人物,实际上是一些非常了得的特殊人才,所以,司马迁不仅为他们立传,与王公贵人们同列,而且还赞叹他们,“岂不亦伟哉!”
  嬉笑怒骂,皆成伟人。
  由此看来,骂人也的确大有学问可钻研,大有艺术可讲究啊。难怪荣宁二府里那些难缠的管家奶奶们个个都练就了这一身本事:“错一点儿她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她们就指桑骂槐。”
  【典源】
  指桑骂槐:“三十六计”第二十六计:“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语另见《金瓶梅》第六十二回:“他每日那边转桑树骂槐树,百般称快。俺娘这屋里分明听见,有个不恼的?”
  郭舍人巧助乳母:事见《史记·滑稽列传》后附褚少孙补。
激而行之,苏秦气张仪入秦
【原典】
  苏秦和张仪都是鬼谷先生的学生,他们从鬼谷先生那里学成后,便各自去游说诸侯,希望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张仪先到楚国去,结果不仅没有游说成功,反而被楚相手下的人诬陷,说他偷了楚相的玉璧。他们把他捆起来痛打了一顿,然后驱逐出国。
  张仪回到魏国自己的家后,妻子责怪他不该去读书游说,以致遭此侮辱。
  他却伸出舌头问妻子自己的舌头是否还在,把妻子惹得笑起来了,告诉他舌头还在。张仪说:
  “只要我的舌头还在,这就够了!”
  那时,苏秦经历一番磨难后己在赵国立稳了脚跟,正致力于联合纵向的六个诸侯国共同抗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苏秦希望有一个合适的人到秦国去掌握大权。想来想去,他想到了自己的同学张仪。于是便派人到魏国去找到张仪,并叫这人怂恿张仪到赵国去求见苏秦、以便得到高升。
  张仪正在家里闷闷不乐,听了来人的鼓吹后,心想也是:既然同窗好友已在赵国执掌大权,自己何不去拜访拜访?说不定可以有所作为呢?
  于是张仪便到赵国去拜见苏秦。殊不知苏秦命令手下人既不引见,又不许放他走了,就这样拖了好些天才接见他。接见时,苏秦只让他坐在堂下,到吃饭时竟然赏给他仆人们吃的东西。张仪又羞又怒,正想发作,苏秦却先斥责他说:
  “以你的才能,却让自已落得这样困辱。我难道不可以推荐你而使你富贵吗?只是你值不得让我推荐罢了!”
  说完便叫人赶张仪出去。
  张仪完全设想到过去的同窗好友竟然如此翻脸不认人,恨得咬牙切齿,发誓要找一个强大的能够战胜赵国的国家去立住脚,然后来报这奇耻大辱。
  这个最强大的国家当然就是秦国了。
  张仪一离开苏秦,苏秦马上就找来一个心腹,对他说:
  “张仪是当今天下难得的人才,就连我恐怕也不如他。我之所以羞辱他,是以此来激发他的心志,使他一怒之下到秦国去争取掌握大权,而不沉溺于一些小的利益上。现在你赶快去设法接近他,与他一起到秦国去,尽全力支持他接近秦王,掌握秦国的大权。事成之后再告诉他我的好意,这样,他就会设法让秦国不做对我们赵国不利的事。”
  苏秦又向赵王报告了自已的计谋,请赵王拨出许多金银财宝供暗中支持张仪使用。
  苏秦派去的人与张仪同住在一个旅馆里,慢慢接近他,尽全力支持他,二人结拜为生死之交。张仪得到帮助,又竭尽自已的全力,终于得到秦惠王的信任,被拜为客卿,大权在握。这时,苏秦派去的人向他告辞回国,他坚决不许,说是正要报恩,岂可离去。苏秦派去的人这才向他说明原委,尤其说明了苏秦羞辱他的好意。张仪听后恍然大悟,不禁感叹说:
  “唉!我已在苏君的计中却还一点也没察觉,我不如苏君是很明显的了啊!请你为我谢谢苏君。有苏君在,我怎么敢奢谈攻赵呢?有苏君在,我又凭什么去攻赵呢?”
  【新说】
  激而行之就是运用激将法使人激动,使人感情冲动而按刺激发出人的意愿行事。它是一种驾驭人,调动人的计谋手段,所以又称为激将计。
  俗话说:“请将不如激将。”如果苏秦正面请张仪到秦国去如此这股,张仪未必肯听他的。相反,采用激将法挑动,他就完全按苏秦的意图去行事了。
  刺激手段可以是言语,也可以是行为,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挑起被刺激人的激动。这种激动可以表现为气,可以表现为怒,也可以表现为羞辱。无论他气也好,怒也好,羞辱也好,只要他按照我的意愿去行事就成。所以,行激将计的人有一种暗中操纵人的快乐。
  享受这种快乐的人往往是老谋深算,沉得住气的,他看着你激动,看着你跳,看着你含血喷天,自己心中却暗自好笑。而那种给他提供快乐的计中人则往往是性情急躁的人,心高气傲的人。当然,遇到惯于激将、煽动的一流专家,像苏秦、诸葛亮一类,你就是不爱激动的人,你就是精明过人的人,就像张仪、周瑜那样赫赫有名的谋略家,也难免被激得死去活来,乖乖地做了计中人还不自知呢!反过来也有另一种情况,遇到那些“死猪不怕开水烫”
  的“死皮”,任你是苏秦,任你是诸葛亮,也把他无可奈何,像司马懿那样的人,你诸葛亮就是用女人衣服去羞辱他,刺激他,他反而把它穿上跳起舞来,你有什么办法呢?不但激将不了他,享受不到操纵他的快乐,反而气坏了自己。
  除了性格的原因外,还有更重要的一条法则,就是决不能让被刺激的人看出你的意图,一旦看出,计就不成为计了。很明显,无论是苏秦激张仪入秦,还是诸葛亮激孙权、周瑜抗曹,都是在没有被看破的情况下成功的,而诸葛亮激司马懿出兵之所以失败,还不是因为司马懿看穿了诸葛亮的企图。
  【典源】
  激而行之:语出《孟子·告子上》:“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苏秦气张仪入秦:事见《史记·张仪传》。
束■请火,蒯通迂回荐隐士
【原典】
  蒯通是西汉有名的辩士。他曾为韩信出谋划策,劝韩信自立为王,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韩信没有听他的劝告,后来果然“兔死狗烹”,被刘邦处治。韩信临死前悔不该没听蒯通之言,刘邦因此把蒯通捉来要处死。蒯通对刘邦说:
  “人各为其主,以前我跟韩信就只知为韩信考虑而不会为你考虑,那时大家都在争霸天下,你难道能把所有曾经反对过你的人都杀死吗?”
  刘邦听后,赦免了他的罪过,蒯通便列齐地去了。
  当时,刘邦的长子刘肥任齐王,以曹参为相国,礼贤下士。蒯通到齐地后被曹参待为宾客,经常探讨治国用人等问题。
  齐地有两个隐士,一个叫东郭先生,一个叫梁石君。原来田荣做齐王时,起兵反抗西楚霸王项羽,逼迫齐地所有的士人从军,不服从的便通通杀死。
  东郭先生和梁石君也被迫从军。后来田荣兵败,二人感到非常羞耻,便一起隐居深山
  有人劝蒯通向曹相国推荐这两个人,请他们出山。蒯通却先向这人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村妇与邻里的太婆们关系很好。有一天夜里村妇家里丢失了猪肉,村妇的婆婆怀疑是她偷了,一气之下便把她赶回娘家去。村妇有口难辩,只好委屈地离去。她离开村子前先去见那些与她要好的太婆,告诉她们事情的原委,并向她们辞行。有一个太婆对她说:
  “你慢慢走,别着急。我会让你家婆婆来追你回去的。”
  送走村妇,那个太婆便找了些乱麻来搓成一根引火绳,然后到村妇的家里去对村妇的婆婆说:
  “昨天晚上有几条狗不知从哪儿叼来一大块猪肉争夺撕咬,斗得好凶。
  有条狗被咬死在我家院子里,我来向你讨个火种,回去把这畜牲的尸体烧了。”
  那婆婆一听就意识到自己家里丢失的猪肉正是被狗叼去的,自己错怪了媳妇。于是马上叫人去把媳妇追回来。
  故事讲完后,蒯通感叹说:
  “那村里太婆并不是什么能言善辩之士,搓了乱麻去讨火种也并没有提到追回冤枉的媳妇,但是,物有相感,事有相通,她那样做反而起了大作用。
  让我也去向曹相国讨火种吧!”
  蒯通于是去见曹参,对曹参说:
  “有的女人丈夫死了才三天就要改嫁,有的女人丈夫死了就在屋里守寡,不再嫁人。相国如要娶妻纳妾,会选哪一种女人呢?”
  曹参笑着说:
  “那就选不再嫁的吧。”
  蒯通说:
  “是啊,我也以为如此。不过,选取贤士也是同样的道理啊!那东郭先生和梁石君是齐地的贤士,隐居深山不出,就像女人不再改嫁一样,相国何不以礼相待,请他们出山呢?”
  曹参于是采纳了蒯通的意见,派人请二人出山,待为上宾。
  【新说】
  束■请火,胜于强辩。
  想想看,假如那村里太婆不是束■请火时不经意地说出狗抢猪肉的事,而是直接去为媳妇辩解,请婆婆去追她回来,那不仅会越说越不清,说不定还会被那恶婆婆赶了出来,惹起一场邻里大战哩。
  其实,生活中这类事情是很常见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遭遇到。人言可畏,有人说你的坏话,飞短流长是难免的。阴差阳错,有时候也的确会像那村妇一样遇到无端的冤枉。你不可能逢人就去辩白,甚至也不可能向当事人解释得清楚。而且,说不定还会越辩越不清白,越解释越令人怀疑。这时候,你不妨向那村里太婆学习学习,来它个束■请火,使谣言不攻自破,涣然冰释。
  这是一种迂回的谋略。
  正如蒯通所说,那村里太婆不是什么能言善辩之士,也不会懂得什么迂回的谋略,但她却如此巧妙地解救了那村妇,为她平了反,申了冤。她的这种巧妙一点也不亚于冯谖为孟尝君凿二窟、三窟,司马喜为阴姬争谋王后。
  异曲同工,都是以迂为直,事半功倍,只不过她的这种巧妙,这种智谋没有抽象到理性的认识,而是一种在生活中经验性地悟出的智慧罢了。
  【典源】
  束■请火:“■”即乱麻。语出《汉书·蒯通传》:“里妇夜亡肉,姑以为盗,怒而逐之。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以事而谢之。里母曰:‘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即束■请火于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斗相杀,请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妇。”
  蒯通迂回荐隐士:事见《汉书·蒯通传》。
笑里藏刀,李义府青云直上
【原典】
  唐朝人李义府家住永泰,虽然出身寒门,但是会写文章。贞观八年,剑南道巡察大使李大亮推荐他做了一个小官。接着,他又受到黄门侍郎刘洎、御史马周等人的推荐,不断升官,后来居然做了右丞相。
  他的官运为什么这样亨通呢?
  除了会写文章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秘诀,这就是他面慈心黑,笑里藏刀。
  他的外貌温良恭俭让,对人说话脸上总是带着微笑,内心里却是阴险毒辣。任何人只要顺从亲附他便好,稍有得罪,必然加害于你,置之死地而后快。了解的人都知道他“笑中有刀”,又因为他做出一副温柔善良的样子害人,所以背地里都称他为“李猫”。
  李义府很会逢迎拍马,政治上善于窥测风向,见风使舵。李治做太子的时候,他写了一篇《承华箴》,表面上是劝诫文,实际上极尽奉承拍马之能事,因此而得到赏赐重用。李治继位为高宗后,他又顺理成章地得到升迁。
  武则天做皇后,李义府又暗中上书效忠,于是又晋官加爵,连家人也鸡犬升天,荣宠达到极点。
  一次,李义府得知大理寺监狱里关着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女犯人,他居然不顾国法,要求监狱长免了她的罪供他玩弄。此事被别人告发后,监狱长吓得上吊自杀,他却一点事也没有。御史王义方感到不平,直接向高宗控告李义府,竟被贬官为菜州司户。李义府逍遥法外,反而还笑嘻嘻地去问王义方是否感到惭愧。
  这件事后,李义府的胆子越来越大,贪欲越来越不知满足。他一方面在皇宫里谄言媚语,尽一切努力得到高宗和武则天的欢心,另一方面在外为非作歹,营私舞弊。他不仅自已想方设法敲诈勒索,而且还指使亲属出面卖官鬻狱,许愿帮人求官,帮人打官司,以致到他家里送钱财的人像上市场的人一样多。他总是一边微笑,一边接受各种贿赂。
  有一次,他在皇宫里看到一份任职名单,上有长孙无忌的孙子长孙延。
  于是,他叫儿子把长孙延叫到家里来,自称为他谋得了一个官位,几天后就有任命下来。果然,五天后任命下来了,封长孙延为司津监。李义府为此又勒索了一大笔钱。
  可是,这次他终于惹下了祸。长孙无忌是皇亲加元勋,虽然因反对武则天为皇后而遭到流放,但毕竟在朝中故旧众多,加之满朝文武平时就恨李义府,只是敢怒不敢言。这一次,查有实据,数位大臣一起上告,高宗不得不严厉查办,处以长期流放。后来死于流放地。
  【新说】
  俗话说:“笑官打死人。”
  笑里藏刀的李义府和唐朝另一个宰相,口蜜腹剑的李林甫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笑官。
返回书籍页